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2013年《民俗学》复习资料

海南大学2013年《民俗学》复习资料
海南大学2013年《民俗学》复习资料

《民俗学》复习资料

1.民俗(Folklore):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

2.民俗的分类: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2a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2b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2c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2d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2e补充: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为社会生活服务的民俗文化也有其整体性与系统性。在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类民俗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有机联系,它们相互影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3.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文化遗留物说。(英国文化进化学派);精神文化说。(英国民俗学会);民间文学说。(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传统文化说。(西方普遍流行)。

4.民俗学(Folkloristics):是一门研究民间风俗习惯及其它生活文化传承的社会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5.民俗学的任务与价值:民俗学的任务:是帮助我们认识民族历史与文化传统,解释和改造现实社会生活。民俗学的实用价值:a帮助我们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识,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激励广大人民热爱本土的情感。b可以指导和辅助我们改造现实社会生活,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民俗传统。c开发民俗旅游活动等实用价值。

6.民俗的基本特征:a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性,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集体性体现了民俗文化的整体意识,也决定了民俗的价值取向,这是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所在。b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民俗的纵向延续性。c扩布性: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即民俗的横向传播过程。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使民俗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d稳定性与变异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民俗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其稳定中包含着可变因素,就是变异性,变异性是指民俗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变异实际上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e类型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所谓民俗类型,是指某些民俗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大同小异。f规范性和服务性。

7.民俗的社会功能:a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b规范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c维系功能:是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d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

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

8.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它运用口语的形式传述故事,展示生活,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它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他们认识社会、寄托理想、表达情感意愿的重要方式和渠道。研究对象:民间创作并流传的各种口头文学作品及活动。范围:范围广泛,如神话、传奇、史诗、原始的歌舞、谚语、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等。

9.民间口头文学:是民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大众的语言艺术,是伴随着人民的生产劳动、宗教和其他民俗活动而产生和发展,并成为人民生活中各种知识的宝库、进行教育和文化娱乐的重要形式。

10.神话:是一种古老的故事体裁,主要产生于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初期。它是当时人们在原始思维基础上不自觉地把自然和社会生活加以形象化而形成的一种幻想神奇的故事。神话最主要的特质,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起源的揭示。分类:a天地开辟和人类起源神话(盘古开天);b自然起源神话(日月神话);c洪水和人类再繁衍神话;d图腾神话,有些学者认为图腾神话产生的最早,它主要讲述图腾物于氏族的亲缘关系;e神和神性英雄神话(后羿,);f文化起源神话,关于人类社会早期文化现象的起源,神话大多归功于动物。特征:原始性和集体性的统一;神奇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神圣化与人格化的统一;崇高理想与消极幻想的统一。价值:a历史价值:首先是为人们认识与研究原始社会提供了对象和历史资料。其次,透过神话还可以认识原始先民的心智活动及其发展历程。另外,神话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b艺术价值:首先,神话丰富了后世的文艺创作的题材,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再创作的形象资源。其次,神话中以想像、幻想、夸张等形式所张扬的乐观主义精神与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征服邪恶、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愿望,汇集成感染后世文学家的艺术精神和动力因素,成为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源头。C现实价值:神话是民族精神的最初记录与弘扬,在其传承过程中,与民族精神互为表里;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民族魂”的感召力量,它已成为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实现民族认同的旗帜和实现民族团结的凝聚力量之一。

11.传说:主要是关于特定的人、地、事、物的口头故事。种类:a人物传说,其主人公大多是历代实有其人的著名人物;b地方传说,是关于各地特定山河泉石、名胜古迹的特点,以及某些地名由来的带有解释性的故事;c史事传说:是关于重大历史事件的传说群。d动植物和某些自然现象的传说,这类传说的基本模式,是讲述者大多相信某些动植物和自然现象系由现实的人幻化而成。e关于各种风俗、土特产品、民间工艺的等的传说,这类传说大多着重解释传说对象及其特点形成的原因,具有丰富的知识性。特点:a可信性的内容(四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物固定、事件固定)b传奇性的情节(设置悬念)c箭垛式的人物形象(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人物上)d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

