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普通化学A)期中考试试题

环境11级、设施11级、水产11级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判断题(正确的说法打“√”,错误的说法打“×”)(10分)

1. 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N)

2. 稀溶液就是溶质含量很低的溶液。(N)

3. 对于特定化学反应,其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的Δr G m =0,反应为宏观静止状态;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则该状态为正向反应速率和逆向反应速

率相等的状态。(Y)

4. 化学反应等温式体现了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N)

5. 利用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可以近似求算某些化学反应的转变温度。(Y)

6. 物质B的标准摩尔熵的SI单位J·K-1·mol-1, 是指在指定温度T下由参考状态元素生成物质B时的标准摩尔熵变。(N)

7.酸碱缓冲溶液具有抵抗大量外加酸、碱和稀释作用而保持pH基本不变的能力,高浓度的酸碱也具有缓冲作用。(N)

8.理想气体是理想化的模型,在实际中不存在。(Y)

9.标准状态下,化学反应的定压热在数值上等于该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N)10.水的离子积又称为水的质子自递常数,在298.15K时,该常数约为10-14。(Y)二、选择题(20分)

1.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是其重要性质,该性质与直接相关。( A )

A. 溶剂本身的性质

B. 溶质本身的性质

C.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D. 温度和压力

2. 在c(KMnO4 )=0.02 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 c [(1/5) KMnO4] 为:( B )

A.0.02 mol·L-1

B. 0.10 mol·L-1

C. 0.50 mol·L-1

D. 2.0 mol·L-1

3. 标准状态下,298.15K时,下列反应的Δr Hθm与生成物的Δf Hθm相等的是:(C)

A. H2(g) + I2 (s) = 2HI (g)

B. HCl (g) + NH3(g) = NH4Cl (s)

C. H2 + (1/2)O2 = H2O (g)

D. C (金刚石) + O2 (g) = CO2 (g)

4.在不做非体积功时,如果某一封闭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起始状态,

则下列关系均能成立的是:( C )

A. Q= 0, W=0; ΔU=0, ΔH=0

B. Q≠0, W≠0; ΔU=0, ΔH=Q

C. Q= -W; ΔU= Q +W; ΔH=0

D. Q=W; ΔU= Q +W; ΔH=0

5. 有关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对于Δr Hθm>0的反应,升高温度,Kθ增大

B. 对于Δr Hθm>0的反应,升高温度,Kθ减小

C. 对于Δr Sθm>0的反应,升高温度,Kθ增大

D. 对于Δr Sθm<0的反应,升高温度,Kθ减小

6. 工业制硝酸的反应为:3NO2 (g)+ H2O(l) = 2 HNO3 (l) + NO (g), Δr Hθm (298K) = -71.82 kJ·mol-1, 下列哪项措施会提高NO2的转化率:(B)

A. 适当升高温度

B. 增加反应体系的压力

C. 保持体系的总压力不变,向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

D. 保持体系的体积不变,向体系内充入惰性气体使体系的总压升高

7. 对于多重平衡体系,哪一论述是不正确的:(D)

A. 多重平衡体系是指同时存在多个相关化学平衡的体系

B.多重平衡体系中所存在的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之间确定的关系

C. 多重平衡体系中某一平衡的移动会引起其它平衡的相应移动

D. 多重平衡体系的平衡状态只与温度有关,改变某一组分的浓度和分压不会引

起平衡的移动

8. 下列那种物质的Δf Hθm(298K )为零:( D)

A. 金刚石

B. 红磷

C. O3(g)

D. 白锡

9. 磷酸为一种中强酸,其在298K时,pKθa1 = 2.12,pKθa2 = 7.21,pKθa3 = 12.66,当介质pH为3.0时,磷酸水溶液中的主要型体为:( A )

A. H3PO4和H2PO4-

B. H2PO4-

C. H2PO4-和HPO42-

D. HPO42-和PO43-

10. 有关共轭酸碱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共轭酸碱对可以存在于一个酸碱半反应中

