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大神蚩尤到底是哪里人 蚩尤真正的姓是什么

上古大神蚩尤到底是哪里人 蚩尤真正的姓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上古大神蚩尤到底是哪里人蚩尤真正的姓是什么

导语:一直以来,关于古人属于哪里人士,一直都是考古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可是一般来说,时间越久越难以确定,所以关于蚩尤是哪里人的资料并不

一直以来,关于古人属于哪里人士,一直都是考古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可是一般来说,时间越久越难以确定,所以关于蚩尤是哪里人的资料并不多。

虽然记载不多,但是人们还是根据有关的种种迹象推出了一些可能的地点。首先有一个地方就是位于黄海、渤海边上的江苏、浙江一带。就这个来说的话,黄河一带是中国的母亲河,它是许多文明的发源地。而现在的江苏、浙江一带就是黄河的下游地段,而且这一带离黄帝和蚩尤大战的逐鹿也十分近,就当时的交通条件来说,蚩尤部落在江苏、浙江这一块据才能说得过去。即蚩尤是江苏,浙江一代人。

另外,还有人说前几年在江苏兴化市的张郭镇发现了很大一个面积的良渚文化遗址。并且发现多处古墓,只要通过DNA等手段来检测,就可以对良渚人的大体长相。那么这和蚩尤是哪里人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大多数这方面的专家认为,具有神话色彩的蚩尤是良渚人的首领。所以如果将这里发现的古墓中的DNA还原出来,确认与良渚人差不多,并且再通过其他工具做相关检测,确认其时间,那么也就大体可以知道蚩尤的所属地了。

但是也有人说,蚩尤有可能是我国北方,例如,陕西、河北等地的人,因为在这些地方也有大量关于蚩尤的各种传说,而且还有与蚩尤有关的地名,所以有人怀疑蚩尤是北方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南迁到了江苏、浙江一带。

上古魔神蚩尤真正的姓是什么

生活常识分享

揭秘中国罕见汉字“小姓”

揭秘中国罕见汉字“小姓” 本文摘自:光明网,作者:佚名,原题为:《调味品名称也是姓》 据古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姓是风姓,最早的氏是伏羲氏、神农氏、女娲氏等。在中国商周时期,姓与氏是有区别的。至秦汉时期,姓和氏合二为一,互为称呼,或称姓,或称氏,并以父传子的模式代代相传,两千多年来没有变化过。 《中国姓氏大辞典》中收录的汉字姓氏多达23813个,但中国人最常用的还是李、王、张、刘、陈、杨等常见姓氏。据专家研究,中国100个常见大姓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5%,他们在各地的分布有规律且决定了各地总人群的遗传组成。 据姓氏研究专家考证,华北是中国姓氏起源的中心地带,当代中国100个最常见的大姓中有32个大姓分布的重心在华北地区,其次是华东和华中地区。 汉字姓氏中不乏一些有趣和奇怪的姓氏。笔画最少的姓为一,一是傈僳族姓,由乙姓衍化而来;字数最多的姓是藏族十字姓“伙尔川扎木苏他尔只多”。东西南北、上下左右不仅是方位词,也是中国人的姓氏。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有趣的是,这七件事也是七个姓氏。 盐姓源自春秋时齐毋盐邑大夫之后;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古时掌管盐池的人的子孙,后来以盐为氏。今江苏、四川等地有分布。 茶姓源出多头:一种是说炎帝葬于茶陵,后来便有了茶氏;第二种来源,是说齐太公之后有茶氏;第三种是说明、清时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土千总为茶氏,系彝族。今云南、浙江、台湾等地有分布。

醋姓有三个来源:一是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馈食礼祭司醋人,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二是源于地名,出自隋、唐时期新郑醋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三是源于世称,古代贫寒的读书人俗称“醋大”,属于以社会世称为氏。关于第三种说法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古时有一位终生不得志的文人,以“醋大”谐称自己,称醋大氏,并作为自己后裔的姓氏,以戒“读书无以为益”,遂成一支醋氏,世代相传至今。今陕西、江苏、山西、四川、河南、重庆、台湾等地,均有醋氏族人分布。 姓氏研究专家认为,由于中国姓氏由父系世代传递,类似于人类Y染色体的遗传,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众多的小姓、奇姓、罕见姓不仅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有的还保存了一份独一无二的Y染色体遗传。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多一个姓,不仅是多了一份家族史、文化史,更多了一部基因史。

李王张刘陈,中国大姓越来越大

李王张刘陈,中国大姓越来越大 中国到底有多少个姓,这个问题众说纷纭,由于众多小姓容易漏计,精确的数字很难求得。说法上从3000多的到7000多的都有。以最高的7720个姓来计算,13亿人口平均下来则每个姓有近17万人。 这篇文章谈的不是李王张刘陈等为何成为大姓,而是中国姓氏的分布问题。 近期的中国常用姓排名 光看中国可能并不觉得中国姓氏分布有什么奇怪,但跟其他国家对比,中国的姓实在少得可怜。近邻日本人口一亿多,姓氏数量高达十万以上,人口为中国十分之一,姓氏数量比中国多十倍不止。 欧洲国家以比利时为例,根据统计,比利时平均每个姓只有48人。而全国人口有1230万左右。比利时总人口约为中国总人口的1%,但平均每姓人口只有中国姓氏的万分之三以下。 这些国家不但姓氏数量比中国多很多,大姓集中度也显然不如中国。英语系国家最大姓普遍是Smith,但在英国,Smith不过占总人口的1.15%。法国最大的姓Martin占人口还不足0.5%。 主要国家中,姓氏集中度高于中国的有韩国和越南,韩国金、李、朴三大姓比例高达40%,越南40%的人姓阮。但是越南和朝鲜姓氏发展历史特殊,平民姓氏是近代纷纷采取王姓产生的。和其他国家的可比性比较低。

