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一年级(上)期末考试题

职高一年级(上)期末考试题
职高一年级(上)期末考试题

职高一年级期末考试题

出题教师:代茂林

适用班级:机械14-1机械14-2微机14-1电子14-1财会14-1

财会14-2汽修14-1

说明:本试卷共5页,27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基础知识

1加点字字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抽屉.堤.岸提.防哭啼.B粗糙.操.练嘈.杂聒噪.

C奖券.书卷.蜷.曲倦.怠D宁谧.秘.书细密.分泌.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端详恼怒骄嫩牛犊B杀戮暴燥嫌弃赚钱

C灌溉油腻沮丧打蔫 D 凛冽踉跄婀娜点掇

3、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您的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

B一直以来,对网吧的治理很难取得显著成效。这样无形中助长了一些违法经营者的嚣张气焰,对国家的规定更加熟视无睹。

C 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D 谭嗣同是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4、对下列句子修辞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拟人、比喻)

B他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是放完了(夸张)

C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的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比喻)

D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拟人、比喻)5、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D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6、依次填入括号里的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⑴.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

⑵信息高速公路的深远社会影响尤其明显地体现在人类文化变迁和新的文化产业的()。

⑶. 春天到来,生活在首都北京的人们,总想出去()一下明媚的春光。

A.壮丽崛起观赏

B. 华丽崛起观赏

C.壮丽开发观看

D. 瑰丽崛起赏玩

7、将下列句子语序重新调整,使其语句连贯,结构合理。调整正确的是:创建和谐机关,需要我们每一个人⑴多一分诚信和胸怀,⑵多一分理解和包容,⑶多一分谦让和公平;⑷少一分偏执和计较,⑸少一分争斗和霸道,⑹少一分狭隘和猜忌。

A⑴⑹⑵⑷⑶⑸B⑴⑷⑵⑸⑶⑹

C⑴⑸⑵⑷⑶⑹D⑴⑵⑶⑹⑷⑸

8、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是个总集,它包括风、雅、颂三部分,主要运用了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B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经典著作,由孔子撰写而成。

C老舍,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主要创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作品《茶馆》、《龙须沟》等。

D《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的空中楼阁》的文题一语双关,即指作者心爱的小屋建于山上,犹如耸入云天的楼阁,又指幻境中的楼阁,理想中的远离尘嚣、恬静安宁的生活环境。

B《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一篇情理交融的抒情散文,

C《劝学》文题中的“劝”为劝勉、鼓励之意,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D《荷花淀》是一篇以描写白洋淀的水乡风光、水乡人民劳动战斗为主要题材,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诗情画意的小说。

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便条是生活中经常使用且应用广泛的一种应用文,一般而言,没有格式要求。

B要写好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必须注意刻画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从而显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C汉字是音、形、义三者相结合的文字,从结构上看有独体字和合体字。D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乃使其从者衣褐B左右欲刃相如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而相如廷叱之

12、下列句子中“方”的解释与例句的“方”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方六七十A.有朋自远方来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D.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古诗文鉴赏

赏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乌江亭”中“题”字的意思是“写”,“乌江亭”指旧传项羽自刎之处。B.首句之意是指胜败乃兵家常事,其中“期”字是“预期”的意思。

C.次句赞扬了项羽羞愤自刎是真正的男子汉。

D.三四句表现了对项羽兵败身亡的惋惜,隐含了“败不馁”的道理。

阅读《劝学》相关文段,完成第14-17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中:合于。

B.虽有槁暴暴:晒干。

C.假舆马者假:借助。

D.君子生非异也生:性情

15、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登高而招

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蟹六跪而二螯

1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与“上食埃土”中的“上”用法不同的是()A臣乃敢上壁B怒发上冲冠

C奉璧西入秦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

B.第一段用“輮木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结论。

C.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8-21题

树是一部活档案,树干的年轮就是历史的记录。1901年,美国人道格拉斯发现居住地附近新近砍伐留下的树木桩上,都有相同的图案纹理。譬如说,这些树木年轮的外面三圈都较宽,这表明近3年居住地附近环境与气候条件较好,树木生长较快。相反的结论也可以由此得出。这个发现促使道格拉斯致力于树木年轮的深入研究。他用“同一地区同时期年轮模式相同”的假设,以“接龙”方式推算老树的初生年份。比如一颗被砍伐的百年古树,其砍伐年代不详,但是它的年轮中却有一圈与当地一颗1864年砍下的大树年轮最外圈相吻合。由于最外圈是被砍伐当年的年轮,因此推出这相吻合的一圈为1864年的年轮,由此向内按每进一圈是一年推算,就可以算出这棵树的初生年份。

一些科学家还根据年轮推算出发生过酸雨的年份。哥伦比亚大学的雅格比解释说,随着树木越长越老,年轮也变得越来越窄,而酸雨对树木恰恰起着相反的作用。年轮还可以记录下火山爆发与地震。火山爆发时,大量灰尘与气体进入同温层,遮住了阳光,这会使温度降到冰点以下,给树木留下一道叫做“霜轮”的特殊标记。东印度群岛坦波拉火山爆发曾使1816年成了“没有夏天的一年”,这个标记甚至出现在南非的树木上。地震也可以给树木造成损害,使树在以后的一些年中形成较窄的年轮。由此看来,倘若说树木年轮“泄露天机”,似乎并不为过。

