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设备基础知识

最新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4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与图书相比,期刊的特点之一是()。 A.顺序编号,连续出版B.便于检索 C.稳定性、系统性强D.信息量大 2.互联网出版物与其他几种出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 A.需要依赖电子计算机B.具有交互功能 C.不需要事先复制就可以发行D.可以在互联网上销售 3.出版物的制作单位是()。 A.通过物化劳动印刷或复制出可以大量传播的出版物的单位 B.能使作品成为最终出版物产品的单位 C.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的桥梁 D.能把精神生产内容制成“母版”供复制单位使用的专门单位 4.我国对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 A.登记制度B.注册制度C.备案制度D.许可制度 5.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的途径之一是()。 A.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编辑、校对工作自动化 B.对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重新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编排等 C.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尽量只使用一个书号 D.充分利用外审力量完成大部分稿件的审稿和加工整理 6.新技术的发展对出版业产生的影响中不包括()。 A.出版物的类型发生重大变化B.出版业的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编辑工作的环节大大简化D.出版业的生产力空前提高 7.唐代的雕版印刷物以()为最多。 A.历书、韵书B.佛经、佛像C.四书五经D.诗词曲选本 8.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铜活字印刷活动是印制()。 A.《大藏经》B.《四库全书》C.《古今图书集成》D.《邸报》 9.我国出版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民办出版机构是()。 A.同文书局B.拜石山房C.墨海书馆D.扫叶山房 10.某文学期刊原为季刊,现拟改为月刊,主办单位应该报()审批。 A.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B.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C.新闻出版总署D.所在地省级文化局和工商管理局 11.一位大学讲师2003年调入某出版社。如果他要担任书稿的责任编辑,就必须()。A.在2003年通过初级或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B.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C.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D.在2003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12.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凡在一个登记期内(),缓登一年。A.有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B.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两年 C.因违法而受到刑事处罚 D.伪造学历和出版专业工作资历证明 13.对未办理备案手续而出版的属于重大选题范围的出版物,无论内容有无问题,首先应该责令出版单位()。

3井下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3井下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井下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1、井下电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取得电工合格证后,才准单独工作。除电工外其他人不得擅自打开防爆外悫进行检修、检查和调试工作。 2、井下电工除应掌握一般电气知识外,还必须熟悉和遵守《煤矿安全规程》、“三大保护细则”、“防爆设备检验规程”、“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报废规程”。 3、必须穿绝缘性能良好的胶鞋下井。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台上。 4、严格停、送电制度。联系停、送电必须是同一个人进行。停电时先停各分开关,再停总开关,先停油开关,后停隔离开关,隔离开关严禁带负荷分闸。送电时,先送隔离开关,后合油开关,先合总开关,后合分开关。 5、在电气系统上检修、搬迁设备时,必须完成下列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1)切断电源,并将开关把手闭锁; (2)在切断电源时,开关上悬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的警告牌; (3)在高压系统中进行电气作业必须先验电、放电,并挂好短路接地线。 6、井下不准带电检修、搬迁设备(包括电缆)。必须带电搬迁时,应制订安全措施,并经机电科和安检部门批准。 7、在井下进行电气设备的检修,试验以及使用仪表测量等工作有可能产生火花时,产生地点必须检查瓦斯浓度1%以下,方可进行工作。 8、井下电气设备做到“三无、四有、二齐、三全、一坚持”,即是: 三无: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四有:有过流和漏电保护、有螺栓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

二齐:电缆悬挂整齐、设备峒室清洁整齐。 三全:防爆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 一坚持:坚持使用好漏电继电器,保持动作具有灵敏可靠。 9、对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必须按“三大保护细则”进行计算,指定专人负责,其他任何人不准随便变更。 10、防爆性能、电气性能合格的电气设备和阻燃性电缆可下井使用,检修后的电气设备应取得验收合格后才准下井。 11、使用电气仪表(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等)应选择大于被测值量程,同时禁止带负荷调整量限。使用摇表摇测绝缘电阻时,必须选用电压表的兆欧表 380V,电气设备使用500V、600V,设备使用1000V兆欧表。 12、必须使用合格工具进行拆装电气设备,严禁用力敲打和随意砍电缆。 13、设备检修完毕,应将所有工具,零部件、仪表等进行全面清点,确认无误,方可送电进行工作。 14、井下电气设备不准随意停电,特别是局扇更不准随意停开,以免造成瓦斯积聚超限,已停风机必须检查风机20m内瓦斯浓度在1%以下,经通风安检部门同意,方可重新启用。 15、矿井主扇风机停止运转,停风受影响地点,必须切断电源。恢复正常通风后,停风受影响处,必须检查瓦斯浓度在1%以下时方可重新送电。 16、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使用电煤钻打眼;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进行处理;电动机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运转,切断电源,进行处理;采掘工作面内,局部积聚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米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因瓦斯浓度超限而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方可送电,开动机器。