12.民间故事:广义的指民众口头创作的所有散文体的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狭义的指除了神话、传说以外的散文体的口头叙事,包括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研究方法:社会道德和思想内容角度研究,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结构与形态的方法研究。变化形式:a主人公性格基本定型,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故事数量不断增多,流传地域不断扩大(鲁班传说)。b故事主题或主人公性格在历史传承过程中发生重大转变(白蛇传,坏变好)。c故事的中心母题不变,在传承中各种成分不断变化。d在传承中不断吸收其他故事的情节和母题(牛郎织女)。e故事流传后,在原有基础上又增续新的内容,使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价值:文化价值(经过不同时代传承,打上不同历史时代印记)、教育价值、心理补偿价值(心理上可以形成一种审美的愉悦感)。

13.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14.民间信仰的对象:灵魂、自然神、图腾、祖先神、生育神、行业神。a灵魂(人类最初的信仰从自身开始的,对梦境和死亡的不解,导致人们相信人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人死后,灵魂变成鬼或鬼魂,又分为善魂和恶鬼)b自然神(把自然现象视为神灵并加以崇拜)c图腾(是原始信仰之一,是氏族时代的产物,通常认为人与某种动物、植物间有一种特殊的血缘关系。每个氏族都起源于一个图腾,并以改图腾为保护神、徽号和象征)d祖先神(是人类把已故祖先加以神化的结果。由于相信灵魂不死,人们认为:祖先灵魂是氏族、家族、家庭的保护神,也是人死后的管理者)e生育神(是主宰生育诸神的总称)f行业神(指各行各业信奉的行业祖神和保护神)。

15.灵媒:专事通神的人,人、鬼、神之间的媒介:中原称巫觋、南方称灵子,北方称萨满。巫的种类:a巫觋(其特点被认为能通鬼神,方式有二,一是请神附体,二是过阴,即“灵魂出走”,到鬼神在的地方)b祭司(是一种高级的巫,都由男人担任,他们除祭祀外,还掌握较多的文化科学知识)c术士(即专门巫师,主要包括山(地理先生,风水先生等),医(巫医),命(算命先生),卜(占卜师))巫的职能:a预测人的命运好坏;b主持祭祀活动,民间信仰的最大安全感是由神灵保护;c驱疫求吉巫术,对善神要祭祀,对凶神,恶鬼则实行巫术;d主持人生礼仪,特别是成年礼、婚礼和葬礼;e主持神判,处理纠纷。16.民间信仰的表现方法:预知、祭祀、巫术。a预知(是根据自然现象或人的行为表现,推测人物或食物将要发生的变化,以便探知神的态度,预卜吉凶、命运好坏)b祭祀(是民众向民间神祗祈求福佑或驱避灾祸的一种行为惯制,它世代传承,具有相应的仪式制度)c 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人或食物施加影响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它是最古老,最普遍的信仰)。

17.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a民俗信仰有突出的功利性。民俗信仰的所有活动,都是从民众的现实生活需要出发的,具有相应的功利目的。b民俗信仰具有强烈的神秘性、保守性、封闭性。这一点,特别由民间信仰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和他们的传承活动体现出来。c民俗信仰有较强的包容性。凡为我所用者,都被加以供奉,形成巫、道、佛互相包容的宗教信仰。d 民间信仰有较大的渗透性。可以说民间信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这一点也是其他任何宗教所不能比拟的。e民俗信仰的俗信化趋势。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人们的鬼神观念日趋淡薄,信仰方式不断简化。为了迎合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民俗信仰也不断改变自己,即迷信成分越来越少,神秘色彩淡化,健康成分不断渗入,且经常增加新的内容。

18. AT分类法:是由芬兰学者阿尔奈创立、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所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阿尔奈—汤普森体系)。按相对有限的情节类型,将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进行分类编目的一种分类方法。五大门类:动物故事、普通民间故事、笑话、程式故事、未分类的故事。

19.人生仪礼:人生仪礼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此外,标明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次的生日庆贺举动,亦可视为人生仪礼的内容。人生仪礼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人生仪礼与社会组织、信仰、生产与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民俗文化交织,集中体现了在不同社会和民俗文化类型中的生命周期观和生命价值观。

20.通过仪礼:范?热纳(Arnold van Gennep),法国民俗学家。认为人生仪礼具有共同的意义,就是都可以使人实现从一种社会状况向另一种社会状况的转变。这些仪式过程向人们展示三个阶段,即“脱离仪式”、“转变仪式”、“合入仪式”。

21.“阈限”理论: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英国当代人类学家。热纳所言“通过仪礼”的身分转换的第二阶段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受礼者进入了一种神圣的仪式时空,它处于中间状态。在这个阈限期孕含着创新的象征意义。

