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与传感技术》课程标准

《机器视觉与传感技术》课程标准
《机器视觉与传感技术》课程标准

《机器视觉与传感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机器视觉与传感技术

【课程代码】C2-2-2

【适用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

【学时数】48

【学分数】3

【开设学期】第3学期

一、课程概述

《机器视觉与传感技术》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习领域里的一门核心子学习领域。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各类传感器的信号检出、转换原理和信号处理方法,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典型工程应用和机器视觉电路的组装、调试和设计。

本课程的学习领域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机器视觉电路的组装、调试和设计的技术人员,让他们熟知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能掌握机器视觉电路中自动检测环节常用的传感器的性能及技术指标,会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对检测环节进行参数、技术指标的测试与校正。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敬业精神,树立社会生产所需的安全、环保、成本、产品质量、团队合作等意识。

该课程根据现场典型工作任务的需要确定了“压力量、温度量的检测与处理”等6个典型的子学习领域和“酒精浓度检测仪的设计”等6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均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出发点,着重于检测系统的构建,同时穿插自动检测系统的抗干扰技术与接口技术。项目实施由易到难,从简单检测单元的组建到较复杂自动检测系统的构建逐步提高。使学生树立全面的自动检测意识。

二、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自动检测系统的框图,传感器的定义及组成框图;

(2)熟练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了解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

(3)熟练掌握测量误差的形成及分类;

(4)熟练掌握应变式电阻传感器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5)熟练掌握酒精浓度传感器MQ3基本原理的应用;

(6)熟练掌握电感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7)熟练掌握霍尔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8)熟练掌握热电式传感器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物理学》使学生具有各种物理量的基本概念,如:电压、电流、频率,电容、电感、电阻,位移、速度、加速度,长度、角度,质量、重量、流量,磁通量、光通量,温度、湿度、浓度,压力、拉力、压强等,同时让学生具有各种物理量的一些基本计算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使学生具备了基本的电子电路原理分析,参数计算,信号处理的基本能力。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使学生具备了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驱动和控制系统的组成等知识。

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

为学生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业机器人拆装与调试》、《PLC控制与应用》、《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人机界面组态与应用》等提供检测理论及相应技术支持。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目标的要求,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6个与现场应用紧密结合的学习项目。

表1 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表

五、教材的选用

1.教材选取的原则

1)上述教学内容要占教材篇幅的80%以上;

2)涉及的概念讲解深入浅出,并配有大量实例,以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尽量选取带有与教学内容配套的实验实训指导教材,能够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常用检测器件及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特性、结构以及小型检测系统的构建。

2.推荐教材

《传感器电路制作与调试项目教程》(第2版).王迪. 电子工业出版社

《传感器技术基础与应用实训》.徐军、冯辉. 电子工业出版社

3.参考的教学资料

1)《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及实验指导. 梁森,王侃夫,黄杭美. 机械工业出版社.

2)《自动检测技术》及实验指导. 宋文绪,杨帆.高等教育出版社.

3)《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杨少春. 电子工业出版社.

六、教师要求

1.具有系统的检测技术、传感器理论知识;

2.具备检测系统构建能力和小型电子产品的运行、设计和维护能力;

3.课内实践部分指导教师必须具备现场从事相关检测实际工作经历5年以上;

4.具备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

七、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该课程要求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机房完成,以实现教、学、做、考合一。机房拥有生均一台计算机,教师机一台(兼服务器),联网并确保畅通,安装投影设备。

实训室的布置要方便成立学习小组,实现课堂讨论、实践和课外的拓展学习,还要方便下发教学任务和收集学生课堂实践任务。

八、考核方式与标准

表2 考核方式与内容

备注:本课程6个学习情境均按上表进行考核,不同学年根据教学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情境进行教学。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全部选择。项目考核的成绩取所有学习情境的平均值。

表5 笔试考核内容

九、学习情境设计

?熟悉传感器信号处理

电路?小组成员互评?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子领域2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总课时:48 学习情境2 电子秤的设计课时:8 学习目标:

1、掌握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理解应变效应的原理,掌握应变效应的应用;

3、理解应变片的类型、结构及其测量转换电路;

4、理解电阻应变片的各种应用;

5、掌握温度对变片测试系统的影响;

6、理解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的原理及应用;

7、学生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团队

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建议

1、应变式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温度对变片测试系统的影响

3、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的原理及应用

4、应变式电阻传感器的认

知与选择

5、电子秤的设计的构建及

调试

宏观教学方法:

?项目驱动法

?引导文法

?开放式教学法

微观教学方法:

?讲述法

?任务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材料使用工具学生知识与

能力准备

教师知识

与能力要

考核与评价备注

?项目任务书?安装工艺文件?引导文

?指导作业文件?演示视频文件?实训设备

?检查单?电工工具

?仪器仪表

?计算机

?实训设备

?信号处理

模块

?导线

?电阻应变式

传感器的工

作原理

?温度对变片

测试系统的

影响

?检测系统构

?能分析电子

秤的设计

任务书

?熟悉应变式

电阻传感

器的机理

及参数

评价内容:

?基本知识技能水平

评价

?方案设计能力评价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团队合作能力评价

?工作态度评价

?本任务旨在该学习领域培养学

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

故障处理能力等

?老师需合理引导学生完成小组

讨论,确定工作方案

?本任务是电子秤的设计,引导

文应设计全面,详细引导学

?评价表建基础

?故障分析能

?工艺文件理

解能力

?仪器仪表使

?电子技术

?计算机操作

技能?熟悉检测系

统的调试

方法

?熟悉自动检

测系统常

见故障的

处理方法

?项目完成情况演示

评价

评价方式:

