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教案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教案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教育实习教案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实习生王馨学号108012011070

本校指导教师杨梅,曾红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廖岩松原任课教师廖岩松

2014 年月日(星期)第节课(本人本次实习第个教案)课题: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课时安排:1

课标要求:

三维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检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方法;

尝试建立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能力目标:掌握血球计数板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利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准确计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生物数学模型。

掌握血球计数板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利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利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正确计数。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自主实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实验主题: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1、简要介绍酵母菌的用途和主要生殖方式:

同学们都知道酵母菌吧?酵母菌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菌类,像面包馒头的发酵、酿酒等都离不开它。酵母菌主要是以出芽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出芽生殖又称为“芽殖”,是指在一定部位长出与母体相似的芽体。同学们请看这张图,这是电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指图)这是局部放大后的图,这部分就是它的母体,而这部分与其相连的,就是由母体长出的芽体。待会你们计数的应该都会看到正在分裂中的酵母菌,如果你们看到芽体的体积大于母体体积的一半就可以记为两个。

2、引入实验主题:

我们这次实验就是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构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3、说明实验大体实施办法:

那么本来应该是连续7天在相同时间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显微观察计数,再统计数据,建构数学模型,描绘出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但是由于你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老师们商量后决定每个班只记一个时间段的酵母菌数量,等下你们把数据汇总到班长那里,求平均值后的数据就作为今天我

们上课这个时间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等到所有班级都做完实验之后,就可以来分析我们的结果描绘出曲线。

4、让学生作出假设:

那这条曲线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是我们学过的J型还是S型或者是其他的呢?同学们可以先做出你们的假设。等到实验结果出来后再来分析与你们的假设是否一致。

二、血球计数板使用方法、计算方法、操作步骤的介绍

1、引导学生说出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

那么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如果要估算植物种群数量要用什么方法?(样方法)如果是对活动能力强的动物呢?(标志重捕法)但是对于像酵母菌这样的微生物呢,我们也不可能把试管中的酵母菌一个个的都数出来,所以我们采取抽样检测的方法。就是抽取部分样本,进行计数,然后推算出整体的数量。

2、配合PPT详细介绍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仪器,同学们请看你们桌子上的血球计数板,(ppt上展示图片,指图片讲解)它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同学们认真观察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可以看到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较低,其中间又被隔为两半,每半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方格网放大图就这样,(指图)中间红色围出的区域就是一个大方格,这个黄色的围出的区域就是一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中还有小方格,就是图上蓝色这块。一个大方格就是一个计数室,计数室有两种规格,一种是16×25的,就是16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里有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25×16的,就是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里有16个小方格。我们今天要使用的就是25×16这种规格的,所以我们用的是五点计数法,就是图上的红色部分。大方格的长宽都为1mm,深度为0.1mm,整个大方格的容积就是(板书乘乘乘)0.1mm3。

3、引导得出计算公式:

设五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为A,(板书同步写公式)平均每个中方格中的菌数就是A÷5,整个大方格的菌数就是A÷5×25,这些是0.1mm3体积内的菌数,换算到1ml中的菌数就是A÷5×25×104(单位)个/ml。

4、操作步骤:

先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记录五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根据公式,估算试管中1ml的酵母菌总数。

三、引导学生解决实验过程的相关问题

问题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先轻轻震荡试管几次,为什么呢?(为了使试管里培养液中酵母菌均匀分布,保证估算准确性,减少误差。)

问题2: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怎么办?酵母菌数量过多是因为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过大,这时稀释培养液,即可得到易于计数的酵母菌培养液。那么如果对其稀释后,我们这个公式要怎么改变呢?

