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2005—200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改革和中国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的经济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不断的可持续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就。在对外贸易的领域也在不断开拓,2005—2010(1-9)时期,全国对外贸易达到101403892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53.61%,以超过一半。在面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开始稳步地恢复。如下图所示,浙江省是一个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为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在不断地做出贡献。

在进口贸易额方面,浙江省加大进口,到2010年9月已是5342087万美元,占了5.27%,在出口贸易额方面,也不断鼓励出口,有13297550万美元,所占

本论文将从对外贸易额,进出口贸易额及差额,对外贸易结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依存度等方面来了解、分析浙江省对外贸易情况。

一.对外贸易额

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是指以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的全部价值。它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货物贸易额由货物出口额和货物进口额两个部分相加组成。

浙江省在2005—2008年对外贸易额在不断增长,从10739123万美元增长至21110927万美元,增长了96.6%,这说明在政府的政策扶持和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下,进出口贸易不断地扩大。2008—2009年由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外贸易额减少2337439玩美元,进出口额都有所减少。

随着浙江省贯彻政府的措施,相信不久后,情况会有所好转。

二.进出口贸易额及进出口差额

年份出口进口顺差/逆

贸易增长额

2005 7680353 3058770 4621583

2006 10089427 3825259 6264168 0.2957 0.313667 0.250587 2007 12827293 4858341 7968952 0.271005 0.27136 0.270069 2008 15426700 5684227 9742473 0.193677 0.202647 0.169993 2009 13301032 5472456 7828576 -0.11072 -0.13779 -0.03726 1)进出口差额的现状

图表表明,在2005—2008年浙江省的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都在持续增长,且出口额一直大于进口额,处于贸易顺差状态(2005年是顺差,为4621583万美

元,2006年是顺差,差额是6264168万美元,2007年是顺差,差额是7968952万美元,2008年是顺差,差额是9742473万美元)。2008—2009年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在减少,且出口减少幅度大于进口减少幅度,但是,2009年仍是顺差,差额是7828576万美元。

但是,2006—2009年间,贸易增长额的速度在不断地减少,直到2009年,贸易增长额达到负增长,浙江省对外贸易面临一些挑战。

2)贸易差额(顺差产生的原因,影响)

贸易差额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一般来说,贸易顺差说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

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可氛围外因与内因。

在对外贸易顺差问题上,这种巨额贸易顺差的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外部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中国的贸易顺差大部分来自亚洲国家或地区对中国的持续产业转移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需求强劲,促进了对外贸易顺差的增长

3.发达国家对向中国技术出口存在多种限制,进一步扩大了对外贸易顺差

4. 当前不合理的金融体系,主要维护发达国家的利益

贸易顺差产生,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内因造成的:

1.政策原因——奖出限入的政策,僵化的汇率政策,缺乏兼顾内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2.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产能过剩。中国式消费品大国,但消费品很少进口;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导致大量进口替代在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

组中,大量外资企业来华客观上将周边地区对美欧的顺差转移到中国。

3.中国明显的劳动力优势。

4.人民币的升值期望

5.储蓄率水平过高

贸易顺差对浙江省的积极作用:

1.提高浙江的国际支付偿付能力;

2.应对金融危机,改善产业水平;

3.扩大和获取规模经济,推动技术进步;

4.增强抗风险能力;

5.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劳动力就业;

6.推动制度的创新

同时,贸易顺差也对浙江省起着消极作用:

1.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的的风险不断增大,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

2.增加浙江省贸易摩擦,影响对外贸易持续发展;

3.还使资源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面对贸易顺差带来的影响,政府要调整进出口关税及优惠补贴政策;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模式,调整外贸出口结构;注重发展内需型经济;大力鼓励奖外投资等,尽量避免和减少对外贸易顺差。

三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1)总值分类情况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划分为出口结构和进口结构两种。在2005—2009年间,在

浙江省对外贸易出口结构中,制成品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2005年时比重为

95.04%,2006年为95.58%,2007年为96.22%,2007年为96.38%,2009年为

96.47%。对外贸易进口结构仍以制成品为主,2005年比重为80.33%,2006年比

重为79.10%,2007年比重为78.89%,2008年比重为74.26%,2009年比重为

74.79%。

对外贸易结构随着总值的增长,机电产品类的数量也在增长。

出口结构中制成品所占比重在增长,而初级产品的比重在减少;进口结构中

制成品的所占比重在减少,而初级产品的比重在增加。

出口总值分类表

单位:万美元项目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出口总值7680353 10089427 12827293 15426700 13301032 机电产品3026157 4236303 5557980 6804800 5550552 总值中:

工业制成品7299176 9643687 12342087 14868136 12831464 初级产品381177 445740 485206 558564 469568 总值中:

制成品所占比重0.9503699 0.95582108 0.96217394 0.96379239 0.96469687 初级产品所占比重0.0496301 0.04417892 0.03782606 0.03620761 0.03530313

