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录音基础知识

现代录音基础知识
现代录音基础知识

现代录音基础知识(上)

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连载(一)

录音基础/多轨录音

多轨录音指多种乐器或人声的互相“叠加”,多轨录音好比将16个盒带录音机的磁带并列在一起。就成为16轨磁带(实际32轨,因为盒式磁带是立体声,有两个轨),从而具备了每轨录制不同乐器的潜力。

什么是叠加

假如您为一个鼓手、一个贝司和一个伴奏吉他手弹奏的曲子录音,用一台多轨录音机将每种乐器录在各自轨上。由于是一起演奏的曲子,音符要互相合拍,播放时,听起来仍好象几个乐手在一起演奏一般。如果您要在歌曲中加入一个主音吉他,既然每个乐器都录在各自音频上,就要先播放前三个轨,使吉他手在第四轨上录制主音吉他时,能与其它乐器“合拍”。这个过程就叫叠加。传统录音方式

录音师要先录制“节奏轨”,包括:鼓、贝司、伴奏吉他、键盘以及一个将被替换的主音人声,所有都录在一起。下一步,录音师开始做叠加,加入其它节奏,主声部,背景人声,所有其它乐器,最后录制主音人声。而现代录音方式通常是一次制作一个轨,按排序的乐器、鼓的循环,或者人声开始录音。关键点是最终你的乐器必须被同时录制在一起。一旦完成后,混音过程才能开始。

录音基础/多轨缩混

缩混的目的是将你所录制的轨道缩到两个轨道(立体声)上或一个轨(单声)上。这样就可以在传统的播放系统如卡带或CD播放机上今昔播放了。

传统方法,多轨录音机连在多通道的调音台上,这样每一个轨在调音面板上都可以被单独进行处理了。换句话说,多轨录音机的每一个输出都连接到调音台的每一个输入通道上,从那里再进行合并,成为单一的立体声输出。这个立体声的输出可以连接到母带处理机上录制立体声信号。

在合并许多通道到两个通道时,调音台还处理其它一些重要工作,如:

-调节乐器的频率内容,一般称为EQ。

-给乐器增加效果,如混响,回声或合唱。

-调节每一轨的音量,保证不会有单独的乐器音量太过于大或者小。

这些处理过程将在后文的详细介绍中解释。

现主流方式

多轨录音机,多通道调调音台,均衡和效果器上的所有功能都可以集中在一个装置上。而且还可以用光盘刻录机、数码录音机或硬盘作为母带处理机。当然重要的是您的曲子中的所有的乐器都被录音、加工、缩混最后成为一种媒介而被大众听到。

话筒的链接

将信号送到调音台在将其录入多轨录音机,总体来说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很简单:直接线路输入。直接线路输入与接线有关。从电子乐器输出端子到调音台输入端,通常用普通吉他型号1/4’’电缆。这是输入键盘、鼓机、音源、吉他或贝司音箱(从音箱后面直接输出或线路输出)的信号的常用方法。如果您的调音台没有1/4’’线路输入口,您可以使用接线盒将这些线路输出转接到调音台的话筒输入口。

信号送入调音台的第二种方法是将话筒直接与调音台的话筒输入端连接。话筒的主要用途是录入人声、所有传统乐器声音,如传统钢琴或吉他,也常录入吉他音箱和贝司音箱的声音。录入不同乐器应使用什么类型的话筒,也许是录音工程师面临的最严峻的难点。不同的话筒发声有所不同。怎么样匹配,怎样放置,放置的角度以及离乐器的距离,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搞清楚话筒之间的基本区别还是很有必要的。

话筒前置放大和幻象电源

前置放大器是许多调音台的输入部分所带的一种放大器类型,也是一种独立性处置器材。前置放大的作用是将话筒电平信号增益到线性电平信号。大多数调音台使用这种信号。前置放大有助于控制信号电平,还能对可能引起信号路径噪音的外界干扰起一定的隔离作用。前置放大器通常有一个输出口或前置放大微调钮,用于调整输出电平。如果前置放大器输出过高,可以加入失真、噪音,还可以为声音润色。当录音链中的所有设备都设置为最恰当的电平,而信号电平仍然过低时,应该使用前置放大器。

而且,多数电容话筒都内置前置放大器,需要电源进行正常运作。这种电源叫作幻象电源。通常由内部电池或调音台供电。调音台通过音频线传送电压(通常为+48伏直流)进行供电。在多数话筒前置放大器中和调音台输入部分都有个ON/OFF开关,用于确定是否传送幻象电源,并供给电容话筒所需要的电压,以提供足够强的信号。

基本话筒技术

对于话筒技术,关键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在方法上没有明确的正确和错误之分。扩音技术,如话筒部分,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个人技术也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而且,扩音技术随音乐风格的不同以及发展和变化的趋向而变化。因此,本文只介绍一些基本知识和建议,可以作为个人实践的一些提示。

话筒技术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近距离拾音,远距离拾音、重点拾音以及环境拾音。

1近距离拾音

近距离拾音是录音室中最常用的拾音类型。近距离拾音是将话筒放置在离声音源很近的地方,一般在厘米远。近拾音可以使要录制的声音源相对避免外界噪音(泄露),如其它乐器声等。近拾音还能提供紧贴的“面前”的声音。在多乐器乐曲中最常用。

一般来说,近拾音使用定向话筒,如心型、超心型或特心型,将话筒略微带点儿角度地放在发声点附近。例如,吉他音箱的近拾音,是将话筒放在距音箱架约厘米远的位置,使话筒在喇叭边缘与中心之间,稍想中心倾斜。小号拾音就是将话筒放在距喇叭厘米的地方,这是典型的近拾音。但是,每次要一边在声音源周围移动话筒,一边试听。以检测话筒位放置位置。

2远距离拾音

远距离拾音是将一个或多个话筒放在距离声音源60-90厘米的位置。远距离拾音常用在一次录制多种乐器的时候,如一个弦乐部分或合唱团的合唱等。远距离拾音可以使这几个组作为一个整体录音,不需要单个话筒就能达到全面自然音色的平衡。远距离录音还可以录入房间(环境)的声音,最好在音响效果好的房间如录音室或教堂。

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找到最佳的话筒位置。一般来说,用一个话筒时,就要将其放在中间。如放在一组歌手的前边约米的位置。用两个话筒时,将话筒放在距离中央相等的位置,相隔约米,然而,在远距离拾音时,要一边放置一边试听效果,从而找到最佳点。这样做尤为重要。

3重点拾音

重点拾音与远距离拾音结合使用。对于一组乐器的特殊部分进行附加拾音。例如,您可能要在管弦乐中的独奏者前面放置一个话筒。然而,您一定要将话筒放在能拾取独奏声音的足够近的地方,又不能过近。当独奏演员停止演奏时,不会影响乐队的声音平衡,通常,重点拾音的话筒放置稍远一些。当然,还是要通过实际操作最后确定放置距离。

重点拾音也可以在单个乐器拾音中使用。例如,将一个话筒放在音孔的底部,另一个话筒放在音品板上,您可能得到最佳的传统吉他的声音效果。也可以考虑在拨弦处前面直接放置第三个话筒,用以混入一点点拨弦噪声,增加录音的真实效果,尤其在只录音一种吉他乐器的时候效果更好。

4环境拾音

环境拾音的主要功能是保存自然混响和特殊录音环境的室内音响。除此之外,它与远距离拾音类似。在现场录音中用环境拾音尤为重要。因为这几个话筒拾取的环境效果可使您的听众体验现场表演的感觉。

环境拾音通常是放置一对话筒。用心型或非定向型,将话筒放置在舞台前方的两侧,靠近音板的位置。

总线

信号怎样输入调音台或录音设备又怎样通过调音台到达最终目的地。初学者对这个概念往往搞不清楚。信号流动的重要环节是总线的概念。简言之,总线就是信号流动的路径;从音轨到音轨,从音轨或输入端到效果处理器等。

当“总线|信号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时,信号正穿过一种布线矩阵。布线矩阵是加法放大器的又一种叫法;一种在保持各自音量电平和声象位置的同时组合多种信号的放大器。对于录音总线最恰当的比喻,就好比自来水的控制。水通常从一个位置进入目标地,通过几个管子进入房间的不同位置,开关水龙头,就能控制水流的路径。

调音台普遍都有“立体声总线”,用来将信号引导到一处或两处位置。例如,录音总线通常成对设置,如:1轨和2轨(或A和B),3轨和4轨(或C和D)等。送到立体声总线每一边的信号量由声象位置控制。如果您将信号设置在录音总线的1轨和2轨,并将声象信号都设在左边,那么所有信号将录入1轨,而2轨中未录入任何信号。如果将声象设在右侧,将得到相反效果。如果将声象位置设在?,信号将均等地录在1轨和2轨中。可以将立体声总线想象为一条两车道的公路。声象好比方向盘,能控制走哪个车道。请看下图:

