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238-天津老照片(组图)

【老照片】1238-天津老照片(组图)
【老照片】1238-天津老照片(组图)

【老照片】1238-天津老照片(组图) 1952年兴建的中山门工人新村

1953年兴建的马场道职工宿舍大楼

1951年7月1日天津市无轨电车运营

无轨电车车库

工人们正在装配无轨电车

解放前南开蓄水池的原貌

50年代扩建的自动化净水设备

50年代海河右岸护岸

50年代海河左岸护岸

金钟河系统下水道施工照片

50年代初子牙河与南运河汇流处护岸

50年代初兴建的介园水厂混凝池

民国国际运动会开幕

英维多利亚道上1922年建成的汇丰银行营业大楼(今解放北路86号)和1926年建成的日本横滨营业大楼(今中国银行天津分行)

1921年建成的美花旗银行天津分行营业大楼(今解放南路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分行)

意租界大马路(建国道)意国领事馆

旧意租界大马路(建国道)上的比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

意国公议局(现河北区建国道)

意国医院(现第一医院)

英租界英驻津总领事官邸,位于马场道与咪哆士道(今浙江路与泰安道拐角处)

天津东站(老龙头)

1913年津浦铁路通车后,依此建成的天津西站英国工部局(现市政府所在地)

维多利亚俱乐部(现市人大办公楼)

英租界内的赛马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

法国工部局(现解放北路市粮食局)

1911年落成的德国领事馆(解放北路与浦口道交口)1907年建成的康科迪亚俱乐部(解放南路与蚌埠道交口)意大利公议局(现河北区建国道)

比利时商办仪品地产放款公司

德国租界中街(今解放南路)上的蛱蝶大楼

法租界法公议局门前的克雷孟梭广场,左侧建筑物为1932年建成的法公议局大楼(今承德道天津儿童图书馆)

位于南市的玉清池澡堂50年代建成的金钟河大街旧时的东马路

50年代建成的京塘公路50年代建成的解放南路

1930年的大沽南路

20世纪初期南市宫北大街旧时老官银号街景

旧时的和平路与滨江道街景20世纪初期南市平安大街旧时南市慎益大街

旧时天津大胡同一带街景民国初年大胡同商业街盛锡福帽庄的门前街景清末天津街貌

清末时期的鼓楼

原蔡家花园一角(今二五四医院)

维多利亚公园(今和平区解放北路与泰安道交口的市政府花园处)

1655年荷兰大使馆官员速写的炮台

老官银号一带街景

20年代海河中用来运输、捕鱼的木船

天津卫的城墙根(现已不存在)

英租界内的天主教堂

昔日海河上漕运的景象

旧时的三不管市场

1858年重修位于宁河芦台镇的天尊阁1634年建于杨柳青的文昌阁

1877年重修的位于蓟县鼓楼北大街的鲁班庙

建于1913-1925年位于南开区南丰路的李纯祠堂建于1703年位于旧城西北角的清真大寺礼拜殿建于1436年位于老城东门的文庙

建于1916年位于南京路与滨江道处的老西开教堂

建于1903年位于泰安道与浙江路处的诸圣堂五十年代修建的京津桥

五十年代修建的北洋桥

五十年代建成的八纬南路

解放前的墙子河原貌

金钟河的旧貌

五十年代兴建的第二工人文化宫

五十年代修建的海河公园

五十年代建成的海河浮桥(刘庄浮桥) 五十年代建成的狮子林桥

1897年的天津城图

老照片的回忆

家里老照片的记忆 那日,妈妈从发黄的相册里拿出很多年前的照片,让我扫描下来放在电脑里以便于保存和查看。妈妈喜欢对着电脑戴上老花镜翻看曾经的照片,一张张细数着昨日的故事。妈妈还是一个特别细心的人,很多年前的照片她都如数家珍,每张照片背面都写着时间、地点,家里的老照片,基本上就是一本回忆录。 这些照片的年代跨度很大,有过世的妈妈的奶奶、姥爷、姥姥、爷爷、奶奶、还有健在的抚养妈妈长大的姥娘,从照片上看,那个时候他们还算年青,身边早已儿女成群,怀里抱着孙子外孙们,脸上写满了幸福。 照片里还有爸爸妈妈过去的影子。爸爸年青时候在部队里当过骑兵、炮兵,那时候爸爸或穿着军装扛着枪,或骑在马背上英姿飒爽。妈妈说她不善照相,每次对着照相机就由不住的紧张,妈妈的衣裳似乎永远都是蓝布褂子花衬衣,垂在两肩又粗又长的麻花辫成为莹绕在我心中永远的梦。再后来,麻花辫便成了我的经典发型,直到高三那年,在学校的高压政策下被迫剪掉。那个年代,我的爸爸妈妈虽然没有华丽的服装,也没有美丽的容颜,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造就了他们的勤劳勇敢,让他们拥有了善良美德,在我心中,他们永远是最美的父母!

还有一些是我和姐姐小时候的照片,如果说父母祖辈们的年代在我的记忆里早已经模糊不清,那我们小时候的种种应该还在记忆中时隐时现。看着小时候的照片,仿佛又回到了童年。都说人越大越容易想念,而我竟然也情不自禁的怀旧了。这些照片都是黑白的,心灵手巧的妈妈把它们染了颜色,这一张张怀旧的“彩色照片”也成为了那个简单年代中唯一的色彩。姐姐的头花染成了那个时候最新潮的红色,我的小被被变成了绿色,连我俩的小脸都红嘟嘟的!想象不出妈妈当时给这些照片上色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境,直到我今天也身为人母,才能深深理解了母亲的心,那是母亲的一种寄托,是母爱的浓抹重彩。 邱新琳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25篇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25篇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一): 抚摩着已经相隔十年的老照片,我不禁泪眼婆娑,氤氲了双眸。这是我小时候在那不复存在的庄里与奶奶的合照,在我出生的地方与我的爷爷奶奶在一齐的时光。照片上的人啊,面带微笑,小小的我啊,在奶奶怀中,那种幸福的味道仿佛能够从这张照片中、从那个遥远的十年前,再次追随我回到此刻。我多愿意再回到那些年…… 已经入冬的寒冷与东屋热炕的温暖,真是有着天差地别。已经年近古稀的奶奶坐在热炕上,紧紧拥着我。面带微笑,奶奶虽华发早生,大大小小的皱纹布满整张脸,但面色却出奇的红润,一抹喜悦之色悄上眉梢。身穿红色夹袄的小身影依偎在老人怀中,充斥着温暖与幸福。 大字不识的奶奶,用她的所见,在白纸上为我勾勒出一条又一条鲜活的金鱼。圆鼓鼓的鱼眼,肥大的鱼肚,密密麻麻的鱼鳞,灵活的生命,跃然纸上。“奶奶画……画的好棒,能教……教航航画吗?”口齿还有些不清的我,大大的眼睛紧紧盯着那条鱼,欢喜得不得了。迫不及待的我便拿起笔,在那些来之不易的白纸上,模仿着奶奶画的鱼,尝试画自我的鱼。小时候领悟本事比较差的我,一上来就画了一条并不像样的瞎眼鱼。奶奶眼中盛满慈爱,微微笑着便握住我的小