问题3:压线的酵母菌要如何计数?我们采取只记相邻两边及顶角的酵母菌数。为了数据的统一,我们规定,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计右。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实习

学校

指导

教师

意见

学院

指导

教师

意见

酵母菌酒精发酵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条件研究 学院(部):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学生姓名:鑫 学号:11018150 班级:生物工程二班 指导教师:肖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 2、找到酵母菌发酵时的最优条件 二、培养基和实验方法及材料的确定 1、玉米粉的糖化方法 玉米粉的糖化采用双酶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玉米粉→加水→液化→糖化→发酵→蒸馏→成品酒精 试验中,发酵培养按照三角瓶100ml培养。本次工做20组是要,共需发酵液20*100=2000ml。培养液按照100g玉米粉、300ml水。所以共需玉米粉700g。 液化:取100g玉米粉,加入300mL的水,液化温度为90℃,pH值为5.5,液化时间为3.5h,液化酶的添加量为0.035g/100 g玉米粉 糖化:糖化时的工艺条件为:糖化温度为58℃,pH值为4.5,糖化时间为3.5h,糖化酶的添加量为0.3g/100g玉米粉。 2、活化培养基 本实验在进行实验时采用察氏(czapck)培养基的配制,配方如下表一: 表一 3、扩大培养基 扩大培养仍然用察氏(czapck)培养基,由于要用液体的,所 以将其中的琼脂配料去掉。 4、发酵培养基

糖化液稀释至l0%浓度,添加辅料(硫酸铵0.4%),pH5.5 灭菌 三、培养基的制备及酵母的活化 1、准备酵母母菌一支常温下存放一天,增加菌种的活力。在母菌存放期间制作各时期培养基 2、准备固体培养基(察氏培养基)50ml,做成8支试管斜面,扩大培养基800ml(做扩大培养时使用)。做成8个三角瓶,每瓶200ml。120℃灭菌30min。 3、发酵液的制备 (1)玉米粉的筛选 实验前准备粉碎后的玉米粉700g。 (2)玉米粉的液化 按照100g玉米粉、300ml水的配比对玉米粉进行液化,液化方案上文已经交代。在1000ml烧杯里,或者500ml烧杯分两次,水浴液化。 器材:烧杯500ml两个,玻璃棒一个,水浴锅一个,糖化酶0.225g 步骤:1、将糖化酶,玉米粉,水按照比例配置好在烧杯里。2、将配好的玉米液放于水浴锅中90℃液化3.5h。边液化边搅拌。 (3)玉米粉的糖化 将液化后的玉米液中按照0.3g/100ml加入液化液中。再在水浴锅中,58℃糖化3.5h。 (4)过滤 糖化后的糖化液有可能有没有彻底液化的玉米颗粒,会造成浑浊,这时需要对糖化液进行过滤操作。 操作步骤: 最后与以上培养基一起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时,清洗16支移液管,与培养基一起灭菌。 (5)活化步骤 器材:酒精灯,接种针,母菌,斜面培养基,消毒酒精。 步骤:1、将器材放于实验台上。对双手合桌面进行灭菌。对接种针进行灼烧灭菌。2、在酒精灯旁按照无菌操作步骤在酒精灯火焰旁取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陕西彬县范公中学闫翠红 一、课题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规律。 ②说明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①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②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认同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②参与濒危生物保护措施与生物入侵防范措施的讨论。 三、指导思想: 1.教材分析: 生物课程标准对这节的描述出现在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第四部分《种群和群落》的第二项内容标准,即“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于能力层面的“模仿”水平和知识层面的“理解”水平。在活动建议里则提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人教版教材中这节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二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三是探究活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其中,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必修三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探究活动周期较长,安排在知识性内容之后。 2.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本章的第一节已经习得了种群的概念,了解了种群的特征,尤其是各种数量特征,在此基础上过渡到种群数量变化的学习顺理成章。

学生们在数学课上学习过指数函数的表达式和坐标图的绘制,这为本节课数学模型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但是我校为郊区二类校,所以学生们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建构数学模型时不可以操之过急。 3.教学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模型构建法是新课程、新教材中提出的新的科学方法,而数学模型又是是高中阶段模型构建法的难点。本节课遵循建构主义的理论,在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①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②根据建构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教学难点: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学意图 学生基于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演算。 播放细菌分裂的录像或演示细菌分裂的计算机模拟 动画。 提示:在自然界中细菌无处不在,有些细菌的大量繁殖会 导致疾病。假如现有一种细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 境下,每20 min左右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引导学生思考: 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 2.72 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后代数量是多少? 3.n代细菌数量是多少? 通过创设具体的 情境,让学生感受活 生生的生命现象。 认识细菌种群数量增 长的数学规律。 学生讨论,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 1.对细菌种群数量增长而言,在什么情况下2n公式成立? 用数学语言揭示 生物学问题时,要充

