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玉石鉴定 常见宝石

珠宝玉石鉴定 常见宝石
珠宝玉石鉴定 常见宝石

第6章常见宝石

除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猫眼石、变石等珍贵宝石外,市场上还有许多常见的宝石,如电气石、托帕石和石榴子石等,虽然它们不如上述宝石珍贵,属中低档宝石,但其装饰功能完全可能与珍贵宝石相比美,而且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同时,这些宝石中质优者价格也较高,如优质电气石价格可高达数十美元/ct,甚至更高。另外,这些宝石的外观有时和珍贵宝石十分相像,市场上大量存在用这些宝石仿冒珍贵宝石的现象。因此,了解常见宝石的有关知识对于鉴赏珠宝者来讲是必不可少的。

6.1 电气石

6.1.1 基本特征

电气石俗称碧玺,它是一种成分非常复杂的硼硅酸盐矿物。因为成分复杂,并且成分间存在广泛的类质同象,因而电气石颜色变化大。其颜色变化大不仅体现在纵向上,即沿晶体长轴方向的颜色变化很大,而且也体现在横向上,即环绕晶轴发生变化而呈环带状。正因为颜色变化大,电气可用“绚丽多彩,美不胜收”这八个字来形容。

之所以称电气石,是因为其具热电性,在加热时,其两端带电荷,可吸引灰尘等细小物质。这一性质在工业具有较泛用途,基于这一性质,人们已经开发现许多实用的新材料和新产品。

电气石在结晶学上为三方晶系,晶体常呈三方柱状或六方柱状,三方柱的晶面上通常显示清晰的条纹,贝壳状断口。硬度7-7.5,密度3.01-3.110g/cm3。折射率1.62-1.65,双折射率0.018,一轴晶负光性,玻璃光泽,色散低,多色性由强至弱,具体取决于品种。当电气石含量大量平行纤维或线状空穴时可显猫眼效应,相应宝石称电气石猫眼。

6.1.2 真假鉴别

电气石由于颜色种类广泛,外观上容易和其它宝石相混淆,例如尖晶石、红宝石、蓝宝石、托帕石、祖母绿和水晶等,但通过下列简单的方法可将它鉴别开来。

(1)电气石具明显的二色性。有时用肉眼就可以观察到其颜色的变化。

(2)双折射率较高,因而用放大镜,通过宝石可观察到明显的刻面边棱重影。

(3)密度、折射率和双折射率等其它物理特征与其它宝石相比,也有较大差别。因此,只要通过仪器检测便可将它们区分开来。

6.1.3 质量评价

电气石属中低档宝石,在15-20克拉以上求得纯洁无瑕者也不困难,因而评价电气石,重量和净度并非特别重要的因素。从所有的质量评价要素看,较为重要的应该是颜色和特殊的光学效应。

从国际市场来看,宝石级的电气石,最受喜欢的颜色是红、紫红和玫瑰红色,价格一般在25-55美元/ct,特级品最高达100美元/ct。其次是粉红,价格一般在3-35美元/ct,特

级品最高达50美元/ct,再次是蓝和紫蓝,价格一般在1-25美元/ct,特级品可达35美元/ct,最次是蓝绿、黄绿等色的电气石,价格一般在1-18美元/ct。

具星光效应的电气石,星光完好,颜色、加工款式等配搭适当,其价格可比一般的电气石高。

6.2 海蓝宝石

6.2.1 概述

海蓝宝石(Aquamarine)与祖母绿一样,均是以矿物绿柱石为原料的宝石,因此其化学成分、晶体特征和物理特征也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由于绿柱石的成因和形成条件不同,使其中所含的致色离子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颜色不同,宝石的品种也就不同,常见的有以下几个种:

(1)绿柱石含致色离子铬者,其颜色为翠绿色为十分珍贵的祖母绿。

(2)绿柱石含致色离子铁者呈天蓝色或海水蓝色为海蓝宝石。

(3)绿柱石含致色离子铯、锂和锰者,其颜色呈玫瑰红色,称铯绿柱石(Morganite),其英文名称来源于美国宝石爱好者(J.P.Morgan)的名字。

(4)绿柱石含铁并呈金黄色、淡柠檬黄色者称金色绿柱石(Heliiedor),其英文名称不源于希腊语的"太阳"。

(5)绿柱石含钛和铁者,呈暗褐色,称暗褐色绿柱石(Dark Brown Beryl)。

海蓝宝石其珍贵程度远不及祖母绿珍贵,但长期以来却一直受人们所喜爱。它被认为是幸福和永保青春的标志,还认为它能给佩戴者以见识和使之具有先见之明,有的认为它有摧眠的能力,认为一个人口含海蓝宝石,那么,他就能从地狱中招换魔鬼,并能得到他要问的任何问题的答案,还认为它有压邪的力量,使佩戴者能够战胜邪恶。

6.2.2 真假鉴别和质量评价

与相似宝石的区别是鉴别海蓝宝石的关键。与海蓝宝石相似的宝石较多,常见的改色黄玉、磷灰石、改色锆石、玻璃和人造尖晶石等,其主要区别见下表6-2-1。由此看出,它们与仿制品的物理特征相差较大,易于鉴别。

表6-2-1 海蓝宝石与相似宝石的区别

此外,海蓝宝石的颜色天蓝色、淡天蓝色,玻璃光泽,包体较少,但可以见到管状包体,通常是中空或充满液体的细长管状包体,若密集定向排列,可琢出猫眼效应。

海蓝宝石的经济评价依据是颜色、透明度、重量等,通常以颜色深、内部无瑕、?重量大者为佳品,价值亦较高。

6.3 水晶

6.3.1 基本特征及其变种

水晶古代叫水精,因为古代人们认为水晶是冰变化来的,例如,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就写过这样两句诗:“西湖野僧夸藏冰,半年化作真水精”。另外,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也认为水晶是冰经长时间后变成的。

