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边塞诗形式与风格研究

唐边塞诗形式与风格研究
唐边塞诗形式与风格研究

中南民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唐边塞诗形式与风格研究姓名:曹亚文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文艺学

指导教师:罗秉武

20070520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以唐代边塞诗为研究对象,侧重探讨唐边塞诗作的形式选择与风格特征。全文分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边塞诗若干问题新探”,着重梳理边塞诗的源流和唐边塞诗的特殊界定,揭示唐边塞诗蔚为大观的历史原因。

第二部分是“唐边塞诗形式研究”,主要从形式的选择出发分析唐边塞诗创作中隐含的形式倾向。中国的古代诗体具有本体化特征,通常情况下内容只能去适应当时的诗体形式,这从中国古代格律诗发展的历史中的确能找到佐证;但是,内容对于强化到本体地位的诗歌形式也并不是纯粹的被动接受,在诸多细分的体式中,具体的题材、内容仍有其特定的倾向和选择,确切地说,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应当是双向选择的结果。于是,我们在今天再回头浏览古代诗歌作品时,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每一种体裁和内容都能在一种或几种形式上生发出最大的艺术魅力,达至其最高成就,形成一批代表作品。我们即将探讨的边塞诗也不例外,在整体上它也有特定的形式倾向。研究发现,七言歌行、七绝和五古成为唐边塞诗最主要的三大载体。

第三部分是“唐边塞诗的创作特色及风格承递”,针对边塞诗,尤其是唐代边塞诗中体现出的创作特色展开论述。现存的边塞诗作在整体上体现出较为统一的风格,其对于轻靡局促的诗风的自觉抵触贯穿始终,这是其区别于其它诗歌流派或思潮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随着时代变迁,边塞诗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成为社会及文学整体变迁的重要组成内容。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密切联系现实的边塞作品,往往最先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其风格承递宛如气候中的信风,预先昭示着即将显现的重大转变。集大成于一身的唐边塞诗兼具模拟、表现、再现的广阔视野,三者成交替之势;与之相对应的是边塞诗整体上又体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初唐边塞诗郁勃如春,盛唐豪雄如夏,中唐苍凉如秋,晚唐则萧飒似冬。

文章最后是结语部分,主要对唐边塞诗在形式与风格上的特殊意义(包括当下性)做出阐释。作为唐人精神之气的艺术表现,边塞诗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士人心态,更体现了唐代最为杰出的一个群体为时代风云所催生的爱国情怀,边塞诗中以国为家、怜顾苍生的高尚情操感染了无数后人,也散发出永久且激动人心的独特魅力。

唐代边塞诗人以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导引自身不断认识和把握“寒窗”之外的世界,视国家兴亡为己任。正是这种开阔的眼界和豁然的胸怀,使边塞诗人成功的实现了文人、志士的完美结合,边塞风光、战争实事、民族交流乃至民生疾苦也第一次有机会得到艺术性地全面反映。

唐边塞诗形式与风格研究

在整体观照下,边塞诗体现出明显的形式倾向,七言歌行、七绝和五古成为边塞诗人最倚重的创作形式,其中尤以七言歌行边塞诗的创作成就最为突出。此外,唐代边塞诗人关注现实,每一声呐喊都出自肺腑,继而表现出时代的转变,初、盛、中、晚——唐代历史的分期就犹如胎记般为边塞诗所保留,“四季”分明的风格承递不仅反映了边塞诗自身的演变,也体现出诗歌作为社会内容的载体性质。

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唐代边塞诗呈现出五彩纷呈的艺术特色和多样风格,在佐证唐代艺术整体发展特征的同时,更为中国古典文学走廊增添了雄壮而悲凉的另类色彩,边塞与山水一道成为唐代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

关键词:边塞;边塞诗;形式倾向;风格呈递;多维视角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Tang Dynasty frontier fortress poem as the objects of the study and it mainly explores the form choice and styl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ang Dynasty frontier fortress poem. The full text contains four parts to discuss the poem in Tang Dynasty.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new researches of some certain questions of the frontier fortress poem. This part mainly talks about the source and special limits of the Tang Dynasty frontier fortress poem, so that it will promulgate historical reasons that the Tang Dynasty frontier fortress poem presents an impressive sight.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analysis of the Tang Dynasty frontier fortress poem. From the angles of the form choice, the form tendency is implicit in the poem creation. Chinese ancient poem has the feature of main body. Usually, only the content adapts the poem form at that time. It could be found the evidence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cient classical poetry. But the content is not pure passive to accept the poetry form which is strengthened to the main body status. In many segmentation styles, the concrete theme and content still have own specific tendency and choice. More exactly to say,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poem should be the result of two-way job choice (双向选择). Therefore, when we turn back to browse ancient poem, there is an interesting phenomenon. That is, each kind of form and content could produce the biggest artistic charm in one or several forms, even reach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and become a batch of the typical works. The frontier fortress poem discussed soon is not an exception. This kind of poem has its own specific form tendency in the whol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 seven-syllable style of ancient poetry characterized by freedom from rigid patterns, the seven-character jueju and the five-character ancient-style poem become the most main three carriers of the Tang Dynasty frontier fortress poem.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creation feature and style inheritance of the Tang Dynasty frontier fortress poem. It discusses the frontier fortress poem, especially the creation fea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frontier fortress poem. The ready-made frontier fortress poem presents a unified form in the whole. It conflicts the light waste cramped poetic style and it penetrates throughout the Tang Dynasty. This is the important aspect to distinguish other poetry school or ideological trend.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ime, its style inheritance is just like the wind in the climate to show the great and important change in advance which soon appears at that time. The Tang Dynasty frontier fortress poem has the broad field of vision of simulation,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reappearance and they exchange. At the same time, the frontier fortress poem also

唐边塞诗形式与风格研究

manifests a more obvious gradual difference to correspond to the exchange. The initial Tang Dynasty frontier fortress poem is like bright green spring, the prosperous age of the Tang poem is like summer, the middle Tang poem is like fall and the late Tang poem resembles the winter.

The last part is a conclusion part. It mainly explores the spe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form and style of the Tang Dynasty frontier fortress poem (includi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s the artistic performance of Tang spirit, the frontier fortress poem not only reflects the social mode and people’s mind, Tang Dynasty as an outstanding community, the poem also manifests the patriotic mood which is the generation of that time. The frontier fortress poem considers the country as the family and expresses the pities to the common people. This kind of noble sentiment infects the innumerable posterity, and also sends out the permanent, exciting and unique charm.

The Tang Dynasty frontier fortress poet guides himself to know the outside world by his positive life manner and regards the national rise and fall as his own duty. Just because of this kind of the broad vision and mind, it successfully realizes the perfect integration of the liberator and person of ideal and integrity. Also, it is the chance and the first time to reflect comprehensively the frontier fortress scenery, the real war situation, the national exchange and the people’s hardship in artistical way.

Under the overall view of the research, the frontier fortress poem manifests the obvious form tendency, i.e. the seven-syllable style, the seven-character jueju and the five-character ancient-style poem. These three forms are the main creation forms of the frontier fortress poets, especially the seven-syllable style. In addition, the frontier fortress poet also pays attention to the reality. Each shout stems from the bottom of one’s heart and subsequently display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ime. The Tang Dynasty history stages---the initial, the prosperous, the middle and the late period are like the birthmark retained by the frontier fortress poem. The distinct style of four seasons not only reflect the frontier fortress poem its own evolution, but als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the poetry is as the carrier of the social content.