进口总值分类

机电产品921646 1237456 1379370 1502351 1189665 总值中:

工业制成品2457096 3025605 3832578 4221124 4092752 初级产品进601674 799654 1025762 1463103 1379704 总值中:

制成品所占比重0.803295 0.790954 0.788866 0.742603 0.747882 初级产品所占比重0.196705 0.209046 0.211134 0.257397 0.252118

2)具体商品情况

置及类似品包

出口商品结构主要以机电产品为主,服装及衣着附件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

品比重为第二。其他还有农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

各种商品的数量不断增加,到2008年,达到最多出口产量,2008—2009年个出口额减少。但是服装及衣着附件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的出口额幅度波动较小,机电产品波动大。

、收音机及无线电讯设备的零件附件

类气

进口主要商品结构也以机电产品为主,还有较为明显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农副产品和初级形状的塑料等。机电产品2005—2008年增长,其中2005—2006年的速度快于2006—2008年的增长速度,2008年以后进口减少。高新技术产品有起有伏,波动着。2005—2006年增加,2006—2007年减少,但不低于2005年,2005—2006年又快速增加,大量引进。2008—2009年减少。同时,2005—2009年间,对于初级形状的需求,一直在增加。

3)旅游业的发展

这几年,浙江省的第三产业得到持续发展。仅仅是由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创汇收入在快速增长,2006年增长了24.27%,2007年增长了26.99%,2008年增长了11.66%,2009年增长了6.6%。

旅游事业发展情况(2005-2009年)

项目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国内旅游

人数(万人次)12758 16149.1 19100 20900 24410

收入(亿元)1239.7 1519.6 1820 2040 2424

入境旅游

人数合计(人次)3480089 4268328 5111789 5396682 5706385

#外国人2329202 2813700 3436358 3661293 3776024 港澳同胞510490 695118 785905 820554 906547

台湾同胞640397 759510 889526 914835 1023814

创汇收入(万美元)171623 213270 270821 302408 322358 影响对外贸易结构的要素:要素禀赋(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的差异,技术进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还有一些相关政策。

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发展经济时可以因地制宜,使各有所长;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地方的生产力,从而追求更高的利润化;以规模经济为主的专业化分工,降低生产成本,使商品结构不断的改善;产品差异可以使销售有竞争力,从而有主要优势。

因此,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要兼顾不同要素的综合影响;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鼓励创新,增加在中高端产品上的竞争力。

四.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

国别(出口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地区)

总值7680353 10089427 12827293 15426700 13301032

亚洲2638925 3329698 4243984 4967863 4417541

非洲404572 543954 714156 883210 813347

欧洲2300766 3000138 4042365 5082080 4162844

拉丁美洲403953 605265 830820 1177982 1010584

北美洲1763254 2392708 2720033 2954200 2562336

大洋洲168883 217672 275934 361366 334379

国别(进口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地区)

总值3058770 3825259 4858341 5684227 5472456

亚洲1992024 2591101 3165041 3637609 3237144

非洲79219 124032 104350 172047 153878

欧洲473394 517923 689898 785229 861414

拉丁美洲125332 125102 233421 329437 471358

北美洲313271 365012 515908 555052 498821

大洋洲75263 102018 149533 204695 249787

浙江省对外贸易出口地区2005年主要集中于亚洲,欧洲,北美洲,2009主要集中与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对外贸易的进口方向2005年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北美洲,2009年集中于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开始不断地多元化,这也正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现在就2009年国际贸易地区分布讨论:

国别(地区) 出口2009 进口比重比重

总值13301032 5472456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6069592 3775403 0.456324893 0.689892

亚洲4417541 3237144 0.727815148 0.85743

中国香港 450080 22012 0.033837975 0.004022

日本890519 790825 0.066951121 0.14451

中国台湾131978 774312 0.009922388 0.141493

584230 0.026716648 0.106758 韩国

355359

东南亚联盟803964 444148 0.060443731 0.081161

非洲 813347 153878 0.061149165 0.028119

欧洲4162844 861414 0.68585236 0.228165

欧洲联盟3607047 643603 0.271185499 0.117608

英国474045 52474 0.035639716 0.009589

德国800941 218939 0.060216455 0.040007

意大利426582 71804 0.032071346 0.013121

法国329277 62656 0.024755748 0.011449

比利时180967 51165 0.013605486 0.00935 俄罗斯282163 121363 0.021213617 0.022177

拉丁美洲1010584 471358 0.075977864 0.086133

北美洲2562336 498821 0.192641894 0.091151 美国2305265 404192 0.173314747 0.073859

加拿大256891 94608 0.042324262 0.017288

大洋洲334379 249787 0.025139328 0.045644 澳大利亚279973 211145 0.021048968 0.038583

从上图的出口贸易总额所占的比重和进口贸易总额所占的比重来看,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现在依次是亚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国际贸易国家主要分布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东南亚联盟、德国、欧盟、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