?小组成员互评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生掌握各工作过程

学习子领域3 气敏式传感器总课时:48 学习情境3 酒精浓度检测仪的设计课时:8 学习目标:

1、掌握气敏电阻传感器的转化原理;

2、理解湿度、相对湿度等的概念,

3、理解大气的温度与露点的概念;

4、掌握湿敏电阻传感器的转化原理;

5、掌握湿敏电阻传感器的类型、构成和应用;

5、掌握气敏电阻传感器的类型、构成和应用;

7、理解温度对气敏式传感器的影响

8、学生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团队

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建议

1、气敏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温度对气敏式传感器的影响

3、湿敏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4、气敏式电阻传感器的认

知与选择

5、酒精浓度检测仪的构建

及调试

宏观教学方法:

?项目驱动法

?引导文法

?开放式教学法

微观教学方法:

?讲述法

?任务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材料使用工具学生知识与

能力准备

教师知识

与能力要

考核与评价备注

?项目任务书?安装工艺文件?引导文

?指导作业文件?演示视频文件?实训设备

?检查单?电工工具

?仪器仪表

?计算机

?实训设备

?信号处理

模块

?导线

?气敏电阻传

感器的工作

原理

?湿敏电阻传

感器的工作

原理

?检测系统构

?能分析酒精

浓度检测

仪的设计

任务书

?熟悉酒精浓

度传感器

MQ3的机

评价内容:

?基本知识技能水平

评价

?方案设计能力评价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团队合作能力评价

?工作态度评价

?本任务旨在该学习领

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

能力、沟通能力、故

障处理能力等

?老师需合理引导学生

完成小组讨论,确定

工作方案

?评价表建基础

?故障分析能

?工艺文件理

解能力

?仪器仪表使

?电子技术

?计算机操作

技能

理及参数

?熟悉检测系

统的调试

方法

?熟悉自动检

测系统常

见故障的

处理方法

?项目完成情况演示

评价

评价方式:

?小组成员互评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本任务是酒精浓度检

测仪的设计,引导文

应设计全面,详细引

导学生掌握各工作过

学习子领域4 电感式传感器总课时:48 学习情境4 金属探测器的设计课时:8 学习目标:

1、理解电感式传感器的转化原理;

2、掌握金属探测器的应用;

3、掌握电感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4、理解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5、理解电感式传感器的类型、结构及其测量转换电路;

6、了解电感式传感器的各种应用;

7、了解位移测量电感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使用方法及应

用;

8、树立学生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建议

1、变磁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3、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4、电感式传感器的认知与

选择

5、金属探测器的构建及调

宏观教学方法:

?项目驱动法

?引导文法

?开放式教学法

微观教学方法:

?讲述法

?任务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材料使用工具学生知识与

能力准备

教师知识

与能力要

考核与评价备注

?项目任务书?安装工艺文件?引导文

?指导作业文件?演示视频文件?实训设备

?检查单?电工工具

?仪器仪表

?计算机

?实训设备

?信号处理

模块

?导线

?电涡流式传

感器的工作

原理

?检测系统构

建基础

?故障分析能

?能分析金属

探测器的

设计任务

?熟悉电感式

传感器的

机理及参

评价内容:

?基本知识技能水平

评价

?方案设计能力评价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团队合作能力评价

?工作态度评价

?本任务旨在该学习领

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

能力、沟通能力、故

障处理能力等

?老师需合理引导学生

完成小组讨论,确定

工作方案

?评价表?工艺文件理

解能力

?仪器仪表使

?电子技术

?计算机操作

技能

?熟悉检测系

统的调试

方法

?熟悉自动检

测系统常

见故障的

处理方法

?项目完成情况演示

评价

评价方式:

?小组成员互评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本任务是金属探测器

的设计,引导文应设

计全面,详细引导学

生掌握各工作过程

学习子领域5 霍尔传感器总课时:48 学习情境5 转速检测仪的设计课时:8 学习目标:

1、理解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理解霍尔传感器的设计要点;

3、了解霍尔传感器的结构;

4、掌握霍尔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5、掌握霍尔传感器的主要特性;

6、掌握霍尔传感器的误差补偿;

7、了解霍尔集成电路;

8、理解霍尔传感器的各种应用;

9、树立学生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建议

1、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

2、霍尔传感器的误差及其补偿

3、霍尔集成电路

4、霍尔传感器的应用

5、霍尔传感器的认知与选

6、转速检测仪的构建及调

宏观教学方法:

?项目驱动法

?引导文法

?开放式教学法

微观教学方法:

?讲述法

?任务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材料使用工具学生知识与

能力准备

教师知识

与能力要

考核与评价备注

?项目任务书?安装工艺文件?引导文

?指导作业文件?演示视频文件?实训设备

?检查单

?评价表?电工工具

?仪器仪表

?计算机

?实训设备

?信号处理

模块

?导线

?霍尔传感器

的工作原理

?霍尔集成电

路的工作原

?检测系统构

建基础

?故障分析能

?能分析转速

检测仪的

设计任务

?熟悉霍尔传

感器的机

理及参数

?熟悉检测系

评价内容:

?基本知识技能水平

评价

?方案设计能力评价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团队合作能力评价

?工作态度评价

?项目完成情况演示

?本任务旨在该学习领

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

能力、沟通能力、故

障处理能力等

?老师需合理引导学生

完成小组讨论,确定

工作方案

?本任务是转速检测仪

教学方法建议

《 建筑设计基础Ⅰ》教学大纲

黑龙江东方学院 《建筑设计基础(1)》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学部建筑装饰设计教研室 课程编号: 03122011 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建筑装饰设计方向) 学分:6 总学时 112 (理论学时 40 ;实践(实验)学时: 72 )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就是为建筑学专业开设得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建筑学设计系列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就是建筑设计入门得关键。 本课程得教学宗旨与目标就是通过系统得理论知识学习结合课程作业过程训 练,培养学生对建筑形式语言得认知、运用、表达能力与初步得建筑设计构思能力,为学习后续得建筑设计课程打基础。 二、本课程得目得任务 建筑设计基础课就是建筑学专业得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就是建筑设计得启蒙 教育,就是培养与训练学生得建筑设计思维方法,即“悟性——理性——创造性”过程得重要环节,更就是建筑设计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教育得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得目得任务就是: 1.建立正确得建筑观; 2.对建筑设计体系得初步认识,对设计过程得感性认识与一般了解,对名建筑得欣赏与评价; 3.掌握建筑设计得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即建筑功能、空间、环境得概念,平立剖面得含义以及规范表达,形式美得法则等; 4.建筑表现技能得表现:建筑制图、渲染技法、模型制作、徒手表现、建筑速写等。 三、本课程与其她课程得关系 建筑设计基础课就是建筑学专业得主导课程——建筑装饰设计系列课程得先修课程。本课程所讲授得内容与所进行得各方面基本功训练直接为今后得建筑

装饰设计课提供预备知识与技能。 四、本课程得基本要求 1.建筑表达部分: ·学习水彩渲染技法; ·学习模型制作方法,及通过模型推敲方案、表达设计意图得能力。 2.建筑形态构成部分: ·培养对建筑形体得认知与组合加工能力; ·培养对建筑空间得认知能力,学习设计、创造建筑空间得方法。包括认识不同空间类型(动、静、开敞、封闭、流动、引导……)与学习空间限定得手法(设立、下沉、升起、围合、覆盖……); ·加强对各种建筑形式要素(形状、色彩、尺度、质地、方向、位置)得直觉及相关性认识,培养用形式要素表达设计意图得能力; ·学习建筑形式得加工方法( 附加、重复、穿插、切削、旋转、、、、)。 3.建筑美学部分: 学习美学原理,培养审美感觉与构图能力,将审美感觉与构图能力训练贯彻于一切作业得环节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变化与统一得方法。 4.建筑设计入门部分: 初步了解建筑设计得程序与方法。 五、课程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建筑初识 (4学时) 了解重点:初步接触建筑概念,介绍与本课程相关得基本内容及工程字规范书写。 难点:学习这门课程得目得与达到何种标准。字体结构与笔画特点。 第二部分徒手线条练习 (4学时) 掌握重点:徒手线条得组织、排列、衔接、构图等表达。 难点:线条得流畅、间距得疏密、衔接得方法、黑白灰得对比关系等。 第三部分工具线条练习 (6学时) 掌握重点:学习用墨线综合表现得方法,训练构图能力,加强审美感觉。 难点:墨线线条衔接得当,图面精良。 第四部分建筑绘图练习 (10学时) 掌握

舞台灯光设计说明

舞台灯光设计说明 1、设计目标 艺术舞台照明系统的使用功能要求满足各种综合演出活动的需要,保证举行各种会议照明和文艺演出活动的电视录象的要求。 依据设计要求,按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设计目标。 2、设计原则 根据国内优秀的成功范例,并结合舞台设计实践,因此,该系统设计方案应充分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2.1 系统的先进性 ●系统大量采用具有现代水平的舞台智能化设备。 ●具有效果、亮度、色彩、速度智能化控制的灯光系统。 ●各系统之间技术密集性,构成了国内舞台配置最高水平。 2.2 系统的实用性 ●由智能化设备支持的全系统,操作非常方便。 ●系统可靠。 ●在不中断主电力供应的前提下,控制系统自动持续地诊断检查,所有操 作信息都安全地储存和保护。 ●满足多种类型的用光需要。 ●除满足表演用光以外,还能够满足电视转播和电视节目制作的特殊需要, 并且能够应付多种类型的用光需要。 2.3 系统的经济性 设计中,将运营管理及运行成本因素渗透到每一个设计环节之中,选用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系统,从而实现高效、低成本的营运目标。

3、设计指标 舞台上的照度要求:全区照度标准值(1ux)≥1200; 舞台上的照度的色温要求:3200K°; 显色指数:Ra>90 灯光线材的要求:应使用无氧铜阻燃电缆。 灯光控制操作台要求:应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应具有场景存储记忆功能。 灯具接口(插座)要求:应采用三芯带接地保护的插座。 灯光线路布局,须使用电缆桥架,不能使用圆形铁皮管。桥架要接地。与其他线路交汇时,要采用防干扰布局方法(如十字交叉等)。 灯光可控硅与配电设备,均要采用三相五线制。 可控硅须配有抗干扰措施,不得干扰其他设备。 舞台上至灯光控制室,应采用国际标准的数字接口(如:DMX—512等)。 灯光音响等控制机房,须安装防静电绝缘地板,并按照国家计算机机房标准接地处理。 4、基本光的位置与原则 4.1 面光系统设计 面光主要用于照亮舞台前部表演区,对舞台上的表演者起到正面照明的作用,配合耳光、顶光和逆光供人物造型用或使舞台上的物体呈现立体效果。面光灯设计为1道,以不同角度投射舞台前区,以保证面光投射光线、光斑、照度一致。 在舞台正面观众席上方设置1道面光桥,一道面光杆配置大功率LED灯采用(白光+琥珀光)光源,满足主席台会议及演出活动3200K色温的照明需求。 垂直投射:使舞台表演区下面获得均匀效果; 交叉投射:增强舞台中心区域及纵深亮度; 重点投射:加强局部舞台表演区域的照明。 4.2 顶光系统设计 顶光(分为会议用顶光及演出用顶光)、逆光通常在舞台吊杆中纵深每隔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标准