推子前和推子后

推子前和推子后的概念是由推子控制得来的。顾名思义,推子前是指到达推子前前的音频信号;推子后是指到达推子后的音频信号。

当音频不受推子控制的时候,常用推子前。不必用推子改变电平就可以听到音频信号的原电平。这种设置对录音总监听输入电平十分重要。当传送独立耳机混音而不改变调音台设置时,最好使用推子前设置。在这里使用推子前可以调高耳机中各种乐器的音量,而不影响主调音。还能用推子前降低主音人声的推子电平,同时保留了主音人声的混响。

推子后设置因提供推子控制而被广泛使用。推子后可以使您监听输出电平并控制每轨各自的电平。在使用推子后效果时,能控制更多的效果。可以全面控制返回特定轨的效果数和原始音频信号的电平。

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连载(二)

获得正确输入电平

优质的录音工作的关键,首先是正确的输入电平。电平过高或过低,会毁坏一个本来很优秀的演奏。如果输入的电平过低,在缩混中提高电平时,很可能会造成混音中夹杂不必要的噪音。另一方面,如果输入电平过高,常常导致音轨失真。

动态范围

当录音时,可能注意到由于演奏和音乐风格的不同,电平的变化很大。例如,在一首民谣中,鼓手在某一节中演奏小军鼓击边音,在合唱中又改为重击小军鼓。这种电平的变化叫做动态范围。动态范围与音量不同。音量是指在任意时间的振幅,动态范围是振幅的变化量。请看下图解释

模拟与数码

在设置电平时,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之间区别很大。用模拟录音,可以录制0dB以上的输入电平,而不会失真。有时录制0dB以上的输入电平有助于使磁带得到较热或较温暖的信号。较高电平也能防止磁带录音机中容易出现的噪音(磁带咝咝声)。

在数字区域内,输入电平不能超过0dB。而且绝对不能高。事实上,多数数码录音机在0dB以上不会有任何显示。如果输入电平超过0dB,录音中有可能出现失真。这种失真通常?“数字失真”。这对录音十分不利。要想在数码录音中得到最佳效果,录音输入电平应该在-12至-4dB之间。这样不仅能使您获得均等的好的模拟录音电平,也会为录入轨的缩混留下一些自由空间。数码录音机不存在模拟录音机上常带的噪音床的问题。能够录制较低电平而不会加入噪音。如果没有把握,就以较低电平录音。但录入过低电平的音轨往往就固定不变了,要从录音中去除噪音是不可能的。

前置电平与后置电平

为保证能以适当的电平录音,重要一点就是弄懂调音台上的表的运行原理。在多数调音台的表上可以看到两个设置中的其中一个:前置电平和后置电平。

推子前电平的设置显示通过推子之前被送往调音台的信号电平。这是信号电平输入调音台时最准确的显示。录音时,建议将推子改置在0dB,将表设为前置电平,并使用输入微调,设置最好的录音电平。

推子后电平设置显示通过推子以后的信号电平。这是为观察录音轨电平而最常做的设置。信号通过推子后,常常到达混音总线或主输出端。因此后置电平改置成为最适合于观察缩混的设置。

监听效果

效果处理是改变、加大或修改音频信号的过程。当音频信号加入效果时,被称为湿音。当一个音频信号未使用效果时,被称为干音。

那么,什么时候录制湿音,什么时候又该录制干音呢录制湿音信号的长处是您不必再用效果器来制作需要的效果。该效果是录音内容的一部分,可以将效果处理器省出来用于另一个轨或制作其它效果。录制干音信号的长处是能保留以后改变效果的灵活性。如果没有确定使用哪种效果,就要使用此种办法。

另一个常用的录音技巧是将信号干音录在一个轨上。再将信号湿音录在另一轨上,这样,可以制作干音信号和带效果信号的混合提。这在混响和延时等效果中特别有用。而且,如果保留了干音轨,将来就可以按需要改变效果。如果有许多轨,或者如果你的录音机上有虚拟轨的话,可以使用此技巧。

效果编辑/插入与循环

在音频录音中有两种常用的效果路径:插入或循环(也有叫返回的)。当插入一效果时,即将效果置于源信号(通常为输入端或前面录制的轨)与信号目标(通常为混音或录音总线)之间。插入效果将改变源信号的物理特性。一般都是以插入形式使用效果,包括压缩、失真、嗡音消除器、话筒模拟器以及吉他放大模拟器等。

当以插入形式编辑效果时,就是将效果处理器用在了您要传送的源信号中。这意味着当用此方法编辑效果时,不能将效果处理器用于其它输入端或轨上。

当在循环(或返回)中使用效果时,要将信号目标与效果处理器之间的源信号分开。这样,就有了独立的干音信号(原始源信号)和湿音信号(效果处理器的返回)。您可以控制干音信号和效果信号的混音。使用“loop”这个术语是因为源信号通常由调音台的输入部分传送到效果处理器,再送回输入部分,从而形成一个源信号的“loop”。常用于循环方式的效果有:混响、延时、合唱和镶边。

多数调音台为您提供两种选择:信号到达推子之前送至效果处理器(推子前)还是通过推子以后送至效果处理器(推子后)。用推子前,可以在不改变效果传送电平的情况下,控制音轨或输入电平。例如,制作一种声音环绕的幻觉,好象声音由悬崖坠下,可以使用推子前传送至混响效果。这样,就能用推子降低干音音量,而混响电平保持不变。在保持混响电平的同时,降低干音信号,所产生的效果犹如声音来自远处。另一方面,用推子后可以控制音轨或输入电平,以及从同一个推子送出的效果。在大部分效果应用中可能会用到推子后路径。

现代录音基础知识(下)

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连载(三)压缩器

压缩器是一种效果处理器用于对经过压缩器的各种信号的动态范围进行压缩。主要用于使响亮的声音变柔和,使柔和声音变响亮。压缩器的主要任务是降低信号响亮部分的振幅。此过程就叫增益降低。随着响亮信号振幅的降低,用少量放大来增加低电平信号。这几项操作合在一起就使信号的动态范围变窄。

下面是压缩器常用的几个参数:

1门限

门限控制用于设置压缩器开始作用的振幅电平。输入电平在门限值以上时压缩器开始作用。

2比率

比率控制用于决定输入电平到输出电平量。例如:4:1的比率即在门限设置以上每进入压缩器4dB,将有1dB输出。实际上,此控制就是表示压缩器的压限量,即增益减量。

3起音时间

起音时间设置用于控制从输入信号到达门限电平以上到压缩器开始衰减信号的时间。换言之,即从信号超过门限到压缩器开始作用的时间的时间量。

4释放时间

释放时间用于控制输入信号降至门限电平以下后,压缩器使信号保持在门限电平的时间。换言之,即信号降至门限电平以下,压缩器保持的时间量。

5输出增益

输出增益用于调整已压缩信号的输出电平。用输出增益,可以为压缩器的所有输出电平做?最佳设置。

均衡器基本知识

EQ简称“均衡”,是调整某个频率幅度的过程。汽车立体声的音量控制是最早的EQ控制。通常可以用一个EQ增加或截断一组以上的频率或频段。有高、中、低频控制的EQ叫做三段均衡。

EQ的用途

最常见的有:

修正EQ,多用于补偿声音品质低或录音质量不好的乐器或人声。例如,在缩混中,如果认为吊镲声音沉闷,可以用EQ在吊镲中加入一些高音,使声音发出哧哧响声。另一个例子,比如您正在录一个人声,这时发现经过话筒的声音有点鼻音。用截断一些高中频率的方法,就可获得歌手温和的声音。但此处要注意,EQ

不能替代低质录音技术。当您选好适当的话筒并放置到位后,除个别时候使用外,很少需要修正EQ。

创作EQ是专为创作而调整频率的过程。例如也许你喜欢声音听起来犹如收音机唱出来的效果。严格限制人声频率的波段宽度,就能获得此效果。

混合,专业工程师能够通过对某种乐器设定一定频率范围的方法,使这些范围不互相重叠地排列在一起,以覆盖整个频谱,从而建起一道声音之墙。

EQ也可用于录音过程,而且多用于缩混。用EQ录制您的音轨时要谨慎,因为以后不能修改。还要记住,加入均衡常常导致噪音的加入。因此,使用时要慎重(主要用于模拟均衡,不用于数字式均衡)。

EQ的类型

从独立机架型EQ到调音台内置EQ控制器,形状大小不同,种类很多。下列是一些最常见的EQ类型:

图式均衡

最常见的均衡类型是图式均衡。图式均衡是对一系列预选频率进行增益/截断控制,涉及的频率范围很宽。图式均衡很容易辨认,因为控制钮都是一些互相排列的推子,本身就提供了全部的均衡曲线的图式显示。这些均衡常用于调整调音台的总声音,并因您所在房间的频率特性不同而有所不同。

参数均衡

参数均衡可供您选择需要增益或截断的特定频率。例如,调音台上的EQ部分可能每段有两个控制钮:一个用于选择频率,另一个用于增加或截断选择的频率。请注意尽管您常听到全参数均衡的名字,但它实际上就是弧形或半参数均衡,不是全参数均衡。全参数均衡每段有一个附加的控制钮:Q值调整钮,改钮用于确定频段的宽窄。当EQ增加或截断一个已选的频率时,实际上会影响选定频率周围的一组频率(频段),搞明白这点是很有意义的。Q值调整钮确定频段宽度。半参数和全参数均衡通常用于对特定频率的调整,不会影响总声音。