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浙江省沿海,对外交通发达,且省内铁路等交通便捷,为人们从事商业活动奠定了交通基础。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决定于两个国家经济间的互补性,两个国家经济间的互补性越强,贸易关系就越密切。由此可见,浙江省有许多廉价劳动力,可以利用这个优势一开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美国科技水平先进,则拥有我们所需要的先进产品,此时,就形成了一种商品经济的互补,贸易的需要也就因此而产生。地区之间物质生产的差异所形成的经济联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浙江神对外贸易伙伴的选择也就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偏向其他省份以及外国地区。

对外贸易的产生来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的进步,社会进步的根本是人口活动的直接结果。人口是文化中最活跃、最丰富的载体,更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参与者,同时,在地理方向上发挥着主观能动性。正因为人口有需求,才使市场不断地多样化,全球化,区域化。

五.对外贸易依存度

年份GDP 进出口总

出口进口

出口依存

进口依存

外贸依

存度

2005 2046.196 1073.9123 768.0353 305.877 37.535% 14.949% 52.483% 2006 2397.067 1391.4686 1008.9427 382.5259 42.091% 15.958% 58.049% 2007 2859.944 1768.5633 1282.7293 485.8341 44.852% 16.988% 61.839% 2008 3273.06 2111.0927 1542.67 568.4227 47.132% 17.367% 64.499% 2009 3506.028 1877.3488 1330.1032 547.2456 37.938% 15.609% 53.546% 1)外贸依存度的基本情况

数据显示,在2005—2008年间,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与外贸依存度都在

不断的提高,这充分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越来越密切,外贸在各

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2008—2009年间,依存度有所下降,但这

不影响大局。等到各国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外贸的作用将会在提升。

(一般来说,外贸依存度主要受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加工贸易的层次,汇率的

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2)我省外贸依存度偏高的原因

1.浙江省第二产业的比重过高。

第三产业属于服务部门,第一二产业属于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对于GDP 的贡献一般都是基于国内需求产生的,比如邮递,运输,物流,旅游等。当GDP 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加时,那对外依存度的比重也就可能越低。

年份全省生产

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亿元) #工业#建筑业总值(元)

2005 13417.68 892.83 7164.75 6344.71 820.03 5360.10 27661 2006 15718.47 925.10 8511.51 7585.47 926.04 6281.86 31825 2007 18753.73 986.02 10154.25 9090.74 1063.51 7613.46 37358 2008 21462.69 1095.96 11567.42 10328.72 1238.70 8799.31 42166 2009 22990.35 1163.08 11908.49 10518.21 1390.28 9918.78 44641

2.以粗放型增长模式为主。

大部分地方还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为主的粗放型经济仍占很大

的比重。这种模式不仅消耗有限的自然资源,还加强经济增长对于资源进口和从

外省购入的依赖。但是,我省现已经在向集约型社会发展,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集约型的大省。

3)影响对外依存度的因素

1.与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出口总额直接相关

当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的GDP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时,对外贸易的增

速越高,依存度就越大,反之亦然。

2.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

如果国家或者地区处于经济较低的发展水平时,往往会通过一些对外贸易形

势来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而此时,经济本来

就受到约束,只能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来参与国际分工。因此在对外贸易结构上

加工贸易的比重会上升。由于加工贸易是进口原料出口成品的贸易方式,则进口

和出口额会上升,因此对外依存度也会增加。

3.与产业结构有关

从外贸依存度的趋势来讲,当第二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三产业时,外贸依存度

就要相应提高。

4.经济增长模式

如果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那对外依存度会增加。所以,在经济发

展的时候,不要只注重速度,不注重质量。同时,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等问题,不要盲目的生产。

数据来源:

1.https://www.360docs.net/doc/64326128.html,/

2.相关名词解释来自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64326128.html,

3.浙江统计局——统计年鉴

4.《中国贸易顺差问题研究》学位论文薛海 2009 东北师范大学

5.《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孟振 2006大连理工大学

外贸企业现状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外贸企业现状调研报告正 式版

外贸企业现状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 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为了进一步摸清庆元县外贸企业的现状,宣传当前外经贸促进政策,切实有效的为外贸企业服务,近日,由经贸局分管领导组织外贸科相关人员,对全县有自营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进行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6月份,全县外贸出口额1185万美元,同比增长85.7%(全市平均同比下降17.5%),增幅居全市第一。其中农产品出口449万美元,同比增长248.1%;轻工工艺品出口489万美元,同比增长70.9%;机

