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设计

剧场设计
剧场设计

剧场设计调研报告

学生:何君泓

学号:201412010105教师:程霞

第1章前言

1.1 剧场概况

剧场是专门用来表演戏剧、话剧、歌剧、歌舞、曲艺、音乐等文娱的场所,一般较正式。通常分舞台和观众席。现在的剧院也兼有放映电影的功能。

基本特点:1、观众的稳定性,观众是收入稳定且有较高文化基础的人群,观众对于演艺作品的类型和数量的需求是趋于稳定的。

2、演出团体的多样性,演出团体的表演类型是丰富多样的,剧

场形式是要符合多种演出形式的,是灵活可变的。

3、剧场对于光学,声学的要求是极高的,光学设计与声学设计

对于剧场的观演体验是极其重要的。

4、观众的稀缺性,由于观众人群类型的稳定性,以及我国教育

对艺术方向的缺少,剧场表演团体的场次少,间隔时间长,观众

人群的缺少都是剧场发展的问题。

1.1.1调研剧场方向

本次剧场设计调研包括了基地调研与案例调研,针对剧场设计的难点:声学、光学等方面的要求,并对建筑形式进行调研。由于现代剧场兼有城市标志性建筑的特点,并且由于地处城市中心位置,对于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与突破进行调研,并且思考出独特的形式与特点来抓住人群。

1.1.2剧场设计概况

本次剧场设计的功能复杂多样,对于专业声学、光学要求较高,并且防火规范要求严格。设计时在把握这些的同时,通过对建筑形式的表现以及对功能的把握,提升城市人口对于专业艺术表演的积极性。前期调研对于剧场空间心理与人

体尺度进行了解和研究注意个分区的特点与联系平面设计结合空间尺度与感受进行组合(绝对尺度和相对尺度等)以及空间形状等进行设计。可结合文脉、历史、地域、场所等方面突出剧场的建筑氛围。

第2章基地调研

2.1 基地概况

2.1.1 区位分析

本次剧场设计位于四川大剧院位于成都市人民中路1号附2号,与四川省科技馆相邻,处在天府广场东北面,仁和春天百货北面,地块北面为老旧的居住建筑,地处城市中心点,是政治与文化的交际处。因此要把握建筑与周边环境的交融性与突破性。南侧道路为双向六车道,西面为单项双车道,东面为双向四车道。预估主要人群由西南面天府广场与东南面商业区汇入;主要车流由南面单项

六车道与南面双向六车道进入。由于三面临街,因此立面处理上要注意三个立面,与北向立面与老旧居住建筑建筑的关系。(周边关系见图2-1-1)

图2-1-1 基地周边关系图

2.1.2 气候条件

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度:年均16.2℃最高37.3℃

风向:主导风向北风东北风

湿度:年均79%-84%

降水:年均1100mm左右

日照:年均173.2天

2.1.3 周边环境分析

由于地处城市政治中心,周边建筑色彩都倾向与天府广场老旧市政建筑色彩,新建筑主要通过材质的变化来表达其不同点。沿街界面的商业业态是丰富多样的,同时地处城市中心,因此,基地是位于人群的聚集处,沿街界面的形式构成是多样的,丰富的立面构成使基地周边建筑氛围良好(沿街界面见图2-1-2与图2-1-3)。

图2-1-2 沿街界面1 图2-1-3 沿街界面2由于地处城市中心,位于天府广场旁,其周围新建、旧建建筑形式组成丰富,高低层次变换,拥有美丽的天际线,基地周边的建筑形式与街道尺度也是影响观

演人群于外部空间体验的重要因素,(街道尺度见图2-1-5与图2-1-6)良好的外部空间处理更能突出其作为地标建筑的特点同时起到吸引观演群众和调整观演群众心理的作用。

图2-1-5 街道尺度1 图2-1-5 街道尺度2

2.2 功能分析

2.2.1观众厅与舞台

观众厅需要保证观众在舒适的环境下有良好的观演体验,并且如遇到紧急情况时疏散通道要快捷安全是衡量观众厅设计好坏的标准。同时,也要为观众创造一个优美、憩静的戏剧环境,体现剧场的文化艺术特点。在符合声学要求视线设计的同时进行良好的室内空间处理和装修效果。舞台是演出部分的中心,因此要保证合适的演出空间,安排好配合演出的各种舞台设备。舞台要满足设计要求,以及把握好良好的流线关系与空间组织。

