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图题目讲课教案

工艺流程图题目讲课教案
工艺流程图题目讲课教案

一、钡铟锡

1.(北京二中2016)(12分)某厂以重晶石(有效成分是BaSO 4)为主要原料制取Ba(OH)2·8H 2O 晶体的示意图如

下:

已知:i .BaSO 4(s)+2C(s)=2CO 2(g)+BaS(s) ΔH 1=+226.2 kJ/mol

C(s)+CO 2(g)=2CO(g) ΔH 2=+172.5kJ/mol ii .某些物质的溶解度(g/100g )简表

回答下

列问题:

(1)炭与重晶石直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BaSO4(s)+4C(s)=BaS(s)+4CO(g) ΔH =____kJ/mol 。 (2)由BaCl 2溶液可通过不同途径得到Ba(OH)2·8H 2O 。

途径1:

① 得到固体1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② 固体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途径2:

途径2中的“操作”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依据上述溶解度简表分析,过滤时的最佳温度

是;

(3)若向滤液1中加入CuO粉末,可直接得到含Ba(OH)2·8H2O晶体和CuS的浊液,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将该浊液加热到80℃左右浓缩,趁热过滤,冷却滤液至室温,再过滤,即可得到Ba(OH)2·8H2O晶体。上述操作

中趁热

..过滤的原因是______。

2.(2018东城期末)(10分)从废旧液晶显示器的主材ITO(主要成分是含铟、锡的氧化物)回收铟和锡,流程示意图如下。

资料:

(1)为了加快步骤①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至少答两点)。

(2)步骤①中铟的氧化物转化成In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步骤②中加入过量铟能够除去溶液中的Sn2+,根据所给资料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4)步骤④和⑤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5)下图是模拟精炼铟的装置图,请在方框中填写相应的物质。

1、(1)+571.2;

(2)CO32-+Ba2+=BaCO3↓;BaO+9H2O=Ba(OH)2?8H2O;20℃或常温;20℃时4种物质中Ba(OH)2?8H2O溶解度最小;

(3)BaS+CuO+9H2O=Ba(OH)2?8H2O+CuS;减少过滤过程中Ba(OH)2?8H2O的损失.

2.(2018东城期末)(10分)

(1)增大盐酸浓度、加热、将废料粉碎

(2)In2O3+6H+==2In3++3H2O

(3)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金属性减弱(还原性减弱)

(4)除去a、b两种滤渣中的锡和锌

(5)

二、铬

1.(人大附2015)(10分)

某厂废水中含5.00×10-3 mol·L-1的Cr2O72-,其毒性较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变废为宝,将废水处理

得到磁性材料Cr0.5Fe1.5FeO4(Fe的化合价依次为+3、+2),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1)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步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主要成分除Cr(OH)3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4)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理论上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g

FeSO4·7H2O。

2.(2017东城期末)(12分)利用熔融碱焙烧工艺可从铝热法生产金属铬所得铬渣(Al、Al2O3、Cr2O3等)中浸出铬和铝,实现铬和铝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1)铝热法冶炼金属铬,是利用了金属铝的(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溶液1中的阴离子有CrO4

(3)过程Ⅰ,在Cr2O3参与的反应中,若生成0.4mol CrO42-,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是。(4)通入CO2调节溶液pH实现物质的分离。

①滤渣A煅烧得到Al2O3,再用电解法冶炼Al。冶炼Al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滤渣B受热分解所得物质可以循环利用,B是。

③已知:2CrO42-+2H+Cr2O72-+H2O K=4.0×1014

滤液3中Cr2O72-的浓度是0.04 mol/L,则CrO42-的浓度是mol/L。

(5)过程Ⅱ的目的是得到K2Cr2O7粗品,粗品再重结晶可制得纯净的K2Cr2O7。

不同温度下化合物的溶解度(g/100gH2O)

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过程Ⅱ得到K2Cr2O7粗品的操作是:,过滤得到K2Cr2O7粗品。

1、(1)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2)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3)Fe(OH)3、Fe(OH)2

(4)13.9

2.(2017东城期末)(12分)

(1)还原性(2)AlO2-、OH-(3)0.3 mol

(4)①2Al2O3(熔融)3O2↑+4Al②NaHCO3③0.01

(5)向滤液③中加入稀盐酸和KCl固体后,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三、钛

1、(2017西城重点中学)工业上,以钛铁矿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钛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

酸亚铁(TeTiO3),其中一部分铁盐酸在风化过程中会转化为+3价。

已知:TiOSO4遇水会分解

(1)步骤②中,用铁粉将Fe3+转化为Fe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是利用物质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a.熔沸点差异b.溶解性差异c.氧化性、还原性差异

(3)步骤②、③、④中,均需用到的操作是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4)请结合化学用语用化学平衡理论解释步骤④中将TiO2+转化为H2TiO3的原理:_______。

(5)可以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液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生产硫酸锰(MnSO4,易溶于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6)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铁网作阴极、熔触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

①写出阳极所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

②在制备金属钛前后,CaO的总量不变,其原因是(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______________。2.(12分)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

材料,可利用钛铁矿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1)钛铁矿在预处理时需要进行粉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FeTiO3 +4H++4Cl-== Fe2++ TiOCl42-+ 2H2O、_______。

(3)过程①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8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②中固体TiO2与双氧水、氨水反应转化成(NH4)2Ti5O15溶液时,Ti元素的浸出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反应温度过高时,Ti元素浸出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在滤液B转化为FePO4沉淀过程中发生以下反应,请配平:

(6)过程③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分)用钒钛磁铁矿为原料冶炼铁,产生一种固体废料,主要成分如下表。

