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式教学:顺应数学思维规律

自然式教学:顺应数学思维规律
自然式教学:顺应数学思维规律

自然式教学:顺应数学思维规律

梁栋,天津杨村一中副校长、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天津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工程”首期学员。曾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教师并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自然式教学引导学生以最自然流畅的方式切入问题,努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从而在面对陌生问题时,能够找到最佳思路。自然式教学不只是一种教育方法,它更关注教育向学生生命主体的回归,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在自然基础上的教育超越。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听老师讲解时,觉得头头是道,思路清晰;自己独立解题时,却感到无从入手,一筹莫展。对一些教师而言,每节课都绞尽脑汁,试图让学生领悟解题的要诀,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种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现状是因为数学学科本身的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究其缘由,是因为师生对待数学的方式不自然。教学过程本应是师生获取成功、体现生命价值的过程,是师生自然发展、自然完善的过程。数学的自然学科属性、学生的自然属性以及教学规律的自然性要求并决定了数学学习本应该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基于此,我提出了高中数学自然式教学法。

把握数学学科的属性

自然式教学,是指在高中数学例题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最流畅连贯的思路去寻求解题切入点的教学模式。它不是一种数学方法的传授,而是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面对陌生数学问题时,思考采取何种解决策略,进而迅速确定解题方向,合理地展开思路。通俗地讲,自然式数学就是教学生面对一个数学问题,应当怎么去想,是应用数学方法之前的一种决策。这里的自然是指教育应该回归到本应属于生命主体的活动中去,回归到学生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中去,回归到他们自身所在的成长阶段中去,从而实现在自然基础上的教育超越。

数学实际上并非只是我们在学校所学的计算方法和各种数字、公式、而是构成大自然和谐有机的基础,大自然中无论动物、植物、矿物甚至雨滴、雪花均有自己的数学模式或数字形式。人教社A版教材(必修)主编寄语中提到,教科书中出现的数学内容,是人类长期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的数学精华和基础,其中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如果有人感到某个概念不自然,是强加于人的,那么只要想一下它的背景,

它的形成过程,它的应用,以及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你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产物,不仅合情合理,甚至很有人情味。

自然性是学生的重要属性。在决定教给学生什么之前,教师要首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已经有了什么,他们的知识基础如何,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那种无视学生知识基础的教学是对学生最大的不尊重。知识基础反映的是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还包括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和经验系统中哪些因素会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要想方设法调动这些因素,帮助学生实现对新知识的建构。教学不应只是单方面的灌输,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在他们已有知识经验上的自我建构。教学只有关注到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自然性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数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生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是自然的。数学概念、数学思想方法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学生学的过程和教师教的过程也应当是自然的。正如波利亚在谈到他的解题表时所说:“我们表中的所有问题和建议都是自然的、简单的、明显的,都仅仅是普通的常识;但这些问题和建议是用很普通的词语来叙述普通的常识。它们建议某种处理方法,该方法对于任何认真对待他的题目而且有一些常识的人而言是自然的。”

适应自然的教学特点

适应性。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教育应遵循自然规律的观点。其主要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二是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这种遵循和模仿自然的思想,实质是主张根据教育自身的规律,从教育的实际出发来研究、认识教育,导出其内在必然性。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的卢梭在批判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再次强调了教育中的自然适应性原则。他认为教育就是人天赋本能的一种自然生长的过程,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适应儿童的发展天性,促进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

多样性。大自然因多元而美丽,教育也因多样性而更有意义。既然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求知的渴望和上进心,我们的教育就应该认真研究,如何从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出发,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究竟是从课程本位出发,让我们的学生去适应一成不变、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还是让我们的教育从学生主体出发,去主动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要?这是传统教学观与主体教学观的根本区别。自然式教学强调应当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已经学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这样,教学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

生成性。在生成性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断地留意学生的变化与反应,捕捉偶发的教育契机与智慧火花,并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积极的回应。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比他预料的要多,学生也会以无法预料的方式触动教师,这会促使教师采取进一步的教育性行动而不是去完成事先规定的行动。由于受效率机制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过深,一些学校原本互动的教学过程成了单向灌输的过程。在这种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单向传递,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教室成了学生学习的炼狱。教师常常采用控制性的手段,力图使学生所有的表现都处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在这种局面下,学生除了记住规定的死知识外,很少真正有发展自身的愿望。由于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生成性教学认为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

