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西方对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西方对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综述

国外发达国家的专家、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关注或研究,最早是从对作为人类空间活动组织形式的集聚的重要性开始的。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发展和完成,欧美发达国家的学者开始关注一部分工厂和企业聚集在一个地域进行集中生产、采购和经营的现象。20世纪中期以后,在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产业集群研究领域,并在该领域提出与发展了一系列产业集群理论。前苏联的经济学家也在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独特理论。而我国学者对集聚或产业集群问题的重视与研究,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此前国内学者很少重视或研究集聚现象。

一、 国外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

国外对产业集群现象的重视与研究,主要体现在工业区位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和新产业区理论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上面。

1、工业区位理论

该理论的奠基人韦伯创立工业区位论的基础是厂商以最低成本作为确定工厂区位的目标。他认为,决定工业区位的成本因素有运输费用、工资成本和集聚因素。韦伯认为,工业区位的理想位置,就是使得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要的运输里程和货物运量为最低的地方。劳动力费用形成对由运输费用决定的工业区位的“第一次修正或改变”,即与旧址(运费较低的地区)相比,如果迁至新址(工资较低的地区),每吨成品所增加的运输成本大于所节省的工资成本,则不应迁移;反之,则应把厂址迁至工资较低的地区。集聚因素形成对工业区位的“第二次修正或改变”,同样只有当集聚所带来的成本节省大于由于工厂迁移而增加的运输费用和工资成本时,工厂才能迁移;否则,会适得其反,造成集聚不经济。

二十世纪 20 年代到 40 年代,工业区位论进一步充实。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的弗兰克·费特尔(Frank·A·Fetter)提出了“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德国地理学家 W·克利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提出高效市场网络理论(即中地论)。以此为基础德国经济学家A·劳施(A·Kosch)创立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工业区位论。劳施假定,一个工业中心的周围是农业城区,其居民是工业品的购买者;这些居民的偏好相同,具有相同的个人需求曲线;工厂规定其产品价格;产品到消费者所在地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在这样的假定条件下,每个工业中心都垄断一个圆形市场区,竞争不会发生在圆形市场区的核心区域,只能发生在边缘区域。

2、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前苏联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由一些前苏联学者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前苏联学者的研究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由一些具有不同功能的部分所组成的,这些组成部分按照它们与综合体内的主导专门化企业的关系可分为:①经营类,即体现地域生产综合体发展方向的专门化企业,是综合体的核心;②关联类,即与专门化企业有前后向联系的企业;③依附类,即利用专门化企业的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④基础设施,即为各类企业提供一般性生产条件的多种设施,包括生产性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及结构性设施。科洛索夫斯基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有计划的)安置各类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这样的一种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体就成为“生产综合体”。涅克拉索夫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在经济区、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省、边区内,一个或几个专门化部门的高度结合,并基本上共同利用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

3、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古典经济学的区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的配置效益存在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基本上有两类,一是区域之间外部经济的差异,二是区域之间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差异。一个区域内已有资源的集聚会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也会给区域内各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经济效益,这就是所谓的区域外部经济。区域间的外部经济不同,会造成资源配置的区域比较优势差异。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指区域之间各种生产要素拥有状况及其相对价格的差异,不同的生产要素比较优势也对应着不同的资源配置的区域比较效

益,具有资本、技术、信息、人力资源优势的区域与不具有这些要素优势的区域相比,其资源配置的区域比较效益显然为高。当区域之间存在比较优势差异时,在“资源趋向效益,效益吸引资源”的原则指导下,产业势必在效益高的区位形成集聚,这就是产业集聚的比较优势原理。

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Vernon)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以美国跨国公司生产与贸易的地理扩散为典型,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国际生产与贸易,并赋予了产品生命周期论以空间维度。他假设,任何一个市场上的生产者比市场外的生产者更清楚向市场引进新产品的可能性,一旦新产品被引进市场,就表明市场需求较为充分,同时新产品也能够反映市场特性。他着力解释了新产品在何处生产制造的问题。借助外部经济即集聚经济的概念,他认为新产品的非标准化特性及其不成熟的生产技术要求生产者、供应商、消费者之间加强联系与沟通,其最佳实现办法是生产者、供应商、消费者在地理上靠近,即集聚。当产品逐渐成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之后,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生产基地逐步向主要市场区域转移。

90 年代瑞典的地理学者重新用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了产业集聚问题。根据瑞典学者的分析,企业对某一地区的依赖程度,按照企业所属部门的不同,以及企业大小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同时,对不同部门的企业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地方资源与环境,答案也不尽相同。他们提出,成长部门与衰退部门对地方环境的依赖很大。成长部门需要两个优先的地区条件,即企业网络的建立与高级劳动的供给,前者指具有相似技术要求和相似劳动需求的企业之间建立水平的网络关系,后者指地区具有相当科学技术背景的高级熟练劳动力供给;对于衰退部门来说,能够提供低成本生产机会的地区才是优先选择的地区,因此更注重基础设施的优良、交通通讯的便利以及廉价劳动市场的存在。成长部门与衰退部门对地方环境与资源的依赖有可能造成在某一地区的集聚,但由于两部门所依赖的环境与资源不同,在某一地区不大可能同时形成两个部门的集聚。

5、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这是研究产业集群最重要的理论。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把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特定地区称作“产业区”(industry district),产业区内集中的是大量

相关的小型企业。马歇尔举出了一些例子,如英国斯塔福德郡的陶器生产、贝德弗德郡的草帽生产、白金汉郡的椅子生产。他认为这些专门行业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在产业区内集聚,除了自然条件和宫廷的奖赏外,获取外部规模经济则是根本原因。他将产业集聚的原因基本上归结为六个方面:①协同创新的环境。“……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了,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也学到许多秘密。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的赏识,机械、制造以及企业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得到迅速的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能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 ②辅助性工业的存在。辅助性工业使用高度专业化的机械,为集中在一起的众多企业进行辅助性产品的生产,比起各个企业使用高价机械,自行生产这些辅助性产品来,更为经济和专业。③对有专门技能的劳动的需求与供给。“……雇主们往往到他们能找到所需要的有专门技能的优秀工人的地方去;同时,寻找职业的人,也自然会到有许多雇主需要他们技能的地方去……”可见,对专门劳动的大量供求促使了产业的集聚。④劳动需求结构的不平衡。在某些工业中,对劳动力的性别要求比较单一,例如钢铁业,就业者绝大多数是身强力壮的男子,而纺织业的工人又无一例外地以女性为主,在两个产业不相互靠近的情况下,每个产业的劳动成本都很高,但家庭的平均收入却很低,如果将这些具有补充性的产业集聚起来,则可以或降低劳动成本,或增加家庭收入,或两者兼得。⑤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一个区域内必须发展多种工业,只依靠一种工业的区域,在该工业原料供给和产品需求骤减的情况下,会发生严重的萧条。因此,一个区域内必须发展多种工业,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⑥顾客的便利。“顾客为了购买零碎东西会到最近的商店;但要购买重要的东西,他就会不怕麻烦,到他认为达到目的最好的商店去。因此,经营高价和上等物品的商店,就会集中在一起,而供应日常家庭必需品的商店则不必如此。”以上诸多原因促使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

