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战略思考

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战略思考
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战略思考

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战略思考

【摘要】快递业的发展带来了企业运作效率和居民生活便利性的极大提高,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目前,众多的研究比较多的关注我国加入WTO,物流市场全面开放以后,国际快递巨头给国内快递业带来的冲击,以及以中国邮政为代表的国有快递的发展对策,相对忽略了民营快递的发展潜力。在目前快递业竞争主体愈加多样化的趋势中,民营快递企业异军突起,他们运作灵活,更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需求,为政府税收和社会就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也是应对国际快递巨头挑战中国市场的新生力量。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系统分析了民营快递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民营快递自身的特点和优劣势,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快递业;民营企业;发展

【正文】

中国快递行业的竞争现状分析

1.竞争主体多元化

从快递企业的所有制结构讲,既有国有快递,也有外资快递巨头,还有众多发展规模大小不一的民营企业,再加上诸多的合资公司如中日合资的宅配便、中外运敦豪(DHL),国内的快递行业呈现战国纷争的局面。

2.国际快递巨头控制中国远程国际快递市场

四大快递巨头FedEx、DHL、UPS和TNT己经控制了远程国际快递80%的市场份额。而民营快递企业虽然也承揽国际快递业务,但实际上以间接转入的方式仍依赖四大快递巨头的网络渠道。

3.民营快递企业在国内市场表现不凡

目前民营快递企业主要以国内地区性快递业务为主,在同城快递市场份额中民营快递企业占了90%,省际间快递市场份额中民营企业约占50%。

4.沿海及东部地区是竞争的主战场

我国东部地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区域性快递圈,几大东部快递圈又以其扇面辐射作用,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其中代表性的民营快递企业有成立于珠三角的顺丰快递,1993年成立于北京的宅急送和1995年成立于上海的申通快递。

二、对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对手的发展战略分析

1.国际快递巨头的发展战略分析

(1)利用战略联盟带来的资源获取竞争优势。例如DHL通过合作,利用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航班提高航空运力;Fedex在柯达密布全国的彩印店中设立Fedex的服务专柜,增加营业网点。

(2)收购兼并,进军国内市场。如,TNT收购华宇物流公司,Fedex斥资4亿美元购买之前成立的合资公司中大田的50%的股份,走向独资。

(3)硬件设施的大举投入。快递巨头纷纷在沿海投入巨资建立作业运转中心,以及充分应用RFID、运单的智能扫描等各种高科技的物流手段。

可以看出,随着快递巨头们全面进入国内市场,民营快递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而实力雄厚的快递巨头所采用的竞争手段也是民营快递企业短期内无法直接正面抗衡的。

2.国有快递的发展战略分析

(1)中国邮政竞争中合作。EMS在2000年与TNT展开的合作,借助了TNT的全球网络,学习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加强竞争力大有帮助。

(2)中国邮政与航空公司资源重组。国家邮政局与南方航空公司合资成立的中国邮政航空

公司,整合了双方的陆地、空中优势,构建了立体化的网络格局。

(3)业务的开拓与扩展。2003年1月中国邮政成立了中国邮政物流公司,抢占物流市场。而中铁快运也不再仅仅依靠铁路的优势,而是增加了门到门、定时送达等增值服务。

国有快递的优势主要在于由来已久的资源及网络优势,以及植根于民众中的品牌形象。他们的劣势在于多年垄断经营造成的体制上的弊端,以及由此带来的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的落后。根据国际经验,德国邮政和荷兰邮政就是在分别收购了发展中的DHL和TNT之后焕发生机。因此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民营快递与国有快递的合作或合资经营的方式,共同抵御国际巨头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三、对民营快递企业的SWOT分析

1.民营快递的优势

(1)本土优势。民营快递业的成长立足于国内,轻车熟路,比较了解国内顾客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能够比较方便地与客户沟通,更好地适应市场。

(2)体制灵活性。民营企业有着“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能够敏锐地发觉市场信息,捕捉机会,灵活性明显,这是其他类型的快递企业所无可比拟的优势。

(3)后发优势。我国的民营快递企业发展都不足二十年,因此可以借鉴市场先行者的经验教训,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管理理念,跨越他们漫长的道路,直接进入现代快递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2.民营快递的劣势

(1)管理现状。目前多数民营快递采用代理制营业网络或直营/代理混合网络,网络的中央管理普遍较松散,难以维持服务的同质化。

(2)人员素质。由于国内快递行业的经营竞争激烈,利润率低,国内快递行业雇佣的人员知识层次普遍较低,专业的物流人才更是缺乏。

(3)物流、信息的技术水平。缺乏先进的技术,使操作时间过长,降低了货物的周转速度,削弱了市场竞争力。而且由于技术落后会出现邮件丢失现象,还出现投递延误、查询答复不及时等问题,引起客户的不满,严重影响了服务质量。

3.面临的机遇

(1)广阔的行业前景。中国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与GDP的增长比例约为2.93:1,即如果GDP 增长1%,快递市场规模将增长2.93%,按照我国GDP将近10%的增长来看,我国快递业的发展面临很大机遇。

(2)宝贵的时间差。现阶段,国有快递企业面临市场份额的下降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和国际快递巨头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本土化过程都还需要时间,这是民营快递提升实力的短暂机遇。