与受”的过程,而是教学中多因素互动的过程。生成性教学因互动才存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互动性的方法,并促使其进一步完善。

自然式教学的现实路径

迁移式:普通最自然。在自然式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探求解题思路并尽可能地让最普通的思路获得成功。他们要让学生感到数学解题并不神秘,并在思维方式上逐渐形成正向迁移。事实上,越是普通的思路和方法,就越有价值和生命力。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在学完概念、定理后,教师急于展示问题的解法,对概念、定理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迁移关注不够,以至于很多学生产生了课本中的数学方法难以解决综合题目的片面认识,因此一些师生热衷于获取课本之外的所谓巧妙的解题方法。

可遵循以下步骤进行应用迁移式教学:

突出定义、定理的直接运用。多听听学生的想法,了解他们对相关信息处理的方式,尽量顺着学生的思路继续下去,不同的解法要反复比较。一般来说,用到的公式越低级,解法的接受认可度越高。

在分析解法时教师要时刻进行如下的评估:用到的方法是否是学生熟悉的?公式、定理的应用方式是不是常用的?解题的思路是不是符合多数人的思维习惯?对其他类似问题的解决能不能提供思考方式上的帮助?

当思维受阻时,在“向前走”的同时,更要尝试“往后退”。向前走,是指沿着已有的思路深入下去,或变换角度寻求新方法;往后退,是指沿着已有的思路一步步退回起始点,每退一步,都观察、思考是否忽略了与题目相关的最基本的知识。很多时候,思路受阻的原因是人们没有注意到最简单的知识,这是思维的盲点,有意识地从最原始的结论出发是有效减少盲点的手段。

递进式:知其然溯其所以然。递进式以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为本。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不仅便于学生接受,而且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思维方式。由此他们对数学的理解以及学习数学的态度会逐渐发生变化,当遇到难题无法解决时,也不会失去探索的兴趣,在心理上也不再惧怕。

可遵循以下步骤设计递进式教学:

教师要清楚题目的解法是什么,解法中哪些是学生自己能想到的,哪些是不容易想到的,我将不容易想到的方法称之为核心方法。

核心方法在什么载体中出现过,在出现过的载体中学生感到最自然的是哪个,把这些载体罗列出来,然后找出和本题有密切关系的载体。也可以回忆学生第一次接触核心方法时解决的是哪类问题,当时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筛选出来的载体能否转化为本题的某一部分或全部,如果不能,还需要什么题目来过渡。然后再确定这些过渡性题目,当这些题目与要解的题目之间渐近关系比较明显时,准备工作

结束。

把这些相关的题目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如果题与题之间感觉顺畅,那么教学设计完成,否则在跳跃性较大的题目之间再加入衔接性的题目。

情境式:思路亦自然。情境式是教师课前不作任何准备,在课堂上把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当作例题,现场讲解,让学生看到教师最自然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体验教师探索问题的轨迹,从而学会如何思考。情境的特点是课堂上的内容对老师来说是未知的,而学生则是经过努力仍没能解决的、有代表性的问题。

情境式重在数学思维方式的自然形成,使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思考的模式融合在一起,把抽象的理念具体化,使得数学问题的解决不仅有章可循,而且解题过程也显得生动形象。总之,展示思维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正确的思维途径,养成迷途知返的习惯,防止思维的惰性和僵化;展示思维过程还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思考方法,使学生能从思想方法的高度去理解数学知识。

功到自然成的成效

教育体制里最本质的东西,不是制约而是解放,每个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力,而师生的创造力才是教育改革的持续生命力。波利亚认为,应该让思想自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出来,而教师只应起“助产婆”的作用。因此,他提倡在教学时要多问为什么,他认为一名教师能给学生的最有意义的东西就是一连串的启发性的问题和建议,一旦学生懂得了这种帮助,他就能对自己提出同样的建议。

自然式教学以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为本,教学设计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不仅便于学生接受,而且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思维方式,对数学的理解以及学习数学的态度会逐渐发生变化。当遇到难题无法解决时,他们也不会失去探索的兴致,在心理上不惧怕;在学习新方法时,从简单、机械的模仿,会快速地转变为自觉、主动的应用;对如何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也会逐渐养成正确、灵活的思维习惯。在自然式教学中养成的思维方式、方法迁移能力也最强。数学教学的意义不在于使学生掌握多少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领悟用数学的观点看待和认识世界的思想真谛。学会用数学思维,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研究论文: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

