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综合训练32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综合训练32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综合训练32

综合训练32

一、选择题

为了引起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

1.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2.根据下图中昼夜的阴晴情况,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在苏南盛夏,甲地闷热难挡

B.若在苏北冬季,丁地从此日感觉稍暖

C.丙图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

D.假设四图连续出现于某地的四天中,丁日气温日较差最小

读我国西南某地区主要铁路分布图,回答以下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中,受地质灾害影响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铁路线⑤于1997年12月25日全线通车并投入运营,是我国首条公司化合作的铁路。

影响该铁路走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政治因素

C.科学技术因素

D.经济因素

5.在图中M、N两城市的商业网点,居民能买到鲜活的海产品,其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②包装技术的进步

③冷冻、保鲜技术的进步④拥有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⑤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6.我国西南交通网络的建设,正朝着水陆空三位一体、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①提高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水平②发展我国与西南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③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④维护东南亚各国的经济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在无林地区20 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 A.净化空气 B.保持水土

C.调节大气的成分 D.含蓄水源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铁路运输的速度不断提高,我国部分铁路路段实施了列车运行调整,部分城市之间的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度缩短,大大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读图回答以下2题。

8.此次调整体现了现代运输的 ( )

①专业化②高速化③网络化④智能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下列有关图示铁路客运专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是影响客运专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B.客运专线的开通将进一步扩大上海、北京等商业中心的经济腹地

C.客运专线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对全国铁路网影响不大

D.客运专线都经过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经济地带

读下面湘北某城市略图,回答以下3题。

10.根据上图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 )

A.水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地形条件好 D.气候适宜

11.该城市城区建设发展的方向是( )

A.向西扩展B.向北扩展

C.向南扩展D.向东及东北扩展

12.该城市是湖南省最大的石油化学工业中心,下列有关石化工业的区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②有较大的消费市场

③有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

④有丰富的水资源

⑤有便捷的交通运输

⑥有廉价的土地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④⑤D.①⑤⑥

13.美国某企业在我国广东东莞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以供应美国市场。在签订的协议意向上,经协商,双方一致同意以下要求: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翌日产品运到美国本土。那么,该厂在布局上首先应考虑靠近()

A.海港 B.航空港 C.公路枢纽 D.铁路枢纽

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据表回答以下2题。

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五大人口流出地排序表

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省第一位

口流出

第二位

口流出

第三位

口流出

第四位

口流出

第五位

口流出

广东湖南四川广西江西湖北

江苏安徽四川浙江河南贵州

浙江江西安徽四川贵州湖北

M省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

四川重庆广东云南浙江新疆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五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15.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 )

A.福建

B.海南

C.山东

D.广西

二、填空题

16.读我国某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属于。

(2)通过对以上模式分析,将该地区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填入下图中。

(3)在上面发展模式图中描出其中一个恶性循环,并针对其设计一个调控方案,从而使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系统相互协调,形成良性循环。把调控方案的措施填入右图。

17.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完成下列问题。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十分单一。____________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全省铁路运力的98%用来____________,财政收入的70%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的产值及上缴利税占全省工业总产值和上缴利税的37%,农民收入的1/6来自____________。这种经济结构不仅效益低下,而且带来了严重的____________问题。

(2)“六五”时期以来,结合本区的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3)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有何变化?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解析: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温度较低;夜晚多云,云层有保温作用,温度不会太低.

答案:A

3.D 4.D 5.A 6.A

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好本题首先要掌握森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效益。

答案:B

8.解析:调整后,运行速度大大提高,体现了现代运输的专业化、高速化和网络化的特点。

答案:C

9.解析:客运专线的开通使人们经济往来更加方便,扩大了上海北京等商业中心的经济腹地。

答案:B

10.B【解析】图中城市临河流、湖泊,有铁路通过交通便利。

11.D【解析】受湖泊阻挡及铁路伸延方向影响,该城镇向东及东北扩展。

12.C【解析】湖南省石油资源缺乏,廉价土地不是发展石化工业的区位因素。

13.B

14.解析:在迁出地,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在迁入地,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会给当地造成一定的环境压力。答案:A

15.解析:四川省是流入广东人口第二位的省,且与广东省不相邻,排除A;四川省位于西部,人口流入居第五位,排除D,同时,也可得出四川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的结论,B正确。另外,广东省人口流出也很多,其位于东部经济地带,可排除C。答案:B

二、填空题

16.解析:本题以我国某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图为背景,考查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生态农业的发展措施。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区生产属于粗放式经营,且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属于传统发展模式。第(2)题,针对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系统,从图中对应找出所属的内容。第(3)题,描出的恶性循环即为生态环境恶化而反馈到社会、经济系统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加剧当地社会经济问题,阻碍地区发展,措施应具有解决各系统问题的针对性。

答案:(1)传统发展模式

(2)填图略。(上: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率低

左:燃料匮乏,粮食减产,毁林开荒

右:气候失调、水旱灾害增加,水土流失,淤积加重)

(3)画图略。(上: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法规,进行科学规划

左: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提高单产

右:恢复改善生态系统)

17. (1)煤炭运煤煤炭煤炭煤炭生态环境

(2)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3)使山西省由单一输出煤炭变为输出铝制品、化工产品、水泥、钢材、电力、煤气、

液化气、焦炭等产品的多样化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