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教案】

12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教案】
12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教案】

揠苗助长教案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攀枝花市第十九小学:孙华 教材分析: 《揠苗助长》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不遵循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读懂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揠苗助长》的道理。 3.初步认识寓言,感悟寓言的寓意,培养都对寓言故事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词句,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 教具准备: 道具(种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初渎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件很特别的礼物——袋种子。你们想要吗?(生争先恐后想要)但是,老师很担心,如果把它给你们,你们培育不好怎么办?那谁来说说,你会怎么培育这些种子呢? 生:我会给它施肥。 生:我会给它浇水。 生:我还会给它捉虫。 `````` 师: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种植小能手。可是,古时候有个农夫,他却把他的禾苗全都种死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默读这篇寓言,看看它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生自学生字,师检验 师:在读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已经发现了,课文中有些不认识的生字阻挡了我们的学习之路。现在就请同学们小声的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勾画出来。勾画出来以后,我们还要想办法消灭它们。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识字方法吗?

生:换偏旁识字法,加一加,减一减。 ```````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来认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吧。 师检验识字效果。(开小火车,生单独读,小组内生互相抽读) 二.小组合作,精读品味,理解内容 1.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师:选择喜欢的自然段,在小组内讨论该用什么样的样的感情来朗读。然后组内成员轮流读,同学在读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听,他读得不好的地方,咱们要给他提提意见,帮帮他。 2.师检验学习效果 随机抽取小组来反馈学习效果 第一自然段: 生:用焦急的语气来读。 师:你从哪些词句看出他很焦急的?勾画出来。(随机提示理解“巴望”“自言自语的”意思。正确理解“好像一点也没长高”的含义,思考为什么他会这样的感觉) 师:小组挑选出一人来读。 生:评论。 师:其它小组挑战,赛读。 师:谁愿意来演一演这个焦急的农夫。(同桌分工,一个读,一个演,演的同学除了演出农夫的神态、动作以外,还可以发挥想象,加入一些话语等。) 生:评一评。(评后再请一组学生演一演) 师:现在我们都是农夫,一起来用朗读来表现他此刻的心情。 第二自然段: 生:用筋疲力尽的语气来读。(相机理解筋疲力尽的意思) 师:你有没有筋疲力尽的时候呢?那他为什么会筋疲力尽? 师:小组挑选出一人来读。 生:评论。 第三自然段: 生:用疲惫但是又很高兴的语气来读。 师:他说话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一边喘气一边说)小组挑选出一人边做动作边读。 生跟着齐读。 第四自然段: 生:用难过,伤心的语气来读。 师:小组挑选出一人来读。 生:评论。

《古代寓言二则》教案集锦

《郑人买履》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讲寓言故事。 4、动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 1、课前两分钟:成语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 2、导入新课:同学们谁自己买过鞋?能说一说你如何买的吗?(先挑选,再选号码,接着试穿,最后付钱。) 这么看来买鞋子对我们小学生来说也很简单,但在古代却有一个大人却不如我们聪明,因为买鞋闹了一个大笑话。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个故事? 3、今天我们就要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寓言小故事《郑人卖履》。(板书课题,指导学生书写“履”字。) 合作交流: 一、理解课文,读准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过了,同学们再来读一读,把字音读准,把握不准的标出来。 2、学生自由读 注意那些你把握不准的字的读音。听他读的和你读的有何不同? 指名读正音(吾wú 宁nìng 度duó 度dù) 再指名读 教师提示指出:有个字出现了3次,两个读音。你知道是什么吗?(度duó——量长短;度dù——尺码)为什么?(若不知道就留在理解时解决) 出现了两个通假字,你知道是什么吗?(“坐”同“座”;“反”同“返回”。)齐读课文 品读体验: 二、再读课文,读懂理解 1、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了,下面让我们仔细地读课文。同学们先想一想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读懂了这个文言文的小故事?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1)结合注释; 2)反复朗读; 3)联系全文; 2、下面同学们就先自己运用这些方法学习学习,难理解的地方标出来,然后小组交流解决。 (1)学生自学 (2)小组交流 3、把你们小组有争议的地方提出来,咱们全班共同研究一下。 要求:一位同学站起来发言时其他同学要仔细地听,如果你有看法想法,可以立刻站起来给以补充、甚至谈出你的不同的见解。 哪个小组在理解的时候解决了这个问题?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重点研究。 出现的问题: (1)何不试之以足?(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呢?) (2)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国有一个人想去卖一双鞋,先自己量了脚的尺码,放在座位上。等到他走到集市上时,忘记拿量好的尺码。) (3)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他拿起鞋子,才说:“我忘记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家去拿尺码。等到他赶回来时,集市已散了,鞋子也就没买成。) (4)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哪个小组愿意来讲讲这个故事,其他小组仔细得听,看他们和你理解得一不一样? (1)不一样。谈出来 (2)一样。再请同学讲一讲。 5、读书明理 (1)最终这个郑国人也没有买到鞋,为什么没有买到?谁能说说文中那个买鞋者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郑人买履》中的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的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勾画了买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脚的愚态,讽刺了死搬教条者徒劳无益的结局。告诫我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于形式,要注重实际。) (2)说出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谈了它的现实意义。 寓意: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 现实意义: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懂得灵活运用和变通,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

