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35mm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设计

顶板35mm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设计
顶板35mm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设计

工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箱涵净跨径L。=2×4m,净高H。=2.5m,箱涵底面铺装砼0.1m+级配砂砾层0.8m(平均),两端填土r=18KN/m3,Φ=16.8°,箱涵主体结构砼强度等级为C30,箱涵基础垫层采用C15砼,受力钢筋采用HRB335钢筋,地基为细砂。截面尺寸见图L-01。

图L-01

二、设计依据

《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三、荷载计算

1、恒载

恒载竖向压力 p恒=γ

1H+

γ

2δ=63.47kN/m

2

顶板处 e p1=γ

1Htan

2(45°-Φ/2)= 30.18 kN/m2

底板处 e p2= γ

1(H+h)tan

2(45°-Φ/3)= 61.95 kN/m2

2、活载

水荷载垂直压力q车= ∑G/(a×b) = 32.26 kN/m

2水荷载水平压力e车= q车tan2(45°-φ/2) = 17.79 kN/m2

四、内力计算

1、构件刚度比 K=(I1/I2)×(hp/L p)=0.43

u=2K+1=1.87

2、节点弯矩和轴向力计算

截面构造如图L-02。

图L-02

①a种荷载作用下(图L-03)

图L-03

涵洞四角节点弯矩 M aA=M aC=M aE=M aF= -1/u·pL p2/12

M BA=M BE=M DC=M DF= -(3K+1)/u·pL p2/12

M BD=M DB=0

横梁内法向力 N a1=N a2=N a1'=N a2'=0

侧墙内法向力 N a3=N a4=(M BA-M aA+pL p2/2)/L p

N a5= -(N a3+N a4)

恒载 P=P恒 =63.47kN/m2

M aA=M aC=M aE=M aF= -54.82 kN·m M BA=M BE=M DC=M DF= -126.19 kN·m

N a3=N a4=123.41 kN·m

N a5= -246.83kN

2 水荷载p = q车= 32.26 kN/m

M aA = M aC = M aE = M aF = -27.86 kN·m

M BA = M BE = M DC = M DF = -64.13 kN·m

N a3 = N a4 = 62.72 kN

N a5= -125.45 kN

② b种荷载作用下(图L-04)

图L-04 M bA=M bC=M bE=M bF=-K·/ph p2/6u

M BA=M BE=M DC=M DF=K·/ph p2/12u M BD=M DB=0

N b1=N b2=N b1'=N b2'=ph p/2

N b3=N b4=(M BA-M bA)/L p

N b5=-(N b3+N b4)

恒载 p=e p1= 30.18 kN/m2

M bA=M bC=M bE=M bF=-9.49 kN·m M BA=M BE=M DC=M DF= 4.75 kN·m N b1=N b2=N b1'=N b2'= 43.01 kN N b3=N b4=-3.24 kN

N b5= 6.47 kN

③c种荷载作用下(图L-05)

图L-05

Φ=20u(K+6)/K=553.90

M cA=M cE=-(8K+59)·ph p2/6Φ

M cC=M cF=-(12K+61)·ph p2/6Φ

M BA=M BE=(7K+31)·ph p2/6Φ

M DC=M DF=(3K+29)·ph p2/6Φ

M BD=M DB=0

N c1=N c1'=ph p/6+(M cC-M cA)/h p

N c2=N c2'=ph p/3-(M cC-M cA)/h p

N c3=N c4=(M BA-M cA)/L p

N c5=-(N c3+N c4)

恒载 p=e p2- e p1= 31.77 kN·m2 Mc A=M cE=-4.85 kN·m

M cC=M cF=-5.14 kN·m

M BA=M BE= 2.64 kN·m

M DC=M DF= 2.35 kN·m

N c1=N c1'=14.99 kN

N c2=N c2'= 30.28 kN

N c3=N c4= 1.70 kN

N c5=-3.41 kN

④d种荷载作用下(图L-06)

L-06

Φ1=20(K+2)(6K2+6K+1)=230.41

Φ2=u/K=4.30

Φ3=120K3+278K2+335K+63=270.52

Φ4=120K3+529K2+382K+63=338.17

Φ5=360K3+742K2+285K+27=319.80

Φ6=120K3+611K2+558K+87=453.98

M dA=(-2/Φ2+Φ3/Φ1)·ph p2/4

M dE=(-2/Φ2-Φ3/Φ1)·ph p2/4

M dC=-(2/Φ2+Φ5/Φ1)·ph p2/24

M dF=-(2/Φ2-Φ5/Φ1)·ph p2/24

M BA=-(-2/Φ2+Φ4/Φ1)·ph p2/24

M BE=-(-2/Φ2-Φ4/Φ1)·ph p2/24

M DC=(1/Φ2+Φ6/Φ1)·ph p2/24

M DF=(1/Φ2-Φ6/Φ1)·ph p2/24

M BD=-Φ4 ·ph p2/12Φ1

M DB=Φ6·ph p2/12Φ1

N d1=(M dC+ph p2/2-M dA)/h p

N d2=ph p-N d1

N d1'=(M dF-M dE)/h p

N d2'=ph p-N d1'

N d3=(M BA+M BD-M dA)/L p

N d4=(M BE+M BD-M dE)/L p

N d5=-(N d3+N d4)

2水荷载p = e水= 17.79 kN/m

M dA = 25.63 kN·m

M dE = -59.20 kN·m

M dC = -11.16 kN·m

M dF = 5.56 kN·m

M BA = -11.64 kN·m

M BE = 6.04 kN·m

M DC = 13.26 kN·m

M DF = -10.47 kN·m

M BD = -17.68 kN·m

M DB = 23.73 kN·m

N d1 = -38.26 kN

N d2 = 88.97 kN

N d1' = -0.17 kN

N d2' = 50.88 kN

N d3 = -12.49 kN

N d4 = 10.81 kN

N d5 = 1.68 kN

⑤节点弯矩、轴力计算机荷载效应组合汇总表

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第4.1.6条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效应组合。

3、构件内力计算(跨中截面内力)

(1)顶板1(图L-07)

L-07

x=L p /2

P=1.2p 恒+1.4q 水= 121.33 kN N x =N 1= 27.63 kN M x =M A +N 3x -P x 2

/2= 93.23 kN ·m V x =P x -N 3= 50.63 kN 顶板1' x=L p /2

P=1.2p 恒+1.4q 水= 121.33 kN N x =N 1'= 80.96 kN M x =M E +N 4x -P x 2

/2= 46.22 kN ·m V x =P x -N 4= 18.01 kN ② 底板2(图L-08)

图L-08

ω1=1.2p 恒+1.4(q 水+3e 水H P 2/4L P 2

)= 129.16 kN ·m 2

ω2=1.2p 恒+1.4q 水= 121.33 kN ·m 2

x=L p /2

N x =N 2= 227.16 kN

M x =M C +N 3x -ω2·X 2

/2-5x 3

(ω1-ω2)/12L p = 33.42 kN ·m

V x =ω2x+3x 2

(ω1-ω2)/2L p -N 3= 63.56 kN 顶板2'ω1=1.2p 恒+1.4q 水= 121.33 kN ·m 2

ω2=1.2p 恒+1.4(q 水-3e 水H P 2/4L P 2

)= 113.49 kN ·m 2

x=L p /2

N x =N 2'= 173.83 kN

M x =M F +N 4x -ω2·X 2

/2-x 3

(ω1-ω2)/6L p = 152.29 kN ·m V x =ω2x+x 2

(ω1-ω2)/2L p -N 4= 9.39 kN ③ 左侧墙(图L-09)

图L-09

ω1=1.4e p1+1.4e 水= 67.16 kN ·m 2

ω1=1.4e p2+1.4e 车= 111.64 kN ·m 2 x=h p /2 N x =N 3= 216.28 kN

M x =M A +N 1x-ω1·x 2

/2-x 3

(ω2-ω1)/6h p

= -125.33 kN ·m

V x =ω1x+x 2

(ω1-ω2)/2h p -N 1= 83.92 kN ④ 右侧墙(图L-10)

图L-10

ω1=1.4e p1= 42.25 kN ·m 2

ω1=1.4e p2= 86.73 kN·m2

x=h p/2

N x=N4= 248.90 kN

M x=M E+N1'x-ω1·x2/2-x3(ω2-ω1)/6h p

= -142.82 kN·m

V x=ω1x+x2(ω2-ω1)/2h p-N1'= -4.90 kN

⑤中间墙(图L-11)

