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诊疗规范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诊疗规范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诊疗规范

医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

1. 有无头晕、疲乏、晕厥、抽搐、心功能不全;

2. 有无Adams~Stokes综合征病史。

【检查】

1. 神志、血压、脉搏、心率、心律;

2. 心电图检查及心电监护。

【诊断】

1. 头晕、晕厥、抽搐、黑朦病史;

2. Adams-Stokes综合片病史;

3. 心室率缓慢;

4. 心电图示:

(1)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1)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受阻,QRS波脱漏;

2)R-R间期逐渐缩短,直至P波受阻;

3)包含受阻P波的R-R间期小于两个P-P间期之和。

(2)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1)有间歇受阻的P波和心室脱漏;

2)P~R间期恒定,可正常、可延长;

3)可伴有QRS波间期延长。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P波与QRS波群无关;

2)心房速率较心室速率快;

3)QRS时限可正常或延长;

4)心室速率常小于40~60次/min。

【治疗原则】

1. 院前急救措拖:

(1)吸氧;

(2)平卧。

2.院内急救治疗原则:

(1)对因:抗感染,停用有关药物:洋地黄、奎尼丁、β-受体阻滞剂等;纠正高血钾;

(2)药物:异丙肾上腺素:1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滴,控制心室率在60~70次/min;但过量会导致室速、室颤;

1)阿托品:口服0.3mg q4h 或1mg im q4h;

2)糖皮质激素:用于急性心肌炎,急性心梗等;

3)克分子乳酸钠静滴或静推:适用于高血钾或酸中毒者;

4)安置心脏起搏器: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缓慢伴有心、脑供血不足症状者,或曾有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者,均需安装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控制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一、警惕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

1.对心功能影响: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抑制心功能;

2.致心律失常作用:由于其能改变心脏电生理性质所致;

3.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1)奎尼丁,乙胺碘呋酮提高地戈辛血清浓度;

(2)乙胺碘呋酮增加华法令抗凝作用;

(3)异搏定与β-阻滞剂合用产生严重心动过缓等。

4. 其它各系统付作用;消化系统最多见,呼吸、血液、神经、内分泌各个系统均有。

二、并非对所有的室性心律失常均需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1.良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较好,原则上不使用药物治疗,即使用也是症状性治疗;

2.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必须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预防其发作,必要时使用非药物治疗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护理四项细节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护理四项细节 *导读:人身体内部的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路发生异常,就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这样心脏不能正常的运作;就输叫做房室传导阻滞疾病。…… 此疾病会影响到个人的工作和学习,特别是如果发生在老人身上更加需要仔细和严谨的检查患者的疾病过程。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护理之一 熟练的掌握房室传导组织的分类和心电图分布,在服药之前做一次心电图检查。记录好每一次的心电变化。观察心率变化和了解患者的表现症状,随时注意是否胸闷、气短的症状。患者有心电监护的情况下,口服胺碘酮患者尽可能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心电监护可以直接的了解心率、心律。随时心电的动态变化,判断是否会有异常的发生。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护理之二 在患者使用了阿托品、静脉滴注654-2、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等等之后要细心观察患者的反应。随时根据患者的心电变化调整用药和剂量。注意药物是否和食物、水果相克,例如:用奎尼丁时,禁止服用椰子、栗子、杏仁食物,防止因为药物浓度增高导致可能发生中毒,或者是在服用苯妥英钠时禁止食用味精,防止引起碱血症、低血钾等中毒症状可能发生。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护理之三

如果有进行临时起搏器安置术之后进行观察,临时起搏器安置术之后需要严谨和细心的观察心电图的改变。做好健康教育和护理宣传。教导患者自行注意平日行为,注意伤口的护理和感染的发生,特别是在手术后的五天就要特别的进行关注。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护理之四 平时要求患者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不可随意的走动玩乐;切忌不可过度劳累。患者也要保持饮食营养的补充。不宜过饥过饱,尤其饮食过饱会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律失常,所以提倡少食多餐。如果有患者明显有胸闷、头晕、心悸、心前区疼痛,甚至是视物模糊的表现,要及时纠正。患者需要立马就地休息,必要时应给予吸氧。

