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求传递函数练习1

2-4-1 求传递函数练习1
2-4-1 求传递函数练习1

教案

三角函数值表

三角函数值表 sin0=0, sin15=(√6-√2)/4 , sin30=1/2, sin45=√2/2, sin60=√3/2, sin75=(√6+√2)/2 , sin90=1, sin105=√2/2*(√3/2+1/2) sin120=√3/2 sin135=√2/2 sin150=1/2 sin165=(√6-√2)/4 sin180=0 sin270=-1 sin360=0

sin1=0.01745240643728351 sin2=0.03489949670250097 sin3=0.05233595624294383 sin4=0.0697564737441253 sin5=0.08715574274765816 sin6=0.10452846326765346 sin7=0.12186934340514747 sin8=0.13917310096006544 sin9=0.15643446504023087 sin10=0.17364817766693033 sin11=0.1908089953765448 sin12=0.20791169081775931 sin13=0.22495105434386497 sin14=0.24192189559966773 sin15=0.25881904510252074 sin16=0.27563735581699916 sin17=0.2923717047227367 sin18=0.3090169943749474 sin19=0.3255681544571567 sin20=0.3420201433256687 sin21=0.35836794954530027 sin22=0.374606593415912 sin23=0.3907311284892737 sin24=0.40673664307580015 sin25=0.42261826174069944 sin26=0.4383711467890774 sin27=0.45399049973954675 sin28=0.4694715627858908 sin29=0.48480962024633706 sin30=0.49999999999999994 sin31=0.5150380749100542 sin32=0.5299192642332049 sin33=0.544639035015027 sin34=0.5591929034707468 sin35=0.573576436351046 sin36=0.5877852522924731 sin37=0.6018150231520483 sin38=0.6156614753256583 sin39=0.6293203910498375 sin40=0.6427876096865392 sin41=0.6560590289905073 sin42=0.6691306063588582 sin43=0.6819983600624985 sin44=0.6946583704589972 sin45=0.7071067811865475 sin46=0.7193398003386511 sin47=0.7313537016191705 sin48=0.7431448254773941 sin49=0.7547095802227719 sin50=0.766044443118978 sin51=0.7771459614569708 sin52=0.7880107536067219 sin53=0.7986355100472928 sin54=0.8090169943749474 sin55=0.8191520442889918 sin56=0.8290375725550417 sin57=0.8386705679454239 sin58=0.848048096156426 sin59=0.8571673007021122 sin60=0.8660254037844386 sin61=0.8746197071393957 sin62=0.8829475928589269 sin63=0.8910065241883678 sin64=0.898794046299167 sin65=0.9063077870366499 sin66=0.9135454576426009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单元测试题 附答案解析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高一数学必修一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单元测试 附答案解析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M ={x |x 2+2x =0,x ∈R },N ={x |x 2-2x =0,x ∈R },则M ∪N =( ) A .{0} B .{0,2} C .{-2,0} D .{-2,0,2} 2.设f :x →|x |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若A ={-2,0,2},则A ∩B =( ) A .{0} B .{2} C .{0,2} D .{-2,0} 3.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3)=2,则下列各点在函数f (x )图象上的是( ) A .(3,-2) B .(3,2) C .(-3,-2) D .(2,-3) 4.已知集合A ={0,1,2},则集合B ={x -y |x ∈A ,y ∈A }中元素的个数是( ) A .1 B .3 C .5 D .9 5.若函数f (x )满足f (3x +2)=9x +8,则f (x )的解析式是( ) A .f (x )=9x +8 B .f (x )=3x +2 C .f (x )=-3x -4 D .f (x )=3x +2或f (x )=-3x -4 6.设f (x )=??? x +3 x >10, fx +5 x ≤10,则f (5)的值为( ) A .16 B .18 C .21 D .24 7.设T ={(x ,y )|ax +y -3=0},S ={(x ,y )|x -y -b =0},若S ∩T ={(2,1)},则 a , b 的值为( ) A .a =1,b =-1 B .a =-1,b =1 C .a =1,b =1 D .a =-1,b =-1 8.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0),则函数f (2x +1)的定义域为( ) A .(-1,1) C .(-1,0) 9.已知A ={0,1},B ={-1,0,1},f 是从A 到B 映射的对应关系,则满足f (0)>f (1)的映射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0.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对任意的x 1,x 2∈(-∞,0](x 1≠x 2),有(x 2- x 1)[f (x 2)-f (x 1)]>0,则当n ∈N *时,有( ) A .f (-n )