图L-11

x=h p/2

N x=N5= -465.19 kN

M x=M BD+(N1+N1')x = 129.99 kN·m

V x=-(N1+N1')= -108.59 kN

⑥构件内力汇总表

构件M d N d V d M d N d V d M d N d V d

A A -

B B

A - B

-88.99 27.63 216.28 93.23 27.63 50.63 -247.16 27.63 -465.19

B B - E E

B - E

-222.41 80.96 -465.19 46.22 80.96 18.01 -207.76 80.96 248.90

C C-

D D

C - D

-140.90 227.16 216.28 33.42 227.16 63.56 -212.70 227.16 -465.19

D D-F F

D - F

-245.92 173.83 -465.19 152.29 173.83 9.39 -117.49 173.83 248.90

A A-C C

A - C

-88.99 216.28 27.63 -125.33 216.28 83.92 -140.90 216.28 227.16

E E-

F F

E - F

-207.76 248.90 80.96 -142.82 248.90 -4.90 -117.49 248.90 173.83

B B-D D

B - D

-24.75 -465.19 108.59 129.99 -465.19 -108.59 33.22 -465.19 400.99

(四)截面设计

1、顶板(A—B\B—E)

钢筋按左、右对称,用最不利荷载计算。

①跨中

L0=4.40m, h=0.35m, a=0.04m, h0=0.31m, b=1.00m,

M d= 93.23kN.m N d= 27.63kN V d= 50.63 kN

e0=M d/N d= 3.374 m

i=h/121/2=0.101m

长细比 l0/i=43.55>17.5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第5.3.10条

ξ1=0.2+2.7e0/h0= 29.589 >1.0,取ξ1=1.00

ξ2=1.15-0.01l0/h=1.024>1.0, 取ξ2=1.00

η=1+(l0/h)2ξ1ξ2h0/1400e0 =1.010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3.5条

e=ηe0+h/2-a=3.544

r0N d e=f cd bx(h0-x/2)

97.93=13800x(0.31-x/2)

解得 x= 0.024m< ξb h0=0.56×0.31=0.174m故为大偏心受压构件。

A s=(f cd b x-r0N d)/f sd=0.0010746m2=1074.6mm2

μ=100A s/(bh0)= 0.35% > 0.2%

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9.1.12条的要求。选用φ16@180mm,实际As= 1117.0 mm2

0.51×10-3f cu,k1/2bh0=865.9KN > r0V d= 50.6kN

故抗剪截面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9条的要求。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10条

0.50×10-3α2f td bh0=215.5 kN > r0V d=50.6kN

故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仅需按(JTG D62—2004)第9.3.13条构造要求配置箍筋。

②结点(A\E)

l0=4.40m, h=δ+C1=0.55m, a=0.04m, h0=0.51m, b=1.00m, M d= 247.16kN.m ,N d= 27.63kN V d= 465.19kN

e0=M d/N d=8.945m

i=h/121/2=0.159m

长细比 l0/i=27.71 >17.5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3.10条

ξ1=0.2+2.7e0/h0= 47.557 >1.0,取ξ1=1.00

ξ2=1.15-0.01l0/h=1.070>1.0, 取ξ2=1.00

η=1+(l0/h)2ξ1ξ2h0/1400e0 =1.003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3.5条

e=ηe0+h/2-a= 9.204 m

r0N d e=f cd bx(h0-x/2)

254.29=13800x(0.51-x/2)

解得 x= 0.038m< ξb h0=0.56×0.51=0.286m 故为大偏心受压构件。

A s=(f cd bx-r0N d)/f sd= 1750.1mm2

μ=100A s/(bh0)= 0.34% > 0.2%

选用φ16@110mm,实际A s= 1827.8 mm2

0.51×10-3f cu,k1/2bh0=1424.6KN > r0V d=465.2kN

故抗剪截面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9条的要求。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10条

0.50×10-3α2f td bh0=354.5kN < r0V d= 465.2kN

需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7条

V cs=a1a2a30.45×10-3bh0(2+0.6ρ)f cu,k0.5ρsv f sv= 899.46kN> r0V d= 465.2 kN

故斜截面内混凝土与箍筋共同的抗剪承载力已满足要求。

2、底板(C-D\D-F)

钢筋按左、右对称,用最不利荷载计算。

①跨中

l0=4.40m, h=0.35m, a=0.04m, h0=0.31m, b=1.00m,

M d= 152.29 kN.m N d= 173.83 kN V d= 9.39 kN

e0=M d/N d= 0.876m

i=h/121/2=0.101 m

长细比 l0/i=43.55>17.5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3.10条

ξ1=0.2+2.7e0/h0= 7.830 > 1.0 取ξ1=1.00

ξ2=1.15-0.01l0/h=1.024 >1.0, 取ξ2=1.00

η=1+(l0/h)2ξ1ξ2h0/1400e0=1.040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3.5条

e=ηe0+h/2-a= 1.046m

r0N d e=f cd bx(h0-x/2)

181.84 = 13800x(0.31-x/2)

解得 x= 0.046m< ξb h0=0.56×0.31=0.174m 故为大偏心受压构件。

A s=(f cd bx-r0N d)/f sd= 1641.6 mm2

μ=100A s/(bh0)= 0.53%> 0.2%

选用φ16@120mm,实际A s= 1675.5 mm2

0.51×10-3f cu,k1/2bh0=865.9KN > r0V d= 9.4kN

故抗剪截面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9条的要求。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10条

0.50×10-3α2f td bh0=215.5 kN > r0V d= 9.4 kN

故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仅需按(JTG D62—2004)第9.3.13条构造要求配置箍筋。

②结点

l0=4.40m, h=δ+C1=0.55m, a=0.04m, h0=0.51m, b=1.00m, M d= 245.92 kN.m N d= 173.83 kN V d= 465.19 kN

e0=M d/N d= 1.415m

i=h/121/2=0.159m

长细比 l0/i=27.71 >17.5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3.10条

ξ1=0.2+2.7e0/h0= 7.690 >1.0,取ξ1=1.00

ξ2=1.15-0.01l0/h=1.070>1.0, 取ξ2=1.00

η=1+(l0/h)2ξ1ξ2h0/1400e0 =1.016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3.5条

e=ηe0+h/2-a= 1.673 m

r0N d e=f cd bx(h0-x/2)

290.83 = 13800x(0.51-x/2)

解得 x= 0.043< ξb h0=0.56×0.51=0.286m 故为大偏心受压构件。

A s=(f cd bx-r0N d)/f sd= 1505.7 mm2

μ=100A s/(bh0)= 0.30%> 0.2%

选用φ16@130mm,实际A s= 1546.6 mm2

0.51×10-3f cu,k1/2bh0=1424.6KN > r0V d= 465.2 kN

故抗剪截面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9条的要求。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10条

0.50×10-3α2f td bh0=354.5kN < r0V d= 465.2 kN

需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7条

V cs=a1a2a30.45×10-3bh0(2+0.6ρ)f cu,k0.5ρsv f sv= 840.28 kN> r0V d= 465.2 kN

故斜截面内混凝土与箍筋共同的抗剪承载力已满足要求。

3、左、右侧板(A-C,E-F)

①板中

l0=2.85m, h=0.40m, a=0.04m, h0=0.36m, b=1.00m,

M d= 142.82 kN.m N d= 248.90 kN V d= 4.9 kN

e0=M d/N d= 0.574 m

i=h/121/2=0.115m

长细比 l0/i=24.68>17.5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3.10条

ξ1=0.2+2.7e0/h0= 4.527>1.0 取ξ1= 1.0

ξ2=1.15-0.01l0/h=1.079>1.0, 取ξ2=1.00

η=1+(l0/h)2ξ1ξ2h0/1400e0= 1.023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3.5条

e=ηe0+h/2-a= 0.745 m

r0N d e=f cd bx(h0-x/2)

185.37 = 13800x(0.36-x/2)

解得 x= 0.040m< ξb h0=0.56×0.36=0.200m 故为大偏心受压构件。

A s=(f cd bx-r0N d)/f sd= 1069.0 mm2

μ=100A s/(bh0)= 0.30%> 0.2%

选用φ16@180mm,实际A s= 1117.0 mm2

0.51×10-3f cu,k1/2bh0=1000.0KN > r0V d= 4.9kN

故抗剪截面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9条的要求。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10条

0.50×10-3α2f td bh0=248.8kN > r0V d= 4.9kN

故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仅需按(JTG D62—2004)第9.3.13条构造要求配置箍

筋。

②结点

l0=2.85m, h=t+C2=0.60m, a=0.04m, h0=0.56m, b=1.00m,

M d= 207.76 kN.m N d= 248.90 kN V d= 80.96 kN

e0=M d/N d= 0.835m

i=h/121/2=0.173m

长细比 l0/i=16.45<17.5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3.10条,不考虑偏心距增大系数,η=1.000。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3.5条

e=ηe0+h/2-a= 1.093 m

r0N d e=f cd bx(h0-x/2)

271.97 = 13800x(0.56-x/2)