(3)其他有利条件。我国市场的广阔和多层次为民营快递企业恰当定位,差异化竞争提供可能;流通领域的深化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兴起更离不开专业化的物流配送、物流快递体系作支撑;道路、民航、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为快递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威胁

(1)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一方面,国际快递巨头开始全面进军国内市场,其雄厚的实力对民营快递是不小的威胁。另一方面,国有快递先天积累的实力加上垄断性经营,以及采取的积极改革,提升服务品质对民营快递也是一定的威胁。

(2)不规范的竞争环境。目前一些个体和地下快递企业违规经营、低价竞争,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破坏正规民营快递企业的形象,使其发展受阻。

5.SWOT分析总结

以上对民营快递企业的优势、弱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的描述,用SWOT分析矩阵表示如下:

表1 民营快递企业的SWOT分析矩阵

优势Strength

劣势Weakness

机会Opportunity

SO 依靠优势,利用机会

以国内快递市场为主要发展方向,建立完整的递送系统,提高市场占有率。

WO 利用机会,克服弱点

学习先进管理和技术,改善提高网络系统的运作效率,重视人才,培养开发新市场的能力,把握机会。

威胁Threat

ST 依靠优势,回避威胁

灵活选定目标市场,利用熟悉区位资源,提供优质服务。

WT 克服弱点,回避威胁

努力缩小差距,增强与对手的竞争能力,保持现有运作良好的客户市场。

四、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战略对策

(1)在当前3-5年战略机遇期内实行目标聚集的战略指导思想

目前,国有快递企业面临市场份额的下降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和国际快递巨头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过程都还需要时间,民营快递企业要及时把握短暂的时间差所带来的机遇,发挥自己的灵活优势,立足于细分目标市场,逐渐培养竞争力。

(2)建立企业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合作是实力较弱的民营快递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和抵御国际快递巨头冲击的一条可行之路。具体来讲,众多小而杂的同城快递企业的资源和资本重组,可以避免恶性竞争,创出品牌。城际间的民营快递企业则可以寻求合适的区域性快递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利用其渠道、网络、客户资源,从而降低网络铺设成本,利用规模优势赢得发展。

另外,物流市场开放后,国外的一些中小型快递公司入驻中国。他们国际代理业务比较多,资金状况较好,也极力希望在国内寻找到好的合作伙伴,民营快递与这些公司有着更强的互补性。与他们的合作,民营快递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3)加紧建立长远发展所必备的关键的成功因素(KSF)

完善的物流网络、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先进的物流技术的应用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快递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而这几项也是民营快递的薄弱之处,需要高度重视。

在运营网络方面,民营快递企业目前的业务运作网络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创建配送货物网络时,可以委托可靠开发商,开发具有我国民营快递业的成长之路特点的先进性的快递业

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可靠的业务管理、货物追踪、客户信息系统。运营网络的建设可以先以小范围试运转,不断扩大至区域性和全国性网络。

先进的信息及物流技术,是快递企业的发展关键。民营快递公司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先进的通讯系统、网络GPS (Global Position System)、条形码技术、便捷式数据采集器及与快递服务相关的系统软件,以实现低层次的递送到现代化快递的发展和转变。

快递业员工的素质水平与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和顾客市场的开拓息息相关。必须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投入,努力使员工从品德、仪表到业务操作都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此外还要重视专业的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象IT 技术人才、物流专业运筹和财务管理人才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更是必不可少。

(4)重视商业运作模式的创新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把握更多的渠道将成为企业能否争取更多客户的关键之一。民营企业也可以尝试与便利店以及一些知名的快餐店合作等新型运作模式。在美国和我国台湾省的便利店开展快递业务是很普遍的现象,民营快递企业也应该加紧研究与便利店的合作可行性,争取在快递业务方面结成联盟。在合作初期,出于成本与可行性的考虑,合作的重点应该集中在节庆礼品的快递方面,在站稳市场脚跟后可以向其它方向拓展延伸。

(5)积极争取政府政策的支持

中国快递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问题,有赖于政府部门和快递业者的一致努力。由于传统上国家支持国营的邮政快递作为快递业的龙头企业,对其他民营快递企业是限制的,但根据国外的经验,必须建立以赢利为目的的高效率快递企业,才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在民营快递企业的关键整合期,国家应予以扶持,在促进公平竞争、规范快递行业竞争秩序、以及税收和许可证办理等多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才能使其快速健康成长。

五、展望

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始终伴随着激烈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迫切发展要求,这是民营快递发展的优秀特质。而目前发展比较好的民营快递已经在开拓东南亚、中俄等国际市场,这些企业是未来中国的DHL、中国的UPS希望所在。我们期待看到民营快递企业在未来的物流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葆力.国际快递巨头在中国发展战略分析—兼论国内快递业者的应对策略[D].复旦大学.2004-10-23.

[2] 陈平.民营快运成长之路[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1):4-5.

[3] 张振旺.中国邮政快递市场分析及竞争力研究[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6612719012.html,.2006-09-06.

[4] 刘虎兴,卢勃.快运业如何应对WTO规则[J].技术经济,2004,(6):2.

[5] 董莉.我国快递业如何在竞争中谋求发展[D].大连海事大学,2003.6

[6] 杨锡怀、冷克平.王江.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4.4:133—150.