图文并茂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图文并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63岁男性,当地诊所诊断为心动过缓,被送入医院急诊室。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刻下无症状,过去的几天感觉易疲劳;无胸部不适、呼吸困难或心悸。既往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很久以前曾有晕厥发作。在到急诊室的途中,患者最初有心动过速,偶有心室停搏。图1有何异常? 图1 A. 窦性心律失常 B. 房颤 C. 房扑 D. 未下传P波 答案:D。 查体:无发热,心率38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60/85 mmHg;无急性痛苦表现;心率慢,心律规整,S1、S2正常,III/VI级收缩期渐强-渐弱杂音,胸骨左缘最明显,无摩擦音或奔马律;无颈静脉怒张;肺部听诊呼吸音清,腹柔软、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图2。 图2 胸片如图3,有何异常? 图3 A. 无异常 B. 心脏肥大 C. 胸腔积液 D. 浸润性肺炎 答案:B 急诊室心电图如图4。如何诊断?(提示:仔细看P波)

图4 A. 窦性心动过缓 B.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I型 C.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型 D.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D。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房冲动不能通过房室结传导至心室,心房和心室活动完全分离。心电图示(图5):P波规律,房率85-90次/分(红色箭头);QRS 波独立于P波,室率30次/分(蓝色箭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中,最常见的阻滞部位是浦肯野系统的希氏束以下(60%);其次是房室结(21%)和希氏束(14%-18%)。图5 窄QRS波(<0.12 sec,蓝色箭头)提示阻滞部位靠近希氏束,除非同时还存在束支传导阻滞。宽QRS波(红色箭头)通常提示阻滞在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下。心室率也可以帮助提示脱逸性起搏的部位。希氏束起搏通常会产生40-60次/分的室率,而室性自主起搏的室率<40次/分且往往不稳定。 图6 世界范围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病率为0.04%。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为获得性或先天性。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儿童通常无症状,有时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获得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图7,非药物原因)。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急救护理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急救护理 目的總结10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方法对10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进行急救护理主要包括立即吸氧、床边心电图检查、进行心电监护、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经皮体外临时起搏等急救措施及心理护理、满足患者各项生活护理需要,做好健康教育。结果10例患者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抢救护理效果。结论加强医护配合和临床抢救护理,可以使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取得预期的抢救治疗和护理效果。 标签: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急救;护理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为完全性方式传导阻滞,是指所有的室上性冲动均因房室传导阻滞而不能到达心室,导致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活动变为独立,此时,阻滞部位以下的频率由相对最快的起搏点发生逸搏性冲动来控制心室,形成完全性房室分离。因此,患者在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时会出现心室收缩变慢、心输出量降低等情况,造成患者心脑等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的状况,同时阻滞区可位于房室结、希氏束或双侧束支。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晕厥、抽搐、阿-斯综合征、猝死。可以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无效,一般须植入永久性起搏器。 我科于2013年11月~2015年9月,共成功抢救护理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0例,无1例出现护理并发症及死亡。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旨在提高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急救护理水平。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40~89岁,平均年龄75岁。其中心力衰竭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房颤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发阿-斯综合征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 1.2结果7例患者收心内科进一步治疗,3例成功救治后出院。 2 急救及护理 2.1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护并评估患者的病情,患者在入院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及时的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记录好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生命体征等方面。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如心跳、心率、体温等,立即给予绝对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氧流量2~4 L/min,并保持给氧通畅,迅速吸氧可改善心肌缺氧状况,增加血氧饱和度,减轻心肌缺氧性损伤[1],有利于心肌细胞恢复。注意心电监护电极应避开除颤区。护士要用超前性思维来判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准备好相关抢救药品及各种抢救仪器并推至床边呈备用状态。密切观察心电监护的变化,包括心电图的波形、频率、节律的改变,若心室率低于40次/min,应立即报告医生,警惕阿-斯综合征的发生,即时给予提高心室率或恢复心跳的措施。抢救患者的同时,注意保暖及动态记录抢救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诊疗规范