现代科学证明,水晶和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水晶实际上是结晶特别完好的二氧化硅,它经常是纯净透明、晶莹闪亮、惹人喜爱。

1、基本特征

水晶的化学成分SiO2,晶体通常由六方柱及两端的菱面体组成,如果这两套菱面体同等发育,则晶体将以六方双锥为其终端,水晶体表面总显示水平条纹,这些成为鉴定水晶原石最重要的特征和依据。

水晶无解理,典型的贝壳状断口,硬度7,密度2.65g/cm3,折射率1.544-1.553,双折射率0.009,色散0.013。一轴晶正光性,玻璃光泽,多色性弱至强,具体取决于品种。水晶具热电性和压电性,这使它在工业上具广泛用途。

2、变种

水晶的变种常根据颜色、结晶程度、内含物等特征来划分,常见的变种有:

(1)无色水晶:指无色透明、毫无裂纹和包裹体的水晶。由于无色,折射率又低,无较高的亮度和火彩,故无色水晶大多用于制做项链、雕琢工艺品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水晶球。古代传说水晶球中隐藏着神灵,对着它凝视,可以预言未来或看见远方的情况,所以西方国家的巫师作法时,少不了要用一个水晶球。

水晶有个特征,将一块水晶握在手中,有冰凉的感觉。因此,古代的帝王及达官贵人家中,常在室内摆设水晶球,夏季天热,心里烦躁,看着这晶莹通透的水晶球能使人安静,如果让皮肤贴在其上,那就更使人感到舒服了。至今,水晶球在日本、南朝鲜等东南亚各国还有广泛的市场。

(2)紫水晶:简称紫晶,它不仅是紫色,还包括紫红色的透明晶体。古代传说中,紫晶有神奇的能力,它能给主人带来幸福和长寿,能够辟邪,能防止患思乡病。要是在宴席上带着紫晶,还能防止喝醉等。紫晶的颜色非常美丽,因此可用来琢磨首饰用的戒面。

(3)烟晶、茶晶和墨晶:这是水晶颜色有浅到深的一个系列。据研究,这一系列水晶的颜色是由于晶体中混有极细粒均匀分布的碳元素所致。这类水晶主要用做项链等首饰,也用来磨制眼镜片者,但价格不会太高。

(4)发晶:这是一种含有针状、发状、纤维状矿物包裹体的透明水晶,被包裹的矿物有金红石、电气石、角闪石、石棉、阳起石等。这些包裹体使水晶显得非常美丽。如果包裹体排列成花状或某种对称的图案,这种水晶可作为十分名贵的装饰石。总之,发晶是一种优良的工艺美术原料。

(5)蔷薇水晶:这是一种粉红色的水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仅晶形不佳、且多裂纹。蔷薇水晶主要用作雕刻工艺品的原料,玉雕行业称之为芙蓉石。此外,也常用来制作项链。

(6)石英猫眼和星光石英:在水晶中,有时含有沿一定方向排列的针状或纤维状矿物包裹体,还可能含有细针状或纤维状沟槽,它们的个体非常细小,肉眼看不见,这种石英琢

磨成半球形的弧面石时,会出现垂直于细针状或纤维状分布方向的猫眼闪光,这叫做“石英猫眼”。另外,有少量的水晶品种,它包含了沿三个方向定向排列的矿物包裹体,沿这种晶体一定方向琢磨成弧面型宝石时,会显示星光效应。具猫眼和星光效应的水晶都比一般水晶名贵。

6.3.2 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1、真假鉴别

水晶的真假鉴别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是要注意与人造水晶和玻璃的区别。

(1)与工造水晶的区别:由于人造水晶的工业用途很大,因而人工合成水晶的历史较长,用途也很广泛,已成为一新兴行业,即人工合作水晶业。

由于合成水晶价格比一般的天然水晶贵,因而,市场上的一般装饰品不太注意它们间的真伪鉴别。对大件水晶工艺品,如直径大于10厘米的水晶球等,天然者远比合成者昂贵,对此作出正确鉴定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对紫晶而言,由于天然品与合成品珍贵,因而,也应对其作出正确鉴别。对原料:天然紫晶具规则的外部晶形,而人工合成紫晶原料没有晶形,中心还可以看出有一个片状的晶核。对成品:天然者其颜色分布不甚均匀,并常含有各种包裹体,而人工合成紫晶颜色均匀,内部纯净。

(2)与玻璃的区别:水晶与玻璃的区别在于玻璃是非晶质体,无双折射,因此,只需用偏光仪就能把两者清楚地区分开来,另外,两者的折射率、比重、硬度、热导率也有差别。由于玻璃硬度比水晶低,因而总是水晶能刻动玻璃,玻璃不能刻动水晶;由于水晶导热率高,因而手摸上去有凉感,而玻璃则无这种感觉。

2、质量评价

水晶作为低档宝石,其重量大的、无瑕透明的都十分常见,因而这些要素都不是评价水晶的最重要依据。作为宝石来说,影响水晶最重要的是颜色,从珠宝市场看,水晶最受欢迎的颜色便是紫色,因而紫晶的价格应是最高的。除紫晶外,具星光和猫眼效应,且效果好者,价值也较高。此外,一些含有内含物的水晶,当其内含物成特殊造型,如山、水、花、鸟、人物、文字等,是十分难得的观赏石珍品,也是收藏家努力寻求的对象。

6.4 锆石

6.4.1 基本特征

锆石金属元素锆的硅酸盐,化学成分是ZrSiO4。由于锆石折射率很高、色散强,将无色透明的锆石琢磨成圆多面型琢型的宝石后,会具有类似于钻石那样的亮度和火彩,因此在钻石的其它仿冒品生产出来之前,钻石的仿制品主要就是锆石。过去锆石一直是天然钻石的代用品或仿冒品,因此它也有“曼谷钻”之别称。

