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思维和语言接触

语言思维和语言接触

瞿霭堂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忽视语言观、思维观和社会观,或因循守旧或竭力避开或就事论事,缺乏理性的指导,成为语言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障碍。近几十年来,语言的社会性已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甚至建立了社会语言学,语言的社会属性得到一定的揭示。但语言研究历来重视“编码”,忽视“解码”,简单来说,只研究怎么“说”,不研究怎么“听”,不了解“说”的规则与“听”的规则是不完全相同的,忽视“听”的规则,“说”出来的话别人“听”不懂或理解错误,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也是忽视社会观的一种表现;在语法研究上,将研究人类语言共性和生成规则的所谓生成语言学,与结构语言学混为一谈,都视为语法研究,甚至要将生成规则引进结构语法的研究,或者要按生成规则来编写具体语言的语法书,分不清先验语言观和经验语言观的差别,语言生成规则和结构规则的不同,这是忽视语言观的结果。在语言理论研究中,尤其忽视思维观,包括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从而延迟了语言研究从说明性向解释性转化的进程。语言接触研究中很多重大问题,比如声调产生、语序变化、再范畴化(Recategorization)等深层的接触和影响,甚至混合语的产生,都无法简单地以形式

语言学所提出的语言结构成分和语言经验的机械转移来解释,必须从新的思维观寻找答案。我们将以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方法来建立新的思维观,说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并以此来解释语言接触中的深层现象。

一新思维观

1.1语言理论研究,有两个重大问题很难回避:一是思维是什么?二是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才能解决第二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才能树立正确的语言观。正确的语言观是指导科学语言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1.2思维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智活动,是行为,思维行为的结果,以一种生化形式存在于大脑细胞中的信息,是思想。思想是思维的产物,也是思维的目的。人类的心智活动以大脑为物质基础,是通过大脑的神经生化机制,主观世界反映和认知客观世界的行为和现象。人类的心智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思维等不同层级,思维是最高层级。高层级的思维是由感觉、知觉、表象等不同层级的认知活动综合提升实现的。低层级认知活动是高层级认知活动的基础和材料。低级认知是直接经验的认知,高级认知是间接经验的认知,或者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综合认知。一切认知都以经验为基础。无论低级的认知还是高级的认知,都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也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简单地说,人类具有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抽象和概括,并关联起来,进行正确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这是人类认知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本质属性。其他类人动物,甚至较低等的动物,通过直接经验,也能产生一定的心智活动,甚至类似思维的高层次心智活动。但由于大脑这种物质基础的差异,其他动物的思维与人类的思维有本质的不同。从作为物质基础的大脑来说,人类至少在两个方面与其

他动物不同:第一,抽象化和系统化的能力不同,即从已知求索未知的能力不同;第二,存储能力不同,即存储的容量、内容和方式不同。因此,最聪明的猩猩也只能学会一二百句话,进行最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1.3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依靠什么和如何实现的?在中国,至少在大陆,思维及其与语言的关系,属哲学问题,是所谓思想界的课题,语言学界使用哲学研究的成果,一般不做或少做独立的研究。中国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是:“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意识的产生摆脱不了语言这一物质的外壳”。1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语言是实现思维和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认知客观世界的工具。对思维及其与语言关系的研究遇到几乎难以克服的障碍,即人类限于科学研究水平,尚无法直接观察头脑中概念以及判断和推理规则的存储单位和形式,也无法直接观察判断、推理的神经生化机制,而不得不通过思维的结果即思想的语言表达形式来研究思维的过程和思想的产生。这种由果推因的研究方法自有其合理性,因为通过思维表达出来的思想,必然会透露出思维行为的各种信息。但思维不等于语言却是早为人们所确认的,因此研究思维规律的逻辑学和研究科学反映论的认知科学,首先就排除“具体化”的语言,否则就无法解决思维的机制、规律全人类是一致的,而语言却千差万别的矛盾。逻辑学的成果当然也要使用语言来表达,但表达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通过语言信息所反映的思维规则和规律。现代逻辑学干脆使用符号来表达,避免语言的干扰,不能不说是一种明智的做法。既然人类早就认识了概念不等于词、逻辑不等于语法,偏偏要将思维植基于语言之上,至少将语言作为抽象思维的工具,而不需作任何机理的解释和说明,其武断性和主观性可见一斑。巴甫洛夫看到了这个矛盾,提出了思维使用的“内部语言”,由于“内部语言”是由“外部语言”简化而来的,换汤不换药,其子虚乌有的非科学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思维及其与语言关系的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人类虽然还没有能力直接观察大脑中的思维活动,但通过实验和观察,采用反证的方法,同样取得了很多积极而有说服力的成果。比如:

⑴从人类的起源研究可知,人类起源于一千多万年前,而语言起源至多上推到几百万年,这里差距甚大。既然是人类就有别于畜类,而人类区别于畜类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类有发达的抽象思维。既然人类早就有了抽象思维,而那时还没有语言,可见,抽象思维并不产生于语言的基础上,换句话说,人类的抽象思维的产生并不是以语言为工具的。

⑵经观察和实验证明,聋哑人不仅具有高级的抽象思维,而且能够学会语言的代用品文字,甚至能够通过“读唇”“听”懂有声语言,经过训练说出有声语言。

⑶思维障碍症患者,如老年痴呆症等患者,思维混乱,但语言机制并不混乱,说出来的话完全符合规范,或者说与正常人无异,听者所以不懂不在语言而在思想,不懂的是意思,而不是语言。实际上是以正确的语言表达混乱的思想。

⑷经病理语言学研究表明,失语症的患者并不一定“失思”,也就是说患者可以正常思维,只是无法使用有声语言表达,但可以通过手势甚至图形等形式表达正确的思想。

⑸近年来发现老年痴呆症初期患者有“失字”现象,即能说正确的语言却写不出一个原来会写的文字。可见,大脑中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也是分别存储的。这种现象与聋哑人的有字无声正好相互印证。儿童在学习中出现拼写障碍症和识字障碍症,但他们的语言功能并没有问题,也是一种佐证。

以上⑵—⑸说明人类产生语言后,原来没有语言的人也有抽象思维,原来有语言的人在失去语言后,同样还有抽象思维,原来有思维能力的人在失去这种能力后,却不同时失去语

言能力,加上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思维规则和规律却基本一致,大家又都承认语言与思维并不等同,而且从正面又证明不了抽象思维机制与语言机制的关系,怎么能说抽象思维的实现要使用语言或以语言为工具呢?

从以上的研究和观察至少可以从反面获得以下的认识:

⑴思维的产生远远早于语言。这里所说的思维当然是指抽象思维,也就是说抽象思维并不产生于语言。即使人类产生语言后,抽象思维也不使用语言。作为抽象思维成果的思想的存储单位和运作机制与语言的存储单位和运作机制没有直接的关系。人类还有形象思维、动作思维等不同思维行为和活动,与抽象思维是层级和方式的差异。

⑵思维既然早于语言,“失思”不等于“失语”,“失语”也不等于“失思”,可见作为思维行为结果思想的单位或存储形式,并不是语言,而是一种其他的生化形式。语言、文字、其他的图形、图象、声音等都能成为思想的独立单位和独立存储形式。

⑶思维是行为,行为的结果是思想,概念是思维的成果,是人类通过思维机制和能力对客观世界认知的成果,所以也是思想。传统哲学的思维观认为概念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的单元和形式”,不承认它就是思想,认为思想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的综合成果,“是对客观的理性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们用于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间的纽结,是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或者“是通过概念的联系,概括地说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论原理”2。概念是对客观存在的本质反映和抽象,当然是“对客观的理性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再说,概念既然是思维的“单元”或“纽结”,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人的“认识”结果,是“认识过程中的阶段”,这显然不是思维动作,而是动作的结果,或者说思维最初和最基本的成果就是概念。思想是思维的成果,概念自然就是思想。思想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具有结构性、层级性和系统性,要由基本要素来构成,概念就是思想的基本元素。由此可知,人类思维活动是通过思想进行的,即通过思想的最基本和最小的元素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形成更加复杂、更加系统的完整思想。认定概念是思维成果即思想,有重要的意义,这使我们可以进一步推理,思维活动或操作赖以进行及其成果的存储单位或形式是思想。概念是思想,思想具有“主观性”、“差异性”和“正误性”,因此,概念也只能近似地反映客观存在,概念要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无论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除了概念的基本“内涵”具有共同性而使人类都能沟通和交流思想外,对概念的认识因经验和知识的背景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性,遑论科学的概念要受一定理论的制约,虚假和错误概念在认识上的任意性了。从上述的论述可知,思维活动的进行既然不使用语言,思维成果即思想的存储单位和形式自然也不是语言形式,思维的逻辑规则或运作规则也必然不是语言的规则即语法,而是另一种神经生化形式和机制。

⑷通过以上事实的推理,语言并不是思维实现的工具,而只是作为思维成果的思想的表达工具。这就是说,思想的产生不需要依靠语言,但思想的表达,特别是抽象思想的表达必须依靠语言。人类表达思想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一种能超过语言,包括语言的代用品文字,遑论其他的符号和手段。

通过以上的认识,我们可以澄清一些长期以来语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概念:

⑴思维不等于思想,思维是行为,思想是思维的成果,又是思维赖以进行的元素。思维行为的目的是产生思想,概念是思想的最小和最基本的单位。也就是说,人类通过思维的机制,对客观存在进行本质的概括和抽象,产生思想,又在不同层级的思想单元上进行判断和推理,产生更加复杂的思想。思维行为的一切信息都存在于思想之中。思想产生后是以一种独

立的生化形式存储在大脑之中,以此指挥人的一切行为。只有在需要表达的时候才转化为语言的形式。比如有时我们做出一个决定和计划,并逐步付诸实施,因无须表达和交流,就不一定存在语言的形式。当实现后需要表述时,反而要“总结”,甚至自己都说不清楚,要别人从已经实现的结果来分析当初那个决定和计划产生的原因和思想。再如,我们爱某个人或恨某个人的“决定”,常常是说不清楚的,至少是说不完全的,“言不及义”和“言不达义”是又一种佐证。

