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性感定义

女性性感定义:80后男人心中的标准

9小时前|阅读原文

80后男人眼中的性感新定义,80后男人认为女人的性感,是根据什么准则呢?最近美国大学就女性性感定义进行研究,发现了三大黄金定律。

身体匀称之美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进化生物学家过去15年对女性身体匀称性进行相关研究。学者们将不同女性面孔及身体用扫描仪器记录于电脑内,以测定对称比例。

大部分男性通过访问后表示,身体匀称度标准的女性会获得男性垂青,因为他们眼中,这种女性拥有不可言喻的吸引力,也即一般男性所称的“性感”。所以,女性拥有匀称之美,与性感画上等号。

结婚前,可以瘦一点,结婚后,尽量胖一些。身体是本钱,不光老人认这样的道理,男人也是一样。想嫁到好男人,不一定非要让自己变得更美,可以让自己变得更畅销。瘦,绝对不是全部的畅销元素。

现代女人追求苗条的身材,我想是误入广告的圈套,女人瘦削,如果是遗传的原因,那想胖也胖不了,但现在铺天盖地广告的误导,使人们觉得,只有骨瘦如柴才是美,从而产生了不良的后果,有人为了达得瘦身的目的,可谓费尽心机,各种减肥药用过后,却没有什么效果。

现代的女人说,美是为自己,主要是增加自信,说这话的人明显是自欺人,在无人的荒岛上,你会不会美容,在原始村落,会不会花上几个钟头去打扮,不会。所以美不美是出自别人的评价,来自同伴或异性的目光,而不是自己心理的表露,古代俗语云“女为悦己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

臀部丰满之美

哪一类女人令男人觉得有诱惑性?为什么见到某一类女性会产生性幻想呢?科学家一直努力尝试用比较科学的方法去解开这个谜团。

直至现在,科学家已经推算出“性感美女”的基本条件,例如通过成人杂志内模特儿身体比例测量出“吸引力”方程式,计算出科学性答案。

据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心理学家德文·德拉辛格对女性腰围与臀围比例进行详细研究,发现具有0.7腰围与臀围比例的女性最令男性迷。

从男人的目光来看,美要美得自然,其实男人更喜欢体态丰满的女人,网上无事的人做过统计,男人红楼梦里更愿意娶薛宝钗为妻,抛却性格因素不谈,是因为薛宝钗更丰满。

在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中,只有西施可能是瘦女人,而且更可能是南方族群的原因,楚王喜细腰,更可能是南方人身材较瘦小,腰身过肥而难看,其实更喜欢的是身材匀称的美女,而不是芦柴棒式的女人。在原始的农业社会里,为了哺乳和人类的繁衍,胖女人是首选,首先体现在男人的尊严上,胖表示富贵,也体现在男人的能力上,女人吃得白白胖胖,男人脸上有光,充满了成就感。

看了古代的宫女图,如汉唐时期,丰腴的女人更吃香,皇帝们更喜欢丰乳肥臂式的美女,在现代社会,为了美观,男人选择瘦小型,但为了实用,则丰满的女人是首选,从年龄结构来说,年轻的男人喜欢瘦女人,结过婚的男人,更喜欢丰满的女人。

研究又对女性臀部能否提供足够能量去孕育子女提供有力线索。脂肪堆积身体边一个部位全由性激素所决定。如果女性分泌足够雌激素,她的腰围和臀围比例自然属于具有吸引力的类型。而属此范围的女性,孕育小孩时所遭遇困难比其他女性为低。

某种程度上来说,生育是古代男性考虑女伴的必要因素,这个观念发展至今,转而为对女人外形的重视。

据美国“每日健康新闻”网站报道,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男人在感到饥饿的时候,对身材偏胖的女人比较感兴趣,而在饱的时候则喜欢身材娇小的女人。研究还发现,男人比较穷时,也喜欢身材偏胖的女人。

纽约大学商学院市场学副教授纳尔逊说,虽然这种现象背后的心理原因现在还不太清楚,但研究结果的分析表明,当男人在饥饿的时候,心里总会产生一种寻求富足的信号,而身材偏胖的女人也许就是这种信号。

纳尔逊指出,经济、饮食和对女性美的认知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及,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专家们就发现了这一规律。在富裕国家,人们普遍喜欢瘦身材的女性。

而在穷国,人们一般喜欢身材丰满的女子。事实上,甚至在美国的穷人中,偏胖的女人也比瘦女人受欢迎。纳尔逊和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莫里森博士做出假设,可能由于钱物数量不同,使得男人对女人的胖瘦有偏见。

这样的研究成果,并不能说明,喜欢肥胖的女人就是穷人,更可能是男人的天性,女人的胖是最基本的优点。毕竟男人无法对着一具没有肉的躯体产生欲望,这样也更容易解释我们的语言中为什么将男女之欢称为肉欲。也就是说,喜欢瘦女人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从现代审美的观点而不是人们的原始欲望。这样的研究成果,也就是一家之言,并不能说明喜欢瘦女人在不同的年龄层层中所占的比重。