解得 x= 0.037m< ξb h0=0.56×0.56=0.312m 故为大偏心受压构件。

As=(f cd bx-r0N d)/f sd= 910.7 mm2

μ=100A s/(bh0)= 0.16%< 0.2%

应按最小配筋率配置受拉钢筋。

选用φ16@180mm,实际A s= 1117.0 mm2

0.51×10-3f cu,k1/2bh0=1558.7KN > r0V d= 81kN

故抗剪截面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9条的要求。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10条

0.50×10-3α2f td bh0=387.8kN > r0V d= 81.0kN

故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仅需按(JTG D62—2004)第9.3.13条构造要求配置箍筋。

4、中间板(B-D)

①板中

l0=2.85m, h=0.40m, a=0.04m, h0=0.36m, b=1.00m,

M d= 129.99 kN.m N d= 465.19 kN V d= 108.59 kN

e0=M d/N d= 0.279 m

i=h/121/2=0.115m

长细比 l0/i=24.68>17.5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3.10条

ξ1=0.2+2.7e0/h0= 2.296> 1.0 取ξ1= 1.0

ξ2=1.15-0.01l0/h=1.079>1.0, 取ξ2=1.00

η=1+(l0/h)2ξ1ξ2h0/1400e0= 1.047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3.5条

e=ηe0+h/2-a= 0.452 m

r0N d e=f cd bx(h0-x/2)

210.50=13800x(0.36-x/2)

解得 x= 0.045 m< ξb h0=0.56×0.36=0.202m 故为大偏心受压构件。

A s=(f cd bx-r0N d)/f sd= 566.8 mm2

μ=100A s/(bh0)= 0.16%< 0.2%

应按最小配筋率配置受拉钢筋。

选用φ16@270mm,实际A s= 744.7 mm2

0.51×10-3f cu,k1/2bh0=1005.6KN > r0V d= 108.6 kN

故抗剪截面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9条的要求。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10条

0.50×10-3α2f td bh0=250.2kN > r0V d= 108.6 kN

故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仅需按(JTG D62—2004)第9.3.13条构造要求配置箍筋。

②结点

l0=2.85m, h=t+C2=0.80m, a=0.04m, h0=0.76m, b=1.00m,

M d= 33.22kM.m N d= 465.19 kN V d= 400.99 kN

e0=M d/N d= 0.071 m

i=h/121/2=0.231m

长细比l0/i=12.34<17.5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3.10条,不考虑偏心距增大系数,η=1.000。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3.5条

e=ηe0+h/2-a= 0.431 m

r0N d e=f cd bx(h0-x/2)

200.69=13800x(0.76-x/2)

解得 x= 0.019 m< ξb h0=0.56×0.76=0.426m

A s=(f cd bx-r0N d)/f sd= 706.1 mm2

μ=100A s/(bh0)= 0.09%< 0.2%

应按最小配筋率配置受拉钢筋。

选用φ16@130mm,实际A s= 1546.6 mm2

0.51×10-3f cu,k1/2bh0=2123.0 kN > r0V d= 401.0 kN

故抗剪截面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9条的要求。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10条

0.50×10-3α2f td bh0=528.2kN > r0V d= 401.0 kN

故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仅需按(JTG D62—2004)第9.3.13条构造要求配置箍筋。

(五)配筋图

计算所得配筋如下表所示。

实际配筋如下表所示。配筋图见设计图纸。

(六)基底应力验算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规定。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计算如下:

[δ]=[δ0]+k1γ1(b-2)+k2γ2(h-3)=340 Kpa

式中 [δ]—地基土修正后的容许承载力(Kpa)

[δ0]—承载力容许值综合评价为:180Kpa

b—基础地面的最小宽度,当b<2m时,取b=2m计,当b>10m时,取b=10m计,(b=10m) h—基础底面的埋置深度(m),自天然地面算起,对于受水流冲刷的基础自一般冲刷线算起;当h<3m时,取h=3m;当h/b>4时,取h=4b;(h=3m)

k1,k2—基底宽度、深度修正系数;

γ1—基底持力层土的天然重度(kN/m3);若持力层在水面以下且为透水者,应取浮重度;γ2—基底以上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若持力层在水面以下且为透水者,应取浮重度;若为不透水者,不论基底以上土的透水性质如何,一律取饱和重度;

1、荷载计算(取单位涵长计算)

(1)渠底荷载

箱重力 P箱=2γ2(δL+1.5t h0+2C1C2)=240kN

基础重力 P基=γ3Bd=24.5kN

垫层重力 P垫=γ4Bd=146.88kN

上覆填土重力 P土=γ1HL+γ1(H+h)*2C=617.54kN

水重力 P水=γ水h=295.8kN

(2)渠坂

箱重力 P箱=2γ2(δL+1.5t h0+2C1C2)=240kN

基础重力 P基=γ3Bd=24.5kN

垫层重力 P垫=γ4Bd=146.88kN

填土重力 P土=γ1HL+γ1(H+h)*2C=1315.2kN

2、基底应力

(1)渠底

N= P箱+ P基+ P土+P水= 1324.72 kN

由《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第3.2.2-2式

σ=N/A= 130.0 kPa < [σ0]=340 kPa 满足承载力要求。

(2)渠坂

N= P箱+ P基+ P土= 1726.6 kN

由《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第3.2.2-2式

σ=N/A= 169.3 kPa < [σ0]=340 kPa 满足承载力要求。

(七)裂缝宽度验算

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第1.0.7条规定:

该箱涵所处环境类别为:该箱涵所处环境类别为:Ⅰ类

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第6.4.2条规定钢筋砼构件其计算裂缝宽度不应超过:0.20 mm 1、顶板

(1)跨中

l0 = 4.40 m ,h = 0.40 m ,a = 0.04 m ,A S= 733.04 mm2

y s= 0.15 m ,h0 = 0.36 m ,b = 1.00 m ,d= 14 mm

M d = 49.03 kN ·m ,N d = 83.22 kN ,V d = 26.91 kN

e0 = M d/N d =0.589 m N l= 83.22 kN,

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第6.4.4条规定:

偏心受压构件:σss= N1(e s-z)/A s z

ηs=1+h0/4000/e0(l0/h)2= 1.00

e s=ηs e0+y s= 0.74

r f'=(b f'-b)h f'/b/h0= 0

Z=(0.87-0.12(1-r f')(h0/e s)2)h0= 0.30

σss= 0.16 Mpa

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第6.4.3条规定:

W tk= C1C2C3σss/E s((30+d)/(0.28+10ρ))

C1= 1.0

C2= 1.00

C3= 0.9

E s= 2.0E+05 Mpa

ρ=(A s+A p)/(bh0+(b f-b)h f= 0.60%

W tk= 0.0001 mm < 0.20mm 满足要求。

同理可得:

(2)角点

W tk= 0.0001 mm < 0.20mm 满足要求。

2、底板

(1)跨中

W tk= 0.0001 mm< 0.20mm 满足要求。

(2)角点

W tk= 0.0001 mm < 0.20mm 满足要求。

3、侧板

(1)板中

W tk= 0.0000 mm < 0.20mm 满足要求。

(2)角点

W tk= 0.0000 mm < 0.20mm 满足要求。

4、中间板

(1)板中

W tk= 0.0003 mm < 0.20mm 满足要求。

(2)角点

W tk= 0.0000 mm < 0.20mm 满足要求。

(八)沉降验算

1、计算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应力

p:

基础自重及其上的土重为: k G G Ad γ=, G γ—回填土和基础加权平均重度;

A —基础底面积(A a l =?)

; d —基础埋深。如地下水面超过基础底面时应扣除水浮力10k G w G Ad Ah γ=-,w h —水位距

基础底面距离。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为:k k

k F G p A

+=

k F ——上部荷载准永久值组合;

基础底面自重压力为:ch m d σγ=,

m γ——基底以上原状土加权平均重度或浮重度;i i

m i

h

h

γγ=

∑∑。

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为:0k ch p p σ=- 由上述计算取最不利荷载得 :p 0= 178.1 Kpa 2、 确定分层厚度、沉降计算深度:

由b=10.2查《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表4.3.6 得z ?=1.0。

当①无相邻荷载影响;②1.030.0m b m ≤≤;同时满足时,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式4.3.7:(2.50.4ln )n z b b =-得z n =16m 。 3、 列表计算分层沉降量:

l 1 = l /2 =5.0,b 1 = b /2=5.1。i z 为层底埋深(各层土的层底至基础底面),表格最底行i n z z =,倒数第二行i n z z z =-?。第4列为4乘以查《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表M.0.1-2得到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i a 。

上表中l 1 = l /2 = 5.00m ,b 1 = b /2 = 5.1m ;z n = 8.76m 范围内的计算沉降量∑?s = 181.5 mm, z = 7.76m 至8.76m(?z 为1.0m ,最后一层土向上?z 厚度)计算沉降量:?s'n =4.16 mm ≤0.025∑?s'i = 0.025×181.5 = 4.54 mm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式5.3.6),满足要求,否

则加大计算深度,直到满足为止。

4、确定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s:

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

11

11

i i i i

i

s

i

i i i i

si

si

z a z a

A

E

A z a z a

E E

--

--

-

==

-

??

