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的鉴别诊断

晕厥的鉴别诊断
晕厥的鉴别诊断

晕厥( 昏厥 )

一.几个概念眩晕是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

晕厥是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障碍,是由于大脑一时性广泛供血不足所致.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

二. 眩晕

1. 旋转性眩晕或真性眩晕:病人感到周围景物向一定反向转动或自身的天旋地转;

2. 眩晕:病人只有头昏、头重脚轻感而无旋转感统称眩晕。

眩晕常伴以客观的平衡障碍,如姿势不稳或躯体向一侧倾跌.

眩晕与晕厥的主要区别是眩晕通常无意识障碍,但极为剧烈的眩晕发作偶有瞬感间意识丧失.

三. 昏迷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 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 ( 意识、感觉和运动 )受损所引起.

意识障碍可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1.嗜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作出各种反应,但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2.意识模糊: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3. 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被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醒

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

5.昏迷在程度上分为轻度昏迷、中度昏迷和深度昏迷三个阶段:

①.轻度昏迷:也称浅昏迷,病人无自主运动,对声、光等刺激无反应,强烈的疼痛刺激可有痛苦表情、呻吟和下肢的防御反应.浅反射( 吞咽、角膜等 )存在. ②.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于剧烈刺激或可出现防御反应,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

③.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昏迷与晕厥的鉴别要点是昏迷意识丧失时间较长,不易迅速逆转.

四. 晕厥

晕厥的病因大致分为四类:

①血管舒缩障碍:主要是血管抑制性晕厥以及直立性低血压所致的晕厥

②心脏病

③血管疾病

④血液成分异常

此四类晕厥中以血管抑制性晕厥最为常见,而心律失常所致的晕厥最为严重.

?血管舒缩障碍性晕厥

血管舒缩障碍所致的晕厥有:

(一) 血管抑制性晕厥

(二) 直立性低血压

(三) 颈动脉窦综合征

(四) 排尿性晕厥

(五)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六) 舌咽神经痛所致的晕厥

(七) 咳嗽晕厥

Ⅰ、血管抑制性晕厥又称单纯性晕厥.诊断要点:

晕厥发作多有明显诱因,晕厥前有短暂的前驱症状;晕厥最常发生于直立位或坐位;

晕厥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而微弱,面色苍白持续至晕厥后期;

恢复较快,无明显后遗症; 多发生于体弱的年轻女性;

发生血管抑制性晕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各种刺激 ( 疼痛、情绪紧张、恐惧、轻微出血等,在天气闷热、空气污浊、疲劳、空腹、失眠及妊娠等情况更易发生 ) 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身体血管床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因而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导致暂时性广泛性脑血流量减少所致

Ⅱ、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所致的晕厥发生于病人采取直立位或持久站立时.

1.生理性障碍长期站立的年轻人,孕妇及长期卧床的人骤然起立时.原因是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低,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引起心输出量减少,收缩压下降,导致脑一时性供血不足所至.

2,药物作用及交感神经截除术后氯丙嗪、胍乙啶、左旋多巴等药物或交感神经截除术后均可发生晕厥.可能是站立时血液循环的反射性调节发生障碍;干扰了在直立位置时维持正常血压与心输出量的交感性反应.

3.某些全身性疾病多发性神经炎、高位脊髓损害、脊髓麻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脑动脉硬化、急性传染病恢复期、慢性营养不良、血噗啉病等.4.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男多于女.晕厥仅发生于直立体位而无其他诱因,前驱症状不明显,只有血压改变而心率变化不大,同时有阳痿、无汗症及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疾病.

Ⅲ、颈动脉窦综合征

由各种压迫颈动脉窦的动作如颈部突然转动,衣领过紧等均可诱发晕厥或伴有抽搐发作.

正常情况下,颈动脉窦兴奋时,通过舌咽神经第一支至延髓循环中枢,使迷走神经兴奋,发生心率减慢 ( 5 次/分以下 )和血压下降(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 10 mmHg 以下 );或兴奋从延髓扩散至大脑使血管收缩,借此调节躯体的血液循环. 颈动脉窦过敏时可引起晕厥发作.

颈动脉窦过敏的原因常见是局部动脉硬化,其他如动脉炎、颈动脉窦周围的病变如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肿瘤、疤痕

颈动脉窦综合征分三型:

1.迷走型心率减慢 > 6 次/分,可用阿托品防止

发作

2.减压型收缩压或舒张压下降 > 10 mmHg。用肾上腺素、麻黄素有效

3.脑型心率和血压的改变均不超过上述二型的指标,由于脑血管收缩,脑缺血而发生晕厥 ,一般用镇静剂治疗,多见于年轻女性,常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的症状,须与癔病发作鉴别.

如心率和血压均有改变者称混合型.

诊断:①晕厥发作史②压迫颈动脉窦诱发同样症状③发作时脑电图出现高波幅慢波

如用普鲁卡因封闭颈动脉窦后发作减轻或经上述治疗有效者,也支持本病的诊断.

Ⅳ、排尿性晕厥:发生于排尿时或排尿结束时的晕厥称为排尿性晕厥.绝大多数见于男性,多在于 20 -- 30 岁,最常在午夜醒来小便时 ( 清晨或午睡起床也可发生 ). 晕厥前多无不适,或仅有极短暂的头晕、眼花、下肢发软等感觉. 可自行苏醒,醒后多无后遗症. 由于晕厥发生在小便时,诊断不难.发生的机理为综合性的.