6、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

迈克尔·波特认为,某些发展相当成功的全球性产业正朝着集群化的方向发展。产业集群主要有以下内涵:①发展相当成功的特定产业大规模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域;②在特定的业界里,具有互动关系的企业、政府、教育机构呈现出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域的状态。产业集群理论主要是从《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所提及

的钻石构架理论衍生而来的。波特认为,“生产要素”、“需求”、“企业策略与组织结构及其竞争环境”、“相关产业及支援产业”四点,是一个国家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的要素,同时,这四点要素还受政府及机会的影响。另外,人才和知识等无形资产对竞争的影响也极为重要。波特还将研究焦点由钻石模型理论中的国家缩小至地域的产业集群。波特认为,若能在特定的地域达成钻石模型中所提及的多数条件,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及许多企业将在该地域构成水平型或垂直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而形成集群。这突出了以往在国际战略理论中不受重视的“择址”的重要性。从理论上讲,在信息技术和运输工具高效化的今天,在“选址”上,以往旨在获得生产原料、市场、廉价劳动力等的传统地理性因素的作用已逐渐减弱,而其他因素如“知识”、“关系”及“机制”等与地域特有的文化或价值观有很大关联性的因素,其重要性在增加。

7、新产业区理论

新产业区理论从企业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入手研究企业集群的空间结构。尽管学者们对于新产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的看法不统一,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1)弹性专精观点。持弹性专精观点最有代表性的是皮埃尔和赛伯。他们认为,第三意大利的产业区形成,是源于大量专业化的中小企业在地域范围内的集聚,而区域发展的动力则是产业区内劳动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程度提高(Piore and Sabel,1984)。企业与企业间在竞争基础上的分工协作,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进行密切的交流,促进了区内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创新,直至整个弹性生产综合体的创新和发展。新产业区内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以及弹性劳动力,可以对不稳定、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新产业区中网络结构的产业组织可以获得学习上的优势,利于形成区域文化,促进产业结构新的调整和变化。意大利新产业区的实践证明,弹性专精是“集体的企业家精神”的体现,关键是区域内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市场和供给的高度不确定性促进了中小企业间生产的分离。中小企业集群依靠外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获得了利润,并能应付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分割和变化的市场中,弹性专精的中小企业能够快速转变产品,在短期内调节产量的浮动,从而免于大企业那种剧烈

的效率损失。

(2)区域创新环境和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环境对区域内的企业集聚有强大作用是格雷米(Gremi)在 1985 年率先提出的,并认为,欧洲和北美的一些新产业区之所以能保持发展和竞争的优势,关键在于区域内形成了创新环境。后来的学者将区域创新环境和区域创新网络看作同一个概念(Remigio等,1997)。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其在区域内结成的网络,这种区域的网络不仅包括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与企业之间正式的经济网络,而且还包括企业在创新和发展过程中,与当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等科教组织、行会等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地方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之间的合作而结成的研究和开发合作网、企业家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等。由于企业面临着日益不确定的市场和技术环境,企业发展和创新的最重要战略行为是与其他行为主体在区内结网,这也是区域内各个行为主体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区域内创新环境的改善,而环境的改善进一步有利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发育和创新功能的提高。

二、国内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

国内对产业集群理论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是王缉慈、魏江和叶波等的观点,前者侧重于对创新的空间和过程等的研究上,后者则侧重于经济系统创新的有序集成上。

1、北京大学王缉慈把企业集群看成是适合创新的空间

她领导的研究小组认为,按照区域内产业的不同类型,可以将新产业区分为以发展传统产业为主的新产业区和以发展高新技术为主的高技术区。传统产业的专业化区域,以传统的手工业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部门为主,如纺织、制鞋业、家具等行业。在这类区域内,有大量中小企业集聚,劳动分工比较精细,专业化程度较高。这类产业区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比较特殊,企业主之间的信任度比较高,彼此之间的合作以非契约关系联接,如“第三意大利”地区、我国浙江省诸暨市的大唐袜业区、河北省清河县的羊绒产业区等。而在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化区域,其发展主要依托当地的科研力量,企业相互之间密切合作,区域内有

强烈创新氛围。美国硅谷是这类区域的突出代表。

他们认为,高新区的发展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由内外作用力以及上下作用力共同完成的,并同时包含自上而下(以及自外而内)和自下而上(以及自内而外)的两个过程。在高新区发展的初期,外力以及自上而下的作用力占优势。随着发展的深入,内力以及自下而上的作用力逐渐增强,当内力足够强大时,高新区的目标得以实现。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高新区最终目标的实现过程是十分漫长的。高新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反映在区内区外的经济增长以及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等方方面面。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当本地区形成真正的产业文化,即全社会具有创新的共识时,才能促进科技、教育的快速进步,以及科研成果产业化和区域经济结构的成功升级。

从产业联系的角度来看,只有当高新区内孤立的企业形成有机的集群,同时企业间产生物质的、信息的和社会的各种“流”汇成“网络”时,高新区的目标才能实现。同时,他们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常规技术阶段和高技术阶段。前者也叫增长极阶段,后者又称新产业区阶段。

2、作为有机经济系统整体的产业集群的有序集成创新

魏江和叶波两位学者认为,在整体上将集群当作一个有机的经济系统来考虑更重要,提出了创新的有序集成。他们认为:创新集成之于企业集群的重要性来自于集群作为一个地域性生产系统或者说是增值系统的事实。一个增值系统的功能提升有赖于各个价值环节特别是关键环节的协同优化,某个或某几个(关键)环节的薄弱会给整个系统造成“木桶效应”而制约其总体功能水平。面向集群这个增值系统中各个价值环节的创新应该具有协调性,即创新是可系统集成的,以此使整个系统不是只有几个环节的增值功能得到加强,从而保证集群的竞争力。相对于不同价值环节的创新集成称为纵向集成。横向集成是指同一价值环节中的不同厂商之间在创新分布上有一定的均衡性,这对于该环节的优化很有必要。在集群中,同行厂商的创新不均衡可能会导致两种后果:一是生产能力向创新者集中,其他厂商逐渐萎缩;二是创新者被其他厂商包围而无法获得合理创新报酬,从而无人愿意创新。因此,一种好局面应使同行厂商协同创新,在保持结构稳定的同时实现所有价值环节的升级。横向集成是纵向集成的前奏,而后者着眼于各