⑵思维是大脑的一种天生的机制,具有全人类同一性。由于人类采取社会化生存方式,因此任何思想都具有社会性,即符合社会的需要和规范,思维作为一种机能没有社会性,而是个体自然发生的。但思维也要受到社会的制约,一方面是指思维是经验的产物,经验决定于社会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就决定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指思维的目的是产生思想,思想是用来进行社会交流的,所以思维作为一种行为也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规范。

⑶思维作为一种人类大脑特有的机制,也体现为一种能力。思维机制差不多相当于硬件,全人类共有,差别不大,所谓智商差异,两极都是少数,大多数人的平均智商是相似的。但当思维体现为一种能力时,不同的人却千差万别。因为思维作为一种能力,相当于软件,是对硬件的应用。人类任何一种能力的应用,简单如进食走路,都要经过实践、训练和学习,都能发挥极大的主观能动性,都需要经验、文化、知识、信仰等必要因素的支持。因此,不同的人思维能力大不相同,尽管在一般生活上表现不明显,因为这些共同的经验是大家相同或相似的。如果遇到复杂或专业性的问题,经验、逻辑、哲学、专业知识等因素将起主导的作用。为什么缺乏经验、文化、知识背景支持的人常常出现判断和推理的错误,或者说在生活和工作上犯错误的比例大大超过具有这些背景支持的人,就是因为思维能力的差异所造成的。由此可见,思维作为一种能力也是具有社会性的。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的先验语言观不仅将语言规则与思维规则混为一谈,而且将思维机制与语言机制相提并论,还将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纠缠不清。他所谓的人类语言的深层共性和人类天生的语言能力,实际上是人类共有的思维机制。他所谓的表层语言经验,才能体现出人类共有的语言机制,即人类通过共有的思维机制和能力创造出语言的机制和能力。创造语言的能力是一种社会性的集体能力,因此不等于上述的一般的个体思维能力;创造语言的能力更不等于应用语言的能力。创造语言的能力人类大体是相当的,但应用语言的能力因人而异。

⑷人类的思维机制是相同的,或者说作为硬件的大脑的功能和运行方式是相同的。我们不称它为能力,因为正如上文所述,我们将思维能力限定为使用思维机制进行思维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由于经验、文化、知识、信仰等条件因人而异的。不同的思维能力又决定人们的不同思维方式,也即使用思维机制产生思想的方式。站在上述语言是实现思维工具的立场上来说,有思维方式决定于客观存在和决定于语言两种对立的观点(详见下文)。我们站在思维并不需依靠语言来实现的立场上,自然不会像萨丕尔—沃尔夫假设那样认为思维方式决定于语言,也不认为思维方式决定于客观存在,而是认为思维方式是一种主观的方式,也就是一种思维的方法,口头上称之为思想方法,决定于思维的能力,因此同样受到制约思维能力的各种因素的制约。可以这样说,思维能力强的人思维方式就正确和丰富,思维能力弱的人思维方式就容易错误而且贫乏。当然,思维方式除了与思维能力有关外,还与其他社会因素有关。总的来说,是与认识和经验的局限性有关,包含了历史、科学、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甚至生存环境和习惯爱好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局限性。具体来说,大概包括以下几方面:

⑴对作为思维基本单元也是思想最小单位的概念在认知上的差异性。

⑵受包括科学、宗教等一系列理论体系制约所形成的认知差异性。

⑶对逻辑规则掌握的差异性。因为人类逻辑机制是天生的,但逻辑规则的认知水平则是经验的,因此逻辑能力具有差异性。

⑷思想的社会性必定反过来影响思维,使思维也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我们常常说对有些问题“想都不敢想”(不是不会想,而是不能想),这就是思维受到社会规范的结果。因此,由上可知,具有相似或相同上述有关背景的人往往具有相似或相同的思维方式。

⑸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有密切的关系。这要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说起。思维不以语言为工具,不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不等于思维与语言没有关系。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性的思维能力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人类的思维机制和社会性思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才具备创造语言的条件,而且人类的语言也随着思维机制和能力的发展而发展。正如上文所述,人类的思维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离开了社会和实践就无所谓思维。由于人类经验的积累和传承,在语言发生以后,主要是依靠语言来实现的,或者说作为人类思维主要资源的间接经验,要依靠语言来传承和传递。于是,语言就成为促进思维发展的主要因素。可见,思维与语言虽然是两种机制,却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由此推知,思维能力强的人语言能力必然也强,语言能力强的人思维能力必然也强。这里所说的“必然”是指整体或平均而言的,严格来说,应该是“可能”,因为就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本身来说,有些人是整体性的强或弱,有些人则是局部性的强或弱,即只在熟悉或不熟悉,和不同经验范围内表现出强和弱,因此不能将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完全等同起来。

二语言思维

2.1思维作为认知客观世界的心智活动,从语言是思维认知客观世界的工具的立场出发,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有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思维虽然产生于语言工具,思维和语言有密切的关系,但思维和语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思维所认知的客观世界和语言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并不是等同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真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知不觉地建立在该族人的语言习惯之上的……语言是社会现实的指南……使用不同语言的各社会成员所生活的世界是多种多样的许多个世界,而不是具有不同标志的一个同样的世界。”(萨丕尔语)“用不同语言讲话的人对宇宙的看法是不同的。”(沃尔夫语)3。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建立在两种不同的“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基础之上:前者从存在出发,即存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的;后者从思维出发,即思维决定存在,是唯心主义的。在中国,特别在大陆,还有少数人像坚持黑格尔“存在就是合理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一样,坚持上述的萨丕尔-沃尔夫主观唯心主义假说,但赞同者廖廖。

2.2我们主张思维不产生于语言,语言不是实现思维的工具,只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与上述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又是根本不同的。但同样不能回避三个“同一性”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思维与语言的同一性和语言与存在的同一性。

2.2.1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指人在认知客观世界时,能本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由于人类经验基础和思维能力的局限性,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具有限制性,也就是说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意思不是指“等同”,而是指“一致”和“符合”。再说,思维规律与客观世界的规律也不是同一形式:客观世界的规律呈自然的离散状态,思维的规律呈逻辑的集中状态。思维对存在的认知要随人类社会和自身的发展而发展,即要随人类经验基础和思维能力的发

展而发展,或者说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发展中的同一性。简单来说,人类思维对客观世界是“折射”而不是“直映”,因此,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可能有四种关系:一是正确关系,即一致和符合的关系,思维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这是人类思维机制和基本思维能力所决定的;二是错误关系,即思维错误地反映了客观的规律,即与客观规律不一致和不符合,这是由于上述的局限性所造成的;三是虚假关系,这是一种人为的错误关系,与上述的局限性无关,是一种信仰的结果。比如人死了会上天堂之类的想法,是以人有灵魂和世界分阴阳两界等虚假的“经验”为前提所形成的;四是假设关系,是一种未经证明的可能正确或错误的关系,也是由于上述的局限性所造成,但与以上三种关系都不相同,它具有一定的真实经验为前提,是一种进行中的反映,一种具有科学性和预见性的假定和推测,处于尚需证实和证伪的状态,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还没有证明的状态。从根本上说,人类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都是发展中的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都是相对的同一性,这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以及唯物主义辩证反映论所说明的道理。

2.2.2思维与语言的同一性原来是指语言作为工具实现和表达思维。这与上述思维与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有关:第一种观点是有条件的同一,第二种观点是绝对同一。在中国语言理论界目前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语言是现实的编码体系”,并以洪堡特的“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和魏斯贝尔所谓语言世界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来说明“不同语言社团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对相同的现实进行不同的编码”4。编码关系是替代关系,思维与语言自然是绝对同一,如果不绝对同一,就不会有“独特的世界观”,也就不会有“语言世界”及其“主观性”和“片面性”,更不会有“不同语言社团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对相同的现实进行不同的编码”。这种观点显然就是上述第二种绝对同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我们认为思维与语言是两种机制,语言只是表达思维的工具,不是实现思维的工具。因此,语言本身没有反映客观存在的机制,在我们看来,语言只是思维成果即思想的代码,它“编”的是思想的“码”,而不是“客观存在”的“码”。语言与客观存在之间是有思想为中介的。语言只与思维成果发生关系,而不与思维行为发生关系。可见,是思维行为对客观存在进行“编码”为思想,语言是对思想的“编码”,是一种再“编码”。思维在对客观存在进行“编码”时已经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经验、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那么,语言在对思想进行再“编码”时,就如何编码来说,就完全是“主观性”和“片面性”了,或者说,语言是思维对客观世界“折射”的“折射”。既然思想与客观存在具有有条件的同一性,语言与客观存在自然也具有有条件的同一性。因为语言编码的对象是思想,不管如何编,比如将主题放在前面说,还是放在最后说,目的是反映思维的成果思想,只要思想是反映客观存在的,语言也必然会反映客观存在,尽管由于上述这种“编码”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语言与编码对象产生距离也是必然的。这就可以说明语言不等于思维,概念不等于词,逻辑不等于语法等一系列绝对同一性无法解释、相对同一性难于解释或矛盾解释的问题。由上可知,既然人类为了表达思想,使用思维的机制和能力对思想进行“编码”,这种“编码”自然是主观的“编码”,因为它不决定于客观的存在,而是取决于主观的思想和表达的需要,是对已经对客观存在进行了抽象和本质概括的思维成果的“编码”。这种对思想的主观“编码”既指一种思维的行为,即“编码”的运作,作为一种机制,可以称为语言思维。语言思维与一般思维没有本质差别。也指思维的结果,即“编”成了的“码”,也就是语言。可见,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思想。我们通过作为思维成果的语言中存在的“编码”信息,可以研究“编码”的过程和方式,研究“编码”的思想。