B. 一定温度下,共轭酸碱对的离解常数的乘积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

C. 共轭酸碱对中的酸只能给出质子,碱只能接受质子

D. 共轭酸碱对可以组成缓冲体系

三、填空题(25分)

1. 稀溶液的依数性主要体现为: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渗透压现象。

2. 热力学状态函数的变化只与过程有关,而与路径无关。

3. 在等温、定压和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可以根据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

变数值的大小来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趋势,若反应在标准状态下进行,则该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可表示为:Δr Gθm =Δr Hθm - TΔr Sθm。

4. 已知水在标准状态下,298K时的水的摩尔气化焓为44.0 kJ·mol-1,则标准状态下的反应:H2O (l) = H2O (g) 的标准摩尔熵变约为117.9 J·mol-1·K-1。

5. 对于特定化学反应,当其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则反应商Q等于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反应的Δr G m = 0。

6.对化学反应:2Cu2+(aq) + 4 I-(aq) = I2(s) + 2 Cu I(s) ,其标准平衡常数Kθ= 1/{[Cu2+]2·[I-]4}。

7. 反应N2(g) + 3H2(g) = 2NH3 (g),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系统内n(N2)

=4mol, n (H2) = n (NH3) = 1 mol。保持系统温度及压力不变,向系统内加入 1 mol N2(g),平衡将逆向移动。(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不移动”)

8. 范特霍夫方程的表达式为lnKθ= -(Δr Hθm)/RT +Δr Sθm/R。

9. 一定温度下, 煤气发生炉中存在下列多重平衡体系:

2C(s) + O2(g) = 2CO (g) (1) 其标准平衡常数为Kθ(1)

C(s) + O2 (g) = CO2 (g) (2) 其标准平衡常数为Kθ(2)

则在此温度下,反应(3)CO (g) + (1/2)O2 (g) = CO2 (g) 标准平衡常数Kθ(3)= Kθ(2)/ (Kθ(1))1/2。

10. 根据范特霍夫规则,温度每上升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4倍。

11. 在酸碱质子理论中,两性物质是指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14. 对于由弱酸HB和其共轭碱B-所构成的酸碱缓冲溶液,若酸的解离常数以

K aθ来表示,则该缓冲溶液的pH值为pK aθ- lg{c(HB)/c(B-)}。

15. 在一定温度下,将弱酸HB的水溶液稀释为原来的n倍,则该弱酸的解离度变大,pH值变大,解离常数不。(填“大”、“小”或“不变”)

16. 已知298K时, Kθa1(H2CO3) = 4.30×10-7, Kθa1(H2CO3) = 5.61×10-11, 0.1 mol·L-1的NaHCO3水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约为: 4.91×10-9 mol·L-1。

17. 由NH3和NH4Cl配制而成的缓冲溶液的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 同离子效应是指共轭酸碱对之间对离解反应的相互抑制作用。

四、简答题(15分)

1. 使用赤铁矿炼铁时的炉温在1500K左右,所涉及的两个主要反应为:

Fe2O3 (s) + 3C (s) = 2 Fe(s) + 3CO(g) (1)

Δr Hθm (298.15K) = 492.64 kJ·mol-1, Δr Sθm (298.15K)= 542.66 J·K-1·mol-1;

Fe2O3 (s) + (3/2)C (s) = 2Fe(s) +(3/2)CO2 (g) (2)

Δr Hθm (298.15K) = 233.93 kJ·mol-1, Δr Sθm (298.15K)= 278.99 J·K-1·mol-1试从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角度利用上述热力学数据解释为何高炉煤气中CO的含量要远远高于CO2? (5分)

答:对于反应(1),在高温时其反应的Δr Gθm(1)(1500 K) =Δr Hθm(1)(298.15K) – 1500×Δr Sθm(1)(298.15K) = -321.35 kJ·mol-1;

对于反应(2),Δr Gθm(2)(1500 K) =Δr Hθm(2)(298.15K) – 1500×Δr Sθm(2)(298.15K) = -184.55 kJ·mol-1

