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能晶体研究进展

中国功能晶体研究进展
中国功能晶体研究进展

185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Engineering 中国功能晶体研究进展

王继扬1*,于浩海1,吴以成2,Robert Boughton3

摘要:功能晶体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材料之一,在当前

信息时代发挥着重要和关键的作用。本文总结了若干功能晶体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中国功能晶体的现状及重大成就和重要应

用,讨论了功能晶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功能材料,激光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闪烁晶体,弛豫型铁电晶体,半导体

1?引言

晶体是具有长程有序的固体材料,功能晶体是力、热、电、磁、光、声等各种能量形式转化的媒介,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材料之一。例如,众所周知的宝石——金刚石晶体由于其极高的硬度、优越的热学和电导性能,掺杂后还有半导体性质,是一种优秀的功能晶体;单晶硅是集成电路的基础,推动了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蓬勃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功能晶体的人工制备始于1900年法国科研工作者生长人工红宝石 (刚玉) 晶体用于制造手表轴承。人工晶体是针对特定需求而专门生长的高纯度和高度完整性单晶体,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人工晶体起着关键作用。

根据主要效应和应用,功能晶体可分成:激光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电光晶体、压电晶体、热释电晶体和闪烁晶体等。此外,大多数半导体晶也具有功能效应,属于功能晶体。目前,功能晶体在众多先进光电子和微电子设备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激光是20世纪四大发明之一,激光晶体是其核心和物质基础,标志着激光器的发展历程。1960年,Maiman 以红宝石晶体 (Cr 3+:Al 2O 3) 为激光介质,发明了首台激光器,标志着激光的产生[1];20世纪70年代,掺钕钇铝石榴石 (Nd:Y AG) 激光晶体首次实现激光输出,推动了中高功率激光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钛宝石 (Ti:Al 2O 3) 激光晶体的发展奠定了可调谐激光器 (范围为660~1100 nm) 和超快、超强激光器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晚期,激光二极管的商业化促进了全固态激光器的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掺钕钒酸钇 (Nd:YVO 4) 晶体生长瓶颈的克服,促进了高效、紧凑全固态激光器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

通常情况下,一种激光器仅发射一种或数种具有特定波长的激光,不同的应用和需求需要不同波长的激光。非线性光学晶体可通过非线性光学效应产生不同波长激光。非线性光学效应是指当激光通过非线性光学介质时,会诱发非线性光学介质的非线性极化,从而产生非线性谐波,如倍频、差频、和频、光参量振荡和光参量产生等。具有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晶体称为非线性光学晶体。

本文概述了中国功能晶体的最新研究进展,涉及激光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 (包括深紫外、可见、红外以及太赫兹波段等) 、闪烁晶体、弛豫铁电体和宽禁带半导体晶体等,并讨论了可能的发展方向。

2?功能晶体现状

2.1?激光晶体

激光晶体是可以通过电泵浦或者光泵浦实现激光输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ystal Material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2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China; 3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Bowling Green, OH 43403-0001, USA * Correspondence author. E-mail: jy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Received 22 June 2015;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28 June 2015; accepted 30 June 2015

? The Author(s) 2015. Published by Engineering Sciences Press.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 license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licenses/by/4.0/)英文原文:Engineering 2015, 1(2): 192–210

引用本文:Jiyang Wang, Haohai Yu, Yicheng Wu, Robert Bought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Functional Crystals in China. Engineering , DOI 10.15302/J-ENG-2015053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Research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186

Research Engineering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出的功能晶体材料,是全固态激光器的核心。激光晶体通常由激光基质晶体和激活离子组成。通常,激活离子包括稀土离子、过渡金属离子和色心等。自1960年在红宝石 (Cr:Al 2O 3) 晶体中实现激光输出以来,人们发现并发展了约350种基质材料和超过20种激活离子,实现了超过70个波长的有效激光输出。按照基质材料来分,激光

晶体大体可分为三类:氧化物晶体 (如Al 2O 3、Y 3Al 5O 12、YAlO 3、Y 2O 3、Sc 2O 3) 、氟化物晶体 (如CaF 2、BaF 2、SrF 2、LaF 3、MgF 2、LiYF 4、LiCAF 、LiSAF) 和金属含氧盐晶体 (如Ca 5(PO 4)3F 、Y 2SiO 5、YVO 4、YAl 3(BO 3)4、 CaWO 4) 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激光晶体是Nd:YAG 、Nd:YVO 4和Ti:Al 2O 3,这三类晶体被称为三大基础激光晶体。其中,Nd:YAG 主要用于中、大功率激光中;Nd:YVO 4在低功率、高效激光中占主要地位;钛宝石应用于宽调谐和超快脉冲激光领域。近年来,针对特定需求或性能提升,人们还开发了许多新型激光晶体,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全固态激光器和相关高技术行业的需求。

2.1.1?石榴石激光晶体

石榴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研究最早的晶体材料

之一。从结构上说,石榴石晶体属于立方晶系,通式为A 3B 2C 3O 12,其中,A 为Y 、Gd 、Lu 、La 等原子,占十二面体格位;B 为Sc 、Al 、Ga 、Fe 等原子,占八面体格位;C 是Al 、Ga 、Fe 等原子,占四面体格位;其中钇铝石榴石 (YAG) 、钇镓石榴石 (YGG) 和钆镓石榴石 (GGG) 是石榴石激光晶体的代表,而钇铝石榴石是应用最广泛的

激光晶体。

钇铝石榴石晶体的Y —O 键长为0.245 nm ,在该晶体中,Y 3+和其他稀土离子具有相似的半径,位于十二面体上的Y 3+可以被Nd 3+、Er 3+、Tm 3+、Ho 3+和Yb 3+等激光激活离子 (三价稀土阳离子) 替代,成为激光晶体。同时,八面体格位上的离子也可以被三价金属敏化离子

(如Cr 3+、V 3+、Mn 3+和Fe 3+等) 取代。目前,Nd 3+:YAG 、(Nd 3+, Ce 3+):YAG 、(Nd 3+, Ce 3+):Tb 3+:YAG 和(Nd 3+, Ce 3+):Cr 3+:YAG 已经商品化,并得到广泛应用。通常来说,石榴石结构晶体具有优良的热机械性能和激光特性,适合高功率激光的应用,但钕掺杂晶体掺杂浓度较低且吸收峰较窄,在激光二极管泵浦激光应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表1列出了钇铝石榴石晶体的物理、化学和热特

性[2]。

Geusic 等[3]于1964年首次报道了Nd:YAG 晶体的激光输出,此后,该系列晶体及其激光器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兴趣,推动了该系列晶体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千瓦级Nd:YAG 激光器已经商品化并在工业加工应用中展现了优势[4]。最近十年来,随着高功率热容量激光器的研究,Nd:YAG 又一次成为研究焦点。Nd:YAG 晶体与高功率热容量激光晶体掺钕钆镓石榴石 (Nd:GGG) 晶体相比,其理论激光输出要高出三分之一,而热透镜效应仅是Nd:GGG 晶体的一半 [5]。

大口径、高性能Nd:YAG 晶体是高平均功率固态激光器的关键材料,并且在工业、科研和军事领域展现出许多独特用途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军事方面,大功率激光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军用武器的革命,输出功率为

表1. 钇铝石榴石的物理、化学和热特性

Property

Detail Concentration of Nd 3+ (at.% )

Formula

Y 3A l5O 12—Relative molecular mass 593.7—Mohr hardness 8–8.5—Melting point 1950 °C —Density

4.55 g .cm –3—Thermal conductivity 0.14 W .cm 3.K –10.725Specific heat capacity 371.79 J .(mol .K)–10.725Thermal diffusivity

0.05 cm 2.s –10.725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6.9×10–6

°C –1

0.725Refractive index

1.8230.725d n /d T

7.3×10–6

°C

–1

0.725Dielectric constant ε0 = 11.7, ε∞ = 3.65

0.725Color

Pure YAG is colorless, and Nd 3+-doped YAG is purple —Optical homogeneity Related to the crystal diameter with a general value of 0.2 in –1

0.9

Chemical stability

Insoluble in sulfuric, phosphoric, nitric and hydrofluoric acid at room temperature; soluble in phosphoric acid at temperatures over 250 °C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187

Research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Engineering

100 kW 的大功率固态激光器已经开始得到实用。Nd:YAG 晶体的研究和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中国。在美国,II-VI 公司和Northrop Grumman Synoptic 公司专注于Nd:YAG 激光晶体的制备,其晶体质量和加工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体来说,新型凸界面生长技术已经用于晶体生长,晶体直径已经达到150 mm ,光学均匀性已达到每英寸0.1 λ (波长为250~300 nm) ,并实现了掺杂浓度小于10 %不同组分掺杂。在中国,北京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和成都东骏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是这一领域最知名的公司。这两家公司也将凸界面生长技术用于Nd:YAG 晶体生产,并获得了直径为100 mm 、长度为200~230 mm 的晶体。此外,成都东骏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功开发了生长直径为50 mm 、长度为160 mm 的无“核”Nd:YAG 晶体的平面界面技术。图1为Nd:YAG 晶体和加工的Nd:YAG 板条。

出功率[9]。在中国,清华大学也实现了功率为1 kW 的Yb:YAG 激光输出。锁模激光方面,国际最短Yb:YAG 锁模激光的脉冲宽度为136 fs ,其输出功率为3 W 。2014年,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 (Max-Planck Institute of Quantum Optics) 实现了自锁模Yb:YAG 晶体270 W 锁模激光输出,其峰值功率为28 MW ,这是迄今为止自锁模激光中实现的最高峰值功率[10]。2.1.2?钛宝石激光晶体

钛宝石(Ti:Al 2O 3)晶体具有较宽的发射(660~1200 nm)

和吸收光谱、优越的热、光、物理和机械特性等。理论上,Ti:Al 2O 3晶体可以实现3.3 fs 锁模脉冲,是理想的锁模激光晶体,同时,Ti:Al 2O 3由于具有优异的热机械性能,又是重要的振荡和放大用大功率可调谐和超短脉冲激光介质,在GW 甚至PW 脉冲激光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1982年,Moulton 首次报告了可调谐Ti:Al 2O 3激光输出,引起了Ti:Al 2O 3晶体的研究热潮,目前,Ti:Al 2O 3被认为是在PW 激光器和超快高能激光驱动系统[11–15]中革命性的材料。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 (LLNL) 致力于实现1.5 PW 超高输出功率和3×1020 W·cm –2聚焦激光强度的Ti:Al 2O 3激光输出。2012年,韩国先进光子学研究所 (Advanced Photonics Research Institute) 也报告了1.5 PW Ti:Al 2O 3激光,所用的Ti:Al 2O 3激光晶体直径为100 mm [16]。2013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利用直径为100 mm 的Ti:Al 2O 3晶体,实现了峰值功率为2 PW 的激光输出,这是迄今为止获得的最大峰值功率[15]。为进一步提高激光功率,必须增大Ti:Al 2O 3激光晶体的直径。例如,一个5~10 PW 激光系统所需的晶体直径为200 mm 。大直径优质Ti:Al 2O 3激光晶体的研发已成为限制超高功率脉冲激光的瓶颈[17–19]。

Ti:Al 2O 3晶体生长方法包括热交换、提拉法 (Czochralski) 、泡生法 (Kyropoulos) 和温梯法等。2010年,美国CSI 公司以热交换法获得了直径为208 mm 的优质Ti:Al 2O 3晶体,随后直径为175 mm 的Ti:Al 2O 3激

光器件面世[18]。2011年,法国科学家采用泡生法生长了直径为100 mm 的优质Ti:Al 2O 3晶体[19]。在中国,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利用温梯法生长了?120 mm ×

80 mm Ti:Al 2O 3晶体,通过高温退火处理后,掺杂浓度从0.02 at.%提升到0.52 at.%,其490 nm 处峰值吸收系数达到9.0 cm –1,品质因子 (FOM) 值达到300 [20]。2014年,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又利用热交换法生长了直径超过200 mm 的Ti:Al 2O 3晶体,并制备了?157 mm × 27 mm 的晶体器件,如图

2所示。

(a)

(b)

图1. (a) 成都东骏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生长的Nd:YAG 晶体和 (b)Nd:YAG 板条。

除掺钕晶体外,掺镱钇铝石榴石 (Yb:YAG) 由于具有高量子效率,在高效大功率激光领域展现出了优势,被认为是研制大功率激光器的一种重要途径[5–8]。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多家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已开展关于Yb:YAG 晶体及其激光应用和器件的研究。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林肯实验室在室温下以铟镓砷激光二极管作为泵浦源成功研制出第一台Yb:YAG 激光器,其输出功率为12 mW ;2004年,美国休斯研究实验

室以Yb:YAG 盘片方式,实现激光输出功率达4.4 kW ,并在最近实现了功率超过5 kW 的激光输出;2004年,德国通快 (Trump) 公司也实现了4 kW 的Yb:YAG 盘片激光器,并表明,单盘可实现功率超过10 kW 的激光输出。2013年,新加坡国家实验室实现了1.1 kW 近衍射极限单片Yb:YAG 激光器,这是目前单片激光器的最高输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188

Research Engineering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体的基本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涉及晶体结构、分凝系数、热力学特性 (热扩散系数、比热容和热导率等) 和光谱特征等,并利用Judd-Ofelt (J-O) 理论计算了晶体的光谱参数,实现了0.95 μm 激光143 mW 连续激光输出和2.81 W 双波长 (1076 nm 和1080 nm) 激光输出[31],该方

面的研究还在继续。

图2.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生长的?157 mm × 27 mm 钛宝石晶体。

2.1.3?稀土倍半氧化物激光晶体

稀土倍半氧化物晶体 (包括氧化钇、氧化钪和氧化镥

等) 具有立方结构和高热导率。例如,氧化钇晶体的热导率为12.8 W·(m·K)–1 [21],高于目前大功率激光用YAG 晶体 (9.8 W·(m·K)–1 或11 W·(m·K)–1) [22, 23]。此外,氧化钇晶体还具有低声子能量 (小于400 cm –1

,而YAG 的

声子能量为700 cm –1) [22, 23]和高熔点 (超过2400 °C) 。这些特性使得该系列晶体成为潜在的高功率激光材料。1964年,Hoskins [24]在低温条件下实现了掺钕氧化钇晶体的受激辐射,此后受限于高熔点,该晶体的研究和应用一直停滞不前。1999年,Huber 团队基于晶体生长技术的改进,获得了高质量倍半氧化物晶体,报道了倍半氧化物激光晶体的基本物理特性,并通过与YAG 晶体的比较展现了该系列晶体的优势 [25]。此外,钕掺杂系列晶体可以在966 nm 、1.08 μm 和1.49 μm 波长发射,使其在雷达和人眼安全激光系统等方面展现了重要的应用前景[26]。倍半氧化物能够为Yb 3+提供合适的内部晶体场[27]。在Yb 3+掺杂倍半氧化物晶体方面,2004年,Klopp 等[28]首次报道了脉冲宽度为230 fs 、输出功率为0.54 W 的飞秒锁模掺镱氧化钪激光;2007年,Petermann 等 [21]实现了32.6 W 掺镱氧化镥激光输出,其斜度效率达到80 %、可调谐范围为90 nm ;2009年,Baer 等[29]实现了输出功率为63 W 、脉冲宽度为535 fs 的掺镱氧化镥激光,同时实现了连续输出功率高达149 W 的激光;2010年,Baer 等[30]在不放大的情况下,实现了最大输出功率为141 W 、脉冲宽度为738 fs 、峰值功率为2.8 MW 的锁模掺镱氧化镥激光。