个环节间的配套补齐。他们认为集体学习是创新集成的实现机制,挤压效应是创新集成作用于集群竞争力的内在机理,规制安排促进集群创新集成。

若想了解更详细的情况,请参见赵晓龙博士的毕业论文《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团队管理研究综述

团队。科研团队通常有三种组织形式:专职团队,独立于组织的日常运行,并保持财务的独立性;跨部门临时团队,其特点是研发工作与日常工作并行,在管理上注重部门协调;技术改进团队,其特点是范围小,方式灵活,但是注意把握项目运行的时机‘21。 科研团队有效性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衡量:(1)团队绩效,即团队的工作是否能满足需要和接受检查或是否能满足数量、质量和时效方面的要求;(2)团队成员满意度,即团队成员是否能在团队中体验到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感;(3)团队生命力,即团队成员是否能持续不断地共同工作。测量科研团队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常用模型是“输入—过程一输出”(IPO)模型。“输入”主要是指团队的结构、成员和环境特征等;“过程”主要是指团队中的质量以及一些社会心理因素,质量因素是与团队互动质量有关的变量,如沟通、合作以及社会支持等,社会心理因素是与团队成员共同的心理特征有关的变量,如群体效能感(群体对组织实现目标的总体能力的共同信念);“输出”则是指团队的有效性‘21。 2.科研团队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综述 国外主要集中在科研团队绩效的实证研究,-其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对欧洲六国所做的一项跨国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结果发现领导力、研究单元规模、科学家之间及研究团队之间的沟通、激励、任务规划、配置和执行方面的特征与科研群体绩效显著相关,并未发现财力、物力因素与科研团队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31。 国内蒋日富、郭传杰等人通过对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的调查分析,认为团队领导、团队沟通、团队激励、团队任务特征、团队凝聚力、团队异质性、团队目标、成员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的关系是影响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的主要因素H】,陶沁认为团队的领导方式、团队的激励机制、团队管理制度和团队文化与团队创新能力和绩效密切相关∞J,实证结果如下:(1)团队领导和团队目标是影响科研团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而最不重要的因素是团队规模。(2)团队领导应该具有很强的学术洞察力、社交能力、崇高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而对是否具有成功领导重大项目的经验和很强的时间管理能力没有过高的要求。 3.科研团队管理研究综述 科研团队管理的研究主要侧重研发团队组 建、团队冲突、团队学习、团队激励、团队精神建设、团队报酬设计和团队工作机制等角度。 Torres等人提出了基于技能的柔性的“圆”型科研团队代替基于过程的“金字塔”型团队;Nurmi等人认为冲突一方面产生成本,另一方面可能带来很大的利益,对团队的管理不是避免冲突而是有效地管理冲突;Keren等指出要动态地分析冲突,在引入时间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冲突出现的时间段以及在此时间段内冲突的类型,使绩效和各种冲突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提出了一个动态的冲突分析框架∞1。 雷家骑等人认为通过合理配置企业内部知识产权关系来激励科研人员创造知识性资产的积极性,给予他们知识产权的部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对企业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激励框架:兴趣激励、报酬激励、工作环境激励、信任与职位激励、以及产权激励Ⅲ。柳卸林等人提出团队科研知识要进行三方面的整合,团队自有技术知识与新构思及新技术知识整合、与模仿所得技术知识进行整合、与市场需求进行整合【Bl。曾德明等人对我国企业科研团队管理的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几乎所有的高新技术企业都采用项目团队的组织模式进行科研活动,国内高新技术企业成功要素的总体评分不高;(2)只有1/3的企业考虑了核心人员的权利,团队成员对现行激励政策的满意度偏低;(3)国内科研人员对金钱财富的激励需求比国外的强烈的多一1。 从上述实证结果可以看出作为中国文化的资源支配权高度集中下的集体主义对科研人员有着很深的影响。 中国几千年来资源支配权一直高度集中,其原因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参与生产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不足,为了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少数服从多数等不良决策后果的出现,社会把资源配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精英群体。另外,全民族制度创新能力的有限性阻碍了人们构思设计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使群体中的人才在原有的资源配置方式下都能够共享资源支配权,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进而产出最大化。 组织内成员资源配置权的差别导致组织内部权力差距大,权力差距与等级观念、论资排辈相近,组织内看重称号、头衔和地位,使成员对权威显示出极大的尊敬。相反,权力差距小的社会能淡化不平等,上级仍拥有权威,但下属并不恐惧或 一61—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行政管理秦高文 【摘要】随着信息的高速化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子政务日益成熟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智慧政府。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对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内容分析,研究梳理了国内外智慧政府建设发展的情况,结合智慧政府主要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开展文献综述,希望得以了解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的整体进展情况。总结归纳了智慧政府研究取得的进展和成绩,并对未来智慧政府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子政务;智慧政府;智慧城市;政府信息化;公共服务 一、引言 现代政府事务日益复杂,传统政府的智能水平已经难以应付这种新的形势,伴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高速化发展,政府信息化建设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历经传统政府、数字政府、电子政务、移动政务等多个阶段后,“智慧政府”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智慧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政府的四大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智慧政府”就是要实现上述职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 与传统电子政务相比,“智慧政府”具有移动性、社会性、虚拟性、个性化等特征。「1」这些新特征是信息技术进步和电子政务应用创新两者融合演化发展到更高级实践阶段的必然结果。「2」智慧政府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概念具有明显

的实践先于理论的特点,它的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世界各国政府机构都是在探索中先行先试。 二、智慧政府在国内外的探索实践 2011年1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提高政府服务的绩效及服务能力,提出智慧政府建设框架(Smart Government Framework)。「3」2012年6月,韩国政府公共行政与安全部顺应时代发展构建了智慧政府实施计划(Smart Government Implementation Plan),使得韩国始终居于联合国电子政务指数排名中的领先位置。「4」2013年6月,迪拜专门成立智慧政府部门(Dubai Smart Government Department),负责指导和监督迪拜电子政务的转型与实施,迪拜智慧政府项目通过各部门共同努力取得了重要成就,是该地区为企业和社区生活提供政府在线服务的开创性举措,标志着迪拜开始进入智慧政府时代。「5」2014年3月,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推出“资讯媒体总体规划2025”(Infocomm Media Masterplan 2025),该规划的重要目标是将新加坡政府建设成为智慧政府,使新加坡成为全球领先的ICM技术使用者和倡导者,通过有效的安全措施保护个人的隐私和交易,促使企业提高生产率和收入,帮助政府利用数据更好地分析城市问题,从而制定更适当的政策。「6」 国内在政策方面,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主管部门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信息化发展规划》《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电子政务向智慧化和服务化转变。在建设实践方面,中国已经有超过两百个城市提出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计划,而智慧政府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7」北京、上海、南

