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防篡改技术综述

软件防篡改技术综述

网页防篡改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网页防篡改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黑龙江海康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2011 年 11 月

目录
一、项目实施方案........................................................................................................................... 3 1.1 项目信息............................................................................................................................. 3 1.1.1 建设单位.................................................................................................................. 3 1.1.2 承建单位.................................................................................................................. 3 1.2 技术路线............................................................................................................................. 3 1.2.1 技术指标.................................................................................................................. 5 1.2.2 保护内容.................................................................................................................. 6 1.2.3 防护功能.................................................................................................................. 7 1.3 部署设计............................................................................................................................. 7 1.3.1 部署拓扑................................................................................................................ 8 1.3.2 程序安装步骤 ........................................................................................................ 8 1.4 系统影响............................................................................................................................. 9 1.5 配合事项 ......................................................................................................................... 10 1.6 安装测试 ......................................................................................................................... 10 1.7 故障排除及回退 ............................................................................................................. 11 1.7.1 网页无法正常访问 .............................................................................................. 11 1.7.2 影响应用系统工作 .............................................................................................. 11 1.8 环境工具材料准备 ......................................................................................................... 12 1.9 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 12 3.10 项目人员安排情况 ...................................................................................................... 13 二、功能特性................................................................................................................................. 14 2.1 系统架构 ......................................................................................................................... 16 2.1.1 组件功能模块 ...................................................................................................... 17 2.2 技术特性 ......................................................................................................................... 18 2.2.1 操作系统文件驱动层防篡改技术 ...................................................................... 18 2.2.2 Web 站点安全运行保障 .................................................................................... 19 2.2.3 部署结构灵活 ...................................................................................................... 19 2.2.4 实时自动增量发布更新 ...................................................................................... 19 2.2.4 多种日志告警方式 .............................................................................................. 19 2.2.5 操作管理安全、方便 .......................................................................................... 20 2.2.6 网站动态自适应攻击防护 .................................................................................. 20 2.3 技术实现 ......................................................................................................................... 20 2.3.1 文件防护实现原理 .............................................................................................. 21 2.3.2 动态防护实现原理 .............................................................................................. 22 2.3.3 连续篡改攻击防护实现 ...................................................................................... 23 2.3.4 网站访问保障 ...................................................................................................... 23 2.3.5 自动增量发布更新实现 ...................................................................................... 24 2.3.6 日志告警实现 ...................................................................................................... 25

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 习题集

嵌入式软件技术概论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 1.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的年代是( C ) Α.1944年B.1945年C.1946年D.1947年2. 十进制数235,用二进制表达为( A ) Α.11101011 B.11101010 C.11101001 D.11101110 3. ARM采用定长指令格式,所有指令都是32位,Bit[31:28]为( B ) Α.目标寄存器编码B.条件执行C.指令操作符编码D.永远是0 4. 8080处理器是(C ) Α.32位处理器B.16位处理器C.8位处理器D.4位处理器5. 把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相连接的线路称为(D ) Α.电源线B.控制线C.数据线D.总线 6. 嵌入式软件开发构建阶段的第一步是( A ) Α.编译B.链接C.定址D.打包 7. 以下有关进程和程序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Α.进程是动态的B.程序是静态的 C.一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进程D.程序就是进程 8. 微软开发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是( C ) Α.RT-Linux B.MontaVista C.Windows CE D.VxWorks 9. ROM监视器是一个小程序,驻留在嵌入式系统的( B ) Α.RAM中B.ROM中C.Flash中D.DOM中10.直接存储器存取的英文缩写是( A ) Α.DMA B.DRAM C.ISA D.IRQ 11. 以下不是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的是( C ) Α.移动电话B.汽车电子C.办公系统D.军工航天12. 十进制数235,用八进制表达为( C ) Α.351 B.352 C.353 D.354 13. ARM采用定长指令格式,所有指令都是32位,Bit[27:26]为(C ) Α.目标寄存器编码B.指令操作符编码C.永远是0 D.条件执行14. 80286处理器是(B ) Α.32位处理器B.16位处理器C.8位处理器D.4位处理器15. 厂家和用户为性能扩充或作为特殊要求使用的信号线称为( A ) Α.备用线B.控制线C.数据线D.总线16. 嵌入式软件开发构建阶段的第二步是( B ) Α.编译B.链接C.定址D.打包17. 以下有关进程和程序的说法错误的是(B ) Α.进程是动态的B.一个进程可以对应多个程序 C.一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进程D.程序不是进程 18. WindRiver公司开发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是( A ) Α.VxWorks B.MontaVista C.Windows CE D.RT-Linux 19. GDB中,用来设置断点的命令是( D ) Α.kill B.next C.make D.break 20.1Byte等于( D ) Α.1024KB B.1024KM C.1024GB D.8bit 21. 以下不是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的是( A ) Α.电子商务B.移动电话C.消费类电子产品D.军工航天

