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体格检查顺序及内容

全身体格检查顺序及内容
全身体格检查顺序及内容

全身体格检查顺序及内容

(一)全身体格检查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1、全身体格检查的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应是从头到足分段进行。

3、遵循全身检查内容和顺序的基本原则。

4、体格检查应适应特殊情景的需要,面对具体病例应

特别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5、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

以卧位患者为例:一般状况和生命体征→头颈部→前、

侧胸部(心肺)???????→

患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

?

部)???→

卧位腹部→四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

后站位)。

6、强调边查边想,正确评价,边问边查,核实补充。

7、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一般应尽量在30~40分钟

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及顺序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1)准备和清点器械(听诊器、血压计、叩诊锤、体

温计、手电筒、压舌板、棉签、直尺、卷尺等)

(2)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交谈以

融洽医患关系)

(3)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4)当受检者在场时洗手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

(6)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触诊桡动脉至少1分钟

(7)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

(8)测右上肢血压二次

2、头颈部

(9)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

(10)触诊头颅

(11)视诊双眼及眉毛

(12)检查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13)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六个方位),检查眼球震颤(14)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

(15)检查瞳孔间接对光反射

(16)检查集合反射

(17)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检查乳突压痛

(18)检查鼻外形及鼻腔

(19)检查额窦,注意压痛

(20)检查筛窦,注意压痛

(21)检查上颌窦,注意压痛

(22)观察口唇、牙齿、上腭、舌质和舌苔

(23)借助压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口底

(24)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

(25)暴露颈部,检查颈椎活动度

(26)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

(27)触诊甲状腺峡部(配合吞咽)、触诊甲状腺侧叶(配合吞咽)。

(28)触诊气管位置

(29)分别触诊左右颈动脉。

(30)触诊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枕后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浅组、颈后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3、前、侧胸部

(31)暴露胸部

(32)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和呼吸运动等

(33)用右手触诊左侧腋窝淋巴结、用左手触诊右侧腋窝淋巴结

(34)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

肺脏

(35)检查双侧呼吸运动度

(36)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37)检查双侧语音震颤(上、中、下,双侧对比)

(38)叩诊双侧肺尖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汇报版)

全身体格检查(汇报版) 全身体格检查;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个别顺序可做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5、全身体格检查应注意的顺序总的原则是:;先整体后 全身体格检查 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 个别顺序可做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补充检查。 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应注意的顺序总的原则是: 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自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 ①、卧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②、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征→上肢→头面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 前、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变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以卧位受检者为例)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体格检查基本规范

体格检查基本规范 【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检查者要仪表端庄、医容整洁、态度和蔼,检查过程中尽量使患者感觉舒适,要有较强的爱伤观念,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进行体格检查时根据需要进行系统查体或重点查体,检查方法规范,手法正确、熟练、轻柔。一般站于受检者的右侧,主要用右手进行检查。 3、检查室内应温暖、光线充足,以便受检者可以充分地暴露检查部位。 4、检查时如需要,应指导受检者进行良好的配合,并注意观察受检者语言、表情和动作等反应。检查时如出现疼痛不适,应注意尽量减少受检者的痛苦,并进行合适的说明和安抚。对于病情严重而无法很好配合的受检者,应根据情况尽量选择不给受检者造成痛苦的检查方法。 5、体格检查一般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全面,尽量避免遗漏。 【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 1、一般检查及生命特征 2、头颈部 3、前侧胸部、背部 4、腹部 5、上、下肢 6、肛门直肠及外生殖器 7、神经系统 【检查步骤】

一、一般检查 1、器具齐备。 常用器具有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听诊锤,直尺、软尺、标记笔和消毒棉签。向受检者问候,如无特殊说明,体检时受检者取仰卧位,检查者站在受检者右侧,告之查体注意事项并当着受检者的面洗手。 2、测量体温。 一般采用腋测法。测量前受检者应安静休息30分钟并擦干腋窝。测量时需将水银汞柱甩至35度以下,并避免影响温度的因素,如温度计附近有冷热物体,测前用热水漱口,热毛巾擦拭腋部等。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上臂紧贴胸壁夹紧温度计,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度。 3、检查脉搏。 食指、中指、环指指腹并拢平放于右侧桡动脉近腕部,至少计数30秒,注意脉搏速率、节律、强弱、紧张度、有无特殊脉搏等,必要时两侧对比。正常人60~100次/分,节律匀齐。 4、观察受检者呼吸频率,观察胸廓运动。 观察胸廊运动,至少计数30秒。注意呼吸类型、频率、节律、深度以及两侧呼吸运动是否对称。正常人呼吸运动均匀,两侧对称,16~18次/分,呼吸脉搏之比约1:4。 5、测量血压(袖带加压法)。 受检者在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采取仰卧位或坐位,被测上肢裸露,伸直并轻度外展,肘部与心脏相平(坐位平第四肋间、卧位平腋中线)。打开血压计开关,水银柱液平面应在零点。袖带气囊部分对准肱动脉,紧贴皮肤缚于上臂,

