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四川省武胜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四川省武胜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武胜中学2020届高二上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27分,每小题3分)

一、基础训练题(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chì)盥.洗间(guàn)肆无忌惮.(dān)间.或一轮(jiàn)

B.宫绦.(tāo)老监.生(jiàn)菁.菁校园(qīng)少不更.事(gēng)

C.炮.烙(páo)冠.心病(guàn)人才济.济(jǐ)拗.他不过(niù)

D.按捺.(nà)发横.财(hèng)供.不应求(gōng)啐.了一口(c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峨嵋巅崔嵬微言大意猿猱欲度愁攀援

B.催刀尺萧森各行其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C.繁霜鬓憔悴坐阵指挥别有忧愁暗恨生

D.震长策惘然真知卓见沧海月明珠有泪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部分司机认为高速公路宽阔,只要车少就可以天马行空

....地自由驰骋,其实这种想法十分危险,因为人在大意时反应速度会大大降低。

B.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车联网作为其产业链中最具

代表性的部分,研发和应用如疾风劲草

....,势不可挡。

C.身为班干部,自己也曾迟到,却振振有词地指责逃课的同学,岂不是五十步笑百

.....步吗?

D.从前默默无闻的张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这学期的两次月考中跻身年级前三名,超过了曾被大家誉为“考场常胜将军”的吴永强。

4.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张大爷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

B.她那独特的舞台风格以及天籁般空灵清透的歌声让歌迷们大饱耳福。

C.在NBA的主导下,篮球运动成了一种混杂着商业、体育等因素,并且具有超乎寻常的社会群体效应的通俗文化。

D.蔡校长说:“李虎对张林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这件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在宋代艺术领域内,有一个以地域命名的古琴流派——“江西琴派”。

江西琴艺历史悠久。在江西贵溪仙水岩悬棺墓葬中,人们就发现了两件战国时期的十三弦古琴。东晋时期,江西籍诗人陶渊明弹无弦琴的故事,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文化典故。到了宋代,江西弹琴者众多,形成了与京师、两浙三足鼎立的江西琴派。宋代政和年间成玉涧在其《琴论》中说:“京师、两浙、江西能琴者极多,然指法各有不同。京师过于刚劲,江西失于轻浮,惟两浙质而不野,文而不史。”可见,在北宋政和以前,就已经形成的了具有不同演奏风格的江西、京师、两浙三个古琴流派。江西琴人在整理琴曲谱、创作新琴曲的过程中逐浙形成了“江西谱”。南宋时,江西谱盛极一时,与当时京师派的“阁谱”相抗衡。阁谱是宋代宫廷御用琴谱,风格过于刚劲而呈现程式化的拘谨,而江西谱是与民间音乐融合而

成的,风格偏于纤丽,所以成玉涧说“失于轻浮”。当然,说江西谱“失于轻浮”,也未免有些偏颇。京师派的阁谱刚劲风格,是因为其植根于北土苍茫广阔的自然风光中而形成的。而江西谱是将江南的明媚山水输入了古琴心魄,才造就了优美华丽的艺术风格。

据相关记载,江西琴派演奏技法特别丰富,在南宋时成为一个盛极一时的主导潮流的流派。这一流派在南宋灭亡后也随之衰败。当然,衰败并不等于灭亡。上述三大流派中,明清两代尤以两浙派为盛。其实,两浙派在宋代是继京师派和江西派之后兴起的新的古琴流派,两浙派的主要艺人如南宋末年的徐天民等都是在初学江西谱的基础上改学两浙派的。他们创作了大量新的琴谱,奠定了两浙派兴起的基础。江西琴派与两浙琴派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江西派以琴歌为主,琴歌与古琴演奏相互配合,因此,强调琴乐与唱词一字一音的配合;两浙派以纯乐器演奏为主,认为一字当一音为俗调,特别注重古琴的独奏旋律,并借鉴了京师派与江西派的优点,又将儒家的思维方式引入古琴,使琴声承载了儒学的文心,形成了“质而不野,文而不史”的雅化了的两浙琴派,并逐渐代替了相对俚俗的江西琴派。这个代替,也意识着琴乐与歌乐的分离。

宋代江西能琴文人极多,如欧阳修、王安石、文天祥等。其中,欧阳修不仅是宋代江西文人琴之名家,也是宋代文人琴家中最杰出的代表。奠定欧阳修在中国琴史上的地位的,不仅是他的善于弹琴,更主要的是他对琴艺理论的阐述。与欧阳修的文论思想的主脉“文以载道”相应,他的琴论思想的主脉是“琴以载道”。欧阳修自小喜琴声,因为高雅的琴声是与古人进行畅达的精神交流的桥梁,能传递千古时空下圣人先哲的言和情。欧阳修称琴为“有道器”,这正是对“琴以载道”的琴乐思想的最好诠释。