我们也认为“编码”的思想决定于一定的思维方式,当然不是上述“语言世界”决定的思维方式。我们上文已经讨论了思维方式,指出了思维方式的主观性和局限性。这种主观性和局限性必然会反映到对思想的语言“编码”上,造成语言“编码”的差异,也即语言系统的差异,形成了形形色色不同的语言。可见,语言“编码”的思维和思维方式,即语言思维和思维方式,是建立在一般思维和思维方式基础之上的,不是一种并立于一般思维的思维和又一种思维方式。但由于以下的原因,它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⑴系统和变化的制约性。也可以说是语言系统自组织的限制性和语言相对于思维的滞后性。语言是人类通过思维机制对思想的编码,应该说,在编码时人类是想使语言与思维相一致的,但由于这种编码是主观的,不同的人对自己语言的编码结果的差异性也是必然的。就同一编码本身来说,一旦形成系统,成为完整的语言,立即就要受到两方面的制约:一是系统本身的制约,因为对系统任何一个成员的改变都会涉及系统整体,也即“牵一发动全身”,改得太快太多,就会破坏系统,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没有了系统,就无法存在;二是语言是一种社会工具,由全社会的成员共同使用,不是一人说改就能改的,要受到社会的制约,改得太快太多,别人就学不会听不懂。因此语言系统的变化是渐进的和缓慢的。而思维却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语言作为一种系统落后于思维又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从对思想编码而又落后于思维和思想的语言中探求到的思维和思想的信息,会有不少与当前的思维和思想水平不相符合的东西。这些东西却反映了创造语言和发展、改进语言各个阶段的思维和思想留在语言中的印迹。这种印迹是语言思维和思想的印迹,而不属于当前的一般思维和思想,因为它滞后于当前的一般思维和思想。比如对名词分阴阳性的语言来说,不管说这种语言的人现在对语言中“阴”、“阳”的概念如何认识,对名词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分成两类是必须的,因为还有其他一致关系等制约着,如果不分两类就无法说话。汉语不需要分两类,但对客观存在同一现象思维的结果,却与分两类的语言所取得的结果是相同的。可见,将名词所反映的事物分两类仅仅是为了他们自己表达思想的需要,而不是思维的需要,是一种为表达语言需要所反映出来的语言思维和思维方式,而不是一般思维和思维方式。

⑵“编码”的主观性。人类创造语言是对思想的编码,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编码,从这个角度来说,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思想,因此这种“编码”可以极尽“创造”之能事,也就是说,这种“创造”要受到上述各种非语言因素或社会因素的制约,或者说要受到我们上文所说的思维方式的制约。可见,是思维方式影响语言,而不是语言影响思维方式,这决定于语言不是思维工具的基本立论以及上文对思维方式的说明。

总起来说,语言思维是留在语言中的创造和改进语言的思维、思维方式和思想的信息,当然也包括受到这种思维、思维方式和思想影响和制约的当前发展和改进语言的思维、思维方式和思想的信息。可见,语言思维并不是一种别的什么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上述的原因,又有别于一般思维,是一般思维中的一个独立部分,是在思维和思想现实化过程中产生的,是为了表达思想而历史地形成的,而且随着一般思维的发展和表达思想的需要而发展。可以这样说,语言是语言思维的成果,因此它也是一种语言思想;但由于语言思维是一般思维的一部分,语言当然也是一般思维的成果,因此它当然也反映一般的思维和思想。从语言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关系来说,语言思维具有两面性:从积极方面来说,语言思维为使语言能准确表达思想来说,对一般思维具有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从消极方面来说,由于语言思维的滞后性和系统制约性,对一般思维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影响,当然这种干扰和影响是次要的和微弱的。任何一种语言的创造者,都必然以自己的语言思维来对待自己的

语言、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任何一个想学习一种与自己语言不同的另外一种语言的人,就必须首先学会说这种语言的人的语言思维、语言思维方式以及表达思想的方法和习惯。过去,人们常说,要学会学好另外一种语言首先要学会使用这种语言来进行思维,这是站在语言作为思维工具的立场上说的,与我们站在语言不是思维的工具的立场上所说的语言思维不是一回事,但学习语言与思维有关这点是有相通之处的。任何一个语言研究者,要想研究语言的深层变化,特别是探讨它的原因和机制,从说明性进入解释性,也回避不了语言思维和思维方式及其发展和变化。下文我们将站在这样一种立场上来讨论语言的接触。

三语言接触

3.1语言接触本质上就是语言学习,因为语言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两种存在于不同的人的头脑中的语言,自己不能接触。因此,两种语言要发生接触,前提就是必须存在于一人的头脑之中。我们不同意乔姆斯基的先验语言观,他所谓的语言机制和能力,我们认为是思维机制,即人类大脑所共有的能够学会语言的机制和能力。他所谓的语言共性,就我们来看,应该是人类“主观地”为思想编码,即创造语言时所产生的共性。这种共性决定于人类思维规则和规律的共性、符号系统自组织的共性和人类发音器官的共性。无论世界上有多少种有声语言,都是使用声音为思想编码的符号系统,人的发音器官能发出的声音有限,人把声音符号组织成系统的手段也是有限的,因此,不同的语言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手段或成分是很自然的事。有一件事可以佐证,即文字的创造。文字是人类对语言的编码,虽然数量不如语言,也数以千计,但以编码的手段或方式来说,大同小异,共性甚多,类型有限,能说人类头脑中都存在一种共同的文字编码机制吗?!我们主张经验语言观,就是说语言是后天学习获得或习得的。因此,两种语言要存在于一个人的头脑中,必须学习。换句话说,语言的接触首先要经过语言的学习。

3.1.1严格来说,语言的学习分两种:一种叫获得,是强制性和非组织性的,是一种生存的能力,决定于语言的传承属性。语言的获得过程必须有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的支持,脱离了一定的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语言就无法获得。从正面来说,将一个不会语言的孩子放在非语言环境中,他将成为一个哑巴;从反面来说,将一个不会语言的孩子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中,他将学会不同的的语言。一般来说,人人都会一种语言,这种语言必定是获得的。会两种或多种语言的人也可能是获得的,比如在我国多民族杂居地区的多语言家庭中,孩子出生后会同时获得两种甚至三种语言,既无法分出获得次序的先后,也无法区分熟练程度的高低。另一种叫习得,是非强制性的,指一种有组织的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强化过程,即集中时间精力和主观能动学习的过程。语言的习得不一定需要有语言的环境,即生活在甲语言环境中的人完全可以习得与甲语言完全不同的乙语言,如我们在中国学习一种外语。获得是从无语言到有语言,习得是在一种语言的基础上再学习一种语言,因此会两种语言的人,除上述特殊情况外,往往其中一种是习得的。无论是获得或习得的语言,只要是同时并存在一个人头脑中的语言,都会发生接触。

3.2语言的接触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存在于一个人头脑中的两种或几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是指结构层面上的接触,也即语言内部的接触;另一种是指一个人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这是指应用层面上的接触,也即语言外部的接触。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接触:前者涉及语言思维,后者则关系到语言态度。无论内部还是外部接触,都会对

接触的两种或多种语言产生影响,尽管这种影响的性质不同:内部接触产生结构上的影响,比如成分或手段的借用或渗透,甚至规则的改变,系统和结构的变化,直到两种语言混合产生一种新的语言;外部接触产生应用上的影响,比如产生语言兼通现象,即双语或多语现象,语言兼用和换用现象,即一部分人或全社会成员放弃使用自己获得的语言而使用另一种习得的语言。本文探讨的是语言的内部接触,也即语言结构的接触现象。

3.3有人会提出,语言的接触,至少是内部接触,不一定要通过语言的学习,更不需要两种或多种语言存在于一个人的头脑之中。比如说甲语言的人完全不会乙语言,同样可以从甲语言中借入一些词语;或者某个或某些说甲语言的人,从来没有听见过乙语言,却会使用一些乙语言中的词语,甚至某些语音、语法的规则。这些现象与语言接触所产生的结果是一样的。这种误会是由于不了解语言学习和扩散的性质引起的。人类学习语言是分等级的,至少可以分为两个重要的等级:非系统学习和系统学习。系统学习至少还可以分为非熟练学习和熟练学习。其实,这是指的学习的程度和深度。说两种不同语言的人为了工作和交际的需要,通过短期的接触,同样可以学习到对方语言的一些成分,比如一些词语和语音。即使是个别的词语或语音,学习的性质相同,只是非系统的学习。非系统学习表现为零散性、不集中性和偶然性。系统学习同样表现出程度的不同:熟练学习能达到自由使用对象语言的状态,而不熟练学习只能达到免强使用或只能听不能说或说不太好的状态。学习的不同程度和深度直接关系到语言接触的深度、广度和结果。但只要两种语言之间发生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无论这种联系、作用和影响多大,都应视为一种语言的接触,程度的不同,不影响接触的性质。至于从来没有听说过乙语言的人却在使用乙语言的词语或语音、语法规则,这自然是语言接触的结果。因为由于语言接触而发生的语言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像任何语言变化一样,是通过扩散实现的。也就是说,语言的接触先产生于社会的部分成员,接触的结果则由部分社会成员逐渐向全体成员扩散。接触产生于社会部分成员的学习,而并不需要所有使用乙语言成分而操甲语言的人都必须首先学习乙语言。可见,语言接触的产生和接触结果的使用不是一回事(详见下文)。

3.4语言接触有方向性。有时候基础语影响目的语,即原来使用的语言影响学习的对象语言;有时候目的语影响基础语;有时候相互影响。接触的方向性决定于学习的目的性、应用的频率、熟练的程度和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的支持。如果使用甲语言的人学习乙语言而且主要目的是使用乙语言,但使用频率不高,熟练程度不够,又没有乙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的支持,一般是甲语言影响乙语言,即乙语言容易受到甲语言的“干扰”,或者说受到甲语言的影响和渗透。就像在本国学习外语,如果使用条件有限,程度不高,本语口音很重,是难以避免的。如果使用频率和熟练程度都高,即使没有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的支持,接触的方向也会改变,即甲语言反而会受到乙语言的影响和渗透。中国汉语受到英语的影响,无论内地、香港和台湾大多是这样发生的。如果说甲语言的人生活在乙语言的社会环境中,乙语言对甲语言的影响和渗透还会深入和广泛得多。就像生活在前苏联境内东干人所说的东干语,东干语是受到俄语较大影响的一种汉语“土语”。相互影响大多发生在多民族杂居地区,而且所使用的多种语言具有“平等性”。如果其中某一种或几种语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成为该地区的区域交际共同语,那么一般情况就是其他语言使用者学习和使用这种区域交际共同语,语言接触成为单方向,即这种共同语影响其他语言,而其他语言对共同语的影响则很小。就像汉语普通语之于方言,新疆地区的维语,内蒙地区的蒙语。基础语影响目的语从来就是语言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如语言偏误、中介语等。而目的语影响基础语,历来不受重视,只做浅层级