胖手,一笔一笔在纸上勾画着。鱼眼、鱼肚、鱼尾。奶奶的手一点也不光滑,也不纤细,满是厚厚的老茧。只是这双甚至有些变形的双手,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温暖,那是来自心与心的温度。 “航航要听话啊,等奶奶买鱼,给你炖鱼吃。”奶奶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却格外亲切。 那天,我和奶奶竟画了一午时的鱼,冬日里的一缕稀有的暖阳斜射进窗,洒在鱼身上,闪着金光。 恰是如今,已不一样往昔。等我想起已经认字的我能够教渴望读书的奶奶识字时,已经没有了时间,没有了机会。此刻的奶奶躺在床上,坐在炕上,有的只是空洞的双眼和交流时寥寥几句的应答。终是再想,也是物徒留,人却不必往昔。 老照片的牵引,使我重温了那些年的一幕幕,我想如果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必须要紧握着奶奶的手写下“爱”这个字。“吧嗒”“吧嗒”……灯光已暗,夜已深,泪更长,老照片的故事和眼泪遗落了满地……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二): 翻开我的几大本相册,让我最想看到的第一张照片,就是幼时妈妈给我拍的“百日照”,照片中的那个时候的我还是一个圆圆胖胖的可爱无比的小婴儿。小小的我坐在一堆大圆饼的中间。还没有长牙齿的我竟然津津有味地埋着头啃大

沈阳老照片

沈阳老照片:“市街全图”描述沈阳百年公园[图] https://www.360docs.net/doc/656396891.html, 2006-03-28 14:03:56东北新闻网 ·多尔衮后人开饭店以皇太极等为菜命名(组图)·沈阳出租车酝酿调价市民反应:涨一元还能接受·沈城出租车两套提价方案亮相的哥担心吓跑乘客·沈阳国企“贪官”拒绝说出诈骗700多万给了谁·上海师奶级名人 56岁沉香姐姐把事情搞大了(图)·沈城出现今春以来最为严重沙尘天气气温降6℃·沈阳一市民用“炸弹”诈超市被判有期徒刑一年·辽宁去年气象灾害造成69人死亡经济损失百亿元 “万泉河畔引清流,白舫兰舆作 冶游。六月莲花三月柳,醉人风月似 杭州。”这是清末被誉为“辽东三才 子”之一的刘春烺的诗句,吟颂的是 “沈阳八景”之一的“万泉垂钓”。 鲜为人知的是,今年是诗中描绘的万 泉公园建成的第100周年,而100年 前的万泉公园,是沈阳历史上的第一 座向游人开放的公共园林。 万泉公园建于1906年,奉天公 园则建于1907年。这是沈阳出现的 供市民游览的最早的两个公园。一张出版于1927年的“市街全图”,对奉天公园做了清晰的描述。 诗样语言记载繁华景象 据著名收藏家詹洪阁介绍,1906年,由士绅沈氏出资,在小河沿一带疏通河道,平整道路,种植花木,修筑水亭、茶榭和酒肆,沈阳第一座公园正式建成并开放。万泉公园建成的第二年,所有权便转给了天水氏,天水氏很快转给赵氏,而赵氏则于1913年又将产权转给了东三省官银号。 在此期间,公园内逐年整修园路,更新游船,设置长椅,还辟建小花园培育奇花异草,饲养观赏鱼类。“万泉莲舟”逐渐成为沈阳的著名景观,据《沈阳县志》记载:“每当炎官施令之际,火伞高张,凉台乍起,友人云集,商贩鹜趋。香尘与龙鹢齐飞,人面共芙蕖一色。昔日丘壑游钓之乡,遂一变而为罗绮管弦之薮。虽秦淮胭脂水,西湖销金锅,殆无以过之。”

[老照片经典散文] 老照片散文

[老照片经典散文] 老照片散文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三十年前我也曾经是其中一员。 看到朋友圈里各种晒,晒萌宝,晒礼物,更有甚者晒老公祝贺老婆或者老婆祝贺老公六一儿童节的红包,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一个永恒的节日,一段最铭心的记忆像潮水一样一下子涌进了脑海,缘起一张老照片。 银比我大四五岁,是个半哑巴,即能勉强听勉强说的那种。常听母亲说起我小时候放羊的事情。母亲说,我六岁(虚岁)那年,父亲买了三只羊,叫我赶到田野里放,到九岁那年,三只羊成了一大群羊。放羊的那段日子就是和银朝夕相处的日子。 银虽然说话不清楚,但她心灵手巧。春天的田野里,野花开放,尤其是蒲公英,漫山遍野的黄。柳树也抽出了新芽,长长的枝条舒展成一树的长发。这个时候,我的任务就是把长长的柳条折下来,把柳条外边的一层皮剥掉,露出白森森的柳骨。柳条脱掉衣服的那一瞬间,清新中带些苦味的气息飘进鼻孔里,让人觉得甜蜜。柳条一小把一小把的,用细细的柳条皮捆扎起来。中午是不回家吃饭的,带块干粮,喝点水就是中午饭了。 大中午的时间,羊儿们都寻了树荫,反刍着它们的午餐昏昏欲睡。我们是不睡觉的,找了大大的树杈横骑在上面,开始了我们的工作。银最巧,只见她用稍粗一些的柳骨打底,一般要用六根。首先要编成十字型,固定好。这可是个技术活,如果固定不好,就会影响后续的工作。大中午蝉儿的聒噪声里,树杈上的孩子们努力的做着自己喜欢的手工。小竹篮的底打好了,就要起帮了。篮子的帮更难编,稍不留神,细细的柳骨就会折断,得用一个巧劲,我们几个女孩儿的帮都是由银给起的,等到编了几圈后我们再接下来自己编。日头不再毒辣了,羊儿们也已经消化完成上午吃进去的草料,一个个的小小柳骨篮子也都完工了。看,有的底是松散的,有的帮是歪的,还有的篮子把像是快要断了的样子。我们互相取笑着对方的“杰作”。只有银的篮子是无可挑剔的。虽然不大,但是底是平的,帮是正的,把是漂亮的绿色,上面还插上了一朵蒲公英的黄花。那几个丑丑的篮子站在旁边,很难为情的挤在一起。 时光没有停留在那些美好的时光里。九岁那年我上了小学,银不能上学,她依然在放她的羊,依然在编她的小篮子。 今天我又想起了银,在我上高中离开村子的时候她出嫁了,嫁到了邻村。丈夫健全,有了两个孩子,老大上了大学。或许是上天的眷顾,她的两个孩子都继承了她的心灵手巧,或许是老天给她的弥补,两个孩子说话口齿伶俐,心思敏捷。 照片中的她眼神明亮,眉目清秀,身材高挑,没有人知道她的秘密。 专比我大一岁,长得白白胖胖的,也有两条大辫子垂在胸前。笑起来两只眼睛眯成了缝,露出白白的糯米牙,很是可爱。专的家里很干净,就住在我家的前边,并且家里还开了一个经销(村里的小卖部)。她家里是我们这些女孩子最爱去的地方,不仅是因为家里整洁,还因为她家里有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每天傍晚,她家里的院子里早早地泼上了水,消除了一天的暑气。电视机搬出来了,院子里已经坐了一排小脑袋了,就等着开演《射雕英雄传》呢!十几个孩子手里还拿着没吃完的干粮,两眼放光,紧紧盯着电视屏幕,就等着看郭靖拉弓射雕的画面。只要梅超风出来,人群里就有小小的骚动,惊呼,有的把头埋在同班的怀里。黑黢黢的院子里,一个长指甲,煞白面孔的披头散发的女人手里还经常抓着人的骷髅头,确实让那些胆小的女孩们害怕不敢看电视屏幕的。电视剧演完后也能听见女孩子的惊叫声,这又是那些坏小子们用梅超风的造型来吓唬她们的。