莫非是中国姓氏的产生机理也和其他国家有明显不同吗? 姓和氏在先秦时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氏容易变,姓作为女性共祖标识较为稳定。秦代以后姓氏合一,概念已经和现代的姓氏相差无几,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有“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的记载。当今大多数常用姓氏实际上来自氏。 姓的起源非常古,具体来源恐怕已经不能轻易得知。而氏来源主要有祖先名地名身份等等。 地名是氏的一大来源,不少现代大姓正是来自古代的地名国名,如赵、周等。另有一部分氏来自于某代祖先的名字,如郑穆公有七个儿子合称七穆,字分别是子良子罕子驷子印子国子有子丰,他们的后代也就成了良氏罕氏驷氏印氏国氏有氏丰氏。后世七穆就演变为七个姓氏。身份职业时而也能转化为姓氏,如司徒、司马等。 那欧洲的情况又如何呢? 父名是欧洲姓氏的一大来路,最明显的是法国,大姓Martin、Bernard等均为常用名,他们的后代则以父名作姓。 此外地名为姓在欧洲也有,此类姓氏在欧洲贵族中尤其常见,因欧洲贵族早期往往被称为“某地的某某”,以其封地作为身份标志,久而久之这个“某地”就固化成为姓氏了。法语姓氏中的de某某,荷兰语姓氏中的Van某,德语姓氏中的von某都是此类路子。 职业身份作姓也相当普遍,前面提到英语世界第一大姓是Smith,这个姓就是职业名得姓的典型例子,smith作为一般的名词时意为铁匠,该姓人的祖先想来从事过铁匠工作。又由于中世纪时铁匠的功能相当重要,数量在各职业中较多,因此以铁匠为姓的人多也不足为奇了。 不光在英国,德国第二大姓Schmidt,俄罗斯第三大姓“库兹涅佐夫”也都和铁匠有关。此外,欧洲还有一些以个人特征绰号作姓的,如英国的Brown(棕),法国的Petitjean(小让)。 整体而言,欧洲姓氏产生原理和中国姓氏类似,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最后形成如此大的数量差距恐怕还另有原因。

中国百家姓之虞姓的姓氏源流

中国百家姓之虞姓的姓氏源流 虞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排名第161位。在2021年全国姓氏人 口排名第268位。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中国百家姓之虞姓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源流一 源于姚姓,是姚姓的分支,出自上古五帝最后一位禅让制帝王舜帝姚重华之子商均, 以国名为氏。 舜帝有号称有虞氏,故舜帝又称虞舜,是虞姓人的始祖。舜帝姓姚,名重华,公元前2277--2178年。[尧让位于舜,践帝位三十九年。舜是中国历史上的先贤,是尧之后古帝 王部落联盟首领,是禅让制的代表,以受尧的“禅让”而称王于天下,当时国号为“虞”,故称“虞舜”。虞舜待继母以孝,待弟以仁,儒家视为理想人物,是仁孝的典范,故虞舜 就是虞姓人的始祖。禹治水有功,舜帝在年老时将帝位禅让大禹,大禹又将把舜帝的儿子 商均封在商,建立虞国。《史记 五帝本纪》:◇集解皇甫谧曰:“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正义谯周云:“以虞 封舜子,今宋州虞城县。”括地志云:“虞国,舜後所封邑也。或云封舜子均於商,故号 商均也。”《括地志》:“宋州虞城县大襄[古虞]国,[舜后]所封之邑。杜预云:舜后 诸侯也”。 虞国君主的后裔子孙,多以国名“虞”作为自己的姓氏,称虞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 之一,正确读音作wúㄨˊ,今读Yúㄩˊ亦可。 源流二 虞姓源于商均 源于子姓,出自商、周时期古矢国,属于以居地或国名为氏。 矢国,是商王朝时期即已经建立的古老诸侯国,因支持周武王伐纣,故而在西周初期 仍被封为诸侯国。矢国灭亡的具体时间无可考据,但是按史书的记载,在西周末期的周幽 王六年公元前776年,秦襄公迁国都于汧邑,故矢国之地已经成为秦非子秦嬴后代的重要 发祥地,说明矢国灭亡于周幽王十一年以前。 矢国被灭亡后,国君王族后裔子孙及国人成为秦国之民,其中多有以故国居地为姓氏者,称虞氏,正确读音作wú,今读Yú亦可,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年仲雍庶孙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封仲雍的庶孙于虞今河南安阳,建立了虞国,为公爵,称虞仲。在史籍《史记·吴太伯世家》中记载:“周武王克殷……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

弥姓是中国稀有罕见姓氏

弥姓是中国稀有罕见姓氏,人口偏少,因此致使许多弥姓人感到迷惘:到底这个家族是什麽人的后代?从那里来?祖宗都是谁?族人都分布在那些地方?有什麽历史背景?不得其解。带着这些个疑问,笔者进行了网上详细查询,获的一定的宝贵资料,并作了全部归纳整理,现予以公开发表,旨图弥姓族人对自己的身世渊源,来龙去脉有所了解知晓或掌握。由于历史久远,战乱频繁,宗族根本就没有完整系谱记录,就连明、清以来的族谱在文革中也多被焚烧。三辈人在百年内已是无法理清。甚至有些宗族辈分已混乱不清。舍近求远,借助网络,追溯回顾弥氏源流,聊供族人参考。 弥姓家族最远历史记录应是【姓氏起源】,说弥姓乃是春秋战国时卫公族之后人。卫灵公生公子郢,郢生弥牟,其孙子就是卫国大夫弥子瑕。这段话阐明弥氏家族早在东周列国时已是位列王公贵族。 【姓氏起源】也明确记载弥姓人属于鲜卑族,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俗称山戎,属于东胡。曾被匈奴(蒙古人)王冒顿单于击败而退居于其祖先发祥地(老巢)大鲜卑山,即东北大兴安岭北麓(段)嘎仙洞中(悬崖20米之石窟),位于内蒙东北鄂伦春自治县阿里河镇北约10公里。洞内有鲜卑总头领拓跋珪来此祭祖石刻文,洞内外温差30度,冬暖夏凉,靠近水源,便于生活,适合居住。 鲜卑族属于蒙古高原系人种,轩辕黄帝之后裔,全族分36部落,99姓人。弥姓宗族是其中一个小部落,人口偏少,属于小户人家,这就是至今在中国为什麽弥姓十分罕见稀少的直接根本原因。 经过在大鲜卑山的休养生息,部族逐渐壮大,元气恢复,遂移居于吉