然而,江西琴派之所以能形成一个群体,固然与欧阳修个人文化地位的崇高和爱琴、擅琴、论琴有关,但主要原因是他创作了名享千古的散文《醉翁亭记》。欧阳修创作的《醉翁亭记》,很快就流传开来。当时有一位太常博士名叫沈遵,非常喜欢这篇散文,于是根据《醉翁亭记》的寓意,创作了《醉翁吟》琴曲,并弹给欧阳修听。欧阳修听了很高兴,为沈遵的《醉翁吟》填写了歌词。《醉翁吟》琴曲成为江西琴派江西谱的代表作。

(选自《文史知识》有删改)

5.下列关于“江西琴派”的理解,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江西琴派”是一个在宋代形成的琴艺流派,与京师、两浙三足鼎立,强调琴乐与唱词一字一音的配合。

B.“江西琴派”对另一古琴流派——两浙派影响很大,两浙派的主要艺人如南宋末年的徐天民等都曾学习过“江西琴派”的琴谱。

C.在三大流派中,“江西琴派”的演奏技法最为丰富,在南宋时盛极一时,南宋灭亡之后渐趋衰败。

D.“江西琴派”中有欧阳修、王安石等著名文人,其中欧阳修对“江西琴派”的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江西琴派”历史悠久,早在东晋时期,属于“江西琴派”的陶渊明就以弹无弦琴而为后人称赞。

B.江西、京师、两浙三个古琴流派的演奏风格各不相同。其中,“京师派”风格过于刚劲。C.南宋时,“江西琴派”的“江西谱”盛极一时,能与当时宋代宫廷御用琴谱“阁谱”相抗衡。

D.“琴以载道”是欧阳修提出的琴乐思想,这一思想与他的文学创作思想“文以载道”相呼应。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远在战国时期,江西境内就有人懂得琴艺,因为在江西曾出土了两件战国时期的十三

弦古琴。

B.作为宋代文人琴家中最杰出的代表,欧阳修对琴艺理论的阐述奠定了他在中国琴史上的地位。

C.“阁谱”风格刚劲,“江西谱”优美华丽,它们不同风格的形成与各自所处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有关。

D.欧阳修创作了名享千古的散文《醉翁亭记》,这是“江西琴派”能形成一个群体的主要原因。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①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注:轩裳珪组:代指官位爵禄。)

8.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谪:贬谪

B、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劳:使……劳累

C、使吾形不病.而已悴病:疾病

D、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志:标志

9.下句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青,取之于蓝而深于蓝

B.既老而衰且病吾尝跂而望矣

C.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夫士少而仕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从,叩关而攻秦

第Ⅱ卷(共 123分)

四.(31分)

10.欧阳修为什么在“既老而衰且病”的境况下将自己的号更为“六一居士”?请结合文

本和自己的理解作答。(4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3分)

(2)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4分)

1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8处)(4分)

耆卿词,善于铺叙,羁旅行役,尤属擅长。然意境不高,思路微左,全失温韦忠厚之意。词人变古,耆卿首作俑者也。蔡伯世云:“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己。”此论陋极。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东坡少游皆是情余于词耆卿辞余于情解人自辨之。

(选自[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东坡少游皆是情余于词耆卿辞余于情解人自辨之。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魏城逢故人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

答:

(2)诗歌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任选8题作答)

(1)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蜀道难》)

(2)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3)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4)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锦瑟》)

(5),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其三)》)

(6)丛菊两开他日泪,。 (《秋兴八首(其一)》)

(7),无复鸡人报晓筹。 (《马嵬(其二)》)

(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9)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过秦论》)

(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五、阅读下面文学类文章,完成18~21题。(22分)

黑色的光亮

余秋雨

诸子百家中,有两个“子”,我有点躲避。

第一个是庄子。每次读庄子的《秋水》、《逍遥游》、《齐物论》、《天下》等篇章,就像在看一张张与我有关的心电图。对于这样一个过于亲近的先哲,我难以进行冷静、公正的评述,因此只能有所躲避。第二个是韩非子,或者说是法家。躲避他的理由不是过于亲近,而是过于熟识。权、术、势,从过去到现在都紧紧地包裹着中国社会。