防篡改系统技术说明

防篡改系统技术说明 一:配置说明 设备名称设备配置数量 网站防篡改 系统上海天存防篡改系统,提供网站篡改自动防护功能,提 供所有类型文件的自动监控和保护,毫秒级检测静态页 面/动态脚本/多媒体文件的篡改并自动修复,发布文件上 传速度≤5ms,篡改恢复时间≤6ms,支持WINDOWS/LINUX/UNIX不同操作系统,支持APACHE/IIS/J2EE不同WEB平台,提供三年原厂商质保承 诺函 3 网站应用安全防护套件上海天存WEB安全防护组件,提供WEB应用安全防护, 可防护SQL数据库注入式,防止脚本源代码泄露,防止 非法执行系统命令,防止非法执行脚本等多种安全防护 功能,提供三年原厂商保修和技术支持 1 二:技术参数 产品清单网站防护系统由网页防篡改系统以及Web应用防护系统两个产品构成★产品形态软件 产品数量网页防篡改系统3套、Web应用防护系统1套 ★兼容性要求网页防篡改系统和Web应用防护系统是用来共同防护同一网站应用系统的,考虑产品的兼容性问题,为避免冲突,必须为同一厂商所生产的两个产品。 ★资质要求1、两个产品正式上市和投入使用满三年以上 2、分别提供以上两个产品的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销售许可证、公安部信息安全产品检验报告以及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的3C认证。 3、Web应用防护系统包含应用入侵审计功能,此功能必须通过公安部Web 应用入侵审计系统的技术检测,并提供对应的检测报告。 提供以上证书的复印件,并加盖原厂公章 产品功能要求产品应支持以下操作系统:Windows、Linux、Unix 产品应支持以下Web服务器软件:IIS、Apache、J2EE等★部署模式:内嵌于web服务器中 支持所有类型文件的自动监控与保护 杜绝网站向外发送被篡改的页面内容 可检测静态页面/动态脚本/多媒体文件的篡改

网页防篡改技术基本知识

网页防篡改技术追踪 一、网页被篡改的原因和特点 黑客强烈的表现欲望,国内外非法组织的不法企图,商业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不满情绪离职员工的发泄等等都将导致网页被“变脸”。网页篡改攻击事件具有以下特点:篡改网站页面传播速度快、阅读人群多;复制容易,事后消除影响难;预先检查和实时防范较难;网络环境复杂难以追查责任,攻击工具简单且向智能化趋势发展; 二、网页防篡改技术的发展历程 四个过程: 人工对比检测 时间轮询技术 以轮询方式读出要监控的网页,与真实网页相比较,来判断网页内容的完整性,对于被篡改的网页进行报警和恢复。时间间隔大 事件触发技术+核心内嵌技术 比时间轮询时间间隔小,实时,最初先将网页内容采取非对称加密存放,在外来访问请求时将经过加密验证过的,进行解密对外发布,若未经过验证,则拒绝对外发布,调用备份网站文件进行验证解密后对外发布。对每个流出网页都进行完整检查,占用巨大的系统资源,给服务器造成较大负载。且对网页正常发布流程作了更改,整个网站需要重新架构,增加新的发布服务器替代原先的服务器。 文件过滤驱动技术+事件触发技术 将篡改监测的核心程序通过微软文件底层驱动技术应用到Web服务器中,通过事件触发方式进行自动监测,对文件夹的所有文件内容,对照其底层文件属性,经过内置散列快速算法,实时进行监测,若发现属性变更,通过非协议方式,纯文件安全拷贝方式将备份路径文件夹内容拷贝到监测文件夹相应文件位置,通过底层文件驱动技术,整个文件复制过程毫秒级,使得公众无法看到被篡改页面,