《影像诊断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 影像诊断学是借助于X线、CT、MRI、超声、核医学与介入放射学的成像手段,使人体内部器官和结构显现出来,从而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和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和治疗为目的的一门学科,是影像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农村、社区等医疗卫生单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高素质实用型的影像技术人才。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为确保本大纲的落实,达到培养目标对临床医学专业的要求,本课程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及自身学科特点,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了影像诊断检查技术、胸部影像诊断等6个项目的情景学习。通过这6个项目26个学习情景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三方面的具体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加大实验教学力度,遵循人才培养需求与规划行业发展相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职业岗位需求和要求相结合;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与岗位知识、技能、素质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和诚信服务的理念,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确保教学大纲的全面落实。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门课程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医学影像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获得本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学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而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正确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方法。熟悉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正确理解影像诊断学为临床医疗服务的特点与目的。 (二)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影像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自行观察和辨认人体组织结构的影像学特点,通过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操作与练习,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素质目标

网络广告设计--课程标准

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人才培养案“专业核心理论课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网络广告设计》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 编制人:云 编制单位:文科教研室 审核人: 教研室主任:燕 院长、系部主任:毛加宁、静 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目录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教学设计 二、课程容与要求 (一)知识体系 (二)能力体系 三、课程实施 四、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硬件条件 (二)师资条件 (三)建议选用教材版本及样本教材编写(四)信息化教学资源 六、其他说明

《网络广告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统一填写) 适用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全称) 课程类别:知识+技能+素质(基础、专业、拓展) 修课式:必修(必修、选修) 教学时数:128学时 总学分数:16学分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与广告设计相关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职业素养、操作技能与技术应用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平面广告和二维动画广告制作的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课程作用:本课程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设计基础能力和设计相关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网络广告的理论和设计实践进行整体的学习和研究,了解网络广告发展的历史和分类,掌握网络设计的一般规律和设计法,课程重在培养学生二维空间设计的能力与创作的表达,并结合电脑制图软件精确的表达出来,使其能够承担一般二维动画的制作工作,并为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该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工艺美术基础》、《设计基础》、《广告导论》、《广告设计与制作》等课程主要用于广告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室要求学生掌握平面广告和二维动画广告设计与制作流程的各个环节。从对任务的需求分析报告到广告的设计、到广告作品制作最后输出完成。让学生从读懂、创意设计、制作、修改、到自己独立或者小组合作完成平面广告和二维动画广告的学习。其前期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本课程中有着极大地应用价值,起着指导作用。其起直接作用的后续课程有:广告设计与制作,展示设计等课程。 (二)课程目标 知识体系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二维动画广告设计的特性,掌握网络广告设计效果表现的知识与技能,熟悉各种二维动画广告设计的表现技巧和设计思维,具备较高的创造性、综合性才能和解决设计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包括美术基础、平面设计表现技法、构成设计、等容,掌握广告设计与制作的法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容。 职业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网络广告设计的表现,使学生具备二维动画设计的表现能力,具备与他人合作完成设计

中国秘书史课程标准

《中国秘书史》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31105 课程总学时:48 课程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秘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7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中国秘书工作文化与传统的基本认识,培养学生的秘书工作的基本素质。该课程先导课程有秘书理论与实务、公共关系学、中外秘书比较、中国文化概论等。 2.课程设计思路 现代秘书必须具备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了解秘书职业在纵横时间上的背景,掌握秘书职业的优良文化传统与发展过程,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积累基础。这是设置本门课程的理论依据。中国秘书史研究的对象之一是中国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秘书活动与秘书工作变化规律,专业知识较为系统,在教学内容上侧重选取各个时期秘书机构的设置、秘书人员的来源、秘书工作的内容等方面来探讨历代的秘书工作发展变化,探讨中国秘书史的发展规律。本门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学过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可辅以社会调查、专业考察等形式,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可以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中国秘书工作的基本脉络和框架,认识历代秘书工作的变迁和规律,从而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思路,为当前的秘书工作服务。同时通过对中国古代秘书工作历史的考察,亦能加深对今天秘书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更好的角色和素质意识。 知识目标: (1)掌握我国历代秘书机构的设置、职能、作用、地位及演进过程,历代秘书人员的名谓、来源、选用、素质及传统,历代秘书工作的基本制度。 (2)理解和把握我国秘书工作的萌生及形成理论,历代秘书工作的经验与基本规律。 能力目标: 能运用秘书工作发展的相关规律与理论,分析以往与当前秘书工作。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专著类: 1、《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受之著) 2、《建筑:形式空间秩序》天津大学出版社 3、《设计与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 4、《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比例——科学?哲学?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注:有志于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同学可以选读。 9、《外国建筑史》(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世界室内设计史》((美)派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拙匠随笔》(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13、《走向新建筑》((法)勒·柯布西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有助于理解现代建筑设计的由来。 14、《建筑十书》(维特鲁威,高履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 注:已知最早的建筑设计理论著作,提出建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建立了建筑学的基本体系,提出了著名的“坚固、美观、实用”的建筑三原则。 15、《安藤忠雄论建筑》((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安藤忠雄连战连败》((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7、《建筑师的20岁》(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藤忠雄研究室编,王静、王建国、费移山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8、《负建筑》((日)隈研吾,山东人民出版社) 注: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空间设计的哲学思辨。 19、《普利茨克建筑大师思想精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整理)舞台灯光设计方案