老照片的故事为话题优秀的作文10篇

老照片的故事为话题优秀的作文10篇 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老照片。这些老照片,往往隐藏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照片的故事为话题优秀的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老照片的故事为话题范文一 照片记录着幸福 两米多高的落地书架,是我那些宝贝书籍的新家,崭新的置物架上摆满了我心爱的车模。我的老伙计相机正在床头柜上向我微笑。环顾着我的这20平方米的"新天地";,我高兴的想:新家真酷。 看完了自己的房间,我便迫不及待地想和家人一起分享我的快乐。 我轻轻推开太爷爷房间的门,发现太爷爷正在看着什么出神,我悄悄地走过去,发现太爷爷手里拿着一张旧的发黄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有七个人,其中有两个与我岁数差不多的孩子,正站在一栋三层小楼前微笑。我好奇地指着照片问:"这是谁呀?";太爷爷指着中间的一个人说:"这是我!";太爷爷接着指着站在前面的两个孩子说:"这个是你的爸爸,这一个是你的姑姑";"这里是哪儿呀,我怎没从没见过?";我指着那房子问。"这里是太爷爷落实政策后调回到本溪的新家,虽然那时我家有七口人,可房子却只有四十多平方米,但那也是在当时最好的房子了!";太爷爷感慨地说。 "四十多平方米,七个人怎么住呢?";我想到自己的大房间,觉得很不可思议。 "是啊大家挤在四十多平的房间里,要搭"上下铺";才能住下;很不方便,但在别人眼里,这样的楼房也是很令人羡慕的,所以搬家那天,就拍下这张照片。一晃四十年过去了,太爷爷我都九十岁了,真的住上了楼上楼下的复式楼,真是享福喽!";这时太爷爷的声音哽咽了,在太爷爷的眼里,我看到了幸福的泪光 我的眼光从照片转向窗外,一幢幢新楼房在灿烂的阳光下,分外神气;楼后面安居广场上不时传来孩子们游戏的嬉闹声和老年秧歌队的锣鼓声,我突然有了一种冲动,我也要拍一张照片,不但要记录下我家的乔迁之喜,更要记录下这些"幸福";的变化! 老照片的故事为话题范文二 一张珍贵的照片 翻开我的几大本相册,让我最想看到的第一张照片,就是幼时妈妈给我拍的"百日照";,照片中的那个时候的我还是一个圆圆胖胖的可爱无比的小婴儿。小小的我坐在一堆大圆饼的中间。还没有长牙齿的我竟然津津有味地埋着头啃大饼。每一次翻到这张照片,看着照片中憨态可拘的我,我都会笑得倒在地上。 我问妈妈为什么会让小小的我坐在一堆大饼的中间。妈妈说:"这些大饼全都是奶奶做的。好象是一百个。奶奶说‘因为小婴儿的腰软,即使到了百日这一天仍然不能直起来。有了这些饼的支撑,婴儿的腰很快就能直起来了。’"坐饼撑腰";是我的家乡很久以来就有的一个风俗习惯。虽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但是这还是体现了长辈对晚辈无限的关爱。 现在,我长大了。已经能够亲身体会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但是,在我很小很小的婴幼儿时期,我还不会记事,是否也能有浓浓的爱的存在,我是不知道的。可是,这张令人倍感温暧的"百日照";,让我体会到了家人对我深深的爱。 这张珍贵的照片,虽然比不上儿童摄影店里拍出来的照片专业、漂亮。但是,我会一直保存着。她的温暧会一直陪伴着我成长。 老照片的故事为话题范文三 三张照片的变化 我们家有三张照片,分别记录了我们家从穷到富的变化。 第一张是发黄模糊的黑白照片,我的奶奶梳着两根大辨子和帅气的爷爷站在一起,后面

民国老照片1911年~1949年的历史影像(七)

民国老照片·1911年~1949年的历史影像(七) 10" title="1911-1949:老照片中的历史10" action-data="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656396891.html,%2Fmw690 %2F0027Q0dLgy6TB74Sgz731%26690" action-type="show-slide" style="max-width: 650px;"> 1949年,毛主席在看南京解放的新闻。10" title="1911-1949:老照片中的历史10" style="max-width: 650px;"> 1947年6月11日,枪毙日本战犯松本浩。10" title="1911-1949:老照片中的历史10" style="max-width: 650px;"> 民国时期时的女银行职员。 10" title="1911-1949:老照片中的历史10" style="max-width: 650px;">

1947年10月29日,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于子三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激起全国的强烈抗议。这是北大、清华、燕大二校歌咏队在合唱挽歌。新华社记者张祖道 摄。 10" title="1911-1949:老照片中的历史10" style="max-width: 650px;"> 1947年,毛主席在陕北看军事地图,指挥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10" title="1911-1949:老照片中的历史10" style="max-width: 650px;"> 1947年4月27日,清华大学36周年校庆。这是原西南联大(北京、清华、南开)三校恢复后,清华从昆明回北平清华园第一次举办校庆。左一为原西南联大训导长、昆明师范学院院长查良钊,左二为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左三为原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左四为南开大

私藏!100多张大连百年前的老照片,感受大连的旧影!