倾斜均衡

调音台中的另一种典型的均衡叫做倾斜均衡。这种均衡只有一个增益/截断钮用于控制高或低频段。增加/截断高频段或低频段,就是在增加或截断某个固定频率(一般高频段为10kHz或12kHz,低频段为80Hz或100Hz)或所有高于或低于该频段的频率。倾斜均衡用于增加某个音轨的亮度或“底部结束点”。

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连载(四)并轨

将前次录制的数据混到一个单轨或一对立体声轨上。这是常需要做的工作。这个过程叫做并轨。关键要明白,并轨是一个录音过程。不是将现场乐器或人声录制在一个或多轨上,而是将前次录制的音轨内容录制在其它轨上。

工程师做并轨的原因:将几个单轨上的音频组合为较少的轨;用均衡设置录制已录过的音轨内容;将效果与源轨一起复制在一个轨上。并轨有很多好处。例如,如果您将8个独立的鼓音轨并到一对立体声轨上,最后得到一对立体声鼓的混音,声音与原8个轨一样,但仅仅用了两个轨。您可以使用原来那8个轨录制其它乐器。另外,有时可能需要在歌曲中加入比您的音频设备中的效果还要多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将一轨或多轨并到已使用效果的其它轨上。源轨内容及各自效果都录进去。效果录入后,效果器就可以用在其它轨上了。

并轨时,一定要在并轨前将电平、均衡、效果等设置调整好。各轨一旦被并轨,源轨被覆盖,您只能调整这些轨的混合版。例如,如果您将8个鼓音轨并到一组立体声轨上,就无法将混响只加在大鼓上,而其余鼓上不加。如果您需要并轨,就可能想用一种能让您在并轨后仍保留源轨内容的录音机。您可以有空余轨用于并轨录音,同时又能保留对源轨的个别控制。这个概念通常称为“虚拟轨”,下章我们将详细介绍虚拟轨。

虚拟轨

什么是虚拟轨

过去,大部分专辑的录制都是在录音室用昂贵的多轨磁带录音机来完成的。为了保留几种不同版本的主音或吉他独奏,艺术家通常需要许多轨。有时他们要在不同轨上留下几个背景人声用于后期的混音。他们需要大量的音轨的原因是不想扔掉他们录制的任何乐段。我们前面提及的并轨,可以腾出空轨来录制其它内容内容。但是为了录制附加轨,只有覆盖源声轨。然而现在,对“我的音轨总不够用”这个难题有了新的解决办法,这就是虚拟轨。

虚拟轨使您能够在并轨后仍然能保留源轨,以备将来对比、编辑或混音用。虚拟轨的工作原理

就象电脑里的文件夹一样,它也是一层层地向上叠落,下面也有几层。虚拟轨的工作方式与之相同。每轨都有一个选择的虚拟轨。可以听录在该轨上的内容或在该轨上录制新的乐段。在一个虚拟轨上录音不会抹掉在其它虚拟轨上的内容。

您可以选择任何虚拟轨来进行播放。实际上,甚至可以将多个虚拟轨缩混为一个单轨。最适合制作音响较丰富的弦乐声部或加厚人声音轨。虚拟轨最适用于新的灵感的尝试。

下面是在录音过程中,虚拟轨的几种用法:

用虚拟轨录制吉他独奏

录制吉他独奏时,试着在吉他轨中的不同虚拟轨上录入独奏的不同乐段。不必删除上一个乐段,也不必删除其它轨,只是改变虚拟轨以录制每个乐段。这种过程有助于保留录制中的创作意识流。其后,您可以决定选用哪个独奏(或独奏声部)。

用虚拟轨录制背景人声

在一个播放轨之内的不同虚拟轨上录入背景人声的几个乐段。录音后,将这些虚拟轨暂时指定到不同的播放轨。使您能同时听到所有轨。将一轨开至录音状态,然后按需要调整其它各轨的电平,再将其并到准备录音的轨上。由此,在一个音轨上为您提供了所有背景人声乐段的“混合版”。现在,您可以调出用新背景人声轨播放的源虚拟轨的内容。如果您需要调整原始乐段,不用担心,它仍安全地保存在虚拟轨上。

用虚拟轨同时录制干声和处理后的吉他声

试着分离您的吉他信号,以便将吉他输出接到一个输入端,再将效果处理器的输出输出连接到另一个输入端。然后,将吉他声部录入两个不同的轨。录音完成后,将“干声”和“湿声”随意混合,再并到一个空的虚拟轨上。这样,如果将来您想体验不同的吉他效果,可以调出“干声”吉他轨,将新效果加进去。

音轨管理

用出色的音轨录音设施录音,通常将每种乐器或人声分别录在单轨上,以便为各轨加入不同的均衡、效果、声像和音量。这种工作大多是在缩混中完成的。目的是将所有乐器混在一起,制作立体声母带录音,达到理想的声音效果。

对于录音工程师来说,他们没有完美的多轨录音设施。尽管现在确实有64轨甚至是128轨录音设施,但一般在大型专业录音中才可以看到。而且费用在每小时400美圆以上。因此我们多数日呢使用的录音系统音轨数还是有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制作不出具专业音响水平的丰富的多层式录音制品,只是我们要提前做好计划。为各乐器和人声制作音轨计划的过程称为音轨管理。如果您不提前做此工作,就可能出现音轨不够用或没有足够的选择余地来完成您的曲子。并轨

您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就是“并轨”的过程。并轨实际上就是录音过程中的小型缩混工作。例如,您在单轨上录入鼓演奏时,占用了16轨录音机中的8个轨,您可以将这8个轨的内容并为一组立体声轨。由此,又腾出6个空轨。但并轨时您必须谨慎,因为在源轨上覆盖录音后,总缩混时将无法选择单个音轨。

当然,在数码录音机上并轨比在模拟录音机上更好,因为数字式并轨不会损失声音品质。而且,一些数码录音机便于您录制新轨而不会删除前一次录入的音轨内容。此概念一般称为“虚拟轨”。它可为您提供丰富的并轨,而不会失去对

独立轨的控制。如果你使用模拟录音系统,就要明白,每次并轨都损失一定的音频质量。一般来说,对某一个轨做二、三次并轨后会造成噪音过大而失去其使用价值。

叠加音轨

另一个有用的技巧是在某个特定轨上录入一种以上的乐器,称为“叠加音轨”。例如,在您的曲子前奏中有一段钢琴独奏。在淡出时有一段吉他独奏。您可以将上述两种独奏录在一个轨上。因为两者不会覆盖。

叠加音轨时,记住要使用不怎么需要效果处理的乐器。或顶多使用处理类型相似的乐器,以便在缩混时您不必担心变化太大。如果您在一个音轨中需要多一些效果处理,就要考虑随音轨一起录入效果处理,而不必在缩混时加入处理。另外,要选择在曲子中尽可能隔得远的乐器,以便您有足够的时间在各乐器之间做需要的变化。

音轨表

至此,我们就会明白,这些复杂的音轨管理手段是应该提前想到的。多数工程师都使用音轨表。在这一张表格上,每轨各对应一个格,可以列出设定在该轨的乐器以及其它轨的注释。您可以利用音轨表,事先订出使用各轨计划。如果您没有音轨表,就要在做设定之前画一张表。在整个工作开始之前投入这一点时间,会使您在录音过程中节省大量时间,并避免许多麻烦。

非线性编辑

在模拟录音编辑中,编辑磁带上的音频的唯一方法只有用刀切断磁带。这确实不是最有效率的编辑方法。万一记错了磁带的位置,或接合不妥,这小小的失误会使您多少小时的工作毁于一旦。

数码硬盘录音技术的使用,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硬盘录音机使用硬盘存入录音内容,不使用磁带。当您在硬盘上编辑音频时,实际上您是在暂存缓冲器中进行编辑,并没有改变原始录音内容。这种编辑叫做无损编辑。这好比您在电脑的文字处理程序中做了一个备忘录,几天后您对备忘录做了些改动。改动内容不会长期保留,除非您指示文字处理器将改动内容存入文件。无损编辑工作的方式与其相似,您可以做自己的编辑,听其效果,然后决定保留编辑的版本还是恢复原版本。有些硬盘录音机有多级还原功能(UNDO)。即使您保留了新版本,也能保留原版,比其它录音机又先进了一步。

设置编辑点

数码编辑听起来简单,但如果不懂基本要领,也会遇到一些麻烦。几乎所有编辑都需要一个其始点和一个结束点。例如,如果您想删除某一轨的部分内容,需要确认您想删除的位置。在下面的例子中,其始点放在了人声轨上,此处人声

进入过早。结束点放在错误段之后。当您进行删除时,起始点和结束点之间区域的内容被删除。而时值保持不变。

除了起始点和结束点外,有的编辑还需要附加编辑点。这些点通常叫做出发点和目的点(FROM和TO)。出发点和目的点与起始点和结束点一起使用。将音频移动或复制到其它轨或其它时段的这类编辑,大多需要一个出发点和一个目的点。