三角函数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三角函数基础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 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 ) (A)cos(―α―π)=―cos α (B)sin(α―2π)=―sin α (C)tan(5π―2α)=―tan2α (D)sin(k π+α)=(―1)k sin α (k ∈Z) 3. y=sin )2 33 2(π+x x ∈R 是 (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在[(2k ―1)π, 2k π] k ∈Z 为增函数 (D)减函数 4.函数y=3sin(2x ―3 π)的图象,可看作是把函数y=3sin2x 的图象作以下哪 个 平移得到 ( ) (A)向左平移3 π (B)向右平移3 π (C)向左平移6 π (D)向右平移6 π 5.在△ABC 中,cosAcosB >sinAsinB ,则△ABC 为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判定 6.α为第三象限角, 1 sec tan 2tan 1cos 1 2 2 -+ +ααα α化简的结果为 ( ) (A)3 (B)-3 (C)1 (D)-1 7.已知cos2θ= 3 2 ,则sin 4θ+cos 4θ的值为 ( ) (A)18 13 (B)18 11 (C)9 7 (D)-1 8. 已知sin θcos θ=8 1且4 π<θ<2 π,则cos θ-sin θ的值为 ( ) (A)- 2 3 (B)43 (C) 2 3 (D)±4 3

9. △ABC 中,∠C=90°,则函数y=sin 2A+2sinB 的值的情况 ( ) (A)有最大值,无最小值 (B)无最大值,有最小值 (C)有最大值且有最小值 (D)无最大值且无最小值 10、关于函数f(x)=4sin(2x+3 π), (x ∈R )有下列命题 (1)y=f(x)是以2π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数 (2) y=f(x)可改写为y=4cos(2x -6 π) (3)y= f(x)的图象关于(-6 π,0)对称 (4) y= f(x)的图象关于直线x=-6 π 对称其中真命题的个数序号为 ( ) (A) (1)(4) (B) (2)(3)(4) (C) (2)(3) (D) (3) 11.设a=sin14°+cos14°,b=sin16°+cos16°,c=2 6,则a 、b 、c 大小 关系( ) (A)a <b <c (B)b <a <c (C)c <b <a (D)a <c <b 12. 若 sinx < 2 1 ,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 (A)(2k π,2k π+6 π)∪(2k π+6 5π,2k π+π) (B) (2k π+6 π,2k π+6 5π) (C) (2k π+6 5π,2k π+6 π) (D) (2k π-67π,2k π+6 π ) 以上k ∈Z 二、 填空题: 13.一个扇形的面积是1cm 2,它的周长为4cm, 则其中心角弧度数为______。 14.已知sin α+cos β=3 1,sin β-cos α=2 1,则sin(α-β)=__________。

(完整word版)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表

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表: 函数名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从点O引出一条射线OP,设旋转角为θ,设OP=r,P点的坐标为(x,y)有 正弦函数sinθ=y/r余弦函数cosθ=x/r正切函数tanθ=y/x余切函数cotθ=x/y 正弦(sin):角α的对边比斜边余弦(cos):角α的邻边比斜边 正切(tan):角α的对边比邻边余切(cot):角α的邻边比对边 特殊函数人倒数关系: tanα ?cotα=1sinα ?cscα=1cosα ?secα=1特殊函数人商数关系:tanα=sinα/cosαcotα=cosα/sinα 特殊函数人平方关系:sinα2+cosα2=11+tanα2=secα21+cotα=cscα2 以下关系,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以下关系,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sin(90°-α)=cosα cos(90°-α)=sinα tan(90°-α)=cotα cot(90°-α)=tanα sin(90°+α)=cosα cos(90°+α)=sinα tan(90°+α)=-cotαcot(90°+α)=-tanα 特殊三角函数人积化和差的关系: sinα ?cosβ=(1/2)*[sin(α+β)+sin(α-β)] cosα ?sinβ=(1/2)*[sin(α+β)-sin(α-β)] cosα ?cosβ=(1/2)*[cos(α+β)+cos(α-β)] sinα ?sinβ=(1/2)*[cos(α+β)-cos(α-β)] 特殊三角函数 - 和差化积公式 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 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