私藏!100多张大连百年前的老照片,感受大连的旧影! 百年前的大连是什么样子 你知道吗?你是否了解 昔日的大连是什么模样 ▼ 一百年前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有一个叫“青泥洼”的小渔村(1860年大连全景) 一张张老照片带着岁月的痕迹把我们拉回历史的各个瞬间......跟着潮妹脚步穿越到过去看看那时的大连吧- 百年前的大连- 1903年大连的冬天▽ 沙俄统治时期的大连市街▽ 1903年的市区北郊▽ 日俄战争后的市区一瞥▽ 1911年的市区西南郊▽ 1916年的大连市区局部▽(今中山广场东北区域)山县通街景▽(今中山区人民路)30年代的市区东南郊▽(今老虎滩一带)1934年大连市区▽(今昆明街一带)日本桥(今胜利桥)▽1899年兴建初为木结构桥,俄国街木桥日俄战争后日本殖民当局于1907年开始将其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08年3月完工,称日本桥大连解放后改称为胜利桥港湾桥▽位于大连港客运站南,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28年12月建成常盘通街

景▽(今青泥洼桥)北沙河口▽ 达里尼行政街▽(今西岗区团结街)图中远景楼房为当时的达里尼市政厅办公楼大连解放后曾被用作大连自然博物馆馆舍俄罗斯街▽位于今胜利桥北,上海路北段1904年的俄罗斯街入口▽ 20世纪30年代的浪速町▽(今中山区天津街)1933年时的浪速町商业街▽(今中山区天津街)1937年时的浪速町▽(今中山区天津街)1938年时的大连信浓町街景▽(今长江路胜利桥至青泥洼桥)监部通街景▽(今长江路胜利桥至民主广场)石道街▽ 1915年的小岗子全景▽(今西岗区北京街)1904年的尼古拉耶夫卡亚广场▽(今中山广场)1910年的大广场▽(今中山广场)1935年的大广场▽(今中山广场)1921年的大连西广场▽(今友好广场)20世纪30年代的大连港全景▽ 城子坦▽ 中日甲午战争前的旅顺口▽ 金州城▽ 1914年的金州街景▽- 那时的民俗风情- 正月民间祭典▽街头耍猴▽ 凿冰采贝▽ 街头小吃▽ 祭孔▽每年春秋两季孔庙内都举办祭孔大典祭祀场面非常

张贤亮:老照片

张贤亮:老照片 张贤亮:老照片 我与祖父、父亲三代人的合影,是1996年访问台湾时我姑母给我的。这张照片大约摄于我十二岁在南京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1949年随她到了台湾。照片前左的中年人是我父亲。在大陆,我的家庭照片早已在一次次政治运动中一批批地暗中毁掉了。仅剩下一张我进劳改队都保存着的我父亲的单人相片,我在一篇散文中记述过:1971年“一打三反”运动在农场展开的第一天早晨,对我采取“突然袭击”,要把我再次关进“土牢”的时候,我乘看守不注意,从装我全部“财产”的一个破纸箱里抽出来偷偷地揣进衬衣,然后把它塞进一条水沟的泥底了。倘若当时被搜出来,那可是一份确凿的“资产阶级孝子贤孙”的证据,对“右派分子”兼“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的我,凭这张照片就可以立即逮捕判决的。这次从姑母那里,总算我又有了父亲的遗像。 1971年那天早晨,我们这些“犯人”的工作是脱土坯。不知用这个“脱”字是否对,方言音是“tuo”,动词,“脱土坯”就是把搅拌了草秸的胶状泥浆捣进木模使它成型,晒干后当做砖盖房子,那土坏房就是被称为“干打垒”的了。为了就近取材,劳动场地设在水沟边,这样,把沟底的泥捞出来拌上草秸便可以捣进模子了。多少年后,我又一次到这条小水沟边凭吊。小沟早已干涸,成了公路旁的路沟,

长满丛丛杂草。指向天空的根根芦苇,抽出白色羽毛般的长穗,像一条条招魂的灵幡在风中摇曳。人的肉体被消灭了,灵魂飞散了,印有躯体模样的那张被叫做“照片”的纸,被深埋在泥土中最终也化为泥土,也许还变成了“干打垒”的一部分,也许已与我后来住的“干打垒”的土房融为一体。这么说,父亲的阴魂始终没有离开我。长久地立在路边,似乎听见周围响起某种宗教在安葬仪式中吟诵的如怨如诉的祷文: 泥土归泥土,魂魄归魂魄! 台湾的姑母翻箱倒柜地将我们祖孙三代的合影找出来给我。我曾在我选集的扉页上发表过,如今我一直把这张照片置于我的案头。前一阵子,被称为“老照片”的旧时代的摄影作品忽然流行起来,和“重复建设”一样,不少出版社竞相重复出版,还有什么“红镜头”、“金镜头”、“黑镜头”之分。其实,有很多照片谈不上是什么“摄影作品”,不过是乡间小照相摊点照的全家福、纪念照之类的留影。但从畅销的情况看,人们仍非常喜欢这些泛黄的黑白照片。出版单位把老照片说成是“文化”,那么,我家祖孙三代的这张合影也是“文化”了。可是,“文化”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对“文化”并不感兴趣的人或说并不是在“老照片”中寻找“文化”的人,也很喜欢“老照片”呢?我以为不管将老照片当做文化也好,或只不过借此聊以怀旧也罢,人们对老照片的兴趣,总表示了人天生有对事物刨根问底的向往;“寻根”,是任何种生物内在的本能,树木“叶落归根”的自然现象,不也衍化成了一个政治性的感召吗?人们从来没有把任何人、任何生

农村老照片那个时代的记忆

农村老照片——那个时代的记忆 文字:李月贵图片:手机拍摄/网络图片编辑:李月贵一、农村改革开放前(生产队时期)的老照片生产队,一个50、60后的朋友们熟悉而又平常的词汇,一种在我国农村延续了多年的最基层的社会形式,我不想评判它的是非功过,只想记录我在那个年代,作为孩子的印记。从我记事起,就有了生产队(生产队是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根据各地方不同的情况,人民公社的组织,可以是两级,即公社和生产队,也可以是三级,即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我家属于内蒙古凉城县厢黄地人民公社西厢大队的第六生产队,全队四十多户人家,二百多口人。那时的村民叫社员。几千年单干独斗的农民,经过合作化组织起来,成为一名集体生产队的社员,所有的生活来源就是以参加劳动而得到工分,再由工分折算成粮食与柴草,成为一个家庭的最基础的生活来源。他们勤劳俭朴,心地善良,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过着最简单的生活。下面是农村改革开放前的一些生产、生活场景图片:▽社员们一边唠着家长里短,一边吃饭、做活▽六、七十年代,好多农民穿的都是打补丁衣服生产队时期的社员家里都比较贫穷,农民花钱买一身衣服,一穿就是好几年。四、五年不买新衣服是常见的事,孩子们的衣服都是老大穿过老二穿,老二穿过老三穿,以此类推,好多人的衣服