做此类编辑时,起始点(Start)和结束点(End)用于选择被移动或复制的音轨部分。而出发点(From)和目的点(To)用于确定音轨部分移动的方式和地点。换言之,To点就是Start点和End点之间的内容移动的目标。From点就是编辑后用To点连接的Start和End点之间的位置。在多数编辑中,出发点From就是起始点Start。

如果您有一个主要参照点(例如,一个小节的Downbeat,一个声音效果等)不在您要编辑内容的开头。您可以根据需要的时间用出发点与参照点连接。假如,您想将领唱人声从第一个合唱复制到第二个合唱中,但领唱比合唱实际开始的时间提前了一点。下面的例子说明怎样有效地使用出发点From和目的点To,以获得恰当的编辑。

还原

现在许多硬盘录音机都有一个叫做还原(UNDO)的功能,此功能可使您取消前一次的操作(一般仅局限于音轨的录音或音轨编辑功能)并使您的曲子回到原状态

有些硬盘录音机带有多级还原功能,可以使您录音工作“及时返回”。当一个轨被意外覆盖或被编辑掉,或一个轨录制的电平过低或过高时,还原功能就派上用场。假如您录制一个吉他声部。然后在音轨中间“插入”一些新吉他演奏。如果您觉得插入得过早,可以使用还原功能。

用还原(UNDO)功能消除“插入”的吉他编辑,回到录制原吉他音轨的位置和时间段。

录音技术基础知识

录音技术基础知识

录音技术基础知识 基本录音/多轨录音 无论是盒式磁带录音机、数码多轨录音机、硬盘录音机,还是其它录音媒体,其录音过程大致相同,目的都是将声音获取到缩混带上。 做此工作,录音工程师采用两个步骤: 1、多轨录音——各种乐器和人声的录音与叠加录音的过程,每种录音都有各自的“音轨”。 2、多轨缩混——将这些多轨内容同步录在一组立体声轨上(“母带录音”),可以用某种播放系统如CD播放机或磁带卡座等进行再制作。 录音基础/多轨录音 多轨录音指多种乐器或人声的互相“叠加”,以便在播放任意一种音色时,同时听到其它的音色。有的录音设备具备将不同乐器录在每个“轨”上的能力。多轨录音好比将16个盒带录音机的磁带并列在一起。就成为16轨磁带(实际32轨,因为盒式磁带是立体声,有两个轨),从而具备了每轨录制不同乐器的潜力。 换言之,假如您为一个鼓手、一个贝司和一

个伴奏吉他手弹奏的曲子录音,用一台多轨录音机将每种乐器录在各自轨上。由于是一起演奏的曲子,音符要互相合拍,播放时,听起来仍好象几个乐手在一起演奏一般。如果您要在歌曲中加入一个主音吉他,既然每个乐器都录在各自音频上,就要先播放前三个轨,使吉他手在第四轨上录制主音吉他时,能与其它乐器“合拍”。这个过程就叫叠加。 按传统方式,录音师要先录制“节奏轨”,包括:鼓、贝司、伴奏吉他、键盘以及一个将被替换的主音人声,所有都录在一起。下一步,录音师开始做叠加,加入其它节奏,主声部,背景人声,所有其它乐器,最后录制主音人声。而现代录音方式通常是一次制作一个轨,按排序的乐器、鼓的循环,或者人声开始录音。 关键点是最终你的乐器必须被同时录制在一起。一旦完成后,混音过程才能开始。 录音基础/多轨缩混 缩混的目的是将你所录制的轨道缩到两个轨道(立体声)上或一个轨(单声)上。这样就可以在传统的播放系统如卡带或CD播放机上

如何录音+音频后期处理经验

『配音公社』[技巧交流]如何录音+音频后期处理经验(转载) 访问数:2148 回复数:23 楼主作者:Tassels发表日期:2010-3-25 11:14:24 感谢絮絮的共享。 ------------------------------- 以下内容为转载 ------------------------------- 这是本人多年来对音频后期处理的一些点滴经验,告诉大家同享,不对之处,请提出不同的见解,共同学习了。 AA3.0的前身是AA1.5,是一款功能齐全,占用资源少,界面清新,操作容易,支持机器配置不高的声卡,和SAM8.0录音编辑软件相比,有他的过人之处。那么如何用好这款录音软件呢?听我慢慢地跟你说: 录音前进行必要的设置: 1.是用几十元的家用麦克进行录音,要用反手键点选右下角的喇叭图标----打开音量控制----勾选麦克音量。 2.要是用上万元的调音台进行录音,要用反手键点选右下角的喇叭图标----打开音量控制----勾选线路输入音量。不然,在录音时会把伴奏的声音录进去的。直接录成混音,到时候你哭都没有办法的。 再在属性栏中点播放----要勾选线路音量,这时,伴奏的音乐通过耳机你就可以听到音乐了。 3.对机器特别低的电脑,为了让他更好地服务,点菜单中的编辑----录音音频设置----不勾选独占模式。(如果你有两块声卡,并且又没有屏闭的话。如果你已经屏闭了版载声卡,这项就不设置了。) 如何获取纯伴奏音乐: 一是在网上下载。一是在VCD,DVD的音视频光盘上截取,伴奏音乐多得不得了。最好是用纯音乐,省时省力。如果没有怎么办呢?就用AA3.0做噻,也就是人们说的消音,方法如下: 1.拿到原曲,听一遍。不是所有的曲子都适合消音的。可以先分辨下,那

数字音频基础知识

第一章数字音频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声音基础知识 ?认识数字音频 ?数字音频专业知识 第1节声音基础知识 1.1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当振动波传到人耳时,人便听到了声音。 ?人能听到的声音,包括语音、音乐和其它声音(环境声、音效声、自然声等),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 ?乐音是由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只包含有限的某些特定频率,具有确定的波形。 ?噪音是由不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它包含有一定范围内的各种音频的声振动,没有确定的波形。 1.2 声音的传播 ?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形式传播。 ?音速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音速。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 ?15oC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 1.3 声音的感知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双耳效应的应用:立体声 ?人耳能感受到(听觉)的频率范围约为20Hz~ 20kHz,称此频率范围内的声音为可听声(audible sound)或音频(audio),频率<20Hz声音为次声,频率>20kHz声音为超声。 ?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人声)的频率大约是80Hz~3400Hz。人说话的声音(话音voice / 语音speech)的频率通常为300Hz~3000 Hz(带宽约3kHz)。 ?传统乐器的发声范围为16Hz (C2)~7kHz(a5),如钢琴的为27.5Hz (A2)~4186Hz(c5)。 1.4 声音的三要素 ?声音具有三个要素: 音调、响度(音量/音强)和音色 ?人们就是根据声音的三要素来区分声音。 音调(pitch ) ?音调: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frequency)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声音的频率是指每秒中声音信号变化的次数,用Hz 表示。例如,20Hz 表示声音信号在1 秒钟内周期性地变化20 次。?高音:音色强劲有力,富于英雄气概。擅于表现强烈的感情。 ?低音:音色深沉浑厚,擅于表现庄严雄伟和苍劲沉着的感情。 响度(loudness ) ?响度:又称音量、音强,指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由―振幅‖(amplitude)和人离声源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单位:分贝dB) 音色(music quality) ?音色:又称音品,由发声物体本身材料、结构决定。 ?每个人讲话的声音以及钢琴、提琴、笛子等各种乐器所发出的不同声音,都是由音色不同造成的。 1.5 声道

