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形地势特点

安徽地形地势特点
安徽地形地势特点

一、地形地势特点

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平原丘陵山地都有分布;地势东南部分地势较高,东部为黄淮平原,地

势低平,大致为南高北低。

二、降水量分布规律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区多平原少。

三、农业发展的自然经济条件:

有利:1、地形、气候多种多样

2、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光热条件好

3、有面积广大的平原

4、土壤肥沃

5、河流湖泊多,灌溉便利

不利:1、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

2、冬末春初易发生寒潮

3、水土流失严重

四、城市分布特点(沿河流分布)

主要位于200m以下的平原和河谷地带

五、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及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1. 1.皖江城市带水路交通便利

2.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3.土地价格低

4.产业基础好

2.要注意将研究,开发环节一起进行,同时还要注意进行环境评价,防止污染严重的工

业迁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对皖的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

2.改变区域地理环境,加快城市化进程,加重环境污染

3.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增加就业机会

七、中部崛起对皖发展的区位条件

1.国家政策支持

2.交通条件的改善

3.市场更为广阔

4.自然经济的开采的深度和广度加大

八、修建高铁对安徽崛起有什么意义?

1.缩短中东西部时空距离,同城化效应,节约运输成本

2.加强区际联系和商品物流交换

3.发挥安徽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4.推进皖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九、人口问题(老龄化)

1.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合理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2.延长职工退休年龄(增加就业压力)

题目: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说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解析:平原地形的人口密度大,低山丘陵人口密度小,沿江经济发展程度较好,产业集群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都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1.平原耕地的主要因素之一,发展农耕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也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所以人口密度大,皖南低山丘陵地区人口密度小。2.沿江工业科技发达,产业集群效应强,需要产业工业较多,对人口具有很大吸引力,所以人口密度极大。3、沿江及皖南部分离长三角,珠三角较近,历来人口往来较多,人们思想开放意识强,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十、城市化(给我省资源,环境带来什么问题?)【负面】

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耕地减少

2.城市用水增加,水资源紧张,污染严重

3.城市化破坏生物环境,改变了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4.城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光污染加重

5.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6.出现热岛效应

十一、皖洪涝灾害原因

1.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面积大

2.锋面雨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多

3.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4.位于长江下游,上游来水多

十二、淮河洪涝原因

1.无天然入海通道

2.为非对称羽状水系

3.属温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集中,

4.中游地势低洼,上游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河床抬高,淤塞湖泊

措施:1.上游兴修水库,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2.中游低洼处建分洪蓄洪区

3.疏浚河道,开挖入海新河

4.巩固堤坝

题目:南部地区(皖南低山丘陵)土壤性质存在的缺陷及其治理措施

答案:红壤,是一种低产土壤。

主要缺点:酸性过强,缺少有机质,土壤粘重。

治理措施:一是施熟石灰,一中和酸性。二是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三是在土壤中掺沙,以增加土壤通透性,降低粘性。

题目:皖南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的优劣及因地制宜持续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效益的措施

解析:水热、光、土分析优劣。有起伏的丘陵可以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光热、水和土地、劳动力

答案:1.农业生产最为重要的自然条件有光、热、水、土等,皖南地区秋冬季节降水少,夏季太阳高度大,光照丰富。2.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水分富余,尤以雨热同期为最佳组合,利于农业生产。3.地形有起伏,在降水程度较大时,水土流失严重,进入雨水淋溶强烈,使得土壤酸重粘瘦。4.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劳动力,农业经验等优势,发展立体农业,改良土壤,增加农业产业多样化,市场化,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实行增产增收。

题目:皖南地区农业生产可能受到那些气象灾害的影响?解释其原因

解析:梅雨、伏旱、寒潮、暴雨。与气候有关系

答案:1.梅雨:春末夏初降水持续徘徊在沿江地区,影响气温升高,对早稻育秧,插秧和前期生长极为不利。2.伏旱:盛夏季节气温极高,蒸发量巨大,而此时受西伸北进的夏威夷高压影响,降水偏少,干热风催热水稻,导致水稻减产。3.寒潮:冬季强烈冷空气急剧南下,短时间剧烈降温,对越冬作物,如:油菜等产生冻害。4.暴雨:各类不稳定天气,激发强烈暴雨,农作物损毁严重;引发水土流失,强烈淋溶。