22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优)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学期 22《狐狸分奶酪》 孝感经济开发区共青小学廖钗华 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个主题编排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风娃娃》4篇童话故事。通过童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这些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相处。 文本解读: 《狐狸分奶酪》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讲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狐狸趁它们拌嘴时提议帮它们分奶酪。在分奶酪的过程中,狐狸故意分配不均,而小熊哥儿俩都不愿意吃亏,让狐狸一次又一次地有机会吃奶酪。最后,一整块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两只小熊这才恍然大悟,可狐狸还狡辩说,它分得很公平。故事中的狐狸非常狡猾,它从一开始就打着“如意算盘”想吃掉奶酪,而文中的小熊们却傻乎乎地不明就里,总在奶酪的大小上斤斤计较,看不清狐狸行为的用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教学目标: 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会 写“哥哥、开始”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领会其中的道理。

3.拓展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的狡猾,并领会其中的道理。 师生齐准备: 1.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磁性田字格黑板贴、狐狸和小熊 头饰(教师) 2.预习课文,田子格练习簿。(学生)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酪、捡、俩、始、拌、帮、匀、嚷”8个生字,正确、 美观地书写“奶、始、吵”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好长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小学二年级语文:《揠苗助长》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揠苗助长》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lesson plan of "Promoting Miao Miao"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揠苗助长》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的寓意及语言出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的意思,体会“好像” 一词的不同用法。 3、会用自己的话说这个语言故事。 教学重难点: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导入。 1、复习导入。出示: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这些成语大都蕴涵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井底之蛙”这个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吗?教学“寓”字及寓言这种故事特点。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齐读课题。

1、“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又是什么意思? 2、《揠苗助长》是一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读了以后,它会让你在快乐中懂得道理。想不想读? 3、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4、检查读书效果。 出示生字词:望转言自筋尽喘截 巴望好像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 5、分段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巴望”是什么意思?种田人巴望禾苗快些长大,找出句子读。 2、禾苗怎样?出示句子:①禾苗好像一点也没长高。 ②水面平得好像一面大镜子。“好像”的意思一样吗? ③禾苗一点也没长高。 把句里的好像去掉读一读,与原来的句子意思一样吗? 3、种田人可能看不出禾苗的成长,也可能嫌它长得太慢了,所以焦急得转来转去,“焦”字换偏旁,截、推、堆、准。理解焦急。 4、终于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好方法,读第二节。 ①扣“一棵一棵”:田里有多少棵禾苗?(体会筋疲力尽) ②看图,农夫一棵一棵拔时会说些什么?(体会得意)

(整理)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2.运用想象、换词、联系实际等方法理解“焦急、巴望”等词语。 3.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4.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第一课时 一、了解寓言,猜谜导入: 1.出示画面,根据画面猜成语。(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对牛弹琴、画龙点睛、盲人摸象) 2.这些成语中,不仅包含短小而生动的故事,并且故事中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呢,我们叫它──【出示:寓言】“寓”是包含的意思,所以它是一个宝盖头。 3.今天我们要学的27课就给我们讲了两则寓言故事,我们叫它——【出示:寓言两则】。 4.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出示课题:揠苗助长】谁来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1.“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读一读这个