高一数学函数单元测试卷

高一数学《函数》单元测试卷 江阴市青阳中学 颜亚新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已知函数)1(+x f 的图像过点(3,2),那么函数)(x f 的图像一定过点 ( A ) A .(4,2) B .(4,-2) C .(2,-2) D .(2,2) 2、函数)0(12≤-=x x y 的反函数是 ( B ) A .)0(1≤+-=x x y B .)1(1-≥+-=x x y C .)1(1≥+=x x y D .)1(1≥+-=x x y 3、已知函数)82(log )(2 21++-=x x x f ,则它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C ) A .(]1,∞- B .[)+∞,1 C .[)4,1 D .(]1,2- 4、对于任意R x ∈,代数式ax 2-4ax +3的值都大于零,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B ) A .)43,0( B .)43,0[ C .]43,0( D .),43(+∞ 5、已知()y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22f x x x =-,则在R 上()f x 表达式 为 ( B ) A .-x (x -2) B .x (|x |-2) C .| x |( x -2) D .| x |(| x |-2) 6、函数()lg f x x = ( C ) A .是偶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 B .是奇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 C .是偶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 D .是奇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 7、如果奇函数()f x 在区间[](),0a b b a >>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为m ,那么()f x 在区间[],b a -- 上是 ( B ) A .增函数且最小值为m B .增函数且最大值为m - C .减函数且最小值为m D .减函数且最大值为m - 8、当01a b <<<时,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D ) A .b b a a )1()1(1->- B .(1)(1)a b a b +>+ C .2)1()1(b b a a ->- D .(1)(1)a b a b ->- 9、设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以3为周期的奇函数,若()()2311,21 a f f a ->=+,则( D ) A .32a a 或 D .3 21<<-a

《三角函数的应用》综合练习1(视角、方位角)

三角函数的应用(视角、方位角) ◆随堂检测 1、若从A点看B点时,B点在A点的北偏东35°的方向上,那么从B点看A点时,A 点在B点的________. 2、如图1,在离铁塔140m的A处,用测角仪测量塔顶的仰角为30°,?已知测角仪高AD=1.5m,则塔高BE=_________(根号保留). (图1) (图2) (图3) 3、如图2,从树顶A望地面上的C,D两点,测得它们的俯角分别是45°和30°,?已知CD=200m,点C在BD上,则树高AB等于(). A.200m B.C.D.100)m 4、如图3,已知楼房AB高为50m,铁塔塔基距楼房基间的水平距离BD?为100m,? 塔高CD m,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由楼顶望塔顶仰角为60°B.由楼顶望塔基俯角为60° C.由楼顶望塔顶仰角为30°D.由楼顶望塔基俯角为30° 5、轮船航行到C处时,观测到小岛B的方向是北偏西65°,那么同时从B?处观测到轮船的方向是(). A.南偏西65°B.东偏西65°C.南偏东65°D.西偏东65° ◆典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市街道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70km/h”,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道上由西向东行驶,在距路边25m处有“车速检测仪O”,测得该车从北偏西60°的A点行驶到北偏西30°的B点,所用时间为1.5s.(1)试求该车从A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2)试说明该车是否超过限速. 解:(1)在Rt△AOC中,AC=OC·tan∠AOC=25×tan60°, 在Rt△BOC中,BC=OC.tan∠BOC=25×tan30°= 3m, ∴AB=AC-BC= 3 (m).

高一数学单元测试—函数

高一数学单元测试——函数091010 班级_______姓名____ ____学号 一、 填空题 1、求定义域时,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x f 是整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 2)、如果()x f 是分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___的实数的集合; 3)、如果()x f 为二次根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_____的实数的集合; 4)、如果()x f 为某一数的零次幂,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_____的实数的集合; 2、(浙江卷1)已知函数2()|2|f x x x =+-,则(1)f =__________。2 3、设集合{|32}M m m =∈-<

