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七单元第 1 、2课时总计第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0年6月14日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七单元第3、4课时总计第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0年6月14日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七单元第5、6课时总计第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0年6月14日

第七单元第7课时总计第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0年6月14日

第七单元第8课时总计第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0年6月14日

第七单元第9课时总计第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0年6月14日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七单元第10课时总计第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0年6月14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二) 第五单元 17 触摸春天 课型: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 P一、一望无垠;两面三刀;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彩缤纷;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百花齐放;千方百计;万劫不复 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德育目标: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 生活。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课前准备 1.提前阅读整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2、师生共同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图片及影像资料。 教学方法: 学生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结合 讨论,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分享信息 1.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热爱生命的 有关资料。 2.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谈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 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二、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吃不饱,而成绩差的学生又常常吃不了。这就给我的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必须保证优生够吃,差生能吃。不然,都会有意见的。我应采用的方法,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生可以自选一些操作实践题,使之能够有所为。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这方法应该有效。 1.教师导入: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如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 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板书:触摸春天) 2.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 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三、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四、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而神总是“超凡”的,神总是“脱俗”的。 ⑷联系《夜宿山寺》和《望庐山瀑布》更深地体会超凡脱俗、寄情山水。 四、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感悟: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还孤独吗?这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⑵品析: 那《独坐敬亭山》中的“独”是不是作者用词不当啊?以“不独”写“独”又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 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带着高兴的心情读。 五、表情朗读,升华诗意 1、古诗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独坐敬亭山》看似写景,实在抒发作者的感情,就让我们也带上作者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2、背诵全诗。 3、默写全诗。 六、回顾总结,受之以渔 以前,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讨论,或者是画诗、表演来学习古诗,今天,我们又是怎样学诗的呢?学生自己总结:晓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还有画一画的方法。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表面)独(内心)不独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word版

第一单元 1、北京的春节 老舍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身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乂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除夕前

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炮声不绝。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

语文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册)全册教案2013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册)教案全集 目录 第一单元 1绿叶的梦 2 芦叶 3 一只贝 4 * 快乐的暑假 第二单元 5古诗三首《望洞庭》、《菊花》、《枫桥夜泊》 6 观潮 7 火烧云 8 * 四季童话 第三单元 9满山的灯笼火把 10 树叶都是绿色的吗 11 成长 12 * 球王贝利 第四单元 13麻雀

14 让它们自由生息 15 蒲公英的梦 16 * 台湾蝴蝶甲天下 第五单元 17小草之歌 18 争吵 19 小泽征尔的判断 20 * 皮巧根桥 第六单元 21一块特别的石头 22 地图上的发现 23 新型玻璃 24 * 人类的“老师” 第七单元 25倔强的小红军 26 小兵张嘎夺枪记 27 虎门销烟 28 * “0”的突破

第八单元 29重阳节的传说 30 寓言两则《掩耳盗铃》、《守株待兔》 31* 快乐王子(剧本) 32 * 牛郎织女 本册教材版本:语文出版社标*的是略读课文 1、《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 2浏览“单元导读”: 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 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交流体会: 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qià hǎo wàn xiàng jiàn duàn wàn bù dé yǐ jié rán yī lǜ cǎi huì fèn wài tián nì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寇(_______)截(_______)坚(_______) 冠(_______)载(_______)竖(_______) 斩(_______)绷(_______)险(_______) 暂(_______)棚(_______)检(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张(____)结(____)画(_____)点(_____)迫不(______)待 不以(______)然自相(_____)(_____)(____)(____)苍苍(______)流不息翠绿(______)滴邯郸(__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启示启发 (1)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 (________) (2)老师(______)我们去发现新的做题方法。 如果……就……只有……才……不但……而且…… (3)我们(_______)要学好语文,(_______)要学好其他各门功课。 (4)(_______)我们从小不发奋学习,老了(_________)会后悔莫及。(5)我们(_____)现在发奋学习,将来(________)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庄严地掩埋了自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脚印闪着光芒。(把句子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能不爱护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成不用“不”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冬天,你不要砍树 ①在我9岁那年冬天,爸爸带我到北方阿拉斯的城郊,和爷爷一起过圣诞节。在那里,爷爷有一个小小的农场。 ②一天,我在玩耍时发现屋前的几棵无花果树中有一棵已经死了:树皮有的已剥落,树干也不再呈暗青色,而是完全枯黄了。我稍一碰就“叭嗒”一声折断了一枝。 ③于是,我对爷爷说:“爷爷,那棵树早就死了,把它砍了吧。我们再种一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 1 2 1 古诗词三首 3 课型:古诗词 4 教学目标 5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6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7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8 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9 10 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11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12 教学方法: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13 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4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15 16 2、多媒体课件 17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18 19 第一课时 20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21 22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23 24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6 27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28 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9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30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31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32 33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4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35 36 2.检查自学。 37 ①指读全诗。(正音) 38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39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 40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 41 42 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43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44 45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册)全册教案2013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 1甘罗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挑唆、施礼”的意思。 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幽默感,感受语言表达中幽默的魅力。 3.通过学习课文启发学生思考幽默在生活中的妙处。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华语言的艺术魅力。 2.初步了解幽默的构成方式。 教学准备: 1.道具、收集自己喜欢的幽默故事。 2.有关甘罗的资料、制作生字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解题、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介绍甘罗。(甘罗从小聪慧过人,12岁出使赵国,煽动赵燕之战,使秦国不动一刀一枪得了十六座城池,为秦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谈读后的感受。 2.画出自己认为最幽默的一句话。