22.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

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节日。它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不仅记载着我们祖先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也显示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民众那种张弛有度、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节奏。由来:节气的选择、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

23.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a自然崇拜。早期的人类,总不能把自己和大自然分开,并因无法驾驭它而把所有的自然力都当作一种超凡的神力加以崇拜。b灵魂崇拜。古人相信人有灵魂,人死后,灵魂不灭且具有超人的能力,暗中对人起作用。鬼分善恶,祭祀善灵,祖灵,如家中尊长死后祭祀,使血亲家庭内部产生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善灵祖灵之外,人们认为有些孤魂野鬼会加害于人,通过各种各种习俗手段,对鬼魅进行驱除,显示出人的护生态度。c各种节日习俗还与古人的迷信、禁忌、巫术观念密切相关。

24.节日风俗的产生:a神话传说的嵌入,如七夕,中秋;b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如元宵(汉武帝);c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如端午节;d宗教节日(或其因素)的渗透,如佛诞日,中元节(七月半);e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

25.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a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与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生产性节律相应,民间节日中,就有了春祈、秋报、夏伏、冬腊的岁时性生活节律;b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我国是个贵人伦、重亲情的国度。传统节日中的诸多礼俗,深刻的体现了这一特点(节日祭祖,团圆,节日礼品);c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由于社会的发展,使得传统节日集信仰的、经济的、社交的、娱乐的功能于一身,成为中国广大民众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6.诞生仪礼:人生的开端礼。通过诞生仪礼,一个婴儿获得其社会中的地位,被社会承认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内容:包括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庆贺生子三个阶段,以庆贺生子为中心部分。种类:向神灵祈子、由旁人送子、性器官崇拜与性行为模仿巫术。

27.成年仪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仪礼。在汉族历史上有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的规定。冠礼(据《仪礼?士冠礼》记载,士阶层的冠礼过程是由主持仪式者给冠者戴三次帽子,称“缁布冠”、“皮弁”和“爵弁”,分别象征冠者从此有了治人的权利、服兵役的义务和参加祭祀活动的资格。)笄礼(女子笄礼规模比男子冠礼规模小一些。主要是由女性家长为行笄礼者改变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插上簪子(即笄),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

28.婚姻仪礼:一般形态:一夫一妻;特殊形态。程式:a相亲、定婚阶段:媒、帖、聘的含义。b迎娶阶段:祈求吉祥、多生贵子的祝愿。c婚礼后,姻亲关系的认可。

29.丧葬仪礼:仪式:初终;设床;沐浴、更衣;报丧;大殓;选择墓地及落葬日。

30.神话学派:这可以说是欧洲民俗学第一个影响巨大的学派,是在19世纪初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的。代表人物为格林兄弟。神话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一切民间文化源出于神话,由于神话的演变,民间故事,叙事诗,传说等才相继产生。神话是每个民族的文化源头,具有无所不包的性质。以神话为主体的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集体创造,反映了他们的集体心理,因此要对某个民族进行研究和阐述,就非得从神话入手。神话学派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语言学的历史比较研究法等。

31.语言学派:是以英国语言学家麦克斯.缪勒为代表的,其与神话学派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缪勒集中研究反映天体变化的自然神话,对神话中的神名进行语言学的比较研究,并据此推断神话的意义。他主张民俗研究必须追溯原始神话这个源头。

32.人类学派:人类学派民俗学产生于19世纪6、70年代,其哲学和方法论基础是达尔文进化论和当时正兴起的社会人类学。其代表人物包括E.泰勒和安德鲁.朗。人类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管如何原始和独特,都是可以理解的,其中包含着先民们的健康理智以及征服自然的心愿。人类各民族从生物性和心理学规律看,有着一致性,因此人类

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神话、传说)也就有着某种共同性。这是造成民族民俗文化有所雷同的根本原因。同样的,他们认为,未开化民族的神话与文明人祖先的神话,也存在深刻的同一性。所以通过研究未开化民族的神话,并以文明人祖先的神话相比较,便可能追寻人类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进化轨迹。人类学派对世界和中国的民俗学研究影响都十分巨大。

