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名词介绍

水处理名词介绍
水处理名词介绍

目录

1、生物接触氧化法 (2)

2、化学需氧量(COD) (2)

3、生化需氧量(BOD) (3)

5、活性污泥法 (13)

6、污泥指数 (13)

7、曝气生物滤池 (14)

8、SBR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15)

9、CASS工艺 (15)

10、厌氧发酵工艺分析 (16)

12、CCAS工艺 (23)

13、A/O生物除磷工艺 (23)

14、铁碳微电解原理 (24)

15、UASB (30)

1、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附着在载体(俗称填料)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在可生化条件下,不论应用于工业废水还是养殖污水、生活污水的处理,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工艺因具有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污水处理系统。

2、化学需氧量(COD)

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一升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可大致表示污水中的有机物量。COD是指标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反应出水体的污染程度。所谓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

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与重铬酸钾氧化法。高锰酸钾(KmnO4)法,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采用。重铬酸钾(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有机物对工业水系统的危害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水在通过除盐系统时会污染离子交换树脂,特别容易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使树脂交换能力降低。有机物在经过预处理时(混凝、澄清和过滤),约可减少50%,但在除盐系统中无法除去,故常通过补给水带入锅炉,使炉水pH值降低。有时有机物还可能带入蒸汽系统和凝结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统腐蚀。在循环水系统中有机物含量高会促进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对除盐、炉水或循环水系统,COD都是越低越好,但并没有统一的限制指标。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COD(DmnO4法)>5mg/L时,水质已开始变差。在饮用水的标准中Ⅰ类和Ⅱ类水化学需氧量(COD)≤15、Ⅲ类水化学需氧量(COD)≤20、Ⅳ类水化学需氧量(COD)≤30Ⅴ类、水化学需氧量(COD)≤ 40。COD的的数值越大表明水体的污染情况越严重。

3、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又称生化耗氧量,英文(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缩写BOD,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它说明水中有机物出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其单位以

ppm或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加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生活污水和制糖、食品、造纸、纤维等工业废水中的碳氢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均为有机污染物,可经好气菌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由于在分解过程中消耗氧气,故亦称需氧污染物质。若这类污染物质排人水体过多,将造成水中溶解氧缺乏,同时,有机物又通过水中厌氧菌的分解引起腐败现象,产生甲烷、硫化氢、硫醇和氨等恶具气体,使水体变质发臭。污水中各种有机物得到完会氧化分解的时间,总共约需一百天,为了缩短检测时间,一般生化需氧量条以被检验的水样在20℃下,五天内的耗氧量为代表,称其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简称BOD5,对生活污水来说,它约等于完全氧化分解耗氧量的70%。一般清净河流的BOD5不超过2毫克/升,若高于10毫克/升,就会散发出恶臭味。工业、农业、水产用水等要求生化需氧量应小于5毫克/升,而生活饮用水应小于1毫克/升。我国规定,在工厂排出口,废水的BOD;的最高容许浓度为60毫克/升,地面水的BOD不得超过4毫克/升。

4、什么是污泥膨胀?都有哪几种类型?各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针对各种原因

都有什么解决对策?

污泥膨胀问题是活性污泥自产生以来一直伴随并常常发生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其主要特征是:污泥结构松散,质量变轻,沉淀压缩性能差;SV值增大,有时达到90%,SVI达到300以上;大量污泥流失,出水浑浊;二次沉淀难以固液分离,回流污泥浓度低,有时还伴随大量的泡沫的产生,无法维持生化处理的正常工作。污泥膨胀是生化处理系统较为严重的异常现象之一,它直接影响出水水质,并危害整个生化系统的运作。

污泥膨胀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在欧洲近50%的城市污水厂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

污泥膨胀发生,在我国的发生率也非常高。基本上目前各种类型的活性污泥工艺都会发生污泥膨胀。污泥膨胀不但发生率高,发生普遍,而且一旦发生难以控制,通常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调整。针对污泥膨胀,各方面的理论很多,但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有很多相互矛盾,这给水处理工作者造成很大的麻烦。本文将从污泥膨胀的内在因素着手,整理出几种较为成熟且有普遍意义的观点,并归纳一下污泥膨胀控制的一般方法。

1、污泥膨胀的原因

污泥膨胀分为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非丝状菌膨胀主要发生在废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太高的时候,此时细菌吸附了大量有机物,来不及代谢,在胞外积贮大量高粘性的多糖物质,使得表面附着物大量增加,很难沉淀压缩。而当氮严重缺乏时,也有可产生膨胀现象。因为若缺氮,微生物便于工作不能充分利用碳源合成细胞物质,过量的碳源将被转弯为多糖类胞外贮存物,这种贮存物是高度亲水型化合物,易形成结合水,从而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产生高粘性的污泥膨胀。非丝状菌污泥膨胀发生时其生化处理效能仍较高,出水也还比较清澈,污泥镜检也看不到丝状菌。非丝状菌膨胀发生情况较少,且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在这里就不着重研究。

丝状菌膨胀在日常实际工作中较为常见,成因也十分复杂。影响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因素有很多,但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的是活性污泥是一个混合培养系统,其中至少存在着30种可能引起污泥膨胀的丝状菌。而丝状菌在与活性胶团系统共生的关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类重要微生物。它的存在对净化污水起着很好的作用。它对保持污泥的絮体结构,保持生化处理的净化效率,及在沉淀中起着对悬浮物的过滤作用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事实也证明在丝状菌与菌胶团细菌平衡时是不会产生污泥膨胀,只有当丝状