In several centuries, the Tang Dynasty frontier fortress poem presents numerous artistic features and the diverse styles. While providing the evidence to show Tang art development, the frontier fortress has increased the majestic and dismal color to the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corridor the frontier fortress and the scenery together become the symbol of the Tang Dynasty poetry which got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Key Words:Frontier fortress; Frontier fortress poem; Form tendency; Style inheritance; Multi-dimensional angle of view

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边塞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早有滥觞,唐以后亦赓续未断,但是,能够在诗坛上发生重大影响、形成恢宏局面的,却只有唐代。唐王朝统一强盛,边塞战争威武雄壮而又备历艰辛,终唐之世,一直是国家、民族的大事,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心。诗人们对之极为敏感,充满深情。整个唐代,凡较有声誉的诗人,几乎莫不涉笔;名家大家,更无例外。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首标“征戍”。明代李攀龙、王世懋、胡应麟,清代沈德潜等评选唐诗,几乎都将边塞诗作列为冠首,由此可见它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

过去唐边塞诗的研究或拘于盛唐,或以史证诗,在诗歌本体研究领域建树不多,尤其在与山水诗研究的横向比较下,边塞诗的研究成果更显薄弱。据笔者所见,“中国山水诗史”已有数部作品问世,而边塞诗的研究竟还时常陷入概念和作品归属的谜团之中,实在令人遗憾。笔者以为,这些问题之所以得不到解决,在于我们以往在题材、内容上考虑得过多,而形式、风格上的研究力度不够。

历史上,唐边塞诗研究在盛唐阶段用力颇多,其中多数纠缠于诗歌性质和战争背景及爱国精神等非文艺性问题的讨论。自三十年代贺昌群以“征伐”论唐边塞诗始,其后,罗根泽及四十年代中后期的苏雪林等人均以“征战文学”指称唐边塞诗,通过战争性质分析诗歌的价值。建国后二十多年间,受限于阶级和民族矛盾的视角,边塞诗研究陷入困境。80年代杨明的硕士论文《盛唐边境战争和边塞诗歌》从史学角度上论说盛唐边塞诗的战争背景,对这一问题全面介入,资料翔实,观点令人信服;90年代边塞诗研究未能取得明显进展,但美学批评方法开始为研究者所运用,有关诗歌本体的论述逐渐增多。

进入21世纪,岑参之“造语颇奇”与高适之“读之令人感慨”的论点更加受到重视,已逐渐牵引出从形式与风格探讨边塞诗作品的新思路。

今天,由于创作实践的局限,边塞诗已然遥不可及,要理解和阐述这样的一个名词,困难是显而易见的。笔者以为,虽然边塞诗的历史形态和文本都显示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即它不是一种体裁的专属,其形式多样化;又不是一种可以明显归类的题材,其内容亦相当宽泛,但是作为一种历史的存在(新时期,“新边塞诗”已为人提及,但笔者以为二者既非同宗,亦不同流,应区别对待),边塞诗仍有其特定的形式倾向和风格特征,即边塞诗创作在形式的选择上有内在规定性,在诸多的体裁中,有一种最适合表现边塞题材的形式;同时,现存的边塞诗作在整体上体现出较为统一的风格,其对于轻靡局促的诗风的自觉抵触贯穿始终,这是其区别于其它诗歌流派或思潮的一个重要方面。

唐边塞诗形式与风格研究

从文本风格的角度看待边塞诗,以往一些在归类上难以定位的作品便可以在较为客观和相对统一的原则下得以被确认。首先,那些向往边功,希冀从军入幕的作品在风格上就与正统的边塞作品非常一致,可以归入边塞诗;同样,一大批具有当时边塞诗风的边缘作品也可以得到明确的答案。这种就文艺特征做出的判断是值得重视的。

本文以唐代边塞诗为研究对象,侧重探讨唐边塞诗作的形式选择与风格特征。全文分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边塞诗若干问题新探”,着重梳理边塞诗的源流和唐边塞诗的特殊界定;第二部分是“唐边塞诗形式研究”,主要从形式的选择出发分析唐边塞诗创作中隐含的形式倾向;第三部分是“唐边塞诗的创作特色及风格承递”,针对边塞诗,尤其是唐代边塞诗中体现出的创作特色展开论述。文章最后是结语部分,主要对唐边塞诗在形式与风格上的特殊意义(包括当下性)做出阐释。

边塞诗的定义、唐边塞诗的特定界说、唐边塞诗的形式倾向及风格承递是本文拟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本文拟从形式与风格的特定视角出发,通过文献检索(图书馆、网络等)的方法,运用中国传统哲学、音律学、中国诗学、美学的相关理论,对唐边塞诗的范畴、不同时期的创作风貌及作品中形式选择的内在成因进行系统分析和整合。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边塞诗若干问题新探

1.1.边塞诗溯源

边塞诗在唐代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因此有人说边塞诗乃唐代特有的产物,此说有失公允。边塞诗的繁荣是在承袭前人创作基础上的结果,它远在《诗经》中就已萌芽,经历了汉魏南北朝时期的发展,由隋代完成其过渡,方进入了唐代的繁荣。我们试就唐代边塞诗的源流粗加梳理,还其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

边塞诗的产生、发展以至达到唐代的鼎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积累、孕育、萌芽、生长的过程,并非横空出世的异物,它与唐以前历代诗人的艰辛努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前代诗人边塞诗的创作,在思想内涵、艺术形式诸方面为唐代边塞诗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边塞诗作为中国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它是伴随着国家的形成而萌生的。

一、《诗经》:边塞诗的萌芽期

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历史上国家的正式形成。随后,殷商、西周、东周、春秋相继,国家逐渐巩固,疆域的实际与概念也日趋明朗。《诗?大雅?江汉》中“式辟四方,彻我疆土”之诗句说明当时已有明显的疆界了,因此伴随着夏与东夷、商与方国、周与四夷的征战,边塞战争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了难以避免的问题,而《诗经》对于这些重大的社会事件必然会作出反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中,伴随着战争,国境、边塞不断发生变化,在《诗经》中,那些反映征戍生活的诗篇,与唐代边塞诗有一定的区别,但它却标志着边塞诗的萌芽,思想内容已比较丰富:有对抵御外族侵扰,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的颂歌,如《小雅?六月》、《小雅?采芑》、《小雅?出车》、《小雅?杖杜》、《小雅?采薇》、《大雅?江汉》、《大雅?常武》等诗篇中,赞颂了宣王的武功,对宣王任用尹吉甫、方叔、南仲等将领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有同仇敌忾抗击敌人的爱国思想的体现,为保卫家国不受侵犯,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小雅?采薇》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通过特定的情节,以精炼形象的笔墨,把历尽艰辛的战士在还乡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尽情地勾画出来,成为两千多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的边塞诗的杰作。征夫之恨、久戍不归、思妇之怨在《诗经》中也有反映,如《小雅?杖杜》描写了征夫思妇的悲哀,《王风?君子于役》写出了思妇对远征之亲人的怀念、牵挂、怅望、祈祷等复杂的思想感情。

这些诗歌从不同的角度,视野全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边塞战事的全貌,为边

唐边塞诗形式与风格研究

塞诗的发展、繁荣开辟了源头,其后边塞战争生活、士卒思乡之情、思妇幽怨之情、边塞辽阔壮丽的自然风光及风土人情便成了诗歌史上代代相袭的主题。

二、汉魏南北朝时期:边塞诗的发展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270年七国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为加强秦帝国的统治,秦王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然而由于始皇、二世滥用民力,筑长城、治驰道、修骊山墓等等,暴虐无比、赋税无度、奢侈无穷,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不到15年,秦王朝便在六国残余贵族和农民起义中被推翻。经过5年的楚汉战争,代之而起的是统一的汉王朝。汉承秦业,汲取了秦王朝之教训,然而来自边地的外忧(抗匈奴,伐大宛)与来自内部的隐患(如七国侯王叛乱)不断,由于国力的强盛,对于频繁的边境战争,大都采取积极抗击、保卫国家边防安宁的政策,因而产生了不少的边塞诗,诸如《平城歌》、《汉乐府?横吹曲辞》中的《出塞》等都是反映边塞生活的诗作。《李陵歌》是李陵与苏武诀别时的歌,诗中写了他对匈奴作战失利,处于“矢刃摧”、“士众灭”的情况下,归路空绝的艰难处境。汉代名将马援的《武溪歌》则直抒胸臆,反映了战争给将士们心灵所带来的创伤。汉代在继承《诗经》边塞诗作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有名姓的诗作,把边塞诗的创作推向了另一种境界,较之前人有了较大的发展。