酵母 发酵实验

实验一、二甜酒酿的制作品尝 1.实验目的 (1)通过甜酒酿的制作了解酿酒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甜酒酿的制作技术。 2.实验原理 以糯米(或大米)经甜酒药发酵制成的甜酒酿,是我国的传统发酵食品。我国酿酒工业中的小曲酒和黄酒生产中的淋饭酒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由甜酒酿发展而来的。 甜酒酿是将糯米经过蒸煮糊化,利用酒药中的根霉和米曲霉等微生物将原料中糊化后的淀粉糖化,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然后酒药中的酵母菌利用糖化产物生长繁殖,并通过酵解途径将糖转化成酒精,从而赋予甜酒酿特有的香气、风味和丰富的营养。随着发酵时间延长,甜酒酿中的糖分逐渐转化成酒精,因而糖度下降.酒度提高,故适时结束发酵是保持甜酒酿口味的关键。 3.实验材料 3.1 材料糯米、酒药。 3.2器具及其他用品手提高压灭菌锅、滤布、塑料盒、不锈钢锅。 4.实验流程 酒药 洗米蒸饭淋水降温落缸搭窝发酵甜酒酿5.实验步骤 5.1 洗米蒸饭将糯米淘洗干净,用水浸泡过夜,捞起放于置有滤布的蒸屉上,于锅内蒸熟(约15-20min),使饭“熟而不糊”。 5.2 淋水降温用清洁冷水淋洗蒸熟的糯米饭,使其降温至35℃左右,同时使饭粒松散。 5.3 落缸搭窝将酒药均匀拌入饭内,并在洗干净的塑料盒内洒少许酒药,然后将饭松散放入塑料盒内,搭成凹形圆窝,面上洒少许酒药粉。盖上塑料盒盖。 5.4保温发酵于30℃进行发酵,待发酵2 d后,当窝内甜液达饭堆2/3高度时,进行搅拌,再发酵1 d左右即可。 6.实验结果 (1)发酵期间每天观察、记录发酵现象。 (2)对产品进行感官评定,写出品尝体会。 7.思考题 (1)制作甜酒酿的关键操作是什么? (2)发酵期间为什么要进行搅拌?

高二物理说课稿《种群数量的变化》

高二物理说课稿《种群数量的变化》 人教版高二物理说课稿《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教材背景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能力方面)。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从知识方面来说初步具备了与数学模型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所以,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自己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为数学问题,进而尝试应用建模成果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我对课标的理解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器对酵母计数;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当地的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 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法与学法 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三疑三探”的授课模式来完成所定的三维目标,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二)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 首先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前以预习题案为依据进行预习,总结自探提纲,教师归纳、总结自探提纲,并给有贡献的小组加分并鼓励,此节归纳自探提纲4点: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及其步骤? 2.种群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3.什么是环境容纳量?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解疑合探: 在完成设疑自探的基础上,各小组学生围绕自探提纲,进行解疑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授课时间:4月14日星期三第5节 授课班级:高二(1)(2)(3) 授课人:张经章 教学目标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课时安排 2 教学过程 一、回顾种群的特征、研究种群特征的意义 二、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1、6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 2、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3、请你计算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的数量, 完成表格!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 时间(min)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细菌数量 4、根据细菌增长曲线判断,该种群会是一种怎样的增长趋势? 5、“J”型增长是在什么条件下的种群增长过程? 6、“J”型增长的实例: 四、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J”型增长的条件(原因): 2、“J”型增长的规律: 五、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数学模型的概念: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2.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数学方程式、曲线图 3.建构数学模型的意义: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4.数学模型建构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建立模型(4)模型的检验与评价 5、“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模型假设: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Nt= N0λt