其运行性能和检测实时性都达到最高的水准。 页面防篡改模块采用Web服务器底层文件过滤驱动级保护技术,与操作系统紧密结合,所监测的文件类型不限,可以是一个html文件也可以是一段动态代码,执行准确率高。这样做不仅完全杜绝了轮询扫描式页面防篡改软件的扫描间隔中被篡改内容被用户访问的可能,其所消耗的内存和CPU占用率也远远低于文件轮询扫描式或核心内嵌式的同类软件。可以说是一种简单、高效、安全性又极高的一种防篡改技术。 北京智恒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推出的WebGurad3.0网页防篡改技术 1. (起始点)人工对比检测 人工对比检测,其实就是一种专门指派网络管理人员,人工监控需要保护的网站,一旦发现被篡改,然后以人力对其修改还原的手段。 严格的说来,人工对比检测不能算是一种网页防篡改系统采用的技术,而只能算是一种原始的应对网页被篡改的手段。但是其在网页防篡改的技术发展历程中存在一段相当的时间;所以在这里我们把它作为网页防篡改技术发展的起始点,单独拿出来讲。 这种手段非常原始且效果不佳,且不说人力成本较高,其最致命的缺陷在于人力监控不能达到即时性,也就是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网页被篡改也不能在第一时间做出还原,当管理人员发现网页被篡改再做还原时,被篡改的网页已在互联网存在了一段时间,可能已经被一定数量的网民浏览。 2. (第一代)时间轮巡技术 时间轮巡技术(也可称为“外挂轮巡技术”)。我们在这里将其称为网页防篡改技术的第一代。从这一代开始,网页防篡技术已经摆脱了以人力检测恢复为主体的原始手段而作为一种自动化的技术形式出现。 时间轮询技术是利用一个网页检测程序,以轮询方式读出要监控的网页,与真实网页相比较,来判断网页内容的完整性,对于被篡改的网页进行报警和恢复。 但是,采用时间轮询式的网页防篡改系统,对每个网页来说,轮询扫描存在

第一章计算机软件技术概述(精)

第一章计算机软件技术概述 ?了解以下知名公司的发展历史,掌握公司业务范围及主流产品的应用 领域 Microsoft、Apple、IBM、Oracle(Sun、 Google、Adobe、Amazon、Symbian 1.1 软件的组成要素 1.2 软件技术的组成体系 1.3 软件的主要属性与特点 1.4 软件的工作与存储空间 1.1 软件的组成要素 ?引子:使用计算机就是使用软件,我们会用到许多感兴趣的应用软件, 而应用软件还需要一个“看不见的引擎”的支撑和驱动。我们不能真正看到或触摸这个“引擎”—也称软件平台,但在现代产品中它却无处不在,有的甚至家喻户晓 1、软件(Software的三要素 ?计算机软件: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组成 ?文档(Document:指软件开发、维护和使用相关的图文资料,包括对软件程序和数据的描述等 2、软件与程序 ?软件的组成中,程序和数据是主体,核心是程序。有时软件和程序可

以相互替换使用,并不严格区分,也有称软件程序 ?但要了解,两者区别是很明显 ?程序侧重描述软件实现的指令代码,并且源程序中的代码通常是可以 阅读的,但是不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而可执行程序的代码通常是无法被阅读的,但可以提交计算机执行。从这个角度,我们所购买的软件只是程序的可执行版本而不是(软件的源代码 ?软件包含程序,其内涵与外延更广泛 ?计算机系统由软件与硬件组成。硬件(Hardware作为有形、可触摸 的物理设备构成一个“裸机”,须加载软件(即装入程序才能构成可以运行和发挥功用的计算机系统以服务于用户 ?计算机软硬件协同工作、相互支持、相互制约,推动着计算机应用的 发展 1.2 软件技术的组成体系 ?计算机软件技术是与软件开发及软件使用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的总称。 软件使用体现软件在各行各业的具体应用 ?从学科角度,软件技术体系非常丰富、广泛,可概括为软件理论、软 件系统及软件开发三大组成部分 ?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及应用软件组成,涉及软件整体含义 的内容组成,不同软件根据其作用按不同的层次环绕硬件。上述也是一种常用软件分类方法