1. 病人本身植物神经不稳定

2. 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3. 体位骤然转变

4. 排尿时屏气动作或者附加其他疾病等因素,导致晕厥的发生.也有认为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心输出量骤减,血压下降,发生脑血流动力危象,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

Ⅴ、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于妊娠后期孕妇仰卧时,或腹腔巨大肿瘤病人取仰卧位时.主要表现是血压骤降,心搏加快与晕厥.一般认为是机械性压迫下腔静脉,使静脉回心血量突然减少所致.如改变体位症状自行缓解.

Ⅵ、舌咽神经痛所致的晕厥:舌咽神经痛的病人偶有在疼痛发作时或发作后的短暂时间内出现心率减慢,低血压,晕厥和抽搐.可能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给阿托品或苯妥因钠可终止发作.

Ⅶ、咳嗽晕厥:此类病人以 40 – 60 岁的男性为多,常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人在剧烈咳嗽后突然意识丧失数秒钟至数分钟自行恢复.少数在晕厥前有头昏、眼花、面色苍白或出汗等,过后多无不适.机理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是剧烈咳嗽时胸腔内压增高,妨碍静脉回流,使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脑缺血而发生晕厥. 也有认为咳嗽时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对大脑产生一种震荡样作用所致.

?心原性晕厥:心原性晕厥是由于心脏病时心输出量减少或心脏停搏,导致脑缺氧而发生.

其原因可由于严重心律失常、心排血受阻、心肌缺血等所致.

心原性晕厥的严重者称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征 --- 阿-斯氏综合征:一般心搏停止 5—10 秒便引起晕厥,停搏 15秒以上便产生晕厥和抽搐.发作前可无不适或有数秒钟的头晕、眼花、胃部不适可发生于任何体位.

(一) 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颤

(二)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三) 主动脉瓣狭窄

(四) 先天性心脏病某些类型

(五) 原发性心肌病

(六)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七) 左房粘液瘤、左心房血栓形成

Ⅰ、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颤:突然发作的高度心动过速,尤以, 阵发

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颤有时可因脑缺血而引起晕厥.有些病人在晕厥前有

短暂的前驱症状 : 如突然发生不规则的心跳、眼花、头晕、出汗、恶心或呕吐

等.意识丧失的时间通常短暂.

Ⅱ、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本综合征主要由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引起窦房结

供血不足所致.可出现眩晕与晕厥发作.

Ⅲ、主动脉瓣狭窄:约有 10 % 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发生脑

缺血导致晕厥,几乎所有病人在晕厥发作前均有用力史.部分病人表现短暂的前

驱症状如眼花、头晕、出汗,或有短暂呼吸和心绞痛

Ⅳ、先天性心脏病某些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右至左分流者,晕厥并不经常发

生,其中以发乐氏四联征引起晕厥者多见.病人在运动或体力活动时由于周围血

管的阻力降低,使由右向左的分流增加,血液的氧分压减低和脑缺氧,因而发生晕

厥.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用力或用力后发生晕厥. 由于

心输出量减少或窦房结及房室结的血管受损所致.晕厥前有短暂的头晕、眼花、

上腹不适、心脏紧迫感,随后意识丧失,常伴发绀.

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偶而发生晕厥.

Ⅴ、原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可出现晕厥.原因主要是:

心律失常 --- 3 度房室传导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

梗阻型心肌病或限制型心肌病.

Ⅵ、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时引起晕厥少见.重症心肌梗死早期发生晕

厥并非少见. 其并不出现心前区疼痛,多由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所致或因梗塞面积

过大,心输出量急剧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

Ⅶ、左房粘液瘤、左心房血栓形成:此两病所引起的晕厥,常发生于体位改变时,

致粘液瘤或巨大血栓嵌顿于二尖瓣口,造成急性心输出量减少,导致晕厥.

左房粘液瘤的晕厥发作较多,发作后多无其他病征;

左房巨大血栓形成引起晕厥较少,晕厥发作后可出现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栓现

象,常见是脑血栓引起肢体瘫痪、失语等.

?血管疾病:血管病性晕厥是由于脑部血管或主要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循环

障碍,导致一时性广泛脑供血不足所致.血管病性晕厥与血管舒缩障碍性晕厥不

同,血管舒缩障碍性晕厥大多由于各种原因通过神经放射,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减

慢心输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所致. 血管病性晕厥须与癫痫小发作,癔病发作,发作性睡病等鉴别.后三者并非真正晕

厥.

?血管疾病:癫痫小发作在发作时多无跌倒;无明显血压改变及苍白;发作及终止较快;发作后可继续活动;脑电图出现棘慢波 ( 晕厥只出现慢波 ).

癔病表现的意识丧失并非真正的意识丧失,而是意识范围的缩窄.其发作可因暗示而终止或加强,发作时血压及脉搏往往无改变.

发作性睡病是病人不论在正常人较易入睡的情况下 ( 乘车饱食后静坐等 ),或不易入睡的场合 ( 如进食骑自行车工作 )均出现反复的不可逆的睡眠,其性质与正常睡眠无异,可随时唤醒,无意识丧失.