(完整版)馒头发酵方法与过程实验报告

馒头发酵方法与过程实验报告 馒头的发酵方法很多,有老面发酵法、酒曲发酵法、化学膨松剂发酵法、酵母发酵法等等。实验证明无论从食品营养的角度,还是从操作的角度,酵母发面都有很强的优势。用酵母发面不仅适合家庭和工业化生产线,也适合小型作坊式馒头房,特别是对于要求不增加成本的用户也是非常合适的。酵母发酵是馒头生产中最关键的环节,它对于馒头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常见的酵母发酵工艺 酵母的发酵原理是利用面粉中的糖份与其他营养物质,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成海绵状结构。 在酵母馒头的生产中,常见的发酵工艺简单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 1.一次发酵法 原辅料: 和面、压面、成型、发酵、汽蒸 (1)操作方法: 和面: 将所有的原辅料一次加入和成面团,干酵母用量0.3%,鲜酵母用量为1%左右,加水量38-40%,和好的面团温度一般应控制在28℃。 成型: 馒头成型由馒头成型机来完成,家庭制作由手工完成,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馒头坯。 发酵: 在温度30-32℃,湿度为75-80%的条件下让面团发酵35分钟。没有恒温恒湿条件的,也可以采取其它相应的保温措施。 蒸煮: 面团发酵完成以后,沸水上笼蒸20分钟。 (2)发酵特点: 用一次发酵法生产馒头,具有工艺线路短,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等许多优点,并且生产出来的馒头有很好的咀嚼感。因此该方法被许多馒头厂家广泛使用。 2.二次发酵法 部分原辅料:第一次和面、第一次发酵、第二次和面 压面、成型、第二次发酵、汽蒸 (1)操作方法: 第一次和面取30%左右的面粉加入所需的干酵母(添加量以第一次所加面粉量的0.16%计)再加上50%左右的水(加水量以第一次所加面粉量计),和成面团。 第一次发酵和好的面团在温度26-28℃,湿度70-80%的条件或温暖的自然条件下发酵8-12小时。发酵时间也可以根据自己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整酵母的用量、两次和面时面粉的配比以及发酵温度、湿度来灵活调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反思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反思 《种群数量的变化》这节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时间够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第二部分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包括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的S型曲线、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第三部分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本节课着重是讨论前两个内容。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本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在建立模型的方法上,我是 从一种细菌的繁殖问题出发,和学生一起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特点,启发学生用数学方法表达,归纳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并很自然地从一种细菌推广到其他生物的数量增长的方法。然后对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总结:观察对象-----合理假设-----数学表达----检验修正。从学生对细菌繁殖的分析中,又拿出生态学家高斯的培养草履虫实验的结果,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引出两种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并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曲线不同?具体什么条件下就有“S”曲线?为什么有K值?。学完了两个增长模型后,举例让学生思考两个海岛上引种得到的不同结果的原因,其中一个是环颈雉的引种,一个是绵羊的引种。让他们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对这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紧接着设计表格,让学生总结比较J型曲线、S型曲线的不同点,再次巩固。接下来通过对“我国30年间蝗虫数量变化”、“南半球鲸鱼捕获量在下降”这两个实例的分析,引出种群数量变化的另外两个类型:波动和下降。最后联系生活:通过对“城市鼠害的控制”“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这两个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的探究,引出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所以从本节课的教学上我认为教学设计是很好的,符合新课程理念,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一环套一环,层层深入,将学生一步一步地带入到教学当中,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不足之处就是自己的语言不够精炼,表述上有点混乱,要注意过渡自然,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所要追求的最大目标。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紧密联系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高中生物新课改的主旋律。因而,在实验探究中我尽量联系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实际创设条件和氛围,让每个学生通过自主努力,积极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从而突出“面向全体,促进发展”的理念。 同时为了让学生全程参与该实验,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布置探究实验“培养温度对酵母菌数量有没有影响?”学生可分组探究,得到的实验结果也不过多进行解释,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开展分析,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 二,教材分析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是必修3第四章第二节中的一个探究活动,在学习“种群的增长方式”之前安排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测得具体的数据,并尝试根据数据建构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从而了解在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在探究过程中涉及多项实验操作技能,如利用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量的溶液,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细胞进行计数,利用比浊计测定溶液的浑浊程度,推导细胞总数的计算公式,显微镜的使用等等,因此在开展活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三,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数学模型(曲线)的概念并不陌生,学生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对遗传规律、DNA的复制等内容的学习。本活动是通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到数据并绘制曲线、验证假设、得出正确结论这一科学探究的过程解决学生遇到的科学问题。在之前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已经对探究的一般过程有所体验,但如何设计严谨的实验方案,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还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发生的变化,从而了解在封闭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学会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连续7天的观察后所收集的数据的分析总结,探究变化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绘制变化曲线,并尝试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教学难点:探究实验计划的制定,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和计数方法。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直观演示法:采用播放教材视频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3,分组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酵母菌发酵》教案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 《酵母菌发酵》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酵母菌发酵现象,掌握其发酵原理。 2、通过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的因素一温度”实验,巩固探究实验的过程。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提髙实验设计及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1、体验知识和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2、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1、生物发酵现象及原理。 2、巩固探究实验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谁蒸过馒头吗?(没有) 那你们见过家长蒸过馒头吗?(有的见过) 有谁知道蒸馒头时需要加入一种什么物质吗?(酵母菌) 师:很好,请大家观察桌子上的两个馒头,看有什么不同? (提示:可以用手捏一捏或掰开看一看) 生:一个松软多孔、一个硬而无孔。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请猜测一下哪一个馒头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酵母菌? 生:松软多孔的。 师”:对,为什么加入了酵母菌馒头会变得松软多孔?酵母菌有什么作用呢?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后来回答。 播放视频:酵母菌发酵 (二)(学习任务一)酵母菌发酵现象 生:加入了酵母菌馒头内会产生一种气体 师:很好,这位学生看得很认真。 (讲述)酵母菌是一种真菌,适于在温暖且富含糖分的环境中生存,它能把糖分分解产生气体等物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酵,蒸馒头就是利用了酵母菌发酵的这一原理。 (展示)课前做的发酵装置。 (强调:为了保持酵母菌的生长,把装垃放在约30度温水中水浴保持恒温) 请大家仔细观察现象? 生:液体中有气泡岀现,气球胀大。 师:气球内的气体是什么? 生:猜测(二氧化碳) 师:如何证明? 生:通入澄淸的石灰水。 师:好,我们验证一下。 (取两只试管,各倒入少许澄淸的石灰水,导气管的一端通入其中一只试管) 引导学生思考:另一试管有必要吗?起什么作用?(强调对照) 生: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了二氧化碳。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教学难点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教学方法:导引自学归纳总结反思提高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2.研究方法及实例 二、种群的“J”形增长 1.含义 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形。这种类型的种群增长称为“J”形增长。 2.数学模型 (1)模型假设 ①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 ②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2)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N t=N0λt。 (3)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 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第二课时 三、种群的“S”形增长 1.条件:自然界中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2.原因:随种群数量的增多,生物对食物和空间的竞争趋于激烈,导致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当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的增长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3.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4.应用(以大熊猫为例) (1)大熊猫锐减的重要原因 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K值会变小。 (2)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 1.在自然界,有的种群能够在一段时期内维持数量的相对稳定。 2.对于大多数生物的种群来说,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中。 3.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 4.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出现持续性的或急剧的下降。 五、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 2.具体计数过程: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课堂总结 种群的“J”形和“S”形增长 1.种群的“J”形和“S”形增长的特点 项目“J”形增长“S”形增长 前提条件理想状态: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 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 现实状态:食物和空间有限、气候多变、 存在敌害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含答案解析)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知识点一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数学模型概念,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是为了某种目的 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方程式以及图表、图像等数学表达式。 2.意义,数学模型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规律的桥梁,具有解释、判断、预测等重要作用。 知识点二种群数量的增长,1.种群的“J”型增长 (1)“J”型曲线: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 (2)“J”型增长的原因:食物充足、没有天敌、气候适宜等,这一理想条件只有在实验室或某物种最初进入一条件非常适宜的环境时才会出现。 (3)“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模型假设: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增长速率不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建立模型:,一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1=N0λ,两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2=N1×λ=N0λ2,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 t=N0λt,N0: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时间;N t:t年后种群数量;λ:增长的倍数。注:当λ1时,种群数量上升;当λ=1时,种群数量不变;当λ1时,种群数量下降。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S”型曲线出现的原因,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使生存斗争加剧,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 (2)实例:高斯的实验。 (3)“S”型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呈“S”型。 ①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a.不同物种在同一环境中K值不同。 b.当环境改变时生物的K值改变。 ②K/2值:K值的一半,是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点。 ③增长速率:可以看出种群的增长速率在K/2时最大,K/2之前不断增加,在K/2之后逐渐减小,当达到K值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教学难点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教学过程 〖引入〗在第一节中,我们学习了种群数量的影响因素,大家看“问题探讨”,思考讨论准备回答。 〖提示〗1Nn=2n,N代表细菌数量,n代表“代”。 2N=2216。 3细菌数量不会永远按这个公式增长。可以用实验计数法来验证。