故事。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完后想一想“揠苗助长”的意思。 2.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了表示“揠苗”意思的词语和句子,用笔准确地画出来。(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出示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这句话具体告诉了我们“揠苗”的意思。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指导将这段课文读通顺。【出示词语:筋疲力尽】这个词语挺难读的,“筋”、“尽”都是前鼻音。要把它读准。 5.“揠苗”的意思知道了。那么,谁能连起来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呢?【出示:揠苗助长。】“揠苗助长”的意思就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帮助它长高。)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焦急” 1.读了课文,谁能说说: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因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一些,所以他要“揠苗助长”。) 2.课文中有一个词语直接写出了他的心急,能找出来吗?找到后用笔圈出来。【出示:焦急】 (1)指导书写“焦”字。 ①【出示:焦】请仔细观察一下,写在田字格里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仔细观察) ②再仔细看看它们的位置。“四点底”前面两个点在左下格,后面两个点在右下格。(教师示范。)

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教案

古代寓言二则 教学设想: “亲近文学”,不仅是现代的,更要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寓言寓言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样式,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发挥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郑人买履》这篇寓言讽刺世上很多人不顾实际情况,只相信教条的做法。《刻舟求剑》讽刺那些办事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这两则寓言故事篇幅都很短,但情节完整、叙事生动、语言明白如话,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两篇文言学生并不陌生。在教学时,重点应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另外,作为初中文言教学的起始课,进度不宜太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2.了解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过程与方法: 1.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激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2.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2.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难点: 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激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方法: 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读懂课文大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郑人买履》,理解意思,体会深刻的寓意。 一、检查预习 1.查阅课外资料,掌握文学常识 提示:①准备以前学过的一两则寓言并能口述出来 ②查找作者及寓言出处的相关资料

幼儿园音乐公开课教案例(附视频)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幼儿园音乐公开课教案100例(附视频) 01、大班律动《小丑当大厨》 02、小班音乐游戏《小猴与鳄鱼》 03、大班歌唱游戏《酸酸葡萄》 04、大班音乐游戏《拾豆豆》 05、大班律动游戏《百叶龙》 06、大班音乐游戏《救回蛋宝宝》 07、大班音乐欣赏《魔术师圆舞曲》 08、小班歌音乐活动《停下来》 09、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 010、大班律动活动《魔仙的指法》 011、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012、“玩中学”生命教育背景下的原创韵律活动三部曲013、小班律动游戏《剪剪纸》 014、大班音乐欣赏《天鹅》 015、大班律动游戏《澡缸里的国王》 016、中班音乐活动《我不上你当》 017、让动机穿行于活动之中 018、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 019、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

020、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 021、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 022、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023、大班歌曲游戏《烫火锅》 024、大班音乐游戏《斗舞》 025、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 026、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 027、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 028、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029、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030、大班领域综合活动《金老爷买钟》031、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 032、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033、大班韵律游戏《香草咪咪》 034、大班音乐游戏《跳舞的乒乓球》035、《金老爷买钟》说课 036、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 037、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038、大班歌曲学习超市《小红花》039、大班歌唱活动《数子歌》 040、大班音乐欣赏《小老鼠与胖厨师》041、大班音乐游戏《山魈》