(一) 脑动脉粥样硬化

(二) 偏头痛

(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四) 多发性大动脉炎 --- 无脉症

(五) 慢性铅毒性脑病

Ⅰ、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较少发生晕厥,但有时由于各种原素导致病人的血压骤然下降、心输出量减少时,或突然转变体位而血管的舒缩功能未能立刻适应时,可引起脑部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

Ⅱ、偏头痛:某些偏头痛病人也可发生晕厥,其中部分病人属于基底动脉型偏头痛.此型病人多见于年轻妇女和女孩,常与月经有明显关系,可有家族史.发作突然,有以视觉障碍和脑干功能紊乱为主的先兆,如闪光、暗点、偏盲、复视、共济失调、眩晕、构音困难、四肢感觉减退、口舌发麻,数分钟后有短暂的晕厥,意识恢复后枕部剧烈跳痛伴恶心、呕吐,持续数小时方减轻,按偏头痛的治疗 ( 麦角胺---- 血管收缩剂, 减少局部组织血流量 ) 有效.

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的局部或全脑的一过性急剧血循环障碍,表现为多种神经学病症群.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很少超过一小时.

由于损害的血管不同而症状也多样化:颈内动脉系统受损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偏盲、语言障碍、晕厥等;椎-基底动脉系统受损表现为眩晕、视觉障碍、面部及肢体麻木、四肢轻、瘫晕厥等. 椎-基底动脉一过性缺血发作者,其中一部分出现“倾倒发作”的症状 --- 突然发生下肢肌张力消失而跌倒,意识清醒,能立即站起,继续活动,且无血压改变和苍白. 原因:动脉发生微血栓;脑

血流发生动力危象: 由于动脉管腔有狭窄、受压、移位等,当某些因素 ( 休克、心律失常、头颈部过度后仰或侧转 )促使脑血流量减少时,就可引起本病.

发生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颈椎病.较少见的是动脉痉挛或先天畸形动脉炎心脏病结缔组织疾病颅底或上段颈椎畸形重症贫血等. 在不少情况下,本病的发生是上述几种因素的参与.

Ⅳ、多发性大动脉炎 ( 无脉症 )

多发性大动脉炎以女性居多,约 35-62 % 发生晕厥,多在起立、走路或其他活动是发生.

主要表现是脑缺血所致的发作性眩晕、肢体麻木或无力、晕厥、桡动脉搏动消失、血压低或测不出、慢性微热、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游走性关节痛、颈部血管杂音、视网膜病与视力减退等.该病可能与结核或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变态反应有关.

Ⅴ、慢性铅毒性脑病:本病病人以与乙基汽油 (含有四乙基铅 )接触的工人为多见.

表现为神经衰弱症状群,以失眠、健忘、头晕、头痛、乏力、多梦、恶梦最为多见;部分病人有晕厥发作,并伴低血压基础体温 < 36 ‘c ,脉搏慢于 60 次 / 分及食欲减退、恶心等.

?血液成分异常

( 一) . 低血糖状态 ( 二) . 过度换气综和症 ( 三). 重症贫血

Ⅰ、低血糖状态:低血糖的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的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依靠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当其供应不足或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发生障碍时,便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以交感神经及脑功能障碍最为明显,可出现头痛、头晕、眼花、饥饿感、软弱无力、四肢震颤、复视、瞳孔扩大、心悸、血压上升及四肢湿冷,严重时出现精神恍惚、说话不清、失定向力及意识朦胧,呈酒醉状态,不能行动,忧郁或狂躁不安,意识丧失,肌张力加强及抽搐,甚至昏迷.

Ⅱ、过度换气综和症:情绪紧张或癔病发作引起呼吸增强与换气过度是,二氧化碳排出量增加,可导致呼吸性硷中毒而引起脑部毛细血管收缩,使脑细胞缺氧. 轻者感到头晕、乏力、颜面及四肢有针刺感、麻木感和发冷感觉,口干,间或感到恍惚.患本综和症时真正的晕厥少见,而较多表现为昏晕. 此时血钙总量正常,而血浆中钙离子降低,故可发生手足搐搦.此种“晕厥”多见于神经质的或性急的女性,其特点是前驱期较长,可在卧位时发生.

Ⅲ重症贫血:重症贫血病人可因血氧低下而在用力时发生晕厥.

晕厥是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障碍,是由于大脑一时性广泛供血不足所致.

引起此种改变的主要原因有: 心脏输出量减少或心脏停搏、突然剧烈的血压下降或脑血管的普遍性暂时性闭塞.

晕厥在临床上应与昏迷、眩晕鉴别,还应与颅脑外伤鉴别.

颅脑外伤可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但有外伤史及神经系统检查所得的阳性体征.

血压降低是晕厥的普遍现象,临床上晕厥与休克有时并无明确界限,其鉴别主要在于休克早期意识仍清楚,或仅表现精神迟钝,周围循环衰竭的症状比晕厥更为明显而持久.

