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课后题

艺术概论课后题
艺术概论课后题

《艺术概论》王宏建课后题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

艺术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就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就是为经济基础所决

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P23

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 P34

政治对于艺术就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就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就是平行的

关系。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就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与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与

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与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就是努力反对旧道

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就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一

方面不就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

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

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 :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就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就是上层建筑领

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她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

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就是上层建筑各

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就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

活?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就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为什么]P38

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就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反映什么样的]P40 艺术以艺术家的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创作实践来反映社会生活。[以什么方式] P41

5.如何理解“艺术生产”这一命题?

艺术不仅就是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又就是一种生产形态。P44

艺术作为一种生产形态,也有着生产的一般性质;艺术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生产劳动活动,也有着一般生产

劳动所具有的实践性、目的性、知觉性、工艺过程的可控性、材料媒介的可选择性、整个生产劳动过程的

可表述性,等等;P46

艺术就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P46

产品即艺术作品,也与一般物质产品相似,有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商品的二重性。但艺术生产的本质就

是精神生产,就是一种精神生产形态。艺术反映社会生活与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

艺术作为"艺术生产"就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就是它的本质特征。P51

6.谈艺术的形象性、真实性、典型性及其关系。

(1)艺术的形象性①形象性就是艺术的基本特征,即艺术形象有三大特征: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②艺术形象就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③艺术形象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P64、67

(2)艺术形象的真实性①此为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②艺术的真实性包括两个相互联系、融合、统一的方面: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再现的真实;艺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性――表现的真实。P69、70、71

(3)艺术典型就就是高度真实与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P73

(4)关系:形象性就是高于生活的形象,真实性就是生活中存在的形象,典型性就是从这二者中提炼的形象,

它们都就是为作品服务的。

7.如何认识艺术的审美本质?P78、82、85

(1)艺术反映现实美; (2)艺术创造艺术美; (3)艺术就是审美对象。审美就是艺术区别于其她社会事物

的根本性质。

8.根据自己的理解与体验,谈艺术的审美特征。 P100

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 :(1)实践性与主体性;(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3)形象性;(4)形式美与形式感;(5)创造性; (6)情感性。

9、情感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中的作用与地位?

一切文学艺术都就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作用]P105

情感因素就是艺术形象具有感染力的主要原因,就是艺术区别于哲学或科学的标志P106

在美感中,情感就是美感的重要构成因素,没有美的感受与感动之情,则不成其为美感。

情感作为一种心理因素,在审美、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与重要地位就是人们普遍承认

与重视的[地位]P107

10.从社会学、认识论与审美三个层面归纳,谈您理解的艺术就是什么?什么就是艺术?

(1)就艺术的社会本质来说

①艺术就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②艺术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艺术形态; ③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就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④艺术就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

(2)就艺术的认识本质来说

①艺术就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②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四种掌握世界的方

式,即:理论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与实践精神的方式。所谓掌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意思就就是认识世界的方法、手段、途径或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形式。

(3)就艺术的审美本质来说

审美的问题就是贯穿在整个艺术理论中的核心问题,艺术的认识就是审美认识,艺术的创造就是审美创造,艺术的欣赏就是审美欣赏。可以说,审美就是艺术区别于其她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①艺术反映现实美②艺术创造艺术

第二章艺术门类论

1.整个艺术系统包括众多艺术门类,但就是如何分类,有不同的方法。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各自分类的根据

就是什么?各自又分为怎样的几种类型?P113

(1) 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三个类型:

①空间艺术,包括绘画、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等。

②时间艺术,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

③时空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与杂技等。

(2) 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分为四个类型:

①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舞蹈、杂技、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等。

②听觉艺术:音乐、曲艺等。

③视听艺术:戏剧、电影、电视剧等。

④想象艺术:文学等。

(3) 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依据,分为四个类型:

①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等。

②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与杂技等。

③语言艺术:文学的各种样式。

④综合艺术:电影、电视剧等。

2.有一种艺术分类方法,就是根据创造艺术形态的材料与技法的不同,分成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

影、电视、摄影、建筑与园林、曲艺、木偶等门类,试找出每个门类最为根本的、即足以与其她门类区别

开来的特征。

(1)美术的主要特征:①形象的具体性与直观性;②形象的静止性与瞬间性。P115

(2)音乐的主要特征:①对于艺术形象的塑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P125 ②要有一定的时间保障,音乐形象的塑造、情感的张扬才可以表现出来;③音乐必须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才能为人所感知。

(3)舞蹈的主要特征:①舞蹈动作具备规范性与技巧性;P131②舞蹈动作必须有内涵、讲究形式美;③舞蹈在抒情方面的长处与叙事方面的短处同时存在;④舞蹈与音乐、时间共生共存。

(4)戏剧的主要特征:①在戏剧中,行动就是基本表现形式与手段、必须符合戏剧艺术的特定要求;P141②戏剧情节内容的特点就是冲突。

(5)电影与电视剧的主要特征:①运动的画面语言[影视都就是依靠画面来表现的];P154②声画结合;③时空转换的自由性;④追求逼真。

(6)摄影的主要特征:①纪实性就是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性;②光线与影调就是摄影的独特造型手段。

P149

附:文学的主要特征:①形象塑造的间接性;②艺术表现的广泛性。P163

建筑与园林、曲艺、木偶的主要特征:同下

主要特征(简版) 美术:造型性、静止性

音乐:“声”(即音响)与“情”(即情感)

舞蹈:时空艺术、动作性、抒情性、形式美、与音乐密切联系

戏剧:故事的戏剧性、演出的剧场性、表现的综合性

电影与电视剧:逼真性、综合性、蒙太奇

摄影:纪实性、“光”(即光线)与“影”(即影调)的艺术

建筑:空间与实体统一、艺术与技术结合、风格性与象征性

园林:占较大固定空间、利用自然界的材料首先就是植物、独特的审美景观意义

曲艺:地域性

木偶:设计制作要采用绘画、雕塑等手段、表演采用戏剧形式、综合性强)

3.在美术中,绘画与雕塑除了在存在方式方面有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即平面与立体的区别之外,还有那些重要区别?

绘画:题材极为广阔,使用各种物质材料与技法,可以具体表现人物所处的有关环境。雕塑主要表现的就

是人特别就是人体,有时也以动物为题材,雕塑形象具有单纯性,绘画中复杂的人物关系与背景细致的表情

与情感活动在雕塑中难以体现。雕塑还具有注重发挥材质的作用。P120、121

4.说明工艺美术品的物质与精神、实用与观赏的双重属性。P122

一般来说工艺美术品实用性就是其主要方面,美化就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实用与美观相统一具有

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

5.为什么说工业设计适应了现代社会日益提高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P122

十九世纪西方工业技术的大规模发展,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于机械化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

机械化生产的产品缺乏美感。二十世纪初期在德国工业与“包豪斯”组织旨在致力于新的技术与艺术的统

一。这种主张随后成为风靡世界的艺术思潮,影响了工业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同时影响到整个造型艺术领域

的美学观念。只有使工业技术与美术结合起来,才能生产出在市场上更受欢迎的产品,同时满足人们对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需要。

7.建筑与雕塑都就是占有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但就是建筑在哪些方面有别于雕塑?P174