全身体格检查基本项目操作规范

全身体格检查基本项目操作规范 检查器械: 棉签、直尺2把、手电筒、压舌板、体温计、叩诊锤、近视力表、血压计、检查针、听诊器。检查流程: 1、以卧位患者为例: 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颈部→前、侧胸部(心、肺)→(患者取坐位)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 →(卧位)腹部→上肢、下肢、神经系统→肛门直肠→外生殖器→(最后站立位)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 2、以坐位患者为例: 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颈部→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 →(患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 →腹部→上肢、下肢、神经系统→肛门直肠→外生殖器→(最后站立位)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 备注:为了方便患者,检查某些器官系统,如皮肤、淋巴结、神经系统,采取分段检查,统一记录。 查体开始: 一般检查/生命征: 准备和清点器械; 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观察性别、年龄(询问和观察)、发育、体型、营养、意识、语调与语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步态和皮肤等一般状态; 当受检者之面清洗双手; 1、测量体温:腋温10min; 2、触诊桡动脉,至少30s, 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3、检查呼吸频率,至少30s; 4、测量右上肢血压。 头颈部检查: 头颅视、触诊:应注意大小、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用双手分开头发,观察头皮;触诊头颅有无压痛、包块等。 颜面视、触诊:视诊颜面、双眼(含角膜、瞳孔)和眉毛; 分别检查左、右眼近视力(用近视力表放在眼前33cm处,能看清“1.0”行视标者为正常视力)。请受检者向上看,检查下睑睫膜、球睫膜和巩膜,检查泪囊; 翻转上睑,请受检者向下看,检查上睑结膜、球结膜及巩膜。 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请受检者皱额和闭眼。 检查眼球运动功能:置目标物于受检者眼前约40cm,请受检者头部固定,一般先查左眼,后查右眼。眼球随目标方向移动,检查顺序: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六个方向。检查每个方向时,都要从中位开始(即两眼平视前方)。 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 检查瞳孔间接对光反射; 检查集合反射(或近反射)。 耳及耳后区视、触诊:视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用手将耳廓向后向上牵拉,观察外耳道;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请受检者张口、闭口,检查颞颌关节运动。 请受检者掩耳、闭目,分别检查双耳听力(磨擦手指)。 外鼻视、触诊:观察外鼻及鼻翼扇动;触诊外鼻;观察鼻前庭、鼻中隔(用拇指将鼻尖轻轻

体格检查基本规范

体格检查基本规 【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检查者要仪表端庄、医容整洁、态度和蔼,检查过程中尽量使患者感觉舒适,要有较强的爱伤观念,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进行体格检查时根据需要进行系统查体或重点查体,检查方法规,手确、熟练、轻柔。一般站于受检者的右侧,主要用右手进行检查。 3、检查室应温暖、光线充足,以便受检者可以充分地暴露检查部位。 4、检查时如需要,应指导受检者进行良好的配合,并注意观察受检者语言、表情和动作等反应。检查时如出现疼痛不适,应注意尽量减少受检者的痛苦,并进行合适的说明和安抚。对于病情严重而无法很好配合的受检者,应根据情况尽量选择不给受检者造成痛苦的检查方法。 5、体格检查一般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全面,尽量避免遗漏。 【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 1、一般检查及生命特征 2、头颈部 3、前侧胸部、背部 4、腹部 5、上、下肢 6、肛门直肠及外生殖器 7、神经系统 【检查步骤】

一、一般检查 1、器具齐备。 常用器具有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听诊锤,直尺、软尺、标记笔和消毒棉签。向受检者问候,如无特殊说明,体检时受检者取仰卧位,检查者站在受检者右侧,告之查体注意事项并当着受检者的面洗手。 2、测量体温。 一般采用腋测法。测量前受检者应安静休息30分钟并擦干腋窝。测量时需将水银汞柱甩至35度以下,并避免影响温度的因素,如温度计附近有冷热物体,测前用热水漱口,热毛巾擦拭腋部等。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上臂紧贴胸壁夹紧温度计,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度。 3、检查脉搏。 食指、中指、环指指腹并拢平放于右侧桡动脉近腕部,至少计数30秒,注意脉搏速率、节律、强弱、紧度、有无特殊脉搏等,必要时两侧对比。正常人60~100次/分,节律匀齐。 4、观察受检者呼吸频率,观察胸廓运动。 观察胸廊运动,至少计数30秒。注意呼吸类型、频率、节律、深度以及两侧呼吸运动是否对称。正常人呼吸运动均匀,两侧对称,16~18次/分,呼吸脉搏之比约1:4。 5、测量血压(袖带加压法)。 受检者在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采取仰卧位或坐位,被测上肢裸露,伸直并轻度外展,肘部与心脏相平(坐位平第四肋间、卧位平腋中线)。打开血压计开关,水银柱液平面应在零点。袖带气囊部分对准肱动脉,紧贴皮肤缚于上臂,

