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经济分析

泰国经济分析
泰国经济分析

泰国经济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海湾战争和国内政局的影响,泰经济增长率也有所下降,但年均增长率仍在8%左右。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崛起,泰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去主要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农业国逐步向新兴工业国转化。

1995 年泰人均收入已超过2500美元,世界银行将泰列入中等收入国家。1997年中,泰国爆发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大批金融机构和企业被迫重整或倒闭。1997年泰经济增长率仅为0.6%。1998年,泰经济和金融领域进行了较大调整,但实体经济下滑幅度仍超过预期,经济负增长8.5%。1999年下半年起,泰经济开始走出底谷,全年实现GDP增长4%。2000年6月,泰国宣布脱离IMF监管,经济逐步回升。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2000年全年GDP增长4.5%,国内生产总值1251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约1950美元。2000年泰国工业增长5.7%。主要工业门类有:采矿、纺织、电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车装配、建材、石油化工等。泰国为实现下世纪成为东南亚汽车装配中心的目标,自1991年起实行汽车业自由化,发展迅猛。现有汽车制造厂15家,汽车和相关行业产值超过3000亿铢,在东南亚居首位。2000年泰国农业增长0.3%。主要生产稻米、玉米、木薯、橡胶、甘蔗、绿豆、麻、烟草、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果等。农产品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泰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2000 年出口大米660万吨,创汇17.40亿美元。

泰国系亚洲仅次于日本、中国的第三大海产国,为世界第一产虾大国。橡胶产量居世界首位,达210万吨。其中90%用于出口。2000年泰国旅游业增长6.27%,创汇72.94亿美元,增长6.27%。游客主要来自日本、马来西亚、中国、新加坡、韩国、香港、中国台湾。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很快,已成为泰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000年泰国进出口总额1348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648亿美元,出口额为700亿美元,外贸顺差52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有:大米、橡胶、木薯、蔗糖、纺织品、集成电路、珠宝、加工食品等;主要进口燃料、化工产品、机械设备、汽车零配件、木材等。日本是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0年外来投资约3500亿铢(约合87.5亿美元)。复苏中的泰国在行动由于2001年全球经济减缓,使得高度外向型的泰国经济复苏不像预想的那么顺利,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率为2.5%。

目前,泰政府正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经济增长。

1、公布了新的五年计划。今年7月,泰国政府公布了旨在加强国内各行业竞争能力、减少对出口和外国投资依赖的新的五年计划。泰国总理他信认为,泰国经济增长不应只依赖出口,而应该注意国内经济的整体健康运行。只有国内经济真的强大了,才能不受外部影响。在新的五年计划中,政府制定了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增长目标。根据这个计划,2002年GDP 预计增长4%,到2006年则达到6%。新的五年计划中包括28项改善经济结构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经济促进措施将旨在明确资产管理目标、增强外国投资者信心以及在今后五年内制定一个较为平衡的财政预算。措施包括扩大税基、节约能源、稳定金融、国企私有化,以及建立国家资产管理公司来管理银行的呆坏帐等。

2、批准了12.83亿美元紧急资金推动经济发展,以增加2001/2002财政年度(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的支出水平。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创造就业机会,尤其是穷人的就业机会,另外还用于有关提高竞争力、生产价值、劳动技能培训以及教育的项目,其它受益领域还包括中小企业以及出口工业部门。今年8月,泰国总理他信说,从1970年代末起,亚太区多数国家,包括泰国都遵循单一的"东亚经济模式",即以出口为主和十分依赖跨国公司的外来直接投资,但这模式在金融危机中却难以持续。因此,泰国政府将改用"双管齐下"

的新发展策略,即在欢迎外来投资的同时,也培养国内新一代的企业家作为经济支柱与协助贫穷农民。

3、制定了一系列较危机前更为优惠的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投资新政策包括:投资人自有资金与贷款投资的比例从原规定的4:1改为3:1;为符合国际投资规范,对外商投资企业取消自制率和强制外销比例的规定。

4、鼓励外国公司或银行在国内的并购活动。在泰国,外国金融机构在商业银行中所持有的股份可超过25%的限制,持有时间可超过14年;外国投资人所持有的增资股的比率可高达50%,并可以购买91家金融机构(包括被关闭的56家)和15家商业银行50%以上的股份;政府出面出售大批国有资产以引进外国直接投资。

5、致力于发展证券市场,以吸引外国间接投资资金的流入。泰国在发展证券市场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减少外商持股和投资范围的限制,允许外商在泰国证券市场持股49%以上,扩大外商在泰国证券基金投资的范围。

6、采取了相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持续恢复和增长。泰国议会日前通过的2002年度预算案比本年度预算增加了12.4%,增加部分主要用于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工程。近年来,泰国在整顿银行业的进程中不断取得成绩。国家商业银行中的呆帐比率持续下降,目前泰国的银行重新开始赢利。企业的资本债务重组也在积极进行,已完成了对47%的企业债务的重组。

7、强劲的出口一直是近年来推动泰国经济实现复苏的"主引擎"。然而,由于美日等主要市场需求下降,泰国的出口自去年第四季度起增幅骤降,今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泰国出口占国民经济的60%以上,出口的不景气对制造业、投资以及消费的增长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全年经济增长空间不断缩小。但与本地区其他国家相比,虽然泰国出口已从前两年的高增长转为下跌,但跌幅是东亚有关国家中最小的,上半年出口降幅仅为1.5%,大大低于韩国的27%、新加坡和菲律宾的24%以及马来西亚和印尼的14%。此外,虽然泰国的出口稍有下降,但通过政府的努力,进口增长得到了控制,因此贸易盈余仍在增加,至今年7月份,泰国贸易盈余为7.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5倍。