几种常见软件可靠性测试方法综述及应用对比(精)

几种常见软件可靠性测试方法综述及应用对比 上海交通大学陈晓芳 [摘要]软件可靠性测试是软件可靠性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满足软件可靠性要求、评价软件可靠性水平及验证软件产品是否达到可靠性要求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研究了软件可靠性测试的基本概念,分析、对比了几种软件可靠性测试主要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软件可靠性软件可靠性测试软件测试方法 引言 软件可靠性工程是指为了满足软件的可靠性要求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分析、测试等工作。其中确定软件可靠性要求是软件可靠性工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软件可靠性测试是在软件生存周期的系统测试阶段提高软件可靠性水平的有效途径。各种测试方法、测试技术都能发现导致软件失效的软件中残存的缺陷,排除这些缺陷后,一般来讲一定会实现软件可靠性的增长,但是排除这些缺陷对可靠性的提高的作用却是不一样的。其中,软件可靠性测试能最有效地发现对可靠性影响大的缺陷,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的可靠性水平。 软件可靠性测试也是评估软件可靠性水平,验证软件产品是否达到软件可靠性要求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一、软件可靠性测试概念 “测试”一般是指“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但是在不同的开发阶段、对于不同的人员,测试的意义、目的及其采用的方法是有差别的。在软件开发的测试阶段,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开发人员通过运行程序来发现程序中存在的缺陷、错误。而在产品交付、验收阶段,测试主要用来验证软件产品是否达到用户的要求。或者说,对于开发人员,测试是发现缺陷的一种途径、手段,而对于用户,测试则是验收产品的一种手段。

二、软件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方法有以下几个主要概念: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灰盒测试。 白盒测试(W h ite-box testing或glass-box testing是通过程序的源代码进行测试而不使用用户界面。这种类型的测试需要从代码句法发现内部代码在算法,溢出,路径,条件等等中的缺点或者错误,进而加以修正。 黑盒测试(B lack-box testing是通过使用整个软件或某种软件功能来严格地测试,而并没有通过检查程序的源代码或者很清楚地了解该软件或某种软件功能的源代码程序具体是怎样设计的。测试人员通过输入他们的数据然后看输出的结果从而了解软件怎样工作。通常测试人员在进行测试时不仅使用肯定出正确结果的输入数据,而且还会使用有挑战性的输入数据以及可能结果会出错的输入数据以便了解软件怎样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 灰盒测试(Gray-box testing就像黑盒测试一样是通过用户界面测试,但是测试人员已经有所了解该软件或某种软件功能的源代码程序具体是怎样设计的,甚至于还读过部分源代码,因此测试人员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某种确定的条件或功能的测试。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如果你知道产品内部的设计和透过用户界面对产品有深入了解,你就能够更有效和深入地从用户界面来测试它的各项性能。 1、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透明盒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代码的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盒子指的是被测试的软件,白盒指的是盒子是可视的,你清楚盒子内部的东西以及里面是如何运作的。 白盒的测试用例需要做到: (1保证一个模块中的所有独立路径至少被使用一次; (2对所有逻辑值均需测试true和false;