2019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真题-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答案word精品文档14页

2019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造纸术发明以前,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通行时间最长的载体是()。 A.甲骨 B.青铜器 C.竹木简牍 D.缣帛 2.我们现在所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简牍实物产生于()。 A.商代 B.战国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3.在中国造纸术向世界各地传播的历程中,首先传入的国家是()。 A.朝鲜 B.越南 C.印度 D.日本 4.活字发明以后,我国用泥、木、金属对活字印刷进行多方的实验,()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铜活字印书。 A.《宋诸臣奏议》 B.《蔡中郎集》 C.《白氏文集》 D.《元氏长庆集》 5.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有确切刻印日期的印刷品是()。 A.《妙法莲华经》 B.《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C.《陀罗尼经咒》 D.《金刚经》 6.清朝采用木活字印书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印()。 A.《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B.《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C.《康熙字典》 D.《子史精华》 7.政府刻书,又称官刻,是指中央国家机构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等出资或主办的出版印刷业,始于()时期。 A.五代 B.宋代 C.元代 D.唐代 8.我国的活字印刷术是在宋朝发明的,比德国谷腾堡的同样技术早()。 A.300年 B.400年 C.500年 D.1 000年

9.我国报纸印刷的开端出现在()。 A.明初 B.明末 C.清中期 D.清末 10.书籍形式的变革由线装到精装、平装是在()。 A.唐代 B.宋代 C.近代 D.现代 11.宋代官刻机构很多,其中刻书规模数量最大的是()。 A.大理寺 B.进奏院 C.国子监 D.兴文署 12.西洋机械化印刷技术传入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是()。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3.1920年,我国出版了由()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瞿秋白 14.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出版工作,党的主要创建人在党初创时期都曾进行过出 版活动,毛泽东主编了()。 A.《新青年》 B.《共产党》月刊 C.《中国青年》 D.《湘江评论》 15.198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提出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要求,其中的一项是()。 A.放开经营方式,搞活发行渠道 B.放手发动群众,搞活各类书店 C.放开购销形式和发行折扣,搞活购销机制 D.放开管理方式,搞活出版社 16.2019年12月25日发布的《出版管理条例》是由()制定的出版行政法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新闻出版总署 D.新闻出版总署、公安部、文化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17.在《出版管理条例》规定的设立出版单位应具备的条件中,对出版单位的业务范围、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的要求是()。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育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D)。 A. 阶段性 B. 差异性 C. 顺序性 D. 不均衡性 2.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B)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A. 环境 B. 遗传素质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 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 A. 弗洛伊德 B. 华生 C. 桑代克 D. 巴甫洛夫 4. 教育系统的三要素不包括(B)。 A. 教育者 B. 教育内容 C. 学习者 D. 教育影响 5.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A)作用。 A. 导向和动力 B. 关键 C. 基础 D. 物质基础 6. 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A)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 遗传素质 B. 教师水平 C. 父母培养 D. 后天学习 8.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C)。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9.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的规律。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 不均衡性 10. 主张教学的主导任务在于传授有用知识,至于学生的能力则无需特别训练的教学理论是 (D)。 A. 传统教育理论 B. 现代教育理论 C. 形式教育论 D. 实质教育论 11.将孔子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是(D)。 A. 孟子 B. 荀子 C. 曾子 D. 朱熹

