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债券及其评级方法概述

绿色债券及其评级方法概述
绿色债券及其评级方法概述

绿色债券及其评级方法概述

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一、绿色债券概况

在现代社会,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压力之下,绿色金融日益受到重视。这其中,绿色债券逐渐成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多边国际金融组织、各国政府的支持,正在成为投资者的重点资产配置对象。从国内情况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015年底以来,关于绿色债券的相关政策、指引密集出台,关于绿色债券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具备,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将获得快速发展。

1.绿色债券的定义

由于绿色债券市场在国外呈现明显的由下而上的发展特征,国际绿色债券市场自发形成、自律管理的特征较为明显,故目前对于绿色债券国际上尚无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世界银行都各自给出对于绿色债券的定义。

目前,接受程度最高的是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联合130多家金融机构于2014年4月制定并于2015年3月修订的《绿色债券原则》(Green Bond Principles, GBP)。绿色债券原则是由绿色债券发行人、投资机构和承销商组成的绿色债券原则执行委员会(GBP Initial Executive Committee)与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合作推出的,为了增强绿色债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自愿性指导方针。2014年4月,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被任命为GBP秘书长单位。截至2015年底,全球超过103家绿色债券发行人、承销商和投资者成为GBP的会员,超过54个组织遵守GBP原则。《绿色债券原则》定义,绿色债券是绿色基础设施融资的主要工具,是将所得资金专门用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等绿色项目融资或再融资的债券工具,其投向主要包括可持续交通、可再生能源、水利、生物发电、城镇垃圾及污水处理、能源效率改进(建筑和工业领域)等绿色项目以及其他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GBP是目前接受度最高的绿色债券标准。在GBP原则基础下,气候债券倡议(CBI)开发了与GBP互补的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指导方针。

除GBP外,世界银行也对绿色债券提出了自己的定义。世界银行认为,绿色债券即向固定收益类投资者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缓释气候变化或帮助受此影响的人们适应变化的项目。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绿色债券发展由上而下特征明显,绿色债券的定义主要由相关政府机构提出。

2015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同时发行了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版本)》。

在该公告中,人民银行将绿色金融债券定义为,金融机构法人依法发行的、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并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绿色产业项目可参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版本)》。

2015年12月31日我国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中定义,绿色债券是指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绿色城镇化、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水资源节约和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污染防治、生态农林业、节能环保产业、低碳产业、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实验、低碳试点示范等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项目的企业债券。从绿色债券的募集资金用途上来看,《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与国际标准存在一定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气候债券倡议组织规定所有与化石燃料相关的项目都不能享受绿色债券的支持,而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绿色债券支持项目包括煤炭的清洁利用。

2016年3月1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券试点的通知》(上证发〔2016〕13号),其中对绿色公司债券的定义为依照《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则发行的、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的公司债券。绿色产业项目范围可参考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详见附件)及经本所认可的相关机构确定的绿色产业项目。

从以上3家机构对绿色债券的定义来看,人民银行和上交所在绿色债券的定义上较为类似,均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为重要参考,但上交所对于其认可的相关机构确定的绿色产业项目也纳入绿色债券范畴。而发改委则直接对绿色项目的范围进行了规定。

总体看,国内外不同组织对绿色债券的定义尽管有所不同,但侧重点都集中在募集资金用途上。可以说,绿色债券是将募集资金专门用于符合一定条件(市场自律组织、相关监管机构发布的标准)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固定收益工具。

2. 绿色债券国外发展历程

由于绿色债券可以满足发行人的现实的融资需求,匹配其绿色项目的建设周期,且绿色债券能够满足负责任的投资者参与环境保护的需求,近年来受到市场广泛青睐,成为绿色项目的重要融资工具。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一般认为2007年欧洲投资银行(EIB)成功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只绿色债券—气候投资意识债券。此后,绿色债券发行维持在较小规模,到2012年末全球绿色债券合计发行量为124亿美元。2013年,企业、政府、银行等开始积极通过绿色债券市场进行投融资,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当年全球发行了48支绿色债券,金额合计118亿美元;2014年绿色债券全球发行量进一步增长,数量达到143支,金额合计365.9亿美元。2015年,根据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统计,全球范围内发行的绿色债券合计232支,发行规模为424亿美元,发行量和规模创新高,预计2016年绿色债券市场仍将保持火热态势,全年发行量有望突破500亿美元。而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统计,2016年1~2月,全球绿色债券已发行128.3亿美元。

图1 2013~2015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情况(单位:亿美元、支)

资料来源:联合评级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在国际绿色债券市场形成过程中,市场的自发性和自律性特征尤为明显。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推动了责任投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投资者的价值判断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促成了发行人、投资者和承销商等市场参与方共同建立自愿性的指导方针。

从发行主体上来看,最初绿色债券主要由多边组织、跨政府金融机构发行,发行规模也较小,2013年开始,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快速增长,发行主体也扩大到一般公司。目前,绿色债券的发行主体覆盖到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开发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和工业企业,一般公司已经成为绿色债券的第一大类发行人。对于国际性开发银行来说,投资于绿色项目符合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长期目标,开发性金融机构成为绿色债券市场上的主要发行人。目前绿色债券的前三大发行人为欧洲投资银行(EIB)(已累计发行234只绿色债券,募集资金116亿美元)、世界银行(合计发行100多只,发行规模超过110亿美元)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目前已累计发行40亿美元)。此外,从国际经验来看,市政债很大一部分被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故政府也成为绿色债券的重要发行主体。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市政绿色债券市场持续升温,并且发行了第一只绿色担保债券。

从投资者来看,绿色债券规模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投资者的积极参与。由于绿色债券发行主体大多具有较高的信用评级,其违约概率较小,受到部分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欢迎;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投资绿色债券能够为投资者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和声誉上的好处;因此近年来养老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大型机构投资者加大了对绿色债券的配置比例,有些机构还对外发布了支持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声明。苏黎世保险、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公开承诺,2015年将投资总额达10亿欧元的绿色债券。总体来看,绿色债券的投资者主要集中在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和重视社会责任的投资者中。

从投资项目来看,尽管绿色项目的范畴非常广泛,但在实践中各发行主体在绿色债券资金使用上相对集中,再生能源和节能是多数开发性金融机构共同支持的重点领域。欧洲投资银行(EIB)重点投向再生能源(80.6%)和节能领域(17.4%),两者合计占比98%;国际金融公司(IFC)主要集中在清洁能源(54%)、资源再利用(40%)两个领域;非洲开发银行(AfDB)几乎全部用于再生能源领域,占比高达96%,其余4%为农林开发类绿色项目;

即使业务广泛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在资金使用上也体现了突出重点和相对集中,70%都投向了节能、农业开发和绿色交通三大领域。

总体看,绿色债券在国际上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自发性和自律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从2013年开始快速增长,同时发行主体、投资人也迅速扩容,预计未来绿色债券市场将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3. 我国绿色债券发展情况

国际上绿色债券市场是自发形成的,主要靠市场主体和相关自律组织的自律;而我国绿色债券的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

在2015年底有关绿色债券政策密集发布之前,我国部分企业和金融机构已经在海内外金融市场上尝试发行了少量绿色债券。2014年5月,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中国首单绿色债券“14核风电MTN001”,该债券的主要特征是债券利率由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两部分组成,其中浮动利率部分与发行人下属5家风电项目公司在债券存续期内实现的碳(CCER)交易收益正向关联,浮动利率的区间设定为5~20个基点。尽管募集资金并非直接用于绿色项目,但以上特征可以使“14核风电MTN001”归入绿色债券的范畴。2015年7月,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发行了3亿美元绿色债券,并由国际专业第三方机构DNVGL(由DNV(挪威船级社)与GL(德国劳氏)合并形成,全球三大管理系统认证机构之一)进行了认证,获得了来自全球66个机构投资者账户近5倍的超额认购。2015年10月,中国农业银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总规模10亿美元的3期双币种绿色金融债,成为我国金融机构在海外市场发行的首支绿色债券,获得亚洲和欧洲近140家投资机构的超额认购。

