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现有党派汇总

中国的现有党派汇总
中国的现有党派汇总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由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所创建,是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事业的政党。创始人为宋庆龄、何香凝、李济深。

2、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中国民主同盟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主要创始人为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章伯钧等。

3、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中国民主建国会主要是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创始人为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

4、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主要创始人为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等。

5、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是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特点、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主要创始人有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等。

6、中国致公党(致公党)

中国致公党是以归侨、侨眷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主要创始人为司徒美堂、陈其尤。

7、九三学社

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创始人有许德珩、潘菽、涂长望等。

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是由台湾省人士组成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主要创始人为谢雪红、杨克煌。

中国民盟简介

中国民主同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简称民盟,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政党。它具有政治联盟特点,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民盟的前身是1940年1月成立的"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年3月改称为"中国民主政团盟",并于1941年10月在重庆正式成立。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进行改组,把民主党派的联盟改为广大民主人士的联盟,并改称为"中国民主同盟"。1948年1月,民盟在香港召开一届三中全会,成立临时总部,重新确立了政治方针,提出建立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与共产党密切合作等政治主张。1949年9月,民盟派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了制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组建中央人民政府等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盟遵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参加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加各项民主改革,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民盟将自身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轨道上来,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1988年10月,民盟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新的民盟章程。章程规定,中国民主同盟是以中上层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它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是: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广大知识分子,继承发扬民主、科学传统,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为指南,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参与国家政权和国家事务管理,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国是咨询,业务实践,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截至1997年底,民盟共有成员13.13万余人。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30个,市县委员会334个,基层组织7477个。 中国民主同盟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民盟的政治纲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内容。2002年12月举行的民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民主同盟章程》规定,中国民主同盟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盟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促进大团结大联合。全盟要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而奋斗。与时俱进,在新世纪新阶段,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作出新贡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民主同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确立了中国民主同盟参政党的性质、地位、作用,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服务,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实现祖国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努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八大民主党派 政治力量统观

八大民主党派政治力量统观 今天,北京城里的人民大会堂——十二届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要闭幕了。 全国政协会议是干什么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八大民主党派每年联袂例 行召开的一次大会,不过,这个大会,是以协商的形式进行的。每年协商完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共机构,再将会上八大民主党派同时也包括本党人仕提案,整理出来并在下一年度执政中,加以落实。这就是中共多年所讲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参政议政的概念。 全国政协主要职能是什么?正统解释为:人民政协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 其实,这个全国性质的政治协商会议,早在蒋介石时代的重庆,就曾召开过一回。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决定为组建新政府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至31日,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社会贤达代表参加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政府改组案、和平建国纲领案、军事问题案、国民大会案、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这次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冲破国民党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 中共领袖周恩来在会上发表了长篇讲话,其中有一段,为后人传颂了半个多世纪,至今听起来还是那么振聋发聩,同时也让今日各家网站的网管——心惊肉跳: ——和平建国方案是政治协商会议主题之一。这个方案包括两大项目:一是政治民主化,一是军队国家化……我们非常同意军党分开。军队不应属于党,应属于国家,因此对于党与军队的界限,必须划分清楚。现在无论国民党或共产党,在这方面都还没有划清。——周恩来在重庆召开由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社会贤达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上讲话。(1946年1月18日) 1948年4月30日,中共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提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及国外华侨积极响应,参加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

新时期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

新时期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对民主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说明和阐述,其深刻的内涵赋予了民主党派在心新时期的独特地位和不可替代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影响力下降的担忧,不愿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崛起,对我们指手画脚,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输出和渗透政策,以各种借口干涉我国内政,支持民族分裂和制造社会动乱,形成了一股内外联合的新的敌对势力。其次,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来自海外的各种民主政治信息大量涌进,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断高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术界对于我国的民主党派究竟在新时期处于怎样的地位,如何发挥作用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思维、新观点和新定位,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理论上进一步澄清认识,并在实践中把握航向。 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是参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它们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互相监督,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的定位,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一个创造。不仅为我国政党制度的坚持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

企业形象年册营销方案(2013)