晕厥的鉴别诊断

晕厥的鉴别诊断 晕厥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自限性意识丧失。可完全自行恢复,是由 整个大脑短暂的低灌注引起的。10~30岁和70岁以上是晕厥的两个发病高峰期。 一、晕厥的原因及分类 (一)神经介导性晕厥 最为常见,主要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从而表现为 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整个大脑短暂的低灌注。 1.分类 (1)血管迷走性晕厥,由情绪(如恐惧、疼痛等)和直立体位引起。 (2)情境性晕厥,如咳嗽、打喷嚏,胃肠道刺激,排尿,运动后或餐后均可引起。 (3)颈动脉窦性晕厥,如穿紧领衣物,突然转头等。 2.临床表现 晕厥病史长,无心脏病史,可有颈动脉窦受压的诱因,多发生在长时间站立或拥挤、餐后或运动后,晕厥常伴恶心、呕吐。 (二)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 与交感神经反射通路传出受损有关,多发生在起立动作后,晕厥时血压降低。

1.原发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如多系统萎缩、没有自主神经异常的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等。 2.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如糖尿病、尿毒症和脊髓损伤等。 3.药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如酒精、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和抗抑郁药物等。 4.血容量不足,如出血、腹泻、呕吐等。 (三)心源性晕厥 1.心律失常性晕厥,包括心动过缓(窦房结功能异常、房室交界区功能异常及植入设备功能障碍)、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伴预激综合征、特发性或继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2.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病因包括心脏疾病(心脏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肿物等)和其他方面(如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紫绀性先心病等)。 二、晕厥患者的评价 首先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治疗;其次识别患者潜在的疾病风险。 (一)初步评估 1.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包括立卧位血压)、ECG。

晕厥的临床鉴别诊断

晕厥的临床鉴别诊断 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很少有后遗症。 晕厥的病因及分类: 1.反射性晕厥:多由于血管舒缩障碍导致。 1.1 血管迷走性晕厥(单纯性晕厥): 发病机制:由于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反射,血管床扩张及心动过缓,周边血管突然扩张,静脉血液回流心脏减少,使心脏有加快和加强收缩的反射动作,某些人会因过度激发迷走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进而引起心跳忽然减慢、周边血管扩张,结果造成血压降低、脑部缺氧,表现为动脉低血压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而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种综合征。 病例特点:发作常常有明显的诱因(如疼痛,情绪紧张,恐惧,轻微出血,各种穿刺及小手术等)。起病前可有短暂的头晕、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视、听觉下降,恶心、呕吐、大汗、站立不稳等先兆症状,持续数分钟继而突然意识丧失,常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微弱,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可自然苏醒,无后遗症。 鉴别要点:询问发病是否有诱因,以及发作前是否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1.2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 病例特点:表现为在体位骤变,主要由卧位或蹲位突然站起时发生的晕厥。 鉴别要点:注意晕厥发作是否与体位改变有关。 1.3颈动脉窦综合征 发病机制:由于颈动脉窦附近病变,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致脑供血不足。 病例特点:刺激颈动脉窦可出现心脏抑制或单纯的血压降低等引起晕厥。可表现为发作性晕厥或伴有抽搐。常见的诱因有用手压迫颈动脉窦、突然转头、衣领过紧等。 1.4排尿性晕厥 病例特点:多见于青年男性,在排尿中或排尿结束时发作,持续1-2min,自行苏醒,无后遗症。 1.5咳嗽性晕厥

晕厥鉴别诊断

姓名:孙兰翠性别:女年龄:48岁科室:内3 病室:7 床号:34 住院号:15459 心源性晕厥 该病是由心脏疾患引起的心排血量突然降低或排血暂停,导致脑缺血所引起。多见于严重的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狭窄、心房黏液瘤、急性心肌梗塞、严重的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疾患。通过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改变等易于鉴别。 低血糖症 本病常有饥饿史或使用降糖药的病史,主要表现为乏力、出汗、饥饿感,进而出现晕厥和神志不清,晕厥发作缓慢,发作时血压和心率多无改变,可无意识障碍,化验血糖降低,静注葡萄糖迅速缓解症状。 癫痫 对于表现为惊厥样晕厥发作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要注意与癫痫鉴别,通过做脑电图、直立倾斜试验的检查不难鉴别。 直立调节障碍 该病患儿表现为由卧位直立瞬间或直立时间稍长可有出现头晕、眼花、胸闷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恶心、呕吐,甚至晕倒,不需治疗能迅速清醒,恢复正常。可通过直立试验、直立倾斜试验等加以鉴别。 癔病性晕厥 该病发作前有明显的精神因素,且在人群之前。发作时神志清楚,有屏气或过度换气,四肢挣扎乱动,双目紧闭,面色潮红。脉搏、血压均正常,无病理性神经体征,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发作后情绪不稳,如有晕倒,亦缓慢进行,不会受伤,常有类似发作史,易于血管迷走性晕厥鉴别。 血管迷走性晕厥:血管迷走性晕厥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女孩多于男孩,通常表现为立位或坐位起立时突然发生晕厥,起病前可有短暂的头晕、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视、听觉下降,恶心、呕吐、大汗、站立不稳等先兆症状,严重者可有10-20秒的先兆。如能警觉此先兆而及时躺下,可缓解或消失。初时心跳常加快,血压尚可维持,以后心跳减慢,血压渐下降,收缩压较舒张压下降明显,故脉压差缩小,当收缩压下降至10.7Kpa(80mmHg)时,可出现意识丧失数秒或数分钟,少数病人可伴有尿失禁,醒后可有乏力、头昏等不适,严重