的研究,如一些语词、个别语音和语法成分的借用或渗透等。事实上,目的语影响基础语才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因为它涉及到语言的共时变异、历时变化和发展演变的规律。具体来说,如语言系统和结构改变的原因、语言的发生和发展、混合语的产生、语言的识别和方言的划分等重大的语言学问题,甚至上述的语言思维等涉及语言哲学的问题。

3.5语言接触具有中介性。从基础语影响目的语来说,这种由于语言接触所产生的中介状态具有动态性,所谓中介状态是指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阶段变异。这种变异的中介状态是变动的,或者说这种语言接触的结果是不稳定的,会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熟练程度的加强,向目的语接近,最终达到与目的语基本一致,也就是说这种语言接触所造成的影响或渗透,最终趋于消失。但有时也会发生另一种情况,即语言接触过程中,目的语受到基础语影响产生的中介状态发生“固化”,原来的非稳定状态变为稳定状态,成为目的语的一种变异或变化形式。如海外华人所说的华语,国内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少数民族所说的汉语。如四川凉山州彝族所说的汉语,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所说的汉语等。无论华语或这些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已经成为一个稳定的系统,与国内标准的汉语或民族地区当地的汉语区别开来,即使已经学会标准的汉语和当地的汉语,在一定的场合依然使用这种“变形”的汉语,类似一种“土语”。从目的语影响基础语来说,就其结果来看,表面上与中介状态相似,但性质却迥异。因为受目的语影响或渗透所形成的“中介”状态,是稳定的,学习的目的是目的语,是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的反影响。随着影响的深入和加强,发生“变形”或“变异”的基础语也会成为基础语的一种方言或土语,甚至成为一种混合的新语言,这后一种情况是受基础语影响的目的语的中介形式所达不到的,即使已经“固化”的形式也达不到。再说,受目的语影响的基础语是不能回归的,这些影响和渗透也不会消失,与基础语影响目的语而大部分中介语会消失而最终接近目的语的情况大不相同。这说明这两种“中介”状态的性质不同,深度不同,可能达到的程度也不同,这也是为什么语言教学重视基础语对目的语影响形成的中介语,而语言理论研究更关心目的语对基础语的影响所形成的基础语的“变异”或“变化”形式。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的白语,是使用原属藏缅语言的白语的人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白语受到汉语的影响变成今天这种难以确定性质的白语变异形式的;再如五屯话,是原属使用汉语的人学习当地藏缅语言和阿尔泰语言时,受到这两种语言的影响变成今天这种新语言的。方言中也有这种情况,比如汉语的西北官话,由于历史上与使用藏缅语言和阿尔泰语言的少数民族杂居,与这些语言发生过接触,受到过这些语言的影响,因此无论在词汇和语法(语序和虚词)上都与这些语言有相似之处,使西北官话成为北方方言中的一种变异形式,显然也是语言接触中基础语受目的语影响的结果。上述的东干话也是这种情况。

3.6语言接触具有扩散性。语言的接触以学习为基础,无论这种学习的深浅。但学习的深浅却决定接触的深浅,即语言结构和应用上发生变化的大小。学习的深浅决定于社会交际的需要,需要的大小决定应用的多少,应用的多少又成为学习的动力,构成语言接触循环圈。从接触过程来说,如果是基础语对目的语的影响,中介语会扩散,这种扩散决定于语言的结构、语言心理和语言态度,比如韩国人学习汉语时,在不同的中介阶段具有很大的共同性,除了语言结构的影响,也有一些是互相影响造成的,他们经常互相使用汉语交际,发生相互影响是自然的,或者说原来是少数人的一些偏误扩散到多数人。这种扩散相对于基础语结构的影响是次要的,因为这些偏误最终都会纠正。如果是目的语影响基础语,同样是由少数人发生,然后扩散到多数人,这种影响一旦得到社会的承认,就不会消失而在基础语中留存下来,成为基础语的一部分。因此,这少数“始作俑者”是语言接触和扩散的源头,他们学习和应用

语言的深浅决定了语言接触和影响的深浅。一般来说,深层的语言接触和影响发生在熟练的双语者身上,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双语应用环境。只有当这些发生在熟练双语者身上的语言影响和渗透,逐步扩散,为广大非双语的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时候,语言接触的整个过程才完成,因为我们认为语言接触应该是整体性的社会接触,而不是少数人的接触。这里所说的整体性社会接触是指结果,不是指原因,也就是说,整体性的社会接触,无论是浅层的接触还是深的接触,并不需要社会整体成员的学习,更无需社会整体成员都成为双语者,发生双语现象。这说明语言接触的结果是通过扩散实现的。

3.7语言的深层接触或影响决定于语言思维和语言思维方式。我们认为语言的创造、改进和运用决定于语言思维和语言思维的方式。人类在创造语言表达思想时,是主观的,尽管不能不受到一般思维的影响。因此不同的民族或具有共同历史、文化、地域和心理素质的社会共同体在创造语言时,都深刻地受到非语言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语言来。当前中国语言学界,包括国外研究汉语的华人学者中,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汉语的某些词序更符合思想的程序,“(汉语与印欧语言)线性结构各个层次的比较说明,汉语的特点比起印欧语的结构来,更接近于语言的共性,实际上是通向语言共性的捷径。”5这种观点就是将一般思维与语言思维混为一谈的结果。语言的共性只能产生于一般思维机制、符号系统机制和人类语言器官的制约,也即受到这三方面的影响的结果,只能通过不同语言的比较和概括获得。而上述观点所反映的共性,显然是语言结构之外的共性,也就是乔姆斯基唯心主义先验语言观的共性,对我们来说,就是思维机制的共性,就是人类思维行为的共同性,人类能将客观世界变成思想的共同性。至于如何使用语言来“编码”思想,不同的语言社群各有自己的办法,尽管大家都想使语言能更符合思想和更准确地表达思想。说汉语的人在说“两个苹果”时,在“苹果”后面不加标记,说英语的人却要加一个多数标记。如果按持上述观点的人从一般思维出发,既然已经是“两个”了,自然不是“一个”,加上标记是多余的。想来思维时是不必使用标记的,否则中国人的“两个苹果”与英国人的“两个苹果”就无法沟通了。是不是可以说汉语的“两个苹果”比英语的“两个苹果”的表达法,更符合“共性”呢?语言是根据语言思维来创造的,加不加标记与当时的认知、文化、历史、心理甚至习惯等各种因素有关,中国人不加,图个简单;外国人加,也许着眼准确,很难说清道理,评述优劣的。因为他们决定于语言思维方式,而不是决定于一般思维机制。可见,一般思维机制大家是一样的,而语言思维和思维方式却是不同的。正如上文所述,语言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思想,因此人类是根据一种思想去为另外的思想“编码”的。思维方式作为思想当然可以借鉴、移植、渗透和改变。当前流行的说法如改变线性思维为立体思维,改变实物思维为系统思维等,大家学习逻辑学、认知科学和辩证唯物论等思维的方法,想改造或改变的是思维方式,预期能获得符合客观存在的正确思想,而不是想改变思维机制。事实上思维机制是不能改变的,因为改变思维机制要改变硬件,即人的大脑,至少目前的科学水平还做不到。语言思维方式当然也不能例外,是可以借鉴、移植、渗透和改变的。

3.7.1原始汉藏语言是没有声调的。后来由于语音和音节的简化,开始使用声音的高低来区别不同的音节,加强辨义的手段。这是反映在语音上的语言思维方式的变化。按发生学层级上的大类如汉语、苗瑶壮侗语言、藏缅语言等来说,不同类别语言的声调基本上都是平行发生的。从时间先后来看,汉语最早发生,苗瑶壮侗语言次之,藏缅语言最后。从发生的原因来说,语言结构变化是主要原因,比如非汉藏语言的佤语音节形式简化,音节的结构形式及其与语义的关系,都变得与汉藏语言相似,细允话就产生了声调。汉藏语言声调起源研究中

的清浊说、长短说、松紧说、韵尾说、声母说等,无不以音节形式的简化或变化为前提。同系不同类别的语言声调产生的独立性,即其与音节关联的独立性,不能说明它们的产生完全没有关系,或不可能发生关系。汉藏语言系属研究中,确定汉语与苗瑶壮侗语言声调的关系是一个棘手问题。如果声调是共同起源,就是发生学同一性的一个强力证据;如果是不同起源,又是没有发生学关系的一个重要根据。白保罗认为苗瑶壮侗语言的声调是向汉语“借”的;大陆很多学者认为这两类语言的声调是同源的,因为调类相当,发展变化具有共同性,如清浊声母分化为阴阳调、入声调的变化等。我们认为这两类语言的声调,既不是“借”的,也不是同源的,而是独立发生的。这就要解释这两类语言调类和发展变化上的一些共同性。其实,苗瑶壮侗语言声调的产生与语言的接触有关。首先是这些语言音节与语义结构关系的变化,即单音节具义性的发生和发展。如果这些语言还处于多音节构义的状态,即使发展出声调,也不是现在这种类型的声调。这些语言显然与汉语有过密切的接触,至少这些民族中曾经有一定数量的人是熟练的民汉双语者。这种音节与语义关系的变化,就是通过语言接触实现的;其次,通过借用汉语词,汉语区别词义的声调促进他们产生了声调意识,即在语音上发展和改变了他们的语言思维方式,他们按某种语音或声音高低相似性原则,将本语中的词语按汉语声调的模式分类。因此形成这些语言的调类大体与汉语相当的现象。至于声调发展与声母清浊、韵尾舒促的关系,这是一种自然的语音关联现象,在汉藏语言中是一种普遍现象。藏语的声调比汉语和苗瑶壮侗语言发生晚得多,声母清浊和韵尾舒促同样是声调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他藏缅语言声调的发生和发展中都有相似的现象。当然,我们也可以设想,这种变化也可能是语言的接触引发的。作为熟练的双语者来说,声调发生的因素可以借鉴、移植和渗透,那么声调发展的因素同样可以借鉴、移植和渗透。近年来,从大陆孟高棉语言和一些藏缅语言如羌语声调起源研究中,使我们看到一种激发的机制,即当汉语借词不断增多时,汉语声调高低的辩义功能意识会激发本语中原来不能区别意义的声音高低,使这种声音高低起辩义的作用。这使我们看到语言思维方式改变的一种过程。另外,我们在研究藏语方言声调的发生时,发现有的方言并不具备产生声调的语音条件,比如康方言中有些地方的话既有浊音声母又有复辅音声母,与没有声调的安多方言语音结构非常相似,却产生了声调。这显然与这些话的分布地区与有声调的卫藏方言接壤,发生方言接触,通过双方言者而扩散的。同一语言不同方言的双方言者声调意识的产生,要比不同语言的双语者更加容易,因为不同方言间有大量的同源词,而且语音相似或相近,改变语言思维的方式,在大量同源词上先使用声调,再扩散到非同源词,是很容易的事。这是我们看到的又一种语言思维方式改变的过程。可见,声调作为一种系统,是不能“借”的,但是为思想编码的语言思维方式却可以“借”的,即可以借鉴、移植和渗透。使用声调别义,是语音上的一种系统手段,是一种语言编码的思维方式,这种系统手段的借鉴和移植是语言接触深层影响的结果,是一种语言思维方式的转化,不是一般词语的借用和某些规则的渗透所能解释的。