械产品出口221万美元,同比增长71.3%;化工产品出口27万美元,同比下降 70.4%。上半年,全县新增自营进出口主体3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26家。 二、各行业情况 (一)食品行业 食品行业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12家。由于食用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整个行业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出口额增长迅猛,1-6月份农产品出口额449万美元,同比增加248.1%。如百兴食品公司1-6月累计出口额99万美元,同比增长191.5%。大山菇业公司6月份出口达到260多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50倍,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出口将比去年翻三番,达到500

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

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 ——以宁波富达企业为例 摘要:浙江对外贸易的增长的“奇迹”具有结构特征,它是特有的浙江模式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利用自身独特的条件,积极发展外贸,与江苏、广东、上海并称四大出口省份,在全国的总贸易额中贡献着举足轻重的力量。现从外贸现状、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这几方面并结合富达企业的调查分析所得,全面阐述浙江外贸的演化过程,并且不断改善,期翼外贸发展状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更好,激发贸易潜力。 关键字:浙江外贸;现状;民营企业;出口 1 引言 正当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潮流,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浙江庞大的外贸团体即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虽然浙江外贸在过去几年总外贸出口中总额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外贸企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的不断变化,其自身的缺陷已经慢慢地显露,已经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不良因素,不仅如此,强烈的外部条件也在不断撞击浙江的外贸结构,在这动荡又稳定的经济时代,浙江外贸能够与时俱进、凭借自身的努力奋发进取吗? 2 总况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交流不断增强,尤其是2002年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出贸易总额达到了亿美元,同比增长了%,其中出口亿美元。在这一年中,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上升至2002年的%,成为全球第五大贸易国。在这样强劲的贸易环境下,浙江外贸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中国外贸出口大省。截至2010年年末,进出口总额为25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进口730亿美元,增

长%;出口1805亿美元,增长% ,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上年的%提高到%。 表2010年浙江省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绝对数(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3 浙江省外贸出口现状 以民营企业为主力军 浙江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外贸发展之路:积极推进主体、商品结构、市场和贸易方式的“四个多元化”。浙江抓住了入世机遇,在入世过渡期结束时,做大了外贸出口,仅用了8年浙江外贸出口从百亿跃上千亿,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使外贸出口跃上千亿美元平台,标志着浙江外贸发展从数量型快速扩张进入了集约型增长的新阶段。同时,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家逐步开放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出口经营权,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突飞猛进。2003年,号称“蚂蚁雄兵”的民营企业出口规模首度超过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浙江外贸最主要的力量。入世以来,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连续数年超过50%的速度增长。2005年全省民营企业出口突破300亿美元,2006年达到亿美元,全省民营企业出口比重达%,比入世前的2001年提高了21%。 以宁波富达电器公司为例,这是一家宁波地区典型的民营企业,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总资产亿元,为国内最具规模的吸尘器专业厂家之一。本公司年产吸尘器300万台,高速电机500万台,其他各类小家电200万台。产品畅销欧洲、美洲、澳洲、非洲、中东及东南亚、香港等地区,外销比例高达95%以上。主要产品均通过了CCC、欧共体GS、CE、EMC、美国UL等安全认证,是国家外经贸部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企业,浙江省重点出口创汇企业,也是宁波市优秀的“外向型发展企业”之一。像这样的主导了浙江对外贸易的民营企业,可谓数不胜数。

对外贸易的现状和前景

随着我国货物贸易和利用外资的不断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领域、对外放进一步扩大,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收支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由于目前我国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到位,加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还在发展,如能源短缺、利用率不高、对外贸易的摩擦,使得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种种挑战。但是,对外贸易的发展环境基本上是有利的,预计,2007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仍然处于较快增长平台,但一些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一、货物贸易发展状况。 货物进出口贸易高速发展,在世界货物贸易中的地位上升。贸易主要对象和贸易差额对象变化不大,但对日本却从贸易顺差变为贸易逆差。中国贸易的十大对象顺次为:日本、美国、欧盟、香港地区、东盟、韩国、台湾盛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其中,日本、美国、欧盟和香港所占比重均呈下降趋势。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能否顺利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入乡贫富差距。农业谈判能够有效地纠正国际农产品市场及农产品贸易领域存在的扭曲现象,有力地推动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欧美农业政策的调整和改革。从我国农产品的价格走势和农产品品质来看。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将由以前高补贴下的价格转向以品质为中心的非价格竞争,然而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中国的部分农产品价格却因其成本和管理流通费用的增加而上涨。从总体上讲,90年代以前我国粮食和棉花的国内价格水平均低于国际市场水平,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近1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成本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使粮价也随之快速增长。据匡算,目前我国小麦、玉米、大米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水平已经高于国际平均价格的二至七成,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以往的竞争优势。另外,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大部分是质量低劣、档次偏低、高附加值少的初级品,其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来源于价格优势,而其价格优势又建立在廉价的劳动力上,面对发达国家优质廉价的农产品,中国的优势农产品如果不及时增加科技含量,迟早将被国际市场所淘汰。 目前,美国和欧盟对削减工业产品关税均表示支持。建议提出削减发展中成员七大领域的主要出口产品关税,其中包括目前关税普遍较高的服装、鞋、纺织品,皮革制品等,对于拥有廉价劳动力的中国来说还是有利的。但对于贸易方面的摩擦仍需通过谈判,协商。工业产品关税委员会希望这些要点的提出可以进一步促进各成员对此展开具有建设意义的讨论以使市场准入委员会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谈判模式上取得一致。同时,还希望在讨论上述内容时,各成员能够遵守世贸组织协议并从维护基于市场开放的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系出发发表各自的观点。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最主要贸易增长点。 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逐渐超过初级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大量机电产品的进口加快了中国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出口的商品主