通过下列工艺流程可以实现元素Ti、Al、Si的回收利用,并得到纳米二氧化钛和分子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②③中进行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2)下列固体废料的成分中,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a. TiO2

b.MgO

c.SiO2

d.CaO

(3)熔融温度和钛的提取率关系如下图,适宜温度为500℃,理由是。

(4)滤液①中溶质的成分是。

(5)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6)将步骤③中制取分子筛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根据成分表中数据,计算10 kg固体废料,理论上应再加入Na2 Si03物质的量的计算式是n( Na2SiO3)= mol(摩尔质量/g/mol :SiO2 60 Al2O3 102)。

1、(2017西城重点中学)(15分)

(1)2Fe3++Fe=3Fe2+;(2)b

(3)过滤

(4)溶液中存在平衡:TiO2++2H 2O H2TiO3+2H+,当加入热水稀释、升温后,平衡正向移动,生成H2TiO3。(3分)

(说明:写出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得l分,从稀释和升温角度正确分析平衡移动各得l 分。)

(5)MnO2+2Fe2++4H+=Mn2++2Fe3++2H2O

(6)①2O2--4e-=O2↑(同时写出C+O2=CO2不扣分)或C+2O2--4e-=CO2↑

②制备TiO2时,在电解槽发生如下反应:

2CaO2Ca+ O2↑,2Ca+TiO2Ti+2CaO

由此可见,CaO的量不变。(两个方程式各1分,不写“一定条件”不扣分)

或:制备TiO2时,在电解槽发生如下反应:

阴极:2Ca2++4e-=2Ca,阳极:2O2--4e-=O2↑,2Ca+TiO2Ti+2CaO

由此可见,CaO的量不变。(电极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各1分,不写“一定条件”不扣分)。

2.(12分)

(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MgO+2H+====Mg2++H2O

(3)100℃ 3小时

(4)温度过高,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元素浸出率下降

(5)2 Fe2++H2O2+2H3PO4 ==2FePO4 +4H++2H2O

高温

(6)2 FePO4+Li2CO3+H2C2O4==== 2LiFePO4+3CO2↑+H2O

3、

四、碳和硅

1.(2016北大附中)(16分)石墨在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初级石墨中含SiO2(7.8%)、Al2O3(5.1%)、Fe2O3(3.1%)

和MgO(0.5%)等杂质。设计的提纯和综合应用工艺如下:

(注:SiCl4的沸点是57.6oC,金属氯化物的沸点均高于150oC)

(1)S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a.酸性:H2CO3>H2SiO3

b.原子半径:O

c.稳定性:H2O>CH4>SiH4

d.离子半径:O2-

(4)高温反应后,石墨中的氧化物杂质均转变为相应的氯化物。气体I中的氯化物主要为

1、(1)排除空气,减少C的损失;

(2)SiCl4+6NaOH =Na2SiO3+4NaCl+3H2O;

(3)过滤;Cl-、OH-、AlO2-;

(4)CH3COOCH2CH3+AlO2-+ 2H2O Al(OH)3↓+CH3COO-+ CH3 CH2OH;78

(5)

五、砷

1.As2O3在医药、电子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含砷元素(As)的工业废水经如下流程转化为粗As2O3。

(1)

“碱浸”的目的是将废水中的H3AsO3和H3AsO4转化为盐。H3AsO4转化为Na3A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2)“氧化”时,1 mol AsO33-转化为AsO43-至少需要O2________mol。

(3)“沉砷”是将砷元素转化为Ca5(AsO4)3OH沉淀,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a.Ca(OH)2(s)Ca2+(aq) + 2OH-(aq) ΔH <0

b.5Ca2+ + OH-+ 3AsO43-Ca5(AsO4)3OH ΔH >0

研究表明:“沉砷”的最佳温度是85℃。

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温度高于85℃后,随温度升高沉淀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4)“还原”过程中H3AsO4转化为H3A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还原”后加热溶液,H3AsO3分解为As2O3,同

时结晶得到粗As2O3。As2O3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

度硫酸中的溶解度(S)曲线如右图所示。为了提

高粗As2O3的沉淀率,“结晶”过程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粗As2O3中含有CaSO4

b.工业生产中,滤液2可循环使用,提高砷的回收率

c.通过先“沉砷”后“酸化”的顺序,可以达到富集砷元素的目的

1.(12分,每空2分)

(1)H3AsO4 + 3NaOH == Na3AsO4 + 3H2O

(2)0.5

(3)温度升高,反应a平衡逆向移动,c(Ca2+)下降,反应b平衡逆向移动,Ca5(AsO4)3OH沉淀率下降

(4)H3AsO4 + H2O + SO2 == H3AsO3 + H2SO4

(5)调硫酸浓度约为7 mol·L-1,冷却至25℃,过滤

(6)abc

六、钴

1.(12分)氧化钴(Co2O3)粉体材料在工业、电子、电讯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某铜钴矿石主要含有CoO(OH) 、CoCO3、Cu2(OH)2CO3和SiO2,其中还含有一定量的Fe2O3、MgO和CaO等。由该矿石制备Co2O3的部分工艺过程如下:

Ⅰ.将粉碎的矿石用过量的稀H2SO4和Na2SO3溶液浸泡。

Ⅱ.浸出液除去含铜的化合物后,向溶液中先加入NaClO3溶液,再加入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过滤,分离除去沉淀a [主要成分是Na2Fe6(SO4)4(OH)12]。

Ⅲ.向上述滤液中加入足量NaF溶液,过滤,分离除去沉淀b。

Ⅳ.Ⅲ中滤液加入浓Na2CO3溶液,获得CoCO3沉淀。

Ⅴ.将CoCO 3溶解在盐酸中,再加入(NH 4)2C 2O 4溶液,产生 CoC 2O 4·2H 2O 沉淀。分离出沉淀,将其在400 ℃~

600 ℃煅烧,即得到Co 2O 3。

请回答:

(1)Ⅰ中,稀硫酸溶解CoCO 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加入Na 2SO 3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根据图1、图2分析:

①矿石粉末浸泡的适宜条件应是________。

②图2中铜、钴浸出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3)Ⅱ中,浸出液中的金属离子与NaClO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O 3? + + == Cl ? + +

