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 题库

人因工程学  题库
人因工程学  题库

课程名称:《人因工程》

一、单项选择题(共230小题)

1、下列不属于声音的基本概念的是()

A 、频率

B 、波长 C、声音 D、声速

2、下列不属于噪声及其来源的是()

A 、工业噪声 B、交通噪声 C、环境噪声D、建筑噪声

3、下列不属于降低机械噪声的是方法是()

A 、选择发声小的材料 B、改变传动方式 C、改进设备机械的结构D、改变生活方式

4、属于噪声控制的方法是()

A 、声源控制 B、控制噪声的传播 C、控制作者听力保护D、以上皆是

5、下列属于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的是()

A 、心慌 B、心跳加快 C、心律不齐D、高压

6、下列属于噪声对于消化系统的影响有()

A 、食欲不振 B、头痛 C、耳鸣D、失眠

7、下列不属于暖色的是()

A.橙 B. 红 C.青 D.黄

8、下列不属于冷色的是()

A.青B.绿C.橙D.蓝

9、在工业生产中,高大的重型机器下部多采用(),上部多采用亮色,可以给人以稳重安全感。A.暗色B.浅色C.深色D.亮色

10、下列颜色中属于软色的事()

A.黑色B.白色C.灰色D.青色

11、红色和蓝色在白色背景下,红色感觉不蓝色感觉()

A.一样远近B.远C.近D.无法判断

12、不同颜色对人的影响不同,下列色中有升高血压的作用的事()

A.红色B.蓝色C.褐色D.紫色

13、()是世界上开展人因工程研究最早的国家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日本

14、本学科起源于欧洲,形成于()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日本

15、人因工程学的研究侧重()研究

A 理论

B 应用

C 实践

D 学术

16、()是人因工程研究的主要目的

A 工程设计

B 安全工程

C 系统工程

D 管理工程

17、人因工程学的重压基础学科没有一下哪项()

A 心理学

B 解剖学

C 医学

D 科学

18、()是所有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A 唯心法

B 唯物法

C 唯物辩证法

D 辩证法

19、()是人体的主体系统

A 神经系统

B 呼吸系统

C 泌尿系统

D 循环系统20、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和()构成

A 轴突

B 胞体

C 神经胶体

D 细胞核

21、视网膜是眼睛的感光部分,内有两种感光细胞----杆状细胞和()

A 柱状细胞

B 球状细胞

C 环状细胞

D 锥状细胞

22、能引起有声音感觉的最小声压级成称为()

A 听力

B 听阈

C 听觉

D 听觉刺激

23、()是指那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A 能力

B 性格

C 动机

D 情绪

24、人的典型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和()

A 满意

B 应激

C 悲伤

D 热情

25、外部世界()以上的信息是通过人的视觉获得的。

A 60%

B 70%

C 80%

D 90%

26、消化系统功能是从食物中摄取养分,并输送给()作为全身维持运动的能量。

A 气管

B 支气管

C 血管

D 呼吸系统

27、呼吸系统的功能是使空气中的()进入肺。

A O2

B CO2

C SO2

D N

28、()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和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A 心理

B 意志

C 情绪

D 动机

29、从事同一项工作的人,由于()不同,工作效率有明显差异。

A 心理素质

B 消化系统

C 骨骼系统

D 感觉系统

30、()是所有感觉中神经数量最多的感觉器。

A 视觉

B 听觉

C 触觉

D 嗅觉

31、人体的主导系统是()

A. 神经系统

B. 泌尿系统

C.消化系统

D.循环系统

32、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胶质和()构成。

A.轴突

B. 树突

C.神经细胞

D.细胞核

33、工作场所处得局部气候条件称为()

A.微气候

B.局部气候

C.感官气候

D.小气候

34、当Qs=0时,人体皮肤温度在()摄氏度左右

A.37.5

B.36.5

C.38.5

D.39

35、糖元在磷酸果糖激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乳酸和()

A.ATP

B.ADP

C.AFP

D.AEP

36、人体内有()块骨

A. 117

B. 112

C. 206 D114

37、合理分布光源,保护角应不低于()度

A 10

B 30

C 33

D 39

38、灯具布置,边行灯至场内的距离保持在()

A l/2至l/4

B l/2至l/5

C l/3至l/2

D l/4至l/5

39、对一般工作者,在有效工作面30㎝×40cm的照度差异应不大于()

A 10%

B 20%

C 30%

D 40%

40、照度均匀标志:场内最大最小照度分别与平均值之差小于等于平均照度的()

A 1/4

B 1/5

C 1/6

D 1/3

41、视力较好的人,临界对比约为( )

A 0.02

B 0.03

C 0.04

D 0.01

42、以下不属于眩光的是()

A 直接眩光

B 反射眩光

C 对比眩光

D 过度眩光

43、下列情况中可按标准提高照度的是()

A、进行很短时间的作业

B、作业速度和精度无关紧要

C、建筑等级和功能要求较低时

D、视觉要求高的精细作业

44、在设备操作中,为完成某动作或达到某一目标,常按顺序是用显示器和控制器。这时,元件则应按使用顺序排列布置,以使作业方面、高效。这属于作业场所布置中的()原则。

A 重要性原则

B 使用频率原则

C 功能原则

D 使用顺序原则

45、显示器与控制器应按使用频率优先排列,经常使用的元件应放在作业者容易看见容易触及的位置。这属于作业场所布置中的()原则。

A 重要性原则

B 使用频率原则

C 功能原则

D 使用顺序原则

46、负荷较重时工作面的高度应低于正常位置(),以避免手部负重,易于臂部施力;对于装配或书写这样的精细作业,作业面高度要高于正常位置(),使眼睛接近操作对象,便于观察。

A 50~100mm 80~120mm

B 50~100mm 50~100mm

C80~120mm 50~100mm D 80~120mm 80~120mm

47、立姿作业空间在垂直方向可划分为5段,根据人体作业时的特点,不同高度上设计的作业内容不同,常用的手控制器、显示器、工作台面等应不布置的尺寸在()。

A 1600~1800mm

B 700~1600mm

C 500~700mm D0~500mm

48、操作者的工作大多在工作间进行,为了使操作人员活动自如,避免产生心理障碍和身体损伤,要求工作地面积大于8平米,每个操作者的活动面积应大于()平。

A 1

B 1.5

C 2

D 2.5

49、当作业者的工作平台高于地面()时,或为保证作业者远离危险部位时,都应该设计合理的护栏以保证作业者的安全。

A 1m B2m C3m D 4m

50、下列情况可按标准降低照度的是()

A、作业精度和速度无关紧要

B、识别对象亮度对比小于0.3

C、视觉能力低于正常能力时

D、识别移动对象且识别时间短促

51、天花板易为淡色的主要原因是()

A、增加亮度

B、降低亮度

C、增加亮度对比

D、增加美观效果

52、下列关于灯具安排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灯具应布置在执行任务的人员的视野内

B、荧光灯灯管的排列方向宜于于视线成直角

C、所有灯具应安装阴影或眩光屏遮装置

D、尽可能使用较多低功率的灯具

53、光环境质量指数很大说明()

A、光环境质量很好

B、光环境存在很大问题

C、光环境可以很好的满足需要

D、光环境稍有问题

54、视觉环境指数S=0时质量等级为1的意义是()

A、问题很大

B、问题较大

C、稍有问题

D、毫无问题

55、工作场所通风按空气流动动力可分为(A)。

A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B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

C自然通风和认为通风 D认为通风和机械通风

56、二氧化碳为()时,人感觉呼吸困难。

A10% -12% B5%-6% C4%-3% D1%

57、通风是为保持室内空气的()。

A新鲜、清洁B新鲜、充足

C充足、洁净 D湿度、温度

58、局部通风包括()。

A排风、送风B进风、出风

C排风、进风 D出风、送风

59、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0.03%,则空气较()。

A新鲜 B浑浊 C难以呼吸 D被污染

60、()是被照面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单位是勒克斯(lx)。

A.照度

B.光强

C.亮度

D.视度

61、物体具有一定的亮度,才能在视网膜上成像,引起视觉感觉。这种视觉感觉的清楚程度称为()。

A.照度

B.光强

C.视度

D.亮度

62、( )是指不考虑特殊的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被照面积而设置的照明。

A.一般照明

B.局部照明

C.综合照明

D.特殊照明

63、下面不是控制和防止眩光的措施是()。

A.限制光源亮度

B.合理分布光源

C.光线转为射线

D.适当提高亮度,增大亮度对比

64、下列哪个条件要求照度标准值分级提高一级()。

A.进行很短时间的作业时

B.视觉能力低于正常能力时

C.作业精度或速度无关紧要时

D.建筑等级和功能要求较低时

65、照度均匀的标志是:场内最大,最小照度分别与均匀照度之差小于等于平均照度的()。

A.1/2

B.1/3

C.1/4

D.1/5

66、不属于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的是()

A硫氧化物 B氢气 C氮氧化物 D卤化物和有机物质气体

67、悬浮颗粒物又称飘尘,是漂浮在空气中粒径在()以下

A15 B 16 C17 D18

68、以下不属于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的是()

A新车内装饰材料 B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 C 外界污染 D人体自身的污染

69、当儿童体内铅含量超过()时,儿童脑发育就会受不良影响,称为铅中毒

A50ug/L B80ug/L C100ug/L D120ug/L

70、以下不属于从建筑物中的天然材料里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是()

A镭 B苯 C钍 D钾

7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嗅觉异常、刺激、过敏和肝功能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等

A甲醛 B苯 C丙酮 D氟化氢

72、体内能量的产生、转移和消耗称为()

A 能量代谢 B基础代谢 C 安静代谢 D 机能代谢

73、()是人在绝对安静下维持生命所必须消耗的能量

A 基础代谢量

B 安静代谢量 C能量代谢量 D 代谢量

74、基础代谢量的符号()

A R BBCSDM

75、安静代谢量与基础代谢量的关系()

AR=1.2BBR=BCR=0.8BDR与B无关

76、常用()指标衡量劳动强度

A安静代谢量B能量代谢量C基础代谢量D相对代谢量

77、单位时间所需的氧量叫做()