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复习课程

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专业术语 一、水质指标 1、COD-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 在规定条件下,用氧化剂处理水样时,在水祥中溶解性或悬浮性物质消耗的该氧化剂的量。计算时折合为氧的质量浓度。 2、BOD-生物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 在特定条件下,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生物氧化时所消耗溶解氧的质量浓度 3、TN-总氮 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的总和。 4、TP-总磷 正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聚合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的磷含量之和。 5、SS-总悬浮物 水中总的悬浮物含量。 二、污水处理方法 1、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或几种方法配合使用以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排放到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及工业废水可利用各种分离和转化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如下:

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有 机污染物氧化降解成无害物质的方法, 又叫生物化学处理法,是处理有机废水 最重要的方法 活性污泥、生物滤池、 生活转盘、氧化塘、厌 气消化等 2、废水的生物处理法: 是基于微生物通过的作用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物质,把有毒的物质转化为无毒的物质的方法。根据在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的不同要求,生物处理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 3、好氧生物处理: 是在有氧气的情况下借好氧化细茵的作用来进行的。细菌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氧化、还原、合成等过程,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获得生长和活动所需能量,而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使自身生长繁殖。 4、厌氧生物处理: 是在无氧气的情况下,借厌氧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厌氧细菌在把有机物降解的同时,需从CO2、NO3-、PO43-等中取得氧元素以维持自身对氧元素的物质需要,因而其降解产物为CH4、H2S、NH3等。 三、污水处理工艺 (一)污水生化(生物)处理法分类

污水水处理常用词汇和符号

水处理常用词汇与符号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排水工程sewerage, wastewater engineering 收集、输送、处理和处置雨、污水的工程。 2.1.2 排水系统sewerage system 排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处置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2.1.3 排水制度sewer system 在一个地区内收集和输送废水的方式。它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基本方式。 2.1.4 合流制combined system 用同一个管渠系统收集和输送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2.1.5 分流制separate system 用不同管渠系统分别收集和输送各种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2.1.6 城市污水municipal wastewater 排入城镇污水系统的污水的统称,它由综合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地下渗入水三部分组成。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截留的初期雨水。 2.1.7 生活污水domestic wastewater 人们日常生活中洗涤、冲厕、洗澡等产生的污水。 2.1.8 工业废水industrial wastewater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 2.1.9 地下渗入水infiltrated ground water 通过管道破损处或有缺损的管道接口进入排水管网的地下水。 2.1.10 总变化系数peak variation factor 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2.1.11 迳流系数runoff coefficient 一定汇水面积迳流水量与降雨量的比值。 2.1.12 暴雨强度rainfall density 降雨在某一历时内的平均降雨量,即单位时间内的降雨深度,单位mm/min。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内的降雨体积表示,单位:L/(s?hm2)。 2.1.13 重现期recurrence interval 在一定长的统计期间内,等于或大于某暴雨强度的降雨平均多少年可能重现或遇到一次。其计量单位通常以年表示。 2.1.14 降雨历时duration of rainfall 降雨过程中的任意连续时段。其计量单位通常以min表示。 2.1.15 汇水面积catchment area 雨水管渠汇集降雨的面积。其计量单位通常以hm2表示。 2.1.16 地面集水时间inlet time 雨水从相应汇水面积的最远点地表迳流到雨水管渠入口的时间。其计量单位通常以min表示。简称集水时间。 2.1.17 管内流行时间time of flow 雨水在管渠中流行的时间,其计量单位通常以min表示。简称流行时间。 2.1.18 截流倍数interception ratio

水处理专业技术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水处理篇 1.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BOD),表示在有氧条件下(20℃),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的活动,可降解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所需的氧量,常以BOD表示,5d生化需氧量BOD5和20d 生化需氧量BOD20。 2.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在酸性条件下,以强氧化剂(我国法定用重铬酸钾)将有机物氧化为CO2和H2O所消耗的氧量,以COD cr 表示。如采用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则写作COD Mn,由于高锰酸钾氧化作用较弱,测出的耗氧量值较低,故又称耗氧量,以OC表示。 3.总需氧量(Total Oxygen Demand,简称TOD),有机物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S等,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 、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 以燃烧法测定,仅需几分钟。 4.总有机碳(Total Oxygen Carbon,简称TOC),总有机碳TOC是目前在国内外使用的表示污水被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指标,它所显示的污水中有机物的总含碳量。 5.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在缓慢流动的湖泊、水库、内海等水域,由于生物营养元素的增多,促进了藻类等浮游生物的繁殖。大量繁殖的藻类会在水面形成密集的“水花” 或“红潮”。藻类的死亡和腐化又会引起水中溶解氧的大量减少,使水质恶化,鱼类死亡,严重时会使水体消亡,这一过程称之为富营养化。 6.水体自净(Water Self-Purification):污染物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污染物的总量减少或浓度降低,层受污染的天然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 7.氧垂曲线(Dissolved Oxygen Sag Curves),有机污染物排入水中后,经微生物降解而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河水亏氧;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氧通过河流水面不断地溶入水中,又会使溶解氧得到恢复。所以耗氧与复氧同时存在,污水排入河水后,DO曲线呈悬索状下垂,故称氧垂曲线。 8.水质评价(Water Quality Assessment),是根据监测取得的大量水质资料,对水体水质所作出的综合性定量评价。其目的是:对不同地区各个时期水质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分析对工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水质评价包括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所用方法主要有综合指数法和水质质量系数法。