Δr Gθm(1)<Δr Gθm(2), 因此反应(1)的自发性趋势要大于反应(2)。

2. 制备高纯镍的方法是将粗镍在323K时与CO反应,生成Ni(CO)4, 经提纯后在473K时分解得到纯镍,其反应式为:

Ni (s) + 4CO (g) = Ni(CO)4

(1)判断上述反应在298K时,Δr Hθm和Δr Sθm的正负号。

(2)试从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角度解释该方法提纯镍的原理。(5分)

答:

(1)该反应的Δr Hθm<0, Δr Sθm< 0;

(2)由范特霍夫方程,lnKθ= -Δr Hθm/ (RT) +Δr Sθm/R, 由于该反应Δr Hθm<0, 所

以,低温对正向反应有利,高温对逆向反应有利,因此可用此法提纯金属镍。3.试分四种情况绘制Δr Gθm~T的关系曲线,并说明各种情况下反应在标准状态时的自发性与温度的关系:(5分)

(1) Δr Hθm>0, Δr Sθm>0 ; (2) Δr Hθm<0, Δr Sθm<0

Δr Gθm

T Δr Gθm

T

(3) Δr Hθm>0, Δr Sθm<0; (4) Δr Hθm<0, Δr Sθm>0.

Δr Gθm

T Δr Gθm

T

五、计算题(30分)

1. 市售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 1.84 g·mL-1:

(1)求算H2SO4的摩尔浓度是多少?(以mol·L-1表示)

(2)欲配制200 mL c[(1/2)H2SO4] = 2.00 mol·L-1的稀硫酸溶液,应量取上述浓硫酸多少mL?

(M H2SO4= 98.0 g·mol-1) (10分)

解:

(1)设取用浓硫酸1kg,

c (H2SO4) = n(H2SO4)/V= (m/M)/(m/ρ) = [0.98×103 g /(98.0 g·mol-1)]/[1.0×103g/(1.84×103g·L-1)] = 18.4 mol·L-1

(2)(2.0×0.2)/(18.4×2)= 0.01087 (L), 合10. 87 mL。

2. 298K时,生物合成天冬酰胺的Δr Gθm = - 19.25 kJ·mol-1,

总反应为:天冬氨酸+ NH4+ + ATP = 天冬酰胺+ AMP + PPi(无机焦磷酸盐)

已知该反应分四步完成:

(1)天冬氨酸+ ATP = β-天冬酰胺腺苷酸+ PPi;

(2)β-天冬酰胺腺苷酸+ NH4+ =天冬酰胺+ AMP;

(3)β-天冬酰胺腺苷酸+ H2O =天冬氨酸+ AMP;

(4)ATP + H2O = AMP + PPi

反应(3)和(4)的Δr Gθm分别为- 41.84 kJ·mol-1和- 33.47 kJ·mol-1,计算反应(2)的Δr Gθm。(10分)

解:对于上述反应:

∵(1)+ (2)= 总反应

(4)- (3)= (1)

∴(4)- (3)+ (2)= 总反应

+ Δr Gθm(2)= - 19.25 kJ·mol-1

Δr Gθm(2)=(- 19.25 kJ·mol-1)-(-33.47 kJ·mol-1)+(- 41.84 kJ·mol-1)Δr Gθm(2)= -27.62 kJ·mol-1

3.欲配制250mL pH = 5.00 的缓冲溶液,需在125 mL 浓度为1.0 mol·L-1的NaAc溶液中加入浓度为 6.0 mol·L-1的HAc和水各多少毫升?(10分)

(Kθa = 1.8×10-5)

解:

缓冲溶液的pH = p Kθa– lg [c(HAc)/c(Ac-)]

将上述已知条件代入:

lg [c(HAc)/c(Ac-)] =-0.26

c(HAc)/c(Ac-) = 0.55

即:n(HAc)/n(Ac-) = 0.55

将NaAc的浓度和体积,HAc的浓度代入得V(HAc) =11.46mL ,V (H2O)= 113.54mL。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期末测试卷

