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用药经验精华(研究材料)

中医用药经验精华(研究材料)
中医用药经验精华(研究材料)

中药用量不同效用有别--转载

遗失的记忆

中药用量不同效用有别--转载(续前)分享首次分享者:。。。。。。已被分享2次评论(0) 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

中药用量不同效用有别--转载(续前)S

升麻少用(6g以下)有清热解毒之功;多用(10g

以上)有升阳举陷之效。

3~10 g,有发表透疹、升阳举陷之功。用于风热头痛、中气下陷、斑疹不出等。

30 g时,有报道治疗面神经麻痹有较好的疗效

苏木量小和血,量大破血

赤芍胆红质代谢障碍一般用30-60g,也可用90g以上,有凉血活血,通腑利胆利尿,降门脉压,

白芍6~30 g。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

30~45 g有利尿作用,用于热病后期,阴液耗损,小便不利等症。白芍长于养血敛阴,虽有利尿作用而不伤阴。

用量若在30克以上,对大量吐血的确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岳美中医话集》

大量治疗腹痛也很好

芍药甘草汤的芍药用量要大。

桑白皮6~9g有退热作用,10~12g有祛痰镇咳之功,15g有利尿及轻泻作用;

水蛭1.5g研末吞服,1日2次,主治肺心病;

5~10g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高血压所致头晕;

12~15g,治疗脑溢血后遗症、原因不明的症瘕痞块,本品破瘀血而不伤新血。

石菖蒲 1.5~3 g作药引,有明目、开音之功。用于治疗角膜溃疡、声音嘶哑等。

4.5~7.5 g用于开窍。治疗湿温病之湿浊蒙蔽清窍者,以及狂躁型精神分裂症。

9~12 g有通利小便之功能,可用于治石淋或热淋。

3g治疗冠心病;

6~10g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及梅核气(神经官能症);

30g可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慢性肠炎所致的久泻。

山楂6g祛瘀力强;9~12g温通力强,用于治疗慢性肝炎;15~30g治疗慢性胆囊炎、萎缩性胃炎。

三棱常用剂量的上限为9克,但临床上以该药配合其他中药主治各类晚期恶性肿瘤病时,其每日用量达到45~75克,相当于权威规定剂量上限的5~8.33倍。

生地大剂量--类风湿-- 上海--姜春华

熟地凡下焦虚损,大便滑泻,服他药不效者,单服熟地就可止泻,然须日用四,五两,煎浓汤服之亦不做闷,(熟地少用则作闷,多用转不闷),少用则不效。--医学衷中参西录

90-120克对糖尿病晚期尿液浑浊有特效。

山茱萸常用量为5~10g,急救固脱时用至25~30g;

W

五味子大剂量,约100~150克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有奇效。四川---刘祯吉

1.5~3 g时,有敛肺镇咳之功。用于治疗肺虚咳嗽,如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

6~9 g有滋补益肾之功,用于肾虚型咳嗽、遗精、滑精及久泻久痢等。

12 g以上有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可用于慢性肝炎恢复期转氨酶过高

X

希签草6~9 g,对慢性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9~15 g用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兼有四肢麻木、腰膝无力、头痛、头晕者,较为适宜。

玄参9~12 g,有滋阴降火、清热润肺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虚火上炎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以及肺热咳嗽等。

18~30 g有祛虚热,除烦躁之功、用于热病伤阴、阴虚火盛出现的烦躁不安者。

30~90 g有软坚散结的作用。用于治疗瘰疠、脉管炎等。玄参苦甘而咸寒,用于热证

有清热滋阴、消炎解毒作用。虚热实热均可应用,但以滋阴见长

小蓟大剂量--降血压-- 上海--姜春华

夏枯草常用剂量上限是15克,而临床以该药治疗病程较长的甲状腺瘤时,用量一般都超过30克;

Y

元胡少用止痛,多用安神

薏苡仁系药食两用中药,其常用剂量的上限为30克,而临床上有经验的医师用该药治疗风湿、腰腿痛等病证时,该药的用量达到45~90克。

洋金花止咳平喘或止痛,一般只用0.3~0.6克,每日用量不超过1.5克,若用作麻醉药时可用到20克。

郁金3~10 g,有疏肝解郁止痛的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变所致的肝区痛、泌尿系疾患引起的肾区痛、妇科血瘀痛经等。

10~15 g有行气利胆的作用,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能升高血清蛋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增进病人食欲。

30~60 g有较好的排石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结石。本品入气分以行气解郁,入血分以凉血破瘀,善治肝胆,善行下焦。

Z

枳壳3~12 g,有行气宽中、除胀之功效。用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气滞诸证。

15~30 g可用于子宫脱垂,或久泻脱肛等脏器下垂证。药理研究证实,枳壳对胃肠、子宫有兴奋作用,能使肠蠕动增强,子宫收缩。

炙甘草1~2g有调和药性的作用,5~lOg温肾养心,30g以上有类似激素样作用;

知母大剂量--控制血糖-- 上海--姜春华

枳实常用量为3~10g,用治脏器下垂时可用至60~100g;

泽泻治眩晕非30克不为功。

6~10g治疗黄疸型肝炎、急性肠炎(暴泻)、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致的多汗;

15~20g,可治疗乳汁不通、急慢性湿疹;

25~30g,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高血压、低血糖所致的眩晕等。

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来自一位绍兴的老中医

乌贼骨、瓦楞子--大剂量--胃溃疡剧痛

芍药、甘草--大剂量--呃逆-- 上海--姜春华

龙骨、牡蛎6~10g有摄汗作用,对鼻衄、月经过多者有止血作用,治疗高血压有潜阳之功;

12~15g,对支气管哮喘有定喘作用;

20g,有安神作用。

黄连、龙胆草用1~2g能健胃,增进食欲,3~6g可燥湿泻火解毒,大量则会刺激胃壁引起恶心、呕吐;

苍术--麻黄

许公岩对积湿为病以苍术、麻黄二药为主,两药用量配伍不同其作用有异:如两药相等,临床常见能发大汗;苍术倍于麻黄则小发汗;苍术三倍于麻黄,常见尿量增多,有利尿之作用;苍术四倍于麻黄,虽无明显之汗利,而湿邪能自化。

许公岩对积湿为病以苍术、麻黄二药为主,两药用量配伍不同其作用有异:

如两药相等,临床常见能发大汗;剂量是:10g:10g

苍术倍于麻黄则小发汗;剂量是:没有提及

苍术三倍于麻黄,常见尿量增多,有利尿之作用;剂量是:18g:6g

苍术四倍于麻黄,虽无明显之汗利,而湿邪能自化剂量是:12g:3g

药物之间的比例

关键在于药物之间的比例,并非药量越大,疗效越好。先生经过长期观察,总结出各组药物疗效最佳的用量比例,

如柴胡与白芍为6克比9克,

及用药经验系列讲座

名老中医诊治消化系统疾病学术思想 及用药经验系列讲座 (2016.06.04-05)首都医科大学二教楼79教室 授课专家:王鸿谟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市级名老中医 授课时间:2016.6.4 上午8:00 - 9:15 授课内容:王鸿谟诊法和辨证在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 授课专家:周耀庭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 首都国医名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授课时间:2016.6.4 上午9:15 - 10:30 授课内容:周耀庭教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授课专家:金世元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 国医大师主药医师博士后导师 授课时间:2016.6.4 上午10:30 - 11:45 授课内容:金世元教授消化系统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授课专家:高益民教授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 授课时间:2016.6.4 下午13:30 - 14:45 授课内容:高益民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思路 授课专家:高忠英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 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 授课时间:2016.6.4 下午14:45 - 16:00 授课内容:高忠英教授脾虚胃燥理论的临床应用

授课专家:高彦彬教授北京市级名老中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授课时间:2016.6.4 下午16:00 - 17:15 授课内容:高彦彬教授糖尿病合并消化系统并发症诊治 授课专家:冯建春教授北京市级名老中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授课时间:2016.6.5 上午8:00 - 9:15 授课内容:冯建春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的临证经验 授课专家:李世增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授课时间:2016.6.5 上午9:15 - 10:30 授课内容:李世增教授治疗慢性浅表及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 授课专家:钱英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 首都国医名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授课时间:2016.6.5 上午10:30 - 11:45 授课内容:钱英教授诊治慢性肝炎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学生参加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研修学院 2016年5月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名xx用药心得 名xx用药心得 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名老中医用药心得,供你参考! 名xx用药心得篇1 肝病 1、旱莲草----可以保肝解毒。针对阴虚湿热病人。既能养阴扶正,又能凉血解毒,且不助湿,成了我治疗湿热型肝炎的必用药。 2、白矾----用白矾5G加入方药中,起解毒降酶之用,效果的确很显著,但此药需要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待转氨酶降至正常即可停用,一般不会反弹,是见效速度最快的药。 3、黄芪----扶正以祛邪,用100到150G,4日内即可获效,如果剂量在60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对于没有气虚症状的也很有必要用。 4、鳖甲----有明显扶正效果,其含动物胶,角蛋白等,不仅能抑制或逆转纤维化,还能增加血浆蛋白水平,改善体质,缺点是仅适用于阴虚体质的病人。 5、蒲公英---其优点是安全无毒,其次还有桑寄生(抑制病毒效果显著,又能补肝肾),白花蛇舌草,甘草等,对湿热明显的病人,大剂量的蒲公英还可以致泻,使邪有出路,(暂用或加白术)。 6、蜂房----能助阳,化湿邪,攻毒外出,阳虚症状的多见于慢肝,毒邪深伏于肝,与湿胶结,加之正气不足,正虚邪恋而缠绵不愈,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阳痿早泄 1、红参----肥胖,体力差等证见气虚阳虚者,红参可以大补元气,对阳痿症状也有很明显的效果,我通常是在常规治疗效果不显时才加,起绝招之用,剂量在20到30.

2、枸杞----一可以补肾填精以起痿,二可以与补阳药相伍,抵制补阳药之燥烈。枸杞用量到50以上,效果会很明显。 3、淫羊藿,对性事淡漠的病人,此药为首选。用于临床,效果的确明显,若符合肾阳不足,其剂量一般用20到50.此药是我治疗肾虚阳痿的最常用药。 4、阳起石----以此药为主,剂量达到70,佐以枸杞防其燥烈,病人于用药第2日获得成功房室。取效后减量巩固治疗一些时日,2年来未复发。中医之密在于量,在此处可见一斑。通常情况,它的剂量只是15到30G,随病情调节药量。此药过量会引起咽干等,但未发现其他不适。 5、蜈蚣----一,精神忧郁引起的,它可以疏通肝络以起痿,二,脉络瘀阻(动脉硬化)引起,它可以化瘀通脉以起痿,三,蜈蚣本身也有强壮之功。 6、滑石----早泄遗精用,可能有的朋友感觉很奇怪,是这样,早泄和遗精都属于尿窍闭,精窍开,不兼用利水以开尿窍而仅以涩精之品固精门,很容易越涩越不利,所以在用五味子,桑螵蛸,金樱子等涩药的基础上加一味滑石,取其用涩于利之中,用补于遗之内,此为用药之密。此法还可以有效防止有轻微湿热的病人闭门留寇。 胃病 1、枳实,胃痛或胁痛属气滞者,单独此一味就可以获效。 2、三七,胃痛属瘀血,痛处固定,夜重,脉涩,我首选为三七,个人感觉三七效果优于五灵脂蒲黄,其化瘀定痛之功在瘀血胃痛里也能很明显的显示出来,另外对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证属瘀血的更为适宜,既能止血又能活血。 3,蒲公英,此药擅长治疗痈疡,能清胃消瘀,对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伴感染,证属瘀热而胃痛的效果极佳,如能用其根更妙。辩证准确有药到病除之效。 4,穿山甲,西医检查为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者,可能与癌前病变有关,中药可以使其吸收,而此功非草木所能胜任,所以我用穿山甲,配伍五灵脂,蒲黄活血化瘀,去旧生新,同时加白花蛇舌草解毒防癌。此型胃炎一般胃液分泌不足,加乌梅酸甘化阴,促进胃液分泌。胃病的中医分型很复杂,也与肝胆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 神农氏社会时代,开始发现药物;奴隶社会时代,孕育了中医药业;封建社会时代,形成并发展了中医药业。以下为你带来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篇1 神经衰弱(失眠) 1,黄连,临床所见,阴虚阳亢,心肾不交失眠最为常见,治疗自当滋阴潜阳,交通心肾,黄连可以清心火,再配伍生地等滋肾阴,此法也叫泻南补北,待阴平阳秘,阴阳相济,自能安然入睡。 2,龙骨,牡蛎,龙骨入肝以安神,牡蛎入肺以定魄,魂魄者,心神之左辅右弼也。此二药善潜阳,能使阳入阴,对阴阳失衡效果较为快速。 3,半夏,胃不和则卧不安,有胃脘不适而不易入睡者,半夏可以和胃助眠。半夏能和阴阳通表里,使阳入阴而令安眠。《医学秘旨》中记载用此药与夏枯草合用,交通阴阳,半夏得至阴之气而生,夏枯草得至阳之气而长,二药伍用,平衡阴阳,交通季节,引阳入阴而治失眠。另外对痰热扰心引起的失眠需加黄连为妥。 4,酸枣仁,心主血,肝藏血,心藏神,肝藏魄,酸枣仁能养心阴,补肝血,故心肝血虚引起的不眠,此药为必用。 5,合欢花,有的病人因七情所伤,忿怒烦躁,忧郁不眠,此药可以解郁安神,对虚烦不眠最为合适。酸枣仁与合欢花经验证,有很好的助眠作用,很多时候,即使没有辩证,用此2药也会获取很好的