?

??

∑∑

。查《基规》表5.3.5

得ψs=0.2。

5、最终的沉降量:

s = ψs s' = ψs∑?s'i=0.2*181.5=36.3mm

(九)抗浮验算

取纵向1m进行计算:

箱重:W=侧壁自重+上、下底板重=3*0.4*3.2*25*1+8.4*0.4*25*2*1+ 1/2*0.2*0.2*1*25*8=96+168+4=268kN

砂砾垫层重:G1=0.8*10.2*18=146.88kN

C25硂重:G2=0.1*10.2*24=24.48kN

上覆土重:G3=9.8*18*3.04=536.3kN

总重:G=268+146.88+24.48+536.3=975.66kN

水头高度h0=4.1m

水重度:ω=10kN/m3

浮力:F=Aωh0=10.2*1*4.1*10=418.2kN

G/F=2.33>1.05 满足要求。

混凝土箱涵施工方案

混凝土箱涵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二队)主要工作内容为总长10.8km(5+300~16+100)的新建工程,路面结构为20cm厚天然颗粒料底基层、20cm厚级配碎石基层、沥青粘结层及透层、10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设计时速110km/h;其中包括道路范围内植被的清理、土石方开挖与回填、排水、桥梁的施工,标识与标线,以及路缘石、防撞护栏等交通附属设施。 钢筋混凝土箱涵工程数量表 箱涵采用C25混凝土,其余部位均采用C15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0mm。涵洞基底承载力不小于160KPa,箱涵两侧与现况箱涵、沟渠顺接。 2 编制依据 主要编制依据如下表所示(包括但不局限于):

3 施工准备 (1)熟悉设计图纸、相应规范及各类文件要求,施工前向现场人员进行技术、操作、安全、文明施工、环保交底,满足《给水排水构造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的相关规定,确保交底内容无遗漏,每份交底到位。确保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人身安全、绿色文明施工。 (2)熟悉施工现场环境,排查清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险建筑等的分布情况。本工程危险源包括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中毒、火灾、职业病等。针对此类工程存在的上述危险源,现场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和排查。 4 资源配置 4.1投入人力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确保工程建设目标,原地面处理工作由作业队伍负责,项目副经理主管,各作业工区根据施工进度及强度进行人力配备,拟配置职工65名人员配备(见下表)。 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5 施工工艺 5.1施工工艺流程 开挖测量放样→基坑开挖(探明管线)→地基检测(处理)→基础测量放样→安装垫层模板→浇筑垫层混凝土→拆模养生→底板、墙身测量放样→安装底板钢筋、模板→浇筑底板混凝土→养生→

箱涵结构计算书

箱涵结构计算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示意图: 二、基本设计资料 1.依据规范及参考书目: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以下简称《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04,以下简称《通规》 《涵洞》(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熊启钧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高层建筑基础分析与设计》(宰金珉、宰金璋)2.几何信息: 箱涵孔数n = 1 孔净宽B = 2.900 m 孔净高H = 2.500 m 底板厚d1 = 0.500 m 顶板厚d2 = 0.500 m 侧墙厚d3 = 0.400 m 加腋尺寸t = 0.250 m 3.荷载信息: 埋管方式:上埋式 填土高Hd = 3.200 m 填土种类:密实砂类土、硬塑粘性土内摩擦角φ = 36.0 度水下内摩擦角φ = 32.0 度 填土容重γ = 22.000 kN/m3填土浮容重γs = 18.000 kN/m3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4.荷载系数: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γQ1k= 1.20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γQ2k= 1.10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1k= 1.05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2k= 1.20 构件的承载力安全系数K = 1.35

5.材料信息: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纵向受力钢筋种类: HRB335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s = 0.040 m 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ωmax = 0.250 mm 6.荷载组合: 7.荷载组合下附加荷载信息: 8.约束信息: 第1跨左侧支座约束:铰支 第1跨右侧支座约束:铰支 9.地基土参数: 按弹性地基上的框架进行箱涵内力计算。 地基模型:弹性半空间模型 地基土的泊松比μo = 0.200 地基土的变形模量Eo = 20.00 MPa 三、荷载计算 1.垂直压力计算 顶板自重q v2= d2×25 = 12.500kN/m 垂直土压力计算公式如下: q v1 = K s×γ×H d 工况:正常使用,顶板上的垂直土压力q v1 = 84.053kN/m 作用于顶板上的垂直压力qt = q v1+q v2 = 96.553kN/m 2.侧向水平土压力计算 水平土压力计算公式如下: q h= γ×H×tan2(45°-φ/2) 3.汽车荷载 由《通规》第4.3.1条规定并考虑车辆荷载的相互作用得到:q q = 8.676 kN/m,顶板承受汽车荷载 汽车荷载产生的对称作用于侧墙两侧水平土压力为: q qh = q q×tan2(45°-φ/2) = 2.25 kN/m 4.荷载单位及方向规定 垂直、平行集中荷载单位:kN 弯矩单位:kN·m 均布荷载、三角形、倒三角形等线性分布荷载单位:kN/m

箱涵混凝土浇筑方案.(DOC)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工程廊坊市段工程箱涵混凝土浇筑方案 合同编号: 批准: 校核: 编制: 中国水利水电第X工程局有限公司X标项目部 20XX年X月X日

箱涵混凝土施工方案 1、概述 本工程为南水北调中期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廊坊市段TJ4-3标,设计桩号为XW99+897~XW111+600,标段长度11.703km,本标主要以有压箱涵为主,有压箱涵共长10.723km,为3孔4.4×4.4m钢筋混凝土箱涵;该工程段内除箱涵外,共有各种建筑物17座,其中:河渠交叉建筑物6 座,公路交叉建筑物4座,通气孔5 座,保水堰1座,分水口1座。 2、箱涵混凝土施工特点 本工程主体结构主要为输水箱涵形式,输水箱涵为三孔有压箱涵,三孔分别为两边孔和中孔,箱涵净空为4.4m×4.4m,箱涵高度为5.6m,边墙厚为0.55m,中墙厚为0.45m,箱涵每15m为一节,每节箱涵之间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宽度为3cm。 本工程混凝土主要为薄壁混凝土结构,根据混凝土结构形式,为便于工程施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投入,项目部拟采用简易钢模台车做支撑进行辅助施工。 3、编制依据及原则 3.1、编制依据 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廊坊市段工程TJ4-3标合同文件》; 2)、《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廊坊市段工程TJ4-3标施工图纸》; 3)、与业主单位所有往来函件及补遗资料; 4)、本标段现场实际情况; 5)、主要依据现行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3.2、编制原则 3.2.1、安全的原则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OHSAS18001、ISO14000及工程建设程序。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制定可靠合理的安全措施并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在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3.2.2、指导施工的原则 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以往类似工程实践经验,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主要针对工程主体及关键部位制定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案,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钢筋混凝土箱涵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宁绩高速公路路基第四合同段箱涵首件制 7 Φ16钢筋T 34.273 8 φ12钢筋T 4.37 原材料进场后经检验合格并得到总监办批复,方可使用。 五、施工工艺 (一)、计划工期K19+370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的施工计划工期为:2011年6月5日~2011年7月20日。 (二)、基础开挖及基坑清理在开挖基坑前,基坑两侧先挖临时排水沟,以降低基坑水位,以免让地表水或地下水浸湿基底土质。基坑开挖须放坡(1:0.5),且每侧多挖80cm的支模空间和基底排水沟位臵。排水沟应留在基础以外,且在低洼处挖集水井,用水泵抽走。防止积水浸泡基底、降低基底承载力。开挖前用白灰撒出基础开挖线,施工中严格按照基础开挖线进行开挖。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底。先用挖掘机挖至设计标高以上20cm处,再由人工开挖整平。基坑开挖完毕后,及时进行基底标高、平面位臵和地基承载力的检测,地基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值,检验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如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做换填处理或与监理及设计单位联系确定处理方案,以满足施工和设计要求。 (三)、模板安装在基础开挖施工完成后,进行测量放线恢复轴线,开始模板安装,模板使用钢管支撑,用对拉杆拉紧,拉杆外套PVC管。内模清理干净后涂刷脱模剂,钢模板及其配件成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模板安装时严格控制结构尺寸,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钢管安装在密实的地基基础上,防止不均匀沉降。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结构尺寸、平面位臵、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模板施工完成检测合格后进行下道工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宁绩高速公路路基第四合同段箱涵首件制序。(四)、箱涵混凝土浇筑1、拌制与运输箱涵基础采用C15混凝土浇筑,涵身采用C30混凝土浇筑。采用我自建拌合站拌制,(拌制混凝土配料时,各种材料计量器需经过计量复核。对骨料的含水量,随着天气变化经常检验,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保证混凝土的水灰比及和易性与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相同),运输方式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途中应以2~4r/min的慢速进行搅动,运至现场后进行塌落度检测,混凝土塌落度应控制在10mm~30mm。 2、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前,将模板内的杂物和积水清理干净。并对支架、模板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浇筑时以吊车或人工的方式送入模板内。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每层保持在30cm左右,混凝土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度不宜超过2 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若倾落高度超过2m,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 3、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应密实、连续,振捣棒竖直插入,快插慢拔,每次振捣时间控制在30s左右,振捣时应注意,振动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宁绩高速公路路基第四合同段箱涵首件制器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振动过程中,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振捣时严禁过振和漏振。当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为平坦、泛浆,可停止混凝土的振捣。此过程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标高。(五)、混凝土拆模与养生1、拆模模板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拆时严禁抛扔。拆模时间不宜过早,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至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拆除模板时,不允许用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进行。模板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2、养生在混凝土浇筑完毕达到初凝后开始进行洒水养生,并用养生布进行覆盖。养生时间为7d,并且在养生期间不得受水的冲刷侵袭。(六)、沉降缝设臵沉降缝的设臵目的:是避免结构物因荷载或地基承载力不均匀而发生不均匀沉陷,产生不规则