产业集群理论文献综述-2011.6.5

汤连帮 技术经济及管理 科学研究院 一、引言 从历史环境地来说,在人类社会历史文明出现地那一时刻开始,伴随着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地产业集群地现象就早已存在.从产业集群产生地理论基础来看,经济学上地分工思想为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思想环境背景.从古代地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古尼罗河流域和古黄河流域地下游地集中灌溉农业区,再到经济全球化地今天,如美国硅谷、号公路电子产业集群、底特律汽车工业区,印度产班加罗尔软件地软件开发区、日本地筑波和关西,以及台湾地新竹等等,都说明了产业集群这一经济现象在提高和促进国家国际竞争力和推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独特地作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问题地提出 世纪年代开始,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在当代颇具特色地产业组织形式.在当代,产业集群是一个重要地经济组织现象.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都对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在大量研究和阅读文献地基础上,得出世界产业集群组织发展地基本特征就是相似或相关地产业在相同地区域集聚,并变得日益相互依赖而具有产业集聚优势,形成产业集群.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世界各地地产业集群地发展已成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地一种世界性地经济现象.纵观世界地地理版图,产业集群在世界地各个角落都可以找到.在美国,有硅谷和公路地电子产业群、好莱坞地影视娱乐产业群、纽约麦迪森大街地广告业群、明尼阿波利斯地医学设备业群、克利夫兰地油漆和涂料业群、西密歇根地办公室家具业群、达尔顿地地毯业群、加利福利亚地葡萄酒业群、马萨诸塞地制鞋业群等等.在意大利,根据统计局地标准,年,专业集群有个,其中纺织品集群个、制鞋集群个、家具集群个、机械集群个、食品集群个、金属制品集群个,化学制品集群个,造纸和印刷集群个、首饰集群个.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然而,产业集群并非发达国家所独有,在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大量类似地有竞争力地产业集群,这些集群在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地经济增长和推动出口方面做出了巨大地贡献.在秘鲁、巴西、墨西哥、韩国、巴基斯坦、南非、津巴布韦和坦桑尼亚等国都有产业集群存在.在南非,产业集群历史从年才开始地,并且主要由国家政府机构发动地,分别于年发布了铝业集群地动议,年又宣布了珠宝制造业地集群地动议.在东欧,波兰、匈牙利等国发展了相关地产业集群,在亚洲,中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斯洛文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也不同程度地发展了相关产业地集群.在印度,旁遮普邦地路德海阿那得金属加工和纺织工业集群、古吉拉特邦地苏拉特地钻石加工业集群、卡纳达卡邦地班加罗尔电子软件业集群、北方邦德阿格拉地鞋业集群.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因此从上述可以得出,产业集群在世界经济范围内是一种普遍地经济现象,世界各国和各地地经济增长无一不闪烁着产业集群地光芒,产业集群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地潮流,其正呈现蓬勃生机、繁荣发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在我国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也迅速崛起了一批高度集聚、高度专业化地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佛山地陶瓷、潮州市地食品加工与不锈钢器具、东莞地电子、家具和服装、中山地灯具、顺德地木工机械、花卉与家具、花都市地皮革和皮具、澄海市地玩具与工艺品业等,浙江嗓州地领带业、温州地服装和眼镜、

新闻英语翻译研究文献综述复习进程

新闻英语翻译研究文献综述 新闻英语,即“新闻报道文章中所使用的英语,具有新闻特性、适合新闻报道要求、适应新闻信息传播需要的语言”(张建,2004),成为了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新闻翻译这一领域的关注日益增强,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逐渐多元化,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新闻本身的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新闻翻译理论、新闻翻译原则等方面。 1 新闻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的研究文献综述 徐泉、王婷(2001)总结出新闻文体的如下特点:1.用词新颖,精巧别致;2.句式多样富于弹性;3.巧用时态,布局呼应;4.频繁使用被动语态,重点突出;5.结构合理层次分明;6.善用修辞,讲求效果。就语法层面的翻译而言,李侠(2004)分析了英语新闻句子的四大特点:1.信息量大;2.结构简单; 3.语法手段丰富;4.名词修饰语前置。李认为在翻译英语新闻时,必须遵循汉英两种语言的规律和使用习惯,努力增强译作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并提出了英语新闻句子汉译的3种方法: 1.化长为短; 2.调整句子中各部分的顺序与敢减敢删;3.使用四字格结构。曾尼(2010)从新闻英语的标题、词汇和时态及语态的角度,论述了新闻英语的一些文体特征。比如,由于报刊篇幅有限,新闻事件在语法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句型的高度扩展,结构严谨,句式简短精练,语言简洁是受人们称赞并为人们所追求的风格。郑连勋、郑堃(2011)认为新闻英语的问题与其他形式的新闻问题相同,拥有许多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在理解其用词特点的基础上面,代词、复合词、外来词等应用方式,也是新闻英语用词方面的关键,从英语新闻报道展开分析,以借代词、引申词、复合词、外来词、小词语缩略词、临时造词等方面为例探讨了英语新闻当中的用词特点。 不少学者就这些文体特点的翻译进行了单项阐述。王治江(2001)提出了新闻外来词语音译中应注意的原则,即人名和地名中翻译要统一,不仅要译出指称意义,还要译出联想意义,但要避免产生贬义联想。范晓航(2003)

产业集群文献综述

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一、国外产业集群研究 (一)传统产业集群理论 1、外部经济论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以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为代表的外部经济理论。马歇尔把经济规模划分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两类,并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用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 2、工业区位论 韦伯(1909)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他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释了产业集群的现象。工业区位论是农业区位论在微观层次上的发展,是在给定“向心力”和“离心力”基础上的企业定位决策理论。韦伯认为,定位决策的决定因素是成本最小化。在决策过程中,韦伯利用了等运费线等工具,构造了集聚地区发展的模型,提出了技术设备的发展、劳动力组织的发展、市场化以及经常性开支成本的降低四个因素影响着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 3、增长极理论 佩鲁(1955)提出了增长极理论。佩鲁认为经济空间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围绕着极核进行,空间发展如同部门发展一样,增长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佩鲁认为,当政府将某种推动性产业植入一地区后,将产生围绕推动性产业的集聚,然后再通过乘数效应以及关联效应,就会导致地区经济的增长。因此,根据增长极理论,一个地区要想取得经济增长,关键是在本地区内建立起一系列的推动性产业,通过产业的集聚,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推动性产业的建立可以依靠国家政策或地区政策自上而下地完成的。 (二)现代产业集群理论 1、新产业区理论 新产业区的研究始于70年代初对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研究。意大利的社会学者马格那斯科(1977)首次对意大利东北部地区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后提出了