--------------------------------------------------------------------------------

雌激素引发性感

一个女性生育能力能够影响其外观,从而令男性更觉她具备吸引力。原来这种外观上的影响,并不仅限于臀部,雌激素多少,除了影响女性生育表现,同时限制女性脸形及下巴骨骼等生长,令女性面相更为短小。

此外,雌激素还会控制女性眉毛生长,令其更加突出,将女性总体面相调校成男人最合心意的类型。

另外一项研究还发现,女人拥有适量的雌激素,令男人亲近时,可闻到一种令人心醉体味,让男性觉得诱惑性,继而对她迷。

胖女人给人的视觉以饱满和丰厚,就像在秋天面对着一大片果实累累的果园,总是迫不及待地渴望拥有她们。虽然可能不是你栽种的,却让你享受了丰收的成就感。以后你也可以精心地培植,不用顾忌四季轮回随时收获。

胖女人的触感简直无可比拟。这也是瞎眼男人惟一可以感受女人温柔的方式。当你慢慢地抚摩一具光滑肉感的躯体时,欲望会迅速覆盖你的全身。她们用身体表现出的诱惑,无论在你拥抱、或者依偎的时候都像迷人的地中海那样自然地包容了所有的幻想和期待。

看着圆润的脸庞和丰厚的嘴唇,男人就知道接吻一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对一个喜欢用双手轻拍女人的脸蛋或者喜欢捏捏那两个白里透红的腮帮的人,胖女人就像一颗饱满的葡萄,稍微用力就能尝到她们阳光般的汁液。她们的胸脯和臀部是当之无愧的爱情峰谷,几乎所有艺术家都注意到这两个部位给他们带来了多少的灵感和创作力。男人的艺术世界里再也无法缺少它们。

大众文化与女性文学

大众文化与女性文学 什么是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它一方面是同与其共时态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的,另一方面也是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的,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可以说是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它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而觉醒,植根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而成长,在短短的不到20年的时间里,便迅速壮大为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它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但也引发了多重社会效应和多种不同的评价和议论,这促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它的价值、效应及其发展控制问题。 大众文化的特点: 1、商品性,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 2、通俗性,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 3、流行性,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4、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最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5、依赖性,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6、大众媒介性,即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 7、日常性,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中进行的。 什么是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更为准确的定义应是“女性书写”,这是社会开放和文学进步予女性的文学尊重,也是现代社会文明通过文学表述,窥视两性差异以走向和谐的理性补充。而把女性问题囿于女性作家性别视野之内,这恐怕不是女权主义的旨意。 女权主义与女性文学: 女权运动促进了女性文学的发展: 法国革命唤醒了女性的觉悟,提出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问题。19世纪末,美国英国发生了争取妇女参政的运动,第一个目标就是争取选举权,然后是争取在教育、文化和工作上的平等。到上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一直在蓬勃发展。 女性的自我觉醒与自我想像在文学中得到张扬: 女性的自我觉醒首先在文学中得到张扬。女性的压抑首先是人性的压抑,即性和情欲的压抑。五四新文学营造了一个个性解放的语境,尤其著名且实绩丰厚的堪称“创造社”的作家们,以两性关系为切口,注重表现人的情欲和天性,释放本我,解放情感、情欲的人性革命,是创造社热衷的话题。据茅盾于1935年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写的《导言》中说,1921年5—7月三个月间,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第六章文学作品 一、基本概念 文学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与加工,是文学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一种具有表现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具有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和表意的含蓄性和丰富性 两个特征。 文学形象:是由文学语言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的具体生活画面,包括人物景色等具体形象极其构成的整体形象,可分为一般文学形象和理想艺术形象两个层面。具有主观与 客观的统一,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 统一四个方面的特征。 单个形象:指文学的艺术世界中相对独立的文学形象。比如林黛玉。 整体形象:指文学作品中由若干单个形象共同组成的文学形象整体。如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虚象:通过实象联想出来的形象。 实象:文学作品里具体可感的形象。 情境:一般指叙事作品或戏剧中的事件、场景、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极其总和。 氛围:一般指由情境形成的特殊气氛和情调。 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有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四个特征。寓言式象征:指通过一则故事象征或暗示出某种哲理和观念。 符号式象征: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形象或单个形象。 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和其发生的审美想象空间。具有情境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的特征。 典型:是文学形象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指叙事作品中塑造的显出性格特征的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 意蕴:指文学语言和文学形象所传达的意义,属于文学作品结构的最深层次。文学作品意蕴可分为:审美情韵层、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 诗歌:是一种以富有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来表情达意的文学体裁。具有强烈的情感、跳跃性的言语结构、富有音乐美的凝练的语言三个特征。 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以审美的方式自由地抒发人生感受的文学体裁。具有

左传中女性形象分析

学号:2012040010 《左传》中的女性形象 学生杨润瑾 年级 2012级 学院文学院 系班汉语言文学一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年11月