钢筋混凝土箱涵专项施工方案

钢筋混凝土箱涵专项施工方案

K1+980箱涵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箱涵位于K1+980处,箱涵横断面为单箱两室,每室净空尺寸(B ×H)为4×3.5m,涵总宽度8.36m,箱涵全长69.71m, 本箱涵与道路斜交60o角。 本工程所处地段为基础下部采取CFG桩基处理,并且地下水位较高,同时基槽开挖难度大。采用现浇钢筋砼整体式框架结构,涵体强度等级为C25砼,设置沉降缝2道, 分别为22m/道,沉降缝缝隙宽 0.03m。 二、施工部署 (1)施工原则: 我方拟投入一批建筑经验丰富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合理安排劳动力,提高机械使用率,一如既往地贯彻“创一流质量,争最佳服务”的质量方针,精心组织施工,提早或按进度完成工程施工任务,争创优质工程。 三、施工工艺及具体施工方法 基坑开挖—施工放样—基底垫层施工—放样—底板钢筋绑扎—底板模板支设—底板砼浇筑—侧墙钢筋绑扎—墙身模板支设—顶板模板支设—顶板钢筋绑扎—墙身、顶板砼浇筑—砼养护—模板拆除—防水处理、沉降缝处理。 (1)技术准备: 开工前做好施工资料的准备工作,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

的弃土石充填河沟形成施工平台、材料般运便道、施工便道,材料堆放在右边南岸,改河沟方向意向简图。 (4)严格控制平面位置、断面尺寸和标高,严禁扰动基底。土质基坑开挖放坡1:0.5,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预留30cm厚人工清基,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弃土石、材料及机具堆放设置在距坑顶边缘1.0~2.0m外的地方,且不小于基坑深度,以减少压力振动,保证基坑边坡稳定性。基槽底部必须留置300mm×300mm的排水沟,以便排出沟底存在的地下水和雨水,保证基础开挖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及规范有关规定。 (5)根据现场踏勘并结合设计图纸,由于箱涵施工面全线都设计有直径为φ400mmCFG桩,并且已经全部施工完毕。然而CFG桩桩顶高程为15.50m,而箱涵涵底高程为14.75,即在对箱涵基础进行施工前,必须对其高出的土方进行挖除和CFG桩突出部分进行破除处理。为保护CFG桩,我施工方将采取反铲挖掘机对高出桩顶部分沟槽进行开挖,桩底部分土方则利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开挖。由于桩基施工队在打桩(CFG桩)浇筑砼时,在桩头周围留置了大量的砼料,并且未做任何清理,导致桩头周围形成了一层砼块层,对此我施工队将利用机械破除砼并与下面土方一并挖除,外运至指定地点。 基坑开挖时,若两侧存在软土、淤泥则必须用木桩进行支护,防止边坡土方塌陷或淤泥滑坡导致箱涵基础施工作业面受到影响。当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时,对基底进行地基检测,如实际基底与设计不符,及时与设计单位和监理取得联系,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理,当达到设

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方案(1)

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方案 (一)测量与放样 1、用全站仪放出箱涵中心线和道路中心线,用水准仪测出地面高程。 2、核对设计提供地质资料,决定开挖坡度,排水方案和支护方案,定出开挖范围。 3、根椐箱涵中心线和道路中心线用全站仪,钢尺放出基坑底线和基坑上口开挖线.把中心桩和开挖边线用全站仪引出护桩。 (二)基础施工 1、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边坡,坡度采用1:0.5。基底四周设0.5米宽排水沟和0.5米宽 工作面。 (2)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挖掘机开挖基坑,挖至距坑底30cm时, 报请监理工程师,将地基承载力检测部位挖至设计标高进行检测,地基承载力符合要 求后,人工按设计标高清理基坑,在基底四周人工挖排水沟,挖至标高的基坑,及时 检查基坑尺寸、高程,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砂砾垫层施工 基坑开挖完成后,铺筑40cm厚砂砾垫层,分两层填筑,用压路机压实,压实度达 到96%以上。 3、垫层混凝土施工 (1)垫层支模采用5cm*10cm(宽*高)钢模板,短钢筋打入砂砾垫层固定.模板 安装位置、平面尺寸、轴线偏位、相邻模板高差满足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及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经现场技术人员自检合格后,上 报监理工程师检验,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2)混凝土浇筑:当混凝土到现场时,检查其坍落度、均匀性等指标,合格后方可 使用。 垫层采用C20混凝土,由2号混凝土拌和站供应。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实,浇筑完

成后先用刮杠刮平,再用木抹子搓平。 (3)试件制取:混凝土施工中,按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相关要求,每工作班制取2组混凝土试件,同时多制取1-2组标养。 (4)混凝土养生:混凝土表面二次压光以后及时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养护过程中,基坑四周开挖排水沟,防止雨水进入基坑内。 (5)模板拆除:模板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外观质量、几何尺寸并签认,以便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基础检查项目 ,缝内填塞涂沥青浆膏木板,八字墙与涵台设沉降缝宽1cm,缝内用沥青麻絮填塞。 (三)箱涵施工 施工顺序: 箱涵分段浇筑,第一次浇注至底倒角上口。第二次浇注涵身剩余部分。浇注时,采用隔段浇注法,沉降缝在第二次浇注的镶段时在前一段立面处填塞涂沥青浆膏木板,利于后期沥青麻絮填充。 1、恢复中线

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多年桥梁施工经验,对桥梁混凝土箱涵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提出了箱涵施工方法。 关键词:土方开挖;钢筋混凝土施工;砼浇筑 桥梁主体工程的施工流程为:测量、放线→基抗土方开挖→箱涵基础处理→基础垫层砼→箱涵底板→、立柱,钢筋架立、绑扎、校正→箱涵底板砼浇筑→箱涵立模→箱涵顶板钢筋架立、校正→箱涵立柱、顶板砼浇筑→拆模结构验收→沟槽土方回填。 1、土方开挖 由于场地平坦,开挖深度一般6—7m,土质较好,开挖稳定边坡拟定为1:1,开挖面为:底宽为孔宽两边各留1m作施工通道。土质较差考虑打木桩栏夹板档土。经监理工程师对开挖剖面的实地放样成果复核无误后,即进行开挖。 采用机械开挖,以反铲1m3的挖掘机挖装,(约70%)作弃土运至弃碴场,其余在附近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相对集中堆放,待后回填之用。采用推进、自上而下,分两层进行开挖。根据地质报告可直接挖到设计高程,机械开挖预留0.2m 采用人工清理到设计标高,以防对原有基础土体的扰动和破土方。削坡1:1部分用1m3挖掘机接力转运开挖。土方分开二个作业面,也从中间两头推进。 2、排水系统 无论是在开挖过程中,还是在箱涵砼施工过程中,基抗均要求保持干燥。因此要做好基抗排水,及时排除地下水和雨水。 排水系统由基坑集水、抽水和上部排水沟组成。若在开挖时地下水出位较高,可在开挖时逐层先在基坑四周开导沟并通向每100—200m设置的集水井,经抽水后,进入地表排水梁排入现有水沟。水泵单机流量选用20m/s,扬程6—7m,水泵数量由现场水量定。原则上保证基坑内无积水。 3、箱涵基础施工 开挖完成后,经测量校核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达到设计承载力后,即进行砼的垫层铺筑和枕梁的浇筑。 4、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