33.心理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弗洛伊德创立勒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学派,以他的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来论析民俗文化的实质,形成了民俗学中的心理学派或称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揭示了人类心理活动的潜意识层次,认为出自本能的性欲冲动是人民精神和实践活动的真正原因,这种本能常被迫隐匿于潜意识,就形成了“情结”,他认为“情结”普遍存在于人们心中,是一切文艺和精神创造的内在动力。

34.社会学派:这一学派的方法是运用社会学讲求实证的方法,来研究民族生活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代表人物包括迪尔凯姆、马林诺夫斯基等。社会学派认为任何宗教的崇拜对象都是统治人类的社会力量的化身,社会和社会环境才是产生宗教的真正原因。

35.历史地理学派:历史地理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者是科隆父子。其代表人物包括阿尔奈,安德松等。这一学派的理论基础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塞的实证论。他们认为:民间文化有一个从朴素到繁复的演变过程,每个重要题材,都有它的原始形态,也有一个发生的时间和发源地。他们的研究就是尽可能追寻某种题材模式的最初形态和发源地。这一学派治学态度严谨,重视材料的搜集,以眼光开阔和论证翔实闻名。

36.结构学派:20世纪50年代,结构主义思潮兴起,其影响及于民俗学,就形成了结构主义学派。他们认为:任何事物内部均存在着由各种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像要认识和把握某种事物,需对其构成要素的诸多联系进行剖析,便可以构拟出该事物的总体结构,找出贯穿其中的总法则。结构主义研究方法的特点,一是强调研究对象的内在性,基本排除对象与外部因素的联系,二是强调对研究对象的共时性分析,而置历时性分析不顾,因此,结构主要研究可以达到深入细致的地步,却难免片面和割断历史之嫌。

37.孔子的民俗观:孔子的伦理政治的核心是人学,他也是从人学的角度来使用民俗资料的。他主要是在阐明人治的过程中,力图把原始民俗观改造成与礼制体制有关的学问。首先,他让历史介入民俗,抛弃传统民俗观中的“怪力乱神”的思维,用人文历史的观点解释神话;其次,他以“民教俗朴”说为前提,致力于贯彻男女、君臣、夫子、礼义、仁德的纲常模式。孔子了解民俗,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其他层面。孔子民俗观的历史方法和人文原则,对于我国封建时代的民俗观系统的形成,具有奠基意义。它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与信仰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8.荀子的民俗观:荀子的伦理社会思想,强调人为的力量,对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决定作用的说法持否定态度。他开设转向了建立伦理道德价值观的范畴。他的新命题是民俗的道德标准。他主张按照美、丑、善、恶的道德概念,去确立民俗知识,去为民俗事象分类,去选择美俗善政的民俗应用方式。他认为,作为上层统治者,学习和运用这种伦理民俗,善于从俗为事,就可以做到“其法治、其佐贤、其民愿、其俗美”,赢得良好的政治效果,并树立他们的“民德”形象。导入对于民俗的社会标记和一般性质的推理判断。

39.庄子的民俗观:老庄民俗观的核心是反智主义,主张“无知无欲”。他们鼓吹小国寡民,认为民俗的实质在于保存自然的人性。庄子也不追求民俗知识的历史确定性,他将民俗的知识与自然人的知识作为同一类型的知识进行处理。老庄的自然民俗观逐渐演变成了我国古代民俗观理论中的“天籁说”的源头。

40.司马迁的民俗观:历史不等于民俗。通过搜集散于民间的神话传说,来补充叙述历史的发展过程。一部史书,要体现历史的真实性,不仅要尊重前代的文化遗产,还要分析现实社会变迁的历史事实,应该对推动历史文化的各阶层、各方面人物和社会因素,都要加以记录。

41.唐宋民俗思想的发展:一方面,它以从个别民俗观念中脱颖而出,吸收了农业文明的整

体价值观,来理解社会的发展和较高文化历史中的民俗传统;另一方面,这种民俗思想的贯通,不再以上下层民俗的冲突或缓冲为代价,而是在博大宽容的政治气氛种,滋养新说。a 农政民俗思想的兴盛,唐代农政思想的核心,是强调统治者应具备“勤农”的意识和相关的“政绩”观念宋代以后,农政思想仍有很大的势力;b官修民间文艺图书的出现,唐宋时期,编辑了一批大型的官方类书,保存了唐、宋两代上、下两个阶层的大量民俗文艺资料;c帝都民俗中心的发现,在唐宋时的历史文献种,已开始记录和描述了帝都民俗,并把帝都看成是城市民俗文化的中心,记录中都突出表现了都城所在地的政治经济繁荣景象。