(4)Ⅱ中,检验铁元素完全除去的试剂是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 (5)Ⅱ、Ⅳ中,加入Na 2CO 3 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6)Ⅲ中,沉淀b 的成分是MgF 2 、________(填化学式)。 (7)Ⅴ中,分离出纯净的CoC 2O 4·2H 2O 的操作是________。 2.(11分)

钴酸锂废极片中钴回收的某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废极片的主要成分为钴酸锂(LiCoO 2)和金属铝,最终可得到Co 2O 3及锂盐。

(1)“还原酸浸”过程中,大部分LiCoO 2可转化为CoSO 4,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LiCoO 2+3H 2SO 4+□

□CoSO 4+□ +□ + □ 。

(2)“还原酸浸”过程中,Co 、Al 浸出率(进入溶液中的某元素质量占固体中该元素总质量的百分数)受硫酸浓度及温度(t )的影响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工艺流程中所选择的硫酸浓度为2 mol .L -1,温度为80 o C ,推测

图1浸出温度对铜、钴浸出率的影响

图2浸出pH 对铜、钴浸出率的影响

其原因是 。

A. Co 的浸出率较高

B. Co 和Al 浸出的速率较快

C. Al 的浸出率较高

D. 双氧水较易分解

(3)加入(NH 4)2C 2O 4后得CoC 2O 4沉淀。写出CoC 2O 4沉淀在空气中高温煅烧得到Co 2O 3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初始投入钴酸锂废极片的质量为1 kg ,煅烧后获得Co 2O 3的质量为83 g ,已知Co 的浸出率为90%,则钴酸锂废极片中钴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5)已知“沉锂”过程中,滤液a 中的c (Li +)约为10-1 mol ·L -1,部分锂盐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结合数据分析,沉锂过程所用的试剂b 是 (写化学式),相应的操作方法:向滤液a 中加入略过量的试剂b ,搅拌,

,洗涤干燥。

3.(2015山东理综,29,15分)利用LiOH 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OH 可由电解法制备,钴氧化物可通过处理钴渣获得。

(1)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 和LiCl 溶液。B 极区电解液为 溶液(填化学式),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过程中Li +向 电极迁移(填“A ”或“B ”)。

图1

图2

t

(2)利用钴渣[含Co(OH)3、Fe(OH)3等]制备钴氧化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Co(OH)3溶解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铁渣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在空气中煅烧CoC2O4生成钴氧化物和CO2,测得充分煅烧后固体质量为2.41g,CO2体积为1.344L(标准状况),则钴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2.(11分,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2LiCoO2 + 3H2SO4 + H2O22CoSO4 + Li2SO4+ O2↑+ 4H2O

(2)A B (3)4CoC2O4 + 3O22Co2O3 + 8CO2

(4)6.56 % (5)

3、(1)LiOH2Cl--2e-Cl2↑B

(2)2Co(OH)3+S O32?+4H+2Co2++S O42?+5H2O

[或Co(OH)3+3H+Co3++3H2O,2Co3++S O32?+H2O2Co2++S O42?+2H+](3)Co3O4

工业流程图教案教学反思

工业流程图教案教学反思 工业流程图题 工业流程图题的内容往往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从题干部分看一般都是采取流程图的模式。解题方法是阅读完流程图后结合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流程图的形式各异,有的以操作名称作为框图形成流程的主线,有的以物质作框,也有以设备作框,但每一题都固定以上一种形式为框,从近几年的试题看尤以一种常见:以操作名称为主线,物质随着操作发生变化。 (2)此外,这类题目中通常还包含简单的实验设计,且实验一般为制备或对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实验。 一、中考流程图题命题问题情境归纳整理 1.考查内容 (1)化学反应原理 (2)元素化合物知识。 (3)实验操作及名称。 (4)物质除杂、分离 (5)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 2.特点 (1)情境真实 (2)框图信息新颖。 (3)问题设计广泛。 (4)综合性强。 (5)思维容量大 三、化工流程图题型的结构、解题方法和思路 1.化工流程图题型的结构 题头(引入信息)→题干(提取信息,应用解题)→题尾(得出结论或产品)。 2.解题方法和思路

(3)关注流程“三线”和“核心”(如下图)。 题型1 海水资源的利用 [解题指引]实质是考查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的有关实 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技能。当遇到这类题目时,要求考生一 定要认真在流程(图)中找出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 有哪些;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 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只有这样 才能明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 1.制盐工业 [例1]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Ca(OH)2 溶液的pH________7( 填“>”、“=”或 “ <”) 。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操作 a 的名称是______。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2CO3 和__________。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

如何上好一堂数学新授课

如何上好一堂数学新授课 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和新课改以后,学生完全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帮助、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作用。然而,老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首先老师应当备课,此过程不能忽略,更不能马虎人人知道事半功倍的道理,都想达到功倍的效果,倒是很少有人想事半要付出多少的辛酸。成功往往是给有准备有付出的人准备的,虽然准备了付出了也不一定成功,但是没有准备不付出的人是一定不会成功的。因此,老师备课是必不可少的。在上课之前老师应构思好本堂课该怎么上才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才能让更多的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方法是现代教学中老师的主要任务。比如说一堂课的流程以及教学方法等,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变,因为一套固有的教学模式长时间的话会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反感而影响到上的教学方法则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便于达到最佳效果。这是功在课前。 数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使之形成数学观念具有数学素质,并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途径。 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每一节具体的数学教学,因而加强对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的研究,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重视的一项研究课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与研讨价值。 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数学基本课型来完成的。数学课型通常可分为: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研究课、测验课、讲评课、活动课等。在数学教学中,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研究课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典型课型。 对数学典型课加以研究,有利于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有利于教师掌握数学课堂教学规律和基本要求,有利于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迅速准确地确定课型,采取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新授课是以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为特征的一种课型,是数学课的主要课型。新授课的教学目的应是:通过新授课的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基本训练,通过知识的巩固运用,使学生形成技能,在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新授课的课堂结构主要是:课前导入、讲授新课、课堂练习。 习题课是通过解题的形式,来形成学生的解题技能,发展智力。通过解题教学,进一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习题课的课堂结构是:范例引路、学生练习、变式训练、小结、布置作业。 复习课的基本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使之系统化,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复习课可为:单元复习、期末复习、两种形式。复习课的课堂结构是:

果蔬罐藏加工工艺

果蔬罐藏加工工艺 第一节果蔬加工前处理 一、果品的选别和分级 进厂的原料绝大部分含有杂质,且大小、成熟度有一定的差异。果品原料选别和分级的主要目的首先是剔除不合乎加工的果品,包括未熟或过熟的,已腐烂或长霉的果品,还有混入果品内的砂石、虫卵和其他杂质,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其次,将进厂的原料进行预先的选别分级,有利于以后各项工艺过程的顺利进行。如将柑橘进行分级,按不同的大小和成熟度分级后,就有利于制订出最适合于每一级的机械去皮、热烫、去囊衣条件,从而保证有良好的产品质量和数量,同时也降低能耗和辅助材料的用量。选别时,将进厂的原料进行粗选,剔除虫蛀、霉变和伤口大的果实,对残、次果和损伤不严重的则先进行修整后再应用。 果品的分级包括大小分级、成熟度分级和色泽分级几种,视不同的果品种类及这些分级内容对果品加工品的影响而分别采用一项或多项。 在我国,成熟度分级常用目视估测的方法进行。在果品加工中,桃、梨、苹果、杏、樱桃、柑橘等常先要进行成熟度分级。大部分目视分成低、中、高三级,以便于能合理地制订后序工序。速冻酸樱桃常用灯光法进行色泽和成熟度分级。 色泽的分级与成熟度分级在大部分果品中是一致的,常按色泽的深浅分开。除了在预处理以前分级外,大部分罐藏果品在装罐前也要进行色泽分级。 按体积大小分级是分级的主要内容,几乎所有的加工果品均需按大小分级。 分级的方法有手工分级和机械分级。 (1)手工分级在生产规模不大或机械设备配套不全时常用手工分级,同时可配备简单的辅助工具,如圆孔分级板、蘑菇大小分级尺等。分级板由长方形板上开不同孔径的圆孔制成,孔径大小视不同的果品种类而定,通过每一圆孔的为一级。但不应在孔内硬塞下去,以免擦伤果皮。另外,果实也不能横放或斜放,以免大小不一。 除分级板外,有根据同样原理设计而成的分级筛。适用于果品,而且分级效率高,比较实用。 (2)机械分级采用机械分级可大大提高分级效率,且分级均匀一致,目前常用的机械有:滚筒式分级机、振动筛和分离输送机等。这些分级机的分级都是依据原料的体积和重量不同而设计的。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把计算机与分级机连接于一起,利用计算机鉴别被分离果品的色泽、重量或体积,这样使果品的分级可完全实行自动化分级,现已成功地用于苹果、猕猴桃等的分级。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教材解读: 《画杨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既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又教育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待事物。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叮嘱”、“教诲”、“半晌”等词语。 4、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过程和方法 1、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阅读,合作学习。 2、体会出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学习任务: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2、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从课文内容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者情况分析: 小学三年级刚好是个过渡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学习的自觉、自律性差。而他们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刚刚起步,有待增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培养,还要贯穿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1、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我们这里的学生都没有见过杨桃,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让学生亲眼看见杨桃,明白“我”画的杨桃为什么会是像五角星。这样教学,非常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劳逸结合

化工工艺流程图画法

第十二章化工工艺图

第十二章 化工工艺图 ?教学内容: ?1、化工制图中的一些标准规范和绘制方法; ?2、化工制图前的准备工作; ?3、化工工艺图。 ?教学要求: ?1、熟悉化工设备图样的基本知识; ?2、掌握化工流程方案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的画法与阅读。 ?重难点: ?化工流程方案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的画法。

?§1 化工制图中的一些标准规范和绘制方法 ?一、视图的选择 ?绘制化工专业图样(这里主要指化工零件图、化工设备图),首先要选定视图的表达方案,其基本要求和机械制图大致相同,要求能准确地反映实际物体的结构、大小及其安装尺寸,并使读图者能较容易地明白图纸所反映的实际情况。 ?大多数化工设备具有回转体特征,在选择主视图的时候常会将回转体主轴所在的平面作为主视图的投影平面。如常见的换热器、反应釜等。一般情况下,按设备的工作位置,将最能表达各种零部件装配关系、设备工作原理及主要零部件关键结构形状的视图作为主视图。

?主视图常采用整体全剖局部部分剖(如引出的接管、人孔等)并通过多次旋转的画法,将各种管口(可作旋转)、人孔、手孔、支座等零部件的轴向位置、装配关系及连接方法表达出来。 ?选定主视图后,一般再选择一个基本视图。对于立式设备,一般选择俯视图作为另一个基本视图;而对于卧式设备,一般选择左视图作为另一个基本视图。另一个基本视图主要用以表达管口、温度测量孔、手孔、人孔等各种有关零部件在设备上的周向方位。 ?