《左传》中的女性形象 杨润瑾 摘要: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女性形象,左传中的女性也很有其特色,《左传》中,作者所描写的贵族女性形象也不少,有一些是睿智而富于远见的佼佼者,而另有一些则是属于骄纵淫乱的,此外,还有不少妇女形象的出现是春秋时代封建婚俗的具体印证。通过对这些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的分类和分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左丘明当时对妇女的态度,还可以从中透析出一些文化意蕴。 关键词:女性形象,文化意蕴 一.《左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1.具有政治家素质和强烈爱国思想的女性 《左传》中描写的妇女人物,绝大多数都是出身贵族,当她们以自身独有的地位与身份介入政治生活时,便以其各自的性格品质,呈现出各自特有的精神面貌。[1] 楚武王夫人邓曼是一位能详推天道、利贞之义的优秀女性。《左传》桓公十三年记载,楚大夫屈瑕将攻罗国,斗伯比观其骄而知其必败,请求武王“济师”(增援军队)。武王拒绝了,回宫后将此事告诉了夫人邓曼。 邓曼曰:“大夫非众之谓。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国。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夫固谓君训众而好镇抚之,召诸司而劝之以令德,见莫敖而告诸天之不假易也。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2] 邓曼并未亲临军前,却能知莫敖之因前役之胜而骄矜;由斗伯比“济师”二字而知其本意非为增兵,而是请楚王安政固本。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邓曼对朝廷大臣的了解,更深一层明了她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及其识人之明。同时,解释斗伯比之言,也正是阐述她自己的政治观点:政为军本,政治稳定是军事胜利的根本之所在。并且还对如何固本安民做了具体表述:以诚信安抚百姓;以恩威并施驾驭群臣。经历代君王治世之实践,无不证明邓曼见解的正确与高明。 庄公四年春,楚武王将讨伐随国,行前感到心神不宁,告之于邓曼。 邓曼叹曰:“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若师徒无亏,王薨于行,国之福也。”[3] 她从物满而亏、物盈而荡的自然之理,推断出楚武王福禄已尽,并预言此次出征,如果仅仅是武王卒于军中,而军队没有收获也没有损失,就是万幸了。事情的发展证实了她的预言:武王死在途中,幸令尹斗祁与莫敖屈重机警,秘不发丧,以楚王的名义入随并与之订盟,功成而返,直到军队渡过了汉水才公布丧事。

文学理论教程A__B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a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 1.文学文本:.文学文本又称本文,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它是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和形象系统,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2.陌生化: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3.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在阅读之先或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在心理上形成的一个既成的心理结构图式。 4.原型:原型即原始意象,它是容格对艺术客体的解释,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原型是一切心理反应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这种形式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它是悠远的历史起点。5.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 1.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2.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3.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4.构成文学叙事的三方面涵义是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5.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 6.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六因是指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思想。 7.文学话语活动的五要素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8.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括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 9.常见的风格形态分类包括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 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块基石是对象化理论、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 11.中国古代文论的心理学观点主要有虚静说、神思说、妙悟说、性灵说。 12.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包括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 13.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14.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标准是美学观点、历史观点。 15.文学接受对象的文化属性包括认识属性、审美属性、文化价值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论文、点评、随笔、序跋。 17.文学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包括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地域风情 18.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首尾接续式__ 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 19.三国时期王弼关于本文层次的说法是言、象、意。 20.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_生活积累、艺术构思、物化传达。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 1.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1.②④ ①寓庄于谐②阳春白雪③曲高和寡④下里巴人⑤文以载道 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 2.①②③⑤ 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 3.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 3.①②④ 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 4.依据手段和材料,艺术可分为: 4.①②③⑤ ①表演艺术②造型艺术③综合艺术④影视艺术⑤语言艺术 5.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5.①②③

《西游记》中三类女性形象分析

《西游记》中三类女性形象分析 文/ 李君兰 明代中后期,由于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展,市民队伍的壮大,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继《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之后,《西游记》逐渐被广大人民接受。《西游记》最早感受时代剧变前的气息,因而在体现新的时代精神上有异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西游记》为我们塑造了丰富的女性形象,为我们了解女性提供了平台。如果说对人的解放首先是对女人的解放,那么,要想理解人,首先要了解女人。经过对《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整合,女性可以分为无情无欲的女神,他们是理想中的女性,是楷模的代表,有情有欲但能理性对待的世俗女性,她们生活在传统贞洁观念的束缚下,完全不能控制自己欲望的女妖,她们被视为祸水,警戒男士望而远之。 ●一、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20世界西方最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对很多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曾将他与马克思、爱因斯坦一起看作现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的经典理论也为我们研究《西游记》中的女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可以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重人格结构。所谓“本我”就是遗传下来的动物的本能,是一种原始动力机制,是个性中与身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结构部分。它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基本由欲望组成,它的目标是毫不掩饰的满足身体本身的欲望,“本我”过程是潜意识的、非道德的,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