42.民俗学的分析方法。

42-1.民俗学资料的收集与整理:a田野作业:(马林~洛夫斯基)是民俗学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比较容易获取第一手资料,所得资料数量大,可信性强。必须进一步采取参与度,提高可信度。b文献学方法:一方面重视古文献中的民俗资料,因为他们毕竟是前人的直观记录,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采取精细鉴定、慎重使用的态度。既不随意摒弃,也不盲目使用,而是自觉的适当地运用他们,使之与现代科学方法搜集来的资料互相比较发明,为今天的田野调查提供历史佐证。

42-2.民俗学研究的一般方法:a分类法:严格来说,分类是学术研究的起点,每一位研究者对分类标准的掌握和他分类的实际结果,必然多少反映他的学术思想,并将直接影响其论著的面貌。b分析及综合的方法:分析使原始资料经过我们的思维加工变得条理化起来,经过综合,研究对象的内在脉络才能清晰起来,才能获得对于研究对象有价值的理论。c比较方法:比较应该建立在科学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注意才同一个层次,在具有可比性的问题上开展起来,才具有可行性,才可以与其他比较的过程中更全面的认识自己。d统计方法:偏重于事物对象之数的规定。虽然是提供辅佐性的论据,但却往往很有说服力。

二、简答论述。

1、日本民俗学之父及他的两种研究方法?中国民俗学之父?

答: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方言周圈论:这个研究方法应用到一般民俗事象上,用以研究文化传播的规律,就发展成为“文化周圈论”(语言的变化一般从文化中心开始,像圆形波纹一样向四周传播,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小,因此边远地区保存着较多的古语。)重出立证法:即比较研究法。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

2、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四大民间史诗?

答: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四大史诗:中国四大英雄史诗(藏族《格萨尔王传》、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玛纳斯》、汉族《华抱山》

3、传说核是什么?史诗是什么?

答:在民间传说的创作中,客观实在物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人们又将它成为“传说核”。“传说核”可以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地方古迹或风俗习惯等。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叙事长诗,它一般采用韵文或韵散结合的"说唱体"形式,它的主题严肃、题材重大,结构宏伟、格调庄严。史诗有的记叙一个民族在其原始发展阶段,对天地万物及人类起源所作的种种解释;有的则唱叙某个民族在形成过程中出现的部族迁徙,征战融合等重大事件。

4、什么是万物有灵?图腾崇拜?

答:万物有灵:英国学者泰勒认为原始人相信灵魂可存在于物体之中,故称万物有灵,即一切事物皆有灵。图腾崇拜:图腾是原始信仰之一,他原是北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人的方言,是“他的亲族”的意思。认为人与某种动物、植物之间有一种特殊血缘关系。每个氏族都起源于一个图腾并以该图腾为保护神、徽号和象征。在同一图腾内禁止通婚,有一定的祭祀与禁忌。

5、论述民间文学的发展。

答:(1)原始社会,民间文学是全民的口头文学。主要形式——劳动号子、巫术祝辞、神话及部分史诗等。其为原始社会惟一的文学形式,由原始社会成员集体创作,又为全体成员服务。(2)作家文学产生后,民间文学主要指,由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集体创作,并主要在他们中间传播的口头文学。是“生产者的艺术”。阶级分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分离出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人。民间文学不再是全民口头文学和惟一文学样式。主要是社会下层、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共同享用、世代口耳相传的一种口头文学(3)民间文学在创作、流传方面的继承、变化与发展具重大意义。口头文学在当代,明显带上了鲜明的时代色彩。①创作群体的结构有了新变化传统农业社会——口头文学创作者——农民和手工业者;近代——部分工人加入;当代——劳动者队伍扩大,大家都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创作群体范围扩大,各行各业民众创作的口头文学应时而出,传统农民口头文学也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容。②时代生活节奏加快,传媒日趋现代化,各类体裁在创作与流传范围方面都有调整。新编时事笑话——城乡;民歌唱和——少数民族传统歌会、礼俗仪式;传统小戏——农民;神话故事、地方传说——加工成书面文学作品。传播方式上:口头流传为主——汇总成书。

6、民间文学创作与流传的基本特征?