第一舞台灯光设计 一、舞台灯光设计原则 舞台灯光系统设计是遵循舞台艺术表演的规律和特殊使用要求进行配置的,其目的在于将各种表演艺术再现过程所需的灯光工艺设备,按系统工程进行设计配置,使舞台灯光系统准确、圆满地为艺术展示服务。 1. 创造完全的舞台布光自由空间,适应一切布光要求; 2. 为使该系统能够持续运行,适当加大储备和扩展空间; 3.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作为重要设计指标; 4. 高效节能冷光新型灯具被引入系统设计中; 5. DMX512数字信号网络技术被引入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舞台灯光系统工艺设计要求 1.该系统工艺设计和设备配置具有综合剧场的使用功能,在短时间内可轮换多种不同剧种的灯光操作方案。 2.该系统设计可以从一种照明方案快速转换到另外一种照明方案,转换时间在2小时内完成。 3.该系统允许使用全部配置的各种类型灯具和其它补充设备。 4.该系统设计有足够的安全性和存储容量,整个系统在不中断主电力供应的前提下,对主控台进行持续的诊断检查。

5.该系统中的设备完全符合舞台背景噪声的技术要求,空场状态下,所有灯光设备开启时的噪声及外界环境噪声的干扰不高于NR25,测试点1M效果器材的噪声不大于30dB。 6.系统的扩展能力是该系统设计之初有意预留的,如电力硅控容量、网络容量,待日后资金充裕或新技术出现,使本系统不至于因设计不足而大面积修改或更新,达到节省资金和快速适应变化的需求。 三、舞台灯光系统设计说明 舞台灯光灯位布置的顶光、区位构成布光阵列,舞台各部位均有布光点,杜绝死区,可灵活多变地按需组合。 (1)顶光系统设计配置 顶光作用是对舞台纵深的表演空间进行必要的照明,顶光配置中采用的各种灯具,大大地提高了光的透光性,透光率比目前国产镜提高了150%,遮光叶设计美观新颖,四页设置合理,遮光效果好,可作舞台顶光布光或染色用。 A. 配置灯具分布如下: 舞台上空,共设有20道顶灯吊杆。 其中每道顶光分别用不同数目的灯具:PD-JG150 1KW螺纹聚光灯24台(配换色器)、 PD-JG1501KW平凸聚光灯40台(配换色器)、PD-P64(配换色器)40台、PH750-26(750W)成像聚光灯64台(配换色器)和(DJD)LD1000R影视舞台柔光灯36台及彩熠2KW电脑摇头灯16台。 灯具的排列及投射方法:

广告设计课程标准

《广告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广告设计是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应用专业图形图像 方向的一门专业课程,综合应用《平面设计艺术》、《Photo shop沢《Illustrator 》、《Page-Maker》和《CorelDraw》等图形图像软件,实现任务式教学。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独立掌握图形 编辑软件,通过最新广告理论、策略分析、文案配合、图形概念提取、设计表现等知识点的学习,目标是让同学们能综合所学知识及手段,独立完成平面广告设计。 1、专业能力目标 (1)具有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软件的能力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正确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 (4)在引导学生学习各类设计风格的同时促进学生设计个性的发展。

(5)能够熟练掌握至少一种图形编辑软件。 (6)掌握基本知识、提升能力培养素质,具备实操能力。 (7)把握平面广告设计的各种创意与方法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1)制定广告设计流程能力。 (2)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设计定位、设计创意、设计能力的培养 (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专业理念、专业技术创造能力和运用能力。 (5)通过独立学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工作中寻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 3、社会能力目标 ⑴在工作中的沟通能力与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⑵公正坦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学会与人相处。 ⑶掌握和控制工作进度,合理安排时间。 ⑷认真、细致,有自制力,具有较强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进取心。 ⑸有较强的环境意识。 三、设计思路 禾I」用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平面广告设计项目中实践积累的经验与社会对设计人员的要求相结合,充分听取行业人士的建设,紧跟市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31024 课程总学时:40 课程学分:2.5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秘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7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主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此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无先导与后续课程,与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秘书史等课程在内容上有较多关联。 2.课程设计思路 现代秘书必须具备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需要了解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营养,了解秘书工作产生与生产的文化大环境,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怀,这是设置本门课程的理论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时间长,覆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系统性强,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可辅以社会调查、专业考察等形式,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可以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成就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舞台灯光设计方案讲解

舞台灯光系统配置方案 设计单位: 时间:

目录 一、工程任务 (3) 1.1 用户需求介绍 (3) 1.2 设计内容 (3) 二、工程设计范围、规模及内容 (3) 2.1 设计范围 (3) 2.2 规模 (3) 2.3 内容 (4) 三、工程设计依据 (4) 四、舞台灯光设计方案 (4)