它无条件地按照“快乐原则”行动。弗洛伊德把“本我”看作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及出生后的被压抑的欲望。“超我”是代表一种对本我的道德限制,即良心、理性等,它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是个性结构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系统,它充满了清规戒律。“超我”使“自我”摆脱“本我”的纠缠,规定着道德的标准,按照社会规范和要求活动,其行为准则是“道德标准”。“自我”,代表理性和机智,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内涵,是意识的主体结构部分,它既要满足本我的要求,又要使之符合现实。在现实原则中感受情感。 ●二、三类女性形象分析● 《西游记》中的女性的确数量不少,从本质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女神,她们清心寡欲、爱好和平、在唐僧取经路上给了很多帮助,是当时社会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一类是世俗女性,她们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她们有常人的七情六欲,但不能放纵自己的情感。否则,就要受到当时社会的谴责和封建礼教的枷锁。还有一类是女妖,她们对自己的欲望不加节制,任由其膨胀,她们热烈的追求唐僧,给唐僧的取经之路造成了很多阻碍,她们最终自食恶果。在分析这三类女性形象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与弗洛伊德的三重格理论相稳合。 (一)具有超我人格女神形象 《西游记》中的女神形象非常多,比如七衣仙女、王母、观音、嫦娥、太阴、风婆电母、毗蓝婆、四圣(黎山老母,观音,文殊和普贤)所化母女等,有十几个,她们多是一些有着菩萨心肠的仙佛,清心寡欲,她们总是救唐僧师徒于危难之际,对于唐僧师徒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也正应为如此,作为女神的女性,是整个人类崇拜的偶像。作者将这些女性塑造的完美高大,代表了作者心目中超我的女性形象,这类女性被当时社会认可,被人们推崇。是当时社会世俗女性学习的楷模。对于小说中的其他女神,作者只是轻描淡写,我们对其印象也不深刻,着墨较多的女性是观音、嫦娥等几位女性,

文学的定义

[文学的定义(狭义)]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 [文学接受]文学作品具有潜在的审美意义,但不能自己释放出来,作品的审美意义有待于读者的阅读。文学接受就是要使文学文本的潜在的审美意义得以实现。只有通过文学接受,文学作品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文学接受是文学文本的意义得以衍生的惟一环节。 [文学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学批评泛指对文本的一切阐释,从新书的评介到系统的理论研究都包含在其中。狭义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在鉴赏的基础上,运用某种理论对文学文本及其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阐释活动。 [文学欣赏]是一种积极接受。文学欣赏的积极性表现在,要求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注重感受、体验,要有与自身经验相关的感受、体认和想象。读者为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以构成审美意象,实现对作品的理解并获得美感愉悦的精神活动。 [召唤结构]当代德国美学家伊瑟尔首先提出的一个接受美学的概念。文学文本所使用的语言是表现性或描写性的,于是形成了非文学文本所没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形成了文学文本所特有的结构特征,这就是“召唤结构”。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存在,使文学文本具有了召唤和推动读者参与文学创造、开拓想象空间的可能。 [期待视野]接受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姚斯将其称为接受理论的“方法论顶梁柱”,是指文学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包括接受者从已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文学形式和技巧的了解以及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它相当于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先在的“图式”。 [共鸣]通常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指由于读者的思想情感,或经历遭际,与作家表达的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相通或相似,从而受到深刻打动,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文学形象]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文学形象有不同的类型,大体上分为三种:语象(非描摹性);形象(描摹型);意象(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文学形象的特点:间接性;心象性;概括性;符号性。 语象是由各种语言用法所创造的、非描摹性的、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语言形象”。语象是一种因语言修辞激发了人的想象,存在于感受中的形象。 狭义的文学形象,专指能够引发视觉联想和想象的描摹性形象,其特点在于通过语言的描绘,使人联想到某种物像。 意象在文学理论中,意象指的是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的一种形象,即表意之象。“象”因“意”生,“象”为“意”的显现提供感性形态。 (教材P.33)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是指,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用语言表现的形象只能以概念符号的形式呈现,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1)文学形象的间接性要求创作者和接受者都须在语言文字方面具备一定知识。 (2)文学形象的间接性还意味着接受者必须具备将概念性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语象的能力。文学形象的心象性是指文学可以借助语言符号,把那些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捕捉的各种心理活动,如情绪、情感、思绪、感受等等,转化为可以感知的艺术形象。 概括性文学形象是具体的、个别的、感性的,但是又必须包含大于这种个别性和具体性的内涵,使其具有大于其本身的蕴意,即具有言外之意或象外之象。 形象不仅是文学的表现形态,而且也是文学传情达意的“语言符号”,具有所指性和隐喻

女性文学

社会性别: 即一般所说的性别。主要是指自身所在的生存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包括家人、朋友、周 围人群、社会机构和法律机关的认定等.是人基本的社会属性之一. 一般这六种属性或全为男,或全为女,是一致的. 历史来源 社会性别首先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格·如本(Gagle Rubin )在1976年提出的,这对西方的妇女研究有重大的促进和发展。其一,社会性别的提出是对生理性别的批判,提出了男(male)女(female)应从社会、文化的背景去理解的问题。其二,社会性别的提出,强 调“后天”对“先天”影响,指出社会制度、法律、价值观对妇女的歧视而造成政治、文化、经济上的压迫。其三,实现男女平等的道路有待于建设一个平等的社会制度,创造一 个平等的文化。 核心 社会性别(Gender)是当代妇女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女权主义学术的中心内容,它区别于以人 的生物特征为标志的“生理性别”,指的是以社会性的方式构建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 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人类社会中两性不平等的实质和根源,认为:男女两性各自承担的性别角色并非是由生理决定的,而主要是后天的、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形成的;男女两性在社 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和评价(如男高女低、男优女劣)、关于性别的 成见和对性别差异的社会认识等等,更主要的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又反过来通过宗教、教育、法律、社会机制等得到进一步发挥和巩固,在国家参与运作下被规范化、制度化、体 制化、两极化(男女二元对立)、社会期待模式化。 人的性别有两种:一是生理性别,一是社会性别。生理性别是指男女在生理结构方面的差异,在英文中对应sex一词。社会性别是指基于生理性别的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 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两性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 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表现为社会对男女在婚姻、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领域所扮演的角色的固定期待。例如,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老师、朋 友或强制或潜移默化地告诉我们:男孩子应该坚强、勇敢,女孩子应该温柔、娇弱、善解 人意等等。 综述 人的社会性别是在对家庭环境和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反应中形成的,并在社会文化的变化中 不断改变。人的社会性别不仅因时间而异,而且因民族地域而异,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构成。社会性别理论打破了性别不可改变的宿命观,对传统的性别观念提出了挑战。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大全