林与内蒙交界的科尔沁草原一带,成为草原马背游牧民族。弥氏宗族由于人口少,原本就是弱小部落。但是族人中出了一个少年英豪弥加,非常英勇聪明。其姐嫁给鲜卑人檀石槐,生子为槐枞,结成了舅亲。至东汉时,鲜卑人檀石槐已将各小部落统一,成为十足的鲜卑大王(统治草原三十年)。并在山西阳高建立自己的王庭,将鲜卑人分为东、中、西三个大部落,并任命了各级官员。弥加被正式任命为东部鲜卑大人、百战部落首领。分布驻防于辽西、右北平、渔阳塞外。大概就是现在的河北天津、承德、沧州一带,防区遗留族人定居,理所当然,这就是河北弥姓人的来源。 由于弥加大首领累战有大功,被封为山西太原王、拜侍中、假节、大都督、录尚书等官职。族人追随留居,也在情理,这就是山西弥姓人的来历。况山西大同又是鲜卑人的故都。 弥加大首领为鲜卑十大主要人物之一。号称鲜卑三大高手。史称东部大帅,新单于。被三国曹丕封为归义王。是鲜卑大王檀石槐的忠实追随者(姐夫与内弟关系)。鲜卑大军在征服北方各少数民族及扫平汉军统一中国北方的腥风血雨,艰难百战中,弥加大首领立下了不朽的汗马功劳。直至最后,战争十分惨烈,鲜卑将领们纷纷接踵战死阵亡,弥加接任大单于,资格最老,威望最高。弥加是鲜卑骁勇善战名将,是自春秋时代,东周列国以来,弥氏家族中最为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值得可歌可泣。一生最为传奇!只可惜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把他淹没了。一般普通百姓不知晓他,就是连弥氏家族都尚且不知。 弥加的一生由于战争激烈频繁连续不断无人记述而没有详细资料,唯

姓氏起源———任

任氏来源与分布 一、任(Rén)姓源出: 1、出自姬姓,为黄帝少子禹阳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左传正义》所载,任氏是5000年前黄帝赐封的12个基本姓氏之一,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荣传统的姓氏。据《姓纂》的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为姓,一为任氏,六代至奚仲,封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那位任姓的始祖,据考证是黄帝少子禹(禺)阳被封在任国,其后裔以国为氏。周朝时的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等10个姓氏,都是任姓后裔的封国,最初就是由任姓分支出来的。又据《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不敢与诸任齿”,其中所谓的“诸任”,指的就是这10个姓氏,可见得当时这10个姓氏与任姓的密切关系。 2、出自远古妊姓衍传,与女性妊娠有关,可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古姓之一。人之所以得生,在于母亲妊娠,因生得姓。从母从女,为妊姓,后传为任姓。据《康熙字典》指出:“太任,文王之母”;又据《汉书》的《班婕妤传》上,也有赞美太任之辞说:“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姒之母周。”这位周文王的母亲太任之为上古任氏之女,显而易见。 3、出自风姓,为太昊氏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任,为风姓之国,实太昊氏之后,故都任城(在今山东省济宁一带),太昊就是上古的伏羲氏。任国在战国时

灭亡,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任氏。 4、出自其他改姓而来。如元代王倍子之宣,为避难改姓任,其后代亦称任姓。 5、据《魏书》所载,巴(即板木盾族)夷帅有任姓。 6、另外古代少数民族如西夏、明代哈尼族有任姓。 7、今瑶、回、满、蒙、土家、羌、水等族均有此姓。 《辞海》所提供的答案:“任姓之任,与任国之任,子孙皆以任为氏。”以上关于任姓姓源的考据,全部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数千年来的任姓,有黄帝的后裔,也有伏羲的后裔,他们有的是因被赐姓而得姓,有的是以国为氏。归根究底,所获的结论是:“任姓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古姓。”但在习惯上,人们把历史上第一个任氏大名人任不齐作为其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任姓尽管得姓很早,但在发展中由于一直深埋不显,所以其早期历史一直很难让人知其详。上述各支任姓中,影响最大者是出自黄帝之后的一支。据某些任姓家谱记载,黄帝之子禺阳在得姓以后,六传至奚仲,再封于薛(今山东省滕县南)。春秋战国时,魏国有任座,秦国有任鄙,他们都是禺阳的后代,楚国有任不齐。可见在先秦时期,任姓已播迁于

