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风景区

黄山风景区
黄山风景区

黄山风景区规划

李丽

摘要:风景区好的规划能让风景区得到好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分区规划、游览规划和建筑规划上分析黄山风景区的规划。分区规划将黄山风景区分为资源核心保护区、资源低强度利用区、资源高强度利用区、社区协调区共四大类;科学合理的游览规划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观赏黄山的美景;建筑规划使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协调发展。

关键词:黄山风景区分区规划游览规划建筑规划

一、黄山风景区的概况

黄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面积154平方公里,是1982年我国正式批准建立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90年12月,黄山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的资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以峰林地貌主要特征的地质资源、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和以黄山画派为代表的文化资源最为珍贵,也最能体现世界遗产地的资源价值。黄山呈现典型的花岗岩峰林地貌,有名的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为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并以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此外神奇的冬景、壮美的日出、独特的“黄山文化”,也让游客流连忘返。[1]

二、黄山风景区的分区规划

1988年黄山风景区通过第一轮总体规划,包括保护区、景区、分级保护区和功能分区四大分区类型。黄山风景名胜区共分为6 个景区、5 个保护区。6个景区分别为: 温泉景区、玉屏楼景区、北海景区、云谷寺景区、松谷庵景区和钓桥庵景区。5 个保护区分别为浮溪、箬箸、洋湖、福固寺和乌泥关, 分布于各景区的外围。在这里, 景区强调旅游开发的功能, 保护区强调资源保护的功能。从空间分布看, 景区和保护区的总和构成了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的用地布局结构。

从前面分区的关系可知, 黄山风景名胜区多种类型的分区共存, 相辅相成。布局层面的分区属于空间战略规划, 对保护和利用起到总体指导作用; 分级保护分区则属于具体实施规划, 对保护和利用起到直接约束和指导作用; 功能分区则更接近专项规划,主要是对利用的详细规定和控制。这样使规划实施者不仅在大方向上得到指导, 而且在具体工作中得到指导和约束。[2]

但也有很多的缺点,比如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截然分开, 各自的管理措施之间缺乏相互呼应, 缺乏系统性、分级保护分区的一级保护区保护对象范围过于狭隘,分级保护分区的二级保护区管理措施过于笼统,不具可操作性、功能分区的游览区( 景区) 管理措施未体现游客体验多样,,分级保护分区和功能分区均未考虑与周边社区的关系等等。

针对这些不足,2006年黄山风景区进行了第二次总体规划,此次规划针对第一次规划的不足做了调整。将规划分区分为资源核心保护区、资源低强度利用区、资源高强度利用区、社区协调区共四大类。资源核心保护区是指资源特殊、价值高, 同时对人类活动和设施建设敏感的区域。本区执行最严格的资源保护措施,除允许一定程度的资源管理、特殊科学研究活动外,禁止其他任何形式的人类活动和设施建设。资源核心保护区根据资源受人类干扰程度, 又分为资源弱干扰区和资源干扰区两类。资源低强度利用区是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 允许较低强度

的资源利用, 主要为旅游活动。资源低强度利用区根据游憩活动类型, 又分为生态探险区、宿营点、步行观光区共3类。资源高强度利用区是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 允许较高强度的资源利用, 包括游憩活动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资源高强度利用区根据设施类型分为机动车观光区、索道建设区、服务区共 3 类。社区协调区为保留的居民建设用地, 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允许较高强度的资源利用, 包括社区居民居住生活、一定程度的旅游活动和设施建设。

从新的分区可以看出:(1) 将保护与利用统一在同一个空间内统筹考虑, 突出了保护和利用的管理政策的相互呼应和系统性; (2) 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特征对用地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并落实相应的保护措施; (3) 根据不同的旅游方式对用地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并落实相应的设施建设管理措施和游客管理措施;

(4) 根据社区资源价值和区位的不同, 对社区及其生活生产用地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并落实相应的社区发展和管理措施。[3]

三、黄山风景区的游览规划

风景区游赏系统是由观景点(含休息点等)、游览线组成的网络系统。只有科学的游赏系统才能充分展现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满足游客的需求。为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要求旅游景区具有较好的游赏系统。游赏系统是旅游规划和实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旅游游赏系统可充分展现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4] 黄山风景区一天的游览路线:慈光阁—玉屏站—好汉坡—玉屏楼(迎客松)—好汉坡岔路口—莲花峰—百步云梯—鳌鱼洞或一线天—鳌鱼峰—海心亭—光明顶—飞来石—排云亭—西海饭店—团结松—北海景区—梦笔生花—黑虎松—始信峰景区—黑虎松—云谷寺。从这一天的游览路线来看,黄山最有名的景点都安排在内,著名的奇松怪石都有,像迎客松、梦笔生花、团结松等等,即使是一天的游览时间也能大饱眼福,这便是游赏系统的合理性,游览规划的成功之处便在于此。