S企业团队建设研究【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任务书】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目:S企业团队建设研究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21世纪是人才战略的时代,在社会生产中,人不仅与物打交道,更多的是与人发生关系,在生产中建立平等、互助、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使人有一个团结、和谐、友好相处的生产工作环境,这对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非常重要。团队这一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依靠团队推进,促进企业各项工作健康而顺利地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团队建设是一种组织创新。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团队建设在企业管理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发掘员工的潜力,为建设高绩效的企业作出巨大贡献。 本课题就是就近年来的一个新兴的概念——团队,进行的一些分析和讨论。文章中提到了一些的理论和抽象的归纳概念,结合企业的现实问题,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本篇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阐明团队建设的原理,主要从对团队建设的定义和内涵出发研究“什么是团队、怎么建设团队”,了解团队建设的结构和功能。 2、介绍S企业简介、企业内的团队建设的实际情况,对该企业团队建设内部环境综合诊断评估。 3、以S企业为具体案例,进行调查数据研究,深入分析企业的团队建设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4、最后针对S企业的特点,建议制定S企业团队建设的目标模式企业内的团队建设推进方案,指出论文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二)基本要求 1、进行团队建设有关文献资料的搜集,要求查阅文献资料不得少于10篇,并按时完成文献综述和外文资料翻译。 2、认真解读资料内容,在充分理解该课题主要内涵和技术要素的基础上确定撰写结构和主要内容,写出开题报告。

产业集群论文产业经济论文

产业集群论文产业经济论文 基于主观博弈的产业集群动态共生稳定研究摘要:产业集群具有较高的产业竞争优势和产业经济效率,是我国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产业集群并非天然的具备产生协同效应的能力,现有成果也未能深入研究产业集群结构动态变化机理,这对合理引导产业集群动态共生发展造成了一定的缺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主观博弈理论分析产业集群动态共生稳定制度的内生演化机理。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动态共生稳定条件取决于集群企业博弈收益差距程度、实现自身收益变化方式等因素。通过对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动态共生的发展历程分析完成对该模型的检验。 关键词:产业集群;主观博弈;动态共生 新产业竞争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模式具有较高的产业竞争优势和产业经济效率。在当今世界经济版图上,产业集群表现出了辉煌的业绩,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经济发展快速的区域都有产业集群的影子。理论和实践结果表明,作为一种新型产业空间组织形态,产业集群具有较高的产业经济效率和强大的竞争优势,对区域经济有强大的带动作用,是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1]。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构成集群的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协同效应。然而,产业集群与协同效应之间

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产业集群并非天然的具备产生协同效应的能力。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松散的非正式联结,面临技术、供给与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自身路径依赖所造成的锁定效应等潜在风险。现有的研究文献主要采用价值链治理和网络治理的分析工具展开对集群发展不同侧面的研究[2-6],对产业集群结构动态变化机理更替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则显得不足。博弈论是一种分析两个或更多参与者其决策相互影响的矛盾冲突与合作的数学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产业集群组织理论研究中。然而,经典博弈论对博弈主体的理性要求过于苛刻,并且,在纳什均衡下任何理性的参与人都没有动力单方面改变策略,难以解析产业集群动态共生稳定的深层次原因。作为对经典博弈论的改进,主观博弈论以参与者的有限理性为基点,认为有限理性并不能否定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相反,正是因为理性的有限性,参与者才能有主观的能动性去创造某种机制来弥补理性的不足,以提高参与者的决策效率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本文利用主观博弈理论研究产业集群网络中的认知危机扩散问题,用以解释产业集群动态共生稳定制度的内生演化机理,为产业集群管理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一、主观博弈理论 经典博弈论主要在于研究均衡问题,这使得它能够较好地解释制度存在或生成的效率问题,但很难解释制度的内生演化问题。青木昌彦[7]所发展的主观博弈论为制度分析提供了新的工具,它把制度变迁模型化为博弈参与人“共有信念”系统的改变。主观博弈模型放弃

产业集群风险及其治理的文献综述

产业集群风险及其治理的文献综述 摘要: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存在风险。理论界一般从四个角度对集群风险进行分类但就集群风险预警、识别的研究相对薄弱这导致对集群风险治理的研究缺乏针对性。应加强集群风险预警、识别和干预的研究。在治理集群风险过程中既要关注某一具体风险更要注意集群风险的系统性。基于集群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及转型期政府相对强势的考虑集群风险治理还要注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关键词:集群风险;分类;治理;综述产业集群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入我国后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据统计1990~20__年浙江省就发生45次集群危机。鉴于此本文就国内产业集群风险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以期厘清集群风险类别及治理思路。一、产业集群风险类别(一)以产业集群风险形成机理划分为四种风险从产业集群风险形成机理的视角考察国内学者对集群风险的分类基本还是按西方学者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即分为周期性风险、结构性风险(FritzMehfinger and Valderrama1998)、网络性风险(Abrahalnson&Formbrun1994)和“自闭性”风险 (Markuson1996)。其中周期性风险是指外部经济周期性波动给产业集群带来的风险而结构性风险则是指产业集群自身生命周期各阶段面对不同的风险网络型风险与自闭性风险的区别并不大都强调集群的优势可能在集群发展过程中成为集群衰败的诱因只是