水处理试题

培训试题答案(热力专业除盐水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溶液 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体系称做分散体系,均一的分散体系叫做溶液。 2、浓度 用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叫做物质的量浓度或简称浓度。 3、硬度 是用来表示水中某些容易形成的垢类物质。对于天然水来说,这些物质主要是钙、镁离子。因此,总硬度(简称硬度)就表示钙、镁离子含量之和。 4、碱度 碱度表示水中含OH-、CO32-、HCO3-量及其他一些弱酸盐类量的总和。通常所说的碱度,如不加特殊说明,就是指总碱度,即甲基橙碱度。 5、电导率 电导率就是指示水导电能力大小的指标。其单位为西/厘米(S/cm),实际上,水的电导率常常很小,经常用μS/cm单位。 二、判断题(每题3分)正确打“√”,错误打“X” 1、若原水的水温≥25℃,则直接进入超滤装置的保安过滤器;若原水的水温<25℃,则先进入汽水换热器换热,以使水温达到25℃以上,再进入超滤装置的保安过滤器。(√) 2、各种反渗透膜进水最大允许含铁量为0.2mg/l。( X ) 3、渗透压是溶液的一种特性,它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4、气体很容易透过反渗透膜,溶解气体很容易分离,如CO 2和H 2 S透过率几乎为 100%。( X ) 5、原水经预处理,通过反渗透装置处理后,可除去原水中90%的离子。( X ) 三、选择题(每题3分) 1、水中的PH值小于7表示水呈①酸性中性③碱性④盐性 答:选② 2、全固形物是水中全部杂质(溶解气体除外)转化成固体时的含量单位用①mg/l 或ppm ② mg或g ③ ml或l ④mg-N或g-N表示

污水处理专用术语翻译

1,Regulating Pool 调节池 2, Pumping Station 提升泵房 3, Anaerobic Tank 厌氧池 4, Facultative Tank 兼氧池(翻译把兼氧好氧池分开了) 5, Aerobic Tank 好氧池 6, Biochemical Sedimentation Tank 生化沉淀池 7, Reaction Tank 反应池 8, Physical and Chemical Sedimentation Tank 物化沉淀池9, Fan Room 风机房 10, Sludge Pool 污泥池 11, The Sludge Concentration Pool 污泥浓缩池 12, Sludge Dewatering Room 污泥脱水间 Cids 酸 Process Flow Chart 工艺流程图 Wastewater 废水 Emission On Standard 达标排放 Overflow Into The Regulating Pool 溢液进调节池Sludge transport污泥外运 Biogas 沼气 Agent 药剂 Bar Screen格栅 Returned Slude污泥回流

Boiler Room 锅炉房 Switching Room 配电室 Add The Pharmacy 配药间 Office Lab 办公化验室 Legend 图例 Filter Press 板框压滤机Temperature(温度) pH(pH值) BOD5 at 20°C(五日生化需氧量)Total nitrogen (as N)(总氮) COD (mg O2 /l)(化学需氧量)Total phosphorus (as P)(总磷)Suspended solids (悬浮物SS)Total ammonia (as N) (总氨氮)Oils, fats & grease (动植物油类)Phenols (酚类) Mercury (as Hg)(汞) Nickel (as Ni)(镍) Cobalt (as Co)(钴) Lead (as Pb)(铅) Antimony (as Sb)(锑) Tin (as Sn)(锡)

水处理行业专业名词解释及约定

水处理行业专业名词解释及约定 ATD 反套装置,可以防止卷式膜由于液体流动的张力而压缩。 CA 醋酸纤维素,一般有二价或三价醋酸。 CIP 清洗装置。在不拆除的情况下清洗系统。 Concentrate(浓水) 流经系统但不通过膜的液体的体积。可解释为进水不透过部分,也可称为盐水、 废弃物或在渗析过程中未通过半透膜而保留下来的滞留物。 Feed(进水) 进入膜系统的液体的体积。 Flow(流量) 一般指流经膜表面的液体的体积。 Lph 升/小时 Gpm 加仑/分钟 Gpd 加仑/天 Flux,water(水通量) 在特定条件的水的通量。在反渗透系统中水通量有特定的意义,而在其它的膜 系统中,它只用来指示膜是干净的,运行良好。 Flux(通量) 每单位面积、时间渗透的体积。 Lmh 升/(平方米.小时):lmh=gfd*1,7 (基于US加仑) gfd 加仑/(平方英尺.天):gfd=lmh/1.7 (基于US加仑) Gallon(加仑) 1美国加仑=3.785升 1英国加仑=4.546升 HF 超过滤;反渗透(RO)的另一名称. HMWC 大分子组分,如蛋白分子. Housing(膜壳) 安装卷式膜组件或其它类型膜膜元的膜过滤设备,也指压力容器IC 内部接头,用于连接两个卷式膜组件。 Langelier index(见 如果指标是正值,则可能指CaCO3比例。 SDSI.) 如果指标是负值,则不可能指CaCO3比例。 MWCO(切割值)分子量切割被称为道尔顿值,意味着超过MWCO的90%的分子量将被截留。对于 反渗透,MWCO有一个清楚的定义,但随着其值越高,它的含义和值越含糊。它 和测试的膜的类型有关,对微滤则没有意义。 PAN 聚丙烯腈 Permeate(透过液) 透过膜的液体的体积(也可称滤液) ppm 每百万分子一。严格的讲,为每1000毫克溶液的毫克溶质。 与mg/l相当。 平均压力,(P进水+P浓水)/2 Pressure,average(平均压 力) Pressure,average(平均压 平均净驱动压力是驱动液体通过膜的可用压力。 力) NDP (P进水+P浓水)/2—P透过液—(H浓水—H透过液) Pressure drop(压降) 膜系统、膜壳(压力容器)或膜组件进出口的压力损失进水压力进水泵的压力(标准说法)或在循环系统中进口至膜室的压力