******************************************* 2013年 企业形象年册营销方案 *******************************************

一、背景概述 作为把集邮文化与企业形象宣传完美结合起来的典范——企业形象年册,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它是为客户量身定做,专门用于宣传企事业单位形象,彰显企业个性的一个载体。每逢岁末年初,形象年册就已成为了企业扩大知名度的首选集邮文化收藏纪念品。 企业形象年册是邮政部门专门设计、印制的,在年册的基础上,增加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内容,将宣传内容与集邮文化有机结合,以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文字和完善的设计编排,“铸造企业品牌、展示政府形象、扩大社团影响”的一种集邮文化宣传收藏品。我们本着真正为客户着想的服务理念,以真诚服务客户,将企业形象与集邮文化融合在一起的企业形象年册,既宣传了企业又可观赏到精美的邮票,还提升了礼品的内涵。 二、产品介绍 企业形象年册是专为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公共事业部门量身定做的集邮文化收藏纪念品,它在全年发行的所有邮票的基础上再赠送单位宣传页、个性化护封、外插壳)。可以将各单位的图片,穿插到年册中,用以展示其形象,也可以将各单位举办的各项活动,穿插在年册中,用以反应其特点,更可以将各单位在发展建设中的成就制作成个性化邮票,放置于年

册中,不仅起到宣传企业的作用,更使形象年册具有纪念和收藏意义。 三、企业形象年册栏目设计(参考) 1、封面:可放置各单位形象照片、企业LOGO。 2、各单位简介:规模、地址、重大事件等 3、企业领导寄语:领导班子照片,优秀员工代表照片等 4、企业风采展示:企业举办的各项活动,以及具有重大 纪念意义的事件等。 5、集体合影:全体员工合影,心愿寄托(留言、签名纪 念等) 6、企业成果展:企业在经营发展中所取得重大突破,成 果等展示。 四、形象年册具体规定 我们结合上海自身的特点,2013年的企业形象年册在全国通用版的基础上,结合上海自身特点,分为四个档次: 1、普通册 暂定价为260元/册(含个性化护封、插套和4P宣传页),起印量200册,统一为正十二开(260*250mm),彩印、精装、双贴片,包装为卡纸彩印软插套和护封,统一标中国集邮总公司名称、徽标。内含2013年全部邮票。另付费可增加宣传页数量(最多不能超过16P,且为4的倍数),并可按客户需求制作整本个性化年册。

中国古代文学家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家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作家简介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网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先后编修、删订《诗》、《书》、《春秋》等书,为整理和传播我国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弟子辑录的以他的言论为主的《论语》一书,反映了他的主要思想、事迹,是先秦诸子散文中一部最早的语录体专集。老子(生卒年不可详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东)人。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一部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言简意赅,善用譬喻,吸收有不少民间谣谚,对后世影响极大。墨子(约前468-前376,一说约前479-前403),名翟,鲁国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由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记录的《墨子》一书,记有他的言论和事迹,是我国古代哲理散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孔子的三传弟子。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商

丘东北)人。战国时思想家、散文家。所著《庄子》一书,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他所创作的“庖丁解牛”、“匠石运斤”、“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故事,至今仍常为人所称引。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汉人为避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赵人,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一书,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重要著作。所作文章以善于说理见长,组织严密,议论风生,沉着浑厚,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思想家、诸子散文代表作家之一。荀况的学生。现存《韩非子》五十五篇,《五蠹》、《孤愤》、《说难》为其代表作。《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削足适履》等篇,为人传诵至今。1/69页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与楚王同姓。故里传为今湖北秭归县。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楚辞”这一文学体裁的创始人。公认的代表作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他的人格、精神和艺术上的创造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宋玉,战国楚辞赋家。其《九辩》一篇被公认为其代表作,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宋玉悲秋”之语由此而来。所作辞赋,发展了屈原所创造的“骚体”,演变成为“赋”这一新的文学体裁,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一定贡献。贾山西汉政论家。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县)人。

中国民族党派

致农盟九建进台革 北吴客闽粤湘赣 中国民族党派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致农盟九建进台革(1925-1948)。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国致公党(致公党)1925年美国 主席:万钢 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是由华侨社团发起,于1925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1947年5月,致公党在香港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进行改组,成为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政党。致公党主要由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组成,目前有党员3万多人。主要创始人为司徒美堂、 陈其尤。历史轨迹今日致公党 主席:桑国卫 1930年8月,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在上海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5年11月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2 月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农工党主要由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目前有成员10.2万多人。主要创始人有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等。历史轨 迹今日农工党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1941年重庆 主席:蒋树声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1941年3月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1月16日,张澜在重庆公开宣布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为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目前有盟员18.44万多人。主要创始人为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章伯钧等。 历史轨迹今日民盟 主席:韩启德 1944年底,一批进步学者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政治民主,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反

