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准则(修改稿)

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准则(修改稿)
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准则(修改稿)

中国科学院文献传递服务规范(试行)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工作组

2003年3月制订

2006年8月第一次修订

2009年7月第二次修订

1. 总则

1.1本规范依据《中国科学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体系管理条例》制定,是中国科学院文献传递工作的标准性规范文件。参加该服务体系的成员馆应按照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提供服务。

1.2《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规范》的修订权、解释权归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工作组。

2.文献传递服务内容

2.1 本馆馆藏:各成员馆应提供对本馆收藏的各种载体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图书 (章节)、科技报告、专利文献、标准等文献的查询与传递。

2.2 中科院所属图书馆馆藏:各成员馆有责任将本馆不能满足的文献传递申请转发到中科院所属其他文献入藏馆进行传递。

2.3 第三方图书馆文献:承担委托代理服务的成员馆应按照本馆注册的代理服务范围提供文献查询与传递服务。

2.4 学位论文与特种文献:中科院各研究所的学位论文、馆藏古籍、缩微品、视听资料等文献是否提供传递服务,由各成员馆根据有关版权规定和本馆规定决定是否提供。

3.文献传递服务方式

3.1 自助服务:个人(课题组)用户成为注册用户后,可自助通过个人(课题组)帐号登录服务系统请求文献传递服务、接收文献。

3.2 代理服务:个人(课题组)用户无论是否经过注册,均可将文献请求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给本单位图书馆馆际互借员,由馆际互借员认证后统一提供文献查询、接收/转发文献等服务。

3.3 服务方式的选取:自助或代理服务方式的选择应充分尊重个人(课题组)用户的意愿。

4.用户注册/开通服务

4.1 制定本所用户注册办法:中科院文献传递服务目前的服务对象限定为院内读者。各成员馆应遵循方便用户的原则,根据本所具体情况,制订本馆个人(课题组) 用户注册办法。4.2 公告本所用户注册方法:利用本所图书馆主页、告示栏、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本所用户

公告注册方法。

4.3 审批用户注册申请:接到本所(馆)用户的注册请求后应在2小时之内完成其用户的身份认证、核对注册信息及审批。

4.3.1 非网上注册申请审批:完成身份认证及注册审批后,馆际互借员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读者管理”中为其“添加读者”。

4.3.2 网上注册审批: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读者管理-处理读者注册”中进行身份认证、核对注册信息及审批。拒绝注册时需准确选取或注明拒绝原因。

4.4 建立预付款账户:批准用户注册的同时通知用户交纳予付款,为其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读者财务管理”中建立预付款账户。

4.5 开通服务:预付款账户建立之后,其文献传递读者系统登录帐号生效。应及时通知用户服务开通,

4.6 用户离所:个人用户离所前,检查其登录帐号申请是否完成处理并办理预付款退款、删除个人登录帐号、财务帐号的操作。

5. 文献传递提供服务流程

5.1 除新建研究所因不具备文献资源而无法提供服务以外,成员馆均应开通利用服务和提供服务的双向服务。

5.2 接收服务请求:各成员馆应打开“事务邮件提醒”功能,每日及时接收文献传递服务申请单并及时进行处理。

5.2.1 国家科学图书馆总馆、分馆、特色分馆:每日至少在上、下午各接收服务系统请求2 次并在当日进行处理。

5.2.2 研究所成员馆:每日至少在上、下午各接收、完成处理请求1次,并在当日进行处理。

5.2.3 服务催办:对于未及时处理的服务请求,服务中心将适时发送“催办通知”,各成员馆应在接到“催办通知”后4小时之内完成处理。

5.3 打印用户申请单:必要时可打印用户申请单,以方便提取文献。

5.4 确认本馆馆藏:检查用户申请单的内容,检索相关目录,确认本馆是否有馆藏。

5.5 转发提交申请:对本馆因各种原因不能提供的普通请求,在接到申请4小时内完成向院内其他馆藏馆转发申请,获取文献后及时提供给用户。在转发申请单过程中,应首先向系统内有馆藏的成员馆转发,若系统内其他成员馆也无法满足读者需求时,可根据读者提交请求时对委托代理服务条款的接受与否,选择向系统内委托代理馆转发此请求:如果申请单的委托代查条款显示”同意”,可以将申请单转发到委托服务代理馆,有代理馆通过系统外第三方机构获取文献。如果申请单的委托代查条款显示”不同意”,则不得将申请单转发到委托代理馆,并进行申请单拒绝处理,结束此申请单的查询。

5.6委托代查请求:确认本馆不能满足用户所需文献后,在1个工作日内按用户要求的查询范围完成委托请求的查询与发送请求。收到文献后及时传递给用户。

5.7 提取文献:按照用户申请单提取文献并记录文献提取状态。

5.8 更正文献源信息:对于用户申请单提供的有误、不详文献出处,利用各种检索工具进行必要的更正或补充,需要时与用户进行沟通。

5.9 扫描/复印文献:按照用户申请单请求的文献传递方式进行文献的扫描或复印。

5.9.1 传递的文献内容应保证完整,字迹清晰,页面干净。若有质量问题,文献提供馆应免费再次提供该项服务。

5.9.2国科图总馆、分馆、特色分馆应对扫描/复印件进行修改,按用户要求的文件格式发送。研究所成员馆应根据本馆情况,尽力保证扫描/复印文献的质量。

5.10 传递文献:按照用户申请单请求的文献传递方式传递文献,因设备故障等原因需要变更传递方式时应及时与用户沟通。文献发出后如发现文献被退回应做出重发或联系用户等处理。

5.11 完成请求处理:文献成功发送之后及时进行“完成请求处理”操作。

5.11.1 进行“完成请求处理”操作之前须核对用户申请单文献页码、实际页数、费用,并按实际发生费用进行“修改确定”。

5.11.2准确选择“处理状态”进行完成请求处理。处理为“其他”时应简要注明原因。5.11.3 “完成请求”操作有误时,请及时进入“请求单查询”进行“回退”操作,修正处理结果。

6.成员馆用户服务流程

6.1 公告服务细则:利用图书馆主页、告示栏、电子邮件等形式公告本单位集中服务(代理服务)的方式和有关服务细则,包括提交请求方式、费用、服务周期、版权等。

6.2 接收服务请求:每天上下午至少各1次接收本单位用户以email、代理服务请求单等方式提交的服务申请并在当日进行处理。必要时与用户沟通确认所提交的请求并说明费用、服务周期等。