四、黄山风景区的建筑规划

每一个风景区都会有适量的建筑以供游人的休憩、游玩,但作为山岳景观来说,建筑太多便会喧宾夺主、适得其反,还会给风景区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适量适当的建筑才能相得益彰。黄山风景区的建筑规划正是利用整合的思想,在自然允许的范围内,让游客更好地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黄山风景区在建筑规划上,按照规划要求,尽量减少山上建筑物的数量,对建筑物进行拆迁或者缩减改造,以期达到和自然风景相和谐的标准。把能移到山下的一切设施都尽量移到山下,尽可能地让游客观赏一座原生态的黄山。最终实现游客在黄山景区“山上游、山下住”的目标,做到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协调发展。这便是整合的思想,它让黄山风景区的建筑既传统,又现代,因为它不但反映了中国道家哲学对事物的认识,又体现了当今复杂性科学中的许多观点;它让黄山风景区的建筑既有徽州的古韵又不失21世纪的现代新异。黄山的南大门便是很好的例证。

南大门体现了黄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品级与地位,标志性强;结合了地形、地貌和历史文脉,体现并突出了“场所精神”;表达了黄山文化中的深厚内涵和地方特色,同时体现了时代气息;实施的可操作性,考虑了经济、技术、功能等方面的可行性。[5]

五、结语

黄山的规划走在时代的前沿,保持国际国内的一流水平,它让黄山在保护资源的同时做到了发展,让黄山在被游览的同时带走了徽州文化,让黄山真正成为

“世界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方巍.科学规划引领保护和发展—探析黄山风景区规划与资源保护[J].Special专题·纵深.2009,40-43.

[2]庄优波.杨锐.黄山风景区分区规划研究.中国园林[J].2006,32-36.

[3]庄优波.杨锐.黄山风景区分区规划研究.中国园林[J].2006,32-36.

[4]王占利.王克柱.文庆等.风景区游赏系统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274-10275,10293.

[5]卢强. 复杂之整合_黄山风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与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3..

07园林(2)班

李丽 20709022011

黄山市旅游公路网发展规划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规划目标、原则、内容 第二节规划期限 第三节主要结论 第二章公路网现状及综合评价 第一节社会经济状况 第二节交通运输现状 第三节公路网现状综合评价 第三章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预测 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第二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第四章公路交通需求预测 第一节交通生成预测 第二节交通需求预测结果 第五章公路网布局规划 第一节公路网方案设计原则和目标 第二节公路网规模预测 第三节公路网节点研究

第四节公路网布局规划 第六章公路网规划分期实施 第一节投资估算 第二节实施序列安排原则 第三节实施序列安排 第七章公路网规划的综合评价 第一节公路网规划技术评价 第二节公路网规划社会评价 第三节公路网规划环境评价 第八章实施公路网规划的对策与措施附图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规划目标、原则、内容第二节.规划期限 第三节.主要结论

第一章概述 1.1规划目标、原则、内容 1.1.1规划目标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支撑快运、功能层次明确、客货集散方便、服务专业化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使旅游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得到统筹发展,最终实现黄山市从单一观光区域性目的地到多功能多样化的综合型终站式国际旅游目的地的转变。 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的目标。在对外交通方面大力发展区际快速公路交通,提高黄山的可进入性;区内,在当前已形成的公路骨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区内景区与中心城市间、景区间路网建设,提高黄山内部景区的通达性。 安全、方便、快捷、舒适的目标。在“通”的基础上,面向不断变化和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交通服务需求,以提高旅游公路服务质量为目标,加强公路硬件设施建设和公路运营管理,提高公路服务水平,为到黄山旅游的游客提供安全、便捷和舒适的旅游公路服务,降低游客进入黄山和在黄山境内旅游在金钱、时间和精力方面的花费,也即降低游客的旅游交通综合成本。 1.1.2规划原则 满足需求,适度超前原则。交通路网的改造提升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一旦建成,其容量很少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而旅游需求的发展则较为迅速,因而旅游公路硬件建设应根据旅游发展需要来预测未来的交通需要,在路网的容量设计上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原则。公路网规划应有长远战略思想,应与城市总

描写黄山风景的作文精选10篇

描写黄山风景的作文精选10篇 描写黄山风景的作文精选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黄山风景的作文精选,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黄山风景的作文精选1“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对黄山极高的评价使它名声大震,而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又吸引着无数游客。暑假里八月初,我和爸妈就去看看黄山是否名副其实。 到黄山的那一天,雾很浓。二十六公里的全程,第一段上山路我们坐缆车。 缆车运行很快。在雾里穿梭了一段时间,总算云开雾散,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峰,近实远虚,大片的鲜绿点缀其中,缭绕着一层层薄薄的雾气,山底下绿树成荫,赏心悦目,就如同一张张极其大气自然的明信片。机器所发出的嗡嗡声,也似乎和我们一起赞叹着黄山的绝妙风