[7] 广州快递业与便利店擦出火花. 中国商报[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6612719012.html,.2007-3-29

[8] 宅急送网站[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6612719012.html,.

[9] TNT公司网[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6612719012.html,.

[10] 联合包裹公司网站[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6612719012.html,.

[11] 联邦快递公司网站[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6612719012.html,.

[12] 敦豪网站[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6612719012.html,.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与特点及劣势分析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与特点及民营企业劣性分析 民营企业发展与特点 众所周知,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民营企业的崛起和发展。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体经济、家庭经济的出现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的改制到21世纪民营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民营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目前民营企业的户数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数量总和相当,无论从企业数量、注册资本金、产值、市场零售额,还是从税收贡献、吸纳就业数量、出口创汇方面来看,民营企业都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能从偶然成功到必然成功必然有自己的方法。总结之后就是三大升级与五个台阶。“三大升级”是运作指导部分,包括企业家素质升级、专业化管理体系升级、产业化战略升级。 “五个台阶”是理念塑造部分,包括企业化台阶——做活、专业化台 阶——做好、产业化台阶——做强、资本化台阶——做大、国际化——做壮。 在此以管理咨询和企业培训两个行业为例,谈谈其中的“三大升级”中企业家素质升级,以及重点谈谈企业素质升级中的“懂行业”。 成就企业家,靠的是胆略。“胆”在前边,敢赌是前提;“略”在后边,谋划是关键。有略无胆做谋士,有胆无略成赌徒。企业家就是要有赌徒的胆量加上谋士的头脑。而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家是“胆大略小”,我们要做的是“减胆增略”。 企业家素质升级的“减胆增略”有三个部分,即“企业三懂、经营三明和管理三为”,称为“驾驭企业三部曲”。 企业三懂——懂行业、懂系统、懂运作; 经营三明——精明、高明、英明; 管理三为——亲力亲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而治。 驾驭企业的前提是懂企业。中国古贤庄子有篇著名杂文,名为《庖丁解牛》,很能说明“懂”的重要性。该文讲的是古代一国君身边有一厨师很会杀牛,而且能做到“游刃有余”和“踌躇满志”,该国君很欣赏这个厨师,并从中悟出了养生之道。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摘自: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院网站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存在一定数量的民营经济。为了解决国民经济面临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对当时的民营经济采取了许多帮扶措施,如帮助私人资本度过存货滞销、资金周转不灵等难关,适当减轻私营企业税收负担,协商解决劳资矛盾,发动工人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等。这些措施使民营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与1949年相比,在国民经济恢复期结束的1952年,私营工业企业户数增加了21.4%,从业人员数增加了25.1%,总交货值增加了 54.2%;私营商业户增加了6.9%,从业人员数增加了2.2%,零售额增加了18.6%。 然而,随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出(1952年底),民营经济很快地退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舞台,并在20多年的时间里几近灭绝的境地。以“一五”时期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为例(见表1),民营经济的比重与国营集体经济的比重之间呈现出强烈的此消彼涨的变化。到1957年,我国只有一些偏远地区存在9万多个体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营经济重返我国国民经济舞台。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一、恢复时期(1978-1987) 20世纪70年末80年代初,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启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举措,打破了传统的“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农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农村存在的隐性剩余劳动力显性化。在城市,待业青年和社会闲散人员的就业问题以及大量返乡知青的安置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十年“文革”对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短缺现象十分严重,仅凭国营、集体经济的力量已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受到长期压抑的需求。这些因素为民营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

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谈谈对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问题的思考

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谈谈对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问 题的思考 一、对当前国际环境的思考我认为当前国际环境的基本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四点: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局部动荡十分剧烈。2、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但多极与单极的斗争十分激烈。3、国际反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恐怖主义问题仍然严重。(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局部动荡十分剧烈。1、和平与发展是 365000时代的主题20世纪可以说打了一个世纪的战争:有人统计,3650天中,只有23天没有战争。首先是世界范围内的战争:有一战(一战死了2000万);二战(二战死了9000万);苏美冷战;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其次是中国境内的战争: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中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美朝战争;中美越战争;中越战争;中印战争;珍宝岛战争。最终,人人思安、人人思治、人人思和,迎来了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新局面。2、局部动荡十分剧烈。(1)伊拉克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因战争导致的流血和死人依然存在。每天有近100人死伤。2009年1月 50000 14日计,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已死亡422 42211人。现在估计可能有近500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没有下降,而年年在增加。(2)三股恶势力蔓延全球:民族矛盾;阿拉伯国家的民族矛盾和仇恨始终未缓和。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矛盾。(3)宗教问题;恐怖暴力活动。(4)还有:伊朗的核问题非常尖锐。朝鲜核实验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老