期末测试卷 (100分,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Na—23Cl—35.5Fe—56 Zn—65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 共35分) 1.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水杯 B.纯棉毛巾 C.羊毛围巾 D.蚕丝被芯 2.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A.Ca3(PO4)2 B. KCl C. CO(NH2)2 D. KNO3 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有机物:甲烷、碳酸钡 B.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 C.混合物:氮气、空气 D.复合肥料:硝酸钾、氯化铵 4.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B.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 C.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杯

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5.下列关于海洋开发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人们可以无节制地向它索取各种资源 B.海水“晒盐”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式从海水中得到食盐 C.海洋本身就是个巨大的水资源库,如何获取廉价的淡水对缓解淡水危机意义重大 D.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 (第6题) 6.小军同学自制汽水所需配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苏打属于碱类物质 B.柠檬酸溶液的pH<7 C.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D.汽水中的部分二氧化碳跟水发生反应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铁锈在稀盐酸里浸泡一段时间后,铁锈消失,溶液变为浅绿色 C.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变为蓝色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8.下列各组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并且一定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CuSO4、NaOH、NaCl B.NaCl、KCl、KNO3 C.NaOH、NaCl、HCl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S-32、N-14、Mn-5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题后 的答案栏内) 1.化学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各项措施与其要达到的目标不相符的是 A.研制、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 B.生产化肥和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C.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D.合成食品添加剂-------增进人体健康 2.自然界中发生的这些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云雾消散 B.冰雪融化 C.树木折断 D.铁器生锈 3.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返回。飞船常使用的一种助燃剂液氧是由氧气加压降温制成的蓝色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氧和氧气的构成分子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B.液氧中的氧分子停止了运动 C.液氧和氧气的组成元素不同 D.液氧中的氧分子间没有空隙4.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如图所示,火柴燃烧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塞被冲飞,这种现象主要能说明 A.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机械能 B.内能可转化为化学能 C.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光能 D.化学能可转化为内能 5.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给液体加热 D.称量药品质量 6.观察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比较四种物质:CO2、SO2、MnO2、NO2,它们的共同点是 A.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 B.构成中都含有氧分子 C.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质量比都是2:1 D.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 7.关于实验室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必须使用直流电对水进行电解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鲁教版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鲁教版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已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则根据图示,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12 B.16 C.5 D.10 2.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B.此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3.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 C检验H2中混有的CH4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D鉴别H2O2溶液和H2O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A.A B.B C.C D.D 4.某有机物6.2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 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5.完全燃烧2. 8g某有机物,生成8. 8gCO2和3. 6gH2O。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 B.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4

D.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6.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 7.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是50 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3∶5 8.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通常情况下丙是气体 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9.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 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实验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 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 C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有、无催化剂 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 A.A B.B C.C D.D 2.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B. C. D.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有4种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4.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 5.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6.“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 7.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2.9gNaCl固体 B.用10mL量筒量取8.3mL蒸馏水 C.在10mL试管中倒入约3mL蒸馏水进行加热 D.用温度计测得水温为25.15C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3.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 +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X的化学式是Ag2S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4.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 5.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6.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因为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过氧化氢溶液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期中考试试卷模板(B4)----四年级数学