水处理名词解释

污水水质指标 目录 作用及意义 污水所含的污染物质千差万别,可用分析和检测的方法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做出定性、定量的检测以反映污水的水质。国家对水质的分析和检测制定有许多标准,其指标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大类。 一、物理性指标 (1)温度 许多工业排出的废水都有较高的温度,这些废水排入水体使其水温升高,引起水体的热污染。水温升高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对水资源的利用。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水温的升高而减小,这样,一方面水中溶解氧减少,另一方面水温升高加速耗氧反应,最终导致水体缺氧或水质恶化。 (2)色度 色度是一项感官性指标。一般纯净的天然水是清澈透明的,即无色的。但带有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等有色污染物的污水呈各种颜色。将有色污水用蒸馏水稀释后与参比水样对比,一直稀释到二水样色差一样,此时污水的稀释倍数即为其色度。 (3)嗅和味 嗅和味同色度一样也是感官性指标,可定性反映某种污染物的多寡。天然水是无嗅无味的。当水体受到污染后会产生异样的气味。水的异臭来源于还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氯气等污染物质。不同盐分会给水带来不同的异味。如氯化钠带咸味,硫酸镁带苦味,硫酸钙略带甜味等。 (3)固体物质 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物质(DS)和悬浮固体物质(SS)。水样经过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量即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溶解性固体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的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中有机成分的量。 水体含盐量多将影响生物细胞的渗透压和生物的正常生长。悬浮固体将可能造成水道淤塞。挥发性固体是水体有机污染的重要来源。

水处理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生化需氧量(BOD):好氧微生物在一定的温度、时间条件下,氧化分解水中有机物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 在一定条件下(20°C),单位体积废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完全分解所消耗的氧气的数量,单位为mg(O2)/L(废水)。 2.化学需氧量(BOD):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时所需的氧量。 用化学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所消耗氧化剂中的氧量,为化学需氧量,单位为mg/L。 3.总磷(TP):污水中含磷化合物的总和。包括有机磷与无机磷两类。 4.总氮(TN):污水中含氮化合物的总和。它包括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 5.凯式氮(KN):有机氮与氨氮的总和。 6.氨氮(NH3-N):污水中以游离氨(NH3-N)与铵盐(NH4+-N)的总和。 7.总需氧量 TOD:有机物被氧化成稳定氧化物时所需氧量,单位为O2mg/l。 8.总有机碳 TOC: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 9.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好氧处理方法。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好氧连续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再将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以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基质,在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群的连续培养,经凝聚、吸附、氧化分解,沉淀等过程去除有机物的一种方法。 10.生物膜法:使细菌类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殖,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泥-生物膜,主要用于去除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 11.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表示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质量,MLSS=M a+M e+M i+M ii。 12.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表示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MLVSS= M a+M e+M i。 13.污泥沉降比/30min沉淀率(SV):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比,以%表示。 14.污泥容积指数/污泥指数(SVI):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min静沉,每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污泥体积,以mL/g计,SVI=SV/MLSS。 15.污泥的比耗氧速率(SOUR):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消耗的溶解氧量,单位为mgO2/(gMLVSS·h)。 16.BOD污泥负荷(NS):单位重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物总量,kgBOD5/(kgMLSS·d)。 17.BOD容积负荷(NV):单位曝气池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物总量,kgBOD5/(m3·d)。 18.泥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θC):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 19.污泥回流比(R):从二沉池返回到曝气池的回流污泥量Q R与污水流量Q的比值。

水处理专业名词

化学水处理 1、地表水;是指存在于地壳表面,暴露于大气的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泽四种水体的总称,亦称“陆地水”。 2、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包气带是指位于地球表面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地质介质)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存在于地壳岩石裂缝或土壤空隙中。 3、原水;是指采集于自然界,包括并不仅限于地下水,水库水等自然界中能见到的水源的水,未经过任何人工的净化处理。 4、PH;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数值,pH=-lg[H+]即所含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5、总碱度;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这类物质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 6,酚酞碱度;就是用酚酞作指示剂所测得的碱度(滴定终点pH=8.2~8.4)。 7、甲基橙碱度;就是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所测得的碱度(滴定终点pH=3.1~4.4)。 8、总酸度;酸度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 9、总硬度;在一般天然水中,主要是Ca2+和Mg2+,其它离子含量很少,通常以水中Ca2+和Mg2+的总含量称为水的总硬度。 10、暂时硬度;由于水中含有Ca(HCO3)2和Mg(HCO3)2而形成的硬度,经煮沸后可把硬度去掉,这种硬度称为碳酸盐硬度,亦称暂时硬度。 11、永久硬度;由于水中含CaSO4(CaCl2)和MgSO4(MgCl2)等盐类物质而形成的硬度,经煮沸后也不能去除,这种硬度称为非碳酸盐硬度,亦称永久硬度。 12、溶解物;以简单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在水(或其它溶剂的)溶液中存在,粒子大小通常只有零点几到几个纳米,肉眼不可见,也无丁达尔现象.用光学显微镜无法看到 13、胶体;若干分子或离子结合在一起的粒子团,大小通常在几十纳米至几十微米,肉眼不可见,但会发生丁达尔现象.小的胶体粒子无法用光学显微镜看到,大的可以看到.