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 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 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提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作者。 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 文学的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 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围城》女性形象分析

《围城》女性形象分析 姓名:彭维勇 摘要: 从众多研究《围城》中女性的文章中,我们不难发现,往往是从男性的视角对女性形象进分析,其结果多是对女性的批评和贬低,极少从女性的视角来洞察女性。在吸收、融合、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试着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从女性自身意识的觉醒,来对《围城》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当然,虽然本文是以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审视,但不是强调要与男性对抗或与男性搞分裂主义,只是想要为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的生存权、话语权。本文通过对这篇小说女性形象的分析,启示读者去读经典作品时应该将那种男权思想避开,尤其提醒女读者应该要客观理性的去读经典作品,以期避免中男权思想的毒。 关键词:男性偏见、女性主义视角、女性形象 前言 《围城》是一代国学大师钱钟书于一九四四年动笔,一九四六年完成的,它曾被誉为“最伟大的小说”。它是一部喜剧也是一部悲剧,包含着对恋爱婚姻的讽刺和评论——婚姻如同一座被围困着的“城堡”,里面未必就是幸福。许多研究者和作者一样以男性的视角来看待围绕在方鸿渐周边的女性,在鄙视方鸿渐懦弱的同时也鄙视和同情那些将婚姻视为救命稻草的女性们。同为女性,从女性读者的视角,我似乎看到也听到了她们无辜的呐喊声。生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她们,注定已不再是有浓厚封建思想的女性,她们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但成长于中国有几千年传统文化氛围下的,她们又不得不内化了关于婚姻的一些传统文化心理。 小说中的人物在钱钟书先生的笔下栩栩如生,尤其是和方鸿渐有莫大关系的那四位女性: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被塑造得各有特点。本文则以女性主义的眼光,根据这四位女性的成长及生活背景剖析她们的情感世界及形成的

10、文学风格

第十讲文学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风格概念:风格界定;风格与创作个性;风格与话语情境;风格的特性; 2.了解风格的形态: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 知识谱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义: 一、风格界定 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特性。是否有成功的和成熟的文学风格,是衡量文学作品的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如阳刚、阴柔、简约、繁缛、典雅、朴素、幽默等都是美。风格既可以给人以形式上的满足,也可以陶冶人心。雄浑刚健的风格可以壮人胸襟,清新俏丽的风格可以舒人心脾,俊逸疏野的风格可以养人性情。高山瀑布、长桥卧波、芙蓉出水、皓月当空、平沙落雁、茂林修竹等,无不有其风格韵致,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但是,文学风格又是一个涉及面广泛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历来存在种种不同理解。 1.风格的词源辨析。在论述风格问题时,需要首先简单梳理风格一词的来源。西文的风格( style )一词源于希腊文,原义为木堆、石柱和雕刻刀等。希腊人取后一种含义,引申而指组成文字的特定方法,或写作和讲话的特定方式。这就是说,风格在西文里通常是指组成文字的特定方法、或写作和讲话的特定方式。 需要注意,“ style” 一词译成中文时,常有两种不同含义:一是指“风格”,二是指“文体”。这两个译法都注意到特定语言组织方式这一基本含义,但前者偏重于特定语言组织方式与人格或个性的联系,而后者偏重于特定语言组织方式本身。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个词的用法就更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难以认同,而只能根据具体上下文(语境)去理解了。 2.风格本质和内涵的探讨途径。这里不妨梳理出两种不同探讨途径:一是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方面理解风格,强调风格的语言修辞内涵。这在 20世纪形成了现代“文体学”(stylistics)。这一途径突出了作品语言形式对于风格的重要性,有其合理处,但忽视了风格中的人格内涵。二是从人的个性或人格在文学作品的语言组织中的投射去理解风格,突出风格与人的修养、气质和经历等个性特质的联系。中国汉代扬雄提出“言为心声”的观点,法国学者布封主张“风格即人”,都不约而同地把风格看成是人格的自然流露。这一途径不是突出风格与作品语言形式的关联,而是深探风格的人格内涵,显然有其合理性。但是,风格如果不与语言形式联系起来,却是难以说清的。需要综合这两条途径的长处,克服其各自的偏颇,而形成一条同时关注风格的语言内涵和其人格特征的综合途径。 3.风格的定义。什么是文学风格呢?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风格有三个基本要素:创作个性、话语情境及特性。下面依次阐释。———————————————————————————————— 问:西文的“风格”一词的原义和引申义是什么? 答:西文的风格( style )一词源于希腊文,原义为雕刻刀,引申而指组成文字的特定方法,或写作和讲话的特定方式。 问:西文“风格”一词译成中文时往往有哪些不同用法? 答:西文“风格”( style)一词译成中文时,常有两种不同表述:一是“风格”,二是“文体”。这两个译法都注意到特定语言组织方式这一基本含义,但前者偏重于特定语言组织方式与人格或个性的联系,而后者偏重于特定语言组织方式本身。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这个词的用法就更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难以认同,而只能根据具体上下文去理解了。所以,对于“风格”一词需要具体分析。———————————————————————————————— 二、风格与创作个性 文学作品的风格总是同作家的创作个性紧密相连的。无论作品的语言形式如何复杂,作家的创作个性都必须从中以无可置疑的方式清晰地显现出来。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重要要素之一,是作家表现在作品中的个人性格特征。形成作家创作个性的因素很多,其中重要的有:世界观、艺术观、审美理想及艺术才能等。