2011年,基于倍半氧化物晶体的生长习性和研究历史,山东大学采用光学浮区法生长了该系列高熔点激光

晶体,掺铥氧化镥晶体如图3所示;并对掺钕氧化镥晶

图3. 光学浮区法生成的掺铥氧化镥晶体。

2.1.4?锆石结构的钒酸盐激光晶体具有锆石结构的钒酸盐晶体包括钒酸钇[32]、钒酸

钆[33]、钒酸镥[34]、钒酸钪 [35]及其混晶[36, 37],属于四方晶系,其空间群为I41/amd ,钒酸钇是该系列中研究最广泛的晶体。除作为激光基质材料外,该系列晶体具有较大双折射率 (双折射率为Δn = 0.2054~0.2225 在0.63~1.30 μm) 和较宽透过波段 (0.45~4.8 μm) 使其成为重要的双折射晶体。稀土Nd 3+掺杂后,该系列晶体具有较大的发射截面和与商用GaAlAs 激光二极管发射匹配的吸收系数,成为中小功率激光器的首选[32]。

锆石结构钒酸盐晶体的热导率较低 (~ 5 W·(m·K)–1) 、各向异性严重 (如沿a 和c 轴的热膨胀系数分布分别为a = 4.4310–6 K –1和c = 11.410–6 K –1) ,在缺氧的气氛中生长时V 5+易还原成较低价态,因此,该系列晶体的生长困难[38–40]。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钒酸盐生长方法获得重要突破,如优化的提拉法、光学浮区法、顶部籽晶法等,使得大尺寸、高质量的钒酸盐晶体获得商品化[41]。图4所示为提拉法生长的钒酸钇晶体。在小功率领域,Nd:YVO 4晶体与磷酸氧钛钾 (KTiOPO 4或KTP) 晶体的结合,进一步推动了低功率绿光激光器的发展和商品化;在中高功率激光领域,Nd:YVO 4连续激光在波长为1.06 μm 时,最大输出功率为110 W 、光–光转换效率为44 % [42],在1.34 μm 激光下的输出功率为43.6 W [43];在脉冲激光方面,主动电光和被动Q 开关Nd:YVO 4激光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189

Research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Engineering 的脉冲宽度分别为115 ps 和50 ps [44, 45],最大锁模输出功率为105 W (脉冲宽度为8.4 ps) [46]。

该系列晶体成为重要的自倍频材料[50]。Ye 等[51]以Ti:Al 2O 3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实现了输出功率达404 mW 的激光输出;Aka 等 [54]生长了掺钕硼酸氧钙钆晶体并实现了其激光输出,最大输出功率为1.9 W 。掺入Yb 3+后,该系列晶体成为重要的激光材料,适合铟砷化镓激光二极管泵浦从而实现全固态激光,目前,当使用激光二极管进行泵浦时,在掺镱硼酸氧钙钆激光器中获得的最高持续波功率为101 W [55];而基于其优异的光谱特性,该系列晶体已分别实现可饱和吸收镜锁模35 fs 和自锁模90 fs 的激光输出[56]。

在自倍频领域,山东大学根据自倍频低对称性的特点,找到了该系列晶体的有效非线性系数的空间分布,并发现其最大非线性系数d eff 不在主平面内 (其值是主平面内的最大线性系数的三倍) [57]。基于激光和倍频效应的最佳耦合,掺钕硼酸钙氧钆晶体实现了3.01 W 自倍频绿光输出[58],使其在激光显示以及小功率绿光激光市场方面更具竞争力,目前已经实现了该系列晶体的产业化,取得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图

5所示为掺

钕硼酸氧钙钆晶体。

图4. 提拉法生成的掺钕钒酸钇晶体。

掺钕钒酸钆晶体首先由俄国和德国科学家生长成功 [33],其荧光寿命为90 μs ,发射截面较大 (在1.06 m 波长下为7.6 × 10–19 cm 2) ,同时该晶体热导率较高 (11.7 W·(m·K)–1与YAG 相当、为YVO 4晶体的两倍) 。掺钕钒酸钆晶体的光谱和激光特性表明该晶体适合在中高功率激光下应用。2002年,法国人采用助熔剂法制备了掺钕钒酸镥晶体[34],该晶体具有大的发射截面 (在1.06 m 波长下为14.6×10–19 cm 2) [34]。2003年,山东大学首次采用提拉法生长了高质量掺钕钒酸镥晶体[47, 48],并实现了高效激光输出。近年来,为了增加钒酸盐晶体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宽度,增大其能量存储能力,又生长了系列钒酸盐混晶,并通过激光实验证明该系列晶体是重要的脉冲激光材料[36, 37]。2.1.5. 稀土钙氧硼酸盐激光晶体

稀土钙氧硼酸盐晶体包括YCa 4O(BO 3)3 (YCOB)、GdCa 4O(BO 3)3 (GdCOB)等,其空间群为Cm ,可用提拉法生长。该系列晶体的结构决定其具有非线性光学效应,且其非线性系数与偏硼酸钡和三硼酸锂相当,因此在研究早期,该系列晶体主要作为非线性光学晶体进行探索 [49],实现了倍频和三次谐波的有效输出[50–53]。同

时,该系列晶体还是重要的激光基质材料,可实现Nd

、Yb 或其他活性离子的掺杂。结合其非线性光学特性,图5. 掺钕硼酸氧钙钆晶体。

2.2?非线性光学晶体

光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引起介质的极化,通常条

件下,该极化与光波的振幅成正比,称为线性光学;而

在强光下,该极化与光波振幅的高次方有关,此效应称为非线性光学。非线性极化会产生与入射光不同频率的

光波,如频率为入射光频率一倍的倍频,且非线性极化与光的功率有关,因此非线性光学是拓展激光波长和实现激光调制的重要技术[59, 60]。能产生非线性效应的晶

体称为非线性光学晶体,大尺寸、高质量非线性光学晶体是非线性光学的基础。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190

Research Engineering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20世纪70年代后期,杜邦 (Du Pont) 公司采用水热法生长了具有优良非线性光学性能的KTP 晶体,该晶体适用于从可见到近紫外光区的非线性频率转换,但水热法晶体生长在晶体质量、尺寸、周期、成本等方面均具有众多限制。20世纪80年代,山东大学和北京人工晶体研究所采用助熔剂法成功生长了大尺寸、高质量KTP 晶体,开启了该晶体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陈创天 (C. T. Chen) 等发展的阴离子基团理论为指导,我国又发展了系列非线性光学晶体,包括偏硼酸钡 (β-BaB 2O 4) 、三硼酸锂 (LiB 3O 5) 和氟硼酸铍钾 (K 2Be 2BO 3F) 晶体等,其中,偏硼酸钡和三硼酸锂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便已得到商业化,而氟硼酸铍钾是唯一可用于钕激光器产生六次谐波的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

寻找和生长具有更好质量、更大尺寸以及优良非线性光学特性的晶体是本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特别是能在深紫外、中红外或远红外光谱区甚至太赫兹频率领域实用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同时,拉曼频移和电光晶体也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2.2.1?三硼酸锂晶体

三硼酸锂 (LiB 3O 5或LBO) 晶

体是主要用于紫外和可见波段的非线性光学晶体,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负双轴晶,具有C 2v -mm2点群 (PG) 、Pna21空间群 (SG) ,密度为2.47 g·cm –3,晶胞参数:a = 0.84473 nm ,b = 0.73788 nm ,c = 0.51395 nm ,Z = 4,该晶体中非线性光学效应的起源为B 3O 7基团,其透过范围为160 nm~2.6 μm ,其双折射值约为10–6。二次和三次谐波的I 类和Ⅱ类相位匹配 (PM) 可通过钕激光实现。LBO 的有效非线性光学系数

大 (是磷酸二氢钾非线性光学系数d 36的三倍) ,可通过温度调节实现非临界相位匹配 (T PM = 112 °C) ,同时,该晶体具有较高光损伤阈值,稳定性好,不潮湿,硬度中等 (摩氏硬度6~7) ,易于切割、研磨和加工。

通常采用助熔剂法生长大尺寸、高质量三硼酸锂晶体,该晶体是产生光学参量啁啾脉冲放大 (OPCPA) 的备选材料。2007年以前,俄罗斯科学家曾生长了国际最大的三硼酸锂晶体,其质量为570 g ;2007年,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胡章贵课题组通过优化生长工艺,改进助熔剂系统,首次获得了重

达1116.8 g 的晶体[61, 62],此后又报道了尺寸为170 mm ×160 mm ×79 mm 、质量为1596 g 的晶体 [61, 62],最近在生长技术突破的前提下,又获得超过5000 g 的晶体,并加工出尺寸为50 mm ×50 mm 的器件,用于OPCPA 系统获得了0.61 PW 的光学参量啁啾脉冲;为满足系统需求,最近又得到了尺寸更大的晶体器件 (边缘长度为80 mm),相关后续实验正在进行。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随着三硼酸锂晶体生长技术的改进,我们会获得更大尺寸 (直径超过200 mm) 的三硼酸锂器件,以期支撑和推动PW 激光甚至EW 激光技术的发展。大尺寸三硼酸锂晶体如图

6所示。

(a)

(b)

图6. 胡章贵课题组生长的三硼酸锂晶体,尺寸为160 mm × 150 mm × 77 mm,质量为1988 g。

2.2.2?偏硼酸钡晶体

偏硼酸钡 (β-BaB 2O 4或BBO) 为低温相硼酸钡晶体,是我国于20世纪

80年代首次发现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属于三方晶系,具有C 3v -3m 点群和R3C 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 = b = 1.2532 nm ,c = 1.2717 nm ,a = b = 90°, g = 120°和Z = 6,晶体密度为3.85 g·cm –3,摩氏硬度为4,该晶体的BO 3平面基团是其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来源[63],偏硼酸钡为负单轴晶,双折射大,透过范围为189 nm~3.5 μm ,相位匹配范围为0.205~1.50 μm ,可实现二次、三次和四次谐波,目前获得的最短波长为213 nm ,其非线性系数d 11是磷酸二氢钾非线性光学系数d 36的4.1倍,机械性能优良,光损伤阈值高,可适应极端温度,并具有较大电光系数[63, 64]。

偏硼酸钡晶体可用助熔剂法或顶部籽晶溶液法生长,图7为尺寸为55 mm 的偏硼酸钡晶体。助熔剂法对偏硼酸钡晶体的生长至关重要,大尺寸、高质量晶体通常采用含有氧化钠或氟化钠的助熔剂生长[64]。

偏硼酸钡晶体主要用于频率变换,包括倍频、光参量振荡等。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该晶体已经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得到商业化,而我国是生产该晶体及其器件的最大生产地。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191

Research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Engineering

2.2.3?氟硼酸铍钾晶体

氟硼酸铍钾 (K 2Be 2BO 3F 或KBBF) 晶体属于三方晶系,点群32,晶胞参数为:a = 0.4472 nm 和c = 1.8744 nm ,沿[001]方向易解离,透射范围为155 nm~3.7 μm ,非线性光学系数d 11在1.0642 μm 处为0.49 pm·V –1。以阴离子基团理论为指导,经过多年生长工艺探索,包括晶体发现、原料合成、结构确定、晶体生长、器件设计以及激光实验,基于氟硼酸铍钾晶体的非线性激光已经打破了深紫外“壁障”,并证明该晶体是目前唯一可通过倍频实现深紫外输出的可用非线性晶体。

氟硼酸铍钾具有优良的非线性光学特性,适合用于深紫外区域,但其层状结构决定的层状生长习性是获得大尺寸、高质量晶体的瓶颈。2001年,利用氟化钾 (KF) 和氧化硼助熔剂体系,首次生长了尺寸为20 mm × 20 mm × 1.8 mm 的氟硼酸铍钾晶体,采用耦合棱镜法首次制成了深紫外非线性器件;近年来,晶体生长技术获得重要突破,晶体质量、尺寸都得到较大提高,目前,所获得最大尺寸晶体的截面为30 mm × 20 mm 、厚度为4 mm ,如图8(a)所示。同时,水热法晶体生长也可生长该类晶体,其厚度可达到6 mm ,如图8(b)所示[65, 66],但水热法生长的氟硼酸铍钾晶体倍频效率较助熔剂法生长的晶体小1到2个数量级,通过结构研究发现,这种低效率现象主要是由于水热法生长晶体中存在氟硼酸铍钾晶体的中心对称构型晶体引起的。

棱镜耦合 (KBBF-PCD) 技术解决了该类晶体厚度薄、难沿相位匹配方向切割的难题,并实现了高光束质量的高效率深紫外激光有效输出。2003年我们首次在该晶体中实现177.3 nm 的掺钕激光的六次谐波,打破了深紫外“壁垒”;2008年,我们以14 mm ×6 mm ×2.1 mm 氟硼酸铍钾晶体实现了12.95 mW 、波长为177.3 nm 的六次谐波,效率为0.37 % [67];在皮秒 (ps) 激光系统

中,177.3 nm 的六次谐波输出功率可达34.7 mW [68];最近,钛宝石激光器产生的四次谐波激光已到瓦级,且输出波长在185~200 nm 可调[69]。目前,基于该晶体和相应激光技术的突破,已经实现了包括纳秒、皮秒和

飞秒脉冲激光、准连续波输出、二极管泵浦全固态激光的深紫外激光器,并实现了重大仪器的研发,包括高分辨率光电子能光谱仪、自旋分辨和角分辨光电子能光谱仪、可调谐声子能量深紫外线激光光电子能光谱仪、深紫外线激光拉曼光谱仪和深紫外线激光声子发射电子测

微器,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采用研发的光电子能光谱仪能直接观测到超导带隙,为确定超导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70]。

氟硼酸铍钾的非线性光学特性主要来自阴离子基 (Be 2BO 3F 2)n →∞,通过阳离子置换也发展了系列深紫外晶体,如RbBe 2BO 3F 2 (RBBF) 和CsBe 2BO 3F 2 (CBBF) 等 [71]。其中,RBBF 的晶体厚度已达到约2 mm ,其吸收截止边为160 nm ,理论相位匹配值为170 nm ,目前已实现输出波长范围为175~232.5 nm 波段可调谐激光,输出功率大于1 mW ,在202.5 nm 波长下,最大输出功率为

43.3 mW ,相应结果证明RBBF 也是重要的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72, 73];而CBBF 的紫外吸收边为150 nm ,相

应晶体生长工艺和器件研究正在进行中。

2.2.4?磷化锗锌晶体

中红外波段激光在光电对抗、激光雷达、二氧化碳

检测和药物检测等众多领域有重要需求,红外非线性晶体是产生中红外波段的重要材料,对其研究具有重要

意义。

磷化锗锌 (ZnGeP 2或ZGP) 晶体是3~5 μm 红外波段目前综合性能最佳的非线性光学晶体 [74, 75]。自20世纪80

年代末以来,由于工业以及军事应用的迫切需求,磷化锗锌晶体已吸引了众多关注。由于磷具有挥发性,磷化锗锌晶体的热膨胀各向异性强,因此大尺寸磷化锗

图7. 氟化钠助熔剂生长的偏硼酸钡晶体,尺寸为55 mm,生长方向为 c

向[64]。

(a)(b)

图8. 氟硼酸铍钾晶体。(a)助熔剂生长;(b)热水法生长[65]。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192

Research Engineering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锌晶体的生长一直是本领域的重要挑战[76, 77]。

哈尔滨工业大学雷作涛等报道了?20 mm ×30 mm 磷化锗锌晶体,这种晶体的透过波段为2~12 μm ,透过率高于55 %,在2.05 μm 和10.6 μm 波段吸收系数分别为0.017 cm –1和0.21 cm –1 [78],最近他们又生长了尺寸为?50 mm ×140 mm 的磷化锗锌单晶,并且设计了系列晶体器件用于红外光参量振荡 (OPO) ,使3.8~4.5 μm 的激光输出功率达到30 W [78]。在原料制备方面,该研究小组设计了水平双温度区熔炉,用以制备化学计量磷化锗锌多晶料,单次可合成500 g 高纯度单相磷化锗锌;在晶体生长方面,他们利用布里奇曼法稳定生长?50 mm × 140 mm 的大尺寸无开裂磷化锗锌晶体,同时,通过微凹界面控制,降低了生长缺陷密度。图9为生长的磷化锗锌晶体和红外光学器件。

