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

第一章古希腊文学(P7-P23)

公元前1200年至前800年,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英雄时代”或“荷马时代”,主要文学或成就是神话或史诗。

一、神话

1、起源

2、系统

(1)神的故事:奥林波斯神统(以山命名);人,普罗米修斯,善与恶,“先觉者”(2)关于英雄的传说:起源于祖先的崇拜赫拉克勒斯

(3)还包括一部分关于生产知识的传说

3、希腊神谱

大海神(蓬托斯)

司法女神

天神……(忒弥斯)普罗米修斯

大地神(乌拉诺斯)巨神

(盖娅)大地神(盖娅)提坦(伊阿佩托斯)

老辈混沌神地狱神神族女神

神谱(哈俄斯)(塔耳塔罗斯)六儿(瑞亚)新辈神谱

爱神六女天神(接下表)

(埃罗斯)(克洛诺斯)

雷电神:宙斯(罗马名:朱比诺)

天后:赫拉(罗马名:朱诺)

海洋神:波塞冬(罗马名:尼普顿)

农神:得墨忒耳(罗马名:科瑞斯)

太阳神:阿波罗(罗马名:阿波罗)

战神:阿瑞斯(罗马名:玛尔斯)

火神:赫淮斯托斯(罗马名:武尔坎)

神使:赫尔墨斯(罗马名:墨丘利)

女战神:雅典娜(罗马名:弥涅耳瓦)

爱神:阿芙洛狄忒(罗马名:维纳斯)

月神:阿尔忒弥斯(罗马名:狄安娜)

家神:赫斯提亚(罗马名:维斯塔)

4、“神人同性同形说”(P9)

是指人们认为其他生命体或者类生物体都具有人类的情感,甚至具有自己的性格特质的一种观点。

所谓“同形”就是神和我们一样,有着人的形态和肉体。希腊的神之所以被崇奉为神,不是由于他道德上的崇高,甚至也不是因为他比人更有智慧,而是因为他比人具有一副更加健美的肉体。

所谓“同性”指的是希腊神话中神与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神,他们具备人类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性格也十分鲜明。在希腊神话中神和人一样,有爱,有恨,七情六欲样样具备,甚至好嫉妒。比如天后赫拉,爱虚荣、嫉妒,天神宙斯:残暴好色,有时在道德上还不如人。他们不同于人的地方就是他们长生不死,具有无比的智慧和法力。这反映了希腊人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

5、希腊神话的特点:

A、神人同形同性: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他们具备人类的思想感情,性格也十分鲜明。

B、充满了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

C、希腊神话虽然相信神、相信命运,但强调的却是人的力量和人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与现实的热烈追求,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6、评价:

(1)希腊神话很早便摆脱了兽形妖灵阶段,走上了神人同形同性的道路。

(2)其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他们具备了人类的思想感情,性格十分鲜明。

(3)希腊神话中充满了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4)希腊神话强调人的力量和人的奋斗精神,所以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5)希腊神话在世界神话中保存的最完整,因而内容最丰富多彩。

二、荷马史诗(P17)

1、关于荷马

2、艺术特点

A.荷马史诗在情节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一种严密而奇特的“环形结构”(ring composition)。所谓“环形结构”即是在荷马史诗大到整体、小到每一卷,甚至数行诗歌中都似乎存在着某种环形、对称的结构。譬如C.H.Whitman设计的图表(上半部分为第一卷的内容,下半部分为第二十四卷的内容,虚线表示插曲):

瘟疫与葬礼

争吵与俘获

忒提斯与阿克琉斯—祈求宙斯

克律塞伊斯之旅

忒提斯与宙斯:接受英雄的请求

俄林波斯山上的争吵

俄林波斯山上的争吵

忒提斯与阿克琉斯:修正英雄的请求

忒提斯与阿克琉斯—来自宙斯的消息

普里阿摩斯的赎子之旅

和解并归还赫克托尔的尸体

赫克托尔的葬礼

环形结构对于史诗的演唱者和作者来说,由于符合认知心理学原理而具有助忆、论证等功能,并表达着古典观念中对理性精神的追求。此外,荷马史诗无论是《伊利亚特》还是《奥德赛》都采取“从中间写起”的叙述方式,把大量事件作为背景加以追述。亚里士多德认为,史诗诗人中唯有荷马摆脱了历史的局限,着意于摹仿一个完整的行动,避免了“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摒弃了“散沙一盘”式的整体布局。

B.荷马史诗在细节描写上非常出色,如第二卷中对双方军容的描写。作者仔细提到希腊军的船只、士兵数目,对带队将领及其身世等都一一加以介绍。

C.荷马史诗的语言艺术历来为人所称道。荷马善用比喻,也喜欢采用“程式化”的短语或饰词来凸显被修饰事物特征,并借以增强凝重、肃穆的诗品特征。此外,在荷马作品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手法交相辉映,有时他也采用烘云托月手法来加强他的主题。

3、《伊利亚特》

特洛伊战争组后几十天发生的事,主要描写英雄的悲壮。

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十年的战争(从中间写起,单刀直入法);(人物关系)

A、“宙斯的意愿”:找出事物的发生原因,整次格局,使一切符合秩序,歌颂公平与正义

B、众神的意蕴:理性(原则和立场)、生活和希望、勇气和智慧、饮宴和欢笑中的不朽生命

C、理想生活:享乐主义

D、英雄理论:荣誉、面子

E、社会地位:英勇、健美

F、主角:阿基琉斯的愤怒是主题。

G、愤怒一:阿伽门农看上并抢夺了阿基琉斯的战利品——特洛伊城老祭司的女儿,阿基琉斯在大帐内与之争论未果后,带领自己的人马退出战斗。

愤怒二:朋友战死、盔甲破裂

H、阿基琉斯人物分析:少时杀龙、沐浴龙血、刀枪不入(除脚踝)、残暴任性而又仁义

三、《奥德赛》(又译《奥德修纪》)

(一)《奥德赛》中的古典政治学

A、生存

B、权利

C、明智

主人公:奥德斯修忒勒马科斯(子)佩涅洛佩(妻)

死者已矣,死去人仍活在生的人心里,个人与群体密不可分,作为凡人的某些甘美,个人与群体是密不可分的,生命是轮转的,生与死是不可分割的。

D、阿克琉斯之踵与塞壬的歌声

(二)评价:

1.贯穿两部史诗的共同思想是热爱现实,肯定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态

度。

2.史诗结构巧妙,布局完整。例如,《伊里亚特》从十年战争中截取战争最后一年的

51天,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与息怒贯穿全诗,具体描写也只集中在4天的激战。这样的结构突出了歌颂英雄主义的中心思想。

3.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既具有氏族英雄的共性,又有初步的个性特征。

4.史诗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诗中比喻丰富多彩,贴切生动,新鲜而又奇特。

5.局限性:史诗形成的时代还是人类的童年时代,无法正确理解客观事物的法则,因而把人的行为归结为神的意志;带有明显的贵族阶级观点。

第二章希腊戏剧(P23)

(一)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600年,是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制逐渐形成的时期,历史上称为大移民时代。这一时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萨福:言情诗

阿那克里翁:颂诗、情歌

(二)公元前6世纪末之公元前4世纪初,是希腊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主要成就是戏剧和文艺理论。

1、埃斯库罗斯——伟大的战士(P24)

(1)《普罗米修斯》:第一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惹怒了宙斯,接受了三万年的惩罚,赞美了所有为人类事业奉献自己的崇高精神。

古希腊命运观的深层转换,“在这里,传统从各个相反的方向奔涌而下,最终在史诗的表面下归于平静,正是史诗掩盖了许多分支的河流。”

普的痛苦:不能说自己的命运和他人的命运

三种命运:人类、宙斯与诸神、普罗米修斯

(2)《俄瑞斯忒斯》: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政治生活之如何可能女:克里泰墨斯特拉;男:埃祭斯托斯、俄瑞斯忒斯

2、索福克勒斯——古老信仰的坚守者——“戏剧艺术的荷马”(P26)

(1)《安提戈涅》:“恶法非法”

(2)《俄狄浦斯王》:“认识你自己”——“十全十美的悲剧”:杀父娶母

其主题:探讨命运。

拐杖是俄狄浦斯的工具、凶器、权杖

人物:克瑞翁、先知忒斯西阿斯、伊俄卡斯忒、老王仆人

结构特色:1、“闭锁式”结构。2、突转:指的是人物命运在情节发展中急转直下,从顺境向逆境,或者从逆境转向顺境。表现了人与命运的冲突,通过具有坚强意志的英雄对无法抗拒的命运的斗争,强调了人的自由意志和不屈的精神。3、发现。4、倒叙。5、悬念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之谜

诗人表达了人与命运的冲突。具有坚强意志的英雄对无法抗拒的命运的斗争构成了尖锐的悲剧冲突。

亚里士多德曾经给予它很高的评价“十全十美的悲剧”。以《俄狄浦斯王》为代表的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标志着希腊悲剧艺术的成熟。

3、欧里庇得斯——民主倾向最强的剧作家——“舞台上的哲学家”

《美狄亚》:1开场白;2、机械天神

为妇女地位的低下和命运的悲惨鸣不平,是其中心思想。

a、关注女性命运:评价他数显发现了女性。代表作:《美狄亚》—伊阿宋:贪图金钱和权势的利己小人。

b、非常善于抓住心理描写:评价他是“心理喜剧”的鼻祖。

4、悲剧的概念:伟大而痛苦的心灵发现

5、希腊喜剧:阿里斯托芬与旧喜剧(P31)

(三)公元前4世纪至前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文学,主要成就:新喜剧和田园诗古典时期的希腊喜剧被称为“旧喜剧”,主要是政治讽刺剧和社会问题剧。

在反战喜剧中,最著名的是《阿卡奈人》

第三章古罗马文明

(一)政治:法律与军事的大帝国(开放、务实)(立法、行政、军事)(P12-P17)