景。 缆车到站了。到站后的那几公里路是必须步行的。爬山的确是个体力活!一开始那较平坦的路我们走的还很轻松,行人也有说有笑的在前进。可越往上走,路越陡,身旁就是望不到边儿的深山老林,忽高忽低的台阶大大消耗了我们的体力,刚才还谈笑风生的人群安静下来。看着那些大喊口号健步如飞的导游们,心中充满羡慕。终于,在相互的扶持,大家翻过了三个大大小小的山峰,爬上了光明顶。 光明顶上的风景无限好。那些远处的山峰若有若无,只留下淡淡的轮廓,带着朦胧的美感。可是离最终目标迎客松还有一大段距离,在休息片刻后,我们又上路了。 这一段路又比上一段陡峭很多,我们身旁不再是深山老林而是深不可测的悬崖峭壁,甚至还有只能容一人擦身而过的、开凿在两块巨石中间的羊肠小道,置身其中总有总有种将被挤扁的压迫感。还好有那些千姿百态奇形怪状的怪石,令爬山的过程不再那么乏味。其中我比较喜欢“仙女抛绣球”,那个“天降之物”体型浑圆巨大,真像个绣球。不知这绣球是要抛给谁的,不过看样子,似乎被卡在了路中间,没抛成功。 在疲劳与新奇两种感觉交融之下,终于来到了被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而玉屏楼旁,被拍照的人围得水泄不通的地方,就是迎客松。 迎客松!时过多年,它却依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那

黄山分景区存在的问题研究

黄山分景区存在的生态问题研究摘要:文章通过对黄山的了解,总结出现阶段皇上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个人的相关建议,呼吁人们不要盲目地为了经济增长而发展黄山的旅游业,要更多的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在不破坏皇上自然生态的条件下,合理地发展黄山的旅游业。 关键词:生态资源超负荷污染治理与保护加强规划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集名山之大成: 泰山之雄伟、华山之俊俏、峨眉之清凉、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衡山之烟云,黄山无不兼而有之。 可以说自古以来,黄山就是一座被赋予了深刻文化内涵的名山,现如今,黄山也是我国少数几个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的世界遗产。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了解它,它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人。 因为黄山自身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人前往黄山,去亲身感受黄山的美。随着人流的络绎不绝,黄山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显著。 一、黄山的主要生态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区黄山游玩,去欣赏黄山的美景,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随着当地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游客逐年增加,对当地的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也给黄山风景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 1、森林植被遭到极大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 森林植被是一座山的生态主体,也是生态物种的屏障。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于黄山分景区的不断被开发,大量的工程建设以及自然灾害,使黄山的森林植被遭到极大的破坏,动植物资源不断减少。游人的不断增加,也极大的破坏当地的森林植被,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大量垃圾严重威胁着当地的动植物资。

2、一些景区存在着超负荷旅游。1随着黄山国际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开始走进秀美的黄山。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的提高,每逢节假日期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家门去欣赏别处的风景,显然,黄山是个很好的选择。特别是黄金周期间,黄山的游客可以说是人山人海,当然这在经济上能极大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它对生态的影响,因为生态环境是有其承载量的。 3、黄山的一些地区存在城市化的不良倾向。 由于黄山分景区的不断开发和建设,黄山的不少景观遭到了破坏。并且在一些地区,由于房屋的大量建设以及不合理的开垦种植等活动,促使一些地区出现了城市化的倾向。但是我们知道,每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是基于它的文化内涵或是自然的风景,而不是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 4、黄山的自然水平衡被打破。 我们知道人类的活动离不开谁资源,人们的生产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水资源。 旅游也一样,毕竟是人去旅游,人们在那里需要吃喝住行,方方面面都需要水,而在山里的水资源是极其宝贵的。由于黄山市大量游人的聚集地,因此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非常的巨大。由于不节制地对水资源的胡乱开采,对黄山的地下水的影响非常好的巨大,影响了当地的自然的水平衡。 5、黄山的污染日益严重。 黄山上每天的生活垃圾是极其庞大的,光靠清洁工时无法做到垃圾的完全清理的。 人们生活的废水废弃物很多都会被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同时大量的汽车尾气以及噪音污染也无时不在时时刻刻侵蚀在这座美丽的一代名山。 美丽的黄山是我们的骄傲,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有责任区好好地保护它的美丽。这其中当地的政府更应该起到带头的作用。 二、黄山生态问题的治理与保护。

黄山风景区英文介绍

黄山风景区英文介绍 黄山,作为驰名中外的5A级风景区,每年要迎来大量的外国友人,厘米客栈为方便朋友给外宾介绍黄山美丽的风景,特编辑黄山风景区的英文摘要如下,供大家参考。英文文字部分已经经专家审定过,请放心使用。来黄山自助游的朋友,陪外国朋友游览黄山时也可以打印下面的英文介绍。 The yellow mountain,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Anhui Province, is part of the nanling mountains, China, the whole mountain area is about 1200 square kilometers. Middle section of the Huangshan mountains, are the best parts of the yellow mountain, we also want to visit Huangshan scenic area, covering an area of about 154 square kilometers. It internally in Huangshan city, South o she County, Huizhou district, xiuning County and Yixian County, North Huangshan District; the five counties, districts are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Huangshan city. Huangshan in China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named Black Mountain, black is black, blue black blue black rocks on the Hill, the ancients gave it this name. Legend of Chinese ancestors Emperor Huangdi in the us following the completion of Zhongyuan harmonized working, creating Chinese civilization, came here to herb of immortality, bath in the hot springs, which attained the immortal. Famous Tang dynasty of Emperor Ming Huang Li long JI is believe it, in tempo, six years (747) under the edict, rename the Black Mountain Huangshan. Mean, this mountain is a mountain of Yellow Emperor. From then on, the name Huangshan has been up to now. Friends, not far from thousands of you, even miles here, will do down and take a look at the beauty of Huangshan? Isn't it just to feel a life happy? Yes, Huangshan is a beautiful beautiful, can be said that the mountain of the day, be able to climb it, and see that it is indeed a great joy in life. In a long, long time ago, in a long geological history, nature's infinite force, shaped Huangshan the exquisite elegance and all sorts of exotic landscapes, stunning, is enchanted. Here, I put the yellow mountain "four unique" respectively, made a presentation. Speaking of Huangshan mountain "four", ranked first was pine. Huangshan songqi in what place? First of all, is singular in its strong vitality, where soil-vegetation and crops, and Ponderosa are long out of the yellow gang of hard rock. Huangshan pines everywhere, they peak, long cliffs, long in shenhe Valley, lush and vibrant.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is is how they burst out from rock, root deep into

