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荀对比.ppt

孔孟荀对比.ppt

评孔孟关于_教育与人的发展_桑秋杰

第18卷第6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11月V o l.18 N o.6Journal of Chang Chun T eachers Co llege N ov 1999 评孔孟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 桑秋杰 (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 讲师 长春 130032) 摘 要 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是教育家们常论常新的课题。我国对人与 教育的第一次论争是战国时代,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从理论的高度对人与教育的关 系进行了全面阐述。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理论,而孟子则提出了“性善论”与“充善 端”。虽然他们的出发点微有歧异,但最终都认为教育在改变人性、促进人的发展方面起决 定作用。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人性论 教育与人 中图分类号:B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1999)06-0024-03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教育家历来研究探讨的永恒主题。战国时期有一场对人生问题的论争,“孟子道性善”是其中重要的一派观点,而且是第一次从理论高度对人自身本质加以认识和阐述,并从此形成了论政治必先论教育,论教育必先论人性的思维习惯。因此,从孟子开始,中国古代教育家在论述教育,论及教育在改变人性、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作用这个问题时,大多是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的。 那么,何谓人性? “性”于孔子之前,在民间早有口传,但正式见于文献大概是在《论语》。《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性”字在《论语》中,仅出现过两次,但是,由这两个“性”引起的后世经师们对孔子之“性”的解释及经师们对“性”本身含义的论争,则可以用一个“繁”字来概括。古往今来,历来的教育大师都曾对“性”有过阐释。而陶希圣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章中说:“人是动物的一种,人之所以为人,在其中有自然的理性,可以超越物欲的束缚,探求真理,完成人的目的,由肉体与理性两部分有机组成的统一体。”陶先生把人性解释为“肉体与理性的有机统一体”,笔者认为是比较科学、全面、合理的,它不仅是关于古代教育大师“人性论”的综合提炼,而且与当今社会人们对“人性”的理解相吻合,是“人性论”比较完善的解释。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一代传一代,不仅赋予了我们生命,而且赋予了我们思想与智慧。但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发展首先取决于人的发展。人如何才能发展?归根到底需要人首先对人自身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然后在认识自身的基础上通过努力而发展自己。 收稿日期:1999-07-12 ? ? 4 2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时期产生于不同两个国家和文化的两位著名的教育家,一个来自东方中国,一个来自西方希腊,不同的文化熏陶,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文化往往是相通的,地域的差别阻挡不了两位智者精神层次的交流和相通之处。 教育对象上,两者认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孔子所处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被贵族所垄断,平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高昂的学费也不是一般平民能承受得起的。孔子并不认同这一观念,他创办私学,并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提出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战争使得文化学术下移,私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不仅适应了时代的需求,还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而苏格拉底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都应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完善美德,这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很相似的。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想法,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并且从他的弟子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一点,他的弟子囊括了出生豪门的富家子弟,出生贫寒的手工业者等各行各业的人。教育方法上,两者都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认真思考,思考很长时间但还想不通的,可以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后已经有所领

悟的,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得,此时可以去开导他。他强调教师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并能举一反三。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方法”,又称之为“产婆术”。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循循善诱,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相比之下,两者都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试图通过学生本身的学习发现进步,这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上,两者都注重文德教育。孔子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这是孔子教学内容四个基本方面,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文”是排在第一位的,历史上的孔子在教育方面确实是偏重文教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但与此同时,孔子也没有忽略技能技巧的培养,他也要求学生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而苏格拉底呢,他认为美德即知识,他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并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强调了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同时,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孔孟思想比较

孔孟思想 仁义礼智信 “礼乐”思想、“仁”的思想和“中庸”思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思想 孔子的伦理思想--“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 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 以德治民。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 要求君主爱民, 施行仁政。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 都应安守本分, 名实相符,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观。 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祭祀, 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 至于鬼神是否存在, 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 而要一视同仁, 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 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 孔子教以“文、行、忠、信”四

目, 并以“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之教, 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孟子思想 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提高。 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

孔孟思想的比较与继承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仁”“义”“礼”三者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一个道德学说整体。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他倡导持志养气,重视立志,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孔子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一、孔孟思想主的共同点 在“仁”方面,孔孟都主“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的,

也才能又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的,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2、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在轻名利重节操、反战争求和平、兴学堂去愚昧等诸多方面孔孟都有相同理念。 继承 孔子这种将心比心、由己及人的思想在孟子的思想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1、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孟子·离娄下》)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 孟子“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对孔子思想的超越。 二、孔孟思想主的不同点: 1. 人性问题。 孔子主“仁”为根本,而孟子主“义”为首要。 孔子要求人们尊奉“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之民莫非王臣”的愚忠思想,他因此也就要求人们忍辱负重,无怨无悔,要“温良恭俭让”。 孟子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也就是说,孟子更主一个人要有个性,不能畏首畏尾,惟命是从。

