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心得:中央设立雄安新区的影响及战略价值

工作心得:中央设立雄安新区的影响及战略价值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设立雄安新区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纷纷表示支持雄安新区的发展。如何客观分析雄安新区的设立,既是深入理解雄安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理解我国在新时期战略调整的重要视角。

一、未来雄安新区经济社会规模推测及影响分析

设立雄安新区的影响已经逐步释放,社会各界热切期盼通过雄安新区催生新的增长动力。然而,深圳特区及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新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非短短几年时间就能完成。未来雄安新区要真正实现既定目标,可能需要20到30年的时间。中央也明确雄安新区建设的三部曲,即起步100公里,中期200公里,远期拓展至2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当前雄安新区尚处于规划阶段,建设初期阶段可能在基础设施、房地产及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重点推进,从整体来看,雄安新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可以分为短期、中期及长期。

从当前及未来5年的中短期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及总部大楼等房地产建设将构成雄安新区对经济社会的重要影响。2016年雄县、容城县及安新县的总人口共计100万左右,GDP为200亿人民币左右。按照浦东新区建设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前高后低的特点来看,前五年浦东新区平均每年新增投资200至300亿左右。根据长城证券的测算分析,未来五年雄安新区年均投资增速可达40%左右,到2020年雄安新区投资规模即可达千亿级别,届时新区投资将占河北省投资比重的2.2%和GDP比重的2.5%,

拉动河北当年投资增速0.88个百分点,占全国投资总额比重约为0.13%。

从中长期来看,雄安新区会重点考虑京津冀一体化及疏解非首都功能等定位,而且伴随着雄安新区基本建设的完成,相关产业将逐步向雄安新区转移,人口将出现快速发展集聚。按照民生证券的测算分析,2016年深圳常住人口为1191万人,人口密度6000人/平方公里;上海浦东常住人口为547万人,人口密度为4500人/平方公里;如果雄安新区未来的人口密度介于深圳和上海浦东之间,那么未来雄安新区常住人口可达900万至1200万人。2016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为4078亿元,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为3.42万元/人;上海浦东新区固定资产投资为1826亿元,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为3.29万亿元/人。按人均固定资产投资3.3万至3.4万元/人计算,未来雄安新区每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3000亿至4000亿元。2016年深圳GDP为1.95万亿元,人均GDP为16.74万元/人;上海浦东新区GDP为8732亿,人均GDP为15.73万元/人。按未来的雄安新区人均GDP达16万元/人测算,雄安新区GDP未来将达1.44至1.92万亿元,体现了雄安新区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

二、雄安新区的战略价值:培育增长新动力及引领开放新体制

雄安新区未来可能进入万亿GDP的大城市行列,虽然相比我国巨大的经济体量来看,雄安新区无论在投资还是在经济总量方面,对我国投资及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非很大,但观察深圳特区及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并不是体现在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方面,而是在于其在经济社会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深圳特区及浦东新区探索了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及开放理念的转变,倒逼国内改革深化,促使政府、企业等微观主体观念转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当前设立雄安新区,其战略价值将远远超越自身对经济社会的直接拉动,更重要的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及引领开放新

体制。

(一)雄安新区培育增长新动力:实现人口红利向改革红利的转换(弘利遴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巨大的劳动力规模及农村持续的劳动力转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廉价劳动力,此外,在发展初期我国还具有环境、资源、土地低成本等多方面的优势,这些综合构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深圳特区及浦东新区等设立后,探索构建释放低成本优势的体制机制,促进我国大规模引进外资,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经济取得较快增长。

然而,当前雾霾等环境问题开始倒逼强化环境保护力度,随着多年来城镇化的加速,未来农村向城镇的劳动力转移增量将逐步缩小。当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开始出现下降,未来劳动力工资可能面临上涨问题,老龄化对社会的压力可能加大,而且劳动力素质也出现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长期的低工资、低劳工权益等状况发生了变化,“取之不尽”的低成本劳工时代将逐步改变。而且资源及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各种隐性成本逐步显性化,传统低成本优势减弱的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亟待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释放改革红利以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以此应对人口红利等低成本优势逐步减弱的问题。然而,改革红利如何释放?全国如何深化改革以最大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设立雄安新区有助于释放改革红利。

首先,根据中央对雄安新区的定位,未来将着力构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及协调发展示范区,这不仅符合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等发展诉求,也符合世界各国都在极力探索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趋势。当前全球都在探索绿色生态及协调发展道路,雄安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