东汉末年,国运衰微、三国鼎立、战火纷起,边塞诗雄强豪迈、苍凉悲壮之风得以继续光大。曹植在《白马篇》中塑造了一位辞家报国的“幽并游侠儿”形象,以此抒发自己的慷慨之志。诗中的少年少小离家,雄姿飞扬,在抗击匈奴犯边的战争中,奔赴西北边陲,在血与火的战斗中建功立业,扬名边塞,凸现出建安时期文人志士的精神风貌。蔡琰的《悲愤诗》及《胡笳十八拍》描述了诗人在战争中被掳入胡的一段铭心刻骨的痛苦经历。陈琳的《饮马长城窟》抒发了服役于长城的士卒的辛酸与愤懑。另外王粲、左延年的《从军行》、曹丕的《燕歌行》、《汉乐府?杂歌谣辞》中的《匈奴歌》,都是汉代反映边塞生活的诗作。

三国归晋之后,西晋的士族制度加深了阶级矛盾。士族文人远离社会,在创作上缺乏现实内容。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华美,逐渐步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在外族入侵的情况下,刘琨这位士族中的佼佼者,历任刺史、大将军等职,在北方辗转抗敌,写下了著名的边塞诗《扶风歌》: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山水。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

诗中叙写了赴任并州刺史途中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和对故国的深深眷恋,以及英雄穷途末路的感慨。另外左思的《咏史》、陆机的《从军行》备述诗人建功立业的壮志与远征边陲的悲壮豪情。到了南北朝时期,诗风日渐华靡浮艳,但边塞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诗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所提高。南朝鲍照的边塞诗(如《代出自蓟北门行》、《代陈君王白马篇》、《从军行》等)继承魏晋传统,开创了边塞诗创作的新局面。其它一些诗人,也都有不少边塞诗作,如沈约的《从军行》、吴钧的《战城南》等。北朝边塞诗的创作无论是文人之作,还是乐府民歌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文人之作如庾信的《出自蓟北门行》、《燕歌行》等,乐府民歌在反映边塞生活方面开拓了新的题材领域,如《李波小妹歌》塑造出骑射技艺高强的妇女形象,《企喻歌》、《慕容垂歌》、《琅琊王歌》描绘出边地习俗与战争的现实,《敕勒歌》展现了边塞民族的游牧生活和北国美丽的自然风光,而《木兰诗》则是一首歌颂女英雄替父从军的杰出边塞诗作。

三、隋代:边塞诗创作的过渡期

隋文帝统一南北后,结束了汉末以来400年的分裂混乱局面。隋朝的统治前后只有30多年,文人大多南北朝旧人,承袭了南北朝浮艳的文风,加之隋炀帝大力提倡梁陈宫体,淫靡的文风泛滥文坛。但由于隋初国力增强,对外战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加之隋文帝提倡文风改革,所以隋代的诗歌,特别是边塞诗中出现了一批清新刚健之作。在隋代短暂的30多年中,边塞战争接连不断,故而当时的统治者、文人的创作都浸淫其中,如隋炀帝的《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卢思道、明余庆的《从军行》,杨素、薛道衡、虞世基的《出塞》等等。诗中或抒写征战边塞的豪情,或寄托征人思妇互相思念的痛苦,或渲染边漠之地苍凉荒寒的氛围,从内容到形式诸方面完成了边塞诗从汉魏南北朝向唐代的过渡。

1.2.边塞诗定义

1.2.1.“边塞”之义

从上文对唐以前边塞诗的源流梳理中我们或许已经大致有了对边塞诗的初步印象,不过历朝历代关于边塞诗的认识仍存有不少疑问和分歧。过去的研究人士一般认为边塞诗是按题材内容划分出来的一种诗体概念,这一观念显然有其合理的地方,目前大多数边塞诗作都可以在这一概念下找到位置,但在探讨具体历史时期的相关作品时却有不少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题材内容之外再做进一步的探讨。

过去我们谈边塞诗时常常以“与边塞有关的诗作”泛论,可究竟何谓“边塞”?

从字面上分析,我们发现,“边塞”作为诗体概念最早出自于宋初姚铉的《唐文粹》中。姚铉《唐文粹》一书将唐代诗文分为功成作乐、古乐、感慨、兴亡、幽怨,贞节、愁恨、艰危、边塞九大类。及元初,方回《瀛奎律髓》把诗歌题材分为四十九类,也将“边塞”独列一类,并突破了宋人姚铉仅录唐代边塞诗的局限,而将先秦至唐宋的相关作品均冠以“边塞”之名。此后,众多的诗评家,如

唐边塞诗形式与风格研究

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宋人严羽《沧浪诗话》、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等皆以“边塞”一词论诗。“边塞诗”由此渐入人心,成为古典诗歌研究领域中常用的概念。

从词源来上看,“边塞”一词很早就出现了。“边塞”原本二词,《说文?是部》:“边,行垂崖也。从辵,臱声。”[1](P.42)本指边缘,后引申为边境、边界,《吕氏春秋?先己》:“故上失其道,则边侵于敌”[2](P.100)。《说文?土部》:“塞,隔也”[1](P.288),即用来阻隔的屏障,此后指边塞、要塞,《左传?鲁文公十三年》:“春,晋侯使詹嘉处以守桃林之塞”[3](P.487)。《荀子?强国》:“今秦……其在赵者刻然有等而据松柏之塞。”杨惊注:“赵树松柏,与秦边界。”[4]由上可见,在先秦时,“边”、“塞”是分开讲的,有时所指不同,有时意则接近。“边塞”一词连用,始于两汉,特指边疆地区要塞。司马迁《史记?三王世家》:“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5](P.602)班固《汉书?晃错传》亦有“守边备塞”之句。《汉书?昭帝纪》始元六年有“以边塞阔远,取天水、陇西、张掖郡各二县置金城郡”[6](P.224)之句。是时,汉代人惯以“塞上”、“塞下”代指边境地区,《史记?高祖本纪》:“卢绾与数千骑居塞下候伺,幸上病愈,自入谢。”[5](P.69)此外,还产生了诸如《出塞》、《入塞》之类反映边疆军旅生活的歌曲,《西京杂记》:“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

[7](P.12)由此可见,在高祖时代,这类作品己不罕见。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录了自汉以来《出塞》、《入塞》、《塞上》、《塞下》之类曲辞,其思想内容基本一致。这类乐府诗歌就其体裁形式,也为后来的边塞诗所采用。

从历史地理上考察,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兴替和发展,其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各部落民族,互相交错,互相同化,逐步传结成一个大的民族。他们对异族,自觉为一整体,自号“诸夏”,有时也自称为“中华”。这样一种自觉,至迟在公元前七七零年“周室东迁”前后业已存在,这标志着中华民族主体的形成。中华民族在形成的过程中,不断受到了西戎、北狄等游牧民族的侵扰。《尚书?舜典》中即有“蛮夷猾夏”的记载:“犬戎攻太王亶父,亶父亡走歧下”。早在周朝建立之前,这种侵扰就存在了。后来,西戎、北狄虽经周朝的打击,但始终是诸夏民族的心腹大患。最终,西周都城镐京被犬戎攻破,迁至洛邑。事实上,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西北民族的攻击掠夺,始终是华夏腹地发展的一大威胁。殷周与玁狁、秦汉与匈奴、唐与突厥、吐蕃、回绝等民族的冲突,都是西北方游牧民族所造成的。所以唐朝的郭子仪曾说过:“朔方,国之北门,西御羌戎,北虞玁狁。”[8](P.633)长于骑射,晓勇善战的游牧铁骑不光攻击力极大,且常常防不胜防。因此,沿边境构筑长城,以边为塞,据塞固守,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实际上,历代的王朝也正是这么做的。

长城的修筑,首先出现在中原地区,主要的用途只是在于诸侯国之间的互相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防御。随着中原各国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愈加频繁,长城便从中原延伸到西、北与游牧民族相邻的边境。边塞的形成主要也在于这一时期,其重要性在这时凸现出来。“夷夏之强弱,关中之安危,恒视朔方之得失。南仲城朔方而玁狁于襄,蒙恬卫青取河南而匈奴衰弱。唐之三筑受降城而西鄙安息,明失河套而陕西之患亟。其明微也。”[8](P.634)《诗经》中“天子命我,城彼朔方”,“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小雅?出车》),表明周宣王在派军队进攻玁狁的同时,又在朔方建立重镇进行设防,从而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后来,周王朝又在国境一线修筑了大量烽燧等传警设施,这与长城在功能上没有什么区别。六国防胡的长城加大了对地势的依赖,无一例外皆依山傍水,据险而建。据《史记?匈奴列传》:“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以拒胡。”[5](P.812)《史记?蒙恬传》谓:“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5](P.722)秦长城西起临挑,过六盘,直达上郡,此乃为后世“导夫先路”,诚如唐人李益所言,“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我们认为,这些地理背景的出现和演变不仅为边塞诗创作提供了内容和方向,也为边塞诗的界定给出了一个参考。1.2.2.边塞诗定义

