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考点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考点

一、农业生产基础知识

1.1 农作物生长与发育

1.2 土壤肥力与施肥技术

1.3 农业灌溉与排水技术

1.4 农业机械化与农机维修

二、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知识

2.1 农产品加工技术

2.2 农产品贮藏技术

三、畜牧养殖知识

3.1 畜禽饲养管理技术

3.2 畜禽疾病防治技术

四、农村经济发展知识

4.1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4.2 农村金融和信用体系建设

五、乡村旅游开发知识

5.1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设计

5.2 乡村旅游营销策略与推广方法

一、农业生产基础知识

1.1 农作物生长与发育

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是指从种子萌发到成熟收获的整个过程。其中,种子萌发是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在种子处理方面,应注意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种子,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浸种、涂覆等。同时,还应注意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

1.2 土壤肥力与施肥技术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和有效性水平。对于不同类型的

土壤,应采取相应的施肥措施。一般来说,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而化学肥料则可以快速补充植物所需养分。在施肥技术方面,应

注意合理配比和适时施用,以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1.3 农业灌溉与排水技术

农业灌溉是指为农作物提供水分的过程。在灌溉技术方面,应根据不

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作物需水量来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并注意避免

过度灌溉造成土地盐碱化等问题。排水技术则是指将土地中多余的水

分排出去的过程。在排水方面,应注意保持沟渠畅通、排水坑清淤等

措施。

1.4 农业机械化与农机维修

农业机械化是指用机器代替人力完成农业生产的过程。在机械化方面,应注意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农机具,并保持其正常运转和

维护。同时,还应注重培训农民使用和维修农机具的技能,以提高生

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二、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知识

2.1 农产品加工技术

农产品加工是指将原始的农产品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制成更加便

于储存、运输和销售的成品。在加工技术方面,应注意卫生安全和保

持营养价值。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

2.2 农产品贮藏技术

农产品贮藏是指将已经收获或加工好的农产品储存起来,以便日后使

用或销售。在贮藏技术方面,应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

并采取适当的包装方式来延长货物的保鲜期。

三、畜牧养殖知识

3.1 畜禽饲养管理技术

畜禽饲养管理是指对家畜家禽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管理。在饲养方面,

应注意合理配合饲料、保持清洁卫生和定期检查动物健康状况等方面

的工作。同时,还应注重培训农民科学饲养的技能。

3.2 畜禽疾病防治技术

畜禽疾病防治是指预防和治疗家畜家禽患上各种疾病的措施。在防治

方面,应注意加强动物的营养和健康管理、定期接种疫苗以及及时发

现并隔离患病动物等措施。

四、农村经济发展知识

4.1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指通过改变经济结构来提高农村经济

效益和增加就业机会。在调整方面,应注重发展现代农业、加强乡村

旅游等新型产业,并逐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4.2 农村金融和信用体系建设

农村金融和信用体系建设是指通过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和信用体系来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在建设方面,应注重发展农村信用社、推广小额

贷款等方式,以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

五、乡村旅游开发知识

5.1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设计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设计是指通过挖掘当地的自然、人文和历史

文化等资源,来吸引游客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开发方面,应注重

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并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旅游产品。

5.2 乡村旅游营销策略与推广方法

乡村旅游营销策略与推广方法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来向潜在客户宣传当

地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文化风情等特色。在营销方面,应注重整

合各种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并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来提高知名度

和吸引力。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试题(含答案)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试题(含答案)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试题及答案 1.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顺序安排是什么。 a。重、轻、农 b。轻、重、农 c。农、轻、重 d。轻、农、重 2.农业作为一个综合系统不包括哪个子系统。 a。文化子系统 b。科技子系统 c。生态子系统 d。经济子系统 3.农产品市场具有什么特点。 a。农产品供给量伸缩性大,上市量不稳定 b。农产品生产和上市地点极为分散,消费则相对集中c。农产品上市的季节性强,消费则是常年均衡的

d。农产品流通费用较高,产销差价较大 4.工农业产品比价是指同一时期、同一市场内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什么比例关系。 a。平均价格 b。标准价格 c。交换价格 d。价值 5.某企业税后利润100万元,利息支出2万元,销售总收入500万元,销售费用100万元,则销售利润率是多少。 a。25.5% b。25% c。20% d。24% 6.下面说法中,哪个是错误的。 a。固定资金的增减变动分析包括按原价计算的固定资产价值量增减和按净值计算的固定资产实物量增减 b。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100%