8、虽然出口有所下降,但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泰国旅游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在出口下降的情况下成为创汇和稳定经济的重要力量。今年来泰旅游的外国游客有望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比去年增长8.3%。目前泰国政府正力争使旅游业收入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从6.6%增加到7.7%。从当前情况看,泰国经济的总体态势平稳。通过实施上述这一系列短、中、长期激励和改革措施,加之世界经济有望改善,泰国经济在年底走出当前的低谷是完全可能的。

人力资源行业市场分析

人力资源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近年来,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继续低速运行的可能性较大,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新兴经济体增速进一步回落,世界经济整体复苏疲弱乏力,增长速度放缓。与此同时,贸易、新技术竞争倒逼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高盛最新报告《全球经济与市场展望》中预测,中国未来25年的劳动年龄人口预计每年将下降0.47%,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未来,中国要以人才红利代替人口红利,由市场经济时代向资本经济时代迈进,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赢得竞争优势。 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工业4.0 等新经济以及云、大数据等新技术也在深刻影响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也在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跟上时代趋势,进行变革与创新。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互联网消除了距离,这是它最大的影响。”在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下,组织的边界正在消失。组织创新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扁平化的网状价值结构取代了以往科层制的垂直层级结构,个人与组织不再是简单的依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雇佣者”,组织应该积极挖掘每一位员工的潜力,发挥他们的才能,营造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 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更应该用“数据说话”,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将人力资源的行为特征以数据化的形式呈现,如大数据绩效管理平台,基于大数据的人均效能分析系统,基于大数据的人才招聘与人岗匹配等。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意味着不仅是在某个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上提供工具,而是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流程都实现互联网化,给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及企业三方都带来实质性改变。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招聘、人才管理、绩效考核、组织文化构建等都需要顺应变化重新思考和架构。人力资源部门需要聚焦在核心价值,最大程度地开发人才价值、激发员工的内驱力和工作热情,打造一个富有活力、充满效率的新型组织,不断提升自身影响力和展现自身价值。 共享经济、互联网+、云、大数据、人口红利……这个时代充满了各种变数,企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人才竞争愈演愈烈,人力资源管理正在向更广、更深拓展,技术上的创新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正在引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与升级。在这个高度不确定、以颠覆性创新见长的时代,人才被视为组织重要的资本。任何一个管理者都不能准确预知企业的未来发展,但可以肯定的是,企业的成功一定与人才密切关联。对于企业而言,除了抢夺优秀人才,更重要的是管理人才的能力。为了实现高业绩与企业发展的目标,我们会充分调动各方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经济活动分析 **项目位于无锡市惠山区政和大道以南,锡澄路以西,华润橡树湾地块内。开工日期2015年10月15日,竣工日期2017年09月29日。建设单位为华润置地(无锡)发展有限公司,合同造价12283.02815万元,建筑面积约86389平方米,采用清单报价,由别墅、两栋高层及地库组成。 截止到6月底工程形象进度:地库土方完成85%,25#、26#、37#、38#、39#、41#、42#、43#、44#别墅基础完成,28#、29#、31#、32#、33#别墅负一层结构完成。工程成本实际情况:已完成产值2824.79万元,其中:自行1923.32万元、分建901.47万元;点交收入2796.54万元,其中:自行1925.79万元,分建收入870.75万元,税金及附加86.84万元;实际成本2989.53万元,其中:自行2117.21万元,分建872.32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86.84万元,降低额279.84万元,降低率10.33%,上缴费率28.25万元,毛利额-251.59万元,毛利率-8.91%。(数字在项目效益分析表) 一、资金情况: 本工程按节点付款,各节点完成后,经发包人确认后30天内,支付下述节点审核工作量的80%,支付节点: 1.联排别墅及商业按以下节点付款:(1)地下室底板砼浇筑完成且安装预埋全部完成;(2)地下室主体结构完成且安装预埋全部完成;(3)地下室外墙、顶板防水完成,外墙侧、顶板覆土及场地回填完成;(4)主体结构封顶;(5)安装预埋全部完成;(6)砌体全部完成;(7)粗装修、外保温系统完成;(8)机电工程完成及工程档案资料同步按档案馆要求编制完成。 2.高层按以下节点付款:(1)土方开挖完成50%;(2)全部挖土完成及围护工程完成;(3) 地下室底板砼浇筑完成(独立地库及单体分别单独计算节点);(4)单体出正负零;(5)每六层主体结构完成;(6) 结构封顶;(7)完成单体二分之一的砌筑工程量;(8)单体砌体全部完成;(9)完成单体二分之一的室内抹灰工程量;(10) 室内抹灰全部完成及屋面工程、地下室地坪完成;(11)外墙抹灰及外保温系统完成二分之一;(12)外墙抹灰及外保温系统完成;(13)外墙饰面工程完成;(14)室内地坪及厨卫间防水完成;(15)墙顶批白完成;(16)机电工程完成及工程档案资料同步按档案馆要求编制完成。 本项目截止到6月底业主已审核工程产值2684.2万元,按照节点审核工作量80%的支付比例,应收工程款2417.38万元,已收到工程款565.98万元,资金到位率23.41%,未收工程款1851.4