专家绘制出中国400个大姓的 姓氏地图

专家绘制出中国400个大姓的姓氏地图 1.王 2.李 3.张 4.刘 5.陈 6.杨 7.黄 8.吴 9.赵 10.周11.徐 12.孙 13.马 14.朱15.胡 16.林 17.郭 18.何19.高 20.罗 21.郑 22.梁 23.谢 24.宋 25.唐 26.许 27.邓 28.冯 29.韩 30.曹31.曾32.彭33.萧34.蔡35.潘36.田37.董38.袁39.于40.余41.叶42.蒋43.杜44.苏45.魏46.程47.吕48.丁49.沈50.任51.姚52.卢53.傅54.钟55.姜56.崔57.谭58.廖59.范60.汪61.陆62.金63.石64.戴65.贾66.韦67.夏68.邱69.方70.侯71.邹72.熊73.孟74.秦75.白76.江77.阎78.薛79.尹80.段81.雷82.黎83.史84.龙85.陶86.贺87.顾88.毛89.郝90.龚91.邵92.万93.钱94.严95.赖96.覃97.洪98.武99.莫100.孔101.汤102.向103.常104.温105.康106.施107.文108.牛109.樊110.葛111.邢112.安113.齐114.易115.乔116.伍117.庞118.颜119.倪120.庄121.聂122.章123.鲁124.岳125.翟126.殷127.詹128.申129.欧130.耿131.关132.兰133.焦134.俞135.左136.柳137.甘138.祝139.包140.宁141.尚142.符143.舒144.阮145.柯146.纪147.梅148.童149.凌150.毕151.单152.季153.裴154.霍155.涂156.成157.苗158.谷159.盛160.曲161.翁162.冉163.骆164.蓝165.路166.游167.辛168.靳169.欧阳170.管171.柴172.蒙173.鲍174.华175.喻176.祁177.蒲178.房179.滕180.屈181.饶182.解183.牟184.艾185.尤186.阳187.时188.穆189.农190.司191.直192.古193.吉194.缪195.简196.车197.项198.连199.芦200.麦201.褚202.娄203.窦204.戚205.岑206.景207.党208.宫209.费210.卜211.冷212.晏213.席214.卫215.米216.柏217.宗218.瞿219.桂220.全221.佟222.应223.臧224.闵225.苟226.邬227.边228.卞229.姬230.师231.和232.仇233.栾234.隋235.商236.刁237.沙238.荣239.巫240.寇241.桑242.郎243.甄244.丛245.仲246.虞247.敖248.巩249.明250.佘251.池252.查253.麻254.苑255.迟256.邝 257.官258.封259.谈260.匡261.鞠262.惠263.荆264.乐265.冀266.郁267.胥268.南269.班270.储271.原272.栗273.燕274.楚275.鄢276.劳277.谌278.奚279.皮280.粟281.冼282.蔺283.楼284.盘285.满286.闻287.位288.厉289.伊290.仝291.区292.郜293.海294.阚295.花296.权297.强298.帅299.屠300.豆301.朴302.盖303.练304.廉305.禹306.井307.祖308.漆309.巴310.丰311.支312.卿313.国314.狄315.平316.计317.索318.宣319.晋320.相321.初322.门323.云324.容325.敬326.来327.扈328.晁329.芮330.都331.普332.阙333.浦334.戈335.伏336.鹿337.薄338.邸339.雍340.辜341.羊342.阿343.乌344.母345.裘346.亓347.修348.邰349.赫350.杭351.况352.那353.宿354.鲜355.印356.逯357.隆358.茹359.诸360.战361.慕362.危363.玉364.银365.亢366.嵇367.公368.哈369.湛370.宾371.戎372.勾373.茅374.利375.於376.呼377.居378.揭379.干380.但381.尉382.冶383.斯384.元385.束386.檀387.衣388.信389.展390.阴391.昝392.智393.幸 394.奉395.植396.衡397.富398.尧399.闭400.由 《中国四百大姓(套装共3册)》主要分析了中国姓氏的特点以及400余姓氏的分布和迁徙以及图谱。中国人姓氏分布的特点仍旧很突出,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姓氏之中,形成了大姓、常见姓氏、罕见姓氏、稀有姓氏之分。《中国四百大姓(套装上中下册)》简介:袁义

中国人神秘的姓氏基因

中国人神秘的姓氏基因 摘要:中国的姓氏以其特殊的血缘文化,记录了中国人五千年父系社会的进化史,我国姓氏遗传学专家关于“姓氏基因”的最 新研究成果引人注目。 中国的姓氏以其特殊的血缘文化,记录了中国人五千年父系社会的进化史,我国姓氏遗传学专家关于“姓氏基因”的最新研究成果引人注目。什么是姓氏遗传学?何为“姓氏基因”?姓氏可透露中国人的哪些生命遗传信息?证实姓氏与遗传基因的关联性有何实际意义?带着诸多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姓氏遗传学家袁义达。 ■“姓氏基因”理论:以姓氏为钥匙,打开人类遗传奥秘之门 当198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群体遗传学家卡瓦利·斯福扎教授将他的“姓氏基因”理论初次带入中国时,拥有五千年姓氏记录的中国人还没意识到姓氏与遗传基因之间可能存在联系。这位国际最著名的群体遗传学权威提议与中国大陆的科学家联合开展中国姓氏与遗传方面的研究,从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分配到中科院遗传所的袁义达得以加入到研究中,从此开始了长达16年的“姓氏基因”研究生涯,也从此在中国开创了人类群体遗传学的一个分支——姓氏群体遗传学的研究。 “姓氏基因”理论力图以姓氏特定的文化背景、特殊的传递规律为基础,解开人类遗传的奥秘。姓氏通常被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但把姓氏作为生物学的标记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在国外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从19世纪开始至今,西方姓氏遗传学家已经从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姓氏传递中找到了有关生命遗传的信息,但还远远不够,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许多国家,姓氏的传递历史不够长久且不够连贯。 在欧洲大陆,普遍使用姓的历史只有400年,有些地区直到20世纪,姓的使用尚未普遍,如土耳其到1935年才以法律形式规定使用姓。犹太人由于历史上的处境,不能使用基督徒的名字,尤其是在德意奥地区,故也很晚才使用姓。而且在许多国家,姓的形成与血缘、宗族等关系不大。与我国一水相隔的日本,在公元5世纪晚期产生了姓,但仅仅是代表社会政治结构中地位和职务的世袭称号,直到明治维新时期,1875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法令,实施户籍登记,要求每一个日本人必须有姓,日本人才急匆匆地为自己找姓,多以居地名为姓,因此多为两字姓,这不同于中国人的复姓,日本人一下子涌现出三万多个姓,真正普及了姓,到今天,日本的姓已达12万多个。但此种背景下形成的姓氏传递,很难寻找到与遗传基因的关联。 中国人的姓氏却完全不同。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是世界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五千年前的伏羲氏时代,姓就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受宗法制度的持续影响,几千年历史中,祭祀祖宗,不断烟火,成了家族的头等大事。尤其在汉族社会中,宗族观念根深蒂固,有着同姓聚居和修谱联宗的习俗,在全国形成了无数群大小不等的同姓人群。中国姓氏父传子的方式垂直而稳定,再加上中国目前保存有大量血样统计资料,有关姓氏的准确记录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这一切,无疑使得