在金融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国际绿色债券市场将带动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同时国内企业在绿色债券上的尝试也为国内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验。在此基础上,2015年底以来绿色债券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引导金融机构服务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5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绿色金融债券,加快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在政策发布后,2016年1月27日,浦发银行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200亿元绿色金融债,成为我国债券市场首支“贴标”绿色金融债。截至2016年3月22日,已有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和青岛银行三个发行人共发行了4期绿色金融债,合计募集金额达340亿元。

2015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绿色债券发行指引》,我国成为世界首个官方层面发布绿色债券政策的国家。

2016年3月16日,上交所正式发布《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券试点的通知》,将设立绿色公司债券申报受理及审核绿色通道,提高绿色公司债券上市预审核或挂牌条件确认工作效率。亿利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年2月6日便已经披露发行绿色债券的公告,拟申请公开发行不超过人民币25亿元(含25亿元)的绿色债券;2016年3月15日,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又公告拟发行票面总额不超过8亿元的绿色公司债券,以用于投资公司

热电联产机组扩建项目。预计在交易所的支持下,绿色公司债券将迎来快速发展。

总体看,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起步较晚,政府主导特征较为明显。预计在政策支持下,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将快速发展。

4. 我国绿色债券的展望

绿色债券具有很多优势:由于很多绿色项目前期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收期长,因此较长期限的绿色债券能够降低项目资金期限错配风险,获得发行人的青睐。绿色债券的发行常常能够得到政府、国际开发机构等机构的担保,有效提高其信用水平。例如根据“欧洲2020项目债券”计划,为能源、交通、信息和通信网络建设融资的债券可由欧盟和欧洲投资银行通过担保的方式提高信用级别;同时,绿色债券能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例如《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就鼓励地方政府通过投资补助、担保补贴、债券贴息、基金注资等多种方式,支持绿色债券发行和绿色项目实施;上交所也将为绿色公司债券的申报受理及审核提供绿色通道。同时,由于绿色债券具有公益性和社会效益,能够得到部分注重社会责任的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其发行利率通常会较低。由于以上原因,预计我国绿色债券将能够获得较快发展。

从市场容量上来看,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的测算,我国每年在“绿色发展”上的投资需求约为2万亿元,而尽管国内银行机构近年来不断加大绿色信贷力度,根据银监会统计,2014年国内21家主要银行投放绿色贷款8,140亿元,但仍然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同时,汇丰银行撰写的《债券与气候变化:市场现状报告(2015)》(下称《报告》)指出,鉴于债券首要用于贷款的再融资,因此决定中国国内绿色债券发行关键因素是目前未偿清绿色贷款的数量。截至2014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7.59万亿元,巨大的绿色信贷资金存量为绿色债券的快速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保障。

从发展路径上来看,某个新固定收益品种的发展通常从信用等级较高的机构发行人开始,其较高的信用等级可以降低发行难度,并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在此阶段,作为中国国内债券市场最大发行人的政策性银行出于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及其高信用等级可能成为主要的发行人。出于同样考虑,国有企业、大中型银行也可以成为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初级阶段主要的债券发行人。同时,为配合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绿色债券可提供绿色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渠道。如公用事业单位、城市运输公司甚至部分城投企业也可能成为发行绿色债券的重要主体。

总体看,绿色债券其募集资金主要投向绿色项目,且具有多种优势,能够满足我国绿色发展的融资需求,具有广阔的前景。由于目前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具有明显的政策推动特征,对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企业可能成为初期的主要发行人,然后将扩容到一般企业。

二、绿色债券的特征与分类

1.绿色债券的特征

通过对国内外已发行的绿色债券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与其他普通债券相比,能否贴上“绿色”标签进而成为绿色债券的关键在于募集资金投向以及围绕募投项目所展开的一系列规范工作。因此,绿色债券的特征也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募集资金用途

绿色债券发行人应当在募集说明书中对募集资金的用途进行恰当描述,确保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能够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或是气候减缓和适应等方面产生正面效益和积极影响。

项目评估流程

绿色债券发行人应当对绿色项目的正面效益进行可量化的评估,并披露募投项目符合“绿色”标签的具体依据和相关流程等信息,提高项目评估的透明度,以便向债券认购者或持有者更好地证明所募集资金确实用在促进环境保护、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绿色项目之上。

募集资金追踪管理

绿色债券发行人应当建立募集资金追踪管理制度,通过专门账户或以一个适当的方式对募集资金进行追踪,并且通过正式的内部流程来表明相关资金用于绿色项目的投资和运作之中。

出具年度报告

为了增强市场信息透明性,绿色债券发行人除了定期披露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外,还应提供至少一年一次的绿色债券项目清单,包括绿色项目支出总额以及环境可持续发展影响的简要介绍。

第三方认证(可选)

绿色债券发行人应该运用外部认证来确保绿色债券关键性特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性,包括学术机构出具的第二意见、审计机构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以及非营利性组织出具的第三方认证报告等,但也并不是所有的绿色债券都需要第二意见或者第三方认证。

2. 绿色债券的分类

绿色债券的分类有很多,例如,按发行人主体类型来分,绿色债券可分为政府类、金融机构类、企业类等;按项目类型来分,绿色债券可分为节能类、污染防治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类、清洁交通类、清洁能源类、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类等。为了下一步研究绿色债券与评级表现的关系,我们此处暂以债券结构类型作为划分依据,并对其分类情况作一介绍:

特定收益用途绿色债券

特定收益用途绿色债券是发行人按法定程序发行用于特定用途的债券,取得一定时期资金的使用权及由此而带来的利益,同时又承担着举债的风险和义务,按期还本付息。由于持有该类债券的投资者对发行人有完全追索权,因此发行人发行的具有相同偿还顺位的绿色债券与普通债券有相同的信用评级。发行人将债券收益用于支持绿色项目的子资产组合,并自行规定使用范围,设置内部机制进行跟踪和报告。大部分国际金融组织发行的绿色债券采用这种结构。

特定收益用途绿色担保债券

特定收益用途绿色担保债券是发行人按法定程序发行用于特定用途的债券,但持有该类债券的投资者对发行人没有债务追索权,发行人以项目运行获得的收费、税收等收益作为债券担保,并由发行人对债券收益的使用进行跟踪和报告。大部分市政债券采用这种结构。

绿色项目债券

绿色项目债券的投资人仅限于向具体项目的资产进行债务追索,即投资人直接暴露于项目风险下。

绿色资产支持债券

绿色资产支持债券的投资人可向一个或者多个组合在一起的特定项目进行债务追索,具体包括资产担保债券,ABS和其他结构型产品,一般以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支持。

三、绿色债券的评级表现

1.绿色债券的级别分布

以国际金融机构和开发性金融为主,企业类发行人有望成为主力

从全球债券市场上看,绿色债券发行人基本上以国际金融机构和开发性金融为主、企业类次之,地方政府及其他为辅。以2015年发行数据为例,世界银行共计发行28期绿色债券,发行金额含1,700亿印尼卢比、3,000万欧元、15.94亿印度卢比、2.63亿墨西哥元、5,000万土耳其里拉、11.66亿美元;欧洲投资银行共计发行10期绿色债券,发行金额含5亿加元、24亿欧元、8亿英镑、1亿土耳其里拉;国际金融公司共计发行8期绿色债券,发行金额含1,775万巴西雷亚尔、31.5亿印度卢比、383万新西兰元、730万土耳其里拉、5.01亿美元、10亿南非兰特。随着市场发展,大中型企业也加入绿色债券的发行行列,并有望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力,如美国太阳城公司、日本丰田公司、美国阿姆斯壮公司等。

