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及地理位置

项目概况及地理位置
项目概况及地理位置

项目概况及地理位置

深中通道推荐方案北距虎门大桥约30km,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8km。项目起于广深沿江高速机场互通立交,在深圳机场南侧跨越珠江口,西至中山马鞍岛,终于横门互通立交,与中开高速公路对接;通过中山东部外环高速与中江高速公路衔接;通过连接线实现在深圳、中山及广州南沙登陆,主体工程全长约24.03km,跨海长度22.39公里,陆域段长度1.64公里。路线起于深圳侧东人工岛,以约6.8公里特长隧道下穿大铲水道、机场支航道、矾石水道,通过在中滩设置西人工岛实现隧桥转换,初步设计推荐以特大跨径1666m悬索桥跨越伶仃西航道,泄洪区及浅滩区采用跨径110米及60米桥梁,横门东水道为跨径580米斜拉桥,马鞍岛陆域段采用普通跨径桥梁。全线设置机场互通(匝道隧道部分计入本项目)、万顷沙互通(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本项目实施下穿主线的匝道桥)和横门互通(计列1/2投资)共3处互通。项目采用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的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

本次招标范围为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东人工岛及主线堰筑段隧道施工所需钢筋、水泥材料,主要用于包含东人工岛(包含岛壁结构、岛内回填、陆域形成、岛内地基处理)、救援码头、岛上主线暗埋段隧道、堰筑段隧道、机场互通立交匝道隧道工程、广深沿江高速保护措施、东岛附属房建以及岛内道路、市政和园林绿化等工程的施工。

东人工岛位于深圳机场福永南侧,主要实现深中通道主线隧道和机场互通匝道隧道岛桥转化,东端与深圳地铁11号之间预留泄洪通道,桩号为K5+630;东岛西端以不突破珠江治导线为原则,结合通风塔布置,桩号为K6+560;人工岛沿深中轴向长度为930m;北端和南端主要是实现桥隧转化需要,沿广深沿江高速轴向长度为1136m;东人工岛形成陆域面积34.38万㎡,征海面积47.63万㎡,新建岛壁结构总长度为3178.5m(含救援码头岸线165m)、陆域高程为4.9m,地基处理交工标高4.3m。东人工岛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1级,岛壁结构采用抛石斜坡堤、直立扶壁两种岛壁结构组织方案。东人工岛西南侧设置救援码头一座。东岛主线隧道(总长855m,其中敞开段395m,暗埋段460m)、堰筑段隧道(总长480m,全部为暗埋段)和机场互通立交匝道隧道(E、F、G、H四条机场互通匝道隧道,其中敞开段长920m,暗埋段长919m)。

城市规模和地理位置分析

二、中国城市经向分布不平衡据资料统计,中国城市的空间分布偏集于东部沿海,这一地带只占全国1 4.2 %的国土面积,却分布着全国44 98%的城市数和45 0 %的城市人口,是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带,其中又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地区城市密度最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截至2001年末中国设市城市664个,国家建设部公布的《2001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01年末,中国有设市城市664个,城市人口近3.6亿人,城市面积60.7万平方千米,城市范围内人口密度588人/平方千米。 按中国领土960万计算。东南沿海136万平方公里。拥有294个城市。城市面积为0.46万平方公里。我们假设在虚拟的世界(中世纪)里,一万平方公里出现一个城市。那么,根据A=λr2 。那么r=56公里。根据北京的环路来算。 如果根据正方形计算,那么,A=r2,那么r=100。即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为100公里。 为了保证一屏幕的距离就能看见两个城市,需要在10-12格的距离,也就是文明5中等视图情况。假设两个城池间隔10格。那么一格为10公里宽x10公里长。那么根据这样的设计,每10x10方格均匀布置一个玩家。