效果,比如有人治疗其他疾病,想顺便把失眠也治一下,我此2药各取30g,加入方药中,无效者很少。等剂量的此2药,合欢花要比酸枣仁效果明显。 6,何首乌,发现有些失眠病人存在很明显肾精亏虚的症状,如头痛,健忘,腿软等,长期失眠最易耗伤心血,精血同源,故肾精受累,也正因精血同源,补精的方法也能很好的补养心血,何首乌是我治疗肾精不足的常用药,药理学认为它能强壮神经,对神经衰弱病人来说,我倒比较喜欢选此药治疗,同样能强壮神经的药还有五味子,人参等,建议辩证准确后优先选加之。 思虑劳倦伤及心脾,忿怒忧郁引发肝火等等很多原因都可以引发失眠,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平衡失调,是发生失眠的基本病机,如果能掌握失眠的关键原因所在,治疗并不是困难的事。 慢性胆囊炎 1,柴胡,湿热痰瘀等邪阻滞于胆,或情志不遂,使肝郁气滞,柴胡重剂可疏胆利胆,亦可引药入胆,不论新病久病,皆为必选。 2,枳实,胆主通降,一旦阻塞,不通则痛,通降破气之品,我首选枳实,它破气除痞,化痰消积,其药力强大,利胆作用十分显著,可谓立竿见影,如是虚性体质,需加黄芪防其耗气。 3,栀子,刚刚参加工作那年,我有一同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疼痛难忍,输液无缓解,大黄煎剂效果不明显,我的恩师嘱其以栀子30g捣碎泡水代茶饮,结果效果很明显。胆囊炎久病胆郁化火,栀子可以宣火热,受早年此病例的影响,此药成了我治疗胆囊炎属郁热的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措施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措施 为贯彻落实脑病科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使学术继承人切实提高中医理论水平与临床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特制定脑病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措施。一、理论学习【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中医典籍,学习临床学科古代重要医籍及现代学术专著,以拓展知识面,加深对古籍的理解,培育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努力提高中医理论水平。 【学习要求】 培养对象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在专家指导下选定精读与泛读的古典医籍书目(附后),要求精读四门典籍,泛读六部以上与本学科相关的古代医籍及其它医籍。 【学习形式】 学员自主学习为主,可参加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举办的经典理论学习班。在专家指导下,深入学习钻研、领悟和发掘古典医籍的精华,做好读书笔记,写出学习体会。 【考核指标】 1.系统自学典籍,完成学习计划,并写出读书心得笔记。 2.参加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组织的继续教育项目学习。 3.每年至少完成经验总结1-2篇。发表论文1-2篇。二、临床实践【实践目的】 强化中医临床实践,结合现临床岗位,开展临床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实践要求】 继承期内积极参加医院门诊或病房工作,参加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开展临床研究,进行创造性临床实践;提高解决本学科危急重症及疑难病症的临床能力与服务总量,扩大服务半径,提高社会知名度;提高中医临床科研能力,逐步形成中医临床科研思维方式,掌握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实践形式】 1.临床工作应包括门诊、病房及会诊,可根据研修内容确定时间安排。 2.继承人结合学经典做临床的体会,针对临床的某一问题,选择临床研究课题,完成一项科学、严谨、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临床科研设计方案。 【考核指标】 在临床实践中,要结合理论学习和临床研究,写出心得体会。3年完成100份专科病历。病历要体现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并有病证分析。 3.公开发表反映本人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论文或专著至少1篇(部)。三、跟师学习【跟师目的】 研究、领悟、学习当代中医名家及本科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术。 【跟师要求】 拜1位中医药名师重点学习,学习领悟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精华,加以整理提高。【跟师形式】 随师门诊、查房、会诊、拜师请教等,并整理代表老师主要学术思想或临床经验的典型医案。【考核指标】 1.整理跟师临诊病案。 2.完成跟师学习心得。

心内科基本用药经验记录

心内科基本用药经验记录 1.降压药: 蒙诺10mg qd 引起咳嗽尤其是干咳时要注意换药,即可以换用科素亚等AT2拮抗剂,也可以换用ACEI类如一平苏、洛汀新等;波依定5mg qd,有降压作用也有抗心绞痛作用,和洛活喜共同优点是负性肌力作用小可以应用于心衰患者;洛活喜5mg qd最大10mg qd;压宁定30mg bid~tid,一般作为ACEI和钙离子拮抗剂联合应用时效果不佳才用,药房经常无货,有前列腺增生病人可以首选,同类药还有哌唑嗪,副作用大几乎不用,特拉唑嗪是非医保药物1-2mg qn,降压效果还可以,也很少用;一平苏 2.5mg qd(肾功能不全时尽量不用,因为经过肾脏排泄,自己感觉降压效果好于蒙诺),但是都要从起始量应用,洛汀新5mg qd也是肝肾双通道,类似蒙诺;科素亚50mg qd(起效较慢是其缺点,)+双氢克尿塞12.5mg qd; 2.抗心绞痛(扩冠): 鲁南欣康20mg bid,静脉制剂 40mg iv入极化液qd 或者单硝酸异山梨酯50mg iv入极化液qd;消心痛10mgtid~qid,静脉消心痛就是异舒吉,注意应用异舒吉可能头痛,而应用鲁南欣康可能不会有头痛,青光眼患者一定注意禁忌,但是急性心肌梗死时必须应用可以请眼科会诊,边应用硝酸脂药物边点用毛果芸香碱对抗避免眼压升高甚至失明;合心爽30mg tid(和倍他乐克合用时要小心注意血压和心率,可出现低血压和交界心律);合贝爽90mg qd~bid(静脉使用合贝爽时注意血压,不稳定心绞痛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效果不佳时和梗塞后心绞痛应用其他药物不理想时可以应用,效果较好。当然,变异性心绞痛是绝对适应症但是比较少见,搭桥术后和PCI术后还有心绞痛也可首选此药因为没有了明显血管狭窄已经解决可能是痉挛因素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患者勿用);倍他乐克12.5mg bid始;康可5mg qd 3.抗心律失常: 可达龙200mg tid使用7天减到bid再用7天减到qd,注意监测心电图,测量QT间期,一般认为大于500ms应该停用;心律平150mgtid,QRS宽大病人应当慎用,剂量不大于150mg tid,注意心电图变化;慢心律150mg tid;潘南金2-3片 tid;利多卡因50-100mg iv ,随后1-4mg/分钟静点维持;静脉可达龙150mg +5%葡萄糖10ml 静推3分钟以上,随后可达龙300mg+5%葡萄糖250ml静点维持,每日最大剂量1200mg;静脉心律平70mg+NS10ml缓推,随后心律平210mg +NS250ml静点0.5-1mg/分钟;