医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 1. 有无头晕、疲乏、晕厥、抽搐、心功能不全; 2. 有无Adams~Stokes综合征病史。 【检查】 1. 神志、血压、脉搏、心率、心律; 2. 心电图检查及心电监护。 【诊断】 1. 头晕、晕厥、抽搐、黑朦病史; 2. Adams-Stokes综合片病史; 3. 心室率缓慢; 4. 心电图示: (1)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1)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受阻,QRS波脱漏; 2)R-R间期逐渐缩短,直至P波受阻; 3)包含受阻P波的R-R间期小于两个P-P间期之和。 (2)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1)有间歇受阻的P波和心室脱漏; 2)P~R间期恒定,可正常、可延长; 3)可伴有QRS波间期延长。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P波与QRS波群无关; 2)心房速率较心室速率快; 3)QRS时限可正常或延长; 4)心室速率常小于40~60次/min。 【治疗原则】 1. 院前急救措拖: (1)吸氧; (2)平卧。 2.院内急救治疗原则: (1)对因:抗感染,停用有关药物:洋地黄、奎尼丁、β-受体阻滞剂等;纠正高血钾; (2)药物:异丙肾上腺素:1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滴,控制心室率在60~70次/min;但过量会导致室速、室颤; 1)阿托品:口服0.3mg q4h 或1mg im q4h; 2)糖皮质激素:用于急性心肌炎,急性心梗等; 3)克分子乳酸钠静滴或静推:适用于高血钾或酸中毒者; 4)安置心脏起搏器: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缓慢伴有心、脑供血不足症状者,或曾有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者,均需安装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控制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一、警惕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 1.对心功能影响: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抑制心功能; 2.致心律失常作用:由于其能改变心脏电生理性质所致;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病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病原因 导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疾病,也可以称之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多为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且据有关数据统计,男性患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疾病,也可以称之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多为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且据有关数据统计,男性患者的数量明显要高于女性患者。那么,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讲解一下吧,希望大家都可以注意。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部分的传导能力异常降低,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而引起完全性房室分离。常见于冠心病患者,特别是50岁以上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1.8%~8%,阜外医院报告为2.6%。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比前壁心肌梗死高2~4倍。多发生于发病后1~4天,持续时间可以数秒钟至数天不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于下壁者,在发生之前或当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消除时,多出现一度或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于前壁梗死者,在发生之前或之后,多出现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或右束支阻滞,少数自梗死开始时就表现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严重而又危险的心律失常,必须及时积极处理。一方面积极寻找病因,并针对病因治疗,如及时控制各种感染性疾病、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洋地黄药物中毒、心肌炎、心肌病等原发病;另一方面针对房室传导阻滞进行治疗。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取决于心室率减慢的程度及心肌的病变与功能状态。体力活动时可有心悸、头晕、乏力、胸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诊疗规范

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诊疗规范【病史采集】 1. 有无头晕、疲乏、晕厥、抽搐、心功能不全; 2. 有无Adams~Stokes综合征病史。 【检查】 1. 神志、血压、脉搏、心率、心律; 2. 心电图检查及心电监护。 【诊断】 1. 头晕、晕厥、抽搐、黑朦病史; 2. Adams-Stokes综合片病史; 3. 心室率缓慢; 4. 心电图示: (1)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1)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受阻,QRS波脱漏; 2)R-R间期逐渐缩短,直至P波受阻; 3)包含受阻P波的R-R间期小于两个P-P间期之和。 (2)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1)有间歇受阻的P波和心室脱漏; 2)P~R间期恒定,可正常、可延长; 3)可伴有QRS波间期延长。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P波与QRS波群无关;