12.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D)。 A. “教育学的雏形” B. 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 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13.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主要是从(A)的教育实践中得出的。 A. 国立幼稚师范学校 B. 晓庄师范学校 C. 农民运动讲习所 D. 育才学校 15.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B)。 A. 高尔顿 B. 霍尔 C. 华生 D. 斯金纳 16.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两种,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适合于进行团体辅导 B. 个别辅导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矫治辅导为主,属补救性的辅导 C. 团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辅导为主 D. 学校心理辅导有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这两种主要的方式 17.下列不属于孔子的主要教育贡献的是(D)。 A. 修订六经 B. 开办私学 C. 提倡有教无类,普及教育 D. 促进古代科技发展 18.“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B)的教育内容。 A. 现代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原始社会 D. 封建社会 19.教学目标不包括(A)。 A. 教材目标 B. 课程目标 C. 学科目标 D. 课堂教学目标 20. 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要规定所需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二是要规定所要培养出的人的(B)。 A. 质量规格 B. 社会价值 C. 发展方向 D. 发展速度 21. 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等问题学生(A)。 A. 概念不同 B. 对象相同 C. 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 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22. 教师通过协调课堂中的各种关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D)。 A. 课堂凝聚力 B. 课堂气氛 C. 课堂控制 D. 课堂管理 23.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D)。

井下电工考试题及答案

井下电工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电路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组成部分。 2、电路中的中间环节(如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和开关设备等)起_____和_______的作用。 3、在电路中,电阻的连接形式有_____、_____、_____三种。 4、三相电源的三个饶组及三相负载,其常用的连接方式有____连接和______连接。 5、向煤矿井下供电的电源禁止中性点直接接地,因此称为____制。 6、万用表主要可以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 7、兆欧表(又叫摇表)是用来测量电线、电缆和变、配、用电设备______的仪表。 8、在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____时,另一回路必须_______备用。 9、变电硐室的绝缘用具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采区变电所应用_________支护,硐室必须装设向___开的防火铁门。 11、采掘工作面配电点的位置和空间必须能满足____和_____、矿车通过及其他设备安装的要求,并用_________支扩。 12、变电硐室长度超过_____米时,必须在硐室的两端各设一个出口。 13、井下必须选用经_______合格的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_____阻燃电缆。 14、巷道中电缆悬挂高度应保证电缆在_____时不受撞击,在电缆坠落时不落在一或________上。 15、电缆与压风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侧敷设时,必须敷设在管子____方,并保持________米以上的距离。 16、在瓦斯喷出区域、高瓦斯矿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应采用三专供电,三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压人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______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_____米。 18、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可采用装有______的线路供电,或与_______供电。 19、局部通风机因故障停风时,必须_______、_________。 20、恢复局部通风机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_______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21、井下供电电缆连接应做到“三无”,即无________、无_________和无_________。 22、电缆悬挂点的间距,在水平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_____米,在主井井筒内不得超过______米。 23、高、低电力电缆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米。 24、电缆穿过墙壁部分应用________保护,并__________。 25、井下电气三大保护是指____保护,_____保护,______保护。 26、井下综合保护包括________综合保护和_______综合保护等。 27、低压电网运行中,常见的过电流故障有_____、____和____三种。 28、防爆电气设备人井前,应检查其_____、______和____及安全性能。 29、煤电站综合保护装置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远距离启动和停止煤电钻。 30、巷道内的通信和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应分挂在巷道两侧,如果受条件限制,则应敷设在电力电缆上方_____米以上的地方。 31、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必须安设能发出停止和启动信号的装置,发出信号的间距不得超过____米。 32、耙装机作业前,甲烷断电仪的传感器必须悬挂在_____的上方。 33、采掘工作面的移动机器,每班工作结束后和司机离开机器时,必须立即_______,并打开________。 34、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_____________。 35、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______以下时,方可通电开动。 37、停风区排放瓦斯后,只有恢复通风的巷道风流中瓦斯不超过_____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______时,方可_____恢复局部通风机供电巷道内电气设备的供电和采区回风系统内的供电。 38、没有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无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装备______闭锁装置,采煤工作面装备