性系数为d eff = 10.36 pm·V –1,可实现Ⅰ类和Ⅱ类相位匹配。以熔剂法已生长了尺寸为40 mm × 30 mm × 30 mm 的高质量晶体,其在5.3 μm 波段的透过率为50 %。在该类晶体生长过程中,还发现了其他相存在,即α-钼酸钡碲 (α-BTM) ,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点群为mm2,空间群为Pca21,其晶胞参数为a =

14.8683(2) ?、b = 5.66360(10) ?、c = 17.6849(3) ?、Z = 8,其有效非线性光学系数是β-钼酸钡碲的1/12,即为0.2倍的磷酸二氢钾晶体的d 36。β-钼酸碲钡和α-钼酸碲钡纯相可分别在550 °C 和590 °C 下合成,随合成温度增长,如从550 °C 增至570 °C ,β相可逐渐转变为α相 [80]。

同时该系列晶体还是优秀的拉

曼激光晶体,利用20 mm 、Z 向β-钼酸碲钡晶体可实现1064 nm 激光的921 cm –1和905.7 cm –1频率位移,实现受激拉曼激光,其一阶拉曼激光的输出功率达到1.9 W 。

2.2.7?太赫兹波段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生长和激光性能

太赫兹波长激光具有重要的实用

前景,对其研究可推动该波段激光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机非线性晶

体是该波段的重要突破口。

2.2.8?DAST 晶体

DAST 晶体是有机离子非线性晶

体,其化学式为C 23H 26N 2O 3S ;即4- (4-二甲氨基苯乙烯基) 甲基吡啶对甲

苯磺酸盐,缩写为DAST ,属于单斜晶系,点群为m ,空间群为Cc ,晶胞参数为a = 10.365 ?、b = 11.322 ?、c = 17.893 ?、α = 90°、β = 92.24°、γ = 90°、 Z = 4,非线性系数为d 11 (1318 nm) = 1010 pm·V –1、d 11 (1542 nm) = 290 pm·V –1、 d 26 (1542 nm) = 39 pm·V –1,电光系数为 r 11 (720 nm) = 92 pm·V –1、

r 11

(1313 nm) =

(a)

(b)

图9. ?50 mm × 140 mm 磷化锗锌晶体和红外光学器件。

2.2.5?硫铟锂和硒铟锂晶体

硫铟锂 (LiInS 2或LIS) 是近年研究的新型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属于

正交晶系,点群为mm2,其晶胞参数为a = 0.6890 nm 、b = 0.8053 nm 、c = 0.6478 nm ,密度为3.54 g·cm –3,莫尔硬度为3~4,熔点约为1000 °C ,透过波段为0.34~13.2 μm ,热导率大于6 W·(m·K)–1,非线性系数为d 31 = 7.2 pm·V –1、d 32 = 5.7 pm·V –1、d 33 = –16 pm·V –1 (波长为2.3 μm 时) ,光损伤阈值为100 MW·cm –2 (波长为1.064 μm ,10 ns 、10 Hz) 。

硒铟锂 (LiInSe 2或LISe) 是硫铟锂的同系物,也属于正交晶系,晶胞参数为a = 0.71971 nm 、b = 0.84116 nm 、c = 0.67926 nm ,透过波段为0.46~14 μm ,非线性光学系数d 31 = 10.4 pm·V –1、d 32 = 7.8 pm·V –1。热导率是硫镓银的五倍,光损伤阈值比大多数其他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高1到2个数量级。

山东大学陶绪堂课题组通过改进晶体生长技术,以布里奇曼法,成功生长了大尺寸硫铟锂和硒铟锂晶体[79],其中硫铟锂尺寸已达到?16 mm × 50 mm ,硒铟锂晶体尺寸达到?12 mm × 50 mm ,并确定了其Sellmire 方程,计算获得该系列晶体在XY 平面 (θ = 90o ) 可实现Ⅱ类相位匹配。目前,采用差频技术已经在硫铟锂晶体中实现了1064.2 nm 和1535.8 nm 差频的3.466 μm 激光输出,其输出能量为80~100 μJ ,效率约为0.2 %。2.2.6?钼酸碲钡晶体

钼酸碲钡 (BaTeMo 2O 9或BTM) 晶体也是近几年研发的新型红外光学晶

体,属于单斜晶系,点群为P2,物理化学性能稳定,非线性光学系数为d 31 = 10.18 pm·V –1、d 24 = 3.64 pm·V –1、d 15 = 1.91 pm·V –1,主平面内最大有效非线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193

Research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Engineering

53 pm·V –1、r 11 (1535 nm) = 47 pm·V –1,熔点为256 °C 。目前已用降温法在溶液中生长了尺寸为10 mm × 10 mm × 2 mm 的高质量DAST 晶体 (图10) ,可实现0.3~16 THz 输出,目前已经实现2.71 THz 输出,其最大输出能量为0.75 nJ ,效率接近10–6。

羟基苯乙烯基)-5,5-二甲基环己基-2-烯亚基)丙二腈,属于正交晶系,点群为mm2,空间群为Pna21,晶胞参数为a = 15.4408 ?、b = 10.9939 ?、c = 9.5709 ?、α = β = γ = 90°、Z = 4,非线性系数d 33为120 pm·V –1,不溶于水。在太赫兹波段,该晶体可替代DAST 晶体,可在甲醇溶液中采用降温法获得厘米级OH1,其降温速率为每天0.5 °C ,目前已获得尺寸为11 mm × 11 mm × 10 mm 的高质量OH1晶体,如图12所示[82],通过X 射线摇摆曲线测试了该晶体的质量,并通过压痕测量确定了[100]和[111]面的硬度分别为0.67 GPa 和0.5 Gpa ,其在800~1400 nm 范围内的透过率约为60 %,在1400~2600 nm 波段透过率为40 %~70 %并存在数个吸收峰,在4 μm 至6 μm 之间存在透明区域。以钛宝石激光器作为泵浦源,通过光整流的技术,实现了0.83~3.13 THz 的可调谐输出,其最佳泵浦波长约为1350 nm ,在1 THz 波段区域,OH1晶体明显优于DAST 晶体[83]。

(a)

(b)

0.60.50.40.30.20.10.0

0.80.70.60.50.40.30.20.10.0

2

4Frequency (THz)

Frequency (THz)

(c)

(d)

681012141602

46810121416T H z e n e r g y (n J .p u l s e –1)

T H z e n e r g y (n J .p u l s e –1)

γ = 1309 nm γ = 1333 nm γ = 1359 nm

d = 0.45 mm d = 1.67 mm

图10. 生长的DATS 晶体。

图11. 以DAST 实现的太赫兹输出[81]。

[100][100]

[100]

[100][111]

[111]

[111][111][111]

[010][010]

[111]

Seed crystal

Main growth

direction

––[111]

––[111]

––[111]

–[111]–[111]

––[111]

–[111]–[111]

[111]

–[111]–a

c

b b

c

a

(a)

(b)(c)(d)

2.2.11?BaGa 4S 7和BaGa 4Se 7晶体

BaGa 4S 7和BaGa 4Se 7晶体是两种硫族晶体,有望

在中红外和远红外波段得到实用。BaGa 4S 7 (BGS) 属于正交晶系,点群为mm2,空间群为Pna21,透过波段为350 nm 至13.7 μm ,1983年,叶宁等以坩埚下降法生长了长为30 mm 、直径为12英寸的BGS 晶体,并确定了该晶体的非线性光学特性,证明了其在中红外波段的应用前景[84],其非线性光学系数为d 31 = 5.1 pm·V –1和d 22 = 5.7 pm·V –1 (约是LiInS 2晶体的1.2倍) ,3 μm 和5 μm 波段光损伤阈值分别为105 MW·cm –2和4.3 MW·cm –2,可实现3~5 μm 波段光参量振荡相位匹配范围,而在

图12. OH1晶体[82]。

2.2.9?DSTMS 晶体

DSTMS 的化学式为C 25H 30N 2O 3S ,化学名称为4-(4-

二甲氨基苯乙烯基)甲基吡啶2, 4, 6-三甲基苯磺酸盐,属于单斜晶系,点群为m ,空间群为Cc ,晶胞参数为a = 10.266 ?、b = 12.279 ?、c = 17.963 ?、α = 90°、β = 93.04°、γ = 90°、Z = 4,可用降温法生长,其溶剂为甲醇,降温速率为每天0.3 °C ,六天可获得尺寸为10 mm × 10 mm × 1 mm 的晶体。通过热分析,确定其熔化温度为257.8 °C ,分解温度为327.3 °C ,可实现0.88~19.27 可调谐太赫兹发射,其最大输出能量为85.3 nJ (在3.80 THz 下),相应峰值功率为17.9 W ,效率为3.6 % [81]。2.2.10?OH1晶体

OH1的化学式为C 19H 18N 2O 、化学名称为2-(3-(4-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194

Research Engineering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2 μm 泵浦下,其非临界相位匹配可实现9.6 μm 输出。

BaGa 4Se 7 (BGSe) 是BGS 同系列晶体,但为单斜晶系,点群为m ,空间群为Pc ,可用坩埚下降法生长,具有更加稳定的晶体结构,非线性效应更强[85],该晶体的研究正在进行。

2.3?电光晶体

电光效应是晶体折射率随外加电场而变化的现象。折射率的改变与外加电场成正比的效应称为线性电光 (EO) 效应或泡克耳斯 (Pockels) 效应;折射率的改变与外加电场的平方成正比的效应称为二次电光效应或克尔 (Kerr) 效应。基于该效应,外加电场可实现光电信号的转化和相互调制,实现对光场的调节,达到脉冲激光输出的效果。具有上述效应的晶体称为电光晶体。

自激光器发明以来,综合性能优良的电光晶体不多,可实用的电光晶体仅有磷酸二氘钾 (KD 2PO 4或KDP) 和铌酸锂 (LiNbO 3或LN) 。近年来,随着晶体生长技术和器件制备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偏硼酸钡 (β-BaB 2O 4或BBO) 和磷酸钛氧铷 (RbTiOPO 4或RTP) 等电光晶体,在某些领域得到了应用。而激光技术和光通信的迅猛发展,又对电光晶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光晶体的发展和研究成为光学材料领域的重要课题。

电光晶体是电光Q 开关的基础,偏硼酸钡晶体是我国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牌”晶体,除具有非线性频率变换外,还是重要的电光晶体,其线性电光系数γ22为2.2 pm·V –1,晶体尺寸为6 mm ×6 mm ×20 mm 时,可实现半波电压V λ/2为7.7 kV ,1064 nm 波段的光损伤阈值高达50 GW·cm –2,可使用横向电光效应,适合高平均功率和高重复频率脉冲激光[86]。但该晶体的生长依然是其研究和应用的瓶颈,沿Z 轴生长大尺寸偏硼酸钡晶体依然是本领域的难题,目前虽有Z 方向长度超过200 mm 的偏硼酸钡晶体报道,但成本依然较高,限制了其在激光器中的广泛应用。针对其半波电压高的问题,Goodno 等曾用双次传播和降低晶体截面的技术降低了偏硼酸钡晶体的半波长电压[87]。目前,Stolzenburg 等以 6 mm ×6 mm ×20 mm 的偏硼酸钡晶体作为电光Q 开关的Yb:YAG 微片激光实现了102 W 三硼酸锂晶体515 nm 倍频输出[88]。

磷酸氧钛钾 (KTiOPO 4或KTP) 和磷酸钛氧铷 (RbTiO-PO 4或RTP) 是优秀的电光和非线性光学晶体。在透过波段0.35~4.5 μm (KTP) 和0.35~5.1 μm (RTP) 内,其电光系数分别为:γ23为15.7 pm·V –1 (KTP) 和17.5 pm·V –1 (RTP), γ33为36.3 pm·V –1 (KTP) 和 40.5 pm·V –1 (RTP)。在施加

高强度电场时,KTP 容易被击穿并出现灰迹;RTP 晶体Z 轴方向上电导率低,具有较高光损伤阈值,不易产生灰迹,已制成商用电光Q 开关。近几年KTP 和RTP 晶体Q 开关设计和应用的研究较多,其中以色列在该领域占有重要地位。2001年,Roth 报道了顶部籽晶熔盐法生长的KTP 晶体并将其用于电光开关[89]。 2005年,Roth 又报道了在顶部籽晶法中采用不同[Rb]/[P]原子比值 (1.25~2) 的自助熔剂体系下,采用不同溶质

浓度 (0.55~1.1 g RTP/g 溶剂) 生长了一系列RTP 晶体,证明RTP 晶体与KTP 晶体相似[90],其晶体的化学计量比组分与溶剂的化学组分密切相关。2008年,Tseitlin 等[91]生长了高阻抗RTP 晶体,并获得了重达330 g 的单畴RTP 晶体。研究表明,RTP 可承受高强度电场,适用于电光开关应用[91]。2010年,Roth 和Tseitlin [92]总结了大尺寸、高光学质量RTP 晶体的生长技术。对晶体生

长来说, K 6P 4O 13或Rb 4P 4O 13熔剂可分别用于生长高质量的KTP 和RTP 晶体,而在熔剂中加入PbO 能够降低熔剂黏度,提高溶解度,同时可有效降低晶体中的氧空位,有效防止灰迹的产生。在具体应用中,为了弥补自然双折射及温度双折射的影响,必须将两块旋转90°晶体同

时使用。

硅酸镓镧 (La 3Ga 5SiO 14或LGS) 是具有激光、压电和电光等多功能的晶体,晶体点群为32,紫外吸收边为242 nm ,有旋光性。从制作电光Q 开关考虑,旋光性会使入射光偏振方向发生旋转,使相应激光器的设计复杂化。图13所示为LGS 晶体。其电光系数为γ11 = 2.3 pm·V –1和γ41 = 1.8 pm·V –1,可使用横向电光效应制作电光Q 开关。当λ = 1.064 μm ,纵横比为 1:1时,其半波电压V π约为17 000 V ,而当纵横比在4:1~5:

1时,

图13. 山东大学生长的硅酸镓镧光学晶体。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195

Research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Engineering

如电光开关尺寸为10 mm ×10 mm × 40 mm (X × Y × Z )时,其半波电压可降到3000~4000 V 。在相同条件下,磷酸二氘钾、硅酸镓镧和铌酸锂晶体的光损伤阈值分别为260 MW·cm –2、950 MW·cm –2和100 MW·cm –2 [93]。以硅酸镓镧和磷酸二氘钾作为电光晶体进行比较试验,发现两种Q 开关激光性能相当,其插入损耗为1.92 %,在泵浦能量为520 mJ 时,输出能量达359 mJ 。随着硅酸镓镧晶体质量的提高和电光Q 开关制作技术的发展,可用于全固态激光器的高功率、高重复频率硅酸镓镧晶体电光Q 开关得到了重要发展,已实现最高频率为50 kHz 、最高输出功率为7.5 W 、脉宽为46 ns 的激光输出;在双端泵浦下,激光输出功率可进一步提高到12.5 W 。加之硅酸镓镧晶体有较高光损伤阈值,其电光Q 开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在近红外波段的应用外,2012年又将硅酸镓镧晶体电光Q 开关分别应用于2.09 μm [94]和2.79 μm [95]波段,实现能量分别为520 mJ 和216 mJ 的脉冲激光输出。