〖问题〗再以“本节聚焦”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力。 〖板书〗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并完成P66图4-4 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 〖旁栏思考题1〗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不够精确。 〖问题〗在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呢? 〖答并板书〗1种群增长的“”型曲线 〖学生活动〗阅读P66第三段到第五段。 〖板书〗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型。 〖旁栏思考题2〗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①食物和空间田间充裕;②气候适宜;③没有天敌等。 〖板书〗“”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Nt=N0λt 〖问题〗“”型增长能一直持续下去吗? 〖板书〗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学生活动〗阅读P67并完成“思考与讨论”。 〖提示〗1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以采取器械捕杀、药物捕杀等措施。2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高二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高二教案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3.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4.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2.教学难点 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三、课时安排 2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马拉松运动员只能跑1 min左右(~min)。 讨论:可能会导致血糖含量短暂的轻度下降,但仍能基本保持稳定,不会影响运动。因为在运动过程中,血糖会因补充肌肉消耗的糖类物质而含量下降,同时,血糖会随时从储能物质的分解、转化等得到补充。 〖板书〗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资料分析及讨论〗 1.提示:不迷信权威、创造性思维、严谨的实验设计等。 2.提示:他们的科学发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发现促胰液素;其二是发现了不同于神经调节的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 〖板书〗激素调节:有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的进行调节。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分析血糖的三个来源和去向(观察教材图2-9) 2.血糖的调节血糖下降的激素:胰岛素(唯一降糖激素)来源:胰岛B细胞 (1)激素调节 血糖升高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来源:胰岛A细胞 (2)神经调节 ①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 →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血糖含量升高 ②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有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分泌胰 岛素→血糖含量降低 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3.激素间的作用 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师提示。 1.提示:在运动员的比赛过程中,血糖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得到补充: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和吸收、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提示:这是因为这些被吸收到体内的葡萄糖部分合成糖原储存起来了,部分转化为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还有一些被氧化分解了,所以血糖含量很快恢复正常。 〖学生活动〗模型建构:先陈述血糖调节过程再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分析与讨论)