c。固定资产退废率=本期退废固定资产原值/年初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 d。固定资产更新率=本年新增固定资产原值/年末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 7.草原型生态系统、森林型生态系统、湖泊型生态系统、大田型生态系统的形成,表明农业自然资源具有严格的什么特性。 a。环境性 b。类别性 c。地域性 d。以上均不正确 8.土地资源的特性之中不包括哪个。 a。不可再生性 b。可再生性 c。数量的有限性 d。空间的固定性 9.石油燃气、煤等属于人工能源中的哪种。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第一章农业生产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概念、特征、地位和作用 理论知识 一、概况 (一)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人类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利用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以获得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二)我国的农业的范围 我国的《农业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1、农业:农作物栽培,包括大田作物、园艺作物 2、林业:林木的培育和采伐 3、牧业:畜禽饲养 4、渔业:水生动植物的采集、捕捞和养殖 二、农业的特征 (一)农业生产过程的概念 生物有机体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共同作用的过程。 (二)农业的本质特征 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的木质特征。 (三)农业的-•般特征 1、农业的生产对象具有其固有的生长、发育、繁殖的规律 2、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 3、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 4、农业内部各生产门类之间相互依存 5、农业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 6、农产品具有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双重属性 7、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和地域性 8、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烂且体积大的特点 三、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二)作用 1、产品贡献 2、要素贡献 3、市场贡献 4、外汇贡献 5、增长贡献 6、生态贡献

例1:农业除具有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功能,其他功能还有(ABCD) A就业增收 B生态保护 C观光休闲 D文化传承 例2农业的基础性作用表现在(ABCD) A.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B.农村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 C.农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D.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是重要的出曰产品例3国家把(A )放在发展 国民经济的首位 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商业 农业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第二节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理论知识 一、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建立及完善 家庭承包经营时我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举。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改变了人民公社的生产经营方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为构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使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体制 (-)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含义 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在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把土地承包给农民、确立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賦予农民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发挥集体统一经营的生产服务、协调管理、资产积累作用的经营体制。这一体制中的“双层经营”,一是指家庭承包经营,即是将集体的土地承包给农户经营,让承包农户成为拥有独立生产经营自主权的经营单位;二是指集体统一经营,即集体经济组织对生产经营的统一分配和调节。 (三)坚持家庭承包经营 家庭承包经营方式,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适应采用先进科学计数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 二、农业合作经营 (一)合作社概念合作社是人们自愿联合,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的企业来满 足共同的经济和社会需求的自治组织。合作经济就是合作社经济,它是一种经济 经营形式。 (-)合作社“五自”定义入社自愿,自筹资金,自行管理、自负盈亏、自主分 配 (三)合作社的特点

农村基层工作基本知识

农村基层工作基本知识 农村基层工作是指在农村地区开展的各项工作,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农村基层工作是党的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了解农村基层工作的基本知识对于提高农村工作能力和推动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性 农村基层工作是联系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农村基层工作直接面对广大的农民群众,负责组织实施各项政策措施,解决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维护农民权益,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同时,农村基层工作也是农村党建工作的基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具体体现。 二、农村基层工作的基本职责 农村基层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责: 1. 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农村基层工作要组织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建设,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发展。 2. 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农村基层工作要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

例如扶贫政策、农村土地政策、农业产业政策等。要确保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政策惠及到广大农民,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3. 维护农民权益:农村基层工作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积极为农民争取利益,解决农民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可以通过设立农民维权服务站、开展法律援助等方式,帮助农民解决纠纷,维护自身权益。 4.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层工作要加强对农村经济的组织和指导,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农村产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方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5. 组织建设农村党组织:农村基层工作要加强农村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党的组织力量。要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做到党管干部、干部带队伍。 三、农村基层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农村基层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有: 1. 资金问题:农村基层工作经常需要资金支持,但由于农村财力相对有限,资金问题是一个常见的难题。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整合资源、拓宽融资渠道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农村基层工作的顺利进行。 2. 人才问题:农村基层工作需要有一支专业化、素质较高的干部队

乡村振兴必看50个知识点

乡村振兴必看50个知识点 1.乡村振兴战略什么时候提出? 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要求/五大振兴?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是?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党管农村工作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③坚持农民主体地位④坚持乡村全面振兴⑤坚持城乡融合发展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⑦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⑧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7.乡村振兴要走好“七条道路” ①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②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③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④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⑤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⑥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⑦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四个优先” ①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②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 ③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④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空间? ①强化空间用途管制②完善城乡布局结构③推进城乡统一规划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点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点 一、识记性知识点: 1.“一懂两爱”: 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2.两不愁三保障: 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 3. 两个“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4.“三权”分置: 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 5.四好农村路: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以示范县为载体,推进贫困地区“四好农村路”建设 6.四有要求: 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五个一批工程: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农林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