3.交流感受。 4.教师总结,感悟幽默构成方式。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1.教师提出生字,领读生字。 2.学生给生字注音、组词。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宰zǎi 主管,主持。(宰相宰杀主宰) 武wǔ 武将(满朝文武武工武斗) 替t 代替,替换(替手替身替代) 宫gōng 皇宫(宫殿东宫故宫) 施shī 给予(施礼施工施主) 捣dǎo 打扰,扰乱(捣乱捣鬼捣米) 既j 已经(既然既往既而) 六、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表现甘罗幽默特质的句子,从中体会幽默在生活中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了解故事主人公的情况。 学生介绍甘罗,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自由朗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三、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说一说读文后的感受,甘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四、学习1-4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从中找出成语“唉声叹气”,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成语的意思。通过这个成语来体会甘罗的爷爷当时有多烦恼。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备课记录年级四科目语文时间-9-1单元序号一单元内容自然奇观备课小组成员四年级语文老师中心发言人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字词,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重、难点重点:掌握本单元字词,理解课文内容。难点:体会表达,学会运用。单元练习抄写字词。积累优美语句、语段。课时分配课次1234 园地复习测试讲评课时21213221 共14课时检测时间-9-13单元授课时间从第1周至第2周9月2日至9月13日课时教案课题1 观潮教案序号1-1-1授课时间年9 月2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初步理解钱塘江大潮的自然之美。点难点教学重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难点: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教学准备 1、钱塘江大潮的有关资料。2。有关图片。板书设计1 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教后感在教学《观潮》一文

时,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借助多媒体展现大潮,体会它的壮观。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让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2.积累描写人物品质和心情的词语,能灵活运用。 3.能用一组连续的动作写句子。 4.积累名言,引导学生遇到挫折时勇于向困难挑战。 【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外貌、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 1.积累描写品质和心情的词语,能灵活运用。 2.能用一组连续的动作写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交流平台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阅读) 2.(1)从哈尔威船长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船长的临危不惧。我们感受到了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着救援,其伟大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为之震撼,为之敬佩。 由此可见,从人物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人物的一些特点。 (2)从黄继光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他视死如归的品质。 由此可见,从人物的动作描写中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品质。 3.师:我们在写习作时,也应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来体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能在描写人物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二、识字加油站。 1.自读这些词语。(教师引导学生读准这些词语) 2.小组巩固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读读这些词语,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4.这些词语是描写什么的? 生:描写人的品质或心情的。 5.描写人的品质的是哪些词语? 生:和蔼慷慨贤惠临危不惧彬彬有礼 6.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教师点拨,并引导学生识记要认识的字。 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啬。 临危不惧: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7.描写人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 悲戚焦躁不安心急如焚 8.你能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悲戚:悲痛哀伤。 焦躁不安:表示一个人烦躁,着急不得安宁的意思。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9.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表现人的品质或心情的词语?(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0.教师出示一些表现人的品质的四字词语供学生参考,并识记。 威武不屈舍生忘死一丝不苟两袖清风 奋不顾身舍己为人坚强不屈高风亮节 冰清玉洁拾金不昧表里如一宽宏大量 光明磊落持之以恒 11.出示表示人的心情的四字词语。 描写人害怕的心情:胆战心惊、心惊肉跳、毛骨悚然。 描写人喜悦的心情:欢天喜地、眉开眼笑、手舞足蹈。 描写人难过的心情:心如刀割、泣不成声、悲痛欲绝。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与”“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2、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就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瞧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就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就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就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就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桂林山水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瞧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与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课题语文园地课型语文园地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或品质。 2.了解8个描述品质、心情的词语,会认9个生字。 3.积累关于读书求学的成语,并能仿写例句。 4.积累和理解名人名言。 教学 重点词句段运用(积累关于读书求学的成语,并能仿写例句。) 教学 难点积累关于读书求学的成语,并能仿写例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或品质。 2.了解8个描述品质、心情的词语,会认9个生字。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新课教学( )分钟一、交流平台 1.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中,都是写人的文章,很好地表现了 人物的品质、特点。作者是怎样体现出人物的品质、特点 的呢?读读下面的几位同学的交流,想一想表现人物特 点、品质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呢? 【课件2】 2.请同学们把上面表现人物品质、特点的方法用“” 画出来。 3.学生交流。 出示文字让学生 感知从人物的行为、外 貌描写中表现人物的 品质、特点。