软件源代码安全缺陷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软件源代码安全缺陷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软件安全缺陷检测已经成为软件行业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安全关键软件设计使用的C/C++语言含有大量未定义行为,使用不当可能产生重大安全隐患。本文将根据八篇前沿论文,总结提出八种比较新的软件安全缺陷检测技术和算法。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可扩展的源代码静态分析工具平台,并通过实验表明,相对于单个工具的检测结果而言,该平台明显降低了漏报率和误报率。 关键字:源代码;安全缺陷;静态检测工具;缺陷描述 Abstract:Software security detection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work in the software industry. Fatal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are caused by undefined behaviors of C/C++ language used in Safety-Critical software. This paper will give out eight kinds of new technology about the software security detection based on eight cutting-edge papers. design. Key words: source code; safety defects; static test tools; statistical analysis; defectives description 1引言: 近年来,随着软件事业的发展,人们逐渐的认识到,想要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必须对软件的开发过程进行改善。研究表明,相当数量的安全问题是由于软件自身的安全漏洞引起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引入的大量缺陷,是产生软件漏洞的重要原因之一。软件源代码安全性缺陷排除是软件过程改进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与源代码安全缺陷研究相关的组织有CWE、Nist、OWASP等。业界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源代码安全检测工具,但是这些机构、组织或者公司对源代码发中缺表 1 CWE 中缺陷描述字段表 2 SAMATE 中评估实例描述方法陷的描述方法不一,业界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经过确认的缺陷需要提取,源代码需要用统一的方法描述。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调研国内外相关资料,提出一种源代码缺陷描述方法。 通常意义上的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是程序上的漏洞,程序漏洞检测主要分为运行时检测和静态分析方法。运行时检测方法需要运行被测程序,其检测依赖外部环境和测试用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会引入一些源代码缺陷,如SQL 注入、缓冲区溢出、跨站脚本攻击等。同时一些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本身也可能存在安全缺陷。而这些安全缺陷轻则导致应用程序崩溃,重则导致计算机死机,造成的经济和财产损失是无法估量的。目前的防护手段无法解决源代码层面的安全问题。因而创建一套科学、完整的源代码安全缺陷评价体系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与源代码安全缺陷研究相关的组织有CWE等,业界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源代码安全检测工具,但是这些机构和组织对源代码中缺陷的描述方法不一,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借鉴业界对源代码缺陷的描述,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提出了一种计算机源代码缺陷的描述方法。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加深,人们不得不开始面对日益突出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表明,相当数量的安全问题是由于软件自身的安全漏洞引起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引入的大量缺陷,是产生软件漏洞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的软件缺陷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必须区别对待各类缺陷,分析原因,研究其危害程度,预防方法等。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缺陷分类信息,对预防和修复软件安全缺陷具有指导作用。软件缺陷一般按性质分类,目前已有很多不同的软件缺陷分类法,但在当前实际审查使用中,这些缺陷分类存在以下弊端: (1)专门针对代码审查阶段发现缺陷的分类较少。现有的分类法一般包括动态测试发现的缺陷类型和文档缺陷等,

浅谈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应用(一)

浅谈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应用(一) 摘要:本文就武器装备软件开发的现状和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及其研究的内容,对软件可靠性工程如何在软件开发中应用进行了重点说明,并提供了成功应用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典型案例,指出软件可靠性工程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软件可靠性工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武器系统中。计算机软件的复杂程度随着功能的增强,因而系统的可靠性也越来越与软件直接相关。例如AFTI/F-16飞机首航因软件问题推迟一年,事先设计的先进程序无法使用;海湾战争中F/A–18飞机飞行控制系统计算机500次故障中,软件故障次数超过硬件。软件可靠性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仅就软件可靠性工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1、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1.1什么是软件可靠性工程 软件可靠性工程简单地说就是对基于软件产品的可靠性进行预测、建模、估计、度量及管理,软件可靠性工程贯穿于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 1.2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历程 软件可靠性问题获得重视是二十世纪60年代末期,那时软件危机被广泛讨论,软件不可靠是造成软件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1972年正式提出Jelinski—Moranda模型,标志着软件可靠性系统研究的开始。在70年代.软件可靠性的理论研究获得很大发展,一方面提出了数十种软件可靠性模型,另一方面是软件容错的研究。在80年代,软件可靠性从研究阶段逐渐迈向工程化。进入90年代后,软件可靠性逐渐成为软件开发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软件可靠性工程在软件工程领域逐渐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分支。 1.3软件可靠性工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软件可靠性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和提高软件可靠性。为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弄清软件为什么会出现故障或失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减少导致软件故障或失效的隐患,且一旦出现软件故障或失效,有可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清除。但是软件是开发出来的,满足可靠性要求的软件也是开发出来的,因此,软件可靠性工程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开发可靠的软件。而有了软件,又该如何检验其是否满足可靠性要求?这是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又一个问题。 2、软件可靠性工程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2.1项目开发计划及需求分析阶段 在项目开发计划阶段需根据产品具体要求作出软件项目开发计划,明确项目的目的、条件、运行环境、软件产品要求、人员分工和职责及进度,并估计产品的可靠性。需求分析阶段要根据项目开发计划阶段确定软件开发的主要任务、次要任务和其它任务,并设计软件程序的基本流程、软件结构、模块的定义和输入输出数据、接口和数据结构等同时应对项目开发计划阶段作出的可靠性预计进一步细化形成可靠性需求,建立具体的可靠性指标。这个阶段的可靠性工作一般应如下安排: ⑴确定功能概图 所谓功能概图就是产品的各种功能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概率。为确立功能概图必须定义产品的功能,功能定义不但包括要完成的任务,还包括影响处理的环境因素。 ⑵对失效进行定义和分类 这里应从用户的角度来定义产品失效,将软件和硬件失效及操作程序上的失效区分开,并将其按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⑶确定用户的可靠性要求 在这个阶段应由系统设计师、软件设计师、可靠性师、测试人员及用户方代表可靠性评估小组共同根据用户提出的系统可靠性来确定软件的可靠性。