淮河: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湿润和半湿润的分界线;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800mm年降水量线;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旱作与水田的分界线;有无结冰期。

初中地理《地形和地势——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试讲稿

初中地理《地形和地势——地形类型多样,山区 面积广大》试讲稿 初中地理《地形和地势--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试讲稿 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初中地理组的***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地形和地势---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观看不同地形类型的景观视频,来共同欣赏祖国山河的美好。 师:通过观看视频,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在陆地表面有哪些地形类型呢? 师:A 同学回答得很全面。陆地表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五种地形。 二、新课教学 师:接下来,同学们阅读“中国的地形类型图”和“中国的地形分布图”,分析一下为什么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它们呈现出什么特点?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因为我国的地形类型齐全,纵横交错、相互交织。高原中有盆地,盆地间夹着山脉,山脉间又镶嵌着平原、高原、盆地。在每一种地形内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师:下面结合中国地形的分布,我们再来具体地认识一下我国 的一些地形。 师:同学们读图说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及其大致位置。 师:B 同学你来说说。 师:回答得很好。我国有四大高原,它们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在西部,云贵高原在西南, 黄土高原在北方,内蒙古高原在黄土高原北面。它们虽然都是高原,但是还是存在很大差别。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山巔白 雪皑皑,冰川广布。黄土高原身披深厚的黄土,地形丰富多彩,黄 土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地方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城市、村庄多集中在“坝子”里。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东部水草丰美,西部是荒漠草原。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我国的三大平原及其主要分布区? 师:C 同学观察得很认真。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这里经济发达,人口集 中。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我国的丘陵和盆地呢?

1保定市地形地貌主要特征(概述)

保定市地形地貌主要特征 全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为山区、平原和洼淀三大类。以黄海高程100m等高线划分,山区面积约11056km2,约占总面积的50%;平原约8624 km2,约占总面积的39%;洼淀区约2432 km2,约占总面积的11%。 山区按高程的地貌划分为中山区、低山区及丘陵区三类。西部为中山区,海拔高程一般在1000m以上。北起涞水县宋各庄、易县紫荆关、涞源县走马驿,南到阜平县岔河以西。包括涞源县全部,涞水、易县、满城、顺平、唐县、阜平的西部深山区。中山区山体切割强烈,山势高峻,河谷深切。支脉发育,并有小型盆地和断裂谷地。涞源盆地、阜平盆地、东团堡盆地、走马驿盆地位于该区。中山区东南部是低山区和丘陵区,呈条带形。北起涞水,南至阜平,包括涞水、易县、徐水、满城、顺平、唐县、曲阳、阜平的大部。低山区坡缓谷宽,陆地发育,有黄土覆盖。海拔一般在500m-1000m之间。丘陵区海拔一般在100m-500m 之间,地形低缓起伏,向东逐渐坡展为平原,并有孤山园丘突出。西部山区:阜平与易县一带分布有太古代的片麻岩。涞水至唐县西部分布着元古代震旦砂质灰岩、古生代寒武、奥陶系灰岩、页岩。二迭系砂页岩零星分布于涞水县累子煤矿至曲阳县灵山等构造盆地中:中生代岩脉活动形成的流纹岩、安山岩、辉绿岩零星分布于西部山区各地;河谷两侧及山间盆地分布着新生代第三系地层的砾岩。 平原区由大小不等的冲积扇构成,其地形宛如半碟状。自北、西、南三个方向,向东部白洋淀倾斜。按其成因分为山前洪积平原、冲积平原及洼淀区三部分。京广铁路两侧为山前冲积平原。主要由拒马河、易水、漕河、龙泉河、唐河、沙河出口后冲积物而成。水力切割、冲沟发育。地面坡降为千分之1-4。冲积平原系河流冲积扇前部相连接而成。河流交叉处多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洼地。上部主要是近代河流冲积层,下部为倾状冲积层。地势平坦,海拔10m-30m之间,地面坡度小于千分之一。雄县、高阳、清苑大部、容城、徐水、定兴、高碑店、博野、