6.3 检索本馆馆藏目录:确认用户所需文献在本馆的馆藏情况。

6.4 确定文献入藏地:对因各种原因本馆馆藏无法提供的文献,应在当日利用联合目录等检索工具确定馆藏地并向外馆转发提交请求。

6.5 更正文献源信息:对于用户提供的有误、不详文献出处,利用各种检索工具进行必要的更正或补充,以保证准确提交服务请求、获取文献。

6.6 选择出借馆发送请求:原则上优先选择中科院文献传递服务系统成员馆发送请求,需要选择院外图书馆时,应综合考虑费用、传递速度、满足率、传递方式、服务质量等因素,保证为用户经济、快速、优质的提供文献。

6.7 接收/转发文献:注意查询提供馆的服务状态,及时接收提供馆发送的文献并在第一时间转发给本单位用户。提交请求时,可将最终用户作为文献收件人提供给文献发送馆。

6.8 服务查询/咨询:接受用户的各种服务咨询、查询并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必要时,应

及时与出借馆或文献传递服务中心取得联系。

6.9 服务费用结算:按照文献传递管理系统的“结算功能”与本单位用户进行结算,并以以结算单等方式通知用户。

6.10服务统计:定期对服务情况与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统计,为服务调整与资源建设提供依

据。及时汇总并反馈用户意见与建议。

7. 文献传递服务周期

7.1 服务周期的计算:以用户申请单的请求时间起计算,国家法定的节假日顺延,不计算在服务周期之内。

7.2 服务周期:国家科学图书馆总、分馆、特色分馆应严格遵守以下服务承诺;

7.2.1 本馆电子文献:4小时(工作小时)内发送。

7.2.2 本馆印本文献:1个工作日内发送。

7.2.3 中科院成员馆电子、印本文献:1-2个工作日发送(特指本馆无法满足,转发到系统

内其他成员馆获得的文献)。

7.2.4 国内第三方图书馆文献: 2个工作日内(特指国内有密切合作关系的机构)

7.3 如确因特殊原因未在规定服务周期内发送文献,应及时与用户沟通并说明。

7.4各研究所成员馆应力争实现有关服务周期的各项规定,但服务周期不得超过“2个工作

日”。

7.5 加急服务: 接到请求后立即进行处理,本馆馆藏不得超过1个工作日完成发送。

8.文献传递服务满足率

8.1 以研究所用户需求为服务目标,保证全院文献传递服务对研究所用户的总体满足率。8.2 按照本规范5.4、5.5、5.6中的规定完成文献传递服务操作,最大限度的保证对研究所用户的文献满足率。

8.3 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联合目录中馆藏信息的错误数据,以避免误导用户、影响文献满足率。

8.4 对馆藏文献的“借出”、“未到”、“缺页”“装订”等情况,主动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催还、查到、补页、缩短装订周期等工作来保证文献传递的正常进行。

8.5 利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定期进行本馆“文献传递满足率”统计,分析影响本馆文献传递满足率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满足率。

9.文献传递服务收费标准

9.1 成员馆提供文献文献传递服务时,统一执行《中国科学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系统收费标准》。

9.1.1 提供本馆馆藏: 0.3元/页。

9.1.2 提供中科院其他成员馆馆藏: 0.3元/页,不加收其他费用。

9.1.3 提供中科院以外第三方图书文献机构的文献:按照第三方图书馆的收费标准收费,不加收其他费用。

9.2 各成员馆不得在《中国科学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系统收费标准》规定范围之外加收其他费用。

10.文献传递服务收费方法

10.1 中科院文献传递服务实行预收费方式。

10.2 成员馆付费方法: 以邮局汇款、支票、现金银行转账方式向服务中心交纳本馆预付款。

10.3个人(课题组)用户付费方法:按照各成员馆的有关规定向本所(馆)馆际互借员交纳本人(组)预付款。

10.4 馆际互借员在收取个人(课题组)预付款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应的读者财务账户添加操作。

10.5 馆际互借员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进行“交款”、“退款”等操作的同时,应在系统中做“财务摘要”。

10.6 馆际互借员应经常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中检查“本馆账户余额”,及时补充本所预付款。

11.文献传递服务结算

11.1 成员馆结算:各成员馆接到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中心的结算通知后,按照通知要求和《中国科学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系统财务结算办法》及时与中心系统进行结算。

11.2 个人(课题组)用户结算:各成员馆根据本所情况制定《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个人(课题组)用户结算办法》并与本馆个人(课题组)用户进行结算。

12.查询/投诉处理

12.1 服务中心及各成员馆均有责任接受并记录来自成员馆及个人用户对服务结果的查询/ 投诉,杜绝敷衍,做到文明服务。

12.2 及时处理各种查询/投诉,接到“未收到文献”的投诉后2小时之内应完成重新发送文献的操作。

12.3 对于不属于本馆解决范畴、本馆无法解决的查询/投诉,应在接到查询/投诉后1小时内转发到服务中心或相关成员馆。

13.知识产权保护与隐私保护

13.1 文献传递服务应严格遵守《中过科学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版权说明》与《中国科学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隐私保护条款》。

13.2文献传递服务提供的少量文献复制件仅用于个人学习或者研究的目的,不能用于任何

商业目的。

13.3 成员馆依照判断,有关请求有超出"合理使用"的意图,涉及版权侵权,可以拒绝接

受满足该请求,处理为“其他”状态,或提交服务中心处理。

13.4 成员馆不得公开或透露读者注册资料、系统保存的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请求以及处理情况等非公开内容。

13.5 成员馆应确保为读者分配的用户名及密码的私密性。

13.6 各成员馆应遵守其他成员馆有关知识产权保护与隐私保护的规定。

14.文献传递系统/设备维护

14.1馆际互借员发现文献传递读者/管理系统出现故障应及时向服务中心反馈解决。

14.2 馆际互借员发现网络、Ariel软件及邮件系统出现故障及时联系本所网管及服务中心解决。

14.3 馆际互借员发现扫描仪出现故障及时联系供应商。

15.成员馆联系信息维护

15.1 成员馆信息如有变动,请及时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参数管理”中进行修改并以电子邮件方式通知服务中心。

15.2 成员馆需更换系统管理员时,请以电子邮件方式通知服务中心进行更改。

15.3 成员馆需要更换操作员时,请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参数管理”中进行删除与修改。

15.4 成员馆系统管理员联系信息变更时,请及时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操作管理员设置”中进行修改并以电子邮件方式通知服务中心。

16.暂停服务

16.1 国家法定节假日不暂停服务,服务周期顺延。

16.2成员馆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暂停服务时,应提前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参数管理”中向中心系统提交公告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可暂停服务并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参数管理”中进行“暂停服务”操作。