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名词解释

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名词解释 1、什么是生物处理方法? 答: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来吸咐、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把不稳定的有机物降解为稳定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现代的生物处理法,按作用微生物的不同,可分好氧氧化和厌氧还原两大类。前者广泛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和有机性工业废水。好氧氧化应用较广包含着很多艺种工艺和构筑物。生物膜法(包含生物过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等多种工艺和构筑物。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都是人工生物处理方法。此外还有农田和池塘的天然生物处理法,即灌溉田和生物塘。生物处理成本低廉,因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生物处理法往往在其前面先加以物理处理,因此,活性污泥法处理属于二级处理范畴。经过物理处理和活性污泥处理后产生污泥,二级处理污水厂的污泥主要有初沉污泥和剩余生物污泥两种。一般污泥量约是污水量的5‰~7‰(含水率95%)。污泥富有肥效,但又含细菌和寄生虫卵,还可能含有毒重金属。在利用应适当处理,处理污泥采用得较多的方法是厌氧消化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气(沼气),沼气是可燃的有用气体。消化后的污泥含水率仍很高,不易运送。因此,还需要进行脱水,干化等处理。 2、操作、管理“四懂四会”是什么? 答:即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懂厂内构筑物的作用和管理方法;懂厂

内管道分布和使用方法;懂生产指标和化验数据的含义。会合理配水、配泥;会合理调度曝气量;会正确回流和排放污泥;会排除一般性的故障。对维修、操作管理工提出勤工作法:勤看、勤听、勤嗅、勤摸、勤捞垃圾、勤动手等等 3、什么是废水处理量或BOD5去除总量和处理质量? 答:①污水处理量或BOD5去除总量 每日进入污水厂处理的总污水流量(以m3/d计),可作为污水厂处理能力的一个指标。每日去除BOD5的总量亦可作为污水厂处理能力的指标。去除BOD5总量等于处理流量与进出水BOD5差值的乘积,以kg/d或t/d为单位。 ②处理质量 二级污水处理厂以出厂的BOD5与SS值作为处理质量指标。按新制订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BOD5、SS 均小于30mg/L。处理质量也可用去除率来衡量。进水浓度减出水浓度除以进水浓度即为去除率。氨氮、TP出水值或去除率也应用于处理质量指标。 4、什么是pH值,指示意义是什么? 答:pH表示污水的酸碱程度。它是水中氢离子浓度倒数的对数值,其范围为0~14,pH值等于7,则水呈中性,小于7呈酸性,数值越小,其酸性越强,大于7呈碱性,数值越大,其碱性越强。污水中pH值大小对管道、水泵、闸阀和污水处理构筑物有一定的影响。以生活污水为主的污水处理厂的pH值,通常为7.2~7.8。过高或过低的

名词解释63997

一、名词解释篇 1、原水:是指未经任何处理的天然水或城市的自来水等也叫生水。 2、澄清水:去除了原水中的悬浮杂质的水。 3、除盐水:是指水中的阳、阴离子基本上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称为除盐水。除盐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等。 4、浊度:就是指水的浑浊程度,它是因水中含有一定的悬浮物(包括胶体物质)所产生的光学效应。单位用NTU表示。浊度是在外观上判断水是否遭受污染的主要特征之一。浊度的标准单位规定为1mgSi02所构成的浑浊度为1度。 5、絮凝剂:能引起胶粒产生凝结架桥而发生絮凝作用的药剂。 6、总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7、酸度:是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8、硬度:是指水中某些易于形成沉淀物的金属离子,通常指钙、镁离子含量。 9、电导率电导率:是在一定温度下,截面积为1平方厘米,相距为1厘米的两平行电极之间溶液的电导。可以间接表示水中溶解盐的含量。 10、电阻率:也是一个反映水的导电能力的一个指标,水的电阻率越大,水的导电能力越差,水中所含的离子就越少。它的常用单位是MΩ.CM。它同电导率之间是倒数关系。例如:水的电导率是μs/cm,则它的电阻率就是1/=5(MΩ.CM 11、TDS(溶解性总固体):是滤除悬浮物(SS)与胶体并蒸发看全部水分后的剩余无机物。单位是ppm或mg/l,可以用TDS仪来测量。它也反应了水中的离子含量。它与电导率之间一个粗略的对应关系:对于氯化钠参考溶液来说,1ppm 的TDS值对应2μs/cm的电导率。