2)心房速率较心室速率快; 3)QRS时限可正常或延长; 4)心室速率常小于40~60次/min。 【治疗原则】 1. 院前急救措拖: (1)吸氧; (2)平卧。 2.院内急救治疗原则: (1)对因:抗感染,停用有关药物:洋地黄、奎尼丁、β-受体阻滞剂等;纠正高血钾; (2)药物:异丙肾上腺素:1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滴,控制心室率在60~70次/min;但过量会导致室速、室颤; 1)阿托品:口服0.3mg q4h 或1mg im q4h; 2)糖皮质激素:用于急性心肌炎,急性心梗等; 3)克分子乳酸钠静滴或静推:适用于高血钾或酸中毒者; 5)安置心脏起搏器: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缓慢伴有心、脑供血不足症状者,或曾有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者,均需安装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6) 7)(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8)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文章目录*一、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概述*二、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典型症状*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病机*四、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并发症*六、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防治方案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概述 1、定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ⅠAVB)是指房室传导时间延长,超过正常范围,但每个心房激动仍能传入心室,亦称房室传导延迟。在心电图上,P-R间期达到或超过0.21s(14岁以下儿童达到或超过0.18s),每个P波后均有QRS波。 2、别称无 3、发病部位心脏 4、传染性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风湿性心肌炎,急性、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 6、科室内科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典型症状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典型症状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诱发的房室传导阻滞多为一度或二度Ⅰ型,很少发生二度Ⅱ型,并不产生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以二度II型、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为器质性损害形成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完全在希-浦系统内。希氏束电图证实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中段或下段者占35%,在希氏束上者占65%。陈新等(1997)指出未见到阻滞部位在房室结或心房的报告。在体表心电图上,约29%的患者QRS波是窄的(≤0.10s),约71%的患者QRS波是宽的(≥0.12s)。 2、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分类无分类。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病机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见于正常人,有的P-R间期可超过 0.24s,中青年人发病率为0.65%~1.1%,在50岁以上的正常人中可达1.3%左右。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是其产生的原因,一些运动员中发生率可达8.7%。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钾盐、β受体阻滞药和钙拮抗药,中枢和周围交感神经阻滞药如甲基多巴、可乐定等均可致P-R间期延长。许多学者常把这类因素引起的P-R间期延长称为房室传导延迟,而不称为房室传导阻滞。预后良好。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风湿性心肌炎、急性或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当来自房室交界区以上的激动完全不能通过阻滞部位时,房室间的传导完全被阻断,全部心房冲动不能传入心室,在阻滞部位以下的潜在起搏点就会发放激动,造成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活动,房室之间完全脱节,出现交界性逸搏心律(QRS形态正常,频率一般为40~60次/分)或室性逸搏心律(QRS形态宽大、畸形,频率一般为20~40次/分),以交界性逸搏心律多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在50岁以上较多,年轻患者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以暂时性者较多。男性患者较女性多。 二病因1.先天性类型 单纯的传导异常(不合并结构性心脏病)、心脏结构异常如先天性大血管转位,或母系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jogren综合征或其他结缔组织病。 2.获得性类型 在儿童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中最主要的病因是心脏手术,其他少见原因包括重症心肌炎、莱姆心脏炎、急性风湿热、腮腺炎、白喉、心肌病、传导系统肿瘤、药物过量和心肌梗死。成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冠心病患者,特别是50岁以上的患者。 三临床表现1.早期症状 患者的症状与心室率的快慢和伴随疾病相关,患者可感到疲倦、乏力、头晕、晕厥、心绞痛等。2.晚期症状 并发心力衰竭时会有胸闷、气促及活动受限。因心室率突然减慢导致脑缺血,患者可能出现意识丧失、抽搐,严重者可致猝死。 四检查1.心电图检查 典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①心房心室各自激动,互不相干,呈完全性房室分离。P-R 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②心房节律可以为窦性心律、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③心室节律可以为房室交界区逸搏心律,心室率40~60次/min或室性逸搏心律,心室率20~40次/min。心室律一般规则,亦可不规则。 2.电生理检查 确定阻滞部位,在房室交接区、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下。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是什么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是什么 *导读: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就是房室传导的时间有所延长, 超过了正常的范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般作为其他心脏疾病的并发症出现,引起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就是房室传导的时间有所延长,超过了正常的范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般作为其他心脏疾病的并发症出现,引起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以发生在没有心脏疾病的正常人身上,中青年人发病率为0.65%~1.1%,超过50岁的发病率就会增高 至1.3%左右。正常人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一般是迷走 神经张力增高,因此经常会出现在运动员身上,发生率高达8.7%。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容易诱发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如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钾盐,β受体阻滞药和钙拮抗药;中枢和周围交感神经阻滞药如甲基多巴,可乐定等都会诱发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除了药物和运动员,一些常见的心脏疾病会并发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常见的有风湿性心肌炎,急性或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几率非常高,约 4%-15%,比较多见的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和心肌炎患者。甲