16.3国科图总馆、分馆、特色分馆原则上不允许暂停服务,有特殊情况请以电子邮件方式提交服务中心审批。

17、文献传递服务推广与培训

17.1 公告服务细则:利用图书馆主页、告示栏、电子邮件等形式公告本单位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方式和有关服务细则,包括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费用、服务周期、版权规定等。

17.2 用户培训:培训和引导用户正确使用各种检索性目录和文献传递服务,及时向用户推广与文献传递相关的各种服务。

本规范从颁布之日起在中科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系统内实行。

二、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要觉得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哭哭啼啼和别别扭扭改变不了糟糕的现状。心子开一点,认真地该干啥干啥,反倒走得顺畅许多。扛得住多少东西,最后就会得到多少东西,大致就是这么个理儿吧。

三、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四、爱怕沉默。太多的人,以为爱到深处是无言。其实,爱是很难描述的一种情感,需要详尽的表达和传递。

五、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六、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七、有些决定,只需要一分钟,可是,却会用一辈子,去后悔那一分钟。

八、“忽然想通了”,这五个字说来简单,要做到可真不容易。我佛如来在菩堤树下得道,就因为他“忽然想通了”.达摩祖师面壁十八年,才总算“忽然想通了”.无论什么事,你只要能“忽然想通了”,你就不会有烦恼,但达到这地步之前,你一定已不知道有过多少烦恼。

九、如果他总为别人撑伞,你何苦非为他等在雨中。

十、我对前任的感觉很简单,哪怕他的女朋友来我面前秀恩爱,我也不会觉得烦。就像在看别人吃一碗很香的卤肉饭,吧唧嘴巴弄得很大声,但我自己心里是明白的:我吃过那种饭,其实没那么好吃。

十一、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懂得珍惜眼前人?在未可预知的重逢里,我们以为总会重逢,总会有缘再会,总以为有机会说一声对不起,却从没想过每一次挥手道别,都可能是诀别,每一声叹息,都可能是人间最后的一声叹息。

十二、我在最好的时候碰到你,是我的运气。可惜我没时间了。想想,说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我心里有过你。可我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

十三、我说不出来为什么爱你,但我知道,你就是我不爱别人的理由。

十四、当你在转圈的时候,这个世界很大,当你勇往直前,这个世界就很小。

十五、现在男女之间的恋爱,总是答应太快,结果分手也快。人性的规律是容易得到的就容易放弃。凡是通过努力得到的,不管是感情还是物品,都会使人顿生珍惜之感。所以在感情上,当

有人追求时,内心的一份矜持是必要的,即使心里很爱,也需要给追求者时间和难度,这样两人走到一起才会珍惜感情、地久天长。

十六、我从来不会在分手很久后才会哭,因为不值。

十七、高兴呢,就允许自己高兴一天;难过呢,也允许自己难过一天。关键是这一天过去了,你得继续往前走。

十八、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你是TA的整个世界。

十九、我们渐渐的放开了对方的手

二十、为爱投入不应该被苛责,只是忘记自己却是爱情里的最大弊病,也许,爱情里最好的状态不是牺牲与忍让,而是站在可以看到彼此的位置里,在对方的眼里可以看到最真实的自己。二十一、人生一世,总有个追求,有个盼望,有个让自己珍视,让自己向往,让自己护卫,愿意为之活一遭,乃至愿意为之献身的东西,这就是价值了。

二十二、“做自己”很难,但更难的是遇到能接受你“做自己”的人。

二十三、只有在你最落魄时,才会知道谁是为你担心的笨蛋,谁是形同陌路的混蛋。

二十四、老天在送你一个大礼物时,都会用重重困难做包装。

二十五、很奇妙的一种感觉是,曾经的陌生人,突然之间成为了你的整个世界。我们不可能再有一个童年;不可能再有一个初中;不可能再有一个初恋;不可能再有从前的快乐、幸福、悲伤、痛苦。昨天,前一秒,通通都不可能再回去。——生命原来是一场无法回放的绝版电影!

二十六、有时阳光很好,有时阳光很暗,这就是生活。

二十七、再多的“我爱你”也抵不过一句“分手吧”

二十八、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二十九、当生活给你设置重重关卡的时候,再撑一下,每次地咬牙闯关过后,你会发现想要的都在手中,想丢的都留在了身后。

三十、人生没有真正的绝望。树,在秋天放下了落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依然。只要生命还握在手心,人生就没有绝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时的成败得失对于一生来说,不过来了一场小感冒。心若累了,让它休息,灵魂的修复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

浅议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

浅议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 作者简介:张淑征(1968―),女,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摘要: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是以知识的生成检索、组织推理、语意分析、关联发现等为特征的一种深度服务,正在成为国内外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主导发展战略。从未来趋势来看,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的立馆之本,发展之基,创新之源,生存之路。以知识服务为中心的图书馆需要在管理理念、服务模式、组织结构、岗位技术应用和服务能力上加以调整和适应,需要加强前瞻性研究和创新性的探索实验。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个性化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图书馆逐渐向虚拟化、电子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未来图书馆将成为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复合体。网络知识经济背景下,数字图书馆用户的知识信息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信息需求趋向于开放性、综合性、深层次化及个性化。因此,图书馆服务必须直接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积极开展个性化服务。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施过程包括四部分:知识挖掘、知识组织、知识开发、知识集成。因此,图书馆服务必

须直接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积极开展知识服务。 一、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特点及模式1个性化服务的特点 个性化服务是新型的服务方式,指调动学科知识与文献知识积累,根据用户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对用户知识需求与问题环境的分析,对原始文献进行吸取、创新、重组、集成,形成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产品,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本质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以图书馆员的知识及工具开发人员等人员的知识投入为基础的服务。数字图书馆只是服务的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 (1)个性化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满意为目标。个性化服务是满足用户知识需求的活动,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知识需求为出发点,根据用户需要搜集选择信息,为用户提供索引,提供经提炼、加工和重组的新知识产品。 (2)个性化服务面向解决方案,贯穿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个性化服务帮助用户找到解决方案,对信息与知识不断查询、分析、组织。个性化服务贯穿于用户解决问题过程的全部服务,贯穿用户知识捕获、重组、分析、应用过程的服务,根据用户要求,动态、连续地组织服务。 (3)个性化服务是围绕增值和创新目标的服务。个性化服务要求根据用户任务搜集选择信息,对信息客体的知识要素进行重组,为用户提供便于理解与吸收的知识。个性化

new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2012)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图书馆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务宣传、服务监督与反馈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县(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街道、乡镇级公共图书馆以及社区、乡村和社会力量办的各类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点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01·1标识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 建标108-2008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建标[2008]74号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办、或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的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是具有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和服务等功能的公益性公共文化与社会教育设施。 3·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 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架构,其建设原则是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体现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捷性的发展定位。 3·3 服务资源(service resources)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所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主要包含了硬件资源、人力资源、文献资源和经费资源。 3·4 服务效能(service efficiency) 公共图书馆投入的各项资源在满足读者和用户需求中体现的能力和效率。 3·5 区域服务人口数(regional service population) 各级公共图书馆所在行政区域的常住人口数。 3·6 呈缴本( legal deposit copy) 根据有关法律或法令规定,出版者每出版一本新书刊都要免费呈缴一定的样本给指定图书馆,这种制度称为呈缴本制度,所呈缴的样本为呈缴本。 3·7 文献提供(docum ent supply) 也可称文献传递,是指图书馆或其他文献收藏机构根据读者要求,利用互联网、电子邮件、邮递等方式为本地或异地的读者直接提供所需原本文献和复制文献的服务形式。 4总则 4·1为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改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条件,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和管理效益,制定本标准。