?有了两个基本视图后,根据设备的复杂程度,常常需要各种辅助视图及其他表达方法如局部放大图、某某向视图等用以补充表达零部件的连接、管口和法兰的连接以及其他由于尺寸过小无法在基本视图中表达清楚的装配关系和主要尺寸。需要注意,不管是局部放大图还是某某向视图均需在基本视图中作上标记,并在辅助视图中也标上相同的标记,辅助视图可按比例绘制,也可不按比例绘制,而仅表示结构关系。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17、《长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使学生感受到长城的气魄雄伟。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信息素养: 1、会利用网络搜索、筛选、处理和加工资源。 2、会使用论坛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 《长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7课。这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是一篇学习观察和表达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难点段落是二、三自然段。通过学习课文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难点,很多学生对长城的认识都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而长城的内涵则要深入发掘。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校自主开发的学习网站为基础开展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突破重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及分组情况 1、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经过小学阶段三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3)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能自觉运用网络搜索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

《流程图》教案(1)

流程图 教学目标 了解常用流程图符号(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起止框、流程线)的意义.能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能识别简单的流程图所描述的算法. 重点难点 流程图框的分类和应用;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的算法.将自然语言表示的算法转化成 流程图;各种图框的正确应用. 引入新课 1.问题: (1)=++++100321 ; (2)=++++n 321 ; (3)求当2004321>++++n 时,满足条件的n 的最小正整数; 请设计第(3)个问题的算法: 程序框 名称 功能 起止框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输 入 输出框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处理框 赋值、计算 判断框 判断某一个条件是否成立,成立的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 ”; 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 :写出作△ABC 的外接圆的算法,并用流程图表示. 4.顺序结构的含义及其表示. 例题剖析 例1 已知两个单元分别存放了变量x 和y 的值,试交换这两个变量值. 例2 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2r S =π,当10=r 时,写出计算圆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例 3 已知点()00y x P ,和直线0:=++C By Ax l ,写出求点()00y x P ,到直线l 的距离d 的算法,并 画出流程图. 巩固练习 1.画出下列图框: (1)起止框 (2)输入输出框 (3)处理框 (4)判断框 2.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 结构. 3.写出作棱长全为2的正三棱柱的直观图的算法. 4.写出解方程组?? ???=+=+=+453x z z y y x 的一个算法,并用流程图表示算法过程. 课堂小结 了解流程图框的分类和应用,能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的算法.

化工工艺流程图制图标准与基本图例1

化工制图标准与图例 制图的主要标准主要包括图纸、字体、线型的选用。其中还包括一些标准图例。这里做简要的列举 1、 图样幅画:国家标准对机械制图的图样幅画的基本规定,是采用A0至A5好图样幅画。同样无论装订与否,均应画出图框线和标题栏。需装订的图样其格式按照如图2-1(a)所示:不需要装订的图样,其格式如图2-1(b)所示。图框线用粗实线绘制,周边各部分尺寸均按照表2-1中的规 定。 2、 比例:在化工制图中,图样比例仍采用国家标准GB/T 14690-93《技术制图比例》的规定。对某些局部放大图、斜视图、剖视图等,其比例与主视图不同时,应在图样中该图的上方单独进行比例标注。 3、 字体:图样中的字体同样采用GB/T 14691-93《技术制图字体》的规定。各类字体必须做到:字体端正、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字体大小分为1.8,2.5,3.5,5,7,10,14,20八种字号,分别表示不同字体高度(单位:mm),其字宽一般为h/(根号2)。各计量单位、名称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 4、 图线:在化工制图中的图线仍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图线。图线分为粗、细两种,粗线宽度b在0.5~2mm之间选择,细线宽度约为b/3.绘图时根据清晰、醒目、按图形大小和复杂程度选择宽度。但在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和类型应一致。在实际绘制过程中对图线绘制有如下几点要求:(1)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的线段长度及间隔应均匀分布。(2)点划线和双点划线的首末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点。(3)圆的中心线在圆心处为线段的交点,且中心线两端超出圆轮廓线2~5mm。(4)在较小图形上绘制点划线或双点划线有困难时,可以用细实线代替。 5、 标题栏:化工制图中设备图样的标题栏与机械制图的大致相同。标题栏的格式仍采用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标题栏》(GB/T 10690.1-93)中的规定格式。在一般情况下,每张图纸的右下角都要有标题栏,用于说明设备的名称及设计等内容。

化工工艺流程图制图标准

化工工艺流程图制图标准CAD制图标准 基本要求主要是图纸、比例、字体和图线的选用。 1、图样幅画:又称图纸幅画,在计算机进行绘图时,应该配置相应的图样幅画、标题栏、 代号栏、附加栏等内容,装配图或安装图上一般应配备明细表内容,工艺流程图上应配备图例等内容。GB/T 14689-93《技术制图图样幅画格式》中已对图样幅画与格式做了详细的规定。在用计算机绘图时,根据实际需要,图样幅画还可以设置以下内容:(1)方向符号:用来确定CAD图样的视图方向。(2)剪切符号:用于对CAD图样的裁剪定位。(3)米制参考分度:用于对图样比例尺寸提供参考。(4)对中符号:用于对CAD 图样的方位起到对中作用。对于复杂的CAD装配图在标准中一般要求设置图符分区,图符分区主要用于对图纸存放的图形、尺寸、结构、说明等内容起到查找、定位方便的作用。同时规定在CAD绘图中对图纸有加长加宽要求时,应按基本幅面的短边(B)成整数倍增加。

2、比例:CAD图样中所采用的比例应该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09-93《技术制图比例》的 有关规定,具体见表2-2.必要时候也可以选择表2-3中的比例。