0 / 3 )。 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 它的最高位上的数字是4,百万位上的数字是2,其余数位都是0,这个数是( ), )。 0这7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数是( ),读( ),读作( )。 ( )没有端点,( )可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 ),记平角=( )度 =( )个直角 )角,3时整,钟表)角,( )时是周角。 )、2060、( ) ( )、( ) 4325670≈90亿 70万。 ( ) ( ) ( )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 / 3 4、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 5、在一个10倍的放大镜下看20°的角,看到的角是200°。 ( 1键是( )。 A 、开机键 B 、关机键 C 、清除键 D 、加号键 2、将一个圆形对折2次后,形成的角的度数为( )。 A 、180° B 、90° C 、45° D 、30° 3、过两点能画( )条直线。 A 、1条 B 、2条 C 、无数条 D 、5条 4、测量角的大小,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 A 、三角板 B 、圆规 C 、量角器 D 、直尺 5、下午4时整,所成的角是( )角。 A 、直角 B 、锐角 C 、钝角 D 、平角 6、个、十、百、千、万......都是( ) A 、数级 B 、数位 C 、计数单位 D 、位数 7、840084008这个数中,从右边起的第二个“8”表示( A 、8个千 B 、8个亿 C 、8个万 D 、8个一 8、在200069000中,其中0的读法是( ) A 、只读一个0 B 、读2个0 C 、读3个0 D 1、读出或写出下列各数。(2分) 540007089 读作:( 三千零九万零四百一十 写作:( 3 五、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六、按要求做题(共 14分)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确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指南(化学),强化学生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升学生应试水平,贯穿“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理念,突出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化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11章。 三、学生分析 本人所教化学学科有两个班,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成绩较差,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以上情况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九年级前各科成绩都较差,没有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学习方法不对,且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对所学化学知识不能进行归纳系统化,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四、教材分析 现行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

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五、目标任务 1.让化学知识联系生产、生活、自然、社会现象等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 2.使学生学习一些常见金属材料、溶液及酸碱盐的基础知识,掌握部分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继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题的各种技能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

人教版化学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化学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202137 反应后质量/g15321未知 A.物质Y一定是单质 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 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9:4 D.物质Z一定的该反应的催化剂 2.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 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时3:20 3.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4.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H2B.H2O2C.H2CO3D.H2O 5.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 6.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因为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过氧化氢溶液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7.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下列有关放出氧气质量(g)与反应时间(t)关系图象(图中是a纯氯酸钾曲线,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其中正确是 A.A B.B C.C D.D 8.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生成物不属于空气质量标准监控对象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 9.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B.

期中考试——试卷格式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考号写在答卷纸上。交卷时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客观题,共5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个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道小题2分,共计50分。 1.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列各句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 A.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这体现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主张 A.“春秋大一统”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D.“君权神授” 3.有学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对“僵化” 形象理解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C.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4.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了中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B.东汉时期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C.北宋时期山水画《千里江河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 D.明清时期青花瓷,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5.20世纪早期,一位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教,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这段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该运动的积极影响,其中不包括 A.破除旧有伦教,冲击儒家思想 B.变革文字语言,冲击封建文学 C.提倡民主共和,抨击君主专制 D.动员青年学子,革除社会旧弊 6.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7.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 第1页(高二年级历史试题共10页)第2页(高二年级历史试题共1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贝思特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鲜奶制酸奶 B. 黄豆酿酱油 C. 糯米酿甜酒 D. 水果榨果汁 2.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冰水混合物 B. 水银 C. 干冰 D. 铁锈 3.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4. 下图中的微粒符号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5. 核能的合理利用一直是国际关注热点。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内含有1 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核电荷数为3 B. 电子总数为2 C. 属于氢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为1 6.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 B.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C.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D. 原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核外电子层不会增加。 7.硒是抗衰老元素,且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北大富硒康”中含有硒酸根离子(SeO 42-),则在硒酸根离子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 .+4 B .-2 C .-4 D .+6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9.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 .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0.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 (反应前) (反应后)