黄山风景的写景作文3篇

黄山风景的写景作文3篇 黄山风景的写景作文篇1 暑假的一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被人们称作”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旅游。我终于也有了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秀丽的景色。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有山峰72座,黄山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明代大旅家徐霞客游览了黄山之后对黄山推崇备至,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的意思是游览五岳归来,其它的山不用再看。而游了黄山,就连五岳也可以不看了。黄山的确不同寻常,它兼有泰山的雄,华山的峻峭,庐山的飞瀑,衡山的烟云,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最高的峰是莲花峰。海拔1800多米,那耸立天外的峰顶,云雾缭绕,神秘莫测,使人感到它攀登之难难于上青天。特别是山上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似乎正在下坠,令人心惊胆颤。 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就说“仙女弹琴”吧,那美丽的仙女着琴,悠扬的琴声在山间久久回荡,好像在让人们评赞她的琴声。瞧,那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可爱的小狗,抬头望着月亮,好像是要到月亮上去看看吧,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狮子抢球”、“猴子观海”、“龟鱼对望”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玉屏楼的附近,有几棵古老的松树,其中一棵叫迎客松,好像时刻都在欢迎游客的到来。还有棵叫送客松,它好像在说:“祝您好走,欢迎下次再来!” 黄山归来已经很多天了,但那秀丽的风景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仍时刻浮现在我的脑海,我想告诉大家:黄山值得一游,如果你不去,将是你终身的遗憾。 黄山风景的写景作文篇2 在安徽,有一座美丽的山,它高耸入云、绿树葱笼、风景如画,是人间天堂、世外桃源,它就是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的黄山。 进入黄山景区,就像进入了一幅画里一样。百年古树数不胜数,松树像一条条巨龙冲入云霄,我们乘坐的缆车在云海中穿越。出了缆车走了几十米,就会进入一个人流如潮的地方,为什么这个地方会人流如潮呢?哦,原来是黄山奇观之一的迎客松,大家争先恐后的要一睹它的风采,临走时还不忘和它合影留念。观赏过了迎客松我们又到了一个叫“莲花峰”的下面,抬头望去山峰高耸入云,上面的游客就像一个个小木偶,这可是黄山的第一峰,应为上山峰的路太陡,所以我们就没上去。但是后来我们登上了第二峰“光明顶”,站在上面远眺周围,风景如诗如画,山峰形态各异,顶上的大石块仿佛摇摇欲坠,赋有着一种大自然的神奇感。继续前进就到了“飞来石”的景点,这块大石头立在悬崖上仿佛就像是从天上飞来的。让人们产生无限的想象。 黄山的巨松,黄山的怪石,黄山的奇峰让我产生了无限的想象。我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谢它把黄山留给了我们。 黄山风景的写景作文篇3 黄山位于安徽的黄山区,是一个

风景名胜区规划——黄山案例

风景名胜区规划 ——黄山案例 规划作为协调保护和利用关系的重要手段,是风景名胜区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黄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正如它的资源具有典型性一样,它的规划和管理实践在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中也体现出相当程度的典型性。例如,黄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较早地(1980年)进行了第一轮总体规划,较早地(199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名录。 黄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境内,面积154 km2。现有的分区基于第一轮总体规划(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形成,包括保护区、景区(游览区)、分级保护区和功能分区四大类分区类型(图1)。

此轮规划将黄山风景名胜区共分为6个景区、5个保护区。 6个景区分别为:温泉景区、玉屏楼景区、北海景区、云谷寺景区、松谷庵景区和钓桥庵景区。 5个保护区分别为浮溪、洋湖、福固寺、箬箸和乌泥关,分布于各景区的外围。在这里,景区强调旅游开发的功能,保护区强调资源保护的功能。从空间分布看,景区和保护区的总和构成了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的用地布局结构。 6个景区内部又有两类更细的划分,一类是分级保护分区,一类是功能分区,两者相互独立。 其中,分级保护分区划分为三级:一级保护点(区)定义为“凡名松古木、奇峰怪石、幽潭名瀑及其周围一定地段范围”,例如迎布局结构 分级保护区 功能分区 黄山风景名胜区 6个景区 5个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 三级保护区 游览区(景区) 接待区 饮食点和休息点 商业、文化、服务、医疗点 职工生活区

