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心理学期末作业

1、怎样理解传播学那里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研究任务?
2、举例说明传播过程中的登门槛效应、定势效应、群体极化效应、朋辈效应及其应用
3、怎样理解归因及其意义。你认为合理的归因原则及合理的归因风格是怎样的?


第一题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两类,即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心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部分: 1、认知现象:是人们获得知识或者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2、情绪和情感:其过程是一个人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体验。 3、意志:为了改造客观事物,一个人有意识地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式方法、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即为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具有不同性,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不同,而心理过程在产生时又总是带有个人的特征。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个性心理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它是个人在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的方向。其中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个性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如能力、气质、性格。
传播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 对传播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做质与量的分析;揭示传播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 ;揭示传播活动中的心理机理与本性问题


第二题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在人际交往中,当我们要求某人做某件较大的事情又担心他不愿意做时,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类似的、较小的事情。

定势效应是指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能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向、程度以及方式。随着定势理论的发展,我们不仅可以用定势这个概念来解释人们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倾向,也可用这一概念解释人们在社会态度方面的倾向。仪表、相貌的定势效应主要表现为刻板效应和晕轮效应。

在决策心理学中,人们把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相比较时,集体决策往往会出现更加保守或更加冒险的两个极端转移的心理现象,称之为组极化效应,或群体极化效应。


朋辈有“朋友”和“同辈”的双重含义。“朋友”指有过交往并且值得信赖的人;“同辈”指同年龄者或年龄相近者。同龄伙伴通常有共同的爱好、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彼此之间容易理解、沟通。

第三题
社会认知的主要过程是以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的方式捕捉认知对象的各种外显的信息,理解他人的深层动机:归因。归因即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归因的意义,使人们对事物有预见性;使人们对周围世界和自己有相对固定、前后一致的看法;使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