以AAA级为主,并相继出现较低评级

绿色债券评级以AAA级为主,截至2015年底,AAA级占比达53%。不过,较低评级债券也陆续出现。总体来讲,绿色债券评级呈现多元化分布趋势。

图2 截至2015年底已发行绿色债券信用评级分布

资料来源:联合评级收集整理

2.绿色债券的利差分析

由于国内绿色债券市场正处于发展初期,本文针对绿色债券的利差分析将以典型案例加以展开,通过个案的分析来判断发行人发行绿色债券与普通债券的利率差异,以及发行人主体级别与相关债项级别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表1 已发行绿色债券发行人及其有关债券发行情况(单位:%,基点)

注:(1)14核风电MTN001发行利率确定方式为固定利率(5.65%)+浮动利率(区间为5~20个基点);(2)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3月底。

从已发行绿色债券的发行人与其已发行普通公司债券的利差比较来看,浦发银行2016年1月27日所发行的3年期16浦发绿色金融债01票面利率2.95%,较发行日同期限的国债到期收益率2.6209%仅高出32.91个基点;兴业银行2016年1月28日所发行的3年期16

兴业绿色金融债01票面利率 2.95%,较发行日同期限的国债到期收益率 2.6240%仅高出32.60个基点。同一发行人兴业银行于2015年1月16日所发行的3年期15兴业银行01未贴有“绿色”标签,票面利率为4.95%,较发行日同期限的国债到期收益率2.5650%大幅高出238.50个基点。

青岛银行2016年3月10日所发行的3年期16青岛银行绿色金融01票面利率3.25%,较发行日同期限的国债到期收益率2.4843%高出76.57个基点;5年期16青岛银行绿色金融02票面利率3.40%,较发行日同期限的国债到期收益率2.6202%高出77.98个基点。同一发行人青岛银行于2013年3月1日所发行的5年期13青岛银行债02未贴有“绿色”标签,票面利率为4.80%,较发行日同期限的国债到期收益率3.3048%高出149.52个基点。

上述现象表明:同为AAA等级的金融机构,在利差表现上3年期的绿色债券发行利率较普通债券平均低200个基点,而AA+等级的金融机构,在利差表现上5年期的绿色债券发行利率较普通债券平均低70个基点。此外,贴有“绿色”标签的绿色债券发行利率对发行期限不敏感,在利差上区分度不够明显,这主要系在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初期大量投资者受国家政策引导积极认购所致。

3. 绿色债券的评级要点

贴上“绿色”标签的绿色债券,尽管受到各项政策的扶持和优惠,但其本质上还是具有还本付息义务的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人主体或绿色项目本身的基础质地、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状况依然是衡量其信用风险的重要评级因素。然而,由于绿色债券所募集到的资金按照要求是投向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或是气候减缓和适应等方面有正面效益和积极影响的项目或产业,无论是从社会责任还是公平正义的角度,都有必要将这种“正外部性”内生化,即通过货币、经济回报或成本量化体现出来。因此,建立一套内嵌“正外部性”的信用评级体系,“把这种正的外部性通过财政的补贴、政策的贴息体现出来,而把负的外部性通过资源税收和污染处罚体现出来”,应该是开展绿色债券评级业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国外评级实践表明,绿色债券的评级结果通过以下方式激励或约束发行人:如果债券发行人或募投项目有“正外部性”,那么经认定的评级机构所评定的评级结果可能较优,这意味着其发债将能享受“优惠”,融资成本也会明显降低;如果债券发行人或募投项目没有“正外部性”,那么经认定的评级机构所评定的评级结果与其普通债券一样,这意味着其发债将不能享受“优惠”,融资成本也不会有明显降低的效果;如果债券发行人或募投项目甚至有“负外部性”,那么经认定的评级机构所评定的评级结果可能较差,这意味着其发债将会面临“惩罚”,融资成本将会大幅上升。总之,绿色债券评级体系应在原有的普通债券评级体系中内嵌“正外部性”评级因素,重点对环境污染因素、生态系统因素以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素加以考虑:

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主要由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所造成的。对于绿色债券发行人或绿色项目主要考察募集资金的投向是否对

人类需要的水、空气、土壤及食物生产等方面的污染影响或污染防治有正面效益或是带来了积极影响。

生态系统因素

生态系统是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对于绿色债券发行人或绿色项目主要考察募集资金的投向是否对包括物种保护、气候影响等生态链条体系有正面效益或是带来了积极影响,的影响。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在保证人类社会、经济和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对自然资源实行永续利用的使用方式。对于绿色债券发行人或绿色项目主要考察募集资金的投向是否对水、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正面效益或是带来了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绿色债券的评级要点应是在综合评定发行人主体或绿色项目本身的基础质地、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状况的基础上,将环境污染因素、生态系统因素以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素等“正外部性”作为评级指标,通过量化评估募集资金的投向是否有正面效益或是带来了积极影响,进而达到调整评级结果的目的。

四、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情况

1.绿色债券的国际认证情况

相比于普通债券,绿色债券最大的不同就是绿色特征,即除了进行主体信用评级和债券信用评级外,一般还需要专业机构对绿色债券投资的绿色项目进行认证,并对其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国际上对此的通用做法是请独立的专业认证机构出具对募集资金使用方向的绿色认证,即“第二意见(Second Opinion)”。第二意见中对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的投向进行详细说明,可以增强绿色债券信息披露的透明性,吸引更多投资者。

与国际绿色债券市场的自律性一致,国外第三方认证机构没有准入的限制,也没有统一的监管部门。各认证机构主要依靠自身素质和公信力获得客户。根据华创证券统计,目前国际上常见的第二种意见提供机构包括以下几类:1.学术性机构,如CICERO(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CBI(气候债券委员会)等、2.传统的环境社会风险管理咨询机构,如Vigeo 等、3.传统认证机构,如DNV GL集团等、4.投资评级机构,如Oekom研究中心、5.传统审计机构,如毕马威、安永等。

值得注意的是,绿色债券并非全部需要进行绿色认证。截至2014年底,全球已发行的300多只绿色债券中,约63%的发行人对债券进行了国际绿色认证,其中54.22%的发行人选择CICERO出具第二意见。

从国外的实践来看,第二种意见提供机构主要是相关学术机构和咨询机构等担任,实行自律管理。目前可以提供第二种意见的机构较多,学术性机构依靠其专业能力取得更高的公信力,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2.绿色债券国内相关认证

在国内的绿色债券市场顶层设计中,参考了国外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经验,鼓励绿色债券进行第三方认证。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5年12月22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5〕第39号中规定,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内,鼓励发行人按年度向市场披露由独立的专业评估或认证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对绿色金融债券支持绿色产业项目发展及其环境效益影响等实施持续跟踪评估。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开展绿色债券试点的通知中规定,绿色产业项目范围可参考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及经上交所认可的相关机构确定的绿色产业项目。

从上述规定来看,监管层对绿色债券的范围进行了规定,但具体到实施层面,绿色债券项目的认定标准还有待进一步明确。监管层对国内绿色债券的第三方认证也未采取强制要求,而是鼓励发行人对绿色债券聘请独立专业评估或认证机构进行认证。第三方认证主要包括债券发行前的资格认证和债券发行后的跟踪评估。目前各监管机构并未明确相关规定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资质认可标准,仅上交所规定可由其认定的相关机构确定绿色产业项目。预计国内第三方认证机构管理不会采取准入制度,主要采取自律管理为主。

