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及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及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及解析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及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 请在方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名句。(4分)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乌申斯基

【答案】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乌申斯基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要用正楷字或行楷字书写,书写要正确、端正、美观。2.默写下面的古诗。(10分)

(1)《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2)《山中杂诗》(吴均)

,。

,。

(3)《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

,。

【答案】

(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默写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本题中,要注意“窥”“窗”的书写。

3.在括号里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

是荒园,人迹hǎn( )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谷,棒上系(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zhuó( )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 )住了。

(1)人迹hǎn ( )至(2)系( ) (3)zhuó( )食(4)罩( )

【答案】

(1)罕(2)jì(3)啄(4)zhào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字音拼读和汉字书写的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备考时注意“系、罩”的注音以及“罕、啄”的写法。

4. 对下面文字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1)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2)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A. 语言、心理描写

B. 语言、行动描写

C. 行动、外貌描写

D. 行动、心理描写【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判断能力。常用的描写方法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及神态描写等。做题时,要抓住句中的重点词语,判断描写方法。本题第(1)句中,从“转身”“拿起”“写”这些动词可以看出,此句采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第(2)句中,从“我心里想”这里可以看出,该句属于心理描写。故选D。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的大鼻孔鼻尖上。

(1)选文中的“我”是文学名著《童年》中的,这部书的作者是。(2分)

(2)选文表现出了“我”怎样的性格特征?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案】

(1)阿廖沙高尔基(2)①懂事能干②外祖母是一个热爱生活、宽厚善良的人。【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名著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第一小题根据阅读积累和内容可回答出:“我”是文学名著《童年》中的阿廖沙,作者是高尔基。

(2)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我”特别懂事能干;外祖母热爱生活、宽厚善良。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第6-10题。

【甲】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乡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6.《伤仲永》选自《》,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答案】

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2分)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掌握能力。对于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要积累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如作者的相关常识、作品的体裁、作品的相关的内容等。本题中,根据所学知识即可知道:《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

7. 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 余闻之也/久

C.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 父/利其然也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此句划分节奏为: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故选C。

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4分)

(1)未尝识书具(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不能称前时之闻(4)教以书字

9. 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文: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文:

(3)而家无书读,就乡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译文:

10.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欧阳修成功的原因是什么?(4分)【答案】

8.(1)曾经(2)完成,写成(3)相当(4)写(4分)

9.(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2分)

(2)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2分)(3)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乡里读书人家去借书读。(2分)

10.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说,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欧阳修:自身努力,母亲的正确教育。(4分)

【解析】

第8题: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复习时要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本题中,要注意这里“就”“书”的解释。

第9题: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本题中,翻译时要注意“宾客”“扳”及“就”的翻译。

第10题: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主题的理解能力。做此类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选文,理解文章内容,抓住文中重点句子进行理解。本题中,阅读选了,结合所学知识,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说,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而欧阳修之所以能成功是靠自身努力和母亲的正确教育。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现代文选段,完成11—14题。(14分)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l930年到l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一一作为学者的方面。

(1) 请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4分)

(2) 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作为开头有何作用?(4分)

(3) 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4分)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4) “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和“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的事例说明了什么?(2分)

【答案】

【1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

【12】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结构),而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内容)。

【13】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14】说明了“闻一多先生‘做’了,自己也没有‘说’”。

【解析】

第11题:此题考查学生概述文段主要内容的能力。根据文中给出信息提示,阅读文段,以人物活动为中心,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这个方面概括情节点,语言要简洁。本段结尾一段总结了本段的主要内容:叙述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

第12题: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开头作用的能力。文章开头的文句和段落的作用根据文体不同一般有引领下文,设下悬念,铺垫情节,烘托气氛和提出问题等作用,要根据文句与后文的关系判断。本题开头的作用从结构上、内容上来理解即可。结构上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内容上: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

第13题:此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对文中重点句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句子的描写手法、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所体现的哲理等。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做此题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在搞清情节、把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来进行。

第14题: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文章内容理解,所举事例说明的问题应该在文段前面找,此段中心句为:“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所举事例正是为了说明此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6分)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