浅论“十七年”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浅论“十七年”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无论就20世纪文学的宏观视野还是从当代文学的具体 构架来看“十七年女性文学”都是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它似 乎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颇难跨越但又必须要跨越的一 道“坎”。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研究的深入,作为特定历史阶段和文化现象的“十七年女性文学”才逐渐浮 出水面,受到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尽管在“十七年女性文 学”“是什么”、“怎么样”以及文学资源的评判和转换等问题上 彼此存在明显的歧义,但要求摆脱旧有的政治决定论的思维模式,努力构建合历史、合目的也合乎文学本义的新的阐释体系,则已成为大家的普遍共识。 十七年女作家队伍颇有一种“枝繁叶茂”的气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十七年女性文学同时也曾面临着被遗忘的尴 尬局面。一方面,五六十年代政治的泛化使女性文学丧失主体地位,文学素质的稀薄使其无法超越时空而为新时期的读者 接受;另一方面,不少研究者对“十七年女性文学”这个概念的 能指与所指产生异议,认为十七年女作家的创作大多忽视或 回避女性意识,取无性化或雄性化姿态,基本失掉了所谓“女性文学”存在的依据与特征。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认识稍嫌简单,可以说过于片面化。因为它忽视了历史的传承脉络与作品的多重解读。从总体上看,不得不承认它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女

性文学的特质:出自女作家之手,在对社会生活和女性生活的文学表现中或隐或显地融入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审美体验。下面试以“十七年”的女性小说文本为例,略作分析。 一女性的视角柔婉的笔致 孤立地看,作为一种个人伦理的“女性话语”也并不比集体主义更有意义。传统所掠夺女性的莫过于她们没有社会参与权,而革命则带来了女性参与社会创造的可能。因此,这一逻辑演绎的结果必然是,最能体现革命功能的正在于女性的社会存在部分。但无限制的伸张女性的社会文化内容,必然会不断挤占女性情感的空间,最终也可能导致女性自身的彻底解构。因此无性化的文本实乃为女作家情感高度压抑的表征。这种压抑在无法通过文本的内容获得释放的时候,便只能在艺术风格的显现上得到些微的消解。 “十七年”女性小说的艺术特色主要由三个方面:首先,从语言风格来看,十七年文学普遍呈现出严肃而近板、豪壮而近嚣的整体特征,而女作家的语言却时常流露出些许温婉、细腻的女性特色。如草明的《原动力》,郭沫若曾对草明《原动力》的评价是:“以你的诗人的素质,女性的纤细和婉,把材料所具有的硬性中和了。我特别喜欢第九章几位女性采山里红那一段,写得真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1]而宗璞的《红豆》中,江玫初恋的羞赧,热恋的缠绵,以及爱情革命二者不可兼得时的彷徨痛苦,都通过江玫的内心加以展示。杨沫的《青春之歌》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与答案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4.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 5.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6.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7.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以《倾城之恋》、《金锁记》为例 摘要:张爱玲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无疑是一个惊艳了时光的存在,她的文字、她的旗袍似乎已经牢牢地嵌入了上海的一砖一瓦中,烙进了上海的肌理中。同时在她的文字中也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各自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本文将就《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和《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为例,进行一个大致的比较分析,以此来增进我们对于张爱玲的了解与认识。 关键词:出身经历性格结局 “一座城市的覆灭,成就了一段无望的爱情。”有多少人因为这样一句话的吸引而去找到《倾城之恋》这本书来看?张爱玲将白流苏与范柳原这两个“自私的人”放到了香港这个繁荣与危机同在的城市,让“自私的女子”与“自私的男子”在这样一个动乱的城市里相互依靠却又相互利用,最后终于互诉衷肠、表白心意,成就了一段传奇,成为了许多男男女女的向往。 而在张爱玲的另一部作品《金锁记》中的主人公曹七巧的故事却让人不怎么喜欢。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爱上了一个男人,却偏偏嫁给了他病怏怏的哥哥,做了他的嫂嫂,整日里面对一群善于搬弄是非的妯娌,连丫头也可以肆无忌惮地欺辱她。在这样的处境下,丈夫无法给与她庇佑,心上人也对她避之不及,娘家人只当她是全家的摇钱树,贪婪地频频伸手。于是之后的曹七巧变得相当厉害,斗败了妯娌,拽住了婆家的大权,主宰了儿子女儿的人生,报复了心上人的无情,将其他人的人生变得与自己一般痛苦。最后她的儿子恨她、女儿怨她,心上人远离她,所有的人都对她恭恭敬敬。于是,她成功地引起了读者的厌恶。 白流苏与曹七巧,同为女人,怎么就一个终得圆满,一个孤老终身呢? 流苏,一个听起来就比其他的七巧之类的名字要美得多的名字,出身世家,虽然家族早已败落,家中也是人丁旺盛,所以通晓人情世故,天真无邪却也不乏心机;曹七巧,麻油店老板的女儿,自小被派到柜台买油,接触到的是最最底层的老百姓,见识到的是最最平凡不过的家长里短,可以说是在人民内部成长起来的好孩子,拥有的是劳动人民特有的淳朴,真正天真质朴。两个人比较起来,似乎是自然成长起来的曹七巧更讨喜一些,“买油西施”,人们如是称呼。