涂姓姓氏起源

涂姓 由于涂氏家族的祖先,世居在涂水之旁,故有“以水为姓”。涂氏的后代子孙,皆“以水为姓”,将这一“涂姓”传延下来,同时,也为中国的姓源,开创了“以水为姓”的先例。 源于涂水流域的涂氏,依靠涂水流域的肥沃之地,很快成为当地的盛族,而且,不几代就出现在江西的南昌一带,跃居于当地其他诸姓之上,在南昌扎下稳固的基业。 两千多年来,涂姓和其它姓氏一样,从发源地的淮河中、下游一带,迁徙发展到全国各地。据了解,目前涂姓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台湾等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尤以江西省(原豫章郡)最为集中。江西邻近几省的涂姓大多是在宋、明、清三朝分迁过去的。江西(豫章郡)涂姓人口集中,成为郡望,源于东晋初年新吴侯涂钦。涂钦被涂姓后裔公认为“江南一世祖”。 江南涂姓始祖——涂钦 涂钦,字敬祖、一字文思,号石麓,公元246年(即蜀汉后主刘禅延熙十一年)生于安徽淮南寿春(今寿县),卒于公元337年(即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享年九十有一,谥忠武。葬于现今江西省丰城市秀市镇涂坊村西南,原丰城县南乡三十二图,后称“侯墓岗”的地方。 涂钦的生平事迹及家庭情况至今未见信史。而据各地的涂氏宗谱记载:涂钦是涂姓朴公以下的七十六代孙。出身于汉代士族,曾祖父涂恽。汉代经学家,曾任谏议大夫;祖父涂蒙,曾任荆州别驾;父亲涂朝玉,曾任济南府尹。涂钦出生在战乱的东汉末的三国时期,而钦公所在的淮南寿春,正是当年备受战乱、灾祸频仍的中原重灾区。他的幼年、青年时代是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度过的。他在近七十岁的那一年(东晋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七月),被封为新吴侯(新吴西汉为海昏县地,属豫章郡,东汉置新吴县,五代南唐改奉新县,也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奉新县)。是根据元帝司马睿颁布的封候敕书:“戳力行阵,扈跸南迁,功盖臣邻,勋存社稷”的功劳而被封为侯的。自钦公出镇豫章,受封新吴侯,家族子孙渡江南迁定居豫章后,钦公祖孙三代,显赫辉煌,涂姓成了当地的某名门望族,为世人所仰望。豫章遂成为涂姓郡望。 郡望是一郡之中显贵荣耀的名门望族;郡姓并不是指的一郡之中所有的姓氏家族,而是指一郡之中的某一名门大姓。豫章成为涂姓郡望正是这种情况。 聚集地(迁徙分布) 历史上也有史家提出,涂氏不是源于江南,与涂河无关,而是从中原搬迁过来的。指出:“系出涂山氏。晋新吴侯涂钦渡江南至豫,为东南涂氏之祖。”(见《姓氏族谱笺释》)这里指的“涂山氏”,很可能是上古时期一个诸侯的名号,从《史记帝王世纪》中记载,夏禹曾娶涂山氏之女为妻一说,也可看出是一名号,而非真实姓名。

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二十个大姓

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二十个大姓一.姓氏区域分布的研究背景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人们常常追问自己的生命源头,探源自己姓氏的来龙去脉。寻根念祖是人的本性,慎思追远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人通常有着极强的宗族观念和血统意识。家族和血统的绵延也就是姓氏的绵延,中国人对姓氏的重视集中体现了对宗族的重视。 对姓氏的记载和归纳,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古人对姓氏的研究成果也是层出不穷。目前广为流传的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开头的《百家姓》,编者要追溯到宋代钱塘的一位秀才。之后的元、明、清等各个朝代都有比较完备的关于姓氏的位次排列和地区分布的资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姓氏经过不断的分化、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姓氏。对于姓氏使用方面的问题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却又无法回答的问题。比如:我国目前有多少姓氏?每个姓氏有多少人口?姓氏的排名先后是怎样的?这些姓氏是如何分布的?等等。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号码查询服务中心(以下称“中心”)利用“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对全国户籍人口的姓氏的统计为我们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了数据基础。 根据中心提供的数据,本研究将使用人数最多的二十个姓氏(如表1)作为大姓的代表分析其地域性分布特征。

二.姓氏区域分布的度量方法 本研究构造了两个指标对使用人数最多的二十个大姓的地区分布差异进行量化:姓氏分布集中系数和姓氏分布强度系数,此外,本文还引入mapinfo的绘图技术,在中国地图上将各大姓分布的地方特色形象直观的表现了出来。 1.姓氏分布集中系数

不同姓氏的地区分布不均衡程度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可以用姓氏分布集中系数(XCI)来量化比较。姓氏分布集中系数(XCI)反映的是姓氏地区分布相对于人口地区分布而言的集中程度。系数数值越大,姓氏分布越不均匀;系数数值越小,姓氏分布越均匀。计算公式为XCI=∑│Xi-Si│/2,其中Xi是该姓氏在地区i 的使用人数占该姓氏全国使用人数的百分比,Si是地区i的汉族人口占全国汉族总人口的百分比。 如表2所示,我们计算出了前20个大姓的分布集中系数。由表可知,不同姓氏的集中程度迥然有别。林姓的分布集中系数最高,达0.53,说明二十个大姓中,相对于人口地区分布而言,林姓分布最不均匀,如果要使林姓使用人口的地区分布与人口地区分布相同,即各省的林姓人口占全国林姓人口的比例与各省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相同,那么全国有53%的林姓人口需要跨省搬家。也就是说,全国1136万林姓人口中有602万林姓人口需要搬出自己的原有省份,到他省定居。二十个大姓中,分布集中系数最小的为李姓,有0.10,表示有10%的李姓人口,也就是8313万李姓人口中的831万人需要跨省搬家才能使全国的李姓使用人口分布与总人口分布相同。从表2还可知,二十个大姓中,位次都排在前六位的王李张刘杨五大姓氏,其分布集中系数却排在最后五位,说明,这几个大姓的地区分布反而较均匀。