2.4?闪烁晶体

闪烁晶体是可在高能辐射下发出

荧光 (闪烁) 的晶体,已在核医学、高能物理学 (如正负电子对撞机) 、核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地质勘探、爆炸物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大型粒子加速器的建成促使闪烁晶体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X 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X-CT) 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 (PET) 也推动了闪烁晶体的发展,并在与其相关产业产生了较高商业利润;近年来,核医学诊断和医药的不断发展使得闪烁晶体的研发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高发光效率、高分辨率、快速反应和高辐射损伤阈值的新闪烁晶体是本领域发展的重点。

无机闪烁晶体的闪烁特性具有密度高、稳定性高等特点,是闪烁晶体家族的重要成员。典型的闪烁晶体包括锗酸铋 (Bi 4Ge 3O 12或BGO) 、钨酸铅 (PbWO 4或PWO) 、碘化钠 (NaI:Tl) 、碘化铯 (CsI:Tl) 、氟化钡 (BaF 2) 和铝酸钇 (Y AlO 3:Ce)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生产的系列高质量闪烁晶体已经广泛用于很多大型国际设施,并取得良好效果,例如,L3装备上使用的锗酸铋晶体,欧洲核子研究组织 (CERN) 的大型强子对撞机 (LHC) 上使用的钨酸铅晶体,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 (KEK) Belle 实验和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 (SLAC) 斯坦福直线加速对撞机上使用的

CsI (Cl) 晶体等。

锗酸铋晶体是综合性能优秀的闪烁晶体,其闪烁荧光峰值在480 nm 左右,属绿光波段。由于锗酸铋晶体具有高效原子排布和高密度,锗酸铋晶体是优秀的γ-射线吸收体,已用于高能γ-射线检测。同时,最近的研究表明,锗酸铋闪烁晶体在油气测井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锗酸铋晶体已经在核医学和高能实验物理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计算机体层成像 (CT) 和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L3试验等,其中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L3实验使用了12吨锗酸铋晶体。锗酸铋闪烁晶体在中国已实现商业化,我国的相关研究为

国际工程与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图14(a)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产的高质量锗酸铋晶体的圆柱形 (直径为76 mm ,长为300 mm) 和矩形样品 (40 mm × 80 mm ×

200 mm) 。

(a)(b)

锗酸铋晶体的衰减时间较长,但原料成本较高。硅酸铋 (Bi 4Si 3O 12或BSO) 晶体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好,反应快,是新型的闪烁晶体,可部分替代锗酸铋晶体的应用。目前,科学家们又发现RE 2SiO 5 (其中R 为稀土元素) 晶体如Lu 2SiO 5 (LSO) 、Gd 2SiO 5 (GSO) 和Y 2SiO 5 (YSO) 等具有良好的闪烁特性,该类晶体被称为第三代闪烁体[92]。

钨酸铅 (图14(b)) 密度高 (8.28 g·cm –3) 、有效原子序数 (Z eff =73) 、衰减快 (6/30 ns) ,其最短辐射长度为0.9 cm ,Moliere 半径为2.19 cm ,且仅

在剂量超过105 Gy 时才会出现辐射伤害,也是重要的闪烁晶体。尽管钨酸铅闪烁体的光输出略低于NaI:Tl 闪烁体 (约为0.5 %) ,但仍是电磁量能器 (ECAL) 、CMS 光子探测器及欧洲核子研究委员会 (CERN) 的ALICE 实验中使用的重要闪烁体,也被选为美国费米国立加速器实验室BTeV 实验的备

选材料。基于其高密度和快衰减特性,该类晶体也可用于核医学诊断。

钨酸镉 (CdWO 4 或CWO) 为另一种具有高密度 (7.90 g·cm –3) 、短辐射长

度 (1.06 cm) 、高发光效率、高分辨率、大X 射线吸收和高损伤阈值的闪烁

图14. 高能物理学中用的(a) 锗酸铋和(b) 钨酸铅晶体。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196

Research Engineering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晶体,特别适合在低温条件下应用。早期研究发现,其前驱体CdO 挥发明显,影响了高质量的CWO 晶体的生长。近年来,随着晶体生长技术的提高,已可通过布里奇曼法生长尺寸为?40 mm ×70 mm 的高质量CWO 晶体,使其得到广泛应用,并被选为宇宙重粒子的检测材料,旨在证明粒子间存在微弱的相互作用(WIMP) [96]。钨酸锌 (ZnWO 4) 具有高密度和高发光效率,可用于检测α、β、2β衰减和暗物质[97],目前,尺寸大于?50 mm ×100 mm 的钨酸锌晶体已通过布里奇曼法生长。

铝酸盐晶体,包括LuAP:Ce 、GdAP:Ce 、YAG:Ce 和YAP:Ce 等,具有温度稳定性高的优势,可用于石油勘探和其他高温系统。YAP:Ce 输出光强大 (四倍于锗酸铋) ,衰减时间短 (27 ns) ,是重要的新型闪烁晶体,其密度为5.4 g·cm –3,主发光高峰在366 nm ,符合光电探测器的要求,低有效原子序数 (Z eff = 39) 使其可有效监测Y 射线和软X 射线。大于?100 mm 的YAP:Ce 晶体可采用熔液法和温梯法生长[98]。

近年来,也涌现了如Ce:Lu 1.6Y 0.4SiO 5 (Ce:LYSO)、LaBr 3之类的新型闪烁晶体,并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其中,硅酸钇镥晶体 (LYSO) 具有高光输出、高密度、快衰减和高能量分辨率的优势,在核物理和核医学等系列急需提高时空分辨率和能量分辨率的辐射检测中成为了理想的备选材料,目前已通过提拉法获得?60 mm ×110 mm 的LYSO 晶体。表2为锗酸铋与硅酸钇镥晶体的性能对比,可看出,硅酸钇镥晶体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掺铈溴化镧 (Ce:LaBr 3) 属于 P63/m 空间群,熔点为772 °C ,可实现3 %的高能量分辨率,可用于非破坏性检测各种辐射,在众多领域特别是反恐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该晶体可用改进的布里奇曼方法在完全干燥的条件下使用石英坩埚生长[99, 100]。

表2. 锗酸铋与硅酸钇镥晶体属性的对比

Properties BGO LYSO Density (g .cm –3)7.137.3Melting point (°C)10502047Index of refraction 2.15 1.82Radiation length (cm) 1.10 1.16Attenuation (cm –1)0.960.87Decay constant (ns)30050Light yield (%) Nal (Nl)2575Photofraction (%)

4030Energy resolution (511 keV, %)1620Radioactivity

No

Yes

2.5?弛豫铁电单晶体

铁电体/压电晶体是精密仪器制造、传感器、转换器

和谐振器的关键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资源和环境保护、医疗诊断、航空航天和防卫等众多领域,特别是可满足电机设备需求的新型铁电体/压电材料更是本领域的急需 [101, 102]。

20世纪60年代Smolensky 发现了弛豫铁电体 Pb(Mg 1/3Nb 2/3)O 3 (PMN) [103]。1997年,Park 和Shrout 从PbO 中生长了弛豫铁电单晶体Pb(Zn 1/3Nb 2/3)O 3-PbTiO 3 (PZN-PT 或PZNT) 和Pb(Mg 1/3Nb 2/3)O 3-PbTiO 3 (PMN-PT 或PMNT) [104],并发现这两类晶体呈现出高密度压电特性 (d 33 > 2000 pC·N –1,k 33 = 92 %,远远高出常见的锆钛酸铅系材料:d 33 = 600 pC·N –1和k 33 = 70 %) [105]。这一发现被认为是本领域近五十年来最重要的突破[106],引

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其中美国海军研究院 (ONR) 曾拨款约1亿美元用于PMNT 单晶体生长和其相应设备研制,目前晶体已用于EO 和IR 波段声光探测器[107–111],而弛豫铁电体不同效应的复合也为开发多功能材料和器件提供了可能性[112, 113]。

近十年来,我国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为代表的研究机构推动了弛豫铁电单晶的研究和应用,其基础为大尺寸和高质量的晶体,其目标是取代传统的压电换能器 (PZT) 陶瓷,应用于下一代的高性能装置,如超声换能器和传感器等。

该类材料的高温相不稳定,晶体生长过程易出现杂相,使其生长极为困难。基于高温下铌锌酸铅–钛酸铅和铌镁酸铅–钛酸铅的相稳定性的研究,人们发现铌镁酸铅–钛酸铅的钙钛矿相在高温下能够稳定存在。铌镁酸铅–钛酸铅可以通过助熔剂法获得。人们通过晶体生长技术的改进以及对该系列材料相图的研究,突破了弛豫铁电单晶体的生长瓶颈,通过应用改进的布里奇曼法已可从助熔剂中获得了尺寸为?80 mm ×200 mm 的大尺寸、高质量铌镁酸铅–钛酸铅单晶体。

铌镁酸铅–钛酸铅的电学特性和机械特性与压电换能器陶瓷大不相同,目前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探索其压电来源,从而优化晶体特性。最近研究发现,铌镁酸铅–钛酸铅晶体还具有超高热电响应和电光特性。人们可以通过优化该类晶体的综合特性,设计和制造新型超声换能器、磁电传感器和红外探测器,也可促进弛豫铁电晶体应用于下一代电学装置。目前,通过研究其结构与性能间关系,科学家找到了其优异压电性能的来源,并发现添加Pb(In 1/2Nb 1/2)O 3 (PIN) 可有效改变铌镁酸铅–钛酸铅的特性,从而获得了大尺寸高居里温度的Pb(In 1/2Nb 1/2)O 3- Pb(Mg 1/3Nb 2/3)O 3-PbTiO 3 (PIN-PMN-PT 或PIMNT)晶体。PIMNT 晶体除具有优异的压电特性外,还有较高的居里温度 (T c ≥ 190 °C) 、相变温度 (T rt ≥ 110 °C) 和矫顽磁场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197

Research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Engineering

(E c ≈520 V·mm –1) 。掺锰可以降低铌镁酸铅–钛酸铅的介电损耗 (从0.3 %降至0.05 %) 。科学家通过X 射线精细结构分析 (EXAFS) 揭示了介电损耗降低的机理,相关研究也可以降低器件在红外传感和磁传感中介电损耗引起的噪声,从而有效提高传感器的探测能力。

在PMN-26 %PT 晶体还具有高达15.3 × 10–4 Cm –2·K –1

的超高热电系数,该值比压电换能器陶瓷高四倍。由于铁电畴尺寸的减小,热电系数将随着钛酸铅含量的减少而降低,从而在自发极化方向出现较大热电系数和较小介电常数。研究还发现掺锰PMN-26 %PT 晶体的热电优值从15.3×10–5 Pa –1/2增加至40.2×10–5 Pa –1/2,远高于钽酸锂 (LT) 晶体的12.6×10–5 Pa –1/2和压电换能器陶瓷的1.17×10–5 Pa –1/2。相关研究证明掺锰铌镁酸铅–钛酸铅晶体在无制冷红外探测器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最近还发现铌镁酸铅–钛酸铅晶体具有优异线性电光效应 (泡克耳斯效应) 和二阶电光效应 (克尔效应)。PMN-33 %PT 晶体的线性电光系数为182 pm·V –1对应半波电压为202 V ,较传统LiNbO 3晶体高一个数量级。PMN-x PT 晶体在x ≤ 0.08的组分范围内发现其二阶电光系数 (r 11-r 12) 为8.19×10–16 m 2·V –2,远大于掺镧锆钛酸铅陶瓷的2.8×10–16 m 2·V –2。相关研究证明,铌镁酸铅–钛酸铅晶体可能在下一代电光器件中 (如用于高速光通信的光开关和光衰减器) 具有重要的应用。

铌镁酸铅–钛酸铅晶体还有优秀的磁学特性,可用于压电变压器的异质结构磁电 (ME) 复合结构。其磁电系数高达57.3 V·Oe –1,是传统磁电复合结构的50倍。目前,基于该效应已制作出基于铌镁酸铅–钛酸铅的64-像素超声换能器,其带宽比压电换能器高20 %;也已研制了掺锰铌镁酸铅–钛酸铅热电红外传感器,其探测能力为2.2×109 cmHz 1/2·W –1,该值比LiTaO 3红外传感器高三倍。相关研究为弛豫铁电晶体在下一代磁电传感器、超声换能器和热电红外探测器等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高T c 和T rt 的弛豫铁电晶体是本领域未来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如具有高T c 和T rt (T c > 180 °C ,T rt > 110 °C)的x Pb(Mg 1/3Nb 2/3)O 3-y Pb(In 1/2Nb 1/2)O 3-z PbTiO 3(PIMNT)可应用于高灵敏度和高能量密度压电换能器[114]。相关研究正在进行。

2.6?碳化硅晶体

以硅 (Si) 和砷化镓 (GaAs) 为代表第一代和第二代

半导体晶体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微电子和光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应半导体装置仅适用于200 °C 以下。碳化

硅具有多种晶型,常见的有β和α碳化硅两种,其中, β碳化硅具有立方结构,在大约1600 °C 温度下形成;α碳化硅具有六方结构,在这一体系中存在着百余种不同多型体 (如4H 、15R 、6H 等)。高温下,β碳化硅可以缓慢转化为α碳化硅。4H 碳化硅可在2000 °C 下生长,而15R 和6H 碳化硅需在2100 °C 以上生长。6H 碳化硅晶体在2200 °C 以上也具有较高稳定性,在工业中可广泛应用。

由于碳化硅的晶格参数与氮化镓的晶格参数完全匹配,碳化硅成为激光二极管 (LD) 和发光二极管 (LED) 的衬底材料之一,但价格相对较高。近几年,随着蓝宝石晶体行业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氮化镓衬底的主要材料。目前,基于其宽带隙 (硅带隙的3倍) 、高热导率 (硅热导率的3.3倍,砷化镓热导率的10倍) 、大迁移率 (硅迁移率的2.5倍) 和高损伤阀值 (硅损伤阀值的10倍,砷化镓损伤阀值的5倍) ,碳化硅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和电学行业,特别是在高温应用领域。

过去二十年,我国在碳化硅晶体生长及器件应用方面取得巨大突破。目前,已经采用物理气相沉积 (PVD) 技术获得了直径为6英寸 (约150 mm) 的高质量碳化硅

晶体 (见图15) 。而4英寸的碳化硅单晶体和“开盒即用”晶片在我国也已实现商品化。缺陷 (尤其是微管缺陷) 是碳化硅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2009年,山东大学报道了可通过温场设计和优化生长工艺消除微管缺陷,同时降低6H 碳化硅晶体的温度场,也可以减少其他缺陷 (如沿[1~100]移位和小角晶界) [115]。以碳化硅为衬底,人们已制造出二维电子迁移率为1800 cm 2·(Vs)–1且输出功率为5.5 W·mm –1的高质量GaN/AlGaN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

管 (HEMT) 器件。

3?讨论和结论

功能晶体,特别是光电功能晶体的研究和应用与全固态激光息息相关。目前,玻璃、光纤、陶瓷、激光二

极管、液晶和纳米材料的蓬勃发展,已在某些特定领域

图15.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制备的直径为6英寸 (约150 mm) 的碳化硅晶体。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198

Research Engineering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挑战了传统功能晶体的垄断地位。半导体单晶是重要的功能晶体,而单晶硅是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单晶硅在现代信息时代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人们又发现单晶硅具有多种新用途,如太阳能行业等。作为功能晶体,硅还在不同领域展现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高科技产业的关键材料。

大尺寸和高质量是晶体的主要目标,相应的需求也促进了晶体生长技术的发展。功能晶体正朝着“复合化”“功能器件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全固态激光“拓展波长”“超快”“超强”的发展趋势。在激光晶体领域,高质量、大尺寸和高热导率的激光晶体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在非线性晶体领域,除深紫外激光晶体外,红外乃至太赫兹波段的非线性光学晶体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新型闪烁晶体、压电晶体、铁电晶体、电光晶体和其他功能晶体也是国际科技界研究的重点。

从20世纪80年代起,非线性光学晶体迅猛发展并实现了商品化,开启了相应的晶体和器件市场,使非线性光学晶体得到广泛应用。最近,闪烁晶体的成功应用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激光自倍频晶体研究的突破也推动了该类晶体的商品化;铁电铌镁酸铅–钛酸铅晶体和相关弛豫铁电体的发展和应用也是该功能晶体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几年,我们将继续探索晶体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发展晶体设计模型,寻找和设计新功能晶体,拓展功能材料学科。晶体生长技术和设备的革新也是本领域发展的关键。晶体生长不是单一的过程,涉及原料制备、晶体后处理、晶体切割、加工以及器件应用多个环节,每一环节均影响晶体的质量和应用,而晶体物理性能的测试和评估更是器件应用的关键。相关研究复杂而任重道远。

晶体结构和组分是晶体功能的来源,晶体生长和设计理论是晶体探索和应用的指导,晶体生长方法和设备的革新是获得大尺寸、高质量晶体的基础。相关研究也涉及相关领域的革新和发展,如晶体原材料的制备、加工技术和工艺、涂层等;而与半导体行业的结合,也可能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晶体在高科技领域起着关键核心作用,晶体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

目前,相关研究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1) 晶体结构和晶体特性之间的关系,功能效应的

来源;

(2) 功能晶体的设计和计算机模拟;(3) 晶体生长动力学过程;

(4) 晶体生长条件与晶体质量的关系;(5) 晶体多功能间的耦合和交互研究。

致谢

本论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 (51372139) 的支持,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包括周世斌、杭寅、胡章贵、张国春、杨春晖、叶宁、罗豪甦和任国浩等众多同行的帮助和建议,对此我们深表谢意。

Compliance with ethics guidelines

Jiyang Wang, Haohai Yu, Yicheng Wu, and Robert Boughton declare that they have no conflict of interest or financial con -flicts to disclose.