揠苗助长1教案

揠苗助长教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整组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玲玲的画》《蜜蜂引路》《寓言两则》《丑小鸭》等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内容涉及古今中外,题材包括寓言、童话、名人故事等,是一组教育和指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的文章。 《玲玲的画》通过玲玲和爸爸一起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的道理。《蜜蜂引路》通过“列宁细心观察发现蜜蜂能引路”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就在身边,只要你细心观察”的道理。寓言两则由《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让学生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丑小鸭》是童话故事,通过对丑小鸭的经历和最后的结局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要正确看待事物的发展。语文园地七培养学生做事要善于思考,能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本单元课文,虽然主题类似,但各具特点。《玲玲的画》是一件常见的生活小事,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主题也比较明确。重点是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还要体会爸爸最后说的一段话的含义。《蜜蜂引路》是老课文,是一篇法人深省的名人轶事,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本篇课文要把朗读作为感悟课文词句与内容的主要手段,要读出人物的语气和思想。《寓言两则》是流传千古的寓言,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要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丑小鸭》是安徒生的一个美丽童话,教材有了变动。教师要多和孩子们一起投入地朗读,在读中产生共鸣,感悟文章的真谛,感悟人生的真谛,要鼓励学生多元化感悟。 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我们不能拔高人文要求。毕竟孩子还是二年级的小朋友,对于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所要传递的精神,也许只能领会到其中的一点点,这时我们做教师的只要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知道有那么一个道理就行了,用不着过于拔高人文要求。 单元目标: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课文教材简析: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则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学习目标: 1.会认“寓、焦、喘、截”4个生字,会写“焦、费、望、算”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读懂文章的意思。 3.通过阅读课文的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教学重点:1.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寓言二则》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寓言二则》教案 第一课时《矛与盾》 教学目的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词. 理解文言文词义句义,能讲述文言故事. 有感情朗读,能背诵此文. 4,懂得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文言文要以教学生学会方法,理解意思,熟读成诵,明白道理为重点,这些也都是难点. 教学过程: 结合单元主题,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本单元的主题是"冲突"谁能说说看冲突是什么意思,联系实际简单说一说产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看来要解决冲突就要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这样我们的社会生活就会和谐美好.板题"矛与盾" 知道矛和盾是什么吗谁能来介绍介绍 矛和盾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矛用来进攻,盾用来防守. (课件出示矛和盾)这两种古代兵器是怎么成为制造冲突的罪魁祸首了呢 2,就让咱们跟随古代思想家韩非子一起到两千多年前的集市去瞧一瞧吧.看,街上好热闹啊!赶集的人来来往往可真多!街边的

一块空地上拥着一群人,他们在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寓言《矛与盾》去看个究竟吧! 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检查预习,指名读书,提示:注意根据课文内容适当的停顿. 2,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文言文的朗读特别要注意节奏和韵味.听我读,好吗(配乐范读) 师:怎么样文言文读起来也蛮有味道的吧!一回生,两回熟,大家再 试着读一读,还可以读给你的同位听.特别注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 师:谁还想读来,想读的一起读吧.相信你们会比刚才读得更好.文 言文拗口,要反复用心读,不读错字.给学生充分的读书空间,自由读,个别读.(教师范读,听读,齐读,读的方式多,读的面广,学生读书欲望才能得到满足,初步感悟到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精当讲解,反复朗读,明白寓意. 1,文言文不仅要把字音读正确,更重要的是要读懂.这是朗读文言文的前提.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咱们先静下心来,默读课文,运用你们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一句一句仔细读.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文言文的诀窍.不过,学文言文的难点,也在于读.在这里,老师给大家一个友情小提示,古文中单音词比较多,所以遇到不懂的词,查一下字典一定会解决,还可以把你查到的解释和译文对照一下. 2,自主学习课文.想想每句话的意思.还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

《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初一语文教案

《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初一语文教案 古代寓言二则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 2、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3、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4、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3、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教学设想;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读懂课文大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课前搜集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 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 3、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洁、凝练 二、作家、作品 1、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曾与李斯一起受学于荀子。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书十万余言。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毒死于狱中。 2、《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 三、疏通字词字义 1、字音、字形 lǚ 履suì 遂nìng 宁度:duó量长短dù 量好的尺码 2、通假字 坐,同“座”,座位。 反,同“返”,返回。 3、重要语句 (1)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欲买履(的)郑人。