《可靠性工程》教学大纲

《可靠性工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642020 课程英文名称:Reliability Engineering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的结构和功能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致使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逐渐从与时间无关的性能参数发展到与时间有关的可靠性指标,即要求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具有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可靠性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机电产品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推行可靠性技术迫在眉睫。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下内容: (1)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等知识; (2)结合工程实际,使学生体会和掌握可靠性基本理论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3)可靠性管理的基本知识,为可靠性工程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了解可靠性概念等基本知识。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维修系统与不可维修系统等基本原理,熟悉计算维修系统与不可维修系统可靠度等基本方法。 3.基本技能: 可靠性试验的类型、试验方案设计等基本技能。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讲解,并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原理性教学方法。 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 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例如: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通过以上的教学,使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的要求 对习题课的要求(2学时):掌握可靠性基本概念、可维修系统与不可维修系统等基本知识。 (六)课程考核方式

软件可靠性模型综述(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软件可靠性模型综述 可靠性是衡量所有软件系统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不可靠的软件会让用户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也会使开发人员名誉扫地。IEEE 把软件可靠性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 在规定时间内, 软件不发生失效的概率。该概率是软件输入和系统输出的函数, 也是软件中存在故障的函数, 输入将确定是否会遇到所存在的故障。 软件可靠性模型,对于软件可靠性的评估起着核心作用,从而对软件质量的保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说来,一个好的软件可靠性模型可以增加关于开发项目的效率,并对了解软件开发过程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工作基础,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因此,对于如今发展迅速的软件产业,在开发项目中应用一个好的软件可靠性模型作出必要的预测,花费极少的项目资源产生好的效益,对于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1软件失效过程 1.1软件失效的定义及机理 当软件发生失效时,说明该软件不可靠,发生的失效数越多,发生失效的时间间隔越短,则该软件越不可靠。软件失效的机理如下图所示:

1)软件错误(Software error):指在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疏忽和错误,包括启动错、输入范围错、算法错和边界错等。 2)软件缺陷(Software defect):指代码中存在能引起软件故障的编码,软件缺陷是静态存在的,只要不修改程序就一直留在程序当中。如不正确的功能需求,遗漏的性能需求等。 3)软件故障(Software fault):指软件在运行期间发生的一种不可接受的内部状态,是软件缺陷被激活后的动态表现形式。 4)软件失效(Software failure):指程序的运行偏离了需求,软件执行遇到软件中缺陷可能导致软件的失效。如死机、错误的输出结果、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响应等。 从软件可靠性的定义可以知道,软件可靠性是用概率度量的,那么软件失效的发生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在使用一个程序时,在其他条件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有时候相同的输入数据会得到不同的输出结果。因此,在实际运行软件时,何时遇到程序中的缺陷导致软件失效呈现出随机性和不稳定性。 所有的软件失效都是由于软件中的故障引起的,而软件故障是一种人为的错误,是软件缺陷在不断的测试和使用后才表现出来的,如果这些故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便不可避免的会