咳嗽性晕厥的鉴别诊断

咳嗽性晕厥的鉴别诊断: 1.血管减压性晕厥有明显的发作诱因如情绪不稳定、疲劳,发作前期有出汗、流涎、心动徐缓等前驱症状,上述症状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后意识丧失。血 压下降,脉搏缓弱,意识丧失约几秒至几十秒可自行苏醒。 2.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发生在水平位置运动突然变直立位的运动项目,意 识丧失突如其来,无前驱症状,发作时的症状与体征同血管减压性晕厥。 3.发作性无力在划船比赛运动员中可以见到。在完成比赛后几分钟发生虚 脱,随之出现明显的无力,晕厥持续时间短仅几秒钟。 4.突发的原发性意识丧失训练水平低的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适应能力差,不能适应大强度的运动负荷,易发生缺氧和低碳酸血症性晕厥,发作前有意识模糊,意识丧失的程度较深,面色发灰,角膜反射消失,晕厥持续时间较长,清醒后不能记忆比赛最后时刻的情景,苏醒后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失语。 5.水下游泳和潜水时意识丧失无经验的水下游泳和潜水者在完成较长距离的潜水时就有发生意识丧失的危险,一旦意识丧失死亡率很高。幸存者有意识丧失、呼吸困难、 紫绀、两肺水泡音。 5.心原性晕厥用力常为发作诱因,发作与体位无关,有心悸、胸痛等症状,发作时面色苍白合并紫绀、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心率、心音和脉搏有改变, 心电图多有异常表现。 6.低血糖晕厥前驱症状有无力、震颤、出汗、心动过速、饥饿和行为慌乱 等症状,晕厥历时较长,补充糖后意识可恢复。 7.脑原性晕厥晕厥发生伴有头痛、眩晕、呕吐、抽搐,有时伴有失语、轻 偏瘫、患侧视力减退或失明等。 8.中暑昏厥练习者在炎热夏天进行训练和比赛时出现头昏、胸闷、口渴、恶心、呕吐和皮肤干热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昏厥。体温可高达40°C以上,瞳孔缩小,有病理反射。有的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弱、血压下降, 9.吞咽性晕厥(swallowing syncope):见于患咽、喉、食管、纵隔疾病及(或)有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心动过缓、心肌梗死后患者,于吞咽冷、硬、酸、辣食物或产气饮料后发生短暂晕厥,发作前后无明显不适,也与体位无关。发病机制与上消化道受机械刺激,异常传入性冲动触发心血管反射性抑制,及心脏传导系统对迷走兴奋异常敏感有关。 剧烈咳嗽后立即出现意识丧失,全身肌张力低下、面色苍白、脉搏微弱,站立者可能跌倒,严重者有面肌及四肢抽搐、面色发绀等。轻症患者可无意识丧失。历时数秒至数分钟后呼吸逐渐规则,随之意识清醒。发作后无明显头痛、昏睡等,发作次数不定。

晕厥的诊断思路

【体会】晕厥的诊断思路- 丁香园论坛-医学/药学/生命科学论坛 晕厥的诊断思路 晕厥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多年来对晕厥的诊断和治疗比较混乱,临床研究资料不多,欧洲心脏病学会发表的晕厥的处理指南根据近年来临床实践寻找更有利的证据,指导晕厥的诊断和治疗,进一步规范了对晕厥的诊断的步骤,使治疗更为科、合理有效。 一、晕厥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晕厥是多种原因导致的突发、短暂的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其机制是短暂的大脑灌注低下。晕厥发生前可有先兆,如轻微头晕,恶心、出汗乏力和视觉异常,但多数表现为突然发作,因此经常引起摔伤,在老年人中尤其常见。 美国弗明翰(Framingham)研究表明晕厥的发病率男性3%,女性3.5%,老年人6%。大约20—3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晕厥或晕厥前兆的体验。有些晕厥往往预示着恶劣的预后,如心律失常的晕厥。晕厥中9—34%为心脏原因引起,严重者可导致猝死。一年内的死亡率为30%。导致晕厥的的病因繁多,机制复杂,医生处理具体病人时往往面临一些难题。近年来,国外在晕厥的病因和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快,在临床中普遍开展了直立倾斜试验,电生理检查,电话心电图、信号平均心电图等检查,这些方法的应用,使某些往往原因不明的晕厥变得有因可查,晕厥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已大为改观。 二、晕厥的病因及分类 心脏性晕厥 心律失常性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慢快综合征) 2、房室阻滞 3、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4、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5、长QT综合征 6、Brugada综合征 7、与起搏器及ICD有关 8、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 血流动力学性 1、心脏瓣膜病变:如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狭窄、脉动脉及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人工瓣功能障碍; 2、急性心肌梗死和/或缺血 3、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4、心房粘液瘤 5、急性主动脉夹层 6、急性心包填塞 7、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 非心脏性晕厥 神经介导性晕厥 1、血管迷走性 2、颈动脉窦综合征

晕厥的鉴别诊断

晕厥( 昏厥 ) 一.几个概念眩晕是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 晕厥是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障碍,是由于大脑一时性广泛供血不足所致.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 二. 眩晕 1. 旋转性眩晕或真性眩晕:病人感到周围景物向一定反向转动或自身的天旋地转; 2. 眩晕:病人只有头昏、头重脚轻感而无旋转感统称眩晕。 眩晕常伴以客观的平衡障碍,如姿势不稳或躯体向一侧倾跌. 眩晕与晕厥的主要区别是眩晕通常无意识障碍,但极为剧烈的眩晕发作偶有瞬感间意识丧失. 三. 昏迷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 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 ( 意识、感觉和运动 )受损所引起. 意识障碍可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1.嗜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作出各种反应,但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2.意识模糊: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3. 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被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醒 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 5.昏迷在程度上分为轻度昏迷、中度昏迷和深度昏迷三个阶段: ①.轻度昏迷:也称浅昏迷,病人无自主运动,对声、光等刺激无反应,强烈的疼痛刺激可有痛苦表情、呻吟和下肢的防御反应.浅反射( 吞咽、角膜等 )存在. ②.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于剧烈刺激或可出现防御反应,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 ③.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昏迷与晕厥的鉴别要点是昏迷意识丧失时间较长,不易迅速逆转. 四. 晕厥 晕厥的病因大致分为四类: ①血管舒缩障碍:主要是血管抑制性晕厥以及直立性低血压所致的晕厥 ②心脏病 ③血管疾病 ④血液成分异常 此四类晕厥中以血管抑制性晕厥最为常见,而心律失常所致的晕厥最为严重. ?血管舒缩障碍性晕厥 血管舒缩障碍所致的晕厥有: (一) 血管抑制性晕厥 (二) 直立性低血压 (三) 颈动脉窦综合征