答:群体性的审美方式、口头性的表达方式、变异性的存在形态、传承性的文本结构。a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民间文学是一种集体创作、集体流传的文学。反映民众群体生活与愿望,集中群众智慧,融会人民的艺术才能,并为人民集体反承认和保存。b民间文学的口头性:民间文学的载体是民众的口头语言。以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同时通过口语进行传播,大部分作品保存在发众口头上。[“口耳相传”“口传心授”。c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民间文学作品由于

采用集体的、口头的创作和传播方式,决定了它本身总是呈现出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d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民间文学因其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使其本身存在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使民间文学代相传递,形成传统。

7、简述民间文学的社会价值。

答:(1)认识价值。是指民众创造的各种口头作品由于具备有关历史、文化的内涵而能够满足人们的认识需要,能够引起人们对过去历史文化的研究与思索,从而吸取其中反映的材料,用于某种人文科学的探讨。①历史价值:是民众口传的历史。记录社会生活,反映民众心理,补充“正史”。②民俗学价值:民间文学与民俗现象结合,或运用于某些民俗场合,或成为民俗活动的组成部分,或反映某些习俗观念和习俗现象。③伦理学价值:民间文学有反映家族、亲族关系,认识我国家族结构的民族性特点,民众的伦理观念的独特价值。④文化心理学价值:透过民间文学作品,寻觅到民众传统文化心理的某些轨迹。(2)艺术价值民间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民众的形象思维积淀、创作要求和创作态度、创作方式和艺术手法、艺术典型的塑造等等,都对作家的文学活动有重要启示,甚至被后者直接借用。民间文学的特殊品质,对认识方式文艺的规律特征、艺术心理和社会生活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都是不可缺少的资料:①抒情和叙事相结合,现实和理想相结合,寓教于乐、讲唱与生活实用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丰富文艺学理论。②民间文学的体裁、形式,对文艺体裁、形式研究的拓展,艺术品类的形成,有独特价值。③原始口头文学是后来一切文学的总源头,影响文人文学发展,有文艺史价值。

8、简述神话的内容特征。

答:(1)原始性与集体性的统一①原始性:神话内容中直接或曲折地反映以原始氏族社会为主的自然与社会形式本身;当时的人们运用最初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原始思维”创造神话,先民对客观事物无法达到理性认识,运用幼稚的想像、天真的幻想解释自然、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是直观的、非科学、非逻辑、非理性的,带有鲜明原始思维特征。②集体性:神话是原始先民群体智慧的产物,反映氏族集体意识与情感愿望。③原始性和集体性密不可分。(2)神奇性与现实性的统一①神话内容因讲述“神”或“半神半人”而带有神奇性,主人公超常,情节离奇(女娲补天、嫦娥奔月)。②透过离奇的幻想色彩,可看出神话植根于客观物质世界,具有充分的现实性。③神奇性与现实性巧妙统一,使神话具有永久魅力。(3)神圣化与人格化的统一①神圣化②神话主体的人格化③神奇化与人格化是矛盾对立的,却在神话中完美统一。(4)崇高理想与消极幻想的统一。神话表达原始先民崇高理想,来自实践,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寄寓于原始想像与幻想。其中积极幻想与崇高理想有同一性,是神话的社会文化价值的集中体现。消极幻想:非实践、非科学、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趋向。其荒诞性和落后性,削减神话文化价值,成为后世某些迷信、愚昧思想观念及行为的温床。

9、简述神话的价值。

答:(1)神话的历史价值:首先是为人们认识与研究原始社会提供了对象和历史资料。其次,透过神话还可以认识原始先民的心智活动及其发展历程。另外,神话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2)神话的艺术价值:首先,神话丰富了后世的文艺创作的题材,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再创作的形象资源。其次,神话中以想像、幻想、夸张等形式所张扬的乐观主义精神与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征服邪恶、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愿望,汇集成感染后世文学家的艺术精神和动力因素,成为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源头。(3)神话的现实价值:神话是民族精神的最初记录与弘扬,在其传承过程中,与民族精神互为表里;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民族魂”的感召力量,它已成为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实现民族认同的旗帜和实现民族团结的凝聚力量之一。神话一直以原始的古朴率直的形式,焕发民族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成为了鞭策后人不断向前向上的内在驱动力。