录音后期制作效果处理

录音后期制作效果处理 (1)降噪.人声之前会有一段噪音,那就是环境噪音,选中那段环境噪音,然后在菜单栏上选择“效果”,接着选择“刷新效果列表”,出现对话框,选择“是”刷新完后,接着选择菜单栏上“效果”里的“噪音消除”选项,然后选择“降噪***”,进去后选择“噪音采样”,然后按“关闭”.再重新选择菜单栏的“效果”里的“噪音消除”的“降噪***”,最后按确定,这样录音过程中的环境噪音就消除了.这只是环境噪音的消除,人声末尾的尾音这也要消除,否则会影响整首歌曲的效果消除这个噪音有专门的插件“waves”的“Rvox”效果***,这个效果***能剪除人声末尾的尾音,建议设置不要过,否则在每句话的首尾处会有明显的突然消失声音的感觉. (2)激励人声.双击人声音轨切换到波形编辑界面,选定全部波形,然后在“效果”里选择“DerectX”里的“BBESonicmaximizer”插件,然后大家会看到三个旋钮,第一个调的是低音,第二个调的是高音,第三个调的是总输出音量.大家可以根据人声来调整高低音还要总音量,开始录进去的人声不是很有力度,这就需要加高音激励起来,这样听起来就好听些,给一参考[男声:5.7.3 女声:6.4.2 ]不信大家可以试试看咯. (3)压限.安装waves 4.0后,在“DerectX”选择“wavesC4”,出现调整窗口.这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声音对高低频进行调节,开始使用软件的时候也许还不知道怎么调整相关数据,大家可以这样,在调整窗口选择“load”,进去后会看到很多种效果,大家可以选择倒数第四个“pop vocal”,然后按确定.压限的作用就是人声的高频不要“噪”,低频不要“浑”。开始不知道怎么用上面的方法,以后熟练以后要根据自己的人声调整正确数据. (4)增强人声的力度和表现力.安装“Ultrafunk fx”效果***后会有名称叫“Compressor R3”的效果***,这效果***的作用就是增强人声的力度和表现力打开后会看到上面有四个小方框,不同的数据会有不同的效果,开始不知道怎么用的时候可以把这四个数据输进去,第一个输入:-20 第二个输入:4.0第三个输入:16 第四个输入:7.0 除了顶上这四个,底下还有2个,第一个输入:40 第二个输入:200 然后按确定就可以增强人声的力度和表现力了.上面提供的只是大概的数据,具体数据还要靠大家去感觉,最后确定. (5)混响.安装“Ultrafunk fx”效果***后有会叫“Reverb R3”的效果***.此工作需要很细心,不同的录音环境,不同的曲风混响效果都不一样的.这需要大家不断的积累经验,容积较大、吸声不足的房间,效果***的人工混响时间要短.男声演唱时混响时间应短些;女声演唱时混响时间可长些.专业歌手混响时间应短些,否则会破坏原有音色的特征,业余歌手可用较长的混响时间,以掩盖声音的不足之处等等……开始使用这个软件的朋友可以具体我提供的数据输进去,一共有13个小方框,第一:0.0 第二:75 第三:7.1 第四:0 第五:50 第六:100 第七:1.0 第八:500 第九:2.2第十:7.8 第十一:0.0 第十二:-14.3 第十三:-12.3 .再次声明,上面提供的不是标准数据,这只是给刚开始用此软件朋友提供的,具体的数据要靠自己的耳朵去感觉.告诉大家,混响大小的就是最后一个,也就是第十三个,大家要细细的听,混响加大就有空旷的感觉,即使是业余歌手爱好者,只加一点就好,不要过大。 (6)均衡人声.安装“Ultrafunk fx”效果***后有会叫“Equalizer”的效果***.主要作用就是均衡人声,让高频在保持不噪的前提下调整到清晰通透;低频保证不浑浊的前提下调整到清晰、自然.同样开始使用此软件朋友可以先使用我提供的这些数据,不是标准数据,具体数据还

录音技术基础知识

录音技术基础知识基本录音/多轨录音 无论是盒式磁带录音机、数码多轨录音机、硬盘录音机,还是其它录音媒体,其录音过程大致相同,目的都是将声音获取到缩混带上。 做此工作,录音工程师采用两个步骤: 1、多轨录音——各种乐器和人声的录音与叠加录音的过程,每种录音都有各 自的“音轨”。 2、多轨缩混——将这些多轨内容同步录在一组立体声轨上(“母带录音”),可 以用某种播放系统如CD播放机或磁带卡座等进行再制作。 录音基础/多轨录音 多轨录音指多种乐器或人声的互相“叠加”,以便在播放任意一种音色时,同时听到其它的音色。有的录音设备具备将不同乐器录在每个“轨”上的能力。多轨录音好比将16个盒带录音机的磁带并列在一起。就成为16轨磁带(实际32轨,因为盒式磁带是立体声,有两个轨),从而具备了每轨录制不同乐器的潜力。 换言之,假如您为一个鼓手、一个贝司和一个伴奏吉他手弹奏的曲子录音,用一台多轨录音机将每种乐器录在各自轨上。由于是一起演奏的曲子,音符要互相合拍,播放时,听起来仍好象几个乐手在一起演奏一般。如果您要在歌曲中加入一个主音吉他,既然每个乐器都录在各自音频上,就要先播放前三个轨,使吉他手在第四轨上录制主音吉他时,能与其它乐器“合拍”。这个过程就叫叠加。 按传统方式,录音师要先录制“节奏轨”,包括:鼓、贝司、伴奏吉他、键盘以及一个将被替换的主音人声,所有都录在一起。下一步,录音师开始做叠加,加入其它节奏,主声部,背景人声,所有其它乐器,最后录制主音人声。而现代

录音方式通常是一次制作一个轨,按排序的乐器、鼓的循环,或者人声开始录音。 关键点是最终你的乐器必须被同时录制在一起。一旦完成后,混音过程才能开始。 录音基础/多轨缩混 缩混的目的是将你所录制的轨道缩到两个轨道(立体声)上或一个轨(单声)上。这样就可以在传统的播放系统如卡带或CD播放机上今昔播放了。 按传统方法,多轨录音机连在多通道的调音台上,这样每一个轨在调音面板上都可以被单独进行处理了。换句话说,多轨录音机的每一个输出都连接到调音台的每一个输入通道上,从那里再进行合并,成为单一的立体声输出。这个立体声的输出可以连接到母带处理机上录制立体声信号。 在合并许多通道到两个通道时,调音台还处理其它一些重要工作,如: -调节乐器的频率内容,一般称为EQ。 -给乐器增加效果,如混响,回声或合唱。 -调节每一轨的音量,保证不会有单独的乐器音量太过于大或者小。 如今,多轨录音机,多通道调调音台,均衡和效果器上的所有功能都可以集中在一个装置上。而且还可以用光盘刻录机、数码录音机或硬盘作为母带处理机。当然重要的是您的曲子中的所有的乐器都被录音、加工、缩混最后成为一种媒介而被大众听到。 一般连接端子 输入端子 在开始录音之前,你需要将乐器或者是话筒连接到录音机或调音台的输入部分。可能你会注意到有一些不同的连接类型,如:RCA型(在家用的立体声设备上也可

常用录音及后期处理软件GoldWave教程

常用录音及后期处理软件GoldWave教程常用录音及后期处理软件 GoldWave 教程 一个集声音编辑,播放,录制,和转换的音频工具,体积小巧,功能却不弱。可打开的音频文件相当多,包括WAV, OGG, VOC, IFF, AIF, AFC, AU, SND, MP3,MAT, DWD, SMP, VOX, SDS, AVI, MOV等音频文件格式,你也可以从 CD 或 VCD 或 DVD 或其它视频文件中提取声音。内含丰富的音频处理特效,从一般特效如多普勒、回声、混响、降噪到高级的公式计算(利用公式在理论上可以产生任何你想要的声音),效果多多。 GoldWave 教程 第一节:转录 我们所谓的转录,其实具体的说说,就是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音频文件,然后重新保存。当然,一般我们不会去做纯粹的转录,其过程中必然包括着对现有音频的一些处理。 不过,既然是教程嘛,我们把处理的部分放到后面说,先来看看纯粹的“转录”~ 要打开文件进行保存,首先当然是要打开一个文件了。先前我们已经看过了GoldWave 的启动界面,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单击“打开”按钮,或者“文件”——“打开”,选择一个声音文件

经过解压、重现的过程,一个音频文件就被打开了 我们看主界面,许多本来不能选择的菜单和按钮,已经被激活了我们打开的是一个立体声文件,所以GoldWave会分别显示两个声道的波形,绿色部分代表左声道,红色部分代表右声道 主界面最下方的状态栏是当前音频文件的一些状态,比如时间、频率等 我们点击右边的控制器中的“播放”按钮开始播放 可以看到主界面中会有一条平移的灰线,这个代表当前播放的位置 在控制器中可以看到具体的波形,以及左右声道的音量等信息 ....

音视频基础知识考核题

网络音视频基础知识考核题 1.以下哪一项不是视频文件封装格式?C a)AVI b)MP4 c)AVC d)MPEG-TS 2.以下哪一项不是音视频编码格式?B a)Window Media Video Codec 9 b)MPEG-PS c)HE-AAC d)MPEG-2 3.以下哪一项为Flash Media Encoder录制文件格式?D a)MP4 b)M4V c)MOV d)F4V 4.Adobe Flash Player不支持以下哪种音视频格式?D a)MP4:AVC+AAC b)3GP:AVC+AMR-NB c)FLV:H263+MP3 d)MOV: AVC+AAC 5.Apple手持终端(iphone,ipod,ipad)本地播放器支持以下哪种视频编码?B a)H.264+MP3 b)H.264+AAC c)OnVP6+MP3 d)H.263+AAC 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H.264视频编码标准框架(Profile)?D a)Baseline Profile b)Main Profile c)High Profile d)MEI Profile 7.视频关键帧又称?A a)I Frame b) B Frame c)P Frame d) A Frame 8.如果设置视频编码帧速率为29.97fps,需要每秒2个关键帧,则每隔多少帧需设置一个 关键帧?A a)10 b)15 c)20 d)30 9.以下哪套编码设置是Flash Media Encoder不支持的?D a)H.264+MP3,350K+32K,15fps,22050,320x240 b)H.264+MP3,350K+32K,15fps,22050,320x240 H.264+MP3,500K+64K,25fps,44100,480x320 c)H.264+MP3,500K+64K,25fps,44100,480x320 H.264+MP3,800K+64K,25fps,44100,640x480 d)ONVP6+MP3,300K+32K,12fps,22050,480x320 ONVP6+MP3,400K+32K,12fps,22050,320x240 ONVP6+MP3,500K+32K,12fps,22050,240x180