晕厥鉴别诊断

晕厥鉴别诊断 晕厥在临床比较常见为脑部全面性血流灌注不足所致 有短暂的意识障碍需要和各种癫痫发作相鉴别血管迷走性晕厥前大多有情感刺激或疼痛刺激史或持久站立脱水出血或排尿咳嗽时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大多突然起立时发生心源性晕厥多见于用力或奔跑时发作晕厥在发生前一般先 有头昏胸闷黑蒙等症状意识和体力的恢复较缓慢而癫痫发 作为突然发生恢复较快晕厥的鉴别诊断 一)失神发作 以意识障碍为主可伴有轻微阵挛成分无张力成分强直 成分自动症或植物神经症状发作多比较频繁年龄较年轻发作前无情感刺激或疼痛刺激史或持久站立脱水出血或排尿咳嗽等诱因发作前无明显先兆发作过后恢复较快脑电图脑 CT 等有助于诊断 二)强直-阵挛发作 以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为特征临床上表现为所有的骨 骼肌呈现持续性收缩上睑抬起眼球上窜喉部痉挛发出尖叫声口部先强张而后突闭可能咬破舌尖颈部和躯干先屈曲而后反张上肢自上抬后旋转变为内收前旋下肢自屈曲转变为强烈伸直10-20s 后在肢端出现细微的震颤震颤幅度逐渐增大并延及全身伴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汗唾液和支气管分泌增多瞳孔扩大等植物神经征象呼吸暂时中断皮肤自苍白转为发绀瞳孔对光反射和深浅反射消失;跖反射伸性约 0.5-1min 后呼吸首先恢复伴口鼻喷出泡沫或血沫心率血压瞳孔等回至正常肌张力松驰;意识逐渐苏醒自发作开始至意识恢复约历时5-10min 醒后感到头痛全身酸痛和疲乏对抽搐全无记忆脑电图脑CT 等检查有异常容易与晕厥鉴别

三)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 为脑局部血流灌注不足所致的短暂功能失常表现为突 然发作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大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大多在24h 内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基底动脉系统的TIA 发作常见症状为眩晕眼震复视感觉和运动症状和体征少见的症状有 过性记忆丧失幻觉行为异常的短暂意识丧失幻觉行为异常和短暂意识丧失以及跌倒发作TIA 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并有明显脑血管疾病征象容易与晕厥鉴别 四)发作性睡病的猝倒发作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有几种不同的 表现形式包括猝倒症睡瘫症入睡时幻觉和不可抗拒的睡意也称发作性睡病四联症起病年龄以10-20 岁为最多少数患者有脑炎或颅脑损伤史个别有家族史患者在醒时一般处于经常而波动的警醒状态之下在下午尤为明显嗜睡程度增加时即发生短暂睡眠大多患者在发作前先感到睡意加重也有少数自相对清醒状态突然陷入睡眠典型病例的发作可发生于

晕厥诊断要点

晕厥诊断要点 晕厥是指大脑短暂低灌注引起的一过性意识丧失(Transient loss of consciousness,TLOC),其特征为突发、短暂、一过性,可自行完全恢复。非大脑低灌注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不属于晕厥范畴。关于这个定义,有几点需要详细加以说明。 (一)关于晕厥定义 1. 晕厥一定伴有意识丧失:晕厥时一定伴有意识丧失,如通过病史采取,确定患者意识清楚,或仅为跌倒而不伴有意识丧失,可除外晕厥。 2. 晕厥伴有肌张力丧失:晕厥时伴有肌张力丧失,患者常不能维持站立姿势,而发生跌倒,甚至会发生严重摔伤。反之不然,肌张力丧失时不一定是晕厥,如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3. 晕厥时意识丧失是短暂的:晕厥时意识丧失常发作迅速,可伴有前驱症状,意识丧失的时间是短暂的,常短于 5 分钟。长时间的意识丧失叫做昏迷,而不能称之为晕厥。 4. 晕厥可自行恢复:晕厥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患者可自行恢复,常为完全恢复,如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意识丧失,经人工心肺复苏才能恢复,叫做猝死生还,而不是晕厥。 5. 晕厥的本质是短暂的大脑低灌注:一定由短暂的大脑低灌注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才是晕厥,而由其他原因导致的短暂的意识丧失,如癫痫、脑震荡等,不能称之为晕厥。 (二)如何诊断晕厥?