150831 数学论文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 思维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应和概括,同时还夹杂着自己的主观意识。从数学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作数学思维。而数学本身是对模式的一种研究,是一种抽象化的过程。数学将具体的问题普遍化、抽象化为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并通过抽象的模式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讲,以他们生活中熟悉的具?w事物为依据,逐步开始以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去进行分析。 一、数学思维的概念 数学思维是一种有条件的,按部就班的,循序渐进的思维方式,主要以判断、推理等概念性的思维形式为主要依据,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体现。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儿童时期是逻辑思维和数学概念形成的初期。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所以孩子通过逻辑推理和数学

思考可以锻炼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开发大脑潜能,提高孩子的创造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与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功之一?D?D数学语言运用准确。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具备讲数学语言的能力。数学教师在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教学的时候,尽量要做到思路清晰、表述准确、语言简洁。把复杂话变简单,把简单的话变成容易让学生听懂。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比如,一些数学老师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15这个数字”,其实这是一个技术性的错误,数字只有0~9这十个,而15是个数,并非数字。如果老师在讲课中不强调清楚,就会给学生留下一个错误的概念,不能准确的区分,数和数字的差别。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功之二?D?D会写,会画。板书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符号、以及绘制的图表。一个完整的板书可以反映教师的许多基本技能,因此教师应重视板书的设计,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数学教学板书不是单一的,有很多内容往往要用图形来表达。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具备绘画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思维 众所周知,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就努力改变传统数学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病而言,这一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从更为深入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在此则又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应当如何去处理“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即使就最为初等的数学内容而言,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到数学的抽象特点,而这就已包括了由“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重要过渡。 也正由于数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抽象的模式而非特殊的现实情景,这就为相应的“纯数学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例如,就以上所提及的加减法运算而言,由于其中涉及三个不同的量(两个加数与它们的和,或被减数、减数与它们的差),因此,从纯数学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完全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如何依据其中的任意两个量去求取第三个量。例如,就“量的比较”而言,除去两个已知数的直接比较以外,我们显然也可提出:“两个数的差是3,其中

较小的数是4,问另一个数是几?”或者“两个数的差是3,其中较大的数是4,问另一个数是几?”我们在此事实上已由“具有明显现实意义的量化模式”过渡到了“可能的量化模式”。 综上可见,即使就正整数的加减法此类十分初等的题材而言,就已十分清楚地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一些重要特点,特别是体现了在现实意义与纯数学研究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辩证关系。当然,从理论的角度看,我们在此又应考虑这样的问题,即应当如何去认识所说的纯数学研究的意义。特别是,我们是否应当明确肯定由“日常数学”过渡到“学校数学”的必要性,或是应当唯一地坚持立足于现实生活。 总的来说,这就应当被看成“数学化”这一思维方式的完整表述,即其不仅直接涉及如何由现实原型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概念或问题,而且也包括了对于数量关系的纯数学研究,以及由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的“复归”。另外,相对于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而言,我们应当更加注意如何帮助学生很好地去掌握“数学化”的思想,我们应当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情境设置”与“纯数学研究”的意义。这正如弗赖登塔尔所指出的:“数学化……是一条保证实现数学整体结构的广阔途径……情境和模型,问题与求解这些活动作为必不可少的局部手段是重要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于总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潘战国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具有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特性。数学教学的过程,和语文以及其他专业的语言学科不同,在课堂上,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引导、质疑、操作都直接带动着学生的思考。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1、激发兴趣,拓展思维 兴趣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适当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乐意学。教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并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快乐的心情,整个课堂激情高涨,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这种以“兴趣”助长思维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达到了数学教学的真正目的。 2、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机器重要的基矗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主要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例如:在一年级《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可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有乘法意义的依托,虽然是一年级小学生,仍能较顺畅地完成了上述练习。而后,教师又出示3+3+3+3+2,让学生思考、讨论能否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呢?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予以点拨,学生列出了3+3+3+3+2=3×5-1=3×4+2=2×7……虽然课堂费时多,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获得新知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与深入探寻。 3、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求异性。 发展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从而多方位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样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

找规律数学思考 )