外贸行业前景分析

我国外贸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研究 时间:2010-10-22 来源:中国信息大学学报 摘要:本文主要从“当前我国外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研究——兼论我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优化”的课题研究思路出发,论述了我校开展该项课题研究所体现的该领域范围内的学术研究价值,以及对我校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外贸行业课题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经济体一体化进程中,通过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突出,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稳定较快的增长使之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并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增长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新形势对外贸行业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作用更加明显,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使得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也使得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及世界经济中的表现越来越突出,但同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加重,特别是对我国外贸企业造成了严重影响,使得国内经济发展依靠出口拉动越来越困难,以及我国的对外贸易中问题表现越来越突出,外向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形势,外向型企业必须对此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影响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特别是对金融危机的起源地美国,世界其他各主要经济体也出现增长下滑甚至负增长,由此导致世界市场需求萎缩,外需急剧下降。2009年,全球贸易下降22%,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而言,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GDP 的比重)高达70%,出口产品、市场结构也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因此,我国总体出口规模减小。总体来看,对东南沿海外向型企业经营和就业影响较大,从而对整个国内需求带来了不利影响,国内宏观调控的基调也主要以刺激内需为主。 2.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摩擦 贸易自由还是贸易保护一直是国际贸易领域争论的问题,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全球性舆论,即是市场出了问题,政府来救,面临金融风险、失业,政府赤字、经济减速等经济问题,由此导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的主要出口目的国均出现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现象,给中国的外贸出口企业造成很大影响,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使得来自美国、欧盟等发过国家的反倾销反补贴成为我国外贸企业在最近及未来一段时期内面临的主要问题。 3.一直以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 2005年,中国继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2007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达到1633.2亿美元。实际上,自2005年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以来,人们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处在上升的趋势,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20%,而中国的对外贸易不降反升。

【精品】浙江省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

浙江省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对外贸易竞争力国际上的理论研究,对对外贸易竞争力做了理论阐述,然后从各个方面对浙江省外贸状况进行观察,得出浙江省对外贸易的现状,而后利用数据和模型分析浙江省对外贸易竞争力的优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升浙江省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对外贸易;竞争力

ZHEJIANGFOREIGNTRADEAND COMPETITIVENESS ABSTRACT Thispaperfirstintroducesthetheoreticalresearchon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o fforeigntrade,thetheoryofforeigntradecompetitiveness,andthenobservedfromvariousaspectsofZhe jiangforeigntradesituation,thepresentsituationofforeigntradeinZhejiangProvince,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 agesofthedataandmodelanalysisofforeigntradecompetitivenessofZhejiangProvince, andbasedonthis,putsforwardsome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tofurtherenhancetheforeigntradeco mpetitivenessofZhejiangprovince。 KEYWORDS:Zhejiang;foreigntrade;Competitive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