临床中我们常常碰到的情况是患者自述发生「晕厥」,其客观临床事件仅为「跌倒发作」,是否伴有意识丧失,意识丧失长短,有何前驱症状,尚需进一步鉴别。我们该如何一步步从「跌倒发作」诊断为晕厥呢? 1. 首先判断是否有意识丧失:如没有意识丧失,仅为「跌倒发作」,伴有低血钾和周期性发作的特点,结合病史可诊断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如伴有头晕、共济失调的特点,可能诊断为脑血管病或后循环系统的 TIA。如确定为意识丧失,进入下一步。 2. 确定意识丧失的长短:如为长时间的意识丧失,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为昏迷。如为短暂的意识丧失,进入下一步。 3. 意识丧失是否伴有外伤:如伴有外伤,如头部外伤等,考虑意识丧失由脑震荡等导致,而非晕厥。除外外伤因素,可进入下一步。 4. 意识丧失是否由短暂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经过以上步骤,我们已确定了意识丧失是由非外伤因素导致的短暂的意识丧失,如后面确定了意识丧失的原因是短暂性脑供血不足引起,则为晕厥。如不是由短暂性脑供血不足引起,可能包括脑电活动异常导致的癫痫,后循环缺血导致的 TIA,睡眠障碍导致的发作性睡病,心理因素导致的假性晕厥等。 (三)晕厥如何进行分类? 1. 神经介导性晕厥: (1)血管迷走性晕厥:多见于瘦弱体格的青少年。诱因包括长时间站立、情绪激动、恐慌、疼痛等。尤其易发生在闷热的车厢、浴室等。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及中医认识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一、你有没有眩晕的症状和体征: 1、转颈、屈伸颈部诱发症状---颈椎不稳导致; 2、颈部不动,头部位置改变(翻身,低头、抬头,坐立)诱发-耳石脱落导致 3、持续时间:持续时间久,可能与脑部疾患、颈脊髓压迫等有关;持续时间短(小于1分钟)--耳石脱落、颈椎不稳、TIA有关 4、有无意识丧失:有--可能与脑部疾患相关 5、有无闭眼站立不稳,睁眼可以站稳:有,与颈脊髓本体感觉或视觉受损相关。 6、有无交感症状,如恶心、呕吐、眼花、耳鸣等:无,与脑中枢神经系统相关;有,与前庭和外周神经相关 二、概念及分类: 1、眩晕:是身体空间定位的运动错觉,是对外物和自身旋转、摇晃、倾倒等错觉,可并存眼球震颤、平衡障碍、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强调的是一种运动性幻觉,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病因上是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2、假性眩晕(头晕):头昏脑胀、头沉、头重脚轻和摇晃不稳感,无视物旋转、摇晃等运动错觉,无眼球颤动,非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3、头昏:常表现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感为主症,多伴有头重、头闷、头涨、健忘、乏力和其它神经症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症状,劳累时加重。系由神经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等所致。 4、晕厥:突发的、一过性意识障碍丧失,伴有昏倒。昏倒后多于短时间内意识恢复,一般无眼颤。系由多种原因导致一过性血压低、心跳慢、短暂性脑缺血所致。 三:眩晕的机制; 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1.前庭神经系统包括:内耳迷路的末梢感受器、半规管的壶腹嵴、椭圆囊、球囊斑、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

2.前庭神经系统具有6条通路:前庭眼动通路、前庭脊髓通路、前庭网状结构通路、前庭小脑通路、前庭植物神经通路和前庭大脑皮层通路。双侧前庭神经系统是协调同步活动。如一侧发生病变,即可导致眩晕。 前庭植物神经通路,前庭网状结构通路:前庭神经→网状结构→延髓网状结构的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背核→引起眩晕、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前庭眼动通路:前庭神经核→脑干内侧纵束→各眼球运动核联系:病损时出现眼颤。 前庭小脑通路:前庭神经核→前庭小脑束→脊髓前角:出现共济失调、平衡不稳及肌张力改变。 前庭脊髓通路:前庭神经核→前庭脊髓外侧束→脊髓前角 四: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 1. 自身旋转、摇晃、倾倒等错 2. 眼球震颤 3. 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4. 平衡不稳,共济失调 5. 眩晕的种类 (1)真性眩晕(周围性、前庭外周性):多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持续时间短,数十秒至数小时,很少超过数天或数周者。多见于前庭外周性病变。 (2)假性眩晕(中枢性、脑性):症状较轻,伴发植物神经症状不明显;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月之久。多见于脑部和眼部等疾患 五:前庭功能试验: 前庭神经系统是人体进行空间定位、维持平衡的重要系统,其功能异常是眩晕的重要原因之一。前庭功能的检查及评价是诊断眩晕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1. 前庭眼动反射:临床上常用的眼震电图(electronystagmography,ENG)或视频眼震图(vedionystagmography,VNG)通过客观量化评定前庭眼反射(vestibul