3、字体:CAD制图的字体应该按《技术制图字体》GB/T 14691-93的有关规定,做到字体 端正、比画清楚、排列蒸汽、间隔均匀,并要求采用长仿宋矢量字体。代号、符号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1)字一般要以斜体输出。(2)小数点输出时,应占一个字位,并位于中间靠下处。(3)字母一般也要斜体输出。(4)汉子输出时一般采用正体,并采用国家正是公布的简化汉字方案。(5)标点符号应按照其真正含义正确使用,除省略号、破折号为两个字位外,其余均为一个字位。(6)字体高度由图样幅面大小确定。(7)规定字体的最小字距、行距,以及间隔线、基准线与书写字体间的最小距离。 4、图线:图线指图线的基本线型和基本线型的变形。GB/T 17450-98《技术制图图线》对 图线有详细的说明。 5、标题栏:标题栏位于图框右下角,其格式在GB/T 10609.1-93《技术制图标题栏》中有 详细的规定。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前准备的六个环节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前准备的六个环节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小学数学课前准备的研究 课前准备,最重要的是备课,备课其实就是老师对教学内容的解读过程,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再组合的教学计划过程,是对教学重、难点的破解过程,是教具学具的准备过程。小学数学课,一般分为三种类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由于课型的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就不同,课前准备的要求也不同。现在就新授课的课前准备的六个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仔细研读教材是课前准备的必要环节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由富有教材编排经验,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专家组成教材编写组编写的,对小学数学各个知识点在各年级,各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每一个例题,演算过程,插图,练习题的安排都是经过反复思考,仔细推敲确定下来的。因此,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读教材就是读例题,读解题过程、思考过程,读概念结语,读反馈练习(做一做),读习题安排。读教材就是要知道教材编排的目的,明白编排的意图,知晓例题的作用,找到与例题相对应的练习题,巩固题,提高练习题等。只有仔细、认真、深入地对教材进行研读,才能准确把握知识的深浅度,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解、组合课时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进行课前准备。 二、科学合理地确定课时教学内容,制订教学目标是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 仔细研读了教材,就应该确定课时教学内容了。确定课时教学内容是对教材内容的分解、重组过程,具有再创造性。分解、组合课时教学内容要注意:1.知识体系的完整性,2.课堂教学的合理性,3.便于老师的教,学生的学。

果蔬加工工艺学-第三章 果蔬罐藏

第三章果蔬罐藏 主要内容: 1、罐藏的基本原理和果蔬罐头制品简介 2、罐头制品加工工艺 第一节食品罐藏的基本原理和果蔬罐头制品简介 一、罐藏加工简介 罐藏食品即先把整理好的原料连同辅料(盐水、糖液等)密封于气密性的容器中,以隔绝外界空气和微生物,再进行加热杀菌,使内容物达到“商业无菌”状态,且维持密封状态,防止食品继续感染,借以获得在室温下较长时间的贮藏。所以,凡是密封容器包装,并经加热杀菌保藏的食品,都称为罐藏食品,习惯上称之为罐头。 罐藏作为食品保藏的一种方法也有其自己的发展过程。 罐藏食品的正式出现,始于法国,是由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大约在200年前的1809年法国人Nicholas Appert首先发明了食品罐藏。1810年Appert 发表了关于罐头食品加工的专著,书中描述了50种食品原料的罐藏加工方法,将食品放置在广口罐中,密封好,然后放置在沸水中煮一段时间,可以长期贮存食品。由于他的发明,法国政府给予了他重奖。由于当时法国正处同几个其它欧洲国家的战争中,而在此之前,唯一的可以向军队连续不断地提供食品的方法便是干制。食品对居民和军队都是短缺的。 Appert虽然发明了罐藏技术,但对食品腐败变质的科学原理没有足够的认识,故在以后的半个世纪内,技术上改进缓慢。直到1864年,另一位法国人,Louis Pasteur第一次指出了饮料酒和啤酒的变质起因于微生物的繁殖,从而打破了长期的“自生”学说的束缚,找到了真正败坏的原因。1895年 H.L.Russel发现青刀豆罐头爆裂是杀菌后残存的产气菌活动的结果。1897年 S.C.Prescott 和W.L.Vnderwood在青刀豆罐头内接入各种腐败菌,发现有些菌的抗热性比另一些强,这就需要更高的温度,如115.6℃,才能杀死。1920年 C.Olin Ball经过不断研究,积累了微生物耐热性和罐藏食品传热性的资料,提出了用数学方法确定罐藏食品的合理杀菌温度和时间的关系,从而使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结构的解读-模板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结构的解读 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单位.一定教材单元的教学,要求每一节课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完整地实现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由于教学任务不同,便有了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一般在一节课只完成一两个教学任务的叫做单一课,完成两个以上教学任务的叫做综合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单一课,可分为准备课、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检查测验课、作业讲解课.综合课以综合与实践课最为典型. 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媒体及教材)相互、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新授课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的课型.由于所选择的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有的选择以接受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有的选择以动手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有的选择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式.在这里,着重研究普遍适用于几种学习方式的一般新授课的课堂教学结构. 一、创设情境,再现经验 实施新课程以来,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伊始都要为学生创设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供攀爬的支架,课堂因此有了生机与活力.但一些教师只把创设情境作为一种点缀,或者由情境直接引出要研究的问题,其实这两种做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前者自不必言问题之所在,后者又存在怎样的问题呢?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到心理中的过程,而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所谓心理表征,即心理认识世界、反映世界的规则和形式.心理表征的建构包含两层涵义:第一,对新信息的学习和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重新建构而达成的;第二,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被从记忆中提取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这两层涵义是统一的:建构新信息的过程即是对旧信息的重新建构过程.因此,在教学伊始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又要为学生再现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师上课伊始这样叙述道:“数学课,就要和数打交道.在1~9这9个数中,你最喜欢哪两个数?”有的学

《流程图》教案(1)

流程图 教学目标 了解常用流程图符号(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起止框、流程线)的意义.能用 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能识别简单的流程图所描述的算法. 重点难点 流程图框的分类和应用;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的算法.将自然语言表示的算法转化成 流程图;各种图框的正确应用. 引入新课 1.问题: (1)=++++100321 ; (2)=++++n 321 ; (3)求当2004321>++++n 时,满足条件的n 的最小正整数; 请设计第(3)个问题的算法: 2.流程图: 程序框 名称 功能 起止框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输 入 输出框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处理框 赋值、计算 判断框 判断某一个条件是否成立,成立的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 ”; 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 3.问题:写出作△ABC 的外接圆的算法,并用流程图表示.