(完整版)三角函数特殊角值表

角度 函数 0 30 45 60 90 120 135 150 180 270 360 角a 的弧度 0 π/6 π/4 π/3 π/2 2π/3 3π/4 5π/6 π 3π/2 2π sin 0 1/2 √2/2 √3/2 1 √3/2 √2/2 1/2 0 -1 0 cos 1 √3/2 √2/2 1/2 0 -1/2 -√2/2 -√3/2 -1 0 1 tan √3/3 1 √3 -√3 -1 -√3/3 1、图示法:借助于下面三个图形来记忆,即使有所遗忘也可根据图形重新推出: sin30°=cos60°=2 1 ,sin45°=cos45°=22, tan30°=cot60°=33, tan 45°=cot45°=1 正弦函数 sinθ=y/r 余弦函数 cosθ=x/r 正切函数 tanθ=y/x 余切函数 cotθ=x/y 正割函数 secθ=r/x 余割函数 cscθ=r/y 2、列表法: 说明:正弦值随角度变化,即0? 30? 45? 60? 90?变化;值从0 2 1 22 23 1变化,其余类似记忆. 3、规律记忆法:观察表中的数值特征,可总结为下列记忆规律: ① 有界性:(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值)即当0°<α<90°时, 则0<sin α<1; 0<cos α<1 ; tan α>0 ; cot α>0。 ②增减性:(锐角的正弦、正切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余弦、余切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即当0<A <B <90°时,则sin A <sin B ;tan A <tan B ; cos A >cos B ;cot A >cot B ;特别地:若0°<α<45°,则sin A <cos A ;tan A <cot A 若45°<A <90°,则sin A >cos A ;tan A >cot A . 4、口决记忆法:观察表中的数值特征 正弦、余弦值可表示为 2m 形式,正切、余切值可表示为3 m 形式,有关m 的值可归纳成顺口溜:一、二、三;三、二、一;三九二十七. 30? 1 2 3 1 45? 1 2 1 2 60? 3

正切函数图象

正切函数 1.正切函数的图像 (1)根据tan(x+π)=)cos()sin(ππ++x x =x x cos sin --=tanx (其中x ≠k π+2π ,k ∈Z)推出正切函数的周期为π. (2)根据tanx=x x cos sin ,要使tanx 有意义,必须cosx ≠0, 从而正切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k π+2π ,k ∈Z} (3)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和周期,我们取x ∈(-2π,2π ).利用单位圆中的正切线,通 过平移,作出y=tanx,x ∈(-2π,2π)的图像,而后向左、向右扩展,得y=tanx,x ≠k π+2π (k ∈Z)的图像,我们称之为正切曲线,如图所示. y=tanx 2.余切函数的图像如下: y=cotx 3.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性质: 正切函数y=tanx 余切函数y=cotx

注:正切函数在每一个开区间(k π-2,k π+2)(k ∈Z)是增函数,但不能说成在整个定 义域是增函数,类似地,余切函数也是如此. 【重点难点解析】 本节重点是正切函数图像的画法及性质的运用.正切函数的图像一般用单位圆中的正切 线作.因y=tanx 定义域是{x |x ∈R,x ≠k π+2π,k ∈Z},所以它的图像被平行线x=k π+2π (k ∈Z)隔开而在相邻两平行线之间的图像是连续变化的. 1.正切函数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切函数y=tanx 的定义域是{x |x ≠k π+2π ,k ∈Z},而不是R ,这点要特别注意:(2) 正切函数的图像是间断的,不是连续的,但在区间(k π-2π,k π+2π )(k ∈Z)上是连续的;(3) 在每一个区间(k π-2π,k π+2π )(k ∈Z)上都是增函数,但不能说正切函数是增函数. 2.解正切不等式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图像法和三角函数线法.图像法即先画出正切函数的图像,找到符合条件的边界角,再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角的集合.三角函数线法则先在单位圆中作出角的边界值时的正切线,得到边界角的终边,在单位圆中划出符合条件的区域(这里特别要注意函数的定义域),再用不等式正确表示区域. 例1 作出函数y=|tanx |的图像,并根据图像求其单调区间. 分析:要作出函数y=|tanx |的图像,可先作出y=tanx 的图像,然后将它在x 轴上方的图像保留,而将其在x 轴下方的图像向上翻(即作出关于x 轴对称图像),就可得到y=|tanx |的图像. 解:由于y=|tanx |= tanx,x ∈Z [k π,k π+2π ] -tanx,x ∈(k π-2π ,k π)(k ∈Z) 所以其图像如图所示,单调增区间为[k π,k π+2π)(k ∈Z);单调减区间为(k π-2π ,k π](k ∈Z).