18、对下面的说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相反的结论”如果树木某一年的年轮比较窄,那就证明该地区这一年环境与气候条件不好。

B“初生年份”指树的栽种年份。

C“这相吻合的一圈”:指导1864年砍下的大树年轮的最外圈。

D“这个标记的作用”是指“霜轮”,即冰点以下生长时留下的年轮。

19、“相反的作用”是指:()

A 酸雨会改变年轮的图案纹理模式。

B 酸雨会刺激树木的生长。

C 酸雨会加速树木的老化,使树木的年轮变窄。

D 酸雨会延缓“越长越老”的树木的生命。

2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树木年轮的图案都是相同的。

B 道格拉斯的假设是从“相吻合的一圈”中提出来的。

C 树木的“霜轮”与“酸雨”没有关系。

D 树木的年轮变窄,这是地震给树木造成的损害。

21、下列说法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接龙”是一种分析、比较同一地区两棵树年轮模式的方式,用这种方式可以推知其中一棵树的初生年份。

B 通过年轮研究酸雨、火山爆发与地震,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自然条件对树木生长会产生的直接影响。

C 树木年轮可以记录下历史上发生的某些自然现象的时间、地点。

D 说“树木年轮‘泄露天机’”,是因为树木的年轮可以使人类更好地预知某些自然现象的发生。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22-25题

两个鸡蛋

下午柱子就要返校了,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母亲要叫醒他,被柱子拦住了。“让他多睡一会儿吧,爹太累。”母亲便不再说什么,收拾好柱子的东西,母亲照例出去借钱。

看着母亲的背影远了,柱子打开包袱,拿出两个鸡蛋,进了里屋,来到父亲的床前。经过岁月无情的冲刷,父亲的头发早已花白;杂乱无章的皱纹,横七竖八地卧在他脸上,像黄土高原上沧桑的沟壑;一双眼睛仿佛承担了太重的压力,已深深地陷了下去;额头上汗珠点点,青筋隐约可见……

父亲老了,是他在顽强地支撑着这个家呀。柱子鼻子一酸,两颗泪珠滚下脸庞。轻轻地把鸡蛋放在父亲床头,又看看他没什么动静,柱子悄悄出去,坐在矮凳上等母亲。

院子里似乎发出一阵响声,柱子以为母亲回来了,连忙跑了出去。没有人,只有几只麻雀在觅食。柱子就驻足四望。不远处贫瘠的土地上是绿色的庄稼,在太阳的照耀下泛出青黄的光。四周黛青色的大山连绵不断,像一条锈得发黑的铁链,把这里的人世世代代牢牢地锁住。

柱子突然想起父亲的话:儿子,将来你要走出大山。是的,我一定要走出大山。柱子在心里默默地说。

太阳大毒,皮肤被晒得火辣辣地痛,柱子只好回到闷热的小屋。看到桌子上打满补丁的包袱,柱子突然意识到应该检查一下,以免带回来的书落到家里。打开包袱,几件旧衬衣,一罐咸菜,五本书,没错。咦?手触到两个圆圆的东西,掏出来,是两个鸡蛋。柱子纳闷了:家里只有两个鸡蛋,全给煮了,怎么又冒出两个,怎么回事?走进里屋,父亲依然打着微鼾,而床头的鸡蛋不见了。我记得好像已经拿出来了呀?难道……难道我记错了?柱子对自己的记忆力产生了怀疑。在校期间高强度的学习和严重的营养不良,早已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这点他是知道的。于是,他又把那两个鸡蛋放在父亲床头,然后立在那儿想,还是有点不大明白。

脚步声由远而近,柱子连忙跑出去,果然是母亲,满头是汗。又数了一下,母亲把那几张皱巴巴的票子递给柱子。“好好读,别惹事。”“嗯。”柱子擦去了泛滥而下的泪水,回屋拿包袱。

二十多里的山路,柱子走惯了。天没黑透,就到学校了。打开包袱拿书,柱子触电一般呆住了,里面赫然躺着两个鸡蛋!

当天晚上,柱子跑到校外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天亮的时候,他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

22、.第一段中写到“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从全文来看,父亲是不是真的“睡着了”?为什么?(4分)

23、文中有一个段落对父亲进行了详细的肖像描写,请问:这样写的作用

是什么?(3分)

24、文中有一个段落是关于柱子家乡的环境描写,请问:这段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25、文中有三次写到柱子流泪,请分别说出柱子流泪的原因。(4分)

写作

26、下面是王乐同学写的请假条,找出其中的两处错误(2分)

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作文(40分)

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老人颔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漫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出生天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请根据材料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

职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答题纸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不是,为了让儿子放心。父爱如山,沉默是一种表达方式,睡着了也是一种沉默(4

分)23为下文柱子落泪作铺垫。(3分)

24引出下文,用大山的贫瘠,烘托柱子一家的艰辛,自然而然引出父亲的期盼。4分)25第一次:为父亲的苍老而哭;4分)

第二次:为母亲和这个家的艰辛而哭;

第三次:为那两个鸡蛋,为父爱的无私伟大而哭。

26⑴没有写称谓⑵应先署名后写日期2分

27作文40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