客松、蓬莱三岛等;二级保护区定义为“凡六大景区内,除绝对保护点及下述三级保护区以外均属之”,例如玉屏峰前、丹霞峰等;三级保护区定义为“凡在黄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可供风景旅游建设的地区”,例如云谷寺、松谷庵等。3个级别在保护措施上呈逐步放松趋势,一级最严格“在其空间范围内,绝不做任何人工增减,游人只能观赏,不能进入”;二级相对放松“,允许建设风景小品建筑、道路交通和必需设施”,允许游人进入;三级相对最松,但要求建设项目与风景旅游相关,且规定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 景区内的功能分区分为5类,即游览区(6个景区),接待区,饮食点和休息点,商业、服务、文化、医疗点,职工生活区。除游览区为面状分布外,其他各类分区基本呈点状分布,且都位于游览区内,因此在边界上有一定的重复交叉。另外,从空间分布看,除游览区外的功能分区总和构成了第三级保护区。在管理措施方面,游览区仅涉及各观赏景点的描述,基本未涉及管理政策;接待区主要为接待功能内容的描述,但对床位数量有明确的规定;饮食点和休息点、商业服务文化医疗点、职工生活区主要是提出空间分布。 规划评述: 1、优点:黄山风景名胜区多种类型的分区共存,相辅相成。布局层面的分区属于空间战略规划,对保护和利用起到总体指导作用;分级保护分区则属于具体实施规划,对保护和利用起到直接约束和指导作用;功能分区则更接近专项规划,主要是对利用的详细规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 2030简介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30)简介 第一篇规划总则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08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 二、规划层次与范围 1、市域: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 2、黄山市城市市区:由中心城区(包括屯溪城区、新城区、岩寺城区)和甘棠城区组成。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约588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85平方公里。 3、规划内容:城市总体规划 (1)中心城区 规划区范围包括:屯溪区;徽州区的岩寺镇、潜口镇、西溪南镇;歙县郑村镇、王村镇部分行政区域(徽杭高速公路以西、以北);休宁海阳镇(横江以及合铜黄高速以东,南至花山谜窟风景区边界)、东临溪镇(东、西、北以及东南至行政区划边界,西南至四堂、汕头)以及商山乡部分行政区域(率水以北,合铜黄高速以东);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区;规划区面积约505平方公里。 (2)甘棠城区 规划区范围包括:甘棠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及城市新区、耿城集镇建设区、绿谷开发区等需要实际控制的区域。具体范围为东至五里塔、饶村、方家;南至黄碧潭水库、二龙桥、大坞里;西至竹园二级水电站、谭家、肖黄山、彩虹桥;北至雾山、马家、弦瑞,总面积约83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 1、城市性质 世界著名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皖浙赣省际中心城市。 四、城市规模 1、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51万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为85万人。 (1)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41.5万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为70万人。 (2)甘棠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为9.5万人,远期2030年为15万人。 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控制在5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 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8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1)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控制在44.7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7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2)甘棠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10.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右;远

黄山区域经济的发展

促进黄山市区域经济发展 (洪魁1207079081) 摘要: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准确的区域经济定位成为促进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分析了黄山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安徽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在宏观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中的地位,并且对黄山市与周围重点城市的关系作了探讨以及其未来十二五的发展作了规划,从而使黄山市的区域定位更加明晰,以便于更好的促进黄山市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黄山市;区域经济;定位;经济规划 一、黄山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黄山市辖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三区四县,黄山市城区是由屯溪(屯溪区)、岩寺(徽州区)、甘棠(黄山区)三个城镇组成的较分散的组团式城市。到2010年末总人口147.72万,人口密度为150.62人/平方公里。2012年黄山市国内生产总值424.9亿元,三项产业结构为11.4:46.3:42.3。黄山市域内旅游资源丰富。2012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600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6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300亿元,其中创汇4.8亿美元[6]。 二、黄山旅游经济的综合开发 我国旅游业得改革开放之先,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黄山旅游区还要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力求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统筹兼顾的旅游发展之路,在此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明确黄山旅游区在长三角中的定位,实施黄山旅游区融入长三角的对策:在政府层面,建立政府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统筹旅游整体规划;加强区内外的交通网建设;从推进旅游产业政策入手,共同发展旅游大市场;拓宽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旅游宣传力度,建立统一的旅游信息平台;