资产收益扶贫、科技扶贫),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8.五个振兴: 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9.五个总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产业兴旺(重点)、生态宜居(关键)、乡风文明(保障)、治理有效(基础)、生活富裕(根本) 10.六个精准: 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二、易混淆知识点: 1.健康扶贫易混淆知识点 医疗保障:大病、慢性病支出(脱贫攻坚) 疾病预防: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脱贫攻坚) 健康乡村建设:精神卫生、职业病、重大传染病防治(乡村振兴) 2.产业扶贫易混淆知识点 农林产业类型:种植业、养殖业、林产业 资产收益扶贫: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 3.乡村振兴易混淆知识点

乡村振兴必看考点50个知识点

乡村振兴必看考点50个知识点 乡村振兴是指通过创新和发展乡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下面是乡村振兴的50个知识点: 1.乡村振兴的背景和意义 2.乡村振兴政策和导向 3.农村土地制度 4.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5.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6.农民收入提升 7.农业转型升级 8.农产品品牌建设 9.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10.农村电商发展 11.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2.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 13.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14.基层党组织建设 15.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16.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

17.农村人才引进和培养 18.乡村治理和社会管理 19.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0.乡村教育和发展 21.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22.农村文化传承和创新 23.农村体育休闲产业发展 24.农村电力和能源发展 25.农村通信和互联网建设 26.农村交通和物流体系建设 27.农村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发展 28.农村住房改善和安居乐业 29.农村卫生环境改善 30.农村农业技术创新和研发 31.农村农产品加工和农食品安全 32.农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农业 33.农村社群经济和合作社发展 34.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35.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36.农村资本流动和农村金融支持 37.农村电商和互联网+农业 38.农村就业创业和劳动力转移 39.农村产业带动和农民增收 40.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 41.乡村创新创业和科技兴农 42.农产品产地品牌建设 43.农村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44.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教育 45.农村青年的职业发展和创业支持 46.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 47.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48.农村人口流动与城乡融合 49.乡村振兴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50.乡村振兴的综合治理和综合效益评价 以上是乡村振兴的50个重要知识点,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乡村振兴必看50个知识点

乡村振兴必看50个知识点 1. 乡村振兴是指国家政策中提出的,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 2. 乡村振兴的目标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农村现代化体系,提 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土地承包制 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 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之一,旨在提高农 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5. 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 优势条件,培育壮大农村特色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6. 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 乡土文化,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7. 创新农村治理体制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改革乡村治 理体制,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8.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包括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 9.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通过引导农村 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增收。

10.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1. 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育质量。 12.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13.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 14. 推动农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15.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注重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遗产。 16.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提高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17. 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之一,利用乡村资源和特色文化,发展乡村旅游。 18. 加强农村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提高农村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19. 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推动农民组织与经济产业相结合。

乡村振兴必看考点50个知识点

乡村振兴必看考点50个知识点 乡村振兴是中国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实现现代化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民生活的富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下面是乡村振兴中的50个知识点。 1.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 2.农村发展战略的转变 3.乡村振兴的战略定位 4.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 5.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 6.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7.农村土地制度 8.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9.乡村环境保护 10.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11.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发展 12.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1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的基本内容 14.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的原则 15.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的政策措施

16.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背景 17.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原则 18.农村土地制度的内容和路径 19.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20.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和路径 21.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 22.乡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3.乡村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24.乡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 25.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26.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27.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 28.产业扶贫的概念和目标 29.产业扶贫的主要内容 30.产业扶贫的政策措施 31.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概念和目标 32.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主要内容 33.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政策措施 34.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概念和内容

35.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优势和挑战 36.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政策措施 37.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概念和目标 38.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 39.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40.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41.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 42.乡村旅游的政策措施 43.农民合作社的概念和作用 44.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45.农民合作社的政策支持 46.农村电商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47.农村电商的主要内容 48.农村电商的政策措施 49.乡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50.乡村教育的措施和路径 以上是乡村振兴中的50个知识点,涵盖了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重点任务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和发展路径等方面的知识点。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这些知识点将成为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参考,帮助我们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三农思想考点总结