第1课__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形成(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无论对于“百家争鸣”还是早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生总体上比较熟悉,所以基本史实上学习起来较为容易。但对于“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形成的历史大背景以及孔孟荀三位儒学家和老庄两位道学家的思想较为深邃,需作重点分析,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把握。 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其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以及老子、庄子和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2)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墨子“仁政”的思想和“性本善”思想、荀子的性恶论、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3)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寻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2)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中国的传统的主流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哲学的鼻祖则是苏格拉底,两个人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出生于孔子死后10年。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影响着整个东西方文明。直到今天,他们的教育思想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孔子与苏格拉底相隔近一个世纪,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互不相同,个人生活经历也不尽一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短长,但同时他们的教育思想更存在着相似之处。下面通过这学期所学到的关于这两位教育家的知识,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这种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教育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也都是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但是虽然门下弟子出身复杂,却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了教育家胸怀的宽大以及教育艺术的高明和善化。 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都实施“有教无类”,但是苏格拉底不同的地方是,他不收取学费,甚至报酬,和孔子比起来,苏格拉底似乎更胜一筹。他的教学地点也并不固定,广场、街头、商店、作坊、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因此造就了一大批贤者、哲人,为西方的教育、文化、学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向他请教,这样就扩大了教育的对象,更多的受到他的启发,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享受教育。 这两个人在教育对象方面,都以一种博大的胸怀来对待,不论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这样推广教育,可以使得学术下移,知识得到大范围的普及,这种“有教无类”的思想至今影响着我们,值得我们永久的学习和效仿。 二、孔子和苏格拉底都以培养治国人才为教育目的 孔子生活在奴隶制社会,面对着“礼崩乐坏”的危机,为了振衰起敝,他想走政治改良的道路,主张复兴周礼、举纳贤才,吸收平民参与政权,使社会回到君子与小人各安其分的局面。这一思想反映在教育上,就以培养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贤才,造就能“弘道”的君子为目标。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论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通过这段对话,孔子简明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治国施

(完整word版)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早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为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教育思想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之处,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来比较他们教育思想的异同,从而可略窥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擅变规律。 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以其人性论作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的。 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是较早提出人性问题的学者。其在《论语·阳货》中谈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命题成为其人人应当受教育、人人有可能受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为了使人具有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就要重视教育的作用。这一教育理论具有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打破了官学时代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良,就好比水之本性是向下流淌一样;而人没有不善良的,水也没有不往下流的。基于此,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成为继孔子之后第一个具体回答人性问题的教育家。“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据此肯定了“人皆可以为尧舜”,并贯彻实施于其教育实践之中。 荀子在《荀子·性恶》中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人的本性是恶的,其善良则是后天人为培养的结果。在荀子看来,“伪”主要是指教育的感化,礼义的引导,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的恶,树立人为的善,经过长期的考验而不再恢复到原来的本性。 孔孟言性善,追求的目标是至善,荀子言性恶并非追求恶,而是针对人有恶念、恶行,追求的目标同样是至善。因此,他们只是出发点不同,在追求的教育理想上并没有本质上的矛盾,其着眼点都在于施教与为政及肯定人性的可塑性。 二、教育目的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周朝初年的社会制度而培养政治人才,这条人才路线被概括为“学而优则仕”,他所极力推崇的都是治国的政治人才,让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学生入仕,以其人格力量完成政治目的,从而改变春秋末期混乱的局面。孔子明确提出了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理想的实现,用教育来实现其政治抱负。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可以看出,在法政、教育两者与治理国家的关系中,他更重视教化。“善教”比“善政”在认识上更高一层,“善教”使人民从被动地服从统治而变为心甘情愿地认同。孟子基本上是继承了孔子的教育目的。 荀子为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分层次的教育目的。荀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士”、“君子”和“圣人”。“终乎为圣人”,以学为圣人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由些看来,孔子、孟子和荀子关于教育目的的思想大体相同,都把统治人才作为培养的最高标准。不同之处在于,荀子提出了多层次的教育目的:从“士”到“君子”、“圣人”的要求,即是培养“俗儒”、“雅儒”和“大儒”三个不同的层次。 三、教学论 (一)教学内容 孔子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其指意尽管模糊,但特点十分明确:一是注重德育、智育、体育兼备;二是文理科兼顾,以文科为主。 孟子受业于子思门下,“治儒之术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因而他所采用