李庆海教授治疗冠心病用药经验总结

李庆海教授治疗冠心病用药经验总结 李庆海教授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冠心病研究所所长,从医40余年,对冠心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李师认为,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之范畴,气虚为本,痰瘀为标,本虚标实。针对气虚痰瘀互结之病机及病情顽固的临床特点,制定了益气祛痰活血的治疗原则,擅用益气药、祛痰药、活血药药对相须配伍,随证施以重剂,疗效卓著。 标签:李庆海;冠心病;用药经验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综合征[1],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李庆海教授系河南中医药大学冠心病研究所所长,幼承家训,熟读经典,临证40载,学识具丰,擅治疑难杂症,尤其冠心病疗效卓著。李师认为,冠心病以气虚为本、痰瘀为标,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随着经济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过食肥甘,易生痰聚湿,现代生活方式运动少,血流变缓,尤其中老年人,易劳倦体虚,以上诸因易致气虚痰瘀互结的病机形成,成为胸痹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李师擅用益气祛痰活血之治法,临床上每每获效显著。现将李师临床治疗冠心病常用药物及运用药量总结如下。 1 益气药 黄芪,味甘专补气,张锡纯谓其“善治大气下陷”,李师认为胸痹多见胸闷,伴气短乏力,病情顽固,由此可见邪之盛而气之衰。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运行,祛瘀而不伤正。且用黄芪,一则量大,二则生用,往往效如桴鼓。故治疗胸痹之症,重用生黄芪为君,根据患者气短乏力之轻重、脉之强弱,常以30 g起用,期间根据患者病情进展,逐渐增加,最大可用至120 g。 白术,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前人誉之“味重金浆,芳渝玉液,百邪外御,五脏内充”。李师根据患者舌苔厚薄滑润,有无齿痕,运用生白术15-50g,以生者力锐,健运体内痰瘀之邪,助君药黄芪补中益气。凡老年人便秘,亦重用生白术,复能缓脾生津,津润则便畅。患者痰湿过重,大便溏泄,次数增加,则用炒白术20~30 g,健脾祛湿止泻,效欠佳,则改用土炒白术燥湿止泻。白术温补脾土,土旺则能中央健,中央健则气机调,气机调精微布散,气血周流,痰瘀自消。起到承上扶正,启下祛邪的作用。 病情进一步发展,胸闷气喘,脉微欲绝,甚则“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根据患者胸闷气喘的程度及其他症状,常用参类与黄芪、白术相须而用,助扶正祛邪之功。脾肺气虚、津伤口渴、气血两虚者,加性味甘平之党参15~30 g,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气阴不足,火不盛者,加太子参20~30 g,补肺脾之气,兼能养阴生津;气阴两伤而火盛者,当用西洋参6~10 g,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元气欲脱、虚喘脉微者,急用人参细粉6 g冲服,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2 祛痰药

精选整理名中医治疗五十一种疾病的用药心得

名中医治疗五十一种疾病的用药心得 一,肝病 1,旱莲草,早年治疗一慢性肝炎病人,阴虚体质,证见乏力,肢体困重,肝区隐痛,尿黄,舌苔微黄腻,给予补气,解毒,清利湿热药,效果不甚明显,10日后,又出现咽干,腰膝酸软,乏力依旧,此为利湿伤阴之象,因生地,麦冬之类对肝病属湿者实为不利,遂加旱莲草50G一味,想不到用药第2日,症状明显减轻,第3日,症状消失,此药的用与不用差别太大。中药药理学认为,旱莲草可以保肝解毒。而此药针对阴虚湿热病人,可以有效的解决矛盾问题。既能养阴扶正,又能凉血解毒,且不助湿,成了我治疗湿热型肝炎的必用药。 2,白矾,通常情况,降酶退黄治疗比较容易,但也有顽固者,对于转氨酶持续不降的,我曾试过用白矾5G加入方药中,起解毒降酶之用,效果的确很显著,但此药需要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待转氨酶降至正常即可停用,一般不会反弹,这是我知道的降酶中药里,见效速度最快的药。 3黄芪,慢肝病人多数都有乏力等气虚症状,所以黄芪在此处显得很重要,但我要提示的是它的剂量,我一般用100到150G,4日内即可获效,如果剂量在60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扶正以祛邪,对于没有气虚症状的也很有必要用。 4,鳖甲,众所周知,鳖甲治疗肝硬化,2年前,我曾以此一味药治愈一个肝硬化腹水病人,后来做B 超提示,肝回声均匀正常,西医们很是震惊,海藻等也可以软坚,但效果远不及鳖甲,且有明显扶正效果,其含动物胶,角蛋白等,不仅能抑制或逆转纤维化,还能增加血浆蛋白水平,改善体质,缺点是仅适用于阴虚体质的病人。 5,蒲公英,对于肝炎病人,有人喜欢用芩连等苦寒之品,有人喜欢用大黄泻下排毒,我个人认为,久服苦寒之品易伤脾,久服大黄泻下易伤正,对急性病暂用可以,但对长期服药不太适宜,久服药需要无毒低毒,寒热偏度不大比较合适,蒲公英为我的首选药,用于临床效果很是满意,其优点是安全无毒,其次还有桑寄生(抑制病毒效果显著,又能补肝肾),白花蛇舌草,甘草等,对湿热明显的病人,大剂量的蒲公英还可以致泻,使邪有出路,(暂用或加白术)。 6,蜂房,有一部分病人表现为阳虚,我喜欢用蜂房,它既能助阳,用能攻毒外出,阳虚症状的多见于慢肝,毒邪深伏于肝,与湿胶结,加之正气不足,正虚邪恋而缠绵不愈,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故用蜂房助阳,化湿邪,攻毒外出,一药三用。 肝为解毒器官,所以肝病病人用药不宜太大剂量,不宜用太多毒性药,以免加重肝负担。

名老中医临床中医医案及学术精选

名老中医王清国学术经验摘要 王清国,副主任医师,1940年3月出生,贵州省贵定县人,生于世代名医家庭,幼随祖父王锡章(贵州省十大名老中医)诵习医经,待诊,尽的其传。从医50余年,精于内、外、妇、儿、针灸,对针灸有独到见解。对疑难病的诊治见解独特,在患者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曾主编《王锡章内科医案》、《王锡章妇科医案》、《王锡章儿科医案》,1999年获得贵州省科技学术着作出版基金资助,贵州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问世。贵阳中医学院名老中医许玉鸣教授、刘尚义教授、姜开文教授、黄建业教授分别在《贵阳中医学院学报》发表该书书评。王清国医师对针灸及中药方剂应用见解独特,疗效显着,其中《针灸针刺腧穴先后次序之我见》体现了王老在针灸治疗领域的个人学术经验,中药方剂治疗眩晕病也具有个人特色。其内容摘要如下: 针灸针刺腧穴先后次序之我见: 针刺临床治病,除应掌握辨证施针、配方取穴、激发气至、补泻手法以使气至病所外,在针刺的先后次序上也十分重要。如《杂病穴法歌》说:“两足难移先悬钟,条口后针能步履”。《针灸聚英·杂病歌·汗》又说:“多汗合谷补之先,次泻复溜汗即干,多汗先泻合谷穴,次补复溜病即痊”等。可以看出,按一定的先后次序针刺腧穴与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针刺治疗学上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临床观察,笔者有以下体会: 1根据标本治疗法则确定先后次序 在症候复杂的病症中,刺穴的先后次序应遵“急则治其标”,先针能以迅速缓