酵母发酵力测定试验步骤

酵母发酵力的测定 一、目的 通过测定酵母发酵力,筛选发酵力强的酵母。 二、实验原理 酵母在微酸性糖液中起发酵作用,其中的糖逐渐减少,乙醇及CO 2 则依比例 而增大,CO 2 是气体,除溶解于醪中者外,都跑向外面,所以测定酵母的发酵力,或测糖液比重的减小,或测糖的减少,或乙醇的增加,或称培器为减轻量,以 CO 2的失去多少,或用NaOH等固定CO 2 然后称其量,或将培养器密闭,由其中压 力的增大,而定发酵的强弱等。本实验采用乙醇浓度增大、CO 2 含量、糖的减少、培养器的减轻四个方面测定其发酵力强弱。 三、实验材料 1.菌种:本公司实验室分离所得。 2.试剂:葡萄糖、果糖、蔗糖、硫酸镁、磷酸二氢钾、蛋白胨、酵母浸膏、菲林试剂、碳酸氢钠。 3.器具:大三角瓶、小三角瓶、胶塞、玻璃管、1ml移液管、10ml移液管、天平、酒精计、温度计、蒸馏器、培养箱。 4.培养基 四、方法步骤 1.从斜面菌种接种到小三角瓶(100ml培养基)28℃培养24h; 2.摇匀小三角瓶菌种,吸取10ml接种到大三角(1000ml),装好CO 2 收集装置,称重,记录其重量,置28℃培养,每天称重一次,直到重量减少量小于0.5g; 3.发酵结束后,通过测量排水量测定CO 2 含量; 4.取一定量的发酵醪液,测定其残糖量,以测定其发酵力; 5.取100ml发酵醪液,加100ml水蒸馏出100ml溶液,用酒精计测定其乙醇含量。 (注:如果用酒精计不能测出,则改用重铬酸比色法或气相色谱法)