泰国旅游业发展的原因和正负面影响

泰国旅游业发展的原因和正负面影响 .唐莉霞 R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ai Tourism and Its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Tang Lixia }Absh}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ai tourism and then analyses the positive and neg ative effects which brings to its economy and society. 泰国是世界旅游的一个标志性地区,一向被 誉为“亚洲最具异国风情的国家”,碧海蓝天、椰林 婆婆的热带情调;巍峨壮观、金碧辉煌的古迹庙 宇;朴素恬静的田园风情;峰峦起伏、森林密布的 原始地带;庄严安详的佛教氛围以及和善友好的 泰国人民,泰国从每一个角度展现着它独有的气 质,这个仅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年都吸引着来 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给泰国带 来了巨大的效益,然而旅游的发展也恰似一把双 刃剑,失控和混乱的旅游发展也给泰国的自然、社 会和人文方面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泰国旅游业发展的原因 1.旅游资源丰富,吸引大批游客 泰国的旅游资源种类齐全,能满足游客多方

面的需要。浩海碧浪,银色沙滩,温泉瀑布,河网密布,连绵群山和众多的野生动物是大自然赋予泰 国的宝贵旅游资源。素有千佛之国美誉的泰国佛 寺众多,佛塔林立,千姿百态,香烟缭绕,木鱼声声不绝于耳,托钵僧尼随处可见;馏金的大王官展现 了一种雄浑之美,卧佛寺则给人一种安详宁静之感。普吉岛的阳光热而不爆,游客可尽享热带风情,或游泳或冲浪或潜入神奇的海底世界。以清迈为中心的泰北地区是考察民族文化和享受清新脱 俗乡村生活的好去处。购物天堂合艾商店里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售货小姐甜甜的微笑周到的服务都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泰国以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在各地和全国范围内于不同的时节举办各种民族庆典和地方盛会以及国家盛会,如:“神 奇泰国旅游年”、“宋干节”(拨水节)、“龙舟赛”、“鬼节”、“芒果节”等,可谓品种繁多,匠心独运,它们将泰国厚重的历史、适宜的旅游地理、神奇的宗教文化、瑰丽的文化遗产和传统风俗有机结合起来了。 2.政府和民间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 泰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在泰国发展工业的实 力较之其他东南亚国家而言并无太大优势的情况下,国际旅游这一新兴产业不仅能直接创汇而且能

经济学试卷分析

贵州师范学院普通高等教育课程考核试卷分析表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系(部) 政治与经济学院课程名 称 教育学 课程性质 (根据教学计划课程所属类别) 技能课 任课教师王雯颖命题教 师 王中华年级、专业、班级13级经济学(一) 考核方式开卷□闭卷□ 口试□其它□ 考核时 间 7月 7日 □上午 □下午 试卷评阅方式 集体流水作业□ 个人评阅□ 应考人数88 实考人 数(N) 88 缓(缺)考人数 考试成绩统计成 绩 统 计 表 最高分91 最低分25 成绩优(90-100)良(80-89)中(70-79) 及格 (60-69) 不及格(<60) 50-59 <50 小计人数(n) 2 11 28 25 15 7 百分比 2.27% 12.5% 31.8% 28.4% 17% 7.9%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9<60-69 70-79 80-89 90-100 不及格及格中良好优秀1.平均分数= =∑ = N i i X N X 1 1 ( 67.1) i X:每位学生成绩;N:实考人数 2.区分度 D=2(XH-XL)/100= ( 0.48) XH:高分组平均得分; XL:低分组平均得分。 (高分组指成绩从高往低排序后的前 50%;低分组指后50%) 试题分析1.试题符合教学大纲的情况:符合□ / 基本符合□ / 不符合□ 2.试题总量:偏多□ / 适中□/偏少□ 3.封闭性试题所占比例( ),开放性试题所占比例( ) (封闭性试题是指只有唯一答案,开放性试题是指可有多个答案)