A 养需 B养债 C 养耗量 D养耗

78、动强度是指作业者在生产过程中()及紧张程度。

A、体力消耗

B、脑力消耗

C、体力活动

D、脑力活动

79、依作业时的相对代谢率(RMR)指标评价劳动强度标准。RMR的值为()时可以持续作用。

A、小于4

B、4

C、4到7

D、大于7

80、体力劳动强度指数的计算公式I=T*S*W*10。其中M的含义是()

A、8小时工作日能量代谢总值

B、8小时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

C、一个工作日24小时代谢总值

D、一个工作日24小时平均代谢率

81、人体的最佳工作负荷是指正常情况下,人体工作8小时不产生()的最大工作负荷值

A、疲劳感觉

B、不适感觉

C、过度疲劳

D、疲劳积累

82、体力疲劳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出现劳动机能衰退。作业能力(),有时伴有疲劳感觉的自觉症状现象。

A、下降

B、上升

C、消失

D、增强

83、作业工程分为四个阶段,顺序为().1工作适应期2最佳工作期3疲劳期4疲劳积累期

A、1324

B、1342

C、1234

D、2134

84、人体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不包括()

A.力量

B.耐力

C.能量代谢

D.体力代谢

85、根据施力部位可把人体力量分为()

A.手部力量,脚部力量

B.脚部力量,背部力量力量

C.背部力量,颈部力量

D.手部力量,背部力量,脚部力量,颈部力量

86、手部力量不包括()

A.握力

B.受操纵力

C.卧姿手操纵力

D.手背力

87、工作负荷不可以从下列哪个方面评定()

A.生理变化

B.生化变化 C主观变化 D.表情变化

88、操作频繁的作应考虑那种作业()

A.双脚交叉

B.双脚平行

C.双脚相交

D.双脚并拢

89、人在安静的时候,血糖含量为()

A.100mg\100ml

B. 101mg\101ml

C. 101mg\100ml

D. 100mg\101ml

90、以下不属于疲劳产生机理的是()

A力源耗理论 B中枢神经变化理论 C生化变化理论 D工作绩效理论

91、以下属于疲劳测定方法应满足的条件的是()A 测定结果应当是主观的表达 B 测定结果应当定型化的表示

C 测定方法能导致附加疲劳

D 测定疲劳是,不能导致被测者不愉快或造成心理负担或病态感觉

92、以下不属于疲劳测定方法的是()

A 脑力劳动 B生化法 C 工作绩效测定 D 生理心理测定

93、以下不属于生理心理测试方法的是()

A 两点刺激敏感阈限检查法

B 频闪融合阈限检查法

C 连续色名呼叫法

D 蛋白质含量

94、以下不需要测定反应时的是()

A色名呼叫实践测定法 B 购消符号数目测定法 C 反应时间测定法D 皮肤电流反应测定法

95、以下不属于疲劳一般规律的是()

A 疲劳可以通过休息恢复

B 疲劳没有有累积效应

C 疲劳程度与生理周期有关

D 人堆疲劳有一定适应能力

96、工作记忆编码效果受许多因素影响,不包括一下哪项()

A.觉醒水平

B.工作记忆的组块

C.加工深度

D.编码技巧

97、认知系统的信息储存方式包括()

A.工作记忆

B.瞬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A和D

98、从功能上说,工作记忆是思维过程中()保持的地方

A.结果

B.记忆

C.过程

D.感觉

99、觉醒水平即大脑皮层的()水平

A.绩效

B.记忆

C.兴奋

D.保持

100、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以上、数月、数年乃至终身不忘的信息。

A.一分钟

B.一小时

C.一天

D.一个月

101、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不包括()

A. 语义类型编码

B.语言特点编码

C.主管组织

D.客观组织

10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听觉和嗅觉接触远距离的刺激

B.长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工作记忆的中间阶段

C.感知记忆随时间的消逝而衰退

D.人的知觉过程所包含的信息和加工方式主要体现为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两种方式

103、下面不是注意的功能的是()

A.选择功能

B.保持功能

C.调节及监督功能

D.抵抗内外环境的功能

104、关于模式识别过程中,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的匹配实现方式不包括()

A.模板匹配模式

B.原形匹配模式

C.特激愤析模型

D.周期分析模型

105、人的信息处理的第3个阶段是()

A.感觉

B.中枢信息处理

C.反应系统

D.直觉信息处理

106、信息在信息源和信宿之间传递过程理想模式()

A.完全接收

B.消耗殆尽

C.有损耗

D.混有其他信息

107、传信率最低的是()

A.人机

B.机机

C.人人

D.以上都不对

108、影响信息处理的的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

A.大脑信息处理能力的界限

B.内部因素

C.外部因素

D.社会环境因素

109、下列.影响反应时的因素中其中是刺激信号性质影响的是()

A.刺激的强度

B.精神准备程度

C.年龄因素

D.刺激物数量

110、下列不影响定位运动时间的因素是()

A.运动方向

B.操作者体质

C.空间介质

D.操作者年龄

111、下列选项中不是启发性策略的是()

A.手段-目的分析

B.逆向搜索

C.爬山法

D.算法策略

112、下列选项中不是线性推理模型的是()

A.操作模型

B.语言模型

C.心理模型

D.空间表象模型

113、下列有关长时记忆信息储存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存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B.从量的方面来讲,存储信息的数量随时间的迁移而逐渐下降

C.从质的方面来讲,存储的信息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变化

D.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再认和回忆

114、声压是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用()表示。

A、P

B、q

C、m

D、n

115、将声源发出的声音强度按频率顺序展开,使其成为频率的函数并考察变化规律,称为()A、频谱分析 B、频率分析 C、声谱分析 D、声频分析

116、当声压级一定时,频率(),人耳感觉()

A越高、越轻 B、越高越响 C、越低越响 D、越低越轻

117、通过计权网络测得声压级称为()

A、计权声压

B、网络声级

C、计权声级

D、网络声压

118、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出的噪声一般在()

A、80~100

B、80~120

C、90~150

D、40~80

119、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71年提出的8h噪声暴露的听力保护标准为等效连续声级()dB A、80~100 B、80~120 C、85~90 D、60~120

120、一个声音的听阀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现象称为()

A、掩蔽

B、蔽护

C、声控

D、声蔽

121、()是区分振动强度对身体健康与安全是否有损害的界限

A、受振极限

B、声音极限

C、声强极限

D、声控极限

122、工厂控制噪声的传播的具体措施不包括()

A、对工厂各区域合理布局

B、增加波源

C、充分利用天然地形

D、调整声源指向

123、为了减少或根除噪声最有效的且最积极的方法是除去()

A、噪声源

B、声源指向

C、噪声波

D、振动源

124、振动的基本物理量主要不包括()

A、位移

B、质量

C、频率

D、速度

125、若振动频率为()Hz时正好接近头部固有频率

A、3~6

B、10~15

C、15~20

D、20~26

126、信息在信息和新宿(信息接收者)之间传递过程有()种模式。

A:一 B:二 C:三 D:四

127、视觉器官的传信能力理论估计为()bit/s。

A:10 ?8 B:10 ?9 C:10 ?10 D:10 ?11

128、注意分几种类型()A:1 B:2 C:3 D:4

129、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衰退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二逐渐增强,以至最后消退。

B:衰退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

C:压抑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兴奋引起的。

D:压抑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放松引起的。130、手运动最大速度,左手()r/s

A:4、8 B:4、5 C:6 D:5

131、盲目定位哪方准确性最大()

A:前 B:后 C:上 D:下

132、( )色视野最大。

A 白色

B 黄色

C 蓝色

D 绿色

133、下列不是眼睛观看物体的状态的是()

a 静视野

b 注视野

c 平视野

d 动视野

134、下列不属于工业企业照明的形式的是()

a 其他照明

b 一般照明

c 局部照明

d 综合照明

135、按照广源发光方向下列不是照明配光方式的是()

a 直接

b 半直接

c 全面扩散

d 间接

136、下列不是防止和控制光的措施的是()

a 转移光源

b 限制光源亮度

c 合理分配光源

d 光线转为散射

137、视野内观察的对象,工作面和周围环境之间最好的亮度比为( )

a 1:1:1

b 2:4:4

c 3:3:2

d 5:2:1

138、任何一个色彩都有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A.明度、色相、纯度

B.明度、色光、纯度

C.色相、纯度、色光

D.色调、色相、纯度139、色调是色光光谱上各种不同()的可见光在视觉上的表现。

A波长. B.反射波 C.磁场 D.明度

140、在色调和纯度相同的颜料中,()颜料反射率最高。

A.白

B.黑

C.绿

D.黄

141、()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即颜色色素的凝聚程度。

A.明度

B.色调

C.纯度

D.色相

142、色光的三原色是()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绿

D.黄、绿、蓝

143、假设所有的色光被全部反射出去,物体表面呈()色。

A.黄

B.白

C.黑

D.蓝

144、色彩不使人产生那种感觉( )

A.温度感 B.轻重感 C.硬度感 D.软度感

145、不属于安全色的是( )

A.红

B.黄

C.蓝

D.白

146、不属于暖色的是( )

A.红

B.橙

C.黄

D.绿

147、不属于冷色的是( ).