高一数学《函数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题

高一数学《函数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题 班次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的是 ( ) A.42 +-=x y B.x y -=3 C.x y 1 = D.x y = 2.若函数)()(3R x x x f ∈=,则函数)(x f y -=在其定义域上是 ( ) A.单调递减的偶函数 B.单调递减的奇函数 C.单调递增的偶函数 D.单调递增的奇函数 3.函数x x x f + =2)(的奇偶性为 (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既不是奇函数有不是偶函数 4.若)(x f y =在[)+∞∈,0x 上的表达式为)1()(x x x f -=,且)(x f 为奇函数,则 (]0,∞-∈x 时)(x f 等于 ( ) A.)1(x x -- B. )1(x x + C. )1(x x +- D. )1(-x x 5.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x f 满足)()2(x f x f -=+,则)6(f 的值为 ( ) A.1- B.0 C.1 D.2 6.已知函数()()0f x x a x a a =+--≠,()()() 2200x x x h x x x x ?-+>?=?+≤??, 则()(),f x h x 的奇偶性依次为 ( ) A .偶函数,奇函数 B .奇函数,偶函数 C .偶函数,偶函数 D .奇函数,奇函数 7.已知3()4f x ax bx =+-其中,a b 为常数,若(2)2f -=,则(2)f 的值等于 ( ) A .2- B .4- C .6- D .10- 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函数22)(2--=x x x x f 是奇函数 B .函数()(1f x x =- C .函数()f x x = D .函数1)(=x f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9.若函数2 ()48f x x kx =--在[5,8]上是单调函数,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 A .(],40-∞ B .[40,64] C .(][),4064,-∞+∞ D .[)64,+∞ 10.已知函数()()2212f x x a x =+-+在区间(]4,∞-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同步练习及答案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一、选择题 1.若α是第一象限角,则下列各角中一定为第四象限角的是 ( ) (A) 90°-α (B) 90°+α (C)360°-α (D)180°+α 2.终边与坐标轴重合的角α的集合是 ( ) (A){α|α=k ·360°,k ∈Z} (B){α|α=k ·180°+90°,k ∈Z} (C){α|α=k ·180°,k ∈Z} (D){α|α=k ·90°,k ∈Z} 3.若角α、β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则α、β的关系一定是(其中k ∈Z ) ( ) (A) α+β=π (B) α-β= 2 π (C) α-β=(2k +1)π (D) α+β=(2k +1)π 4.若一圆弧长等于其所在圆的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则其圆心角的弧度数为 ( ) (A) 3π (B)3 2π (C)3 (D)2 5.将分针拨快10分钟,则分针转过的弧度数是 ( ) (A) 3π (B)-3π (C)6π (D)-6 π * 6.已知集合A ={第一象限角},B ={锐角},C ={小于90°的角},下列四个命题: ①A =B =C ②A ?C ③C ?A ④A ∩C =B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为 ( ) (A)0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7.终边落在x 轴负半轴的角α的集合为 ,终边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角β的集合是 . 8. -12 23 πrad 化为角度应为 . 9.圆的半径变为原来的3倍,而所对弧长不变,则该弧所对圆心角是原来圆弧所对圆心角的 倍. * 10.若角α是第三象限角,则 2 α 角的终边在 ,2α角的终边在 . 三.解答题 11.试写出所有终边在直线x y 3-=上的角的集合,并指出上述集合中介于-1800 和1800 之间的角. 12.已知0°<θ<360°,且θ角的7倍角的终边和θ角终边重合,求θ. 13.已知扇形的周长为20 cm,当它的半径和圆心角各取什么值时,才能使扇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三角函数特殊角值表

三角函数特殊值 1、图示法:借助于下面三个图形来记忆,即使有所遗忘也可根据图形重新推出: sin30°=cos60°= 21 sin45°=cos45°=2 2 tan30°=cot60°=3 3 tan 45°=cot45°=1 2 30? 1 2 3 1 45? 1 2 1 2 60? 3