12、pH值:溶液中酸和碱的相对含量。pH值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log)的度量单位。pH值分0~14挡,pH值为则水为中性;pH值小于,则水为酸性的;pH 值大于。则水为碱性的。 13、碱度:碱度是指水中能够接受[H+]离子与强酸进行中和反应的物质含量。水中产生碱度的物质主要由碳酸盐产生的碳酸盐碱度和碳酸氢盐产生的碳酸氢盐碱度,以及由氢氧化物存在而产生的氢氧化物碱度。 14、SDI:污染指数—用于测量反渗透系统所用原水中悬浮固体的数量。 15、臭氧:氧的一种不稳定的、高活性的形式,它是由自然雷电或高压电荷通过空气所产生的,是一种优良的氧化剂和消毒剂。 16、余氯: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17、总大肠杆菌:总大肠菌群系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氏阴性无芽胞杆菌。总大肠菌群系指每升水样中所含有的总大肠菌群的数目。 18、回收率:指系统产出的产品水的流量与进水流量的比值。 19、脱盐率:反映膜的性能的参数,通常一级RO膜系统脱盐率在97%以上。可以简单计算:(原水电导率-产品水的电导率)/原水电导率。 20、含盐量:水的含盐量也称矿化度,是表示水中所含盐类的数量。由于水中各种盐类一般均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含盐量也可以表示为水中各种阳离子的量和阴离子的量的和。 21、沉淀:废水处理的技术方法之一。可分为物理沉淀和化学沉淀两种作用。通常所指的沉淀是物理沉淀,即重力分离的方法。

水处理基本术语

基本术语定义: COD: 化学需氧量(COD或CODcr)是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在外加的强氧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化剂的数量,以氧的mg/L表示。 BOD: 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的物质,特别是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消耗的溶解氧。通常情况下是指水样充满完全密闭的溶解氧瓶中,在20℃的暗处培养5d,分别测定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由培养前后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之差,计算每升样品消耗的溶解氧量,以BOD5形式表示。其单位ppm或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 NH3-N: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 SS: 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水中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悬浮物是造成水浑浊的主要原因。

地表水环境标准: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实现水域功能与达功能类别标准为同一含义。

水处理基础知识

1水处理基础知识 1.1名词解释 1)化学混凝:投加混凝剂使得胶体分散体系脱稳和凝聚的过程称为化学混凝。 2)直流凝聚:直流凝聚是在过滤设备之前投加混凝剂,原水和混凝剂经混合设备充分混合后直接进入过滤设备,经过滤层的接触混凝作用就能较彻底地去除悬浮物。直流凝聚处理通常用于低浊水的处理。 3)滤层或滤床:过滤设备中堆积的滤料层称为滤层或滤床。 4)反洗强度:反洗强度是指每秒钟内每平米过滤断面所需要反洗水量的升数。 5)再生剂比耗:再生剂比耗表示单位体积树脂所用再生剂的量(mol/m3)和该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mol/m3)的比值,它反映了树脂的再生性能。 6)电除盐EDI:又称填充床电渗析,是一种不耗酸、碱而制取纯水的新技术。在电渗析器的淡水室中装填阴、阳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将电渗析与离子交换结合起来,去除水中离子含量并利用电渗析过程中极化现象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电化学再生的方法。 7)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带有活性基团的网状结构高分子化合物。在它的分子结构中,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离子交换树脂骨架,它是高分子化合物的基体,具有庞大的空间结构,支撑着整个化合物;另一部分是带有可交换离子的活性基团,它结合在高分子骨架上起着交换离子的作用。 8)产水通量:又称膜渗透通量或膜通量,指单位反渗透膜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透过的水量。 9)反渗透背压:反渗透膜组件淡水侧压力与进水侧压力的压力差。

10)反渗透脱盐率: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除去的盐量占进水含盐量的百分比,用来表征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的除盐效率。 11)反渗透浓差极化:指在反渗透过程中,膜表面的浓水与进水之间有时会产生很高的浓度梯度。 12)牺牲阳极保护:异金属接触产生电偶腐蚀,使被保护的金属的电位负移而得到保护,而保护的金属电位正移而腐蚀。与外加电流法相同,冷却水的电导率越高,保护范围大,保护效率也越高。 13)给水优化处理:根据水汽系统的材质和给水水质合理的选择给水处理方式和加药点,使给水、疏水系统所涉及的各种材料的综合腐蚀速率最小,带入锅炉腐蚀产物最低。 14)垢量:垢量是指设备受热面或被清洗表面单位面积结垢的数量,其单位为g/m2。 15)除垢率:化学清洗清除垢量与清洗前的垢量之比的百分数即为除垢率。除垢率的测定方法是先测定并记录原始管样的垢量(g/m2),对清洗后割管管样进行加工测定残余垢量(g/m2),按下式进行计算: 除垢率(%)=100×(原始管样垢量—割管残余垢量)/原始管样垢量16)腐蚀速率:腐蚀速度是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金属的腐蚀量,其单位为g/ (m2.h),按下式计算: 腐蚀速度(g/(m2.h))=(G0- G1)/(A×T )式 中G0:清洗前试片重量(g); G1:清洗后试片重量(g);A: 试片面积(m2); T:清洗时间(h)。 17)腐蚀总量:腐蚀总量是指单位面积的腐蚀量,其单位为g/m2,按下式计算:腐蚀总量(g/m2)=(G0- G1)/A 式中G0:清洗前试片重量(g);