数学思考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点与点之间连线段的内在规律,掌握正确计算线段数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点与点之间连线段的内在规律,掌握正确计算线段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理解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发现问题 1.呈现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来进行连线比赛,大家请读要求,请大家在纸上任意8个点。 每两个点可以连成一条线段,请问8个点一共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1分钟 2.初次探究。 学生独立尝试连线,数线段。 生:30条,40条……有的表示“太乱了,数不清”。 师:同学们你们连线太乱,没有顺序,没有规律,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种问题使它变得有序有规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数学思考。板书课题 (二)教师引导,逐步探究 1.教师引导。 师:同学们,8个点连出来的线段,数量多,很难数清楚。所以,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应1,该直接用数的方法来解决,而是要研究其中的规律,巧妙地解决。怎么研究呢?我们可以从简单的2个点开始,逐步增加点数来研究。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上2个点,连成线段,记录在下表中: 师:现在我们画第3个点。这个点画出来,会连成几条线段呢?(生观察回答后教师画出,并连线。)

师:相比上一次,为什么增加2条线段呢? 生:因为第三个点可以和前面的两个点分别连成线段,所以可以增加2条线段。(教师请学生也模仿画出,引导学生理解2条线段是如何增加出来的。) 师:那第4个点呢?方法同上。 2.学生探究。 (1)师:接下去第5个点,第6个点,这次又会产生怎样的情况呢?这次请大家自己试一试,填一填这个表格。 学生自己探究,很快发现,第5个点时可增加4条线段,第6个点时可增加5条线段,教师板书演示,肯定学生的探究。 师:从2点到6个点,观察“点数”和“增加条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每次增加的线段总比前面一次多1条。 师:为什么? 生:因为到第5个点时,前面已有4个点,所以就可以新增4条线段。第6个点时,前面已有5个点,就可以新增5条线段……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通过学习数学,不仅可以训练人的思维,还可以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数学中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小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只有有目的地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因素,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一、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动力。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对智力的开发是重中之重。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首先课堂的引入尽量创设情境激趣,发展形象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故事、游戏、现实生活场景都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引入课题,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仿佛自己进入了故事情景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给以下的思维以强动力。例如教学“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多媒体展示)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快乐的动物旅游团一行32个人来到了森林饭店。森林饭店的主人猫咪笑呵呵地告诉导游:“我们饭店里还有5张空桌子,请随便坐。”导游猴儿一听急了:“才5张桌子,我们这么多人坐得下吗?”猫咪一听也不知该怎么办好了,它转向屏幕,向小朋友求救:“聪明的小朋友,我这里每张桌子坐8个人,他们32个人能不能坐得下呢?你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然后交流解题思路,最后指出:可以先算一算32人要坐几张桌子?算式是:32÷8。这节课,通过有趣的卡通故事引入课题,很好的吸引了学生兴趣。在讨论中学生初步地感受到了要解决的问题。这个学生暂时还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给学生设置了一道障碍,在求知心理与问题之间制造了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思维的源泉被打开,滚滚的泉水尽情地流淌。 这样设计教学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 二、突破定势,转换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突破一般思维定势,从对立、颠倒、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常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来教育学生学习司马光的机智

在数学教学中要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在数学教学中要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一、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例如:在一年级《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可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有乘法意义的依托,虽然是一年级小学生,仍能较顺畅地完成了上述练习。而后,教师又出示3+3+3+3+2,让学生思考、讨论能否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呢?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予以点拨,学生列出了3+3+3+3+2=3×5-1=3×4+2=2×7……虽然课堂费时多,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还经常利用“障碍性引入”、“冲突性引

入”、“问题性引入”、”趣味性引入”等,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活动,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在学生不断地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他们一环接一环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学生列举了生活中见过的角,当提到墙角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到底如何认识呢?我让学生带着这个“谜”学完了角的概念后,再来讨论认识墙角的“角”可从几个方向来看,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获得新知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与深入探寻。 二、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求异性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例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找规律