那么两个城市间的距离为56x2==102公里。 2011年7月1日–目前,中国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达240多个,各省会城市之间平均直线距离1500公里左右,这部分中长距离的客流主要由铁路承担。京沪高铁的... 从1985年全国城市网密度看(表8-1),台湾省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省区,每万平方公里有5个城市;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河南、辽宁、浙江等省、市,是我国城市分布次密集地区,城市网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1个城市以上;湖南、天津、广东(包括港、澳地区)、福建、湖北、江西、吉林、山西、河北、宁夏、北京等11省、市、区城市网密度居中,达每万平方公里0.5个城市以上;广西、陕西、贵州、黑龙江、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等8省、区城市网密度较低,在每万平方公里0.1~0.5座城市之间;而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城市网密度最疏,每万平方公里还不到0.1座城市。采用中位数法将各省区城市网密度分为四级并绘成“中国城市网密度示意图(1985年)”,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城镇体系的城市网分布表现为西疏东密,城市网密度从东向西逐渐递减(除河北、北京地区为低谷外)的规律(图8-1)。 无锡, 欧洲大部分城市的人口密度平均值是每平方千米3500人,而中国的城市人口密度相对比较高,无锡中心城人口密度约为9600人,很显然无锡的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国际上一些生态环境良好的大城市,这就要求把远景规划的人口密度降下来。 源自: 生态无锡刍议《华东旅游报》2004/06/22 中国上海, 今天,上海是中国最具备“城市复兴”条件的城市,上海市目前常住人口1640万,其中流动人口380万,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人口数量最大的城市,也是亚太地区的特大型国际城市。 源自: 中国楼市的上海启示《中国建设报》2003/04/09 他认为,中国城市化率应该在75%至80%,才能适应城乡协调发展和优化人口布局的需要;二是城市规模结构的集中化,主要表现为大城市、大都市和中型城市率先发展;三是城市布局的集群化,主要表现为各个不同等级和影响力的大都市密集区的形成和发展;四是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即紧凑型城市,表现为在有限城市空间布置较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城市用地单位面积有更高的产出。 源自: 集中型城市化是必由之路《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6/09 二、中国城市经向分布不平衡据资料统计 ,中国城市的空间分布偏集于东部沿海 ,这一地带只占全国 1 4.2 %的国土面积 ,却分布着全国 44 98%的城市数和 45 0 %的城市人口 ,是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带 ,其中又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地区城市密度最大。 源自: 中国城市地域分布的三个特点《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年03期全国少有的双核城市群和人口密集区成渝经济区人口近1亿,是七大经济区中人口最多的区,人口密度达到490人/平方公里,是西部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区域;拥有 0.7个/万 2座特大城市、16座地级城市,17座小城市,平均每一万平方公里有城市1.73座,是中国西部城市最密集区,高于全国

我国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

立达学校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复习提纲 祝各位同学新年快乐!考试顺利! 第一章 1. 我国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和大洲、大洋位置(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半 球地图中说出) 2.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 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4. 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什么(结合地图) 5.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6. 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 7. 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8. 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轮廓特征及位置(结合我国政区图) 9. 我国人口总数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10. 会运用“我国人口的增长”图,分析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及其原因 11.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及其基本内容 12. 人口地理分界线及其两侧在面积、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差异 13. 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和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14. 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15. 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16.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及民族政策 17. 我国民族分布的总的特点,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第二章 1. 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及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 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3. 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和对经济的影响 4.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及三大丘陵的分布 5. 我国四大高原的自然景观的差异 6. 认识主要山脉的分布和走向 7. 我国冬季气温特点和夏季气温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 8. 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 9. 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10.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及其依据(结合图) 11. 不同温度带的水果、作物成熟次数以及民居建筑特点的差异 12.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 13. 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14. 我国干湿区的划分及其依据(结合图) 15. 不同干湿区的植被、建筑、农业类型、饮食习惯的差异 16. 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 17. 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18. 我国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9. 我国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20. 我国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 主要的内流河与外流河并在图中认识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布 22. 咸水湖和淡水湖的分布 23. 我国从南到北雨季的长短与河流汛期的关系 24. 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海洋 25. 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及三个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 26. 黄河上、中、下游忧患的体现及其治理措施 27. 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海洋 28. 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及三个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 29. 长江上游水力资源的开发,中游荆江的治理,下游长江黄金水道的开发 第三章 1. 自然资源的特点、分类并举例 2.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 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土地日 4.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类 5. 结合我国土地类型分布图、季风非季风区图、干湿地区图和地形图说出我国耕地、林地、草地 和未利用土地的分布 6.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7. 掌握我国土地类型的构成比例 8. 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配比特点 9. 我国土地资源破坏的表现及行为 10. 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地区 11. 有关土地资源的国策 12. 合理利用土地的做法 13. 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种类及数量 14. 我国水资源总量和人均状况 15. 我国水资源特点 16. 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并举例说明 17. 根据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说出南水北调的路线,分别缓解哪些地区的水资源缺乏问题 18. 各行业节约用水的措施 第四章 1. 交通、农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会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 3. 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特点 4. 我国铁路的骨架“三横五纵” 5. 例举我国综合交通枢纽 6. 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 7. 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 8. 我国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的地区分布差异 9.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四大原则,分别对应哪些自然条件 10.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1. 了解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 12. 了解一般的工业流程,学会绘制工业生产联系图 13.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分类 14. 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 15. 说出辽中南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的优势和特点 16.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其分布