上都是打补丁。不仅仅社员贫穷,就是生产队也很穷。农民不能有自己的私有财产,不能自己养猪,养鸡以及其他家畜,如果那个农民自己养家畜,就要被批斗,割资本主义的尾巴。▽60年代初大队组织社员学文化▽红卫兵长征大串联的激情岁月八届十一中全会后,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红卫兵运动最初是破除“四旧”(即所谓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随后发展为抄家、打人、砸物。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许多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干部遭到批斗。红卫兵运动对社会秩序和民主法制的破坏,引起各地党组织和许多干部群众的不满和抵制。但是,这种不满和抵制当时却被认为是执行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六、七十年代农村社员家吃饭场景那时社员很贫穷,生活水平低,常年吃的都是土豆、谷黍和玉米等粗杂粮,小麦吃得很少,只是逢年过节才有白面吃,吃顿饺子就是最大的美食了。因为我的老家没有水浇条件,完全靠天吃饭,小麦产量很低,再加上集体劳动,出工不出力,收成非常低。如果不能风调雨顺,那一家人、一村人都会惶恐,因为父母那一辈人对一九六0年前后的大饥荒记忆深刻,他们用“艰年”来表达饥荒年代。那时候生产队的小麦都要大量上缴,叫做“交公粮”,也是“支援国家建设”,上缴的比例我不太清楚,可能不低,所以分到社员们手中的更少了。当然,如果生产队一年粮食产量比较低,上级会救济一下,名称叫

关于名人的故事八篇

关于名人的故事八篇 【篇一:白痴与天才】 小时候,毕加索就有着很高的绘画天赋,但却经常搞不懂诸如“二加一等于几”的问题。为此,他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他们喜欢跑到毕加索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他们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就连老师也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根本没法教,老师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症状,左邻右舍也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绝,而私下议论说:“瞧那呆头呆脑的样,只会画几幅画有什么用。”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白痴。 面对风言风语的议论和嘲笑,毕加索的父亲却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绘画是极有天赋的。毕加索父亲对孩子有真正的理解和赏识,他对儿子说:“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似乎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也渐渐忘记了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 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并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篇二:徐文长小故事】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既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又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徐文长到舅舅家做客,半晌才端出一盘菜,却只一鸡蛋,舅舅说:文长啊,真是不好意思,你来的真不巧,要是晚来三个月,这个鸡蛋就是一碗鲜的鸡汤了。徐文长笑道:啊,真是难为你了。 一日,徐文长复请舅舅,半晌,端出一盘竹片,对舅舅说:舅舅啊,真是不好意思,你来的真不巧,要是早来三个月,这盘竹片就是一碗鲜美的竹笋了。 张三李四拜访徐文长,张三暗将徐文长拉到一边说:文长兄,今

透过那泛黄的老照片

透过那泛黄的老照片 当曾一时风光无两、雄霸天下的胶片业巨头柯达无奈地宣布破产,当各式各样功能炫酷,造型高端的单反成为摄影师手中的新宠,当众多的智能手机巨子为旗舰机型装上像素高得令人咋舌的摄像头……我们不得不承认,曾经记录着我们悲欢离合的胶片时代,终究还是在一片唏嘘中,缓缓落幕。 历史总是如此冷酷无情,新电子信息统治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旧王者的黯然离场作为背景,纵令人唏嘘,令人流连,却总是无可奈何。 其实何止是黑白胶片,生活中的一切一切,都在面临着现代技术的入侵和侵蚀。纸质化阅读的备受冷落和电子阅读的方兴未艾;书信的逐渐绝迹和电子邮件、微信、QQ等即时通信的大行其道;磁带和CD在角落里蒙上岁月的灰尘,而MP3、MP4里存满了每一首最爱的歌曲……是的,不知不觉间,现代技术早已将我们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攻城占地,势如破竹。 然而,当我们臣服于现代技术那娆媚的风姿和高贵的裙摆时,是否也曾想过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带来海量的信息储存,光速的传播速度,便捷丰富的资源外,是否也意味着美好的“稀释”,传统的遗失?你是否也曾对曾经伴你度过艰辛峥嵘岁月的“鱼书”和“随身听”们,有过一丝不舍和留恋? 真正有底蕴的文化,必有泥土的厚重,纸质的轻盈,和木质的清香,而非金属、玻璃和塑料的冰冷。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不再高不可攀,然而打开手机和相机,液晶屏上的照片,却不过是无数个晶体堆叠的机械体,冰冷而没有生命;电子阅读的普及,使图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碎片化、娱乐化的阅读倾向,使我们很少能再静下心来,在雪夜拥一大炉,捧一杯茶,品读智慧的芬芳;电子邮件、QQ的大行其道,使空间不再成为心灵的阻隔,然而碎片式的简短回复,不但使人的思考变得肤浅苍白,也再也品味不到“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的幽怨温情以及每个文字背后如泣如诉、辗转斟酌的纠结缠绵……生活方式的变迁,是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正如王开岭所说的,是古典与美感的消磨与丧失。 可怕的是,这种丧失,我们还浑然不知。 于是,佳能的“感动常在”听上去更像一句难以实现的诺言。而偶尔翻开母亲的相册,我却总能收获发自内心的感动。因为,即使泛黄,却依然能看见那一抹动人的微笑。

100多张罕见杭州老照片流出带你看看爷爷口中的小时候

100多张罕见杭州老照片流出带你看看爷爷口中的小时候 你肯定没有见过这样的雷峰塔和白堤破旧不堪?可别 嫌弃!这就是100年前的杭州!100多张罕见杭州老照片流出带你回顾杭州百年变迁原来老杭州长这样! 百年杭州 20世纪初,杭州,西湖断桥。1906年,杭州,路边的穷苦人。 迈耶/摄 1906年,杭州,西泠桥。这里荒草丛生,苏小小墓依旧清晰可见,后面是有名的宝石山,不知为何当时的山上到处都是光秃秃一片。1910年,杭州,西湖断桥。1915年6月28日,杭州,市场里的小贩在卖荸荠。杭州,延龄路,就是今天的延安路。西德尼·甘博/摄,大约拍摄于1917-1919年之间。1917年,杭州,礼拜堂学校的男孩。冬天的杭州没有暖气,每人手提一小铜炉取暖。1917年,杭州,抽烟的老人。运河杭州段有不少船民世代以船为家,这是一个船民的小男孩。大约拍摄于1917-1919年之间。 西德尼·甘博/摄 杭州,牛车拉柴禾。约拍于1917-1919年之间。 西德尼·甘博/摄 1918年,杭州,一位算命先生。1918年,杭州,运河里装