学生反馈练习情况,教师评价指导。 教师总结评价,点拨指导:【课件出示3】 (1)第一个语段从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2)第二个语段,是从人物的动作描写看出人物的一些特点。 (板书:从人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特点) 4. 小练习: 请同学们写一写,通过人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能表现人物品质、特点的句子。示例:【课件出示4】 语言描写: 中午吃完饭,妈妈叫我洗碗,我不肯洗,妈妈用婉转的语气说:“我的小洗碗机,快去洗碗吧!”我就高高兴兴去洗碗了。我一边洗一边说:“妈妈,那你是小天鹅洗衣机啦!”因为妈妈常常给我们洗衣服。爸爸不甘落后地说:“我是电饭锅,因为我天天给你们烧饭。”我笑着说:“哈,我们都是家用电器了!” 动作描写:【课件出示5】 她上课很严肃,一定要全班四十二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她,谁要是做小动作,就会被她的秘密武器--“粉笔头”袭击,如果两个同学在交头接耳,她就会使出绝世神功--“穿心眼”,好像要把人的心看透,有了这两样“法宝”,应该没有人不服气了吧。 二、识字加油站 你了解下面的词语吗?出示:【课件出示6】 1.认一认 通过读读词语,认识9个生字,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几个词语的意思。为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语做好准备。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shàn dài kāng kǎi ēn cìhéǎi jīng yíng jùn mǎmù dǔzī rùn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歼(________)倚(________)憧(________) 纤(________)椅(________)撞(________) 扭(________)微(________)漆(________) 钮(________)徽(________)膝(_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无(____)呻(____)流(____)溢(____) 如(____)似(____)(____)(____)吞枣 (____)心(____)血牵(____)挂(____) 不言(____)(____)别(____)心(____) 兴(____)盛(____) 1.这部小说是他的(____)之作,也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好的。

2.环保的问题在现今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是(____)的。 3.“(____)”的意思是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4.读书就像品茶一样,(____)是喝不到其中的味道的,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尽管……但……因为……所以…… 1. 他()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2.()恩科西感觉到生命随时可能结束,()他依然在梦想未来。 3.()媒体的干预以及养母的不懈努力,()小恩科西才得以背上书包去上学。 4.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悲观消沉,()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很长。(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缩到最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姑娘说:“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五彩泉 我喜欢一个人爬到家乡高高的山顶上,(拨开打开)茂密的花丛,细心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画一画这两句。、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理解“看不厌”: 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品析: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 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上期期末质量检测 六年级语文试题 一、按照规范抄写句子,并认真书写整张试卷,做到规范、端正,卷面整洁。(5分) 读书,不是一个人静下心去阅读,而是阅读让人静下心来。写作的迷人之处,就在于你能清楚感知自己内心的成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音、形、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尽.量(jǐn) 马蹄.艰.硬全神贯.注(集中) B.处.暑(chù) 沸.腾毫.迈居.高临下(站在) C.绷.脸(běng) 参.差状.烈别.出心裁(另外) D.水分.(fèn) 呻吟.倒霉.技.高一筹(技术) 三、看拼音,写词语。(9分) 走进大自然,这里有声势浩大的pù bù( ),这里有陡峭的xuán yá jué bì( ),这里有险峻的shān jiàn( ),这里有美丽的cǎi hónɡ( ),这里有jīnɡ yínɡ( )的露珠,这里有绿绿的tái xiǎn( ),这里茂盛的ɡān zhe( )……这里的环境无比yōu yǎ( ),这里蕴藏着无穷的秘密,让我们táo zuì( )其间吧! 四、下面的词语中不是描写音乐艺术的一项是( )。(2分) A.余音绕梁 B.曲高和寡 C.高山流水 D.笔走龙蛇 五、“京剧是我国人民的一种传统艺术,演员要具备四项基本功,演唱、念白讲究 ,令人回味。”填入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喜闻乐见、唱念做打、活灵活现 B.粉墨登场、唱念做打、活灵活现 C.喜闻乐见、唱念做打、字正腔圆 D.粉墨登场、生旦净丑、字正腔圆 六、下列四组词语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蓝瓦——瓦蓝 B.悲伤——伤悲 C.金黄——黄金 D.灯台——台灯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读一读,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写关于“说”的句子。(2分)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的新闻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不超过25个字)(2分)