References

1. T. H. Maiman. Stimulated optical radiation in ruby. Nature , 1960, 187(4736):

493–4942. W. Koechner. Solid-State Lasers Engineering . W. Sun, Z. W. Jiang, G. X. Cheng, trans.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2 (in Chinese)

3.

J. E. Geusic, H. M. Marcos, L. G. Van Uitert. Laser oscillations in Nd-doped yt-trium aluminum, yttrium gallium and gadolinium garnets. Appl. Phys. Lett., 1964, 4(10): 182–184

4.

A. Kruusing. Underwater and water-assisted laser processing: Part 2—Etching, cutting and rarely used methods. Opt. Lasers Eng., 2004, 41(2): 329–352

5. B. Jiang, Z. Zhao, G. Zhao, J. Xu. Thin disk solid state lasers and heat capacity

solid state lasers. Laser & Optoelectronics Progress , 2006, 43(3): 3–8 (in Chinese) 6. A. Heller. Efficiently changing the color of laser light. S&TR , 2006-10-1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str/Oct06/Ebbers.html

7. H. Yin, P. Deng, F. Gan. Defects in YAG:Yb crystals. J. Appl. Phys., 1998, 83(7):

3825–3828

8. J. Dong, A. Shirakawa, K. Ueda, J. Xu, P. Deng. Efficient laser oscillation of

Yb:Y 3Al 5O 12 single crystal grown by temperature gradient technique. Appl. Phys. Lett., 2006, 88(16): 161115

9. Y . H. Peng, Y . X. Lim, J. Cheng, Y . Guo, Y . Y . Cheah, K. S. Lai. Near fundamental mode 1.1 kW Yb:YAG thin-disk laser. Opt. Lett., 2013, 38(10): 1709–171110. J. Brons, et al. Energy scaling of Kerr-lens mode-locked thin-disk oscillators. Opt.

Lett., 2014, 39(22): 6442–6445.

11. X. Liang, et al. Parasitic lasing suppression in high gain femtosecond petawatt

Ti:sapphire amplifier. Opt. Express , 2007, 15(23): 15335–15341

12. V . Yanovsky, et al. Ultra-high intensity-300-TW laser at 0.1 Hz repetition rate. Opt.

Express , 2008, 16(3): 2109–2114

13. Z. Wang, C. Liu, Z. Shen, Q. Zhang, H. Teng, Z. Wei. High-contrast 1.16 PW

Ti:sapphire laser system combined with a doubled chirped-pulse amplification scheme and a femtosecond optical-parametric amplifier. Opt. Lett., 2011, 36(16): 3194–3196

14. T. J. Yu, S. K. Lee, J. H. Sung, J. W. Yoon, T. M. Jeong, J. Lee. Generation of

high-contrast, 30 fs, 1.5 PW laser pulses from chirped-pulse amplification Ti:sap -phire laser. Opt. Express , 2012, 20(10): 10807–10815

15. Y . Chu, et al. High-contrast 2.0 Petawatt Ti:sapphire laser system. Opt. Express ,

2013, 21(24): 29231–29239

16. V. Chvykov, K. Krushelnick. Large aperture multi-pass amplifiers for high peak

power lasers. Opt. Commun., 2012, 285(8): 2134–2136

17. H. Kiriyama, et al. Temporal contrast enhancement of petawatt-class laser pulses.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199

Research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Engineering Opt. Lett., 2012, 37(16): 3363–3365

18. D. B. Joyce, F. Schmid. Progress in the growth of large scale Ti:sapphire crystals

by the heat exchanger method (HEM) for petawatt class lasers. J. Cryst. Growth , 2010, 312(8): 1138–1141

19. A. Nehari, et al. Ti-doped sapphire (Al 2O 3) single crystals grown by the Kyro-poulos technique and optical characterizations. Cryst. Growth Des., 2011, 11(2): 445–448

20. S. F. Shao,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crystal growth by

czochralski method. J. Synth. Cryst., 2005, 34(4): 687–692 (in Chinese)

21. R. Peters, C. Kr?nkel, K. Petermann, G. Huber. Broadly tunable high-power

Yb:Lu 2O 3 thin disk laser with 80% slope efficiency. Opt. Express , 2007, 15(11): 7075–7082

22. N. S. Prasad, et al. Recent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odymium-doped ce-ramic yttria. IEEE J. Sel. Top. Quant., 2007, 13(3): 831–837

23. G. Boulon, et al. Search of optimized trivalent ytterbium doped-inorganic crystals

for laser applications. J. Alloy. Compd., 2002, 341(1–2): 2–7

24. R. H. Hoskins, B. H. Soffer. Stimulated emission from Y 2O 3:Nd 3+. Appl. Phys.

Lett., 1964, 4(1): 22–23

25. L. Fornasiero, E. Mix, V . Peters, E. Heumann, K. Petermann, G. Huber. Efficient

laser operation of Nd:Sc 2O 3 at 966 nm, 1082 nm and 1486 nm. In: OSA Trends in Optics and Photonics Vol.26 Advanced Solid-State lasers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99). Boston, MA, US, 1999: 249–251

26. L. Fornasiero, E. Mix, V . Peters, K. Petermann, G. Huber. New oxide crystals for

solid state lasers. Cryst. Res. Technol., 1999, 34(2): 255–260

27. K. Petermann, et al. Highly Yb-doped oxides for thin-disc lasers. J. Cryst. Growth ,

2005, 275(1–2): 135–140

28. P. Klopp, V . Petrov, U. Griebner, K. Petermann, V . Peters, G. Erbert. Highly effi -cient mode-locked Yb:Sc 2O 3 laser. Opt. Lett., 2004, 29(4): 391–393

29. C. R. E. Baer, et al. Femtosecond Yb:Lu 2O 3 thin disk laser with 63 W of average

power. Opt. Lett., 2009, 34(18): 2823–2825

30. C. R. E. Baer, et al. Femtosecond thin-disk laser with 141 W of average power.

Opt. Lett., 2010, 35(13): 2302–2304

31. L. Hao, et al. Spectroscopy and laser performance of Nd:Lu 2O 3 crystal. Opt. Ex-press , 2011, 19(18): 17774–17779

32. J. R. O’Conner. Unusual crystal-field energy levels and efficient laser properties of

YVO 4:Nd. Appl. Phys. Lett., 1966, 9(11): 407–409

33. P. A. Studenikin, A. I. Zagumennyi, Y. D. Zavartsev, P. A. Popov, I. A. Shcher-bakov. GdVO 4 as a new medium for solid-state lasers: Some opt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crystals doped with Cd 3+, Tm 3+, and Er 3+ ions. Quantum Electron., 1995, 25(12): 1162–1165

34. C. Maunier, J. L. Doualan, R. Moncorgé, A. Speghini, M. Bettinelli, E. Cavalli.

Growth,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and laser performance of Nd:LuVO 4, a new infrared laser material that is suitable for diode pumping. J. Opt. Soc. Am. B , 2002, 19(8): 1794–1800

35. B. Yao, et al. Crystal growth and laser performance of neodymium-doped scandium

orthovanadate. J. Cryst. Growth , 2010, 312(5): 720–723

36. J. Liu, et al. Pulse energy enhancement in passive Q -switching operation with a

class of Nd:Gd x Y 1–x VO 4 crystals. Appl. Phys. Lett., 2003, 83(7): 1289–129137. H. Yu, et al. Enhancement of passive Q -switching performance with mixed Nd:Lu x-Gd 1–x VO 4 laser crystals. Opt. Lett., 2007, 32(15): 2152–2154

38. P. P. Yaney, L. G. DeShazer. Spectroscopic studies and analysis of the laser states

of Nd 3+

in YVO 4. J. Opt. Soc. Am., 1976, 66(12): 1405–1414

39. W. Li, E. Shi, W. Zhong, Z. Yin. Anion coordination polyhedron growth unit

theory mode and crystal morphology. J. Synth. Cryst., 1999, 28(2): 117–125 (in Chinese)

40. M. Wei, G. Li, Y . Zhu, X. Wu, Z. Yu, S. Teng. Raw material synthesis of yttrium

vanadate crystals (Nd 3+:YVO 4:YVO 4). J. Synth. Cryst., 1998, 27(2): 178–181 (in Chinese)

41. X. Meng, L. Zhu, H. Zhang, C. Wang, Y . T. Chow, M. Lu. Growth, morphology

and laser performance of Nd:YVO 4 crystal. J. Cryst. Growth , 1999, 200(1–2): 199–203

42. P. Shi, D. Li, H. Zhang, Y . Wang, K. Du. An 110 W Nd:YVO 4 slab laser with high

beam quality output. Opt. Commun., 2004, 229(1–6): 349–354

43. L. Cui, et al. 880 nm laser-diode end-pumped Nd:YVO 4 slab laser at 1342 nm. La-ser Phys., 2011, 21(1): 105–107

44. J. J. Zayhowski, C. Dill Iii. Coupled-cavity electro-optically Q -switched Nd:YVO 4

microchip lasers. Opt. Lett., 1995, 20(7): 716–718

45. D. Nodop, J. Limpert, R. Hohmuth, W. Richter, M. Guina, A. Tünnermann.

High-pulse-energy passively Q -switched quasi-monolithic microchip lasers operat-ing in the sub-100-ps pulse regime. Opt. Lett., 2007, 32(15): 2115–2117

46. H. Lin, J. Li, X. Liang. 105 W, <10 ps, TEM 00 laser output based on an in-band

pumped Nd:YVO 4 Innoslab amplifier. Opt. Lett., 2012, 37(13): 2634–263647. H. Zhang, et al. Growth of new laser crystal Nd:LuVO 4 by the Czochralski method.

J. Cryst. Growth , 2003, 256(3–4): 292–297

48. J. Liu, et al. Continuous-wave and pulsed laser performance of Nd:LuVO 4 crystal.

Opt. Lett., 2004, 29(2): 168–170

49. W. K. Jang, Q. Ye, J. Eichenholz, M. C. Richardson, B. H. T. Chai.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in Yb doped YCa 4O(BO 3)3. Opt. Commun., 1998, 155(4–6): 332–33450. D. Vivien, F. Mongel, G. Aka, A. Kahn-Harari, D. Pelenc. Neodymium-activated

Ca 4GdB 3O 10 (Nd:GdCOB): A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 exhibiting both laser and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Laser Phys., 1998, 8(3): 759–763

51. Q. Ye, B. H. T. Chai. Crystal growth of YCa 4O(BO 3)3 and its orientation. J. Cryst.

Growth , 1999, 197(1–2): 228–235

52. Z. Wang, K. Fu, X. Xu, X. Sun, H. Jiang, R. Song, J. Liu, J. Wang, Y. Liu, J.

Wei, Z. Shao. The optimum configuration for the third-harmonic generation of 1.064 μm in a YCOB crystal. Appl. Phys. B , 2001, 72(7): 839–842

53. P. Yuan, G. Xie, D. Zhang, H. Zhong, L. Qian. High-contrast near-IR short pulses

generated by a mid-IR optical parametric chirped-pulse amplifier with frequency doubling. Opt. Lett., 2010, 35 (11): 1878–1880

54. G. Aka, et al. Linear- and nonlinear-optical properties of a new gadolinium calcium

oxoborate crystal, Ca 4GdO(BO 3)3. J. Opt. Soc. Am. B , 1997, 14(9): 2238–224755. O. H. Heckl, et al. Continuous-wave and modelocked Yb:YCOB thin disk

laser: First demonstr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Opt. Express , 2010, 18(18): 19201–19208

56. A. Yoshida, et al. Diode-pumped mode-locked Yb:YCOB laser generating 35 fs

pulses. Opt. Lett., 2011, 36(22): 4425–4427

57. J. Y . Wang, H. H. Yu, H. J. Zhang, J. Li, N. Zong, Z. Y . Xu. Progress on the re-search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self-frequency doubling crystals. Progress in Phys., 2011, 31(2): 91–110 (in Chinese)

58. H. Yu, et al . Efficient high-power self-frequency-doubling Nd:GdCOB laser at 545

and 530 nm. Opt. Lett., 2011, 36(19): 3852–3854

59. T. Hahn. The International Tables for Crystallography . Myrtle Beach, SC: Springer

Press, 1983

60. G. Zhang, G. Lan, Y . Wang. Lattice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1 (in Chinese)

61. Z. Hu, Y . Zhao. A method and its apparatus for the large size nonlinear optical crys-tal growth by combination of crucible and seed crystal: CN, 101503819. 2009-08-12 (in Chinese)

62. C. Chen, B. Wu, A. Jiang, G. You. A new type of ultraviolet SHG crystsl—β-BaB 2O 4.

Sci. Sin. Ser. B , 1985, 28(4): 235–243

63. D. N. Nikogosyan. Beta barium borate (BBO). Appl. Phys. A-Mater , 1991, 52(6):

359–368

64. D. Perlov, S. Livneh, P. Czechowicz, A. Goldgirsh, D. Loiacono. Progress in

growth of large β-BaB 2O 4 single crystals. Cryst. Res. Technol., 2011, 46(7): 651–654

65. N. Ye, D. Tang. Hydrothermal growth of KBe 2BO 3F 2 crystals. J. Cryst. Growth ,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200

Research Engineering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2006, 293(2): 233–235

66. C. T. Chen. Recent advances in deep and vacuum-UV harmonic generation with

KBBF crystal. Opt. Mater., 2004: 26(4), 425–429

67. G. Wang, et al. 12.95 mW sixth harmonic generation with KBe 2BO 3F 2 crystal.

Appl. Phys. B-Lasers. O., 2008, 91(1): 95–97

68. C. T. Chen, G. L. Wang, X. Y . Wang, Z. Y . Xu. Deep-UV nonlinear optical crystal

KBe 2BO 3F 2—Discovery, growth, optical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Appl. Phys. B-Lasers. O., 2009, 97(1): 9–25