锆石经过一段时间的辐射轰击,或因自身含放射性元素铀和钍时,将发生蜕晶质作用而形成低型锆石,低型锆石由于已变成氧化物(ZrO2+SiO2),因而其性质已发生了基本变化,变成为非晶质物质。

锆石晶体在结晶学上为四方晶系,晶体常由四方柱和四方双锥等单形组成,解理差,硬度高型为7.25,低型为6;折射率高型为1.93-1.99,低型为1.78-1.83;双折射率高型为

0.059,低型锆石几乎没有双折射;密度高型为4.6-4.8g/cm3,低型为3.9-4.1g/cm3;色散高型高,为0.039,低型无;光性高型为一轴晶正光性,低型锆石实际上是各向同性的。锆石为亚金刚光泽,多色性弱,锆石的颜色很多,有无色、淡黄、黄褐、橙色、紫红、淡红、蓝色、绿色、烟灰色等。作为宝石,其最佳颜色是无色透明及红色和蓝色。

6.4.2 真假鉴别

锆石的鉴别相对较容易,其主要原因在于锆石在市场上被冒充的情况比较少见,而多数的情况是:

(1)用人造品来仿冒锆石:这些人造品常见的有玻璃、人造尖晶石、立方氧化锆等,但这三种人造品均为均质体,无双折射和多色性现象,用偏光镜和二色镜极易将它们分开。

(2)用无色、无瑕色透明锆石仿冒钻石:同样,钻石是均质体,锆石是非均质体,双折射现象十分明显,用偏光镜极易将它们分开。实际上肉眼也能判断,透过锆石观察,其底面边棱有明显的重影现象。当然,用热导仪将使鉴定更加便捷。

由于自然界产出的锆石颜色佳者很少,于是人们对颜色欠佳的锆石进行处理,以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例如在马来半岛湄公河流域所产的锆石晶体,原为难看的褐色,后经过在氧化环境中及供氧不足的还原环境中加热到900℃,就分别变成了无色、金黄色或蓝色。因此,处理锆石的鉴别应是锆石真假鉴别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6.4.3 质量评价

锆石属中低档宝石,但质量高低之间价格相差也较大。根据目前市场的一般标准,其评价的主要依据有下列几点。

(1)颜色:锆石最流行的颜色有两种,无色和蓝色。其中,以蓝色价格较高,无色锆石要求和钻石一样透明,不能带灰色或褐色色调,这样的锆石才具有和钻石一样闪烁彩色光芒的效果。

(2)净度:目前,由于无瑕疵的锆石有充足的市场供应,所以那些有缺陷的锆石材料就没有市场。因此锆石净度的评价标准是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不应带任何明显瑕疵,若有任何明显瑕疵、包裹体、裂隙的锆石,其价值都将大打折扣。

(3)切磨比例及定向:锆石之所以显得漂亮,主要因素是由于它的高折射率及高色散,其次是切磨的比例、抛光程度等。泰国的切磨工匠似乎更懂得这一点,他们一直保持切磨比例标准化,因而较大地赢得了市场。过去忽略锆石净度,单纯追求重量的作法是不可取的,这种不成比例的切磨导致的价格下降抵消了重量增加所得到的利益。

由于高型锆石的高折射率,若光轴平行或接近平行台面,那么宝石将显示有背面双折射引起的模糊状态,特别是出现在较大的颗粒中。要避免这一点,宝石的切割应该使光轴垂直台面。

6.5 尖晶石

6.5.1 基本特征

尖晶石是一种镁铝氧化物矿物,化学成分MgAl2O4。在矿物学上,它属立方晶系,晶体

常呈八面体,有时也呈十二面体以及立方体与八面体等构成的聚形,双晶常见,且八面体晶体常显示三角座标志,这些是鉴定尖晶石原石的重要标志。

尖晶石无解理,硬度8,密度为3.58-3.61g/cm3,折射率1.712-1.730,单折射,色散中等,为0.020,有明亮的玻璃光泽,颜色变化极大,几乎各种颜色都有。

从古至今,尖晶石的名声都不太好,因为它总是以冒充其它珍贵宝石的姿态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英帝国王冠的中部正中,有一颗著名的巨粒珍宝“黑王子红宝石”,其实,它就是红色尖晶石。大多数情况下,古代尖晶石冒充其它珍贵宝石并非人为假冒,而实际上是缺乏有效的鉴别知识和方法,“黑王子红宝石”的情况就是如此。当然,人为冒充珍贵宝石的情况也很多,特别是现代,常用它来冒充红宝石、蓝宝石、变石甚至钻石等。除前面谈到的“黑王子红宝石”外,在我国清朝,凡亲王、郡王、贝勒等皇亲贵族封爵和一品大官,帽子上都用红宝石作顶子,但从留存到现代的大量红宝石顶子看,几乎全是用红色尖晶石制成的,并没有真正的红宝石制品。这种假冒可能就是由于西方珠宝经销商利用当时我国珠宝知识缺乏而故意所为。

6.5.2 变种和商业名称

商业上和宝石学上,尖晶石变种的描述有多种方案,如根据成分有镁尖晶石、铁尖晶石和锌尖晶石等,但商业上主要采取用颜色来描述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变种:(1)红色尖晶石:是尖晶石中最珍贵的品种,而且越接近红宝石的颜色越珍贵。它是因为尖晶石中含微量铬所致。