(二)基督教的传播与罗马帝国的瓦解

一、概述(P40-P42)

(一)欧洲封建制及其历史意义

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欧洲封建制确立

欧洲封建制的原则优于罗马帝国后期的专制政治和奴隶制政治,它将野蛮的个人主义纳入一种秩序的规范,将财产的私人所有包进一种体制权利与义务的契约。封建制的原则当然也优于日耳曼的氏族公社制,它不仅引入了相对先进的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使土地的私有成为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而且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通过宗主权和附属地位的确立使欧洲稳定下来。

(二)基督教文明

基督教会的功能:为死者提供庇护,为卑贱者提供机会

组织圣礼仪式和宗教活动

垄断《圣经》解释权

统治者的政治工具

基督文明:教义,普世的,脱俗的

教会,政治的,世俗的、入世的

二、中世纪世俗文学概述(P42-P54)

(一)英雄史诗(按时间及意识形态划分)

《贝奥武甫》:反映蛮族各部落还处于氏族社会末期的生活

《罗兰之歌》:欧洲各民族高度封建化以后的产物(忠君思想)

(二)骑士文学(骑士抒情诗与骑士传奇)

骑士文学的主要载体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

骑士抒情诗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骑士抒情诗的作者主要是封建主和骑士,但也有少数是社会下层出身的人。

骑士抒情诗之类很多,其中以《破晓歌》最为有名。

法国北方骑士文学的主要成就就是骑士叙事抒情诗。《特里斯丹和伊瑟》是流传最广的骑士叙事抒情诗之一。

古代系统:《亚历山大传奇》

拜占庭系统:《奥迦生和尼哥雷特》

不列颠系统:《亚瑟王之死》“圆桌骑士”

(三)城市文学

法国:法国的笑谭是一种韵文故事,内容是日常生活中滑稽与荒诞的事情,篇幅不太长。《列那狐传奇》,关于列那狐的故事是中世纪市民文学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英国:《坎特伯雷故事集》(杰弗里·乔叟),故事的重复或新编是中世纪文学典型的文学创作形式,《坎特伯雷故事集》就是这种创作的范例。

特色:

1、巧妙地运用一个大框架把许多故事组织到一起,乔叟挑选朝圣者为故事的人物,让故事发生在朝圣途中,描述朝圣活动使诗人得以把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物汇集在一起,他们相互碰撞造成戏剧性的场面,而他们的不同形象、经历和要求,讲述的不同故事组成了中世纪社会的全景画面。

2、在“总序”中展示了众香客的一张张绝妙的肖像,这些肖像既是中世纪讽刺文学中的一些固定的典型形象,又具有明确的个性和呼之欲出的真实感。

3、诗人成功地运用了中世纪文学中几乎所有重要的体裁:典雅爱情传奇、粗俗的滑稽故事、圣徒传、道德训诫故事、动物寓言、布道等。

4、故事的重复或新编是中世纪文学典型的文学创作形式,《坎特伯雷故事集》是这种创作的范例。

三、但丁和他的《神曲》(P55-P62)

(一)但丁生平

时代背景:见洛里哀《比较文学史》

政治遭遇

爱情历程

(二)《神曲》内涵及评价:“一出“神”的喜剧”、“两位领导人”、“三重历程”。

《神曲》的矛盾二重性(文化碰撞):近代意识和中世纪意识的矛盾

首先表现在如何看待祖国的前途命运。一方面但丁认识到统一意大利是拯救祖国的唯一途径,另一方面他所设想的统一方式却是空想的、错误的,把希望寄托在好皇帝和人们的道德完善上。

其次表现在对待宗教的二重态度上。一方面主张信仰上帝,为天主、圣徒、苦行僧唱颂歌,另一方面对现实中的教会罪恶做了全面的揭发与批判。

第三表现在对待现世人生的态度。一方面歌颂禁欲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又肯定现世人生,赞美人性,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意识。

第四表现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一方面采用中世纪文学的创作手法,如梦幻形式、象征手法、神秘主义描写;另一方面又显示出近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如写实手法、心理描写、运用意大利语写作,促进了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凡此种种,都表现出《神曲》的二重性,既有中世纪的一面,又有新时代的一面。

《神曲》的主题思想是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需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磨练,到达真理和至善的境地。它是作者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统一的寓言性总结,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1、思想内容上:

(1)对教会和神职人员的双重态度:批判教会和教皇,主张政教分离;但并不完全否定宗教。

(2)对世俗生活的双重态度:但丁是禁欲主义者,但他肯定现实生活的意义。

(3)对古代文化、人、神的双重态度:虔诚的基督思想,同时又有人文主义思想。

2、艺术上:

(1)结构上:传统的象征梦幻的手法、崭新的人文主义思想。

(2)知识性:奇异的幻想性、深刻的思想性。

(3)语言上:形象性、哲理性。但丁用意大利语写作(当时教会作家使用拉丁文写作)。

(三)《神曲》艺术特色:

《神曲》(《地狱》《炼狱》《天堂》)是典型的中世纪艺术的典型代表,在艺术上它宣告了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端,为文艺复兴的到来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①梦幻与现实的交融。《神曲》虽以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诗人的灵魂在理性和爱的指引下幻游三界达到至善境界的经历,有很浓厚的宗教幻想色彩,但作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尖锐复杂的党派斗争,反映了教皇和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这种梦幻与现实的交融,也反映了作者对基督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积极态度,体现了新文化的发展趋势。

②工整与协调的结构。《神曲》分为3部,每部33歌,加“序曲”共100歌。各部篇章基本相等。长诗采用连锁押韵式衔接,每部诗的结尾均以“群星”一词作结。作品在整体上工整而协调,如“地狱”是痛苦和绝望的境界,所以它的色调阴暗,浓淡不匀,自然景象也仅作为刑场的陪衬;“炼狱”是苦修和希望的境界,色调则柔和爽目,自然景色也明朗可观;“天堂”为幸福的境界,色调绚烂明丽。

③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神曲》从头到尾充满象征和寓意。森林、狮、豹、狼被称为《神曲》的四大象征。维吉尔代表知识和理性,贝亚特丽奇是爱和信仰的化身,他们象征着人的生活要有知识和爱的指引;三界三行是“人类精神”由罪恶到净化直至幸福的必然过程。“地狱”象征黑暗社会,“天堂”为理想境界,“炼狱”是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作品中的许多人物也有寓意。比如诗中的尤里西斯在汹涌的大海上西行,表现出不折不挠的精神,集中体现了作者思想和行动上的追求。

④《神曲》运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成,并采用了意大利的民歌形式。这就打破了正统的用拉丁文写作的惯例,使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民族特色。

(四)但丁《神曲》体现了近代意识与中世纪意识的矛盾。

1、自由意志:中世纪认为自由意志是人类受难的主要根源;但丁虽也承认自由意志使人堕落,但只要控制欲望、悔过自新通过修炼从迷惘、错误中解脱出来,人类可以达到至善和真理的境地。

2、异教精神:作品中贪心的教皇可以被打入地狱底层,古希腊、罗马的圣贤被安排在“候判所”。但丁评判事物的标准是人本身的理性与美德。

3、民族意识:但丁歌颂罗马帝国的光荣历史,诅咒意大利四分五裂的现状。

(五)《神曲》中的象征和隐喻:

1、主题象征性:

地狱——罪恶以及带来的苦难;

炼狱——对罪恶的忏悔和对意志的考验;现实和理想

天堂——光明至善的境界;

昏暗的森林——人生旅途的中途;

猛兽——尘世杂念和恶势力。

2、人物象征性:

维吉尔——理性和哲学;

贝阿特丽采——信仰和神学;

整个《神曲》——人的精神道德。

3、结构象征性:

诗中的诗句和材料,依三、九、十的数字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雄伟的建筑物。

(三:神学上的“三位一体”;十:完美)

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一、概述: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P65-P75)

(一)文艺复兴印象:14-16世纪发源于意大利而后遍及欧洲的,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二)历史背景

城市文化、教会堕落、古典的启示、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

(三)“文艺复兴”观念的演变

(四)意大利文艺复兴

(五)西欧、北欧的文艺复兴

(六)人文主义内容:人权反神权;以个性解放反禁欲主义;以知识理性反蒙昧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制度。

文艺复兴时期:1、人文主义;2、宗教(神学、超自然);3、科学社会主义

二、薄伽丘:肉欲的沉醉(P69)

三、拉伯雷和他的《巨人传》(P76-P81)

(一)拉伯雷其人其事

(二)《巨人传》主要内容

(三)拉伯雷创作之谜与民间诙谐文化

1、历史评价

2、巴赫金认为:在文化发展的所有时代,狂欢节,在这个字眼的最广泛意义上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但是这个影响在多数情况下都是潜藏的、间接的、难以把握的,只有在文艺复兴时代它才不仅格外强烈,甚至直接而清晰地表现在外在形式上,文艺复兴,可以说,这是对意识、世界观、和文学观的直接狂欢化。(怪诞现实主义)

(狂欢节特性○1全民性、○2节庆性、○3双重性(生死、褒贬))

3、民间诙谐文化的基本形式(民族生活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精神)

(1)各种形式——演出形式(各种狂欢节类型的节庆活动,各种诙谐的广场表演等)

(2)各种诙谐的语言作品(包括戏仿体作品)

(3)各种形式和体裁的不拘形迹的广场言语(骂人话、指天赌咒发誓、民间的褒贬诗等等)

4、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

巴赫金认为在拉伯雷的作品中,生活的物质—肉体的身素。如身体、饮食、排泄的形象占了压倒优势的地位,而这些形象又是以极度夸张的方式出现的,他称之为“怪诞现实主义”。

5、史诗、传奇与小说之间的《巨人传》

1、人物:巴奴日

2、情节(p78)

四、塞万提斯和他的《堂吉诃德》(P81-P88)

(一)西班牙文化印象

(二)塞万提斯其人其事

(三)《堂吉诃德》内容(P83)