69. T. Kanai, X. Wang, S. Adachi, S. Watanabe, C. Chen. Watt-level tunable deep ul-traviolet light source by a KBBF prism-coupled device. Opt Express , 2009, 17(10): 8696–8703

70. G. Liu, et al. Development of a vacuum ultraviolet laser-based angle-resolved pho-toemission system with a superhigh energy resolution better than 1 meV . Rev. Sci. Instrum., 2008, 79(2): 023105

71. X. We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Electrically Driven Traveling-Wave

Thermoacoustic Refrigerator in Room Temperature Range . Beijing: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AS, 2006 (in Chinese)

72. C. Chen, et al. Deep UV nonlinear optical crystal: RbBe 2(BO 3)F 2. J. Opt. Soc. Am. B ,

2009, 26(8): 1519–1525

73. H. Dai, C. Chen. Realization methods of laser jamming in helicopter with mid-in-frared lasers. Jour. Sichuan Ordnance , 2011, 32(1): 114–116 (in Chinese)

74. D. Sandy. Electronic Warfare Handbook 2008. Berkshire: The Shephard Press Ltd.,

2008

75. G. A. Verozubova, A. I. Gribenyukov, Y . P. Mironov. Two-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ZnGeP 2. Inorg. Mater., 2007, 43(10): 1040–1045

76. K. T. Zawilski, P. G. Schunemann, S. D. Setzler, T. M. Pollak. Large aperture sin-gle crystal ZnGeP 2 for high-energy applications. J. Cryst. Growth , 2008, 310(7–9): 1891–1896

77. G. A. Verozubova, A. I. Gribenyukov. Growth of ZnGeP 2 crystals from melt. Crys-tallogr. Rep., 2008, 53(1): 158–163

78. Z. Lei, C. Zhu, C. Xu, B. Yao, C. Yang. Growth of crack-free ZnGeP 2 large single

crystals for high-power mid-infrared OPO applications. J. Cryst. Growth , 2014, 389: 23–29

79. S. Wang, et al. Crystal growth and piezoelectric, elastic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novel LiInS 2 crystal. J. Cryst. Growth , 2013, 362: 308–311

80. Q. Yu, Z. Gao, S. Zhang, W. Zhang, S. Wang, X. Tao. Second order nonlinear

properties of monoclinic single crystal BaTeMo 2O 9. J. Appl. Phys., 2012, 111(1): 013506

81. J. Cheng, et al. Synthesis and growth of ZnGeP 2 crystals: Prevention of non-stoi-chiometry. J. Cryst. Growth , 2013, 362: 125–129

82. Y . Li, Z. Wu, X. Zhang, L. Wang, J. Zhang, Y . Wu. Crystal growth and terahertz

wave generation of organic NLO crystals: OH1. J. Cryst. Growth , 2014, 402: 53–59

83. Y . Li, J. Zhang, G. Zhang, L. Wu, P. Fu, Y . Wu.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STMS crystals. J. Cryst. Growth , 2011, 327(1): 127–132

84. X. Lin, G. Zhang, N. Ye.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aGa 4S 7: A new crystal

for mid-IR nonlinear optics. Cryst. Growth Des., 2009, 9(2): 1186–1189

85. J. Yao, et al. BaGa 4Se 7: A new congruent-melting IR nonlinear optical material.

Inorg. Chem., 2010, 49(20): 9212–9216

86. C. Stolzenburg, W. Schüle, I. Zawischa, A. Killi, D. Sutter. 700 W intracavity-fre-quency doubled Yb:YAG thin-disk laser at 100 kHz repetition rate. In: W. A. Clark-son, N. Hodgson, R. K. Shori, eds. Proceedings of SPIE 7578, Solid State Lasers XIX: Technology and Devices . San Francisco, CA, USA, 2010: 75780A

87. G. D. Goodno, et al. Investigation of β-BaB 2O 4 as a Q switch for high power appli-cations. Appl. Phys. Lett., 1995, 66(13): 1575–1577

88. C. Stolzenburg, A. Giesen, F. Butze, P. Heist, G. Hollemann. Cavity-dumped intra-cavity-frequency-doubled Yb:YAG thin disk laser with 100 W average power. Opt. Lett., 2007, 32(9): 1123–1125

89. M. Roth, N. Angert, M. Tseitlin. Growth-dependent properties of KTP crystals and

PPKTP structures. J. Mater. Sci-Mater. El., 2001, 12(8): 429–436

90. M. Roth, M. Tseitlin, N. Angert. Oxide crystals for electro-optic Q -switching of

lasers. Glass Phys. Chem., 2005, 31(1): 86–95

91. Yu. V . Shaldin, S. Matyjasik, M. Tseitlin, M. Roth.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pyro -electric properties of actual RbTiOPO 4 single crystal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4.2–300 K. Phys. Solid State, 2008, 50(7): 1315–1312

92. M. Roth, M. Tseitlin. Growth of large size high optical quality KTP-type crystals. J.

Cryst. Growth , 2010, 312(8): 1059–1064

93. J. Y . Wang, et al. Progress of the electro-optic crystal research and the symmetry

dependence of electro-optic effect. Progress in Phys., 2012, 32(1): 33–56 (in Chi-nese)

94. L. Wang, X. Cai, J. Yang, X. Wu, H. Jiang, J. Wang. 520 mJ langasite electro-opti-cally Q -switched Cr, Tm, Ho:YAG laser. Opt. Lett., 2012, 37(11): 1986–198895. L. Wang, et al. 2.79 m high peak power LGS electro-optically Q -switched Cr,

Er:YSGG laser. Opt. Lett., 2013, 38(12): 2150–2152

96. M. Kiefer, F. Pr?bst, G. Angloher, I. Bavykina, D. Hauff, W. Seidel. Glued CaWO 4

detectors for the CRESST-II experiment. Opt. Mater., 2009, 31(10): 1410–141497. H. Kraus, et al. ZnWO 4 scintillators for cryogenic dark matter experiments. Nucl.

Instrum. Meth. A , 2009, 600(3): 594–598

98. J. Chen, G. Zhao, D. Cao, S. Zhou. Color center of YAlO 3 with cation vacancies.

Curr. Appl. Phys., 2010, 10(2): 468–470

99. Q. Gui, C. Zhang, M. Zhang, L. Hang, Z. Fang, Y . Ge. Study on crystal growth and

scintillation properties of large-size CeCl 3 doped LaBr 3 crystal. Nuclear Electronics & Detection Technology , 2011, 31(11): 1195–1197, 1249 (in Chinese)

100. Y . Zhang, M. Luo. Study on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LaBr 3 detector. Nuclear

Electronics & Detection Technology , 2013, 33(2): 188–190 (in Chinese)

101. Z. Ye. Relaxor ferroelectric Pb(Mg 1/3Nb 2/3)O 3: Properties and present understand-ing. Ferroelectrics , 1996, 184(1): 193–208

102. D. Viehland. Symmetry-adaptive ferroelectric mesostates in oriented Pb(BI 1/3BII 2/3)

O 3-PbTiO 3 crystals. J. Appl. Phys., 2000, 88(8): 4794–4806

103. G. A. Smolensky. Physical phenomena in ferroelectrics with diffused phase transi-tion. J. Phys. Soc. Jpn , 1970, 28(Suppl.): 26–37

104. S. E. Park, T. R. Shrout. Ultrahigh strain and piezoelectric behavior in relaxor

based ferroelectric single crystals. J. Appl. Phys., 1997, 82(4): 1804–1811

105. K. Saitoh, Y . Ishimaru, H. Fuke, Y . Enomoto. A model analysis for current-voltage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conducting weak links. Jpn. J. Appl. Phys., 1997, 36(Part 2, No. 3A): L272–L275

106. L. Liu, et al. Dielectric, ferroelectric, and pyroelectric characterization of Mn-doped 0.74Pb(Mg 1/3Nb 2/3)O 3–0.26PbTiO 3 crystals for infrared detection applica-tions. Appl. Phys. Lett., 2009, 95(19): 192903

107. A. Borisevich, et al. Lead tungstate scintillation crystal with increased light yield

for the PANDA electromagnetic calorimeter. Nucl. Instrum. Meth. A , 2005, 537(1–2): 101–104

108. S. Saitoh, M. Izumi, Y. Yamashita, S. Shimanuki, M. Kawachi, T. Kobayashi.

Piezoelectric single crystal, ultrasonic probe, and array-type ultrasonic probe: US, 5402791A, 1995-04-04

109. B. Ren, S. W. Or, X. Zhao, H. Luo. Energy harvesting using a modified rectangular

cymbal transducer based on 0.71Pb(Mg 1/3Nb 2/3)O 3–0.29PbTiO 3 single crystal. J. Appl. Phys., 2010, 107(3): 034501

110. N. Neumann, M. Es-Souni, H. Luo. Application of PMN-PT in pyroelectric detec-tors. In: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Applica-tions of Ferroelectrics . Xi’an, China, 2009: 1–3

111. Y . Wang, S. W. Or, H. L. W. Chan, X. Zhao, H. Luo. Magnetoelectric effect from

mechanically mediated torsional magnetic force effect in NdFeB magnets and shear piezoelectric effect in 0.7Pb(Mg 1/3Nb 2/3)O 3–0.3PbTiO 3 single crystal. Appl. Phys. Lett., 2008, 92(12): 123510

112. H. Luo, G. Xu, H. Xu, P. Wang, Z. Yin. Compositional homogeneity and electrical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201

Research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lead magnesium niobate titanate single crystals grown by a modified bridgman technique. Jpn. J. Appl. Phys., 2000, 39(Part 1, No. 9B): 5581–5585113. P. Yu, et al. Growth and pyroelectric properties of high Curie temperature relax-or-based ferroelectric Pb(In 1/2Nb 1/2)O 3–Pb(Mg 1/3Nb 2/3)O 3–PbTiO 3 ternary single crystal. Appl. Phys. Lett., 2008, 92(25): 252907

114. B. Gao, G. L. Yu, J. B. Li.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two-di-mensional solid/fluid phononic crystals. J. Synth. Cryst., 2010, 39(3): 680–686115. Y. Gao, et al. Evolution and structure of low-angle grain boundaries in 6H-SiC

single crystals grown by sublimation method. J. Cryst. Growth , 2010, 312(20): 2909–2913

中国现当代诗歌流派及发展简介

中国现当代诗歌流派及发展简介 中国诗歌,自“三百篇”、楚辞、汉魏六朝至唐代,各种形式都很完备。在文言的范围内,几千年创造的文体已尽无遗。元明清时期,感时恨别、寄赠唱和、借景抒情、天人感应、五言七言、比兴对仗等内容和手法难出新意。特别是晚清,盛行拟古的形式主义诗风。不少诗人模仿着古人的语言和意境,无病呻吟,专讲音韵格律、卖弄生涩典故,使诗歌远离时代人生,艺术上无甚新意,严重阻碍着诗歌的发展。 至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中国文学开始与西欧、日本文学接触,以梁启超、黄遵宪等为代表发起“诗界革命运动”,主张“旧风格含新意境”的理论,仍没能摆脱旧诗的束缚。1917年,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诗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其后,周作人、康白情、俞平伯、刘大白、朱自清等人竞相尝试,李大钊、鲁迅、陈独秀也写新诗,形成了体现文学革命最初实绩的“五四”新诗运动。他们因在否定旧诗、探索新诗、致力于诗的自由化、白话化方面显出共同的有意的努力,且在诗歌风格方面有一致之处,我们将其称为初期白话诗派。 ○胡适的《尝试集》( 1920年3月出版)是中国的第一部白话新诗。俞平伯的《冬夜》(1922年出版)是继《尝试集》、《女神》( 1921年8月出版)之后的第三部个人诗集。 ○代表作: 《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卖布谣》《田主来》(刘大白)、《三弦》《月夜》(沈尹默)、《草儿在前》《别少年中国》《鸭绿江以东》(康白情)、《小河》(周作人)。 初期浪漫主义诗派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

光子晶体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光子晶体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摘要:光子晶体是一种介电常数不同的,是人工设计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介质材料排列的一维·二维或三维周期结构的晶体。一维光子晶体已得到实际应用,三维光子晶体仍处于实验室实验阶段。由于光子晶体有带隙和慢光等优良特性,所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光子晶体物理基础材料制备应用 1、物理基础 (1)1987年,E.Y allonovitch 和S.John在研究抑制自发辐射和光子局域时提出光子这概念。概念提出后,其研究经历了一个从一维、二维到三维的过程,并将带隙不断向短波方向推进。微波波段的逞隙常称为电磁带隙(ElectromagneticBand-Gap,简称为EBG),光子晶体的引入为微波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光子晶体完全依靠自身结构就可实现带阻滤波,且结构比较简单,在微波电路、微波天线等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而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所以从事光子晶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光子晶体是指具有光子带隙(Photonic Band-Gap,简称为PBG)特性的人造周期性电介质结构,有时也称为PBG结构。所谓的光子带隙是指某一频率范围的波不能在此周期性结构中传播,即这种结构本身存在“禁带”。这一概念最初是在光学领域提出的,现在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微波与声波波段。由于这种结构的周期尺寸与“禁带”的中心频率对应的波长可比拟,所以这种结构在微波波段比在光波波段更容易实现。相比一维二维光子晶体只能产生方向禁带,三维光子晶体能产生全方向的禁带,具有更普遍的实用性。 2、光子晶体的原理 (1)什么是光子晶体 光子晶体是指具有光子带隙的周期性介电结构材料,所谓光子带隙是由于介电常数不同的材料在空间周期性排列导致介电常数的空间周期性,使得光折射率产生周期性分布,光在其中传播时产生能带结构,在带隙中的光子频率被禁止传播,因此称光子禁带,具有光子禁带特征的材料称光子晶体。 (2)光子晶体的特性 根据固体物理的理论知识,在电子晶体中,由原子排布的晶格结构产生的周期性势场会对其中的运动电子形成调制。类似于电子晶体的一些特性,光子晶体中由于介电常数的空间周期分布带来的调制作用,所以也会形成光波的的带状分布,出现不连续的光子能带,能带的间隙称为光子禁带。禁带中对应频率的光波不能被传播。 光子禁带是光子晶体的两个重要特征之一,它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光子局域。按照形成光子晶体结构的介电材料的空间周期性,可将其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光子晶体。对于一维的光子晶体来说,由于介电材料只在一个空间方向上周期排列,所以只能在这一方向上产生光子禁带。对于二维光子晶体来说,由于介电常数在两个空间方向上均具有周期分布,所以产生的光子禁带位于这两个方向或这两个波矢交面上。三维光子晶体具有全方位的周期结构,可在所有方向上产生光子禁带。产生的光子禁带又分完全带隙和不完全带隙。在具有完全带隙的光子晶体中,落在光子禁带中的光在任何方向都不能传播,而在具有不完全带隙的光子晶体中,光波只是在某些方向上被禁止。

综述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

光子晶体的最新研究进展 (学号:SA12231016 姓名:陈飞虎) 摘要: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是在1987年由S.john[1]和E.Yablonovitch[2]分别独立提出,是由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周期性排列而成的人工微结构。在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当中,光子晶体已在光通信技术、材料科学和激光与光电子学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进展。本文阐述了光子晶体在各方面所取得的相应进展,并探讨光子晶体在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状况。 关键词:光子晶体研究进展 1 引言 自光子晶体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它就成为各个学科领域的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s)材料又称为光子带隙(Photonic band gap,PBG)材料,指介电常数(折射率)周期性变化的材料。电子在固态晶体的周期性势垒下能形成电子带隙,光子晶体的周期性晶格对光的布拉格散射可以形成光子带隙, 频率处在光子带隙中的光被禁止进入光子晶体。若光子晶体中某个地方不满足周期性,即引入了缺陷,禁带中就会出现缺陷态,缺陷态具有很高的光子态密度。采用各种材料,设计不同的光子晶体结构和引入不同的缺陷类型以及缺陷组合,可以制作出功能和特性各异的微纳光子器件。因光子晶体具有光子带隙和光子局域两大优越特点,所以它在发光二极管、多功能传感器、光通讯、光开关、光子晶体激光器等现代高新技术领