北京市立新学校教1

导入新课: 三、战国时期 儒家代表 问题: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儒家还有哪些著名学者? 1、孟子的思想 . 政治思想——“仁政”。 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 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 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孟子总 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 (3)性善论思想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问题:如何评价孟子性善论思想? 性善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孟子强调君王要善待人民,要制民之产, 使民有恒产,又有恒心地安于生产生活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与民同乐》: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 这太阳啊,什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 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 2、荀子的思想 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孔孟荀一脉相承,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 (1)政治上——“仁义”和“王道”中学历史教研网 (2)君民关系上——“君舟民水” 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 促进作用。 (3)性恶思想 对于孟子所说的人之性善,荀子驳斥他说:“是不然,人之性恶。”荀子为什么说 “人之性恶”呢?荀子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 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 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 问题:如何评价?与孟子、法家思想的区别联系? 荀子分析批判诸子百家的言论,并吸收了各家的优秀思想。如荀子说“天行有常”, 就是说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次序的,这同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在客观 物质世界都有其一定的运行规律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显然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 响。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这跟孔子的重视礼是源流相通的。可是荀子所说的礼, 重在分定界限,对人制裁。强调礼的制裁的一面,已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 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等人,成为主张法治主义的 回顾所学 孟子典故 讨论区别 不是民主 引发兴趣 澄清观念 透过现象看实质的能力 培养比较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浅析孔孟思想的差异

浅析孔孟思想的差异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一班吴明20420102201328 摘要:孔孟都是儒学大师,孔孟思想也使中国人津津乐道,也早已似乎成为外国人认识中国文化的一张很有力的名片。本文主要是从人格、仁与仁政、具体的施政三方面浅析孔孟思想以及孔孟本人的差异,使孔孟更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也使孔孟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关键词:孔孟思想差异人格仁仁政具体的施政 正文:孔子、孟子这两位儒学大师,虽然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的思想及个人品质却使无数华夏儿女为之着迷,甚至如今,孔孟思想已穿越大洲大洋,俨然成为中华文化的名片。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将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混为一谈,不了解孔孟思想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其实就像施蛰存所说:“孔孟思想,是一种思想,还是两种思想?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孔孟思想,毕竟还是两家。” 一、人格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激进。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历经磨难,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不仅如此,孔子也善于、肯于向别人请教。“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就是真实的写照。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就像《论语》中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当他发现季子享用天子规格听音乐时,他也会说“士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倾向激进,并强调“格”、“气节”。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如“孟子初到齐国,期望以有病为托词,不亲自来咨询政事,而是派人前来召见他,孟子辞以疾,不去朝见。次日却出吊东郭氏,故意表明自己其实并没有病。齐王派人前来问病,孟仲子一面替他周旋,一面要求孟子不要回家,赶快去朝见,孟子依然不去,坚持非礼之召则不往”。(2)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

历史(心得)之浅谈历史的教学方法

历史论文之浅谈历史的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根据时间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按范围分为中国史、世界史,按内容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在教学中除历史典故学生较感兴趣外,其他内容学生兴趣不大,复习时难以理出头绪,考试时容易张冠李戴,特别是九年级的学生,更觉困难。因而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经过不断的摸索,吸取他人的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上课有兴趣,下课记得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才能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上历史课时,结合中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一、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把历史知识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个基本要素讲清楚,利用这些要素把各朝代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如儒家思想——春秋战国时的孔孟荀—秦的焚书坑儒——汉朝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在上课中让学生进行前后比较,就可以把历史知识连贯起来,不但学得快,而且记得牢。二、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在历史课教学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对特定的历史人物、事件进行描述、渲染,如讲官渡之战结合语文《覌沧海》,主要人物和战争事件就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 三、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使之融汇贯通,

孔孟老庄思想比较研究

孔孟老庄思想比较研究 总目录 第一章孔孟与老庄异同之概说 第一节孔孟老庄存在于我们身边 第二节孔孟老庄在近代的坎坷历程 第三节孔孟老庄在今天的思想文化价值 第二章孔孟老庄的辩证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老子》的素朴的辩证法思想 一、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二,提示大家要重 视对立面的作用三,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到某种极限的程度时,就改变了原有的状况,而转变成它的反面了 第二节庄子的“齐物论”相对主义哲学打破独断论的辩证意义 一、“齐物论”之形成二、“齐物论”的本质三、“齐物论”独特意义与作用 第三节孔子“中庸”论的辩证法思想 一、原“中庸”二、世俗对中庸的误解及辩正三、中庸的利害功用 第四节孟子“中”“权”等辩证法思想 一、“中”是针对偏激片面的二、“权”是矫正保守呆板的三、其他辩证法思想 第五节孔孟老庄辨证思想异同比较 第三章孔孟老庄的美学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孔子的美学思想 第二节孟子的美学思想