水处理微生物名词解释

1芽孢:某些细菌细胞生长发育后期在胞内生成的圆形、椭圆形、圆柱形的抗逆性休眠结构。 3 活性污泥:废水处理构筑物曝气池内的污泥。其重要组成成分是菌胶团 4 指示生物:一种生物只在某一种环境中生长,这种生物就是这一环境的指示生物 5 余氯: 6 有效氯: 7 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和放线菌等原核微生物细胞内的病毒。 8污泥膨胀:丝状细菌在活性污泥中大量繁殖,使污泥结构极度松散,絮块漂浮水面,比重减轻,随水流流出。该异常现象称之。 9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11无菌操作: 防止除我们培养的微生物以外其它微生物进入,防止其污染外界环境的技术。12反硝化作用:硝酸盐在通气不良环境中(缺氧),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成NO2或N2的过程。13硝化作用:在有氧气时,微生物将氨氧化为硝酸的作用。 14氨化作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NH3、NH4+)的过程。 15菌胶团:有些细菌的粘液层粘连在一起,使许多细菌成团块状生长。 16灭菌:用理化方法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 17水的消毒:(消毒:)用理化方法杀死物体上所有病原微生物。 18污化系统:当有机污物排入河流后,在其下游的河段中发生正常的自净过程,在自净中形成了一系列连续的“带”,每一个带都有各自的代表性指示生物。即污化系统。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寡污带。 19原核微生物: 20真核微生物: 21 基内菌丝:放线菌及霉菌等丝状微生物所具有。生长在培养基内,用拨针和接种环等工具无法取出来。作用是从培养基中吸收营养和水分。 22 内含物:营养过剩时微生物在细胞内形成的营养储藏物。外源营养缺少,内含物被降解利用。 23 诱导酶:受到持续的物理、化学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在其体内产生出适应新环境的酶。 24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在有氧的条件下借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处理废水。又叫废水生物处理。 25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在无氧的条件下借多种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处理废水。又叫厌氧消化。 26 生物处理单元:处理废水的微生物和处理构筑物共同构成生物处理单元。 27 水体富营养化: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向水体中不断流入,在水体中过量积聚,致使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剩的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 28 聚磷菌: 29 互生关系:两种不同的生物,当其生活在一起时,可以由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或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这种关系称为互生关系。 30 猎食关系:一种微生物以另一种微生物为食料。 31 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不能自身合成,同时又是生长必需的有机物质,包括氨基酸类、嘌呤嘧啶类、维生素类。 32 微生物的自养型:能量来源来自光能或无机化合物氧化,碳源来自无机碳化合物。 33 微生物的异养型:能量来源来自光能或无机化合物氧化,碳源来自有机碳化合物。 34 培养基:人工配置的适合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35 微生物的好氧呼吸:是微生物呼吸类型的一种,是一种最普遍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方式,基质的氧化以分子态的氧气(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

水资源名词解释

附件: 水资源综合规划名词解释 近来,承担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的单位及有关省(区),不断来函询问,在规划中遇到一些技术名词,对其含义、概念不够明确,由于对一些名词各自理解不同,往往使规划过程中对重大问题的处理,出现口径不能统一,甚至给工作带来返工,影响工作进度,降低了规划成果的技术质量。为了进一步明确某些技术名词的概念、含义,请承担任务的单位务必认真学习珠江委颁发的技术细则,同时我们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的有关文献资料,重新选择了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问题,把重要的名词概念比较确切地汇集编印出来,供在规划中参照使用。

降水量 从空中降落的雨、雪、雹等以及由水气凝结的露、霜等的总数量。以毫米计。是雪、雹等应化成水的深度。按时段统计有:以降水起止时计算的一次降水量,以一日、一月及一年计算的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及年降水量。由于降水的主要部分是雨或全部是雨,因此降水量又叫做降雨量。一股所说某地年降雨量若干毫米,是包括了所有各种形式的降水。 流域平均雨量 又叫面雨量。水文工作中常需推求整个流域面上的平均降雨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算术平均法和垂直平分法(又叫做泰森多边形法),也有用绘制等雨量线图来推求的。 蒸发 水或冰雪变成水汽的一种物理过程。在水文气象观测中,蒸发是指水分由地表的水面、土壤、植物体逸入空中的自然现象。蒸发的水量以水层深度毫米数计。它是气象、水文的重要因素,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很密切。 水面蒸发 指水面不断向大气蒸发水分的过程。其蒸发速度,可由蒸发器观测而得。以mm/d计。水面蒸发量是指某一时段内的总水面蒸发数。例如年水面蒸发量为980mm,6月的水面蒸发量为125mm。影响水面蒸发的主要因素有湿度、风速、气温及水体大小等。在同一气象条件下,蒸发器的水面蒸发值大于实际水

水处理名词解释汇总

水处理名词解释汇总 本文汇总了水处理专业的常用名词解释。 1、原水:是指未经任何处理的天然水或城市的自来水等也叫生水 2、澄清水:去除了原水中的悬浮杂质的水。 3、除盐水:是指水中的阳、阴离子基本上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称为除盐水。除盐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等。 4、浊度:就是指水的浑浊程度,它是因水中含有一定的悬浮物(包括胶体物质)所产生的光学效应。单位用NTU表示。浊度是在外观上判断水是否遭受污染的主要特征之一。浊度的标准单位规定为1mgSi02所构成的浑浊度为1度。 5、絮凝剂:能引起胶粒产生凝结架桥而发生絮凝作用的药剂。 6、总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7、酸度:是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8、硬度:是指水中某些易于形成沉淀物的金属离子,通常指钙、镁离子含量。 9、电导率电导率:是在一定温度下,截面积为1平方厘米,相距为1厘米的两平行电极之间溶液的电导。可以间接表示水中溶解盐的含量。 10、电阻率:也是一个反映水的导电能力的一个指标,水的电阻率越大,水的导电能力越差,水中所含的离子就越少。它的常用单位是MΩ.CM。它同电导率