不过,理解了边塞并不代表边塞诗已迎刃而解,当我们在欣赏一首首诗歌时,常常会困惑于题材与内容下的诗体定义,难道像边塞诗与山水诗真的就只是题材和内容的差异吗?我们如何解释二者带给我们迥然不同的感受呢?这些显然已经不是题材之类的因素可以解决了。考究边塞诗的作品,我们在特殊的题材和内容之外,还能体验到一种独特的精神基调和审美境界。

边塞诗的鲜明特点,首先在于它的地域性,这决定了其具有不同于内地的艺术视野和艺术素材。比如描绘自然景色: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鲍照《代出蓟北门行》)

绝漠冲风急,交河夜月明。(刘峻《出塞》)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吴均《胡无人行》)

边地的景物常是飞沙走石、茫茫瀚海、崔嵬雪山、风急天暗,带有一种肃杀萧瑟的情调,往往具有苦、寒、险等特点。而内地之景多是花草树木,流水人家等典型意象。两者相比,有一粗一细,一壮一柔的差异。尤其是那些表现边塞风土人情、风俗习尚的作品,如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其五:“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这首北朝乐府民歌,表现了北方民族副悍的个性,尚武的精神和英雄的气概,是内地很难见得到的。鲍照的《拟古诗》(之三),也正表现了这样的民族风尚。

唐边塞诗形式与风格研究

最能体现边塞诗特色的是那些描写征战戍守之事的作品。这些作品总是以荒寒僻远的自然、人文环境为将士们的活动背景,于高山大川、险关要隘之地展开征战戍守活动。或言征戍艰辛,或表现战事惨烈,把人类平素的各种情感(如思乡念亲、功名追求、事业感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喜怒哀乐之情)放在生与死、血与火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中加以集中、夸张、强化的表现。特定的表现内容,决定了其情感基调,也完全不同于内地诗歌。它不能写成缠绵徘恻的情诗,也不能写成闲适淡泊的山水诗,它表现出一种慷慨悲壮,可以给人以强烈的激动与感发。它不能让人缠绵,也不会给人以消沉,而是让人振奋、惊异、充满豪情壮志。纵观唐前的边塞诗,先秦时期的相关作品所表现出的是慷慨激昂的精神风貌,显示了周王朝的强大与威武,由此而奠定了后来边塞诗的情感基调。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封建时代,内定制度、外兴武功,使桀骜不驯的匈奴最终臣服于汉,众多将领们的丰功伟绩,被铭刻在历史的柱石上。因此,后世的边塞诗多取材于汉王朝绝非偶然。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状态,边塞诗的创作兴盛起来了,鲍照等人的边塞诗反映了他们渴求立功边塞的热切心情。梁陈时期,宫体诗人萧纲等人也写了为数不少的边塞诗,由于其身份及阅历所限,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凄凉的色彩,这与诗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当时的边境局势有关。在北朝,由于游牧民族好勇尚武风气的张扬,本土文人们的边塞作品多表现出乐观豪迈的精神风貌。同时庚信、王褒等入北文人将其在南方擅长精雕细刻的写作手法,用来刻画北方特有的苍茫景色和民族风尚,形成一种新的创作手法,为初、盛唐边塞诗的繁荣作了良好的铺垫。

总之,边塞诗在精神基调上和审美境界上都呈现出了与其它诗歌品种截然不同的特色,这也成为边塞诗在表现内容之外不同于其它诗体的突出特征。因此,边塞诗可以这样定义:它是按题材内容来研究诗歌而产生的诗体概念,即是与边塞相关的诗,或记边塞之事,或抒守边之情,或描写边塞之景、或状边人之风貌。同时,它还是以慷慨激昂的阳刚之美为主要审美特征且格调清新的一类诗体。1.2.3.唐边塞诗的特殊界定

唐朝的特定版图决定了当时的“边塞”这一概念的具体地域,即在唐朝,边境线的确认是边塞概念确定的前提。这也是唐边塞诗在时空视域中区别其它时代边塞诗的一个方面。

如前文所说,边塞诗是以描写边塞题材为主的一类诗歌。以“边塞”一词限定其题材,决定了边塞诗表现的内容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也就是说,边塞诗的表现范围在地理方位上应限定在边塞之地,这毋庸置疑。关键是什么叫边塞呢?前文曾有详述,此处摘《辞源》之义:“边塞,边疆设防之处。”因此,边塞诗的“边”不仅包括沿长城一线向西北延伸到安西四镇这段东北至西北的边疆地区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过去的研究多拘泥于此区域),也应该包括其它属于边疆的地区。因此,凡是表现东、南、西、北四方边塞题材的诗皆可算为边塞诗。

在笔者看来,就唐而言,空间上突破“长城一线”的突出意义便是将唐与南诏的关系明朗化,过去固守“长城一线”的研究者应当重新正视反映南诏史实的作品,如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之一、李白《古风》三十四及刘湾《云南曲》等作品是否属边塞诗的问题不复存在。依次而论,从长城南北至西域,向南沿西藏、云南、广西延伸的广大地区都可看作是唐代的“边塞”地区,其地、其事、其人皆可入边塞诗。

注释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98.

[2]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国书店,1985.

[3](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春秋左氏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战国)荀况著,(唐)杨惊注.荀子?卷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汉)司马迁.史记.北京:台海出版社,1997.

[6](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7](汉)刘歆撰,(晋)葛洪集,向新阳等校注.西京杂记校注?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8]陈子展.诗三百解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唐边塞诗形式与风格研究

第2章.唐边塞诗形式研究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古代诗体具有本体化特征,通常情况下内容只能去适应当时的诗体形式,这从中国古代格律诗发展的历史中的确能找到佐证;但是,内容对于强化到本体地位的诗歌形式也并不是纯粹的被动接受,在诸多细分的体式中,具体的题材、内容仍有其特定的倾向和选择,确切地说,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应当是双向选择的结果。于是,我们在今天再回头浏览古代诗歌作品时,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每一种体裁和内容都能在一种或几种形式上生发出最大的艺术魅力,达至其最高成就,形成一批代表作品。我们即将探讨的边塞诗也不例外,在整体上它也有特定的形式倾向。研究发现,边塞诗创作在形式的选择上存在隐含的内在规定性:在诸多的体裁中,有一种最适合表现边塞题材的形式,它就是七言歌行。

2.1.七言歌行篇

歌行一体,始自汉代,发展于六朝,盛极于唐代,其中七言歌行在唐代的繁荣,是尤其值得注意的现象,这一时期的七言歌行在创作手法、表现功能和体制格调上都形成了自己鲜明而成熟的特征,而唐代歌行创作高潮的出现对推动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发展尤其是边塞诗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过去,七言歌行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其与乐府、音乐的关系上,却忽视了七言歌行在表现内容上当独特倾向:七言歌行在经历拟赋都城、兴寄咏物、吟唱闺情以及追叹咏怀的内容选择后,最终在边塞题材上找到了步上高峰的最佳表现对象。自由恣肆的歌行体式也为格律严谨的唐代保留了边塞诗快意恩仇、大开大合的园地,从此,唐边塞诗风骨劲健的主体特征宣告形成。于边塞诗,七言歌行的成熟是其大幸;反之亦然。纵观唐代边塞诗的创作实绩,我们不能不承认七言歌行体边塞诗确实成就最大,堪为代表。至于边塞诗独独青睐七言歌行,笔者以为,就成就较高的边塞诗人而言,多有亲历边塞的经验,在诗人要把大量丰富的边塞见闻和戎旅经历行诸文字时,戎旅匆忙,急就之际缺乏推敲、雕琢的时间和空间,因此体制大、篇幅长、发挥余地比较自由的七言歌行恰是最佳选择,这也是七言歌行体边塞诗多声情并茂、荡气回肠的缘由之一。