论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方向 四大因素支撑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把对外贸易作为发展本国经 济的最初推动力。世界自由化政策的效果,世界经济保持较高增长 速度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 济体制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以及 9%左右的实际增长率为外贸发展 创造了良好内部环境,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加快了贸易和投资 政策的改革。我国在劳动力资源、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潜力上又具 有比较优势。外资对我国增加出口,改善国际贸易地位起了积极作 用。 利用世界产业转移的契机我国外贸从初级产品出口转换为轻工纺织品的出口,再到机 电制品的出口,目前利用世界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机遇正向高科技制品为支撑点转变。改革开 放以前一般贸易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后加工贸易异军突起,超 过一般贸易的增长,目前已经占到出口总额的 55%,进口总额的 39%,尤其是进料加工贸易发展尤为迅速。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 ,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升级 , 人们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遍及各个传统服务 部门和新兴服务行业 , 从商务、旅游、运输、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 , 到信息、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经纪、通讯和各种专业服务 , 都成为各国谈判和扩大市场准入的对象。由于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 国际分工的深化 , 各国政府逐步开放服务市场 , 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 , 服务贸易将越来 越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 国际货物贸易以高新技术为载体 , 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经 济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制造业在世界 范围内正在朝着更高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增长 , 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货物贸易正在萎缩 , 高知识 密集型产业贸易的上升诱发当代知识贸 易。知识不再仅仅是生产要素 , 而是一种重要的企业战略资源 , 在价值创造活动中正逐渐显示其核心地位 , 日益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必要的核心优势资源。 世界产业结构信息化进一步刺激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全球科技产业化浪潮中 , 信息技 术的飞速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的可贸易性 , 产生了大量新的服务贸易门类 , 刺激了整 个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 ; 同时也将使世界服务结构进一步朝着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发展 , 与信息高速公路等高新技术有关的服务业和以高新 1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 全球贸易现状分析 当今世界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加快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各国市场的相互依赖也不断加深,贸易规则日益趋同。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贸易规模得以快速扩张,使得全球贸易呈现出了以下的变化: 1.1贸易结构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各国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导致国际贸易结构也随之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农产品和初级产品贸易比重持续下降。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二是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范围内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服务外包成为跨国投资的主流。 1.2投资与贸易互动性增强的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主要通过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紧紧联系在一起,两者的互动性显著增强。近年来,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扩张,公司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等新的贸易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公司内贸易是跨国公司各个分支机构间的贸易。随着跨国公司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公司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产业内贸易是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贸易。目前产业内贸易已经占世界货物贸易的60%以上。各国不再追求产品的所有生产环节,而是选择本国最具优势的环节,以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收益。

1.3贸易自由化成为主流,贸易保护出现新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相互交织和斗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成本和代价越来越大。而贸易自由化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已成为当今各国贸易政策的主流。 但是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消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些国家和产业由于各种原因在国 际竞争中丧失了优势,希望依靠贸易保护来维护其原有利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贸易保护主义还会有市场。由于传统的关税等保护手段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被削弱,目前的保护手段更加隐蔽,滥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制定歧视性的技术贸易壁垒,是最为典型的表现。这几年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频频遭遇贸易摩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国家采取歧视性的保护措施。 2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2.1我国对外贸易面对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多年来,我国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加快转移的机遇,正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研发、物流等服务环节的国际转移日益加快,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的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多边贸易体系更趋完善,这必将为我国扩大商品出口、发展服务贸易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也将有助于从国际市场获得国内短缺的资源和技术。

我国外贸行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我国外贸行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本文立足于我国外贸行业发展现状,根据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对实证区域多家涉外企业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统计结果对“十二五”时期我国外贸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关键词:外贸行业人才需求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仍在持续,但世界经济保持缓慢复苏,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由上年8.9%提高到9.6%,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国际市场需求是沿着低端产品-中端产品-高端产品的路径逐步恢复。目前我国出口产品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2010年以来,我国外贸呈现恢复性较快增长态势。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21486.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9%。其中出口11346.4亿美元,增长34.0%;进口10140.4亿美元,增长42.4%。随着我国外贸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竞争力不断加强,对一线应用型外贸人才的需求趋旺,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日渐提高。 区域外贸现状调查 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都市圈正以无可替代的优势和特质,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第三大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在未来一段时期需要大量的外贸人才,然而涉外企业人才的缺乏和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并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充分了解和分析“十二五”时期对外贸人才的需求状况,本课题组从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在河北保定及周边地区开展了调查。 本次调查由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及相关教师组成调查小组,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向保定市及周边地区28家涉外企业发放了问卷调查表,收回调查表28份,其中有效问卷26份。在被调查的企业中,私营企业占62%、国有企业占13%、股份制企业占18%、合资企业占7%。 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性质、国际贸易人员的学历层次、业务人员的英语能力、外贸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及能力素质、企业紧缺岗位需求、企业对专业课程的设置、企业对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看法等16个调查项目。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策率分析论文

题目 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战略选择摘要:中国积极地参与全球化经济的市场经济的竞争,取得令人瞩目的非凡成就,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面对着全球经济危机,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的永恒法则,贸易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中心议题.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而言,落实“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就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我国对外贸易近几年发展迅速,2010年,中国外贸实现了恢复性快速增长,进出口已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再创历史新高,为“十一五”外贸发展规划目标的胜利完成画上圆满句号。2011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结构进一步优化,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但我国对外贸易走的是“高消耗、高投入、低收益”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促进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那么如何保持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可持续”的统一,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并获取不断增长

的贸易利益,达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并对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的现在 显得日益重要。 一.中国对外贸易过程中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中国对外贸易外贸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的对外贸易企业绝大多数缺乏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这往往会导致企业不能生产性能完善的商品用于对外贸易。质量、性能不够优异的中国商品缺乏品牌意识,难以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在国际市场日益加剧的市场经济中很难处于有利的地位。 (二)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商品占出口贸易的比重较大 我国对外贸易的贸易结构比较落后,对外贸易的出口创汇的主要增长方式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外贸产品档次不高,消耗了国内大量的资源,但是对外贸易的利润却很低。我国进口一架波音客机要花费2100万美元左右,但是我国出口一双鞋,平均下来才2.5美元,换一架波音客机得用840万双鞋。近几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出口商品中,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行业占据很大的地位,而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型的行业却占据很少的部分。 (三)全球经济不景气,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对外贸易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07年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政策调控、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等外部原因。中国对外贸易的外贸增速开始下滑,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深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中国的对外贸易出现