A.青

B.绿

C.蓝 D红

148、极暖色是指( )

A.橙红

B.蓝

C.白

D.黑

149、极冷色是指( )

A.青色

B.红色

C.白色

D.蓝色

150、人因工程学是研究()相互关系的学科

A人-物-机器 B人-物-环境 C人-机-环境 D机-物-环境

151、20世纪60年代下列哪项不属于人因工程学的发展趋势()

A研究领域越来越大

B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C在高技术领域中发挥特殊作用

D应用范围越来越专业化

152、下列不是人因工程学研究方法的是()

A观测法 B 图示模型法

C心里测量法 D 甘特图法

153、人因工程学调查法不包括()

A访谈法 B问卷法 C 观测法 D考察法

154、人因工程学萌芽时期主要代表人物不包括( )

A泰勒 B吉尔布雷斯夫妇 C霍桑 D闵斯托伯格

155、人因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156、标准状态下的质量体积混合表示法是指用标准状态下每()空气中含有害物质的毫克数。

A.cm3. Bmm3. Cm3 Dkg

157、体积表示法是指用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污染物的()数表示。

a毫米 b毫升 c千克 d焦耳

158、体积表示法适用于什么样的有害物质。()

A液态 B固态 C气态 D都不是

159、我国于那年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A1910 B1937 C1996 D2010

160、哪项不是空气质量功能分区()

A自然保护区 B居民区 C工业区 D开发区

161、哪项不是空气污染防治()

A制定法规 B降低燃料对空气的污染 C加强控制 D谁污染,谁治理

162、信息在信息和新宿(信息接收者)之间传递过程有()种模式

A:一 B:二 C:三 D:四

163、视觉器官的传信能力理论估计为()bit/s。

A:10 ?8 B:10 ?9 C:10 ?10 D:10 ?11

164、注意分几种类型()

A:1 B:2 C:3 D:4

165、遗忘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衰退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二逐渐增强,以至最后消退。

B:衰退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

C:压抑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兴奋引起的。

D:压抑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放松引起的。

166、手运动最大速度,左手()r/s

A:4、8 B:4、5 C:6 D:5

167、盲目定位哪方准确性最大()

A:前 B:后 C:上 D:下

168、脑力负荷的影响的因素不包括()

A外在的环境 B工作内容 C人的能力 D人的业绩

169、以下不属于应激源的是( ) A工作因素 B环境因素 C自然规律 D组织社会因素

170、不属于主观评价法的缺陷的是( )

A评价结果有偏差 B评价结果容易混 C方法应用存在局限性 D方法敏感性存在非特异性171、主任务测量法的分类( )

A单标和多标测量法 B单标和双标测量法C单一和多次测量法D单一和多标测量法

172、不是产生脑力疲劳的因素的是( )

A高脑力负荷 B单调作业 C操作者对工作的态度、期望、动机 D宽松的工作环境

173、并不是避免单调的措施的是( )

A频繁更换工作 B操作变换 C操作再设计 D利用音乐消除单调感觉

174、1976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科学家们一起参加了( )的专题会议

A.监视行为和控制

B.指挥和监视行为

C.监视行为和组织

D.监视行为

175、哪一个不属于脑力主观评价技术的类型( )

A.古柏-哈柏评价法

B.主观负荷评价法

C.NASA-TLX量表

D.MENTAL法

176、主观负荷评价法的简写字母是( )

A.SWAT

B.SAWT

C.STWA

D.SATW

177、斜坡道的设计要考虑的是人的力量和安全性,一般对于手推车和运货车,坡度不能超过()。

A 5°

B 10° C15° D20°

178、根据我国人体尺寸的测量数据,成年人使用的座椅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宜超过()。

A 30cm B40cm C 50cm D 60cm

179、海洛德分析评价法至少分析评价下列哪个内容()。

A显示器和控制器的配置B系统可靠度

C系统的视野 D系统的结构

180、操作顺序图法的分析步骤,至少应包括下列步骤中的一个()

A规定作业顺序 B存在错误操作顺序的描述 C反应时间分析 D人-机连接分析

181、操作顺序图表示何种作业顺序组成()。

A信息-意志决定-动作B规划-决策-作业

C逻辑-信息-决策 D信息-逻辑-动作

182、哪一项属于主任务测量法( )

A.单指标测量法

B.双指标测量法

C.指数分析法

D.参数对比法

183、哪一项不属于应激源( )

A.工作因素

B.环境因素

C. 组织和社会因素

D.文化因素

184、避免单调的措施有( )种

A.6

B.7

C.8

D.9

185、能引起应激现象的因素称为应激源,下列选项中不是应激源的是()

A 工作因素B环境因素

C组织、社会因素 D人为因素

186、( )是用来反映脑力负荷的重要指标

A速度B精确度C标准度D速度和精确度

187、作业过程中出现许多短暂而又高度重复的作业,称为()

A作业B重复作业

C单调作业 D多重作业

188、用一个业绩指标来判断脑力负荷的方法称为()

A指标测量法B单指标测量法

C多指标测量法 D业绩测量法

189、()是脑力负荷评价的唯一评价方法

A一般评价B客观评价C主观评价 D其他评价190、脑力负荷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A 工作内容B工作时间C人的能力 D人的业绩191、主观评价法不含有()

Acooper-happyer评价法

B主观负荷评价法

Cfisher-mi评价法

Dnasa-tlx主观评价法

192、能引起应激现象的因素称为()

A应激素B应激反应C应激源 D应激起因

193、()是最简单也是最流行的脑力负荷评价方法

A工作评价法B负荷评价法C主观评价法 D客观评价法194、COPPER-HARPER是()的一种评价法

A飞机驾驶难易程度

B不同工作导致的脑力负荷

C压力负荷

D脑力负荷

195、()是用来反映脑力负荷的重要指标

A速度和精确度B速度和反映

C反应和精确度 D高效和反应

196、色彩视觉产生于几种光敏细胞,以下不属于的是( )

A.红敏细胞B.绿敏细胞C.蓝敏细胞 D.黄敏细胞197、视觉工作距离不应小于()调节近点

A.2/3

B.3/2

C.1/3

D.1/2

198、下列哪种视野最小()

A注视野B静视野

C动视野 D最优视野

199、()颜色视野最大

A红 B黑 C白 D蓝

200、以下不是照明配光方式()

A直接B半直接

C扩散 D半间接

201、不是眩光产生的原因()

A直接眩光B反射眩光

C对比眩光 D漫射眩光

202、双眼视区大约在左右()度以内的区域

A140 B60 C95 D80

203、积极休息也叫()

A交替休息B有氧休息

C恢复休息 D作业休息

204、()是脑力负荷评价中唯一的直接评价方法A主任务测试法B辅助任务测试法

C主观评价法 D生理测试法

205、人体测试中的主要设计指标有()

A平均值B标准值

C百分位数 D以上都是

206、按系统自动化程序对人机系统分类包括()

A人工操作系统

B半自动化

C自动化

D以上都是

207、旋钮有圆形,多边形,指针式和()

A凹形B螺旋形

C环形 D转盘式

208、灰色系统数据生成方式有()

A累加生成B累减生成

C映射生成 D以上都是

209、下面为暖色的颜色是()

A青色B黄色

C绿色 D白色

210、安全是()。

A. 没有危险的状态

B. 没有事故的状态

C. 达到可接受的伤亡和损失的状态

D. 舒适的状态211、()是系统安全的主要观点。

A.安全是绝对的

B.安全只是系统运行阶段的要考虑的工作

C.在系统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危险源的辨212、事故树分析中最小割集表示:()。

A. 能使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集合

B. 能使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集合析

C. 能使顶上事件不发生的基本事件集合

D. 能使顶上事件不发生的最小基本事件集合

213、事故树中用逻辑或门表示:()。

A. 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事件出现则输出事件就出现的逻辑关系

B. 只要有一个输入事件不出现则输出事件就不出现的逻辑关系

C. 全部输入事件都出现时输出事件出现的逻辑关系

D. 全部输入事件都不出现时输出事件出现的逻辑关系

214、事故树中用逻辑与门表示:()

A 只要有任一个输入事件发生,输出事件就发生

B 只有输入事件全部发生,输出事件才发生

C 只有输入时间都不出现时,输出时间才发生

D 只有当一个输入事件发生另一个输入事件不发生时,输出时间才发生

215、人机系统的安全性评价是以()为目的。

A 实现人机系统安全

B 实现系统经济性

C 实现人机匹配

D 降低职业危害

216、安全评价的四个基本原理是相关性原理,(),惯性原理,量变到质变原理。

A 总结原理

B 归纳原理

C 类推原理

D 分类原理

217、安全评价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好处不包括()

A 使安全管理由事后处理变为事先预测、预防,使安全管理科学化

B 使安全管理由纵向单一管理变为全面系统管理,使安全管理全面化、统一化

C 使安全管理工作变得简单、易行

D 使安全管理由经验管理变为目标管理,使安全管理标准化

218、在电梯设计中没有设置超负荷限制器,致使点滴超载坠落人员伤亡的事故发生,这属于()

A 设计失误

B 操作失误

C 检查或监测差错

D 制造失误

219、操作者由于比辨别不清颜色信号、听不清声音信号或看不清仪表信息,而没有及时识别危险,导致舒服发生。这属于()

A 人为失误

B 设备存在设计缺陷

C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D 设备布置不合理

220、对新入职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三级教育不包括()

A 入厂教育

B 学校教育

C 车间教育

D 岗位教育

221、指示的范围一般分为正常区、警戒区和危险区的仪表属于()

A 读数用仪表

B 检查用仪表

C 追踪用仪表

D 调节用仪表

222、屏面的大小与视距有关。一般视距的范围是500-700mm,此时屏面的大小以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对人眼形成不小于()度的视角为宜。

A 30

B 40

C 50 D60

223、控制器应有一定的操作阻力,以提高准确性、稳定性等。键盘的阻力类型属于()

A 摩擦力

B 弹性阻力

C 粘滞阻力

D 惯性

224、依据我国国家标准《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的规定,我国成年人静态测量项目中立姿有()项,坐姿有()项。

A 12,17

B 12,18

C 10,17

D 10,18

225、GB1000-88《中国成人人体尺寸》,标准中共提供了()类47项人体尺寸基础数据,标准中列出的数据代表从事工业生产的法定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并按男女分开列表。

A 6

B 7

C 8

D 9

226、GB/T5703-1999《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中规定的基本姿势包括()。

A 卧姿,站姿

B 坐立交替姿势,站姿C坐姿,站姿D卧姿,坐立交替姿势

227、汽车座椅在高度,靠背倾角、前后距离等尺寸上均可调整,此种设计属于运用人体测量数据的()准则。

A 最大最小准则

B 可调性准则

C 平均性准则

D 地域性准则

228、座面高度类的设计,常取第()百分位的人体数据,因为如果座面太高,大腿会受压使人感到不舒服。

A 5

B 50

C 95

D 99

229、公共场所工作台面高度类设计,如果没有特别的作业要求,一般以肘部高度数据为依据,百分位常取第()百分位数据。

A 5

B 50

C 95

D 99

230、人体作业或进行其他活动时,人体自有活动所需范围,即作业活动空间。这个空间属于()