29945嵌入式软件技术概论

29945嵌入式软件技术概 论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高纲1450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29945 嵌入式软件技术概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嵌入式软件技术概论》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规定必考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了解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织构成,并以ARM Cortex-M0+系列微处理器为基础掌握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开发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开发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14章。在对嵌入式计算机的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以及ARM Cortex-M0+微处理器和KL25子系列微控制器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如何基于KL25子系列微控制器开发一个相对完整的嵌入式系统的具体过程,以及嵌入式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接口及模块的编程方法,包括串行通信、中断、定时器、GPIO、FLASH、ADC、DAC、CMP、SPI、I2C、TSI、USB2.0、系统时钟及其它接口与模块。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现状和发展趋势,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范畴,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并掌握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基本原理; 3.掌握基于KL25子系列微控制器的嵌入式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的方法以及对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各基本接口及模块的开发编程方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嵌入式软件技术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的课程,其内容涉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部分专业课程,学习者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字电路及编程基础,也要对计算机的一般组成有所了解。因此,本课程的前修课程应至少包含《数字电路》、《程序设计语言》(以C语言为主)以及《计算机组成原理》,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结构及尽快掌握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编程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概述

网页防篡改简介

关于防网页篡改的讨论 目前网站(包括网银)的网页之所以存在被篡改的可能性,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而言,因为存在诸如以下原因,现有技术架构下的网站漏洞将长期存在: ●操作系统复杂性:已经公布超过1万多个系统漏洞 ●漏洞与补丁:系统漏洞从发现到被利用为5天,补丁发布时间为47天 ●应用系统漏洞:各种注入式攻击,多个应用系统不同的开发者。 主观原因而言,过于苛刻的安全管理要求,通常网络管理员难以完全实现: ●密码管理:合格密码需要8位以上复杂字符并定期改变 ●漏洞补丁: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系统的定期更新 ●上网控制:钓鱼、木马、间谍软件 从目前防网页篡改技术上来讲,很多安全设备都具备一些简单的防网页篡改方面的技术。一、网络安全设备 很多系统都使用了安全网关、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来保护自身的安全。 防火墙是一种成熟和应用广泛的网络安全设备,但是网银web服务器通常是部署在防火墙的DMZ区域,防火墙完全向外部网络开放Web应用端口,这种方式对与Web应用没有任何的保护作用。即使使用http代理型的防火墙,防火墙也只是验证http协议本身的合法性,完全不能理解http协议所承载的数据,也无法判断对http服务器的访问行为是否合法。 入侵检测技术也是工作在网络层,对应用协议的理解和作用存在相当的局限性,对于复杂的http回话和协议更不能完整处理,由于需要预先构造攻击特征库来匹配网络数据,入侵检测系统不能检测和防御未知攻击和不能有效提取攻击特征的攻击 二、专业的网页防篡改系统 目前市场上也有较多的专门防网页篡改的系统来专门对页面内容进行保护,防止来自外部或内部的非授权人员对页面和内容进行篡改和非法添加 下面是一些厂商的篡改检测技术分享: 某厂商一: 将web服务器在对外发送网页时,利用数字水印技术对其进行完整性检查,如下图:

可靠性工程B卷-试题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可靠性工程(B ) 1. 一种设备的寿命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假如其平均寿命为3700小时,试求其连续工作300小时的可靠度 和要达到R *=0.9的可靠寿命是多少? 2. 如果要求系统的可靠度为99%,设每个单元的可靠度为60%.需要多少单元并联工作才能满足要求? 3. 某型号电视机有1000个焊点,工作1000小时后,检查100台电视机发现2点脱焊,试问焊点的失效率多少? 4. 一个机械电子系统包括一部雷达,一台计算机,一个辅助设备,其MTBF 分别为83小时,167小时和500小时,求系 统的MTBF 及5小时的可靠性? 5. 比较二个相同部件组成的系统在任务时间24小时的可靠性,已知部件的/.010=λ小时 ①并联系统. ②串联系统. ③ 理想开关条件下的储备系统:1=SW λ,储备部件失效率/.*010==λλ小时.