2019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9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1.关于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下面论述准确的是( )。 A.是在企业战略目标指引下,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B.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与一般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同 C.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D.为了取得经营活力,出版业必须以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为目标 答案:C 2.关于出版社经营目标,下面论述准确的是( )。 A.持续扩大出书规模,获取经济利益时出版社经营的基本目标 B.出版社一般以单一利润指标确定为自己的经营目标 C.一个准确的目标有利于卸掉各部门高效率地工作 D.出版社往往把树立品牌作为出版社经营的首要目标 答案:C 3.一个决策者在作任何决策之前都必须( )。 A.目标明确 B. 明确问题 C.收集数据 D. 找出原因 答案:A 4.关于目标管理,下面各项中不准确的是( )。 A.必须坚持“三审制”,不能下放选题的决策权和稿件的终审权 B.目标管理一般分为出版社、部门、个人或项目小组三个不同层次 C.编辑部门实行目标管理在某种水准上就是“个人承包“ D.目标管理制能够调动出版社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效益化 答案:C 5.以下关于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前者强调的是工作的目标和预期的效果,后者强调的是个人在本岗位上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B.前者着眼于出版社的整体工作;后者是将目标落实到个人 C.前者带有一定的微观性,是后者的分解和细化 D.前者的重点在于指标体系的制定和分解,后者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定岗定人 答案:C 6.在出版社中,( )主要适用于编辑部门和出版部门。 A.以计件考核为主的岗位责任制 B.以智能考核为主的岗位责任制 C.定性和定量考核结合的岗位责任制 D.其他 答案:C 7.关于聘用制对出版单位理解管理的作用,以下各项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B.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 C.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关系转变 D.由单位用人单位向国家用人转变 答案:D 8.关于出版社缴纳增值税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是对出版单位取得的收入中增值部分课征的一种税 B.出版社的各种收入都要缴纳增值税 C.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额等于销项增值税额扣除当期累计进项增值税额的差额 D.增值税的计算结果能够为负 答案:B 9.关于图书质量管理,下述不准确的是( )。 A.图书质量管理包括所载内容和编校两个方面

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考试大纲教学提纲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教育政策法规 特别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以最新修正后的版本为准。 第一节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一、教育政策与教育法 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法的含义,教育政策与教育法的关系,教育法的渊源、教育政策的体系。 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主要内容(教育基本制度、受教育者、其他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主要内容(教师法律地位、教师的权利义务、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聘任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教师待遇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义务教育的原则、新《义务教育法》的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立法背景,主要内容(高等教育的含义与义务、高等教育基本制度、高等学校的学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主要内容(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立法宗旨,主要内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立法宗旨,主要内容(学生伤害事故的含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原则,学校责任事故情形,学校无责任事故情形,学生或监护人责任事故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立法宗旨,主要内容(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各类教育的发展任务、教育体制改革、保障措施。 第二节地方教育政策法规

矿井电工操作安全知识

矿井电工操作安全知识 一、《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供电系统有关规定 (1)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年产60000t 以下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的要求。 (2)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10KV 及以下的矿井架空电源线路不得共杆架设。矿井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 (3)对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应能担负全部负荷。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立井绞车、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房,应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受条件限制时,其中的一回路可引自上述同种设备房的配电装置。 上述供电线路应来自各自的变压器和母线段,线路上不应分接任何负荷。上述设备的控制回路和辅助设备,必须有与主要设备同等可靠的备用电源。 (4)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 二、采区供电安全 1、《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机电硐室的规定和要求 (1)永久性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井底车场内的其他机电设备硐室,应砌碹或用其他可靠的方式支护。采区变电所应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硐室必须装设向外开的防火铁门。铁门全部敞开时,不得妨碍运输。铁门上应装设便于关严的通风孔。装有铁门时,门内可加设向外开的铁栅门,但不得妨碍铁门的开闭。 从硐室出口防火铁门起5m内的巷道,应砌碹或用其他不燃性材料支护。硐室内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 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主要排水泵房的地面标高,应分别比其出口与井底车场或大巷连接处的底板标高高出0。5m (2)采掘工作面配电点的位置和空间必须能满足设备检修和巷道运输、矿车通过及其他设备安装的要求,并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3)变电硐室长度超过6m时,必须在硐室的两端各设1个出口。 (4)硐室内各种设备与墙壁之间应留出0。5m以上的通道,各种设备相互之间,应留出0。8m以上的通道。对不需从两侧或后面进行检修的设备,可不留通道。 (5)带油的电气设备必须设在机电设备硐室内。严禁设集油坑。 硐室内不应有滴水。硐室的过道应保持畅通,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物件。带油的电气设备溢油或漏油时,必须立即处理。 (6)硐室入口处必须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字样的警示牌。硐室内必须悬挂与实际相符的供电系统图。硐室内有高压电气设备时,入口处和硐室内必须在明显地点悬挂“高压危险”字样的警示牌。 采区变电所应设专人值班。无人值班的变电硐室必须关门加锁,并有值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第一章出版概论 第1节出版活动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在我国最早使用“出版”,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1906年清政府《大清印刷物专律》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编辑、复制、发行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 作品:文字作品、口述、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美术、 建筑作品、摄影、电影、设计图、地图、模型、计算机软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