解病痛的穴位,后针能从根本上消除病情的穴位。如瘀血头痛,剧痛难忍,应在头部痛点区,用梅花针叩刺少量出血,菀陈则除之,治标去其瘀阻以缓解痛苦。先针合谷、太冲疏调气血以治本。又如昏厥,先针人中清脑醒神,再据辨证施治选穴后刺。对于慢性病,遵照“缓则治其本”。先针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的穴位,后针能治临床有关症状的穴位。如眩晕病,辨证属痰湿中阻,先针丰隆、三阴交、足三里、中脘祛痰化湿和通调气机,先针百会、四神聪、风池定眩解晕。分别先针和后针,体现了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 2根据脏腑气血病变关系确定先后次序 有气病在先,血病在后,有血病在先,气病在后。有脏病及腑,也有腑病及脏。因此应当辨证施针,先针治先病的腧穴,后针治后病所及的腧穴,疗效较好。如损伤而致胸胁背痛,证属气滞血瘀,先针内关调理气机,后针膈腧、肝腧活血化瘀。又如瘀血阻络,以致气行不畅,症见肢体剧痛,麻木青紫,手足不温等症。先用梅花针在局部叩刺,或用三棱针在血郄大络放血,再按病痛“经脉所通,主治所及”,顺经选穴而针。 脏腑病变以肺与大肠为例,肺与大肠相表里,脏病及腑,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可见大便困难,先针太渊、肺腧清肃肺气,敷布津液,后针大肠腧、上巨虚通腑泻便。腑病及脏,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影响肺气肃降,以致胸满、咳喘等症,先针泻天枢、上巨虚清热通便,后针经渠以肃肺气,诸症自平。 3根据五行生克制化关系确定先后次序 这种刺穴先后次序有两种:一种是按五行腧的排列选穴,一种是以五行配属

历代名老中医临证用药经验汇编集萃

历代名老中医临证用药经验汇编集萃 1.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 --------清?程杏轩《医述?卷八》-------- 2.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3.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清?高鼓峰-------- 4.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清?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5.荆芥最散血中之风。--------清?汪昂《医方集解》-------- 6.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清?汪昂《医方集解》-------- 7.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8.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9.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10.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清?王旭高《医学当言》-------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 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荣则不痛,不荣也痛。 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doc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名老中医用药心得,供你参考!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篇1 肝病 1、旱莲草----可以保肝解毒。针对阴虚湿热病人。既能养阴扶正,又能凉血解毒,且不助湿,成了我治疗湿热型肝炎的必用药。 2、白矾----用白矾5G加入方药中,起解毒降酶之用,效果的确很显著,但此药需要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待转氨酶降至正常即可停用,一般不会反弹,是见效速度最快的药。 3、黄芪----扶正以祛邪,用100到150G,4日内即可获效,如果剂量在60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对于没有气虚症状的也很有必要用。 4、鳖甲----有明显扶正效果,其含动物胶,角蛋白等,不仅能抑制或逆转纤维化,还能增加血浆蛋白水平,改善体质,缺点是仅适用于阴虚体质的病人。 5、蒲公英---其优点是安全无毒,其次还有桑寄生(抑制病毒效果显著,又能

补肝肾),白花蛇舌草,甘草等,对湿热明显的病人,大剂量的蒲公英还可以致泻,使邪有出路,(暂用或加白术)。 6、蜂房----能助阳,化湿邪,攻毒外出,阳虚症状的多见于慢肝,毒邪深伏于肝,与湿胶结,加之正气不足,正虚邪恋而缠绵不愈,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阳痿早泄 1、红参----肥胖,体力差等证见气虚阳虚者,红参可以大补元气,对阳痿症状也有很明显的效果,我通常是在常规治疗效果不显时才加,起绝招之用,剂量在20到30. 2、枸杞----一可以补肾填精以起痿,二可以与补阳药相伍,抵制补阳药之燥烈。枸杞用量到50以上,效果会很明显。 3、淫羊藿,对性事淡漠的病人,此药为首选。用于临床,效果的确明显,若符合肾阳不足,其剂量一般用20到50.此药是我治疗肾虚阳痿的最常用药。 4、阳起石----以此药为主,剂量达到70,佐以枸杞防其燥烈,病人于用药第2日获得成功房室。取效后减量巩固治疗一些时日,2年来未复发。中医之密在于量,在此处可见一斑。通常情况,它的剂量只是15到30G,随病情调节药量。此药过量会引起咽干等,但未发现其他不适。

肛肠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

肛肠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 工作计划及措施 为了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术,科左中旗中医院肛肠科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现就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总结如下: 一、继承学术经验工作目标 通过继承工作,使继承人在整理、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医药学术,培养造就一批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中医理论深厚、中医药技术精湛、品德优良、医德高尚的高层次中医药继承创新型人才。 二、继承学术经验工作计划及措施继承学习时间,连续3年。 (一)学习方式与教学内容 1.学习方式 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的形式进行。其中:跟师学习不少于180个工 作日,独立临床实践不少于250个工作日,集中理论授课时间 5-6个月。 2.教学内容 继承教学以跟指导老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为主,要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

术专长等临证精华,提高临床诊疗或技术水平。 二、教学要求 继承学习时间,为期三年。具体起止时间为2013年5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通过继承工作使学术继承人达到: 1.中医药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加掌握指导老师指定的古典医籍,领悟古籍精华。 2.基本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基本达到指导老师的临床疗效或技能技艺水平,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临床疗效突出。 3.按照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规律,结合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对本肛肠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 三、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要求 (一)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每周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独立从事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得少于2个工作日。 (二)继承人在学习期间,不承担行政管理事务,不得接受与继承学习无关的其它任务。 (三)继承人自进岗学习期间,原则上不得中断。对确有特殊原因,中断继承学习时间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者,经当地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可继续学习,并补足其缺少的教学、实践时间;中断学习时间超过6个月的,协议自行终止,停止学习。 (四)指导老师在带教期间,每周临床或实际操作带教时间不