中国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中国的陆上疆界长达20,000多千米,拥有15个邻国。 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总长18,000多千米。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沿海分布?5,000多个岛屿,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岛屿海岸线长14,000千米。 中国东邻朝鲜,东北部、北部和西北部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相邻,西部和西南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 地理位置特点: 从世界上看——位于从东西半球来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她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为止关系看,她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我国位于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国地表高低起伏,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特征为西部高,东部低。中国地势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 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东部,这里土壤肥沃,开发悠久历史。 我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男孩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我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大草原区,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日本位于东亚日本群岛和冲绳群岛,背靠日本海与朝鲜海峡,面朝太平洋;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地域辽阔,国土面积为世界第一;巴西位于南美洲亚马逊平原和巴西高原,是南半球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用英语介绍地理位置和地方的句型

用英语介绍地理位置和地方的句型 Ⅰ. 可能会用到的词汇、短语及相关知识: across,border, continent,face(v),landmark,lie,locate,mountain range,situate 运用描述地方的用语:in,on, between,in themiddle of, onthe coast of, off the coastof,on the left,on the right, infrontof, behind, n ear, nextto,opposite, above,below, in the southof,to the east of 特别是几个介词的用法,以east为例, 方位表示方法如下: (一)in the east表示我们生活中和地理位置上的绝对方向,如The sun rises in theeast and sets in the west. (二)on the east 表示某事物位于另一事物所朝的方向,这里的方向指相对,如China faces the Pacific on the east. (三)in\to\on\at theeast of 1、A在B范围之内,要表示A在B的东部,用 A isin theeastofB 2、A在B范围之外,要表示A在B的东方,用A lies totheeastofB 3、A与B相接,要表示A在B的东侧,用A is on the east of B 4、如果把方位词看作一个整体,或者看成一地点,,就用 A is at the east of B , 如:there was a big battle atthe northof the liaodongpeninsul a.在辽东半岛的北边有一场大战 5、如果表示A位于B东面100公里处,既可以说A lies100km to the east o fB,又可以说A lies100km eastof B (四)要表示方位"偏向”通常用by,如正南偏东:south by east Ⅱ. 例子: (一)以中国为例 China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a socialist countrywith itsown characteristics. Itisone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China lies in the east of Asia. It hasanumber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To the no rth, northeast and northwest are the Mongolia, Russia and Korea。To the south areVietnam, Laos,Thailand and the Philippine.To thewest and southwestare India,Burma,Bhutan, Nepal and Pakistan. To theeast is Jap

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城市地理学 英文名称:Urban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32(全部为理论课) 学分: 适用对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经济学等 二、课程简介 城市地理学是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型学科,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不但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等领域,而且也具备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门课程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规划实践的重要基础课程。 City geography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the major of City Planning. This curriculum is the science to study the principles of city development, city grouping and displaying, and the change rules of city space structure. City geography is a practical and fundamental science. It has the feature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basic theory of city geography can be used not only in city planning, territory management and district planning; it also has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directly. So this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student to study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o carry out planning practi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理论构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及方法论变革的时代背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城市地域运动规律。在系统掌握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全面了解中国城市地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进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中国各城市的地理位置_经纬度