文学风格论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论 无论古今中外,大凡优秀作家的创作,总是有着鲜明的个性,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的时期、地区,那些创作风格相似或相近的作家,又可能形成一定的文学流派;而那些具有较大势力的文学流派,则往往以其自觉的理论主张、艺术追求和创作实绩,在文学领域内掀起风靡一时、影响深远的思想潮流,这就是文学思潮。总之,文学风格、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乃是文学创作达到一定水平和境界所形成的重要现象。 一、文学风格的涵义 在文学史上,不同作家的作品在文风、趣味、情调、境界上往往是相去甚远、迥然不同的,李白与杜甫,一绮丽飘逸,一沉着典雅;鲁迅与郭沫若,一冷凝犀利,一淋漓 酣畅;巴尔扎克与雨果,一形象真切,一热情澎湃;米兰·昆德拉与萨特,一寓意深邃,一观念直露。而这一切,都是每个作家文学风格的表现。 中西方文论很早就开始了关于风格的研究。在古代希腊文和拉丁文中就有“风格”一词,在希腊文中该词表示那种长度大于厚度的直线体,其中有一个含义是指写和画所使用的雕刻刀;罗马人吸收了这一含义,扩展为技巧、手法、笔迹的意思,在古罗马作家特伦斯、西塞罗以及其他人的著作中,该词指组成文字的特定方式,进而指用文字装饰思想的特定方式。我国古代不大用“风格”一词,与之相对等的是风趣、风气、风神、滋味、格调等概念。 那么,什么是文学风格呢? 文学风格是一个带有总体性、全局性的概念,如果只是孤立地取出其中某一个方面、某一种因素而不及其余,势必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关于风格,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那就是18世纪法国学者布封在一篇名为《论风格》的演说中提出的“风格就是人”的命题,这一命题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即风格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主观精神修养为根柢,包括人的道德、品格、情感、胸襟、趣味等等。唯其如此,这一命题才赢得了后来许多人的认同,黑格尔说:“法国人有一句名言:‘风格就是人本身。'风格在这里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式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见出他的人格的一些特点。”(黑格尔:《美学》第1卷,第372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马克思也说:“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风格就是人'。”(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页。)我国古代文论中历来也有“文品即人品”、“文如其人”的说法,意思也大致接近,较早是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所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后来宋濂在《林伯恭诗集序》中说:“诗,心之声也。声因于气,皆随其人而著形焉。”叶燮在《原诗》中说:“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也说:“诗品出于人品”。以上这些论述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即文学风格乃是以作者主观的人格修养为根基,作者的人格修养常常能够在作品中表现出来,有什么样的作者,便会有什么样的作品,以何种人格修养作为根基,作品便会呈现出何种品位、趣味和格调。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综述