下面我们从七言歌行的源流及界定、唐七言歌行的崛起、七言歌行与边塞诗及唐歌行体边塞诗创作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2.1.1.七言歌行的源流及界定

七言歌行乃形式性和样式性相统一的概念。它包括非乐府题而带有歌辞性题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的七言或杂言古诗,也包括一部分既非乐府题又非歌辞性题目的七言或杂言古诗。唐以前的七言歌行在诗体形式上并未成型,也没有固有范畴,有人这样形容当时七言歌行的“尴尬”位置:七言歌行,乃介于乐府与徒诗之间,古体诗与近体诗之间,叙事诗与抒情诗之间,诗歌与文、赋之间也。这表明要界定一种诗体是十分艰巨的任务,而脱胎于乐府,从属于七言古体的歌行尤其难以界定,其内涵至今十分模糊。最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往往会根据研究和自身特定的需求定义七言歌行,这就人为地给歌行的明确界定造成了认识障碍。因此,在深入研究其表现内容前,科学地定义七言歌行相当有必要。

对于歌行,胡应麟曾试图给它下一个定义:“七言古诗,概曰歌行。”[1](41)胡氏的这几句话虽然揭示了歌行体的类属特征,但过于简略,因而不够准确、严密。若指广义的歌行,则不够全面;若专指唐以后的歌行,又过于宽泛。虽说唐以后的歌行皆为七言古诗,但七言古诗并非都是歌行。他在讲到歌行体的嬗变时则说得较为精确了:“今人例以七言长短句为歌行,汉魏殊不尔也。诸歌行有三言者,《郊祀歌》、《董逃行》之类;四言者,《安世歌》、《善哉行》之类;五言者,《长歌行》之类;六言者,《上留田》、《妾薄命》之类。纯用七字而无杂言,全取平声而无仄韵,则《柏梁》始之,《燕歌》、《白紵》皆此体。自唐人以七言长短为歌行,余皆别类乐府矣。”[1](P.41)在这里,胡氏显然是从句式与用韵这两个形式因素上来考察歌行体的演变的,同时也是从这两个形式因素上来界定歌行体的。但这里仍然存在着三个矛盾:其一,他认为唐以前歌行有从三言到七言者,那么这种歌行与乐府诗有何区别呢?其二,有“纯用七字而无杂言,全取平声而无仄韵”的歌行,那么这种歌行与七言古诗有何不同呢?其三,“自唐人以七言长短为歌行”,那么这种歌行与杂言诗又有何差别呢?

其实,歌行作为一种诗体,也有一个嬗变的过程。以“歌”名篇,由来久远,《击壤歌》、《易水歌》、《越人歌》等皆周秦之作。以“行”名篇,则产生于汉代,《相逢行》、《善哉行》、《孤儿行》等皆此。胡震亨云:“歌,曲之总名。衍其事而歌之曰行。”[2](P.2)但歌行作为一种诗体,则也产生于汉代。因而他接着又说:“歌最古,行与歌行皆始于汉,唐人因之。”其时所谓歌行乃乐府诗之一体,句式以三言至七言、杂言皆可。篇幅也长短不拘,短可数句,长则数十句。而且也不独以“歌”、“行”名篇,还可以名之曰“吟”、“引”、“怨”、“哀”、“词(辞)”、“谣”、“弄”、“操”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故钟秀云:“曰吟,曰引,则取于悠长;曰怨,曰哀,则取于凄切;曰词者文丽;曰谣者质俚;曰弄,曰操,则疾徐兼用,以肖乐音。”(《观我生斋诗话》卷二)大体上符合实际情况。用韵则一韵到底。进入唐代之后,歌行已从乐府中分离出来了,专指不袭用乐府古题(个别的除外)的七言长短句为歌行(整齐的七言,或以七言为主,杂以部分三、五言诗句)。故钱良择云:“歌行本出于乐府,然

唐边塞诗形式与风格研究

指事咏物,凡七言及长短句不用古题者,通谓之歌行,故《文苑英华》分乐府、歌行为二。”(《唐音审体》)胡应麟所说与此意同。

七言歌行肇自曹丕的《燕歌行》,这可以说是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在此之前,虽有相传是汉武帝与群臣联句的《柏梁台诗》和张衡《思玄赋》中的“系辞”,在形式上可看作是七言诗。但前者只是每人一句,尾韵上下相沿,很难说有什么完整的结构和统一的主旨,只能算是一种文字游戏。后者则是《思玄赋》的一部分,是归纳全赋内容的,既缺乏独立性,又缺少诗味。因此,这两首诗还不能算是完整的七言诗。曹丕的《燕歌行》二首,从形式上看,通篇用韵,且一韵到底;从句法结构上看,都是奇数句法,缺乏诗体必要的骈偶特征。其后的鲍照虽创作了一定数量的七言诗,而且是偶句用韵,也注意句法结构上的骈偶特征。但作为七言歌行体,在形式上还显得稚嫩和粗糙,还没有引起文人的兴趣和重视,因此试作者仍极为罕见。

进入梁代以后,七言歌行在形式上有了很大的进展。具体表现在:采用七言长短句的句式,注意换韵,讲究句法骈偶,篇幅加长,并出现了相当数量的作品。如萧绎的《燕歌行》已不像曹丕的《燕歌行》那样一韵到底,而是四次换韵;也不是通体用韵,而是除换韵处头一句用韵外,其余皆隔句用韵;篇幅也大大加长了。这时期的七言歌行大多是整齐的七言句式,但也有少数作品杂有三、五言诗句,如萧子显的《燕歌行》七言二十二句、五言二句,卢思道的《从军行》七言二十五句、三言一句,《听鸣蝉篇》七言二十五句、五言十三句、三言一句。七言歌行不仅逐步完成了外部形式上的演进,同时也确立了内部结构和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其一是游子—思妇的抒情模式。游子思妇是中古诗歌的传统题材,但在七言歌行中,曹丕的《燕歌行》则首开其端。可是曹丕的《燕歌行》还只是从思妇一方叙写,结构比较单一。随着七言歌行篇幅的不断加长,内容的不断丰富,表现力的不断加强,结构也变得多样了。但主要有两种格式,一是分别从游子、思妇两方叙写;二是两方交替进行。前者如庾信的《燕歌行》,上半部分写征夫边塞之苦,下半部分写思妇念夫之情。后者如王褒的《燕歌行》,游子、思妇交替叙写。卢思道的《从军行》也类此。另外,受到齐梁诗风的影响,以闺怨闺情为题材的七言歌行也有一定数量,但大多诗风轻艳,内容贫乏,无甚新意。