3.7.2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个嘉戎语的例子来说明语言对思想的范畴化,可以因为语言的接触而发生变化,进行再范畴化。这是语言思维方式转变在语法上的一种反映。嘉戎语是一种动词有人称范畴的语言,即在一句话中,如果主语和宾语同时出现,在动词上必须同时标记主语和宾语的人称及其数量,也就是在说明一个动作的时候,必须附带说明动作的施行者和动作对象及其数量。这是嘉戎语使用者对作为思想的动作的一种语言编码方式,也即对动作范畴化的一种语言思维方式。就像上述英语说“两个苹果”时,“苹果”要加标记,反映英语使用者对作为思想的事物进行“数”的范畴化一样。比如东部方言的卓克基话:(ka- r a“借

给”, a“我”,no“你”)

no a k -wu- r a- 你借给我 a no ta- r a-n 我借给你

no a k -wu- r a-i 你借给我们 a no ta- r a- 我借给你们

no a k -wu- r a-t h 你借给我俩 a no ta- r a-nt h 我借给你俩

上例第二人称作主语,第一人称作宾语时,k -表示第二人称主语,- 表示第一人称单数宾语,i-表示第一人称复数宾语,-t h 表示第一人称双数宾语,wu-表示被动意义;当第一人称作主语,第二人称作宾语时,ta-(由t -、 a-合成)中t -表示第二人称宾语, a-表示第一人称主语,n表示第二人称单数宾语, 表示第二人称复数宾语,nt h-表示第二人称双数宾语。

在西部方言的旦巴话中,由于与藏语的密切接触,动词的人称范畴简化,不仅数量简化,只标记人称不再标记数量,而且表达方式也简化,动词上不再标记宾语,只标记不再分数量的主语。但是在表示主语的词后加一个表示施动的助词-u,在表示宾语的词后加一个来源于“跟前”意义的助词k ,即对表示主语和宾语的词进行标记。从标记动词到标记主语和宾语,是一个再范畴化的过程,即对动作的范畴化转化为对事物的范畴化。从语法角度来说,是从标记动词的功能转化为标记代名词或名词的功能。对作为思想编码的语言形式的句子中什么成分范畴化,是语言思维方式的反映,范畴的改变是编码方式的改变,是语言思维方式的改变。如下例:(ra“打”、 a“我”、 “你”、th “他”)

a -k ra-u我打你th u a-k v-ra他打我

a th -k ra-u 我打他th u -k v-ra他打你

u a-k ra-i你打我th th -k v-ra 他打他

u th -k ra-i你打他

主语后的u是表示主语的施动助词,k 是表示宾语的助词、动词后的-u表示单数第一人称主语、-i表示单数第二人称主语、动词前的v-表示单数第三人称主语。嘉戎语西部方言旦巴话对表示主语、宾语的词的再范畴化,明显是与藏语接触、受藏语影响的结果,但与藏语也有一些区别:藏语及物动词主语都加施动助词,而旦巴话单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主语(宾语也是第三人称)不加;藏语一般是在双宾语的受事宾语上加标记,或在部分如“批评”之类动词的受事宾语上加标记,大多及物动词的宾语不加标记,而旦巴话则在宾语上都加标记。

3.7.3汉语是一种弱被动态语言。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少用被动态的句子,即主语通常不以受动者的面貌出现;第二,在被动态的句子里不使用标记,如“饭已经吃掉了”;第三,使用作为受动意义标记的介词比较分散,如“被、让、叫、给、遭、受”等;第四,受动的标记一般不直接贴近动词,与动词之间常常有施动者(包括工具等)或动词的修饰成分,如“被他狠狠地打了一顿。”第五,在意义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使用在“不如意”和“不企望”等意义上。随着中国人英语教育的发展,中英熟练双语者的增多,被动态的句子使用得越来越多,标记的使用越来越固定,特别在书面上基本上已集中为一个“被”字,受动标记越来越贴近动词,施动者已经常不出现,意义也不再局限于“不如意”、“不企望”,逐渐向中性过渡,甚至出现不少与“不如意”和“不企望”完全对立的快乐和幸福的意思。我们从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者中选择几部作品,按出现频率、结构和意义的变化三个方面,对被动句进行统计。如下表:

上表中,标记与动词无间隔,如:

只是往日仅存的那一份激情也被耗尽了。《无处告别》

游戏软件的攻关秘诀一经被公布,人们便会很容易地玩到关头,这一游戏也就不再会引起人们的兴趣。

《带心灵去约会》

标记与动词有间隔,如:

鲍小姐从小被父母差唤惯了,心眼伶俐,明白机会要自己找,快乐要自己寻。《围城》

我不弄到手几两银子,就得叫东家活活打死。《茶馆》

表示不如意,如:

为什么爱情会减少一个人心灵的抵抗力,使人变得软弱,被摆布呢?《围城》

要不是你,妈,我准叫他们给打死了!《茶馆》

表示中性意义的,如:

她还没有来得及回味并判断一下“谁谁”说了什么,她已被“谁谁”的秘书很礼貌地引领到另一个房间。

《无处告别》

事实上早在游戏开始时它们就被书写在了屏幕的边缘,只不过后面的字母故意被甩到了画面以外,让人无从猜测。《带心灵去约会》

表示如意的,如:

鸿渐被赞,又得意,又谦逊道:“这事开得太糟了,……。”《围城》

她每次被请的次数都相当频繁,以至于当我在判断清楚刚刚奏起的舞曲我是否会跳时她就已经被别人带下舞池。《带心灵去约会》

从上表可见,老一代作家钱钟书、老舍和新一代作家陈染、星河在使用被动句上的明显差异。

上述是正规的文学作品,如果检查一下报刊杂志,被动句特别是“被”字句的使用几乎达到“疯狂”的地步,《哈尔滨日报》一篇《惊人的聚众袭警大案》的报道,共101句,使用“被”字句竟达18句,占全文的18%。从网上和地方报刊来看,尽管是中国人自己说话,与英语翻译无关,只要这类句子英语中是被动态或使用过去分词,中文一律都加上“被”字:吴依苹个性极强,但女人的弱点就是经不住被爱,尤其是被潇洒的人爱。(杂志)

……使用时间如此之长的宫殿,在《史记》、《汉书》等文献中却从未被记载过,……(报刊)

被华盛顿看作是威胁的,在飞行员眼里却是有利条件。(报刊)

这架木制的钢琴本月17日在利物浦的披头士乐队博物馆被公开展示。(报刊)

号称写作美文的余秋雨也不能免俗,在《秋雨日记?千年巡拜?人口爆炸》一文中有这样的“美”句:

如果被以前那几条河都目录了两岸文明的衰落,那么,恒河则让自身发生了质变,也许这是比较发达

的结果,但这种结果比衰落更难于疗救。

甚至频频出现“他在游泳时被淹死了”(报刊)和“这天,他照例又被服用了药”(报刊)这类不知所云的话。说和写上述这些话的人恐怕大多并不通晓英语,可是他们通过中英双语者的扩散,接受了一种英语语言思维的方式,甚至“矫枉过正”,除了从语言接触的角度,使用语言思维和思维方式来解释外,就很难理解了。

1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思维与语言·意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

2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思想》,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