钢筋混凝土箱涵

钢筋混凝土箱涵 2.1基础处理 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开挖前注意做好防排水设施,开挖按变形缝设置跳槽开挖,必要时做好临时支护工作。 基底须整平夯实,并做基底承载力检测,若达不到150Kpa,则需换填碎石或砂砾。 基底满足设计要求承载力后,按设计要求立模施作混凝土垫层。 2.2底板及侧墙钢筋绑扎 在垫层上测量放线并画出钢筋布置大样及立模边线,然后绑扎底板及侧墙钢筋,绑扎侧墙钢筋时在外侧用钢管搭设临时支架以防钢筋笼变形。钢筋主筋保护层为3㎝(墙身钢筋靠内模侧绑双峰式垫块),底板下层筋保护层为4㎝,钢筋锚固长度为35d,搭接长度为42d,钢筋搭接接头百分率不大于25%。 2.3内支撑及内模施工 内支撑采用φ50钢管搭设,纵横向布距不大于1m,竖向布距不大于1.2 m,顶部用可调托撑顶纵梁,纵梁上布置横梁,横梁上为顶模。内支撑的横向钢管应与内侧模在横竖带节点处用钢管卡子连接(内外模的横竖带均采用双根钢管),起到横向内支撑作用。内模采用1.5㎡的大平面模板制作,表面要求光洁无错台,模板接缝加贴密封胶条。 2.4绑扎顶板钢筋、立外模 顶板钢筋底垫双峰式垫块,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绑扎,支撑箍筋应适当予以点焊,保证上层钢筋网片不变形。 外模采用普通钢模板组拼,外模的固定采用φ16拉杆内外对拉,并以圆木或钢管辅助支顶。 2.5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灌注入仓采用吊车配合下料漏斗进行,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 2.6变形缝处理 箱涵涵身每隔10~18米设变形缝一圈(包括基础),凡地基土质发生变化以及地基填挖交界处,均设置变形缝,缝宽2~3㎝。变形缝橡胶止水带采用QZ5—400型橡胶止水带。 箱涵在变形缝设置处,外围砼应加厚一圈,加厚尺寸为25㎝。在变形缝设置处内侧镶嵌3㎝厚油浸软木板,外侧填塞止水密封膏。为了保证整个变形逢竖直且在一个截面上,立模堵头处须立分离式两块模板(夹紧止水带),并与内外模板以螺丝杆连接,油浸木板对应中空管处用胶粘贴在堵头钢模上。

箱涵结构计算书

L p 图1-1 一、设计资料 (一)概况:***道路工程经过水库溢洪道处设置箱涵,箱涵净跨L 0=8.0米,净高h 0=10.5米,路基红线范围内长49米,箱涵顶最大填土厚度H=3.6米,填土的内摩擦角φ为24°,土体密度γ1=20.2KN/m 3,设箱涵采用C25混凝土(f cd =11.5MPa )和HRB335钢筋(f sd =280MPa)。桥涵设计荷载为城-A 级,用车辆荷载加载验算。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0。地基为泥质粉砂岩,[σ0]=380kPa ,本计算书主要内容为结构设计与地基应力验算。 (二)依据及规范 1、《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二、设计计算 (一)截面尺寸拟定(见图1-1) 箱涵过流断面尺寸由水利部门提供,拟定顶板、底板厚度δ=100cm (C 1=50cm ) 侧墙厚度 t =100cm (C 2=50cm ) 故 L P =L 0+t=8+1=9m h p =h 0+δ=10.5+1=11.5m (二)荷载计算 1、恒载 恒载竖向压力 P =γ1H+γ2δ=20.2×3.6+25×1 =97.72kN/m 2 恒载水平压力 顶板处: e p1=γ1Htan 2(45o -φ/2) =20.2×3.6×tan 2(45o -24o /2)=30.67 kN/m 2 底板处:e p2=γ1(H +h )tan 2(45o -φ/2)=20.2×(3.6+12.5)×tan 2 (45o -24o /2) =137.15kN/m 2 2、活载 城-A 级车辆荷载轴重按《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4.1.3条确定,参照《公 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4.3.4条2款,计算涵洞顶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车轮扩散角30o 。 1) 先考虑按六车道(7辆车)分布,横向折减系数0.55 一个汽车后轮横向分布宽 >1.3m/2 0.60/2+3.6 tan30o =2.38m

新规范箱涵结构设计(2010年7月).

1、孔径及净空约定: 净跨径L 0 = 3.0m 1、轴向力以杆件受压为正。净高 h 0 = 2.5m 2、弯矩以使箱涵内框一侧受拉为正。2、设计安全等级三级 3、截面剪力:使计算截面逆时针转动为正。结构重要性系数r 0 = 0.9 前提条件:1支座在杆件下方; 3、汽车荷载2x为计算截面距左端支座之距离。 荷载等级公路— Ⅰ级 4、支座反力以受压为正。 4、填土情况 5、以梁为隔离体,固端梁简化为简支梁时, 涵顶填土高度H =0.8m 图中所加的杆端力(轴力、弯矩及支反力均为正值,土的内摩擦角Φ =30°若计算得到的值为负值,则表示实际方向与图中所示填土容重γ1 =18kN/m 3 的方向相反。 地基容许承载力[σ0] = 200

kPa 6、本表格默认箱涵内水深为满水,也可以修改表格,5、建筑材料先不考虑水压力得到涵洞基底应力σmax,普通钢筋种类HRB335最后要求的基底应力为:σmax+h 水*10KPa。 主钢筋直径12mm 钢筋弹性模量Es =200000MPa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 = 280MPa 7、本表格未考虑砼收缩、温度变化的影响。 涵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 208、本表格已考虑涵洞设计细则中竖向土压力系数的影响。涵身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f cd =9.2MPa 9、本表格已考虑偏心受压构件裂缝宽度验算。 涵身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 td = 1.06MPa 钢筋混凝土重力密度γ2 = 25.0kN/m 3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 15混凝土重力密度γ3 = 24.0 kN/m 3(一截面尺寸拟定 (见图L-01顶板、底板厚度δ =0.3m C 1 =0.3m 侧墙厚度t =0.28m C 2 = 0.5m 横梁计算跨径L P = L 0+t = 3.28m L = L 0+2t = 3.56m 侧墙计算高度h P = h 0+δ = 2.8m h = h 0+2δ = 3.1m 基础襟边 c =0.2m 基础高度 d =0.4m 基础宽度 B = 3.96m [JTG/T D65-04--2007表9.2.2]h/D =0.22竖向土压力系数Ks = 1.09

钢筋混凝土箱涵专项施工方案

K1+980箱涵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箱涵位于K1+980处,箱涵横断面为单箱两室,每室净空尺寸(B ×H)为4×3.5m,涵总宽度8.36m,箱涵全长69.71m, 本箱涵与道路斜交60o角。 本工程所处地段为基础下部采取CFG桩基处理,并且地下水位较高,同时基槽开挖难度大。采用现浇钢筋砼整体式框架结构,涵体强度等级为C25砼,设置沉降缝2道, 分别为22m/道,沉降缝缝隙宽 0.03m。 二、施工部署 (1)施工原则: 我方拟投入一批建筑经验丰富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合理安排劳动力,提高机械使用率,一如既往地贯彻“创一流质量,争最佳服务”的质量方针,精心组织施工,提早或按进度完成工程施工任务,争创优质工程。 三、施工工艺及具体施工方法 基坑开挖—施工放样—基底垫层施工—放样—底板钢筋绑扎—底板模板支设—底板砼浇筑—侧墙钢筋绑扎—墙身模板支设—顶板模板支设—顶板钢筋绑扎—墙身、顶板砼浇筑—砼养护—模板拆除—防水处理、沉降缝处理。 (1)技术准备: 开工前做好施工资料的准备工作,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