中国各城市的地理位置经纬度 所在省城市名纬度经度 安徽省合肥北纬31.52 东经117.17 安徽省安庆北纬30.31 东经117.02 安徽省蚌埠北纬32.56 东经117.21 安徽省亳州北纬33.52 东经115.47 安徽省巢湖北纬31.36 东经117.52 安徽省滁州北纬32.18 东经118.18 安徽省阜阳北纬32.54 东经115.48 安徽省贵池北纬30.39 东经117.28 安徽省淮北北纬33.57 东经116.47 安徽省淮南北纬32.37 东经116.58 安徽省黄山北纬29.43 东经118.18 安徽省界首北纬33.15 东经115.21 安徽省六安北纬31.44 东经116.28 安徽省马鞍山北纬31.43 东经118.28 安徽省明光北纬32.47 东经117.58 安徽省宿州北纬33.38 东经116.58 安徽省天长北纬32.41 东经118.59 安徽省铜陵北纬30.56 东经117.48 安徽省芜湖北纬31.19 东经118.22 安徽省宣州北纬30.57 东经118.44 澳门澳门市北纬21.33 东经115.07 北京市北京市北纬39.55 东经116.24 福建省福州北纬26.05 东经119.18 福建省长乐北纬25.58 东经119.31 福建省福安北纬27.06 东经119.39 福建省福清北纬25.42 东经119.23 福建省建瓯北纬27.03 东经118.20 福建省建阳北纬27.21 东经118.07 福建省晋江北纬24.49 东经118.35 福建省龙海北纬24.26 东经117.48 福建省龙岩北纬25.06 东经117.01 福建省南安北纬24.57 东经118.23 福建省南平北纬26.38 东经118.10 福建省宁德北纬26.39 东经119.31 福建省莆田北纬24.26 东经119.01 福建省泉州北纬24.56 东经118.36 福建省三明北纬26.13 东经117.36 福建省邵武北纬27.20 东经117.29 福建省石狮北纬24.44 东经118.38

地理位置的描述

综合题答题指导(一)——地理位置描述基本方法 一、描述基本方法: 1、自然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①所处的特殊经纬度值或纬度带和热量带 ②所处的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2)海陆位置:位于大陆内部还是沿岸(大陆东西岸或大洋东西岸)、岛屿、半岛、海岸线长短等。 (3)相对位置:位于某大洲或某大陆的方位,以及某某地形区的某某方位等。 2、人文地理位置 (1)相邻位置:与某某国家(或行政区)接壤(或位于某某边疆),或相邻的某些特殊地点(如民族)。 (2)经济位置:所处(相邻)某经济区,其经济地位。 (3)交通位置:所处某某交通要道(枢纽)。 (4)政治位置:为某某中心(首都、省会)在地区处于某某地位。 二、实战训练 1. [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 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图1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 答案: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北美洲南部;位于低纬度地区(或位于热带);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 2.[2014·安徽卷] 根据材料和图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图2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答案:(1)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 ,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汇总

一、填空题 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它是国外最重要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P23-24)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城市化地区:城市化地区就是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线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目的而提出来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大体相当于我们常用的城市建成区的概念。(P22) 城市建成区:城市的实体地域即城市建成区(p22) 都市连绵区:是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城市群: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这个集合体就称为城市群。(P27) 中心位置: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使城市的发展。 重心位置: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均不在各省的中心位置,却都接近于省域的重心位置。 城市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聚集经济:聚集经济是指企业向某一特定地区集中而产生的利益,亦称聚集经济效益,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和动力。 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是现代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程。《 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 再城市化:也称“再城镇化”,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一个应对过程,使得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是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过程的第四个过程。 城市化: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辨析: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城市基本活动与非基本活动: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它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基本/非基本比率(B/N):收入或就业人口的比率来表示基本活动和非基本活动,这种比率称为基本-非基本比率(B/N率)。用收入来表示,即城市总收入中城市基本活动的收入与非基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地理】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一、绝对位置: 1、半球位置: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2、经纬度位置: (1)如是一个城市用点来表示,说出这点经过的经度和纬度及所在的低、中、高纬和五带即可。 (2)如是区域 经度位置:描述它最东、最西的经度及最要的经线是否穿过 纬度位置:①重要的地理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穿过的大致部位 ②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③大部分位于“中、低、高纬”的哪个纬 二、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 (1)本区域在上一级行政区划的方位 (2)本区域在相邻海域的方位 2、相邻位置:与本区域相邻的国家或省等行政区划 如何分析一个区域的地形特征 七年级课本中从以下几方面来描述的: ①平均海拔高度、②地势、③地形起伏状况、④主要地形类型、⑤地形分布格局、⑥特色地形。在具体描述一个区域的地形特征时可以把①、②、③两点归纳成a地势;、④⑤归纳成主要b地形类型及分布(说明:如本区域有典型的地形分布格局就要进行描述如:北美洲、南美洲、大洲洲等)c有特色地形就加以描述,没有这点就省略 如何描述一条河流的水文特征 八上课本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描述 流量、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 如何描述大洲的水系特点 从水系形态(典型的就写,没有的就不写)、流向、河网密度归纳大洲的水系特点。 如何描述大洲的气候特点 从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归纳大洲的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的判断及气候特点的描述