3转引自伍铁平《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3页和35页。

4徐通锵《汉语的特点和语言共性的研究》,《语文研究》1999年第4期第4页。

5参见上引徐通锵《汉语的特点和语言共性的研究》一文第12页。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各种观点各执己见,莫衷一是。其实,二者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重要的区别。 (一) 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思维和语言虽是两种现象,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因为语言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否则,人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就难以进行。因此,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的工具。但是,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人们还可以利用其它符号和表象来思考,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思想。幼儿在掌握语言以前,可以用形状、颜色、声音来思维。聋哑人丧失了语言,可以借助于手势、表象等进行非语言的思维。 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人的高级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离的。思维以语言为客观刺激物,特别是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如果语言不被人们所运用,语言就成为纯粹的物质外壳。只有当语言的那些物质形式被思维内容和结果予丰富起来时,语言才能成为一定对象的符号和具有一定意义的标志。 3.从思维的种系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即“已经形成的”人的思维和“已经形成的”人的语言是同步发生的,并且互为存在标志,否则,便不是人的社会性思维,也不是人的真正语言。 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也是密切联系的。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5个月的儿童,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能对事物进行较低级的概括,但这仍然属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只有在儿童2岁左右掌握语言之后,抽象思维才逐渐发展起来。 (二)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思维和语言虽然有密切关系,但是思维不是语言,语言也不是思维,它们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现象。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本质特征来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一种包含物质内容的心理现象;而语言则是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与概括的内容所构成的符号系统。它是一种包含精神内容的物质现象,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或思想的直接现实。这是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区别。2.从生理机制来看,虽然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都体现着大脑和感官的整合效应,但思维器官主要是大脑,语言则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与眼、耳、喉、口腔等感觉器官或效应器官联合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自本世纪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都在努力地想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给文化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仍没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据克罗门(Kroeber)和克勒克洪(Kluckhohn)在1963年出版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一书中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就有150个之多。可见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普遍都依照奥斯华尔特(Oswalt,1970)的“大写字母的文化”和“小写字母的文化”这一区分来理解“文化”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人们一般都将“文化”的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服饰、日用器具等。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前者指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如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等;后者则指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受到别人的赞扬时,根据操英语民族的文化,被赞扬的人应表示接受,以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或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然而,对中国人来说,受到别人赞扬时,通常要表示受之有愧,做得很不够等等,而一般不能直接地接受赞扬,否则就意味着有骄傲自满情绪或缺乏教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 长期以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被语言学界所关注,二者的关系从来就没有获得过一种圆满、充足 的解释,因而成为不同语言学流派所关注的一个要点(杨永林, 2004:14-17)。究竟是语言先于思维,还是 思维先于语言;是语言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语言,迄今为止,学界尚无定论。本文拟从回顾语言与思 维的争论入手,通过对语言功能的反思及语言起源假说的再探讨来阐述语言与思维的同存共进关系。 一、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 语言学界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类:语言先于思维,思维先于语言,语 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以下是我们对这四种观点的简要概括。 1.语言先于思维 以法国哲学家E.B. de Condillac为代表的学者持语言先于思维的观点。Condillac曾充分阐释过人类只有通过语言的使用才能主动控制思维的主张。他认为不使用语言,人们便无法自觉控制思考功能及其它思维行为。前语言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制于生理机能及环境刺激。没有语言,人们不能自觉地记住过去,比较两种感觉或指导思考的方向。语言使人类主动运用自然赋予的思考能力。他因此得出结论:野人没有记忆,他们有的只是他们不能自由支配的想象(Harris, 1997: 143)。 2.思维先于语言 思维先于语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J. Piaget。他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基本阶段(Piaget, 1969):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他认为对正常儿童而言,有音节的语言发生在其感知运动阶段的终端,这期间儿童仰仗动作与感知的协调来组织经验,探索、适应外部环境。这个阶段是婴幼儿语言准备期,其准备包括发音准备和理解准备两方面。幼儿出生9个月后,虽然还没有语言,但已有动作思维(马福全,2005: 5-7),这表现为其能在手段和目的之间进行协调,从最初的图式中选取已知的方法用于新的情景,比如这期间的婴儿会抓住成人的手,向自己想取又取不到的物体方向拉动,或是要成人的手揭开被遮盖住的物体等。他通过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具体分析认为,这时候儿童还没有语言,但已有了思维,也就是说思维先于语言(肖少北,张文香,2000:106-110)。

试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思想战线》1998年第11期试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陈慧媛 如何看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自古就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一种认为语言与思维不可分,思维要靠语言而进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这种观点被称为“载体说”。另一种观点认为语言是思维的代码,即使没有语言代码,思维依然存在,这种观点被称为“代码说”。1争议的中心就是语言与思维是否会分离,是否存在不依赖语言的思维。有的语言学家比如邦文尼斯特就认为“我们理解的思想已经被语言框架定型了。语言之外有的只是以手势和面部表情表现出来的不明确的动机和意志冲动”o。这意味着语言之外没有思维可言。然而,也有一些哲学家持有相反的论断。在黑格尔看来,仿佛不能用语言来表现人们所思考的东西,因为语言似乎不容许称谓个别的东西。?叔本华以格言的形式写道:思想体现为词之日即思想消失之日。柏格森也认为活生生的思想和语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词有碍于把握概念的真正涵义。也有的哲学家如维特根斯坦则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无法说清,无法证明,因为思维是无法观察到的。不过,思维虽然观察不到,却是我们时时感觉得到,时刻都在进行的活动市且涉及现代语言学各分支领域的许多问题,所以仍有对其进行不懈探讨的必要。 本文要探讨的观点是语言与思维并不总是形影不离的。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并不等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应该大于或超越语言能力。如果人们在思维的时候总是以平时交流时的自然语言形式来思维那是不可思议的。仔细对语言及思维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可看出语言与思维作为大脑的两个运作机制并不总是相伴相随的。要进一步明确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有必要把思维类型作出区分。另外,在语言与思维是否存在分离现象的争议之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内部语言。内部语言是否存在,其形式与功能如何?这是探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中-个回避不了的问题。最后应该说明虽然思维与语言不能说截然不可分,但并不是要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一、思维与语言的特点 思维与语言是人类大脑的两个独特机制,也是两个有所区别的大脑产物。各自有其不同的功能与特点。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被认为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思维是在实践活动中、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活动是人们主观意识的活动,不总是受意识的控制和支配。思维有时受客观事物的刺激和影响而发生,有时也会自然发生。而语言是社会活动,交际活动和思维活动的产物,是外在的。语言只有在习得后才成为以上各种活动的工具。而且语言的使用往往是自觉的和有意识的。我们常说,“使用语言”,“表达思想”,却不说“使用思维”。说明两者功能不一样,受主观意识的驱使程度不一样。 从语言与思维对事物的呈现方式来看,语言的表述只能是线形的,而思维作为一种心理

语言和思维的先后及决定关系

语言和思维的异同及先后关系 1、语言的两大功能:思维和交际。思维(想象思维、抽象思维) 2、语言功能,其交际的五个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3、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系统就是由音位、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单位构成。语言的底层是音位。音位是最小的有辨义作用的语音单位,位于语言符号结构的最底层。 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分为四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短语,第四级是句子。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臵,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及联系: 它们的联系: 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 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 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 4、言语包括语言成分和语余成分。 ◆二、语言和思维的联系: 1、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最有效的工具。 A、从认知学讲,语言是认知的伙伴→固定认识成果 B、思维的形成过程和成果都离不开语言 2、语言离不开思维: 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运用中才有意义。如果没有思维,就无所谓交际。 B、语言中词和句子的意义是思维赋予的;层级关系、组合、聚合等与思维的活动模式相吻合。 总之,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又相互适应,思维水平高,语言发展的水平就高。 二语言和思维的区别:两者是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同科学研究的对象。 1、概念不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职能不同。思维用来认识世界,反映规律;语言的最重要职能和目的是来沟通思想、传递信息。 3、构成不同。思维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构成。 4、语言单位与思维形式不完全对应:如梦话。 5、思维是全人类共有的,而语言具有民族性。

语言学概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0 刘子君 关于语言的起源,古希腊有两种说法:“约定俗成”和“自然天成”,前者是“惯例派”所持的观点,后者是“自然派”所持的观点。“惯例派”认为除少数象声词以外,语言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也就是是说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并发展的。“自然派”认为一切词天然地代表着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例如象声词(onomatopoeia),虽然这些次不多,却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其它次是由此而发展来的。(上述部分文字引于)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语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之争。但是,这两个论断都是不成立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我们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由语言最小的单位语素、字、词、词组、句构成的,而要说出这些东西,要靠我们的嘴,也就是发声体,如果没有了发声体,我们的思维无法得到全面的表述。除了说,思维的承载方式还有写,但是,这也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语言是含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的,就像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但即使表述有再大的不同,通过语言这一基准,所表达的意义还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思维能够对语言进行完善。例如,写信,这是一种思维的成果,虽然说,有的时候写东西,一气呵成,这只能证明思路的流畅,不能代表写出来的东西不需要经过思维的过程。一般人写信或文章都是先构思好了要说的话,然后再考虑用什麽样的书面语写出来,写出来可能还要修正。这就是一个不断思维,不断表达的过程。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就像中文和英文的表达语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肯定是用华夏文化的思维想好如何表达再套用英语的句法形式表述出来,这也是需要详尽的思维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表述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也就没有了表述的依托,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所以,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语言参与思维的新城与展示的全过程。所以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思维与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思维与语言的联系: 思维借助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可对客观事物概括间接地认识, 1、思维的发生是人类语言形成的动机,基础及必然结果 2、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表现为:a.语言概念的形成是思维的内容和工具 b.动作是思维的表现工具之一 3、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中的概念,而思维是靠概念进行并不是语言 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有机辩证统一的关系: 1、语言和思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2、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 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4、语言把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结果记载下来,语言可以表达人的思想(另一种答法)思维和语言虽是两种现象,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因为语言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否则,人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就难以进行。因此,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的工具。但是,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人们还可以利用其它符号和表象来思考,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思想。幼儿在掌握语言以前,可以用形状、颜色、声音来思维。聋哑人丧失了语言,可以借助于手势、表象等进行非语言的思维。 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人的高级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离的。思维以语言为客观刺激物,特别是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如果语言不被人们所运用,语言就成为纯粹的物质外壳。只有当语言的那些物质形式被思维内容和结果予丰富起来时,语言才能成为一定对象的符号和具有一定意义的标志。 3.从思维的种系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即“已经形成的”人的思维和“已经形成的”人的语言是同步发生的,并且互为存在标志,否则,便不是人的社会性思维,也不是人的真正语言。 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也是密切联系的。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5个月的儿童,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能对事物进行较低级的概括,但这仍然属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只有在儿童2岁左右掌握语言之后,抽象思维才逐渐发展起来。 二、思维与语言的区别: (1)功能不同: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促使人们沟通达到相互了解 思维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积极过程,使人们更深刻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进而能动地改造世界。(2)语言是低层次的,思维是高层次的。 (3)规律不同:语言具有民族特性,各民族语言体系各不相同 思维是客观现实规律的反映,为全人类共有 (4)范畴不同:语言的单位是词和句子,思维的单位是概念,判断,推理 (5)思维作为现实的反映是精神现象,语言则是思维的物质形式 (另种答法)思维和语言虽然有密切关系,但是思维不是语言,语言也不是思维,它们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现象。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在19世纪初,语言学开始将语言和言语确定为两个彼此不同而又紧密联系 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社会人们约定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个体系: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形态)。以词汇为建筑构建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其中,语言以其物质化的语音或字形而能被人所感知,它的词汇标示着一定的事物,他的语法规则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因 而语言是人类心理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言语则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人们为了交流心理,为了进行交际,可以使用各种语言(汉、英、俄、日等)。这多种语言就成了交际工具。使用者多种语言的人们,或说,或听,或些,或读,这些说、听、读、写的活动,就是作为交际过程的言语。 从概念我们便可知,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现象,对于使用某个语种的人来说是统一的,每种语言都是有发言、语法、句法方面的一整套确定的规则,这些 规则一经产生,就有着较大的稳定性。 而言语则是一种心理现象,它表明的是一种心理交流的过程,它就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常有一定个体主观的反映和表述客观现实的印记。因为个别人的言语(由于缺乏统一性)不仅以偏离语言的标准和语法结构而互有区别(多人习惯等不同)。而且,同一个人的言语在不同场合,不同需要之下会表现出的言语方式和风格的不同,因此,言语不同于语言就在于是主观的心理过程。 语言与言语的不同,还可以做这样简单的区别:语言即“话”,言语即“说”。 但是,这种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是从19世纪初由德国的语言学开始的,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前苏联的心理学家比较主要这样的区分,在西方心理学,则大部分统称为语言,不再做这种区分了。我国心理学家们的观点不一。 语言确实包括言语,而言语是语言的一部分,比较恰当. 语言特点 语言的特性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和社会性与个体性。 语言的结构:音位、语素、词、句子。 语言的种类: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 就大脑来说,语言分“脑语”和“嘴语”,脑语就是我们时时在大脑里产生称作“思考”或“思想”或“思维”的东西,脑语被嘴表达出来就叫“嘴语”。脑语和嘴语并不是一个东西,第一、脑语