中国地貌特征

中国地貌特征 软件二班 欢欢

摘要: 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力共同作用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成为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本文讲述了中国地貌特点及分类,人口分布、城市选址、农业发展等经济建设与地貌分布间的关系。以及民族地区地貌与全国地貌的异同,同时介绍了几个世界著名地貌以及它们的特征分布。 关键词:中国地貌基本特征,地貌形态,经济建设,著名地貌 一、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1、类型复杂多样 有被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被挠曲下降的低洼的盆地和平原,还有起伏和缓的丘陵。如横断山脉的许多山峰海拔超过5000──6000米,一般也在4000米左右。又如天山山脉东段的吐鲁番盆地,盆地最低部分的艾丁湖面海拔─155米,是全国最低的洼地。广西、和东部出露大面积的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占全国同类岩石的42%。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岩溶作用强烈,发育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边缘的民族地区,西起湟水流域,经六盘山麓、鄂尔多斯高原,东止西辽河流域的广大围,堆积的黄土经流水作用,侵蚀发育了现代的各种黄土地貌。在长白山、大岭、高原东部以及滇东、黔西、桂西有广泛的玄武岩喷发,形成熔岩地貌。如长白山峰顶的天池就是一个火口湖;在黔东南、桂中、桂西北和桂东南发育了红层丘陵,滇中发育了红层高原,滇南发育了红层山地。中国大陆民族地区的省级行政单位多居陆,远离海洋,但广西壮族自治

区濒临南海,曲折的海岸线长达1500公里,著名的海湾有湾,湾淤泥质海滩为红树林海岸。 2、山地高原广泛分布 民族地区大约93.5% 的面积位于中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上。全国主要的极高山(海拔5000米以上)、高山(海拔3500─5000米)出现在西部的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的面积230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面积的36.8%,在青藏高原上,位于中尼边界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面积350多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面积的56.7%。这里集中了全国岭以外的主要。第二级阶梯海拔大都在1500米以上。除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外,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部分都在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全国的四大盆地除海拔较低、面积较小的盆地外,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也都在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 3、平原狭小分布零散 第三级阶梯上民族地区的平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总面积的1.7%。这些平原之中,除东部有较大面积的平原外,其他民族地区主要是分布零散的狭小平原,而且多属海拔200─500米的平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境众多的小平原,面积共约3.16万平方公里,最大的平原是─桂平的郁江河谷冲积平原,面积仅6400平方公里。一般平原的面积为300─600平方公里,海拔200─500米,相互间被山地丘陵分隔开。群山起伏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图们江、江穿流于众山之间,在、、等河谷盆地,形成海拔200─500米的狭小河流冲积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为东北平原,面积35万平方公里,其次为华北平原,再者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地形与地势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地形与地势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地形与地势》的内容,具体内容:地形与地势决定着人类对居住地的选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之地形与地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之地形与地势(一)●我国地势西高东... 地形与地势决定着人类对居住地的选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之地形与地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之地形与地势(一)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之地形与地势(二)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2)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我国地势特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的分界线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之地形与地势(三) 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东侧 ①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③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南侧 ⑤昆仑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开始。主要介绍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及地形地势对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利用,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国的三大地形特征——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重点是介绍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和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课程标准要求: 2—4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2—5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理解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本地区地形、地势与经济发展的简单关系;

2、能对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地图等媒体感知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2、结合具体实例,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自主学习,讨论、分析地形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全面、客观、辨证的看待问题,使学生逐步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确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分析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难点: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五、教学方法: 图示法、讨论法、分析法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学设 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开始。主要介绍我国地形 的总体特征及地形地势对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利用,对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国的三 大地形特征——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和地势西高东低呈 阶梯状分布。重点是介绍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和西高东低的地 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课程标准要求: 2—4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 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理解地形、地势对自 然环境的影响,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本地区地形、地势与经 济发展的简单关系; 2、能对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地图等媒体感知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2、结合具体实例,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自主学习,讨论、 分析地形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全面、客观、辨证的看待问题,使学生逐 步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2、确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激发学生 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社 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分析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难点: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 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五、教学方法: 图示法、讨论法、分析法 六、教学工具: 多媒体(中国自然风光图和《中国地形图》、《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沿北纬32度的地形剖面图》等) 七、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师:回顾旧知识,了解地形的类型。 讲授新课:我们有各种不同的地形,如山脉、丘陵、平原、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教案精品资料