其二是形成了“浑浩条畅”的表达方式。歌行于诸诗体中最为自由畅达,可以不受篇幅长短所限,不为声韵句法所拘,因此叙事、抒情、议论皆可无拘无束,酣畅淋漓。所以徐师曾云:“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曰‘歌行’。”[3](P.104)因此,七言歌行无论是在铺写阔大场面、表现重大题材方面,还是在抒写慷慨奔放的激情、委曲复杂的情感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可惜的是六朝诗人尚未充分发挥七言歌行的这种特性。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进入唐代之后,七言歌行已从乐府诗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其标志是一般已不再沿用乐府旧题,而是自创新题,同时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也基本定型了。骆宾王的《帝京篇》、卢照邻的《长安古意》、李峤的《汾阴行》等都是自创新题。即使少数作品仍沿用乐府旧题,但在形式上和内容的深广上也已与以前的七言歌行有很大的区别。在篇幅上,这时的七言歌行也比以前大大加长了。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等都在六十句以上,骆宾王的《畴昔篇》竟长达一百九十八句。句式和换韵也更加自由,富于变化。对这一点,胡应麟有一段精当的论述:“《燕歌》初起魏文,实祖《柏梁》体。《白紵词》因之,皆平韵也。至梁元帝‘燕赵佳人本自多,辽东少妇学春歌。黄龙戍北花如锦,玄菟城头月似蛾’,音调始协。萧子显、王子渊制作浸繁,但通章尚用平韵转声,七字成句,故读之犹未大畅。至王、杨诸子歌行,韵则平仄互换,句则三五错综,而又加以开合,传以神情,宏以风藻,七言之体,至是大备。”[1](P.46)大体上说,唐以前的歌行用韵只是平韵转换,到初唐才出现平仄互换。在句式上,初唐时期更加自由,三、五、七言错综使用,显得错落有致,富于变化。一般来说,五言节奏较快,长于抒情;七言节奏舒缓,宜于铺写。二者错综杂用,既可显示出参差的章法特征,也能表达出声情摇曳的美感。《畴昔篇》即是如此。此外,杂言的介入,往往具有促成“潜气内转”的效果。如《帝京篇》最后一段议论是由“已矣哉、归去来”两个三言句引发的。它不仅给五、七言严整的格局带来变化,而且将情绪从前文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中荡开去,最后引出“谁惜长沙傅,独负洛阳才”的激越情绪,与前文感伤而又无可奈何的格调迥然不同。而《行路难》往往以“君不见”三字开篇,亦有同样的艺术效果。此外,初唐七言歌行在题材的开拓,特别是重大题材的选择上,以及“浑浩条畅”的表达方式上,更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把七言歌行的体性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1)采用七言长短句式;(2)不再沿用乐府旧题,而是自创新题;(3)篇幅宏大;(4)自由换韵,而且往往平仄互换;(5)题材广泛,特别注重重大题材的选择;(6)“浑浩条畅”的表达方式。至此,我们可以说,七言歌行的体性特征在初唐时期已基本完成,因而它已从乐府诗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诗体。

2.1.2.唐七言歌行的崛起

七言歌行虽然在陈隋时代已初具规模,但是初唐七言歌行的繁荣在诗史上仍然是一个非常突兀的现象,因为初唐前期七言歌行几乎响绝音沉,据《全唐诗》所载,这一时期除了阎立本的《巫山高》和王宏的《从军行》成就稍高外,其余很难找到几首优秀的七言歌行。而在高宗、武后朝之交,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异军突起,沈佺期、宋之问、刘希夷、张若虚佳作纷呈,一时间,急管繁

唐边塞诗形式与风格研究

弦,把个死气沉沉的七言诗坛搅了个天翻地覆,初唐诗歌创作的突破就是由四杰的七言歌行承担的,它对盛唐诗歌新局面的打开起了重要作用。这种断裂后的复合,沉默中的爆发,简直难以解释。我们只能做一些大概的猜测了。

首先,与其说这是文体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还不如说是由许多外部条件引起更为恰当。因为文体演进不是自发的,它需要优秀的诗人来推动。诗人身份的改变必然引起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变化,这种变化迟早会激发文体形制的改变,初唐七言歌行的繁荣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文化背景下展开的。太宗朝的诗人大多是前朝旧臣或本朝关陇军事豪强,对于前者来说,梁陈宫体和御用性较强的五言诗更符合他们的审美趣味,后者有长期戎马倥偬的生涯,本应有一股蓬勃昂扬之气,但他们沉醉于南朝艺术不可自拔,终于没能成为振起一代诗歌风气的优秀诗人。而武后时期崛起的新一代诗人,如四杰等,是一群充满幻想充满激情的青年志士,他们背井离乡,辞亲远游,进京应试,为人府属,外出做官,甚至从军边塞,复杂的经历,躁动的情绪,对功名的热望,对宇宙人生的反思,使他们很难满足于应制诗的典重空虚。又因为四杰有很高的诗赋修养,于是,他们在六朝文学样式里找到了足以让他们驰骋才华又带有很多赋体特征的歌行体。

其次,唐王朝经过五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封建经济空前发达,歌舞宴游,求仙访道……所有的一切都激发着热情的诗人去感受和表现这极富浪漫气息的生活。正如汉王朝的强盛催化了汉大赋一样,唐都长安的繁荣也为初唐七言歌行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明显带有赋的特征的七言歌行比其它诗体能更好地表现这繁复的生活。于是,都市生活就以它班驳陆离的图景和喧嚣腾越的节奏,通过诗人的笔端呈现在人们面前了。

再次,武后的提倡对七言歌行的兴盛也有促进作用。有一则史料记载:“武后游龙门,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见诗成,拜赐。坐未安,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锦袍衣之。”[4](P.165)宋之问后发制人,并被评价为“文理兼美”的这首《龙门应制》就是一首七言歌行,当时还有几篇受到武后赞赏的诗歌也都是七言歌行体。可见,武后是很喜欢这种诗体的。她自己也写过一首七言歌行《游仙篇》,韵脚四声互递,用韵之考究在初唐歌行中只此一篇。

最后,我们必须承认盛唐诗人群体的全面成熟是七言歌行步入高峰期的重要因素,客观地讲,这也是唐代诗歌众多体式获得发展的一个共同原因。王维、岑参、高适、李白、杜甫、孟浩然等人或叙事或抒情,或豪壮或细腻,七言歌行体边塞诗创作呈现出多样特征,成为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创作类别。

2.1.3.七言歌行与边塞诗

在谈七言歌行与唐边塞诗的关系前,我们首先来看看隋代卢思道的《听鸣蝉

2018高考复习备考诗歌题材分类鉴赏(边塞诗)教师版 -

边塞诗复习导学案 编写人:陈华平使用时间:2018.3.7 使用对象:高二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概念及代表诗人,掌握边塞诗的基本常识,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2.反复诵读,感悟交流,学习边塞诗通过对比、衬托、夸张等突出形象的表现手法,深刻体会诗人在边塞诗中倾注的复杂情感。 【知识链接】 ——走近朔风猎猎的“边塞” 一、边塞诗的思想内容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之一,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而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有褒有贬,情况相当复杂。 二、边塞诗的作者 边塞诗的作者大多是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前所未见。 初唐四杰中的骆宾王边塞诗创作较多,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这一时期的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被后人称为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等都是名篇。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 三、唐代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在边塞诗中,诗人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等手法对战争的残酷、环境的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孤城落日斗兵稀”等;另一方面,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如“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四、唐代边塞诗的题材特色 在内容和题材选择上,唐代边塞诗有以下有鲜明的特色: 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二是鲜明的边地风貌。自然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胡马,人物多是戍卒、将帅、胡人,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济)、楼兰,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简述唐代边塞诗的发展概况

简述唐代边塞诗的发展概况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极其辉煌的朝代之一,政治上清明,相继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封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大兴科举制,加强对外的文化交流,兼收并蓄,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积累。强盛的唐帝国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边塞诗在唐代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来说,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唐边塞诗的发展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初唐时期诗人写作的边塞诗,约略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李世民、虞世南的边塞诗作品为代表,是"洗濯浮夸,兴寄独远"之作,以雄放的境界,奠基了盛唐之音。二是由于贬谪而写作的边塞诗作,可以骆宾王为代表,因为是贬谪生活,同时,也因为初唐时代尚未形成盛唐的胸襟气势,所以,其边塞诗作中多有悲凉气氛,在雄奇的西域风光中融入了个人离国别乡、羁旅边地的愁怨;三是并没有到达过边塞,而写作对于边塞生活的渴望,是想象中的边塞诗,以所闻地名为点缀,以虚拟的故事或人物为背景,可以初唐四杰中王勃、杨炯、卢照临为代表。 初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郁勃。这种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强敌入侵的愤然抗击,一是对时事政治的喟然长叹。前者代表是骆宾王,后者代表是陈子昂。他们参加从军出塞,对边塞生活有亲身体会和深刻感触。唐初政治经济开始发展,知识分子积极参政,诗人们关心国家大事,对边塞战事有一定的关注。他们有对爱国精神的颂扬,有对征戍苦难的申诉,初唐边塞诗得到一定发展。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盛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豪雄,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中唐以来,边塞诗的数量并未下降,在思想和艺术上也不断有新的追求和创新。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作豪放明快、雅俗共赏,富有音乐美,从多方面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边塞战争的实际,闪耀着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光彩。中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苍凉沉郁。唐由盛转衰,对外优势逐渐丧失,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降低,诗人们开始对朝廷进行讽刺,对征戍之苦的描写增加,边愁乡思成为主要写作内容。此时,边塞诗的创作有着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晚唐时期,这一阶段的乐府题边塞诗情调凄苦,呈现出低沉黯淡的氛围,其主导风格是萧飒。晚唐,国运衰弱,战事起,边塞诗从边将报国之志,戍卒思乡之愁,征妇孤独之怨,边地沦陷百姓流离之苦等方面展现了晚唐边塞的真实图景。惨淡凄清的自然意象与晚唐边塞诗低沉萧飒的情感基调相适应,沮丧、绝望情绪蔓延。中唐后期及晚唐只有对昔日盛况的追慕以及凄凉现实的哀叹。 唐代边塞诗是对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的精彩描绘,反映了诗人们的创作才华,更反映了诗人们对国家民生的关心,远大的抱负,表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和民族进取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老人与海》透析海明威的语言风格[1]