语言学概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081602126 刘子君关于语言的起源,古希腊有两种说法:“约定俗成”和“自然天成”,前者是“惯例派”所持的观点,后者是“自然派”所持的观点。“惯例派”认为除少数象声词以外,语言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也就是是说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并发展的。“自然派”认为一切词天然地代表着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例如象声词(onomatopoeia),虽然这些次不多,却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其它次是由此而发展来的。(上述部分文字引于https://www.360docs.net/doc/653768363.html,/publish/portal0/tab4933/info218209.htm)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语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之争。但是,这两个论断都是不成立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我们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由语言最小的单位语素、字、词、词组、句构成的,而要说出这些东西,要靠我们的嘴,也就是发声体,如果没有了发声体,我们的思维无法得到全面的表述。除了说,思维的承载方式还有写,但是,这也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语言是含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的,就像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但即使表述有再大的不同,通过语言这一基准,所表达的意义还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思维能够对语言进行完善。例如,写信,这是一种思维的成果,虽然说,有的时候写东西,一气呵成,这只能证明思路的流畅,不能代表写出来的东西不需要经过思维的过程。一般人写信或文章都是先构思好了要说的话,然后再考虑用什麽样的书面语写出来,写出来可能还要修正。这就是一个不断思维,不断表达的过程。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就像中文和英文的表达语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肯定是用华夏文化的思维想好如何表达再套用英语的句法形式表述出来,这也是需要详尽的思维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表述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也就没有了表述的依托,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所以,语言是思维最有

2021年语言学概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欧阳光明(2021.03.07) 081602126 刘子君关于语言的起源,古希腊有两种说法:“约定俗成”和“自然天成”,前者是“惯例派”所持的观点,后者是“自然派”所持的观点。“惯例派”认为除少数象声词以外,语言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也就是是说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并发展的。“自然派”认为一切词天然地代表着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例如象声词(onomatopoeia),虽然这些次不多,却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其它次是由此而发展来的。(上述部分文字引于https://www.360docs.net/doc/653768363.html,/publish/portal0/tab4933/info218209.htm)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语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之争。但是,这两个论断都是不成立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我们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由语言最小的单位语素、字、词、词组、句构成的,而要说出这些东西,要靠我们的嘴,也就是发声体,如果没有了发声体,我们的思维无法得到全面的表述。除了说,思维的承载方式还有写,但是,这也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语言是含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的,就像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但即使表述有再大的不同,通过语言这一基准,所表达的意义还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思维能够对语言进行完善。例如,写信,这是一种思维的成果,虽然说,有的时候写东西,一气呵成,这只能证明思路的流畅,不能代表写出来的东西不需要经过思维的过程。一般人写信

语言和思维关系

在语言学语言与思维、人类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历史上,“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也称为“沃尔夫假说”)已经成为了一条人们耳熟能详的命题,这一假说的著名,不仅仅来自它对语言,思维及民族文化之间关系的富有创造力的概括,也来自由其而引来的广泛争议。在理论上的争议与批评一方面本来就是经验世界复杂性的投射,然而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不同学科间方法论差异造成的。本文将以语言学为主线,在回顾“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形成历史及对学术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试图的有关这一假设的诸多争论开辟更具结构性的视角,在社会理论的启发下,我们有可能在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理解上获得新的 启迪。 事实上,对语言与思维研究这一课题,语言学界早有人有所关注,例如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他依据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试图对一些由不同民族语言多样性或相似性所引出的问题给予解答。“但是,他的语言与思维关系问题的讨论与思考,却引出了一个有趣的哲学命题,那就是来自不同语言的群体,使用不同语言结构的说话人,是否会以同一种眼光看待客观世界?” 【1】在后来以萨丕尔为代表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的成果中,这一问题才得到清晰的阐述。萨丕尔师从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同时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描写语言学代表人物,博厄斯重识在研究民族或部落文化时对其语言研习的意义,他认为:“经验上可观察的语言是人类心灵的产物,由于它的无意识,可以使我们从某一语言的辞条和语法范畴方面,发现民族经验范畴的特点。” 【2】萨丕尔追随博厄斯的思路,在进行大量田野工作之后,亦承认语言对思维强有力的影响。“语言不仅谈论那些在没有语言的帮助下所获得的经验,而且实际上它为我们规定了经验的性质,因为它的形式完整,又因为我们不自觉地就把语言的隐含要求投射到经验领域之中……不是在经验中发现,而是强加于经验的。因为语言形式对我们在世界中的倾向性,有种残酷的控制。” 【3】最后,对这种观念的论证由萨丕尔的学生,本杰明·李·沃尔夫,一位在保险公司做工程师的业余语言学家进一步丰富。请注意,我在这里所强调的沃尔夫的工作意义在于对论点的丰富,而不是完成,这与沃尔夫的英年早逝不无关系,同时,也会为我们理解假说的适用范畴及相关争议有所启发。沃尔夫的“结论”被概括为一个命题,所谓“沃尔夫假说”在一般理解上其实包括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一方面,语言可以决定我们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语言之间的相似性是相对的,结构差异越大,所反映的对世界的认识越不同。” 【4】我相信沃尔夫在著作中隐含了类似的观点。仅管我们常常强调沃尔夫的其一两篇最著名的文章,例如《科学与语学》、《语言、心理与现实》,然而,毕竟沃尔夫是在诸多文章中分散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如果单从一两篇文章为其观点作总结,不免会失之偏颇,加之沃尔夫没有著书,这些资料就更加弥足珍贵。沃尔夫本有写书的计划,但因其病逝而搁浅,约翰·B·卡罗尔将其生前十余篇重要论文整理成为沃尔夫文集,名为《论语言、思维和现实》,而这恰恰是沃尔夫为生前计划的那本书所设想的名字。我们应当感谢卡罗尔,因为他的辛苦工作使后人可以读到更为完整的沃尔夫文章,并且,他还高度概括性地“把他们的观点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5】。卡罗尔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沃尔夫的思想,然而令人不安的是,问题可能也由此产生。柯日布斯基在他的普通语义学中强调了语言的抽象性;在后面的探讨中,我们也会发现沃尔夫在语言对经验世界如何进行抽象方面的关注。但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像“语言决定论”或“沃尔夫假说”这样高度概括性的抽象名词亦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某些争论。这些争议矛指“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绝对化色彩,然而我们要探讨的是:分散在沃尔夫十余篇文章中的思想真是绝对化的吗?还是由于,包括卡罗尔工作在内的诸多因素带来的导致误解的负作用?“西方的社会和人文学科中,不少教师乐于在讲课时谈论沃尔夫,有些还津津乐道于…空汽油桶?引起火灾的趣闻(见《习惯性思维、行为与语言的关系》),这一趣闻广为流传,乃至造成一种假象,好像沃尔夫的思想不过是偶然地发生于一只空汽油桶,且仅仅存放于这只汽油桶内……沃尔夫的思想难免被极端化、简单化、刻板印象化,它像是一颗口香糖,被许多人惬意地 玩于舌尖,随之唾于身后。” 【6】 正是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下文将通过沃尔夫的10篇文章来展现“沃尔夫假说”中被忽视的非绝对化观念。这10篇文章是:《原始社群思维的语言学考察》(1936)、《习惯性思维、行为与语言的关系》(1935)、《语言与逻辑》(1941)、《语言、心理与现实》(1942)、《语法范畴》(1937)、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人类不仅在相互交际时需要语言,需要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语言了解别人的思维即使是在思维的时候,在形成思想的时候,在沉思默想的时候,也需要语言,离不开语言。因此,语言不但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观念是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包装起来,把它固定下来,展示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概念也就无所依托,推理也难以进行,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所以,语言在思维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既参与形成思想,又参与表达思想。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思维,而思维则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没有语言,思维活动不能进行,思维成果也无法表达。所以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能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术语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一方面,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思维实际上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只有具有思维活动,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无所谓交际和思想,语言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没有必要存在了。所以语言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哪里有思维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活动。 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民族的语言十分发达,而思维水平却很低;我们同样不能想象,一个民族的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二者必须互相适应。一种语言,无论它的结构简单复杂与否,都是能满足一个社会集团交际的需要的,当然也必须能适应思维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人类语言无所谓先进与落后,无所谓优劣,都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为一定的社会服务的。 语言和思维是同一个东西吗?它们有没有区别? 作者:胡吉成 来源:电大在线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学家帕尔默也曾在《现代语言学导论》一书中提到“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 2)语言记录文化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作用不只是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而存在,人们在利用这一工具的同时,也把人类对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的认识凝固在语言中,即语言还具有记录文化的功能。 近几年,由于某些原因,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甚至对某些大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考研。以前,同学们在一起聊的都是“你毕业了,准备去哪工作啊?”,前些年是学生去挑选好的单位,而现在却是单位挑选优秀的毕业生,因而现在同学们经常会聊的是“你打算考研吗?”。“你打算考研吗?”类似的还有“你考公务员吗?”、“啃老族”、“小私”、“博客”及“抄袭”等等。这些例子无一不记录着当今的种种文化。3)语言促进文化发展 人类发出的第一个有意义的声音可能是极其偶然的现象,当这种声音被一起活动的人所接受时,其他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会发出这种声音,于是,这种声音就成为人们某种认识的标记。随着这种标记的增多,人们的眼界便会越来越开阔,相互之间的交际便越来越自如。这种认知事物的标记就是语言。 由于有了语言,人们在表达某种思想时才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经历。这样语言就慢慢的带来了文化千丝万缕的变化。 4)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它们之间的这种双向关系可以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传播 工具这两个方面来加以认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文化的构成又离不开 思维,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思维的方式、范