晕厥鉴别诊断

晕厥诊断及鉴别诊断 晕厥(syncope)是指突然发作的短暂的意识丧失,同时伴有肌张力的降低或消失,持续几秒种至几分钟自行恢复,其实质是脑血流量的暂时减少。晕厥可由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等引起,但临床根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还有许多病人不能找到原因,长久以来称之为"不明原因晕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 VS)是小儿时期不明原因晕厥中最常见的病因,据不完全统计,约有80%晕厥属于此类。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是非常普遍的,它常常会复发,尤其是当情绪受到相当压力,极度疲劳、疼痛、恐慌,或置身於人挤、闷热的房间里更容易发作。由于除心脏外,全身其它部位的血管不受迷走神经支配,近年有些学者认为使用"神经心源性晕厥"可能更为恰当。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血管迷走性晕厥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女孩多于男孩,通常表现为立位或坐位起立时突然发生晕厥,起病前可有短暂的头晕、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视、听觉下降,恶心、呕吐、大汗、站立不稳等先兆症状,严重者可有10-20秒的先兆。如能警觉此先兆而及时躺下,可缓解或消失。初时心跳常加快,血压尚可维持,以后心跳减慢,血压渐下降,收缩压较舒张压下降明显,故脉压差缩小,当收缩压下降至10.7Kpa(80mmHg)时,可出现意识丧失数秒或数分钟,少数病人可伴有尿失禁,醒后可有乏力、头昏等不适,严重者醒后可有遗忘、精神恍惚、头痛等症状,持续1-2天症状消失。发作时查体可见血压下降、心跳缓慢、瞳孔扩大等体征。发作间期常无阳性体征。有研究发现,血管迷走性晕厥可诱发张力性阵挛样运动(惊厥样晕厥,convulsive syncope),可被误诊为癫痫。高温、通风不良、劳累及各种慢性疾病可诱发本病。 对于反复晕厥发作的患儿,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了解发作时的症状与体征,再通过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脑电图、生化检查和直立倾斜试验等手段不难诊断,但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心源性晕厥 该病是由心脏疾患引起的心排血量突然降低或排血暂停,导致脑缺血所引起。多见于严重的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狭窄、心房黏液瘤、急性心肌梗塞、严重的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疾患。通过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改变等易于鉴别。 低血糖症 本病常有饥饿史或使用降糖药的病史,主要表现为乏力、出汗、饥饿感,进而出现晕厥和神志不清,晕厥发作缓慢,发作时血压和心率多无改变,可无意识障碍,化验血糖降低,静注葡萄糖迅速缓解症状。 癫痫 对于表现为惊厥样晕厥发作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要注意与癫痫鉴别,通过做脑电图、直立倾斜试验的检查不难鉴别。 直立调节障碍 该病患儿表现为由卧位直立瞬间或直立时间稍长可有出现头晕、眼花、胸闷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恶心、呕吐,甚至晕倒,不需治疗能迅速清醒,恢复正常。可通过直立试验、直立倾斜试验等加以鉴别。 癔病性晕厥 该病发作前有明显的精神因素,且在人群之前。发作时神志清楚,有屏气或过度换气,四肢挣扎乱动,双目紧闭,面色潮红。脉搏、血压均正常,无病理性神经体征,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发作后情绪不稳,如有晕倒,亦缓慢进行,不会受伤,常有类似发作史,易于血管迷走性晕厥鉴别。此外,本病还要与过度换气综合征等鉴别。

晕厥的诊断思路

【体会】晕厥得诊断思路—丁香园论坛-医学/药学/生命科学论坛 晕厥得诊断思路 晕厥就是临床常见得症状、多年来对晕厥得诊断与治疗比较混乱,临床研究资料不多,欧洲心脏病学会发表得晕厥得处理指南根据近年来临床实践寻找更有利得证据,指导晕厥得诊断与治疗,进一步规范了对晕厥得诊断得步骤,使治疗更为科、合理有效。 一、晕厥得定义及流行病学 晕厥就是多种原因导致得突发、短暂得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就是一种常见得临床综合征,其机制就是短暂得大脑灌注低下。晕厥发生前可有先兆,如轻微头晕,恶心、出汗乏力与视觉异常,但多数表现为突然发作,因此经常引起摔伤,在老年人中尤其常见、 美国弗明翰(Framingham)研究表明晕厥得发病率男性3%,女性3。5%,老年人6%。大约20—30%得人在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晕厥或晕厥前兆得体验、有些晕厥往往预示着恶劣得预后,如心律失常得晕厥。晕厥中9-34%为心脏原因引起,严重者可导致猝死。一年内得死亡率为30%、导致晕厥得得病因繁多,机制复杂,医生处理具体病人时往往面临一些难题。近年来,国外在晕厥得病因与机制方面得研究进展较快,在临床中普遍开展了直立倾斜试验,电生理检查,电话心电图、信号平均心电图等检查,这些方法得应用,使某些往往原因不明得晕厥变得有因可查,晕厥得病因诊断与治疗已大为改观。?二、晕厥得病因及分类?心脏性晕厥?心律失常性?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慢快综合征)?2、房室阻滞?3、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4、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5、长QT综合征 6、Brugada综合征? 7、与起搏器及ICD有关?8、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血流动力学性1、心脏瓣膜病变:如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狭窄、脉动脉及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人工瓣功能障碍;?2、急性心肌梗死与/或缺血 3、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4、心房粘液瘤?5、急性主动脉夹层 6、急性心包填塞 7、肺栓塞与肺动脉高压 非心脏性晕厥?神经介导性晕厥 1、血管迷走性 2、颈动脉窦综合征? 3、其它反射性晕厥?①咳嗽性②吞吐性③排尿性④排便性 直立性低血压 1、原发性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2、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脑血管病性 锁骨下窃血综合征?不明原因性晕厥 三、晕厥得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评估(1)初评:就是否真正晕厥,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2)可疑诊断:进一步辅助检查?(3)明确病因,确定诊断与治疗 (一)病史?1、诱因: (1)与体位有关得晕厥:卧位突出起立时晕厥: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改变后晕厥:心房粘液瘤。 (2)与颈部活动有关得晕厥:多由颈、椎动脉狭窄,或椎动脉窦过敏性晕厥。(3)卧位时发作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