(四)《堂吉诃德》形象意义

1、性格的矛盾性:疯傻,脱离现实,耽于现实;具有游侠动机、对真理执着坚守、学识渊博品德高尚。

A、堂吉诃德的形象具有喜剧因素,又具有悲剧色彩:他是理想主义的化身,是一个为了

维护正义、拯救世人,甘愿牺牲的无畏勇士,表明作者渴望出现这样的人。但是总是出丑,源于作者暗示这种人物是不存在的。

B、清醒时,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智者;糊涂时,他是一个胡乱冲杀的疯子。一方面他知

识广博、见解独特,一方面他又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如此极端的矛盾集中在他身上,使堂吉诃德这个形象丰富又复杂。

2、桑丘的形象:

A、桑丘的特点是讲求实际、头脑清醒、生性机敏、有衡量得失的聪明;

B、另一方面,他眼光短浅、愚昧、轻信、狭隘自私。

这些弱点在跟随堂吉诃德游侠过程中逐渐消失,而西班牙农民的机智、善良和乐观精神在他身上逐渐放出光辉。

(五)不确定性:一开始作者对堂加以讽刺,后作者爱上了为理想横冲直撞的骑士。(六)永恒的人文精神(欧洲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讽刺杰作,标志着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

五、莎士比亚(P88-P98)

(一)伊丽莎白时代:昂扬向上、乐于思考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

(二)莎士比亚生平

(三)《威尼斯商人》与《奥赛罗》;种族与偏见

(四)《李尔王》:人觉醒的代价

一种无可救药的虚无主义

高纳野——奥本尼

里根——康华尔

考狄利业——法兰西王

(五)《麦克白》

(六)《哈姆雷特》

1、悲剧《哈姆莱特》(1601)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

2、艺术成就(特色):

(1)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哈姆莱特》虽是一个宫廷复仇故事,但所涉及的生活内容却远远突破了宫内的限制。

(2)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动人,其间的起伏变化不是外加的,而是哈姆莱特与克劳炙斯的性格冲突所决定的。在曲折复杂的戏剧冲突中人物有充分的机会来表现自己的性格。打破了古代戏剧的框框,在一个剧本中把悲剧因素和喜剧结合在一起,加强了情节的生动性,使“崇高和卑贱、恐怖和滑稽、豪迈和诙谐离奇古怪地混合在一起”。

(3)人物的个性化。为了塑造好人物的性格,莎士比亚一是把人物放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之中,一方面是主人公与客观环境的冲突,另一方面是主人公的内容冲突。二是善于在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三是充分发挥独白的作用,通过独白,有力地提示了哈姆莱特的内心活动和他思想性格发展的过程。

(4)语言丰富多彩。一是语言的高度形象化,特别善于运用比喻和隐喻。二是语言的个性化,人物的语言符合其身份地位及其所处的情境。如哈姆莱特的语言有时富于哲理,有时则是充满市井俚语,因场合、心境不同而不同。

3、哈姆莱特的形象:

哈姆莱特是一个处在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1)他思想的理想化部分在于:他身在大学的读书,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家庭美好、爱情幸福,身为一国王储前途光明——哈姆莱特认为他生活其中的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

(2)然而现实是:父亲的猝死、母亲的速嫁、王位的丢失,哈姆莱特一夜之间变成“忧郁王子”。严酷的现实使他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的破灭,造成他行为上的犹豫延宕,这就是文学史上哈姆莱特“延宕王子”之名的由来。

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A,有美好的理想,品格高尚,且多才多艺。哈姆莱特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对于世界和人生都有一套与传统的教会观念不同的新看法。对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等有新的看法;

B、忧郁与精神危机,行为上的迟疑与延宕是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的表现。父死、母嫁,友谊、爱情的破灭,现实与他的人文主义理想相悖,思想危机的阶段也是思考与探索的阶段,他所思考的不光是复仇的事,还有人的价值、实现理想的道路等,其中最有名的一段是对生

命意义的思索“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

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也是理解哈姆莱特全部行动的关键。包括迟疑与延宕的原因。为父复仇与重整乾坤相结合。在复仇上,他有行动且有一个伟大的目标,但在这个伟大的目标前,他想行动但不知如何行动。

4、如何理解哈姆莱特在复仇行动上的拖延和犹豫:

(1)性格上的悲剧:优柔寡断

(2)脱离人民

(3)宿命论迷信

(4)外因:反动势力太强大

从社会意义上说,他的犹豫延宕是因为在复仇过程中他认识到自己的任务已经不是简单地为父报仇,还需要重整乾坤“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但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他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担当这一重任,所以他表现出犹豫和延宕。也因此,最后他替父亲报了仇却没有完成“重整乾坤”的任务。

从哲学和艺术方面说,他的忧郁更多的是因为他对人类生命本身的探讨,所表现出的行为便是敏于思考而拙于行动。

5、哈姆莱特的悲剧根源:

(1)、反动势力强大。

哈姆莱特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他与克为首的宫廷集团的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少数)为实现美好理想与社会恶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社会罪恶与封建势力交织)所进行的斗争。

(2)、哈姆莱特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本身具有的局限性。

①人文主义所追求的个性解放、个性自由。哈姆莱特面临理想与现实矛盾时的精神痛苦的内容较复杂,一方面为现实中的罪恶与理想不能实现而痛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个人所遭到的不公平的待遇、个人在精神上的打击而痛心;

②思想局限更表现在脱离群众、孤军奋战。最后,哈姆莱特身上还存在善于思考不善于行动的性格弱点及不少旧思想的负担。总之,哈姆莱特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文学中一个比较完整的理想人物的形象。作品既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矛盾,又歌颂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人物。

(七)以《哈姆雷特》为例,分析莎士比亚戏剧艺术成就

《哈姆莱特》基本上是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进行创作的。但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原则又有自己的独特性。第一、他常取材于现成的材料或剧本而不是直接取材于现实。他在旧故事的骨架中填入现实生活的画面,注入时代的灵魂。第二、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紧密相连。

《哈姆莱特》的艺术成就主要有:

①戏剧所反映的生活画面具有广阔性。

②戏剧冲突紧张关锐,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动人。

③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相结合。

④人物性格鲜明生动,呈现出多面性和复杂性,并且性格始终处在发展中。通过对比和人物的内心独白来展示人物性格也是莎士比亚常用的手段。

⑤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丰富多彩,词汇量大,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善于运用比喻和隐喻以及形象化的语言。

⑥剧本主要用诗体,同时又是诗与散文的巧妙结合。

(八)莎士比亚作品的特色:

(1)画面:莎士比亚的戏剧为我们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面;

(2)结构:莎士比亚是无与伦比是戏剧结构大师;

(3)语言:莎士比亚是语言的巨人,他剧作的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

第五章17世纪文学

一、概述(P100-P103)

(一)沉思的世界

(二)路易十四时代

(三)古典主义的特征

1、政治上推行王权和统一。亨利四世时代的诗人马来伯首先提出诗歌要为王权服务,语言要明晰、合理,创作要有严格的格律。(拥护中央集权、歌颂贤明君主)

2、崇尚理性。专制君主要求人们克制个人欲望,遇事以理性为重,以国家民族为重。(3)

3、模仿古代,重视格律。遵循“三一律”。

4、人物形象单一、静止:古典主义的主人公都是国王和贵族。

二、法国古典主义文学(P105-P108)

(一)高乃依:《熙德》

(二)让·拉幸:《安德洛玛克》(《昂朵马格》)

三、莫里哀《伪君子》(P118-P125)

(一)内容概要

(二)答丢夫形象:伪善、狡诈

《伪君子》主人公答丢夫的形象分析:

伪君子答丢夫是全剧的中心人物,莫里哀在这个人物身上集中概括了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伪善本性,对他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

(1)宗教:答丢夫把宗教当作工具,骗取人们的信任,作为达到卑鄙目的的跳板,这是一切伪善者的共同手段。

(2)三贪:作者通过描写答丢夫“贪食、贪财、贪色”的行径,揭露出答丢夫这等伪善者的丑恶嘴脸。

(3)作者最终证明了答丢夫的宗教伪善具有巨大的危害性。

(三)《伪君子》戏剧成就

1、喜剧性构成:“突转”戏剧手法的运用;“揭幕人”的运用;“请君入瓮”

喜剧性是决定喜剧成功与否的关键,喜剧作家运用一切手段令观众发笑。《伪君子》喜剧性构成方式有:

(1)同一情境中出现两种对立因素。这种对立性因素,指的是主人公不知道,观众却知道,引发会心的微笑。如奥尔恭对答丢夫的本质浑然不知、盲信,但观众知道,这样的透明错觉就会引发观众笑声。

(2)形体、动作、语言出乎意料(与人们熟悉的常态相对照)。莫里哀用贪吃过量、用手绢遮住胸脯等非常态表现来达成喜剧性效果。

(3)“揭幕人”的运用。揭幕即把事物的本质、奥妙突然戳穿,显示其内在隐秘。这相当于响声中的掉包袱——包得严实,抖得痛快及时。

(4)“突转”戏剧手法的巧妙运用。剧中答丢夫调戏欧米尔,被奥尔恭的儿子发现,达米斯挺身而出当面揭露答丢夫的丑行,欧米尔出于忠厚没有说出实情,但她的无言其实就是给儿子的话当了佐证。

2、“扁平人物”的运用:

扁平型人物性格单一,缺乏厚度和立体感。如奥尔恭的老实、轻信,弱于思考,答丢夫的伪善巧猾,桃丽娜的机智聪明等等。对性格的某一面进行突出和强调,对喜剧产生的效果是使观众能进行有效的独立价值判断,与剧中人拉开了距离,不会产生认同,始终处于“有距离”的状态中,这种“有距离”是古典主义戏剧的重要特征。

3、戏剧的结构特点:

(1)大的格局,是一种家庭关系模式结构全局。(冲突性质——家庭关系模式。)