全身体格检查复习范本

全身体格检查 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 个别顺序可作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补充检查。 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总的原则是; 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由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 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 ①卧位受检者: 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 ②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上肢→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更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一般应尽量在30~4Omin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以卧位受检者为例)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3)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生。我姓张。为了对您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需要对您进行一次全身的体格检查。请您配合一下,好吗? 询问病人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疾病情况等情况,观察病人的意识情况,同时与病人沟通、交流。 (1)查体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 (2)准备和清点器械;

诊断学体格检查操作标准.doc

体格检查规范化操作 一、基本检查方法 1.浅部触诊法及用途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 按检查部位而定 ) 。 (1 分 ) (2) 用一手轻轻地平放在被检查的部位。(2 分 ) (3)四指并拢 , 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 , 柔和的进行滑动触摸 (4 分 ) 。 (4)用于体表浅在病变 , 关节、软组织 , 浅部的动脉、静脉和 神经 , 阴囊、精索等的触诊检查。(3分) 2. 双手触诊法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 双腿屈曲稍分开。 (2 分 ) (2)让被检查者做腹式呼吸。(1 分 ) (3)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1 分 ) (4) 左手放在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2 分 ) (5)右手放在腹壁 , 用二、三、四指配合腹式呼吸做深部滑 动触摸。 (2 分 ) (6) 用于腹腔包块检查及肝、脾、肾等检查。(2 分 ) 3. 冲击触诊法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 双腿屈曲稍分开。 (2 分 ) (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2 分 ) (3)检查者以右手三四个并拢的手指, 放置于腹壁上的相应 部位 , 手指与腹部之间成70~ 90 度角度。 (2 分 ) (4) 作数次急速而较有力的冲击动作。(2 分 ) (5) 用于大量腹水而对肝脾及腹部包块触诊不满意时。(2 分) 4. 深压触诊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 双腿屈曲稍分开 (2 分 ) 。 (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1 分 ) (3) 用右手一或二个手指逐渐深压。(3 分 )

1

(5)用于确定腹部压痛点。 (3 分 ) 5. 间接叩诊法 (1)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 , 其它手指稍微抬起。 (2 分 ) (2)右手指自然弯曲 , 中指指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垂 直。 (2 分 ) (3) 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2 分 ) (4)以腕、指掌关节的活动为主。(1 分 ) (5)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 , 富有弹性 , 叩击后中指立即抬 起。 (2 分 ) (6)每次叩击 2~ 3 下。 (1 分 ) 二、淋巴结及头颈部 1.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的顺序及锁骨上窝淋巴结的检查 (1) 检查顺序为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 后、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部。( 共 5 分 , 漏掉一个叩0.5 分 ) (2)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头部稍向前屈 , 用双手进行 触诊 , 左手二、三、四指触诊右侧, 右手二、三、四指触诊左 侧 , 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5 分 ) 2. 腋窝淋巴结检查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 检查者面向被检查者 , 以右手检查 左侧 , 左手检查右侧。 (2 分 ) (2)检查左侧时 , 左手握住被检查者左腕向外上屈肘外展并抬 高 45 度 , 右手二、三、四指并拢 , 掌面贴近胸壁向上逐渐达 腋窝顶部 , 滑动触诊 , 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内前壁, 再翻掌向 外, 将被检查者外展之壁下垂 , 触诊腋窝外侧壁。检查前壁时 , 应在胸大肌深面仔细触摸。检查后壁时 , 应在腋窝后壁肌群深 面触摸。用同样方法检查右侧。(6 分 ) (3)检查淋巴结时应注意记录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 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疤痕、 瘘管等。 (2 分 )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表)-精选.pdf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100分) 评分标准满分扣分原因得分 一般检查[5.0]1.器具齐备。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2.测量体温。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0.5 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0.5 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0.5 5.测量右上臂血压。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 2~3cm;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 平面。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测量完后倾斜 血压计,关闭开关。 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3.0 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0.5 头部[5.0]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9.触诊头颅。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 膜及巩膜,先左后右。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0.5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0.5 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 内->内上->内下,共6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 开始。 0.5 14.检查调节反射。0.5 15.检查辐辏反射。清醒者不查角膜反射。0.5 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0.5 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0.5 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0.5 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 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1.0 颈部[8.0] 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0.5 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 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淋巴结。颈后三角:双手指尖沿斜方 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颈前三角:翻掌,双手指沿胸锁 乳突肌前缘触诊,被检者头稍低向左侧,检查者右手指尖分别 2.5