民主党派知识简介

1.什么是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是对我国1948年5月1日以前即已成立,并在反对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共同斗争中具有民主运动历史的一些党派的通称。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民主党派组织各自成员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有着广泛联系.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2.我国现有哪些民主党派? 我国共有8个民主党派,分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各民主党派成员分别称为“民革党员”、“民盟盟员”、“民建会员”、“民进会员”、“农工党党员”、“致公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台盟盟员”。 3.什么是党外知识分子? 党外知识分子特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其中包括参加各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和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的无党派知识分子。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国目前知识分子队伍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党外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党外代表人士的源头.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 4.什么是无党派人士? 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 5.什么是党外代表人士? 党外代表人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特定概念。它是指中共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广泛代表性的各界人士,而不是指普通的党外群众。一般说,党外代表人士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具有较深造诣或较大影响,有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一定活动能力,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 具体讲,党外代表人士是指已在或拟在县或县以上各级人大、政协、政府、司法机关、参事室、文史馆等方面安排的党外人士:已担任或拟担任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宗教团体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等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对象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有关人民团体中的领导骨干;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贡献的无党派知识分子:行政、司法部门的党外领导干部;民族、宗教界代表人物: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中拥护祖国统一并有一定影响、有一定经济实力或学术造诣较高的代表人士。 6.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7.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民主党派作为我国的参政党,其职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服务社会、利益表达与协调关系、自我教育。这些职能中,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孔子和孟子简介及名言

孔子孟子介绍及名言 孔子简介 孔子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在家中排行第二。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语录记录下来,作成《论语》。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他们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曾子则为宗圣,孟子为“亚圣”。他的言行被他的学生写成创世巨作《论语》。他还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然而另有一种俊式学说“反孔精英”杨诚俊先生却认为孔子一无是处。再然而,另有一种学说“反羊精英”杨正宗先生却认为杨诚俊一无是处,其行为纯属哗众取宠。 孔子精通《周易》,据说是《十翼》的作者,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灾难、地震、龙卷风、恐龙的灭绝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美学命题。 个人成就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他有众多弟子,如子贡、子路、颜渊等。被后世尊为“亚圣”的孟子是他孙子孔伋(字子思)的再传弟子。最著名的一篇《关雎》。 孔子名言 1、敏于事而慎于言。【译文】人应在做事上主动积极但在说话上谨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讷nè:语言迟钝,不善讲话敏:敏捷 5、德不孤,必有邻。【译文】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6、听其言而观其行。【译文】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敏:聪明。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8、文质彬

对民主党派的认识

对我国民主党派的几点认识 目前我国的民主党派主要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关于民主党派,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1、历史渊源比较深厚。 我国现有的民主党派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民主党派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环境所成立的。如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是由继承孙中山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精神的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于1948年1月1日在香港成立的。中国民主同盟于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成立,其时,由于“皖南事变”的发生,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遭到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危机四伏,国共两党以外一些主张抗日的政党和人士,迫切希望联合起来,为坚持团结民主抗日而斗争,于是,即以部分国民参政员于1939年11月成立的“统一建国同志会”为基础,成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于1945年12月由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在重庆成立,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民进于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成立,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就在敌伪统治下坚持抗日救亡斗争,抗战胜利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总方针,积极投入反对内战﹑反对独裁﹑反对出卖国家主权的爱国民主运动。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

于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成立,是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特点,1947年2月改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的前身是由华侨社团——“美洲洪门致公堂”发起的洪门(又称红帮、天地会、三点会、三合会)组建的海外组织,旨在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关注民族的独立和祖国富强。九三学社的前身为抗日战争后期一批进步学者发扬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精神,以民主、科学为宗旨,后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建为“九三学社”,并于1946年5月4日正式成立。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是由居住在中国大陆的台湾省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是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从各个民主党派成立的背景及特定的历史环境,我们不难看见各个民主党派身上都有深刻的历史烙印,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2、政见虽有所不同,但都主张爱国。 中国民主党派,部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祖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时刻成立的,部分是在抗战胜利后,中华民族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抉择的关键时刻成立的。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买过,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如中国民主同盟最初的政治主张是“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加强国内

