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发现及其在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

阿尔伯

Wemer Arber

瑞士生物学家

巴塞尔Biozentrum大学

1929~

内森斯

Danien Nathans

美国微生物学家

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1931~

史密斯

Hamilton O.Smith

美国微生物学家

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1931~

获奖成果介绍

阿尔伯(Wemer Arber 1929~)瑞士生物学家,内森斯(Danien Nathans 1928~1999)美国微生物学家,史密斯(Hamilton O.Smith 1931~)美国微生物学家,由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发现及其在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为遗传工程的产生拉开了序幕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阿尔伯传略

阿尔伯(Arber,Werner)瑞士微生物学家。1929年6月3日生于格兰尼亨的阿尔高。阿尔伯受教育于苏黎世瑞士联邦工学院、日内瓦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从1960年至1970年,他在日内瓦大学任教,以后转到巴塞尔大学担任微生物学教授。卢里亚曾观察到,噬菌体不仅能诱发细菌细胞内的突变,而且其本身也发生突变。阿尔伯对此深感兴趣。他收集了证据表明,细菌细胞能够通过一种“限制酶”的存在来保护自己,抵御噬菌体的攻击。这种限制酶通过分裂噬菌体的DNA使之大部或全部失活,从而遏制噬菌体的生长。到1968年,阿尔伯收集了足够多的关于限制酶的资料,终于能够证明一种特别的限制酶的存在,它只分裂那些含有为噬菌体所特有的某种序列的核苷酸。这一工作经过内森斯和史密斯的发展,导致了伯格等人创造的重组DNA的技术。阿尔伯、内森斯和史密斯分享了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内森斯传略

内森斯(Nathans, Daniel)美国微生物学家。1928年10月30日生于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内森斯于1954年在华盛顿大学获医这博士学位,1962年以后在约翰.霍普金大学任都。他与该样史密斯合作,研究了能在特定部位分裂DNA分子的酶。这使人们有可能对已知的大得足以带有遗传信息的核酸片断进行研究。这项研究于1971年完成,以后又导致了旨在把核酸拆开再按其它结构加以组装的重组

DNA的研究工作。为此,内森斯和史密斯分享了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史密斯传略

史密斯1931年出生,是美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1952年他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56年获得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学士。任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后,1962年到密歇根大学任教。1967年回到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1973年任微生物学教授。在史密斯研究限制酶前,1926年出生的瑞士微生物学家沃勒·阿尔伯和同事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另一位科学家卢里亚所完成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研究噬菌体在寄主体内发生的遗传性突变,发现细菌体内存在可改变噬菌体脱氧核糖核(DNA)结构的限制性内切酶。但是,阿尔伯他们发现的酶切断DNA分子的部位变动不定。然而,史密斯他们在研究流感嗜血杆菌从噬菌体P22接受DNA的机制时,于1968年发现了一类新的限制酶,它们分别在特定部位切断DNA分子,因此可用以研究DNA分子中核苷酸的顺序和用于DNA重组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