建筑就是一种拥有内部空间的实体,少数功能特殊的建筑物例外,如纪念碑,因为建筑的根本目的就是要

用人工营造一个理想的生活空间。供人居住或者进行活动,建筑的艺术形象就是空间与实体的统一体,这与同属于三维空间造型的雕塑就是不同的。

8.联系实例,说明园林艺术的特点、功能以及与建筑的关系。P180

园林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以下要素特点,一就是占有较大的空间,能够容纳人的游憩活动,二就是利用自然界的材料首先就是植物材料,三就是经过审美创造而且具有景观的意义。园林与建筑由于功能

上与特点上的这些相同之处,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园林中不能没有某些形式的建筑,而建筑只

要有条件就会带上园林。

9.为什么说文学与其她各门艺术有着广泛的联系?P163

在整个艺术系统中文学与其她艺术门类有着广泛的联系,并且处于基础地位,例如戏剧、电影与电视剧中

文学剧本就是创作的起点与依据。歌曲则就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纯粹的音乐与造型艺术在标题等方面也

经常有文学的因素。建筑园林也需要文学的参与,利用牌匾,对联题名等以增加诗意与人文内涵。

10.联系实例,解释不同艺术门类之间互相吸取、配合与结合的现象。P182、185

不同艺术门类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联系甚至结合在一起,首先就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本质,也就就是说,它们都就是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领域的审美反映,都就是以感性形象来反映世界,这就是它们能够相互联

系与融通的根本原因;另外,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共同的特点,这也就是它们能够联

系的因素,艺术门类联系与结合的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①吸收与借鉴; ②配合; ③结合。

11.艺术类型的分化与综合,对于艺术的发展有什么意义?P186、187

艺术类型的分化与综合丰富与发展了已有的艺术类型,并使得整个艺术系统得到发展,这就是艺术发展

的客观规律。发展最为迅速的艺术门类对于其她门类与样式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艺术与现代工业

生产相结合而形成的现代工业设计更就是一股澎湃于整个生活的宏大艺术潮流。它不仅对于满足人们的物

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也影响到艺术领域的美学观念,催动着新的艺术形式诞生。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

1、为什么说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劳动?P198-206

(1)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2)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

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 (3)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的条件;(4) 生产劳动实践就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2、简述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P212-218

从工具的产生,到艺术的发生,大约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纯粹的实用品。

第二阶段:即就是实用品,又就是艺术品。叫"准艺术"、"史前艺术"。发生在狩猎经济做基础的旧石器时

代晚期,发生的标志就是人体装饰、雕刻与岩画的出现。大约在七千年到五千年之间,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生活方式由游牧渐趋稳定。就是“准艺术”的繁荣时期。约四、五千年前,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石器工具衰落了,金属工具的使用,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准艺术”的衰落。

第三阶段:纯粹的艺术品,就就是文明社会的艺术。

3、什么就是艺术发展的她律性?P224-240

艺术发展的她律性就就是指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与其她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本

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就就是揭示艺术的外因就是怎样制约与推动着艺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条: (1)经济就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与终极原因:①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②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第三经济

决定艺术的发展第四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2)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重大的、深刻的影响。因为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与强大的物质力量。因此,政治即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力导致艺术的衰败。

(3)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①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即宗教对艺术否定;②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③宗教

推动艺术的发展。

(4)道德给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当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与高尚的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

(5)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①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②哲学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

术的发展。

4、简述经济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作用。P224-227

经济就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与终极原因:①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②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③经济决定

艺术的发展;④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5、简述政治、道德、宗教、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作用。与第3题同。

见第3题(2)至(5)。

6、什么就是艺术发展的自律性?P243

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就就是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从艺术的纵向发展来瞧,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就是艺术

发展的继承与革新。(2)从艺术的横向联系来瞧,不同民族艺术之间及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必然的本质

的稳定的联系。

7、试述艺术发展历史继承性的表现、原则、条件与类型。

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p244

①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②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③艺术种类与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p246-247

(1)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持继承遗产的批判原则,

(2)反对"肯定一切"(表现为复古主义)与"否定一切"(表现为虚无主义)。

艺术继承的条件与类型:p249

艺术继承的条件就是风格的相似性。

艺术继承的条件决定了艺术遗产继承的类型。类型有两种:

(1)同一艺术风格渐进延续中的继承; (2)不同艺术风格飞跃断裂的继承。

8、试述艺术发展过程革新的表现。P252-254

(1)从艺术作品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的革新与艺术作品形式的革新;

(2)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对她人的超越与对自我的超越;

(3)从革新的程度来说,革新可以区分为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的革新与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革新。

9、试述艺术发展继承与革新的关系。P254-255

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就是辩证统一的。①革新就是继承的目的;②继承就是革新的基础。

10、什么就是艺术的民族性?什么就是艺术的世界性?P256、P266-267

艺术的民族性就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艺术的世界性就是为整个世界所共

赏的民族艺术, 就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就是指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

11、试述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就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联系在于:凡就是世界的,都就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

差别在于:并非一切民族的都就是世界的。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就是有条件的,深刻地表现"人的一般本性"与人类的共同美,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与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

的艺术。

第四章艺术创作论

1.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就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强调艺术工作者必须要有为艺术献身的精神?

任何一个艺术家都就是在一定的家庭、一定的社会制度与社会生活、一定的民族文化以及一定的世界潮

流与时代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与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的,每个艺术家的生活内容、思想感情、文化意识与审

美情趣等无不打上这些方面的印记。[关系]p272

艺术家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她对这个社会环境的特点、优点与缺陷等也会了解得比较清楚与透彻,会产生强烈的如何发扬其优点,吸取世界其她名族的长处与改变其不足与缺陷,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

愿望。即推动社会进步与提高国民精神素质与审美素质而献身的伟大抱负。[为什么]p274

2.为什么说艺术家就是艺术生产过程的主宰者?所谓艺术生产与艺术作品的不可替代性就是什么意思?

艺术家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构思艺术意象与将艺术意象物化为艺术作品等三个大的艺术创作阶段中,都充分表现出艺术家主体的决定艺术创作过程与艺术产品命运的主宰作用。[为什么]p296或p277 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与不可替代性。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独创性。艺术生产

与艺术产品的不可替代性由多方面因素决定:艺术家所处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与社会生活,不同民族、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艺术思想、不同艺术表现形式;艺术创作主体的艺术心理定势所包含的各个层次

的文化知识、艺术专业知识、艺术创作经验与创作才能;艺术家所凭借的社会生活素材,所选用的艺术语言的组合,艺术主体,意象、艺术形象等等;艺术家主观意识上的独创性。[什么意思]p278-p279

3.艺术家应当具有哪些方面的修养?艺术心理定势有哪些奇异功能?为什么说不断优化艺术心理定势就

是艺术修养的最高目标?

艺术家修养的五个方面:①进步的世界观与审美理想;②深厚的文化素养; ③丰富的生活积累; ④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 ⑤精湛的艺术技巧与表现才能。P281-290

一个具有雄厚艺术心理定势与艺术创作激情的艺术家往往遇到某个生活的具体事物或景物时,便会产生超常的艺术直觉,既无需经过认识的全过程与逻辑的分析,便能认识与把握对象的特点,性质与功用等内容。P294

艺术心理定势贯穿创作的全过程,艺术家的心理定势的强弱与优化程度决定着她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深

度、艺术思维与艺术想象力的强度,准备了运用艺术语言熟练的创作出艺术形象的技能与技巧,所以要不断优化它。P294-295

4.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哪些基本阶段?P296-304

(1)生活体验。(2)艺术构思:①艺术胚胎萌发与孕育阶段; ②完整的艺术意象的成熟阶段。(3)意象物化: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与鉴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

5.无意识有哪些种类?它与意识的关系就是怎样的?P315

①误差无意识; ②病患无意识; ③梦幻无意识; ④本能无意识; ⑤习惯无意识; ⑥集体无意识。

关系:人类没有本能意识就不可能发展成意识,没有意识就不可能发展成习惯无意识,其中意识居于主导地位,各种无意识都需要意识的指导与统一调度。

6.艺术灵感有什么特征?艺术灵感产生的条件就是什么?为什么艺术灵感的顿悟正好就就是艺术家所急

需要解决的问题?揭示产生艺术灵感的条件及神经生理机制的意义就是什么?