第三节老子的美学思想 第四节庄子的美学思想 第五节小结 第四章孔孟老庄的天命鬼神观之比较 第一节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对孔子天命鬼神观的论述 第二节孔孟的天命鬼神观38 附一、荀子的天论 附二、董子的“天人合一”论 附三、孟子天道观若干问题初探 附四墨子的“天志”、“明鬼”的宗教思想 第三节老子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思想 第四节天人关系问题上儒道思想的异同 第五章孔孟老庄的经济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孔子的经济思想 一、财富观二、生产与流遍概念三、分配与消费观念四、财政思想五、孔子经济思想的总考察六、子贡的经济观点七、《大学》《中庸》的经济思想八、大同、小康论 第二节、孟子经济思想 一、孟子的义利观二、孟子的恒产理论三、孟子的分工和劳动理论四、孟子的财政赋税理论五、简短的结语 第三节道家的经济思想

孔孟荀的主要思想_共6页

孔子的主要思想 一、礼 孔子将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设定为“复礼”。这个礼,即“周礼”,包括一整套的典章、 制度、规矩、仪式,由周公所创立。 周公创立周礼,主要是通过对原始巫术礼仪继承和改造而成。 原始巫术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包含了大量的各种民主、仁爱、人道的精神;同时它们又构成了原始社会强有力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这些繁细琐碎的仪式,就是一些不成文法典,是不可违背的,在这些礼仪活动中,一举手一投足都有严格的规定,一个动作也不许做错,一个细节也不许省略、漏掉,否则就是瀆神,大不敬,会给整个氏族、部落带来灾难。 周公改造了原始巫术礼仪,加进了一整套有关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等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规定。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在经济基础上延续了原始社会氏族共同体的基本社会结构,从而这套礼仪一定程度上又仍然保存了原始的民主性和人民性。 孔子所在的时代已开始“礼崩乐坏”,这是早期奴隶制在向发达的奴隶制过渡,氏族统 治体系的社会结构在瓦解。孔子在这个社会的变革时代,主张复礼,在政治上他是保守、落后的。但孔子维护周礼,要求保持、恢复周礼,并突出强调其中的民主、仁爱、人道的精神,这些因素有超越社会变革的更高的普世价值。历史往往就是在这种二律背反中行进。 二、仁 如果说“礼”是孔子因循前人,那么“仁”说则是孔子的创造。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因 素。 1、血缘基础:孔子以仁释礼,礼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所以仁的根本目标是维护或恢复这种体系。故《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这个本就是仁。后来孟子解释为“亲亲,仁也,”“仁之实,事亲是也。”孝、 悌通过血缘从纵横两个方面把氏族关系和等级制度构造起来,所以孔子又称孝悌为政之本,。孔子在当时氏族体制、亲属关系崩毁的时代条件下,把这种血缘关系和历史传统提取、转化为意识形态上的自觉主张,对这种超出生物种属性质、起着社会结构作用的血缘亲属关系和等级制度作明朗的政治学的解释,使之摆脱特定氏族社会的历史限制,强调它具有普遍和长久的社会性的含义和作用,这具有重要意义。

孔孟教育思想比较

孔孟教育思想比较(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意思大致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

格。“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教学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四曰:十二字纲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外,孔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诗、礼、乐作为教育内容。 由此可见,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经和六艺(都可称作六艺,但在此以区别)。六艺是继周代的传统,六经是孔子开创的,作为这两者的核心是礼、乐。 总之,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分。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教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