的安全威胁不断,新的安全威胁又上升。(5)如洗钱、非法移民、难民、诈骗银行、种族冲突、海盗、粮食和能源短缺、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转基因食品、毒品走私、金融危机、电脑病毒、债务危机等问题。贫富差距加大。(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但多极与单极的斗争十分激烈。1、世界多极化趁势十分明显。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美国一极;欧盟一极;俄罗斯一极;阿拉伯国家一极;非洲一极;中国一极。几股政治势力,互相制衡,互相制约,相互排斥,互相依存。2、多极与单极的斗争有十分激烈。这主要是美国单极超强与多极的矛盾:美国搞单边主义,搞先发制人战略,军事主宰,经济掠夺,霸权主义,引起世界范围内的不满。如撇开联合国,自己说了算,打了一系列的战争——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三)国际反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恐怖主义问题仍然严重。1、沉重打击了国际恐怖主义势力。(1)摧毁了两个恐怖主义基地——阿富汗、伊拉克。(2)各国高度重视反恐——各国领导人达成共识。成立了国际反恐怖主义组织机构。2、恐怖主义问题还是很严重。(1)、恐怖范围全球化(2)、恐怖目的政治化(3)、恐怖手段科技化(4)、恐怖方式残酷化——牺牲我一个,幸福一家人。(5)、恐怖目标多样化 二、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思考当前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是:1、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美国虽然和我国并不接壤,其本土也与我国相隔万里,然而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未来的走向面临的最强烈挑战依然来自美国。2、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威胁3、印度对我国安

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企业常见发展问题及解决思路

(发展战略)中国企业常见发展问题及解决思路

近些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是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处于经济成长期的中国经济背后是大批处于成长期的中国企业,这些企业的快速成长保证了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成长期中国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主要表现为销售增长快),主要原因是经济大环境好(外部机会大或生意机会多)和企业自身运营的努力。从财务角度上来见,成长期中国企业的财务成本较低,现金流量增长较快,利润情况越来越好。 不过,正是成长迅速,成长期中国企业似乎把大多数精力放于解决已发生的问题上,对是否发展、向何处发展、如何发展等却或多或少存于壹些疑惑。这种疑惑如果旷日持久,就会贻误企业发展的大好时机,错失持续成长的大好局面。下面,结合成长期中国企业常见的四大类发展问题来探讨相应的解决思路。 1.不思进取 1.1典型特点 企业经过若干年艰苦创业后,成长为壹家颇具实力的、有壹定财富积累的企业。由于创业阶段的运营努力,企业业务增长速度较快,且处于盈利较高的发展阶段,因此,获取商业利益比较容易,也相对处于市场的优势地位,遗憾的是有些企业自然不自然涌现自满情绪,极易形成不思进取的局面。 有些私营企业主于感到竞争越来越大、利润趋于平均化之后,收盘不干或者维持现状的倾向较大,于此不进行探讨。此处着力较多的是员工的不思进取,特别是于处于市场领先之后,往往会因为优势而萌发的自高自大。 1.2壹般对策 ①欢迎竞争。和竞争对手共同培育市场,共同发展,共同制定市场规则,以竞争促进发展。成长期企业所处的市场壹般也是快速成长的行业,因此,扩大市场容量,培育市场是市场领先企业的重要任务,而规范竞争则是行业所有参和者的壹致任务。排斥竞争最终会被证明是

(发展战略)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企业的发展道路

1、成思危,第15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的讲话,2006年11月4-6日。 2、马振奎,《创新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中国商贸》2009年19卷 3、王学平,《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产经前沿》2007年第12期 4、刘瑞霞,《加入WTO与我国企业发展对策思考》,《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第4 期。 5、潘占杰,冯伟,《中国企业发展八大战略》,《新经济导刊》2006年第2卷 6、臧永革,《网络经济与中国企业发展》,《冶金自动化》2008年S1。 7、可卫,《跨国企业发展的新格局与新趋势》,《中外企业家》2004年12卷。 第一、中国企业的管理离不开中国的国情,也离不开行业的特色,更离不开企业原有的文化和几个方面的基础。所以,照搬外国的东西是不大可能搞好中国的企业的,中国的企业需要认真的吸收和学习国外的经验,同时更应该很好的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把实践经验上升成为理论,指导我们自己的管理实践。 第二、把中国企业的实践经验认真的进行案例研究,把它上升到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这个工作有一些企业家做了,但是总体来说没有这样做。从国外来看,国外的一些新的企业管理理论,也都是从大量的实践里面提炼出来的,比如说公司再造,或者是业务流程再造,这些就是美国的教授调查了大量的企业,通过思考然后得出来的。 第三、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主要的特点有四个,第一个是以金融为核心,第二个是以知识为基础,第三个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第四个是以跨国公司为载体。首先应该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制定我们企业发展的战略,就是说以金融为核心,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大趋势,为了迎接这个大趋势我们去否定他、忽视他都是不对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也要看到消极方面的影响,尽可能趋利避害,使我们企业更好的发展。 ——成思危,第15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的讲话,2006年11月4-6日。 在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我国确立了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现在世界各国都在搞创新,实施创新工程。现实社会中竞争如此激烈,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不搞创新是没有出路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不搞创新就没有竞争优势,就会被不可阻挠的快速发展的社会所丢弃。很多大中型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关键性问题。都在大量投入资金来搞研发,投入大量资金来挖掘各种科技人才。国家要发展离不开企业,企业要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凸显在企业的面前,已成为企业生产发展的命运所在。面对迅猛发展与瞬息万变的国际和国内市场,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更好地维护企业的利益格局,才能巍然屹立在世界之林,民族之麟。 企业创新的意义 企业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成员,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承担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完成这样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靠的是创新。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上看,创新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生产要素集成系统,以谋求最佳的系统综合效应给企业经济带来最佳的利益。对于企业来说,要全方位地、系统地、持续不断地去进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浅谈——民营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民营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工作系班级:人管0933班学号:0921053319姓名:林姣姣 【摘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民营经济刚刚开始发展,而今它已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迅速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企业,规模小却数量多、市场行为直接、信息回馈及时、产品调整迅速,这是最突出特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尽管已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创业奇迹,但在自身管理机制及经济运 转等方面仍然存在非常突出的问题,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民营企业管理战略 我国民营企业在30年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其中有像联想集团、海尔集团等产值数百亿的大型民营企业,也有一大批迅速崛起分布于各行各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社会经济中表现活跃,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提升,其优势日趋明显,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区,民营企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60%,民营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显示出巨大的活力。民营企业在最近几年成为国家发展主力军,但是民营企业在管理之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民营企业从1978年开始逐步发展起来,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程。首先是80年代个体经济的发展;到8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允许雇工8人以上的企业为私营经济,并将私营经济作为国有经济的补充。1997年党的十五大要求完善所有制结构,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得以明确。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则无疑会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客观地说,民营企业的发展正从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转变,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目前,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差不