2.2.2 工作区域

剧场的工作区域包括了创作部、办公区以及培训区。此部分主要问题是注意流线关系以及空间组织即可。

2.2.3 游艺室与艺术展览区

为了满足如今剧场的活动需求,增加适当的游艺室与展览空间是吸引以及提升如今人群的艺术积极性的良好空间,适应剧场作为地标性建筑的需求,以及体现了剧场的文化艺术特点。把握其内部空间处理、装修效果以及所处位置是设计这一部分的重点。

2.2.4 交通空间

剧场室内的交通空间是进入演出前以及演出结束后观众的一个过渡空间,其形式、空间效果要考虑到观演人群的心理特点。演出人员的交通空间也是其上台前的一个过渡空间,好的交通空间能够帮助演员进入演出的状态。剧场室外的交通空间要有良好的流线组织,同时也是建筑外部空间的一个重点。

2.2.5 其他区域

其他辅助用房要符合空间组织、流线关系。位置合理方便是服务于其他空间的重要要求。

第3章案例分析

3.1 案例1 锦城艺术宫

3.1.1 区位与平面分析

锦城艺术宫,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市中心,西向天府广场,北临繁蜀都大道。东面为商业中心。(区位图3-1-1)是人群活动的聚集地,建筑东面为天府广场单向环向车道,车流量大,因此他将观演人群车流入口放在北侧,演艺人群以及道具运输入口放在了建筑东面临近仁和春天处,通过通向天府广场环形车道处引流进入场地。人行主入口放在了东面面向天府广场处,次入口放在观演人群车辆入口旁,同时起到了吸引人流和疏散人流的作用。(入口立面图3-1-2)辅助用房放在了靠近办公区域临近人流次入口处,不影响主立面的效果且位置方便,办公区域和演员准备区域隐藏在建筑后面东侧,位置合理方便。(东立面图3-1-3与图2-1-4)

图3-1-1 区位图

图3-1-2 入口立面图

图3-1-3 东立面图图3-1-4 东立面图

3.1.2 造型与立面分析

锦城艺术宫的主立面的造型和变化还是较为丰富的(主立面图见3-1-2),一层的部分架空形成了自然的过渡的入口门厅处,二层与三层的立面处理进行了凹凸变化并饰以纹路雕刻,采用的材质与颜色也符合了天府广场的主要色彩。但是其他里面的处理较为平淡古板,变化较少且呆板(见图3-1-3与图3-1-4)只是局部做了楼梯坡道等变化,且材质只是用饰面砖,整体的颜色就过于单调了。整个建筑的立面体块处理还是较好的,其与旁边的商业建筑的立面构成关系极好,他的高度和体块变化与旁边的商业形成了融合与突破,被周围建筑环抱起来,良好的绿化形成了好看的北立面图(北立面图见图3-1-5)

图3-1-5 北立面图

3.1.3 室内及舞台观众厅设计分析

室内设计整体氛围优雅,采用了水晶吊灯、大理石石材铺面深色木制栏杆等来营造典雅深沉的室内环境,但是由于修建年代久远就较为古板老套了。(室内图片见图3-1-6至3-1-8)

图3-1-6 室内效果图图3-1-7 室内效果图3-1-8 室内效果图

观众厅设计只包含了池座和楼座,(观众厅图为3-1-9与3-1-10)池座深部由于楼座的出挑过多,试听效果不是很好。交通疏散流线组织较好,空间组织较为合理。内部吊顶采用了折线构造来满足声学要求且较为好看。(吊顶图为3-1-11)

图3-1-9 观众厅图图3-1-10 观众厅图

图3-1-11 吊顶图图3-1-12 舞台

舞台设计较好,但是有点过于拥挤且缺乏保护(舞台图见3-1-12)

3.2 案例2 乌镇大剧院

3.2.1 区位与平面分析

乌镇大剧院位于乌镇西栅景区入口元宝湖畔,被湖水所包容,东侧为景区生态停车场,西侧为木心美术馆,占地54000平米。(区位图见图3-2-1)剧场主体建筑面积21384平米,地下一层,地上7层。拥有一个大型剧场和一个中型多

功能剧场。大型剧场和多功能剧场两个椭圆形相结合体现出其设计理念:采用代表吉兆的“并蒂莲”的隐喻,将剧场和多功能厅以一虚一实的椭圆形体量背对背配置,交迭处则为舞台空间,创造了更多样性的空间技能同时表达其寓意。(剧场图见3-2-2,平面图见3-2-3)而椭圆体量与建筑表皮之间的灰空间良好的作为交通空间和辅助用房使其内部空间形式流动丰富了起来