2020年武汉市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答案)

2020年武汉市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答案) 2020年武汉市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卷 第I卷 一、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猝然虬枝蹂躏入不敷出 B.匮乏轩榭自艾光怪陆离 c.拮据无埌磕绊吹毛求疵 D.慰藉陶冶耷拉汗流浃背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无论草原的歌声如何悠长、草原的舞蹈如何矫健、草原的民俗如何浓郁、草原的风光如何绮丽、草原的鲜花如何明艳、草原的河水如何灵动、草原的骏马如何写意,这一切,都只能在草原,在草原,在草原,在草原。 A.植根产生生长繁荣 B.产生植根生长繁荣 c.植根产生繁荣生长 D.产生植根繁荣生长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提高效率,方便旅客,机场增加了自助取票,详情请见告示。 B.武汉市取消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对出租车经营权实行无偿使用。 c.巴黎恐怖袭击嫌疑犯称因买不到球票,放弃了袭击法兰西体育场的计划。 D.中国消费者喜好变得越来越健康,西式快餐食品的热度正在不断下降。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这次楼市调控的直接原因并不复杂;因为一线城市这轮房价上涨,步子迈得实在太快了。 B.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和儿童上海迪士尼乐 园门票价为280元。 c.整改结束后将接受复评,复评结果为“合格”的恢复招生,复评结果达不到“合格”的撤销学位授权。 D.未经适当保存或处理的疫苗,尤其是减毒活疫苗,更可能发生细菌污染吗?免疫系统较弱的

儿童是否更易被影响? 二、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中国姓氏暗藏疾病信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得到了我国2.96亿人口的数据,收集到4100个姓氏,发现所有这些姓氏和常见疾病之间似乎都存在一种说不清的重叠现象。 中国是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姓就被定为世袭。在中国5000年的文明发展中,绝大部分是父系社会,中国人都随父姓。从遗传学角度来说,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就同姓氏一起遗传给后代。由此推断,同一姓氏的人群具有同样类型的y染色体以及它所携带的遗传基因,姓氏的遗传和分布,就可以体现一个种群基因的遗传和分布,姓氏的分布和y染色体遗传基因的分布应该是平行关系。 为了弄清楚姓氏传承的稳定性,研究人员对中国人姓氏在历史上的分布也进行了一次调查,选择宋朝、明朝、清朝和当今这四个时期的姓氏进行了统计,发现一千多年来中国人姓氏传承非常稳定,每个时期的姓氏分布曲线基本重合,因此,研究人员预感到中国人的姓氏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从科学角度来看,更是祖先留下的非常好的研究遗传学的标本,是历史上男性活动的忠实记录。 研究人员根据各个姓氏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把100个大姓的分布制成了一张张彩色的姓氏分布图,通过分布图可以直观地了解每个姓氏在全国的分布区域和在当地人口中的比例,结果发现,这些姓氏分布图好像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查阅了《中国人口主要疾病分布图》,竟然和姓氏分布图有重叠,比如糖尿病在山东地区比较高发,而孔姓在山东出现的频率也是最高的。 长期从事遗传学研究的研究员们也知道姓氏和疾病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而且疾病和y染色体的关系也不大,疾病多数发生在常染色体上。可是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并不只是一两张图有相似之处,或者某个姓氏和疾病表现出某种关联性,而是所有的姓氏和常见疾病之间似乎都存在一种说不清的重叠现象,二者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内在联系,但又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这种重叠现象的出现是否和几千年来人类活动的结果有关呢?如果把常染色体的突变看作疾病,我们5000年历史,肯定是以男性为主进行群体迁移,y染色体在迁移,和y染色体同在一个个体上的常染色体必定也在随之迁移,研究y染色体的分布规律也能找出常染色体的某些分布规律,必定对研究某种疾病的起源有帮助。这就好像现在研究禽流感病毒,也采用通过研究候鸟迁徙路线的方法来研究。我们现在没有直接研究疾病的分布,而是通过研究载体的分布,找出一些疾病分布的规律。 对于姓氏和疾病关系的探究,可以为研究疾病起源提供一些新的线索和资料。现在医药学领域开始关注姓氏和遗传基因的关系,有可能为新药和个性化药物的研制提供线索。同样的病在不同人群身上的反映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的感冒药对某些人可能十分有效,对某些人则没有半点效果。如果找到姓氏和遗传基因的关系,那么根据姓氏开发出个性化药物,甚至‘对姓下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国姓氏暗藏血缘密码 姚田陈王四姓原本是一家