私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 践 教 学 报 告 实践报告题目私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关系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指导教师 系别/班级 姓名(学号) 合肥学院思政部制 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私营企业主阶层也日益成为社会结构的重要部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大多学者是将私营

企业主阶层作为对象进行“本体论”层面的分析,他们立足于私营企业主行为本身,探讨这个阶层的政治属性、政治参与的意义与限度、政治参与心态、参政方式、政治参与等问题,极少数研究从“方法论”这个层面出发,探讨私营企业主阶层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改革开放之后,私营企业主阶层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扩大,都深嵌于社会结构变迁的宏大背景之中。因而,加强“方法论”上的审视,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为“透镜”,分析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阶段特点和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毫无疑问,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是私营经济发展、私营企业主阶层壮大和国家权力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政治整合的视角出发,通过历史的方法分析执政党对私营企业主阶层整合政策的变化,从中窥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路的转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推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民营企业境外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比重大幅上升,已逐步成为“走出去”的一支生力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格局的逐步调整,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将日益加快。因此,如何营造良好的环境,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是我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选择。 但当前民营企业“走出去”还存在着一些困难,主要有:一是审批难、周期长,制约“走出去”步伐。政府有关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存在着审批周期长、审批难度大、审批过程烦的问题突出。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需经发改部门和商务部门审批,特别是超亿美元的重大投资项

浅谈中国周边安全问题

浅谈中国周边安全问题 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我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状况,我国周边安全问题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我国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动荡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当前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东缓”、“西安”、“南乱”、“北稳”之势。 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

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2、美国“重返”亚太 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东亚和中亚地区都将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这在客观上也势必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同时,为了控制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美国也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既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也对中国形成钳制。中美之间尽管在经济合作领域日益密切,政治对话也不断加强,但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决不会改变对中国的防范立场。美国的战略非常注重前瞻性,不是考虑三五年的事情,而是预谋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完全放心,军事上的未雨绸缪是应有之义。在此情况下,中美之间在东北亚、东海和南海以及中亚地区的“战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命题。现代化,主要是指世界自产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即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引起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以及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相应的深刻变革的历史过程。这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社会大生产的一般规则、管理方法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遵循的,就是说搞现代化,必须借鉴和吸收世界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但是,由于所处的时代,各国的历史、文化基础、国情条件和内外环境的不同,各国现代化的方式和进程肯定会呈现出多模式的特点。中国的现代化,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从中国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看不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原则区别,照搬硬套别国现代化的模式和经验,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我国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它肩负着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又要同时追赶世界新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双重任务。邓小平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这是在深刻分析我国现实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和形成的。最早是1979年12月,邓小平在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中提出,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十三大进一步概括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十四大规定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方针与政策。可见,“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有一个形成过程。 第一步战略目标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经过将近九年的努力,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两年完成了翻一番的任务,基本实现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目标。 第二步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到2000年,人口控制到13亿以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步战略目标是中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到下一个世纪中叶,再翻两番,15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人均4 000美元,那时就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了。 “三步走”的战略体现了我们党和邓小平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理解,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方面,它是革命胆略与实事求是精神的统一。三步走发展战略从战略指导思想的高度解决了我国经济建设中长期存在的急于求成的问题。第一步目标解决温饱,为我国现代化确定了切实的起点;第二步目标实现小康,找准了从温饱到现代化这个较长过程的中间阶段;最后要达到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过程将历时大约一百年。这样的部署充分考虑了中国国情以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确定的目标既积极可靠,又留有余地,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它是发展国民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的统一。以往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比较注重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产值,对改善人民生活有所忽略。三步走发展战略既注重经济发展,又兼顾人民生活,特别是确立了从“温饱”过渡到“小康”最终达到“富裕”的目标序列,使人民每前进一步都能看到和得到实惠,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前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从1979年到200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由0.40382万亿元增加到20.94万亿元。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国家发展经济和抵御各种风险的物质技术基础