域[3-4]有着广泛应用。当前所制备的光子晶体大多不可调,但对于可调制光子晶体的带隙可以调控,电介质的折射率和光子晶体的晶格常数决定了光子带隙的宽度和位置,故改变外部环境,如加电场、磁场、压力或温度等,均能对光子禁带进行调制。因此可调控的光子晶体成为各个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2 光通信技术方向的研究进展 传统波导利用的是全内反射原理,当波导弯曲较大时,电磁波在其中的传播不再符合全反射原理,以至于弯曲损耗较大。而光子晶体波导采用的是不同方向缺陷模共振匹配原理,因而光子晶体波导不受转角限制,有着极小的弯曲损耗。理论上,当波导弯曲 90°时,传统波导会有 30%的损失,而光子晶体波导的损耗只有 2%[5]。另外,光子晶体波导的尺度可以做得很小,达到波长量级;因此,光子晶体波导不仅在光通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在未来大规模光电集成、光子集成中也将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光子晶体光纤(PCF) 由于它的包层中二维光子晶体结构能够以从前没有的特殊方式控制纤芯中的光波,使其具有诸多优异的光学特性,如无截止单模传输特性、可调节的色散特性、高双折射特性、大模面积和高非线性特性等,因此PCF的研究一直是光通信和光电子领域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目前,世界各国对PCF的研究如火如荼,在PCF的色散、带隙、非线性特性及应用方面均有了长足进展。PCF的

无机闪烁晶体

无机闪烁晶体、塑料闪烁体简介 无机闪烁晶体、塑料闪烁体简介 一无机闪烁晶体 1 闪烁晶体与辐射探测 X射线、CT、核医学放射性核素成像、环境辐射监测、高能射线探测,其原理都是利用光子流作为射线源,射线穿透人体或物质,再从人体或物质中发射出来或射线直接被探测器接收而形成影像。所以探测器系统对射线的接收程度就成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常用的技术有:气体电离室探测、半导体材料探测、闪烁晶体探测等。而闪烁晶体因其固有的吸收射线辐射发光的特性就成为测量射线能量和强度的良好材料。无机闪烁晶体主要应用领域有高能物理、核物理、核医学(如XCT、PET以及g相机)、工业应用(工业CT)、地质勘探、石油测井等。闪烁晶体在射线的激发下能发出位于可见光波段的光波,不同的闪烁体最大闪烁发射波长、光产额、闪烁衰减时间、辐射长度、辐照硬度及密度、熔点、硬度、吸潮性等物理性质都有所不同。现实中没有任何一种闪烁体能满足全部使用要求,每种闪烁晶体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使用中需根据具体要求及应用领域选择不同的材料。一般来说无机闪烁晶体用于辐射探测时基本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对探测粒子有较大的阻止本领,使入射粒子在晶体中的损耗量较大,为此闪烁体的密度及有效原子序数应较大。 <2>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及较好的能量分辨率。 <3>在自身发光波段内无吸收,即有较高的透过率。 <4>较短的发光衰减时间(时间分辨好)。 <5>发射光与光探测元件光谱响应相匹配。 <6>较大的辐照硬度(抗辐射损伤)。 <7>较好的热稳定性(发光效率受温度影响小)。 <8>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 <9>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不吸潮)。 现已开发的无机闪烁体如下:NaI(Tl) .CsI. CsI(Na) .CsI(Tl) .LiF(Eu) .CaF2(Eu) .CdF2、 BaF2.CeF3 .BGO(Bi3Ge4O12) .ZWO(ZnWO4) .CWO(CdWO)4 .PWO(PbWO4) .GSO:Ce(Gd2SiO2O5:Ce) .LAP:Ce(LaAlO3:Ce) .YAP:Ce (Y AlO3:Ce).LSO:Ce(Lu2Si2O5:Ce)等。 2 无机闪烁晶体特性及应用领域 NaI和BGO是目前应用较多的闪烁晶体,NaI(Tl)光输出大。对NaI(Tl)光输出的界定是以最早的塑料闪烁体--蒽(C14H10) 来标定,相对于蒽,NaI(Tl)的相对光输出为230%。 NaI(Tl) 晶体密度较低(3.65g/cm3), BGO有较高的密度(7.13g/cm3),但光输出较低(只有NaI(Tl)的8%)。现处于较前沿的闪烁晶体有:GSO(Ce)、YAP (Ce)、LAP(Ce)、LSO(Ce)等。这些晶体光输出较高,如LSO(Ce)约为NaI(Tl)的75%,且衰减时间快、密度高。因其优良的性能,尽管造价昂贵,但仍不失为高能探测的理想材料。 2.1碘化钠NaI(Tl)晶体 NaI(Tl)晶体的发光效率在所有与光电倍增管耦合的闪烁晶体中是最高的,光产额为38000 (光子数/MeVγ),其余晶体的发光效率常以其相对于NaI(Tl)的百分数来表示。NaI(Tl)因具有很高的光产额且受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可在170℃时使用),且成本低廉,所以较早应用于地质勘探及核医学中作为探测X射线、γ射线的敏感元件,迄今仍在广泛使用。 常见有NaI(Tl)单晶及热锻NaI(Tl)闪烁晶体,Table .1为NaI(Tl)单晶及热锻NaI(Tl)闪烁晶体性能。 Table .1 Scintillation Properties of NaI(Tl) and POLYSCIN NaI(Tl) Crystal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1919~1949) 与戏剧、小说散文比较,中国新诗的80年发展是相对薄弱的。小说毕竟还有鲁迅、沈从文、巴金和老舍;戏剧有曹禺、老舍和高行健;这些作家都得到了世界的承认。而诗歌却缺少这样的人物。中国新诗面对两个难以超越的高峰:一是中国古典诗歌,一是西方自莎士比亚以来的诗歌成就。诗歌的存在必须有精粹成熟的民族语言,诗歌与语言联系最为紧密,而现代汉语才产生不到100年,用只发展了100年的尚处于年轻阶段的语言能写出成熟的诗歌来吗?中国新诗就它的超越对象来说是显得稚气了一些,但就其自身发展速度来说确是迅速的,而且是成绩斐然。 中国新诗只80年发展历程——现代文学的30年和当代文学的50年。 现代文学中的30年是新诗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A.第一个10年: 1.尝试中的新诗 胡适是“第一个白话诗人。”他的《尝试集》(1920)是“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个别诗歌具备现代汉语抒情形式,大部分诗歌仍不能摆脱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同期诗人还有俞平伯(《冬夜》)、康白情(《草儿》)、沈尹默(《三弦》)、周作人(《小河》)、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等。 新诗的手法一是“白描”,二是比喻象征。这样早期的白话诗也分为两类,一是运用白描手法的客观写实倾向,一是托物寄兴的现代主义倾向。后者在传统诗歌里并不常见。 2.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郭沫若的《女神》(1921)是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使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让诗的翅膀真正飞腾起来。“五四”时代的自由精神和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都在这本诗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湖畔派诗人”:汪敬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爱情诗合集《湖畔(1922)。 “小诗体”: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流云小诗》。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是形式上的半格律体,处处体现出艺术的节制,后来的闻一多与之相似。 3.新诗的规范化——新月派 如果说《女神》以“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的彻底破坏精神,冲决了传统诗词的格律,新月派则应需而生,它以`北京《晨报副刊》为阵地,闻一多、徐志摩、朱湘、林徽因、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主张“理性节制情感”,闻一多倡导新诗的格律化,提出诗歌的“三美”理论: 音乐美(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绘画美(中国诗画相通理论)、 建筑美(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红烛》、《死水》是他诗歌创作的集中体现。徐志摩是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飞动飘逸的诗情与对形式美追求相结合,使徐志摩总是抓住每首诗特有的“诗感”、“原动的诗意”,寻找相应的诗律。《志摩的诗》是在不断的实验与创造中寻求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 4.早期象征派的诗歌 穆木天提出纯诗的概念,主张诗歌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诗是“内生命的反射”,“是内生活的真实的象征”。其次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说明是散文世界的东西。”李金发的《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是早期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之作。 B.第二个10年: 1.中国诗歌会 是左联领导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继承前一个十年蒋光慈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传统,殷夫为代表。特点:一是反映革命斗争和时代重大事件;二是强调诗歌的意识形态化,诗歌的主体并非诗人自己而是一个战斗集体;三是艺术表现上注重写实。这多少背离了诗歌的本质即个体生命情感的宣泄。 2.后期的新月派

中国近现代诗歌发展史

诗歌发展史(二) 一、现代诗歌的概念 (一)定义 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又称新诗。它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 (二)分期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第二个十年(1927-1937) 第三个十年(1937-1949) 二、第一个十年的诗歌创作 (一)尝试中的新诗 胡适——“第一个白话诗人” 胡适,原名嗣穈,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着名思想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倡导白话、领导新文化运动。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二)开一派诗风的新诗创作 郭沫若——白话诗歌的成熟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生于四川乐山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女神》——以情感的大解放、诗体的大解放宣告诗坛“胡适的时代”的结束,和真正的现代自由体新诗时代的到来。 《天上的市街》 (三)提倡格律的新月派 闻一多——“五四”时期唯一的爱国诗人 闻一多,本名闻家骅,湖北黄冈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1946年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新格律诗理论——走出“绝端的自由”的散文化误区 《七子之歌》 (四)早期象征派的诗歌 三、第二个十年的诗歌创作

(一)左翼诗派 (二)后期的新月派 1.徐志摩 徐志摩,原名徐章垿,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即替他更此名。 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再别康桥》 2.卞之琳 (三)现代派 1.戴望舒 戴望舒,浙江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雨巷》 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是新月派、现代派诗人共同交流的重要场所。 2.废名 废名,原名冯文炳,师从周作人,被视为“京派文学”的鼻祖。 “以禅写诗” 四、第三个十年的诗歌创作 (一)艾青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文学家、诗人。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二)七月诗派 田间,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人。其诗作《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传遍全国,被闻一多称为“擂鼓诗人”、“时代的鼓手”。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这是奴隶!” (三)九叶派 穆旦,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海宁。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 “穆旦现象”:50年代以来,穆旦频受政治运动打击,身心遭到极大摧残,被迫从诗坛上销声匿迹,转而翻译外国诗歌,直到去世。多年以后,才逐渐被重新认识。人们出版他的诗集和纪念文集,举行“穆旦学术讨论会”,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二十世纪中国诗歌大师”排行榜,穆旦名列榜首。

NaI(Tl) 闪烁晶体γ能谱测量

NaI(Tl) 闪烁晶体γ能谱测量 实验人:吴家燕学号:15346036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γ射线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解; 2、掌握NaI(Tl) γ谱仪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3、学会测量分析γ能谱; 4、学会测定γ谱仪的能量分辨率、线性、探测效率曲线; 5、测定未知放射源的能量和活度。 二、实验原理 1、γ谱仪的组成 NaI(Tl)闪烁谱仪由NaI(Tl)闪烁探头(包括闪烁体、光电倍增管、前置放大器)、高压电源以及谱仪放大器、多道分析器、计算机等设备组成。图1 为NaI(Tl)闪烁谱仪装置的示意图。 2、射线与闪烁体的相互作用 当γ射线入射至闪烁体时,发生三种基本相互作用过程:(1)光电效应;(2)

康普顿散射;(3)电子对效应。 图2 为示波器上观察到的单能γ射线的脉冲波形,谱仪测得的能谱图。图3 是137Cs、22Na 和60Co 放射源的γ能谱。图中标出的谱峰称为全能峰。在γ射 线能区,光电效应主要发生在K 壳层。在击出K 层电子的同时,外层电子填补K 层 空穴而发射X 光子。在闪烁体中,X 光子很快地再次光电吸收,将其能量转移给光 电子。上述两个过程是几乎同时产生的,因此它们相应的光输出必然是叠加在一起的,即由光电效应形成的脉冲幅度直接代表了γ射线的能量(而非减去该层电 子结合能)。 3、137Cs 能谱分析 4、闪烁谱仪的性能 能量分辨率

探测器输出脉冲幅度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统计涨落。即使是确定能量的粒子的脉冲幅度,也仍具有一定的分布,其分布示意图如图4 所示。通常把分布曲线极大值一半处的全宽度称半宽度即 FWHM,有时也用表示。半宽度反映了谱仪对相邻脉冲幅度或能量的分辨本领。因为有些涨落因素与能量有关,使用相对分辨本领即能量分辨率η更为确切。一般谱仪在线性条件下工作,故η也等于脉冲幅度分辨率,即 对于一台谱仪来说,近似地有 对于单晶谱仪来说,能量分辨率是以137Cs 的0.662MeV 单能γ射线的光电峰为标准的,它的值一般在8-15%,最好可达6-7%。 能量线性刻度曲线 为检查谱仪的能量线性情况,必须利用一组已知能量的γ放射源,测出它们的γ射线在谱中相应的全能峰位置(或道址),然后,作出γ能量对脉冲幅度(或道址)的能量刻度曲线。这个线性关系可用线性方程表示,即 式中x p 为峰位,即道址;E0 为截距,即零道对应的能量;G 为斜率,即每道对应的能量间隔,又称增益。实验中用的γ核素能量列于表2 中。典型的能量刻度曲线如图5 所示。

中国功能晶体研究进展

185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Engineering 中国功能晶体研究进展 王继扬1*,于浩海1,吴以成2,Robert Boughton3 摘要:功能晶体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材料之一,在当前 信息时代发挥着重要和关键的作用。本文总结了若干功能晶体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中国功能晶体的现状及重大成就和重要应 用,讨论了功能晶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功能材料,激光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闪烁晶体,弛豫型铁电晶体,半导体 1?引言 晶体是具有长程有序的固体材料,功能晶体是力、热、电、磁、光、声等各种能量形式转化的媒介,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材料之一。例如,众所周知的宝石——金刚石晶体由于其极高的硬度、优越的热学和电导性能,掺杂后还有半导体性质,是一种优秀的功能晶体;单晶硅是集成电路的基础,推动了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蓬勃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功能晶体的人工制备始于1900年法国科研工作者生长人工红宝石 (刚玉) 晶体用于制造手表轴承。人工晶体是针对特定需求而专门生长的高纯度和高度完整性单晶体,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人工晶体起着关键作用。 根据主要效应和应用,功能晶体可分成:激光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电光晶体、压电晶体、热释电晶体和闪烁晶体等。此外,大多数半导体晶也具有功能效应,属于功能晶体。目前,功能晶体在众多先进光电子和微电子设备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激光是20世纪四大发明之一,激光晶体是其核心和物质基础,标志着激光器的发展历程。1960年,Maiman 以红宝石晶体 (Cr 3+:Al 2O 3) 为激光介质,发明了首台激光器,标志着激光的产生[1];20世纪70年代,掺钕钇铝石榴石 (Nd:Y AG) 激光晶体首次实现激光输出,推动了中高功率激光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钛宝石 (Ti:Al 2O 3) 激光晶体的发展奠定了可调谐激光器 (范围为660~1100 nm) 和超快、超强激光器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晚期,激光二极管的商业化促进了全固态激光器的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掺钕钒酸钇 (Nd:YVO 4) 晶体生长瓶颈的克服,促进了高效、紧凑全固态激光器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 通常情况下,一种激光器仅发射一种或数种具有特定波长的激光,不同的应用和需求需要不同波长的激光。非线性光学晶体可通过非线性光学效应产生不同波长激光。非线性光学效应是指当激光通过非线性光学介质时,会诱发非线性光学介质的非线性极化,从而产生非线性谐波,如倍频、差频、和频、光参量振荡和光参量产生等。具有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晶体称为非线性光学晶体。 本文概述了中国功能晶体的最新研究进展,涉及激光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 (包括深紫外、可见、红外以及太赫兹波段等) 、闪烁晶体、弛豫铁电体和宽禁带半导体晶体等,并讨论了可能的发展方向。 2?功能晶体现状 2.1?激光晶体 激光晶体是可以通过电泵浦或者光泵浦实现激光输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ystal Material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2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China; 3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Bowling Green, OH 43403-0001, USA * Correspondence author. E-mail: jy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Received 22 June 2015;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28 June 2015; accepted 30 June 2015 ? The Author(s) 2015. Published by Engineering Sciences Press.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 license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licenses/by/4.0/)英文原文:Engineering 2015, 1(2): 192–210 引用本文:Jiyang Wang, Haohai Yu, Yicheng Wu, Robert Bought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Functional Crystals in China. Engineering , DOI 10.15302/J-ENG-2015053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Research