通过最冷月气温来判断: 一、判断半球: 最冷月气温是1月就是北半球、最冷月气温是7月就是南半球 二、判断气候类型及描述气候特点 1、最冷月气温>15°C(用“高温”描述)属于热带气候(有以下四种气候类型) 当12个月降水都多是“热带雨林气候” 当12个月降水都少是“热带沙漠气候” 当夏季降水多并且有明显干湿季的“是热带草原气候” 当夏季降水多没有明显干湿季的是“热带季风气候” 2、0°C<最冷月气温<15°C(冬季用“温和”词描述、夏季用“凉爽”词描述) 当冬季降水多就是“地中海气候” 当夏季降水多就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当12个月降水均匀的就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3、—15°C<最冷月气温<0°C(用“寒冷”词描述) 当夏季降水多就是“温带季风气候” 当12个月降水都少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通过分布地区来判断: 1、赤道穿过的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2、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3、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掌握分析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的影响因素 1、影响人口、城市或聚落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壤、资源等), 人文因素(历史、交通、经济等)。 2、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有:自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人文因素(历史、劳动力、 技术等)。 3、影响工业生产的因素有:自然(资源、地形、水源等),人文因素(交通、市场、劳动力、 技术、历史等)。 比例迟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1米=100厘米 东经E 西经W 北纬N 南纬S 易混淆的地理术语要会辨析:

中国地址的英文翻译

英语中对地址得翻译 例句 Chinese Guangdong Province Maoming city oil city 4 group new lake 7 street 3rd yard 6 102 至于方法就就是: 翻译原则:先小后大。 中国人喜欢先说大得后说小得,如**区**路**号 而外国人喜欢先说小得后说大得,如**号**路**区,因此您在翻译时就应该先写小得后写大得。 例如: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洛阳路34号3号楼4单元402户,您就要从房开始写起,Room 402, Unit 4, Building 3, No、34、Luoyang Road, sifang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 China (逗号后面有空格)。注意其中路名、公司名、村名等均不用翻译成同意得英文,只要照写拼音就行了。因为您得支票就是中国得邮递员送过来,关键就是要她们明白。技术大厦您写成Technology Building,她们可能更迷糊呢。 现在每个城市得中国邮政信件分拣中心都有专人负责将外国来信地址翻译成中文地址,并写在信封上交下面邮递员送过来、 重要: 您得邮政编码一定要写正确,因为外国信件中间得几道邮政环节都就是*邮政编码区域投递得。 常见中英文对照 ***室/房Room *** ***村*** Vallage ***号No、*** ***号宿舍*** Dormitory ***楼/层***/F ***住宅区/小区*** Residential Quater 甲/乙/丙/丁A/B/C/D ***巷/ 弄Lane *** ***单元Unit *** ***号楼/ 栋*** Building ***公司***、 *** Crop ***LTD、CO ***厂*** Factory ***酒楼/酒店*** Hotel ***路*** Road ***花园*** Garden ***街*** Street ***信箱Mailbox *** ***区*** District ***县*** County ***镇*** Town ***市*** City ***省*** Prov、 ***院***Yard ***大学***College **表示序数词,比如1st、2nd、3rd、4th……如果不会,就用No、***代替,或者直接填数字吧! 另外有一些***里之类难翻译得东西,就直接写拼音*** Li。而***东(南、西、北)路,直接用拼音也行,写*** East(South、West、North)Road也行。还有,如果地方不够可以将7栋3012室写成:73012。 201室: Room 201 12号: No、12 2单元: Unit 2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宁阳县11-12学年地理学科八年级上册预习学案 节总课时 预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 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面积。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通过对我国辽阔国土、优越位置的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预习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预习难点:形成空间观念。 预习任务: 结合图1—1,阅读教材P2内容,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我国地处的东部,的西岸;东西半球的半球,南北半球的半球。 结合图1—3,读出我国的疆域四至: 最北最南 最西最东 结合图1—4、阅读教材P4—5内容,了解我国的海域和岛屿: 我国的陆地总面积约,居世界各国第位,是世界上面积

较大的国家。 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为多千米。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和,他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和是我国的内海。我国面积比较大的岛屿有、、等。我国领海的宽度是。 结合图1—5,阅读教材P5内容,说出我国的邻国: 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多千米,陆上邻国有个,以朝鲜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有。 预习诊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B、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c、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D、我国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下列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东海 B、渤海c、黄海D、南海 与我国隔东海相望的国家是 A、韩国 B、日本c、朝鲜D、菲律宾 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领土最东端在台湾 B、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