小学成语大全

AABB式:鬼鬼祟祟熙熙攘攘战战兢兢兢兢业业沸沸扬扬 林林总总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浩浩荡荡影影绰绰密密麻麻 疏疏朗朗朝朝暮暮日日夜夜浑浑噩噩风风雨雨风风火火 堂堂正正偷偷摸摸轰轰烈烈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迷迷糊糊 心心念念挨挨挤挤勤勤恳恳踉踉跄跄原原本本形形色色 口口声声 AABC式:芸芸众生咄咄逼人头头是道津津有味津津乐道 奄奄一息念念不忘空空如也源源不绝姗姗来迟面面相觑 面面俱到振振有辞窃窃私语息息相关喋喋不休循循善诱 郁郁寡欢彬彬有礼亭亭玉立铮铮铁骨飘飘欲仙夸夸其谈 孜孜以求孜孜不倦莘莘学子跃跃欲试井井有条绰绰有余 楚楚可怜 十二生肖成语:胆小如鼠对牛弹琴杀鸡吓猴如狼似虎守株待兔 狗急跳墙叶公好龙画蛇添足呆若木鸡人仰马翻顺手牵羊 人怕出名猪怕壮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万象更新抱头鼠窜鸡鸣狗盗千军万马亡羊补牢杯弓蛇影鹤立鸡群对牛弹琴如鱼得水鸟语花香为虎作伥黔驴技穷画龙点睛抱头鼠窜虎背熊腰守株待兔鹤发童颜狗急跳墙鼠目寸光盲人摸象画蛇添足 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鹤立鸡群鸡鸣狗盗鹬蚌相争蚕食鲸吞蛛丝马迹龙争虎斗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骧虎步龙潭虎穴龙跃凤鸣车水马龙指鹿为马兔死狐悲鸡犬不宁心猿意马狼吞虎咽 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手足轻深口是心非手疾眼快手疾眼快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观口出不逊手无缚鸡之力 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飞蛾扑火金蝉脱壳积蚊成雷蟾宫折挂蚕食鲸吞蜻蜓点水螳臂挡车蛛丝马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见多识广察言观色高瞻远瞩左顾右盼调兵遣将粉身碎骨狂风暴雨旁敲侧击千辛万苦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惊天动地七拼八凑胡言乱语改朝换代道听途说 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千呼后拥东倒西歪眼高手低口是心非头重脚轻有头无尾前倨后恭东逃西散南辕北辙左顾右盼积少成多同甘共苦半信半疑大材小用先人后己有口无心由此及彼天经地义弄假成真举足轻重南腔北调声东击西转危为安东倒西歪反败为胜以少胜多多字格成语:九牛二虎之力手无缚鸡之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不可貌相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天时地利人和习惯成自然一年之计在于春久旱逢干雨解铃还须系铃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急来抱佛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宁为鸡首,无为牛后三人行必有我师化干戈为玉帛 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千钧一发刻不容缓迫不及待十万火急火烧眉毛燃眉之急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目不转睛呆若木鸡眉开眼笑愁眉苦脸愁眉紧锁目瞪口呆垂头丧气嬉皮笑脸 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一身正气临危不惧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大智大勇力挽狂澜急中生智仰不愧天镇定自若化险为夷

揠苗助长教案

【设计理念】 《揠苗助长》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寓言故事,因此对于寓言故事的一般阅读方法要在本节课内加以渗透。同时,还得为学生学习寓言打下基础,保护他们喜欢阅读寓言的幼稚童心。 【教材分析】 《揠苗助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它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寓言故事,认识“寓、焦、喘、截”四个生字; 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回忆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巴望、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默读课文,并能在读中悟出道理: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学会阅读寓言故事的一般方法,并能将故事有声有色地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这则寓言故事,并能读懂其中包含的道理。 \ 难点:懂得寓言包含着的道理,并通过这则寓言的学习掌握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教学核心任务】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这则寓言故事,并能读懂其中包含的道理。难点:懂得寓言包含着的道理,并通过这则寓言的学习掌握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活动一】导入课题 1、直接导入,认读课题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一则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它的题目叫——“揠苗助长”。 ) 正音、认读 2、理解课题 你觉得这里的“揠”会是什么意思(拔)所以我们也把“揠苗助长”叫做“拔苗助长”。 3、齐读课题 【活动二】初读解决字词,理清思路