(2)从戏剧的情节推进来看,采用了“剖核”式结构,剧本采用由外向内、由浅入深的方法来推进情节,不是按线性发展的顺序来写,而是作了巧妙安排。作者运用“剖核”式逐渐达到对答丢夫本质的认识,制造悬念,便于组织喜剧性情节。(情节推进方式——“剖核式”层层推进(答丢夫性格的剖析))

首先,《伪君子》是一部古典主义创作原则与民间喜剧手法结合的杰作。莫里哀创造性地运用了“三一律”:剧情围绕揭露达尔杜弗的伪善性格而展开,没有一点旁驰,地点始终是在奥尔恭家里,时间24小时。莫里哀在吸收了各种戏剧手法的基础上,创造了风格独具的近代喜剧,既严整均衡、单纯集中,又曲折活泼,富有情致。("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就是按"三一律"写成的,全剧五幕,单线发展,情节发生在一个地点,即奥尔恭的家里;所描写的全部事件都在一昼夜之内发生;主题集中在揭露答尔丢失的伪善面目这一点上。)

其次,精巧紧凑、层次分明的情节结构。全剧五幕完全围绕着塑造达尔杜弗的虚伪性格来安排。第一幕、第二幕采用了侧面烘托、人物及“虚出”的手法,以家庭成员的冲突引出主要角色。第三、第四幕是全剧冲突的的展开和高潮,正面展示达尔杜弗的虚伪性。最后的结局在戏剧到达顶点时又突然峰回路转。整个戏剧节奏急促,高潮迭起。

第三,打破古典主义关于悲、喜剧严格界限,在喜剧中插入了悲剧的因素,把戏剧冲突一步步推向高潮。爱情悲剧、家庭悲剧接连而至,陷入绝境。而结局则急转直下,以大团圆收场。这使情节结构变化跌宕,层次分明,更具吸引力。

第四,戏剧的语言生动灵活,富有个性化色彩。达尔杜弗矫揉造作,长篇大论,言必称

上帝,符合他的伪善性格。奥尔恭的语言简短、单调、武断、完全符合一家之长的性格、身份。桃丽娜泼辣犀利、率真朴实,充分表现她机敏、活泼、爽朗的性格。个性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对白,大大增强了作品魅力。

第六章18世纪文学

一、概述

1、启蒙运动及其精神

经济领域的口号:自由放任

宗教领域的口号:砸烂可耻的东西

政治领域的口号:社会契约

2、启蒙文学特征

思想上表现一种新的社会理想和新的人生追求,具有新的政治性倾向、教诲性和哲理性。(1)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诲性。猛烈地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揭露社会上不平等、不合理的现象,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

(2)启蒙文学具有民主性,主张文学面向广大平民。

(3)启蒙文学作家强调真实性,取材于现实生活。

(4)启蒙文学具有哲理性和分析性,反映生活、具体地描绘生活,而且对之进行分析议论。

二、法国文学及卢梭(P155-P159)

(一)“百科全书”

(二)卢梭著作概览(英国此时期主要是长篇小说)

三、英国小说(P155-P159)

(一)作为资产阶级时代主要艺术形式的小说的兴起

1、观念上的世俗化

2、方法上的世俗化

3、语境上的世俗化

(二)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

1、小说与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概念:每个人天生就有别于其他个人,而且以被称作统的过去时代的思想行为的各种各样的忠诚背道而驰。

2、鲁滨逊:经济个人主义

(1)契约精神

(2)非经济因素的式微

3、经济专门化的代偿:笛福的个人劳动王国

(三)爱情与小说:《帕美拉》、《克拉丽莎》

1、个人主义与婚姻

2、《帕美拉》的畅销

3、女性的趣味

4、《克拉丽莎》

(四)完美结构艺术的杰作:《汤姆琼斯》

1、情节梗概

2、“散文体的滑稽史诗”(讽刺)

(主要人物:珍妮琼斯——贝特里奇)

3、“人物众多”:“善与卑鄙为伍”

琼斯:穷小子,放荡、轻率、经不起诱惑,却是一位“最健康的人物”,为人慷慨,胸无城府,活泼、帅气。

苏菲亚:是布立菲尔麦子的“化身”

四、德国小说(P139-P142)

(一)启蒙运动

1、发展(1720-1749):理性主义阶段道德周刊

2、鼎盛(1748-1770):克洛卜施托克,莱幸.维兰德

(二)狂飙突进运动

狭义:1770-1776

广义1764-1805

主要精神

1、民族精神

2、个人自由

3、自然

4、天才

(三)歌德(P160-P172)

1、创作经历

(1)青年时期:大学毕业至1775年

(2)中年时期:在魏玛任职至1805年,魏玛古典主义时期

(3)晚年时期:1805-1832

2、《少年维特之烦恼》(P161)

3、诗剧《浮士德》(P166-P172)

(1)三个序幕:《献辞》、《舞台序幕》、《天上序幕》

(2)第一部:《夜》、《城门前》、《书斋》、《莱比锡的奥尔芭地下酒店》、《女巫的丹房》、《玛甘泪悲剧》

第二部:《宫殿》、《深夜》、《子夜》、《宫中宽广的前庭》、《埋葬》、《高山》、《斯巴达梅纳劳斯的宫前》、《树木荫蔽的林苑》、《城堡中的内院》、《幽雅的地方》、《皇帝行宫》、《开阔地带》、《山峡》

(3)《浮士德》的主要内容:

A、魔鬼靡非斯特的两次打赌:①与上帝;②与浮士德

B、浮士德追求真理的一生(共分为五个阶段):

①书斋生活(走出书斋投入社会阶段):(浮士德年过半百,因茫然痛苦而想自杀——复活节的钟声,回到大自然——与魔鬼打赌)表明歌德对中世纪学问的否定,表明新兴资产阶

级要求扩展自己、获取新知、了解社会、了解人生的自然愿望。

②爱情生活(追求个人幸福阶段):(返老还童,与玛甘泪恋爱,与其兄决斗——玛甘泪被判刑,浮士德悔恨离去,不愿再堕落——靡非斯特失败。)这段描写实际上是对文艺复兴时期那种过分追求官能享受和个人主义泛滥的否定。

③宫廷生活(从事政治阶段):(浮士德回到罗马帝国宫廷,时值王朝混乱——发行纸币,取悦皇帝——召见美人海伦——梦幻破灭,溜之大吉)反映了欧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发展的历程——当时的知识分子都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开明的君主身上,歌德否定了这条道路。

④追求古典美(重回书斋):(与海伦结合——儿子欧福良死去,海伦消失——浮士德没有得到满足)歌德将目光转向古代,转向艺术,用艺术美陶冶人的精神,启迪思想。

⑤改造大自然(建功立业、找到真理阶段):(得到封地,移山填海——双目失明,得到满足——浮士德依约倒地死去——天使将他的灵魂抢走“凡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得救”,得到上帝的拯救)歌德悟出了一条真理——不懈的努力就是人类的自我拯救。

(4)浮士德精神:对现实人生的肯定与追求;奋发有为、自我超越的行为精神。

在诗剧中浮士德是个象征性的形象,是一个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的形象,他性格的本质特征就是永不满足。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精神首先是一种笃于实践的入世精神。浮士德在将希伯来文的《圣经》译成德文时,决定将“太初有道”转译成“太初有行”,体现了他实践意识的觉醒。于是他充满自信,敢于与魔鬼订赌,走出象牙塔,最终找到满足与幸福。

另外,“浮士德精神”还是一种不甘堕落、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也传说浮士德是德国的传奇人物,为了知识而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

从形象学来说,他概括了西欧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300年来间的精神探索。整个一部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是他把艺术上升到了一种浮士德精神,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

(5)魔鬼精神:魔鬼形象的嬗变;欲望的煽动者;神奇的变化者;冷峻的虚无主义者

第七章19世纪文学

一、19世纪初的思潮

(一)《明日不再来》:18世纪法国的理性王后

(二)突变之发生:以理想主义及悲剧概念为例

(三)寻找一个定义

(四)启蒙运动的命题:知识即美德;世上存在事物的结构

(五)来自德国的声音:譬如约翰.格奥尔格.哈曼

(六)持久的影响:意志之必然性与事物之缺失;多元差异进而自由与宽容

二、浪漫主义文学过程及特点(P181-P183)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来源于中世纪作家诗人们由拉丁文演变的方言(roman)所写的浪漫传奇(romance),即中古欧洲盛行的英雄史诗、传奇和抒情诗。现在一般用来指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前30年间出现在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

最先把“浪漫的”一词引入文学领域的是德国的浪漫主义作家弗利德里希·施莱格尔,他在《文学批判》中这样说到:“浪漫的就是以想象的方式描写情感。”

(一)浪漫主义的特征:

着重于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这种主观性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本质特征,浪漫主义诗人一般有丰富多彩的情感生活,炽热的激情取代冷静的理性。

寄情山水和赞美大自然:浪漫主义作家受卢梭“返回自然”思想的影响,厌恶城市文明,把大自然看作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大自然中,用自然的美对照社会的丑。

重视民间文学:很多浪漫主义文学作家是从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开始创作的,他们喜欢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手法和语言,这对革新文学的内容和形式起了重大作用。

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浪漫主义作家喜欢描写中世纪和异国题材,强调运用对照手法——美与丑、善与恶,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二)浪漫主义文学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各有不同,但具有一些共同特征。首先,是主观性,即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他们挣脱古典主义的理性对文艺创作的束缚,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华兹华斯就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赫兹里特主张“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乔治·桑治说“艺术不是对现实的描绘,而是对理想真理的探索”。

诅咒城市文明、歌颂大自然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又一大特征。这些作家厌恶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和城市工业化,响应卢梭的“回归自然”,极力描绘大自然的美丽、壮美,借以寄托对自由的理想。但他们对自然的崇拜又无不弥漫着当时流行的泛神论思想。