重铬酸比色法所需试剂如下: (1)0.1%(v/v)标准乙醇溶液;(2)2%重铬酸钾溶液;(3)浓硫酸;铬酸比色法 酒精糟中微量乙醇的测定 酒精糟中乙醇的含量是蒸馏时的一个重要指标。但酒精糟中乙醇含量甚微,不宜采用酒精计测量,需用比色法测定,比色法测定乙醇其浓度下限可达 0.02%。 1、原理 酒精糟中残余乙醇的测定采用蒸馏法,蒸出的乙醇用重铬酸钾氧化为乙酸,而六价铬被还原为三价铬,以比色法测定。 3CH 3CH 2 OH+2K 2 CrO 7 +8H 2 SO 4 =3CH 3 COOH+2Cr 2 (SO 4 ) 3 +2K 2 SO 4 +11H 2 O 2、试剂 (1)0.1%(v/v)标准乙醇溶液 (2)2%重铬酸钾溶液 (3)浓硫酸 3、测定步骤 (1)标准系列管的制备 在10毫升比色管中,按下列加入各溶液 各管中加1毫升重铬酸钾溶液,5毫升浓硫酸,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取出冷却。 (2)试样管的制备 称取100克酒精,放入50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200毫升水,蒸馏,用100毫升容量瓶正确接收馏出液100毫升,摇匀。 取5毫升馏出液,放入10毫升比色管中,加1毫升2%重铬酸钾溶液,5毫升浓硫酸,摇匀,与标准系列管一起于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取出冷却。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必修 3.4.2 教学设计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规定了“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该条内容标准有两层涵义:其一,“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属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完成建立数学模型;其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三条(详见前面本节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思路 高中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概念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其他内容时,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一一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本节的引入有两种思路:一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即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二是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内容,事先布置,让学生(或部分学生)在课外完成。从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或体验引入,结合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和“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讨论相关内容,展 开教学。 现以第一种思路为例说明,本节共 2 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应当遵循具体T抽象T再具体T再抽象……循环上升的轨迹。 1.具体。教师以“问题探讨”引入,由于学生已有相关的数学知识,不难回答问题。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的数学公式有何生物学意义(说明细菌数量增长具有哪些性质)? 2.抽象。进一步让学生讨论: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是怎样建构的?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由此,总结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3.再具体。联系实例说明种群增长的两种数学模型。 4.再抽象。结合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得出种群数量增长的“J 型”数学模型;结合实 例讨论“ K”值。 5.进一步回到具体。讨论数学模型的生物学意义(说明“J 型”和“S型”增长的生物学意义),列举实例。 6.进一步抽象。总结用数学模型揭示生物学现象与规律的意义。

2021-2022年高一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1 新人教版

2021-2022年高一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1 新人教版 一、说模式 概念解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生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最后点拨,当堂达标训练。 创设初衷: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并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的效率,营造高效课堂。 流程要求: 模式特色: 第一,不向课前延伸:课堂从上课铃开始 第二,不向课后延伸:保证学生的课余自由 第三,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充分释放学生的学习力 二、说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 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规律。 ② 说明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①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② 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 认同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② 参与濒危生物保护措施与生物入侵防范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说地位: “种群数量的变化”隶属于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2节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四、说过程:

辅助环节 设置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课题、学习目标,同时能根据自学指导紧张高效自学课本内容。课堂上直入课题,不复习旧知识,因为这种模式的课,堂清和日清已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不必在浪费时间,把时间用到本节新授知识的学习上。 “先学”环节 设置意图:学生的自学要以教师有效的指导为前提,要体现五个明确,即明确①自学时间②自学内容③自学方法④自学达到的标准⑤自学的方法及要求,学生的自学因教师的自学指导的具体明确而被调动起来,检测是为了搞学情调查,发现问题。 自学指导(一): 请仔细阅读P65-66,认真思考下列问题。6分钟后检测:(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学,并规定时间及要求,让学生有一定的紧迫感,提高自学效率) ? 1.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要求学生掌握研究生物学常用的数学方法) ? 2.“J”型曲线的画法并动手画出图形(要求学生掌握J型曲线,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加深印象,了解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 3.形成“J”型曲线的理想条件(通过看课本,学生自主识记并背诵条件) ? 4.“J”型曲线的公式(图像与数学公式相结合,了解另一种模型的表现形式) 学生互助、补充,教师适当点评,并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熟记背诵,掌握本节内容 “后教”环节 设置意图:后教不全是教师讲,而是教师指导下兵教兵的过程,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互动式的学习,通过学生先学,教师通过检测、更正了解学情后,在根据学情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方法,教学时做到有针对性。