特征:就就是它在无意中触机,突然产生顿悟。 P323

条件:①已形成并比较巩固的艺术心理定势。②在艺术家头脑中要储存着大量的文化知识信息、专业知

识信息与社会生活表象等以供回顾与寻找。③大脑皮质中必须建立解决艺术创作问题的优势兴奋中心,只要一触机,便会立即爆发艺术灵感。P325

所谓灵感,如从创作实践的经验来瞧,灵感的顿悟就就是久思不得其解的关键问题突然因某一事物的解

发而在无意产生顿悟。所以说艺术灵感的顿悟正好就就是艺术家要急需解决问题。P323 意义: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确除灵感的神秘性,从而懂得艺术灵感就是长期艰苦学习,实践与忘我探求之树结出的美丽硕果。

7.形象思维有哪些特征?形象思维逻辑有哪些思维形式与思维规律?掌握形象思维逻辑有什么意义?

1、形象思维的特征(1)形象性(2)想象性(3)情感性(4)艺术个性(5)审美性

2、形象思维的思维形式:a、基形意象b、完形意象c、群形意象 d、易形意象

3、形象思维的逻辑规律: I、与谐律II、融合律III、理想律;

在形象思维过程中,按照作者的审美理想进行思维活动。

4、研究与掌握形象思维逻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两种思维方式中,都存在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两种相互为用的思维形式,而这两种思维形式均有其各自不同的思维逻辑,掌握了形式思维逻辑与辩证逻辑便能使抽象思维提高到自觉地遵循与驾驭其思维规律的理论水平上,同样,掌握形象思维逻辑也能将形象思维提高到自觉而又自如地驾驭其逻辑规律的理论水平高度,将艺术创作构思的水平与才能普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线。

8.什么就是艺术思维?艺术思维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相转化有什么特点?

艺术思维就是指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统一的系统中,以捕捉艺术意象为目标,因而以形象思维占相对优势的一种思维方式。

特点:①按照艺术意象理想化的规律进行转化;

②遵循着艺术意象中深层内涵的意蕴以外观的艺术形象的独特神韵表现出来的原则进行转化。

9.什么就是艺术的创作方法?艺术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的关系就是怎样的?

艺术的创作方法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与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与所遵循

的最一般的原则,也就是艺术表现中所遵循的最一般的方法。

艺术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就是即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创作方法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与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与所遵循的最一般的原则,就是某种思想在创作中的体现,而表现手法就是塑造艺术形象的具体方法。仅仅就是艺术表现中的一些具体的表现手段,两者的联系就是艺术创作方法往往更多的使用与之相适应的表现手法。

10.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各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说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创作方法就是艺术史的主流?

(1)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一种创

作方法。

基本特征:①艺术描绘的客观性; ②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③思想倾向与情感的隐蔽性。

现实主义在表现手法上,往往要求运用朴素的艺术语言,客观、写实地叙述与描绘,冷静、细腻地刻画人

物与事件,构成现实主义的外部特征。

(2)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艺术家以奔放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

基本特征:①创作的重心就是追求理想; ②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 ③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浪漫主义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常常运用奇妙的幻想、强烈的对比、绚丽的色彩、昂扬的节奏、夸张的语言、

离奇的情节,甚至超越时空,构成奇幻特色,形成浪漫主义的外部特征。

原因:自艺术产生之后,就存在着以描绘现实与表现理想为主的两种不同的基本创作倾向,体现了侧重再现与偏重表现以及二者有机统一的创作规律,因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就成为两种基本的主要的创作方

法。

11.什么就是艺术思潮?什么就是艺术流派?两者的关系怎样?研究艺术思考、艺术流派与创作方法有什

么现实意义?

艺术流派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

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家群体。

艺术流派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一些具有一定影响的或大或小的艺术家群;②这些艺术家彼此有着相近的思想倾向、审美主张,在艺术创作的题材处理、表现手段与方法、艺术风格等诸方面有相似之处。

艺术思潮指在一定的社会思潮与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新的艺术思想与创作倾向的一

股潮流。

艺术思潮往往具有两个特征:①新的艺术思想;②群体性潮流。

艺术流派就是艺术主张、创作倾向、艺术风格等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艺术风格成于个人,就是艺术家独特艺术个性的集中表现。一个大的艺术思潮中包含着多个艺术流派。

关系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就是互为前提条件而具统一性的。

研究艺术流派、思潮与创作方法有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直接推动各时代艺术的蓬勃发展; ②有助于深入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内在意; ③进一步证

明再现与表现相统一就是艺术自身的规律之一。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

1.艺术接受与艺术本质的关系如何?艺术接受与艺术作品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艺术接受就是一个再创

造与无限创造的过程?

艺术本质的诸方面特征就是通过艺术活动的各方面包括艺术接受活动表现出来的,而艺术接受就是构成

艺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关系:①当艺术作品创造出来还未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就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接受使作品从潜在的可

能性转换为现实性; ②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召唤结构,只有接受活动的参与才能实现它的意义与价值。

原因:艺术形象其实不过就是借有限的、但有力的诱导物,让欣赏者利用她们那种与特定艺术形象有联系

的生活经验,发挥她们的想象接受以至丰富或提高既成的艺术形象,这种精神活动将随着艺术作品的存在

而不断发生。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艺术接受就是一个创造与无限创造的过程。

2.简要描述艺术接受的社会环境;“艺术世界”的性质与功能就是什么?

艺术接受的社会环境即艺术世界

(1)“艺术世界”中为接受做出贡献的各种意义上的主体:

①艺术家提供了艺术作品②批评家艺术家与接受者之间的“中介者”③艺术理论家与美学家④艺术史家⑤艺术世界中,各种艺术机构中任职的工作人员,有艺术编辑、艺术教师、展览馆与博物馆的研究及管理人员、出版商、画廊老板、艺术经纪人等等

(2)各种艺术机构:展览馆、博物馆、画廊、剧场、电影院、音乐厅、出版社、书店、艺术教育机构等

(3)支配艺术世界运转的规则与制度

“艺术世界”的性质与功能: ①中介性; ②接受性; ③主动性; ④制度性与惯例性。

3.艺术接受的社会环节有哪些?

①艺术展览馆; ②新闻媒介; ③艺术出版社; ④艺术博物馆; ⑤艺术市场; ⑥艺术院校。

4.艺术批评的性质、特征与作用?

性质:艺术批评也就是艺术接受的方式之一,具有集创造性,接受性与中介性于一体的特征。

作用:①艺术批评在艺术家的创作与大众接受之间起沟通、调节与引导的作用;②艺术批评能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批评来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活动,进而影响艺术的接受;③艺术批评对美术创作的调节还体现在对作

品的社会接受效果进行考察这个方面。

5.艺术欣赏的性质与特征?

性质:艺术欣赏就是一种最主要的艺术接受方式,就是其她一切艺术接受方式的基础。

特征:①在艺术欣赏中,感性与理性就是统一与互渗的;②在艺术欣赏中,充满着联想与想象;③在艺术欣赏中,始终饱含着感情。

6.简要描述艺术欣赏的过程?