载木材的船只。 西德尼·甘博/摄 1919年,杭州,剪刀匠。1919年,杭州,装大碗茶的大壶。西德尼·甘博/摄 1919年,杭州,制伞店。 西德尼·甘博/摄 杭州,私塾学童。约拍于1917-1919年之间。 西德尼·甘博/摄 杭州,用牛拉水。约拍于1917-1919年之间。 西德尼·甘博/摄 杭州,六和塔旧景。这张照片估计是站在当时的之江大学内拍摄的。大约拍摄于1917-1919年之间。 西德尼·甘博/摄 '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从西冷桥洞遥望保俶塔。大约拍摄于1917-1919年之间。 西德尼·甘博/摄 杭州,清波门。这张照片拍摄后不久,它就被拆除了。大约拍摄于1917-1919年之间。 西德尼·甘博/摄 杭州,之江大学运动场,就是现在的浙大之江校区。大约拍摄于1917-1919年之间。 西德尼·甘博/摄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600字8篇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600字(一): 老照片的故事 翻开那本尘封已久的相册,那里面记载了我们许多童年的趣事,也记载一些痛苦的事。但不论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搞笑的那些照片都是值得我们去回忆的,虽然并不十分的甜美。 不经意,我的目光触到这一张照片,这是一张极其出众,对于我来说十分珍贵的老照片。照片中的我和幼儿园的同学把手中的同学伸向蔚蓝的上空,迎接那一年的校庆。 记得,那是准备校庆的时候。由于年龄关系,我们要离开幼儿园,离开亲爱的老师。小时任性的我,一想到要与伙伴们分别,就连校庆也是闷闷不乐的。老师伙伴们明白这将是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校庆,为了让学校气氛活跃,有的家长还买来烟花与伙伴们共庆。老师们与师生唱起了大家都熟悉的校歌。都笑得如怒放的花朵般美丽,彩虹般多姿多彩。这一天,大家都累了。 老师们千叮万嘱,期望我和其它伙伴们勤奋努力,给家人争光,还送我们每人一首小诗。 在那个晚上,望着那空中荡漾的迷人的星火,我和伙伴们兴奋的把手迎向天空。就在那一刻,相机留下了这永恒的美丽瞬间。 从家长们的目光里,我似乎看到了那股暖暖的爱的河流;那条长长的情的丝带;那个硬硬的岩石般的期望。 诚然,岁月如歌而过,但儿时就已埋下的真情与期望却还存在;即使,海枯石烂,那深情的一刻将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 这张乘载期望的照片不仅仅记下了我儿时的笑脸,还记下了幼儿园灿烂的夜空。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600字(二):

老照片的故事 翻开儿时的相册,心里总觉得一股暖流流过。回想儿时,总想着快快长大,但是长大后,又觉得后悔当初许下的愿望。如果永远是个孩子多好啊!我常常这样想。 打开老相册时,才能发现自我小时候是多么的天真浪漫,活泼可爱。目光随着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划过。许久,我的目光渐渐停住,落在两张一哭一笑的照片上,好像时间定格在那里。一张是我哭着的相片,一张是我笑着的照片,那里头隐藏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母亲对我说,这两张照片都是我六个月大的时候照的。一张哭的照片是大人们都不在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在大哭大闹,如果没人听到,或者是没人来看着我,我会一向哭下去,哭道没声了还继续哭。妈妈当时被吓坏了,以为我出了什么事。之后才明白是怎样一回事。爸爸明白了就在我哭的时候拍了一张照片,算是做个纪念吧。 我听了,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原先我小时候还有这种事! 之后,妈妈又跟我说另外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大家都明白夏天炎热,人们都会去买西瓜吃。而我是却是家里最爱吃西瓜的家伙。六个月大的时候,爸爸买了一个西瓜,我闹着要吃。无奈之下,爸爸只好切下一块给我吃。 我吃得津津有味。因为刚长牙,我就慢慢的啃呀啃,汁水顺着我的嘴角流下,我则慢慢地享受着人间美味。爸爸拿起照相机,咔嚓一声拍下了这张照片。 听完,我的心里有一种怪怪的?无法形容的感觉。但是,我觉得我很幸福!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600字(三): 老照片的故事 虽说雁过留痕,岁月无声,而白驹过隙的光阴却在生命的每一个空隙不着痕迹的流