浪漫主义作家还特别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这在德国浪漫主义作家尤其突出。另外,许多作家的作品中充满了宗教的神秘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的体裁也很丰富。在文学史上,几乎没有哪个时代浪漫主义运动这样提供了如此大量的作品。从体裁上分,有抒情诗、叙事诗、小说和戏剧。

三、英国浪漫主义文学(P185-P187)

(一)华兹华斯:山水的诗意与神性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之嬗变:以华兹华斯为例

新历史主义批评

(三)“败伦”的拜伦

1、生平和创作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第一本诗集是《懒散的时日》。在浪漫主义文学中,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第一次以政治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内容独特而新颖。拜伦在以东方为背景的浪漫主义组诗《东方叙事诗》中,对封建的资本主义现实提出了强烈抗议,进行了彻底的否定。《青铜时代》是拜伦重要的政治讽刺诗。《堂璜》是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叙事诗,是诗人最后也是最优秀的一部诗作。

2、拜伦的性格:

“魔鬼诗人”——叛逆诗歌

极其自卑——内向、忧郁,病态的敏感

矛盾的性格——利己主义与宽广的胸怀兼具,狂妄+颓废,偏激+怜爱下层人民

3、《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名词解释):指拜伦作品中的主人公们——他们是高傲坚强的而又孤独忧郁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的社会势不两立,对封建强权统治进行不屈地反抗,但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他们反抗社会是出于个人的原因,追求个人的自由,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

都只能以悲剧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他们就像拜伦自身一样,因此拜伦笔下的这样的主人公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5、《唐璜》:自由与爱情

6、《该隐》:怀疑与信仰

四、雨果(P209-P220)

(一)生平和创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生于靠近瑞士的贝藏松城。

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宣言。《艾尔那尼》的上演时法国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九三年》是写法国大革命的作品,反映了雨果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阶级局限性。

1831年,雨果发表了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

流亡期间,雨果在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尤为突出。1862年他发表了长篇杰作《悲惨世界》(主人公:冉阿让);186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海上劳工》;1869年发表了长篇小说《笑面人》。

(二)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

“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就有着显著的对照特征:爱斯梅拉达内外映衬,相辅相成,完美和谐;伽西莫多丑陋的外貌蕴涵着高尚的心灵;克洛德与弗比斯则是以好看的外表反衬出丑陋的灵魂。

《悲惨世界》(1862)是雨果的代表作,小说的基本情节是冉阿让的悲惨生活史。

1、《悲惨世界》的主要内容:

A冉阿让和米里哀主教的故事; B芳汀的故事; C冉阿让和沙威的故事;

D冉阿让和珂赛特的故事; E马吕斯的故事。

2、《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

A米里哀主教是博爱主义的化身:这一情节表现了以博爱主义道德力量改造邪恶习性,铸就善良灵魂的可行性,并成为小说整体结构的契机。

B冉阿让被感化后,立志行善至死不渝:这些描写表现了以博爱主义道德力量化解人际隔阂、建立友好感情的可行性。

C冉阿让对沙威的以德报怨:这些描写表现了以博爱主义道德力量征服恶人,自然淘汰恶人的可行性。

D兴办福利,改造社会风气:兴办福利事业是作者人道主义主张的具体体现。

(三)《巴黎圣母院》(P212)

内涵:“美”的毁灭与再生

命名由来:

1、圣母院是组织情节、场面的坐标

2、重要人物的命运与之关系重大

3、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一种精神符号。

《外国文学史》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笔记1

《外国文学史》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笔记 1、欧美文学三个渊源: (1)发源于希腊而后又在罗马得到光大的古典文明,特质在于它的世俗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文主义; (2)发源于希伯来人的基督教文明,特质在于超凡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验主义; (3)北方边陲及莱茵河畔游牧民族旺盛的活力、好斗性、对于荒诞奇谲的神往抑或之于女性的神秘态度等。 “三位一体”:智慧、仁爱、力量 2、西方文学的历史意义: 是座巨大的思想、情感、智慧宝库,集中了西方人几千年来不同国家、民族理想和内心世界的酸甜苦辣,在这部巨大的文学史册中,可发现和感受到生命跃动的火花闪烁不息,种族无意识的脉冲若隐若现,是一部心灵发展史、壮丽文学史。 3、荷马史诗成书时间: 是古希腊长期流传的关于特洛亚战争的英雄传说的总结,公元前9世纪到前8世纪逐步形成,荷马可能是其最初或最好综合加工者,前6世纪中叶,雅典统治者组织学者删改编订,前2世纪,亚历山大学者最后编订,各分成24卷。历史背景为前12世纪到前8世纪的“英雄时代”,为希腊人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 4、荷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的基本主题: 《伊利昂纪》从叙述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与第一英雄阿喀琉斯内讧开始,基本主题是歌颂与异族进行战斗的英雄,《奥德修纪》基本主题是歌颂人与自然的斗争。 5、荷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艺术特色: (1)规模宏伟,内容丰富,广阔反映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希腊社会风貌; (2)抓住当时社会重大矛盾,以巨大艺术力量,用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手法,深刻表现了童年时期希腊人向异族和向自然战斗的英雄精神; (3)人物刻画鲜明,即有在战争和对自然的斗争中获得光荣业绩的英雄主义共性,又有个性; (4)谋篇布局高明,把情节重点放在前后几天的战斗上。《伊利昂纪》以阿伽门农、阿喀琉斯为纽带展开希腊和特洛亚的矛盾,生动表现10年大战的整个面貌,《奥德修纪》的海上冒险及其家庭与求婚贵族的斗争两条线索平行交错; (5)民间创作特点:简洁生动,细节描绘,“荷马式比喻”的运用,语言的形象化。 6、荷马作品中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和奥德修形象分析: 阿喀琉斯是青年勇士,巨力健步,极重个人尊严和友谊,蛮勇、执拗,性如烈火,易怒,最能体现原始英雄主义。赫克托耳不及阿喀琉斯雄强,但英雄主义建在更自觉的社会责任感上,奥德修英勇、顽强,战斗不息,具有惊人毅力,是个智多星,有强烈的求知欲,但对奴隶残酷无情,极端自私贪婪,是正在形成中的奴隶主。 7、马克思评希腊艺术和史诗: “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复归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应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的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 8、古希腊的戏剧是世界戏剧史上最先成熟而成就辉煌。悲剧、喜剧在前6世纪末、前4世纪初的“古典时代”即成熟繁荣。 “悲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1)悲剧同另一样,取材于史诗或神话传说并贯穿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答案、经验指南、笔记讲义、(汇总贴)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类(723中国文学史、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考研备考指南 723和936参考书目 723中国文学史参考书目 北师大文学类723笔记是依据北师大指定的参考书目,主要包括: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新中国文学史》张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中国现代文学史》刘勇邹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参考书目 北师大文学类936笔记是依据北师大指定的参考书目,主要包括: 《文学理论新编》童庆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3版 《外国文学史(西方卷)》匡兴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王向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壮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建议同学们先将参考书浏览一遍到两遍,务必要做到对需要考察的内容有所了解,对整个参考书的框 架结构以及主要的观点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在看熟书之后,就可以看笔记了。结合笔记一定要再回到书中,把笔记和书融为一体,反复的理解并记忆,将知识点消化于自己的脑中。由于这份专业课笔记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建议各位仍然要拿起笔,在本笔记的基础上按个人需要作一些修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补充。到冲刺阶段,笔者相信每位同学手中的资料已经是独一无二的了。 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笔者建议大家在对专业课比较熟悉的时候,才可以把真题 拿出来研究研究了。首先,要研究真题的考察范围、题目难度、试卷模式和出题趋势,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大致判断接下来的复习方向和思路。其次,要研究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不是去背笔者给出的答案,而

最新外国文学史模拟题

外国文学史模拟题(一)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三、专用术语解释 1.荷马史诗2.埃斯库罗斯 3.《俄底浦斯王》4.阿里斯托芬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 2.简述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及主要成就。 3.简述希腊神话的特征。 4。简述希腊戏剧的起源。 5.筒述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 五、综合论述题 1.分析阿喀琉斯的艺术形象。 2.分析奥德修斯的艺术形象。 3.分析赫克托耳的形象。 4.论述荷马史诗的结构艺术特色。 5.论述《俄底浦斯王》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六、分析比较题 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对命运的理解看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三、专用术语解释 1.教会文学2.骑士文学 3.英雄史诗4.城市文学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新生》的内容。 2.简述维吉尔和贝亚特丽齐在《神曲》中的象征意义。 3.简述《神曲》的艺术特点。 五、综合论述题 1.论述但丁在《神曲》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上的两重性。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专用术语解释 1.文艺复兴2.人文主义 3.彼特拉克4.《十日谈》 5.流浪汉小说6.《罗密欧与朱丽叶》 7.福斯塔夫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人文主义文学的特点。 2.简述《巨人传》的主题以及艺术手法。 3.简述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主题内容。 4.简述莎土比亚喜剧的主题。 5.简述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

6.简析奥赛罗的形象。 7.简析李尔王的形象。 8.简析麦克白的形象。 9.简析桑丘的形象: 五、综合论述题 1.分析堂·吉诃德的艺术形象。 2.分析夏洛克的艺术形象; 3.分析哈姆雷特的艺术形象。 六、分析比较题 试比较人文主义文学和古典主义文学的异同。 第四章17世纪文学三、专用术语解释 1.巴洛克2.《失乐园》 3、古典主义 4、三一律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古典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的关系; 2.简述莫里哀的创作分期及特色。 3.简析阿巴贡的形象。 4.简述《伪君子》的“开场”。 五、综合论述题 论述答尔丢夫的艺术形象。 六、分析比较题 试比较夏洛克和阿巴贡这两个吝啬鬼形象。 第五章18世纪文学三、专用术语解释 1.启蒙运动2.感伤主义 3.哲理小说4.狂飙突进,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启蒙文学的主要特征。 2.简述《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精神。 3.简析《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内容。 4.简述席勒《阴谋与爱情》的思想内容。 5.简述《浮士德》的主要内容。 6.简析梅非斯特的形象。 五、综合论述题 1.论述浮士德的艺术形象。 2.论述《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六、分析比较题 英、法、德三个国家18世纪文学比较。 第六章19世纪文学(一)四、专用术语解释