人教版六年级下《数学思考—找规律》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1页例5及练习十八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探索,使学生掌握数线段的方法。 2.可以尝试从简单的问题去思考,逐步找到其中的规律,从而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找到数线段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设疑,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请你们拿出纸和笔在纸上任意点上8个点,并将它们每两点连成一条线,再数一数,看看连成了多少条线段。 2.师:同学们,有结果了吗? 大家别着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逐层探究,发现规律。 1. 从简到繁,动态演示,经历连线过程。 师:同学们,用8个点来连线,我们觉得很困难,如果把点减少一些,是不是会容易一些呢?下面我们就先从2个点开始,逐步增加点数,找找其中的规律。 师:2个点可以连1条线段。为了方便表述我们把这两个点设为点A和点B。 师:如果增加1个点,我们用点C表示,现在有几个点呢?(生:3个点)如果每2个点连1条线段,这样会增加几条线段?(生:2条线段,课件动态连线AC和BC)那么3个点就连了几条线段?(生:3条线段)师:为了便于观察,我们把这次连线情况也记录在表格里。 师:如果再增加1个点,用点D表示现在有几个点?又会增加几条线段呢?(4个点,增加3条线段)。那么4个点可以连出几条线段?(生:4个点可以连出6条线段。) 师:大家接着想想5个点可以连出多少条线段?为什么?(引导学生明白:4个点连了6条线段,再增加1个点后,又会增加4条线段,所以5个点时可以连出10条线段。) 师:现在大家再想想,6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呢?就请同学们翻到书第91页,请看到表格的第6列,自己动手连一连,再把相应的数据填写好。(学生动手操作,之后指名一生展示作品并介绍连线情况。) 2. 观察对比,发现增加线段与点数的关系。 师:仔细观察这张表格,在这张表格里有哪些信息呢?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发表时间:2011-08-22T17:23:20.153Z 来源:《现代教育教研》2011年第7期供稿作者:吴永才 [导读] 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吴永才(大关县吉利镇回龙村完小云南大关657400) 【摘要】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 【关键词】数学;思维训练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1.发学生思维激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 2.理清学生思维脉络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它下联的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并逐步形成知识脉络。我们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这种思维脉络清晰化,而理清思维脉络的重点就是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 2.1 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紧扣的,并总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自然规律构成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或从已有的经验开始,或从旧知识引入,这就是思维的开端。 2.2 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此时教学应适时地加以疏导、点拨,促使学生思维转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总之,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注意思维过程中的起始点和转折点,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的重点所在。 3.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需要把面对的问题通过转化、分析、综合、假设等变化成已知的数学问题。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要依据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求同与求异、一般与特殊等思维方法。 3.1 分析与综合。总起来说,思维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来进行的。所谓分析就是把已经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分解开来。分析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问题入手,逐层确定解决问题的条件。所谓综合就是把原来还没有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建立起来。综合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条件入手,逐层确定能够解决的问题。 3.2 具体与抽象。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发展学生思维的“着眼点 ”应放在逐步过渡上。教学中,结合知识内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3.3 求同与求异。有些数学知识之间既有差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恰当地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比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显然,通过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不但使学生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也发展了学生多极化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 3.4 一般与特殊。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共性与个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数学知识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知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小学数学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法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英]贝尔纳 “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很多老师都会觉得有困难,但这里面其实有许多方法可以适用,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知识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小学数学思维方法 一、形象思维方法 形象思维方法是指人们用形象思维来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思维基础是具体形象,并从具体形象展开来的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是实物、图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认识特点是以个别表现一般,始终保留着对事物的直观性。它的思维过程表现为表象、类比、联想、想象。它的思维品质表现为对直观材料进行积极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提炼进而提示出本质、规律,或求出对象。它的思维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当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

力。 1、实物演示法 页 1 第 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演示数学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及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数学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比如:数学中的相遇问题。通过实物演示不仅能够解决“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而且为学生指明了思维方向。再如,在一个圆形(方形)水塘周围栽树问题,如果能进行一个实际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二年级数学教材中,“三个小朋友见面握手,每两人握一次,共要握几次手”与“用三张不同的数字卡片摆成两位数,共可以摆成多少个两位数”。像这样的有关排列、组合的知识,在小学教学中,如果实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 特别是一些数学概念,如果没有实物演示,小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长方形的面积、长方体的认识、圆柱的体积等的学习,都依赖于实物演示作思维的基础。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制作一些数学教(学)具,而且这些教(学)具用过后要好好保存,可以重复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图形找规律[人教版]

数学思维拓展《图形找规律》 姓名: 一、填空题 1.下图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请按这一规律在“?”处画出适当的图形. 2.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处画出相符的图形. 3.在图中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个图形( ). 4.下图看似复杂,实际上只要你找到合适的方法,你就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解答出来,试试看,好吗? 5.请找一找图形的变化规律,在空格处画出恰当的图形. 6. . 7.找一下规律,从. 8.按照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空白处应是什么样的图形. ? 确定方法?