纸,组织图纸会审及三级技术交底,力求将图纸中的问题在施工前进行澄清;制定详细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建立各阶段施工跟踪记录档案,做好技术交底和建立测量控制及测量放线工作,根据图纸提交材料、构件采购及加工计划。 (2) 施工用电、用水: 施工用水从项目生活区用DN25MM的镀锌钢管接至施工区域。 施工用电从业方指定地点变压器及发电机接通临时用电配电箱,在配电箱下一级设置移动电闸箱,供电系统采用两级漏电保护,确保安全用电 (3)施工段的划分: 在箱涵的中央有两处沉降缝,施工中将工程划分为三个施工段,每段22m,结构施工时,以此沉降缝为接口,分段间隔施工。 基坑开挖:根据土质进行基坑开挖,基坑分为三段开挖,按箱涵沉降缝分段施工, 有利基坑防护、抽水及清底的工作。采用挖掘机开挖,基坑开挖宽度约28米,基坑边坡坡度1:0.5。 基础底处理采用40cm片石及20cm级配碎石、充填压实,10cmC15素混凝土垫层。根据工程的结构形式,砼箱涵采用两次浇筑。底板与侧墙交接处距底板以上100cm设置施工缝。在沉降缝处加CB型橡胶止水袋,以防止漏水。 (3)基础开挖前,先在约K1+980桩号进行改河沟方向,基础开挖从箱涵左边(北面)进行施工,左边约40m涵基础陆地,开挖的弃土石可堆放箱涵的中间河沟里,河沟横向约15m宽,深约2m。利用左边

钢筋砼箱涵施工方案43160

K128+325钢筋砼箱涵 施工方案 一、施工概况及施工工艺 K128+325钢筋砼箱涵为1—400cm×300cm型排水兼人行涵洞,该洞中心桩号K128+325,与路线夹角90。,涵长为32.25m(左1 5.5米、右16.75米),进、出口均为一字墙,涵顶填土最大高度为2.88米。 本通道计划于9月15日开工,11月15日完工,工期62天。 1、进场测量 测量放样,恢复中线,并根据中线测地面线。 复核原设计图纸,根据新测地面线确定原进出口设计高程是否能满足实际需要,然后结合涵洞通用图作出施工图,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施工放样及挖基 由进场复测,以及加密的导线点放出涵洞的轴线,中桩和进出口两侧端点,并于中点、端点设置十字桩,在十字桩中打一小铁钉,然后用水泥砂浆固桩,以便施工过程中随时控制通道中轴线。报监理工程师复测后,用石灰撒出基坑开挖线;由进场复测并加密的水准点沿通道轴线、基坑处两端头,中桩以及左右各1/4钉木桩,并将高程引至各木桩,以便检测开挖深度。通道的挖基工作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先用挖掘机沿开坑线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20~30cm,然后用人工将剩余部分清理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整平。 3、箱涵砼施工:箱涵施工前,根据承载力检测资料,若有软基处理,则在清除软基后,铺设级配碎石。 清除基础表面泥土、砂浆等,并进行凿毛,根据其轴线中桩,端头桩等按设计用全站仪放出墙身线,并在基础上弹出墨线,沿墨线架立钢模,模板沿轴线方向每隔1.0米设一道拉杆,竖向每隔1.0米设一道拉杆,以防止模板下部变形,各拉杆通过蝴蝶扣与模板背侧钢管连接,拉杆均用双螺帽固定,以防止拉杆滑丝移位。模板内侧用墙身同宽的木方水平支撑模板,其间距不大于80cm×8 0cm,以确保模板钢度、垂直度和稳定性要求。按模板高度分上、中、下在模板两侧设置木制斜撑。两侧墙身平行模板之间设置水平面支撑,以保证涵洞净空准确。一切支撑及拉杆等固定就位后,自检模板平整度、垂直度以及稳定性,涵洞净空等,并请监理工程师现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砼浇筑预先清洗模板,砼基础,涂抹脱模剂,架设砼溜槽,拌和站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砼拌和,通过溜槽送入模内。人工按30 cm一层大致找平,采用2台插入式振动密实,并要求振动棒振动时不能触及模板。 4、现浇箱涵

箱涵结构计算书

L p 图1-1一、设计资料 (一)概况:***道路工程经过水库溢洪道处设置箱涵,箱涵净跨L 0=8.0米,净高h 0=10.5米,路基红线范围内长49米,箱涵顶最大填土厚度H=3.6米,填土的内摩擦角φ为24°,土体密度γ1=20.2KN/m 3,设箱涵采用C25混凝土(f cd =11.5MPa )和HRB335钢筋(f sd =280MPa)。桥涵设计荷载为城-A 级,用车辆荷载加载验算。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0。地基为泥质粉砂岩,[σ0]=380kPa ,本计算书主要内容为结构设计与地基应力验算。 (二)依据及规范 1、《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二、设计计算 (一)截面尺寸拟定(见图1-1) 箱涵过流断面尺寸由水利部门提供,拟定顶板、底板厚度δ=100cm (C 1=50cm ) 侧墙厚度 t =100cm (C 2=50cm ) 故 L P =L 0+t=8+1=9m h p =h 0+δ=10.5+1=11.5m (二)荷载计算 1、恒载 恒载竖向压力 P =γ1H+γ2δ=20.2×3.6+25×1 =97.72kN/m 2 恒载水平压力 顶板处: e p1=γ1Htan 2(45o -φ/2) =20.2×3.6×tan 2(45o -24o /2)=30.67 kN/m 2 底板处:e p2=γ1(H +h )tan 2(45o -φ/2)=20.2×(3.6+12.5)×tan 2 (45o -24o /2) =137.15kN/m 2 2、活载 城-A 级车辆荷载轴重按《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4.1.3条确定,参照《公 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4.3.4条2款,计算涵洞顶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车轮扩散角30o 。 1) 先考虑按六车道(7辆车)分布,横向折减系数0.55 一个汽车后轮横向分布宽 >1.3m/2 0.60/2+3.6 tan30o =2.38m >1.8m/2 故,两列车相邻车轴有荷载重叠,按如下计算横向分布宽度

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方案

东莞市虎门镇白马路(CEC电子工业园段)新建工程 钢 筋 混 凝 土 箱 涵 施 工 方 案 东莞市现代建设有限公司 2015年8月5日

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本工程箱涵为双孔箱涵,总长为120.66米,上游设 置20米过度段,下游设置25米过度段。箱涵垫层为30cm碎石垫层, 基础为10cm厚C25混凝土基础,底板、涵身、顶板均为50cm厚的 C30钢筋混凝土结构。翼墙为C30钢筋混凝土结构40mm厚。过度段 底板为C20素混凝土30cm厚,过度段护坡为浆砌片石护坡。 编制依据:东莞市虎门镇白马路(CEC电子工业园段)新建工程 施工图及相关规范。 (一)测量与放样 1、用全站仪放出箱涵中心线和道路中心线,用水准仪测出地面高程。 2、核对设计提供地质资料,决定开挖坡度,排水方案和支护方案,定出开挖范围。 3、根椐箱涵中心线和道路中心线用全站仪,钢尺放出基坑底线和基坑上口开挖线.把中心桩和开挖边线用全站仪引出护桩。 (二)基础施工 1、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边坡,坡度采用1:0.5。基底四周设0.5米宽 排水沟和0.5米宽工作面。 (2)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挖掘机开挖基坑, 挖至距坑底10cm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将地基承载力检测部位挖至 设计标高进行检测,地基承载力符合要求后,人工按设计标高清理

基坑,在基底四周人工挖排水沟,挖至标高的基坑,及时检查基坑尺寸、高程,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碎石垫层施工 基坑开挖完成后,铺筑30cm厚碎石垫层,分两层填筑,用压路机压实,压实度达到96%以上。 3、垫层混凝土施工 (1)垫层支模采用木模板,短钢筋打入碎石垫层固定.模板安装位置、平面尺寸、轴线偏位、相邻模板高差满足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及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经现场技术人员自检合格后,上报监理工程师检验,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2)混凝土浇筑:当混凝土到现场时,检查其坍落度、均匀性等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垫层采用C20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实,浇筑完成后先用刮杠刮平,再用木抹子搓平。 (3)试件制取:混凝土施工中,按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相关要求,每工作班制取2组混凝土试件,同时多制取1-2组标养。 (4)混凝土养生:混凝土表面二次压光以后及时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养护过程中,基坑四周开挖排水沟,防止雨水进入基坑内。 (5)模板拆除:模板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外观质量、几何尺寸并签认,以便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顶板35mm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设计 工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箱涵净跨径L。=2×4m,净高H。=2.5m,箱涵底面铺装砼0.1m+级配砂砾层0.8m(平均),两端填土r=18KN/m3,Φ=16.8°,箱涵主体结构砼强度等级为C30,箱涵基础垫层采用C15砼,受力钢筋采用HRB335钢筋,地基为细砂。截面尺寸见图L-01。 图L-01 二、设计依据 《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三、荷载计算 1、恒载 恒载竖向压力 p恒=γ 1H+ γ 2δ=63.47kN/m 2 顶板处 e p1=γ 1Htan 2(45°-Φ/2)= 30.18 kN/m2 底板处 e p2= γ 1(H+h)tan 2(45°-Φ/3)= 61.95 kN/m2 2、活载 水荷载垂直压力q车= ∑G/(a×b) = 32.26 kN/m 2水荷载水平压力e车= q车tan2(45°-φ/2) = 17.79 kN/m2 四、内力计算 1、构件刚度比 K=(I1/I2)×(hp/L p)=0.43

u=2K+1=1.87 2、节点弯矩和轴向力计算 截面构造如图L-02。 图L-02 ①a种荷载作用下(图L-03) 图L-03 涵洞四角节点弯矩 M aA=M aC=M aE=M aF= -1/u·pL p2/12 M BA=M BE=M DC=M DF= -(3K+1)/u·pL p2/12 M BD=M DB=0 横梁内法向力 N a1=N a2=N a1'=N a2'=0 侧墙内法向力 N a3=N a4=(M BA-M aA+pL p2/2)/L p N a5= -(N a3+N a4) 恒载 P=P恒 =63.47kN/m2 M aA=M aC=M aE=M aF= -54.82 kN·m M BA=M BE=M DC=M DF= -126.19 kN·m N a3=N a4=123.41 kN·m N a5= -246.83kN 2 水荷载p = q车= 32.26 kN/m