工作总结-中国国家图书馆

工作总结 2005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最后一年,是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年。一年来,我馆在文化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落实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推动力,落实“人才兴馆、科技强馆、服务立馆”三大发展战略,以机制创新带动服务创新,经过全馆人员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年初部署的各项任务。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圆满完成 按照中共中央和文化部党组的部署,我馆自2005年1月26日至6月20日,在全馆党员中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馆党委为高质量地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精心谋划,周密组织,成立了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先后召开6次党委常委会、10次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形成了馆党委总负责、教育活动办公室组织指导、各支部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扎实推动了各阶段教育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在整改提高阶段,馆党委集中解决了几个涉及员工利益的问题,如:食堂问题、馆服问题、工资分配问题、全馆午餐补助问题等,真正把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为配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编发简报73期,举办了“我为党旗增辉”主题歌咏比赛,组织党员参加“谈文化部系统共产党员先进性”征文活动,参观有关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题展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4周年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圆满结束之际,馆党委在全馆范围内评选表彰了一批先进。通过全体共产党员的努力和高质量的工作,我馆圆满地完成了规定的全部任务,基本达到了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按照文化部要求,我馆召开了有200多位各方面代表参加的满意度测评会,测评结果对我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整体评价满意度为100%。 二、进一步巩固文化体制改革成果 2005年是全面实施岗位管理改革的第一年,根据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馆党委班子把今年定为调整年。 (一)完善岗位管理 为真正建立起科学的岗位管理体系,我馆就岗位管理试行情况专门组成调研小组,在全馆范围内展开调研。一个是由业务处牵头组成的业务调研小组,通过召开315人参加的29个大大小小的座谈会,就图书采选编目部等10个业务部处实行岗位管理的情况,广泛听取了意见和建议;一个是由人事处牵头组成的职能部门调研小组,走访了13个部处,

心血管专业网站

(一)中国: 1)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 心血管权威网站之一 2) 中国动脉粥样硬化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index.html 3)中国血脂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 4)大连医科大学心脏中心: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里面有教学幻灯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专家精彩幻灯集中地(13部)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wsjl/jxnr/jxnr.asp 5)心脏听诊/心电图学习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jcxt/tyvf/tyvf1.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List.asp?CD3=70 6)心血管最新进展的英文有声杂志(丁香园paltalk版主办)帮助你了解最新的进展,提高你的医学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bbs/post/view?bid=109&id=1398464&s ty=1&tpg=1&age=0 杂志主页: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bbs/post/page?bid=109&sty=1&age=0& amp;tpg=1&s=829 7)心血管视频资源下载: 冠状动脉造影 中国心血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 中华医学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 http://202.112.190.68/shipin/zaoying1.mpg http://202.112.190.68/shipin/zaoying2.mpg http://202.112.190.68/shipin/zaoying3.mpg 心血管系统解剖 http://202.112.190.68/shipin/xinxueguan1.mpg http://202.112.190.68/shipin/xinxueguan2.mpg http://202.112.190.68/shipin/xinxueguan3.mpg http://202.112.190.68/shipin/xinxueguan4.mpg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http://202.112.190.68/shipin/chengxing1.mpg http://202.112.190.68/shipin/chengxing2.mpg http://202.112.190.68/shipin/chengxing3.mpg http://202.112.190.68/shipin/chengxing4.mpg http://202.112.190.68/shipin/chengxing5.mpg 8)哈医大心内课件(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体格检查等) http://202.97.205.31/jpkc/nkx/ygkj/ygkjindex.htm (二)国外心血管著名杂志: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循环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心血管研究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高血压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心脏移植

论数字图书馆服务特点及类型

论数字图书馆服务特点及类型 论数字图书馆服务特点及类型 【摘要】 本文阐述了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四大特点、八大类型。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服务;特点;类型 一、特点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一)图书馆资源空间的数字化。除了专门企业提供的主流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产品外,图书馆自身也在构建特色数据资源库,逐渐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数字化资源空间。用户可以方便的通过网络跨越时空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源。图书馆的用户服务桥梁,也就成了跨越时空的桥梁。 (二)图书馆资源内容的复杂化。数字图书馆是一个融多种信息资源予一体的信息资源库,包括书目信息、各种数据库、指向其他资源的线索、复杂的网络信息(从多个方面向外发散)。其格式相当复杂,用户使用不同的资源,需要使用不同的检索软件支持。有时要对路径、一些参数、进行必要的设置。图书馆用户服务如此复杂。 (三)图书馆物理空间的模糊化。图书馆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馆藏,而“网络有多大,图书馆就有多大”,“网络通到哪,图书馆就连到哪”,成了图书馆物理空间的真正内涵,这给用户带来了更为广阔的信息资源利用空间,用户服务的手段、内容也越加丰富多样。 (四)图书馆服务处在新经济和信息革命的大潮中。21世纪将是个人及其能力在多元化经济社会中发挥作用的世纪。而图书馆具有社会教育的圣神职能,因而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反过来看,在信息浩如烟海,综合性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时代,只有增强全社会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图书馆理念,才能最大限度的产生社会效益,发挥图书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确立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图书馆社会理念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