《地形和地势》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地形、地势、山脉等概念,认识并知道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2.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2.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3. 掌握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地理景观图片地理挂图录像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自学课文22~23页图文,然后实物投影《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图?(生:《中国地形图》)(使学生对地形有一感性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师:顾名思义,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______。(学生:形态)地势(板书)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______?(生:趋势、总趋势)师:哪个答案更合理呢?(生:总趋势)那么,我国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讲授新课]

再次投影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后,启发学生:从这幅色彩斑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现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学生: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学生: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板书: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教师活动]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犹如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妆扮得雄伟壮丽,多姿多彩。这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学生活动]1.分小组相互合作讨论确定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比赛看谁找得快,准确率高,并推选出代表发言。 分析归类主要山脉及走向: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六盘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教师活动]2.指导学生在教材25页“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图上,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将走向一致的山脉连接起来。可以看到,这些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高原、盆地和平原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 [学生活动]2.学生完成教材25页活动。 [教师活动]3.课件展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景观。要求学生在“我国地形的分布”图上分别找出我国主要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 [学生活动]3.分组讨论,派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活动]4.展示“形态各异的高原景观”;青藏高原地形地貌及资料;黄土高原的地貌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杰作--窑洞图;内蒙古高原地貌和景观图;云贵高原景观图。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和阅读四大高原的图文资料。说明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 [学生活动]4.欣赏景观图,学生阅读教材24页“地形与民俗”资料。 总结:我国五种地形都有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各种地形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 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开始。主要介绍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及地形地势对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利用,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国的三大地形特征——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重点是介绍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和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课程标准要求: —4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5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理解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本地区地形、地势与经济发展的简单关系; 能对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地图等媒体感知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结合具体实例,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自主学习,讨论、分析地形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全面、客观、辨证的看待问题,使学生逐步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确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分析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难点: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五、教学方法: 图示法、讨论法、分析法 六、教学工具: 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鲁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的第二个框题──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段状分布。本节内容是我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我国的人口和民族等知识之后呈现的,它既是从我国国土概况到自然环境的一个转承,又是后面学习我国气候、河流、经济和区域地理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记住我国地势的特征及三级阶梯的划分。 ②理解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气候、交通等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地理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地势地形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我国地势的特征和三级阶梯的划分。 (2)难点:我国三级阶梯空间观念的形成;我国地势对河流、气候、交通等的影响。 二、教法 1、教学中坚持“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学生活动在先,教师点拨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联系教学实际,运用读图分析、启发诱导、分组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 2、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图文资料,使教学更直观生动。通过动静结合的画面,问题的设置和读图、填图的训练,将知识及时巩固落实在地图上。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页(共4页)

三、学法 1、自主学习: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小组中互帮互助,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共同进步。 3、探究学习:营造轻松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地形与地势》试讲稿

初中地理《地形与地势》试讲稿 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初中地理组的***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地形和地势》,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观看不同地形类型的景观视频,来共同欣赏祖国山河的美好。 师:通过观看视频,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在陆地表面有哪些地形类型呢? 师:A 同学回答得很全面。陆地表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五种地形。 二、新课教学师:接下来,同学们阅读“中国的地形类型图”和“中国的地形分布图”,分析一下为什么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它 们呈现出什么特点?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因为我国的地形类型 齐全,纵横交错、相互交织。高原中有盆地,盆地间夹着山脉,山脉间又镶嵌着平原、高原、盆地。在每一种地形内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师:下面结合中国地形的分布,我们再来具体地认识一下我国 的一些地形。 师:同学们读图说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及其大致位置。 师:B 同学你来说说。 师:回答得很好。我国有四大高原,它们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在西部,云贵高原在西南, 黄土高原在北方,内蒙古高原在黄土高原北面。它们虽然都是高原,