说明:正弦值随角度变化,即0? 30? 45? 60? 90?变化;值从0 2 3 1变化,其余类似记忆. 3、规律记忆法:观察表中的数值特征,可总结为下列记忆规律: ① 有界性:(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值)即当0°<α<90°时, 则0<sin α<1; 0<cos α<1 ; tan α>0 ; cot α>0。 ②增减性:(锐角的正弦、正切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余弦、余切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即当0<A <B <90°时,则sin A <sin B ;tan A <tan B ; cos A >cos B ;cot A >cot B ;特别地:若0°<α<45°,则sin A <cos A ;tan A <cot A 若45°<A <90°,则sin A >cos A ;tan A >cot A . 4、口决记忆法:观察表中的数值特征 正弦、余弦值可表示为 2m 形式,正切、余切值可表示为3 m 形式,有关m 的值可归纳成顺口溜:一、二、三;三、二、一;三九二十七. 巧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初学三角函数,记忆特殊角三角函数值易错易混。若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经过变形,使其呈现某种规律,再配以歌诀,则可浅显易记,触目成诵。 仔细观察表1,你会发现重要的规律。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 内(每小题5 分,共50分)。 1 ?用描述法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全体,应是 () 2 A. { x | ax+bx+c=O , a , b , c € R } B. { x | ax 2+bx+c=0, a , b , c € R ,且 a ^ 0} 2 C. { ax +bx+c=0 | a , b , c € R } D . { ax 2+bx+c=0 | a , b ,c € R ,且 a ^ 0} 2?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 B n : C U (A U C): B.(A U B) U (B U C) C .(A U C) n (C U B ) D . :C U (A n C)]U B 3?设集合P= {立方后等于自身的数},那么集合 A . 3 B . 4 4 ?设P= {质数}, Q= {偶数},贝U P n Q 等于 A . ? B . 2 1 5?设函数y 的定义域为M ,值域为N , 1丄 x A . M= {x | X K 0}, N= {y | y 工 0} B. M= {x | x v 0且X K — 1,或 x > 0},N={y | y v 0,或0v y v 1,或 y > 1 } C. M= {x | X K 0},N= {y | y € R } D . M= {x | x v — 1,或—1 v x v 0,或 x > 0 =, N= {y | y K 0} 6?已知A 、B 两地相距150千米,某人开汽车以 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 A 地到达B 地,在B 地停留1小时后再 以50千米/ 小时的速度返回 A 地,把汽车离开 A 地的距离x 表示为时间t (小时)的函数表达式是 () A . x=60t B . x=60t+50t 60t,(0 t 2.5) C . x= D . 150 50t, (t 3.5) 1 x 2 7?已知 g(x)=1-2x, f[g(x)]= 2 (x x A . 1 B . 3 p 的真子集个数是 () C . 7 D . 8 () C . { 2} D . N 那么 () 60t,(0 t 2.5) x= 150,(2.5 t 3.5) 150 50( t 3.5),(3.5 t 6.5) 1 0)则f(—)等于 () 2 C . 15 D . 30

【浙教版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同步练习1

1 《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在△ABC 中,∠C =90°,a =5,c =17,用科学计算器求∠A 约等于 ( ) A .17.6° B .17°6′ C .17°16′ D .17.16° 2.一个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分别为3,4,则较小的锐角约为 ( ) A .37° B .4l ° C .37°或41°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3.如图,在ABC ?中,AC =3,BC =4,AB =5,则tan B 的值是( ) A .34 B .43 C .35 D . 45 4.在Rt ABC ?中,90C ∠=o ,1 3 AC AB = , 则cos A 等于( ) A . 22 B .13 C .22 D . 2 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如果将线段BD 绕着点B 旋转后,点D 落在CB 的延长线上的点D '处,那么tan BAD '∠等于( ) A .1 B .2 C . 22 D .22

2 二、填空题 6.计算tan 46°≈ .(精确到0.01) 7.在ABC ?中,90C ∠=o 若tan B =2,1a =,则b = . 8.在Rt ABC ?中,3BC =,3AC =90C ∠=o ,则A ∠= . 9.在ABC ?中,90C ∠=o ,tan 2A =,则sin cos A A += . 10.在Rt ABC ?中,90C ∠=o ,4 sin 5 A = ,20BC =,则ABC ?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 1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C ∠=o ,10AC =,D 是AC 上一点,若 1 tan 5 DBC ∠= ,求AD 的长.(9分) 12.如图,学校的保管室里,有一架5米长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此时梯子与地面所成的角为45o ,如果梯子的底端O 固定不动,顶端靠在对面墙上,此时梯子与地面所成的角为60o ,求此保管室的宽度AB 的长.(10分)