全身体格检查标准及评分注意事项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1 (一般检查、头颈部)科室姓名分数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1 (一般检查、头颈部) 1.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个部分体格检查。时间一到,立即中止查体,未查部分无分。 操作错误、顺序颠倒,按程度扣分2.提问:(5分)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2 (前胸部、肺部、心脏) 科室 姓名 分数 提问:(5) 项目 评分标准 扣分 前胸 部 和肺 部 47 心脏 48 1. 视诊前胸部皮肤、呼吸运动、肋间隙、胸壁静脉口述(漏一项-0.1 );蹲下观察胸廓外形 (0.5 ); 视诊两侧乳房、乳头的位置(1) (口述)。 [2.0] 2. 触诊腋窝淋巴结。左手扶着被检者左前臂,右手指并拢 ,掌面贴近胸壁向上直达腋窝顶部滑~ 动触诊(1 )。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壁(1)、内侧壁(1)、前壁(1)。触诊腋窝前壁时,注意拇 指和四指的配合。再翻掌向外 ,触诊腋窝外侧壁(1 )。左手检查右腋窝淋巴结,方法同前。 [双侧各5分,共10.0] 3. 触压胸廓,了解胸廓的弹性,检查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压痛。 [各0.5分共2.0] 女性则常规触诊乳房,先查健侧,后查患侧(1 )。按内上、外上、尾部、内下、外下顺序由浅入 深触诊(2),最后触诊乳头(1 )。 [4.0] 4.检查胸廓扩张度。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胸廓前下部的对称位置,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 缘 指向剑突(0.5),两拇指间距约 2cm (0.5 )。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1) [2.0 ] 5. 触诊语音震颤。将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部上、中、下三部位(各 等 强度发“ yi ”长音,并双手作一次交换。 6. 触诊胸膜摩擦感。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廓下侧部 ,嘱其深吸气。 0.5 )的对称位置,嘱其以同 [3.0] [1.0] 7. 检查胸部叩诊音分布。由第 1肋间至第4肋间,按由外向内(1)、自上而下(1)、两侧对照 (2)的原则叩诊。手法正确(3)报告叩诊情况(1) [8.0] 8. 肺下界叩诊。按右锁骨中线、左腋中线、右腋中线顺序叩三条线(各 2)。被检者平静呼吸, 自上而下(1),由清音叩到实音时翻转板指,取板指中部用标记笔作标记( 1)。位置错误-2-4 分 [4.0] 9. 肺部听诊。按锁骨中线、腋前线和腋中线三条线,上、中、下部左右对称部位听诊(各 双侧)。必要时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动作 [6.0] 0.5 , 10.检查语音共振。嘱被检者以一致的声音强度重复发 “yi ”长音(1),同语音震颤检查上、中、 下三个部位,作两侧对比(各 0.5 )。 [4.0] 11. 听诊胸膜摩擦音。嘱被检者深吸气,在前下侧胸壁听诊(双侧各 12. 观察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检查者下蹲,以切线方向进行观察。 [4.0] 13. 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包括剑突下搏动)~和震颤。用手掌在心前区和心底部触诊, 必要时用手掌尺侧(小鱼际)确定具体位置和时期 [8.0] 1 分) [2.0] 14. 触诊心包摩擦感。在胸骨左缘第 3、4肋间用手掌触诊 15. 叩诊心浊音界。先 叩左界(1),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 2?3cm 处开始(1),由外向内(1), 由清变浊,作标记(1);如此自下而上叩至第 2肋间。叩右界则沿右锁骨中线 ,自上而下(1), 叩至浊音,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 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然后用直尺测量左右心 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和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间的距离(每一点 1),叩诊手 法规范(3)。 [20.0] 16. 心脏听诊。 先将听诊器体件置心尖搏动最强的部位( 1 )。听诊心率(1分钟)、心律、心 音(强度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 、杂音。然后依次(1)在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 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听诊 [12.0] 17. 听诊心包摩擦音。在胸骨左缘 3、4肋间听诊 [4.0] [4.0]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标准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标准 (一)一般检查 5 分 1、器具齐备。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1 分)。 2、测量体温。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0.5 分)。 3、检查脉搏(患者右侧),至少计数 30s(0.5 分)。 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 30s(0.5 分)。(不用下蹲) 5、测量右上臂血压。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 2?3cm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测量完后倾斜血压计,关闭开关( 2 分)。 6、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 0.5 分)。 (二)头颅及其器官 5 分 7、观察头发、头颅外形。触诊头颅(0.5 分)。 8、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及巩膜,先左后右(0.5 分)。 9、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0.5 分)。 10、检查左右眼球运动。示指按水平向外f外上f外下f水平向内f内上f内下, 共 6 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0.5 分)。 11 、检查集合反射。清醒病人不检查角膜反射(0.5 分)。 12、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粗测听力。(0.5 分)。 13、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0.5 分)。 14、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0.5 分)。 15、口腔气味,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1 分)。 1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三)颈部 8 分 17、观察颈部皮肤、血管(动、静脉),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0.5 分)。