但是还是存在很大差别。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山巔白雪皑皑,冰川广布。黄土高原身披深厚的黄土,地形丰富多彩,黄土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地方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城市、村庄多集中在“坝子”里。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东部水草丰美,西部是荒漠草原。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我国的三大平原及其主要分布区? 师:C 同学观察得很认真。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这里经济发达,人口集中。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我国的丘陵和盆地呢? 师:对,回答得很好。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如东南丘陵,地形起伏和缓,也有不少人生活在这里。盆地主要位于群山环抱中。主要有四大盆地,即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下面让我们对照“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来分析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面积比例。同学们要注意区分山区和山地。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 师:很好,请坐。D 同学对山区和山地的区分掌握得非常准确。通过对比,我们了解了我国的山地、高原占有很大比例,如果再加上丘陵,比例可以达到70%。这说明山区在我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山区主要包括山地、比较崎岖的高原、丘陵等。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和地势》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和地势》教案人教版 学习目标 、我国地形的特点及分布。 2、我国的五种地形及分布。 3、我国xx走向及分布。 4、我国xx发展经济的优势与劣势。 学习过程 自主空间 一、导入(复习提问、视频、故事、游戏、创设情景等)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知识点一:地形类型多样,xx面积广漠 .从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出,中国地形类型多样,有纵横交错的___,气势磅礴的__,一望无际的___,群山怀抱的___,还有起伏绵延的____。 2.我国纵横交织的 构成了地形的骨架 3.我国的四大高原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盆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平原是:_____、____、____、__ ___。

4.从2.3图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要占全国总面积的__。我国山区面积广漠,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平原面积仅占___多一点。 5.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分别是:____、____。 三、合作互助,共同进步(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自学阶段未完成的问题以及新问题,并相互讲解) .xx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从2.6图找出我国山脉的走向及主要的山脉 3.完成课本26面的活动题第3题 四、展示引导学习 小组或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 小组间质疑或补充 教师点拨 五、评价提升学习。(课堂检测,更正,学生记忆;小结课堂;评选本节课优异小组和个人) .将我国三大xx及其特征连线: 我国面积最大的xx,以肥饶的黑土著称 xx中下游xx xx xxxx 地势低平,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的美称 xx

教案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特征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3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特征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而设计的。内容包括“中国的地势特征”和“中国的地形特征”两部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转入“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的学习也就顺理成章。地形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自然要素有着巨大影响,本课时学习的地势地形知识是中国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好本课时的内容,能为后面中国地理其他知识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运用中国地形图,归纳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征和“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2.尝试分析说明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对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作出简单的评价。 3.通过阅读地形图,归纳我国地势、地形特征的学习活动,初步形成读图用图的基本能力,培养运用地图的良好习惯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4.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我国地势、地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我国地势、地形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 【教法】读图导析法 【学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重点采用读图导析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展开分组合作

指导读图、 归纳总结 一、中国的地势 特征 地势西高东 低,呈三级 阶梯状分布 解析地势的概念。 利用课件展示“中国沿北纬 36°地形剖面示意图”,指导读图 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回答: “我国地势从东到西按海 拔高度有什么明显变化?” 对比课件展示的四幅地势 变化示意图,让学生判读哪幅示 意图与我国地势特点相吻合。 让学生两两结合,一生阅读 课本57页“中国三级阶梯示意 图”,另一生阅读课本59页“中 国地形图”。之后找出作为三级 阶梯界线的山脉,将它们落实在 板图“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最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本56 页课文,搜集有关三级阶梯海拔 高度及主要地形类型的信息,并 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阅读“中国沿北 纬36°地形剖面示意 图”,结合课文,分 析归纳,得出结论: “地势西高东 低,呈三级阶梯状分 布”。 对照两幅图,找 出作为三级阶梯界 线的山脉,将它们落 实在板图“三级阶梯 的分界线”上。并完 成课本57页图下第 1、2题。 阅读课本56页 课文,搜集有关三级 阶梯海拔高度及主 要地形类型的信息, 并归纳填表。 通过读图、绘 图,培养学生读图 用图的习惯和能 力,激发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提高学 生的动手实践能 力,掌握我国地形 特征。

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 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 米以下。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 山脉山地延伸成脉状即为山脉。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作走向,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5种情况。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著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中国三大特殊地貌形成及其特点