周岩壁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经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天际,使我蓦然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女孩子手巧。可不是吹,我们男孩子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过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教。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的脚不沾地。常常趁放学之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的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

④我们偷偷找来竹篾,要那种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把竹

子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用细绳子细线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处,唧唧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他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作放线,一头儿系在风筝上,一头儿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的可不容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⑤好了,开始放吧。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的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⑥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偷偷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但不去有坟茔的地方,虽说不怕,可终究有些煞风景。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沾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一样闪烁。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是,偶有成功的时候,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⑦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有时候明明飞起来了,却偏偏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们绝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大家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⑧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经悄然离去,可风筝的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使我常常捡回那逐渐远去的记忆。

⑨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选文有改动)

15. 照应题目“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的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请写出四个这样的句子。(4分)

16. 第①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4分)

17. 第⑦段画线句子“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写得精妙传神,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4分)

18. 探究“我”的童年是“鹅黄色”的原因。(4分)

【答案】

15.示例:①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②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③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⑤可风筝的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使我常常捡回那逐渐远去的记忆。(4分。写出一句1分)

16.(1)点明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2)触景生情,自然引出下文对童年的回忆。(4分)

17.示例:这句话活灵活现的再现了放风筝时的情景。特别是“摇头晃脑”一词,将风筝拟人化,让人仿佛看见失去控制的风筝在高空中飞舞的样子,又能感觉到小伙伴们由放飞的得意到失意的无奈与惋惜。(4分)(意对即可)

18.仲春时节大地泛出的“淡淡的鹅黄的绿意”,显出生机和活力,而“我”的童年生活也充满着生机和欢乐,这样说含有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意。(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第15题: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仔细阅读选文,根据题干要求,

找到文中相关的句子即可。本题中较简单,首先要理解题干中的要求,再结合文章内容,找出与题目相照应的句子即可。

第16题:此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环境描写一般有以下作用:(1)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2)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3)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4)有时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5)揭示主旨。具体作用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本题中,第①段描写仲春的景色,点明了此时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同时,作者触景生情,引出下文对童年的回忆。

第17题: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赏析能力。对重点句子的赏析,可以从词性(动词、形容词、副词)、修辞手法及描写方式这几个方面来展开;做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本题中,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看,划线句子是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活灵活现的再现了放风筝时的情景。特别是“摇头晃脑”一词,将风筝拟人化,让人仿佛看见失去控制的风筝在高空中飞舞的样子,又能感觉到小伙伴们由放飞的得意到失意的无奈与惋惜。第18题: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主题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仔细阅读选文,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反复体味、揣摩,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主题。本题中,阅读选文,理解选文内容,“我”的童年是之所以是“鹅黄色”,是因为第一段中提到“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经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这显示出了仲春季节的生机和活力;再从“我”放风筝的这些事情中,可以体会到“我”的童年生活也充满着生机和欢乐,所以,这样说含有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意。

四、作文(65分)

题目:等待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

【答案】略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能力。1.找准角度。从“等待”的对象来看,可写人与人之间的等待:如“我”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等待,友人、恋人、夫妻之间的等待,师生之间的等待,贤臣对明君的等待,对手乃至敌手之间的等待。也可以写人对某件事的等待,事情可小可大:比如等待下课,等待放假,等待录取通知书,等待元旦联欢晚会,等待中考,等待申奥,等待入世,等待中国男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等待巴以双方的和平等。从等待者的态度来看,可以是主动积极的,有目的的,在等待中积蓄力量,随时准备抓住机遇,大显身手,一鸣惊人;可以是被动消极的,盲目的,在等待中虚度韶光,磨平了棱角,挫失了锐气,丧失了良机,最终一事无成。

2.定文体。如果你文笔生动,不妨写成记叙文。但一定要写出“等待”的典型细节,用细节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达到以少胜多,给人留下反复咀嚼的回忆。如果你言语犀利,不妨写成议论文,但一定要观点鲜明正确,论证严密,说理透彻,切不可空发议论,牢骚满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