图书馆信息服务制度

图书馆信息服务制度 总则: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以服务育人”为宗旨,充分利用本馆现有资源、网络资源,并积极谋求馆际协作,拓宽资源获取渠道,为医院的教学、教研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 一、通过书面、口头、电话、信函及网络等多种方式为读者提供信 息咨询服务,为读者充分利用本馆资源提供指导。通过新书通报,撰写书评,导读专栏等多种形式,主动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 二、建立图书馆检索系统,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检索系统使用说明, 了解图书检索系统中的常见问题。 三、图书馆提供多种形式的书目咨询服务,读者可以通过机读目录 查找馆藏文献收藏情况及读者借阅记录。 四、图书馆购入新书一周内,将《入库新书目录》在院内网公布。每 月将最新出版的与临床知识相关的《新书内容介绍》在院内网公布,方便读者了解新书的出版情况及新书内容。每月定期将当月最新的《医学现刊题名索引》在院内网公布,供读者参考利用。五、开展定题服务与新技术查新服务,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与科室、 用户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临床需求,要求完成每项定题服务后都要听取用户反馈的意见,不断补充其需要,至用户满意为止。 六、开展文献检索服务,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每月抽查万方中英文检

索系统和清华同方中文检索系统等数据更新情况,以满足医院医务人员撰写论文、科研、教学的需要 七、我院图书馆使用图书馆管理软件,图书馆计算机及管理软件只允 许图书管理员使用,管理软件用户名和密码不得泄露给他人。图书馆软件数据需定时备份,并且把数据进行异地存储。未经同意,不准将馆内所有的软件和数据复制给外单位人员。 八、图书馆的计算机设备要实行专人负责管理,责任到人。禁止馆外 人员操作计算机,非职责内人员未经许可不得上机操作。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不得随意设置各种终端参数。九、院图书馆提供网络在线查询及下载服务,不得利用本网络系统制 作、传播、复制有害信息。提供万余本电子图书的下载和拷贝,如有需要请自备存储设备自行拷贝。使用外接设备前(如U盘、光盘、移动硬盘等)必须进行杀毒处理。

阮元与《积古图》-中国国家图书馆

阮元与《积古图》 袁玉红 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收藏宏富,《积古图》就是藏品中的一件珍品。 《积古图》为手卷装,通长2640厘米,高38厘米,引首卷端翁方纲隶书题“积古图”三大字,右钤“长毋相忘”印,落款“嘉庆癸亥夏六月朔为云台中丞题并记于后北平翁方纲”,下钤“潭溪”、“翁方纲”印。其后是工笔彩绘绢本“积古图”。图长67.5厘米,高34厘米。钤“积古斋”、“文选楼”、“仪征阮伯元”印。再后为阮元手书《积古斋记》。此记文收入《揅经室集》三集卷三,相校后发现文字略有差异。经文为正书,书写在刻印佛经旧纸之背面,凡35行,348字。卷心是阮元手拓家藏的历代钟鼎彝器镜、洗、泉布及砖砚等91件金石文物的铭文拓本和91方秦汉印符的钤印。这些拓本剜裱在手卷上,钤“阮伯元藏钟鼎文字”、“八砖吟馆”、“琅嫏仙馆”印。铭文拓本下是阮元手书释文和考订文字。卷心长2135厘米,前钤“可园珍祕”、“第二品”、“积古斋印”、“阮伯元所藏钟彝吉金”等印,后钤“研经堂”、“积古斋”、“阮伯元手拓本”三方印。卷尾是翁方刚手书《积古图记》和陈文述书与法式善等十六人同观题款及伊秉绶、赵魏手书题记识文凡四则。 《积古图》的作者,据《积古斋记》可知是周卣。周氏名瓒,字秬卣。《履园丛书》载:“周瓒号采岩,吴县横塘人,工山水人物,细逾毛发,用唐、宋人法,识者谓自仇十洲后无此种笔墨矣。阮芸苔宫保为浙江巡抚时,常在幕府,然吴门士大夫鲜有知其者也。”《扬州画舫录》中记:“周瓒,字采岩。吴县人。少学花卉,既成,学界画白描人物,而大幅工笔山水,出奇无穷,遂成名家。”《积古图》是周瓒受阮元之嘱而绘。创作背景是壬戌腊日,即嘉庆七年(1802)十二月初八,阮元邀其同好朱右甫为弼在积古斋与其子赏鉴所藏金石文物。图中所绘三人,中坐为阮元,对坐是朱为弼,阮元后立者是阮元之长子阮长生。手卷中,阮氏私藏金石铭文拓本的器物全形在图中都有图绘。所画钟鼎彝器用透视法,立体感极强,器物上的纹饰都能依稀可见,十分逼真,充分展示了画家工笔绘画的技艺和对青铜文化造型艺术的理解。 阮元生于清乾隆二十九年正月二十日,卒于道光二十九年十月十三日,享年八十六岁。字伯元,号芸台,晚年号颐性老人、经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高宗亲擢第一。历官兵部、礼部、户部侍郎,湖广、两广、云贵总督,拜体仁阁大学士。提倡朴学,精于考据,为乾嘉考据学著名学者。在金石文字研究方面,平湖朱为弼是其得力助手。朱为弼,字右甫,浙江平湖人。嘉庆十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迁员外郎。为弼精研金石之学,佐阮元纂《钟鼎彝器款识》。 阮元是清代一位杰出的经学名臣,同时也是清代学术史上地位显赫的人物。阮元喜藏金石文物,尤重铭文,而证史实。拓本中“禄康钟”、“虢叔大林钟”、“父乙鼎”、“太祝鼎”、“陶陵鼎”、“师酉敦”、“诸女”等器物铭文都收入在《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内,并附铭文考证。阮元在铭文考证上独有心得。如在“齐宝货”刀币拓本下,有阮元书“歙程易田以为宝字非吉字。”程氏名瑶田,字易畴,又字易田,清经学家,江永的弟子,多与阮元有文字研究。在这里,阮氏显然同意程易田之说。冯云鹏所辑《金石索》“金索四·齐刀”图下也将面文识“齐宝货”,并注文:“此钱往往得于章邱、临淄等处。《嘉祐杂志》称为齐太公杏九,今人呼为齐吉化,皆非也,缘不识古文宝货字耳。”后来学者多将“齐宝货”三字识为“齐法化”。“齐”指齐都城临淄,“法化”意为标准货币。在“即墨之宝货”拓本下,阮氏书“据此知即墨古本作节墨,其作即者省文也。今即墨县当读为节墨县。”《金石索》“金索四·即墨刀”图旁注:“金石志云,‘节’‘即’古字通,据此齐即墨正当作节,今作即者,省文耳。”此文与阮说类同。先秦时代刀布币文涉及的地名很多,有的沿用至今,如邯郸、离石、节墨(即墨)等。阮元对所藏青铜酒器不仅考其铭文,视重宝之,而且还实用之。例如嘉庆八年(1803)二月二十六日,阮元父七十寿辰,阮选商周十三酒器在