A 安全空间

B 近身作业空间

C 个体作业场所

D 总体作业空间

二、判断题(共210小题)

1、主观评价法是最流行也是做简单的脑力负荷评价方法()

2、任何一项任务都能用来作为辅助任务()

3、当一个人的脑力负荷过重时,与脑力相关的某些生理指标将发生变化()

4、大脑诱发电位的变化对脑力活动的某些成分并不敏感()

5、能引起应激现象的因素称为应激源()

6、工作期间播放音乐,对操作者的工作态度同样有很大的影响。()

7、1986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科学家们一起参加了“监视行为和控制”的专题会议( )

8、主观负荷评价法属于脑力主观评价技术类型( )

9、主观负荷评价法的缩写是SWTT ( )

10、多指标测量法属于主任务测量方法 ( )

11、用辅助任务测量脑力负荷一般分两步 ( )

12、工作因素和环境因素都属于应激源( )

13、人丛黑暗环境进入到明亮环境是,,视觉逐步适应明亮环境的过程叫暗适应( )

14、当完全适应时,人的视觉有微弱的增强( )

15、视觉工作角力不应小于三分之二调节近点()

16、视野指头部和眼球不动时,眼睛观看到正前方看到的空间()

17、能够分辨两点的最大视角的倒数叫做视力( )

18、静视野、注视野和动视野的数值范围,以注视野为最大,静视野和动视野z则比较接近()

19、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象与集中()

20、一般将外界刺激出现到操作者根据刺激信息完成反应之间时间间隔称为反应时()

21、信息是能消除事先不能确定的情况的信号或知识,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是一种具体量()

22、工作记忆也叫短时记忆和操作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初级阶段()

23、影响信息处理能力内部因素有:觉醒水平,工作任务,学习疲劳和动力()

24、感知记忆随时间的消逝而增长()

25、通常将频率低于300Hz的声音称为低频声()

26、通常将频率在300~1000Hz的声音称为噪声()

27、通常将频率在1000Hz以上的声音成为高频声()

28、通常将频率在2000Hz以上的称为超频声()

29、正常人去刚刚能听到的低声压称为听阀或声压()

30、声音响亮程度的主观成反比()

31、工业噪声主要包括空气动力噪声,机械噪声,和电磁噪声()

32、一个声音的听阀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现象称为掩蔽效应()

33、在高噪声环境下有时也可以不使用非人防护用具()

34、全身振动对人无任何影响()

35、振动对工作效率无任何影响()

36、隔离振源是减少振动最根本措施之一()

37、物体的震动产生声音。()

38、源每震动的次数称频率,以f表述单位为赫兹。()

39、声波在媒介中传播的速度称为声速,用v表示。()

40、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中,引起空气质点震动导致空气气压强度化叫气压。()

41、频谱分析是各种声源发出的声音大多是有许多不同强度、不同频率的声音复合而成。()

42、噪声对心理的影响主要是使人产生烦恼、焦急、讨厌、生气等不愉快的情绪。()

43、紫色对于红色显得冷,而对于蓝色显得暖。()

44、明度越高显得显得越轻,明度越低显得越重。()

45、明度高的色彩感觉软,明度低的色彩感觉硬。()

46、紫色对于红色显得冷,而对于蓝色显得暖。()

47、明度越高显得显得越轻,明度越低显得越重。()

48、明度高的色彩感觉软,明度低的色彩感觉硬。()

49、明度高的色和暖色有膨胀的作用,明度低的色和冷色有收缩的作用。()

50、试题编号:203220504002010,答案:RetEncryption(A)。

暖色且纯度越高感觉越近,冷色且纯度越高远。()

51、明度较高而鲜艳的暖色,容易引起人疲劳;明度较低、柔和的冷色,是人有稳重和宁静的感觉。()

52、劳动强度不同,单位时间内人体所消耗的能量也相同。( )

53、依作业时的相对代谢率(RMR)指标评价劳动强度标准时,RMR越高,规定的作业率就越高。( )

54、为了劳动持久,减少体力疲劳,人们从事的大部分作业有应低于氧上限。( )

55、体力劳动强度指数由于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指数越大,反映体力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体力劳动强度小。( )

56、T 米勒研究认为,一般人连续劳动240分钟而不至于造成疲劳积累的最大能量消耗界限为16.75kj/min.( )

57、疲劳是指人的生理反应,不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 )

58、营养物质在体内分解所放出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用于维持体温。( )

59、营养物质在体内分解所放出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用于维持体温。( )

60、作业时养的消耗量可以在作业中直接测定()

61、杨旭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与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62、对确定的个体,能量代谢量的大小与劳动强度关系不大。()

63、安静代谢量是计算作业者一天的能量消耗和需要补给热量的依据。()

64、人体活动的最基本的特征有三个,分别为力量、耐力、新陈代谢。()

65、试题编号:203220504003510,答案:RetEncryption(A)。

手的操纵力包括坐姿手操纵力、立姿手操纵力、卧姿操纵力。()

66、体力工作负荷可以从生理变化、生化变化、主管变化等三个方面行测定。()

67、操作频繁作业应考虑双脚平行作业()

68、手的操纵力包括在手部力量中()

69、人在安静时,机体的血糖含量为100mg\100ml.( )

70、疲劳测定方法应满足的条件中测定结果应该主管的表达。()

71、积极休息必消极休息是工作效率恢复提高率低()

72、脑力劳动一般采用消极休息方式。()

73、不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最先、最敏感的反映出来的是中枢神经的疲劳()

74、疲劳测定应以定性化方法表达。()

75、较长时间从事轻或中等强度劳动引起的疲劳,既有局部疲劳,又有全身疲劳。()

76、飘尘主要来源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建筑工地等()

77、粉尘在一定条件下还具有爆炸性,其危害极大()

78、长期接触高浓度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

79、儿童铅含量过高的反应是面色发黄,生长迟缓等()

80、当空气中CO2浓度到达0.2%时,人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感()

81、空气污染主要可以分为有害气体、固体尘粒、可溶性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

82、明适应的过程是人眼感受随时间慢慢降低的过程。( )

83、眼睛观看物体可分为静视野、注视野和动视野三种状态。()

84、视力是评价眼睛分辨细小物体的能力。()

85、一般照明是指为增加某一指定地点的强度而设置的照明。()

86、光视野内出现过高的亮度或过大的亮度对比时,人们就会感到刺眼,影响视度。这种刺眼的光线叫做眩光。

87、间接照射比直接照明节省能源。()

88、1960年正式成立了国际人类功效学会(IEA)()

89、中国最早开展工作效率研究的是物理学家()90、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91、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92、人-机-环境子在其构成的综合系统中没有关系()

93、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能力限度,是人-机-环境系统优化的基础()

94、人眼所能感受的光线波长为200~680 ()

95、人体骨骼肌约为206块()

96、肌肉收缩的速度与肌肉收缩的张力有关()

97、能量的供给通过体内能源物质的氧化或酵解来实现()

98、肺通气量与人体呼吸氧量或耗氧量无关()

99、1mol糖元产生的葡萄糖能产生39molTTP ()

100、人体内有207块骨()

101、呼吸系统从鼻经到肺部器官的总称()

102、消化系统由心脏和密布全身的血管组成()

103、100人的典型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104、鼻腔上端的嗅黏膜是嗅觉感受器,其上分布着嗅觉细胞()

105、人体能引起振动的频率为15-1000Hz,对300Hz左右最为敏感()

106、味觉敏感度最灵敏是20-30度()

107、循环系统的运行,可分为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

108、性格可分为先天性格和后天性格()

109、人的典型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应激和激情三种()

110、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构成()

111、大脑表层被覆2~5mm厚的灰质细胞层()

112、当Qs=0时,人体皮肤温度在36.5摄氏度()

113、人体内有206块骨头()

114、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处称为突触()

115、人的大脑皮层约有80亿个神经元()

116、外部世界80%以上的信息由听觉获得()

117、当视野内出现过高的亮度或过大的亮度对比时人们就会感到刺眼,影响视度,这种刺眼的光线叫强光线。118、照明环境要使人看清对象,不必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119、我国于2005年开始施行《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

120、间接照明比直接照明节省能源( )

121、灯具应出现在执行任务的工作人员的视野内( )

122、所有灯具应安置阴影或眩光屏蔽装置以避免光源亮度超过1000cd/㎡( )

123、连续长时间紧张的视觉作业,对眼睛有不良影响时可按照度标准提高一级。()

124、作业速度和精度无关紧要时作业面照度可按标准降低一级。()

125、进行场所照明设计时应首先考虑自然光()

126、直接照明比间接照明更节能因此工作环境应采用直接照明()

127、直接照明比间接照明更省电但会产生眩光()

128、在天花板较高时应加大灯具之间的距离以节省能源()

129、当氧气含量为15%时,灯焰会熄灭。()

130、二氧化碳浓度为6%时,不活动的人只能忍耐几分钟。()

131、劳动强度不同,呼出二氧化碳量相同。()

132、空气调节是要求较高的一种通风。()

133、全面通风与局部通风必较,对控制有害物质扩散效果更好。()

134、矿业开采中通常使用机械通风。()

135、长时记忆容量没有限制()

136、从学习到再认的间隔时间越长,效果越差()

137、语言特点编码是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方式()

138、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

139、认知系统的信息存储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方式()

140、工作记忆的突出特点是其容量无限性()

141、除适宜刺激外,感受器对其他形式的刺激不敏感或根本没反应()

142、从信息传递的要求看,信号量维持在下限,可以保证信息有效传递()

143、各种感官的差别感觉阀限不是一个绝对值,它随最初刺激能量大小而变化,韦伯定律适用于各种强度的刺激。()

144、根据双加工理论,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正变成自动化过程,不需要个体再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他认知过程上。()

145、在实验条件下,人的传言能力相当有限,一般不超过10Fit/s。()

146、模式识别依据刺激的特征和关系进行识别,可以不管刺激大小方位等其他细节,避开预加工的困难和负担,使识别有超强适应性。()

147、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有感知系统、认知系统和运动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 )

148、信息是人机系统设计时考虑的重要参数。()