【摘要】海明威的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在语言运用上独具特色:人物语言个性鲜明,描写语言简练、真实、寓意深刻,刻意的重复给人以深刻的启发。他把无尽的遐想和深思留给读者,令人回味无穷。【关键词l《老人与海》;人物语言;描写语言;刻意的重复【文章编号】1672—9161(2008)03—0089—02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生于乡村医生家庭,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上形象,创作了剧本《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呜》。20世纪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创作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一个作家的成名,不在于他写了多少作品,一生,以其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形象,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中的花招、感情的泛滥、蹩脚的形容。海明威的魅力在于,他净化了当时的文风,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坛掀起了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也因此,他被同时代及后来的许多作家奉为典范,并且吸引了世界上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目光。其春风化雨般的影响,经久不衰。《老人与海》故事极其简单,写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在连续84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钓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但这条鱼实在太大,经过三天的搏斗才制服它,精疲力尽的老人将马林鱼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途中再次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借助语言的表现才能得以成为具体的作品。海给人的突出印象是:人物语言个性鲜明,能充分体现主人公的坚毅果敢、不屈不挠的个性;描写语言简练、真实、寓意深刻,刻意的重复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其“冰山原理”把无尽的遐想和深思留给读者,令人回味无穷。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多侧重内心独白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力求表现的是一个真实的老渔夫的形象,所以在他的语言中,作家通过简短的话语,使85天出海做准备时,“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现人是个盲目乐观的人,他心中已有这样的准备:“走运当然好,但是我宁肯把什么都安排得分毫不差,那么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个准备了。”在老人与马林鱼、鲨鱼的角逐中,他曾多次表示:“虽然这是不仁义的事儿,我也要让他知道什么是一个人能够得到的,什么是一个人忍受得住的。”“痛苦在一个男子汉不算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从这几句短短的自自,读者便可深深地体会到摧毁的,是人类取得美好未来的根本保证的直接体现。2.描写语言具有简洁、含蓄的特点,寓意深刻的象征方式,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在《老人与海》中,作者以非现实、细致的笔触塑造了一个与大自然斗智斗勇的硬汉形象,虽然最后还是失败于大种象征贯穿于作品的始终,它像一条闪射着寓意与思想、哲理的光链,映现出作品的题旨与美学价值。”作品中曾反复提到大马林鱼的伟大、了不起,强调突出它的长、宽:威力和美,借以表现大自然的雄伟和壮观;老人反复提到狮子——人物躯壳的崇高。大海象征着永恒、无止境的生活,大鱼象征着生活的强者,鲨鱼象征着无法摆脱的悲剧因素。另外,海明威的象征方式还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人们总会在他的小说中作出这样或那样不同象征解释。就《老人与海》而言,的分析。从另一种角度讲,作品多角度、多层次地使象征的意念具有了双重层次相交的艺术功效,从而使之区别于其【作者简介】韩彦枝(1967一),女,河南濮阳县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教师。

王昌龄著名的边塞诗

王昌龄著名的边塞诗 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以边塞诗著称的诗人王昌龄博学多才,创作的边塞诗作别具一格。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昌龄所写的著名的边塞诗,欢迎阅读! 1、《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从军行·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4、《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6、《从军行·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7、《从军行·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8、《塞下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9、《塞下曲·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0、《塞下曲·其三》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11、《塞下曲·其四》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12、《出塞》 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1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赏析出塞其一: [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756) 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汜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完整版)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答案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边塞诗 一、边塞诗的概念 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二、边塞诗的意象: 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3、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用典、对比、虚实结合…… 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 [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 [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4、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岑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边塞诗鉴赏训练: 1. 塞下曲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⑦,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5分)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边塞诗专题复习

【专题】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复习 【目标】1. 了解边塞诗的基本特点; 2. 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 一、边塞诗简述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盛世唐朝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是其主调;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范仲淹)。 二、边塞诗的时代特点 初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盛唐: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中晚唐: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宋代: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三、边塞诗的常见意象 1、与战争有关的地名: 2、与战争有关的少数民族称呼: 3、与战争有关的景物: 4、与战争有关的器物: 5、与战争有关的乐曲: 四、边塞诗的常见情感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最新整理边塞诗中的意象word版本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边塞诗中的意象 一、边塞诗中的意象 1、边塞诗中常见的自然景物:秋月、雪山、塞草、大漠、孤城、落日、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碎石; 2、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铁骑、斗兵、将军、征人、金鼓、旌旗、刁斗、羽书、烽火、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3、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及人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碛西、轮台、龟兹、夜郎;金山、天山、阴山、受降城、长城、玉门关、榆关、瀚海、雪海、狼山、蓟北、边庭、边城、沙场、车师、关山、关西、安西、阳关、萧关、凉州、青海、金河、居延、楼兰;单于; 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二、意象特点: 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二是鲜明的边地风貌.自然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战马,人物多是戍卒、将帅、胡人,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济)、楼兰,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三、意象作用 1、分析典型意象,定位诗歌类型。 诗中若出现几个边塞诗中常见意象就可基本判断为边塞诗。 2、渲染氛围,描写景象,表达感情。 3、烘托人物。

评《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写作风格和手法

Abstract Being distinguished from many greatest American writers, Hemingway is noted for his writing style. Among all his work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is a typical one to his unique writing style and technique. The language is simple and natural on the surface, but actually deliberate and artificial. Sometimes the simple style is made a little different. The dialogue is combined with the realistic and the artificial. The simplicity is highly suggestive, and often reflects the strong undercurrent of emotion. Occasionally, the author uses some figures of speech. Hemingway’s style is related to his experience as a journalist, his learning from many famous writers, and most importantly, his conscientious effort in looking for a style of his own. The influence of his style is great all over the worl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is full of facts, most of which comes from Hemingway’s own experience. So the way to use facts is a very important writing technique in this novel. The facts in the novel are selected and used as a device to make the fictional world accepted. In the forepart of the novel, they are used to show the quality of Santiago’s life, and are narrated simply and naturally; while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novel, they are used from inside Santiago’s ow n consciousness and form part of a whole scheme of the novel. Keywords: Facts; Simplicity; Artificial; Iceberg Theory 中文摘要 在众伟大的美国作家中,海明威以独特的写作风格而著称。在他所有的作品中,《老人与海》最能体现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手法。这部小说语言看似简洁自然,其实包含了作者的精心揣摩和润色加工。有时为了突出某一部分,作者会采用长句代替短句。文中的对话内容真实、贴近生活,而表达形式则经过了艺术加工。小说简洁自然的语言背后隐藏了深刻的意义和感情。文中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还名位的这种独特风格与他当过新闻记者的经历有关,同时他兼菜各家之长,自成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对整个世界文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事实,他们大多来自于作者亲身经历。海明威对这些事实精心选择,从而吸引读者的兴趣并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一开始用大量事实描写了主人公生活的环境,叙述风格简洁自然,未加任何感情色彩。随着情节的发展,大量的事实主要被运用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之中,而不是主要由作者来叙述。同时,这些事实构成了整个小说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