浅谈数字图书馆服务新理念

浅谈数字图书馆服务新理念 高校图书馆肩负着收集各学科文献及资料供广大师生阅读学习的重要任务,如何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创新服务理念,是高校图书馆一直不断探寻的重要课题。 随着计算机在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络环境下所要遵循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信息条件下应如果完善交流平台。使更加便捷交流为更多的读者查阅和交流。因些就要求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基地,应加快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的全新的工作服务体系。 1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内容和意义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内容包括信息资源数字化、馆藏资源数字化、文献传递多样化、管理资源的数字化和技术资源的集成化、服务方面的管理等。其意义是,首先从纸质图书馆的模式向电子存储信息转化,实现信息数字化;其次是借助网络技术平台来实现图书借阅及有效利用,实现网上查找快捷服务;再次是由于资金缺少,图书复本量不足,馆藏资源得到弥补的局面;另外就是馆员的服务方式有了根本的变化,读者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来实现自己的所需。 2数字图书馆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影响与挑战 数字图书馆是新兴的一种服务方式,在现今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它具有纸质图书不法替代的作用。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的一次革命,它必然会对图书馆界及整个社会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从我们经历的过程来看,全国数据统计来看,数字化图书馆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受读者关注,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程度已成为评估一个图书馆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满足以下两点: (1)是建立复合图书馆,复合图书馆也称混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并存形式,也是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的一个过渡阶段。在复合图书馆中,信息资源、信息载体、技术方法、服务规范、服务对象、服务手段、服务设施、服务产品等都是复合的,即传统与现代并存。复合图书馆是馆藏与虚拟的网络资源结合体,因此要既传统图书馆也要建立数字图书馆,因为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的服務器或网络自由访问跨地域的分布式数字化信息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图书查找及借阅,科学地利用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实现无人办公自动管理图书的是目地。其次,优先将特色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并为读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如开辟网上阅览、查询、检索、培训等,使复合图书馆的服务更贴近读者。 (2)复合图书馆基础上建立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一词最早由英国图书馆学专家苏顿(S. Stton)于1996年提出。他将图书馆分为连续发展的四种形

国家图书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规则 -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规则 国家图书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规则 为加强全国各系统图书馆(室)、文献信息机构之间的协作,利用文献资源满足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采用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服务方式,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特制定本规则。 一、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是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其它文献信息部门之间,在书刊资料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按照共同认可的规则,互相利用文献资源,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方式。 二、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是为了满足用户在本地图书馆、文献信息机构无法解决的文献信息需求。我馆文献提供中心对单位用户提供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对个人用户仅提供文献传递服务,不受理馆际互借服务。 三、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服务对象: 1、中央与国家机关。 2、各省(区)、市、区(县)公共图书馆。 3、在京各大专院校及省级大专院校图书馆。 4、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系统及省市级科研单位图书馆(区县以下科研单位由当地区县公共图书馆代办)。 5、国家事业、企业单位图书馆、资料室或信息部门。 6、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军区、各兵种、武警部队图书馆。 7、馆际互借不对个人用户。 四、建立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关系的办法 1、凡自愿与我馆建立互借和文献传递关系的单位(个人可直接提出文献传递服务的请求),需来人、来函或通过网上向我馆文献提供中心提出申请,经文献提供中心核准后,签定文献提供协议。申请单位名称或联系人变动时,须及时向我馆文献提供中心申明。 2、凡与我馆建立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关系的单位或个人必须签订版权协议,发生侵权行为,由借书单位或个人自行负责。 五、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的具体办法 1、凡与国家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的单位,需向我馆文献提供中心交纳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的预付款。 2、凡同我馆建立馆际互借关系的单位,我馆文献提供中心将提供一个卡号和密码,各单位需登录国家图书馆网站,自行发送借书申请,借书价格:本市6元/本、外阜20元/本(包括邮寄费)。 3、凡用户需要国际互借,需填写“国家图书馆国际借书单”按国际图联规定的收费标准(用于支付邮寄、包装费)执行。 4、凡用户需要文献传递服务,可直接把所需复制文献的来源通过E—mail、传真、信函发至我馆文献提供中心,不需履行馆际互借手续。文献传递费用按我馆现行收费标准执行。 5、我馆文献提供中心不受理外地无馆际互借关系的单位用户、个人用户馆际互借的请求,需要者须向当地与我馆文献提供中心建立馆际互借关系的单位申请,并委托办理。 6、外借图书需按时归还,如有遗失、污损和丢失,经确认后,由借书单位按照国家图书馆有关规定赔偿。未按时归还图书、未交纳赔偿金以前,将停止办理借书手续;情节严重者将终止馆际互借协议。 六、外借图书的范围 1、外借图书范围:中文基藏库图书、近三年以前外文图书。古籍、稿本、工具书、原版期刊、报纸、舆图、光盘及丛书不外借(可提供文献传递服务)。 2 、除善本等文献外,文献传递服务的品种、数量不限。 七、借书期限 1、外借图书的期限为一个月。如需要续借,到期前须通知我馆文献提供中心并说明理由。在该书无人预约的情况下,可续借一次,期限半个月。 2、如遇特殊情况,外借图书不论到期与否,我馆文献提供中心有权随时索回。 3、逾期归还图书,每册图书须交纳逾期使用费5元/天。

浅析数字图书馆与新知识产权【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法学 浅析数字图书馆与新知识产权 21世纪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知识也成倍的增长,最近30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等于过去2000年产生的知识量的总和;到2003年知识的总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是现在的3-4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面对这么多的知识量,仅仅是通过书面阅读的话根本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了,而且面对纸质书本的诸多缺点,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可以更好地获取知识的途径。由此存储空间小、生产速度快、检索方便、传播范围和速度快的知识数字化的数字图书馆就应运而生了。 徐一新与王宏的《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与服务中》刘新周的《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徐永梅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问题探讨》中都有曾提到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一词刚刚由美国提出时,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美国高层当时也很关注这件事情。之后美国又相继地提出了很多有关数字图书馆的法案或报告,1992年7月提出的“信息基础建设与科技法案”、1993年美国确定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DLI并正式公布、1994年9月启动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DLI、2001年美国的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就向布什总统提交了一份报告Digital Libraries :Universal Access to Human Knowledge(数字图书馆:对人类只是的普遍访问)等等迹象也表明了美国政府对数字图书馆的重视,并且在美国也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仅仅是美国,在许丹的《数字图书馆是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中提到英、法、德、日、意等国家也掀起了研究数字图书馆的热潮。日本在2002年完成了本国最大的数字图书馆及亚洲地区的文献中心——关西馆。 国内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起步并不早,徐永梅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问题探讨》曾提到中国是从1997年实施数字图书馆计划,在1998年由文化部专门制定了“中国国家试验型数字图书馆计划”,并于1999年成立了国家图书馆文献数字化中心。到了2001年5月23日,国家的重点科技项目“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通过专家技术鉴定,进入初步使用阶段并初具规模。 国内外现今都已经初步具备了成立健全数字图书馆的能力了,不仅官方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数字图书馆而且民间也已经自发地建立了很多较为健全的数字图书馆。美国早在1990年刚提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实行一个实验性的计划,该计划主要