那么 应变为 10.下面一组图形的阴影变化是有规律的, 请根据这个规律把第四幅图的阴影部分画出来. 二、解答题 11.图中,哪个图形与众不同? (1) (2) (3) (4) (5) 12.有一个立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 2、3 、4、5、6、,有3个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个立方体的每一个数字的对面各是什么数字? 13. 下面是由几何图形组成的帆船图形,请按照一定的规律,在标序号处画出符合规律的小帆船. ? 1 2 6 1 3 4 ① ③

———————————————答案—————————————————————— 1. 这一组图形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旗子的方向,二是旗子上星星的颗数. 首先我们看一下旗子的方向.第1面旗子向右,第2面向上,第4面向下,可以发现,旗子的方向是按逆时针旋转的,并依次旋转? 90,所以第3面旗子应是第2面逆时针旋转? 90得来的,旗子应向下倒立. 其次我们看旗上星星的颗数.第1面是5颗,第2面是4颗,第4面是2颗,可见颗数是依次减少1颗,所以第3面旗上应是3颗星星.所以“?”处的图形应为: 2. 这组图形的变化只在于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位置.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阴影部分是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得到的.所以“?”处的图形应为: 3. 选(4).因为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依次逆时针旋转? 90. 4. 在这组图形中,不变的有以下几点:大小正方形不变,两条对角线不变.所以“?”处也应有大小两个正方形和两条对角线.发生变化的有:一、阴影部分和黑色部分的位置.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部分都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得到的,所以“?”处的阴影部分应是小正方形的右边,黑色部分应在大正方形的下部.二、小竖线的位置.小竖线是从图形中心到相应的边所作的一条垂线.它的变化规律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这样,整个图形我们就分析完了,下面看一看你画出的图形和书上的一样吗?如果一样,就做对了. 5. 因为要填的是第1幅图,我们可以从后往前看.首先三角形的个数是发生变化的,依次是7、5、3.可以发现是从后向前依次减少2个的.所以第1幅图中应有1个三角形.其次三角形的方向也是有变化的,从后面观察,三角形 90,所以第1幅图中的三角形应向上,阴影部分在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浅谈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

浅谈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 发表时间:2016-12-07T14:21:07.183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11期作者:冯良云 [导读]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他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四川省华蓥职业技术学校四川广安 63860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11-0022-01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现就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从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理清学生的思维脉络,培育学生的思维方法,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 一、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他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的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动机。这样设计教学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可见,创设思维情景,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二、理清学生思维脉络 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他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他下联的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思维,并逐步形成知识的脉络。教师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这种思维脉络清晰化,而理清思维脉络的重点则是抓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 1、引导学生抓思维的起始点。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紧扣的,并总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自然规律构成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或从已有的经验开始,或从旧知识引入,主流是思维的开端。从学生思维的起始点入手,把握住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逐渐深入直至终结。当然,不同知识,不同学生的思维起点,不尽相同,但不管起点如何,做为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必须从思维的"发生点"上起步,以旧知识为依托,并通过迁移,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流程清晰化、系统化、逻辑化。 2、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此时教师应适时的加以疏导、点拨,促使学生思维转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总之,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注意思维过程中的起始点和转折点,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的重点所在。 三、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需要把面对的问题通过转折、分析、综合、假设等变化成已知的数学问题。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要依据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分析和综合,具体与抽象,求同与求异,一般与特殊思维方法。 1、分析与综合。总起来说,思维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来进行的。所谓分析就是把已经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分解开来。分析的方法应用在教学中,就是由问题入手,逐层确定解决问题的条件。所谓综合就是把原来还没有认识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建立起来。综合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条件入手,逐层确定能够解决的问题。恰当的采用分析或综合的思维方法,有利用沟通条件和问题的联系,建立起清晰的思维脉络。 2、具体与抽象。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中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发展学生思维的"着眼点"应放在逐步过度上。在教学中,结合知识内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3、求同与求异。有些数学知识之间既有差别又千丝万缕的联系,恰当地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比较,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一是对同一知识进行变式比较,即求同。二是对易混知识不同点的比较,即求异。显然,通过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不但使学生构建于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也发展了学生多极化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克服思维趋势。 4、一般与特殊。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共性和个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数学知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知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培养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浅谈思维定势与数学教学