智能制造之闪烁晶体产业发展概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515250.html, 智能制造之闪烁晶体产业发展概况 作者:王莎莎李楠张欢何涛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8年第15期 摘要:闪烁晶体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内部阵列有序的物质,在高能射线通过时可以激发出荧光脉冲。闪烁晶体能探测各种射线,具有密度高、性能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能物理、核物理、放射医学、地质勘探、防爆检测、安全检查、国防装备、无损检测等领域,是精准诊疗、智能制造和安检领域的关键材料之一,其产业规模目前仅次于半导体晶体,成为国际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竞争的前沿。 关键词:闪烁晶体;智能制造;发展概况 中图分类号:TL8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5-0222-02 1 前言 闪烁晶体在高端医疗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可促进全民健康梦更早更好地实现,此外在安检探测和工业CT等方面的应用也是智能制造不可或缺的关键领域,对制造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制造业领域,中国制造正向智能制造转变。本文将综述国内外闪烁晶体产业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情况,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挑战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2 闪烁晶体的发展历程 2.1 卤化物闪烁晶体的发展速度超出氧化物闪烁晶体的发展 几年前,像BGO、PbWO4和LYSO这样的氧化物闪烁晶体一直是人们的关注重点,自从上世纪末荷兰Delft理工大学发现氯化镧和溴化镧等新兴稀土卤化物晶体的闪烁效应以来,世界上掀起了卤化物研究热潮。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又在BaI2的基础上发明了两种新的闪烁晶体Ba2CsI5∶Eu和BaBrI∶Eu,这些新型卤化物晶体尽管性能优良,但都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易潮解,从而给原料合成、晶体的加工和应用等造成许多障碍。 2.2 从单晶块体材料向多晶、薄膜、阵列和纤维材料的发展 闪烁单晶固然性能优良,但存在成本高、各向异性和大尺寸晶体生长比较困难的问题,与之相比,陶瓷和玻璃因具有各向同性、易加工和易于获得大尺寸等优点而成为近几年大家关注的热点。针对氧化物材料熔点高的缺点,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相继开展了闪烁陶瓷的研究,已经能够实现部分体系的工业化生产。最近几年,卤化物闪烁陶瓷、半导体透明陶瓷和具

(整理)闪烁晶体市场概况

闪烁晶体市场概况 闪烁体是指在高能粒子或射线(如X射线、γ射线等)的作用下能够发出脉冲光的物体。它是光电功能材料,被广泛用于高能物理、核物理、空间物理、核医学、地质勘探、安全检查以及国防工业等领域。闪烁体在地球物理探矿中有广泛应用,一般通过60Co发出γ射线,通过另一地方接收到的信号就可以分析矿床情况;在石油勘探方面闪烁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医学领域,利用γ射线制成手术刀,监测γ射线的也是闪烁体;在焊接大型高压容器,宇航设备等无损探伤方面闪烁体也都起着关键作用;在机场安全检查以及货运集装箱的检查中广泛采用闪烁体作为探测器。下图给出了闪烁晶体的产业链及其应用领域。

注: 影像检测医疗器材:如全身正子摄影仪、单光子摄影仪、加马摄影仪、X光摄影仪 医药研究:临床前动物实验摄影仪,如micro-PET、micro-SPECT、micro-CT 农业生技:水果虫害检测、农作物营养吸收与成长等非破坏性检测 工业检测:核能与太阳能等能源工业元件非破坏性检测 安全检测:机场、海关安全检查,货柜安全检查 辐射防护:上述应用区域皆需辐射防护设备,环境监控仪器 图2 LSO:Ce闪烁晶体图片 二、行业基本状况及趋势 目前,闪烁晶体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上升时期。近年来,在高能物理和空间研究、医学成像以及迅猛发展的工业检测和安全检察等众多高技术装备中正在愈来愈多地出现闪烁晶体的身影,闪烁晶体与人们愈走愈近。 国际上,从事闪烁晶体的开发工作的单位很多,如俄罗斯的BTCP,乌克兰的Amcrys-H,法国Crismatec,德国的Korth, Molecular Technology,美国的Bicron,Optovac,Rexon和CTI,英国的Hilger-Crystals,日本的Ohyo Koken Koyo和Shin-EtsuChemical,捷克的Crytur,中国的SIC(上海硅酸盐所)和BGRI(北京玻璃研究院)等。目前,从生产规模上看俄罗斯BTCP和中国上海硅酸盐所处于领先水平。 国内从事闪烁晶体生长和性能研究的单位也很多,但具有批量生产能力的单位却为数不多。近十年来,北京玻璃研究院与上海硅酸盐所联合或各自独立地参与了多项国际高能物理工程,确立了中国在国际闪烁晶体领域的重要地位,并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目前大批量生产的多数大尺寸闪烁晶体都是从熔体中生长的,采用的方法有Czochralski法(晶体提拉法)和Bridgnian-Stockbarger(坩埚下降法)。国外主要采用

光子晶体及其器件的研究进展

深圳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题目光子晶体及其器件的研究进展成绩 专业 课程名称、代码 年级姓名 学号时间2016年12月 任课教师

子晶体及其器件的研究进展 摘要:光子晶体是一种具有光子带隙的新型材料,通过设计可以人为调控经典波的传输。由 于光子晶体具有很多新颖的特性,使其成为微纳光子学和量子光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随着微加工技术的进步和理论的深入研究,光子晶体在信息光学以及多功能传感器等多个学科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光子晶体及其特征,概述了光子晶体器件的设计方法和加工制作流程,论述现阶段发展的几种光子晶体器件,并对光子晶体器件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词:光子晶体;光子晶体的应用;发展趋势 Research progress of photonic crystals and devices Abstract:Photonic crystal is a new material with photonic band gap, which can regulate the transmission of classical wave artificially. Because it has many novel properties of photonic crystal, which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of micro nano Photonics and quantum optics. With the progress of micro machining technology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photonic cryst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information optics and multifunction sensor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hotonic crystal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summarizes the design method and process of the photonic crystal devic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discusses several kinds of photonic crystal devices at this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hotonic crystal devices is prospected. Key words:Photonic crystal; application of photonic crystal; development trend 1引言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随着人们对电子在物质尤其是半导体中运动规律的研究,使得对电子控制能力的增加,从而产生了各种微电子器件以及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推动了电子工业和现代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半导体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半导体技术正向着高速化和高集成化方向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当信息处理的频率和信号带宽越来越高时,通过金属线传输电子会带来难以克服的发热问题和带宽限制;而线宽减小到深纳米尺度时,相邻导线的量子隧穿效应成为电子器件发展的重要瓶颈。这迫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光信息处理技术,并尝试用光器件来替代部分传统电子器件,以突破上述瓶颈限制。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光子器件尺寸降低至微纳米量级,并能与微电子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 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有三种:纳米线波导,表面等离子体和光子晶体。其中,光子晶体具有体积小、损耗低和功能丰富等多种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光子集成材料,称为光子半导体[1],它是1987年才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材料。这种材料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可以如人所愿地控制光子的运动。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光子晶体可以制作全新原理或以前所不能制作的高性能光学器件,在光通讯上也有重要的用途,如用光子晶体器件来替代传统的电子器件,信息通讯的速度快得

晶体学和晶体材料研究的进展

晶体学和晶体材料研究的进展 作者:王皖燕博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激光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走进了崭新的光电子时代;而实现这一巨大变化的物质基础不是别的,正是硅单晶和激光晶体。可以断言,晶体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必将谱写出人类科技文明的新篇章。 一、人类对晶体的认识过程及有关晶体的概念 1.人类对晶体的认识过程 什么是晶体?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这个问题。早在石器时代,人们便发现了各种外形规则的石头,并把它们做成工具,从而揭开了探求晶体本质的序幕。之后,经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晶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规则的外形。 1669年,意大利科学家斯丹诺(Nicolaus Steno)发现了晶面角守恒定律,指出在同一物质的晶体中,相应晶面之间的夹角是恒定不变的。接着,法国科学家阿羽依(Rene Just Hauy)于1784年提出了著名的晶胞学说,使人类对晶体的认识迈出了一大步。根据这一学说,晶胞是构成晶体的最小单位,晶体是由大量晶胞堆积而成的。 1885年,这一学说被该国科学家布喇菲(A.Bravais)发展成空间点阵学说,认为组成晶体的原子、分子或离子是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的,这种排列形成一定形式的空间点阵结构。1912年,德国科学家劳厄(Max van Lane)对晶体进行了X射线衍射实验,首次证实了这一学说的正确性,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2.晶体的概念 具有空间点阵结构的物体就是晶体,空间点阵结构共有14种。例如,食盐的主要成份氯化钠(NaCl)具有面心立方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晶体。此外,许多金属(如钨、钼、钠、常温下的铁等)都具有体心立方结构,因而都属于晶体。 值得注意的是,在晶体中,晶莹透明的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体,如玻璃就不是晶体。这是因为,组成玻璃的质点只是在一个原子附近的范围内作有规则的排列,而在整个玻璃中并没有形成空间点阵结构。 3.天然晶体与人工晶体 晶体分成天然晶体和人工晶体。千百年来,自然界中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晶体,如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这些晶体叫做天然晶体。

中国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颂”诗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的。“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 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棗楚辞。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 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 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上桑》、《羽林郎》,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焦仲卿与刘兰芝相爱至深,因为焦母与刘家的逼迫而分手,以致酿成生离死别的人间惨剧。汉乐府民歌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的最高峰。汉乐府民歌多采用口语化的朴素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故人物形象生动,感情真挚。汉乐府民歌中虽然多数为现实主义的描绘,但许多地方都有着程度不一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一段文字,即表现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 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到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古诗十九首》不是一时一人的作品,诗的内容多叙离别、相思以及对人生短促的感触。长于抒情,善用比、兴手法是《古诗十九首》最大的艺术特色。 汉末建安时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应旸、刘桢)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为后世称作“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三首是汉末战乱现实的写照。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风云人物,其中曹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最高。曹植(19--232)的诗歌内容富于气势和力量,描写细致、词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代表诗作为《赠白马王彪》。建安时代的诗,是从汉乐府发展到五言诗的转变关键,曹植是当时的代表诗人。他的诗受汉乐府的影响,但却比汉乐府有更多的抒情成份。 建安时代之后的阮籍(210--263)是正始时代的代表诗人,他的《咏怀诗》进一步为抒情的五言诗打下基础,他常用曲折的诗句表达忧国、惧祸、避世之意。与阮籍同期的还有嵇康(224--263),他的诗愤世嫉俗,锋芒直指黑暗的现实。他们俩人的诗风基本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 两晋时期的诗歌创作逐渐走上形式主义道路,诗歌内容空泛。继承和发扬“建安风骨”传统,作品内容充实的诗人是左思(250左右--305左右)。他的《咏史诗》八首,借古事讽喻时事,思想性很强,但这类诗作毕竟不是主流,而且越来越少,直到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才给诗坛带来接近现实的作品。 隐居不仕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作为重要的创作题材,因此历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在当时崇尚骈骊、重形式而轻内容的时代气氛中,陶渊明继承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

NaITl闪烁晶体原理

附录一NaI(Tl)闪烁晶体 闪烁体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机晶体闪烁体,通常是含有少量杂质(称为激活剂)的无机盐晶体,如碘化钠(铊激活)单晶体、即NaI(Tl),碘化铯(铊激活)单晶体、即CsI(Tl),硫化锌(银激活)、即ZnS(Ag)等;另一类是有机闪烁体,它们都是苯环碳氢化合物。闪烁体的发光机制比较复杂,在此对无机晶体闪烁体的发光机制作一些简要的定性介绍。 无机晶体闪烁体属离子型晶体,原子(离子)之间结合得比较紧密相互之间影响比较大,晶格中原子电子能级加宽成为一系列连续的能带。其中最低能量状态已为电子所填满,故称 为满带;价电子都处于稍高的能量状态,这种能带称为“价带”。若价带未填 满,则在外电场作用下将有净电流产生;若价带已填满,则必须有电子被激 发到更高的能带——导带上去,才能产生电流,此时价带上有一空穴,导带 上有一电子,即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空穴对。价带与导带之间的空隙中 不存在电子能级,称为禁带;禁带有一宽度E g,它和晶体的导电性质密切相 关,导体在0.1eV左右,半导体在0.63—2.5eV之间,无机闪烁体为绝缘透 明物质,E g>3eV,NaI为7.0eV。 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在闪烁晶体中产生的电子——空穴对仍束缚着,称 为“激子”,它们在晶格中一起运动,在外电场中无净电流产生,其能带在导带之下,称为“激带”。自由的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可以复合成激子,激子也可以吸收热运动能量变成自由电子——空穴对。 当核辐射进入闪烁体时,既可产生自由电子——空穴对,也可以产生激子。而后电子从导带或激带跃迁到价带,退激过程中放出光子;也存在着竞争过程——非辐射跃迁,即通过放热(晶格振动)退激。 有一点需要指出,纯的NaI晶体不是有效的闪烁体。一是因为相应禁带宽度的光子能量在紫外光围,不是可见光;二是退激发出的光子尚未逸出晶体就会被 晶体自身吸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纯晶体中掺入少 量杂质原子(如Tl),称为“激活剂”,它们成为发光中心, 形成一套激发能级,能量比导带低,而基态却比价带高, 这样跃迁产生的光子能量就比禁带宽度E g小,那么它 就不可能再使价带上的电子激发到导带上去,从而避免 自吸收。 碘化钠闪烁晶体能吸收外来射线能量使原子、分子 电离和激发,退激时发射出荧光光子。NaI(Tl)晶体的密 度较大(ρ=3.67g/cm3),而且高原子序数的碘占重量的 85%,所以对γ射线的探测效率特别高,同时相对发光效率大;它的发射光谱最强波长为415nm左右,能与光电倍增管的光谱响应较好匹配。此外,晶体的透明性也很好,测量γ射线时能量分辨率也是闪烁体中较好的一种。 一个需要指出的问题是:在闪烁体的选取上要注意闪烁体对所测的粒子要有较大的阻止本领,以使入射粒子(特别是能量较大的粒子)在闪烁体中能损耗较多的能量而退激产生光子。原先使用的国产NaI(Tl)晶体尺寸为φ20×5mm,这一厚度对定标时测高能γ(E>1MeV)时的效率不够高,而且对高能β粒子的计数率也比较低;本装置的闪烁探测器采用的尺寸为φ20×20mm的NaI(Tl)晶体可以说是一大改进,一方面可以提高探测高能γ部分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实验中高能β粒子的计数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