中国姓氏暗藏血缘密码姚田陈王四姓原本是一家 提要] 田老是一个不断发掘秘密的人,多年来从对中国姓氏的研究中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姓氏间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族关系,每一个姓都有它们的“亲戚”,有趣的是,同一个姓,500年前未必是一家;不同的姓,却可能来源于同一个祖宗。姓氏究竟有多么神秘?神秘到,你永远不知道它们之间还存在多少秘密。 而田老就是这个不断发掘秘密的人。多年来对中国姓氏的研究,让他有了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姓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族关系,每一个姓都有它们的“亲戚”,有趣的是,同一 你的姓和谁是亲戚? 金陵晚报记者姚媛媛 【金陵晚报报道】当你走在街头,一个陌生人擦肩而过,你没见过他,也许这辈子也不会见第二次,但是,你知道,他很可能是你的亲戚吗? 这不是天方夜谭。完全不同姓氏的南京人之间,存在着古老而神秘的血缘之亲。 想知道你和哪些“姓”是亲戚吗?读下去。 田恩科,一位居住在南京的退休干部,现在住在湖南路8号。多年以来,他一直在研究一个永不疲倦的课题:姓氏。 个姓,500年前未必就是一家;不同的姓,却很可能来源于同一个祖宗。 “我和你就是亲戚” 田恩科一见到记者,就亮出了这样一句话:“你姓姚,我姓田。非常巧,我们恰好就是亲戚!” 不仅如此,他告诉记者,除了咱们俩,我们的姓在南京还有其他几个亲戚,分别是“田、陈、王”。 空口白话没有用,既然说是亲戚,就要拿出证据。 于是,时光倒推几千年。田恩科详细地向记者解释了“田姚是亲戚”的由来。 “姚”姓后代分出了“陈”“田” 首先得从尧、舜、禹的舜说起。舜是古代东夷族的首领。他20岁时,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因为舜出生在山东姚墟,当时的姓氏跟着出生地走,因此,舜姓姚,称为姚舜。这也是姚姓最早的来源。 娥皇、女英嫁给舜后,迁居到了妫水,位置在山西永济蒲州镇南,生下了儿子,就以妫水为姓氏,姓妫。 后来,周武王建周后,把历史上有名领袖的后代都找来封地,舜的后代被封到了河南的淮阳,后来在那个地方建立了陈国,淮阳也成为陈国的都城。舜的后代被封为陈侯,赐了先祖之姓,名叫妫满。妫满是陈国的始祖,因此陈国的诸侯都姓妫。 后来,陈国的一个君王陈历公的侄子篡位,他的儿子妫完就逃跑到了齐国,当时齐桓公给妫完封了个官,名为“陈公子”,又给他封了一块田,所以妫完又被称为了“田完”。“《史记》里所有姓陈的都有两个姓,就是‘陈’和‘田’。” 于是,“陈”和“田”是一家,他们又都是“妫”的后代,而妫是“姚”的后代,所以,“姚、陈、田是有血缘关系的近亲。” “田”曾分出怪姓“第一” 说到这姓田的,后来又有很多分支。“田完的后代分出了66个姓。” 田恩科告诉记者,秦统一六国时,姓田的诸侯先投降向秦,后来又帮项羽反秦,之后又帮项羽打刘邦。刘邦称帝之后,田姓诸侯就倒霉了,成了刘邦的主要打击对象,刘邦拼命削弱田族的势力。他把姓田的分成8批,这8批各自发展成后来的8大家族。 有趣的是,刘邦还不许他们姓田,要他们改姓“第一”“第二”……一直到“第八”。“现在台湾地区还有人姓‘第五’,就是它的分支后代”。

2013年中国四百大姓最新排名

中国四百大姓 目录 1.王 2.李 3.张 4.刘 5.陈 6.杨 7.黄 8.吴 9.赵 10.周 11.徐 12.孙 13.马 14.朱 15.胡 16.林 17.郭 18.何 19.高 20.罗 21.郑 22.梁 23.谢 24.宋 25.唐 26.许 27.邓 28.冯 29.韩 30.曹 31.曾 32.彭 33.萧 34.蔡 35.潘 36.田 37.董 38.袁 39.于 40.余 41.叶 42.蒋 43.杜 44.苏 45.魏 46.程 47.吕 48.丁 49.沈 50.任 51.姚 52.卢 53.傅 54.钟 55.姜 56.崔 57.谭 58.廖 59.范 60.汪 61.陆 62.金 63.石 64.戴 65.贾 66.韦 67.夏 68.邱 69.方 70.侯 71.邹 72.熊 73.孟 74.秦 75.白 76.江 77.阎 78.薛 79.尹 80.段 81.雷 82.黎 83.史 84.龙 85.陶 86.贺 87.顾 88.毛 89.郝 90.龚 91.邵 92.万 93.钱 94.严 95.赖 96.覃 97.洪 98.武 99.莫 100.孔 101.汤 102.向 103.常 104.温 105.康 106.施 107.文 108.牛 109.樊 110.葛 111.邢 112.安 113.齐 114.易 115.乔 116.伍117.庞 118.颜 119.倪 120.庄 121.聂 122.章 123.鲁 124.岳 125.翟 126.殷 127.詹128.申 129.欧 130.耿 131.关 132.兰 133.焦 134.俞 135.左 136.柳 137.甘 138.祝139.包 140.宁 141.尚 142.符 143.舒 144.阮 145.柯 146.纪 147.梅 148.童 149.凌150.毕 151.单152.季 153.裴 154.霍 155.涂 156.成 157.苗 158.谷 159.盛 160.曲161.翁 162.冉 163.骆 164.蓝 165.路 166.游 167.辛 168.靳 169.欧阳 170.管 171.柴172.蒙 173.鲍 174.华 175.喻 176.祁 177.蒲 178.房 179.滕 180.屈 181.饶 182.解183.牟 184.艾 185.尤 186.阳 187.时 188.穆 189.农 190.司 191.直 192.古 193.吉194.缪 195.简 196.车 197.项 198.连 199.芦 200.麦 201.褚 202.娄 203.窦 204.戚205.岑 206.景 207.党 208.宫 209.费 210.卜 211.冷 212.晏 213.席 214.卫 215.米216.柏 217.宗 218.瞿 219.桂 220.全 221.佟 222.应 223.臧 224.闵 225.苟 226.邬227.边 228.卞 229.姬 230.师 231.和 232.仇 233.栾 234.隋 235.商 236.刁 237.沙238.荣 239.巫 240.寇 241.桑 242.郎 243.甄 244.丛 245.仲 246.虞 247.敖 248.巩249.明 250.佘 251.池 252.查 253.麻 254.苑 255.迟 256.邝 257.官 258.封 259.谈260.匡 261.鞠 262.惠 263.荆 264.乐 265.冀 266.郁 267.胥 268.南 269.班 270.储271.原 272.栗 273.燕 274.楚 275.鄢 276.劳 277.谌 278.奚 279.皮 280.粟 281.冼282.蔺 283.楼 284.盘 285.满 286.闻 287.位 288.厉 289.伊 290.仝 291.区 292.郜293.海 294.阚 295.花 296.权 297.强 298.帅 299.屠 300.豆 301.朴 302.盖 303.练304.廉 305.禹 306.井 307.祖 308.漆 309.巴 310.丰 311.支 312.卿 313.国 314.狄315.平 316.计 317.索 318.宣319.晋 320.相 321.初 322.门 323.云 324.容 325.敬326.来 327.扈 328.晁 329.芮 330.都 331.普 332.阙 333.浦 334.戈 335.伏 336.鹿337.薄 338.邸 339.雍 340.辜 341.羊 342.阿 343.乌 344.母 345.裘 346.亓 347.修348.邰 349.赫 350.杭 351.况 352.那 353.宿 354.鲜 355.印 356.逯 357.隆 358.茹359.诸 360.战 361.慕 362.危 363.玉 364.银 365.亢 366.嵇 367.公 368.哈 369.湛370.宾 371.戎 372.勾 373.茅 374.利 375.於 376.呼 377.居 378.揭 379.干 380.但381.尉 382.冶 383.斯 384.元 385.束386.檀 387.衣 388.信 389.展 390.阴 391.昝392.智 393.幸 394.奉 395.植 396.衡 397.富 398.尧 399.闭 400.由 《中国四百大姓(套装共3册)》主要分析了中国姓氏的特点以及400余姓氏的分布和迁徙以及图谱。中国人姓氏分布的特点仍旧很突出,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姓氏之中,形成了大姓、常见姓氏、罕见姓氏、稀有姓氏之分。 《中国四百大姓(套装上中下册)》简介: 《中国四百大姓(上中下)》选取占全国人口总数97%、单姓人口在8万以上、位列中国姓氏排行榜前400位的400个姓氏,分别从“名义与图腾”“起源与演变”“外族基因的融