八大民主党派

民革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厦门大学总支部委员会(简称民革) 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称为党员)厦门大学支部委员会于1951年9月成立,陈明鉴任主任委员,邓子基为副主任委员。由于文化革命民革工作中断,拨乱反正后于1979年4月27日民革厦大支部恢复工作,邓子基任主任委员。1989年12月21日民革厦大总支委员会成立,先后由李景禧、常勋、秦长安、国桂荣、蓝小玲任主任委员。现有党员55人,两个支部,民革厦门市委副主委徐迪教授兼任总支主任委员,杨玉荣、徐方成任总支副主任委员,潘建康、孙怀清任总支委员。厦大总支1995年被民革中央评为“全国先进支部”。曾有1人为全国人大代表。现有市人大代表1人,市政协委员1人,区政协委员2人。 以宋庆龄女士为代表的中国国民党人执行孙中山先生“联共联俄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与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反对蒋介石专政,支援抗日和支持解放战争,率先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民革厦大总支继承和发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优良传统,主动积极地履行参政党的职责,同时肩负着祖国统一的任务,这是民革责任感、使命感的特色。民革总支多年来组织生活开展正常,活动内容丰富有益。 民革党员中精英辈出,享誉中外。邓子基教授有《财政学原理》等著作50余种,发表论文260多篇,荣获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福建省授予“五一劳动奖章”,曾任福建省和厦门市政协委员;已故的李景禧教授有《法学通论》等著作3种,发表论文数十篇,曾任全国人大代表三届,对《保护消费者利益基本法》、《经济特区基本法》、《继承法》等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已故的著名语言学家黄典诚教授著有《切韵综合研究》、《福建省汉语方言概要》等专著十余部,论文近百篇;已故的洪文金教授有《中国财政年表》等6种著作和译著,论文40余篇,曾任厦门市人大代表;常勋教授有《国际会计》等著作21种,论文60余篇,荣获国务院授予“五一劳动奖章”,曾任省政协委员;林国宁教授发表“图论中若干问题的理论与算法研究”等论文30余篇,“代数图论研究”

大陆人士都可以加入那些党派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主席:周铁农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于1948年1月正式成立。民革以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以及其他人士为对象,着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目前有党员8.2万多人。创始人为宋庆龄、何香凝、李济深。 历史轨迹今日民革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主席:蒋树声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1941年3月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1月16日,张澜在重庆公开宣布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为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目前有盟员18.44万多人。主要创始人为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章伯钧等。 历史轨迹今日民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主席:陈昌智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于1945年12月由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在重庆成立。民建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目前有成员10.9万人。创始人为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 历史轨迹今日民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主席:严隽琪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于1945年12月在上海正式成立。民进主要由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目前民进有会员10万多人。主要创始人为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等。历史轨迹今日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主席:桑国卫 1930年8月,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在上海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5年11月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农工党主要由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目前有成员10.2万多人。主要创始人有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等。历史轨迹今日农工党 中国致公党(致公党)

我国各民主党派概况资料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我国各民主党派概况资料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1920年8月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一届出席代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是由继承孙中山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精神的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创建。简称‘民革’ 成立时间:1948年1月1日宗旨:民主、科学第一届出席代表李济深、何香凝、柳亚子【中国民主联盟】简介: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成立时间:1941年3月19日 宗旨:追求民主与自由,让我们的中国尽快地繁荣富强起来 第一届出席代表:张澜、沈钧儒、章伯钧、张东荪、罗隆基、史良(女)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介: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参政党。 政治纲领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成立时间:1941年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介: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由从事教育、文化、出版、科学和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组成具有政治联盟特点、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中国政党。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成立时间:1945年12月30日 宗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促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第一届出席代表:马叙伦、许广平(女)、周建人、王绍鏊、梅达君、徐伯昕、林汉达、【中国农工民主党】简介: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是我国八个民主党派之一,是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政党 成立时间:1947 年2 月宗旨:建设国家,服务人民 第一届出席代表:彭泽民、郭冠杰、李士豪、何世琨(何文朴)、杨逸棠(杨伯恺)、【中国致公党】简介: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 成立时间:1925年10月宗旨:致力为公,参政兴国 第一届出席代表:陈其尤、陈演生、黄鼎臣、雷荣珂、严希纯 【九三学社】简介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成立时间:1946年5月4日 宗旨:民主科学 第一届出席代表:许德珩、黎锦熙、袁翰青、吴藻溪、薛愚