6. 一个系统由五个单元组成,其可靠性逻辑框图如图所示.求该系统可靠度和画出故障树. 7. 某型号电视机有1000个焊点,工作1000小时后,检查100台电视机发现2点脱焊,试问焊点的失效率多少? 解:100台电视机的总焊点有 1001000105 ?= 一个焊点相当一个产品,若取 ?t =1000 小时,按定义: 8. 一个机械电子系统包括一部雷达,一台计算机,一个辅助设备,其MTBF 分别为83小时,167小时和500小时,求系 统的MTBF 及5小时的可靠性? 9. 比较二个相同部件组成的系统在任务时间24小时的可靠性,已知部件的/.010=λ小时 ①并联系统. ②串联系统. A C D B E 0.90.90.9 0.90.9

概述软件的技术方案设计.doc

软件开发技术方案 Xxxx有限公司2018年6月13日

1.开发框架 开发的系统中所应用的技术都是基于JavaEE,技术成熟稳定又能保持先进性。采用B/S架构使系统能集中部署分布使用,有利于系统升级维护;采用MVC 的开发模式并参考SOA体系架构进行功能设计,使得能快速扩展业务功能而不会影响现有系统功能的正常使用,可根据实际业务量进行部分功能扩容,在满足系统运行要求的同时实现成本最小化。系统采用分布式部署,系统功能隔离运行,保障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图1.开发框架与体系结构图 1.1.web端技术栈 (1)前端采用elementUI/jquery/bootstrap/vue实现,前端和Controller交换数据基于json格式。 1.2业务端技术栈 (1)业务端基于springboot、springMVC、JPA、SpringData技术栈构建,对于复杂的系统则采用springCloud构建。 (2)四层分隔:controller(Facade)/service/dao/entity,其中fa?ade主要用于生成json,实现和前端的数据交换。 (2)命名:按照功能模块划分各层包名,各层一致。 2.系统安全保障 2.1 访问安全性

权限管理是系统安全的重要方式,必须是合法的用户才可以访问系统(用户认证),且必须具有该资源的访问权限才可以访问该资源(授权)。 我们系统设计权限模型,标准权限数据模型包括:用户、角色、权限(包括资源和权限)、用户角色关系、角色权限关系。权限分配:通过UI界面方便给用户分配权限,对上边权限模型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策略根据角色判断是否有操作权限,因为角色的变化性较高,如果角色修改需要修改控制代码。 而基于资源的权限控制:根据资源权限判断是否有操作权限,因为资源较为固定,如果角色修改或角色中权限修改不需要修改控制代码,使用此方法系统可维护性很强。建议使用。 2.2 数据安全性 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操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比较常用的是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层面的安全保障措施。 在操作系统层面通过防火墙的设置。如设置成端口8080只有自己的电脑能访问。应用系统层面通过登陆拦截,拦截访问请求的方式。密码不能是明文,必须加密;加密算法必须是不可逆的,不需要知道客户的密码。密码的加密算法{ MD5--不安全,可被破解。需要把MD5的32位字符串再次加密(次数只有你自己知道),不容易破解;加密多次之后,登录时忘记密码,只能重置密码,它不会告诉你原密码,因为管理员也不知道。 3.项目计划的编制和管理 本公司项目基于敏捷过程的方式组织,项目计划基于需求和团队反复讨论的过程。在开发系统时都经过了解需求,开需求分析会议,确定开发任务,推进开发进度,测试,试点,交付等开发步骤,其中具体内容有: 1,了解需求:跟客户沟通,充分了解对方的需求,然后对需求进行过滤,最后整体成需求文档 2,需求分析会议:也就是项目启动会议之后要做的事情,对拿来的需求进行讨论,怎么做满足需求。主要对需求进行全面的梳理,让开发,产品,项目都熟悉整个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