向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 产力发展 2)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 的发展速度 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增进文化积累 2)推进文化创新

3)促进文化交流 第2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方针原则 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3.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 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5.坚持质量第一:选题对路、内容正确充实,有尽 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学性或艺术性,对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装帧设计 质量、物质生产质量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矿井维修电工国家标准

矿井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矿井维修电工 1.2 职业定义 从事矿井机电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的维护、修理及安装调试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矿井地面、井下。 1.5职业能力特征 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具有观察、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色觉正常,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能够从事井下和高空作业。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4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8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应具备电气设备检修及安装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

并有一定的培训教学经验。 (1)培训初、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培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实验设备的实践场所和所需的测试仪器、仪表及工具。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本职业学徒期满。 (3)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第一章出版概论 §1.1 出版活动(P1)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古代,人们把出版活动称为“梓行”、“雕印”、“版印”。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 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但却把出版物称为“记载物件”。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出版法》,但未对“出版”下明确定义。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在西方,法语和英语中分别在1330年和1450年有了表示“出版”的词语,他们来源于拉丁语publicare。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P3) 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 如何看待博客出版、微博出版:①具有很强的个体化特征,不具有作为社会化活动的出版的基本属性和功能;②具有一定的出版功能,要引导和规范;③在数字化时代,出版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广泛影响性,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被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一般又称为“稿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P4)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即编辑),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物质生产劳动(即印刷),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是一种兼有文化传播意义的商业劳动(即发行)。 出版物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出版物价值的产生过程:一方面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形成出版物的新增的价值;另一方面,又把作者=编辑的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以及 工具设备和原材料等物化劳动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 发行的目的:①将精神文化内容向社会传播;②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出版物的价值;③依靠商业劳动,能使凝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实现。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必须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P6)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向。主导作用体现在: ⑴通过对出版从业者思想倾向和政治追求的影响来引导出版活动; ⑵运用行政、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手段规制和引导出版活动。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⑴社会文化的发展程度和国民的文化素质状况是出版物总体质量水平的决定因素。 ⑵精神生产所需原料只能来自社会。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试习题

壹、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汉字及其使用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B.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C.所谓异形词,是指汉语书面语中音同、义同而用法不同的词 D.汉字的整理包含简化笔画和精简字数两方面的内容 2.下列各字中,笔画数不同于其他字的是()。 A.凄B.逸 C.鸶D.虒 3.“奪”简化为“夺”,采用的简化方法是()。 A.简化偏旁B.保留局部 C.草书楷化D.换用简单符号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啜泣点缀辍学拾掇B.癖性荒僻开辟躲避 C.蠕动怯懦孺子嗫嚅D.惴惴湍急揣摩喘气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喧兴高采烈源远流长B.睿智成群结党翻来复去 C.暴躁怨天尤人声名狼藉D.裨益走头无路川流不息 6.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相映成趣截足先登优柔寡断

B.旁征博引铤而走险舍本逐末 C.违疾忌医大显身手变本加利 D.各行其是手屈一指众口铄金 7.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A.春风和旭,阳光灿烂,山谷里回荡着鸟儿们缭亮的歌声。 B.突然,蝉声戛然而止,树林里顿时一片寂静。 C.这小生灵虽然是缈小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它。 D.叶欣以身恂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是()。 A.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C.墙上贴着一张标语,写着:“你为保护环境做过什么?” D.他一进门,说了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9.下列句子中,计量单位用法不规范的是()。 A.我国城乡居民每天消费食用植物油1.7万吨,蛋1.87万吨,酒3.6万吨,布3.6万千米,煤60万吨以上。 B.白炽灯照明距桌面的最佳高度:15瓦为25公分,25瓦为45公分,40瓦为60公分,60瓦为100公分。 C.厦门海沧投资区距高雄港160海里,距香港287海里,距上海560多海里。 D.海南农业开发综合试验区,占地40多公顷。 10.下列句子中,数字用法不规范的是()。