三农思想考点总结 三农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想理论。它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三农思想根植于中国的现实情况,并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原则。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思想核心和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对三农思想进行考点总结。 历史背景: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课题。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基层发动群众进行农村革命,并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后,面临巩固政权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由于历史、地理和制度等原因,中国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普遍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薄弱。因此,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提出实施三农政策,以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 思想核心: 三农思想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并以农民的利益和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来说,三农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发展农业:三农思想认为,发展农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推广农业科技和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2. 构建新农村:三农思想倡导构建美丽、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这就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

村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以实现农村全面进步。 3. 保障农民利益:三农思想强调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包括土地权益、劳动收入、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等方面。特别是在土地问题上,三农思想主张坚持农民土地集体所有制,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实践路径: 三农思想的实践路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宏观政策制定:党中央在农业农村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如《农村改革纲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等,以引导和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同时,还建立了相关的政策评估和调整机制,以保障政策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2. 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向农村增加财政投入,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这包括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改革和提升等方面。 3. 机制建设和改革创新:党中央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改革创新。例如,建立了农业产权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农村信用合作社等。 4. 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为了推动三农工作的深入发展,中央

乡村振兴必看考点50个知识点

乡村振兴必看考点50个知识点近年来,乡村振兴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作为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农村现代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的进程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乡村振兴的路程中,任重道远,挑战和机遇并存。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深入掌握乡村振兴的相关知识点,不仅是深化认识、明确方向的必要前提,也是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关键要素。本文汇总了50个乡村振兴必看考点,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乡村振兴知识体系。 一、乡村振兴的基本概念 1. 乡村振兴的定义 2. 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 3. 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 二、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 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 乡村产业发展 6. 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7.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8.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三、乡村振兴的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 9. 中央文件《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10.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11.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在全国深入开展“三农”领域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 四、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 12. 万链湖:振兴乡村旅游的样板 13. 安岳黄桃:推动农产品品牌化的典型 14. 徐州张庄:产业扶贫的成功实践 15. 村民委员会:农村治理的基本单元 五、农村产业发展 16. 良种选育与种业服务 17. 农产品产销对接 18. 农村电商与物流 19. 乡村旅游与特色小镇 六、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0. 乡村医疗卫生 21. 乡村教育

22. 农村文化建设 23. 社区养老服务 七、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24. 生态保护与修复 25. 农村环境治理 26. 农村生态休闲农业 27. 农村生态旅游 八、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28. 村规民约与自治 29. 村务公开与监督 30. 村民自治与法治 31. 村庄整治与规划 九、乡村振兴的机制保障 32. 资金投入与财政支持 33. 土地制度改革与流转 34. 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35. 人才引进与培育计划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一、《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第七十三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为发展生产或者兴办公益事业,需要向其成员(村民)筹资筹劳的,应当经成员(村民)会议或者成员(村民)代表会议过半数通过后,方可进行。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依照前款规定筹资筹劳的,不得超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上限控制标准,禁止强行以资代劳。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八条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二十六条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第三条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成员以农民为主体; (二)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三)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四)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 (五)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十六条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以提出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要求,并说明要求罢免的理由。被提出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提出申辩意见。 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并须经投票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十、《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第五条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村,应当成立党支部;不足3名的,可与邻近村联合成立党支部。党员人数超过50名的村,或党员人数虽不足50名,但村办企业具备成立党支部条件的村,因工作需要,可以成立党的总支部。党员人数100名以上的村,根据工作需要,经县级地方党委批准,可以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村党委受乡镇党委领导。村党支部、总支部和党的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1.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 )。 A.耕地、林地、草地 B.农民宅基地 C.农田水利用地 D.养殖水面

乡村振兴基础知识考点

乡村振兴基础知识考点 三农问题细节考点 1、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作重中之重 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的根本性问题 3、总要求:产业兴旺、⼯态宜居、乡风⼯明、治理有效、⼯活富裕 4、新型⼯农城乡关系:⼯农互促、城乡互补、全⼯融合、共同繁荣 5、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6、农村⼯居环境治理的主攻⼯向:农村垃圾、污⼯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 7、农业经营者队伍: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 8、健全乡村公共⼯化服务体系的要求:有标准、有⼯络、有内容、有⼯才 9、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10、特别法⼯: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11、农村⼯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