经验用药

颈椎病:以桂枝12g,白芍15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5g,葛根20g为基本方。 支气管炎:用苏叶与少量生姜治疗支气管炎,按10:1比例制成25%苏叶药液,每天早晚各服一次,100ml/次,10天一疗程,每两个疗程间隔3天。 小儿遗尿:生姜30g,炮附子6g,补骨脂12g,敷肚脐,治疗小儿遗尿。 小儿外感咳嗽:荆芥、前胡、百部、蝉蜕、桔梗各4克,僵蚕5g,板蓝根12g,苦杏仁、陈皮、甘草各3克为基本方,风寒加防风、紫苏叶各3g,风热加金银花10g,薄荷5g,燥热、肺热者不宜加荆芥。 白癜风:羌活90g,当归60g,赤芍60g,旱莲草90g,熟地黄60g,制水泛丸,为1疗程,每次服9克,每日两次。 口臭、牙痛:以口香爽漱口液(丁香、厚朴各1g;薄荷0.5g;银花1.5g)50ml,分数次漱口,每日2-3次。 慢性咽炎:以玄参、麦冬、桔梗各2g,菊花1g,甘草0.5g组成,热水冲泡饮用,一次1包,每日2-3次,10天为1疗程。 急性鼻窦炎:蔓荆子12g,苍耳子10g,辛夷10g,白芷10g,桑叶15g,桔梗10g,趁热熏鼻,温后口服。 癌热灵:以淡豆豉、地骨皮各15g,焦山栀5g,柴胡12g,白薇30g,水煎服,2周为1疗程,治疗癌症发热。 疣:用鸦胆子20个连皮带仁研细末,加入65%酒精100ml内,浸泡10天,用治疗传染性疣,在局部消毒后,剥开疣表面,将鸦胆子酊点滴于疣表面,每日一次,4-9天疣自行脱离。 手足皲裂:用白蔹、白及各30g,大黄50g,焙黄研粉,加入冰片3g,蜂蜜调匀,涂抹。 烧伤膏:生地12g,红花12g,甘草12g,麦冬12g,陈皮12g,归尾12g,冰片6g,朱砂10g,茶油500g,蜂蜡60g。冰片、朱砂研末,药材与茶油放锅内慢火煮至麦冬成褐色,再放蜂蜡待溶后,纱布过滤,与冰片、朱砂调成膏。 骨质增生:升降定痛汤(中老年) 黄芪30g,怀牛膝30g,丹参30g,自然铜30g,桑寄生15g,鸡血藤15g,续断15g,升麻10g,茯苓10g,白术10g,杜仲10g,桃仁10,红花10g,补骨脂10,甘草6g,大枣3枚 骨性关节炎 独活12g,骨碎补20g,续断15g,白芍12g,熟地15g,川芎12g,牛膝12g。风邪+防风、秦艽、羌活,寒邪+桂枝、黄芪、麻黄,湿邪+苍术、黄柏、白术、薏苡仁,骨质增生+威灵仙,肿胀+木瓜、泽兰、防己,肌肉痉挛+伸筋草、鸡血藤,血瘀+桃仁、红花、赤芍、炮穿山甲,疼痛+白芍、川乌、延胡索。

名中医治疗五十一种疾病的用药心得(经典)

名中医治疗五十一种疾病的用药心得 一、肝病 1.旱莲草,早年治疗一慢性肝炎病人,阴虚体质,证见乏力,肢体困重,肝区隐痛,尿黄,舌苔微黄腻,给予补气,解毒,清利湿热药,效果不甚明显,10日后,又出现咽干,腰膝酸软,乏力依旧,此为利湿伤阴之象,因生地,麦 冬之类对肝病属湿者实为不利,遂加旱莲草50克一味,想不到用药第2日,症状明显减轻,第3日,症状消失,此药的用与不用差别太大。中药药理学认为,旱莲草可以保肝解毒。而此药针对阴虚湿热病人,可以有效的解决矛盾问题。 既能养阴扶正,又能凉血解毒,且不助湿,成了我治疗湿热型肝炎的必用药。 2.白矾,通常情况,降酶退黄治疗比较容易,但也有顽固者,对于转氨酶持续不降的,我曾试过用白矾5G加入方药中,起解毒降酶之用,效果的确很显著,但此药需要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待转氨酶降至正常即可停用,一般不会 反弹,这是我知道的降酶中药里,见效速度最快的药。 3.黄芪,慢肝病人多数都有乏力等气虚症状,所以黄芪在此处显得很重要,但我要提示的是它的剂量,一般用100到150G,4日内即可获效,如果剂量在 60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扶正以祛邪,对于 没有气虚症状的也很有必要用。 4.鳖甲,众所周知,鳖甲治疗肝硬化,2年前,笔者曾以此一味药治愈一 个肝硬化腹水病人,后来做B超提示,肝回声均匀正常,西医们很是震惊,海 藻等也可以软坚,但效果远不及鳖甲,且有明显扶正效果,其含动物胶,角蛋 白等,不仅能抑制或逆转纤维化,还能增加血浆蛋白水平,改善体质,缺点是 仅适用于阴虚体质的病人。 5.蒲公英,对于肝炎病人,有人喜欢用芩连等苦寒之品,有人喜欢用大黄泻下排毒,我个人认为,久服苦寒之品易伤脾,久服大黄泻下易伤正,对急性 病暂用可以,但对长期服药不太适宜,久服药需要无毒低毒,寒热偏度不大比 较合适,蒲公英为我的首选药,用于临床效果很是满意,其优点是安全无毒, 其次还有桑寄生(抑制病毒效果显著,又能补肝肾),白花蛇舌草,甘草等,对 湿热明显的病人,大剂量的蒲公英还可以致泻,使邪有出路,(暂用或加白术)。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

名老中医及继承人简介 一、名老中医唐伯亮副主任医师及继承人陈善国简介 (一)名老中医唐伯亮简介 唐伯亮是四川乐至县人,男,汉族, 乐至县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1980年被四川省卫生厅聘为中医师, 1987年晋升为中医痔科主治医师,1995年晋升为中医痔科副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来长期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他医道精深,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内科及肛肠疾病,辩证准确,用药精当,疗效显著。尤其对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常见肛肠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颇丰,尤其是对高位肛周脓肿、复杂性肛瘘、嵌顿痔、环状痔等肛肠疑难病症具有丰富经验及独到见解。30余年来诊治肛肠疾病数万例,并于1998年被内江市人民政府授予《内江市名中医》称号、20XX年被资阳市人民政府授予《资阳市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先后任乐至县中医学会副会长、资阳市医学会中医副主任委员等职。他所创建的肛肠科已有30于年历史,现为《资阳市重点专科》、《四川省在建重点专科》、《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在本地享有盛誉。 (二)继承人陈善国医师简介 陈善国,男,汉族,主治医师。20XX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肛肠科临床工作,具有多年肛肠科临床经验。为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在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进修学习一年。从20XX年至20XX年参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学习。工作期间先后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 论文: 1. 唐伯亮辩治肛痈的经验.《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12,第33卷,第12 期:1147-1149.陈善国. 2.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临床研究》,2011,10,第3卷,第 19期:27-29. 陈善国. 3. 肛门直肠狭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临床研究》,2011,11,第3卷,第 21期:33-34. 陈善国. 4. 痔术后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中医急症》,2012,2,第21卷,第2 期:246-247. 陈善国. 乐至县中医医院 肛肠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 工作计划及措施 为了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开

(完整word版)任之堂用药经验(必看)