10、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的比较。

答:a神话叙述的是远古时期最原初发生的事情,可以利用它来说明现存的宇宙秩序是如何建立的。神州的主人公是神或神格化的人,具有超人或超自然的力量。神话思维以一般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普遍事物作为依据,进行解释或演绎,思维是原始的、自发的、不自觉的,民众对其持信仰态度。b传说叙述的是原初之后直到现在之前发生的事情,即宇宙秩序确立以后的事。传说不涉及事物的起源,而是同特定的人物、事件或风物相关联,因而在叙述中,一般都有明确固定的时间、地点、人物,常用种种手法渲染其真实可信性。在很多情况下,传说的主人公并不以超自然的神灵为中心,而是以人类中具有超凡能力的能人、圣人、英雄为描述对象,其思维是能动的、自觉的,在阶级社会里则带有明显的阶级性。c故事叙述的是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典型事件。故事主人公多为动物和人,也有以神化身的人,有时三者间杂,但几乎全都拟人化、类型化了。在对幻想艺术的把握方面,由于故事中的幻想出自民众自觉、能动的虚构,因而与神话中的幻想也有所不同。

11、简述民间故事的价值?

答:(1)文化价值:民间故事经过不同时代传承,打上不同历史时代印记,具有特殊文化史价值。①它是人类历史最生动、最真实、最公正的记录,弥补“正史”的不足。②民间故事内容包罗万象,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具有多重文化复合形态。③民间故事是艺术中的文化,而不是科学中的文化,对某些文化现象有理解常带有想像和臆测成分,表现上服从于艺术要求,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2)教育价值:民间文学是民众进行自我教育最方便、最普及的口头教科书。①直接价值:体现于各种知识的传授。②间接价值:体现于对社会成员的习俗养成及道德规范培养。③对孩子的教育影响。(3)心理补偿价值:民间故事在人们的心理上可以形成一种审美的愉悦感,对民众具有一种心理补偿价值。①民间故事的深层结构,与喜好民间故事的广大社会民众的心理,恰好形成一种契合与共鸣,异质同构。②人生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破灭,使人们渴望获得精神上的求助和满足,实现心理平衡。民间故事具有这样的心理补偿功能。③在民间故事中,人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的桎梏与束缚,自由发挥想像,宣泄心中不平,倾吐理想,获得审美愉悦和积极生存、进取的快乐。

12、简述传说与历史的联系和区别?

答:(1)联系:民间传说具有较强历史性,有真实的历史人物、事件、地方风物作为“传说核”。对人物、事件、风物的历史追述,是传说的重要内容。①传说所涉及的人物大多历史实有,即使是虚构的人物(如“四大传说”中的人物),也为历代民众所认可。②传说多采取溯源和说明等历史表述形式,有时讲述者为使人深信不疑,尽量做到有所凭借,使传说带有历史性因素和情感。③传说可以作为一种“野史”,作为“正史”的补充。(2)区别:传说虽然具有历史性特点,但又绝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 ①选材:传说:从艺术创作角度选材,有些素材从历史角度看不重要,但作为传说的素材却有社会意义。只反映历史事实的某一侧面。历史:选材与艺术创作无关,全面记载事实。②表现方式:传说:一般都经过取舍、剪裁、虚构、夸张、渲染、幻想等艺术加工。基于生活真实基础上的艺术真实,无可考性。历史:实录直书,强调真实性、准确性、可考性。不允许想像、虚构。

13、简述传说的特征。

答:(1)可信性的内容①民间传说的内容所涉及的一些人物、事件、地点、时间,一般都是特指的,相对固定的,讲述时不能随意替换或指代。②传说中的依凭物(“传说核”)真实可信。③深厚的历史与信仰基础,共同的民俗心理作用,使听众深信不疑,乐于传播,不自觉中加入传承的行列中。(2)传奇性的情节:传说是将生活素材加以剪裁、集中、虚构、渲染、夸张、幻想,以偶然、巧合及至奇异的情节来表现题旨,生活真实、艺术真实相结合。(3)箭垛式的人物形象。箭垛式的人物:是对传说作品中人物特征所做的一种概括和提炼,是指将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身上的现象。①民间传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具有鲜明性与单一化特点,将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某种性格进行集中描述,使这一性格在传说人物