图3-2-1 区位图

图3-2-2 乌镇大剧院图3-2-3 平面图

3.2.2 造型与立面分析

建筑由于平面关系处理为两个部分,立面造型上也反应出来分为两个部分,

一侧主要以砖砌斜墙作为外部装修材料,表现大块的体量感;另一侧以中空玻璃、铝料、木头百叶等组成的幕墙来表达其这一部分的通透感。由于其场地旁边为低矮的房子,剧院由中部向侧面进行倾斜形成坡度来更好的适应周边建筑的关系。其立面材质的处理上采用与乌镇原有青砖同样色彩的木材与砖块,保证了建筑适应场地的特性。(立面图见图3-2-4)

图3-2-4 建筑立面

3.2.3 室内及舞台观众厅设计分析

乌镇大剧院的乐池低于舞台一米,观众席逐步抬高,在视线上没有阻碍,二楼三楼楼座满足视线要求,最大处小于三十度。剧院顶棚做成了锯齿状,更有利与声音的扩散和反射,并合理布置灯具。(剧场剖面图见图3-2-5)剧场和多功能厅以一虚一实的椭圆形体量背靠背布置,交迭处为舞台空间,可根据不同的演出形式,舞台可以合并或者单独使用。(剧场平面见图3-2-3)

图3-2-5 建筑剖面图

3.3 案例3 上海保利大剧院

3.3.1 区位与平面分析

剧院坐落于上海市嘉定区嘉定新城,毗邻上海国际赛车场。(区位图见图

3-3-1)总建筑面积达5.6万平方米,建筑采用了扣洞的形式,与交通空间相结

合,创造出了优秀的交通体验,使观演人群在进入观演厅的过程中有良好的建筑体验。楼梯,半开敞灰空间与片墙的组合镶嵌恰到好处,形成丰富的空间变化与视线变化。剧院旁的水面不仅作为陪景使空间流动了起来,同时也作为一个水面剧场来使用,使水景更加充满“人味”。(见图3-3-2)

图3-3-1 区位图图3-3-2 上海保利大剧院3.3.2 造型与立面分析

立面材质依旧采用了安藤忠雄特点的清水混凝土材质,并在其上罩了一层玻璃幕墙,使其融入了城市环境,采用的浅色木材使建筑更加亲切的同时与清水混凝土和玻璃材质形成了对比。(剧院立面见图3-3-3)建筑表面的扣洞与建筑内部功能空间相结合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其让整个方形的建筑体块也更加的灵动起来。(建筑“扣洞”功能见图3-3-4))水面剧场的座位的斜向布置使其突破了剧场的外立面,也使建筑形体更加的丰富。

图3-3-3 剧院外立面

图3-3-4 功能组成

3.3.3 室内及舞台观众厅设计分析

室内设计与灵活的内部空间变化相结合,弧形的空间形制、片墙与交通空间使内部空间变化丰富。(室内装饰见图3-3-5)观众厅为马蹄形制,三层楼座视线角度稍大,且二层楼座和三层楼座出挑大于高度的两倍,预估声学要求不满足,且座位布置与观众厅空间较为死板,与外立面的灵活不同。材质用与外立面同样的浅色木制饰面,使内部空间更加的暖,吊顶和墙面采用了弧形设计,有利于声音的反射。舞台与乐池的结合较好。(舞台与观众厅见图3-3-6与图3-3-7)

图3-3-5剧场室内图3-3-6 观众厅剖面

图3-3-6 剧场舞台与观众厅

第4章总结

经过本次剧场的调研,剧场不仅座位一个城市的公共建筑,如今更是作为地标性建筑。

因此,在满足原本建筑功能的要求上,更要有作为地标建筑的吸引性。同时,剧院拥有文化艺术载体的特点,如今在剧院受众人群较少的情况下,剧院也拥有着提升城市人群艺术文化积极性的角色,在满足基础需求上,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小空间来满足这些要求。其作为地标性建筑,要突破传统建筑形式,特别使地处与城市中心,能更使其符合其角色。其场地的特殊性,本次剧场设计也包含了城市广场设计和城市灰空间的设计。

并且,流线组织使剧院设计极其重要的,观众流线、演员流线、工作人员流线、道具流线。舞台和观众厅的设计满足的规范要求是极多的,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视听体验空间,把握其空间氛围。

为了营造更好的建筑氛围,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组织要更具层次和变化。

参考文献:[1]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 马修.佛瑞德列克《建筑的法则》原點出版社2009

[3] 中国经济网

[4] 百度百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