黄山风景区的日语介绍

窓から見える対岸の山に,絶えず白雲が去来(きょらい)する。渓流(けいりゅう)の響き(ひびき),匂う(におう)若葉(わかば)。ここは安徽省南部にある黄山の麓(ふもと)である。珍しく温泉が涌いていて、黄山探勝の根拠地になっている。 黄山は年来の憧れ(あこがれ)の山であった。私にとって、唐招提寺御影堂障壁画の第二期制作の主題である中国風景の中に、どうしても欠くことの出来ないものだからである。昭和53年5月、宿願(しゅくがん)が叶い黄山への旅となった。南京を車で発って、途中、蕪湖に一泊し、この地へ辿り着いたわけである。 黄山は,独立した山の名称ではなく,七十二峰の総称である。古生代の片岩、砂岩、粘板岩などから成り,広大なこの山嶽群の中には,玉屏楼、北海賓館、雲谷寺というふうに,昔の寺の址が宿舎になっている以外に,村落は無い。文字通り人外の仙境である。 古く秦代には黒多山と呼ばれ,唐朝になって黄山と名づけられた。黄山の四絶として奇松、怪岩、雲海、温泉が挙げられたり,黄山に三奇在り,一松、二石、三雲海とも言われる。また,「五嶽より帰り来たりて山を見ることなし。黄山より帰り来たりて嶽(注:五嶽のこと)を見ることなし」と,明代の旅行家の徐霞客が称賛している。 朝早く渓流沿いに歩く。切り立った岩、迸る(ほとばしる)滝(たき)、霧に煙る山。 朝食を済ますと雨になっていたが,観瀑(ばく)楼に登る。近くの樹林のみが緑の色も鮮やかに浮かび,その他はすべて灰色の虚空に没し去っている。しかし,それは充実した無の世界である。一瞬,霧が僅かに動いて,滝と,その周囲の山の斜面が現れた。それは巨石を挟んで二筋に落ちる滝の全貌でなく,右方の一筋が見えたたげであるが、かえって余白が生きていて,絵になる構図となった。 昼食を早目に済ませて,賓館を出た。慈光閣という仏寺の裏から,山道は石段となる。雨はかなり強く降ってくる。濡れた石段を登るのは容易ではない。あたりは茫漠(ぼうばく)と霞んで巨大な岩壁が聳(そび)え立ち,薄墨で描いたような輪郭が,思いがけない空の高みに現れる。橋を渡って見上げると,石段の急な道が,何処まで続いているのか解らないほど,遠く霞んでいる。一歩踏み外(はず)せば,たちまち奈落の底である。足許を見つめ,喘(あえ)ぎながら登る。 衣服はもうずぶ濡れである。私は荷物一つ持つのでもなく,右手は杖,左手は案内の人がしっかりと支えて導いてくれるのだが,それでも少し登るとすぐ立ち止まって一息入れないではいられない。半山寺へ着き熱い茶を飲み,麓から持ってきた菓子を食べて,やや,元気を取り戻す。ここは海抜1340メートルとのこと,相変わらず石段の連続の道を登り進む。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第一篇规划总则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08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 二、规划层次与范围 1、市域: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 2、黄山市城市市区:由中心城区(包括屯溪城区、新城区、岩寺城区)和甘棠城区组成。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约588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85平方公里。 3、规划内容:城市总体规划 (1)中心城区 规划区范围包括:屯溪区;徽州区的岩寺镇、潜口镇、西溪南镇;歙县郑村镇、王村镇部分行政区域(徽杭高速公路以西、以北);休宁海阳镇(横江以及合铜黄高速以东,南至花山谜窟风景区边界)、东临溪镇(东、西、北以及东南至行政区划边界,西南至四堂、汕头)以及商山乡部分行政区域(率水以北,合铜黄高速以东);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区;规划区面积约505平方公里。 (2)甘棠城区 规划区范围包括:甘棠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及城市新区、耿城集镇建设区、绿谷开发区等需要实际控制的区域。具体范围为东至五里塔、饶村、方家;南至黄碧潭水库、二龙桥、大坞里;西至竹园二级水电站、谭家、肖黄山、彩虹桥;北至雾山、马家、弦瑞,总面积约83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 1、城市性质 世界著名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皖浙赣省际中心城市。 四、城市规模 1、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51万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为85万人。 (1)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41.5万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为70万人。 (2)甘棠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为9.5万人,远期2030年为15万人。 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控制在5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8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1)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

黄山风景区导游词5篇

黄山风景区导游词5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 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搜集的黄山风 景区导游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黄山风景区导游词(1) 朋友们,你们好!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 景的概况。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 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 约154平方公里。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 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 给它起这样一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 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 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朋友们,你们不远千,甚至万里到这里,就要亲眼看一看黄山的美吗?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乐吗? 是的,黄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第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 生的一大乐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长地质历史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 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黄山风景区导游词(2) 大家好,我叫徐向宇,大家可以叫我小徐或徐导,很高兴担任这次黄山之旅的导游,大家要记住不要乱涂乱画,不要乱扔垃圾,要跟紧我。现在我们开始出发了。 看,这就是“黄山四绝”中第一绝:奇松。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是。最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送客松、蒲团松、黑虎松、探海松、卧龙松、团结松、 龙爪松、竖琴松、陪客松——这就是黄山的十大名松。下一个景点是“四绝”之二,请 游客们跟我走,登山途中,请大家注意安全。 游客们请止步,请大家往我身后看,那些巨石就是“四绝”之二:怪石。黄山“四绝” 之中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大家顺我的手指向

描写黄山风景作文600字

描写黄山风景作文600字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对黄山极高的评价使它名声大震,而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又吸引着无数游客。暑假里八月初,我和爸妈就去看看黄山是否名副其实。 到黄山的那一天,雾很浓。二十六公里的全程,第一段上山路我们坐缆车。 缆车运行很快。在雾里穿梭了一段时间,总算云开雾散,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峰,近实远虚,大片的鲜绿点缀其中,缭绕着一层层薄薄的雾气,山底下绿树成荫,赏心悦目,就如同一张张极其大气自然的明信片。机器所发出的嗡嗡声,也似乎和我们一起赞叹着黄山的绝妙风景。 缆车到站了。到站后的那几公里路是必须步行的。爬山的确是个体力活!一开始那较平坦的路我们走的还很轻松,行人也有说有笑的在前进。可越往上走,路越陡,身旁就是望不到边儿的深山老林,忽