、工程任务 1.1 用户需求介绍 根据用户要求功能做如下定位:满足如综艺歌舞晚会、会议、演出、交流会、学术报告、艺术课堂等用途; 1.2 设计内容 小礼堂灯光系统改造 工程室内总面积为:600 平方米,设计有:12排观众席。舞台宽度: 18.243mm舞台深度:9.79mm 舞台高度:5.9mm 台唇高度为:0.85mm 观众席成 像为阶梯状态,直线深度为:16.39mm宽度:18.005mm控制室位于观众席的后面。 工程设计范围、规模及内容 2.1 设计范围 1 )礼堂内的区域,包括演奏台和相关控制机房等场所。 2.2 规模 国家规范: 第104 条建筑规模按观众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601 座以上。 大型1201~1600座。 中性801~1200座。 小型300~800座。 话剧、戏曲剧不宜超过1200 座。歌舞剧场不宜超过1800座。 第105 条建筑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特等的技术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甲、乙、丙等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 100 年以上,乙等 50-100 年,丙等 25-50 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 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 室内环境标准应符合规范有关 章节的相应规矩。 300~800 座,乙等 50-100 年) 300~800 座,乙等 50-100 年) 300~800 座,乙等 50-100 年) 2.3 内容 舞台灯光系统。 三、 工程设计依据 舞台灯光工程系统必须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可扩展性、 升级性。 本灯光系统设计方案是依据: JGJ-57-2000/J67-2001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JGJ/T16-92《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 WH-0204-1999《舞台灯具光学质量的测试与评价》 GB7000.14-2000《通风式灯具安全要求》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25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54-83《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15734-1995《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四、 舞台灯光设 计方 案 根据舞台灯光系统设计是遵循舞台艺术表演的规律和特殊使用要求进行配 置的,其目的在于将各种表演艺术再现过程所需的灯光工艺设备,按系统工 进行设计配置,使舞台灯光系统准确、圆满地为艺术展示服务。 1. 创造完全的舞台布光自由空间,适应一切布光要求; 2. 为使该系统能够持续运行,适当加大储备和扩展空间; 3.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作为重要设计指标; 小型乙等排练厅:(小型 小型乙等音乐厅:(小型 小型乙等歌剧院:(小型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2018.4.12

中国文化概论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四年制) 总学时数:36 学分数:3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中国文化概论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今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为: 1. 系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精神,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深刻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认识我国的国情。 2. 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分析中国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 以这门课程教学为基础和依托,进一步拓展学生文化素质教学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本课程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课件、资料片观摩、课堂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简论(1学时) 【目的要求】 概括了解文化和中国文化,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1. 文化的含义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2. 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可概括为: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 3. 中国文化的内容。 第二章地理状况(2学时) 【目的要求】 1.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中国地理常识。

2. 侧重介绍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地理情况。 【教学内容】 1.黄河、长江与中国文明。 2.中国的历代疆域。中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秦奠定了我国现有版图的基础,以后有所发展。 3.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第三章历史纵横(3学时) 【目的要求】 1.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中国历史常识。 2. 侧重介绍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历史情况。 【教学内容】 1. 中国文化的源头 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文化,被称为彩陶文化。龙山文化被称为黑陶文化。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的观点。四大区域说。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几个代表。 2. 三皇五帝 3. 夏代文明和商周社会 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中国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汤建立商朝。盘庚迁殷,故商朝又称殷商。 西周的青铜器、社会制度。 4. 春秋战国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开始兼并战争。战国形成齐楚韩魏赵燕秦“战国七雄”。 5. 秦汉帝国 6. 魏晋南北朝 7. 隋唐时代 8. 宋元明清 9. 近代历史 第四章姓氏与名、字、号(3学时) 【目的要求】

舞台灯光设计方案

舞台灯光系统设计是遵循舞台艺术表演的规律和特殊使用要求进行配置的,其目的在于将各种表演艺术再现过程所需的灯光工艺设备,按系统工程进行设计配置,使舞台灯光系统准确、圆满地为艺术展示服务。 一、舞台灯光设计原则 舞台灯光系统设计是遵循舞台艺术表演的规律和特殊使用要求进行配置的,其目的在于将各种表演艺术再现过程所需的灯光工艺设备,按系统工程进行设计配置,使舞台灯光系统准确、圆满地为艺术展示服务。 1. 创造完全的舞台布光自由空间,适应一切布光要求; 2. 为使该系统能够持续运行,适当加大储备和扩展空间; 3.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作为重要设计指标; 4. 高效节能冷光新型灯具被引入系统设计中; 5. DMX512数字信号网络技术被引入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舞台灯光系统工艺设计要求 1.该系统工艺设计和设备配置具有综合剧场的使用功能,在短时间内可轮换多种不同剧种的灯光操作方案。2.该系统设计可以从一种照明方案快速转换到另外一种照明方案,转换时间在2小时内完成。 3.该系统允许使用全部配置的各种类型灯具和其它补充设备。 4.该系统设计有足够的安全性和存储容量,整个系统在不中断主电力供应的前提下,对主控台进行持续的诊断检查。 5.该系统中的设备完全符合舞台背景噪声的技术要求,空场状态下,所有灯光设备开启时的噪声及外界环境噪声的干扰不高于NR25,测试点1M效果器材的噪声不大于30dB。 6.系统的扩展能力是该系统设计之初有意预留的,如电力硅控容量、网络容量,待日后资金充裕或新技术出现,使本系统不至于因设计不足而大面积修改或更新,达到节省资金和快速适应变化的需求。 三、舞台灯光系统设计说明 舞台灯光灯位布置的顶光、区位构成布光阵列,舞台各部位均有布光点,杜绝死区,可灵活多变地按需组合。(1)顶光系统设计配置 顶光作用是对舞台纵深的表演空间进行必要的照明,顶光配置中采用的各种灯具,大大地提高了光的透光性,透光率比目前国产镜提高了150%,遮光叶设计美观新颖,四页设置合理,遮光效果好,可作舞台顶光布光或染色用。 A. 配置灯具分布如下:

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201 学科门类:理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中学物理教育教学需求,培养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掌握物理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学物理教学、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的本科层次、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信念,热爱祖国,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价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规范,为人师表,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2.具备从事物理学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物理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从事物理研究与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外语、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知识,了解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法规,能够将这些知识与技能渗透于物理研究与教育工作中。 3.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描述和分析物理学领域实际问题并进行实验验证,以获得对相应问题的深刻认识并得出有效结论。能通过文献检索与学术写作、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提取、整理、分析和归纳资料,为问题分析过程提供有益参考。 4.具有较为宽阔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具备交叉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 5. 具备中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职业技能,普通话、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达到规定要求;理解和掌握有关中学生成长的规律与特点,具有尊重、理解、保护、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意识与能力;掌握教与学的知识,熟悉中学物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规划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反思;具有一定的教育问题意识和教育研究能力。

(完整word版)舞台灯光设计原则和工艺要求

舞台灯光设计原则和工艺要求 一、舞台灯光设计原则 舞台灯光系统设计是遵循舞台艺术表演的规律和特殊使用要求进 行配置的,其目的在于将各种表演艺术再现过程所需的灯光工艺设备,按系统工程进行设计配置,使舞台灯光系统准确、圆满地为艺术展示服务。 1. 创造完全的舞台布光自由空间,适应一切布光要求; 2. 为使该系统能够持续运行,适当加大储备和扩展空间; 3.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作为重要设计指标; 4. 高效节能冷光新型灯具被引入系统设计中; 5. DMX512数字信号网络技术被引入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舞台灯光系统工艺设计要求 1.该系统工艺设计和设备配置具有综合剧场的使用功能,在短时 间内可轮换多种不同剧种的灯光操作方案。 2.该系统设计可以从一种照明方案快速转换到另外一种照明方案,转换时间在2小时内完成。 3.该系统允许使用全部配置的各种类型灯具和其它补充设备。4.该系统设计有足够的安全性和存储容量,整个系统在不中断主 电力供应的前提下,对主控台进行持续的诊断检查。 5.该系统中的设备完全符合舞台背景噪声的技术要求,空场状态下,所有灯光设备开启时的噪声及外界环境噪声的干扰不高于NR25,测试点1M效果器材的噪声不大于30dB。

6.系统的扩展能力是该系统设计之初有意预留的,如电力硅控容量、网络容量,待日后资金充裕或新技术出现,使本系统不至于因设计不足而大面积修改或更新,达到节省资金和快速适应变化的需求。 三、舞台灯光系统设计说明 舞台灯光灯位布置的顶光、区位构成布光阵列,舞台各部位均有布光点,北京睿利祥和提醒应杜绝死区,可灵活多变地按需组合。(1)顶光系统设计配置 顶光作用是对舞台纵深的表演空间进行必要的照明,顶光配置中采用的各种灯具,大大地提高了光的透光性,透光率比目前国产镜提高了150%,遮光叶设计美观新颖,四页设置合理,遮光效果好,可作舞台顶光布光或染色用。 A. 配置灯具分布如下: 舞台上空,共设有20道顶灯吊杆。 其中每道顶光分别用不同数目的灯具:PD-JG150 1KW螺纹聚光灯24台(配换色器)、PD-JG1501KW平凸聚光灯40台(配换色器)、PD-P64(配换色器)40台、PH750-26(750W)成像聚光灯64台(配换色器)和(DJD)LD1000R影视舞台柔光灯36台及彩熠2KW电脑摇头灯16台。 灯具的排列及投射方法: 第一道顶光与面光相衔接照明主演区,衔接时注意人物的高度,可在第一道顶光位置作为定点光及安置特效灯光,并选择部分灯加强

高职兽医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建设)

一、高职课程标准的结构与内容 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程。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兽医化验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动物疾病临床诊疗、屠宰检疫、实验室检验等岗位中要求学生掌握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理和患病动物所呈现的代谢、机能与形态结构变化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放、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等能力,掌握常见病变的识别与分析、常见病理的分析、动物尸体剖检、常用药物的识别与使用、常用药物的理化性质分析、动物中毒及解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动物解剖生理、微生物与免疫学等,后续课程有临床兽医学、动物传染病学、寄生虫病学、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学等。 (二)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兽医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动物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动物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学病变,兽医药理基础知识、常用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疾病的基本知识,疾病发生的一般机理和发展的

一般规律。 2.掌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水肿、脱水与酸中毒、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缺氧、炎症、发热、休克、黄疸、肿瘤的概念、引起原因、病理变化特点和对机体的影响,了解其发生机理,能正确识别基本病理变化。 3.掌握尸体剖检基本知识、尸体剖检的顺序;掌握尸体运送及处理技术、病料采取及送检技术。 4.掌握动物药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并能指导临床科学选药和合理用药。 6.具有一定的药物贮存、保管及药物管理相关法律知识。 7.掌握处方的工确开写,药物配制、给药方法等专业技能。 (二)技能目标 1.掌握动物尸体剖检及病料采集、保存与送检技术。 2.熟悉疾病过程中动物机体代谢、组织细胞形态结构改变的一般特点。 3.能正确识别基本病理变化,识记动物器官病变,并能进行分析。 4.能熟练捉拿,保定动物;能根据药物的性质,合理选择给药途径;会不同途径的给药(注射、口服等)技术。