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都会引起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但一般是暂时性的,会迅速消失,或持续出现一段时间之后自行消失。如果老年人出现原发性传导系统纤维化,就会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短时间内难以消失,一般会呈长期渐进性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如果本身没有其他原发性的心脏疾病,一般在短时间内会自行消失,无需使用药物治疗。但如果是其他心脏疾病并发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就必须要将原发疾病治疗好,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才会得到改善。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有心室夺获,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无心室夺获。 2.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超常传导与不伴有超常传导的鉴别心室夺获只发生于R-R间 期的一定范围内,如比这一范围更短或更长时,则P波都不能下传,此可定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超常传导。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不伴超常传导出现的心室夺获不受上述R-P间期一定范围的限制。 3.3∶1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与2∶1房室传导阻滞或3∶2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因隐匿性传导所致的3∶1传导的鉴别2∶1房室传导阻滞时,其第1个P波下传,第2个P 波在高位被阻滞,但却在房室交接区内发生了前向性隐匿性传导,使房室交接区上部产生新的延长的病理性不应期,使第3个P波本应下传心室,但此时因受阻未能下传,转变成为3∶1房室传导阻滞。又如3∶2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的第2个P波本应下传,但是由于其以缓慢的速度传入房室交接区未能下传,形成了隐匿性传导,在该处形成新的不应期,使第3个P波也未能传入心室。同样二度Ⅱ型3∶2房室传导阻滞也可以3∶1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形式出现。上述因隐匿性传导所致3∶1传导与真正的因阻滞性传导中断的3∶1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在体表心电图上是无法鉴别的。有人认为在同一心电图上这种3∶1传导较少发生,而大多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此3∶1传导可能因隐匿性传导所致。如二度阻滞后持续出现3∶1房室传导阻滞,则应考虑由二度真正转为3∶1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二度阻滞程度真正的加重。 4.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隐匿性心室夺获在某一个P波后虽无有关的QRS-T波,但该P波至下一个逸搏间距(即逸搏前间歇)比同次心电图上其他固定的逸搏前间歇要延长,因为该P波虽未能下传心室,但在房室交接区形成了隐匿性传导,使后者的逸搏起点节律发生顺延或抑制作用,从而使下一次逸搏较其他逸搏出现延迟。 5.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室夺获伴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室性期前收缩的鉴别 (1)前者的QRS波群与P波有关,而后者无关。 (2)前者位于其前的逸搏间无固定的联律间期,而后者有固定的联律间期。 (3)前者QRS波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形并且易变性大,而室性期前收缩多表现为单相或双相性QRS波,波形易变性小。 (4)由于室性期前收缩在导致逸搏起搏点节律顺延之前,还须在从期前收缩起搏点至逸搏起搏点之间要消耗一定时间以便传导,所以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所伴室性期前收缩的后间歇,常较一个逸搏周期稍长,呈不完全代偿间歇。但是如果室性期前收缩与室性逸搏同源,则可呈等周长代偿间歇,夺获后间歇常等于一个逸搏周期(即等周长代偿间歇)。但也可因夺获心室的P-R间期延长,致使窦性QRS波后移,而夺获后间歇(R-R时间)稍短于一个逸搏性周期,此为次等周长(期)代偿间歇

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锁定 声明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网上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断。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atrioventricularblock),亦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部分的传导能力异常降低,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而引起完全性房室分离。这是最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在50岁以上较多,年轻患者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以暂时性的较多。 目录 1概述 2症状体征 3疾病原因 4发病机制 5诊断检查 6诊断鉴别 7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该症的治疗 心脏直视手术后该症的治疗 对无症状的先天性该症患者的处理 导致心脏骤停的处理 8并发症 9预后预防 10流行病学 1概述 男性患者较女性多。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取决于心室率减慢的程度及心肌的病变与功能状态。体力活动时可有心悸、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如心室率过于缓慢,尤其是心脏同时有明显的缺血或其他病变,或并发于广泛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急