井下电钳工操作流程

井下电钳工操作流程 一、上岗条件 1、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无证不得上岗进行电气操作。 2、熟知《煤矿安全规程》有关内容、《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和电气设备防爆的有关标准和规定。 3、具备电工基本知识,熟悉所维修范围内的供电系统、电气设备和电缆线路的主要技术特征,以及电缆的分布情况。 4、了解所负责维修的设备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和保护装置的运行状况,掌握维修及故障处理等方面的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 5、熟悉矿井巷道布置,了解作业地点的瓦斯浓度,熟悉在灾害情况下的停电顺序及人员撤离路线,掌握电气防灭火方法和触电抢救知识。 二、安全规定 6、上班前不喝酒,遵守劳动纪律,上班时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遵守本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 7、高压电气设备停送电检修时,必须填写工作票。 8、检修、安装、挪移机电设备、电缆时,禁止带电作业。 9、井下电气设备在检查、修理、搬移时应由两人协同工作,相互监护。检修前必须首先切断电源,经验电确认已停电后再放电(采区变电所的电气设备及供电电缆的放电,只能在硐室内瓦斯浓度在1%以下时才准进行)、悬挂接地线,操作手把上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示牌后,才允许触及电气设备。 10、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高压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操作。操作千伏级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高压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操作。127伏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的绝缘应良好。 11、井下电气维修工工作期间,应携带电工常用工具和与电压等级相符的验电笔。

12、井下使用普通型仪表进行测量时,应严格执行下列规定: 1)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只准在瓦斯浓度小于1%以下的地点使用。 2)在测定设备或电缆绝缘电阻后,必须将导体完全放电。 3)被测设备中有电子插件时,在测量绝缘电阻之前。必须拔下电子插件。 三、操作准备 13、井下电气维修工入井前应检查、清点应带的工具、仪表、零部件、材料,检查验电笔是否保持良好状态。 14、供电干线需停电检修时,事先必须将停送电时间及影响范围通知有关区队。 四、正常操作 15、井下中央变电所(含水平变电所)、有值班员值班的采区变电所高压开关设备的操作,必须由值班员根据停送电工作票、倒闸操作票进行停送电操作。单人值班的由维修工监护,无人值班的采区变电所、配电点的操作,由检修负责人安排熟悉供电系统的专人操作,由检修负责人监护。 16、对维修职责范围内设备的维修质量,应达到《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高低压电缆的悬挂应符合有关《煤矿安全规程》中的要求。设备检修或更换零部件后,应达到检修标准要求。电缆接线盒的制作应符合有关工艺要求。 17、馈电开关的短路、过负荷、漏电保护装置应保持完好,整定值正确,动作可靠。 18、移动变电站的安装、运行、维修和管理必须按照有关的要求执行,其漏电保护主、辅接地极的安装、维护必须符合要求。 19、各类电气保护装置应按装置的技术要求和负载的有关参数正确整定和定期校验。 20、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得开路,二次侧接地线不准断路。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进行通电试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由二次向一次反送电。 21、在检查和维修过程中,发现电气设备失爆时,应立立即停电进行处理。对在现场无法恢复的防爆设备,必须停止运行,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22、电气设备检修中,不得任意改变原有端子序号、接线方式,不得甩掉原有的保护装置,

出版业基础知识

一、图书出版、印刷基本概念 1.版式:书籍排版的式样。指版面、版心、排式(横排或直排)、书眉、页码、行距、标题、字体、插图等大小格式的安排。 2.版面:是指书籍一页的幅面,包括版心、白边页码、书眉以及正文等内容。 3.版心:又称“版口”,是书页上除四周白边排印正文的部分。 4.装帧:图书付印前的整体设计。如封面、扉页、插图、装订形式等美术设计和板式等技术设计。 5.封面:又称“封一”、“封皮”、“书皮”,起着保护书籍、装饰书籍的作用。封面一般印有书名、作者(包括译者、编著者、校订者)和出版社名称。 6.护封:又称“外包封”,指图书封面外的包封纸。一般印有书名和装饰性图画,可保护封面,增加图书的美观。 7.封里:又称“封二”,即封面里边的空白页。 8.封底里:又称“封三”,即封底里边的空白页。 9.封底:又称“封四”,是书的最后一面,与封面相连。一般印有书号和定价。 10.书脊:又称“封脊”,即书的脊背,接连封面和封底。一般印有书名、册次和出版社名称。 11.版本:指一本书的不同版本,即内容和形式上与原版有所不同的图书。出版形式不同,包括开始出版,同时有几种形式的版本,或再版的印刷地点和时间不同;装帧形式不同,如平装本、精装本、普及本、线装本;排版形式不同,如横排本、直排本。内容不同,是指出版以后,内容增删或修改,如增订本修订本、缩写本,以及翻译不同的版本和节译本。 12.版本记录:又称“版权记录页”,简称“版权页”。是一本书的出版记载,提供读者了解图书出版情况,附印于图书正文前页或后页。有书名、著作者、出版者、开本、印张、版次、印次、印数、字数、出版年月、书号、定价等项目。 13.印张:计算图书篇幅的单位,表示一本书所需要的印刷纸张数。一个印张等于半张纸,一张纸两面印刷,则为两个印张。