初一语文上古代寓言二则教案带原文可修改.doc

初一语文上古代寓言二则教案带原文 初一语文上古代寓言二则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a href='//' target='_blank'>奶瓶尚Φ南窒螅?沂玖艘恍┥羁痰牡览怼9糯?⒀远?虻慕贪敢?趺茨獠藕媚兀恳韵率切”辔?蠹艺?硗萍龉赜诠糯?⒀远?蚪贪敢约霸?模?M?源蠹矣兴?镏??/p> 古代寓言二则教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 2.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3.把握两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 1.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重点 2.把握两则寓言的主要内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革。可是,却总有一些时代的落伍者跟不上社会潮流,造成自己处于受窘的地位。落伍者们的可悲在于:他们往往自我感觉不错,却就是跟不上趟。古代的那个买履的“郑人”、另一个刻舟求剑的“楚人”就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正所谓“旁观者清”,品读了《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之后,你也许能领悟些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里生存的道理。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古代寓言二则》。 二、自主预习 1.资料助读 1《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作者韩非子。韩非子约前280—前233即韩非,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 2《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2.写作背景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那些有思想有见识的文人,为了宣传自己的理论,阐释自己的观点,或者为了更好地劝谏当朝统治者,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常常通过在自己的文章中借用民间口头创作的小故事或者编写一些小故事的方式来叙事说理。这些故事短小精悍、有很强的讽喻性,同时又生动形象,人们喜闻乐见,后来就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种体裁——寓言。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有不少寓言保存下来。如在《孟子》《庄子》《韩非子》以及《吕氏春秋》《战国策》等书中,就运用了不少当时流行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突出了哲理性和对事理的说服力。其中有不少作品,在后世被传为警句、格言。本文所选的两则寓言,便是在当时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是为阐明自己的见解或政治主张而作的。 3.朗读课文,掌握字音。 买履lǚ自度duó涉江shè 遽jù 坠于水zhuì 契其舟qì 吾忘持度dù 遂不得履suì 宁信度nìng 三、合作探究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课前准备: 学生 (1)网上收集鹬、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自学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 (1)学习教材,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料,设计教案。 (2)准备课件。 教学课题: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涟漪、心旷神怡、暗自得意、反唇相讥、、互不相让、怒目相视、轻易而举”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 4、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 过程: 一、板书:寓言 1. 你学过什么寓言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 你明白寓言故事的特点了吗?生交流,板书:读好一个故事 明白一个道理 3. 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寓言故事。读题 A:认识“鹬”吗?出示图片,它长的怎么样? 它遇到小鱼小虾喜欢“啄”? B:认识“蚌”,见过吗?怎么样?

遇到危险时,它会“夹”学习生字“夹” C:“争”就是?再读题,你产生了什么问题? 生回答,师板书:为什么争? 怎么争? 结果? 二、初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 聪明的同学,你解决了刚刚提出的那个问题? A:生回答:解决了为什么争,因为鹬被夹,蚌被啄, 师板书:啄 鹬——蚌 夹 B 生回答:结果是渔夫收了它们两个。 3.“那你能看着板书,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吗? a生说,b生说(教师提高要求,用上“首先,然后,结果) 4.A生齐读课文,自由读 B 读词语:注:不禁(多音字)毫不示弱(教学生字:弱) C 再读,理解词义。 三、走进文本 1.读第一小节: A河蚌晒太阳,心里会想什么? 生:暖洋洋,真舒服啊!

B.可是,有只鹬看见了,它是怎么做的?那个词语告诉你速度很快?“猛的” 生再读,读出力量的猛,速度的快。 C那蚌见此情景,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引导学生抓住“急忙”“牢牢夹住”词语体会 2.接下来,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分角色读2.3小节 A生读,评价抓住“威胁”“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B想象他们还会怎么争?想象动作、神情,加适当的提示语。 a刚开始,他们会 出示:鹬()说:————————————(十分愤怒、气势汹汹、生气) 蚌()说:———————(骄傲、毫不示弱、十分得意、恼羞成怒) 生交流 所以,这样争来斗去,就叫做“相持” b 过了好久,他们又会怎么说 鹬()说:————————————(气喘吁吁) 蚌()说:————————---—(有气无力) 师:是啊,他们已经筋疲力尽,可还是“互不相认”。这让你想到一个什么样的成语? 生:两败俱伤。(师板书:两败俱伤) 就在他们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最开心的人是谁啊?(渔夫) 师:渔夫,你想对鹬蚌说些什么啊? 四:讲明道理,拓展 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用上“互不相让、两败俱伤”等词语来说说?