技能大赛临床全身体格检查规范

临床全身xx规范 全身体格检查是临床各科了解人体健康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体检顺序可打破各系统的界限,按照测量生命体征和一般检查→头颈部→前胸(胸部、肺、心)→后胸(脊柱及肾区压、叩)→腹部(含腹壁反射)→肛门、直肠、生殖器→上肢(肌力、腱反射、Hoffmann征)→下肢(关节、各种神经反射及病理反射)。按此顺序,卧位患者只需起坐一次,坐位患者也只需躺下一次便可完成。 检查项目及评分标准如下: 一、一般检查(5.0) 1、器具齐备。站在患者右侧,向患者问候,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2、测量体温。把体温表放左腋窝深处紧贴皮肤10分钟。(0.5) 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0.5) 4、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计数30秒。(0.5) 5、测量右上臂血压。观察水银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测量后倾斜血压计,关闭开关。(3.0) 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7、观察被检查者发育、营养、体形、面容表情和体位。(0.5) 二、头部(5.0) 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 9、触诊头颅。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隆结膜、球结膜,先左后右。(0.5)

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0.5) 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六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0.5) 14、检查集合反射。(0.5) 15、检查角膜反射。清醒患者不查此项。(0.5) 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0.5) 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0.5) 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0.5) 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1.0) 三、颈部(8.0) 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0.5) 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 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三角(双手指尖沿斜方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颈前三角(翻掌,双手指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被检查者头稍低向左侧,检查者右手指尖分别触摸颌下和颏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被检查者头稍前屈,用双手指尖在锁骨上窝内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2.5) 22、触诊甲状腺狭部和左右叶。右手拇指在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用左手拇指在甲状软骨下气管右侧向对侧轻推,右手示指、中指和环指在左胸锁乳突肌后缘,右手拇指在气管旁滑动触摸,请受检者吞咽;同法检查甲状腺右叶。(3.0)

全身体格检查基本项目操作规范

全身体格检查基本项目操作规范检查器械:棉签、直尺2 把、手电筒、压舌板、体温计、叩诊锤、近视力表、血压计、检查针、听诊器。 检查流程:1、以卧位患者为例: 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颈部→前、侧胸部(心、肺)→(患者取坐位)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 →(卧位)腹部→上肢、下肢、神经系统→肛门直肠→外生殖器→(最后站立位)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 2、以坐位患者为例: 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颈部→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 →(患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 →腹部→上肢、下肢、神经系统→肛门直肠→外生殖器→(最后站立位)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 备注:为了方便患者,检查某些器官系统,如皮肤、淋巴结、神经系统,采取分段检查,统一记录。 查体开始:一般检查/生命征:准备和清点器械;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观察性别、年龄(询问和观察)、发育、体型、营养、意识、语调与语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步态和皮肤等一般状态;当受检者之面清洗双手;1、测量体温:腋温10min;2、触诊桡动脉,至少30s, 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3、检查呼吸频率,至少30s;4、测量右上肢血压。 头颈部检查:头颅视、触诊:应注意大小、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用双手分开头发,观察头皮;触诊头颅有无压痛、包块等。 颜面视、触诊:视诊颜面、双眼(含角膜、瞳孔)和眉毛;分别检查左、右眼近视力(用近视力表放在眼前33cm 处,能看清“1.0”行视标者为正常视力)。 请受检者向上看,检查下睑睫膜、球睫膜和巩膜,检查泪囊;翻转上睑,请受检者向下看,检查上睑结膜、球结膜及巩膜。 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请受检者皱额和闭眼。 检查眼球运动功能:置目标物于受检者眼前约40cm,请受检者头部固定,一般先查左眼,后查右眼。 眼球随目标方向移动,检查顺序: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六个方向。 检查每个方向时,都要从中位开始(即两眼平视前方)。 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检查瞳孔间接对光反射;检查集合反射(或近反射)。 耳及耳后区视、触诊:视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用手将耳廓向后向上牵拉,观察外耳道;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请受检者张口、闭口,检查颞颌关节运动。 请受检者掩耳、闭目,分别检查双耳听力(磨擦手指)。 外鼻视、触诊:观察外鼻及鼻翼扇动;触诊外鼻;观察鼻前庭、鼻中隔(用拇指将鼻尖轻轻上推,用电筒照射观察);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况。 检查上颌窦、额窦有无压痛、叩击痛(注意双侧比较)。 检查筛窦有无压痛。 口腔检查:观察口唇、牙齿、上腭、舌质和舌苔;用压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口底;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请受检者口张大并发“啊”音,用压舌板在舌的后1/3 与2/3 交界处迅速下压。 检查舌下神经:请受检者伸舌;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露齿,鼓腮或吹口哨;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检查双侧咬肌收缩力;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双侧、对称)。 颈椎检查:暴露颈部,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颈椎活动检查: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检查副神经运动功能:请受检者耸肩、转头(对抗头部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分系统,每个系统100分)