149、信息输出最重要的方式是运动输出。()

150、运动时间即运动开始至运动结束所耗用的时间,即完成反应动作的时间。()

151、运动时间随着运动的距离与方式而改变。()

152、定位运动时间与空间介质无关。()

153、色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是具有一定质量、能量和动量的粒子组成的粒子流,而颜色则是各种有机或无机物质的色光反映。()

154、明度是全部色彩都具有的属性。()

155、当照度一定时,反射率的大小与表面色彩的明度大小成反比。()

156、在其他颜料中混入白色,可以提高混合色的反射率。()

157、明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即颜色色素的凝聚程度。()

158、黑、白、灰色是无彩色,纯度为零。()

159、加光混合又称为色光混合。()

160、当两种色光以适当的比例混合产生白色或黑色的颜色时,就称这两种颜色为互补色。()

161、将色调、明度、纯度三个基本要素用字母或数码形式构成表示色彩的空间立体模型,就为色彩体系。()162、色立体空间区域内的任何一点都对应于现实世界的一个色彩。()

163、减光混合又称为色光混合。()

164、中性混合又称为平均混合或颜色混合。()

165、人因工程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

166、人-机-环境系统中,人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要比机器大()

167、人因工程学的根本目的是确保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最优化()

168、实验法中不能采用主观评价法作为指标()

169、德国心里学家闵斯托伯格倡导将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

170、1989年6月成立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171、保持车内空气洁净,首先经常通风( ) 172、200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吧病防治法( )

17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要适用于已使用一段时间的室内( )

174、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于2003年正式实施( )

175、铅污染不是重金属污染( )

176、二类功能区执行三级标准( )

177、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象与集中()

178、一般将外界刺激出现到操作者根据刺激信息完成反应之间时间间隔称为反应时( )

179、信息是能消除事先不能确定的情况的信号或知识,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是一种具体量()

180、工作记忆也叫短时记忆和操作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初级阶段()

181、影响信息处理能力内部因素有:觉醒水平,工作任务,学习疲劳和动力()

182、感知记忆随时间的消逝而增长()

183、脑力负荷是人们在工作时的信息处理速度,即决策速度和决策的困难程度。( )

184、能力越大的人脑力负荷越高,能力越小的人脑力负荷就越低( )

185、脑力负荷的测量方法分为四类,即主观评价法、主任务测量法、辅助任务测量法和生理测量法。

186、主观评价法的优点是没有偏差。

187、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应激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 )

188、单调作业是引起脑力疲劳的重要因素,它使人的兴奋始终集中于局部区域。( )

189、工业噪声主要包括空气动力噪声。机械噪声。电磁噪声()

190、声援每秒钟震动的次数称为赫兹()

191、干扰理论是解释遗忘原因的重要理论()

192、体力疲劳比精神疲劳恢复得快。()

193、改进视认性,不能提高作业的持久性()

194、黑白灰色是无彩色。纯度为零()

195、场内最大、最小照度分别于平均照度只差小于等于平均照度的2/3()

196、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197、颜色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198、感受器按其接受刺激的性质可分为视听触味肤觉等多种感受器()

199、认得信息处理的第一个阶段是反应()

200、信息是一种客观量()

201、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提出了过滤器理论()

202、神经中枢的加工处理过程所消耗的时间是反应时的主要部分()

203、主观评价法是脑力负荷评价中唯一的间接评价方法()

204、危险是可能导致事故的状态,或事故的前提条件,或发生事故的必要条件。()

205、安全是指不发生任何危险,绝对的安全。()

206、事故是指人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久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207、所有的事故都是偶然发生的。()

208、安全评价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

209、安全评价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

210、定量安全评价是借助于对事物的经验、知识、观察以及发展变化规律的了解,科学地进行分析、判断的一类方法。()

人因工程学总复习题

考试题型: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二、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 总复习题 一、人因工程学概述 (1)人因工程学的定义和研究目的 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研究各种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的工作、生活中怎 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美国的人因工程学 命名多采用人因工程学。 人因工程学研究目的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学科。特别突出系统设计中以人为主体的设计原则。人因工程学在实现工业工程的效率、质量、 成本、安全和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人因工程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基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 萌芽阶段:19世纪,主要是泰勒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时期,主要以提高 生产效率、人员选拔培训作为主要研究容,人机关系中,主要是强调人适应机器。 2) 初始阶段(一战与二战期间):这一期间主要围绕如何提高效率。研究的容 包括人的疲劳研究,人员培训,选拔研究,心理学的研究等。对组织影响生产力 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3) 成长阶段(二战-60年代):研究人机界面如何有效匹配,对人机系统的研 究由人适应机器到机器设备如何适应人。 4) 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人因工程研究三大趋向:①研究领域 不断扩大,向人机环境系统优化方向发展;②应用围越来越广;③在高技术领域 的特殊作用。 (3)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容 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整体设计; 研究人机界面设计; 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 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 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 研究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4)人因工程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考察法和问卷法。 观测法:研究者通过观察、测定和记录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方法。 实验法:在人力控制条件下系统改变一定变量因素,以引起研究对象相应变

人因工程学总复习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二、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人因工程学 (HUMAN FACTORS) 总复习题 一、人因工程学概述 (1)人因工程学的定义和研究目的 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研究各种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的工作、生活中怎 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美国的人因工程学 命名多采用人因工程学。 人因工程学研究目的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学科。特别突出系统设计中以人为主体的设计原则。人因工程学在实现工业工程的效率、质量、 成本、安全和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人因工程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基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 萌芽阶段:19世纪,主要是泰勒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时期,主要以提高 生产效率、人员选拔培训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人机关系中,主要是强调人适应机 器。 2) 初始阶段(一战与二战期间):这一期间主要围绕如何提高效率。研究的内 容包括人的疲劳研究,人员培训,选拔研究,心理学的研究等。对组织影响生产 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3) 成长阶段(二战-60年代):研究人机界面如何有效匹配,对人机系统的 研究由人适应机器到机器设备如何适应人。 4) 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人因工程研究三大趋向:①研究领域 不断扩大,向人机环境系统优化方向发展;②应用范围越来越广;③在高技术领

域的特殊作用。 (3)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整体设计; 研究人机界面设计; 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 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 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 研究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4)人因工程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考察法和问卷法。 观测法:研究者通过观察、测定和记录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方法。 实验法:在人力控制条件下系统改变一定变量因素,以引起研究对象相应变化来做出因果推论和变化预测的一种方法。 感觉评价法;是运用人的主观感受对系统特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心理测验法:以心理学中个体差异理论为基础,对被试个体在某种心理测验中的成绩与常模进行比较,用以分析被试心理素质的一种方法。 图示模型法。是采用图形对系统进行描述,直观地反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描述系统本质的一种方法。 (5)绘图说明人机系统简化模型。 人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人和机器两个系统构成、且能完成特定目标的一个整个系统。 二、人体测量

山东大学人因工程学试卷及解答(I)

人因工程学试卷 一、填空题(10分) 1、美国的人因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2、静态作业的特征是(),却很容易疲劳。 3、一般认为,短时间大强度体力劳动所引起的局部肌肉疲劳是()所致。 4、疲劳不仅是生理反应,而且也包含着大量的()和环境因素等。 5、视觉疲劳可以通过()、反应时间与眨眼次数等方法间接测定。 6、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是基于作业者的()提出来的。 7、彩色系列可以根据色调、饱和度和()来辨别。 8、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采用 ()浓度表示法。 9、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能出现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10、视觉的明暗适应特征,要求工作场所的照度(),避免频繁的适应。 二、判断题(10分) 1、工效学研究应注意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测试结果能一致的反映所评价的内容。() 2、个体或小组测试法是一种借助器械进行实际测量的方法。() 3、劳动强度不同,单位时间内人体所消耗的能量也不同。因此作业均可用能量消耗划分劳动强度。() 4、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将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5、视力不仅受注视物体亮度的影响,还与周围亮度有关,当周围亮度与中心亮度相同时,由于缺少良好的对比度,视力最差。() 6、某一瞬间亮度的主观感觉不如正常值的主观亮度感觉强,所以指示灯光常用短暂的强光刺激达到醒目的目的()。 7、不用视觉的情况下,对垂直布置的控制器的操作准确性优于水平布置的。() 8、意识层次模型将大脑意识水平分为5个层次,第0层次表明无意识或神智丧失,注意力为零;第1层次为意识水平低下,注意迟钝。因此,层次越高,意识水平越高,注意范围越广泛()。 9、大强度作业时,氧需超过氧上限,这种作业不能持久。但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doc

《人因工程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 郭伏、钱省三主编 第一章 一、简述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答: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一机-?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人一机系统。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二、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r萌芽时期(2。世纪初期) J 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1910—1940年) ] 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1940—1960年) I 人因工程学的发展时期(I960年以后) 1.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 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进行了著名的铁铲实验和时间研究实验,他还对工人的操作进行了时间研究,改进操作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条件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泰勒同一时期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开展了动作研究,创立了通过动素分析改进操作动作的方法。 在这一时期,德国心理学家闵斯托伯格倡导将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其代表作是《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提出了心理学对人在工作中的适应与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20世纪初,虽然己孕育着人因工程学的思想萌芽,但人机关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心,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由于机器进步很快,使人难以适应,因此大玷存在着伤害人身心的问题。 2.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 这一?阶段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工作效率研究提供了重要背景°该阶段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劳及人对机器的适应问题。 自1924年开始,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 这是对人的工作效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工作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还发现组织因素、工作气氛和人际关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3.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 这一阶段包括笫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二战以前,人与机器装备的匹配,主要是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装备。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

课 后 习 题 集 解 答 第一章 一、简述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答: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 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人一机系统。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二、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发 世纪初期)萌芽时期(20 1940—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1910 展 1.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 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进行了着名的铁铲实验和时间研究实验,他还对工人的操作进行了时间研究,改进操作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条件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泰勒同一时期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开展了动作研究,创立了通过动素分析改进操作动作的方法。 在这一时期,德国心理学家闵斯托伯格倡导将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其代表作是《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提出了心理学对人在工作中的适应与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20世纪初,虽然已孕育着人因工程学的思想萌芽,但人机关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心,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由于机器进步很快,使人难以适应,因此大量存在着伤害人身心的问题。 2.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 这一阶段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工作效率研究提供了重要背景。该阶段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劳及人对机器