高忽低的台阶大大消耗了我们的体力,刚才还谈笑风生的人群安静下来。看着那些大喊口号健步如飞的导游们,心中充满羡慕。终于,在相互的扶持,大家翻过了三个大大小小的山峰,爬上了光明顶。 光明顶上的风景无限好。那些远处的山峰若有若无,只留下淡淡的轮廓,带着朦胧的美感。可是离最终目标迎客松还有一大段距离,在休息片刻后,我们又上路了。 这一段路又比上一段陡峭很多,我们身旁不再是深山老林而是深不可测的悬崖峭壁,甚至还有只能容一人擦身而过的、开凿在两块巨石中间的羊肠小道,置身其中总有总有种将被挤扁的压迫感。还好有那些千姿百态奇形怪状的怪石,令爬山的过程不再那么乏味。其中我比较喜欢“仙女抛绣球”,那个“天降之物”体型浑圆巨大,真像个绣球。不知这绣球是要抛给谁的,不过看样子,似乎被卡在了路中间,没抛成功。 在疲劳与新奇两种感觉交融之下,终于来到了被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而玉屏楼旁,被拍照的人围得水泄不通的地方,就是

黄山风景区导游图

黄山风景区导游图,最近打算去黄山,谁有旅游地图,最好详细点的,谢谢啦. 随便请大家说说怎么走,最好了。......................................................... ☆去游网回复: ***黄山一日游***(体力好):汤口云谷寺--白鹅岭--黑虎松--始信峰--黑虎松--北海--曙光亭--狮子峰--北海--团结松--西海--排云楼--排云亭-西海大峡谷-步仙桥-天海--海心亭--鳌鱼峰--鳌鱼洞或一线天--百步云梯--莲花峰--玉屏楼--半山寺--立马桥--慈光阁--汤口 ***黄山二日游***:D1:汤口--云谷寺--白鹅岭--黑虎松-- 始信峰--黑虎松--北海--曙光亭-- 狮子峰--北海--团结松--西海--排云楼--排云亭--梦幻景区--步仙桥--天海考虑入住天海或光明顶D2:早到光明顶观日出---飞来石--光明顶--棋盘松--天海--海心亭----鳌鱼峰--鳌鱼洞或一线天--百步云梯--莲花峰--玉屏楼--半山寺--立马桥--慈光阁--温泉--汤口 *** 黄山三日游***:D1:汤口--云谷寺--白鹅岭--黑虎松--始信峰--黑虎松--北海--曙光亭--狮子峰--北海--团结松--西海--排云楼--排云亭--晚可在丹霞峰看晚霞后入住排云楼或西海,北海,狮林宾馆。D2:排云亭--梦幻景区(西海大峡谷)---白云景区---步仙桥--海心亭,入住白云宾馆或天海--晚上光明顶观晚霞后回宾馆入住。 D3:光明顶观日出--飞来石--光明顶--回宾馆取行李--鳌鱼峰--鳌鱼洞或一线天--百步云梯--莲花峰--玉屏楼--半山寺--立马桥--慈光阁--温泉--汤口 虽然游览黄山4月—11月为旺季,但冬天被游客称为是黄山最美的季节。黄山的冬季比较长,每年最早10月下旬左右就会飘雪了,12月至翌年2月为最旺雪期,也是冬游的最佳季节。 注:***分清黄山的三个地名***: 黄山市成立后,因历史的原因,形成了三个基本相同的地名,这就是黄山市(屯溪)、黄山区(太平县)和黄山风景区(汤口)。 黄山市的前身为安徽省徽州地区,现市府所在地为屯溪,是黄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黄山南大门。 黄山区原为太平县城,在黄山风景区北麓,是黄山北大门。 黄山风景区(汤口)即游客游览意义上的黄山,故游客购票前往黄山时,首先要弄清是在哪里下车,黄山市和黄山风景区可是相差将近70公里。 ***美食介绍***:到黄山,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菜“徽州臭鳜鱼” 在汤口镇的沿溪街、屯溪老街以及黄山山上都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美食。 餐饮贴士:黄山食物的价格山上和山下有天壤之别,例如毛豆腐,臭鳜鱼等这一类的美食,最好在黄山市区品尝,比较便宜而且地道,火车站附近和汤口风景区等面向游客的地方都有。到山上尽量以填饱肚子为主,可以的话,只带一些轻便食品上去。在山下带来的矿泉水,喝完空瓶子可以用来在宾馆装水。干粮和水尽量在汤口买,然后带上山。

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规划文本 规划委托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规划编制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零零六年九月

项目名称: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项目委托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 规划编制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法人代码:72146607—0 证书等级:甲级[建] 城规编第(021004)规划顾问 吴良镛两院院士 秦佑国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陈素伟高级工程师 郑光中教授 左川教授 单德启教授 胡学凡原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江 山原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程迎峰 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 项目主持人 尹稚教授清华规划院院长 项目负责人 杨锐教授清华大学景观学系系主任 项目组成员 庄优波博士 袁南果硕士 邹桂武高级工程师 罗婷婷硕士 崔宝义硕士 刘晓冬硕士 祁黄雄博士后 王萌硕士 王彬汕讲师 杜鹏飞副教授 林瑾硕士 龚道孝硕士 陈海燕硕士