钢筋混凝土箱涵专项施工方案

晏家工业园区渝巫路改扩建及附属工程(一期工程) 1#箱涵及道路转换施工方案 一、概述 晏家工业园区渝巫路改扩建及附属工程 1#箱涵位于K4+300处,右幅涵洞 端头位于老渝巫路范围内,其土石方开挖深度达 12 米。由于 2011 年 3 月要 迎接交通部检查,老渝巫路也在改造中使其与新建渝巫路连通。为保证 1#箱 涵施工安全及迎检大道能够顺利通行,特编制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 2.1 、重庆市晏家工业园区机电材料园渝巫路改扩建及附属工程(一期工程) 施工图纸 2.2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2.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5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2.6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7 工程现场实际踏勘及周边地质情况调查 三、 1 #钢筋混凝土箱涵 3.1 土石方工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 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 [2009]87 号文)附件二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 本工程 基槽开挖深度为12m 超过5m 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 项工程范围”。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本方案实施,保证施工安全及过往行 人及车辆的安全。 3.1.1 受场地条件限制,箱涵开挖出的土方无处堆放。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将开挖出的土方用于前段的路基回填,待箱涵施工完毕后再另行借土回填。 建质 [2009]87 号文) GB50202-2002) GB50204-2002) JGJ107-2003) GB50204-2002)

3.1.2 由于基槽开挖过深,且有一半为回填土方,在开挖过程中,在基槽旁设一条出渣专用车道,便于土石方的运输。车道宽度 4 米(如附图一所示)根据基槽开挖进度随挖随修。 3.1.3箱涵四周工作面不得小于0.5m,基槽四周的土石方边坡分成两个阶梯开挖,两阶梯之间设1.5m宽的马道,边坡放坡系数,石方采用爆破施工,放坡系数为1:0.25;土方部分为回填土,放坡系数为1:1.5。 3.2 现浇混凝土箱涵施工 3.2.1 钢筋工程 3.2.1.1 材料 钢筋砼所使用钢筋,其钢号及规格均应符合设计的规定,钢筋的力学性能必须符合国标的规定。钢筋进场时应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在工程中使用前应作力学性能及化学分析复验。钢筋进场后,应根据钢筋的钢号、规格分别存放,不得混放。存放钢筋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3.2.1.2 准备工作 操作班组应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根据图纸情况放实样。核对图纸,计算下料长度。钢筋加工就在基地旁的钢筋房加工制作,并将制作好的构件对码整齐备用。 3.2.1.3 钢筋的调直与除锈 钢筋弯曲成型前必须调直及除锈。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油漆污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b.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c. 钢筋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伤痕不得使钢筋截面积减少5%以上。 3.2.1.4 钢筋加工

箱涵结构计算

箱涵结构计算 一. 箱涵结构分析计算说明 1.计算内容 淘浦东路—真南路下立交跨铁路段采用现浇混凝土箱形结构,主车道断面形式为单箱单室,机动车道净宽8.8米,净高4.5米,非机动车道净宽4.2米,净高2.5米,横断面见图1,箱涵全长43.7米. 图1 主通道箱涵横断面 箱涵采用C40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各部位结构尺寸见表1. 2.荷载及组合 (1)结构设计所考虑的荷载主要有三种:恒载,活载. 恒载:结构自重,顶板上覆土自重,静止土压力,路面铺装 活载:地面列车荷载(考虑冲击力的影响),机动车道车道荷载,非机动车道车道荷载,主动土压力 (2)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1:结构自重+顶板覆土自重+路面辅装+静止土压力 荷载组合2: 结构自重+顶板覆土自重+路面辅装+地面列车荷载(考虑冲击力的影响)+ 主动土压力 (3)主要设计参数 结构自重:钢筋混凝土重度3 /25m kN =γ 顶板上覆土自重: m kN q /48=

车行道路面辅装: m kN q /2.391= 非车行道路面辅装: m kN q /1962= 静止土压力:箱涵顶部m kN q /123=,箱涵底部m kN q /5.1064=(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2005) 主动土压力:箱涵顶部m kN q /4.665=,箱涵底部m kN q /3.1726=(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2005) 地面荷载:铁路荷载:中—活载 路面荷载:城A 车道荷载 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3 /18m kN =γ, 35=? 3.结构计算 荷载组合1,荷载组合2下的计算模型如图2,图3所示. q 4 图2

箱涵混凝土浇筑方案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工程廊坊市段工程 箱涵混凝土浇筑方案 合同编号: 批准: 校核: 编制: 中国水利水电第X工程局有限公司X标项目部 20XX年X月X日

箱涵混凝土施工方案 1、概述 本工程为南水北调中期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廊坊市段TJ4-3 标,设计桩号为 XW99+897~XW111+600,标段长度11.703km,本标主要以有压箱涵为主,有压箱涵共长 10.723km,为3孔4.4×4.4m钢筋混凝土箱涵;该工程段内除箱涵外,共有各种建筑物17座,其中:河渠交叉建筑物6座,公路交叉建筑物4座,通气孔5座,保水堰1座,分水口1座。 2、箱涵混凝土施工特点 本工程主体结构主要为输水箱涵形式,输水箱涵为三孔有压箱涵,三孔分别为两边孔和中孔,箱涵净空为4.4m×4.4m,箱涵高度为5.6m,边墙厚为0.55m,中墙厚为0.45m,箱涵每15m为一节,每节箱涵之间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宽度为3cm。 本工程混凝土主要为薄壁混凝土结构,根据混凝土结构形式,为便于工程施工,提 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投入,项目部拟采用简易钢模台车做支撑进行辅助施工。 3、编制依据及原则 3.1、编制依据 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廊坊市段工程TJ4-3标合同文件》; 2)、《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廊坊市段工程TJ4-3标施工图纸》; 3)、与业主单位所有往来函件及补遗资料; 4)、本标段现场实际情况; 5)、主要依据现行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3.2、编制原则 3.2.1、安全的原则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 OHSAS18001、ISO14000及工程建设程序。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 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制定可靠合理的安全措施并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在确保万无一失 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3.2.2、指导施工的原则 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以往类似工程实践经验,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主要针对工程主体及关键部位制定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案,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孔径及净空 净跨径Lo=9.5 m 净高Ho=4.95 m 2、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结构重要性系数ro=1 3、汽车荷载 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4、填土情况 涵顶填土高度H=0.8 m 土的内摩擦角φ=30 ° 填土容重γ1=18 KN/m^3 地基容许承载力[σo]=230 KPa 5、建筑材料 普通钢筋种类HRB400 主钢筋直径25 mm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sd=330 涵身砼强度等级C40 涵身砼抗压强度设计值fcd=18.4 MPa 涵身砼抗拉强度设计值ftd=1.65 MPa 钢筋砼重力密度γ2=25 KN/m^3 基础砼强度等级C20 混凝土重力密度γ3=24 KN/m^3 二、设计计算 (一)截面尺寸拟定(见图01) 顶板、底板厚度δ=0.8 m C1=0.3 m 侧墙厚度t =0.8 m C2=0.3 m 横梁计算跨径Lp=Lo+t=10.3 m L =Lo+2t=11.1 m 侧墙计算高度hp=ho+δ=5.75 h =ho+2δ=6.55 m 基础襟边c=0.2 m 基础高度d=0.4 m 基础高度B=11.5 m (二)荷载计算 1、恒载 恒载竖向压力p恒=34.4 kN/m^2 恒载水平压力 顶板处:ep1=4.8 kN/m^2 底板处:ep2=44.1 kN/m^2 2、活载 汽车后轮着地宽度0.6 m,由《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4.3.4条规定,按30°角方向分布。一个后轮横向分布宽度a=2.824 m 同理,纵箱,汽车后轮着地宽度0.2 m,则 b=1.124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