企业战略管理浅论

2009.03 63 何谓企业的战略管理,它的重要性何在?中国的 企业直到目前仍然忽视或不能正确恰当地认识和把握这个问题。一些企业家认为战略管理就是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而他们编制出来的东西往往脱离现实,没有任何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最终沦为一个仅为向政府汇报的美妙的梦想。一些企业家认为战略管理就是企业具体运营的战术,这也失之片面。一些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了战略管理的重要之处,提出在推动企业发展上规划先行,战略先行,并且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使企业发展与时俱进,但这也只是抓住了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已。通过在中央党校系统学习经济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权势经济学说等前沿的专业知识,以及自己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的一些实践、思考和感悟,使我认识到企业发展必须极其重视战略管理,而企业的战略管理必须延伸到产业及主营业务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团队及执行力管理、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等重要方面,才能有效指引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正如小阿瑟·A·汤姆森在其著作《战略管理》中 所描述的,制定、实施和执行战略管理的任务是公司管理的核心与灵魂所在。公司战略是公司管理层所制定的策略计划,包括一系列的竞争性活动和业务方法的组合,管理者以此来吸引客户,成功地参与竞争,并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他把战略管理定性为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提出“制定公司的战略愿景,建立目标体系,制定战略,战略的实施和执行,评价业绩、监测新的发展情况、采取矫正性调整措施”等五项任务。我不完全同意他的理论,原因是这些理论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和收效还远远不够。小阿瑟只阐述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方法,而未从本质上解决战略管理的前瞻性问题。 我个人认为,企业战略管理尤其是中国国有大中 型企业、企业集团的战略管理,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明确企业发展的战略体系、目标体系,研究适合企业主导产业、主营业务发展的具体战略或阶段性商业模式,调动整个组织、团队和员工的积极性,有效控制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及时化解企业发展中面管理创新 Management innovation 企业战略管理浅论 文/赵颉642009.03 临或凸现的重大危机,推动企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许多聪明人,脑子里往往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事实;但是,他们却很少有自己的主意。 对中国民营企业的祝愿与期盼 小——是成长的开始,它只有未来。小是胚胎,小是种子,小是原生力,只是你要懂得如何释放它… 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交流重点—— 一个主题:“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创业之路”。 三个问题:我们的生存空间究竟有多大? 我们的发展空间究竟有多大? 我们的对策。 1.我们的生存空间究竟有多大? 背景链接: 世界三大经济体小企业之现状; 中国小企业之现状。 1.1 小企业发展之现状 俯瞰全球三大经济体,美国2200多万个,雇用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创造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96年出口额达18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30%。日本约有650万家中小企业,约占企业总数99%。职工人数4200多万,约占全国职工总数的78%。德国中小企业278万多家(500人以下为中型、50人以内为小型),占全德企业总数99%以上,上交国家营业税占企业上交营业税的47%,就业人数站全国就业人数的68%。德国农林渔等国民经济部门,根本就没有大型企业。 1.1.1 扶持中小企业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国策 A、各国从行政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移,中小企业船小好掉头,是市场经济的先锋; B、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向以消费为导向的经济转移,中小型企业在满足基础人群的消费中起主导作用; C、经济全球化,中小企业扮演着保持多元化的角色; D、传统的男性社会将向男女平等的社会转化,女性创业者会越来越多; E、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多、国家投入少,对稳定社会、缩小贫富差距贡献大。 1.1.2 各国扶持办法大致相同 A、国家立法、政策倾斜,明文规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B、成立专门机构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如美国于1953成立小企业管理局,该局曾制定1998-2002财政年度“五年计划”,提出了帮助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计划和目标; C、国家拨出专款对中小企业进行专业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如德国每年提供5亿马克资金支持它们的科研和技术革新活动); D、对中小企业创业和发展提供优惠贷款和信贷的机会。 1.2 中小企业的“国际标准”界定 国际上对中小企业的标准界定为“2、3、4”,即员工在2000人以下、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企业资产在4亿元以下。据此,我国的大企业仅1800余家,99%以上为中小企业。它们创造了过半的GDP,提供了70%以上的就业岗位,并连续5年对出口的贡献率在60%以上。而小企业(参照德国的标准)一般为5 0人以下。

中国企业发展八大战略

为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日前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英国剑桥大学中国发展信托基金于近期共同主办了第一期中国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资委及中远集团等15户大型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剑桥大学为主的着名教授和近40位世界商界领袖围绕全球商业革命对企业领导者素质的挑战、全球化与公司治理、并购重组与产业发展新趋势、科技进步与企业研发、企业管理新趋势、可持续发展与能源、环境和平以及全球化与风险管理、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等。学员们在进行了50多次认真研讨后,初步形成了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战略思考。 树立强烈的全球化意识 当前全球化已渗透到各个方面,不仅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更加全球化,而且制度、规则、环境和观念等也越来越全球化。与戴克、西门子、BP、英美资源、米其林、西班牙电信等国际知名的大公司相比,我们的企业在战略规划、经营规模、公司治理、开发创新、企业管理、社会责任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相当的差距。如何适应全球化的新形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都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现在世界非常关注“中国因素”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各个方面的作用,再加上印度、巴西、俄罗斯几个国家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世界格局和发展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平与发展虽然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但矛盾冲突会不断,欧美模式不断遇到挑战,国际社会将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中国改革发展也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对于中国还有一个更为严峻的现实,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以廉价劳动力保持长久竞争优势,中国更不例外。以西班牙的发展为例,25年前它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发达国家实行了产业转移,但随着加入欧盟和全球化日益深入,这种优势逐渐失去,迫使他们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转换。中国发展进程中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今天繁荣明天就可能是衰落。 面对这种新形势,要缩小与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差距,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要学会并善于用世界眼光观察现实,用全球意识思考问题,用战略思维谋划未来。 加快国内产业升级 当今全球化源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和转型国家的改革特别是前苏联解体。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通过集中产业优势,发展核心业务,扩展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逐步在全球形成了寡头垄断,即“系统集成者”,这些大公司分别控制着全球50%~90%的市场份额。这些系统集成者还产生了“瀑布效应”,并使得一些国家的产业政策在相当程度上演变成了大公司政策。因此,我们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应对: 政府有关部门应重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整合与聚集,特别是“系统集成者”和“瀑布效应”的