4.顺序结构的含义及其表示. 例题剖析 例1 已知两个单元分别存放了变量x 和y 的值,试交换这两个变量值. 例2 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2r S =π,当10=r 时,写出计算圆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例 3 已知点()00y x P ,和直线0:=++C By Ax l ,写出求点()00y x P ,到直线l 的距离d 的算法,并 画出流程图. 巩固练习 1.画出下列图框: (1)起止框 (2)输入输出框 (3)处理框 (4)判断框 2.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 结构. 3.写出作棱长全为2的正三棱柱的直观图的算法. 4.写出解方程组?? ???=+=+=+453x z z y y x 的一个算法,并用流程图表示算法过程. 课堂小结

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使学生感受到长城的气魄雄伟。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信息素养: 1、会利用网络搜索、筛选、处理和加工资源。 2、会使用论坛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 《长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7 课。这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是一篇学习观察和表达的好文章,也是培养

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难点段落是二、三自然段。通过学习课文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难点,很多学生对长城的认识都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而长城的内涵则要深入发掘。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校自主开发的学习网站为基础开展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突破重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及分组情况 1、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经过小学阶段三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3)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能自觉运用网络搜索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 (4)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愿意和同学进行交流。 2、学习者分组情况 分组的原则: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习惯和学习兴趣为分组依据。 学生根据自己能力、习惯和兴趣选择“稳健组” 、“提高组”和“拓展组”。 四、学习策略及教法设计: 本课将分层教学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知识建构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入不同的组别进行学习,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引导和点拨,扮演的是指导者的角色。同时,在

小学低段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小学低段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一、基本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4、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二、基本模式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建立数学模型——巩固练习,解释与应用——师生合作总结,完善知识结构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约4分钟) 目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注意事项: (1)创设情景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问题情景的创设不仅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不能为了情景而创设情景。 价值性原则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然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因此,问题情景的创设要有数学价值。

趣味性原则问题情景的创设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使学生想学、乐学。 (2)问题情景的内容 学生身边的人和事; 现代社会发展现实; 现代科技最新成果; 现代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 重大节日、纪念日等。 (3)问题情景的呈现方式 问题情景有两种,一种是真实的情景,一种是“虚拟”的情景。真实的情景就是实实在在的、学生亲身感受的客观情景。“虚拟”情景就是从客观情景中抽象出来的情景。 “虚拟”情景的呈现方式有: 图文并茂型 数字表格型 文字叙述型 故事形式:设计一些真实的或想像的故事,故事里包含有学习内容。 多媒体画面演示:如电视、录像等。 (4)创设教学情境的切入点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 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产生联想; 创设故事情境,进入角色; 创设竞争情境,活跃思维; 创设“障碍”情境,激化认识冲突。 (5)问题的针对性

教案及流程图

《小露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部分生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猜谜语:(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雨) (2)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雷)刚才,小朋友们猜出的雨和雷都是自然现象,老师再出一个有关自然现象的谜语给你们猜: (3)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花草、树叶作摇篮,摇来摇去真自在。太阳出来去无踪,那是自然一奇观。(小露珠) 二、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为我们小朋友写的故事。揭示课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你们的这些问题,老师都知道, 你们想不想老师告诉你们?请小朋友轻轻地打开课本。 三、自由读课文 1、其实,老师并不担心你们能不能回答这几个问题,担心的是你们能不能把 课文读正确、流利。 2、你们知道读书时,应注意什么? 3、你们真会读书,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三点。出示要求: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指第二点,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任务就是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刚才,老师看了一圈,发现有几位小朋友很会学习,边读边画,很认真, 这就是读书的好习惯。 四、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出示小卡片,指名当小老师检查同学们读词语。 3.生字词,你们都会读了,放到了课文里你们还会读吗? 指名分节读课文,老师相机纠正。 五、指导读熟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 2、读2-4自然段师:读时注意什么。(段与段之间停顿) 3、引读第5自然段 4、读第6自然段

初中数学新授课的教学

关于上好初中数学新授课的教学反思 上传: 张文荣更新时间:2013-1-14 21:10:48 一新课改下的新授课的新理念 新课改大背景下,如何以课改新理念为指导,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基础与发展的关系,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扎扎实实的初中数学新授课,是我们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我根据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感悟,认为上好一堂初中数学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来备课和上课: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编写、教学情境设计和例题和习题安排的意图,把握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它包括知识技能目标,过程目标,以及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目标。 二.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创设教学情境。对每一个学习目标都要有相应的内容 过程和相应的措施加以落实,反之作用于每一个教学内容(包括题目)、创设的每一个教学情境都要体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并突出重点。 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 重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的运用,运用这三种方式教学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 四、尊重学生 新课程标准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上好一堂数学课的立足点应是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学生,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乐趣无限的“数学环境”,同时尊重学生应是建立在如何让学生在数学上有所发展基础上的。 五、尊重知识 数学教学首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没有知识的教学即使有最华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是空洞和盲目的。殊不知数学课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课,数学课堂应是以是否落实系统的数学知识,是否培养学生数学修养为唯一目标的。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应该让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充分领略到数学固有的挑战性。 六、尊重规律 尊重规律,我们首先应尊重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规律。数学知识本身就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而发展的,一般不具有跳跃性。我们对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设计也应如此。其次,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数学学习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认知规律基础上的。如果学生的心理规律没有发展到某个程度,就不要拔苗助长,任何事物总是按照其客观规律发展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急功近利。 七、尊重自己 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开发者,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探索者和创造者。长期教学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应自然升华形成别具一格、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教学风格。教学个性应该是每位教师的终身追求,是教学的高境界,不要轻易受一些“时尚理论”的左右,应有自己明辨是非、虚心吸取的能力。 八.在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活动中,要关注数学教学本质。 数学活动之后,要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归纳、总结活动中隐含的或发现的数学规律,让学生真正体验和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九.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不同观点、不同的方法、质疑等,教师都要耐心倾听,并引导学生讨论,特别要关注生生交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使其做到能让同学们听懂并能理解所表达的数学思想,鼓励生生之间开展辩论式的讨论。 十.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果蔬罐藏工艺