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 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更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但是随之而来的贸易纠纷、贸易壁垒却始终困扰着我们。同时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使得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出现了许多困难。因此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中小企业是否还具有竞争优势,中国制造能否继续推进中国经济的前进成为许多人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以中小企业较多的浙江省为例,研究分析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策。 本文主要从三个主要方面来研究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前景: 1.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阐述当前形势下浙江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分析在贸易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应对措施和收到的成效。 2.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研究分析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 3.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应对措施。通过对影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外贸现状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particularly since China joined the WTO in 2001, it opened a new chapter. but subsequently trade disputes comes, trade barriers has always troubled us. The changes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 makes a lot of troubles to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foreign trade. Therefore, it has became a great issue whether the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re still competitive in futur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whether made in china can continue to push forward China's economy.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discuss the future of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research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t factor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from the two main aspects 1.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foreign trade situation. Describ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Trade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alysis the major problems in foreign trade, the effect to the enterprises, corporate responses and the results. 2.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oreign trade. 3. The way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faced b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foreign trade . 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fluence factors counter measures

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一、前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对外贸易的理论 .................................................................................................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及特点 ......................................................................... (一)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 .................................................................................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特点 ................................................................................. 1.对外贸易商品特点............................................ 2.对外贸易方式特点............................................ 3.对外贸易地理特征............................................ 三、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 (一)对外贸易政策不够完善 ..................................................................................... (二)对外贸易方式不够平衡 ..................................................................................... 1.重视创汇能力而忽视品牌打造.................................. 2.重视出口贸易而忽视进口贸易.................................. 3.重视出口产品而忽视高端价值.................................. (三)对外贸易风险仍然较高 ..................................................................................... 四、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的优化对策 ................................................................. (一)健全对外贸易政策体系 ..................................................................................... (二)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 (三)推动对外贸易技术创新 ..................................................................................... (四)加强国际贸易风险控制 ..................................................................................... (五)引导企业对日直接投资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外贸企业现状调研报告

外贸企业现状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近年来,我市农业新技术推广步伐不断加快,立体间作套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xxxx玉米良种推广,优质玉米地膜覆盖,玉米新品种种植示范,土地深松旱作农业技术等一大批新技术、新品种得到重点应用,农业产出效益明显增加,特别是我市今年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产粮大县。 为了进一步摸清庆元县外贸企业的现状,宣传当前外经贸促进政策,切实有效的为外贸企业服务,近日,由经贸局分管领导组织外贸科相关人员,对全县有自营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进行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6月份,全县外贸出口额1185万美元,同比增长85.7%(全市平均同比下降 17.5%),增幅居全市第一。其中农产品出口449万美元,同比增长248.1%;轻工工艺品出口489万美元,同比增长70.9%;机械产品出口221万美元,同比增长71.3%;化工产品出口27万美元,同比下降70.4%。上半年,全县新增自营进出口主体3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26家。 二、各行业情况 近年来,我区货物运输业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20xx年1-6月,实现税金650万元,货物运输业为我区的财政税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区税收增收的重要力量,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制定的“1234”经济发展战略,提升货物运输业在我区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加快xx货物运输业发展步伐,促进货物运输业健康持续发展。为此,笔者专题对全区货物运输业进行了调研,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按照产业整合的要求,针对陇南市铅锌行业"小、散、粗"的现状,适时进行结构战略性调整。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形式,组建若干大型铅锌企业或集团公司,实现规模化

浙江对外贸易的特点和问题

浙江对外贸易的特点与问题调研报告 调研人员及工作安排 二、调研时间及对象 2012年5月25日我们以外出考察的形式对浙江外贸公司进行了考察,也分析了一下浙江对外贸易的特点和问题。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也懂得了很多。 三、调研目的及意义 这次调研为我们国际贸易与实务专业的同学今后的就业求职提供方便,也让我们明确了就业的方向,能够从中看出浙江对外贸易的特点以及发展前景。让我们知道我们以后工作的环境和发展前景,让我们知道自己专业的发展前景,对自己的专业更加了解,更有信心,也能够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避免工作中不必要的麻烦。 四、调研发现及分析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许多,也知道浙江对外贸易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一)浙江对外贸易方式结构的特点 总的来说,从一般贸易来看,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最快。从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过程来看,浙江省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一直占主导地位,其比重均在70%以上。2007年,浙江省一般贸易出口达到993.8亿美元,占浙江出口比重的77.4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跃居全国第一。浙江省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较低,与全国水平差距较大。相对而言,加