性心肌炎者,则症状可较重,可出现心力衰竭或休克,或因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反应迟钝或神志模糊,进而发展为晕厥(发生率可达60%)、阿-斯综合征。 如出现室性逸搏心律,往往提示发生阻滞的部位较低。由于心房与心室分别由两个不同的起搏点激动,各保持自身的节律,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与QRS波毫无关系(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如果偶尔出现P波下传心室者,称为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时,如果出现心室律慢而绝对规则,则为心房颤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2症状体征 1、急性心肌梗死时伴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有其特点: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程度,取决于梗死的部位、传导阻滞发生的速度、心室起搏点的部位与心室率。下壁梗死并发三度房室阻滞,如是由一度或二度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逐渐发展来的,心室率不是过于缓慢,可不引起临床病情恶化。相反,多数前壁梗死并发三度房室阻滞时,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及严重左心衰竭。不论前壁或下壁梗死,若突然出现QRS波增宽,心室率过于缓慢,低于40次/min以下的三度房室阻滞者,皆易诱发心室停搏或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前壁比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病死率要高2倍。但当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因右心室对左心室的充盈作用减低,而使心排血量进一步下降,血流动力学障碍加重,病死率明显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大多为暂时性的,仅少数患者于梗死后永不恢复。心电图中心室率慢、QRS波增宽明显者特别容易发生晕厥或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第1心音轻重不等,有时特别响,如开炮音,这是由于心房和心室收缩时间的相互关系经常有变动所致。 2、临床分类 (1)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多数与先天性心脏病并存,与房室结、希氏束及其束支发育不全或存在缺陷有关。当合并复杂的心脏畸形、逸搏心律的QRS波宽大畸形及Q-T间期延长者,提示预后不良。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大部分无症状。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日后可出现晕厥而需安置起搏器,少数可发生猝死。逸搏点对阿托品的反应和房室交接性逸搏恢复时间有助于估计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及预后。 (2)急性获得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由急性心肌梗死、药物、心脏外科手术、心导管检查和导管消融等损伤所致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常是暂时性的。约有10%的病例阻滞可在希氏束,逸搏点常位于束支-浦氏纤维内,频率<4次/min,且不恒定,QRS波常宽大畸形。这种损伤常是不可逆的,需要安置起搏器。原有希-浦系统病变者,在应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特别是抑制钠快通道的药物,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丙吡胺后,可以出现二度或三度希-浦系统阻滞。外科手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和室间隔缺损时,容易损伤希氏束,其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较高。原有左束支阻滞的患者,在进行右心导管检查时,可由于产生右束支阻滞而导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在大多数病例心导管所致的束支损伤是暂时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吃什么药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吃什么药 文章目录*一、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吃什么药*二、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典籍偏方*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知识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吃什么药一、虫草头孢菌粉 功效主治:本品有提高窦性心律,改善窦房结、房室传导功能,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用于多种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难治性缓慢型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用法用量:尚不明确。 化学成分:麦角菌科真菌虫草头孢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二、宁心宝胶囊 功效主治:本品有提高窦性心律,改善窦房结、房室传导功能,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用于多种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难治性缓慢型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化学成分:本品为新鲜冬虫夏草中分离得到的麦角菌科真菌虫草头孢(Cephalospovium sinens is Chen.sp.nov)经液体深层发酵所得菌丝体的干燥粉末制成的胶囊。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三、硫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 功效主治:治疗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搏骤停。 用法用量:救治心脏骤停,心腔内注射0.5~1mg。 2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每分钟不及40次时,可以本品0.5~1mg加在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内缓慢静滴。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本品主要成分为硫酸异丙肾上腺素,化学名称为4-[(2-异丙氨基-1-羟基)-1,2-苯二酚硫酸盐。其结构式为:C11H17NO3·1/2H2SO4259.29。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咽发干、心悸不安;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目眩、面潮红、恶心、心率增速、震颤、多汗、乏力等。 禁忌:心绞痛、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嗜铬细胞瘤患者禁用。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典籍偏方阻滞康复汤 材料:黄芪60g制牟大。炙甘草。党参各30g制川雪。降香各12g制附子15g(先煎2小时)枳壳。桂枝各10g制工草6g生姜5g大枣10g薤白10g柏子仁10g制二木10g苦参15g血压高者加石决明30g。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有什么注意事项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有什么注意事项 *导读:风湿性心肌炎患者可能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可能也会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怎么回事?一度房事传导阻滞时指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导致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有什么注意事项,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风湿性心肌炎患者可能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可能也会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怎么回事?一度房事传导阻滞时指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导致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有什么注意事项,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一、注意病因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暂不清楚,但很多学者认为其发病原因多与走神经张力增高。少部分运动员常出现这种症状。若人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药、周围交感神经阻滞药、钙拮抗药,就会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若人患有风湿性心肌炎、心脏病、心肌梗死,也会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4%-15%的心肌炎患者会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暂时性的,很快就会消失。患者不必过分担忧。 *二、注意预防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有什么注意事项?除了注意病因外,还要注意预防。了解病因是为了更好地预防。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预防方法有:第一积极治疗心肌炎、心脏病等原发疾病,去除病因,有效预防疾病;第二,注意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饥饱无常,不要劳累过度,不要忧虑过度,不要郁郁寡欢,要多参加户外运动,多到游览山水,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三、注意治疗 若发病,患者要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疾病。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法、去因治疗法,饮食疗法等。如果患者无症状,可不治疗;如果患者有明显症状,需治疗。治疗方法的选用主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有的患者适合用药物治疗法,口服阿托品、氨茶碱进行治疗;有的患者适合用去因治疗法,根治风湿热、心肌炎等病因;有的患者适合用饮食疗法,适当调整饮食,调整作息即可。每个患者不一样,适合的治疗方法也不同。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有什么注意事项,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相关专栏的医生或者各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告知患者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