3. 国内第三方认证实践情况

从国内绿色债券的第三方认证实践来看,目前已发行成功的绿色债券均为绿色金融债券,其中浦发银行发行一期,青岛银行发行两期,均聘请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为第三方认证机构;兴业银行发行一期,委托聘请了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气候中心”)作为第三方认证机构。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是国际资本市场协会绿色债券准则的中国观察员机构,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围绕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展开系列研究工作,包括相关政策及标准的支持性研究等;而安永属于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以上两家机构均具有较高的公信力。由于以上绿色债券发行时间均不长,目前只涉及发行时的资格认证,而不涉及发行后的跟踪评估。

从已经出具的第三方评估专业意见书来看,虽然目前我国对于第三方评估专业意见书内容没有统一的要求,但气候中心和安永主要关注点存在较大的一致性,均关注募集资金用途的合规性评估,包括募集资金的管理制度、使用计划、专门账户、投资项目的决策程序和筛选标准等。不同之处在于,安永对于绿色债券的信息披露与报告予以关注,而气候中心则对环境效益评估进行了评估认证,体现了会计师事务所和专业学术机构的关注重点存在差异。

从评估手段上来看,两家评估机构均主要采用审验材料和对发行人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的方式获取评估所需信息。在具体审验材料程序中,安永使用了部分鉴证业务所使用的抽样等手段。

未来我国绿色债券将取得快速发展,对相关的第三方评估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目前国内第三方评估机构数量较少,从目前来看,由于第三方认证的专业性,学术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具有专业能力和业务关联优势,公信度较高,可获取一定的优势。

2020年整理债券市场分析框架.doc

债券市场分析体系 一、分析原则 (2) 二、债券市场概述 (2) 1、债券市场结构 (2) 2、债券分类 (2) 3、主体框架-以供求关系为核心 (3) 三、债券分析框架 (3) 1、利率债 (3) 2、信用债 (3) 1)投资级信用债 (3) 2)高收益信用债 (3) 3、可转债 (3) 1)名词解释 (3) 2)可转债投资分析 (3) 一、分析原则 任何一类品种的价格受到的影响因素是众多的,面对任何一个价格变化,分析研究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解释逻辑与理由,但是传递给投资者的信息越多,也

必然意味着可能存在的噪音越多。 坚信每一类投资品种的趋势性变化必然对应着某一主干驱动因素,投资者在众多的信息摘选中,非常有必要寻求主干驱动因素的变化,而其他的影响因素都是对于该主体因素的放大或干扰,难以改变该主体逻辑的趋势运行轨迹。 二、债券市场概述 1、债券市场结构 2、债券分类 本分析体系将债券分为三大类:利率债、信用债和可转债。 利率债主要是指国债、地方性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和央行票据;信用债是指政府之外的主体发行的,具体包括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分离交易可转债、资产支持证券、次级债等品种。可转债具有债权和期权双重特

性的金融产品,较为特殊,单独划分出来进行分析。 3、主体框架-以供求关系为核心 三、债券分析框架 1、利率债 从趋势意义而言,基本面内容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可以解释绝大多数情

况下基准利率品的价格变化,而额外的非对应时期可以由货币政策因素所解释,本质上而言,货币政策因素与流动性因素是相同的,因此针对基准利率品的驱动因素可以大致归纳为三者: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流动性。所对应的基本逻辑框架大致为两类:1、“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双轮驱动框架;2、“货币(金融负债)+资产”的双轮驱动框架。 (一)宏观分析——经济指标、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宏观分析主要是从影响利率债的三大要素——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来进行分析,下面简要介绍下三大要素的理解框架和传导机制。 ? 各项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因为其在GDP中占比与波动幅度均较大,更为重要的是它直接与灵敏的反应宏观调控政策,某种意义上,

企业资信与债券评级方法

贷款企业评级程序 信用评级工作程序指进行信用评级所遵循的操作步骤,包括:评级预备、实地调研、业务例会、级不建议、级不评审、撰写报告、级不确认、级不公告、文件存档、跟踪监测等时期。 评级预备 评级预备工作始于公司与受评企业双方签定评级托付协议之后。依照受评企业所属行业及其性质,确定评级人员。评级人员在初步了解受评企业的基础上,预备相关资料及工作底稿,并将受评企业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实地调研工作安排表等发送给受评企业。 实地调研 实地调研包括与有关人员的访谈及现场勘察,旨在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直接感受企业的治理氛围。其中与治理层的会谈特不重要。会谈内容涉及企业业务开展状况、竞争状况、财务政策、以往业绩、以及长短期经营展望等。此外,企业的营运风险、经营策略和内控机制差不多上重

要的访谈议题。为提高访谈效果,评级人员应在正式访谈之前,将访谈要点通知访谈对象。如有必要,还需与地点主管部门及与企业有要紧债权债务关系的单位访谈。与主管部门访谈旨在了解地点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看法、对该行业的态度以及对企业支持的可能性等。与企业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单位,要紧包括向企业贷款的商业银行、大额应付账款的债权人、企业应收款的要紧欠款单位等,与这些单位的访谈是为了了解受评企业历史资信记录、目前债务压力,以及企业款项回收情况。在这时期,评级人员要紧通过多样化、表格化、简单化和有用化的工作底稿将调研的内容程序化、规范化、书面化,班次级人员在现场调查取证,特不是在查帐时,要尽可能取得第三方出具的函证为准,或者由评级人员按经验取值,第三方函证通常指税务局出具的纳税务局凭证、银行出具的扣息凭证等。 业务例会 信用评级业务部门每周召开一次业务例会,在那个业务例会充分讨论和分析,集思广义。 提交等级建议

债券的分类概述

债券的分类 一.按发行主体划分 (1)政府债券 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主要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债。国债因其信誉好、利率优、风险小而又被称为“金边债券”。除了政府部门直接发行的债券外,有些国家把政府担保的债券也划归为政府债券体系,称为政府保证债券。这种债券由一些与政府有直接关系的公司或金融机构发行,并由政府提供担保。 (2)金融债券 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在我国目前金融债券主要由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机构一般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信用度较高,因此金融债券往往有良好的信誉。 (3)公司(企业)债券 在国外,没有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划分,统称为公司债。在我国,企业债券是按照《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发行与交易、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监督管理的债券,在实际中,其发债主题为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政府信用。公司债券管理机构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债主题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公司法人,在实践中,其发行主体为上市公司,其信用保障是发债公司的资产质量、经营状况、盈利水平和持续赢利能力等。公司债券在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一登记托管,可申请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其信用风险一般高于企业债券。2008年4月15日起施行的《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进一步促进了企业

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要的投资对象。 二.按是否有财产担保划分 (1)抵押债券 抵押债券是以企业财产作为担保的债券,按抵押品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一般抵押债券、不动产抵押债券、动产抵押债券和证券信托抵押债券。以不动产如房屋等作为担保品,称为不动产抵押债券;以动产如适销商品等作为提供品的,称为动产抵押债券;以有价证券如股票及其他债券作为担保品的,称为证券信托债券。一旦债券发行人违约,信托人就可将担保品变卖处置,以保证债权人的优先求偿权。(2)信用债券 信用债券是不以任何公司财产作为担保,完全凭信用发行的债券。政府债券属于此类债券。这种债券由于其发行人的绝对信用而具有坚实的可靠性。除此之外,一些公司也可发行这种债券,即信用公司债。与抵押债券相比,信用债券的持有人承担的风险较大,因而往往要求较高的利率。为了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发行这种债券的公司往往受到种种限制、只有那些信誉卓著的大公司才有资格发行。除此以外在债券契约中都要加入保护性条款,如不能将资产抵押其他债权人、不能兼并其他企业、未经债权人同意不能出售资产、不能发行其他长期债券等。 三.按债券形态分类 (1)实物债券(无记名债券) 实物债券是一种具有标准格式实物券面的债券。它与无实物票卷相对应,简单地