一般及头颈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100分) 姓名:分数: 评分标准满分扣分原因得分 一般检查[25.0]1.器具齐备。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2.测量体温。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2.5 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 2.5 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 2.5 5.测量右上臂血压。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 2~3cm;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 平面。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测量完后倾斜 血压计,关闭开关。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15.0 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 2.5 头部[25.0]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9.触诊头颅。 2.5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 膜及巩膜,先左后右。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2.5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2.5 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 内->内上->内下,共6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 开始。 2.5 14.检查调节反射。 2.5 15.检查辐辏反射。清醒者不查角膜反射。 2.5 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 2.5 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 2.5 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 2.5 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 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2.5 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 5.0 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 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淋巴结。颈后三角:双手指尖沿斜方 15.0

全身体格检查过程

全身体格检查过程 一、一般检查/生命体征: 1、准备和清点器械(要求齐备)。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及自我介绍,告之查体注意事项并当着受检者的面洗手。 说: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生国刚。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家庭住址在哪?工作单位?结婚了没有?您是什么民族的?籍贯?好了,现在为了能够更加详细深入的了解您的身体状况,因此我下面将会为您做全身体格检查,希望能得到您的配合好吗? 2、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形、面容表情、意识和体位。 说:患者发育良好,营养中等,正力体型,面容安静,无急性病容、慢性病容、贫血面容、肝病面容、肾病面容,无甲亢面容、黏液性水肿面容、二尖瓣面容、伤寒面容、苦笑面容、满月面容等病理面容。表情自然,意识清晰,自主体位,无被动体位、强迫体位等病理性体位。(注:面容是指面部呈现的状态。表情是指在面部或姿态上思想感情的表现。意识是指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也就是对环境的知觉状态。各种体型有正力、无力(瘦长型)、超力(矮胖型)等体型。) 3、测量体温。 注:应测腋温,10分钟。测之前应将腋窝搽干,水银柱应该甩在35以下,注意被检者周围无致冷致热无存在。附:体温的分级:正常;36----37,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4、检查脉搏,至少30s,检查双侧对称性。 脉率:60---100次每分。脉律规则。无水冲脉、奇脉、迟脉等病理脉。 5、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记数呼吸30s。 说:呼吸节律均匀整齐。频率正常为16---18次每分。儿:20—30。无潮式呼吸、间断呼吸、叹气样呼吸。 6、测由右上臂血压。 注意:打气应该慢在停不到声音后在上升20――30mmHg即可,但测2次。正常血压:小于130/85。 7、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二、头部: 8、观察头颅外形、头发、运动。 说:头颅外形正常,无小颅、方颅、巨颅、尖颅等异常头颅。头发浓密分布均匀,头颅运动