前者更强调与集群网络性特征相关的因素。因此一些学者认为集群风险表现形态只有周期性、结构性、网络性风险(蔡宁、杨闩柱、吴结兵20__)。我国学者在西方集群风险表现形态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细化提出并发展了自稔性风险理论。吴晓波、耿帅(20__)较早将网络化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专业化分工、地理性临近、群内相互关联、协同与溢出效应并认为这四大特征在构成集群竞争优势的同时也滋生了集群自身内生的风险即“自稔性”风险。易明、陈伟和彭晶(20__)引入演化经济学以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分析框架并结合集群自稔性风险特点构建产业集群自稔性风险成因的扩展模型。陈金波(20__)所说的近交衰退和传染病风险很大程度上也指自稔性风险只是其中传染病风险更强调对集群发展的不利因素。 (二)以集群风险来源为依据分为两种风险导致集群风险的因素有很多有必要从集群风险诱因出发进行归类。需要强调的是有人指出与集群相关的更大风险在于通货膨胀和过热的经济。集群可能会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和房屋的价格上升加剧收入分化地方拥挤和环境压力(田慧蓝、陈雪梅20__)。笔者认为这可能也是我国浙江省和广东省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与此前的高速增长形成强烈落差的重要原因。刘斯敖、吴莉云(20__)根据产业集群产生来源将集群风险分为外生风险和内生风险。其中外生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内生风险包括结构性风险、网络性风险、生态性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内生性风险与外生风险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摘要:翻译目的论是当代德国最具代表性的翻译理论,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该理论把翻译目的作为翻译任务的出发点与根本,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对原作形式与内容的取舍,目标文本的制作都以这个翻译目的为参照。翻译过程以目的性为指导,以语内语际一致和忠实性为评估手段,这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目的论形成发展以及框架体系进行梳理评价,希望读者对该理论有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翻译研究评价 一、引言 纵观翻译学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翻译理论已经出现了重大突破,翻译理论家们开始从阐释学、结构主义、接受美学、读者反应论等不同角度来研究翻译,于是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应运而生,如卡特福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等。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德国功能主义理论派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独树一帜,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是希腊词,意为“目的”,theorie 是德语词,意为“理论”。目的论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认为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翻译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目的来制定翻译策略。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译文不可能与原文完全保持一致,那么要保留什么改动什么,究竟是创作一个在形式上或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的译文还是创作出一个能满足译人语读者要求的自由译文就要视翻译目的而定了。翻译目的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焦点从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转移到译文的预期效果,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仲伟合,钟钰:1999)

国内外公司创业投资研究综述

The Capital Luck Camp | 资本运营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74国内外公司创业投资研究综述 杨烨 江南大学商学院 江苏无锡 214122 摘要:公司创业投资(CVC)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来源,鉴于在实践中的普及,CVC投资近几年在学术界也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对国内外公司创业投资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分别从CVC母公司和创业企业两个视角对CVC 投资研究领域进行了归纳总结,针对现有研究现状提出不足之处并阐述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关键词:公司创业投资;CVC母公司;创业企业 公司创业投资(CVC),是非金融企业进行的少数权益投资,投资对象为创业企业,投资目标主要是希望获得战略收益。一项CVC 投资活动涉及的对象包括投资方、投资中介和被投资方。投资方,即CVC母公司;被投资方,即被投资的创业企业。从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国外学者就对CVC活动展开研究,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逐渐加大对CVC投资的关注和投入。本文将从国内外两方面,基于CVC母公司和创业企业视角,探究近年来关于CVC研究的相关文献理论,归纳总结当前CVC研究成果概况。 一、国外基于CVC母公司视角的研究文献 (一) CVC母公司的投资动机 Lantz等(2011)基于理论研究,对CVC投资的动机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分别是:技术需求、提高R&D能力、追踪市场以及财务收益。和内部创业相比,CVC投资帮助CVC母公司管理风险,应对不确定性,通过学习增加议价能力(Henley,2007)。此外CVC投资的战略目标还包括识别潜在的并购目标、接触创业企业思想和文化等(Dushnitsky等2010)。CVC投资作为技术市场的预警系统和事前评价机制,可以了解到潜在并购目标的细节信息(Benson &Ziedonis,2009),为未来CVC母公司选择并购企业提供帮助。 (二)CVC投资实践影响因素 从外部因素看。行业因素可能会影响CVC母公司的投资实践。Dushnitsky& Lenox(2005a)依据美国1990-1999年所进行的CVC投资的数据进行实证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弱、技术变革高、互补性营销能力强的行业最能吸引CVC投资。Tong & Li(2011)探索环境因素对CVC投资决策的影响。另外,地域因素也会影响到公司的CVC投资决策。Gaba& Meyer(2008)基于跨界扩散视角的研究发现,当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靠近VC发达地区时,或者VC发达地区的投资效果更好时,更可能采用CVC项目。从内部因素看。Gaba& Bhattacharya(2012)[8]认为当创新绩效在期望水平以上时,企业采用CVC单元的可能性较小;Noyes等(2014)探究CVC活动的企业网络联接位置对CVC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当企业与参与CVC投资活动的公司有直接网络联接或处于网络中心位置时,更有可能采用CVC投资。 (三)CVC投资价值 学者们在研究CVC投资与公司价值间关系时,得出不同的观点。Dushnitsky& Lenox(2005a)的实证结果显示当CVC母公司的投资目标是获取新技术,则CVC投资会显著提升母公司价值。然而,Uotila等(2009)针对1989-2004年期间279家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结果表明,CVC投资的相对份额与公司的财务绩效间存在“倒U形”关系。此外,Yang等(2014)基于实物期权理论,从CVC投资组合多元化视角,采用1990-2004年参与CVC活动的189家上市公司数据样本实证检验发现,CVC投资组合多元化与母公司价值之间呈现正U型关系。 二、国外基于创业企业视角的研究文献 (一)创业企业CVC融资动机 创业企业参与CVC活动,除了为获得创业资金,还为获取战略效益:比如分销渠道和营运经验等,并且CVC投资为创业企业提供声誉担保,建立与知名公司间的联系与合作(Ivanov&Xie,2010),提供发展机会。Maula等(2005)也同样认为创业企业能从母公司获取生产与销售方面有关的资源,例如新技术、资源、销售团队等。CVC 活动能帮助创业企业吸引新客户,建立商业信誉、提供新技术等,因此CVC投资越来越成为创业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渠道。 (二)创业企业CVC融资影响因素 创业企业的生产关系、资源需求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程度都会影响创业企业的CVC融资决策。具体来看,Hellmann(2002)基于理论模型的分析认为:当创业企业与战略投资者的生产关系之间是互补的,战略投资者是其最佳融资选择对象;当存在的是强替代关系,最佳融资选择是同时进行CVC和IVC融资。Katila等(2008)实证研究发现,当一家公司具备某种独特专用资源时,即使CVC母公司可能会不当占用资源,这时创业企业基于资源需求的考虑还是会冒险选择其作为伙伴。Dushnitsky& Shaver(2009)的实证研究发现,在知识产权保护较差的地区,当创业企业的技术发明和CVC母公司的产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更易建立起CVC投资关系;而在知识产权保护很强的地区,行业交叉更易形成CVC投资关系。 (三)CVC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 CVC活动可以促进创业企业获取知识,发展其战略能力。Weber & Weber(2007)的研究表明当CVC母公司与创业企业关系匹配时,会促进对创业企业的知识转移,双边互补性会对社会互动产生正向的影响,增进学习效益(Maula等,2009)。另外,具备不同特征的CVC母公司,对创业企业的能力发展影响不同。比如技术型投资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并增加社会资本,咨询类投资者有助于培育创业企业的战略能力(ZuKnyphausen-Aufseβ,2005)。CVC活动能影响创业企业的战略价值,为创业企业带来声誉支持(Ivanov&Xie,2010),助力创业企业成长。R劵hm等(2017)依据CVC的投资动机对CVC进行分类,发现具有战略投资动机的CVC对创业企业的估值低于具有分析性投资动机的CVC,而具有财务投资动机的CVC的估值与具有分析性动机的CVC的估值没有显著差异。 三、国内学者基于CVC母公司视角的研究文献 (一)CVC投资实践活动 彭学兵和胡剑锋(2011)通过企业访谈和年报挖掘的方法发现,成熟企业更倾向于选择CVC投资;乔明哲(2013)对沪深市场1999-2010年期间的上市公司所参与的创业投资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参与CVC投资主要是为获取战略利益,投资模式由早期间接投资发展到后期的直接投资,多在创业企业的早期阶段进行CVC投资。 (二)CVC活动对CVC母公司价值影响 国内学者关于该主题的研究得出以下不同的结论。林子尧和李新春(2012)经过实证检验结得出,CVC投资金额数与上市公司成长价值间呈现负相关。与之相反的是,孙健和白全民(2010)却发现上市公