MOUNTAIN FLOWERS 并不是所有的女性写作都是女权主义的,但许多女性主义文本反映了女权主义所关注的问题。在文学批评界,传统的文学批评因为倾向于以男性经验为基础进行普遍性的阐述而受到攻击。传统批评方式认为文学经典作品表达永恒不变的真理,而这种真理不受性别等世俗问题的影响。女权主义者则认为,这种批评方法拒绝承认经典文学作品常常推崇男性价值观和利益,从而使得男性偏见制度化和机构化,女性主义者因此必须提高女性对于性压迫这一事实的觉悟。这一时期的开拓性文学批评作品《性政治》选用了男性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性政治分析的依据,披露了在文学这种父权意识文化产物中的性别偏见和性暴力,解构了经典文学作品中被贬损的女性角色塑造。女权主义者力图通过提倡对于文学中女性形象的重新评价来唤醒人们对于女性价值的再认识。第二次浪潮中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在揭露文学作品中父权偏见的同时,还努力挖掘和定义女性自己的文学传统,包括寻找和再版那些被湮没被遗忘的女性作家及作品,以及对于女性生活、创造力、风格、体裁、主题、形象等性质的重新定义。随着性别意识的不断加深,女权主义者大力提倡一种抵抗性阅读,其目的在于揭露女性是如何被迫去认同文本中压迫女性的性别偏见的,并且培养一种真正从女性视角进行阅读、拒绝与自己的压迫者合作的女性读者。这种观点在朱迪丝?菲特利(Judith Fetterley)的作品《抗拒性读者》(The Resisting Reader,1976)中得到极为充分的表达。 女性主义质询在人类社会中,妇女为什么总是扮演从属于男性的角色。它关注在历史中妇女的生活是怎样变化的,探讨女性的经验与男性的有什么不同,不管是作为一种实质性的本体论或者心理差异的结果,还是作为历史印迹和社会结构的结果。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女性创作的文学是怎样表达或表现女性生活与体验的特点的。它也研究男性主宰的法则,以了解男性是怎样运用文化来推进他们对女性的主宰的。 从总体上讲,女性主义有一个漫长的政治史,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至少在英美发展成了一种实质性的力量。照玛丽?伊格尔顿(Mary Eagleton)的说法,弗吉妮娅?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当代女性主义论争开创之母”,她宣布了许多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而且她本人也成了某些论争展开的场地;伍尔夫的两个关键文本对女性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即《一间自己的屋子》(A Room of One’s Own,1929)和《三个畿尼》(Three Guineas, 1938)。她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女性与男性相比在物质上的不利,第一本书集中讨论女性文学生产的历史与社会语境;而第二本则讨论男性权力与职业(法律、教育、医疗等领域)之间的关系。 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她还争论说,女性写作理应发掘女性经验,而不应该只是对两性经验的比较和对照。因此,这篇文章成为探讨女性写作传统可能性的一个早期宣言。伍尔夫对女性主义的主要贡献是,她认识到性别、身份是一种社会建构,能够受到挑战和发生形变。她拒绝“女性主义”意识,要求自己的女性性(femi-ninity)处于无意识状态:“像女人那样写,但是像一个忘记自己是女人的一个女人”(伍尔夫),她挪用了布鲁姆伯里文人圈子里“双 性同体”(androgyny)的性伦理,希望在“男性”的自我实现与“女性的”自我消灭之间实现一种平衡。在这一点上,一些女性主义批评家,特别是伊莱恩?肖沃尔特认为伍尔夫在两性冲突中采取了一种被动的撤退立场,但托里尔?莫娃(Toril Moi)则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解释,她认为这是伍尔夫的一种策略。莫娃借取了克里斯蒂娃把女性主义与先锋派写作结合在一起的观点,提出伍尔夫的兴趣并不在男性与女性写作的平衡上,而在固定的性别身份的彻底移置上,她在自己的现代主义小说中打散了那些固定的观点,从而拆解了本质主义的性别观。 莫娃争论说,伍尔夫反对的只是那种颠倒了大男子沙文主义的女性主义,她对女性写作的独特性有十分清醒的意识。她认为,女性写的之所以与男性写的不同,并不是因为她们在心理上与男人不同,而是因为她们在社会地位上与男人不同。因此,她要写作女性经验的意图就是要发现描写女性生活受到限制的语言表达形式,她相信,当女性最终获得了与男性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平等之后,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了。 照哈姆(Maggie Humm)的说法,波伏娃及其《第二性》则成为“第一潮”女性主义的终结。《第二性》显然充塞着第一潮阶段的“物质主义”,但它也认识到两性之间在利益上有广大的不同,并严厉抨击男人在生理、心理与经济上对女人的歧视,从而召示了第二潮女性主义的到来。 此书极为清晰地确立了现代女性主义的根本问题。当一个女人试图界定自己时,她开始时一定说“我是一个女人”;而没有一个男人会说“我是一个男人”。这一事实揭示在“男性的”(masculine)与“女性的”(feminine)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对称:男人界定的是人,而不是女人,这种不平衡可以追溯到《旧约》。女人散布在男人中间,没有自己单独的历史,没有自然的团结;她们也不像其他受压迫团体那样结合在一起。女人被铆进了一种与男人不平衡的关系中:他是“一个人”,而她只是这个人的“他者”。男人的主宰巩固了一种屈从的意识形态气候:立法者、牧师、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竭力说明,女人的从属地位是上天的意志,对人世是有利的。按照伍尔夫的说法,女人作为“他者”的假定被女人自己进一步内化了。 波伏娃的著作仔细辨析了性(sex)与性别(gender)的差异,而且看出了社会功能与自然功能之间的互动关系:“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文明。只有另一个人的干预,才能把一个人树为他者”(波伏娃)。正是与生理学、心理学、生殖、经济等相关的阐释系统建构了那“另一个人”(男性)的在场。波伏娃对“是一个女性”(being a female)与“被建构成‘一个女人’”(being constructed as‘a woman’)作了重要区分,由此她能够在女人只要求打破她们的客观化处境时彻底摧毁父权制。与其他“第一潮”女性主义者一样,波伏娃要求摆脱生理差异获得自由,她也同样不信任“女性性”,这样她也就与一些当代女性主义者划清了界限,后者更多地强调女性身体与无意识的重要性。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综述李丽琴 1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