浅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摘要: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间题是语言学中极为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它决 定着语言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长欺以来,学术界不断地对这个论题进行探讨。如今学术界一般有几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语言与思维是各自独立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语言与思维是同一的,即离开了语言人们无法理性思维。还有一种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的但不是同一的。这几种观点都各有其正确性。想要弄清这几种观点,首先要了解语言与思维的本质与发展。 关键词:语言思维 就语言的生成、习得和发展而言,从19世纪到现在,学术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就语言的本质而言,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语言与思维没有根本区别,二者都可归结于言语习惯;言语是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外显方式,称为外显习惯;思维是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内隐方式,称为内隐习惯。另一位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从操作条件作用的立场出发,对华生的言语和思维观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他认为人的言语行为是操作条件反射的结果,它与其他行为一样都受制于环境,并通过言语间接地作用于环境,最终由环境来表现出行为的结果。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他著名的“语言获取装置”他认为人的大脑里先天就有一种人类共有的“普遍语法”和“语言获取装置”,这个“装置”的“开关”在后天的环境作用下被“启动”后,大脑中的“普遍语法”就朝着特定环境所需的“特定语法”规则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种族或民族的儿童能够获取母语的原因所在。 而什么是思维? 其本质是什么? 所谓思维,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借助言语(或肢体语言,如手势语 )、表象或行为对客观的感知、联想所形成的高级认知心理活动。这里的高级认知心理活动实际上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概括性和间接性)及其内在和外在联系的心理反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大脑对通过各种感观器所获取的大量信息(符号的或非符号的)进行解码与整理、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加工与组织工作,在自身的语言结构和认知结构中进行同化,利用已有的经验、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把事物的本质特性与其外部形式加以联系,进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果。当我们进行逻辑推理,如讲故事、构思计划和策略等都需要使用语言。这类思维被称为“理性思维”、“直接思维”、“逻辑思维”或“命题思维”。这类思维涉及两种元素:一种是演绎法,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使用的就是演绎法;另一种是归纳法,我们在处理涉及数据统计方面的问题时,就使用归纳法。在这类思维上,语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的形式特性,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史培芹文秘112 010811224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并不是独立的存在的,它不仅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具有的现象,还与文化是一个整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当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语言。所以,认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于“文化”的定义 从前人的研究来看,“文化”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汉语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易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根据人文来进行教化。近、现代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文化的经典定义, 是1871 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 ylor )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泰勒对于文化的定义只注重在精神方面, 并不完整。现代文化人类学家认为, 文化是一个群体的活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1)人类创造的物质。大自然本身所具有的都不是文化,包括山川、湖泊,我们创造的物质才算是物质文化,例如各项发明、人文景观等等;(2)法规、制度。这些都是人们制定的内容,完全属于文化层面。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法律法规,都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拟定的,一方面用来约束社会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不同社会的规律和行为习惯;(3)精神、宗教。人类的信仰是后天形成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同种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宗教文化。“ 从语言的结构特征来看,语言是个符号系统。它是一个由音位、语素、词和词组、句子和篇章等构成的层级系统。从语言的功能特征来看,语言是个工具,是个思维的工具、交流的工具”(束定芳,1996)。季羡林先生(1995)曾指出文化的定义“最好还是不下”,同时他认为:“文化就是非常广义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做文化。”文化具有如下本质特征: ( 1) 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 而非遗传获得的; ( 2) 文化是一个社团成员所共有的, 而非某一个人所独有的; ( 3) 文化具有象征性, 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 ( 4) 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关联。由此可见,文化辐射的范围包罗万象,渗透进社会的各个层面,无所不存,无处不在。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我国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研究成果已颇丰,进入新世纪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新颖的理论。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出现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

(完整word版)思维、逻辑、语言之间的关系

浅析思维、逻辑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何为思维?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思维是主体对信息进行的能动操作,如采集、传递、存储、提取、删除、对比、筛选、判别、排列、分类、变相、转形、整合、表达等,是人类认识现实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是人们对客观对象进行概括分类,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和能力。思维分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而狭义的通常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我们简单来说,思维就是头脑中对一件事物的认识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想法。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你的思维很混乱亦或是你的条理很清晰。在这里,混乱和清晰就意味着你的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逻辑性是思维的一大特性。“逻辑”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语,而古希腊语“logos”, 即“逻辑”, 含有“思维”和“语词”的意思。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逻辑在思维和语言中起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一个人的思维能否准确合理的表达出来,首先在于他的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其次在于他是否可以用逻辑性的语言把头脑中的思维表达出来。 既然提到了语言,那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目的;同时它是同思维直接联系的,是思维的符号载体,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起源于五万多年前,在当时人类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思维先于语言而存在。而随着时间的推进,语言又通过抽象化的作用来帮助思维的发展。语言和思维可谓是互相依存,思维越精确就越需要语言。 上文是对思维、逻辑与语言定义的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三者之间具有以下关系:对于一个正确的思维及其表达而言,思维、逻辑和语言这三者是紧密相连的,缺了哪一项都会对我们的认识产生影响。正确的思维必须合乎逻辑,即合乎思维的规律性,而思维的规律性是与客观规律性相吻合的,是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和规律的。同时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它应该是能使思维合乎逻辑的工具,即其表达形式必须有助于使二者紧密合理地联系在一起。 举个很常见的例子:我们写一篇文章,基本分为三步:构思,落笔,修改。所谓构思就是写文章前首先要考虑文章的主题,文章的结构。一篇文章如何能让人看的一目了然,结构清晰,关键在于文章结构上是否具有逻辑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文是否有条理。完成构思后,就可以落笔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通过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出我们的主题。最后一步是修改,它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文字符合语法结构,符合语言的逻辑性。当完成以上三步,一篇文章也就算是正式完成了。而所有这些思考、表达、修改的过程就是我们的思维反应。总的来说,表达出正确的思维是我们的目的,而这一过程中需要语言这个载体,和逻辑的桥梁纽带作用。 了解思维、逻辑和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培养人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更好地使我们的思维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和规律。

第一题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论述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姚媛 1135030012 学前本科一班 从思维作为一个系统而言,语言实质上只是思维的一个重要要素。幼儿的语言学习要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应具备实践性、生活化、规范化的特点,并与其他要素协同作用。 长期以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被语言学界所关注,二者的关系从来就没有获得过一种圆满、充足的解释,因而成为不同语言学流派所关注的一个要点,究竟是语言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语言,迄今为止,学界尚无定论。 语言决定思维论,这一观点由美国人类语言学家沃尔夫提出。他在对英语和美洲各种印第安语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对说话者来说,语言是一种背景知识,任何人在使用母语进行思维时,都在运用这种背景知识。所谓背景知识就是这种语言的语法,语法的显著差异实质上代表的是人们观察与评价外界事物方式的根本不同。显然,沃尔夫的观点是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决定不同的认知方式,并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语言思维等同论.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华生。他认为,思维和语言一样,也是一种习惯,或称为语言形式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说话,言语是出声的思维。按照这种观点,思维可以称之为“内部言语”。但“等同论”同样在理论上讲不通,与事实相背离。从进化论角度看,在语言产生以前人类就有了思维。脑科学研究也证明,人的大脑右半球掌握感性思维,这是一种不用语言的思维形式。因此,尽管我们都有“思维和语言密切联系”的心理经验,但“我们还是要承认语言是可以脱离思维的”,也“要敢于承认思维是可以脱离语言的”。 思维决定语言论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通过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具体分析认为,儿童的思维并非来自语言,而是来自动作。儿童在9个月以后,虽然还没有语言,但已有了动作思维,因此,思维先于语言,并决定语言的发展。皮亚杰的思维决定论,特别是关于思维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得到了多数心理学家的证实和肯定,并对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也不断地对其理论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质疑。如西格等人就指出,在经典的皮亚杰式的守恒作业中,语言因素在解决问题时是很重要的,解决这类问题的失败可能来自语言的缺陷而不是认知的缺陷。他们还指出,皮亚杰理论体系的基本假设是认知和思维独立于语言之外,但在实验中又根据语言去推测某种思维(运算)是否存在,未免自相矛盾。可见,皮亚杰同样没有完满地解决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 语言和思维相互独立,相互作用论.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维果斯基。他在考察了科勒对黑猩猩所做的有关动物思维的大量实验研究后指出,黑猩猩具有某种智力,但这种智力和有声语言毫无关系,所以,维果斯基认为,在黑猩猩的思维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前语言阶段”。另一方面,黑猩猩有自己的“语言”,比如,它们能使用面部表情,手势和声音来进行交际。不过,这些表情、手势和声音总是和具体的动作相联系,表达欲望与感情,和思维没有联系。所以,维果斯基又认为,在黑猩猩向有声语言进化的过程中应存在一个“前思维阶段”。人类个体的发展可能与此相似:儿童在能有效地运用语言之前就表现出对复杂问题的认知能力;婴儿的咿呀儿语也只是一种情绪和愿望的表达,而不是客观事物的符号表征,与思维没有联系。然而,尽管语言和思维最初的发生根源不同,一旦儿童获得语言以后,随着这个中介手段的发展,它对思维发展所起的作用会越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