(2)紫色尖晶石:颜色从紫到紫红色,具有类似于石榴子石的色泽。

(3)粉或玫瑰色尖晶石:其特征是亮红到紫红的色调。对这个颜色的尖晶石,也曾起过错误的名字,叫“玫瑰尖晶石红宝石“。

(4)桔红色尖晶石:这个品种从前曾称为橙尖晶石,这个字来自法文Rubace,意思也指红宝石。

(5)蓝色尖晶石:尖晶石显蓝色是因为其中含微量的铁和锌。在这个变种中,真正好的蓝色十分稀少,常常呈灰暗蓝到紫蓝,或带绿的蓝色。

(6)变石尖晶石:这是非常稀少的尖晶石品种,但其变色效应和真正的变石明显不同。变色尖晶石在阳光下呈灰蓝色,在人工光源下呈紫色。

(7)星光尖晶石:这与变色尖晶石相比更为罕见。据报导,所有发现具星光者仅10余颗,其星光效应也是由其中定向排列的针状包裹体引起的。

6.5.3 真假鉴别

从表面看,尖晶石易与其它相似的宝石相混淆,红色者与红宝石等相混,蓝色者与蓝宝石等相混。但实际上,尖晶石的鉴别是较容易的。首先,尖晶石是均质体,因而无双折射和多色性,仅用偏光仪或二色镜就可将它与非均质宝石如红宝石、蓝宝石、海蓝宝石、水晶等区别开来。与石榴子石相比,虽然两者外貌相似,但石榴子石的折射率明显高于尖晶石,另外,由于致色元素不同,因而两者具明显不同的光谱特征。

偶而尖晶石可能与玻璃相混淆,但同由于玻璃是人造品,其中含大量的气泡,用肉眼或10倍放大镜下可明显观察到。

鉴别尖晶石时,天然尖晶石与人造尖晶石的鉴别是关键。但由于客观的原因,天然尖晶

石和人工合成尖晶石的成分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它们的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别(表6-5-1)。因而,也较易将两者分开。

表6-5-1 天然尖晶石和人造尖晶石的区别

6.5.4 质量评价

尖晶石的质量评价重在颜色。从商业角度看,最好的颜色是深红色,其次为紫红色、橙红色者也较佳。

尖晶石很适合切磨成刻面型,因为它瑕疵比较少,用一般肉眼观察都比较干净,因此,倘若尖晶石出现瑕疵,则价格就比较低。特别是有裂口及缺陷的则更影响价格。总之,尖晶石的评价比净度的要求比较高。

从重量角度来说,尖晶石价格随重量的增加并不十分显著,一般来讲,尖晶石不管大小,除红色等少数品种外,每克拉的平均价格都差不多。

6.6 石榴子石

6.6.1 基本特征

当打开一个熟透了的石榴时,露出的是许多晶莹闪亮的红色多棱面小籽粒,而常见宝石中有一种宝石和这些漂亮的籽粒十分相似,它就是石榴子石。

石榴子石宝石是一个宝石族,重要的有六个亚种,其通用分子式为L3M2(SiO4)3。它们构成两个类质同像系列,即铝榴石系列和钙榴石系列。在铝榴石系列中,L可以是Mg、Fe 和Mn,M则永远是铝,有镁铝榴石、铁铝榴石和锰铝榴石三个重要品种。在钙榴石系列系列中,L是Ca,而M则可以是Cr、Al或Fe,有钙铬榴石、钙铝榴石和钙铁榴石三个品种。石榴子石在矿物学上为立方晶系,晶体常呈菱形十二面体,较不常见的有四角三八面体等,均质体、单折射,无解理,其它性质取决与品种。

(1)镁铝榴石:化学成分Mg3Al2(SiO4)3,硬度7.25,比重3.7-3.8,折射率1.74-1.76,透明-微透明,中等色散,颜色红、黄红和略带紫的红色,由铬和铁同时致色,因而一般红区有双线,但也显示铁铝榴石的光谱特征。

(2)铁铝榴石:化学成分Fe3Al2(SiO4)3,硬度7.5,比重3.8-4.2,折射率1.76-1.81,呈明亮的玻璃光泽,透明-微透明,中等色散,颜色为褐红至略带紫的红色,是典型的铁光谱。当含定向排列的金红石包裹体达一定量时,可显猫眼效应。

(3)锰铝榴石:化学成分Mn3Al2(SiO4)3,硬度7.25,比重4.16,折射率1.80-1.82,明亮的玻璃光泽,透明-微透明,中等色散,颜色为黄橙、红和褐红色,其吸收光谱为紫区有两条极强带。

(4)钙铝榴石:化学成分Ca3Al2(SiO4)3,硬度7.25,比重3.60-3.70,折射率1.74-1.75,呈玻璃至树脂光泽,透明-微透明,中等色散,颜色变化大。其中被称为桂榴石(钙铝榴石)的品种颜色为褐黄-褐红色。对这一品种,内部特征是非常典型的,即大量的圆形晶体褐独特的油脂或糖浆状内部效应产生了粒状外观。

(5)钙铁榴石:亦称翠榴石。化学成分Ca3Fe2(SiO4)3,硬度6.5,比重3.85,折射率1.89,呈明亮的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透明-微透明,中等色散,颜色为绿色。翠榴石由铬致色,因而其光谱红区有双线。另外,紫区有一条强吸收带也是其重要的特征。

(6)钙铬榴石:是一种明亮绿色石榴子石,由铬致色,但这种石榴子石大小适用加工的晶体极少,因此,作为宝石,市场上非常少见。

6.5.2 真假鉴别

在石榴子石的鉴别中,红色系列相对较为容易。石榴子石的红色是相当特殊而独有的,而且,所有天然的红色宝石如红宝石、红电气石、红锆石、红尖晶石、红绿柱石等,其价格都比同等质量的红石榴子石昂贵,故不会出现用这些天然品来冒充红石榴子石的情况。更进一步说,上述红色宝石除红尖晶石外,大都具二色性,具双折射,因而,因而用二色镜和偏光镜很容易将它们区别开来。市场上有可能冒充红色石榴子石者是廉价的人工合成红色尖晶石和红色玻璃,红玻璃很容易认识,可见气泡,手接触有温感等。人造尖晶石琢磨成刻面宝石后,与红色石榴子石非常相似,要区别它们,可用下列方法:

(1)放大观察:人造尖晶石有弯曲生长线和气泡,而石榴子石无。

(2)人造尖晶石的折射率为固定的1.728,而红石榴子石一般大于1.74。

(3)人造尖晶石和红石榴子石有完全不同的光谱特征。

对绿色品种的翠榴石而言,其鉴别要比红色石榴子石困难得多,因为翠榴石价格昂贵,用其它低档品来冒充的概率很大,但注意下列各点,一般可以克服被仿冒的问题,并能对翠榴石作出比较正确的鉴别。

(1)在翠榴石中,几乎都有成束状或放射状的石棉纤维包裹体,亦称“马尾状”包裹体。这种包裹体一般在10倍放大镜下就能看到,这种包裹体是翠榴石所特有的,只要发现这种包裹体,可以确定该宝石是翠榴石。

(2)翠榴石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红色,根据这一点可以将翠榴石与很多仿冒品相区别开来,如绿色电气石、绿色蓝宝石、绿色玻璃等。

(3)翠榴石是均质体,这一点可以与与之最为相似的祖母绿、绿色锆石等相区别。

(4)有些人工合成材料,如绿色立方氧化锆、绿色钇铝榴石等经行家精心切磨后冒充翠榴石出售,曾经骗过了许多行家。区别它们的最好办法是用光谱,另外,包裹体也可提供重要线索。

6.6.2 质量评价

由于石榴子石有许多品种,相互间价格的差别比较大,因而品种便成了评价石榴子石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市场上,石榴子石常见有两种颜色,一是较为普遍的红色、紫红或暗红色,包括镁铝榴石、铁铝榴石和少数锰铝榴石,这种石榴子石,价格比较便宜,一般几-几十元/ct。二是十分美丽的绿色,主要是翠榴石,这个品种价格较昂贵,优质者和祖母绿价格相当。

重量和净度对红色系列的价格影响不大,因为,大颗的透明无瑕的红色石榴子石很容易得到。但对于翠榴石来说,其影响就比较大了,如同于祖母绿评价中的重量和净度。

加工质量永远是宝石评价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石榴子石也不例外。具体要求加工规范、成比例、无缺陷和抛光好。

6.7 托帕石

6.7.1 基本特征及变种

1、基本特征

长期以来,托帕石被用作为十一月的生辰石。有一篇古诗写道:“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的人,在十一月的雾和雪的笼罩下,应珍视托帕石的琥珀色彩,友谊的象征和忠诚的爱”。矿物学上,托帕石是一种含氟的硅酸盐,化学分子式Al2(F,OH)2?SiO4,斜方晶系,原石晶体主要呈柱状,有时以水蚀卵石产出。托帕石具完全的平行底面的解理,硬度8,密度3.5-3.6g/cm3,无色、褐色及蓝色者折射率为1.61-1.62,双折射率为0.010;红色、橙色、黄色和粉红色托帕石折射率为1.63-1.64,双折射率为0.008,二轴晶正光性,玻璃光泽,色散低,为0.014,多色性明显与否决定于体色,颜色变化大。托帕石产于世界各地,但巴西是最重要的产地。

2、变种

托帕石的变种主要根据颜色来划分。根据颜色的不同,托帕石可分为下列品种:

(1)黄色托帕石:有价值的为金黄色及酒黄色。金黄色是黄而带橙色,酒黄色则是黄而带红色。黄色托帕石很普通,常见个体为中等,极大块的也不稀罕。

(2)粉红至红色托帕石:目前国际市场上出售的粉红至红色托帕石,大部分是用黄褐色的托帕石经过加热处理而得到,这种处理品颜色比较稳定,不会逆转。

(3)蓝色托帕石:这是国际市场上比较畅销的托帕石品种,因为它比海蓝宝石便宜,可外观质量却差不多。它的颜色主要是天蓝色,并常带一点灰或绿色调。

(4)无色托帕石:个品种可以称作被遗忘了的宝石。因为无色托帕石的折射率不高,色散亦低,因而琢磨成刻面后平坦无奇,不受人喜爱。

6.7.2 真假鉴别

托帕石由于价格低廉,因而鉴别时麻烦不多。首先不会出现用高档的红宝石、蓝宝石、等冒充低档托帕石的情况。市场上出现较多的是用价格比托帕石还低的黄水晶、合成蓝宝石、合成尖晶石、玻璃等来仿冒托帕石。对于人工合成尖晶石和玻璃由于是均质体,因而用二色镜和偏光镜很易将它们分开。合成蓝宝石的折射率和比重与托帕石也明显不同,也易将它们区别出来。最应值得重视的是用黄水晶来仿冒黄色托帕石的问题,这早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问题,对初次接触宝石的人来说,区别它们的确不太容易鉴别,因为其外貌非常相象。但两者用仪器鉴别是相当容易的,黄色托帕石的折射率为 1.63-1.64,而黄水晶仅为1.544-1.553;托帕石的密度为3.53g/cm3,而黄水晶则为2.65g/cm3。

6.7.3 质量评价

由于托帕石为中、低档宝石,大块的宝石较易找到,因而重量不是十分重要的评价要素;由于托帕石具完全的底面解理,易出现裂纹,干净、质量上乘的宝石也不多见,因而净度是应该予以重视的要素。但在托帕石评价中最重要的应该是颜色,在几个商业品种中,最好应

是红色和粉红色,其次是蓝色和黄色,以无色者价值最低。

6.8 橄榄石

6.8.1 基本特征

像其它许多宝石一样,橄榄石也有不少有趣的传说,也有许多传奇色彩的故事。古代称橄榄石为“太阳的宝石”。与太阳相联系,很可能与当时人们的信仰有关,他们认为橄榄石具有的力量,和太阳一样大,可以驱除邪恶、降伏妖术。如果橄榄石被磨成粉末,它可以作为药物,用来治疗气喘病,如果放到舌头底下,可以减轻因高烧引起的干渴。

