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全册《第6章 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3)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第6章 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3)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第6章 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3)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第6章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3)一、选则题

1.(3分)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中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

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

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

C.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

D.配制后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

2.(3分)与固体溶解度的大小无关的因素是()

A.温度B.溶质与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种类D.溶剂的种类

3.(3分)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配制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

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通过降温可以变成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

4.(3分)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4克,其含义是()

A.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氯酸钾7.4克

B.20℃时,100克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氯酸钾7.4克

C.把7.4克氯酸钾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制成饱和溶液

D.7.4克氯酸钾可以溶解在100克水里

5.(3分)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则()A.晶体质量减少B.晶体质量不变

C.溶质质量分数增大D.氯化钠溶解度增大

二、填空题

6.(3分)20℃时,把34g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食盐晶体9g,请找出下列对溶解度表述的错误:

(1)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是9g 错误为:;

(2)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度错误为:;

(3)食盐的溶解度是36g 错误为:;

(4)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错误为:.

7.(3分)从冰箱里取出含少量晶体的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A,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对于溶液A和B,一定处于饱和状态的是,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8.(3分)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表示的意义是在20℃时,在g水里,达到状态时,溶解氯化钠g.

(1)在20℃时,在50g水中加入17g氯化钠,充分溶解,此时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必须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2)在20℃时,在50g水中加入50g氯化钠,充分溶解,此时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所得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必须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三、选择题

9.(3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

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在一定条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

D.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10.(3分)能证明某X溶液在20℃时已达到饱和状态的叙述是()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时,有X晶体析出

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后无X晶体析出

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无水X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11.(3分)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1=2”或“1+1≠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1+1=2”

的事实是()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20℃,1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D.室温下,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12.(3分)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定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中,加入的氯化钠质量(n)和溶质的质量分数(m)的关系变化为()

A.B.

C.D.

13.(3分)下列因素;①温度②固体物质的种类③水的质量④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其中不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有()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14.(3分)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20℃时把40gNaCl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28.6%B.26.5%C.40%D.无法计算15.(3分)“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g水溶解36g氯化钠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里含有36g氯化钠

C.20℃时,把136g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g氯化钠

D.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

16.(3分)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相同

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

D.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17.(3分)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1=2”或“1+1≠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1+1=2”

的事实是()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20℃,1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D.室温下,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18.(3分)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澄清、无色的

B.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

C.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溶剂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D.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相同

19.(3分)将浓度为38%、密度为1.19g/cm3的浓盐酸稀释成10%稀盐酸,需用到()A.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

B.量筒、漏斗、烧杯、胶头滴管

C.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D.量筒、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

20.(3分)在恒温条件下,向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2g NaCl固体,溶液中不发生改变的是()

A.只有溶质的质量B.只有溶剂的质量

C.只有溶质的质量分数D.上述三种都不发生变化

四、填空题

21.某医院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消毒液.现有一瓶标签已破损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瓶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34g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是33.8g,将杯内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3g.请根据要求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g;

(2)瓶内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若取一定量的瓶内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100g,需加入水的质量.

22.小丽非常喜欢学习化学,并乐于活用化学知识.

(1)小丽放学一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这证实了分子的性质.

(2)小丽注意到汽水在没有开盖以前几乎看不到有气泡,但打开瓶盖之后却有大量气泡冒出,这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

(3)小丽经常帮妈妈洗碗,她每次都能很容易地把“油乎乎”的菜盘洗干净.请你猜猜看,她可能在水中加了,去污的原因是.

(4)若要用大粒盐配制盐水,为使大粒盐尽快溶解,可采取的两种方法是:方法一:;方法二:.

23.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2)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①溶解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③称量④计算

(3)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4)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g;

(5)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约为1g/cm3)。(保留一位小数)

24.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高浓度(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硫的质量)限值如表所示:

浓度限值(mg/m3)

可通过下面的实验来测定某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向某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含碘(I2)

1.27mg的碘溶液,再加入2~3滴淀粉溶液(淀粉遇I2变蓝色),通过抽气装置抽气,使

空气进入该装置与碘溶液充分接触,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I2+2H2O═H2SO4+2HI.实验过程中进入装置内的空气的总体积为1000L.请通过计算判断出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

25.20℃时NaNO3的溶解度是88g.将50gNaNO3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20℃时NaNO3的(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的质量是g,此时溶液中NaNO3的质量分数等于%.

26.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g石灰石样品,把20g 稀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表:

(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次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已完全反应.(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3)求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第6章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3)

参考答案

一、选则题

1.D;2.B;3.C;4.A;5.B;

二、填空题

6.9g不是100g水中溶解的质量;溶解度的单位;没有温度;没有单位;7.A;B;8.100;饱和;36;不饱和;25.4%;饱和;68;26.5%;

三、选择题

9.D;10.D;11.D;12.A;13.D;14.B;15.C;16.B;17.D;18.D;19.C;20.D;

四、填空题

21.3.2;22.不断运动;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洗涤剂;洗涤剂有乳化作用;搅拌;把盐粉碎;23.烧杯;④③①②;玻璃棒;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12;18%;24.;25.饱和;94;46.8;26.四;8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