(1)准备阶段:①定向与期待; ②审美态度的形成。(2)初级阶段:①知觉――完形与弥散; ②知觉――错觉。(3)高级阶段:①理解; ②体验; ③回味。

7.如何理解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与共同美感?

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 ①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当欣赏者被艺术作品所感染,从而达到与作品的色彩、线条共呼吸;②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命运,思其所思,爱其所爱,恨其所恨时,这种现象称为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对于不同阶级、民族与阶层的人,都能产生共鸣。说明共同美感就是存在的。

8.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艺术的社会功能:①艺术的认识功能②艺术的教育功能:指艺术能够对人们起到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的

作用。③艺术的审美功能

艺术的三种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以上三种功能就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9.艺术的审美教育的任务就是什么?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在进行艺术的审美教育中,培养人们正确而又深刻的美的观念就是首要任务。

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①"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她喜爱;

②潜移默化,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既得到美的享受,又在精神方面得到净化。

10.简述艺术审美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教育中的位置与意义。

位置:一九九九年,中共中央与国务院通过一项关于推进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决定,说到:"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与其她教育之间就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体。表现在:

①德育、智育、体育就是美育的基础;

②审美教育对于德育、智育、体育也有反作用;

③审美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属于更高层次的教育。

意义:审美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与正确的美学观念,提高人们欣赏美、感受美与创造美的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艺术概论试题[1]

艺术概论 本试卷共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 选均无分。 1. 人类思维着的头脑用四种方式掌握世界,即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____b______。 A. 哲学的 B. 理论的 C. 冥想的 D. 观照的 2. 把音乐看作是唯一直接表现纯洁真情艺术的人是_____C_____。 A. 贝多芬 B. 肖邦 C. 叔本华 D. 尼采 3. 《西斯廷圣母》的作者是____D______。 A. 米勒 B. 罗丹 C. 柯罗 D. 拉斐尔 4. 提出“舞蹈是身体动作表现得最丰富、最纯粹、最富变化的艺术“的人是_____D_____。 A. 康德 B. 黑格尔 C. 叔本华 D. T.M.格林 5. 《情感与形式》的作者是____C______。 A. 佛洛依德 B. 荣格 C. 苏珊·朗格 D. 瓦萨利 6. _____A_____,是戏剧动作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高度凝练化、特殊化了的戏剧性情感符号。 A. 道白 B. 道具 C. 布景 D. 灯光 7. “形式服从功能”这一至今有效的建筑美学法则的提倡者是美国建筑学家_____C_____。 A. 莱特 B. 肯扬 C. 路易斯·沙利文 D. 费希特 8. 《费加罗的婚礼》的作者是_____A_____。 A. 莫扎特 B. 比才 C. 柴科夫斯基 D. 肖斯塔科维奇 9. 奥地利威林多夫的女裸石雕像大约产生于_____B_____。 A. 十万年以前 B. 三万年以前 C. 五万年以前 D. 八万年以前 10. 德国著名艺术史家格罗塞写作了《____C______》。 A. 谈艺录 B. 野性思维 C. 艺术的起源 D. 什么是艺术 11. 德国学者谷鲁斯认为无论人和动物的游戏活动都不是无目的的嬉戏,他不能同意的观点是”_____D_____”。 A. 巫术说 B. 自然主义 C. 符号论 D. 过剩精力 12. 欧里庇德斯的代表作是《_____C_____》。 A. 俄狄普斯王 B. 普罗米修斯

艺术设计概论复习题

《艺术设计概论》各章知识点 1)简述设计的定义及其渊源? 回答:设计是从设想、运筹、计划到实施的过程,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其渊源是伴随着“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 2)简述设计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回答: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按照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来对设计学研究方向进行分类,可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3)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理论? 回答: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理论有符号学理论、结构主义、解构方法、混沌理论、绿色设计、信息技术。 4)简述是什么力量推动设计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回答: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的共同力量,是艺术和设计自身的力量,归根到底是人的需求。人在生存温饱之后,追求发展和进一步的满足,包括物质享受和精神世界的满足,这些造就了设计活动和艺术活动之间融为一体的密切关系。 5)简述设计的艺术手法? 回答: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5)简述工业设计的艺术特征? 回答:为工业服务的设计由技术设计、经济设计、艺术设计共同构成,艺术设计是其中的一部分,艺术设计的内容涉及到工业产品的功能系统,其中包括实用功能、信息功能、审美功能等,其形式是产品的造型、用材、色彩、表面处理和装饰。 6)简述广告设计的基本构成,以及需要完成的四项任务? 回答:广告的艺术设计可以划分为文学创作、美术设计、声学创作、表演设计和电脑制作。广告的艺术设计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完成四项任务: (1)对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组织、加工,使之适用于广告的艺术形式; (2)使加工创造的广告艺术形象更容易避开媒体的制约,发挥媒体的特长; (3)使媒体发布的广告艺术形象更能引起受众注意、记忆、理解、信任和偏好,并产生期望的行动; (4)使整个广告效果超过市场竞争对手,推动广告的艺术设计的不断进步。 7)简述设计及科技之间的关系? 回答:设计是科技商品化的载体。科学技术是一种资源,当人类准备享受这一资源时,还需要某种载体,这种载体就是设计,因此设计不仅是科学技术得以物化的载体,更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8)简述设计及消费之间的关系? 回答:1)消费是设计的消费,设计是物的创造,消费者直接消费的是物质化的设计; 2)设计为消费服务,消费是一切设计的动力和归属,设计以消费为导向;

2020最新《艺术概论》题库及答案

2020最新《艺术概论》题库及答案

姓名成绩 温馨提示:同学们,经过综合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题吧。加油!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称建筑艺术的杰出作品为( A ) A、“石头的史书” B、“凝固的音乐” C、“巅峰性的艺术成就” D、“具有双成性的造型艺术” 2、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下列属于想像艺术的是( D ) A、绘画 B、音乐 C、戏剧 D、文学 3、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又称为( D )交响曲 A、英雄 B、命运 C、田园 D、合唱 4、下列美术作品中,其不属于梵高创作的是( C ) A、《向日葵》 B、《鸢尾花》 C、《舞蹈》 D、《红色葡

萄园》 5、在美术成就方面,下面不属于“文艺复兴三杰”的是( B ) A、达芬奇 B、乔托 C、米开朗基罗 D、拉斐尔 6、对于文学体裁的划分,下面不正确的一种划分方式是( A ) A、一分法 B、二分法 C、三分法 D、四分法 7、黑格尔说,艺术史的起点是( C ) A、音乐 B、雕塑 C、建筑 D、摄影 8、在西方现代艺术中,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的是( D ) A、毕加索 B、梵高 C、高更 D、塞尚 9、马蒂斯是__D___画派的代表画家。 A、立体主义 B、达达主义 C、抽象主义 D、野兽派 美术作品《自由神引导人民》是下面( C )艺术家的作品。

A、库尔贝 B、杜尚 C、德拉克罗瓦 D、安格尔 11、“主题”一词始创于( B ),本是音乐术语,指的是乐曲中最富特征的核心乐段。 A、法国 B、德国 C、意大利 D、西班牙国画《溪山行旅图》是北宋( D )的名作。 A、张择端 B、吴道子 C、赵佶 D、范宽 13、《霓裳羽衣舞》是__B__代宫廷乐舞。 A、汉 B、唐 C、宋 D、元 14、( B )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 A、艺术体验 B、艺术构思 C、艺术表现 D、艺术接受 15、下列不属于灵感的主要特征的是( D ) A、突发性 B、突破性 C、亢奋性 D、永久性 16、( C )是形象思维的根本特征。 A、形象性 B、情感性 C、想像性 D、审美性 17、凡是由两个以上的基形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单一