鲁教版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

鲁教版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了有关化学反应A+B=C的四组实验,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已知四位同学取的A和B的总质量均为10g,且反应均完全进行。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g B/g C/g 甲739 乙649 丙X Y6 丁55Z A.Y可能等于8 B.X可能等于4 C.X可能等于8 D.Z一定等于7.5 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3.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4.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 .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 .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 .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5.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 2的含量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 .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 .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 .水槽中液面下降 6.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B .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 进入 C .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 进入 D .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7.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点燃酒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连接好装置;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⑤②③①④⑦⑥ B .③④⑤⑥⑦①② C .②③⑤①④⑦⑥ D .②④③⑤①⑥⑦ 8.某纯净物3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 、H 元素,不含O 元素 B .该反应中2O 和2CO 的质量比为14:11 C .该反应中2O 和2H O 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该纯净物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1:4 9.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鲁教版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已知Ca(HCO3)2═CaCO3+CO2↑+H2O.一定量的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下列图象表示该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 A.B. C.D. 2.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 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 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 A.A B.B C.C D.D 3.已知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已知a为固体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A.B. C. D. 4.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水的电解 D.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5.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中的化学B安全常识 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 ②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①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 C化学规律D物质的鉴别 ①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 A.A B.B C.C D.D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B.一定量的红磷在密封容器中燃烧 C.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7.有 C5H10、C3H6O、C6H12O6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60% B.45% C.30% D.22.5%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6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答案 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蜡烛燃烧 C、衣服晾干 D、菠萝榨汁 2、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 确的是: 检查装置气密性往试管中加入锌粒加热液体固体药品的取用 ABCD 3、今年5月上旬,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其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和115个中 子)在南京丢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 C、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 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g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个氢分子—2H B.3个氧原子—O3 C.4个水分子— D.5个钠离子— 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B、催化剂可能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没有改变 6、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1和试管2中气体的质量比为2︰1 B、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 C、该实验表示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7、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C、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空气中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9、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B、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九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 C—12 子质量:H—1 O—16 Ca--40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2、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鲜奶制酸奶 B. 黄豆酿酱油 C. 糯米酿甜酒 D. 水果榨果汁 3.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页脚内容1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4. 核能的合理利用一直是国际关注热点。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内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电荷数为3 B. 电子总数为2 C. 属于氢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为1 5.现代通信中的光导纤维是用SiO2制成的。SiO2中硅元素(Si)的化合价为( ) A、+4 B、+3 C、+2 D、+1 6、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错误 ..的是() A、春天的沙尘暴——分子是运动的 B、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之间有间隙 C、糖是甜的,醋是酸的——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原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核外电子层不会增加 7、区别氧气,氮气,空气三瓶无色气体最好选用的方法() A、带火星的木条 B、澄清石灰水 C、燃着的木条 D、分别液化 8.下列实验装置中均有水,对于水在实验中的主要作用 ....解释错误的是() 页脚内容2

期中考试试卷模板(B4)----四年级数学

姓名______________ ______年级______班 学校___________ 第1页,共2页 ××年级××学科 第2页,共2页 考生务必填写清楚班级、姓名、座位号。 72×20= 0÷100= 59×100≈ 66÷2×4= 300-20÷5= 3×7+57= 786+23-321= (100+25)×8= 50-40÷2= 303×4= 282×15= 69×55= 200×24= 670×60= 175×46= 1、10个十万是( ),10 个一百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 2、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这个数是( )位数,这个数最小是( ),最大是( )。 3、由9个亿,8个百万,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4、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上的数字是4,百万位上的数字是8,千位上的数字是2,其余数位都是0,这个数是( ),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 5、用2、5、 6、9、0、0、0这7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数是( ),读作( ),最小的数是( ),读作( )。 6、线段有( )个端点,( )没有端点,( )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 7、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 ),记作( )。 8、1周角=( )度 1平角=( )度 9、1周角=( )个平角=( )个直角 10、6时整,钟表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为( )角,3时整,钟表 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为( )角,( )时是周角。 11、按规律填数。 (1)2000、2020、( )、2060、( ) (2)七百万、七百五十万、( )、( ) 12 里最大能填几? ≈47万 4325670≈90亿 双流区育仁菁英学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四年级数学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 (每小题1分,共9分) 二、列竖式计算。(每小题2分,共12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初中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整理含详解)

初中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C—12H—1N—14Cl—35.5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氮气的体积比为1∶4 B.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为78% C.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只占0.03%,因此它的作用很小 D.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是稀有气体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以下是一些同学在一次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液体 B.在托盘天平上直接称量固体物质 C.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D .握住试管夹的短柄给试管内的药品加热 5.下图是X 、Y 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 .X 是金属元素 B .Y 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 .X 和Y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 2 D .X 、Y 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 6.关于K 和K +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同一种元素 B .属于同一种粒子 C .核外电子数相同 D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7.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 4分子,N 4分子结构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N 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 4是一种单质 B .N 4约占空气体积的78% C .N 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 .由于N 4与N 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8.下列选项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 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B C D 9.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摄入三价铬对人体有益,但六价铬 对人体是有害的。下列化合物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的是( ) A .K 2Cr 2O 7 B .Cr(OH)2 C .Cr 2(SO 4)3 D .Cr 2O 3 10.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调查和搜集资料得知,可以通过: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杀菌消毒(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过滤