井下电工实际操作标准规范

井下电工操作规范 一、岗位操作口诀 供电系统很重要,岗位职责要记牢,设备状况要明了,参数标准心记牢,检查之中要比照。保护试验很重要,符合要求把命保。检修停送按程序,一个步骤不能少,断电闭锁并挂牌,开盖之前查瓦斯,验电放电地线牢。修后送电别省事,谁停谁送最可靠,必须试送给警告。岗位重要责任到,发现问题处理好,处理不了快汇报,齐心协力把电保。各项记录勿忘掉,安全生产效益高。 二、上岗条件 第1条电工应基本掌握电器安全知识,包括高压、低压、直流、交流电子技术等,必须持证操作,未经培训和考试不合格者不得独立操作。 第2条必须熟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及电气防爆标准等有关规定。 第3条必须熟悉采掘设备和电气设备性能、结构和原理,具有熟练的维修保养以及故障处理的工作技能和基础知识。熟悉维修范围内的供电系统、设备分布、设备性能及电缆与设备的运行状况。 第4条必须清楚采掘巷道、工作地点的安全状况和瓦斯浓度。并熟悉出现事故时的停电顺序和人员撤离路线。 第5条必须掌握现场电气事故处理和触电事故抢救的知识。 第6条检查、维修电器设备时,应二人搭档,相互监护。 三、作业规范 (一)、停电前操作准备工作

第7条供电干线需停电检修时,必须办理计划停电工作票,工作票必须由机电科和机电副总签字后方可生效。涉及两个单位以上的停电工作,事先必须将停电时间及影响范围通知有关区队。 第8条线路发生故障时,需停电检修的,施工负责人必须请示调度室,经调度室同意后方可停电。 第9条井下电气维修工入井前应检查、清点应带的工具、仪表、零部件、材料、检查验电笔是否保持良好状态。普通型携带式仪表(万用表、摇表等),只准在沼气浓度1刎下的地点使用。 第10条系统停电操作顺序 供电系统有计划停电时,先停低压后停高压,先断开分路开 关,后断开总开关。 高压开关停电时,先断开断路器,再拉开隔离开关。 低压开关停电时,先断开断路器,再拉开隔离开关。 (二)、停电操作 第11条计划停电时工作负责人必须持工作票到变电所停电。故障停电时,检修负责人亲自到变电所停电。严禁约时停电。 第12条无人值守的变电所、配电点、移动变电站停电,工作负责人必须亲自操作,完成停电、验电、放电、装设地线、锁好机械闭锁装置、挂牌等工作。在工作期间还应留专人看管。 第13条高压开关停电操作顺序 1、必须先核实好停电工作票所要操作开关的编号、负荷名称。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第一章出版概论 第1节出版活动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在我国最早使用“出版”,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1906年清政府《大清印刷物专律》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编辑、复制、发行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 作品:文字作品、口述、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美术、建筑作品、摄影、电影、设计图、地图、模型、计算机软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向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2)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 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增进文化积累 2)推进文化创新 3)促进文化交流 第2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方针原则 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5.坚持质量第一:选题对路、内容正确充实,有尽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学 性或艺术性,对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装帧设计质量、物质生产质量严 格要求,精益求精。 三、主要任务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 3.弘扬中华文化 4.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5.满足和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3节出版物 一、出版物的要素 1)具备经过编辑加工的以文字、图像、图形、声音或者其他符号的形 式表现的精神文化内容,可供欣赏、阅读。 2)具有承载这些精神文化内容的物质载体。 3)有一定量的复本,从而有可能向公众发行传播。 二、出版物的种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