中国债券市场体系简介

中国债券市场体系简介 1)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财政部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至今,经历了曲折的探索和发展历程。回顾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分为萌芽、起步、规范整顿、加速发展四个阶段。 2)中国债券市场框架 目前,中国的债券市场形成了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 体系。 交易所市场是债券交易的场内市场,市场参与者既有机构投资者也有个人投资者,属于批发和零售混合型的市场。 银行间市场作为债券场外市场的主体,参与者限定为各类机构投资者,属于场外批发市场。 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是银行间市场的延伸,参与者限定为个人投资者,属于场外零售市场。 3)债券市场参与主体 债券发行主体包括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地方政府、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非金融企业或公司等。 中国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到债券市场,投资主体包括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等特殊机构、商业银行、信用社、邮储

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含社保基金)、非金融机构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中国债券市场基本实现了债券登记、托管、清算和结算集中化的管理,相应的机构包括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清算所。 4)债券市场监管体系 中国的债券市场监管机构主要包括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对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可以分为债券发行监管、挂牌交易和信息披露监管、清算结算和托管监管、市场参与主体的监管以及评级机构等相关服务机构的监管等。

美国债券种类及评级

5.1 BONDS 1. 关于债券Aspects of Bonds a. 债券是企业和政府进行长期债务融资的主要方式 Bonds are the principal form of long-term debt financing for corporations and governmental bodies. 1) 债券承诺在未来某一指定日期按照面值(par value)支付持有 者相应的金额,此外,在多数情况下,还要按照指定的利率(called the stated rate or coupon rate)定期支付面值一定比率的利息。 b. 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需要完成很多法律和会计方面的流程,费 用很高,如果债券的期限小于5年将很不经济。 债券的期限越长,风险就越大,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也会越高。

c. 有时候会要求债券发行者建立偿债基金(sinking fund),以保证债券到期时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基金来源是部分发债所得,以及未来的盈利。 d. 发债对发行者的好处 1) 减少税务支出,这是债务最大的一处,对于税率为40%-50% 的企业来说,利息的支付可以节省不少的税务成本。 2) 公司的管控权不需要与债券持有者分享。 e. 发债对发行者不利的方面 1) 与股权投资不同,按照法规,本金和利息必须按时支付,如果到时没有足够的资金,将导致公司破产(become insolvent)。

2) 举债将增加公司的风险级别,股东将因此要求更高的分红回报,这将可能导致公司股价下降,因为部分股票会遭到抛售,转向风险低或收益更高的股票。 3) 期限长的特性增加公司风险,发债时以为比较合算,但当以后利率下降时将成为企业的负担,而且以后公司将无法再举债融资。 4) 某些管理要求(managerial prerogatives)在发债条款中会受到约束。比如,在还债前一些财务指标需要保持在一定要求之上。5) 对公司而言,发债所得的资金量是有限的。按照公认的准则,公司的负债权益比率需要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低于这个水平,举债成本会大幅上升,甚至不能发债。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概述

目录 前言……………………………………………………………………………………第一章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第二章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状况……………………………………… 2.1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表现…………………………………………….. 2.2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滞后的原因…………………………………………………. 第三章西方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模式……………………………………………. 第四章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演变与国际比较……………………………… 4.1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效率分析…………………………………………………….. 4.2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启示………………………………………………………第五章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措施………………………………………总结……………………………………………………………………………………

致……………………………………………………………………………………. 参考文献……………………………………………………………………………… 摘要: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全国统一、多层次、面向各类经济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债券市场框架。从债券市场机制和框架形成角度,对我国债券市场10余年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债券市场进一步深化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债券市场公司融资发展措施 Abstract:After many year difficult endeavors, our country already was basic forms a national unification, multi-level, had the Chines e characteristic bond market frame face each kind of economic su bject. Form the angle from the bond market mechanism and the fr ame, has carried on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the analysis to our country bond market 10 remaining years of life development p

我国债券市场体系简介

我国债券市场体系简介 摘要: 1)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财政部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至今,经历了曲折的探索和发展历程。回顾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分为萌芽、起步、规范整顿、加速发展四个阶段。 2)中国债券市场框架 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形成了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 体系。 交易所市场是债券交易的场内市场,市场参与者既有机构投资者也有个人投资者,属于批发和零售混合型的市场。 银行间市场作为债券场外市场的主体,参与者限定为各类机构投资者,属于场外批发市场。 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是银行间市场的延伸,参与者限定为个人投资者,属于场外零售市场。 3)债券市场参与主体 债券发行主体包括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地方政府、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非金融企业或公司等。

我国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到债券市场,投资主体包括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等特殊机构、商业银行、信用社、邮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含社保基金)、非金融机构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我国债券市场基本实现了债券登记、托管、清算和结算集中化的管理,相应的机构包括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清算所。 4)债券市场监管体系 我国的债券市场监管机构主要包括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对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可以分为债券发行监管、挂牌交易和信息披露监管、清算结算和托管监管、市场参与主体的监管以及评级机构等相关服务机构的监管等。

工商企业信用评级方法

工商企业信用评级方法 一、工商企业信用评级对象与定义 工商企业信用评级方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JR/T 0030《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 工商企业信用评级的对象分为二类:即主体信用评级和债券信用评级。工商企业主体信用评级是企业主体长期信用评级,债券信用评级包括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等。 (一)企业主体长期信用评级 1、企业主体长期信用评级是对企业全部长期债务如期还本付息能力和偿债意愿的综合评价; 2、企业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划分、标识和含义同企业长期债。 (二)企业债券(含公司债券) 1、企业债券(含公司债券)是指企业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国务院授权的其它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发行的中长期债券(债券期限一般在1年以上); 2、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是对企业发行的特定企业债券如期还本付息能力和偿债意愿的综合评价; 3、企业债券的信用等级划分、标识和含义同企业长期债。 (三)可转换公司债券(含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1、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企业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发行

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2、可转换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是对公司发行的特定可转换公司债券如期还本付息能力和偿债意愿的综合评价; 3、可转换公司债券信用等级的划分、标识和含义同企业长期债。 (四)中期票据 1、中期票据是指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一般在1年以上)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2、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是对企业发行的特定债券如期还本付息能力和偿债意愿的综合评价; 3、中期票据的信用等级划分、标识和含义同企业长期债。 (五)短期融资券(含超短期融资券) 1、短期融资券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在1年内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超短期融资券是指具有法人资格、信用评级较高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期限在270天以内的短期融资券。 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应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由交易商协会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对融资券的发行与交易实施自律管理。 2、短期融资券信用评级是对企业发行的特定短期融资券如期还本付息能力和偿债意愿的综合评价; 3、短期融资券信用等级的划分、标识和含义同企业短期债。 (六)集合债券(含集合票据)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债券市场是指发行和买卖债券的场所的总称,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拥有一个成熟、统一的债券市场可以为我国全社会的投资者和筹资者提供低风险的投资、融资工具;由于债券的收益率曲线是我国社会经济中所有金融商品收益水平的基准,因此债券市场也同样是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成熟、统一的债券市场是构成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 根据债券的运行过程和市场的基本功能,可将债券市场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债券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是发行单位初次出售新债券债券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指已发行债券买卖转让的市场;根据市场组织形式债券流通市场可进一步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根据债券发行地点的不同债券市场可以划分为国内债券市场和国际债券市场。 中国现阶段的证券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各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债券市场作为一个证券市场中非常重要的子市场,起到深化金融结构改革、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的进步是突飞猛进的,发行的总额不断增大,市场的交易主体不断的增多,对我国社会资金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现状分析 (1)债券发行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但与股票发行市场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把债券发行市场同股票发行市场相对比就会发