任之堂用药经验(必看) 之堂之大名即余浩先生也。其理论以传统取象悟之中医核髓,为中医理顺思路,发前人之未发,不可不学也不可不读。我将自已认为是其精华推荐出来。有值得借鉴之处。第一部分; 中药; 1、通心三药;红参、银杏叶、红景天。治心阳不振,心慌气短。 2、通脉三药;葛根、川芎、丹参。心血虚,头晕,脑供血不足。 3、安神三味;酸枣、合欢皮、夜交 4、升督三药;狗脊、葛根、土蹩虫; 5、鼻三味;苍耳子、辛荑、通草。心肝脉 不足合桂枝汤,桂枝从心肺打开,玉屏风从脾胃打开。怕

冷,晚上加重合麻黄附子细辛汤。苍耳治项背拘挛、风湿痹。通草有通鼻塞,还用于耳呜。 6、扁桃体三药;威灵仙、青皮、白英。 7、肺三味;麻黄、杏仁、甘草。 8、胸三药;枳壳、桔梗、木香;加豆豉、枝子为清理五味。病人多犹豫胆决断下降。加枣仁火麻仁,凡仁皆润,润通心脉也要润通小肠。 9、咳嗽喑哑二味;凤凰衣、木蝴。外感内伤、老人小儿的虚炎上冲、咽喉不利咳嗽喉痒有特效。一般用鼻三味、肺三味、胸三味加此二味。 9、脾三味;山药、芡实、炒薏米。劳伤心脾,右关脉下凹。 10、胃胀三味;枳壳、枳实、通草。胃气不降一味金榄果奇效。 11、胃开三味;木香、山查、鸡屎藤。口臭心烦加射干、

马勃,一个是竹茹、谷芽、麦芽,一个是火麻仁、猪甲、艾叶、苦参。右脉郁大木香要重用30-50克。脂肪肝山查可用到50克。 12、消食三味;鸡屎藤、山查、木香用于小儿过度食滞胃肠。小儿病不外太阳和太阴病,后者用消食三味消积化食加枳壳、桔梗、木香升降气机,再用焦三仙开胃气。四君补脾。 13、口苦三味;柴胡、半夏、黄芩。 14、中空三味;竹茹、芦根、苏梗。 15、乳胀三味;桔叶、牡蛎、丝瓜络。 16、养筋五味;酸枣仁、白芍、麦冬、熟地、巴戟天。治膝关节退化性病变,疗筋伤疼痛、手足酸麻。养肝明目,筋骨的养后用鹿含草、透骨草、伸筋草解决疼痛问题。如膝关节积水,加薏米、川牛膝、木瓜、白芍。 17、气郁三味;香附、郁金、玫瑰

竹节参的研究情况及其土家族用药经验

白三七 摘要:收集了近十年来关于白三七(竹节参)的研究和发展等资料,下面从其历史考证、道地性及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这几方面进行了整理。 关键词:竹节参(白三七)土家族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白三七系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的干燥呈竹鞭状根茎,又称竹节人参、竹节三七、竹节参,现说竹节参即为白三七。性味甘苦、温,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止咳化痰,滋补强壮等多种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风湿痹证,五劳七伤,虚劳咳嗽等。 一、白三七的历史考证 1.竹节参始载于《百草镜》,以其根状茎如竹节而得名,历代本草著作中,仅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有记载:“形如人参”,“味甘颇似人参”,“皮上间有带芦节纹者”,“色白如僵蚕,每条上有凹痕如臼。”故名为竹节人参。因“每茎上七叶,下生七根”,又叫竹节三七。竹 云南叫峨三七等等。并引《宦游笔记》云:人参三七以形圆而味甘如人参者为真,其长形者乃昭参水三七之属,尚欠分晰也。又引沈学士云:竹节三七,即昭参,解酲第一,有中酒者,嚼少许,立时即解。 2.竹节参的传统药性中医药认为,竹节参甘、微苦、温,既有类似人参的滋补强壮作用,又有类似三七的“散瘀止痛、止血祛痰”作

用,主要用于病后虚弱,劳嗽咳血,咳嗽痰多,跌打损伤。这与古文中“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竹节参“味同而功亦等”是一致的。但比起人参类的补益作用差得多,多作为活血用。 二、白三七的分布、资源及道地性 1、分布及资源 白三七竹节参生于山坡沟边、阴湿地区或岩石沟涧旁,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我国西南地区土家族、苗族集聚地民间常用中草药。 我国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开展了药理药效学的研究,80年代开始开始化学成分的分离提取工作,于90年代初又成功地进行了野转家的人工栽培与种植研究,现在已大面积发展,从而解决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道地性 主产于恩施州北纬29°07’至31°28’,东径108°21’至110°28’范围内。由于竹节参功效独特,因此,在土家族地区民间不仅应用历史悠久,用途广泛,而且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习称为“白三七”。其既有人参的补益作用和三七的活血作用而被当地药匠称之为“草药王”。竹节参在土家族地区又称为竹节人参、白三七、北三七、竹节三七、算盘七、竹叶莲、九节龙、大叶三七等。 三、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 1、竹节参的化学成分竹节参主要含有:竹节参皂苷(chikusetsu-saponin)、人参皂苷 (ginsenoside)、三七皂苷R2