浅谈思维定势与数学教学 向明初级中学郑性慧定势又叫心向,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一定活动对象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又叫“一种预备性顺应或反应的准备”。它是指向于一定对象的动力因素,可以使人倾向于在认识或外显行为方面,以一种特定的习惯方式进行反应,其本身是在一定需要和活动重复的基础上形成的。根据迁移理论,迁移与学生在应用知识技能时的准备状态有关,这种准备状态在心理学上即是定势,在数学学习中我们通常称之为思维定势。 在思维不受到新干扰的情况下,人们依照既定的方向或方法去思考,这就是思维定势。可以用巴普洛夫的高级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说来解释思维定势。我们把定势看做是某种熟悉的或曾强烈反应过的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在有关条件下容易兴奋起来,因而在它的周围形成了相对抑制区,其他可以察觉或已经形成的联系,则处在抑制区内。当处在抑制区内的神经联系较之兴奋的联系更为合理、正确时,定势表现为负迁移;反之,则为正迁移。 思维的定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有效,那么,在新的相似情境中就会优先运用这一方式。这是一种不甚自觉发生的行为。它是思维的“惯性”现象,是人的一种特别本能和内驱力的表现。定势思维对于问题解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定势思维的作用是:根据面临的问题联想起已经解决的类似的问题,将新问题的特征与旧问题的特征进行比较,抓住新旧问题的共同特征,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建立联系,利用处理过类似的旧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问题,或把新问题转化成一个已解决的熟悉的问题,从而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例如,在几何论证中,有时为了在已知与求证之间铺路架桥,往往需要在图形中另外添加一些辅助线,而这又恰恰是许多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因此,我认为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教给学生一些添线的思考方法,帮助学生一起归纳常用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培养学生的添线能力,以促进他们在学习中的迁移。 以我在教学中的体会为例,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添线的目的和添线的方法。为了解决问题通常我们添线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把分散的几何条件转化为相对集中的几何元素;二是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图形或复合的图形转化为单一图形或基本图形。添线的常用方法是:从图形的运动特点可分为平移、翻折、旋转,另外还常添加如平行线等一些为已知与求证铺路架桥的辅助线。添线的方法和目的常常是相辅相成的,方法为目的服务,而目的又会促使合理方法的产生,教师在讲解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时,要注意引导、及时归纳。 例:已知:⊿ABC中,AD平分∠BAC,∠B=2∠C 求证:AB+BD=AC 分析:在证明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之和时,常用的方法是在长的一条线段上截取一段等于已知的一条线段,再设法证明剩下的一段等于另一段或移动一条短的线段与另一条短的线段相接得到新的一条较长的线段,再证明它与给定的那条较长 A B C D E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找规律》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找规律》教学反思 “数学思考”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的一个内容。在本套教材的各册内容中都设置了独立的单元,即“数学广角”,其中渗透了排列、组合、集合、等量代换、逻辑推理、统筹优化、数学编码、抽屉原理等方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总复习第一部分“数与代数”专门安排了《数学思考》的小节,通过三道例题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分步枚举组合的能力和列表推理的能力。本节课是教材中的例5,例5体现了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里的规律的一般化的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策略是:由最简单的情况入手,找出规律,以简驭繁。这也是数学问题解决比较常用的策略之一。 本课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数学思考方法。从学生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出发,引导学生说出“化难为简”“化大为小”能够帮助解决复杂问题,教师明确提出这也是我们数学学习当中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数学思考”。 本课的第二个环节:提出问题。在平面上有20个点,这些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这样提出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又为渗透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埋下了伏笔。接下来是带领学生分析“难”在什么地方,学生认为难在点太多、线太杂,不好解决。那么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学生想到先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研究找规律。 本课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探究规律,解决问题。教材中呈现的探究方法是:从简单问题即两个点开始,逐个增加点数进行研究,找寻规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其中的规律。结合具体图形探讨平面图形中存在的规律,最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线条数=1 +2+ 3 +…… +(点数-1)。 1

小学数学思维提升找规律讲义(共三部分)