老照片里的岁月经典散文_中国100篇名家经典散文

老照片里的岁月经典散文_中国100篇名家经典散文 这是张五十年代初的老照片,是我在下街拆迁的纸箱厂后面随手拍下来的,钩沉出了半个多世纪小镇的厚重的历史文化…… 陬市文化馆始建于一九五三年,是桃源县第一个建站的乡镇。黎向荣是第一任文化站的站长,文化站的宗旨是服务于群众文化生活,除有图书文体活动外,同时组建了业娱文艺宣传队,有二十多人。弹指一挥间,这些老人均已耄耋之年了,健在的也许廖廖无几了。 我比他们虽小十余岁,也已步入了老年行列。他们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一把火从大码头烧到了原区政府止,这一段就成了无法修复的火场坪了。失火原因是印刷厂会计寒夜做账烤火引起的,被烧挨小河的一边公家建了一幢工寓房,对面就做了娱乐广场。广场正中建了个戏台,两边傍右是手工业联社办事处,左边就建了文化馆。文化馆三间两进,中间置了乒乓球桌,两厢一边是阅览室,一边是文体器材贮存室和管理员办公室。那年代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每到星期天我就缩在文化馆里,爬在固定的人字型书桌上静心翻看杂志。在那儿一呆就是多半天,临走时再凭借书证借一本小说。 小镇依托沅水百业兴旺,人气红火,只要肯下力气就能挣碗饭吃。沅水木材水运局在小镇是常德最大的税利大户,蔑缆社则是镇上的支柱产业,他们都是专为河下服务的盈利单位。手工行业铁器、蔑器等也是河下不可缺少的。有名气的商贸店铺有谭大倫、茂源、悦新绸布店。小作坊染织的京兰竹布、胶兰土布,色彩艳丽耐用,特别受客户的欢迎。 这里还有驰名的桂花洋糖。来这儿经商返途的每个客人返程时多少都要带些本地土特产回去。 小镇八十年代前的税利在桃源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夏天每到晚饭后人们摇着蒲扇子,挤在广场人堆里,津津乐道地看着球赛。陬市蓝球队因有文化站的支持组织,加之刘付高和庄中宇这两人的球技,那可是赶鸭子上架——呱呱叫!两人均在1.75米以上的个头,老刘部队转业时就是八一球队的预选员。在球场两人灵活地抢占有利地形,在各据一角时,老刘一个招呼随手一扬,那球就滴溜溜地射向对面。老庄一个纵步弹跳球已到手,回身三步一跨,随着观者亢奋的喝采声,球已落了篮筐里。老刘甩过去的球强劲疾风似如弹头,除了老庄外还真没人能接得住。 晚夕的余热把球场蒸腾得热烘烘的,场上场下每个人汗流如洗。观者起劲的呐喊助威,洒出的汗水似乎比参赛者还要多,把场面拱得一浪高过一浪。喜欢健身或好静的,则在另一边的单杠双杠上翻腾着。玩劣戏闹的少儿喜欢围着卖槟榔的徐瞎子眦着小嘴听他唱:“哎,槟榔呀!槟榔呀!吃了我的槟榔哩,心跳眼热脸发红啦!”一个槟榔他能唱出十多个花样来。 每逢年节或开会广场就更热闹了,高音喇叭从戏台中心传出去,响遍了小镇每个角落。如遇年节庆典活动,文化站便积极组织策划,各单位热烈响应。当然最精彩的压台戏还是文化站的业余剧团,他们的剧目有《柜中缘》《陈妙常赶潘》《打渔杀家》《三娘教子》……那演出水平真可与专业剧团相媲美! 陬市更有一绝的是“亭子”,闻名遐迩。“亭子”出游由一支大竹劈开分破打岀噼啪之声的响板队来维持秩序。三班锣鼓嚓嚓锵,喇叭吹得呜呀呜呀,高翘队装扮成戏剧形象,在“亭子”两边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亭子”造型多姿多彩,以一人高为一层,最高至五层,分为几个头。小孩扮成古典名剧人物,如三国中的刘备、关公、张飞,西游记中的师徒等。腿脚被绑在铁杆头上,外用戏装来掩饰。站在刀尖上的造型,就是用一支假鞋把小孩绑连在导具刀尖上的,在八个壮汉抬行下颤巍巍的,那造型栩栩如生,令人惊叹不已!

1993年中国老照片:图1已经绝迹、图4有钱人标配、图8现仍买不起

[MISSING IMAGE: 1993年中国老照片:图1已经绝迹、图4有钱人标配、图8现仍买不起, 1993年中国老照片:图1已经绝迹、图4有钱人标配、图8现仍买不起 ] 1993年中国历史老照片:图为北京大街上的出租车、公交车和骑着自行车的人们。图中这种 微型面包的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北京城非常风靡的一种出租车,当时在京城 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被市民戏称为“黄虫”,1993年北京面的的数量就达到了三万多辆。不过 因为面的尾气排放污染严重,到了90年代末几万辆面的全部被淘汰。 [MISSING IMAGE: 1993年中国老照片:图1已经绝迹、图4有钱人标配、图8现仍买不起, 1993年中国老照片:图1已经绝迹、图4有钱人标配、图8现仍买不起 ] 1993年中国历史老照片:图为90年代的一个美女记者,站在大街上穿着红色超短裙、外面 披着一件外套,露出一双美腿,吸引了路人的注意,连一位大爷路过都忍不住多看几眼。[MISSING IMAGE: 1993年中国老照片:图1已经绝迹、图4有钱人标配、图8现仍买不起, 1993年中国老照片:图1已经绝迹、图4有钱人标配、图8现仍买不起 ] 1993年中国历史老照片:图为两对情侣在广场上唱卡拉OK,吸引了很多路人围观,在广场 上放一台电视机、一台音箱和几个麦克风,就可以供人们唱歌,唱一首差不多一元钱。卡拉OK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年轻人非常风靡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和现在的KTV差不多,不过 那时候的卡拉OK一般都是在大厅或广场上唱,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在一起唱。而现在的 KTV都是在包间里,和一堆朋友一起唱。 [MISSING IMAGE: 1993年中国老照片:图1已经绝迹、图4有钱人标配、图8现仍买不起, 1993年中国老照片:图1已经绝迹、图4有钱人标配、图8现仍买不起 ] 1993年中国历史老照片:移动电话是1987年才进入中国,当时被人们称为大哥大,外观犹 如半块砖头,又大又重,而且特别的贵,一部大哥大差不要三万元,当时深受有钱人的青睐,因此那时候“大哥大”成为了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在当时,梳着大背头、抹着发胶、手提大哥大,成了人们理想中的富人形象。 [MISSING IMAGE: 1993年中国老照片:图1已经绝迹、图4有钱人标配、图8现仍买不起, 1993年中国老照片:图1已经绝迹、图4有钱人标配、图8现仍买不起 ] 1993年中国历史老照片:图为90年代初上海的一家高级酒店里,两个美丽模特正在舞台上 进行走秀表演,台下的客人一边吃饭一边观看表演。 [MISSING IMAGE: 1993年中国老照片:图1已经绝迹、图4有钱人标配、图8现仍买不起, 1993年中国老照片:图1已经绝迹、图4有钱人标配、图8现仍买不起 ] 1993年中国历史老照片:图为90年代街边上的一个公共电话摊,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子 正在电话摊上打电话。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虽然已经出现了移动电话,但是由于移动电话 价格太贵,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公用电话亭就成了普通市民在外面的重要通迅工具,影 响着市民的生活。如今,手机已经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公共电话亭在大街上已经基本消失了。 [MISSING IMAGE: 1993年中国老照片:图1已经绝迹、图4有钱人标配、图8现仍买不起, 1993年中国老照片:图1已经绝迹、图4有钱人标配、图8现仍买不起 ] 1993年中国历史老照片:图为93年麦当劳餐厅里正在吃汉堡喝可乐的几个小朋友。麦当劳 公司于1990年在深圳东门开了大陆的第一家麦当劳餐厅,1992年在北京王府井开了全世界 面积最大的一家麦当劳餐厅。在90年代初,西式快餐厅在城市里还并不多见,所以当时到麦当劳或肯德基消费都要排很长的队。