的适应问题。 自1924年开始,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这是对人的工作效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工作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还发现组织因素、工作气氛和人际关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3.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 这一阶段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二战以前,人与机器装备的匹配,主要是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装备。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首先在军事领域开始了与设计相关学科的综合研. 究与应用,使人适应机器转入到使机器适应人的新阶段。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本学科的研究与应用逐渐从军事领域向工业等领域发展。并逐步应用军事领域的研究成果来解决工业与工程设计中的问题。 此外,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国家先后成立了学会。为了加强国际间交流,1960年正式成立了国际人类工效学会(IEA),标志着该学科已经发展成熟,该组织为推动各国的人因工程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4.人因工程学的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以后,人因工程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人因工程学的发展有三大基本趋向。 (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领域扩大到:人与工程设施、人与生产制造、人与技术工艺、人与方法标准、人与生活服务、人与组织管理等要素

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2

《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二 一.选择题 1、物体具有一定的亮度,才能在视网膜上成像,引起视觉感觉。这种视觉感觉的清楚程度称为()。 A.照度 B.光强 C.视度 D.亮度 2、( )是指不考虑特殊的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被照面积而设置的照明。 A.一般照明 B.局部照明 C.综合照明 D.特殊照明 3、下面不是控制和防止眩光的措施是()。 A.限制光源亮度 B.合理分布光源 C.光线转为射线 D.适当提高亮度,增大亮度对比 4、下列哪个条件要求照度标准值分级提高一级()。 A.进行很短时间的作业时 B.视觉能力低于正常能力时 C.作业精度或速度无关紧要时 D.建筑等级和功能要求较低时 、照度均匀的标志是:场最大,最小照度分别与均匀照度之差小于等于平均照度的()。 A.1/2 B.1/3 C.1/4 D.1/ 1、不属于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的是() A硫氧化物 B氢气 C氮氧化物 D卤化物和有机物质气体 7、悬浮颗粒物又称飘尘,是漂浮在空气中粒径在()以下 A1 B 11 C17 D18 8、以下不属于车空气污染主要来源的是() A新车装饰材料 B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 C 外界污染 D人体自身的污染 9、当儿童体铅含量超过()时,儿童脑发育就会受不良影响,称为铅中毒 A0ug/L B80ug/L C100ug/L D120ug/L 10、以下不属于从建筑物中的天然材料里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是() A镭 B苯 C钍 D钾 1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嗅觉异常、刺激、过敏和肝功能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等 A甲醛 B苯 C丙酮 D氟化氢 12、体能量的产生、转移和消耗称为() A 能量代 B基础代 C 安静代 D 机能代 13()是人在绝对安静下维持生命所必须消耗的能量 A 基础代量 B 安静代量 C能量代量 D 代量 14、基础代量的符号() A R BBCSDM 1、安静代量与基础代量的关系() AR=1.2BBR=BCR=0.8BDR与B无关 11常用()指标衡量劳动强度 A安静代量B能量代量C基础代量D相对代量 17单位时间所需的氧量叫做() A 养需 B养债 C 养耗量 D养耗 18动强度是指作业者在生产过程中()及紧程度。 A、体力消耗 B、脑力消耗 C、体力活动 D、脑力活动 19、依作业时的相对代率(RMR)指标评价劳动强度标准。RMR的值为()时可以持续作用。 A、小于4 B、4 C、4到7 D、大于7

人因工程学总结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掩蔽效应:不同的声音传到人耳时,只能听到最强的声音,而较弱的声音就听不到了,即弱声被掩盖了。这种一个声音被其它声音的干扰而听觉发生困难,只有提高该声音的强度才能产生听觉,这种现象称为声音的掩蔽。被掩蔽声音的听阈提高的现象,称为掩蔽效应 2. 人机界面:人与机之间存在一个互相作用的“面”,所有人机交流的信息都发生在这个作用面上,通常称为人机界面。 3. 大小编码:以相同形状而不同大小来区别控制器的功能和用途,这种形式的编码应用范围较小,通常在同一系统中只能设计大、中、小三种规格。 4. 局部照明:是指增加某一指定地点的照度而设置的照明。 5. 强度效应:是指光的刺激强度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引起视感觉的特性。因此,可见光不仅可以用波长来表示,也可以用强度来表示。光的强度可用照射在某平面上的光通量,即照度来表示,其单位是勒克司 1.作业空间:人体在作业时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如进出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进行短暂的放松与休息等),人体自由活动所需要的范围。 2. 视野:指人眼能观察到的范围,一般以角度表示。视野按眼球的工作状态可分为:静视野、注视野和动视野三类。 3. 局部照明:为满足某些部位(通常限定在很小范围,如工作台面)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照明。 4. 反应时指从刺激呈现,到人开始作出外部反应的时间间隔,也称为反应潜伏期。 5. 感觉阈值外界刺激都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人感受到,这一强度下的刺激量值称为该种感觉的感觉阈值。 1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2、人机结合面: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或称“界面”)。 3、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或“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 4、反应时间:人从接收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它由知觉时间(ta)和动作时间(tg)两部分构成,即 T=ta+tg 。(或反应时间是指人从机械或外界获得信息,经过大脑加工分析发出指令到运动器官开始执行动作所需的时间。)

人因工程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题目及答案

人因工程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题目及答案 1. 造成人为失误的原因可分成哪大类?而降低人为失误的方法有那三大项? 2. 如何从管理控制上减少工作时骨骼肌肉之伤害? 3. 什么是反应时间?如何控制刺激信号以缩短反应时间? 4. 生活中常见的水表显示装置的形式如下图所示。试分析其是否符合显示装置 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 5. 某小型零件装配在线坐姿工作的工作台为一类似于办公桌的矩形工作台,工 作台的一侧为输送待装件的输送带。工作台上有多种零件及工具沿工作台长度方 向一字摆开。试分析此工作场地布置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6. 人在操作计算机时易产生眼睛干涩、身体疲劳等现象,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为 了舒适而高效的工作,请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你的一些建议。 7. 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简述这三者的含义。 8. 人因工程学研究的目标有哪些? 9. 一般情况下,人耳对多少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较敏感? 10. 如何进行工作房间的色彩调节? 11. 眩光的危害及控制措施?12. 作业位置与视距的关系? 13. 建立人机系统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14. 开环人机系统的特征是什么?15. 什么叫系统评价?16. 人机系统设计的步骤? 17. 简述工作场所通风的重要性及换气的方法? 18. 描述你所熟悉的一个车间或办公场所的色彩环境,说明其特点和不足之处。 19. 请提出如何才能克服体力劳动中单调感的方法,并举出具体的应用例子。 20. 试比较感觉与知觉。 21.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22. 确定作业姿势的因素有哪些? 23. 哪些情况下适合采用立位操作? 24. 立位工作有哪些缺点? 25. 哪些情况下适合采用坐姿操作? 26. 坐姿操作有哪些缺点? 27. 简述噪声的控制方法。 28. 照明条件与作业效率有何关系?是否照度值越高﹐作业效率越高? 29. 照度与事故有何关系? 30. 简述系统的功能。 31. 功能分配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32. 信号显示有何特点? 33. 信号装置有什么作用? 34. 使用荧光屏显示信息有何优点? 35. 简述目标的视见度与呈现时间之间的关系。 36. 控制器为何要进行编码?常见的控制器编码方式有哪些? 37. 何谓控制–显示相合性? 38. 简述事故的特性。 39. 事故控制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对策是什么? 40. 何谓系统安全分析? 41. 简述系统安全分析的基本内容。 42.对人体有影响的振动因素有哪些? 43.请简述噪声控制方法 44.简述控制与显示系统的设计原则。 45.简述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方法。 46简述适应域与百分位的关系

人因工程学试卷及解答

人因工程学试卷 一、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各感觉器官对其感受信号变化的感觉,不仅取决于信号变化的绝对量,还取决于信号变化的相对增量()。 2、静态作业的能量消耗不会超过氧上限,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迅速降到安静状态时的耗氧水平()。 3、色彩之间的区别主要以色调对比为主()。 4、RMR和劳动强度指数Ⅰ主要反应体力劳动强度()。 5、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将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6、综合温标WBGT能评价环境微气候条件,但有效温度是最简单和最适当的方法 ()。 7、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立体感觉,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因此,增加照度值与作业效率的增长相关() 8、耳塞和耳罩可以降低人耳对噪声的感觉,而有利于听清楚对方的谈话内容()。 9、一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10、打开收音机开关,选择所需节目这一过程是人机对应连接()。 二、填空题(15分,每题1分) 1、静态作业的特征是(),却很容易疲劳。 2、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能量程为()。 3、用能量消耗划分劳动强度,只适用于以()为主的作业。 4、以能量消耗的相对指标评价劳动强度标准的典型代表是()。

5、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能出现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6、疲劳不仅是生理反应,而且也包含着大量的()和环境因素等。 7、视觉疲劳可以通过(),反应时间与眨眼次数等方法间接测定。 8、意识第Ⅱ层次是正常意识的()。 9、不考虑特殊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假定工作面而设置的照明,称为()。 10、把频率与强度的对应关系所表示的图形成为()。 11、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是基于作业者的()提出来的。 12、彩色系列可以根据色调、饱和度和()来辨别。 13、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采用 ()浓度表示法。 14、狭义的人机系统是指()。 15、视觉显示装置按显示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和指针显示两大类。 三、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人因工程学 2.色彩调节 3.人机系统 4.人为失误 5.人体测量 四、简答题(25分,每题5分) 1.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人因工程学试卷及解答