一、试卷情况 1、命题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范围 命题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范围和要求,结合教育学公共课教材的章节课时分布,根据比例关系确定每一章节的分值分布,然后根据章节进行命题。在命题过程中,认真分析教学大纲的范围和知识要点,确定哪些内容是记忆层次的,哪些是理解和分析层次的内容,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以及实践分析题等题型,客观题和主观题各占30%和70%,可见,本套试卷考核内容基本上都是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范围。 2、命题是否体现课程目标的考核重点 从本套试卷命题质量上来看,试卷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既注重对教育学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也注重对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教育思想进行考查与解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知识的运用相结合的原则,如论述题中对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考核,既对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前沿理论的思考,也彰显学生对实践问题的把捉,尤其是实践分析题中对德育方法的案例进行分析体现了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也考核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因此,命题体现了课程目标的考核。 3.试卷主要反映认知能力各个层次的题目,也考查了简单应用能力,即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利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4.试题封闭与开放性比例适当,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构合理,区分度良好 二、反映出教与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学生的考试试卷成绩可看出,共计88人考试,班级平均分为67.1分。其中2人达到90分以上,达到良、中等次的学生有39人,及格人数共计为66人,不及格人数为22人,不及格人数较多。从及格率中可以看出,学生掌握知识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选择题和简答题得分较高,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但主观题得分相对较低,特别是最后一道大题实践分析失分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为不足,尤其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够深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较差。比如论述题部分,部分学生记住了要点,但不能通过合适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进一步提高;因此,反映出“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仍停留在再认阶段,很难完整的进行回忆,部分知识达不到理解层面;二是学生不太注重学习方法,课堂上仅仅只是注重“听”的过程而缺少记笔记和交流提问的意识,课前无预习,学习效果较差。三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为不足,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够深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2.“教”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试卷分析以及对学生“学”存在问题的分析,得出“教”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授课时知识点呈现多于对知识深层次分析,忽略了对知识的系统化与总结,并且对学生及时总结、反思的引导力度不够。二是采用的传统化讲授教学模式居多,多元化、参与式的教学方式较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三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与监督不充分,仅仅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而对于学生课后的练习和复习较少,因此存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足的问题。 三、对教学的反思 1.正确处理大纲与教材的关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全面把握大纲规定的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进一步明确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和学习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深度钻研教材,并收集教育学热点素材,结合教育学理论分析热点问题,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要进行切实可行的指导,准确讲解重难点,补充相关案例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指导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对教育学相关的知识进行必要补充。 2.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将教育学知识还原于生活实际,知识识记与理解同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初步的了解有助于准确识记,必要的识记又是深刻理解的前提,应用则建立在三者基础之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实际,研究课堂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试卷分析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7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真题与答案 1.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是否能够() A.符合人的兴趣 B.满足人的需要 C.激励人的行为 D.改进人的绩效 【参考答案】B 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种类型,不在其中的是() A.安全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权力需要 【参考答案】D 3与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不相符合的是( A.领导者能够根据不同情况表现出不同的领导行为 B.不同的领导行为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因素和个人特征 C.对于能力强的下属。指导式领导可以带来更高的业绩和满意度 D.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下属达成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领导 【参考答案】C 4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型认为,决策者在决策时依据的是(?)原则 A.最大化 B.经济

D.简化 【参考答案】C 5组织的横向结构指的是(?????) A.职能结构 B.层次结构 C.部门结构 D.职权结构 【参考答案】C 6关于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存在反比侧关系 B.同样规模的企业,减少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会增加 C.两者都是组织结构的重要特征因素 D.两者相反制约其中管理层次起主导作用 【参考答案】D 7人力资源战略属于()战略 A.组织 B.公司 C.竞争 D.职能 【参考答案】D 8、下列属于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的中间环节的是(??) A.确定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B.SWOT分析

D.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参考答案D 9、企业在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时,通常需要针对实现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链,设计各种财务类和非财务类目标或衡量指标,这些目标或衡量指标称为()。 A.平衡计分卡 B.人力资源管理计分卡 C,KPI指标 D.战略地图 【参考答案】B 10关于学习型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要求员工只获取与本质工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B.它要求员工持续获取知识,致力于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 C.它鼓励员工的开发极其身心健康 D.它重视每一位员工的开发及其身心健康 【参考答案】A 11为了形成有助于降低风险的新型人才队伍调节机制,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A.采用大规模、少批次的人才培养策略 B.同时采用制造人才和购买人才两种策略 C.建立统一、平等和富有同情心的组织文化 D.将相对对立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加以整合 【参考答案】B 12公司人力资源部制定未来几年的人力资源规划时应当首先从了解(??)入手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一、项目简介 简介内容应包括1)城市及区域的建设规划、交通、经济发展等情况;2)地块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周边交通、生活设施、区域定 位、环评情况);3)市场定位(产品形态及功能定位等项 目基本情况,市场价格分析)。 二、经济技术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序号项目数量单位备注 1规划用地面积m2 2总建筑面积m2 2.1地上建筑面积m2 2.1.1可售面积m2 2.1.1.1其中:住宅面积 2.1.1.2商业面积 2.1.1.3办公面积 2.1.2不可售面积m2 2.2地下建筑面积m2 2.2.1独立地下车库m2 2.2.2地下室 3容积率m2 4建筑密度 5绿化率 6集中绿化率按具体物业形态划分,如住宅、商铺等

8机动车位个8.1地上个8.2地下个 9交通道路面积m2 10景观面积m2 11预计竣工日期 12预计交房日期 三、面积明细表指项目红线范围内交通组 织所涉及的道路面积总和 指总用地面积扣除建筑物 占地面积后的土地面积 单位:m2 楼号物业形态设计面积预测面积备注 地上 小计 地下 小计 合计 四、开发进度计划表 (按月编制各分项工程的工程开发及楼盘销售进度计划,其中应包括“四证”取得时间、开工、主体结构±0、结构封顶、 楼盘开盘、竣工验收、交房等关键时间节点。后附《项目开发 总体进度计划表》) 五、销售收入预测表 (一)销售收入明细

2

已售部分未售部分销 售 楼型(m2) 面积 (m2) 销售 均价 销售金额 (万元) 面积 (m2) 预测 均价 预测金额 (万元) 总额 (万元) 地 上 小计0.000.000.000.0000地 下小计00 合计000 (二)年度销售计划 物业形态一物业形态二合计 年度 合计 合同面积 (m2) 合同金额 (万元) 合同面积 (m2) 合同金额 (万元) 合同面积 (m2) 合同金额 (万元) 六、项目成本测算表 序号项目内容项目净额转移及其他预算总额年度一年度二 一土地成本 1-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 1-2土地出让金 1-3土地增溢金 1-4土地使用金 1-5土地交易费用 1-5-1土地转让契税 1-5-2土地登记费 1-5-3土地权证交易费 1-6土地转让咨询费 1-7在建工程转让 1-8股权转让溢价部分 1-9其他 号类面积