音频后期之常用人声后期处理知识

音频后期之常用人声后期处理知识 人声闷: 调节EQ,适当衰减低频增益高频。 人声太远想调近: 1:调节EQ,适当增益中高频。 2:使用BBE适当激励中高频。但是此法容易产生大的噪音。 3:使用WAVES的RVOX加大压缩。(据说此法很好,不过我还米试过)用WAVESL1也可以。4:可以减小混响,或者降低早期反射声的时间,或者缩小房间尺寸。 调节人声的左右: 1:Surrounded(调节环绕声或者声音移动的感觉都可以用) 2:直接调声像 对人声常用的音频处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顺序,很重要): 1.EQ:也就是均衡,因为话筒的拾音频响曲线差异的以及歌手嗓音特征差异,一般根据录出的人声实际效果作适当处理,比如有的声音太尖,有的听起来很闷,有的鼻音很重,有的唇齿音很重,这些都是由于声音各频段的强弱不均衡造成的听觉差异。可以通过EQ对各频段的声音信号均衡(增减)处理,能起到改善作用。 2.激励器:也叫谐波发生器,能将声音在某些频段增加一些随机的谐波,合适的激励会给声音带来美化的成分,激励器和EQ的区别是:EQ只是调整某些频段的信号强弱,激励器是在某些频段增加新的声波成分。不合适的激励对声音有破坏作用,使声音听起来很“脏”。所以很多人常常不做激励处理。 3.压缩(压限)器:自动调整声音电平的动态范围。说通俗简单点你明白得更快:就是自动将时间轨上所有的声音信号做以下处理:当声音小的时候,按预调整的参数提升音量,当声音大超过某个界限的时候,开始按预先设置参数的比例压缩减小音量,最后的结果是改变整个声音轨的动态范围(最大音量和最小音量的差值),通常压限器的作用是减小动态范围。经过压限的声音听起来更饱满、有力,声音小的地方听起来不费劲,声音很大的地方也不震耳。 4.混响器:美化声音,让声音听起来有空间感,声音圆润通透。 除噪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噪声门:设定一个电平的门限值,低于这个门限的信号电平全部过滤掉,高于门限值的信号电平全部通过(这里信号电平指的是信号和噪音电平总和的电平),这种方法能很有效地除去演唱间歇的背景底噪,并且对原始声音无破坏作用),缺点是当人声出来的

音视频技术基本知识一

https://www.360docs.net/doc/644396423.html, 音视频技术基本知识一 网易视频云是网易倾力打造的一款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多媒体处理集群和专业音视频技术,为客户提供稳定流畅、低时延、高并发的视频直播、录制、存储、转码及点播等音视频的PaaS服务。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娱乐秀场、在线金融等各行业及企业用户只需经过简单的开发即可打造在线音视频平台。现在,网易视频云总结网络上的知识,与大家分享一下音视频技术基本知识。 与画质、音质等有关的术语 这些术语术语包括帧大小、帧速率、比特率及采样率等。 1、帧 一般来说,帧是影像常用的最小单位,简单的说就是组成一段视频的一幅幅图片。电影的播放连续的帧播放所产生的,现在大多数视频也类似,下面说说帧速率和帧大小。 帧速率,有的转换器也叫帧率,或者是每秒帧数一类的,这可以理解为每一秒的播放中有多少张图片,一般来说,我们的眼睛在看到东西时,那些东西的影像会在眼睛中停留大约十六分之一秒,也就是视频中只要每秒超过15帧,人眼就会认为画面是连续不断的,事实上早期的手绘动画就是每秒播放15张以上的图片做出来的。但这只是一般情况,当视频中有较快的动作时,帧速率过小,动作的画面跳跃感就会很严重,有明显的失真感。因此帧速率最好在24帧及以上,这24帧是电影的帧速率。 帧大小,有的转换器也叫画面大小或屏幕大小等,是组成视频的每一帧的大小,直观表现为转换出来的视频的分辨率的大小。一般来说,软件都会预置几个分辨率,一般为320×240、480×320、640×360、800×480、960×540、1280×720及1920×1080等,当然很多转换器提供自定义选项,这里,不得改变视频长宽比例。一般根据所需要想要在什么设备上播放来选择分辨率,如果是转换到普通手机、PSP等设备上,视频分辨率选择与设备分辨率相同,否则某些设备可能会播放不流畅,设备分辨率的大小一般都可以在中关村在线上查到。 2、比特率 比特率,又叫码率或数据速率,是指每秒传输的视频数据量的大小,音视频中的比特率,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采样率;采样率越高,还原后的音质和画质就越好;音视频文件的体积就越大,对系统配置的要求也越高。 在音频中,1M以上比特率的音乐一般只能在正版CD中找到,500K到1M的是以APE、FLAC等为扩展名的无损压缩的音频格式,一般的MP3是在96K到320K之间。目前,对大多数人而言,对一般人而言192K就足够了。 在视频中,蓝光高清的比特率一般在40M以上,DVD一般在5M以上,VCD一般是在1M 以上。(这些均是指正版原盘,即未经视频压缩的版本)。常见的视频文件中,1080P的码率一般在2到5M之间,720P的一般在1到3M,其他分辨率的多在一M一下。 视频文件的比特率与帧大小、帧速率直接相关,一般帧越大、速率越高,比特率也就越大。当然某些转换器也可以强制调低比特率,但这样一般都会导致画面失真,如产生色块、色位不正、出现锯齿等情况。

录音人声处理步骤

录音人声处理步骤和方法 2009-05-05 22:31:28| 分类:音乐技术交流阅读1132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 录音人声处理步骤和方法 母带处理软件IZotope.Ozone3臭氧教程 母带处理软件IZotope.Ozone3臭氧教程 软音源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644396423.html,本工作室开设:古典吉他考级和电吉他班编曲作曲电脑音乐制作班乐理辅导班等等 希望广大乐迷积极参与哦!{注:深圳吉他} 各位录音兄弟们好。现在是凌晨三点半。我从睡梦中醒来,给大家写这个教程。由于时间仓促,所以行文快速,有错漏的请各位高手们一一指出了。 后期处理即是母带处理。也就是录音混缩最后一个阶段的制作处理,做混音最后一步的调整和处理。母带处理不是件小事,绝对不能忽视,它甚至关系到整个作品给人的听觉上的感受。后期处理广义上指的是整个作品经过伴奏的录制、人声录制,人声效果混音、合成混缩后的再进行的环节。这是我对后期处理的理解,不知各位觉得是否贴切。许多兄弟位后期处理用恐龙(T-RACKS),哪个更好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过我还是对臭氧情有独钟。 Ozone3,江湖人称臭氧3。是一款运行在DX平台上的综合式音频效果插件,主要用于后期的母带处理。也就是最好用的后期处理软件。该插件界面超酷、功能强大、操作复杂、品质一流,目前最新版本为3.0.111版,由izotope公司开发。 OZONE3是个组合式的插件。包含有10段均衡器、混响器、电平标准化、高质量的采样精度转换、多段激励器、多段动态处理、多段立体声扩展、总输入/输出电平调节。比OZONE2多了好多新功能和算法。软件预置的方案比以往版本更丰富,有很大的实用和参考价值,并且还可以到https://www.360docs.net/doc/644396423.html,下载许多新的预置参数。 我用臭氧的时间不长,不过细细研究了一番。发现它并没有像许多人说的那么难。对OZONE的六个效果器基分别解释: 1)均衡器 是个典型的参量式EQ,可任意定制频段数量、范围和频点。这是我用过的音质最好最精细的EQ。EQ也并没有有些人说得那么神话。如果只是做流行音乐的话,你只需要记得这些人声的频段就行了。 100hz 以下(必切,喷麦声,低频噪音频段) 200-500hz 人声低音(决定响度、力度、震撼度;鼻音重则衰减) 500-900hz 人声中音、乐音、泛音(决定温暖度、音色;音色坚硬则衰减) 900-2Khz 人声齿音、人声高频(决定穿透力,音色太刺则衰减) 4-10Khz 选择切除 臭氧3 EQ的使用快捷键: ←→左移/右移频段节点(每按一次) ↑↓增益/衰减0.1db(每按一次) Ctrl + ← 增加Q值(值越大,带宽越小) Ctrl + → 减少Q值(值越小,带宽越大) 我一般只用它来修补和突出某频段的人声,这是我的常用设置: 1.5K 提升 5.3db 增加明亮感 29hz 衰减-2.3db 减少轰隆声 69hz 衰减-0.9db 减少轰隆声 600){return this.width=600;}"> 2)混响器 母带加的混响不同于混缩时的混响。最重要的是不能破坏作品的清晰度、原有声相,并要合理地设置声场。要与混音时的混响相互配合。这是我混音的设置: 600){return this.width=600;}"> 与之相对应的后期混响,要适度了(也就是说要两次混响,混音时一次,后期时一次,所以混音时的混响要适度)。不要加了效果像唱K房的感觉,这是最失败的混响。做音乐不像唱K,可以猛加混响掩盖声线的缺陷。混响太多,会令人感到不亲切,不真实,不自然地。 600){return this.width=600;}"> 后期处理加的混响主要用来冲淡伴奏轨和人声轨的混响达到统一,令人声与伴奏融合得更和谐。所以添加一定要适度。界点为50hz和7khz,以保证混响不至于浑浊。 3)音量最大化 左边部分是最大化音量(电平标准化),这个很好理解,也可以说这部分是个母带处理的整体限制器。相信用过WAVES L2的朋友很容易上手的。比L2多了几个选项。要慢慢理解。