之间是倒数关系。例如:水的电导率是0.2μs/cm,则它的电阻率就是1/0.2=5(M Ω.CM)。 11、TDS(溶解性总固体):是滤除悬浮物(SS)与胶体并蒸发看全部水分后的剩余无机物。单位是ppm或mg/l,可以用TDS仪来测量。它也反应了水中的离子含量。它与电导率之间一个粗略的对应关系:对于氯化钠参考溶液来说,1ppm的TDS值对应2μs/cm的电导率。 12、pH值:溶液中酸和碱的相对含量。pH值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log)的度量单位。pH值分0~14挡,pH值为7.0则水为中性;pH值小于7.0,则水为酸性的;pH值大于7.0。则水为碱性的。 13、碱度:碱度是指水中能够接受[H+]离子与强酸进行中和反应的物质含量。水中产生碱度的物质主要由碳酸盐产生的碳酸盐碱度和碳酸氢盐产生的碳酸氢盐碱度,以及由氢氧化物存在而产生的氢氧化物碱度。 14、SDI:污染指数—用于测量反渗透系统所用原水中悬浮固体的数量。 15、臭氧:氧的一种不稳定的、高活性的形式,它是由自然雷电或高压电荷通过空气所产生的,是一种优良的氧化剂和消毒剂。 16、余氯: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17、总大肠杆菌:总大肠菌群系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氏阴性无芽胞杆菌。总大肠菌群系指每升水

污水处理厂专业术语

污泥减量微生物制剂招商https://www.360docs.net/doc/642810343.html,/wunijianliang 污水处理有关专业术语 1、什么是生物处理方法? 答: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来吸咐、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把不稳定的有机物降解为稳定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现代的生物处理法,按作用微生物的不同,可分好氧氧化和厌氧还原两大类。前者广泛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和有机性工业废水。好氧氧化应用较广包含着很多艺种工艺和构筑物。生物膜法(包含生物过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等多种工艺和构筑物。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都是人工生物处理方法。此外还有农田和池塘的天然生物处理法,即灌溉田和生物塘。生物处理成本低廉,因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生物处理法往往在其前面先加以物理处理,因此,活性污泥法处理属于二级处理范畴。经过物理处理和活性污泥处理后产生污泥,二级处理污水厂的污泥主要有初沉污泥和剩余生物污泥两种。一般污泥量约是污水量的5‰~7‰(含水率95%)。污泥富有肥效,但又含细菌和寄生虫卵,还可能含有毒重金属。在利用应适当处理,处理污泥采用得较多的方法是厌氧消化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气(沼气),沼气是可燃的有用气体。消化后的污泥含水率仍很高,不易运送。因此,还需要进行脱水,干化等处理。 2、操作、管理“四懂四会”是什么? 答:即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懂厂内构筑物的作用和管理方法;懂厂内管道分布和使用方法;懂生产指标和化验数据的含义。会合理配水、配泥;会合理调度曝气量;会正确回流和排放污泥;会排除一般性的故障。对维修、操作管理工提出勤工作法:勤看、勤听、勤嗅、勤摸、勤捞垃圾、勤动手等等 3、什么是废水处理量或BOD5去除总量和处理质量? 答:①污水处理量或BOD5去除总量 每日进入污水厂处理的总污水流量(以m3/d计),可作为污水厂处理能力的一个指标。每日去除BOD5的总量亦可作为污水厂处理能力的指标。去除BOD5总量等于处理流量与进出水BOD5差值的乘积,以kg/d或t/d为单位。 ②处理质量

水处理常用名词解释

水处理各项代号说明 1.BOD生化需氧量 是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机物质完全氧化时所消耗的量。用来间接表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及其水体污染程度。 BOD含量mg/L: 1.0以下--水质非常洁净 2.0—洁净 3.0—良好 5.0—有污染 7.5—不良 10.0—恶化 20 以上—严重恶化 2.COD化学需氧量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COD数值越大,说明水体受污染越严重。 3.DO溶解氧 溶解于水中的游离氧。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污染严重时,溶解氧会接近零。),是评价水体自净能力的指标。溶解氧含量较高,表示水体自净能力强;反之表示水体中污染物不易被氧化分解,此时厌氧性菌类就会大量繁殖,使水质变臭。 4.浑浊度NTU 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颗粒,使得原是无色透明的水产生浑浊现象,其浑浊的程度为浑浊度。反渗透进水NTU≤5 5.色度 是对天然水或处理后的各种水进行颜色定量测定的指标。 如:生活用水的色度要求为15o,造纸工业用水的色度要求15o -30o,纺织用水的色度要求为10o -12o,染色用水的色度要求小于5 o

6.悬浮性总固体 包括不溶于水的淤泥、粘土、有机物、微生物等细微悬浮物质。悬浮物的直径一般在2mm以下。 7.TOC总有机碳 总有机碳------溶解于水中总有机物含量。总有机碳含量是反映废水中有机物总量,是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8.电导率、电阻率 电阻率----阻碍导电能力的强弱多少。通常作超纯水单位,用兆欧MΩ表示。 电导率----导电能力的多少。单位用微西门子us表示。 1 换算方式:电导率 = ---------------- 电阻率 9.TDS溶解性总固体、含盐量 TDS溶解性总固体------指水经过过滤之后,那些仍然溶于水中的各种无机盐类、有机物等。单位用mg/L表示,也可用ppm表示。 含盐量---表示水中所含盐类的数量,也可以表示为水中各种阳离子的量和阴离子的量的和。 10.材料代号 NF----钠滤(脱盐率介于50﹪--75﹪) UF----超滤 UF----紫外线 MF----微滤 IE----离子交换 CG----多介质过滤器ED----电渗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