艺术学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建筑拥有不同寻常的艺术表现力,它的()性和()性使它可以超脱于具体的束缚而拥有巨大的涵括力量。 2、紫禁城沿中轴线可分为三大段,其()是宫殿区乃至整个北京城的核心和高潮。 3、罗丹说:“假如在傍晚,把你的雕塑放在窗台上,你从窗台看出去,你见到一个立体的大体的轮廓,这就是‘()’”。 4、如果在云岗石窟我们看到了()和中国的交融,那么通过麦积山的造像,我们可以发现另一种融合——就是()的交融。 5、工艺美术可以分为()和实用美术两大类。 6、商代()的凹凸纹线“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给人以一种刚柔相济的力感。 7、用蚌壳作为镶嵌装饰,是周代()工艺的一种非常流行的手法。 8、舞台表演性舞蹈可分为()与()两大类别。 9、《残春》是()族舞蹈家孙龙奎创作、于小雪表演的()。 10、作为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段,动作的内涵不仅限于形体动作,还应包括()、()等。 11、戏剧结构的总体特点是()和()。 12、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是()、()和()。 13、视觉残留的影象的色彩,往往不是原来的色彩,这种色彩的变化叫()。 14、意大利著名摄影艺术家()指出:“拍一部电影要按照最适合这部特定的影片,和它所包含的思想方式去用光。”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8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该小题的括号里,每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称建筑艺术的杰出作品为() 窗体顶端 A、“石头的史书” B、“凝固的音乐” C、“颠峰性的艺术成就” D、“其有双重性的造型艺术” 窗体底端 2、“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是人们对我国()的赞誉。 窗体顶端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

艺术设计概论 第一章导论 设计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一、“设计”的概念 1974《大不列颠百科全书》“Design: blah blah........只要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筹划、策划的都可以说是‘设计’” 郝伯特·西蒙:“凡是以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不是以大工业生产为前提的意义) 二、设计的意义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创造活动。【设计的宏观定义】“一种对目标问题的求解活动” “从现存事实转向未来可能的思想跃迁” “......”“......” 1950麦德华·考夫曼·琼尼:现代设计的12项定义:【大工业生产后的定义】 1)应满足现代设计的需要

2)应体现时代精神 3)应从不断发展的纯美术与纯科学中不断汲取营养(自我发展) 4)应灵活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并不断使其发展(与时俱进) 5)通过运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不断丰富产品的造型、肌理、色彩等效果(外观创新) 6)应明确的表达对象的意图、绝不能模棱两可(理念清晰) 7)应体现使用材料所具备的区别于他种材料的特性及美感(忠于材料) 8)应明确表达产品的制作方法,不能使用表面可行、实际不能适应大量生产的欺骗手段(诚实) 9)在实用、材料、工艺的表现手法上,应给人以视觉的满足,特别应强调整体效果的满足(效果展示) 10)应给人单纯洁净的美感,避免繁琐的处理 11)必须熟悉和掌握机械设备的功能 12)追求豪华情调的同时,必须顾及消费者节制的欲求及价格问题(物美价廉) 1957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ICSID)1964年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他的目的是解决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这些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他从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工业设计扩大到包括人类环境的一切方面,仅售工业生产可能性的限制。”【设计从物向人的转变】【表明了设计的创造性质和意义;注重内部结构、功能与外观形态的统一;从人的需要出发(即

艺术概论历年试题(卷)

2009年1月自考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不属于雕塑特点的是() A. 空间性 B.实体性 C.表达形式最自由 D.单纯性 2. 对于灵感,下列哪种说法是错的?() A. 具有偶然性 B.有条件的 C?具有抒情性D.属于无意识 3?“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溢于水”指的是绘画中的() A. 品位 B.风格 C.格调 D.意境 4. 风格一词源于希腊文,它的原来的含义是() A. 柱子B?学校 C.美学 D.系列 5. 现实中,人与具体社会关系的美称为() A. 艺术美 B.现实美 C.社会美 D.自然美 6. 完形与弥散属于艺术接受过程的_______ 阶段。() A. 初级 B.想象 C.高级 D.完成 7. 孔子在闻《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在艺术的接受论中指的是() A.偏见 B.还原 C.体会 D.理解 8. 以“美育代宗教”是_____ 提出的。()

A.蔡元培 B.毛泽东 C.马克思 D.周恩来 9. 巴尔扎克的小说、托尔斯泰的小说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都属于具有 ______ 创作方法的文学作品。() A.现实主义 B.古典主义 C.表现主义 D.浪漫主义 10. 按照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标准,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和() A.表演艺术 B.空间艺术 C.听觉艺术 D.视觉艺术 11. 美术具有许多特性,在许多特性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它的造型性和() A.静止性 B.视觉性 C.空间性 D.永固性 12. 园林与_____ 的关系最为密切。() A.书法 B.雕塑 C.建筑 D.绘画 13. 把“艺术”看作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形态,________ 是的独特发现和一贯见解。() A.唯心主义 B.旧唯物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 14. 下列不属于舞蹈按美学特征来划分的是() A.民间舞蹈 B.现代舞 C.独舞 D.芭蕾舞 15. 下列不属于形象思维逻辑的是() A.基形意象 B.完形意象 C.易形意象 D.纯粹意象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V”,错的打“ X”。 1. 审美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2. 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艺术学概论理论基础自测练习

开始时间2017年12月25日星期一10:59 状态完成 完成于2017年12月28日星期四10:39 耗时 2 天23 小时 成绩仍未评分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一、选择题(选择惟一的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题目1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我国当代画家()的《》画出了我国农村千万个父亲的典型形象。 选择一项: A. 李可染 B. 罗中立 C. 范曾 D. 齐白石 反馈 正确答案:罗中立 正确答案是:罗中立 题目2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清初画家_________的《荷花水鸟图》创造出了物我合一、悲凉惨淡的意境。选择一项: A. 郑板桥

C. 朱耷 D. 任伯年 反馈 正确答案:朱耷 正确答案是:朱耷 题目3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中国古代文论《诗品二十四则》中把艺术风格概括为24种类型。 选择一项: A. 司空图 B. 曹丕 C. 钟嵘 D. 刘勰 反馈 正确答案:司空图 正确答案是:司空图 题目4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扬州八怪之一的()早年画竹、中年画马,且绘画风格因生活境况的变迁与人生体验的变化而几度发生较大改变。 选择一项: A. 郑板桥 B. 金农

D. 朱耷 反馈正确答案:金农 正确答案是:金农 题目5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是()。 选择一项: A. 田汉 B. 聂耳 C. 光未然 D. 冼星海 反馈正确答案:光未然 正确答案是:光未然 题目6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聊斋志异》是我国()朝的小说作品。选择一项: A. 明 B. 宋 C. 元 D. 清