其实,在每个心中都有两大色块:一块是飘逸的湛蓝色,一块是沉郁的金铜色。躲避前者,是怕沉醉;躲避后者,是怕迷失。诸子百家的了不起,就在于他们的思想被选择成了中国人的心理色调。除了上面所说的两种,我觉得孔子是堂皇的棕黄色,近似于我们的皮肤和大地的颜色,而老子则是缥缈的灰白色,近似于天际的雪峰和老者的须发的颜色。我还期待着另一种颜色,它使其他颜色更加鲜明,又使它们获得定力。它甚至有可能不被认为是颜色,却是宇宙天地的始源之色。它,就是黑色。它对我来说有点陌生,因此正是我所缺少的。既然缺少,我就没有理由躲避它,而应该恭敬地向它靠近。是他,墨子。墨者,黑也。

我读墨子,总是能产生一种由衷的感动。虽然是那么遥远的话语,却能激励自己当下的行动。我的集中阅读,也是在那个灾难的年代。往往是在深夜,每读一段我都会站起身来,走到窗口,想着两千多年前,那个黑衣壮士在黑夜里急速穿行在中原大地上的身影。然后,我又急急地返回书桌,再读一段。

灾难时代与墨子的相遇,深深地影响了我此后几十年的文化行为。当这些文化行为受到别人的非难,我也总是以墨子的言语来支撑自己。《贵义》篇中写道,一位齐国的老朋友对墨子说,现在普天下的人都不肯行义,只有你还在忙碌,何苦呢?适可而此吧!墨子用了耕作的例子,他说,一个家庭有十个儿子,其中九个都不肯劳动,剩下的那一个就只能更加努力耕作了,否则这个家庭怎么撑得下去?其实,那九个不肯劳动的儿子表面上也很忙碌,主要是天天在批评那个在埋头苦干的兄弟,把他说得一无是处,然后九个人再争名位、争待遇,谁都在高谈阔论。更让我感动的是,在《鲁问》篇中,墨子对鲁国乡下一个叫吴虑的人进行了一番诚恳表白。他说,为了不使天下人挨饿,我曾想去种地,但一年劳作下来又能帮助几个人?为了不使天下人受冻,我曾想去纺织,但我的织品还不如一个妇女,能给别人带来多少温暖?为了不使天下人受欺负,我曾想去帮助他们作战,但区区一个士兵又怎么抵御侵略者?既然这些作为都收获不大,我就明白,不如以历史上最好的思想去晓谕王侯贵族和平民百姓。这样,国家的秩序、民众的品德,一定都能获得改善。对于自己的长期努力一直受到别人诽谤的现象,墨子在《贵义》篇里也只好叹息一声。他说,一个长途背米的人坐在路边休息,站起来再想把米袋扛到肩膀上的时候却没有力气了,看到这个情景的过路人不管老少贵贱都会帮他一把,将米袋托到他肩上。但是现在很多号称君子的人看到肩负着道义辛苦行路的义士,不仅不去帮一把,反而加之毁谤和攻击。他说,你看,当今义士的遭遇,还不如那个背米的人。尽管如此,他在《尚贤》篇里还是在勉励自己和弟子们:有力量就要尽量帮助别人,有钱财就要尽量援助别人,有道义就要尽量教诲别人。那么,千说万说,墨子四处传播的道义中,有哪些特别重要,感动过千年民间社会,并感动了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呢?我想,就是那简单的八个字——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尚贤”、“尚同”在字面上已经表明了它们的基本含义:崇尚贤者,一同天下。所谓一同天下,也就是以真正的公平来构筑一个不讲等级的和谐世界。我希望,人们在概括中华文明的传统精华时,不要遗忘了这八个字。那个黑衣壮士,背着这八个字的精神粮食,已经走了很久很久。

六、语言运用题(共10分)

19. 读下面新闻,回答问题。(6分)

2020年09月10日《现代快报》讯: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在9月8日和9日连续两天,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中以“每日一呼”的名义,发出同样的内容: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取缔社会少儿英语班,解放孩子,救救汉语!随后,不少网友对此进行了转发和评论。

@匆匆过客小松:小学应该把用于外语教学的时间用来诵读国学经典,或者是练习毛笔书法。课外愿意学外语的,就自己学吧……

@躺着的傻鱼:英语就应该作为选修课,现在都快成母语了。

对部分网友的评论,王旭明也通过微博进行了回复。

网友“@岐山凤鸣”对王旭明说,“非常同意你的意见,这些年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全民疯狂学英语;非专业者毕业后基本不用英语;汉语能力直线下降;英语老师不会写基本的汉字等。不过建议先取消高考英语,把英语必修课的角色转换成兴趣课、选修课,再来谈取消小学英语。”对此,王旭明回复称,“现在必须下猛药了。”

结合身边实际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语言通顺,80字左右。

20.我们所学课文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4分)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例句:泰山,你的雄伟高大,你的气势磅礴,你的潇洒淡定,不正好激发了我们凌云的壮志吗?