《揠苗助长》教案

《揠苗助长》教案 李辉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盼、疲、竭。掌握词语:盼望、精疲力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寓言故事。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认真体会寓言故事中含着的道理,懂得做事一定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二则寓言《揠苗助长》 板书课题 标音揠,齐读。 齐读课题。谁知道“揠”什么意思?(看什么偏旁?看图) 苗呢? 助呢? 长呢?多音字。 谁能把课题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文中是谁揠苗助长呢?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则寓言吧! 二、出示学习提示一 请同学们按学习提示进行学习。 指导学生按学习提示先进行自学,再对学。 三、交流 1、出示生字,带拼音读。学生扩词。 2、去拼音读。给一个词,领读。 3、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4、交流主要内容。按老师的提示归纳主要内容。 四、出示学习提示二 刚才同学们自学的效果非常好,老师都佩服你们太会学习了,下面有几个难点的问题,你们能接受挑战吗? 学生按学习提示二学习。 五、交流 1、第一个问题:对。 你是从哪看出这个盼望他的禾苗长大的? 焦急什么意思?自言自语什么意思?加上动作和心情,读一读。

语言和动作可以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师指导感情朗读,指读、齐读。 2、他是怎么做的? 什么叫“精疲力竭”? 请同学们起立,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蹲起。做50个。 现在的感觉就是精疲力竭。 文中的这个人就是累成这样回到了家里,回家后他说了些什么?读一读吧!请能给大家读一读? 你能感觉到他累吗?除了他的读让我们感觉到累,文中还有哪个词也让我们感觉到这个人很累,很不容易。“终于”那么这个词要重读。听老师范读,看谁能比老师读得还好。 3、禾苗为什么都死了? 庄稼生长有自身的规律,有自己的习惯和需要,破坏了它的生活习惯和规律,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如果你是他的孩子,看见这种情况,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4、你们的这位爸爸到底错在了哪里? 他只有美好的愿望,却没注意到的生长特点和规律。 想让庄稼长好有什么好办法吗? 请你用孩子对爸爸的语气说一说。 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 说到这儿,老师有一个故事想讲给你们听?想听吗? 《自然之道》 听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六、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015年3月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12 寓言二则公开课教案

12寓言二则 教材分析 本课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则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而且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多少少都读过一些寓言故事,再加上课文选编的两则寓言故事内容较浅显,所以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教学建议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寓言,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悟词句,了解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 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难点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亡”“牢”等10个生字,会写“钻”“劝”等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课后练习第二题第一组句子的不同。

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教案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月日 教学课题 12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 学案编写者教学用课时 1 学案使用者第周星期用 教学目课(章节) 教学 目标 1. 会认“焦、筋”等5个生字,会写“筋、疲”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 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准备与手段课件 板书设计 集体备课时间年级科第周星期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一)识字写字 识字指导。学习本课生字,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主动独立识字。学生自学后可让他们互相交流好的识字方法。教师表扬有个性有创意的识字方法。 (二)朗读感悟 1.要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在默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并感悟一些词句的意思。两则寓言的教学都可以先让学生默读,然后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课文大意,以检查默读的效果。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词句和寓意。 第一自然段要把那个人巴望禾苗长高的焦急心情读出来。在读中可通过换词比较法感悟“巴望”一词,表现那个人非常盼望,非常急切的心情。对“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等词语,可联系“巴望”一词,在一边读一边做动作中感悟。 (三)积累运用 1.建议在感悟的基础上,积累寓言、揠苗助长、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白费等词语。 第 1 页共8 页

2.课后“读读想想”的练习,是让学生感悟句子表达的具体性与准确性。 3.让学生说说在学习上和生活中是否见到过类似“揠苗助长”这样的事。 (四)实践活动 1.课前课后,学生可以阅读一些中国古代寓言,如,《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南郭吹竽》。可以召开一次寓言故事会。 2.课后把这则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 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查字典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一、查字典引入新课 1板书:寓言两则。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揠苗助长)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1.“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 读一读这个故事。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完后 想一想“揠苗助长”的意思。(学生自由读课文) 2.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了表示“揠苗”意思的词语 和句子,用笔准确地画出来。(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出示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 里,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这句话具 体告诉了我们“揠苗”的意思。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指导将这段课文读通顺。(出示词语卡片:筋疲力尽) 这个词语挺难读的,“筋”、“尽”都是前鼻音。要把它读准。 5.“揠苗”的意思知道了。那么,谁能连起来说说“揠 苗助长”的意思呢?(出示词语卡片:揠苗助长。“揠苗助 长”的意思就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帮助它长高。) (随机板书或把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导朗读课文的其他 几个自然段。 三、指导朗读段落和词语 (1)朗读第一自然段:这段课文中有好多词语,谁能 读?(出示词语卡片:巴望、焦急、自言自语) (2)朗读第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中也有两个词语, 谁能当小老师领读?(出示词语卡片:喘气、一大截。) 初读课 文,理解“揠 苗助长”的 意思 “揠苗 助长”是什 么意思呢? 请大家打开 课本,认真 读一读这个 故事。要求: 把字音读 准,把课文 读通;读完 后想一想 “揠苗助 长”的意思。 (学生自由 读课文) 默读课 第 2 页共8 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寓言二则(鹬蚌相争)