人因工程学试卷 一、填空题(15分,每题1分) 1、静态作业的特征是(),却很容易疲劳。 2、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能量程为()。 3、用能量消耗划分劳动强度,只适用于以()为主的作业。 4、以能量消耗的相对指标评价劳动强度标准的典型代表是()。 5、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能出现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6、疲劳不仅是生理反应,而且也包含着大量的()和环境因素等。 7、视觉疲劳可以通过(),反应时间与眨眼次数等方法间接测定。 8、意识第Ⅱ层次是正常意识的()。 9、不考虑特殊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假定工作面而设置的照明,称为()。 10、把频率与强度的对应关系所表示的图形成为()。 11、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是基于作业者的()提出来的。 12、彩色系列可以根据色调、饱和度和()来辨别。 13、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采用 ()浓度表示法。 14、狭义的人机系统是指()。 15、视觉显示装置按显示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和指针显示两大类。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各感觉器官对其感受信号变化的感觉,不仅取决于信号变化的绝对量,还取决于信号变化的相对增量()。 2、静态作业的能量消耗不会超过氧上限,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迅速降到安静状态时的耗氧水平()。 3、色彩之间的区别主要以色调对比为主()。 4、RMR和劳动强度指数Ⅰ主要反应体力劳动强度()。 5、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将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6、综合温标WBGT能评价环境微气候条件,但有效温度是最简单和最适当的方法 ()。 7、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立体感觉,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因此,增加照度值与作业效率的增长相关() 8、耳塞和耳罩可以降低人耳对噪声的感觉,而有利于听清楚对方的谈话内容()。 9、一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10、打开收音机开关,选择所需节目这一过程是人机对应连接()。 三、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人因工程学 2.色彩调节 3.人机系统

人因工程学课后郭伏习题及解答

人因工程学 课后习题集解答 第一章 一、简述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答: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人一机系统。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二、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1.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 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进行了著名的铁铲实验和时间研究实验 ,他还对工人的操作进行了时间研究,改进操作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条件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泰勒同一时期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开展了动作研究,创立了通过动素分析改进操作动作的方法。 在这一时期,德国心理学家闵斯托伯格倡导将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其代表作是《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提出了心理学对人在工作中的适应与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20世纪初,虽然已孕育着人因工程学的思想萌芽,但人机关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心,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由于机器进步很快,使人难以适应,因此大量存在着伤害人身心的问题。 2.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 这一阶段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工作效率研究提供了重要背景。该阶段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劳及人对机器的适应问题。 自1924年开始,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这是对人的工作效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工作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还发现组织因素、工作气氛和人际关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3.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 这一阶段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二战以前,人与机器装备的匹配,主

人因工程学学习指导与习题

人因工程学 学习指导与习题 2007.9

目录 第一章人因工程学概述 (1) 第二章人的因素 (6) 第三章微气候环境 (12) 第四章环境照明 (17) 第五章色彩环境 (23) 第六章噪声及振动环境 (27) 第七章空气环境 (35) 第八章体力工作负荷 (42) 第九章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54) 第十章脑力工作负荷 (65) 第十一章人体测量 (69) 第十二章作业空间设计 (75) 第十三章人机系统 (81) 第十四章人机界面设计 (100) 第十五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107)

第一章人因工程学概述 一、要点与要求 本章的内容主要是了解学习人因工程学,以及应用人因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一些共性知识。 1.了解人因工程学的命名、起源与发展。虽非本章的重点,但应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 2.掌握人因工程学的定义。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在众多定义中,要求能认知和表述《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中的人因工程学定义。 3.了解人因工程学的研究任务。了解它有助于理解人因工程学的定义,所以了解人因工程学的研究任务是必要的。 4.了解人因工程学的内容与应用领域。了解它将有助于了解学习的目的。 5.掌握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和步骤。掌握人因工程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步骤,是应用本学科的基础。 6.人因工程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这是本章的又一个重点。希望能学会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7.了解人因工程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这将有助于拓展相关学科的学习。 本章主要是基本概念,考核将以单项选择题、判断改正题和名词概念解释为主,其次是少量的简答题。 二、重点与难点分析 1.人因工程学的命名。由于世界各国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存在差异,以及研究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故导致学科名称的使用亦不相同。如,该学科在美国称为“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人的因素工程学)或“Human Engineering”(人类工程学),西欧国家称为“Ergonomics”(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是希腊文,意为“工作法则”。由于该词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科本质,词意比较中立,因此,目前许多国家采用希腊文“Ergonomics”作为该学科的命名。日本采用该词的音译,称为人间工学。 2.人因工程学的定义。定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其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所以,尽管各国学者所下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在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两个方面却是一致的。在学习过程中能了解《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中的定义即可,一方面它按中国语言方式定义,便于学习;另一方面它的典型性强,即“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 3.人因工程学的研究任务。一般把生产系统或作业系统,都理解为广义的概念,人便是人-机-环境系统的主体,因此,工效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对人-机-环境系统进行综合分析,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 一、简述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答: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人一机系统。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二、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萌芽时期(20世纪初期) 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1910 —1940年)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1940 — 1960年)人因工程学的发展时期(1960年以后) 1.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 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进行了著名的铁铲实验和时间研究实验,他还对工人的操作进行了时间研究,改进操作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条 件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泰勒同一时期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开展了动作研究,创立了通过动素分析改进操作动作 的方法。 在这一时期,德国心理学家闵斯托伯格倡导将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其代表作是《心 理学与工业效率》,提出了心理学对人在工作中的适应与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20世纪初,虽然已孕育着人因工程学的思想萌芽,但人机关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 心,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由于机器进步很快,使人难以适应,因此大量存在着 伤害人身心的问题。 2.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 这一阶段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工作效率研究 提供了重要背景。该阶段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劳及人对机器的适应问题。 自1924年开始,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这是对人的工作效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工作效率不仅受物 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还发现组织因素、工作气氛和人际关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3.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 这一阶段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二战以前,人与机器装备的匹配,主 要是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装备。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首先在军事领域开始了与设计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应用,使人适应机器转入到使机器适应人的新阶段。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本学科的研究与应用逐渐从军事领域向工业等领域发展。并逐步应用军事领域的研究成果来解决工业与工程设计中的问题。 此外,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国家先后成立了学会。为了加强国际间交流,1960年正式成立了国际人类工效学会(IEA),标志着该学科已经发展成熟,该组织为推动各国的人因工程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4.人因工程学的发展时期

《人因工程》试题及答案

工程学院《人因工程》课程期中考试试卷2013—2014 学年第2学期 考试时间:100分钟任课教师: 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面不属于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 D )。P17 A 调查法 B 实验法 C 测量法 D 工作分析 2、人眼对水平方向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比对垂直方向尺寸和比例的估计要( A )。P46 A.准确 B不准确 C 一样 3、误读率最小的仪表表面和刻度的配色哪对最佳( C )。 A 黑和白 B 白和黑 C 墨绿和白 D 深蓝和白 4、选择下列哪种形式的仪表误读率最低( D )。P204 A 圆形 B 水平直线形 C 竖直弧形 D 开窗式 5、人体长期处于低温条件下,会产生以下生理反应( D )。 A 神经兴奋性提高 B 人体机能增强 C 代谢率提高 D 神经传导能力减弱 6、以下哪种表盘的设计最合理( B ) A B C D 7、模拟显示大都是靠指针指示。指针设计的人机学问题,主要从下列几方面考虑,但其中( A )不属于重点考虑范围。

A.材质 B.宽度 C.长度 D.形状 8、作业人员观测仪表盘是,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移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人眼观察效果优劣依次为( A ) A 左上限右上限左下限右下限 B 右上限左上限右下限左下限 C 左下限右下限左上限右上限 D 左上限左下限右上限右下限 9、人体测量的主要统计指标( C )。 A.平均值、标准差、百分比 B.平均值、标准差、百分比变换系数 C.平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 D.样本值、公差、百分位数 10、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像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 D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A.5 B.50 C.80 D.99 11、常用的控制器分布在较远区域、需要手足有较大运动幅度的作业,宜采用( A )作业。 A 立姿 B 坐-立姿 C 坐姿 D 卧姿 12、站姿作业工作台高度应以( B )尺寸为依据设计。 A 站姿眼高 B 站姿肘高 C 站姿肩高 D 站姿腰高 13、在作业环境中的光源,( C )是最理想的。 A.白炽灯 B.荧光灯 C.自然光 D.霓虹灯 14、如果呈现的刺激只有一个,被试只在刺激出现时做出特定的反应,这时获得的反应时间称为( C )。 A.复杂反应时 B.选择反应时 C.简单反应时 D.刺激反应时 15、长排放置的多人座椅,中间不加分隔,即使落座者旁边有空位人们通常也不愿意坐上去,如果加上扶手,就可以提高座椅利用率。这体现了作业空间设计中的( A )理论。 A.个人心理空间 B.捷径反应 C.躲避行为 D.立姿作业 16、计算机操作人员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遭受更多的( C )损伤。 A.背部 B.手部 C.颈部和腕部 D.肩部 17、刻度盘指针式显示属于( C )。 A.屏幕式显示 B.直接显示 C.模拟显示 D.数字显示 18、操纵控制器的类型很多,按操纵控制器的身体部位不同划分,可分为( D ) P212 A. 手动控制器和声动控制器 B.调整控制器和转换控制器 C.开关控制器和转换控制器 D.手动控制器和脚动控制器 19、下列( B )不符合人机功能合理分配的原则。 A.笨重的、快速的、持久的由机器来做 B.快速的、持久的、可靠性高的由人来做