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

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历史作用: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对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虽然有些党派后来跟着国民党走,但民盟等大多数民主党派人士是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的,并与共产党一起为和平、民主、自由而斗争。还积极参加和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有力地支援了第二条战线的斗争。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同意接受共产党领导,参加人民政协,为新中国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各民主党派成立时,大多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地发展了这种关系。无论是在举行国共谈判、召开政协会议期间,还是在解放战争的进行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都及时向各民主党派通报情况,认真听取它们的意见,并就一些重大问题同它们进行协商,以便采取一致行动。中共一贯鼓励和支持各民主党派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同时,又十分注意尊重和维护其应有的政治地位和合理的利益。对于它们的某些不妥当的意见,则善意地提出批评,诚恳地帮助其进步。这使得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3)国民党政府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逐步转移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民盟公开表示国共产党携手合作”。1949年1月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4)中国共产党也邀请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

中国知名的无党派人士介绍(一)

中国知名的无党派人士介绍 (一) 编者按:历史长河,大浪淘沙,老一辈无党派知识分子为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开辟“人物春秋”栏目,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敬请关注。 郭沫若 郭沫若出生在一个中等地主兼商人的家庭。早年就学于嘉定高等小学、嘉定中学堂、成都高等学堂的分设中学。童年时便开始广泛接触文学作品。 1914年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阅读了泰戈尔、歌德、席勒等人的文学作品,以及斯宾诺莎的哲学著作,受到泛神论思想的影响。 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和同学组织夏社,开始初期的文学活动。 1921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文学团体创造社。同年出版诗集《女神》。 1923年大学毕业回国后,参加《创造周报》、《洪水》的编辑工作,并出版诗集《星空》等。 1924年翻译了日本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 1926年任广东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不久,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1927年3月发表《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在人民群众中产生重大影响。 1928年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并积极支持留日青年和国内文艺界的革命文化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1941年皖南事变后,创作了《屈原》、《棠棣之花》、《虎符》、《孔雀胆》等历史剧和大量诗文,揭露国民党当局的媚日反共政策,激励人民的斗志。 1948年赴东北解放区,1949年2月抵达北平(今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等职,并当选为中国文联第一、二、三届主席,中共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二、三、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这期间继续从事著述,发表了许多诗文和历史、考古著作。 马寅初 马寅初,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和无党派人士。 1882年6月24日生于浙江嵊县。 1901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选学矿冶专业。 1906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15年回国,先后在北洋政府财政部当职员、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1919年任北大第一任教务长。 1927年到浙江财务学校任教并任浙江省省府委员。 1928年任南京政府立法委员,1929年后,出任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经济委员会委员长,兼任南京中央大学、陆军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1938年初,任重庆商学院院长兼教授。 1940年12月6日被蒋介石逮捕。 1946年9月,到上海私立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任教。 1949年8月,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并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51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60年1月4日,因发表《新人口论》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 1979年9月,平反后担任北大名誉校长,并重新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 1981年2月27日,当选为中国人口学会名誉会长,1981年3月29日,当选为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

各民主党派的兴起

(一)民主党派产生的背景 中国各民主党派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可是,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造成了为其服务的买办资产阶级,又使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变成它们统治中国的基础,中国逐渐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其基本阶级关系是:少数买办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中国的支柱。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工人阶级,是一个具有彻底革命性的阶级,但人数不多,产业工人不到三百万。在这两大根本对立的阶级之外,社会上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农民和其他中间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是伴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巨大压力,又受到国内封建势力的严重摧残。同时,由于其自经济力量的脆弱,它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其经济地位相联系,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具有两面性,它一方面具有反帝爱国、反封建的要求,具有革命性;另一方面又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具有妥协性。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人口仅次于农民的一个广大的人群,包括了许多阶层,构成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整个阶梯。城市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有很强的革命性,同时也有较大的散漫性,又经常处于资产阶级的影响之下,因此,不可能成立独立的政治力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民主党派产生的阶级基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矛盾的激烈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政党的兴起。19世纪70、8 0年代,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家们就对西方的政党政治有所评价。戊戌变法前后,资产阶级改良派组织了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组织,这些组织都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与此同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孙中山、黄兴、蔡元培等先后组织的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则明显具有政党的性质,可以说是政党的雏形。1905年孙中山组织的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身完整意义的政党,也是辛亥革命和推翻清政府的领导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