录音技术基础知识

录音技术基础知识 基本录音/多轨录音 无论是盒式磁带录音机、数码多轨录音机、硬盘录音机,还是其它录音媒体,其录音过程大致相同,目的都是将声音获取到缩混带上。 做此工作,录音工程师采用两个步骤: 1、多轨录音——各种乐器和人声的录音与叠加录音的过程,每种录音都有各自的“音轨”。 2、多轨缩混——将这些多轨内容同步录在一组立体声轨上(“母带录音”),可以用某种播 放系统如CD播放机或磁带卡座等进行再制作。 录音基础/多轨录音 多轨录音指多种乐器或人声的互相“叠加”,以便在播放任意一种音色时,同时听到其它的音色。有的录音设备具备将不同乐器录在每个“轨”上的能力。多轨录音好比将16个盒带录音机的磁带并列在一起。就成为16轨磁带(实际32轨,因为盒式磁带是立体声,有两个轨),从而具备了每轨录制不同乐器的潜力。 换言之,假如您为一个鼓手、一个贝司和一个伴奏吉他手弹奏的曲子录音,用一台多轨录音机将每种乐器录在各自轨上。由于是一起演奏的曲子,音符要互相合拍,播放时,听起来仍好象几个乐手在一起演奏一般。如果您要在歌曲中加入一个主音吉他,既然每个乐器都录在各自音频上,就要先播放前三个轨,使吉他手在第四轨上录制主音吉他时,能与其它乐器“合拍”。这个过程就叫叠加。 按传统方式,录音师要先录制“节奏轨”,包括:鼓、贝司、伴奏吉他、键盘以及一个将被替换的主音人声,所有都录在一起。下一步,录音师开始做叠加,加入其它节奏,主声部,背景人声,所有其它乐器,最后录制主音人声。而现代录音方式通常是一次制作一个轨,按排序的乐器、鼓的循环,或者人声开始录音。 关键点是最终你的乐器必须被同时录制在一起。一旦完成后,混音过程才能开始。 录音基础/多轨缩混 缩混的目的是将你所录制的轨道缩到两个轨道(立体声)上或一个轨(单声)上。这样就可以在传统的播放系统如卡带或CD播放机上今昔播放了。 按传统方法,多轨录音机连在多通道的调音台上,这样每一个轨在调音面板上都可以被单独进行处理了。换句话说,多轨录音机的每一个输出都连接到调音台的每一个输入通道上,从那里再进行合并,成为单一的立体声输出。这个立体声的输出可以连接到母带处理机上录制立体声信号。 在合并许多通道到两个通道时,调音台还处理其它一些重要工作,如: -调节乐器的频率内容,一般称为EQ。 -给乐器增加效果,如混响,回声或合唱。 -调节每一轨的音量,保证不会有单独的乐器音量太过于大或者小。 如今,多轨录音机,多通道调调音台,均衡和效果器上的所有功能都可以集中在一个装置上。而且还可以用光盘刻录机、数码录音机或硬盘作为母带处理机。当然重要的是您的曲子中的所有的乐器都被录音、加工、缩混最后成为一种媒介而被大众听到。 一般连接端子 输入端子 在开始录音之前,你需要将乐器或者是话筒连接到录音机或调音台的输入部分。可能你会注

音乐后期制作流程

后期制作流程 录好一首歌,除唱功要好之外,后期制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现将在制作上的一些心得传上,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继续深入研究探讨,把自己的作品做得更好!一、噪音采样: 前提是在一个没有任何环境噪音(如话筒电流声\\讲话声\\咳嗽声\\或过车声\\电视声等)的情况下,点录音键后,开始录音到正式唱出歌声之前的那一小段音轨,这一段音轨用肉眼看起来肯定比静音区(可以选择一小段音轨,点效果-静音试试)要厚,这一段噪音我称之为"正常噪音".选中这一正常噪音,点效果-噪音消除-降噪器,会弹出一个画面,点噪音采样,然后点关闭,回到单音编辑画面,然后选中所有的单音,再次进入降噪器,调节下面的降噪级别,从100%开始,以每5%的比例递减,点预览,用耳听,感觉噪音不会让人声变质就行,一般就用80%-90%,其他的参数不要动,调好后,可以点保存采样,因为这个采样在做别的歌时也可以用,保存好后,点确定,就OK了;有些歌手的降噪不宜用以上方法,用以上方法时声会严重失真,那么,可以(1)把比例调至为20%,点确定;(2)然后在原采样区再采样一次,比例调至30%;(3)再重复第二步采样,使用比例为65%—75% 消噪之后,用肉眼看到的,应该大部分没有歌声地方是与静音时一样的,但实际上还是有噪音,这时你可以将那些没有歌声的地方静音一次,这样就彻底消除噪音了,一般是在歌的每一段开始和结尾,及个别句与句之间距离相隔比较大的地方静音. 二、呼吸声: 一首好歌是需要呼吸声太修饰的,没有呼吸声显得太单调,太死板,呼吸太多又觉得太乱,太不自然,录音与唱现场不同,因为麦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拉开话筒与嘴的距离,所以,你降完噪音后,可以听听自己的单音,将那些不需要有呼吸声的地方静音,或是点效果-波形振幅-强硬限制,只需要修改"输入增益",正数为音量变大,负数为音量变小,一般用到-1到-3之间就行了,其他参数不要动.消除呼吸声同时,你可以回到录音画面,试听一下,是不是把呼吸声消掉后也很自然,如果不自然则可以不消,或是把呼吸声调小....直到把整首歌弄完,接下来就可以做效果了. :) 三、伴奏: 如果伴奏声音很大,感觉混响太多,低音太沉重,则可以依照"效果编辑流程表"中的"伴奏处理"来操作 四、音量: 效果做好后,回到录音画面,仔细听,一是听伴奏与干声的音量是否协调,你可以右击伴奏或干声,选调节音频块音量来调节各音轨的音量大小,直至协调为止.二是听效果,包括回声,尾音,呼吸声等,以完美为目标.

录音软件cooledit2.1详细使用方法

一、软件简介: CoolEdit PRO 2.1 破解版(功能强大的多轨录音软件)非常出色的数字音乐编辑器和MP3制作软件。不少人把Cool Edit形容为音频“绘画”程序。你可以用声音来“绘”制:音调、歌曲的一部分、声音、弦乐、颤音、噪音或是调整静音。而且它还提供有多种特效为你的作品增色:放大、降低噪音、压缩、扩展、回声、失真、延迟等。你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文件,轻松地在几个文件中进行剪切、粘贴、合并、重叠声音操作。使用它可以生成的声音有:噪音、低音、静音、电话信号等。该软件还包含有CD播放器。其他功能包括:支持可选的插件;崩溃恢复;支持多文件;自动静音检测和删除;自动节拍查找;录制等。另外,它还可以在AIF、AU、MP3、Raw PCM、SAM、VOC、VOX、WAV 等文件格式之间进行转换,并且能够保存为RealAudio格式。 二、使用说明: 1.运行cep_v 2.0 setup.exe安装Cool Edit Pro v2.0! 一般都会安装到默认的路径 2.运行破解注册程序 cep2reg.exe程序注册,输入注册码: Name: mydaj Code: 200-00-NKLYUBNZ 3.运行cep_v2.1 setup.exe程序安装Cool Edit Pro v2.1! 4.运行汉化程序 Cool2chinese 汉化包安装到上面安装程序的路径下 5.下面是三个效果插件,这些效果插件都有破解和注册码。按默认路径就可以了。请一个一个安装: BBE Sonic Maximizer (serial: SMV100W1002507) ultrafunk2 wave3.0 三、系统介绍一下用Cooledit pro 2.1录制自唱歌曲的一个全过程,希望对喜欢唱歌,想一展歌喉的朋友有所帮助。 (一)录制原声 录音是所有后期制作加工的基础,这个环节出问题,是无法靠后期加工来补救的,所以,如果是原始的录音有较大问题,就重新录吧。 1、打开CE进入多音轨界面右击音轨1空白处,插入你所要录制歌曲的mp3/wma伴奏文件(图1)。