橄榄石是八月的生辰石,象征着夫妻感情深厚、幸福和谐。

矿物学上是一种镁铁硅酸盐矿物,化学成分(Mg?Fe)2SiO4,其晶体为斜方晶系,原石晶体呈柱状,但晶形完好者甚少。晶体常以碎块或滚圆卵石形式出现。解理差,硬度6.5,密度3.32-3.37 g/cm3,折射率1.65-1.69,双折射率0.036,色散中等,为0.020,二轴晶正光性,玻璃光泽,淡黄绿色至深绿色,多色性弱,是典型的铁致色吸收光谱。

6.8.2 真假鉴别

橄榄石特有的橄榄绿使之易于与其他宝石区别开来。再者,由于橄榄石价格比较低,较少出现用其它天然宝石来仿冒的情况,用来仿冒橄榄石最大的可能是绿玻璃,但也较易区别,玻璃一般有气泡和旋纹,而且是均质体。

若用仪器测定橄榄石的折射率,尤其是双折射率、比重和光谱等可以与多数相似的宝石区分开,对橄榄石作出正确的鉴别。

6.8.3 质量评价

要对橄榄石质量作正确评价,需要对它作全面的了解,特别注意它在宝石业中的使用情况。一般来说,首饰上不用包裹体太多的橄榄石,因为它很透明,即使是有几个小的包体,如果肉眼可以见到的话,也不能用,如果使用,价格也应大打折扣。

决定橄榄石价值的主要因素第一是它的富有魅力的颜色,要求颜色纯正,中到深的黄绿色,色泽均匀,有一种温和绒绒的感觉。第二是重量大小,一般要求颗粒要大一些,但大颗粒与小粒相比,价格相差并不太悬殊。

6.9 月光石

6.9.1 基本特征

月光石是长石族宝石的一种变种,几个世纪来,它都被当作宝石,而且在许多地区,人们相信佩带它可以带来好运,还有人认为这种宝石不仅能唤醒心上人温柔的热情,并能给予力量,憧憬未来。今天,它被当作六月的生辰石。

月光石的化学成分是钾钠铝硅酸盐,由正长石(KalSi3O8)和钠长石(NaAlSi3O8)这两种长石矿物的交互层组成,正由于这种超薄的交互层状结构,光进入将发生干涉,从而形成

一种浅蓝至乳白色带银光的晕彩,显示一种月色朦胧的晕色,即称“月光效应”。

月光石晶体为单斜晶系,原石呈破裂碎片和滚圆卵石,解理在两个方向上好,硬度6,密度2.65 g/cm3,折射率1.52-1.53,双折射率伪0.006,二轴晶负光性,色散低,为0.012,玻璃光泽,透明-微透明,颜色有无色、白、粉红、橙、黄、绿、褐及灰色。

6.9.2 真假鉴别

月光石由于其特殊的光学效应,一般不易与其它宝石相混。但有些材料,如玉髓、石英、天然玻璃、人造玻璃等,有时因含有似丝绸那样的包裹体,显示类似月光石的光学效应。鉴别时,天然玻璃和人造玻璃明显有气泡,并显示的全消光,很易将透明区别出来;对玉髓,因为它是隐晶质,因而在偏光镜下旋转360度为全亮,而月光石有四次明显变化;对石英,它的折射率为1.544-1.553,双折射率为0.009,都比月光石大,而且月光石的两组完好的解理往往形成似“蜈蚣”图案的包裹体,石英是绝对不会有这种包裹体。基于上述特征,可将月光石与其它宝石区分开来。

6.9.3 质量评价

最有价值的是显蓝色调并具月光效应的月光石,显白色具月光效应者价格就低一些。最好的宝石必须没有任何内部和外部的裂口或解理。为了显示强烈的“月光效应”,宝石必须是半透明的。

评价月光石时,常常遇到的问题是加工方向不正确,而且加工粗糙。月光石经常显示一种类似于猫眼的光学效应,这种猫眼的眼线必须与宝石长轴平行,最好对称协调,加工精细,有任何偏差者,其价格都会大大降低。

宝石鉴定

宝石鉴定

宝石鉴定 1钻石 钻石具有摩思硬度最高的10度,接下来是9度的红宝石,蓝宝石,第3项是8.5度的变石和猫眼石等,再下面是8度的绿宝石,黄玉等。同样是钻石,其价值却有很大的差异。1克拉钻石的价格可能高达数百万,也可能连一万元也不到。因其品质的不同造成价格上的天壤之别,主要由4C的等级基准来决定各个钻石的价值。 [1]克拉[Carat]. [2]切割[Cut]. [3]色彩[Color]. [4]透明度[Clarity]. 克拉:[1ct比相当200毫克]为珠宝的重要计量单位,克拉数愈高价格愈昂贵。切割:把钻石的原石切割研磨之后的形状也很重要,由于钻石生命的美丽光辉必须由良好理想的切割才能显现,因此切割技术是否优良,也是决定钻石价值的一项重要因素。 色彩:虽然一般认为是无色透明的钻石,但是实际上它本身稍带一点色彩,以其色泽的程度来决定钻石等级。优良的钻石愈加清澈透明,白色程度愈高,愈能散发强烈的光辉。 透明度:完全没有瑕疵的钻石极为稀少,但是选择时当然是以瑕疵愈少的愈好。瑕疵愈多的话,相对地透明度便愈低。另外瑕疵也因位置,大小,数量及是否明显来影响钻石的价格.根据4C评等级的结果,如不被认定为优良品的钻石不是因为色泽太浓,切割粗糙,就是具有其他不良的缺陷。象这类的2级品甚至3极品,它们的价格跟优良品的钻石相比较,可能只有好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另外,在买卖时也比较不顺利。当买进2,3极品时可能价格也很高,但是一旦想要将它卖掉时却发现极为廉价,倘若一直保留也无法期望它能升值。因此若想将钻石当财产来保存,一定要选择优良的钻石。 2红宝石 红宝石属于刚石石宝石类,具有次于钻石的高硬度。钢石处于纯粹状况时为无色,因内含的微量成分差异产生生不同色彩,所以又分为各种不同颜色的宝石。其中只有红色的部分称为红宝石,其余的全部叫做蓝宝石。另外呈粉红色的宝石虽然常被称为“粉红红宝’,但是其正确的名称仍应叫做‘粉红蓝宝’。可是红宝石的红色及蓝宝石中的粉红,到底要以何种标准界定,仍然是个困难