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效应毕业论文中英文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中英文资料 中英文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The analysis on regional brand effect and industrial cluster in the industrial park Industrial cluster is an internal regularity of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also the objective demand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s America's high-tech information industry clusters in silicon-valley, Wall Street's finance, Hollywood entertainment, and California wine industrial are the core of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pole of these countries and regions. More than 70 perc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Italy realized the achieve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world.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luster in Tokyo Japan forms "the together 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industry". India Bangalore, known as "silicon valley of Asia", is a strong typical in using industrial cluster to develop software, and quickly gain global industri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China Taip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Zhejiang and Guangdong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bases are presenting exuberant vitality. As Michael porter (Port), professor of Harvard University, pointed out, "cluster is the factors that govern the economy in the world today, it is th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national economy and regional economy and even urban economy,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so". First,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企业创新投入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61367117.html, 企业创新投入研究综述 作者:黄珊珊 来源:《商情》2016年第08期 【摘要】本文从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因素和企业创新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出发,对国内外与企业创新投入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并且提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以及对将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关键词】企业创新投入;影响因素;企业创新绩效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与国家对创新的越发重视,伴随“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国家号召,关于创新的研究又被推向一个新高潮。而企业创新的核心来自于其对创新的投入活动。围绕着创新投入,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所有的研究主要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因素,以及企业创新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一、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因素 研究一个企业的创新投入,最重要的是去寻找其影响因素。从近年来对国内外有关创新投入影响因素文献的梳理来看,主要可以将影响创新投入的因素分为三大层面: (一)宏观的国家及政府行为 国内外学者关于国家及政府行为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涉及到宏观经济,金融发展,政府补贴,政府干预等方面。如Xiaoyong Dai,Liwei Cheng(2015)利用中国制造业的数据,研究得到政府公共补贴与公司创新投入呈“S”型关系,政府补贴和公司的自有创新投入呈倒“U”型关系。朱平芳、徐伟民(2003)以上海工业企业为样本,实证了政府的科技补贴和税收减免对企业的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 (二)企业组织性质 国内外学者也从企业组织性质方面研究了创新投入的影响因素。从企业外部环境到企业本身性质,再到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涉及到企业规模,所有权,合作网络,财务结构,市场环境等方面,得到的结论不尽相同。其中,研究最多的是企业规模因素。1942年,熊彼特率先提 出企业规模增大将导致高水平创新投入的假说,他认为只有大企业才可以对技术创新进行大规模投资并且担负起一定概率的研发失败所带来的额外开支。之后,国外学者进一步强调了企业规模在创新中的重要性。 (三)管理者本身特征

汽车产业集群文献综述

汽车产业集群文献综述 近年来汽车工业迅猛发展,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榜首,汽车产业也一直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国内汽车产业集群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已经形成了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对于汽车产业集群的研究更是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总结归纳了国内外比较典型的汽车集群研究成果,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发展汽车工业。 一、国外汽车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自从上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就开始关注汽车产业集群,他们对世界三大成型的汽车产业集群进行了系统分析,重点研究了汽车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机理、如何提高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完善汽车产业集群内部结构,但对于汽车产业集群产生原因、发展动力以及不发达国家汽车产业集群研究较少。 Dowel(1999)研究指出田纳西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问题,并且详尽地叙述了如何克服存在的问题以提高竞争优势,作者使用投入产出法和地点系数法研究汽车产业集群,并且从这两个角度入手解决如何提高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Matthew(1999)则在Dowel的基础上系统地叙述了提高田纳西区汽车工业的方法,主要包括:政府成立汽车产业领导小组、发展汽车服务业、建立集群与其他交通部门的广泛联系、人力资本的开发、税收的合理利用等。 Nel,Makuwaza(2001)以南非为样本,研究了汽车产业集群形成产生的正、反两种因素,并进一步论述政府应该制订相应政策以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和企业效率等。同时提醒政府应对南非可能出现汽车产业集群城市给予高度关注。 Szilasi,Kalseu(2003)研究了匈牙利的汽车产业集群(PANAO,从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集群的结构、集群发展目标以及集群对地方经

国内外大学生创业研究综述

国内外大学生创业研究综述 摘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量显著增加,大学生为解决就业压力过大的严峻社会问题,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与个人追求,不断向自主创业领域寻求突破。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受到了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和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举措。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类,总结相关经验与不足。研究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主要包含创业教育现状和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两个方面。其次是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开展论述。然后总结归纳了大学生创业政策内涵,主要涵盖创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基本内涵、分析框架和实施模式四个方面。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研究综述理论研究 创业是在当前就业困境环境下,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国积极推行一系列相关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为广大在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与创业环境。大学生主动探索创业,在推动就业,提高自身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创业理论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但尽管其影响越来越大,国内外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依旧存在不足。本文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1] 育的研究进展与趋势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旨在寻求推进大学生创

业的最优对策。[2] 一、大学生创业研究概述 2004年至2013年,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学术论文共计约77888篇,各年研究成果数量所占比例大致如下表所示: 从图表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是呈现递增趋势的,并且自2008年起有了更热的关注度,增加的趋势越来越大,稳定在较高水平。这说明,随着时间推移,大学生创业情况正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客观上反映了大学生创业研究的重要性。 由数据可得出,国内外学者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意愿以及大学生创业政策三方面,除此以外,还涉及针对创业环境、创业障碍等方面的研究。 所占比例最高的是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其内容不仅包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模式、实现途径、主要问题、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并涉及高校、政府、大学生自身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强弱及其影响因素同样是当前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已有大量关于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学者们通过不同研究方法得出大学生不同层次的创业意愿。创业政策研究主要讨论了政府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对大学生创业的促进作用。本文将重点针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三大视角,综合分析大学生创业研究现状。[3] 二、大学生创业典型做法 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各地区、各高校纷纷采取各种方式,从资金、政策、教育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条件。