12、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体、均衡发展 13、⼯⼯资源开发机制:⼯主培养与⼯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式并举 14、多元投⼯格局:财政优先保障、⼯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 15、农村⼯作领导体制:党委统⼯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作部门统筹协调 16、三农⼯作队伍建设: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17、宅基地的“三权分置”: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 三农工作重要建设的几方面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 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华北地区:扩大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范围 东北地区: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 乡村振兴发展的具体要求 1、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2、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3、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4、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 5、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考点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考点 一、农业农村工作的意义和目标 1. 农业农村工作的意义 •维护农村稳定和社会和谐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2. 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 •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 •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 1. 农业生产基础 •农作物种植技术 •畜牧业和渔业养殖技术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 2. 农村产业基础 •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技术 •农村企业发展和管理 •特色农产品和农村旅游开发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道路交通建设 •农村水电、通信设施建设

•农村卫生和教育设施建设 三、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 1. 农业农村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业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 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农业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农民收入分配政策 3. 农业农村发展的实践与经验 •典型农业农村发展模式 •农村扶贫与乡村振兴经验 •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四、农业农村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1. 农业农村工作的挑战 •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农民就业和收入问题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 2. 农业农村工作的对策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五、农业农村工作的前景展望 1. 农业农村工作的机遇和优势 •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 •农产品价格上涨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 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方向 •农业科技创新和智慧农业发展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民素质提升和职业培训 六、总结 通过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全面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农业农村工作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予以解决。展望未来,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前景广阔,需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农民素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目标。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

1、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实施的“两免一补”是指什么? 两免:是指农民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和课本费。 一补:是指农民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对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寄宿生活费补助。 2、党对农村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规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济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基本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4、农业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为了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5、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努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土地和各种资源,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应,满足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开发的需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增加

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建设共同富余的文明的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6、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措施是什么? (1)发展水利实业。 (2)发展农用生产资料工业。 (3)发展为农业服务的各项实业。 (4)奖励对发展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7、“三农”问题是指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_。 8、今年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或“十一五”)实施的第四年。 9、我国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位. 10、1984 年10 月1 日,参加国庆游行的一群北大学生打着写有“小平您好”字样的横幅走过天安门广场,成为26世纪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衷心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象征。 11、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抓住了“三农”问题的核心,2005 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抓住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2006 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三个一号文件,三个主题:农民、农业、农村,形成了新时期“三农”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 12、“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13、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篇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 1、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此后;中国确立了包产到户的基本经营制度;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所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三农”问题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历史现象.. 3、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为.. 4、经历了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三农”问题从不断积累、矛盾凸显到逐步得到解决..“三农”工作围绕着“促进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这一主线不断拓展.. 5、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其本质是农民不能平等参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能公平分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的问题..所以农业社会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三农问题”;农业社会对农村是公平的.. 6、农业税历史:始于公元前594年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朝时形成制度;到2006年彻底废止农业税;整整是2600年.. 7、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曾掀起一起规模大、时间长、波及广的乡村建设运动..乡村运动三杰——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 8、历史上的土地政策: 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对峙十年: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促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聚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9、1956年三大改造结束;土地所有制由农民所有制转化为了集体所有制;三大改造以前农民土地所有制是私有.. 10、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三个一号文件;三个主题:农民、农业、农村;形成了新时期“三农”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 11、新农村建设的特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2、新型农民的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1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较差.. 2农业现代化与产品市场化程度低.. 3农民知识技能水平不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 4对“三农”投入不足;拉动力不够.. 1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15、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原则

公务员中的农业与农村发展知识点梳理

公务员中的农业与农村发展知识点梳理 公务员考试是我国选拔和录用公务员的方式之一,其重点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对于农业与农村发展这个领域,考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文将梳理公务员考试中涉及的农业与农村发展知识点,帮助考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内容。 1.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 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化,包括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生产方式改革、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内容。而农业产业化则是指将农业从自给自足转向农产品市场化和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对于公务员考试中农业发展的相关问题非常重要。 2.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中,不带来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保证措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涉及到农产品质量检测、食品安全监管、农药使用等方面的知识,考生需要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和监管机构,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 3.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是指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包括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金融支持等方面。与此同时,农民收入问题也是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方面,涉及到农村就业、农民工问

题、农产品销售等。公务员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关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政策的相关问题,考生需要关注最新的政策措施和相关数据。 4.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指国家在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发展路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农业农村问题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方面,对于解决农村贫困、发展农村经济等具有深远意义。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对于公务员考试中的农村发展问题很有帮助。 5. 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户权益保护 农村土地制度是指农村土地的归属和使用管理体制,包括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等。农户权益保护是指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方面的措施。理解和熟悉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户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对于公务员考试中相关政策和法规的理解非常重要。 本文对公务员考试中涉及的农业与农村发展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包括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户权益保护等。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以提高自己在相关问题上的解答能力和应对能力,从而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