边塞诗歌10首集锦

边塞诗歌10首集锦 如果要描述边塞诗的发展史,先秦时代所产生的现存于《诗经》中的边塞诗处于初期是毫无疑问的。初期的边塞诗尽管发育还不够完善,但已表现出它固有的特色,并对后代边塞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边塞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塞下曲四首·其一 唐代: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宋代: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从军行七首·其五 唐代: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出塞词 唐代: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胡歌 唐代:岑参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梅花落 唐代:卢照邻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 清代:纳兰性德 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幽州夜饮 唐代: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 唐代:卢纶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 清代:纳兰性德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边塞诗歌10首集锦相关文章: ?边塞诗歌精选10首 ?描写边塞的古代诗歌经典10首 ?边塞诗歌有哪些 ?姚燧的诗歌10首 ?关于写亡国的诗10首 ?萨都剌的诗10首 ?李益的诗歌集锦10首

边塞诗--赏析

从军行赏析 这首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生动传神的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从内容和结构谈作用)。“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

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

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简要介绍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边塞诗的意象: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雁、鹰等。 边塞诗和边塞诗派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A、边塞风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不仅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编辑本段 汉魏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 反映边地战争的艰苦和征人思妇的相思苦。诗歌体裁以乐府诗为主。代表作品如: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蔡琰《胡笳十八拍》、《悲愤诗》,徐陵《关山月》、王褒《渡河北》等。 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中诗人分别以旁观者的口吻,边疆战士的口吻,家中思妇的口吻,真实的诉说了边塞征战之苦。语言素朴,构思独特。代表了这一时期的边塞诗风格。隋代的边塞诗 边塞题材较为普遍,甚至出现多位诗人同题唱和边塞诗的盛况。诗歌体裁既有歌行体又有近体绝句。虽数量不多,但促进了边塞诗的发展。代表作品有:隋炀帝《饮马长城窟行》、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出塞》等。 例杨广《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唐朝的边塞诗

雄奇壮美的唐代边塞诗 作者:葛培岭 唐以前的中国诗歌,在题材上已经广泛开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无所不及,而在开发的程度上则各有深浅。边塞题材就是一片尚待深拓的莽原。汉代,边塞战争规模宏伟,但当时的诗歌发展水平尚低,也无大批的文人投佐戎幕,所以边塞诗并未得到多少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仍,诗艺提高,边塞诗渐见成长,而仍较稚嫩。是历史偏爱,赏赐唐人以出类拔萃的运会;是唐人精明,及时把握了大显身手的良机。于是边塞题材一时火红,蔚成大观。 唐诗的繁荣,发轫于初唐的诗歌革新,而边塞诗的兴起,则是这一革新的重要契机和显著标志。 太宗皇帝李世民堪称革新的先驱,他首开风气,带头写了一系列的边塞作品,并明确主张“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帝京篇十首序》),“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执契静三边》)。 初唐诗歌革新的重要人物,向称四杰。陈子昂、……,而边塞诗创作正是他们从事革新的重要实绩。特别是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苍苍丁零塞”、“丁亥岁云暮”、“朔风吹海树”、“本为贵公子”、“朝入云中郡”诸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送魏大从军》,《登幽州台歌》等名篇,都是边塞诗作。他所高倡的汉魏风骨,在这些诗中得到了最卓越的表现。陈子昂的出现耐人深思。当时的社会上升发展和知识分子参政,促成了诗界关心国计民生的风气。边塞战争有系国运沉浮,更受到高度重视。所以,最能代表时代潮流的杰出诗人,几乎是注定要在这里产生。在陈子昂的边塞诗里,蕴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其中有对爱国精神的颂扬,有对征戍苦难的申诉,更多的则是对凡庸将帅的讥刺和对朝廷失策的批评。这些内容后来曾被反复吟咏,成为边塞诗的基本主题。在形式上,陈子昂偏爱古体,创新不多,但对今体律绝亦注意吸收。他的《登幽州台歌》更在结构、句法上都摆去常规,意到言随,戛戛独造,遂成千古一家。 开元、天宝时期,革新运动宣告成功,边塞诗大盛,涌现出一批以此为长的杰出作家,文学史上称之为边塞诗派,成为唐诗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边塞诗派的骨干成员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人,后人简称为“高岑李王”。其中高岑可为代表,所以人们又称之为高岑诗派。 高适最著名的边塞诗是《燕歌行》,这是一幅概括力极强的边塞生活全图,其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并用,朝野官兵、战守行驻、山川物候、闺怨戍苦兼及,气势豪迈,感慨深沉,措词警策,佳句迭出,正所谓“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诗用古体,却又多借近体诗法,对仗精美,声韵铿锵。 岑参边塞诗最著名的是两“歌”一“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较之高诗,岑诗的个性特征更为显著。杜甫称道“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殷璠也说“岑参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三诗突出表现着这一特色。那“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的轮台之夜,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的塞外雪景,那“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轮台歌》)的豪迈行军,都无比壮丽,令人神往。《走马川行》的三句连韵,有似音乐中的三连音,急促劲峭,又是一奇。

第五课盛唐时期诗歌和边塞诗

盛唐时期异彩纷呈的诗歌 一、李白系列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李白《古风(其三十九)》阅读答案】李白《古风(其三十九)》阅读答案。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 42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後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②.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43古风(四十六)

hemingway 海明威的写作手法及风格

Writing style: iceberg theory — It means that writing should be like the iceberg in the sea--only one eight exposes above the sea, and seven eighth should be hidden under the water. The iceberg theory—characterized by economy and understatement, had an enormous influence on 20th-century fiction; Use of short sentences. Use short first paragraphs. Use vigorous English. Be positive, not negative. The Hemingway code hero 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 Grace under pressure He is the perfect form that Hemingway always pursuits: courage, perseverance, wisdom and clement. He is beneficent, being full of love and having the endless mental power; Even he was failed on the abattoir of life, he was still an overmatch in mentality, a tough guy not a pilgarlic protected by others. "But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 a man can be destroyed (physically) but not defeated (spiritually)." First, he has the mental traits that ordinary tough guys have: brave, powerful, restive, dauntless In conclusion, the image of Santiago is not a pure image of a tough guy any more. What concealed under the surface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human race: Confidence, Self-respect, Self-improvement. He no longer stands for himself. The image of Santiago symbolize the eternal human spirit. He inspired people to challenge the difficulty and death recklessly and fearlessly.

(完整版)边塞诗鉴赏专题

边塞诗鉴赏专题 课型:专题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唐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形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难点: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归纳法、研讨法、演练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1.在音乐背景下展示一组塞外风景图片。 听着动听的歌曲,欣赏着优美的风景,实在是一件令人愉悦的快事。这组图片中的景色表现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边塞、塞外) 看到这些优美的风景,你想到了哪些反映边塞生活的诗句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像这些反映边塞生活的诗我通常称之为边塞诗,那么,边塞诗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二、什么是边塞诗: 从唐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其中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又称为“高岑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成为唐代这个诗歌王朝的一束奇葩。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边塞诗,走近边塞诗人。首先我们来欣赏几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感受一下它们带给我们的审美愉悦。 三、示例分析,总结规律。 1、展示三首诗。分别先指名朗诵,读后评价,指出不足;再找学生读,再评,然后范读或录音朗诵,再有气势地齐读或男女生分别齐读。

边塞诗的特点教学内容

精品文档边塞诗的特点边塞诗象一朵凄美绝艳的异域奇葩。它开在远古的楼兰,它开在僻远的大漠,它以它似火的颜色点燃了壮士的青春,它以它馥郁的芬芳诱惑着鲜活的生命。绝艳背后,是旷古的孤独,是对人类不休争战的冷竣而理性的思索。 一、概念阐释:以描写边塞的军旅征战为题材的诗歌。代表诗人有王昌龄、高适、李颀、岑参等。 二、分析概括此类诗歌的思想内容 1、如火的激情——边塞健儿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之情怀的袒露 边塞诗多塑造边塞健儿的英雄形象,歌颂从军报国和建功立业,从而抒发自己的壮志。如①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②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③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④陈 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诗反映 了唐代长期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灾难虚实对比为该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⑤《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旷世的孤独——对戍边将士思乡情怀的关注 边疆将士对家乡的思念。如 ①王昌龄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无 那:无奈,只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②李益的《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 ③《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受降城、回乐烽均为地名] 3、深沉的思索——对人类不休争战的冷竣而理性的思考 诗中或写战争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破坏,或写对和平的向往,或写对军中某些现象(譬如苦乐不均、将帅无能)的不满。如 ①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②常建的《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精品文档 ③柳中庸的《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百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