外国文学史笔记整理

艾略特非人格理论P128 卡夫卡《城堡》主题 “城堡”既非具体的城市,又非国家,它只是一种象征。因而有无穷的寓意: ( 1 )“城堡”象征与普通人疏远、敌对的冷漠无情的国家机器。 ( 2 )上帝 ( 3 )象征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目标 ( 4 )象征犹太人苦苦追求的国家、故乡、精神归宿。 ( 5 )象征“代沟”,K至死未能进入城堡,象征卡夫卡争取与父亲沟通的失败。 卡夫卡《城堡》的艺术贡献 (1)独特的叙述角度和叙述手法 卡夫卡叙述手法的特点,是将叙述者与主人公合而为一。《城堡》中的K既是主人公又是叙述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能通过主人公的感官(所见、所听、所想、所思)才能获得信息,再没有旁观者清的叙述者出场来向读者解释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 (2)象征寓意的意象构筑。《城堡》中的K半夜被摇醒,要求出示居留许可证,其实也就象征着无所归依的现代人被摇醒说明自己的人生由来,解释自己的生存依据。 (3)精确、细致、严密的语言风格 《城堡》作为卡夫卡后期创作的代表作品,表现了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造诣。整个小说像日常生活用语,简单而生动;又像法律用语,严密而精确,娓娓道来。尽管小说的主要情节是荒诞的,但卡夫卡对事物过程的描述完全是现实主义的,冷静而细致。解释事物的因果关系逻辑严谨,推理缜密,无懈可击,使读者难以摆脱作者的叙述逻辑。 约克纳帕塔法:译为河水静静流过平原。表现的就是约克纳帕塔法颓败的命运,旧的制度、旧的秩序不断瓦解、慢慢消亡的命运。也是《喧哗与骚动》的主题之一。 《喧哗与骚动》思想内容 小说写的是杰弗逊镇上康普生家族的没落,以及在没落过程中各个家族成员之间的遭遇和精神状态。 这个曾经出过将军和州议员、拥有大量田产和黑奴的庄园世家现在败落了。 《喧哗与骚动》叙述人意义 (1)白痴班吉 作者在第一部分选择白痴班吉来叙述故事,是有其深刻用意的。因为人生,尤其事美国南方社会中的人生,浑浑噩噩,就“像一个白痴所讲的故事”,这正好点明了作品的主题。作品的标题来自莎剧《麦克白》的一段台词:人生像一个白痴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无丝毫意义。 人生的毫无意义由于是通过班吉的混乱意识表现出来的,就更具有发人深省的象征意义。班吉33岁,只有3岁孩子的智力,没有时间概念,过去和现在之间没有任何界限,都汇入一种混乱的意识流动中。但是,读者从班吉混乱的意识中,仍然可以感受到他因为失去姐姐对他的关怀而感到的痛苦。 叙事结构:小说由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由不同的叙事者讲述。尤其有特点的是第一部分的叙事者——白痴班吉的叙事风格。 班吉的叙事突出地反映了福克纳对意识流小说技巧的精心营造,白痴的形象也寄托了福克纳的刻意追求:

最新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一) 一、填空、选择 1、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分别是: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文学史称“两希”传统。 2、古希腊两大史诗分别是:《伊利昂纪》(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奥德赛)。 3、古希腊悲剧三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 王》、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4、古希腊喜剧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是: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 5、受贝娅特丽斯嘱咐引导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的人是:维吉尔。 6、佛罗伦萨“三杰”分别是: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7、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文学代表作家是:拉伯雷《巨人传》。 8、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文学代表作家是: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9、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代表作家是: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10、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分别是:《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瑟罗》。 11、莎士比亚悲喜剧带有“问题剧”特色。 12、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是:高乃依。 13、古典主义文学代表人物有:高乃依、莫里哀、拉辛、拉封丹、布瓦洛。 14、古典主义的理论家及其代表作品是:布瓦洛《诗的艺术》(提出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成为古典主义的艺术法典)。 15、弥尔顿的代表作有:《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16、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是:理性崇拜。 17、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是:卢梭,代表作是:《新爱洛依丝》。 18、欧美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19、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是:爱默生、梭罗、欧文、埃德加·爱伦·坡。 20、大仲马的代表作是:《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 21、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是:凡尔纳。 22、《草叶集》的作者是:惠特曼。 23、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麦尔维尔,代表作是《白鲸》(被誉为“美国想象力最辉煌的表达”)。 24、欧洲四大古典名著是:《伊利亚特》、《神曲》、《哈姆雷特》、《浮士德》。

外国文学史(下)复习重点说课材料

第一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变化特点(19、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区别):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继续和发展。 1.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社会主义思想不同程度地影 响了他们,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情和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和人民群众,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和垄断资本的罪恶;正视现实发展变化,真实的反映时代的 风貌,具有传统现实主义的广阔性。真实性和深刻的批判性;人道主义精神依然是 基本武器,但或多或少的用节及观点或者社会主义思想观察和描绘现实。 2.不少现实主义作家借鉴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经验,力图全面地反映一个时代的 社会生活。有解剖一个家族的发展史,有局限一两个家庭中各式各样的人物,表现 社会的变化。 3.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他们反映的对象。 4.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战争灾难性的后果,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重 要主题。 5.由热衷于对社会的批判转向对自我深层意识的探讨,即强调对所谓人的真正本质的 挖掘。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1.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深入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这 种写法较为集中精练,内涵丰富,容量更大,气势雄浑。 2.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使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变化。创作明显表现出 内向化、主观化特征,心理描写手法更为丰富,探索人物的潜意识反映人物完整的 内心世界,丰富了艺术表现的技巧与形式。 3.淡化情节,淡化塑造典型人物。注重心理变态的描写,而不是情节的曲折,这是向 现代主义学习的结果。导致有的作家很难界定是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 作家作品: 英国:劳伦斯《儿子与情人》《虹》《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约翰·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三部曲威廉·索·默赛特·毛姆《人性的枷锁》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威廉·拉杰尔德·戈尔丁《蝇王》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萧伯纳《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戏剧 法国:阿纳托尔·法朗士《克兰克比尔》短篇、《企鹅岛》《诸神渴了》长篇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罗歇·马丁·杜伽尔《蒂博一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广岛之恋》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德国: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布莱希特《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君特·格拉斯《铁皮鼓》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玛格丽特·米切尔《飘》西奥多·德莱赛《美国悲剧》塞林格《麦田的守望者》纳博科夫《洛丽塔》 重点作家作品: 英国代表 劳伦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儿子与情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虹》创作整体概括:劳伦斯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时代,他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总汇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两希文化: 古希腊文化(“原欲”文化→世欲人本意识)↘ (犹太人的祖先)古希伯来文化(“理性”文化→宗教人本意识)→基督教文化 古希腊文学的成就: 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个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2、古希腊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有两大渊源:一为欧洲本土的上古文化,一为欧洲本土之外 的东方文化。 3、古希腊文学史欧洲文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的开端。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4、赫西俄德是继荷马之后出现的第一位大诗人。代表作是教谕诗《农作与时日》及《神谱》。 5、萨福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她被看成是诗国中的女荷马,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女文艺女 神”。 6、品达合唱琴歌的代表,其诗多赞美神和描写体育竞技,特别是赞颂奥林匹克运动的优胜者,风 格庄重凝练,辞藻华瞻,富丽堂皇,具有崇高美。对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弥尔顿、歌德等有较大的影响。 7、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英雄时代(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又称“荷马时代”“黑暗时代”“黑铁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P15 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成果,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表达了他们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义愤,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充满乐观精神。起具有天真美丽的幻想和清新质朴的风格。 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 想象力极强。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拟人化、神话化,入情入理,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2 故事性极强。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有头有尾,娓娓道来,动听感人。3 哲理性强。希腊神话既富情趣,又极深刻,是早期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许多故事寓意丰富,发人深思。如:西西弗斯的故事、代达罗斯的故事、爱泰尔斯的故事等。 希腊神话在同时代和后世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 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宝库和土壤。荷马、赫西俄德,绝大部分悲剧、大量美术和雕塑作品都以它为材料。2 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维吉尔《埃涅阿斯记》大量取材,奥德维《变形记》则或全面转述。3 它是文艺复兴直至现当代一些著名作家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原型。莎士比亚、高乃依、拉辛、达芬奇、普桑、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直至当代。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1)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2)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第二个时期大移民时代: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城邦逐渐形成。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P19 抒情诗源于民歌,是伴着音乐唱歌的。体裁多样,主要有哀歌、琴歌、牧歌。讽刺诗等,以琴歌成就最大。琴歌分独唱琴歌与合唱琴歌两种。代表性的独唱抒情诗人有女诗人萨福、贵族诗人阿尔凯奥斯和阿那克里翁。 《伊索寓言》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外国文学史》(下)复习提纲(改后版)上课讲义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一、填空题1.()被伍尔芙称为“英国小说家中的最伟大的悲剧大师”。 3. 哈代小说(《》)的副标题是“一幅荷兰派的写生画”。 4.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的名字分别是夏洛蒂、艾米莉和() 5. 19世纪英国第一部反映劳资矛盾的小说是(《》)。 6.长篇小说《双城记》的“双城”指()和()。. 7. ()称誉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等作家是现代英国“一派出色的小说家”。 9.俄国十九世纪三大文艺理论家是杜勃罗留波夫、()()。 10.由果戈理和别林斯基所开创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又被称为“”派。 11.与贵族革命时期相对应的系列化文学形象是();平民知识分子时期的文学以塑造()形象为主。 12.俄国第一部写小人物形象的作品是()。 13.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名美学著作是()。《怎么办》的副标题是()。 14.俄国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是()在《奥勃洛摩夫》中塑造的。 15.屠格涅夫在()中塑造了俄国文学中第一个新人的形象。 20.被称为俄国戏剧史上里程碑的作品是果戈理的()。 21.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成名作是()。 22.巴赫金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小说的经典论著是()。他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称为()。 23.托尔斯泰平最早表现平民化思想的长篇小说是()。 27.19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民族诗人是( )。 29.有“美国文学之父”之称的小说家是()。 30.被林肯总统称为“以一本书引起一场战争的小妇人”指的是美国作家()。 31.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 32.“现代美国诗歌之父”指的是《草叶集》的作者()。 37.恩格斯对现实主义的经典概括为“除( )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38.( )的问世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的开端。 39.( )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篇宣言。 40.莫泊桑的成名作是( )。 42.《红与黑》的副标题是( )。 43.《包法利夫人》的副标题是( )。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版)