小学数学思维提升找规律讲义(共三部分) (一)数列规律 【例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6,19 练习1: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6,10,14,(),22,26 (2)3,6,9,12,(),18,21 (3)33,28,23,(),13,(),3 (4)55,49,43,(),31,(),19 【例题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4,7,(),16,22 练习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0,11,13,16,20,(),31 (2)1,4,9,16,25,(),49,64 (3)3,2,5,2,7,2,(),(),11,2 (4)53,44,36,29,(),18,(),11,9,8 【例题3】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3,4,20,6,17,8,(),(),11,12 练习3: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6,5,10,9,14,13,(),() (2)13,2,15,4,17,6,(),() (3)3,29,4,28,6,26,9,23,(),(),18,14 (4)21,2,19,5,17,8,(),() 【例题4】在数列1,1,2,3,5,8,13,(),34,55……中,括号里应填什么数? 练习4: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2,4,6,10,16,(),() (2)34,21,13,8,5,(),2,() (3)0,1,3,8,21,(),144 (4)3,7,15,31,63,(),() 【例题5】下面每个括号里的两个数都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的,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8,4)(5,7)(10,2)(□,9)

方案-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1)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1) '“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所设定的一个基本目标。以国际上的相关研究为背景,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数学思维进行具体分析表明,即使是十分初等的数学内容也同样体现了一些十分重要的数学思维形式及其特征性质。 \r\n 众所周知,强调与现实生活的 正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 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就努力改变传统数学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病而言,这一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从更为深入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在此则又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应当如何去处理“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即使就最为初等的数学内容而言,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到数学的抽象特点,而这就已包括了由“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重要过渡。 例如,在几何题材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或学生都清楚地知道,我们的研究对象并非教师手中的那个木制三角尺,也不是在黑板上或纸上所画的那个具体的三角形,而是更为一般的三角形的概念,这事实上就已包括了由现实原型向相应的“数学模式”的过渡。再例如,正整数加减法显然具有多种不同的现实原型,如加法所对应的既可能是两个量的聚合,也可能是同一个量的增加性变化,同样地,减法所对应的既可能是两个量的比较,也可能是同一个量的减少性变化;然而,在相应的数学表达式中所说的现实意义、包括不同现实原型之间的区别(例如,这究竟表现了“二元的静态关系”还是“一元的动态变化”)则完全被忽视了:它们所对应的都是同一类型的表达式,如4+5=9、7-3=4等,而这事实上就包括了由特殊到一般的重要过渡。 应当强调的是,以上所说的可说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后者集中地体现了数学的本质特点:数学可被定义为“模式的科学”,也就是说,在数学中我们并非是就各个特殊的现实情景从事研究的,而是由附属于具体事物或现象的模型过渡到了更为普遍的“模式”。 也正由于数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抽象的模式而非特殊的现实情景,这就为相应的“纯数学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例如,就以上所提及的加减法运算而言,由于其中涉及三个不同的量(两个加数与它们的和,或被减数、减数与它们的差),因此,从纯数学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完全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如何依据其中的任意两个量去求取第三个量。例如,就“量的比较”而言,除去两个已知数的直接比较以外,我们显然也可提出:“两个数的差是3,其中较小的数是4,问另一个数是几?”或者“两个数的差是3,其中较大的数是4,问另一个数是几?”我们在此事实上已由“具有明显现实意义的量化模式”过渡到了“可能的量化模式”。 综上可见,即使就正整数的加减法此类十分初等的题材而言,就已十分清楚地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一些重要特点,特别是体现了在现实意义与纯数学研究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辩证关系。当然,从理论的角度看,我们在此又应考虑这样的问题,即应当如何去认识所说的纯数学研究的意义。特别是,我们是否应当明确肯定由“日常数学”过渡到“学校数学”的必要性,或是应当唯一地坚持立足于现实生活。 由于后一问题的全面分析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在此仅指明这样一点:与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对于学生很好地把握相应的数量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这正是国际上的相关研究、特别是近年来所兴起的“民俗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结论:尽管“日常数学”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优点,但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例如,如果仅仅依靠“自发的数学能力”,人们往往就不善于从反面去思考问题,与此相对照,通过学校中的学习,上述的情况就会有很大改变,这就是说,纯数学的研究“在帮助学生学会使用逆运算来解决问题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另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 学计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数学思维训练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数学的学习较其他学科来说相对较难,同时数学学习不能死记硬背,需要掌握方式方法。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在数学教学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数学思维训练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学期通过数学思维训练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学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为孩子们提供一系列数学故事、益智问题和数学游戏。这些问题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奥秘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这些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锻炼数学智慧,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向往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生活中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知道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6、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分析、推理、判断能力,拓宽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充分地拓展学生的数学才能,激发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活动措施: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学好数学,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活动中,通过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题目,逐步培养大家的“数感”,引导大家喜爱数学,以至于达到自觉学习数学的目的,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注重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下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