浅谈当前温州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浅谈当前温州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王汉军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经过市场洗礼后的一批民营企业,累积了巨大的财富和市场能量,成为市场上举足轻重的企业,如联想、新希望、奥康、正泰等企业都是民营经济的杰出代表。据资料统计显示,民营经济已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5%,中国经济增量的70%—80%来自民营经济。浙江省民营企业总量达到了68.4万户,注册资金总额达到1.9万亿元,成为浙江省内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温州一直被视为中国创业活力和激情最强的地方,是中国的实业聚集地,从皮革、眼镜、鞋服、电器、阀门、打火机等行业兴起,后来被誉为“中国低压电器之都”、“中国鞋都”、“中国纽扣之都”。 1978年至2000年,温州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5.6%,比全国的9.5%高出6.1个百分点,比浙江省的13.2%高出2.4个百分点。然而,从90年代末开始,温州经济已经开始出现增长缓慢,在浙江的增长中已不再具有领先的地位。2003年温州市虽然经济增幅为14.4%,但这个增幅在浙江11个地级市中仅排列第九位。今天的温州,处在一个非进即退的抉择关口,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着多重考验和困境 近几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温州不少企业在发展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感受到了发展的“制约之痛”,体会到了“成长的烦恼”。由于多种因素,当前温州企业面临着资金成本、人民币升值、环境成本、土地资本、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困境。据统计,今年温州仅劳动力成本一项就上升15%—20%之多。使企业进入“高成本时代”,企业出现市场疲软、资金困难、人才难留、企业难管的现象。 在这一系列问题出现的时候,充分暴露出民营企业在发展中自身

中国民营企业的六大成长模式

中国民营企业的六大成长模式 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千差万别,但揭开现象可见一些成长中的共性问题。作为社会转型大环境下成长着的经营组织,他们都曾经、正在或将要面对同类的问题。因此,研究探讨这些问题,将会对民营企业的成长有所启示,对民营企业家有所启发。 应该说,由于环境的不同、创业者个性能力的差异以及际遇的迥异,民营企业的成长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确有不少共性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构成了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我们根据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化特征和产业战略的发展特征,将民营企业的成长模式归纳为以下六类: 模式一:核心聚变模式 所谓核心聚变模式,就是核心资本的几何扩张。该模式的特征是: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往往是由一个核心的人群创造的,核心成员大多是家族成员或者加上少数朋友。在核心人群完成了原始积累之后,企业的成长如核反应堆的聚变过程一样,通过各类资本运营手段使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张,而企业的产业战略往往是多元化为基本原则的产业整合之路。该模式的主要代表者有崛起于南国边陲深圳的华为集团和东北的东方集团。 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带了几个兄弟就创业了,其原始资本积

累靠的是电话机买卖和客户资源的经营,通过核心技术的培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集团。可以说,以技术领先为主要手段、以目标市场经营为基础的模式构成了华为成长的标志性特征。 长期稳居《福布斯》中国富翁排行榜并早已蜚声国内外的民营企业巨头东方集团则是核心聚变模式的原创典型。起家于建筑工程的东方集团董事长张宏伟是一个不一般的包工头。在通过承包建筑工程获得大量原始积累资金的基础上,张宏伟凭借超常的企业经营理念认识完全靠一己的资本难成大业,于是开始寻求更多资本伙伴的合作;同时,他又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认识到仅仅靠制造业和建筑业的自然积累是难以实现企业的迅速成长,他根据国外大型企业的成长经验提出,只有大规模的资本运营才能实现企业的超常规发展。于是乎,在立足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基础上,控股保险公司和锦州港、参股民生银行、开辟家居建材零售行业,演绎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游戏,成为民营企业中的金融资本巨头和资本高手。 许多民营企业都是资本聚变模式的代表者,如四川的新希望集团等。坚持这种模式的企业成长速度普遍偏快、规模比较大,但却是历史条件的产物,资本积累阶段与创业者的个人环境和意识密切相关,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对资金链条的坚固性要求比较高,经营风险也比较大,需要高超的资金运筹能