微观经济学考试题答案(画图分析)

生产曲线 短期成本曲线 TP L MP L AP L A I II III O L MP L AP L TP L C B 特点:先曾后减的倒U 型曲线 关系:(1)TPL 和APL ①MPL=dTPL/dL ,知MPL 在数值上等于曲线TPL 上对应点的斜率②若A 点前MPL 单调递增,A 点后MPL 单调递减,A 点对应MPL 的最高点③若C 为曲线的最高点,则C 点之前MPL>0,TPL 增加;C 点后MPL<0,TPL 减少;C 点处MPL=0,对应TPL 最高点(2)TPL 与APL ①APL=TPL/L ,知APL 在数值上等于TPL 上对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②若B 点为TPL 上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最高点,则B 点前APL 增加;B 点后APL 减少,B 点对应着APL 最高点(3)APL 和MPL 当MPL>APL 时,APL 增加;当MPLAPL ,APL 增加TPL 增加,说明此时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与固定生产要素的投入相比较少,还远没有达到最佳搭配比例,因此理性消费者会增加对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将生产推进到第II 阶段2.第III 阶段APL

项目经济评价案例

工业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某拟建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案例 学习目的 通过本案例掌握工业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包括费用与效益估算、资金来源与使用计划、财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特别是熟练掌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所要求的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等财务分析内容,掌握项目融资前分析和融资后分析中编制财务报表与指标的方法。 案例资料 一、概述 (一)项目概况 该拟建投资项目是新建项目,且其经济评价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即完成市场需求预测,生产规模选择,工艺技术方案,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环境保护,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以及项目设施规划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论证和多方案比较并确定了最佳方案)进行的。 该拟建投资项目生产的产品是在国内外市场上比较畅销的产品,且该项目投产后可以产顶进(替代进口)。 该项目拟占地(农田)250亩,且交通较为便利。其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的供应均有保证,该拟建投资项目主要设施包括生产车间,与工艺生产相适应的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以及有关的管理、生活福利设施。 该拟建投资项目的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3万件。 (二)编制依据 本经济评价的编制依据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的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建设条件、建设工期、《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国家现行财税政策、会计制度与相关法规。 (三)计算期 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经营期。该拟建投资项目的建设期为3 年,从第4年开始投产,其中第4年的达产率为80%,第5年的达产率为90%,第6年以后均为100%,项目的生产经营期为15年,则项目计算期为18年。 二、费用与效益估算 (一)总投资估算 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1)固定资产投资额估算是根据概算指标估算法进行的。根据概算指标估算法估算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0200万元。 (2)建设期利息按投资借款计划及估算公式估算为4650万元。即: 建设期第一年的投资借款利息=10000÷2×10%=500(万元) 建设期第二年的投资借款利息=(10500+9000÷2)×10%=1500(万元) 建设期第三年的投资借款利息=(10500+10500+9000÷2)×10%=2550(万元)

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报告

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 1、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的步骤和容: (1)弄清市场需求和销售情况。包括需求量、需求品种等的预测。 (2)弄清项目建设条件。包括资金、原料、场地等条件。 (3)弄清技术工艺要求。包括设备供应、生产组织、环境等情况。 (4)投资数额估算。包括设备、厂房、运营资金、需求量等投资数额注:在计算运营资金需求量时,应先计算出生产成本,然后按照资金转所需时间来计算。 (5)资金来源渠道和筹借资金成本的比较分析。 (6)生产成本的计算。包括原材料、工资、动力燃料、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各项租金等。 (7)销售收入的预测。包括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 (8)实现利税总额的计算。 (9)投资回收期的估算和项目生命期的确定。 (10)折旧及上缴税金的估算。 注:通过项目在生命期提取折旧,计入成本,来测算项目实现利润和上缴的税金。 (11)项目经济效益的总评价。 2、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的一般法: 判断:预期未来投资收益是否大于当前投资支出,项目实施后是否能够在短期收回全部投资。 (1)投资回收期:

也称投资收回期,以年或月计,是指一个项目投资通过项目盈利收回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 (2)投资项目盈利率: 投资项目盈利率=年平均新增利润/投资总额×100%(3)贴现法:将投资项目未来逐年收益换算成现在的价值,和现在的投资支出相比较的法。 V0=P n×(1+i)--n 注:V0:收益现值P n:未来某一年的收益i:换算比率,即贴现率 3、在考虑时间因素情况下的评价指标: (1)净现值:指投资项目在生命期变成现值后逐年的收益累计与总投资额之差。 注:一般要求的贴现率,净现值为正的项目都可接受,净现值越高的项目盈利能力越强。 (2)项目盈利系数:指项目盈利现值累计数与总投资额之比。 (3)部收益率:指在投资项目净现值为0时的贴现率。 注:部收益率大于企业要求的贴现率或利润率的所有投资项目,企业原则上都可以接 受,此时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正;从筹资角度讲,如果已知某一项目的部收益率, 那么所有筹资成本低于部收益率的筹资案都是可行的案。 4、与分析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有关的其他经济分析: (1)最优生产规模的确定:利润分析法、经验分析法、成本分析法和盈