全身体格检查内容要点详解

全身体格检查 1.基本项目 (1)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2)准备和清点器械(体温表、血压计、视力表、电筒、压舌板、棉签、牙签、叩诊锤、软尺、直尺、标志笔等) (3)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4)当受检者在场时洗手(以示关切)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36—37℃)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以一手示、中、环指并拢,指腹平放于桡动脉近手腕处;注意节律、强弱、波形) (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8)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通过观察受检者胸廓起伏变化计数,注意戒律与深度) (9)测右上肢血压二次(打开血压计与汞柱开关,调节汞柱凸面平于0位。受检者右上臂裸露,与右心房同高,并外展45°,将血压计袖带展平,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使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3cm,气袖之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检查者扪及肱动脉搏动后,将听诊器胸件置于搏动上(不能塞在气袖下)准备听诊。然后,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声消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视线随汞柱下降,平视汞柱表面根据听诊结果读出血压值,当听到动脉搏动第一响为收缩压;当声音消失时的血压值即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值为脉压,舒张压加1.3脉压为平均动脉压)此时取出体温表记录读数 2.头颈部 (10)观察头部大小、外形、异常运动、毛发分布等 (11)触诊头颅(双手分开头发,触诊有无压痛、包块等) (12)视诊双眼及眉毛(观察颜面、眉毛的分布有无脱落。双眼眼球外形、上睑有无下垂、眼睑有无水肿、倒睫、闭合障碍) (13)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置于受检者眼前33cm处) (14)检查下眼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用双手拇指置于下睑中分,请受检者向上看,同时掰开下睑边缘观察结膜、巩膜) (15)检查泪囊(双手拇指轻压双下睑内眦处) (16)翻转上睑,检查上睑、球结膜和巩膜(然后示指和拇指捏住上睑中外1/3交界处的边缘,嘱受检者向下看) (17)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皱眉、闭目)(置手指于上下睑中分,瞩受检者紧闭双眼,用力分开眼睑,判断面神经运动功能) (18)检查眼球运动(置右示指于受检者眼前30-40cm处,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六个方向,观察双眼球平行运动的情况) (19)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请受检者双眼平视前方,用手电筒由眼外侧迅速将光线移至一侧瞳孔部位,可见该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迅速扩大,此为瞳孔直接对光反射) (20)检查瞳孔间接对光反射(用一手挡住光线,将光线照射一眼,对侧的瞳孔缩小,移开光线,瞳孔迅速复原,称为瞳孔的间接对光反射) (21)检查聚合反射(用示指置于受检者眼前一米外,请受检者注视指尖,然后示指逐渐移至近点,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变化) (22)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注意有无皮损、结节、畸形和疼痛,用手将耳廓向后、向上牵拉,观察外耳道皮肤是否正常,有无分泌物) (23)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触摸乳突有无压痛) (24)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请受检者张口及闭口) (2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摩擦手指,或用手表音)(请受检者一手掩耳、闭目,用两手指摩擦,从耳外一米处逐渐移近,比较两耳听力有无听力障碍) (26)观察外鼻(从鼻根部逐渐下移到鼻尖、鼻翼,检查有无压痛、畸形,用拇指将鼻尖轻轻上推)(27)触诊外鼻 (28)观察鼻前庭、鼻中隔(用电筒照射观察鼻前庭) (29)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扶住受检者头部,用一手指轻压一侧鼻翼,请受检者吸气,以判断通气状态) (30)检查上颌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双手固定受检者头部,用拇指在左右颧骨部向后按压,检查上颌窦有无压痛,用中指叩击检查有无叩痛) (31)检查额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在眼眶上沿内侧向上向后按压,用中指叩击检查有无叩痛)(32)检查筛窦,注意压痛(在鼻根部向后方按压,用中指叩击检查有无叩痛) (33)检查口唇、牙齿、上腭、舌质和舌苔 (34)借助压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口底(检查颊粘膜有无溃疡、龋齿、残根、缺齿和异齿,舌质和舌苔,然后请受检者舌尖上翘,触及硬腭观察口底) (35)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检查者右手持压舌板,迅速下压,请受检者口长大并发a音,在照明的配合下即可见软腭、悬壅垂、扁桃体及咽喉壁) (36)检查舌下神经(请受检者张口伸舌,观察有无偏斜,舌肌畏缩及肌束颤动)

临床体格检查规范

临床体格检查规范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一)内科技能操作规范 1、临床体格检查规范 体格检查是医师运用自已的感观,并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了解身体状况,发现患者阳性体征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常用的器具有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直尺、手电筒、消毒棉签、压舌板、标记笔等。 病房内查体,病人多取仰卧位。医师步入病房,站在病人右侧, 向病人问侯,并作自我介绍,告之查体注意事项,希望病人予以配合。通过简短的交流,消除其紧张情绪,增强信任感,并了解病人的应答和言语状态。 取体温表,先检查体温表内水银柱是否已甩至35C以下,然后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如有汗液则须擦干后测体温,并嘱病人用上臂将体温表夹紧。 检查脉搏时右手指并拢,以示指、中指和环指指腹平放在病人右手桡动脉近手腕处,至少计数30秒脉搏搏动次数。同时观察病人呼吸,计算胸廓起伏频率,计数30秒。 测量右上臂血压前必须在安静环境下休息5 10分钟。先打开血压计开关,检查水银柱液面是否与0点平齐。使病人右上肢裸露,伸直并外展约45 ,袖带气囊胶管避开肱动脉,袖带紧贴皮肤缚于上臂,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 袖带不宜过紧或过松,一般以能伸进1指为宜。在肘窝肱二头肌腱内侧触及肱动脉,将听诊器膜式体件置于肱动脉上,不宜将体件塞在袖带下,并使测量点与腋中线同一水平。右手以均匀节奏向气袖内注气,待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 ~30mmHg(~)。然后缓缓放气,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以每秒2mm速度为宜。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听到的第一个搏动声为收缩压;水银柱继续下降至声音突然变低沉,直至消失,此时所示压力值为舒张压。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取最低值为血压值。解下袖带,整理好后放入血压计内。向右侧倾斜血压计约45 ,使水银柱内水银进入水银槽内后关闭开关。 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将体温表放入托盘内。分别记录每分钟脉搏、呼吸次数、血压和体温。 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观察头发、头颅外形。用双手拨开头发,检查整个头颅有无压痛、包块、损伤等。 观察眉毛分布有无脱落,眼睑有无下垂、水肿。嘱被检者眼睛下视,用右手示指和拇指捏住左上眼睑中部的边缘,轻轻向前牵拉,然后示指向下压,并与拇指配合将睑缘向上捻转,翻转上眼睑。观察眼睑结膜和穹窿结膜。提起上眼睑皮肤,使眼睑翻转复原。按同样方法检查右上眼睑。用双手拇指置于下眼睑中部,请受检者向上看,同时向下牵拉睑缘,观察下眼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及巩膜。 观察眼球的外形有否突出或下陷,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园。取手电筒,聚光圈后检查对光反射。先查左瞳孔,手电光由外向内移动,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左瞳孔是否缩