康桥雨巷蜀道浔阳江头

七、作文。(60分)

22.仔细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成了猴。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运:一段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的玩物。被雕成猴的树根埋怨雕匠说:“我们同是树根,命运却如此截然不同,都是因为你把我雕成了猴,把它雕成了神,我们的命运,都是你一手雕刻而成的啊!”

“我哪有这等本事,去雕刻别人的命运!”雕匠感叹道,“其实,在雕刻你们之前,你们的命运就已经“成形”了。从土里出来的时候,你们一个像神,一个像猴,我只是按着你们的原貌略加雕刻而已。”

最后,雕匠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所以,你们的命运并不是我雕刻的,而是你们的成长决定的,你们在泥土中那段成长的过程,就决定了你们最终的走向......”

要求:

①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书写要求:

A.工整且有体,书写老练的,4-5分。

B.工整且有体,但还不够成熟的,3分。

C.工整但没体,字号大小匀称的,2分。

D.没有优点的,0分。

E.连笔潦草,乱勾乱画乱涂的,字体怪异的,倒扣3分。

第二次月考答案

1、选D. A.肆无忌惮.(dàn)B.菁.菁校园(jīng)、C.冠.心病(guān)

2、选B A.“嵋”应写为“眉”,“意”就写为“义” C.“阵”应为“镇”,“忧”就为“幽” D.“震”应为“振”“卓”应为“灼”

3.C A.“而且”改为“反而”。B.“终生”改为“终身”。D.不合语境。

4.C A.误用介词缺主语。B.主宾搭配不当。D.有歧义。

5.C解析:“最为丰富”错,原文只是说“江西琴派演奏技法特别丰富”。

6.A解析:“江西琴派”形成于宋代,由此可知,陶渊明不可能属于“江西琴派”。

7.B解析:根据原文“奠定欧阳修在中国琴史上的地位的,不仅是他的善于弹琴,更

主要的是他对琴艺理论的阐述”可知,B项的推断是片面的。

8.B A.被贬谪 C.生病D.记下

9.A都是表转折的连词。 B.并列/修饰 C.因而/表转折 D.修饰/承接

10.“六一“就是: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再加上“吾一翁”。爱好琴、棋、书、酒、金石,从正面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一种高雅的艺术情趣,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对于功名利禄的淡薄。作者深知名不可逃的道理,他也并不想逃名,他之所以取名为六一居士,主要目的是“聊以志吾之乐尔”。

11.

(1)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2)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给我带来拖累的世事太多了。12.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东坡少游皆是情余于词/耆卿辞余于情/

解人自辨之。(4分,每两处1分)。

13.(1)先写游览锦江之喜悦,次写离别友人之怅恨,再写与朋友之深情和对锦江之留恋。(4分)(诗歌开始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接着取景寄情,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末联回首远望,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移情手法、拟人手法。2分)颔联“芳草”“碍马”,“好云”“遮楼”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芳草和好云,说他们如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自己的热情和殷勤。(2分)

14.略

15、“飘逸的湛蓝色”和“沉郁的金铜色”两个形象指的是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指出道家思想容易让人沉醉,而法家思想又容易让人迷失,从而为下文墨子的出现埋下伏笔。

16、(1)庄子的哲学是直逼人心的,是对每一位读者心灵的透视和拷问,所以作者才说好像在看自己的心电图。

(2)后人在总结中华文明的传统精华时是不应该遗忘墨家思想的,因为墨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主张并践行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这些思想。

17、作者主要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现诸子精神的;庄子思想是飘逸的湛蓝色;沉郁的金铜色是比喻法家思想的权、术、势;孔子是堂皇的棕黄色,比喻儒家思想的雍容大度;缥缈的灰白色是比喻老子思想的超然。作者运用比喻把陌生的东西变为人们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易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18、最后一段充满了作者博爱的思想与希冀,作者要抛开世俗的偏见,勇敢地挑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担。这样写既升华了主题又可以引起读者的沉思。

19、(6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