一建经济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建设工程经济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施工图预算审核时,利用房屋建筑工程标准层建筑面积数对楼面找平层、天棚抹灰等工程量进行审查的方法,属于( )。 A.分组计算审查法 B.重点审查法 C.筛选审查法 D.对比审查法 【权威答案】A P220 先计算底层建筑面积或楼地面积,从而得知楼面找平层、天棚抹灰的工程量的施工预算审查方法为分组计算审查法 2.某项目建设期2年,建设期内第1年贷款700万元,第2年贷款600万元,年内均衡发放,且只计息不还款,年利率为8%。则编制该项目的投资估算时,建设期利息总和为( )万元。 【答案】B ①700×1/2×8%=28, ②(700+28+600×1/2)×8%=82.24,①+②=110.24, P16 3.为了进项盈亏平衡分析,需要将技术方案的运行成本划分为( )。 A.历史成本和现时成本 B.过去成本和现在成本 C.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 D.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答案】D P33 技术方案总成本是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4.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关于工

程量。) ( 清单编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综合单价包括应由招标人承担的全部风险费用 B.招标文件提供了暂估单价的材料,其材料费用应计入其他项目清单费 C.措施项目费包括规费、税金等在内 D.规费和税金必须按有关部门的规定计算,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答案】D P241 排除法,只有D选项正确 5.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一建合同》,属于工程成本直接费用的是( )。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财务费用 D.人工费用 【答案】D P99 选项A、B、C都属于期间费,不属于工程成本6.某租赁设备买价50万元,租期5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折现率10%,附加率5%,则按附加率法计算每年的租金应为( )万元。 A.20.0 B.17.5 C.15.0 D.12.5 【答案】B P64 7.甲公司从银行借入100万元,年利率为8%,单利计息,借期4年,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又称项目财务论证与评估,是指在预测的市场需求及价格条件下,以企业为出发点评估项目在运行各阶段的投资和生产中的成本与收益情况,考察项目的赢利能力、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并最终做出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结论。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净现值法 净现值(NPV)就是项目未来报酬的总现值超过项目原投资额现值的金额。 净现值法,即以净现值(NPV)为评估标准,通过计算项目的净现值来评估项目的优劣,并决定项目的取舍。 N 每年现金流量项目未来残值 NPV=[ ∑—————————+ ————————]- 原投资额 T=1 (1+I)T (1+I)N 当项目的NPV ≥0 时,项目可行; 当项目的NPV <0 时,项目不可行。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內部报酬率法 内部报酬率(IRR),又称内部收益率,即可使项目的净现值为零的报酬率;亦可说是项目所能承担的最高资金成本率。 内部报酬率法,即以内部报酬率(IRR)为评估标准,通过计算项目的内部报酬率来评估项目的优劣,并决定项目的取舍。 NPV=[ ∑—————————+ ————————]- 原投资额=0 当项目的i ≥i 时,项目可行; 当项目的i <i 时,项目不可行。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就是项目原投资额的回收期(年)限。 投资回收期法,即以投资回收期为评估标准,通过计算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来评估项目的优劣,并决定项目的取舍。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时: 项目原投资额 投资回收期= ——————— 项目年平均利润 当项目投资回收期≤相关标准时,项目可行; 当项目投资回收期>相关标准时,项目不可行。 1.创业时应如何寻求与选择创业项目? 2.创业时应如何选择与确定合作伙伴? 3.项目可行性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 4.什么是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如何运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练进行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5.什么是创业项目风险风险分析? 6.试述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基本结构。 7.公司注册申请前要准备好哪些文件? 集中/招标采购的含义与意义 施集中/招标采购有益于提高采购工作效率 ●实施集中/招标采购有利于提高企业议价能力 ●实施集中/招标采购有利于杜绝采购腐败 建立集中/招标采购组织体系的咨询一般均为方案性咨询。 招标采购,就是以招标形式选择与确定供应商,并利用竞标机制降低采购成本的一种采购实施方式。 集中采购,就是将企业各种物资资源的采购任务集中起来,全部由一个专门采购部门统筹安排与实施采购。 集中/招标采购咨询的工作步骤: 客户调查方案设计撰写设计报告征询意见报告定稿会议汇报 为企业设计一个比较完整的集中/招标采购组织体系并以文字方案形式交给客户。 集中/招标采购咨询的任务: 集中/招标采购组织结构设计; 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能设计;

2018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真题及答案(单选题) 1.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是否能够() A.符合人的兴趣 B.满足人的需要 C.激励人的行为 D.改进人的绩效 【参考答案】B 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种类型,不在其中的是() A.安全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权力需要 【参考答案】D 3与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不相符合的是( A.领导者能够根据不同情况表现出不同的领导行为 B.不同的领导行为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因素和个人特征 C.对于能力强的下属。指导式领导可以带来更高的业绩和满意度 D.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下属达成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领导 【参考答案】C 4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型认为,决策者在决策时依据的是()原则 A.最大化 B.经济 C.满意 D.简化 【参考答案】C 5组织的橫向结构指的是() A.职能结构 B.层次结构 C.部门结构 D.职权结构 【参考答案】C 6关于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存在反比侧关系 B.同样规模的企业,减少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会增加 C.两者都是组织结构的重要特征因素 D.两者相反制约其中管理层次起主导作用 【参考答案】D