现依然存在一些差距。2009年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股 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就达到94家, 此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来筹集资金,但是其 规模远远大于债券发行市场。 (2)我国债券发行主体进一步多样化,交易债券市场层次丰富,债券品种多样,期限结构日趋合理,债券市场存量明显增加。 (3)二级市场总体持续上涨,交易更加活跃,成交量大幅增长二、存在问题 (1)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规模太小,品种结构不合理。截止2009年底,,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约为16.5万亿,是当年GDP的52%,同期美国债券市场托管量是其GDP的2.44倍。我国债券市场是以政府及金融机构债券为主体的市场,而与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相关的债券较少。 (2)企业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当前我国企业债券交易平台有两个,一个是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一个是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市场。在我国企业债券只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转让,但是证交所的上市规定又非常严格,且限制条款很多,绝大多数企业债券无法流通和转让。同时这两个债券交易市场相互分割,不能够互通交易,造成企业债券的流通不畅。抑制了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使整个的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3)市场监管效率低,法律法规不健全。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我国对债券市场监管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出台,可以说债券市

债券评级的一种方法_主成分分析法_夏英俊

第4卷 第1期 2005年 2月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Vol .4 No .1 Feb . 2005 收稿日期:2004-05-17; 修回日期:2004-06-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271033) 作者简介:夏英俊(1979-),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统计精算与金融数学的研究. 文章编号:1671-4229(2005)01-0026-03 债券评级的一种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夏英俊,李 元 (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 摘 要:当前信用风险的度量是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而信用评级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增强评级的准确可靠性,给投资者提供更详细的信息,该文在总结前人对信用评级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债券进行评级,模拟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是有效的.关键词:信用评级;评级方法;主成分分析;贡献率中图分类号:O 29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违约而导致贷款和债券等资产丧失偿付能力所引起的风险 [1] .近年 来,研究信用风险成为学术界和应用领域的一个焦点,对信用风险的度量模型也相继出现了很多,如KMV 公司的Credit Monitor Model (1995),J .P .Mor gan 的CreditMetrics 模型(1997),麦肯锡公司的Credit Portfolio View 模型(1997),穆迪评级公司的CreditCalc +模型,标准普尔评级公司的CreditMod -el 和CreditPr o 模型,瑞士信贷银行的CreditRisk +模型等[2,3].然而信用评级方法作为信用风险度量中的一部分,对信用风险的度量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是信用风险度量中的核心部分. 纵观各种债券及商业银行的评级方法,主要有三种.①定性分析的方法.此种方法考虑的主要因素有财务报表分析、借款人的行业特征、借款人的管理水平、国别、特殊事件的影响(如国家政策的变化)、被评级交易的机构等[3].如5C 原则分析法[2],国外的标准普尔公司、穆迪公司等就是采用这个方法,但是它更多体现了评级人的经验和能力等不可量化的内容,主观性较强,结果的清晰、客观、公正性难以保证.②定量分析方法.此方法评级选取企业财务指标作为参照物,它需要 对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指标进行数据长期跟 踪、积累,在基本掌握财务数据的波动状况以后,可以确定出一些统计特征(如某一财务指标的中位数),并根据整个行业平均值或标准值(作为评级参照物)来确定某一企业的评级,也称其为模型评级法,如判别分析法[1]、Logistic 回归方法[1]、神经网络分析法[1]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奥尔特曼(Altman )提出的Z 值模型[4]及对该模型的拓展.显然这种方法使用简便、成本低,但是其效果受时间的限制,时间越短,准确率越高,反之越低,而且其可靠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在将其用于评估财务管理相对较为混乱的企业时,无法保证其准确性.③综合评级的方法.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它要求对评级对象做出全局性、整体性的评价,聚类分析法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现已为世界各大评级公司及商业银行所采用,代表了当今信用风险评级方法发展的主流方向. 最近,也有只根据单一指标进行等级分类的方法,如负债比率、波动率、收益率、系统风险系数等.根据这些研究者提供的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它们也是行之有效的分类方法.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考虑,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债券进行评级,并进行验证.

中国债券市场分布

一、中国债券市场分布 从下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债券市场的分布情况,由债券一级市场、场外债券市场和债券二级市场组成。下文将分别介绍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构成及运行情况。 (一)一级市场概况 1、一级市场参与者 债券发行市场主要由发行者、认购者和委托承销机构组成。 只要具备发行资格,不管是国家、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还是公司、企业和其他法人,都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来借钱。 认购者就是购买债券的投资者,主要有社会公众团体、企事业法人、证券经营机构、非盈利性机构、外国企事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 委托承销机构就是代发行人办理债券发行和销售业务的中介人,主要有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等等。 2、发行方式 债券的发行方式有公募发行、私募发行和承购包销三种。 下面详细介绍国债的发行。国债发行按是否有金融中介机构参与出售的标准来看,有直接发行与间接发行之分,其中间接发行又包括代销、承购包销、招标发行和拍卖发行四种方式。 直接发行,一般指作为发行体的财政部直接将国债券定向发行给特定的机构投资者,也称定

向私募发行,采取这种推销方式发行的国债数额一般不太大。而作为国家财政部每次国债发行额较大,如美国每星期仅中长期国债就发行100亿美元,我国每次发行的国债至少也达上百亿元人民币,仅靠发行主体直接推销巨额国债有一定难度,因此使用该种发行方式较为少见。 代销方式,指由国债发行体委托代销者代为向社会出售债券,可以充分利用代销者的网点,但因代销者只是按预定的发行条件,于约定日期内代为推销,代销期终止,若有未销出余额,全部退给发行主体,代销者不承担任何风险与责任,因此,代销方式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 (1)不能保证按当时的供求情况形成合理的发行条件; (2)推销效率难尽人意; (3)发行期较长,因为有预约推销期的限制。 所以,代销发行仅适用于证券市场不发达、金融市场秩序不良、机构投资者缺乏承销条件和积极性的情况。 承购包销发行方式,指大宗机构投资者组成承购包销团,按一定条件向财政部承购包销国债,并由其负责在市场上转售,任何未能售出的余额均由承销者包购。这种发行方式的特征是:(1)承购包销的初衷是要求承销者向社会再出售,发行条件的确定,由作为发行体的财政部与承销团达成协议,一切承购手续完成后,国债方能与投资者见面,因而承销者是作为发行主体与投资者间的媒介而存在的;(2)承购包销是用经济手段发行国债的标志,并可用招标方式决定发行条件,是国债发行转向市场化的一种形式。 公开招标发行方式,指作为国债发行体的财政部直接向大宗机构投资者招标,投资者中标认购后,没有再向社会销售的义务,因而中标者即为国债认购者,当然中标者也可以按一定价格向社会再行出售。相对承购包销发行方式,公开招标发行不仅实现了发行者与投资者的直接见面,减少了中间环节,而且使竞争和其他市场机制通过投资者对发行条件的自主选择投标而得以充分体现,有利于形成公平合理的发行条件,也有利于缩短发行期限,提高市场效率,降低发行体的发行成本,是国债发行方式市场化的进一步加深。 拍卖发行方式,指在拍卖市场上,按照例行的经常性的拍卖方式和程序,由发行主体主持,公开向投资者拍卖国债,完全由市场决定国债发行价格与利率。国债的拍卖发行实际是在公开招标发行基础上更加市场化的做法,是国债发行市场高度发展的标志。由于该种发行方式更加科学合理、高效,所以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债发行多采用这种形式。 (二)二级市场概况 根据市场组织形式,债券流通市场又可进一步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1、证券交易所 是专门进行证券买卖的场所,如我国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证券交易所内买卖债券所形成的市场,就是场内交易市场,这种市场组织形式是债券流通市场的较为规范的形式,交易所作为债券交易的组织者,本身不参加债券的买卖和价格的决定,只是为债券买卖双方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并进行监管。场外交易市场是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