最新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共107页)

最新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共107页) 1.种子 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在采集的树种中,有个小女孩较大树种虽然不多,但粒粒饱满,显然是精心挑选的,表现了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特点和纯朴、诚实的个性,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小女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羞涩惭愧凝望惟恐小心翼翼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优质教案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交流、总结怎样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2.在认读7个描写人物的词语中认识9个生字。 3.学习一组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知道它们的故事和含义,能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4.积累名言。 ?教学重难点 1.积累古人求学的成语,感受人物品质。 2.学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3.积累名人名言,了解大意。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结合本单元课文,学习、了解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行为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2.识字加油站 引导学生借助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重点指导“慷、慨、徊、锲”等字的认读。 3.词句段运用 第一题安排的成语,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重在引导学生交流与成语有关的故事和成语的含义。在第二题中,主要先让学生读熟句子,体会表现人物行为时运用连续的动作描写,再仿照例句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4.日积月累 先让学生读熟名言,再通过查资料或与同学交流,大致了解名言的意思,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总结如何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2.在具体的语境中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师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篇课文? (2)生交流。 (3)师引导生体会本单元课文在内容上的共同特点。 ①师引导:它们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预设:它们都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2.学习“交流平台”栏目。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师导入:课文中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呢?让我一起去“交流平台”看看吧!(课件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 (2)生自由读“交流平台”内容。 (3)感受人物的品质。 ①师引导:从有关他们的描写中你读出了什么? ②示例:从哈尔威船长的话语中可以读出他镇定沉着、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③指导朗读,了解语言、动作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4)方法拓展。 师:课文还有哪些地方也运用了这样的方法表现人物的品质? 示例:“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这句话通过描写哈尔威船长的行为,表现他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5)师小结:阅读文章时,要注意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同时也要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本板块的设计紧扣教材内容,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句段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再联系自己的阅读实际回顾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多种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周日期次一教学内容时 2.22-2.2开学报名(4) 习惯篇(2) 1《走,8 8 二 2.29-3.6 我们去植树》(2) 2《第一朵杏花》(2) 3《燕子》(2) 8 4《古诗两首》(2) 习作一(2) 三 3.7-3.13 习作一(2) 练习1(3) 单8 元测试(3) 5《苹果里的五角星》(2) 6《最8 四 3.14-3.2佳路径》(2) 0 7《人类的老师》(2) 习作2(2) 五 3.21-3.2习作2(2) 练习2(3) 单元测试8 7 (3) 8《三顾茅庐》(2)

9《祁黄8 羊》(2) 六 3.28-4.3 10《公仪休拒收礼物》(2) 习作3(2)X| k |B| 1 . c|O |m 七八 4.4-4.10 习作3(2) 练习3(3) 单元测6 试(1) 4.11-4.1单元测试(3) 11《永远的8 清明节放假课备注 7 白衣战士》(2) 12《“番茄太阳”》(2) 13《第一次抱母亲》(1) 九 4.18-4.24 13《第一次抱母亲》(1) 14、《我不8 是最弱小的》(2) 《习作》4(4) 练习4(1) 练习4(2) 单元测试(4) 期8 中测试(2) 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4.25-5.1 5.2-5.8 期中测试(2) 15、《鸟语》(2) 166 《天鹅的故事》(2)

17《生命的壮歌》(2) 习作5(4) 8 练习5(2) 五一放假 5.9-5.15 5.16-5.2练习5(1) 单元测试(4) 18《沙8 2 5.23-5.29 漠中的绿洲》(2) 19《云雀的心愿》(2) 20《古诗两首》8 (2) 习作6(3) 练习6(1) 练习6(2) 单元测试(4) 21《爱8 因斯坦和小女孩》(2)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2) 23《黄河6 的主人》(2)习作7(2) 5.30- 6.5 6.6-6.12 端午节放假 6.13-6.1习作7(2) 练习7(3) 单元8 七十八十九二十 9 6.20-6.26 测试(3) 单元测试(1) 期末复习 8 6.27-7.3 期末复习 8 7.4-7.10 期末检测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三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学生有57名学习,他们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