7人力资源战略属于()战略 A.组织 B.公司 C.竞争 D.职能 【参考答案】D 8、下列属于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的中间环节的是() A.确定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B.SWOT分析 C.衡量企业绩效 D.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参考答案D 9、企业在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时,通常需要针对实现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链,设计各种财务类和非财务类目标或衡量指标,这些目标或衡量指标称为()。 A.平衡计分卡 B.人力资源管理计分卡 C,KPI指标 D.战略地图 【参考答案】B 10关于学习型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要求员工只获取与本质工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B.它要求员工持续获取知识,致力于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 C.它鼓励员工的开发极其身心健康 D.它重视每一位员工的开发及其身心健康 【参考答案】A 11为了形成有助于降低风险的新型人才队伍调节机制,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A.采用大规模、少批次的人才培养策略 B.同时采用制造人才和购买人才两种策略 C.建立统一、平等和富有同情心的组织文化 D.将相对对立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加以整合 【参考答案】B 12公司人力资源部制定未来几年的人力资源规划时应当首先从了解()入手 A.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 B.外部劳动力市场状况 C.竞争对手的情况 D.公司的战略规划 【参考答案】D

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分析

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是()。 1.人的道德缺陷 2.政府失灵 ·3.市场失灵 4.个人主义 2:某个城市的供水系统由一家公司提供的主要原因在于()。 1.经济实力雄厚 ·2.自然垄断 3.政府保护 4.其他主体缺乏供给意愿 3:现代市场经济中德国模式的特征为()。 1.对于自由市场的强调 ·2.强调社会公平的市场机制 3.政府的强有力指导 4.平均主义 4:对选民行为进行研究时提出了“理性的无知”的经济学家是()。 1.奥尔森 2.布坎南 3.尼斯坎南 ·4.唐斯 5:专利制度所形成的垄断现象就其成因看属于()。 1.经济垄断 ·2.行政垄断 3.自然垄断 4.科技垄断 6: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采取的收入分配政策是()。 1.按劳分配 ·2.平均主义分配 3.按需分配 4.按阶级分配 7:正的外部效应指的是()。 1.社会净效益小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高 2.社会净效益小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低

·3.社会净效益大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低 4.社会净效益大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高 8: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所提出的最大结论在于()。 1.市场失灵 ·2.政府失灵 3.外部性 4.官僚也是经济人 9:下列西方发达国家中,尚未建立福利性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是()。 1.英国 2.瑞典 ·3.美国 4.挪威 10:由于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技能的需求与劳动者自身的技能结构不相符造 成的失业类型属于()。 1.摩擦性失业 2.周期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 4.季节性失业 1:垄断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是()。 1.道德缺陷 ·2.进入障碍 3.供给意愿不足 4.资源短缺 2:最早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是()。 1.美国 2.法国 3.瑞典 ·4.英国 3: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债危机演化而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同样对我国造成 了不利影响,受此影响我国政府将财政政策调整为()。 1.稳健性政策 ·2.积极性政策 3.紧缩性政策 4.中性政策 4:不属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的是()。

中级经济基础-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精选试题)

中级经济基础-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1、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需要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是()假设。 A.社会人 B.经济人 C.复杂人 D.自我实现人 2、基数效用理论运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 A.成本曲线 B.预算约束线 C.无差异曲线 D.边际效用论 3、在序数效用理论中,()是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 A.无差异曲线 B.平均成本线 C.预算约束线 D.等产量线 4、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这是根据偏

好的()假定来判定的。 A.完备性 B.可传递性 C.多比少好 D.可加总性 5、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这是由()决定的。 A.消费者收入 B.风险厌恶程度 C.消费者偏好 D.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 6、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为dy/dx=-2,则意味着当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商品x时,愿意放弃()单位商品x而获得1单位的商品y。 A.1/2 B.1 C.3/2 D.2 7、对预算线的斜率说法错误的是()。 A.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负值

B.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 C.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需求量比率的负值 D.预算线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8、甲商品和乙商品的价格按相同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则预算线()。 A.不变 B.发生旋转 C.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D.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9、某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而收入不变,导致预算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即消费者均衡点移动,那么连接这些消费者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A.需求曲线 B.恩格尔曲线 C.价格—消费曲线 D.收入—消费曲线 10、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称为

人力资源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2010年第2期山东社会科学N o.2 总第174期S HANDO NG SOCI AL SC I ENCES GeneralNo.174 人力资源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宁志华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64) [摘要]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一门学问,而人力资源作为宝贵的第一资源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借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能够更深入 地理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和内涵,而且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研 究中,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最大化。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资源配置;信息不对称;帕累托最优 [中图分类号]F0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0]02)0110)03 当代的管理学家们把人力资源管理定义为,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的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比例关系,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适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组织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领域里相对较新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价值也在理论研究和时间推广中逐渐得到证实。当代科学的发展趋势是既不断分化又相互渗透,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年轻的边缘性学术领域,不可避免地要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中与之有关的理论,其研究方法更是取自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并不能算是独立的学科,它是一个由不同的学科支撑的领域。在这些学科里,经济学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一门学问,而人力资源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资源,在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的过程中,借用传统经济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方法的内涵,能够深入到管理现象背后的本质。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和分析;贯彻平等就业机会原则;聘任员工;从事人力资源开发;确定薪酬和福利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演进是伴随着各种管理思潮的演化和对人的本质的深入认识而发展起来的。从所涉及领域的相关学科的近似性上看,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范畴大体可以归结为四部分: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对象是组织中的员工个体,所以会涉及到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具体的管理问题,这又涉及到管理学;由于组织始终处在政府劳动法律规范和劳动力市场等外部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还会涉及到法学和经济学。 一、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合理有效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学科。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理性假定的基础上的,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但是在理性假设前提下的经济学基本理论还是存在解释力的。简单地说,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就是以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去探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它以严谨的经济理论和实证分析为基础,使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结合。拉泽尔认为,过去讨论企业人事管理问题的那种闲话家常式的故事性的记者,将会越来越多地被严谨的理性的经济分析所取代。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经济分析是假定企业员工的行为总是反映他们的自身偏好和自身利益,而且经济分析还假定这种偏好是稳定的。也就是说,人们会持续稳定地追求他们的目标与利益,所以他们的行为是充分可分析并可预测的。 (一)职员聘用与资源合理配置 *收稿日期:2009-11-17 作者简介:宁志华(1955-),男,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采油厂党委副书记、高级政工师。 110