2013-2014学年下学期 中国地理课程论文 题目中国三大特殊地貌 形成及其特点 姓名梁滔 学号 5 院、系生科院 专业生物科学 二0一四年六月 中国三大特殊地貌形成及其特点 摘要:地貌即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不能称为地形。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综合作用的结果。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而外营力(流水、风力、、大气和的生长和活动)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 关键词:地貌;“雅丹”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 在特定的地质基础与等内力因素,以及复杂多变的、水文、等外力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地貌轮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地势西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

广大,山脉纵横,呈定向排列并交织成状。中国民族地区几乎连成一片,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一)雅丹地貌 主要存在地域:新疆 成因: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台湾岛以外的其它地区。[1]我国新疆地域辽阔,四周环山,在南北两边都有较大的山口。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冷空气流经山口进入新疆北部,然后绕过天山东段,进入塔里木盆地,在沿途各地造成长时间的区域大风。新疆的风,持续时间长(一年可达100天以上),分布广,风力大,所以我们经常在天气预报中听到来自新疆冷空气的消息。 作为“干旱王国”的新疆,风力对地貌的塑造具有特殊的意义。雅丹、龙城、魔鬼城等特殊地貌类型就是风神的杰作。“雅丹”,又名“雅尔丹”,是维吾尔族对“陡壁的险峻小丘”的称呼,这种地形在罗布泊周围的雅丹地区发育得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广。19世纪末叶至此20世纪初叶,瑞典人斯文赫定和英国人斯坦因,赴罗布泊地区考察,在撰文中采用了这个词汇。于是,“雅丹”一词就成了世界上地理学和考古学的通用术语,专指干燥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雅丹”地貌通常发育在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上,由于湖水干涸,粘性土因干缩裂开,盛行大风沿裂隙不断吹蚀,裂隙逐渐扩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演变成许多不规则,具有顺盛行风向平行延伸陡壁的垄岗(墩台)和宽浅不一沟槽相间的奇特地貌。土丘高半米至十多米,长数十米至数百米,成份是粉砂、细纱和砂粘土;沟槽最窄的一两米,最宽的几十米。在罗布泊古湖盆的东、西、北部,有3000平方公里这样的“雅丹”地貌。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之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之中国的地形和地势地势和地形 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

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P24中的图2.4) ⑴四大高原的特点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 ——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⑷主要山脉(P26中的图2.6) ①东西走向的三列 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 ②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 ③西北——东南走向的三列 北列:阿尔泰山中列:祁连山南列:巴颜喀拉山 ④南北走向的三列 北列:贺兰山中列:六盘山南列:横断山区 ⑤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

初一地理: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开始。主要介绍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及地形地势对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利用,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国的三大地形特征——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重点是介绍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和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课程标准要求: 2—4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2—5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理解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本地区地形、地势与经济发展的简单关系; 2、能对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地图等媒体感知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2、结合具体实例,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自主学习,讨论、分析地形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全面、客观、辨证的看待问题,使学生逐步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确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分析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难点: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五、教学方法: 图示法、讨论法、分析法 ●六、教学工具: 多媒体(中国自然风光图和《中国地形图》、《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沿北纬32度的地形剖面图》等) ●七、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师:回顾旧知识,了解地形的类型。 讲授新课:我们有各种不同的地形,如山脉、丘陵、平原、盆地、高原等,请同学们按照山脉的走向分,请同学们在《中国地形图》中指出主要东西走向、南北走向、和弧形山脉的名称? 【总结】 东西走向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秦岭 南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那么在山脉与山脉之间又镶嵌着其他的地形单元,有哪些呢?教师可举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脉与天山山脉)的例子,引导学生回答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以及丘陵与山脉之间的关系。 活动:抢答:说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丘陵、平原、盆地、高原等 总结并提问:可见,我国山脉众多,又有四大高原、盆地,还有三大平原及丘陵,这说明了我国地形的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答, ●一、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板书) 过渡:我们不仅有多样的地形,如山脉、丘陵、平原、盆地、高原等,即使在同一地形中,它们也是有不同的模样。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来猜一猜这些图片都是我国的哪些地形单元?并且结合课本P51资料。 3、出示图片(青藏高原