寓言二则(鹬蚌相争)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编了《郑人买履》和《鹬蚌相争》两则寓言。 其中《鹬蚌相争》出自《战国策·燕策二》,讲的是河蚌刚刚张开蚌壳晒太阳,一只鹬就伸出长嘴去啄蚌的肉,蚌紧紧夹住了鹬的嘴。它们双方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开谁。结果一起被渔人捉去了。这则寓言生动地说明两人一味争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好处。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故事内容,如此浅显易懂的故事,从语言和情节的理解上来说,对他们并不难。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如果想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真正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则《鹬蚌相争》又是典型的“小故事蕴含大道理”的寓言故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历史故事贯穿始终,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寓意。另外还通过想象及多种形式的朗读等学习活动,理解重点词语,充分挖掘、延展文本,力争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有机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随文学会本则寓言中的4个生字及新词,运用多种方法记住字形、理解词义。 2.通过想象及多种形式的朗读等学习活动,理解重点词语,知道这则寓言所讲的故事,懂得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3.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展开想象,具体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教学重点:知道寓言所讲的故事。 教学难点:懂得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揠苗助长公开课教学设计

揠苗助长公开课教学设 计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广陵区头桥小学梁露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事做遵循规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昨天我们学习了一则寓言,是(学生接:鹬蚌相争), 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小结寓言的特点:小故事,大道理。 2、今天我们要继续一则寓言故事,孟子的《揠苗助长》。 揠,反复读几遍字音。 3、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4、师读原文:原文是这样的(师读),你们明白意思吗没关系,课文是我们很快就能读通读懂的小故事。不过,要想读好故事还需要一步一步来。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把课文认真读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对照生字表多读两遍) 2、检查生字词的朗读 (课件出示)自由读,你想提醒同学们哪个字音 指名说一说、读一读 宋国纳闷枯死 十分焦急筋疲力尽兴致勃勃(这一行词都是描写谁的) 3、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词义 词语读得很准确。这个个简短而有趣的故事,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指名分段朗读,评价。

4、现在谁来联系故事内容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 (评:你真会读书,才读了一两遍就在文中找到它的意思了。) 板书:拔(揠,就是拔的意思。)谁能给寓言换个题目齐读(拔苗助长) 5、质疑过渡:围绕这个拔字,我们可以提出怎样的学习问题(板书:起因、经过、结果)(哪些段落分别写清了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交流反馈:谁来说说原因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句子并指导) A、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师:“巴望”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吗(希望、盼望)有时我们就可以用近义词来理解词语。换成“希望”“盼望”可以吗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评一评:他把农夫什么心情读出来了【你读 出了农夫急切的心情。谁能像他这样读一读,(你来)我感到你急切的 心情,谁还想读我看到了你巴望的眼神。】 师引:其实还有一句话,可以看出农夫是看着眼里,急在心里。 B、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指导朗读: 你真是读到农夫的心里去了。 出示:十分焦急,指名读一读。 明白什么是“焦急”吗指名说(可以用近义词“着急”来帮助理解) 出示课件:古字“焦”,讲解。 现在这把火烧在的谁的心里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引导讨论: 同学们,展开想象:农夫急得在田边。 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吗禾苗是怎么长的(及时引导:禾苗是一点一点长高的,这就是禾苗生长的规律) 农夫为什么没有发觉呢 (随机补充:晴天,农夫;阴雨天,农夫。禾苗会一下子长那么高吗) 3、齐读第一段:我们读书就要这样读。边读边想农夫的样儿,体会他的心情,这就叫读进书里去了。我们一起来完整的读读这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