当前国内外校企合作研究现状综述

科技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339 □能源环境与节能 2014年第14期 当前国内外校企合作研究现状综述 杨 瑜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 410004)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内外校企合作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外职业教育校企长效合作的经验,为我国实施校企长效合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研究现状 2012年11月17日,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教育部提出职业教 育将重点推进“深度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八项工作之一,“推 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深度融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校 企合作被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成为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战略 选择。因此回顾国内外校企合作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有利于我们在范 围和深度上寻找差距,为探索出适合企业和高校良性互动的校企长效合 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一、国外研究现状 创新理论是国外校企合作理论的起源。最早是熊彼得(1912)在其 《经济发展理论》提出创新的概念;之后罗斯伯格等学者于20世纪80 年代初提出创新过程的三个特点:动态化、集合化和综合化;这些观点 把大学、研究机构纳入创新的主体范畴,与企业共同成为创新的主体, 进一步奠定了校企合作创新的理论基础。接下来的研究更广泛,涉及到 校企合作创新的激励与障碍因素、校企合作的宏微观层面、种类、动力 机制,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英国弗里曼教授(1987)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 中提出校企合作是一种国家行为,并形成了“国家创新系统”概念中的 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三重螺旋(体)”,明确了政府在校企合 作中的重要作用。埃茨科威兹和雷德斯多夫认为“大学和产业的触角己 开始伸向了先前属于对方的领域”。奈斯比特也说“当今,大学越来越 更像是企业,而公司也越来越像是大学”,这些都为更深入地研究企业 和高校间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微观层面上,吉本斯(1994)提出了知识生产方式的传统模型和现 代模型。达尔齐(1994)的调查报告中显示82%的学者希望增加与产业 界的联系,而产业界希望与学术界合作的只有52%,产生这种差别的 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来自政府对大学进入技术创新过程下游的压力。 加勒特(1996)等从宏观的角度对产学研合作创新进行了研究,剖析不同制度环境下产学研合作的特征。吕思安(1996)研究表明,企业为技术人员把时间用在合作研究的执行方面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提供所需资源时,企业高校间的技术转移才会成功。 在实践层面,主要发达国家也成功形成了适合本国的行之有效的不同特色的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尤以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攻读交替”、日本的“产学合作”、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美国的“CBE”模式、俄罗斯的“学院—基地企业制度”模式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等硕果累累,为世人所称道。这些都是我们今天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校企合作模式时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国内研究现状 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提出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地方之间开展校企联合办学以来,校企合作逐渐成为高校改革实践中一种新的办学模式。199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在上海成立。1992年,国家经贸委、原国家教委、中科院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2004年教育部在教高[2004]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2006年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的宏伟蓝图。正是在以上宏观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学术界对校企合作的探索和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了。 自2006年起,研究视角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新制度经济学、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合作机理、演化博弈等方面上升到了国家创新系统方面。祖廷勋等从新制度经济学层面对校企合作的动力因素和合作模式进行分析;丁厚德等研究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融国家目标和国家战略于校企合作中,确立我国校企合作的重要地位。 吴晓研(2007)从高校与企业的知识需求与合作的价值分析出发,对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及合作机制进行了探讨;白庆华等分析现有国家和地方法律及政策在促进产学研合作方面遇到的瓶颈,以提出解决思路支持产学研合作的规范和可持续发展;李江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产学研结合长效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蒋丹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李光红运用演化博弈基本理论和模型对校企间合作创新问题进行研究。 朱桂龙,李奎艳(2008)重点分析了几种大学—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评价模型;景临英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校企合作博弈;谢科范论证了产学研结合的四种现代模式;任素宏构建了合作创新中知识产权风险影响因素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企业间合作创新中技术秘密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顾佳峰以北京大学为例研究如何从交易成本节省的角度来管理校企合作,进而构建有效的管理机制。 王崇伟(2009)归纳出三种校企合作的模式:校办企业模式、行业办学模式、合作办学模式;陈文宾等将校企合作模式分为:专家咨询模式、资源共享模式和订单培养模式三种;钟利红、邓之宏分别从高校和企业两个方面研究校企合作的动因。 2010年,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袁贵仁部长强调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着眼点与着力点。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邓之宏等研究的三重螺旋模型认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在社会创新系统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对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一)国外职业教育校企长效合作的经验 1.政府政策强效推动,合作教育有法可依。从主要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发展历程来看,各国政府非常重视通过立法和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引导校企合作。德国政府先后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企业宪法》、《工业法》等一系列法规来明确校企合作双方的义务、责任和权利,推动双元制教育的发展。美国政府在颁布《职业教育法》后,克林顿总统又于1994年签署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和《学校——工作多途径法案》,把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根本原则。 2.企业利益得到保障,全程参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实施校企合作过程中非常重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如德国职业教育对毕业生的能力 要求由行业协会统一制定。德国通过行业协会资格审核的企业在承担职业教育任务的同时,既可以节省劳动力开支、降低新员工培训的各项成本,还可以获得国家经费补助、职教费用计入生产成本、减税等直接利 益。 3.确立完备的职业考核和评价体系,职业教育人才受社会青睐。德国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学生的技能很放心,因其“双元制”教育拥有严格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学生毕业时既要有学校毕业证,还要有企业的培训合格证和行业协会考试委员会组织的全国考试合格证,持证方能上岗。法国教育部的文凭委员会决定着职业教育的方向,其大部分成员来自企业界。社会大众、企业并不认为职业教育相对普通高等教育水平要 差,相反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以其适当的理论储备和实用的动手能力备受企业青睐。 (二)国内外比较研究的几点启示 比较国内外校企合作的研究现状,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校企长效合作的经验,对于我国实施校企长效合作有以下几点启示:首先要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发挥政府行政功能和行业主导作用,有针对性的约束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全过程;其次要更新观念,职业院校应以利益共享为出发点,驱动企业、政府参与职业教育运行;最后要完善校企合作体系,加强监督机制和制度保障。 国外的校企合作研究是根据其国情或当地的情形来实施的,我们不 能采取完全的“拿来主义”的态度,而应该根据我国的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水平等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体制的校企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树山等.试论我校企合作的发展态势及其对策[J].科学进步与对策,1997(6). [2]刘登梅.几种国外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1(5). [3]刘力.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考察及本质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4]赵久香.校企合作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概述[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