.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一条目的 (1) 第二条依据 (1) 第三条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2) 第四条规划期限 (2) 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 (3) 第五条规划范围 (3) 第六条缓冲区范围 (3) 第七条性质 (3) 第三章资源评价 (4) 第八条资源价值 (4) 第九条资源特征 (4) 第十条资源分类 (5) 第十一条资源重要性评价 (7) 第十二条资源敏感度评价 (10) 第四章目标体系规划与发展规模 (14) 第十三条目标体系的层次 (14) 第十四条无期限目标 (14) 第十五条资源与环境保护长期目标 (14) 第十六条游客管理长期目标 (15) 第十七条社区管理与多方合作长期目标 (15) 第十八条组织效率长期目标 (16) 第十九条瞬时游客容量 (17) 第二十条全区游客容量 (21) 第二十一条市场游客规模预测 (21) 第二十二条规划总人口规模 (21) 第五章战略规划 (23) 第二十三条科学管理战略 (23) 第二十四条资源整体保护战略 (23) 第二十五条游客管理战略 (23) 第二十六条统筹社区发展战略 (24) 第二十七条区域统筹战略 (24) 第二十八条伙伴合作战略 (25) 第二十九条文化资源保护与挖掘战略 (25) 第六章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 (26) 第三十条用地布局结构 (26)

著名景区英文介绍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皖南歙县、黟县和休宁县的边境。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粹风景区约154平方公里。这里,千峰竞秀,有奇峰72座,其中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灵秀。 黄山,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遣产”名录,蜚声中外,令世人神往。 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之巧石, 峨嵋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在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Of all the notable mountains in China, Mount Huangshan, to be found in the south of Anhui province, is probably the most famous. Originally known as Mt. Yishan it was renamed Mt. Huangshan in 747 AD in recognition of the legendary Huang Di, who was the reputed ancestor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who made magic pills for immortality here. Wu yue is the collective name given to China's most important mountains, namely Mt. Taishan in Shandong Province, Mt. Huashan in Shaanxi Province, Mt. Hengshan in Shanxi Province, Mt. Songshan in Henan Province and Mt. Hengshan in Hunan Province. It is said that you won't want to visit any other mountains after seeing wu yue but you won't wish to see even Wu Yue after returning from Mt. Huangshan. This saying may give you some idea of the beauty and uniqueness of Mt. Huangshan. Together with the Yellow River,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Great Wall, Mt. Huangshan has become one of the great symbols of China. Mt. Huangshan can boast not only of its magnificence but also its abundant resources and great variety of zoological species, for which it has been listed as a World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Site. 更多英语学习:企业英语培训https://www.360docs.net/doc/6613375109.html,/

描写黄山风景的作文10篇

描写黄山风景的作文10篇 黄山奇松的精神,谁也无法能够复制、比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描写黄山风景的作文10篇,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黄山风光】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们站在山峰上,来观赏黄山那美丽的风光。 我看见过公园里千奇百怪的假山石,也游赏过九华山上险峻的石头,却从没看见过黄山这一带的石头。黄山的石真怪啊,一个个奇形怪状,姿态万千,像仙人,像金鸡,像仙桃,被大自然雕刻得栩栩如生;黄山的石真险啊,怪石嶙峋,十分光滑,好像你一爬上去就会一个倒栽葱摔下来;黄山的石真繁啊,像满天的星星,数不胜数。 我观赏过人为栽种的松树,也看见过田野里挺拔的松树,却从没看见过黄山上的松树。黄山的松真挺啊,一棵棵苍翠欲滴,生机勃勃,好像把它们那顽强的生命力展示经我们看;黄山的松真多啊,一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黄山松笔直地挺立在你的眼前,好像这里就是黄山松的天堂;黄山的松真奇啊,它们竟然能够从窄小的缝隙中钻出来,而且,还泛着翠绿的颜色,让人见了,无不称赞。 这样的石长出这样的松,这样的松点缀着这样的石,再加上空中云海犹如一团一团的云雾,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叹道:

“黄山真是大自然的一项伟大的杰作啊!” 【篇二:靓丽多姿黄山云】 黄山的险峻山势,如诗如画的风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每当我回忆起黄山之行时,突突地涌动在我的记忆中的却是那云。至今我还认为黄山的云最为生动,最有气势、最是绚丽。 站在黄山脚下仰首望山,就见白云分成好几层缭绕在山间,最低处是幽谷中一缕缕淡淡的云气,好像是下面的山涧被煮沸了一般。山间的白云如带,既相对的固定,又缓缓地移动,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峦,遮掩得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充满了神奇的色彩。远处的一个个山峰,就被云隐藏在云海中,含羞般只露出个山尖尖,扑朔迷离的样子使你感觉到这般图景只有天庭才有。 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云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波澜壮阔,一望无际,黄山大小山峰、千沟万壑都淹没在云涛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顶也就成辽阔浩瀚云海中的孤岛。阳光照耀,云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云散落在诸峰之间,云来雾去,变化莫测。风平浪静时,云海一铺万顷,波平如静,映出山影如画,远处天高海阔,峰头似扁舟轻摇,近处仿佛触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云来感受它的温柔质感。忽而,风起云涌,波涛滚滚,奔涌如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