浅析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式

浅析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式 数字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的最重要资产,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图书情报等部门读者服务的最重要手段。普遍而言,除图书之外,其它资源如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专利、标准、年鉴、工具书等都已转为以网络服务为主。同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理论、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和服务模式趋于成熟,建设具有知识管理、知识服务功能的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标签: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模式 1 概述 在“中国知网”数字出版超市基础上建立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分别提供针对机构与个人的个性化服务,即机构数字图书馆与个人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的最重要资产,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图书情报等部门读者服务的最重要手段。普遍而言,除图书之外,其它资源如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专利、标准、年鉴、工具书等都已转为以网络服务为主。同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理论、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和服务模式趋于成熟,建设具有知识管理、知识服务功能的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从简单的数字资源管理服务中心向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中心的转变,形成了全方位支持科研教学活动的基础条件平台,也使图书情报部门具备了支持各行各业管理决策的能力,从而根本上转变了本行业的社会角色,极大地提升了行业自身的地位和价值。 2 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模式 2.1 机构数字图书馆机构馆可以按需选配数字超市出版的各类资源,可将本单位所有个人馆选配的资源合并,筛选后作为机构馆资源,或添加到机构馆已配置的资源列表中。可将本單位自有数据库资源发布到机构馆中,实现机构馆内单位自有资源的跨库、单库检索,与机构馆联通的个人馆可以选配机构馆内的单位自有资源库。机构馆选配资源后,可以在网上自动生成订单,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直接网络支付。机构馆可以对本单位订单进行统一管理,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查询。可对本单位个人馆进行管理。机构馆可以按IP范围、工作证号等各种自动方式进行审批,也可以人工审批。对于本单位部分经常需要变动工作环境的个人馆,可以申请获得漫游服务。 2.2 个人数字图书馆个人读者可以直接免费使用本单位机构馆的资源,或者通过个人馆免费使用本单位机构馆购买的所有资源。在个人馆中,读者可按学科专业建设学科文献馆;根据自己的需要建设主题文献馆,主题文献馆可以实现内容每天自动推送。通过桌面版个人馆软件,将个人馆中最新内容自动更新到个人计算机中,并与读者本地计算机内的文献统一整理建库,实现个人馆资源与本地资源的跨库统一检索。同时,读者还可随时进行个人学术影响力评测;及时联系自己的学术社区;跟踪有关的科研项目;了解最新学术趋势、学术动态,发现新的研究动向。 3 结论 3.1 个人数字图书馆开创了个人使用数字资源的新局面。个人用户可按需订制资源、检索平台、功能、情报服务,按需配置显示模板和显示方式,个人馆提供了超越一般的资源订阅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交互式学习研究的空间。在资源方面,平台支持对数据库专辑、学科专业、整刊资源、以及各种类型单篇文献的定制,使用户可以按不同需要定制网络出版总库的资源,在个人数字图书

公共图书馆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探索

公共图书馆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探索 本文分析了国内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现状、我国企业的信息化需求状况以及我国煤炭企业的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对煤炭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途径。认为,公共图书馆应通过提供宏观信息,提供矿脉勘探及矿产开采销售的技术信息,提供人才信息和市场行业信息,以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标签: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途径;煤炭企业 一、引言 如今的21世纪,是一个以实时资讯和快捷多样的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图书馆也逐渐步入信息化的轨道,所以,提升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水平和质量就成为了重要课题。一般认为,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基本就是通过寻找文献或电子资料来帮助读者完成学术任务。然而,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户已不能仅仅满足于普通的阅读和咨询,这就需要图书馆对馆内服务方式进行不断地创新。[1] 二、国内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现状 信息咨询业务在现代公共图书馆工作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便是对企业进行的信息咨询服务,同时也是图书馆经济来源的一部分。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与其它信息服务机构相比并没拥有绝对的优势,但在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方式等方面却可以为用户提供较好的体验。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公共图书馆面向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并且大多数是以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工作。[2] 三、我国企业的信息化需求状况 我国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让许多企业面临着技术创新周期缩短、行业竞争优势激烈等挑战,企业信息需求也急速增加,所以更多的管理者转向求助于图书馆咨询部门等专业机构,希望通过专业定制的信息化方案从企业的生产到内部管理,再到市场销售都可以在同行业间形成巨大优势。[3] 四、我国煤炭企业的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较快,普遍是用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升煤炭生产力和安全系数。煤炭行业作为传统的能源行业,由于受到开采、销售和市场规划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严重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能像新型产业那样进行全面创新,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稀缺;部分煤炭企业虽然设立了情报部门,但大多只建立了一些管理方面的简单联系,生产、销售环节与整体系统之间难以

学术资料查询

分享 ?我的分享 ? ?当前分享 返回分享首页? 分享 学术资料账号密码全集汇总(转)来源:杜园的日志 核实过了,大部分是收费网站,共享造福你我他,请不要改密码哈~~~ 关键词:学术资料学术资料账号密码全集汇总 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共享... springerlink密码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kmr ... sp?referrer=default user name: und755bq password: rjj733un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wf4 ... sp?referrer=default user name: hjq242zs password: dnm829bz ebsco密码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Login s6222955 : password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 User ID: crlc Password: capebsco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Home.asp Customer Code: SPSL, Username: Catalog, Password: Services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login.asp user=s4122826 password=p0027864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 ez密码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632154.html,/login 20500031433597 20500031471787 20500031439388 20500031455376

数字图书馆简介

综述数字图书馆的现状及国内外的模式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首次提出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这一概念以来,全球开展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实践已近十几个年头。我国图书情报界、IT业界自1995年左右开始对这一领域跟踪研究,1998年开始全面升温,迄今无论是在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还是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准备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关于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的概念,国内外专家、学者各有看法,至今尚未形成一致认同的定义。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环境,它将收藏、服务和人带到一起以支持数据、信息乃至知识的全部相关流程,包括从创造、传播、使用以及保存的全过程。另一种说法: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是下一代因特网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是没有时空限制的、便于使用的、超大规模的知识中心 对其概念的界定可以从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征着手,特征如下:(1)资源数字化(2)流通网络化(3)管理自动化(4)资源共享化(5)人员素质综合化二、数字图书馆的现状 在全球信息建设狂飙突进热潮中,定位为面向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信息管理模式的数字图书馆,始终被视为重中之重,在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均将其列入国家信息基础建设重大项目。目前,信息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推动力,谁拥有信息,谁就拥有财富。数字图书馆将改变以往信息存储、加工、管理、使用的传统方式,借助网络环境和高性能计算机等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最大限度地突破时空限制,成为实现公民终身教育的大课堂。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势必将