中国人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中国人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揭开姓氏基因奥秘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每人都有一个姓氏。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平常不起眼的姓氏,居然也能和如今最热门的“基因”挂上钩?在研究者眼里,姓氏并不仅仅是个标示符号,它也是一个特殊的遗传代码,从不同姓氏的渊源、历史迁移和分布频率,可以揭示不同人群的血缘文化痕迹与生命遗传信息。不久,一本名为《中国人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的书将正式出版,作者是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姓氏遗传学专家袁义达。“姓氏基因是什么?”“中国人姓氏的特征是什么?”“历代中国人姓氏的分布规律揭示了什么?”“可以根据姓 氏基因寻根问祖吗?”“姓氏基因能为药物贴上百家姓吗?”等许多问题,都能在这本“普通读者也能看懂的专业著作”中找到答案———揭开姓氏基因奥秘 ·姓氏代表了性染色体遗传的特殊基因 姓氏基因的研究认为,姓氏代表了人类性染色体———Y染色体上的一个特殊的遗传位点,即姓氏位点。每一种姓氏相当于这个姓氏位点上的等位基因,其传递方式是父系遗传。 世界上许多古文化早已连同创造它们的种族一起销声匿迹了,而中国姓氏文化历经了四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姓氏的遗传和基因的表现一样,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中国人一般都习惯继承父亲的姓,以父系方式把姓氏遗传给下一代。女子在一生中只保留其父亲的姓氏,不传给下一代。因此,绝大多数的姓氏属于一种无性别之分、以父系方式传递的基因,相当于性染色体遗传的特殊基因。 当然在中国人中一直普遍存在改姓的现象,这包括入赘婚姻、随母姓氏、避难改姓、少数民族改汉族姓氏等,但是在整个中国人中改姓的人数是少数,比例很低,而且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改的姓,从第二代起仍以父系方式传递。这种改姓现象称为姓氏的突变,突变后的姓氏仍具有正常父系遗传的功能。 中国人姓氏的悠久历史和相当稳定的传递,以及具有中国社会进化特色的改姓现象,不但增加了中国人姓氏的多样性,为追踪各个姓氏的始祖和年代提

中国十大姓氏

中国十大姓氏 1、李姓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 其起源是帝尧时担任大理(司法长官)皋陶,他的后裔继承官氏。传到商末,理徵因为执法不阿,得罪商纣王而被杀。他的妻儿逃亡到外,靠取食李子充饥活命,于是就改“理”为“李”。 唐代皇帝李世民,庙号太宗。他先后跟随父亲李渊起兵反隋,屡立战功;后又发动玄武门之变,与其兄李建成争夺皇位取胜,即位后,励精图治,创立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是中国历史上仅有作为的英明君主。 2、王姓 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分布全国各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65%,尤以山西、河北、河南最多! 先祖有好几支,都是商代和周代国君的后裔,如商代的王子比干、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战国时魏国的信陵君,都因为是王族,当时人称“王家”,后世子孙就以王为姓了。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是中国最有名的书法家。相传太傅郗鉴派人替他到王家相女婿,王家众,兄弟都十分拘谨,只有王羲之仍旧在床上袒腹睡觉,不当一回事,而郗鉴偏偏相中了他。 3、张姓 张姓是我国分布很广、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中国人口第三大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 他们共同的老祖宗据说是上古少昊的儿子挥,挥是箭的发明者,被封为弓正,管理弓箭的制作,并被赐姓张。另外,春秋时晋大夫解侯字张,子孙以祖先的字为姓,也称张氏。 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名机,著《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两本书至今仍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伤寒论》所记载的药方被尊为“经方”,十分有效验。他也被中医界尊为“医圣”。 4、刘姓 刘姓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5.38%,为中国人口第四大姓。北方地区的河北、内蒙古、辽宁、京津地区中刘姓比率较高,约占该地区汉族人口的8%以上。相传的一支子孙被封在刘国(今河北唐县),子孙以国名为姓。这一支的后裔刘累有养龙的本事,被夏帝孔甲封为御龙氏,训练龙表演舞蹈。又春秋时,周匡王儿子封为刘邑(今河南偃师县南),子孙以国名为姓。 汉高祖刘邦,秦末时起兵反秦,立为汉王,后经过楚汉之争,击灭项羽,建立汉王朝,使我国封建社会达到一个高峰。相传刘邦早年曾走夜路,遇见大蛇当道,他拔剑斩蛇。后来有人看见一个老太婆在死蛇旁哭泣,说:“我的儿子是白帝子,现在被赤帝子杀了!” 5、陈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