果蔬罐藏工艺 赵瑞平 食品科学系贮运教研室 果蔬罐藏 第一节基本情况 果蔬罐藏是将水果或蔬菜进行预处理后装罐,经排气、密封、杀菌等措施。而使果蔬得以长期保存的工艺过程。 历史:18世纪法国悬赏一万法郎,糖果商阿培尔(Nicolas appert)1809年得之,1810年发表论文。 罐头分七个大类:肉类、禽类、水产、水果、果汁、蔬菜、其他类,产量最多是水果罐头,其次是蔬菜罐头,两者合计占罐头总产量的70%以上。 全国现有罐头企业1655家,年产量1995:果蔬罐头135万吨,占总产量的71.0%;1996:果蔬罐头225万吨,总量的79.7%;1997:果蔬罐头202万吨,占总量的79.6%. 罐头人均年消量:美国90公斤,西欧50公斤,日本23公斤,中国小于1.5公斤,我国罐头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不到10%,2005年总产量450万吨出口120万吨,创汇14亿美元,预计2010年总产量800万吨出口160万吨,创汇22

亿美元 第二节、果蔬罐头生产的其本原理: 这些白老师已在《食品工艺学原理》讲过,而排气、密封、杀菌是罐藏加工的主要措施 一、罐藏容器及其密封, 容器要求:(1)卫生无毒、(2)密封性能良好、(3)耐腐蚀、(4)适合工业化生产、(5)满足各种要求。常见的容器有马口铁罐、玻璃罐、软包装等三种,密封可以使食品与外界隔绝,维持真空,防止微生物侵染。 (1)马口铁罐是用封罐机卷封形成二重卷边达到封密,基本结构由压头、托底板、头道滚轮及二滚轮组成。 (2)玻璃瓶的密封可以通过人工或机械达到密封,密封形式有:卷封式、螺旋式、旋转式(四旋式)、套压式 (3)软罐头:用热封工艺、有普遍与真空封口机 软罐头的包装材料: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单层塑料薄膜和复合薄摸 复合薄膜:外层为聚酯(PET),尼龙(PA) 隔绝层为铝薄(AL)聚偏二氯乙烯 密封层(内层)为聚丙烯,特殊聚乙烯 二、真空度的形成:通过排气来达到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新授课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新授课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上好新授课的关键是突出“新”,即突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地获取新知,当堂解决新问题。 新授课通常包括基础知识课、概念课、定理推导课等课型。 其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反思→当堂达标 一、创设情境 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可通过动手操作、看动画演示、做数学游戏、讲数学故事、联系实际生活等多种方式进行。 二、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的备课或导学案、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等等,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刻苦钻研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 同时教师要设计好探究的问题链,适当地组织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带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和要求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解决设计的问题,真正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三、合作交流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合作小组内自主探索、交流、对话,获得成效。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达到教学互动、互促,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合理分组。按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与学生品质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行最优化组合,组建“学习合作小组”;⑵提出的问题要明确且有思考价值。⑶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小组合作交流要充分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组内之间互帮互助,兵教兵。⑷教师要重视对小组的激励性评价,注重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及活动结果中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缩小优差生的距离;⑸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教师既要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又要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引导、点拨,促进其思维的不断深化。四、自我反思 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障。为有效培养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可在课堂上许多环节适时“留白”,如在出现规律处留下思考的空白,在创设情境处留下悬念的空白,在新授部分结束后留下回味的空白……并给学生适度的时间和空间,采取“以提问促反思”的策略,即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通过不断提问、追问,使学生或质疑问难,或自我展现,或答疑解难。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认识得到升华,体验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培养。 五、当堂达标

化工工艺流程图

图9-3 设备位号与名称 第一节 化工工艺流程图 表达化工生产过程与联系的图样称为化工工艺图。它是化工工艺人员进行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也是化工厂进行工艺安装和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化工工艺图主要包括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和管路布置图。 一、工艺流程图概述 化工工艺流程图是一种表示化工生产过程的示意性图样,即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将生产中采用的设备和管路从左至右展开画在同一平面上,并附以必要的标注和说明。它主要表示化工生产中由原料转变为成品或半成品的来龙去脉及采用的设备。根据表达内容的详略,化工工艺流程图分为方案流程图和施工流程图。 方案流程图一般仅画出主要设备和主要物料的流程线,用于粗略地表示生产流程。 施工流程图通常又称为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是在方案流程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内容较为详细的一种工艺流程图。它是设备布置和管路布置设计的依据,并可供施工安装和生产操作时参考。图9-2为醋酐残液蒸馏岗位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图形 应画出全部设备的示意图和各种物料的流程线,以及阀门、管件、仪表控制点的符号等。 (2)标注 注写设备位号及名称、管段编号、控制点及必要的说明等。 (3)图例 说明阀门、管件、控制点等符号的意义。 (4)标题栏 注写图名、图号及签字等。 二、工艺流程图的表达方法 方案流程图和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均属示意性的图样,只需大致按投影和尺寸作图。它们的区别只是内容详略和表达重点的不同,这里着重介绍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的表达方法。 (一)设备的表示方法 采用示意性的展开画法,即按照主要物料的流程,从左至右用细实线、按大致比例画出能够显示设备形状特征的主要轮廓。常用设备的示意画法,可参见附表21。各设备之间要留有适当距离,以布置连接管路。对相同或备用设备,一般也应画出。 每台设备都应编写设备位号并注写设备名称,其标注方法如图9-3。其中设备位号一般包括设备分类代号、车间或工段号、设备序号等,相同设备以尾号加以区别。设备的分类代号见表9-1。 表9-1设备类别代号(摘自HG/T2051.35一1992) 设备 类别 塔 泵 工业 炉 换热 器 反应 器 起重 设备 压缩 机 火炬 烟囱 容器 其他 机械 其他 设备 计量 设备 代号 T P F E R L C S V M X W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中应画出所有管路,即各种物料的流程线。流程线是工艺流程图的主要表达内容。主要物料的流程线用粗实线表示,其他物料的流程线用中实线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