陈慎吾用药经验

1 陈慎吾老师运用小柴胡场的经验 陈老精通中医内妇小儿各科,尤以中医内科为最。强调辨证论治,审证求因。但具体到治疗时,不论外感伤寒或内伤杂病,多从肝胆论治,本着《伤寒论》“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的理论,喜用小柴胡汤原方加味或小柴胡汤与其它方结合。 一、原方不动,随方加味 陈老说:“病常不同,然而病理机制多有相同者,可以运用中医异病同治法,一方疗多疵。”常用小柴胡汤原方(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甘草、大枣)不动随证加味。如治疗感冒,表现头痛项强,恶心呕吐,一阵恶寒,一阵发热,或只发热不恶寒,脉浮且弦,薄白苔者,原方加桂枝、葛根,取柴胡桂枝汤意。陈老说:“少阳病或少阳病兼表证有往来寒热者,亦有仅发热不恶寒者,不必拘泥。”如治产后发热,能辨证为肝阳素旺,复因产后血室空虚,邪乘虚入,热入血室,治以和解少阳,待枢机畅达,邪热循经自解,原方加当归、益母草。咳嗽吐黄痰,胸胁苦满,大便秘结,脉弦滑数,此胆热肝郁移肺,木火刑金证,原方加全瓜萎、贝母。腹泻久不愈,症见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大便殊臭,肛门灼热,脉象弦数,此为胆火肝郁冒反脾胃,原方加苡仁、白芍等。胃脘胀痛,两胁不适,恶心呕吐,小便黄热,大便秘结,脉弦有力,此为肝胃气痛,原方加川楝子、白芍等。治疗肝硬化腹水,表现有胸胁胀满,小便黄少,面色暗黄.腹大如鼓,脉弦滑数舌黄苔腻,原方加车前子、白术、泽泻等。精神分裂症,表现胸胁苦满、夜睡噫语,时发惊恐不安,脉弦有力,舌苔厚腻微黄,原方加龙骨、牡蛎、生大黄(后下)、枣仁等。 二、原方加减,同治兼顾 凡遇少阳与他经同时合病,采取小柴胡汤与他方结合,同治兼顾。如患少阳胆热内聚之病,又兼少阴肾水亏乏,视力低下,头昏眼花,脉弦细数,舌微绛红,小柴胡汤原方合六味地黄汤加石斛、杞子。患少阳胆热内聚之病,又兼阳明湿热内聚致汗失疏泄,胆汁不适常道,身目黄染,胸胁苦满等,原方合茵陈蒿汤。少阳病兼胃虚痰阻,嗳气不除,原方合旋复代赭汤。少阳病兼肝脾不和,突出胸胁苦满,经血失调,腹内疼痛等,原方合当归芍药散。少阳病兼脾虚湿郁,胸胁满伴脘腹胀且泄泻,原方加平胃散。少阳病兼胸痹证,突出胸胁苦满兼胸背痛,喘息短气等,原方合瓜蒌薤白白酒汤。少阳病兼厥阴病(胆肝二经同病),突出肝郁气滞,腹痛,泄痢后重,四肢厥逆,小便不利者,原方合四逆散,少阳病兼厥阴上热下寒,蛔厥腹痛,厥逆者,原方合乌梅丸。 三、原方原量,比例不动 陈老用小柴胡汤原方,是一个特点,而用其方中的药量比例不功,又是一个特点。陈老说:“辨证无误,方药也对,处方未按仲景组方之比例,也同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按照李时珍古今衡量换算,汉晋一两,为明、清一钱;汉晋一升,为明清二合半计算,陈老用柴胡八钱,半夏五钱,人参、黄芩、炙甘草、生姜各为三钱,大枣十二枚。一般医生多不敢用此量,如徐灵胎氏可能认为柴胡劫肝阴,将小柴用汤分量改为柴胡、人参各八分,黄芩、半夏各一钱半。柴胡与黄芩、半夏为一比二,主药佐药比例倒置,势必影响疗效。陈老论“只要对证,亦不劫阴”。刘渡舟教授是陈老的老朋友,他在《伤寒论十四讲》一书中也说:“此方的剂量,柴胡应大于人参、甘草一倍以上,方能发挥治疗作用,若误将人参、甘草的用量大于或等于柴胡的用量则达不到和解少阳邪热的目的。

中医临床用药心得(吐血推荐)

用药心得 一,肝病 1,旱莲草,早年治疗一慢性肝炎病人,阴虚体质,证见乏力,肢体困重,肝区隐痛,尿黄,舌苔微黄腻,给予补气,解毒,清利湿热药,效果不甚明显,10日后,又出现咽干,腰膝酸软,乏力依旧,此为利湿伤阴之象,因生地,麦冬之类对肝病属湿者实为不利,遂加旱莲草50G一味,想不到用药第2日,症状明显减轻,第3日,症状消失,此药的用与不用差别太大。中药药理学认为,旱莲草可以保肝解毒。而此药针对阴虚湿热病人,可以有效的解决矛盾问题。既能养阴扶正,又能凉血解毒,且不助湿,成了我治疗湿热型肝炎的必用药。2,白矾,通常情况,降酶退黄治疗比较容易,但也有顽固者,对于转氨酶持续不降的,我曾试过用白矾5G加入方药中,起解毒降酶之用,效果的确很显著,但此药需要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待转氨酶降至正常即可停用,一般不会反弹,这是我知道的降酶中药里,见效速度最快的药。 3黄芪,慢肝病人多数都有乏力等气虚症状,所以黄芪在此处显得很重要,但我要提示的是它的剂量,我一般用100到150G,4日内即可获效,如果剂量在60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扶正以祛邪,对于没有气虚症状的也很有必要用。 4,鳖甲,众所周知,鳖甲治疗肝硬化,2年前,我曾以此一味药治愈一个肝硬化腹水病人,后来做B超提示,肝回声均匀正常,西医们很是震惊,海藻等也可以软坚,但效果远不及鳖甲,且有明显扶正效果,其含动物胶,角蛋白等,不仅能抑制或逆转纤维化,还能增加血浆蛋白水平,改善体质,缺点是仅适用于阴虚体质的病人。 5,蒲公英,对于肝炎病人,有人喜欢用芩连等苦寒之品,有人喜欢用大黄泻下排毒,我个人认为,久服苦寒之品易伤脾,久服大黄泻下易伤正,对急性病暂用可以,但对长期服药不太适宜,久服药需要无毒低毒,寒热偏度不大比较合适,蒲公英为我的首选药,用于临床效果很是满意,其优点是安全无毒,其次还有桑寄生(抑制病毒效果显著,又能补肝肾),白花蛇舌草,甘草等,对湿热明显的病人,大剂量的蒲公英还可以致泻,使邪有出路,(暂用或加白术)。 6,蜂房,有一部分病人表现为阳虚,我喜欢用蜂房,它既能助阳,用能攻毒外出,阳虚症状的多见于慢肝,毒邪深伏于肝,与湿胶结,加之正气不足,正虚邪恋而缠绵不愈,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故用蜂房助阳,化湿邪,攻毒外出,一药三用。 肝为解毒器官,所以肝病病人用药不宜太大剂量,不宜用太多毒性药,以免加重肝负担。二,阳痿早泄 1,红参,肥胖,体力差等证见气虚阳虚者,红参可以大补元气,对阳痿症状也有很明显的效果,我通常是在常规治疗效果不显时才加,起绝招之用,剂量在20到30.(养殖) 2,枸杞,对房劳过度引起的精血不足比较适宜,古语有离家千里,勿服枸杞,说明它有强阳道之功。虽然它的作用很平和,但却很实用,一可以补肾填精以起痿,二可以与补阳药相伍,抵制补阳药之燥烈。枸杞用量到50以上,效果会很明显。 3,淫羊藿,对性事淡漠的病人,此药为首选,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羊食贪合,增欲望。用于临床,效果的确明显,若符合肾阳不足,其剂量一般用20到50.此药是我治疗肾虚阳痿的最常用药。 4,阳起石,几年前治疗一10年病史的病人,诸多治疗方法无效,我以此药为主,剂量达到70,佐以枸杞防其燥烈,病人于用药第2日获得成功房室。取效后减量巩固治疗一些时日,2年来未复发。中医之密在于量,在此处可见一斑。通常情况,它的剂量只是15到30G,随病情调节药量。此药过量会引起咽干等,但未发现其他不适。 5,蜈蚣,我个人认为不用辩证分型的有效药,一,精神忧郁引起的,它可以疏通肝络以起痿,二,脉络瘀阻(动脉硬化)引起,它可以化瘀通脉以起痿,三,蜈蚣本身也有强壮之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