人因工程学_期末复习

人因工程学期末复习 1. 造成人为失误的原因可分成哪大类?而降低人为失误的方法有那三大项?答:造成人为失误的原因可分成﹕任务复杂度、环境因素、个人因素三大类。 降低人为失误的方法有﹕选用适当人选、教育训练、设计。 2. 如何从管理控制上减少工作时骨骼肌肉之伤害? 答:工作轮调、工作扩大、人员筛选、教育训练、工程/休息安排 3. 什么是反应时间?如何控制刺激信号以缩短反应时间? 答:反应时间又称为反应潜伏期,它是指刺激和反应的时间间距,由反应知觉时 间和动作时间两部分组成。随着刺激性质和反应内容的复杂化,反应时间也将随之增加。其反应时间有显著的差异,选择反应时间长于简单反应时间。人对各种不同性质刺激的反应时间是不同的,对于同一种性质的刺激,其刺激强度和刺激方式的不同,中等强度刺激信号的反应时间小于阈限强度的刺激信号。刺激信号与背景的对比程度也是影响反应时间的一种因素,信号愈清晰愈易辨认,则反应时间愈短;反之,反应时间延长。当刺激信号持续时间不同时,反应时间随刺激信号的增加而减少。刺激信号的数目对反应时间的影响最为明显,即反应时间随刺激信号数的增加而明显延长。 4. 生活中常见的水表显示装置的形式如下图所示。试分析其是否符合显示装置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 答﹕这两个表盘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正确的读数。此设计主要违反了两个很重要的显示装置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1)如果仪表是由几个表盘组成的,则每个刻度盘内数字的增加方向应该完全一致;(2)刻度盘的读数应顺时针 5. 某小型零件装配在线坐姿工作的工作台为一类似于办公桌的矩形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为输送待装件的输送带。工作台上有多种零件及工具沿工作台长度方向一字摆开。试分析此工作场地布置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答﹕此工作场地不足之处是:(1) 工作台上零件及工具较多,一字摆开在工作台上,看起来整齐、清爽,实际上不方便作业,有些零件、工具可能摆在舒适作业范围之外;(2) 待装件输送带位于作业者侧面,需经常转身,增加能量消耗而容易疲劳,且不易准确观察,影响作业速度。改进建议:(1) 将零件与工具沿弧线设置在最舒适作业范围之内。(2) 工作台面向输送带,减少转身,便于观察和拿取零件。(3) 为了使作业者能方便的拿取前方的零件,工作台设计成凹进去一块,两肘部伸出可以取放零件,而且还可以使肘部得到支撑。 6. 人在操作计算机时易产生眼睛干涩、身体疲劳等现象,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为了舒适而高效的工作,请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你的一些建议。 答﹕长时间地观看显示器屏幕可能会导致眼睛疲劳,长时间地操作计算机可能导致身体疲劳,不正确的坐姿、较差的照明环境、使用尺寸不合理的计算机桌及坐椅、长时间久坐而不活动、计算机设备位置摆放不合适、狭窄的作业空间等因素都是造成身体疲劳甚至损伤的重要原因。为了舒适而又高效地工作,在安装和使用计算机时,可遵循以下人机工程学原则:(1) 将显示器和键盘放置在正前方。专用的工作台有助于将键盘摆放在正确的位置。(2) 将显示器放置在可以舒适观看的距离处。(3) 坐在显示器的正前方时,确保显示器屏幕与您的视线等高或略低。(4) 调整显示器的倾斜度、对比度和亮度设置以及照明环境(例如吊灯、台灯以及附近窗户的窗帘或百叶窗),以尽可能减少显示器屏幕的反光和闪烁。(5) 坐在可以对下背部提供良好支撑的椅子上。(6) 在使用键盘或鼠标时,使前臂保持水平,手腕处于自然舒适的位置。(7) 使用键盘或鼠标时,留出枕放手的空间。(8) 使上臂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9) 坐直,双脚放在地板上,大腿保持水平。(10) 坐在椅子上时,确保腿的重量落在双脚上,而不是座位的前缘。如果有必要,调整椅子的高度或使用脚垫,以保持正确的坐姿。(11) 经常改变工作方式。合理安排您的工作,尽量避免长时间打字。停止打字时,多做一些需要双手并用的活动。

人因工程学试卷及解答3

人因工程学试卷 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供数量识读的指针式仪表中,()刻度盘优于其他形式。 2、静态作业的特征是(),却很容易疲劳。 3、从开始该项作业起,机体各器官适应该作业需要的现象叫做()。 4、以能量消耗的相对指标评价劳动强度标准的典型代表是()。 5、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能出现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6、疲劳不仅是生理反应,而且也包含大量的()和环境因素。 7、视疲劳可以通过()、反应时间与眨眼次数等方法间接测定。 8、由于计权网络测得的计权声压级称为()。 9、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是基于作业者的()提出来的。 10、视觉的明暗适应特征,要求工作场所的(),避免频繁的适应。供数量识读的指针式仪表中,()刻度盘由于其它形式。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各感觉器官对其感受信号变化的感觉,不仅取决信号变化的绝对量,还取决于信号变化的相对增量()。 2、强度作业时,氧需超过氧上限,这种作业不能持久。但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仍可迅速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 3、两种色彩的三个基本特征相同,一定会产生相同的色彩感觉()。 4、能量消耗指标主要是两个相对指标:RMR和劳动强度指数I()。 5、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直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 量()。 6、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是人的心理上感到满意与否的评价()。

7、眼睛的色彩感觉是视力功能的生理过程()。 8、视力不仅受注视物体亮度的影响,还与周围亮度有关,当周围亮度与中心亮度相同时,由于缺少良好的对比度,视力最差()。 9、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10、某一瞬间亮度的主观感觉不如正常值的主观亮度感觉强,所以指示灯光常用短暂的强光刺激达到醒目的目的()。 三、名词解释(10分) 1、劳动强度 2、反应时间 3、人机系统 4、作业空间 5、人体测量 四、简答题(25分) 1、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 2、微气候评价的主要方法 3、如何控制噪声传播

人因工程学复习资料题目和答案

选择题 1、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 3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A、50 B、80 C、90 D、55 2、下列(3 )不属于显示器的设计原则。 A、可见度高对观察距离、观察角度、显示符号的大小,给以最佳的处理。 B、明显度高使之醒目、消除背景干扰、提高区别能力。 C、忽略少部分视力缺陷者(如视弱、色弱者)。 D、阐明力强在所处环境中显示的意义明确,推断准确可靠,掌握容易。 3、下列( 3 )不属于控制器的编码形式。 A、形状编码和大小编码 B、位置编码和色彩编码 C、形状编码和状态编码 D、符号编码和大小编码 4、在设计语言传示装置时,以下(4 )一般不予考虑。 A、语言的清晰度 B、语言的强度 C、噪声对语言传示的影响 D、地域性口音 5、工厂里一些危险品、重要开关、报警信号灯等,一般都采用(4 )色作标志。 A、蓝 B、绿 C、黄 D、红 6、只有频率在(1 )围的声音人耳才能感觉到,即才能引起听觉。 A、20~20000Hz B、10~20000Hz C、40~200000Hz D、30~200000Hz 7、温度计、速度计均属于(2 ) A、屏幕式显示 B、定量显示 C、定性显示 D、警告性显示 8、以下(b )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A、整体性 B、保持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9、人们从较暗的环境进人较亮环境时,人眼的适应过程称为(c )。 A、明知觉 B、明感觉 C、明适应 D、暗适应 选择题 1、(1)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英国完成的。

人因工程学期末复习题

1人机工程的发展趋势2 2人眼可见光波长38 3人耳可听声音的频率范围43 4人的听阈和痛阈44 5人体测量学中百分位尺寸的含义20 6人为失误的原因173 7感觉的特征58 8噪音对人体的影响159 9视觉系统工作原理及视错觉现象38 10仪表类型及特点8611作业空间设计、坐姿立姿工作特点128 12控制器编码方式106 13感觉器官的反应时特点 14韦伯定律的含义59 15振动对人的影响164 16产品尺寸设计类型32 17作业场所布置原则141 18作业空间的分类135 19作业空间设计要点135 1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基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19世纪,主要是泰勒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时期,主要以提高生产效率、人员选拔培训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人机关系中,主要是强调人适应机器。 2).初始阶段(一战与二战期间):这一期间主要围绕如何提高效率。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的疲劳研究,人员培训,选拔研究,心理学的研究等。对组织影响生产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3.)成长阶段(二战-60年代):研究人机界面如何有效匹配,对人机系统的研究由人适应机器到机器设备如何适应人。 4).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人因工程研究三大趋向:①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向人机环境系统优化方向发展;②应用范围越来越广;③在高技术领域的特殊作用 2某小型零件装配线上坐姿工作的工作台为类似于办公桌的矩形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为输送待装件的输送带。工作台上有多种零件及工具沿工作台长度方向一字排开。试分析此工作地布置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答:布置存在的问题:零件盒的摆放成一字型排列,不符合手在水平作业范围的运动轨迹, 应根据零件盒的数量,弧形摆放,并将零件盒放到正常作业范围之内。矩形桌面可考虑中间挖去一定空间,把椅子向里推,以减少手的移动距离。输送带的位置要看在哪侧,若在右侧与桌面垂直方向,则不必调整,否则应调整至此位置。 3.为什么警车、救护车的车灯,均采用较亮的周期变化的灯光,并伴有周期变化的高频报警。。 1)采用灯光(信号灯)及听觉显示装置两类,可提高人们对这两类运行的反应,及时躲开,以利通行;2)灯光周期变化,可提高人的视觉反应速度,吸引人的注意;3)声音采用周期变化且高频,主要是由于变化的信号优于不变的信号,可减少听觉适应性。另外,高频声音是根据人对高频声音的感觉习惯相吻合,如人们感觉“紧急”、“高速”。 4、试分析坐姿作业空间设计内容,需考虑哪些人体尺寸 (1)工作面设计。要考虑人的水平作业范围,垂直作业范围,立体作业范围。工作面高度设计。该设计与人的上臂长、坐姿肘关节高度有关。 (2)座椅及活动余隙设计。座椅设计主要包括椅子高度、深度、椅面宽度及扶手等。其中,椅子高度是主要尺寸。主要依据人的坐姿臀高、宽度。 (3)容膝空间设计。坐姿大腿厚;小腿高与桌面下表面高度之间要有空间。 (4)脚作业空间。小腿长;腿弯曲角度。 5 如果请你进行车间设计,请列出与人因工程有关的设计内容及设计原则?(10分) (1)总体作业空间设计。按照企业生产类型,如流水生产,则按产品加工过程排列设备。如工艺专业化,则将同种设备、同种工人布置在一起。 (2)作业环境设计。车间作业环境设计,包括噪声、微气候环境、色彩环境、空气环境设计等,在环境设计过程中考虑环境对人的生理及心理影响,按照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对各种环境设计。 (3)近身作业空间设计。根据作业特点、人体尺寸、作业姿势等进行设计。 (4) 座位设计设计原则:要根据人体尺寸、尽量使人体保持自然、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牢固、稳定; (5)显示器和操纵控制器布置应按照重要性原则、使用频率原则、功能原则、使用顺序原则进行布置,方便人的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