债券评级模型与方法

影响企业债券(包括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各方因素: 第一,发行债券的主体信用。目前,每个信用评级公司主要是参考发行债券主体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以还债能力以及其资金流动性,来对主体进行信用评级。 第二,债券的担保机构。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企业债券发行过程中申报复杂、审批漫长、额度控制、债券必须担保等措施严重制约了企业债券的发行。因而发行债券的企业几乎全为大型优质企业,并且大部分债券均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担保。拥有强有力保障的企业债券在信用评级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我国所发行的企业债券都在“准政府”机构的担保之下发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但这扭曲了其实际的价值,给债券市场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第三,债券的融资项目。融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状况以及该项目的发展前景决定了该债券的价值,是信用评级的参考因素之一。 第四,宏观因素。在我国,国家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利好的国家政策扶持之下,企业债券所融资项目的价值会相对提高,债券主体的未来现金流流动性会更强,偿债能力会相对提高,从而提高了该债券的信用评级等级。 二、运用Altman 的Z 模型对我国发债企业的信用评级分析 从上述分析来看,我国企业债券评级的主要参考因素仍然是发行债券的主体信用等级。因此,运用Altman 的Z 计分模型对我国企业主体信用进行评级,这对我国外部评级有一定指导作用。 其判断函数为: Z=1.2X1+1.4X2+3.3X3+0.6X4+0.99X5 其中: X1 为营运资金/ 总资产;X2 为留存收益/ 总资产,X3 为息税前利润/ 总资产,X4 为股权市价总值/ 总负债,X5 为销售收入/ 总资产 为了对非上市公司进行资信评级,Altman 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将用账面价值代替了市场价值,并改变各个比率的参数,得到对非上市公司资信评级Z 模型: Z=0.717X1+0.847X2+3.107X3+0.420X4+0.998X5(2) 其中,各个变量的含义同式(1)。 在非上市公司资信评级 Z 模型中,将反映公司的偿债能力比率、获利能力比率以及营运能力比率有机地联系起来,采用综合的方式预测公司财务失败或危机的可能性,从而在这一分析模型中提出了判断公司破产的临界值。当Z<1.2 时,公司有很大的破产危险;当1.22.9 时,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破产可能性极小。一般来说,公司的Z 值越低,发生破产可能性越大,反之也亦同。 中国目前主要有四家全国性的债券评级机构,分别为大公国际、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和新世纪,它们占据了中国债券评级业务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且均采用向被评级对象收费的运营模式. 这一运营模式虽同时被国际主要评级机构采用,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後饱受诟病.穆迪、惠誉、标普三大国际评级巨头被指在次贷产品上预警不足,违背客观中立原则.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债券市场是指发行和买卖债券的场所的总称,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拥有一个成熟、统一的债券市场可以为我国全社会的投资者和筹资者提供低风险的投资、融资工具;由于债券的收益率曲线是我国社会经济中所有金融商品收益水平的基准,因此债券市场也同样是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成熟、统一的债券市场是构成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 根据债券的运行过程和市场的基本功能,可将债券市场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债券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是发行单位初次出售新债券债券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指已发行债券买卖转让的市场;根据市场组织形式债券流通市场可进一步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根据债券发行地点的不同债券市场可以划分为国内债券市场和国际债券市场。 中国现阶段的证券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各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债券市场作为一个证券市场中非常重要的子市场,起到深化金融结构改革、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的进步是突飞猛进的,发行的总额不断增大,市场的交易主体不断的增多,对我国社会资金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现状分析 (1)债券发行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但与股票发行市场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把债券发行市场同股票发行市场相对比就

会发现依然存在一些差距。2009年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的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就达到94 家,此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来筹集资金, 但是其规模远远大于债券发行市场。 (2)我国债券发行主体进一步多样化,交易债券市场层次丰富,债券品种多样,期限结构日趋合理,债券市场存量明显增 加。 (3)二级市场总体持续上涨,交易更加活跃,成交量大幅增长二、存在问题 (1)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规模太小,品种结构不合理。截止2009年底,,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约为16.5万亿,是当年GDP的52%,同期美国债券市场托管量是其GDP的2.44倍。我国债券市场是以政府及金融机构债券为主体的市场,而与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相关的债券较少。 (2)企业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当前我国企业债券交易平台有两个,一个是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一个是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市场。在我国企业债券只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转让,但是证交所的上市规定又非常严格,且限制条款很多,绝大多数企业债券无法流通和转让。同时这两个债券交易市场相互分割,不能够互通交易,造成企业债券的流通不畅。抑制了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使整个的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3)市场监管效率低,法律法规不健全。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

债券市场综述与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特点

债券市场综述与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特点 一、债券市场综述 1.概述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或债券持有人)即债权人。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为筹措资金而向债券投资者出具的,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债券市场是发行和买卖债券的场所,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是一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个统一、成熟的债券市场可以为全社会的投资者和筹资者提供低风险的投融资工具;债券的收益率曲线是社会经济中一切金融商品收益水平的基准,因此债券市场也是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可以说,统一、成熟的债券市场构成了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基础。 2.债券市场功能 (1)融资功能 债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具有使资金从资金剩余者流向资金需求者,为资金不足者筹集资金的功能。我国政府和企业先后发行多批债券,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和国家的许多重点建设项目筹集了大量资金。在“八五”期间,我国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共筹资820亿元,重点支持了三峡工程、上海浦东新区建设、京九铁路、沪宁高速公路、吉林化工、北京地铁、北京西客站等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城市公用设施建设。 (2)资金流动导向功能 效益好的企业发行的债券通常较受投资者欢迎,因而发行时利率低,筹资成本小;相反,效益差的企业发行的债券风险相对较大,受投资者欢迎的程度较低,筹资成本较大。因此,通过债券市场,资金得以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3)宏观调控功能 一国中央银行作为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部门,主要依靠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和利率等政策工具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其中,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买卖国债等有价证券,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经济过热、需要减少货币供应时,中央银行卖出债券、收回金融机构或公众持有的一部分货币从而抑制经济的过热运行;当经济萧条、需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中央银行便买入债券。增加货币的投放。 二、我国债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从以柜台市场为主到以场内市场为主再到以场外市场为主三个阶段。1988 年至1990 年施行的国债柜台交易通过个人摊派的方式来发行,投资主体个人化,交易模式为场外交易。自1990 年交易所成立到1997 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设立,大量的交易通过场内市场进行。交易所方式满足了个人投资者对小额度、标准化、信息公开、风险防范的要求,市场交易量增长。1997年开设的银行间债券市场,虽然为金融机构搭建了场外交易平台,但由于机构投资者把债券市场错误的定位为资金调剂市场,加之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尚未成熟,对询价交易操作缺乏经验,债券交易仍通过场内市场进行。之后,随着金融