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比较优势及发展策略

摘要:开展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更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主要分析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比较优势并对此提出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策略选择进行了研究。关键词: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比较优势;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f7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026-02 目前,中国约有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占出口的60%。然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面临许多难题:规模较小、产品结构单一、品牌形象较弱、资金缺乏等导致其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更为不易。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成功率和利润率均低于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但这些劣势一般是动态的、暂时的,中小企业既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要充分利用与大企业相比较的优势,尤其是随着专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及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小企业的各种优势得到了更充分地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随之进一步增强,成为最富活力的经济群体。一、中小企业展跨国经营的比较优势(一)产权优势国有资产流失是中国当今经济领域内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国有企业的海外经营状况也很不理想。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分析,境外国有企业盈利、持平和亏损的各占1/3。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国有资产委托—代理机制问题没有解决好,造成国有资产的海外流失。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的产权要明晰得多,经营者的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保证了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有利于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顺利进行。(二)技术优势与中小企业相比,大型企业的技术优势当然更明显,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一些特点也具有对外投资的技术优势: 1.小规模技术优势。在中国,中小企业在家电、纺织、轻工、电讯设备制造等产业的小批量制造技术和多功能的机器设备就较为适合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需要。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相比,中国中小企业具有适应当地条件的技术和成熟的工艺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在技术上完全有能力在国际市场独辟蹊径,避开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逐步形成和发展有自己特色的跨国经营。 2.技术创新优势。相比大型企业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部门进行技术创新的模式而言,中小企业更能迅速地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中小企业能根据项目的需要,集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开发周期短、见效快的技术,较快地获得经济效益。中小企业对市场具有很强的技术判断能力,能够判断出现有知识技术中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部分,并迅速加以应用,投放到市场。目前,由于所有制的原因,中小企业多数属于私有制成分,正由于私有制在激励机制上具有的优势,使许多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灵活性的特点,敢于大胆尝试新技术,并在某些领域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与技术密集性企业,据统计,21世纪的一些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如个人电脑、光扫描器等都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目前,中国66%的发明专利、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必然会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大力发展。 3.管理优势。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实施科学的决策管理是对外投资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一,经营灵活。中小企业能够灵活地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做出进入或退出的选择。大企业往往倾向于规模经济,进入新的市场后都要大量投资,以期达到最佳规模,获得更多的收益,但这也束缚了大企业的手脚,当市场发生变化收益下降甚至出现亏损时,大企业则很难退出市场,否则将面临前期投入的巨大损失。而中小企业规模小,进退市场的成本与大企业相比要小得多,当发现有的市场有利可图时,就快速进入;当所处的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生存困难时,就迅速退出该市场;另外,中小企业资金投入少,企业规模小,管理人员少,市场进退成本低,能更多地接触客户,更快地反应市场,具有大型跨国公司无可比拟的优势;第二,决策高效。大企业决策所需的信息往往要层层传递,这样容易导致信息失真。中小企业内部的环节相对较少,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占得竞争的先机。 4.产品优势。大型企业大规模生产产品的产能决定了它们有自己特定的产品市场,中小企业的小规模生产能力也决定了其自身独特的市场占有优势。中小企业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一般而言,大型企业适宜于大批量产品的生产,而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有限,实力较弱,它往往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

浅谈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浅谈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领导人都对中国的现代化战略作了设想和探索,本文试就几代领导人的现代化战略思想做简单概述和分析,揭示新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的发展过程和内在联系。 [关键词]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现代化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几代领导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都提出过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想,并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以毛泽东为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于1956年,1964年和1975年先后三次制定和规划了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宏伟蓝图。建国初期,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工业基础极其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历史的教训使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没有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就没有人民的幸福,也不利于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巩固。所以毛泽东等人非常重视中国的工业化,把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1952年毛泽东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地提出了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 1954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我国人民应当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周恩来在这次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在我国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宏伟目标。这是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最初构想。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基本精神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1964年月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又根据毛泽东的思想,向全国人民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我党关于四个现代化概念的最完整的表述。报告还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一步,用1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力争在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1975年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再次向全国人民重申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战略步骤。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民营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后民营企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研究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从有到无,克服了先天不足和发展基础薄弱的缺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实践证明,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现有阶段汇集民间资本、促进就业、加快城镇化脚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拉动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力量。 但是民营经济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一系列的体制和制度上的阻碍,这是民营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得重要推动力量

2.民营经济产业的分布趋势 业,特别是高附加值农业和采掘业转移的倾向,但还未形成气候。第二产业中的民营经济成分增长速度虽不算低,但比重有所下降。这是由于中国经济从低收入迅速转向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以及民营企业本身发展水平不高决定的。 第三产业中的民营经济发展速度仍然不高,注册资本金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但投资人数和雇工人数所占比重则有所上升。 因此民营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民营经济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不仅立足国内,而且已经走出国门。 民营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融资困难是目前影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失衡。目前我国民营经济过度依赖间接融资。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股票或者债券市场筹集资金。二是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大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主要服务于大企业。地方小银行数量少,存贷业务比例也比较低。三是融资成本过高,当前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无论通过贷款还是民间借贷融资,都要付出过高的成本,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沉重负担。 财税政策有差异,税费负担过重 一是税种过多税率过高,导致企业负担过重。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3%降到25%,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营企业的税负,但企业所得税只是企业税费负担的一部分,中小企业的另一个税负是增值税,企业需要缴纳17%的增值税.02这对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来说,其获取的利润根本抵不了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依然偏高。同时小企业大都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范畴,这导致一些小企业的实际税负高于一般纳税外费用支出税人。二是收费名目繁多,比较大,诸如城建费、教育附加费、防洪工程费、绿化费、环保费等,不胜枚举。据调查,有的民营企业每天要对付各种检查、摊派、罚款等事项,实际支出费用很多,而且收费缺乏明晰标准,随意性很大,民营企业的创业积极性受到打击。 政策支持不够,发展环境仍不够宽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