艺术概论 试题

一、选择题 1人面鱼身纹是(A )彩陶上最具代表性的纹饰。 a) 仰韵文化彩陶b) 庙底沟彩陶c) 马家窑彩陶d) 半山彩陶 2湖北随县战国时期曾候乙墓出土的铜尊盘,上有玲珑剔透的装饰,就是用(D )铸造的。 a) 染缬工艺b) 夹缬工艺c) 景泰工艺d) 失蜡法工艺 3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是(C )。 a) 螺旋纹b) 云气纹c) 饕餮纹d) 莲花纹 4中国明清在园林设计方面的专著是(B)。 a)《考工记》b)《园治》c)《天工开物》d)《营造法式》 5西班牙建筑师(B )在整个新艺术运动中是最引人注目,他设计的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那公寓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a) 霍塔b) 戈地(安东尼奥·高迪)c) 格罗佩斯d) 查尔斯莫尔 6.1851年,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B )设计著名的“水晶宫”。 a) 麦金托仕b) 博克斯登(约瑟夫.帕克斯顿)c) 戈地d) 毕亚莱至 7宋代(A )瓷器大量使用开片的装饰方法。 a) 定窑b) 汝窑c) 钧窑d) 哥窑 二、简答题 1试论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影响 2中国古代设计的鲜明特征 3什么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 4什么是装饰艺术运动 一、选择题 1、《营造法式》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 A.李诫 B.鲁班C.吴道子 D. 计成 2、中国明清在园林设计方面的专著是( )。 a) 《考工记》b) 《园治》c) 《天工开物》d) 《营造法式》 3、1851年,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 )设计著名的“水晶宫”。 a) 麦金托仕 b) 博克斯登 c) 戈地 d) 毕亚莱至 4、1919年,( )担任了“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推行一套新的教学制度和设计理论,使该校成了现代主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知识点课后答案

第1章导论 1.1复习笔记 设计或艺术设计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词汇之一。对于一个文明、健康的社会而言,设计是无处不在、无所不需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化的增长,设计已成为我们文明和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一、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中国汉语“设计”一词的多义使用与“Design”在英语世界中的多义使用几乎遥相呼应,两者都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增添新的涵义。 (一)中国汉语“设计”的一词多义 1“设计”的基本内涵 设计,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新华字典》将设计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设计”一词几乎综合和包容了“设”与“计”的所有含义,从而具有较为宽泛的内涵。 (1)“设”在汉语中作为动词,有安排、建立、构筑、陈列、假使等含义,由此复合成设置、设想、设法、陈设、设施、设计等词; (2)“计”在汉语中动词名词兼用,名词有如计谋、诡计,动词如计算、计议、计划等,计议、计划诸词又有名词的词性,因此,“计”作为动词有计划、策划、筹划、计算、审核等意。 2“设计”的古典意义 (1)“计谋” 汉语中的“设计”最早的含义是“计谋”。到了元代“设计”被解释为“设下计谋”。明末“设计”的意思为谋划事情,出主意。在近现代“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 (2)“意匠” 在文学艺术方面,“意匠”一词与设计同义,意匠即意图与匠心,指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 3作为与“Design”对译的词的意义 (1)在中国“Design”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等词。“图案”,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凡是在日常生活器具的制造上加以美术设计的,都可以将其称为工艺美术。 (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实用英汉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作为动词有设计、立意、计划的含义;作为名词有计划、草图、风格、图案、心中的设想等义。 (二)“Design”在英语世界中的多义使用 1从词本身上看 “Design”为复合词,由词根“sign”和前缀“de”组成,在英语中“sign”具有方案、计划、标记、构想等语义,着重标识已成的状态;“de”则含有实施、制作等的动态语义,强调组合、重复、肯定、否定等动作行为。因此“Design”一词的根本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它是指一种思维过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造过程。 2从词源上看 “Design”来源于拉丁语“Designara”,“Designara”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意味着指示;二是建立计划、进行构想、规划;三是指画草图、制作效果图等。 3本质含义及限定

《艺术学概论》试题

《艺术理论》试题 A卷 评分标准 一、解词:(每题5分,共50分) 1、什么是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2、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指的是经过艺术家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过的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其构成因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诸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 3、什么是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4、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5、什么是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6、什么是艺术中的幽默? 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幽默所引发的笑,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7、书法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 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1) 线条与组合; (2 ) 具象与抽象; (3 ) 情感与象征。 8、什么是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 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艺术欣赏活动最为显著的审美效应,是能够产生共鸣;其二是能够陶冶欣赏者的情绪,净化他们的灵魂;其三是能够深化人们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 9、什么是艺术创作的物化与表现?

艺术概论试题和答案(1)

艺术概论试题 一、选择题: 1、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是我国代四大书法家(D) A 汉 B 晋 C 唐 D 宋 2、《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C)的油画作品。 A 米开朗琪罗 B 拉斐尔 C 达·芬奇 D 提香 3、郭沫若的著名作品《凤凰涅槃》的体裁是(A) A 诗歌 B 散文 C 小说 D 戏剧文学 4、陈钢、何占豪创作的《梁祝》是著名的(A)协奏曲。 A 小提琴 B 中提琴 C 钢琴 D 二胡 5、青铜雕塑《思想者》的创作者是(D) A 菲狄亚斯 B 亨利·摩尔 C 马约尔 D 罗丹 6、清代画家郑板桥所说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形象地描述了(B)过程的基本特征。 A 艺术发生 B 艺术创造 C 艺术欣赏 D 艺术批评 7、电影《英雄》是我国著名导演(B)的作品。 A 陈凯歌 B 张艺谋 C 冯小刚 D 黄建新 8、长诗《浮士德》是诗人(A)的作品。 A 歌德 B 席勒 C 拜伦 D 雪莱 9、小说《茶花女》是法国作(B)的作品。 A 雨果 B 小仲马 C 福楼拜 D 乔治·桑 10、话剧《雷雨》是我国剧作家(C)的作品。 A 洪深 B 田汉 C 曹禺 D 夏衍 11、享誉世界的卢浮宫是(D)的艺术博物馆。 A 美国 B 英国 C 德国 D 法国 12、“三吏”、“三别”是唐代大诗人(C)的作品。 A 王维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13、国画家(B)以画虾而著称于世。 A 吴昌硕 B 齐白石 C 潘天寿 D 李苦禅 14、《孔雀舞》是我国(C)族的代表性舞蹈。 A 苗 B 彝 C 傣 D 瑶 二、填空题: 15、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或艺术)基本规律的学科。 16、根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可以将艺术分为五大类别,即造型艺术、实用艺术、表情艺术、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 17、关于艺术发生的学说主要有摹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和劳动说五种。 18、从总体上讲,七月可分为弦乐、管乐、弹拨乐、打击乐和键盘乐等。 19、戏剧按其容量大小,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20、园林艺术的类型,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三种,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东方园林。东方园林以中国(国名)园林为代表。 21、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主要是指敏锐地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精湛的艺术技能。 22、艺术构思的方式及运作包括整合、变形、移情和意蕴的凝结。 23、艺术传播方式有很多种,历史上先后出现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等方式。