全身体格检查顺序教学提纲

全身体格检查顺序

第七节全身体格检查 项目 全身体格检查。 要求 学会规范全面的体格检查方法。 步骤 1.教师示范操作并重点讲解体检要点。 2.学生两人一组,互相体检。教师巡视并纠正学生错误的手法和漏检内容。 3.教师集中总结。 内容 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全身体格检查是临床医生和医学生必备的基本功,也是评价和考核医生基本临床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段学习各器官系统的检查之后,学生应学会融会贯通,综合应用,面对具体病例应能从头到脚全面系统地、井然有序地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基本要求如下: 1.全身体格检查的内容务求全面系统。这是为了搜集尽可能完整的客观资料,起到筛查的作用,也便于完成住院病历规定的各项要求。除此之外。由于体格检查通常是在问诊之后进行的,检查者对于应重点检查的内容已心中有数,因此,重点检查的器官必然更为深入细致,一般来说应该包括器官系统教学中要求的各项内容。这就使每例全身体检不是机械地重复筛查,而是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有所侧重,使检查内容既能涵盖住院病历的要求条目,又能重点深入患病的器官系统。 2.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强调一种合理、规范的逻辑顺序,不仅可最大限度地保证体格检查的效率和速度,而且也可大大减少患者的不适和不必要的体位更动,同时也方便检查者操作。为了检查的方便,某些器官系统,如皮肤、淋巴结、神经系统,采取分段检查,统一记录。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3.遵循上述全身体格检查内容和顺序的基本原则的同时,经过长期训练,允许形成自己的体检习惯。实施中,可酌情对个别检查顺序作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常需从患者背后进行,因此,卧位的患者在坐位检查后胸时可再触诊甲状腺,予以补充。如检查前胸时,为了对发现的肺部体征有及时而全面的了解,也可立即检查后胸部。腹部检查采取视听叩触顺序更好。四肢检查中上肢检查习惯上是由手至肩,而下肢应由近及远进行。 4.体格检查应特别注意原则的灵活性。面对具体病例,如急诊、重症病例,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不能坐起的患者,背部检查只能侧卧进行。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的检查应根据病情需要确定是否检查,如确需检查应特别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5.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总的原则是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由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检查方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 ①以卧位患者为例: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颈部→前、侧胸部(心、肺)→(患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 ②以坐位患者为例:一般情况和生命征→上肢→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患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这样,可以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而在此过程中患者仅有 二、三次体位更动。 6.强调边查边想,正确评价;边问边查,核实补充。对于客观检查结果的正常限度、临床意义,需要医生的学识和经验,有时可能需要重复的检查和核实,才能获得完整而正确的资料。 7.检查过程中与患者的适当交流,不仅可以融洽医患关系,而且可以补充病史资料,如想补充系统回顾的内容,查到哪里,问到哪里,简单几个问题可十分自然而简捷地获取各系统患病的资料;又如健康教育及精神支持也可在检查过程中体现。 8.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一般应尽量在30~4Omin内完成。 9.检查结束时应与患者简单交谈,说明重要发现,患者应注意的事项或下一步的检查计划。但如对体征的意义把握不定,不要随便解释,以免增加患者思想负担或给医疗工作造成紊乱。 二、全身体格检查基本检查项目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1) 准备和清点器械 (2) 自我介绍(说明姓名、职称,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3) 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4) 当受检者在场时洗手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