工贸易一直以来是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弱项,占全省的对外贸易的比重一度低于20%近几年,由于浙江省积极鼓励发展加工贸易,增速加快,占比也有所提咼。 (二)当前外贸发展的新特点 1、进出贸易中,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不对称 浙江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出现 严重不对称,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严重偏低。1997年-------- 2001年间,浙 江服务贸易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直到2001年其整体的进出口 额为91253万美元,而同期的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则达到了328亿美元, 服务贸易的贸易额仅相当于货物贸易的2.8%。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服务贸易竞争实力昭示着其未来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从国内 来讲,浙江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也只有0.5% 一2%之间,与其货物贸易出口额在全国所占的比重是无法比拟的,与其他省份的服务贸易出口也是无法比拟的。根据对浙江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的测算,大多数年份Tc指数为负值。 2、一般贸易成为浙江对外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出口额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位。 3、出口经营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民营企业出口跃居对外贸易主力。 4、传统出口市场进一步巩固,新兴市场逐步开拓。 5、出口增长实现了以轻纺产品为主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 (三)浙江对外贸易中的主要问题 1、出口产品的结构有待提高

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对外贸易中各参与方的动机和行为与国内贸易中参与方的动机和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同,主要的区别是参与方分别为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相比国内贸易需要更高的花费,其原因不仅是关税所导致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增加,还包括时间延长上的花费和语言文化政治差异所造成的成本增加。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生产要素例如资本和劳动力的可移动性,在国内贸易中这些要素可以很自由地移动,而在对外贸易中生产要素的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对外贸易被认为主要是商品和劳务的贸易,仅包含少量的资本,劳动及其他生产要素贸易。但事实上,一个国际可以通过进口商品来很好地利用上其他国家的商品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例如美国若要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只需从中国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非直接从中国进口劳动力要素。 关键词:对外贸易中国商品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厦门市按照中央提出的“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统一部署,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0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大关,外贸总量占全省的52.3%。随着厦门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就其不足方面而言,贸易结构上的不尽力合理及存在的其他潜在问题,随着厦门贸易地位的上升而逐渐显现出来。鉴于此,本文通过厦门对外贸易结构现状分析,提出了厦门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的目标取向,以利于更好的认清当前形势,指导和促进厦门市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 1、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绪论 1.1 厦门对外贸易研究背景 为顺应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趋明显的背景下,近几年来,厦门市按照国家提出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统一安排,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目前,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世界经济格局严峻复杂。2013上半年厦门完成外贸进出口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 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7. 1%; 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4 年达到最高点,为35. 4%; 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9. 9%。2005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 年9 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 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8%; 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2%; 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 5%,2009 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2010 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 (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 见表1) 。2001 ~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 51 亿美元增长到29727. 6 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 8 倍。其中,出口额从2660. 98 亿美元增长到15779. 3 亿美元,出口规模扩大近6 倍,进口额从2435. 53 亿美元增长到13948. 3 亿美元,进口规模扩大约5. 7 倍,进出口贸易差额从225. 45 亿美元增长到1831 亿美元,扩大约8. 1 倍。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遭遇了空前的困难和挑战,

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东北振兴规划实施以来,辽宁省对外贸易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辽宁省在东北三省对外贸易中处于重要地位,其对外贸易额占东北三省贸易总额的七成。 辽宁省坚持依靠深化改革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是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特别是坚持科技兴贸, 依靠结构调整,夯实了外贸发展基础, 使得对外经贸发生了四大显著变化: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开放型经济有了良好的基础; 利用外资实现跨越式发展, 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力量; 对外贸易取得历史性突破, 成为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有力拉动因素; 走出去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 成为辽宁省开放型经济的新亮点。 辽宁省外贸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 以及辽宁省外经贸结构的转轨, 使得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辽宁省对外贸易现状的贸易结构的变化及主要特点: 一般贸易进口增势缓慢, 加工贸易持续稳定增长。 ( 一) 贸易产品的依存种类变化 辽宁省出口贸易产品由初级产品转向工业制成品。 (二)贸易伙伴国别( 地区) 的变化 近三十年辽宁省对外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比较集中和稳定,其主要贸易伙伴是日本、韩国、美国、欧洲、亚洲,其中欧洲国家中德国的比重最大,而亚洲国家中新加坡的比重最大。 (三) 省内各地区贸易差距的变化 辽宁省贸易总额中各地区的所占比重变化不大,沈阳占10% ~ 20%,大连占60% ~ 70%,其它地区只占20% ~ 30%。近年来,以沈阳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群的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发展速度略快于省内的其他沿海城市。 二、辽宁省的贸易产品结构的特征分析: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由初级产品依存转向工业制成品依存。 1. 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