三角函数值表

三角函数值表 三角函数 单位圆(及半径的圆)在三角函数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可以利用单位圆来定义三角函数、求解三角函数问题。在解决三角函数问题的过程中,单位圆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设角的终边与单位圆(此处是以原点为圆心)交于点,则有 正弦:,余弦: 正切:,余切: 正割:,余割: (二)反三角函数 反三角函数是一种基本初等函数,它包括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反余切、反正割、反余割,他们各自表示其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为时的角。例如,当时,;当时,,具体如,。 反三角函地并不能狭义地理解为三角函数的反函数。三角函数的反函数不是单值函数,因为它并不满足一个自变量对应一个函数值的要求,其图像与其原函数关于函数对称。 三、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1.倒数关系: 2.商的关系:

3.平方关系: 四、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此处仅列出了几个易混的诱导公式,过于常规的就没有列出。个人认为,只需记住与、、的三角函数值关系,便可推出所有的诱导公式。 1.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2.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3.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4.任意角与的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五、三角函数的和差角公式

六、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 1.倍角公式 变形: 2.三倍角公式 3.半角公式(也叫降幂公式) 4.升幂公式 七、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 1.积化和差公式 2.和化积公式 八、万能公式

万能公式是将和均用表示。 九、辅助角公式 得到辅助角公式: 其中与。 又() 从而得到三角函数辅角公式:,;用余弦表示则为:,。 例如,,在实数域上,最大值为,最小值为十、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导数 十一、反三角函数相关公式 十二、其他常用结论

三角函数 正切、余切图象及其性质

正切、余切函数图象和性质反三角函数[知识要点] 1.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反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目的要求] 1.类比正、余弦函数的研究,讨论正切函数与余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关注其不同点. 2.从反函数概念入手,引入反三角函数定义,并定性讨论其图象和性质. 3.能熟练运用正、余弦函数性质解决问题. 4.能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不同范围内的角. [重点难点] 1.正切函数图象与性质2.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内容回顾] 一、正切函数与余切函数图象 由前面我们正、余弦函数图象和性质的过程知,在中学阶段,对一个函数的认识,多是“由图识性”.因此,可以先作出正、余切函数的图象. 作三角函数图象的一般方法,有描点法和平移三角函数线法. 与正、余弦函数的五点法作图相类似,我们可以选择正切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上三点及两条重要的辅导线——渐近线,来作正切函数在区间上的简图,不妨称之为“三点两线法”. 若想迅速作出余切函数y=cotx的图象,如何选择“三点”及“两线”呢?请大家看余切函数的图象,不难得到答案. 二、正、余切函数的性质 由图象可得: y=tanx y=cotx 定义域值域R R 单调性在上单增(k∈Z) 在上单减(k∈Z) 周期性T=π T=π 对称性10 对称中心,奇函数(k∈Z) 20 对称轴;无10 对称中心,奇函数(k∈Z) 20 对称轴;无 注: 1、由定义域知,y=tanx与y=cotx图象都存在无数多个间断点(不连续点). 2、每个单调区间一定是连续的.