艺术学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艺术欣赏是人们以_______________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2、_______________说:“有一千个《红楼梦》的读者,他们心中就有一千个王熙凤或别的人物。” 3、建筑拥有不同寻常的艺术表现力,它的表现性和_______________使它可以超脱于具体的束缚而拥有巨大的涵括力量。 4、紫禁城沿中轴线可分为三大段,其_______________是宫殿区乃到整个北京城的核心和高潮。 5、绘画区别于雕塑、建筑等其它造型艺术的特征是其实体_______________。 6、在西方艺术史上,常用_______________这个词来概括17世纪绘画的时代特征。 7、在雕塑的方圆结合中,我国往往以方为主,而_______________则往往以圆为主。 8、湖北武当山的环境艺术将山岳、河流、建筑、雕塑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_______________作为最后的点晴之笔。 9、工艺美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10、如刺绣以产地命名,我国最著名的有苏绣、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粤绣等。 11、《海燕》是作曲家_______________ “读高尔基同名散文诗有感”而写的声乐协奏曲。 12、交响音乐中在真正的再现陪出现之前,要再现的音乐主题先在其他调性上出现,叫做_______________。 13、舞剧《丝路花雨》的艺术特色,可以用题材新、立意新、_______________和舞蹈新来概括。 14、_______________的基本特征,可用“内在激情有形可见的动作流”来概括。 15、在戏剧艺术中,“动作”具有双重本性;对人的动作的——性和对行动主体的心理活动内容的_______________性。 16、据不完全统计,布及全国的戏曲剧种有_______________多个。 17、_______________有指画面上有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 18、_______________照片具有写意的特征,它不注重笔墨的工细,而追求神韵的表达。 19、一部戏剧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8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该小题的括号里) 1、在各种艺术中,就其文学性因素而论,()对情感的表现是比较间接的。

艺术概论试题库

艺术概论试题库——选择题 1、艺术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是( C ) A.社会性B.认识性C.审美性D.科学性 2、 2、艺术作为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的是( B ) A全面的社会生产劳动B.经济基础C.政治D.哲学 3、在阶级社会中,艺术是( B ) A.无阶级性的B.有阶级性的C.超阶级性的D.为艺术而艺术的 4、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 ) A.模仿B.再现C.表现D.反映 5.决定艺术存在的根本因素是( B ) A.经济基础 B.社会意识 C.政治法律制度 D.科学文化 6.把“艺术”看作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形态,是谁的独特发现和一贯见解。(C ) A.唯心主义 B.旧唯物主义C.马克思主义D.毛泽东思想 7.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是( B )。 A.相互和谐 B.相互利用C.宗教对艺术的否定D.没关系 8.艺术形象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独特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具有( D ) A.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B.抽象和具象的统一 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D.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9、一切艺术审美特征的核心和艺术区别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是( B ) A.科学性B.形象性C.逻辑性D.认识性 10、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D ) A.情感性 B.审美性 C.虚构性 D.形象性 11.艺术美感中最显著的特征是( A ) A.形象B.情感C.思想D.生活 12.自然界具体事物的美称为( D ) A.艺术美 B.现实美 C.社会美 D.自然美 13. 符合「黄金比」的矩形比例是( A ) A. 3:5 B. 1:3 C. 1:5 D. 3:7 14. 美学上的最高形式原理就是( D ) A.反复B.节奏C.对比D.多样的统一。

艺术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图文稿

艺术学概论期末试题及 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艺术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3X4=12分) 1.艺术起源的“模仿说” 此学说认为,艺术的起源是人们对现实的“模仿”,是对“生活的再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肯定了艺术模仿现实的真实性,同时,亚里士多德还认为,艺术这种“模仿”功能,甚至比它所模仿的现实世界更加真实。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从“美是生活”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真实的“再现”。 2.审美教育 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3.建筑艺术 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早在两千年前,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即:“实用、坚固、美观”。任何建筑都应当是物质功能与审美功能、实用性与审美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二、选择题(选择惟一的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5X 3=15分)

1.在《水》中塑造了一位西双版纳傣族妇女优美形象的着名舞蹈艺术家是( D )。 A.马兰 B.陈爱莲 C.杨丽萍 D.刀美兰 2.莎土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指《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 A 》。 A.麦克白 B.钦差人臣 C.费加罗的婚礼 D.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3.影片《战舰波将金号》是( D )的重要作品之一。 A.意大利 B.法国 C. 美国 D.苏联 4。《一江春水向东流》是( D )导演的影片。 A. 谢添 B.谢晋 C. 谢铁骊 D.蔡楚生 5.扬州八怪之一的( A )早年画竹、中年画马,且绘画风格因生活境况的变迁,与人生体验的变化而几度发生较大改变。 A.金农 B.黄慎 C.郑板桥 D.朱耷 三、简答题(2X 9=18分) 1.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

(完整版)艺术概论简答题论述题

(二)简答题 1、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答:所谓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即是马克思所明确提出的“艺术生产”的概念之说,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从生产活动实践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人们满足审美的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答: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即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但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即揭示了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3、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答:所谓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们意义首先是指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并且总是以一定的形式来体现、表现内容。是两者的有机统一。其次,在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的形式,例如一首乐曲的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或者一幅油画的丰富而和谐的色彩等。然后由这种形式或生动而鲜明地展示出或含蓄而微妙地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4、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 答: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是艺术所自有的一种独特的认知功能。艺术以其所特有的艺术形象为载体,在充分地表现出艺术家的对社会、人生敏锐的观察、深刻的评判、揭示对象的本质特征时,让审美主体——欣赏者以及广大受众,在潜移默化的认同中与作者、作品因审美互动而形成了共识。 另外,艺术作品的真实,又因它的高于生活真实,超越生活真实而表示出人们的对更为美好的未来的憧景和热爱。展现了人的思想、灵魂的纯化和升华,从而使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加深了对美好的事物、高尚的道德、诚真的情感的响往和追求。 有鉴于此,艺术的认知作用中的审美认知作用是艺术审美所特有的一种功能,是与人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去认识客观事物,所不同的一种认知功能作用。 5、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的审美需要得以满足,并由此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快。如通过阅读作品和观看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艺术作为一特殊的精神产品,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快感,是其审美娱乐的功能的体观。 6、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答:“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一说,首先是指相对于实施美育教育之不同途径而言的。其次是指由于一般认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而艺术美又是美的集中表现形态,以及艺术教育又总是以艺术美为基础,从而艺术教育便被赋于了更为不广泛的内涵而言的。尽管“艺术教育”的一种狭义理解是培养各种艺术家以及艺术专业的艺术专门教育,但艺术教育的更为广泛的自然的意义总是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为一般特点,以此培养、造就人的审美理想、鉴赏能力,乃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陶冶高尚情操、熔铸完美人格等。从而使艺术教育在这个层面上,具有了与美育同质之意义。也就是说在这个层面上,艺术教育的这种广义的功能,可视为美育的核心。(答案可参阅教材63、64、65页。由韩修乾老师重新组织、整理、册改、补充)。 7.如何理解艺术的瞬间性与永固性 答:艺术的瞬间性与永固性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所谓艺术的瞬间性是指造

艺术设计概论考题解析

《艺术设计概论》期终考试A卷试题 时量:120分钟共100分 一、选择(28分,每空一分) 1.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 ,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 a) 设计文化学 b) 人机工程学 c) 设计美学 d) 设计史学 2.( )是近现代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设计运动。 a) 波谱运动 b) 新艺术运动 c) 绿色设计运动 d) 装饰艺术运动 3.按照( )的说法:“普通符号科学——它有各种名称:符号学(semiotics,semiology) 或语义学(semasiology) ,这些术语来自希腊语的sema( 符号) 。” a) 毕加索 b) 贡布里希 c) 索特萨斯 d) 莫里斯 4.( )理论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 a) 解构主义 b) 抽象主义 c) 立体主义 d) 符号学 5.(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a) 格罗佩斯 b) 贡布里希 c) 米斯 d) 莫里斯 6.设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的研究对象。 a) 艺术设计 b) 设计方法 c) 设计批评 d) 设计史 7.设计disegno概念产生于( )文艺复兴时期。 a) 中国 b) 法国

d) 意大利 8.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 a) 借用 b) 理论 c) 社会性 d) 参照和创造 9.国际经济界的分析认为:“( )经济=设计力”。 a) 日本 b) 法国 c) 德国 d) 意大利 10.设计的特征有? a) 文化性 b) 社会性 c) 国家性 d) 民俗性 11.人面鱼身纹是( )彩陶上最具代表性的纹饰。 a) 仰韵文化彩陶 b) 庙低沟彩陶 c) 马家窑彩陶 d) 半山彩陶 12.中国明清在园林设计方面的专著是( )。 a) 《考工记》 b) 《园治》 c) 《天工开物》 d) 《营造法式》 13.1851年,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 )设计著名的“水晶宫”。 a) 麦金托仕 b) 博克斯登 c) 戈地 d) 毕亚莱至 14.1919年,( )担任了“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推行一套新的教学制度和设计理论,使该校成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摇篮。 a) 彼特贝伦斯 b) 罗维 c) 格罗佩斯 d) 赫尔佐格?德梅隆 15.展示设计属于( )的设计。 a) 二维 b) 三维