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B.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 C.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D.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2.当乌苏里江畔的人们迎来新一天的第一缕曙光时,新疆咯什的天空 A.烈日当头B.满天星斗C.天色微明D.一片晚霞 3.王刚同学的居住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王刚同学有可能住在下列哪些省份? A.台、闽、粤、桂B.滇、黔、粤、闽 C.云、桂、粤、台D.粤、闽、桂、滇 4.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蒙古B.朝鲜C.越南D.日本 5.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琼州海峡B.黄海、东海C.南海、东海D.渤海、黄海 6.影响我国的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是 A.梅雨B.寒潮C.台风D.水旱 8.从上海运输50万吨钢材到武汉,应选择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内河运输 10.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下列中的 A.汉族B.壮族C.蒙古族D.藏族 11.李明同学想利用“十.一”假期时间尽可能多的领略我国民族风情,请你替他选择地点吧 A.云南省B.贵州省C.吉林省D.四川省 12.《三国演义》主题曲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这句话说明对河流流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较小D.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类型单一 13.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新增人口仍有1200万左右,主要是因为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高C.人口基数大D.自然增长率高14.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16.我国高原中,地面起伏不大,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这个高原是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 17.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 A.漠河地区B.青藏高原C.内蒙古高原D.天山山脉18.有关长江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游河段 B.长江不流经江西省 C.宜宾为上游和中游的划分点 D.长江水能的开发利用率还比较低 20.我国的西安比日本的东京气温年较差更大,降水更少,其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陆因素D.洋流因素 21.2005年9月我国引进了各温度带的动植物,我国为什么能找到合适的生长地区 A.季风气候显著B.夏季普遍高温C.气候复杂多样D.雨热同期 23.黄河、长江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 A.青海和青藏高原B.四川和四川盆地 C.西藏和青藏高原D.青海和黄土高原

城市地理学复习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城市是指具有一定的,并以为主,具有的的居民集居地。 2、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的、和的科学。 3、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各地城市现象发展规律,其次是各地城市现象发展规律。 4、标志城市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三大标志分别是:、、。 二、名词解释 1、城市地理学 三、简答题 1、列举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特点

3、列举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 一、填空题 1、广义上的城市等同于城镇,包括和,狭义上的城市仅仅包括建制市。 2、城市地域涉及三种类型:行政地域、、。 3、哈尔滨辖9区9县(县级市),该地域是哈尔滨的。 4、在面积上,哈尔滨市的实体地域城市规划区的面积(大于?小于?)。 5、城市的行政地域与实体地域在范围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前者后者,这种情况多在国内出现;另一种是前者后者,国外多出现。 6、美国的城镇实体地域由和人口超过2500以上的居民点两部分组成。 7、美国的城市化地区由一个或几个设有建制的以及与之有紧密联系的组成。 8、大都市带是由法国学者于1957年首次提出。 9、有关我国城镇设置标准,我国先后提出了5个标准,分别是1955年标准、1963年标准、年标准、年标准以及年标准。 10、1984年标准中只针对做出修改。 11、1986年城镇设置标准的内容包括、、。 12、改革开发以前,我国城镇设置模式主要为;1986年以来则主要的。 13、哈尔滨管辖面积有53840km2,该地域为哈尔滨的;9个建制区的面积为10198km2,该面积为哈尔滨的。2013年,该市的建成区面积450 km2,该地域为哈尔滨市的。 14、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我国的城镇人口由人口和人口两部分组成。 15、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市人口包括所辖区人口和所辖的街道人口;镇人口包括不设区市所辖居委会人口和县辖镇的居委会人口。 16、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提出了和原则。 17、1986年城镇设置标准中的市带县中的“市”是指(设区市?不设区市?)。 二、选择题 1、2010年,哈尔滨市南岗区总人口99.75万人,松北区人口19.51万人,以上两区的土地面积分

总结归纳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重要意义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2、我国的人口●人口总数2000年12.95 亿。●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我国的民族●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中部和东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族的泼水节、孔雀舞藏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朝鲜族的长鼓舞等。4、我国的地形●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1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2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我国地势特征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阶梯的分界线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山脉两侧的地形区西侧东侧①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②太行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③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④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北侧南侧⑤昆仑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⑥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山脉构成地形骨架●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四大盆地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5、我国的气候●根据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此外还有一个地势较高的高原气候区. 1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区20 3暖温带4琼台粤桂云或滇5一三6②亚热带③暖温带●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为4个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干湿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植被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农业类型种植业水田农业种植业旱地农业畜牧业●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地势青藏高原海拔高因素长江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