期末考试试卷模板有答案版

A 敬业 B 奉献 C 守业 D 文明 6、上学时间快到了,席东匆匆骑上自行车往学校赶,可是却总是遇到红灯,席东想:反正不迟到是大事,没有车就闯过去吧。于是他就这样一路闯着红灯迅速赶往学校。你认为席东的做法是( D ) A.合情合理又合法B.合情合理不合法 C.是违反纪律的行为D.是违法行为 7、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成为( D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理论2015~2016A 道德品质 B 道德理想 C 道德原则 D 道德规范 A卷《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8、中职学生小强处于好奇、刺激心理,因为经常拨打“110”,被警察现场抓120分钟)答题时间:分(适用班级:1501~1510 适用年级:2015 全卷:100 获。他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中的( A ) A.扰乱公共秩序行为B.妨害公共安全行为C.妨害社会管理秩

序行为D.玩闹行为 评卷人得分9、中职学生小明在范飞雪回家的路上,被一社会青年堵截要钱,小明无奈)单项选择题一、(20分只好给了他。事后小明越想越气,第二天便找了几个要好的同学找到这)(赢得他人尊重1、的前提是 B 位抢钱的社会青年,将其打伤。小明的行为是( C ) C A.自我信任 B.自我尊重自我关爱自我宽容 D.A.正 当防卫B.故意杀人罪C.故意伤害罪D.防卫过当 体和行为、2违法犯罪应依法受到制裁惩罚。这现了法律的( B )10、家庭民主,夫妻和睦的前提是(A) B 指引作A.用、用、C教育作、D预测作用强制作用 A. 男女平等 B.互相敬重 C.勤俭节约 D.尊者爱幼 犯要了甲某、为的行为女婴扔到河里淹死了。甲某来将妻子刚生男孩,下的311、 小张长得很矮胖,同学小孙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对此,小张心 了 行里很难受。孙的言号为,起外是件很平常但的小事,孙却认无可指责。小 C ())(错在他不懂得给人起侮辱性外号是属于 D D 故意杀人罪C 遗弃罪 A 过失杀人罪B 无罪格尊严 的行为 B、侵害公民姓名权的行为的 A.侵犯公民人、4) C (核 心是交往礼仪的侵犯公民肖像权 D、的行为侵害公民人身自由 C、的行为和 诚实 D 友好和 C 互利和平等 B 互助和 A 团结尊重守信,生售货员公平对待顾客,这是 B )(学,部、12国家干遵纪守法教师平等对待)

鲁教版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为证明人体呼出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CO2,采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瓶1和瓶2中所装试剂均为澄清石灰水 B.吸气时,应将A打开、B关闭,呼气时,则相反 C.吸气时,瓶1试剂中出现气泡,液体变浑浊 D.通过瓶1和瓶2中的不同现象,证明人体呼出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CO2 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生石灰碳酸钙先加水,再过滤 B铁粉铝粉先加入稀HCl,再过滤 C N2O2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 D CO2CO点燃 A.A B.B C.C D.D

4.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置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为20.4克。将此剩余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后过滤,滤渣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5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为25克 B.停止加热后剩余固体中含有两种物质 C.生成氧气质量为9.6克 D.反应过程中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 5.下列除去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CO2气体(CO):点燃 B.MnO2固体(KCl):加水过滤 C.Fe粉中含少量铜:加盐酸 D.CO气体(CO2):通入水 6.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很重要,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 B.CO还原氧化铁,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观察到浅绿色溶液变成蓝色 D.向滴有植物油的水中加入洗洁精,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7.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 8.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C.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 9.下列图像对应的关系正确的是 A.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B.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 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