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 从我国国内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数据库服务业大约比日本、欧盟晚10年,比美国晚20年左右,并且还没有建成实用化的联机网络数据库,与国外相比,我国数据库起步较晚,但发展却较快。据国外相比,我国数据库起步较晚,但发展却较快。据国从1991年的806个上升到1038个,占世界数据库总量的1/10。目前国内主要的数据库主要有中国期刊网、重庆维中文期刊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数据、万方、超星、方正、中国数字图书馆、国研网、新华财经网、书生等。14J在这些数据库的建设基础上,数字图书馆逐渐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开通了200多家大大小小的数字图书馆,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包括: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网上数字图书馆”、北京世纪超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超星数字图书馆”、北京书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等等。 许多大学图书馆也开通了数字图书馆业务。目前,一些数字图书馆已经初具规模,如超星数字图书馆设文学、历史、法律、军事、经济、科学、医药、工程、建筑、交通、计算机、环保等十几个分馆,拥有经过图像扫描加工的数字图书馆10万多种,并且以正在以每天600种的速度递增,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也以每天600种的速度递增,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也以每年7万种授权图书、100万篇报刊文献的速度不断增长,中国数字图书馆现已经加工数字化图书20多万种,而其“网上中文图书馆”也每天保持着以20万页文字的数字化的速度增长。数字图书馆在本质上就是一个集数据库应用平台、信息资源电子商务平台与资源数字化加工服务平台于一体的巨大数据仓库,以互联网为平台,面向全球用户提供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浅谈

Vol.28No.3 M ar.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3期(下) 2012年3月1公共图书馆的内涵及其核心价值1.1 公共图书馆的内涵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投资兴办的面向普通大众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服务百姓的文化机构,读书机构,学习机构,对公共无条件开放,无偿服务,是政府面向广大群众的文化关怀,文化享有,文化提高,文化创造的重要方式.人们通过公共图书馆寻求知识,实施自我教育,终身教育.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公共图书馆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表现出在:第一,公共图书馆的拥有主体是公共部门而不是和人机构;第二,公共图书馆一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第三,衡量公共图书馆绩效的指标不是简单的利润标准,而是服务的质量,数量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等多种标准;第四,公共图书馆事业是一项公众广泛参于的建设事业,这种参于既包括物质和精神的支持,也包括对事业活动的约束和监督.公共图书馆的各种资源都具有公益性本质,公益性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其公益性,平等性和开放性是它区别于其它信息机构的最大特征,是人们有效获取知识文化的有机体,它以开展读者服务,提高读者素质;传播文化知识,启迪大众智慧,开发信息资源,传递科学技术为已任,服务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1.2 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主要内容 第一,收集、保存文献信息资源;第二,传递“活化”文献信息和知识转移;第三,服务读者和社会;第四,保障公民对信息知识自由平等获取;第五,坚 持社会公益性原则;第六,以社会效益为最大价值取向. 在网络信息服务十分发达的现代社会,图书馆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行业.在网络环境下,运用现代技术对文献资料进行筛选,分析,整理,传递,将文献这种无比博大深厚的文化积淀激活成真正的信息,并为读者公众所利用,这正是图书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核心价值所在.2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信息化 2.1 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法制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公众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图书馆通过对文献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实现图书馆服务内容多样化,对应着社会信息不断涌现,服务形式多样化,既到馆者服务与远程读者服务并举,在线服务与离线服务并举,文本.数据与多媒体信息并举.公共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主要采用无偿低价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文献资源可以在全社会或一定区域内为人们所共享.以满足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实际需要,使人们共享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景,以提高全人类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体现其自身价值.2.2 加强图书馆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 网络信息服务主要包括网上咨询服务,科技查新服务,代查代检服务以及门户网站建设与管理服务等内容,咨询服务是图书馆对外交流互动的主要渠道,大力开展咨询服务,能够较好地将图书馆资源服务于社会.整合馆藏电子资源为网络读者提供便捷的网上阅览服务,有针对性地与相关专业.网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浅谈 司秀辉 (赤峰市图书馆,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通对公共图书馆的内涵及核心价值的认识,并对图书馆信息化服务进行了简要阐述.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服务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3-0118-02 118--

图书馆信息服务制度

图书馆信息服务制度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图书馆信息服务制度 总则: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以服务育人”为宗旨,充分利用本馆现有资源、网络资源,并积极谋求馆际协作,拓宽资源获取渠道,为医院的教学、教研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 一、通过书面、口头、电话、信函及网络等多种方式为读者提供信 息咨询服务,为读者充分利用本馆资源提供指导。通过新书通报,撰写书评,导读专栏等多种形式,主动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 二、建立图书馆检索系统,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检索系统使用说明, 了解图书检索系统中的常见问题。 三、图书馆提供多种形式的书目咨询服务,读者可以通过机读目录 查找馆藏文献收藏情况及读者借阅记录。 四、图书馆购入新书一周内,将《入库新书目录》在院内网公布。 每月将最新出版的与临床知识相关的《新书内容介绍》在院内网公布,方便读者了解新书的出版情况及新书内容。每月定期将当月最新的《医学现刊题名索引》在院内网公布,供读者参考利用。 五、开展定题服务与新技术查新服务,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与科 室、用户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临床需求,要求完成每项定题服务后都要听取用户反馈的意见,不断补充其需要,至用户满意为止。

六、开展文献检索服务,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每月抽查万方中英文 检索系统和清华同方中文检索系统等数据更新情况,以满足医院医务人员撰写论文、科研、教学的需要 七、我院图书馆使用图书馆管理软件,图书馆计算机及管理软件只 允许图书管理员使用,管理软件用户名和密码不得泄露给他人。 图书馆软件数据需定时备份,并且把数据进行异地存储。未经同意,不准将馆内所有的软件和数据复制给外单位人员。 八、图书馆的计算机设备要实行专人负责管理,责任到人。禁止馆 外人员操作计算机,非职责内人员未经许可不得上机操作。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不得随意设置各种终端参数。 九、院图书馆提供网络在线查询及下载服务,不得利用本网络系统 制作、传播、复制有害信息。提供万余本电子图书的下载和拷贝,如有需要请自备存储设备自行拷贝。使用外接设备前(如U 盘、光盘、移动硬盘等)必须进行杀毒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