常见宝石鉴定标准2003

常见宝石鉴定标准 5.1天然宝石 5.1.1 钻石 5.1.1.1英文名称:diamond。 5.1.1.2 矿物名称:金刚石。 5.1.1.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可含有N、B、H等微量元素。I型含N;II型不含N,Ⅱb 型含B。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常见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晶形,晶面常发育阶梯状生长纹、生长锥或蚀象。 常见颜色:白色系列:无色至浅黄、浅褐。彩色系列:深黄、褐、灰及浅至深的蓝、绿、橙黄、粉红、红、紫红,偶见黑色。 光泽:金刚光泽。 解理:四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10 密度:3.52(±0.01)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偶见异常消光。 多色性:无。 折射率:2.417 双折射率:无。 紫外荧光:无至强,蓝色、黄色、橙黄色、粉色等,短波常较长波弱。 吸收光谱:415,453,478nm吸收线,594nm吸收线(辐照改色钻石及天然彩色钻石)。 放大检查:浅色至深色矿物包体,云状体,点状包体,羽状纹,生长纹,内凹原始晶面,原始晶面,解理,刻面棱线锋利。 特殊性质:色散强(0.044)。 热导性:钻石热导率高(0.35卡/厘、秒、度)。 发光性:将钻石置于日光下曝晒后,会发出淡青蓝色的磷光;在X-射线下大多数发天蓝色或浅蓝色的荧光,极少数不发荧光;在阴极射线下发蓝色或绿色光。 导电性:II a 型钻石为非常好的绝缘体;II b型钻石为优质高温半导体材料。 5.1.1.4 优化处理 激光钻孔:放大检查可见钻石内部白色的管状物,并在钻石表面有圆形开口。少数可见充填物。 覆膜处理:可见有薄膜脱落,用小刀或针尖可将薄膜刮掉。 充填处理:放大检查可见充填裂隙呈现闪光效应,暗域照明下呈橙黄或紫至紫红、粉红色等闪光,亮域照明下呈蓝至蓝绿、绿黄、黄色等闪光;充填物中可有残留气泡、流动构造、细小裂隙等,充填区域呈白色雾状,透明度降低;可有不完全充填区域。

宝玉石肉眼鉴定的依据

宝玉石肉眼鉴定的依据 陈 桃 周征宇 马婷婷 (同济大学宝石学教育中心:上海,200092) 摘 要 宝玉石的肉眼鉴定是通过肉眼和10X放大镜对宝石矿物的晶体形态、表面特征、包裹体进行综合观察、分析,由此可判断所鉴定宝石的真假。肉眼鉴定,无论对宝玉石经销商、鉴定专业人员,还是广大的珠宝消费者均具有特殊的意义。肉眼鉴定不仅能帮助我们鉴定宝石和种属,还能帮助鉴定宝石的成因,也能为确定宝石是否通过后期优化处理提出重要线索。但肉眼鉴定不仅仅要凭借丰富的经验,更需要以坚实的理论依据作保障。了解宝石肉眼鉴定的有关依据,对于正确掌握肉眼鉴定方法会大有裨益。宝石的结晶学性质、物理性质、包裹体等均是其中重要理论依据。关键词 肉眼鉴定 晶体 表面特征 包裹体 1 引言 宝玉石鉴定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准确无误的鉴定,需要扎实的宝玉石专业知识和长期的经验积累,并借助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但由于宝玉石的特殊性,在宝玉石从原石直至商品各个环节的鉴定中,肉眼鉴定的作用不可忽视。首先,对原石交易而言,由于宝玉石原石往往产于条件艰苦的地方,不可能指望应用各种仪器进行现场测试。而且,客观上由于原石的特殊性,即使有仪器,也无法获得所有信息,更何况行业中已长期形成了凭肉眼鉴定的传统;其次,对于珠宝鉴定师,肉眼观察是进行宝石鉴定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在这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宝石所呈现的表面性质的观察分析,引导你对下一步检测方法的选择;特别是对广大的消费者而言,掌握必要的宝玉石肉眼鉴定方法和知识,是确保所购宝石货真价实的关键之一。 总之,宝玉石的肉眼鉴定,无论对宝玉石经销商、鉴定专业人员,还是广大的珠宝消费者均具有特殊的意义。但肉眼鉴定不仅仅是凭借丰富的经验,更必须以坚实的理论依据作保障。了解有关肉眼鉴定依据,对于正确掌握肉眼鉴定方法大有裨益。为此,本文主要对宝石肉眼鉴定的理论依据作简要讨论。并以钻石为例,对肉眼鉴定方法作简要介绍。 2 肉眼鉴定的依据 从形式上看,宝玉石的肉眼鉴定主要凭经验,但其实质上是建立在宝石学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即必须以坚实的宝石学理论基础作为依据。以下作简要归纳: 2.1 宝石的结晶学性质 宝石结晶学性质涉及到宝石矿物的晶体结构、形态和结晶习性等,是宝石原石肉眼鉴定的重要理论基础。 (1)晶体:晶体是内部原子结构有序的固体,晶体的充分发育导致其外部晶面呈规则的几何形态[2]。不同的晶体由于不同的内部原子结构,而具不同的晶体外形特征,即称结晶习性。表面的特征也各不相同,这就为我们肉眼鉴定宝石提供了重要依据。如金刚石常呈八面体、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产出,晶体表面常有三角形生长标志;水晶常呈六方柱状产出,晶体主要由六方柱、菱面体和六方双锥形成单形,柱面上常有横纹和六边形凹坑等[1]。依据这些特征,就能为正确鉴定这些宝石矿物提供重要线索。 除具明显外形的宝石晶体外,尚有一些不具规则的几何形态,但具有内部有序原子结构的宝石矿物,它们是由无数微晶组成的集合体,这些微晶用肉眼或借助于10倍放大镜可以被观察到,这些被称为多晶质的矿物集合体,即玉石,如翡翠、东陵玉、汉白 收稿日期:2003-06-15 第一作者简介:陈桃,女,1963年生,鉴定师,FGA. HRD.I GI。现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 球科学学院宝石学教育中心教师,长 期从事珠宝玉石的鉴定与教学工作。