20张彩色修复经典黑白照片

20张彩色修复经典黑白照片 将彩色照片转成黑白照片,只需要一个按键就能完成;但是想将本来是黑白的照片转成彩色,可能就需要下功夫了。海外某网站讨论版聚集了一批修图师,专门对一些历史黑白照片进行上色处理。接下来就来看看这些被“上色”的历史瞬间吧。在彩色胶片出现之前,摄影师们只能通过黑白照片记录当时的画面。大概是因为在黑白照片中只能通过被摄物体的动作与形状进行辨别,所以更让我们着迷于历史片刻的光景。最近就有一些人通过对当年的时尚潮流、通用衣着布料等进行考究,别出心裁地用科学方式赋予黑白老照片色彩。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加工”后的照片感受黑白影像中的神秘与浪漫。“照片色彩修复”在国外已经成为了一项服务,不论你是想让曾曾曾祖父的黑白自拍照显得更有生气,还是想还原爷爷奶奶当年留下来黑白胶片的时空背景,在网上都有专人替你服务。 玛丽莲·梦露,1957。摄影:Richard Avedon,彩色作品:Zuzzah。 搬冰块的女人,1918。摄影:War Department/National Archives,彩色作品:Dana Keller 时代广场,1947。摄影:William Gottlieb,彩色作品:Jordan J. Lloyd

献给希特勒的复活节彩蛋,1944-1945。摄影:US Army/National Archives,彩色作品:Zuzzah 报童贩卖泰坦尼克号沉船消息的晚报,1912。摄影:Hulton-Deutsch Collection,彩色作品:Dana Keller 总统林肯会见麦克莱伦将军,1862。摄影:Alexander Gardner,彩色作品:Zuzzah 戴着防毒面具在烟雾中训练的中士,1942。摄影:Jack Delano,彩色作品:Ryan Urban 绘制二次世界大战的政令宣传海报,1942。摄影:Marty Zimmerman,彩色作品:Patty Allison 在化妆间练习的路易斯·阿姆斯特朗,1946。摄影:William Gottlieb,彩色作品:Dana Keller 施工中的金门大桥,1935。摄影:source unknown,彩色作品:Dana Keller 美国百老汇大道,1900-1915。摄影:Detroit Publishing Co.,彩色作品:Sanna Dullaway 身高惊人的牛仔Ralph E. Madsen与参议员Morris Sheppard 握手时的对比,1919。摄影:Harris & Ewing,彩色作品:Photo Retrofit 美国国家芭蕾舞团的舞者,1924。摄影:National American Ballet,彩色作品:Photo Retrofit 爱因斯坦,1921。摄影:Ferdinand Schmutzer,彩色作品: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15篇)完美版

《老照片的故事》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一): 老照片的故事 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一个个故事。打开影集,一件件高兴的事、悲哀的的事都浮在我的眼前。这些都会让你想起从前,回忆过去。看、这些照片、似乎让我想起了以前。 记的我小时候,爸爸妈妈都上班了,奶奶悄悄的把我抱上了火车到了奶奶家,下班回来的妈妈以为我丢了,之后才明白奶奶很亲我看到爸爸妈妈上班没时间照顾我,才悄悄的把我抱走的。 在奶奶家,奶奶爷爷请人做小车,每一天把我放在小车推出去玩,那时我才1岁左右,不会吃什么东西,可奶奶还是给我买了许多东西喂我吃,我吃的撒在地上的东西,奶奶用嘴吹一吹,舍得不扔了,就自己吃了,尽管这样,奶奶还是整天乐呵呵的。 那时奶奶已经满头白发,身体也不好、走路气喘吁吁的,但是奶奶还是坚持照顾我,有一天奶奶正准备吃饭,突然心脏病发作了。就这样,奶奶离开了她疼爱的孙儿,在我带来的哭声中走了 记忆是风,挥之不去,一向在我的脑海中盘旋。 一刹那,记忆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飞的花,无数的花瓣轻轻摇曳,承载着我的思念。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却使它开出了花,我轻轻擦了擦手中的老照片,把它贴在脸上。 我看了看手中的照片,阳光倾斜在奶奶温柔慈祥带有皱纹的脸上,银色的白发在光下闪闪发亮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二): 老照片的故事 每家每户都有一些值得纪念的老照片。 看着这些老照片,过去的岁月就会重新在眼前浮现,以前有过的欢乐和悲伤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我家也有一些老照片。闲暇的时候,我常常翻出这些老照片。 这些老照片已经存放很久,是对过去岁月的真实记录。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写完作业的我,一个人待在家里,想看电视,又没有好看的节目,于是,我就在家里翻箱倒柜起来,期望能从中发现什么新玩意。 我翻啊翻啊,最后有了收获一本红色的相册。翻开一看,有几张小不点的照片。她是谁呢?又翻了几页,我看到了一张妈妈和小不点的合影。我想:照片上的那个小不点也许就是我。 有一张照片,那个小不点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饼干。 有一次,妈妈对我说:你小的时候个性贪吃!我听了后很生气,问妈妈为什么。 妈妈说:你小的时候个性喜欢吃饼干,一看见饼干就让我给你买。你每次吃饼干的时候,都是先要一块,尝尝好不好吃。如果好吃,就再要几块。但是,那时侯你还小,一次拿不了几块,于是,你就把饼干夹在胳肢窝里,实在没有地方放了,你才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我想:这张我吃饼干的照片就应就是那时照的吧。 看了很多我小时候的照片后,我突然觉得:我小的时候是那么地天真可爱! 然而,过去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陪伴我的,只有这些年代已久的老照片!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三): 老照片的故事 在我爸爸的相册里,有许多十几年前我爸爸出差时拍下的照片。爸爸几乎走遍了华东地区。那些照片就像秋的落叶一样,记载着春的生机。有在杭州拍的,在北京拍的,还有在南京,黄山,上海等地拍下的。我小时候最喜欢看这些照片,看着爸爸身后那些优美的景色,十分羡慕。却不明白这些照片后隐藏着多少爸爸辛酸。 我爸爸出生在云南的一个小山村里,家里还有五个孩子。奶奶省吃俭用地供着五个孩子上学,但最后只留下了学习最好的爸爸,其他的孩子都辍学了。爸爸便更加珍惜这个机会,更努力的学习。那时候爸爸的学校,就只有几间破土房,下雨时还会漏水,桌子都是些凹凸不平的石桌。就连作业本,每个孩子都只有一本,写完了后把字全擦掉,再重新写。那时候爸爸天天吃不饱饭,饿了就在别人挖过的红薯地里挖一些红薯根吃。放学回家后还要帮大人干农活,到很晚时才能点着一盏昏暗的小煤油灯写作业,学习。爸爸用的橡皮擦就是一块破旧的胶皮,就连一根铅笔都要用很久,短到拿不住时,就在上面接一根竹管继续用。 爷爷奶奶都不识字,遇到不会的题时,爸爸只能走一大段山路去问老师。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