最新整理《病理学》课程标准讲课稿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课程代码:010501506 适用专业:医学检验 总学时:40 其中:理论学时32 课内实践学时8 独立实践学时8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具体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过程与归转,重点是研究疾病过程中机体所出现的组织形态、功能及代谢的变化,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疾病诊断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因此在医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常用基本概念。 (2)熟悉常见病的病理变化特点、病变的发展变化规律、临床病理联系。 (3)了解引起疾病的常见原因、发病机制。 2.能力目标 (1)学会观察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病理变化的方法,能够识别基本病理过程,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病理学知识综合分析病理学变化。 (2)能对所学疾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进行独立分析,做出初步结论。 (3)能够利用运动发展的观点认识局部病变与整体之间的联系,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和特殊规律。 3.素质目标 (1)能够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正确理解机体与环境、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形态与机能、损伤与抗损伤的辩证关系。 (2)具有独立自学、主动学习的意识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态度。 (3)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理论教学 绪论 主要教学内容 一、病理学及其任务 二、病理学的内容 三、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四、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五、病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要求 1.掌握病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2.熟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3.了解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学习方法及其发展简史第一章疾病概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健康与疾病 一、健康的概念 二、疾病的概念 三、亚健康的概念 第二节病因学 一、疾病发生和原因 二、疾病发生和条件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

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 一、课程单元、章节: 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 第一节建筑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 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 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 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使学生对建筑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正确的概念和初步的认识; 2、熟悉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3、了解中外建筑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2、难点:建筑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进度: 讲授新课:1.建筑的基本概念1学时 2.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0.5学时 3.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0.5学时 4.中外建筑简介1学时 五、课时数: 3课时 六、教学、教辅方式、教具: 教学方法:新课讲授,教学演示与板书结合。 教辅方式:课堂提问及解答 七、思考、练习题、作业: 1、思考总结中国建筑自己的特色。 2、复习学习重点,提前准备下节课所需要的学习用具。 八、参考书: 1、《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弗郎西斯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拉索P.;LaseauPaul;邱贤丰,中国建工出版社 3、《建筑十书》,维特鲁威著,高复泰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4、《外部空间论》,(日)卢原义信著 5、《建筑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工出版社 6、《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邹德侬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7、《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美),汤纪敏包志禹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九、教学小结、后记: 1.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讲授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交流,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即时迅速掌握操所学知识。 2.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课程内容外,及时引入课程外的实践内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中认识到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十、教学内容、过程(附后): (一)、讲授新课 1、介绍专业特点,学习的要求,以及该学科发展的历程。学科的形成以及与 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2、第一章节:建筑的基本概念 (1)建筑及其范围 (2)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3、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 4、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 (1)掌握设计的意义 (2)明确设计的程序 (3)培养设计意识,转换设计思维 5、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 (1)中国建筑发展简介,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及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的特征(2)外国建筑发展简介 (二)、学时小结 理清章节脉络,强调本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复习小结。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课程标准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课程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设计 1.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动物检疫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常见动物疫病发生原因、流行特点、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动物疫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与扑灭的专业技能。加强学生对常见动物疫病防治措施临床应用技能的培养与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诊断动物疫病,并能提供合理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2.能力目标 (1)能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消毒程序,会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对养殖场的环境、畜禽舍、工具、门口等进行消毒,并能利用实验室检测手段,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 (2)能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会正确保存、稀释和使用疫苗;会根据不同的疫苗种类选择不同免疫途径,正确操作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3)能熟练掌握动物剖检技术,能正确解剖动物、正确识别动物内脏的形态和位置,会识别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 (4)能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做好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的上报、扑杀等工作。 (5)能根据动物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和病变做出初步诊断。 (6)能利用实验室对动物常见传染病进行检测与分析。 (7)会制定动物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8)会对禽流感、新城疫、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等抗体进行监测,并能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应用。 (9)会正确制定治疗方案,选择敏感药物,对动物常见传染病进行治疗。 (10)能正确识别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并能做出初步诊断;能利用实验室对寄生虫病做出明确诊断;会使用药物治疗和预防寄生虫病。 3.知识目标 (1)掌握动物传染病的特征、发展阶段、流行过程;了解动物传染病的发生条件。 (2)掌握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3)掌握动物传染病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后的扑灭措施。 (4)掌握动物常见传染病的病原结构和血清(亚)型的种类;掌握动物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了解动物常见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程序和方法;掌握动物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及发生后的扑灭措施;了解国家有关动物常见传染病的相关法律法规。

语文教学专业师范生必读书目

语文教学专业师范生必读书目 日期:2011-12-13 来源:温州大学【关闭窗口】 语文教学专业师范生必读书目 课程改革基础 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01年版。 0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允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3.《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日)佐滕学,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 04.《素质教育在美国》,黄全愈,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班主任工作基础 01.《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02.《育人三部曲》,(苏)苏霍姆林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03.《孩子是个哲学家》,(意)皮耶罗·费鲁奇,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04.《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05.《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张国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6.《班主任兵法》,万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4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 0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0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0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4.《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5.《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6.《语文教育研究概论》,周庆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07.《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08.《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彭小明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语文教学技能基础 01.《语文教学技能训练》,韩雪屏、王松泉、王相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02.《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周庆元、王松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 03.《语文教学技能培育教程》,黄麟生, 林润之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6 月出版。 04.《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徐林祥、张悦群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