文学的两大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和中世纪欧洲文学;(两希文学,希腊人和希伯来人) 六大思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17 世纪古典文学思潮;18 世纪的启蒙主义思潮;19 世纪前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9 世纪中后期20 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二战后的后现代主义。 1.古希腊文学发展概况:古希腊文学可追溯到公元前12 世纪,一直发展到公元前2 世纪,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a.公元前12 世纪—前8 世纪: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文学主要是人民群众口头集体创作,主要成就是神 话和荷马史诗;b.公元前8 世纪—前 6 世纪: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体现集体意识的史诗衰落,作家的个人创作兴起,适合于抒发个人感情的抒情诗繁荣,民间还流传许多散文故事;《伊索寓言》 c.公元前 6 世纪末—公元前4 世纪初:“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要指雅典文学,以戏剧成就最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此外散文和文艺理论也很繁荣,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公元前 4 世纪末—前 2 世纪: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文学是“新喜剧”和“田园诗”。田园诗:又称牧歌,是一种描写牧人生活或农村生活的短小抒情诗,主要诗人是亚利山大城的忒奥克里托斯。 2.古希腊文学的地位古希腊文学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它孕育了后世欧洲文明地位发展的各种因素:a.在思想 上,它体现了以人为本,执着现世,积极进取的人本意识,成为欧洲文学的文化内核之一; b.在艺术上,它具有创造性,后世欧洲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都可追溯到希腊; c.在体裁上,欧洲文学中的主要体裁如:史诗,抒情诗,寓言,悲剧,喜剧等均始于希腊;d.在理论上,它形成了完整的文艺理论,为后来欧洲文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希腊神话(三类)第一类:情欲与理智的冲突《金苹果的故事》《伊阿宋夺取金苹果》;第二类:关于人与 命运的冲突《斯芬克斯之谜》《普罗米修斯》;第三类:关于女性命运与地位《美狄亚》。希腊神话的各种神: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爱与美神:阿佛洛狄忒;火与工匠神:赫菲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雷电神(众神之主):宙斯;空气女神:赫拉;海洋之神:波塞冬;冥王:哈得斯;农神:得墨忒尔酒神:狄俄尼索斯盗取天火到凡间的是:普罗米修斯 4.荷马史诗:古希腊流传下来最早的完整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这两部史诗 是在公元前9 至前8 世纪之间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民间口头流传的短歌编成,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 ,它是西方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5.《伊利亚特》主人公性格特点:阿基琉斯a.具有忘我、残忍的战斗精神;(为朋友复仇)b.有天真、温厚、善 良的情感;c.对个人荣誉和尊严极度敏感;以上三点构成了阿基琉斯性格的三角形,其核心是:个人本位;阿基琉斯的典型意义:a.体现了希腊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b.阿基琉斯的脚后跟:个人和民族的致命伤 6.古希腊的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俄俄瑞斯忒亚》;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 《美狄亚》;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新喜剧:米南德《恨世者》; 7.古罗马文学代表人物:维吉尔(代表作《埃涅阿斯纪》);贺拉斯;奥维德。 8.中世纪文学概念:中世纪是指公元476 年—1640 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分为三个时期:初期(5-11 世纪);中期(12-15 世纪);后期(16-17 世纪中叶);就文学史而言,中世纪文学只包括初期和中期的一段时期的文学;几种类型: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史诗和谣曲);城市市民文学。《贝奥武甫》是欧洲流传迄今最完整的一部史诗。 9.但丁《神曲》:但丁《神曲》维吉尔象征理性,他引导但丁游历低于和炼狱;说明人应在理性的指导下认 识罪恶和错误;贝亚特丽齐象征信仰,她引导但丁进入天堂;说明人只有靠信仰才能达到真理和至善的境界; 10.中世纪文学主要特点 11.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概况: 意大利文学:彼特拉克:“桂冠诗人” “西方诗坛的诗圣” “西方爱情诗的始祖” 意 大利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代表作:《歌集》;创造了“彼特拉克体” (十四行诗);薄伽丘:《十日谈》(欧洲现实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巨人传》(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 法国文学:拉伯雷:蒙田: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随笔集》《蒙田随笔》; 英国文学:培根:《随笔》“知识就是力量” ;英国杰弗利·乔叟:英国诗歌之父;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英国文学和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英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第一部典范; 大学才子派:指莎士比亚之前的一群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和较高的古典文化素养,他们的创作敏锐而强烈地表达了时代精神,在艺术上作了多方面的大胆创新,为英国戏剧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12.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a.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内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b.自觉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c. 文学形式丰富多样;d.采用民族语言,打破教会制定的必须用拉丁文写作的陈规; 13.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艺术特点:堂吉诃德是一个带有骑士狂热的人文主义者,其审美性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一、古希腊文学 (一)英雄时代(荷马时代) 1.时期(填空) 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神的名称(必考填空、选择) 雷电神:宙斯天后:赫拉海洋神:波塞东(poseidon)农神:得墨忒耳(demeter)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战神:阿瑞斯(Ares) 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fis)神使:赫尔墨斯(Hermes) 女战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 月神:阿尔忒弥斯(Artemis) 家神:赫斯提亚(Hestia) 3.古希腊神话(名词解释) 1)时间: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 2)含义: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体可以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3)产生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映;氏族公社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 4)艺术特征(简答) ①想象力极强。 ②故事性极强。 ③哲理性极强。 5)影响: ①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荷马史诗《神谱》古希腊戏剧。 ②对古罗马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③古典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神话为基础 4.潘多拉的盒子(名词解释)

1)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火神赫淮斯托斯或宙斯用粘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个女人,作为对普罗米修斯造人和盗火的惩罚送给人类的第一个女人。众神亦加入使她拥有更诱人的魅力。 2)潘多拉打开魔盒,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等等,但潘多拉却照众神之父的旨意趁希望没有来得及释放时,又盖上了盒盖,把它永远锁在盒内。 (二)大移民时代 代表作家作品(填空) 抒情诗:抒情诗有多种体裁,主要有双管歌、琴歌和讽刺诗,其中琴歌的成就最大。 《伊索寓言》反映的是奴隶制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古典时期 二、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为什么是希腊和后世文学的桥梁) 1.古罗马成了古希腊文化的直接继承者。 2.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生动活泼的精神灵气,显示出了精神和情感世界的贫乏。 3.古罗马崇尚武力,对人的力量的崇拜表现为对政治与军事的追去,由此演化出对集权国家和个体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古罗马文学比古希腊文学更富有理性意识和责任观念,风格更庄严和崇高。但是,古罗马文学人文观念的主体依然是古希腊式的世俗人本意识,仍属于古希腊式的文化范畴。 4.古希腊文学中的世俗人本意识在古罗马文学中得到了体现,并经由古罗马文学广泛地流传于后世的西方文学。 三、荷马史诗(名词解释) 1.概念:《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代希腊的两大史诗,相传是由一个叫荷马的诗人所做,故称荷马史诗。又被称为“英雄史诗” 2.两部史诗: 1)《伊利昂纪》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2)《奥德修纪》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返乡的故事。 3.人物形象:阿基琉斯:在战场上勇敢善战、奋不顾身而又暴烈鲁莽。 赫克托耳:英雄主义富有悲剧色彩。奥德修斯:

外国文学史课件完整版

名詞解釋: 1、古希臘神話:在希腊原始初民长期口头相传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规模,后 来在“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普》及古希腊的诗歌、戏剧、历史、哲学等著作中记录下来,后人将它们整理成现在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2、荷馬史詩:公元前9至8世纪时,相传在小亚细亚一带有一位天才的盲人民 间歌手名荷马,在流传已久的英雄短歌基础上对大量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润色,形成了情节完整、风格统一的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后人统称为“荷马史诗”。 3、古希臘三大悲劇家及其代表作: 埃斯库罗斯,古希腊悲剧的真正创始人,恩格斯称为“悲剧之父”。拥护民主派,其创作是对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形成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雄浑、悲壮、豪迈是埃斯库罗斯的悲剧风格。《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奠酒人》和《报仇神》 索福克勒斯,被称为“戏剧中的荷马”,也称为“雅典的蜜蜂”。《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舞台上的哲学家”。《美狄亚》 1、聖經:由《旧约》和《新约》组成,《旧约》记载古代希伯来人和犹太教的历 史。《新约》记载基督教的历史。主题是歌颂上帝,崇拜上帝;以上帝为中心,以上帝为主宰。成为西方文学的又一源头。 2、中世紀四種文學類型: (1)教会文学:①内容上:宣传宗教教义,大多取材于《圣经》。②体裁上: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剧等。③艺术手法上:梦幻、朦胧、浪漫气氛;说教气息;象征寓意。 (2)英雄史诗:①早期英雄史诗,反映氏族社会末期的生活,歌颂部落英雄(异教精神),表现群体意识和英雄主义精神。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多神 教成分。②中期英雄史诗,歌颂部落英雄的英雄善战,写他们具有爱国 思想,作者歌颂贤明君主,谴责叛国逆臣;同时大大增加了基督教教义 的内容。一般以历史事实为基础,有传奇性,但神话色彩减弱。 (3)骑士文学:忠君、护教、行侠。宣扬骑士精神,宗教色彩浓厚。 (4)城市文学:现实性: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讽刺性:在艺术上,市民文学的主要手法就是讽刺。 1、文藝復興運動: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即西欧封建社会末期在欧州许多 国家先后发生的一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打着恢复古代文化的旗号,实质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对欧州和世界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2、人文主義思想: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 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表现在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因此人文主义可以说是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外国文学史下讲义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下讲义 第一章浪漫主义文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与特征: 作为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这一时期是欧洲社会人的精神和个性解放时期。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带来的社会动荡与急剧的转型以及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是其兴起的原因与背景。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思想特征: 第一,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感情。 第二,歌颂个性解放与自由,反抗对自由的压迫。 第三,歌颂大自然,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美好感受。 第四,重视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矿泉中汲取了丰富养料。 艺术特征: 第一,自由的写作手法。 第二,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又一特征。 第三,忧郁感伤的情调。 第四,艺术手法的广泛探索。 二、各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地。 早期浪漫派:耶拿派; 后期浪漫派:海德尔堡派。 霍夫曼、海涅是海德堡派之后的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海涅(1797--1856)德国民主主义诗人,他是歌德以后德国最重要的诗人。海涅在他的早期创作年代是一个激进浪漫主义者,他的理论著作是《论浪漫派》,代表作:讽刺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霍夫曼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谢拉皮翁兄弟》,中篇《金罐》、《侏儒查赫斯》、长篇小说《雄猫穆尔的人生观》等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分为前后期两个流派:湖畔派指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诗人结成的诗歌流派。文学上,湖畔诗人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发表了《抒情歌谣集》,并写了序言。这篇序成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恶魔派的代表是拜伦、雪莱和济慈。他们坚持民主自由理想,始终同情法国大革命,反对专制暴政,支持受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写出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完成了由湖畔派开始的诗歌改革,丰富了诗歌的形式和韵律。 小说方面的代表人物: 司各特,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共写27部历史小说,代表作有《艾凡赫》, 简·奥斯丁则代表了英国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代表作有《傲慢与偏见》。 拜伦:主要作品: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东方叙事诗》,讽刺诗《唐璜》 “拜伦式英雄”:它是用来概括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这类人物以《东方叙事诗》等一系列作品为代表的主人公,他们一方面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最终难逃悲剧命运。这些人物形象因与作者拜伦的精神气质相契,而被称作为“拜伦式的英雄”。 《唐璜》:拜伦的浪漫主义杰作,诗体小说作品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真诚追求和唤起人民的积极行动。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整理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个源头。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第一节古代文学 一古代希腊文学 (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二)主要特征: 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的冲天怒火,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 (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戏剧成就最大,另外还有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雄辩家:苏克拉底和狄摩西尼。文艺理论家: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代表作《对话录》。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第三时期从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 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米南德(雅典人)田园诗(牧歌):主要作家:忒俄克里托斯二古罗马文学(连接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外国文学史知识点

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汉语言文学 选择题 1、希腊神话的特点是:人神同形同性。 2、古希腊著名的英雄:雷电之神宙斯、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美神(爱神)阿佛罗狄忒、火神(工匠神)赫菲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 3、古代希腊文学分为: 1)荷马时代的希腊文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2)希腊城邦时期抒情诗兴起;代表诗人:饮酒歌诗人是:萨福(女诗人),阿那克瑞翁(以醇酒和爱情为主),合唱诗人:品达罗斯。 3)“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学,主要形式是古希腊悲剧;成就主要是雅典文学。亚里士多德《诗学》。 4)“希腊化”时期的希腊文学,主要戏剧形式是“新喜剧”,重要作家是米南德。 4、荷马史诗包括两部:《伊利亚特》《奥德修纪》。 5、古代希腊戏剧是从狄俄倪索斯的祭典发展而来的。狄俄倪索斯是酒神。 6、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歌”。希腊原文意思是“山羊之歌”,喜剧是“狂欢之歌” 7、希腊的悲剧的艺术形式分为:戏剧的成分和合唱队的抒情成分。 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8、古典时期的雅典喜剧称为“旧喜剧”。 最早的喜剧作家是“克拉提诺斯”。 代表作家: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被恩格斯称为“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代表作《阿哈奈人》《骑士》。 9、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10、恩格斯: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11、古希腊文化被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12、希腊悲剧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及代表诗人。 1.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他对希腊悲剧的发展贡献极大。风格是庄严雄浑。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 2.索福克勒斯。代表作《奥狄浦斯王》《安提戈涅》。 3.欧里庇得斯。名作如《美狄亚》《希波吕托斯》《安德罗玛克》《特洛亚妇女》,突出的特点一是写女性,二是心理描写。 13、古希腊的文化中心是雅典。 14、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学》。 15、“新喜剧”的重要作家是米南德,代表作是《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 16、古罗马的喜剧作家作家有普劳图斯和泰伦提乌斯。 17、普劳图斯的作品:《一坛黄金》、《孪生兄弟》、《吹牛的军人》。 18、泰伦提乌斯的作品:《婆母》、《两兄弟》。 19、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是三位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 20、维吉尔的主要作品是《牧歌》、《农事诗》和史诗《埃涅阿斯纪》。 21、教会统治和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文学的最主要内容。 22、教会统治思想的主要武器是《圣经》。《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部分。 23、《新约》所讲的内容是:耶稣的一生的经历和他的言行。 24、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包括:日耳曼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的《贝奥武甫》、冰岛的“埃达”和“萨迦”。

外国文学史 下编 简答题

外国文学史下编 简答题 第一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1、简述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答:1、频频出现“长河式”的多卷本长篇小说,这类作品往往长达百万言以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2、倾向对人的内部心灵加以开掘,汲取、借鉴意识流、内心独白、象征寓意等现代派手法,丰富了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段;3、作品普遍有淡化情节的倾向。 2、简述《巴巴拉少校》的思想内容。 答:萧伯纳的代表作。剧本通过巴巴拉和其父昂得舍富之间的冲突,指出了资产阶级的“慈善事业”根本不可能消除贫困的事实,揭露和讽刺了英国议会政治、经济秩序和宗教宣传的虚假与伪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思想的矛盾。 1、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势力的无所不在,以及人们陷于金钱摆布的怪圈现象; 2、表现了上流社会青年一代的局限; 3、剧作还展示了以昂得舍富为代表的世俗势力和以巴巴拉为代表的精神力量的较量,结果是前者轻而易举战胜后者。 3、简述《虹》中的象征和寓意。 答:劳伦斯的小说中,人物、物象和故事往往都有某种象征寓意,总是以具体的生活故事表现人与文明、自然与文明之间关系的主题。1、一开头就用神话式的笔触,描写了人物的现实背景,提示了三代人人生探索的逻辑起点;2、小说对布兰温家族生存环境前后变迁的描写,象征性地表述了人类“伊甸园”又一次丧失的历史事实,提示了传统的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转换,隐喻了现代文明对人的侵蚀和人与自然的又一度分离;3、三代人的追求与探索的经历融为一个整体,并呈一种螺旋式递进的关系,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地向前发展。 4、简述《虹》的艺术特色。 答:具有传统和现代两重性。《虹》艺术地实践了多重复合式叙述方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运用内视角的强化与外视角的集约之间的复合叙述;2、在传统的“全知全能”式的作者叙述中注入了大量的心理分析和展示心理的意象呈现;3、在传统式常规叙述中包含了非小说的成分。廊坊的意象和论文式的分析。 5、《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艺术成就和主题思想。答:主要内容:1、通过平民音乐家克利斯朵夫顽强奋斗的一生,提示十月革命前西欧进步的知识分子追求—反抗—幻灭的心灵,讴歌他们孤军反抗不合理世界的“不健全文明”的英雄主义精神;2、通过克里斯朵夫的生活遭际,反映当时以德、法为主的欧洲国家的黑暗现实,抨击依赖于金钱与权势的虚伪、堕落的艺术,倡导真诚能净化道德的艺术,以此创造健全的文明;3、作家企图以“情爱”作为实现人类的和谐与团结的纽带。艺术特色:1、首创了长河小说这一体裁;2、音乐性是这部小说另一个独到的艺术特色;3、小说着重描绘了一个音乐家的内心世界;4、语言朴实简洁,不假雕琢,这样的语言在朴素简单中显出浑厚浩瀚,在平凡静穆中显出深广热烈。 6、简析《布登勃洛克一家》的思想内容。 答:1、小说反映了德国自由资产阶级从兴盛到衰亡的整个历史;2、揭露了资本主义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和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3、小说在描写布登勃洛克家庭衰亡过程时,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惋惜之情,同时流露出悲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和宿命论思想。 7、布莱希特提出了什么样的戏剧理论? 答:“叙述体戏剧”,提出在结构上用叙述性代替戏剧性,在表演上用感情的间离代替感情的共鸣。他认为戏剧必须以改造社会为已任,主张写重大社会问题,寓教育于娱乐,诉诸观众以理性,引起观众思考的兴趣,使之相信世界是可变的,激发改革之情。 晚上“辩证戏剧”代替前者,认为它既包括戏剧内容的辩证性,又能包括戏剧形式的辩证性,同时不排斥戏剧性;在表演上,为了达到形式的辩证统一,它既需要感情的间离,又需要感情的共鸣;它的目的是为了调动观众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观众的理智,促进观众思考,让他们认识到改变不合理的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8、为什么说克莱德的悲剧是美国的悲剧? 答:以一个普通青年克莱德短促的一生为线索,将美国现代社会生活的众多画面交织进去。克莱德的悲剧具有很大的典型意义,展现了弱肉强食的美国社会毁灭青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