泰国旅游发展经验总结及借鉴

泰国旅游发展经验总结及借鉴 摘要:泰国凭借绚丽多姿的山光水色、富饶诱人的美食物产、独树一帜的人文传统,加上泰国国家旅游局、旅游业者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为世界旅游者所钟爱,位居热门旅游国家首选之一。本文在总结泰国旅游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对中国旅游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泰国旅游经验借鉴 1、泰国旅游发展概况 泰国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70年代的发展,到8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1982年旅游创汇能力首次超过大米跃居第一。1992年泰国旅游受“五月事件”的冲击有所下降,但很快恢复发展。多年来,泰国的旅游业一直保持着创汇第一的地位1997金融危机之后泰国对外出口下滑的情况下,泰国的旅游业也能一枝独秀成为稳定经济的重要行业。赴泰旅游人数从1960年的8万人上升到2000年的912万人,2001年这一数字突破1000万大关,达1013万,而2002年游客人数更高达1080万人【1】。旅游外汇收入从1960年的0.078亿美元上升到1996年的85.5亿美元【2】,2000年为72.94亿美元【3】(受亚洲金融危机后泰铢贬值的影响)。目前泰国旅游业的产值大体保持在约占国民生产总值10%的水平上【4】。旅游业发展不仅推动了泰国服务业总体水平的提高,每年为国家创造价值约4000多亿泰铢(1美元约合33泰铢)的外汇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低于6%至7%;旅游业的发展还大大促进了各项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解决了大批社会闲散劳动力,泰国旅游业为国家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目前从事与旅游业直接相关职业的人员达到200多万人。为泰国社会的安定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泰国旅游业已成为对泰国经济贡献最大的产业,成为世界十大旅游市场之一。 2、泰国旅游业发展的原因 泰国作为世界旅游的一个标志性地区,一向被誉为“亚洲最具异国风情的国家”,碧海蓝天、椰林婆娑的热带情调;巍峨壮观、金碧辉煌的古迹庙宇;朴素恬静的田园风情;峰峦起伏、森林密布的原始地带;庄严安详的佛教氛围以及和善友好的泰国人民,泰国从每一个角度展现着它独有的气质,这个仅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给泰国带来了巨

4人力资源经济分析 -利润最大化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人力资源经济分析 利润最大化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一)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的人力资源需求行为 当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厂家会增加劳动力。在劳动边际收益中,劳动边际产量(MPL)是核心内容,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主题。在其它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随着劳动力投稿量的增加,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先增后减,最后负增长。 企业是否增加雇用人数取决于新增加一个员工所带来的收益增量能否大于因雇用他所带来的成本增量。随着雇用人数的增加MRPL是在逐渐上升的,然后下降。但是必须指出,当MRPL>W之前,企业每多投入一个劳动力或多或少都能为企业来带正的利润(MRPL-W为正),因此企业的总利润都是在增加的;一直到MRPL与W相等时,企业的总利润停止增长,此时总利润为最大值。 劳动力边际产量收益(MRPL)——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力的投入,为企业所带来的收益增量。它与劳动边际产量(MPL)的关系为(公式2-6): MRPL=MPL×P 式中:P——产品的单位售价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企业的劳动力最佳雇用量的表达式为(2-7) MRPL=W 式中:W——市场工资率。

即当劳动边际产量收益等于劳动边际成本时的雇用量,即为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企业的最佳雇佣量。 公式2-6、2-7可以得到 MRPL=MPL×P=W 即(公式2-8): MPL=W / P 竞争性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图2-10) 由此得出2个重要结论: 第一,在短期中,企业的MRPL曲线就是它的劳动力需求曲线。 第二,企业短期的劳动力需求曲线就是MRPL曲线的下降部分。 (二)产品市场存在垄断情况下的企业短期人力资源需求 在产品市场存在垄断时,企业所销售产品的价格就不是既定的,而是取决于各个企业产品的产量。产量越高,供给量增加,价格就越低。这就告诉我们,在产品市场存在垄断的企业与产品市场完全竞争情况相比,产品市场存在垄断的雇用水平比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雇用水平低。 (三)劳动力市场存在垄断情况时企业短期的人力资源需求 在劳动力市场存在买方垄断时,企业劳动力的雇佣数量和工资水平都低于完全竞争下的企业雇佣量与工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