3、由单调性可解决比较大小问题,但要务必使两个自变量在同一单调区间内. 三、反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图象 四种三角函数都是由x到y的多值对应,要使其有反函数,必须缩小自变量x的范围,使之成为由x到y的对应.从方便的角度而言,这个x的范围应该(1)离原点较近;(2)包含所有的锐角;(3)能取到所有的函数值;(4)最好是连续区间.从这个原则出发,我们给出如下定义: 1.y=sinx, x∈的反函数记作y=arcsinx, x∈[-1,1],称为反正弦函数. y=cosx, x∈[0, π]的反函数记作y=arccosx, x∈[-1,1],称为反余弦函数. y=tanx,x∈的反函数记作y=arctanx, x∈R,称为反正切函数. y=cotx,x∈(0, π)的反函数记作y=arccotx, x∈R,称为反余切函数. 2.反三角函数的图象 由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间的关系,可作出其图象. 注:(1)y=arcsinx, x∈[-1,1]图象的两个端点是 (2)y=arccosx, x∈[-1,1]图象的两个端点是(1,0)和(-1,π). (3)y=arctanx, x∈R图象的两条渐近线是和. (4)y=arccotx, x∈R图象的两条渐近线是y=0和y=π. 四、反三角函数的性质由图象,有 y=arcsinx y=arccosx y=arctanx y=arccotx 定义域[-1,1] [-1,1] R R 值域[0, π] (0, π) 单调性在[-1,1]上单增在[-1,1]上单减在R上单增在R上单减对称性10对称中心(0,0)奇函数 20对称轴;无10对称中心非奇非偶 20对称轴;无10对称中心 (0,0)奇函数 20对称轴;无10对称中心非奇非偶 20对称轴;无周期性无无无无 另外: 1.三角的反三角运算 arcsin(sinx)=x(x∈)arccos(cosx)=x (x∈[0, π]) arctan(tanx)=x(x∈)arccot(cotx)=x(x∈(0, π)) 2.反三角的三角运算 sin(arcsinx)=x (x∈[-1,1])cos(arccosx)=x (x∈[-1,1])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函数测试题及答案[1]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函数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若()f x =(3)f = ( ) A 、2 B 、4 C 、 D 、10 2、对于函数()y f x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 ①y 是x 的函数;②对于不同的,x y 的值也不同;③()f a 表示当x a =时函数()f x 的值,是一个常量;④()f x 一定可以用一个具体的式子表示出来。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 ) ①()f x = ()g x =;②()f x x = 与2 ()g x =;③0()f x x =与0 1()g x x = ;④2()21f x x x =--与2()21g t t t =--。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4、二次函数245y x mx =-+的对称轴为2x =-,则当1x =时,y 的值为 ( ) A 、7- B 、1 C 、17 D 、25 5 、函数y =的值域为 ( ) A 、[]0,2 B 、[]0,4 C 、(],4-∞ D 、[)0,+∞ 6、下列四个图像中,是函数图像的是 ( ) A 、(1) B 、(1)、(3)、(4) C 、(1)、(2)、(3) D 、(3)、(4) 7、若:f A B →能构成映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1)A 中的任一元素在B 中必须有像且唯一;(2)B 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A 中有相同的原像;(3)B 中的元素可以在A 中无原像;(4)像的集合就是集合B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8、)(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下列结论中,不正确... 的是( ) A 、()()0f x f x -+= B 、()()2()f x f x f x --=- C 、()()0f x f x - ≤ D 、 () 1() f x f x =-- (1) (2) (3) (4)

三角函数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三角函数基础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 下列各式中,不正确... 的是 ( ) (A)cos(―α―π)=―cos α (B)sin(α―2π)=―sin α (C)tan(5π―2α)=―tan2α (D)sin(k π+α)=(―1)k sin α (k ∈Z) 3. y=sin )2 332(π+x x ∈R 是 (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在[(2k ―1)π, 2k π] k ∈Z 为增函数 (D)减函数 4.函数y=3sin(2x ―3 π)的图象,可看作是把函数y=3sin2x 的图象作以下哪个平移得到 ( )(A)向左平移3π (B)向右平移3π (C)向左平移6π (D)向右平移6 π 5.在△ABC 中,cosAcosB >sinAsinB ,则△ABC 为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判定 6.α为第三象限角,1sec tan 2tan 1cos 1 22-++αααα化简的结果为 ( ) (A)3 (B)-3 (C)1 (D)-1 7.已知cos2θ= 3 2,则sin 4θ+cos 4θ的值为 ( ) (A)1813 (B)18 11 (C)97 (D)-1 8. 已知sin θcos θ=81且4π<θ<2π,则cos θ-sin θ的值为 ( ) (A)-23 (B)43 (C) 23 (D)±4 3 9. △ABC 中,∠C=90°,则函数y=sin 2A+2sinB 的值的情况 ( ) (A)有最大值,无最小值 (B)无最大值,有最小值 (C)有最大值且有最小值 (D)无最大值且无最小值 10、关于函数f(x)=4sin(2x+3π ), (x ∈R )有下列命题 (1)y=f(x)是以2π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数 (2) y=f(x)可改写为y=4cos(2x - 6π) (3)y= f(x)的图象关于(-6π ,0)对称 (4) y= f(x)的图象关于直线x=-6π 对称其中真命题的个数序号 为 ( ) (A) (1)(4) (B) (2)(3)(4) (C) (2)(3) (D) (3) 11.设a=sin14°+cos14°,b=sin16°+cos16°,c=2 6,则a 、b 、c 大小关系( ) (A)a <b <c (B)b <a <c (C)c <b <a (D)a <c <b 12.若sinx <2 1,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