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基本方法

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基本方法 一、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基本模式 中诚信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方法借鉴了国际著名评级机构的行业评级方法与债项评级方法,并充分考虑了国内不同行业内企业所面临的运营环境与市场特点。这一方法适用于对中国企业发行的人民币债券的信用评级。 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本身是针对公司债券这一产品进行的评级,因此债券获得的信用等级(债项级别)一般反映了两方面因素:一是债券发行人自身的信用风险,即主体信用等级;二是公司债券的特点,主要包括担保、抵押及债券的优先偿付次序等因素。 在主体信用评级方面,中诚信的评级方法体现了个体评级与支持评级相结合、质的分析与量的分析相结合、历史考察与未来预测相结合的信用评级基本原则。 所谓个体评级与支持评级相结合,是指发行人的主体信用等级综合体现了发行人个体信用品质和股东或政府的支持作用。在评价发行人个体信用品质时,中诚信主要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来考察。在宏观层面,主要考察宏观环境或区域环境对发行人所处行业及发行人自身信用品质的影响;在中观层面,中诚信主要考察发行人所处行业的特点,主要包括行业周期性、行业监管环境及政策、行业竞争程度、行业供求趋势、行业进入壁垒等等因素;在微观层面,中诚信主要考察发行人自身的素质,主要包括竞争地位、战略与管理、运营模式、会计政策、规模与分散化、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财务实力、流动性等方面的因素。同时,在个体评级与支持评级的原则指导下,某些具有相同或相近个体信用品质的发行人,由于已获得或可能获得的股东或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同,或者股东、政府的实力不同,其最终获得的主体信用等级有可能不同。 所谓质的分析与量的分析相结合,是指在评价发行人信用品质时,中诚信综合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于那些能够量化分析的因素(如财务指标),中诚信尽量运用定量的评价方法,而对一些难以量化的因素(如政策因素),则运用定性的方法进行评价。 所谓历史考察与未来预测相结合,是指在分析影响发行人信用品质的风险因素

中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及与美国比较得出的一些发展趋势的启示

中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及与美国比较得出的一些发展趋势的启示 作者:李雪寒 内容摘要: 1中国债券市场最新数据及发展现状 2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 3中美两国比较中得到的中国发展未来趋势 1 中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及最新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债券市场从无到有,并形成了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债券发展特点,总的来说有如下几点: 1.1中国债券市场的组成结构 中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至今,形成了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基本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体系。其中,银行间市场是债券市场的主体,债券存量和交易量约占全市场90%左右。交易所市场是除银行以外的各类社会投资者,属于集中撮合交易的零售市场,实行净额结算。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是银行间市场的延伸,也属于零售市场.如下图所示:

表1:中国债券市场的结构图资料来源:新浪财经 从发行债券的属性来看,前中国债券的有政府债券、政策性银行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上市公司债、可转换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国际机构债、非银行金融债等。 1.2 我国债券市场的最新发展特征: 1.2.1 债券市场总体发展规模近些年来迅速扩大。 1997年到2011年的十四年间,我国债券市场余额从4781亿元,增加到22.1万亿元,增长了近45倍,年均增速达31.5%,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从6%升至47%。其中2011年的信用类债券发行总额就超过2.3万亿元(如下图所示),发行只数也从几只单一国债到仅信用类债券2011年就达到1385只。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我国债券市场排名从世界第20位已提升至世界第4位。

中诚信评级方法

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公司债券信用 评级基本方法 一、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基本模式 中诚信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方法借鉴了国际著名评级机 构的行业评级方法与债项评级方法,并充分考虑了国内不同行业内企业所面临的运营环境与市场特点。这一方法适用于对中国企业发行的人民币债券的信用评级。 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本身是针对公司债券这一产品进行 的评级,因此债券获得的信用等级(债项级别)一般反映了两方面因素:一是债券发行人自身的信用风险,即主体信用等级;二是公司债券的特点,主要包括担保、抵押及债券的优先偿付次序等因素。 在主体信用评级方面,中诚信的评级方法体现了个体评级与支持评级相结合、质的分析与量的分析相结合、历史考察与未来预测相结合的信用评级基本原则。 所谓个体评级与支持评级相结合,是指发行人的主体信用等级综合体现了发行人个体信用品质和股东或政府的支 持作用。在评价发行人个体信用品质时,中诚信主要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来考察。在宏观层面,主要考察宏观环境或区域环境对发行人所处行业及发行人自身信用品质的 影响;在中观层面,中诚信主要考察发行人所处行业的特点,主要包括行业周期性、行业监管环境及政策、行业竞争程度、行业供求趋势、行业进入壁垒等等因素;在微观层面,中诚信主要考察发行人自身的素质,主要包括竞争地位、战略与管理、运营模式、会计政策、规模与分散化、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财务实力、流动性等方面的因素。同时,在个体评级与支持评级的原则指导下,某些具有相同或相近个体信用品质的发行人,由于已获得或可能获得的股东或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同,或者股东、政府的实力不同,其最终获得的主体信用等级有可能不同。 所谓质的分析与量的分析相结合,是指在评价发行人信用品质时,中诚信综合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于那些能够量化分析的因素(如财务指标),中诚信尽量运用定量的评价方法,而对一些难以量化的因素(如政策因素),则运用定性的方法进行评价。 所谓历史考察与未来预测相结合,是指在分析影响发行人信用品质的风险因素时,中诚信不仅依赖于发行人的历史表现,而且要重点分析其未来的信用表现。以财务指标为例,中诚信用来比较不同企业财务实力的多数财务指标,其基础是历史三年与未来三年的平均值,以体现发行人在一个周期

概述我国国债发展史

概述我国国债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我国国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1950-1958年):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种国债。在此后的“一五”计划期间,又于1954-1958年间每年发行了一期“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发行总额为35.44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预算经济建设支出总额862.24亿元的4.11%。 1958年后,由于历史原因,国债的发行被终止。 第二个阶段(1981年至今): 我国于1981年恢复了国债发行,时至今日国债市场的发展又可细分为几个具体的阶段。 1981-1987年间,国债年均发行规模仅为59.5亿元,且发行日也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这一期间尚不存在国债的一、二级市场,国债发行采取行政摊派形式,面向国营单位和个人,且存在利率差别,个人认购的国债年利率比单位认购的国债年利率高四个百分点。券种比较单一,除1987年发行了54亿元3年期重点建设债券外,均为 5~9年的中长期国债。

1988-1993年间国债年发行规模扩大到284亿元,增设了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国债、保值公债等新品种。1988年国家分两批在61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初步形成了国债的场外交易市场。1990年后国债开始在交易所交易,形成国债的场内交易市场,当年国债交易额占证券交易总额120亿元的80%以上。1991年我国开始试行国债发行的承购包销;1993年10月和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了国债期货和回购两个创新品种。 1994年财政部首次发行了半年和一年的短期国债;1995年国债二级市场交易活跃,特别是期货交易量屡创纪录,但包括“3.27”事件和回购债务链问题等违规事件频频出现,致使国债期货交易于5月被迫暂停。 1996年国债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首先是财政部改革以往国债集中发行为按月滚动发行,增加了国债发行的频度;其次是国债品种多样化,对短期国债首次实行了贴现发行,并新增了最短期限为3个月的国债,还首次发行了按年付息的十年期和七年期附息国债;第三是在承购包销的基础上,对可上市的8期国债采取了以价格(收益率)或划款期为标的的招标发行方式;第四是当年发行的国债以记帐式国库券为主,逐步使国债走向无纸化。 1996年以后,国债市场交易量有所下降。同时,国债市场出现了托管走向集中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与非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分离的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