艺术概论习题库

210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艺术概论》习题库 一、选择题 1、艺术发生的“心灵表现论”提出的人是( ) A、泰勒 B、弗雷泽 C、弗洛依德 D、克罗齐 2、艺术发生的“摹仿论”提出的人是( ) A、亚里士多德 B、毕歇尔 C、席勒 D、康德 3、艺术发生的“理念论”提出的人是 ( ) A、别林斯基 B、车尔尼雪夫斯基 c、弗雷泽 D、柏拉图 4、艺术创作唯一的思维活动是 ( ) A、抽象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逆向思维 5、戏剧文学属于( )艺术。 A、表演艺术 B、造型艺术 C、综合艺术 D、语言艺术 6、摄影属于( )艺术。 A、造型艺术 B、语言艺术 C、表演艺术 D、综合艺术 7、园林属于( )艺术 A、表演艺术 B、语言艺术 C、造型艺术 D、综合艺术 8、美术的基本特征是( )四个 A、空间性 B、静态性 C、模仿性 D、凝固性 E、视觉性 F、造塑性 G、可塑性 9、罗工柳的油画《地道战》采用( )创作方法 A、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自然主义 10、“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清代画家( )提出 A、吴昌硕 B、王鉴 C、郑板桥 D、石涛。 11、《清明上河图》是我国( )朝的绘画作品。 A唐B宋C元D明 12、《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是( )绘画的代表作品。A立体主义 B达达主义 C抽象主义D野兽派

13、贝多芬的《欢乐颂》是他的( )交响曲中的一段大合唱。 A. 第三 B. 第五 C. 第六 D. 第九 14.《二泉映月》是华彦钧(阿炳)演奏的一首( )独奏曲。. A京胡 B板胡C二胡 D 筝 15.《阿细跳月》是我国( )族的民间舞蹈。 A彝 B傣 C苗 D 白 16.《等待戈多》、《秃头歌女》是( )戏剧的代表作品。 A表现主义B存在主义C象征主义 D荒诞派17.、影片《战舰波将金号》是20年代( )的重要作品。 A意大利 B法国C美国D苏联 18、《红色娘子军》是( )导演的影片。 A谢添 B谢晋 C谢铁骊 D崔嵬 19、《老人与海》是美国着名作家( )50年代的重要作品。 A海明威B福克纳C杰克伦敦D海勒 20.在我国,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这一思想的是( ) A王国维B蔡元培C鲁迅D胡适 21、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绘画作品的最高层次是( )。 A妙品 B能品 C神品D逸品 22、把艺术作品的风格划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种类型的魏晋时期的文艺 理论家是( ) A陆机 B钟嵘 C刘勰 D谢赫 23、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美学家是( )。 A柏拉图 B亚理士多德C贺拉斯 D普洛丁 24、亚理士多德最重要的美学着作是《》。 A诗学 B诗艺 C诗品 D论崇高 25、“三一律”是欧洲( )戏剧的创作法则。 A文艺复兴 B古典主义C浪漫主义 D现实主义 26、敦煌地处河西走廊( )端。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1.艺术本质几种主要看法 答:(1)第一种,“客观精神说”。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性世界是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艺术世界仅是第三性。”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中国古代“文以载道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道”不仅是文艺本质, “文”是作为“道”工具而已。 (2)第二种,“主观精神说”。如: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康德:“自由的艺术”. (3)第三种,“模仿说” 或“再现说”。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俄国1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论断。 (4)第四,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精神生产.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呢? 答:第一,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起源,经历漫长历史过程其次,性质和特点,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生活反映,另 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审美和情感。总之,艺术必然是心与物、主观与 客观,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第二,阐明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19 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巡回展览画派” 第三,揭示了艺术系统奥秘。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 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艺术创作是“生产阶段”,艺术作品是“产品”。艺 术鉴赏是“消费阶段”. 过去美学理论,侧重某一环节,不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 相互联系整体.如:19世纪实证批评家:圣佩韦等,重视对作家研究,侧重艺术创 作.20世纪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等,重视对作品研究.侧重艺术作品.20世纪60年 代末德国诞生接受美学,重视对欣赏者研究,侧重读者,听众,观众 总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应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 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进行综合研究. 第二节艺术特征 3.艺术特征论述: 答:“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1)形象性。 特点:第一,客观与主观统一。如:达芬奇<<蒙娜丽莎>>;五代南唐画家顾 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第二,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如:法国19世纪画家米勒代表作《拾穗者》,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荀子写过中国较早的一部关于音乐理论的专门著述是(《乐论》)。 2、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是(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 3、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经典论断。 4、(形象性)是一切文学艺术审美特征的核心。 5、原始状态的艺术一般分为造型艺术和(歌舞艺术)。 6、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舞蹈和杂技属于(时空)艺术。 7、(莱辛)在他的名著《拉奥孔》中说,美术表现的是“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倾刻。 8、雕塑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由于实际深度的不同,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类型。 9、《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王羲之)。 10、现代工业设计在国际上称为(迪扎因),它担负着一切现代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任务。 11、舞蹈的类型,按美学特征来划分,有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间舞和(现代舞)。 12、戏剧的根本特征是(戏剧行动)和戏剧冲突。 13、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14、(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征,是它区别于造型艺术其他门类而独立的基础。 15、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形象塑造)的间接性和艺术表现的广泛性。 16、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建筑的三原则是适用、坚固和(美观)。 17、从世界范围来看,园林的主要流派有三个,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中国园林。 18、关于艺术的起源,其中游戏说是由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哲学家(斯宾

塞)提出的。 19、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20、孔子在闻(《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1、艺术形象是(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2、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话剧史上的悲剧,就有“(命运悲剧)悲剧”、“(性格悲剧)悲剧”、“(社会悲剧)悲剧”、“(现代)悲喜剧”等多种类型。 23、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艺术)。 24、综合艺术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等美学特征。 25、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26、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这样三个阶段。 27、艺术创作心理中,以(意识活动)为主,但也有无意识活动;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使得艺术创作心理蕴藏着多种心理因素。 28、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___“客观精神说”__、 ____“主观精神说”___ 、 ___“模仿说”___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____“艺术生产”____理论将艺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9、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___真___、 ____善__ 、___美___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____内容美__和___形式美___的统一。 30、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___“模仿说”___、___“游戏说”___、___“表现说”__、____“巫术说”__、___“生产劳动说”___、等五种。 31、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审美认知作用____、___审美教育作用____、_____审美娱乐作用____三种。 32、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___综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