身上得到强化,逐渐定型,形成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包容性的形象。②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社会民众很自然地就把与此类性格或品质有关的种种事件堆积到这个人物身上,使之成为聚集同类事件之矢的“箭垛”。(阿凡提、纪晓岚)③“箭垛式”人物一旦形成,又会进一步促使人物性格、品质特征的集中和强化,由大肆渲染、极度夸张而终至出神入化。(4)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①传说的流传有中心点,情节往往发生在固定地点,并和一定地方风物、史事、习俗相联系。②传说的传播总围绕客观实在物这个特定的中心进行,传承范围相对固定,流传中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民间传说圈。(广西刘三姐传说圈)③同一类型或相近的各种传说,其传说圈可能交叉、重叠或趋于统一,但绝大部分具有独立的完整性。④传说圈是历史与现实、横向与纵向结合的一个立体的民间传说体。在特定在地区、特定群体中形成传播的圈层。⑤民间传说圈与民族文化圈和方言圈有一致性,文化圈、方言圈影响传说圈的形成和发展。⑥一些优秀传说流传过程中,未受囿限,自如融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民众的生活中,与当地的事物、风习巧妙结合,好像一开始就在那里产生似的。

14、试论民间文学口头性的形成及发展?

答:民间文学又通常被称作"人民的口头创作"或"口头文学",因为它是一种活跃在人民口耳间的特殊的语言艺术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特征。人民大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将这种创作传承下来,由此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民间文学的这些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口头性。民间文学口头性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社会历史的因素和口头语言本身的因素。前者促使了劳动人民与口头创作的结合,后者则是口头性存在的决定性因素。从文学发展史看,人类最古老的文学是伴随着口语而不是伴随着文字产生的。在尚无文章出现的远古社会,口头创作是当时文学创作的唯一形式。当文字出现后,在旧时代,它被统治阶级所把持、垄断着,广大社会地位低下的劳动群众被剥夺了享受文化教育、使用文字的权利。他们难以欣赏书面文学作品,更难以参与书面创作。所以,对广大民众来讲,口头语言仍然是他们从事文学活动的唯一方式。在人民大众成为社会主人的新时代,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一些偏远、落后、文化教育不普及地区和尚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仍然只能以口头方式来创造和发展自己的文学。在文化教育普及的地方,人们有了自由选择的余地。既可以用书面语言的方式来从事文学活动。他们中间的少数人也确实由口头创作走上了书面创作之路,成为著名的作家,而大多数人依然离不开口头语言艺术。口头文学的这种渗透到民众之中并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优点是书面文学乃至现代视听文学(广播、电视)所不能完全取代的。加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民大众与口头语言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他们将口头语言艺术运用到极为纯熟的程度,另一方面,口头语言艺术也造就了他们特殊的艺术审美情趣。因此,在人民大众能够享受文化教育、能够欣赏和参与书面创作的社会条件下,口头文学仍然活跃在民间,继续发挥它的特殊作用。可以预料,只要人类一天不离开活生生的口语,人民的口语创作就一天也不会停止。

15、简述神话与民间传说的联系与区别。

答:由于两种体裁的部分作品所产生的时间十分接近,因此它们既可以作神话,也可以作民间传说来看待,也就是说民间传说与神话之间具有模糊地带。有不少的民间传说来自神话,这就免不了民间传说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同时神话和民间传说都具有解释的叙事功能。当然这两种体裁从创作到流传的诸多环节上的区别是明显的:二者形成的思维机制不同:神话是原始人经过不自觉原始思维加工而形成的;民间传说则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结果。二者主人公属性不同:神话的主角是神,这类神具有超人或超自然的力量,他往往是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力量人格化而形成的,因此神话可以说是以人拟神;民间传说所叙述的不是神而是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他是历史人物的艺术化和传奇化的结果,因此民间传说是以神拟人。二者作用不同:在原始初民那里,神话具有神圣性和权威性,在

部落遇到血亲复仇,领地纷争时,神话可以起到调解的作用;民间传说则依托着真实的存在而富于遐想,它更多表现出的是文学的审美愉悦性。

16、

田野调查,是民俗学研究中最可靠的研究方法。它既可获得忠实可靠的资料,又可以修正补充前人调查资料的不足。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同时,也是培养民俗学工作队伍和理论队伍的极其重要的措施

民俗调查(田野作业法)

调查者深入调查对象生活中,通过参与观察、访谈等方法搜集第一手资料 马林诺夫斯基与田野调查法

中国早期田野调查:费孝通、顾颉刚

文本:我们所收集和记录的某一具体民俗事象。

本文:民俗事象是通过怎样的形式被表现出来:语言/视觉、表演或其他形式。语境:人与人交流过程中,民俗事象被使用、表演或被展现的活的、真实的场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