2.4中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

2.4中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 一、教材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第一章节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域、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关于“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不要急于要求读图总结我国地势的特征,先给出一幅沿32°N线中国地势剖面略图,紧接着,设计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学生在完成这三个读图题,即可顺利得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结论,又分别介绍了三级阶梯的分布范围、海拔和地形类型。由于地势对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的经济活动都产生深刻影响。 而地形是构成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同时对我国气候和河流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本节放在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最后一节,学好本节,将会对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知识目标①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使学生分析得出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使学生在图上确定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分界线,了解三级阶梯的特点。②掌握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情况,通过阅读统计图表和中国地形图,归纳出我国的地形具有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③能结合自己认知,谈出我国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农业生产、人口分布、交通等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2.能力目标①通过引导学生对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各种地形图的能力。②借助地图掌握中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空间分布情况, 3.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国地形地势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优越、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思想。 4.重点、难点 中国的地形特点和各级阶梯分界线是本节的重点。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对气候、河流、经济等的影响是本节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所经历现象跟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相接。 二、教法分析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原则,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进行教学。互动时应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本堂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通过读图,直观获取有关的知识。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我抓住“指导学生学法,重视学习过程”这个核心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启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和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精讲多练,读图引导、问题教学等。 三、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分析:从年龄特征来看,初中生好动、好奇、好表现;从生理上看,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好表现,希望得到表扬和大家的认可。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一特点,一方面要直观生动,引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以下策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尽量使课堂显得形象生动,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创设游戏环节,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已的见解和获得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感。2、学习方法:以学习指导法为主,结合讨论法,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

初中地理八年级《地形和地势》优秀教学设计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势的概念 2. 知道中国地势的特点 3. 初步学会分析地势特点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教学重点】 地势各级阶梯的特征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地势三级阶梯对我国的影响 【课前准备】 1.《内蒙古高原》等相关录像 2.自制一个透明的有三个小水槽的水箱(每一个水槽高矮不同,像三级阶梯状)、一桶清水。 3.三级阶梯图(彩色)与长江、黄河、珠江等河流水电站复合投影片 4.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 试验探究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带着同学们到呼伦贝尔草原南部的科尔沁草原去旅游: [看录像:这里常常是蓝天碧草,晴空万里,牧民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放牧着成群的牛羊;野雁、湖鸥自由自在地栖息,牧民和这些动物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水草肥美,景色宜人的绿野之中。……] 多么优美的自然环境呀!下面请大家打开地图册,阅读“中国地形”图,科尔沁草原,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了,它位于哪一个地形区上?(学生答:内蒙古高原)那么,像这样的地形区,你还能说出哪些?别急,让我们首先了解我国地表高低起伏的状况。 讲授新课: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一)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现阶梯状分布 活动1:阅读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明确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 活动2:进一步阅读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根据颜色的分布总结我国地势的特点。 学生:通过读图归纳, 浅颜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低” 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 活动3:进一步阅读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从西向东,根据海拔高度的变化,推测中国地势分布的特征?请你用简单的方法表示出来。 学生:很快找出从西向东海拔高度的变化状况,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绘制出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地势的变化特征。 学生:绘图归纳: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教师:请同学们用教材的“我国东西向(北纬32o)地形剖面”来验证你的结论。 活动4:读教材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找出三级阶梯的观图片,了解三级阶梯内部一些地形区的形象特点。 教师:(简单地向学生补充介绍)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称为大陆架。我国近海的大陆架比较广阔,渤海和黄海面积小,海底全部是大陆架,另外东海的大部分(约有2/3)、南海的一部分(约有1/2)是大陆架。 (二)地势西高东低对我国的影响 活动5:把全班同学分成4个大组,与同组的同伴讨论:地势西高东低对我国的影响。 学生:讨论提纲, 第一组:对照“中国地形图”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一说我国大陆地势分布对气候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第二组:在“中国地形图”上描出:长江、黄河、淮河、珠江等主要河流,说一说我国大陆地势的分布特征对河流流向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古人是怎样描述的? 第三组:在自制的透明小水槽中注入水,在水的流动过程中,你发现了吗:水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利用中国地形与长江、黄河、珠江等河流水电站复合投影片说明落差的利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