孔孟

孔孟 黄仁宇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的有关学说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2、通过对孔孟两人差异性的学习、研究,启发学生用辨证辩证的唯物的、历史的观点思考问题。 3、学习借鉴作者的论证方法和层层深入的论证逻辑,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意、揣摩语言等阅读能力。 4、鼓励学生对中国历史名人、历史文化进行趣味性探讨,提高质疑思辨的水平。 教学设想: 本文为自读课。文章层次清晰、对比鲜明,可以训练学生理清思路、筛选中心句和概括文意等阅读技能。同时本文作为哲学论文,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历史地、辨证地、客观地分析问题。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历经千年而不朽。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确实是非凡智慧的集大成者,他们独具如炬慧眼,神思澄明如水,他们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他们就像现代的基督徒,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文化传统的力量,相信人与人之间高度的道德标准。 孔孟思想虽然一脉相传,但仔细比较,却也发现他们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这虽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但与他们的个性也不无关联。 今天我们学习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的文章《孔孟》,了解儒家思想早期的发展变化,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二、积累词语: 草菅(jiān)人命商鞅相(xiàng)秦叛逆篡(cuàn)位无可估量(liáng) 形影相随 斩钉截铁礼尚往来改弦更张无的放矢一针见血百家争鸣独一无二 经筵(yán) 谲(jué)诈戳(chuō)刺饿殍(piǎo)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克己复礼 三、理清思路,把握文意:提示: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意的阅读技能。 本文分为三部分: A、(第1节):概述杂儒家的传统中,孔孟相似的地方。 作者陈述相似的四点理由:①在儒家传统中,有孔子至圣、孟子亚圣之称。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宗旨是相配合的。③引述《史记》的话:“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④当今哲学家更把孔子比成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通过举例、引用的论证方法,表明孔孟之间的联系性。 B、(第2—11节)分析孔孟之间的不同点。 ①阅读第2-4节,看作者从哪三方面说明孔孟“不相同的地方”。 孔子——轻松愉快 孟子——凡事紧张 二人的不同点孔子——未明确性善还是性恶 孟子——人之性善 原孔子——重视“礼” 因孟子——受不受礼,全出己意 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 ②阅读5-11节,探讨孔孟二人差异的原因 对比项人物历史背景学说变化发展 生活时代国家现状 孔子春秋末期周朝制度被破坏,但没完全败坏寄希望于“礼”,怀有复古热情 车战,竞技方式,战争没波及全国 孟子战国前中期各国积极备战,厮杀,草菅人命恢复故态无济于事,要改弦更张以慈悲心肠游说, 为民请命,提倡性善论,提出平等思想 不是竞技式,出现了骑兵步兵,有屠杀,波及全民 由此可见,孔孟二人的差异有可能与个性有关,也有可能和《论语》、《孟子》技术的局限性有

孔孟思想之比较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仁”“义”“礼”三者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一个道德学说整体。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他倡导持志养气,重视立志,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孔子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一、孔孟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在“仁”方面,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的,也才能又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的,否

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2、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在轻名利重节操、反战争求和平、兴学堂去愚昧等诸多方面孔孟都有相同理念。 继承 孔子这种将心比心、由己及人的思想在孟子的思想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1、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孟子·离娄下》)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

下可运于掌,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 孟子“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对孔子思想的超越。 二、孔孟思想主张的不同点: 1. 人性问题。 孔子主张“仁”为根本,而孟子主张“义”为首要。 孔子要求人们尊奉“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之民莫非王臣”的愚忠思想,他因此也就要求人们忍辱负重,无怨无悔,要“温良恭俭让”。 孟子主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也就是说,孟子更主张一个人要有个性,不能畏首畏尾,惟命是从。

孔孟“仁政”观点比较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人只有在犹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孟子非常重视人格修养,他认为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义”。为了“正义”可以舍去生命,即他说的“舍生取义”。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他对…仁'有许多解释,如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主要是伦理学意义上的,怎样做人与调节人际关系才是仁的思想的核心。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仁是怎么来的"这一具有哲学意义的命题。孟子认为人先天就具有同情心。因此,他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由见人危难油然而生的同情心推论出人先天具有"四心",把道德提升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端就是端萌,孟子认为人就像拥有四肢那样拥有天赋的道德萌芽。沿着"四端"发展下去,就能与仁义礼智连为一体。 孔子把伦理学范畴的仁推广到政治上,就是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把政治和伦理结合起来,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孔子开创了中国伦理政治之先河。然而"仁政"作为中国封建政治哲学的最重要的概念,是由孟子首先提出来的。孔子没有提出过的,而孟子多次使用仁政一词。按照思想自身发展的逻辑,从纵的方面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横的方面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从他的人性理论发展而来,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实行于政治方面,就是不忍人之政,亦即仁政,有时也称"王道"、"王政"等等。由于所处的具体历史时代不同,社会提出的问题也不同,孟子的仁政思想比孔子的德政有更多具体的内容。

孔孟思想的异同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意思大致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四曰:十二字纲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外,孔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诗、礼、乐作为教育内容。 由此可见,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经和六艺(都可称作六艺,但在此以区别)。六艺是继周代的传统,六经是孔子开创的,作为这两者的核心是礼、乐。 总之,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分。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孔子实行因材施教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一方面,春秋末期诸侯因争相招聘贤士为己所用,不拘一格选用各种人才,这就为孔子私学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各类人才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孔子为适应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要,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因此他的学生成份复杂:年龄不一,出身不同,地区不限,文化水平、道德素养、性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习目的各有千秋。在这种情况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