酵母菌发酵实验

酵母菌发酵实验 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本实验位于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酵母菌在日常生活中很常用,可以用来发包子、馒头和酿酒,很具有代表性。该实验属演示实验,可直观地向学生展示酵母菌发酵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液体中冒气泡,同时气球胀大,说明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产生了气体,与生活联系紧密,还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生物学八年级上册教材P71 演示实验发酵现象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将这个杯子中的液体倒入透明的矿泉水瓶或玻璃瓶内,再往瓶内加一些温开水。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套在瓶口。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看看瓶中的液体会不会冒出气泡,气球会不会胀大。 不足之处:该实验观察到液体中冒气泡,同时气球胀大,说明酵母菌发酵并产生了气体,但无法测知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是何种气体,也无法深入理解酵母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改用一个带橡胶塞的锥形瓶。 2、瓶口插一根“Y”形玻璃导管,排气端分别连挤瘪的小气球和橡胶管,橡胶管再连一根直的玻璃导管,橡胶管用夹子夹住。(见后图)

3、另用一个玻璃杯盛半杯澄清的石灰水,用来检测气体。 4、经过改进之后,就可以检测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是何种气体了。 四、实验器材 1、锥形瓶一个,“Y”形玻璃导管一根,直玻璃管一根,橡胶管一根,夹子一个,小气球一个,捆扎带一根,玻璃杯两个。 2、一杯温开水,一大勺糖,一小包酵母,半杯澄清的石灰水。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1、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喜欢含糖的环境,有氧时将葡萄糖分解成 co和水,无氧时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 2 化碳,同时都释放出能量。 2、装置如下图: 六、实验过程 1、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的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将混合液倒入锥形瓶时,再将瓶内加一些温开水。

种群的数量变化 教学反思

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1、内容与地位 本节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建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以及种群数量增长的类型,二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本章是教材首次向学生介绍有关生态学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知识的基础和前哨,而本节内容又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点较多而且较难。在教学深度的把握上应定位在让学生尝试去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理解有关专业术语,并用数学模型(数学公式和坐标曲线图)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语言力求形象生动,避免不适当的扩展。 2、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概念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其他内容时,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策略 本节共2课时,第1课时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即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模型构建、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等教学活动,第2课时是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第1课时的教学应当遵循具体→抽象→再具体→再抽象……循环上升的轨迹。 (1)具体。教师以“问题探讨”引入,由于学生已有相关的数学知识,不难回答问题。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的数学公式有何生物学意义(说明细菌数量增长具有哪些性质)? (2)抽象。进一步让学生讨论: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是怎样建构的?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由此,总结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3)再具体。联系实例说明种群增长的两种数学模型。 (4)再抽象。结合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得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数学模型;结合实例讨论“K”值。

高一生物 种群数量变化说课稿 新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四章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课标对本课的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对本节课浅薄的理解,现将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知识和技能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并能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能力; 同时,通过科学与数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 (2)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的方 法,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化过程。 3、态度和情感目标: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而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认为是: 本节教学的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本节教学的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好,接下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学情: 二、学情分析 生物必修3面向的是高二学生。他们对数学模型的概念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其他内容时,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三、教法学法 问题驱动教学法、外加多媒体辅助教学、中间穿插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在学法方面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总结并进行合作探究。 好接下来就结合教学流程给大家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流程为:1.视频导入,2.小组讨论,探索新知,3.同桌探究,争当科学家,4.总结归纳,合作探究。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呈现一段蝗虫灾害的视频导入新课种群的数量的变化。借用课本中的问题探讨—理想环境下细菌的数量变化,因学生已具备相应的数学和生物知识,这部分比较简单,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一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相关问题,教师给与订正,进而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对细菌种群数量增长而言,在什么情况下2n公式成立? 问题二:这个公式揭示了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什么规律? 问题三:在学过的生物学内容中,还有哪些生物学问题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