音频基础知识

Audio知识简介 干一行专一行VS学一行丢一行 第一部分:HTS基本概念: HTS(Home Theater System)通俗的讲就是将电影院搬到家里,然后就成了家庭影院,就公司的产品而言可以简单的理解为:DVD/BD player + 功放+ Speaker 组成:节目源(碟片+碟机等)+ 放声系统(AV功放+音箱组等)+显示部分(电视机/投影仪) 配置家庭影院的好处:高清晰的如水晶般的画面,环绕的立体声,清晰的人声,震撼的低音效果,可以提供几乎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强烈的视听冲击下,能感受到现实和虚拟的完美交汇,触发更深的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Audio 百度定义: 1.Audio指人说话的声音频率,通常指300Hz---3400Hz的频带 2.指存储声音内容的文件 3.在某些方面能指作为波滤的振动。 音频这个专业术语,人类能够听到的所有声音都称之为音频,它可能包括噪音,声音被录制下来以后,无论是说话声,歌声乐器都可以通过数字音乐软件处理。把它制作成CD,这时候所有的声音没有改变,因为CD本来就是音频文件的一种类型。而音频只是储存在计算机里的声音,演讲和音乐,如果有计算机加上相应的音频卡,可以把所有的声音录制下来,声音的声学特性,音的高低都可以用计算机硬盘文件的方式储存下来,反过来,也可以把眄来的音频文件通过一定的音频程序播放,还原以前录下的声音。 Audio的分类: 按编码格式分类: mp3,wav, aac, ogg, flac, aiff, ac3(亦称之Dolby digital), dts, pcm, Dolby true hd(HD), Dolby digital plus(HD), dts hd master audio(HD), dts hd high resolution audio(HD), dts hd low bit rate(HD) 多声道音频的分类: C:center L: left front R: Right front LS: Left surround RS: right surround S: surround(单个环绕声道) LB:left back surround RB: right back surround Cs: Center surround 1.带LFE声道的分法:根据码流中实际的通道数分 X的值为0/1,0表示不带LFE通道,1表示含LFE通道

音频基本知识

音频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 模拟声音-数字声音原理 第二部分 音频压缩编码 第三部分 和弦铃声格式 第四部分 单声道、立体声和环绕声 第五部分 3D环绕声技术 第六部分数字音频格式和数字音频接口 第一部分 模拟声音-数字声音原理 一、模拟声音数字化原理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一种连续的波,叫声波。声音的强弱体现在声波压力的大小上,音调的高低体现在声音的频率上。声音用电表示时,声音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的模拟信号。 图1 模拟声音数字化的过程 声音进入计算机的第一步就是数字化,数字化实际上就是采样和量化。连续时间的离散

化通过采样来实现。 声音数字化需要回答两个问题:①每秒钟需要采集多少个声音样本,也就是采样频率(f s)是多少,②每个声音样本的位数(bit per sample,bps)应该是多少,也就是量化精度。 ?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的高低是根据奈奎斯特理论(Nyquist theory)和声音信号本身的最高频率决定的。奈奎斯特理论指出,采样频率不应低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这样才能把以数字表达的声音还原成原来的声音。采样的过程就是抽取某点的频率值,很显然,在一秒中内抽取的点越多,获取得频率信息更丰富,为了复原波形,一次振动中,必须有2个点的采样,人耳能够感觉到的最高频率为20kHz,因此要满足人耳的听觉要求,则需要至少每秒进行40k 次采样,用40kHz表达,这个40kHz就是采样率。我们常见的CD,采样率为44.1kHz。电话话音的信号频率约为3.4 kHz,采样频率就选为8 kHz。 ?量化精度 光有频率信息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纪录声音的幅度。量化位数越高,能表示的幅度的等级数越多。例如,每个声音样本用3bit表示,测得的声音样本值是在0~8的范围里。我们常见的CD位16bit的采样精度,即音量等级有2的16次方个。样本位数的大小影响到声音的质量,位数越多,声音的质量越高,而需要的存储空间也越多。 ?压缩编码 经过采样、量化得到的PCM数据就是数字音频信号了,可直接在计算机中传输和存储。但是这些数据的体积太庞大了!为了便于存储和传输,就需要进一步压缩,就出现了各种压缩算法,将PCM转换为MP3,AAC,WMA等格式。 常见的用于语音(Voice)的编码有:EVRC (Enhanced Variable Rate Coder) 增强型可变速率编码,AMR、ADPCM、G.723.1、G.729等。常见的用于音频(Audio)的编码有:MP3、AAC、AAC+、WMA等 二、问题 1、为什么要使用音频压缩技术? 我们可以拿一个未压缩的CD文件(PCM音频流)和一个MP3文件作一下对比: PCM音频:一个采样率为44.1KHz,采样大小为16bit,双声道的PCM编码CD文件,它的数据速率则为 44.1K×16×2 =1411.2 Kbps,这个参数也被称为数据带宽。将码率除以8 bit,就可以得到这个CD的数据速率,即176.4KB/s。这表示存储一秒钟PCM编码的音频信号,需要176.4KB的空间。 MP3音频:将这个WAV文件压缩成普通的MP3,44.1KHz,128Kbps的码率,它的数据速率为128Kbps/8=16KB/s。如下表所示: 比特率 存1秒音频数据所占空间 CD(线性PCM) 1411.2 Kbps 176.4KB MP3 128Kbps 16KB AAC 96Kbps 12KB mp3PRO 64Kbps 8KB 表1 相同音质下各种音乐大小对比 2、频率与采样率的关系 采样率表示了每秒对原始信号采样的次数,我们常见到的音频文件采样率多为44.1KHz,这意味着什么呢?假设我们有2段正弦波信号,分别为20Hz和20KHz,长度均为一秒钟,以对应我们能听到的最低频和最高频,分别对这两段信号进行40KHz的采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结果是:20Hz的信号每次振动被采样了40K/20=2000次,而20K的信号每次振动只有2次采样。显然,在相同的采样率下,记录低频的信息远比高频

两小时学会歌曲录制及后期处理

深港DJ音乐社区-> 软件使用交流-> 两小时学会歌 登录-> 注册-> 回复主题-> 发表主题曲录制及后期处理[打印本页] incoolshow2008-08-13 08:58 在音可秀也玩了段时间了,录了几十首歌,从刚开始的完全不会弄到现在的半梦半醒,其中心得体会不少,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歌曲录制 首先从硬件开始说,要想录歌呢,首先就要有一台电脑(废话咯!),一台不需要太好但必须有声卡的电脑,只要能流畅跑起录音软件就可以了,声卡最好用独立的,可以这么说,最差的独立声卡也比高级的集成显卡录音效果好;然后就是要有一个麦克风(又废话了!)——关于麦克风的选择问题,看自己的能力,有钱你就买个好的,没钱你就用个一般的。其实对很多人来说,一个一般的独立麦克风,十多二十块钱的那种,就已经足够了,当然对于追求高品质的朋友来说,麦克风的选择就很多了。好了,有了电脑和麦克风,我们就可以录歌了! 硬件搞定,我们来搞定软件,软件现在主流的就是Cooledit和Audition这2个软件,推荐初学者使用Cooledit2.1(CE)或Auditon1.5(AA),操作界面比较直观,也比较简单,这2个软件在使用上几乎是相同的。但从Auditon2开始,界面就很不一样了。OK,下载好软件安装了以后,我们还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安装插件,所谓插件就是效果器,说白了就是让你声音变好听的东西。主要有2套效果器,一个是WAVE,一个是Ultrafunk fx。把他们下载安装完毕后,在CE或AA的“效果”里面选择“刷新效果器”,就可以在里面使用了。 好了,搞定硬件和软件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正式录歌了! 我们先要明白一个名词,音轨就是你在软件中看到的一条一条的平行“轨道”。每条音轨分别定义了该条音轨的属性,比如下图,就是有2个音轨。

录音后期制作基础知识

对人声常用的音频处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顺序,很重要): 1.EQ:也就是均衡,因为话筒的拾音频响曲线差异的以及歌手嗓音特征差异,一般根据录出的人声实际效果作适当处理,比如有的歌手声音太尖,有的听起来很闷,有的鼻音很重,有的唇齿音很重,这些都是由于声音各频段的强弱不均衡造成的听觉差异。可以通过EQ对各频段的声音信号均衡(增减)处理,能起到改善作用。 2.激励器:也叫谐波发生器,能将声音在某些频段增加一些随机的谐波,合适的激励会给声音带来美化的成分,激励器和EQ的区别是:EQ只是调整某些频段的信号强弱,激励器是在某些频段增?有碌纳ǔ煞帧2缓鲜实募だ陨粲衅苹底饔茫股籼鹄春堋霸唷薄K院芏嗳顺32蛔黾だ怼? 3.压缩(压限)器:自动调整声音电平的动态范围。说通俗简单点你明白得更快:就是自动将时间轨上所有的声音信号做以下处理:当声音小的时候,按预调整的参数提升音量,当声音大超过某个界限的时候,开始按预先设置参数的比例压缩减小音量,最后的结果是改变整个声音轨的动态范围(最大音量和最小音量的差值),通常压限器的作用是减小动态范围。经过压限的声音听起来更饱满、有力,声音小的地方听起来不费劲,声音很大的地方也不震耳。 4.混响器:美化声音,让声音听起来有空间感,声音圆润通透。 除噪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噪声门:设定一个电平的门限值,低于这个门限的信号电平全部过滤掉,高于门限值的信号电平全部通过(这里信号电平指的是信号和噪音电平总和的电平),这种方法能很有效地除去演唱间歇的背景底噪,并且对原始声音无破坏作用),缺点是当人声出来的时候噪声门打开,噪音信号也跟着进来了,不能去掉整个素材的底噪。信噪比高的话信号强噪音越听不明显, 所以信噪比高的声音素材不需要再除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