《珠宝玉石鉴定Ⅰ》课程标准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 《珠宝玉石鉴定Ⅰ》 课程标准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珠宝玉石鉴定Ⅰ》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63BJZ306 适用专业:珠宝首饰鉴定与工艺专业学时数:90 学分:5 先修课程:宝石学基础后续课程:珠宝玉石鉴定Ⅱ 课程归口: 二、课程性质 《珠宝玉石鉴定Ⅰ》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珠宝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掌握珠宝玉石鉴定知识、培养和掌握珠宝玉石职业技能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首饰的构成形态和首饰创意设计理念的学科,属于设计艺术学的一个分支,授课对象是我院珠宝首饰工艺与鉴定专业的高职学生。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宝石的基本将划定特征及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使其珠宝玉石鉴定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以及研究中的实际需要。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通过宝石学基础的学习,学生具备了珠宝玉石鉴定的基本能力。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为学生后续课程珠宝玉石鉴定Ⅱ、珠宝首饰营销、珠宝首饰评估等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以及对学生今后从事珠宝玉石鉴定提供前期技能准备。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依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学生培养的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以及国内外实施课程标准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实用鉴定能力为主旨,突出与职业性、能力训练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珠宝首饰鉴定领域中常用的基本技法和鉴定能力,使其实际鉴定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以满足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以及研究中的实际需要。 四、课程设计

本课程是珠宝首饰工艺与鉴定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非常重要。不但要传授珠宝鉴定理论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珠宝玉石鉴定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本课程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每次课讲的理论内容当场消化吸收,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结合市场上常见的宝石的种类,本课程主要围绕高档宝石、中低档宝石和人造宝石这三单元进行展开,是学生对于单晶宝石的种类及鉴定特征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五、课程的目标 本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实践、实训为主导的教学与操作,使高等职业学校珠宝首饰专业的学生了解珠宝首饰设计的流程及其各种设计方案的侧重点和内容,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意能力,从多方面提高设计意识、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并能制定具体的首饰市场调研策划、产品的设计规划、产品上市及珠宝品牌规划等方面的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其将来从事专业活动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以“学其所用,用其所学”为基础,突出高职教育特点,注重贴近市场与企业对岗位的需求,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珠宝首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珠宝玉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基本性质;掌握珠宝玉石的鉴定特征,能够熟练地利用常规的宝石鉴定仪器鉴定市场上,常见的珠宝玉石制品,同时能够运用大型仪器对较难鉴定的天然宝石、合成宝石和优化处理宝石进行鉴定。对某些稀少宝石的鉴定方法也要有所了解,为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珠宝玉石鉴定理论基础,并积累一定的实际鉴定经验。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红宝石的鉴定与赏析

红宝石的鉴定 院系:地址与环境学院资源勘查工程1102班 姓名:宋龙龙 学号:1109030222 【摘要】珠宝玉石(Gems)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种具有欣赏装饰珍藏和使用的 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矿物资源。红宝石的英文名称为Ruby,源自拉丁文,意思是红色。属于刚玉族矿物,三方晶系。因其成分中含铬而呈红到粉红色,含量越高颜色越鲜艳。血红色的红宝石最受人们珍爱,俗称“鸽血红”。本文通过对其进行赏析,探究其成因和鉴定特征。 前言 天然红宝石大多来自亚洲(缅甸、泰国和斯里兰卡)、非洲和澳大利亚,美国蒙大拿州和南卡罗莱那州也有一点。天然红宝石非常少见珍贵,但是人造并非太难,所以工业用红宝石都是人造的。人们钟爱红宝石,把它看成爱情、热情和品德高尚的代表,光辉的象征。传说佩戴红宝石的人将会健康长寿、爱情美满、家庭和谐。相传昔日缅甸的武士在身上割开一个小口,将一粒红宝石嵌入口内,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达到刀枪不入的目的。国际宝石界把红宝石定为"七月生辰石",是高尚、爱情、仁爱的象征。 鉴定特征 1:矿物成分 红宝石的矿物名称为刚玉。红宝石的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铝(Al2O3),因含微量元素铬(Cr3+)而成红至粉红色 2:物理性质 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折光率1.76-1.77,双折射率0.008-0.010。二色性明显,非均质体。有时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反射出迷人的六射星光,俗称“六道线”。硬度为9,密度3.95-4.10克/立方厘米 3:结构 属三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桶状、短柱状、板状等。集合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无解理,裂理发育。 4:鉴定方法

(1).影象法 此法适用与刻面型的宝石,红宝石的光学性质决定了它是唯一具有中环型,双彩虹有部分重叠的红色宝石.见到这种影象可肯定是红宝石.。 (2).硬度法 红宝石是红色宝石中唯一硬度为9的宝石,立方氧化锆的硬度为8.5,是人工合成品.只要用待测红宝石的边棱刻划立方氧化锆,划动者为红宝石,划不动者不是红宝石.此法适用于宝石原料和各种琢型红宝石鉴定.但它属于有损鉴定,对刻面宝石慎用.切不可以用立方氧化锆的尖棱去刻划红宝石台面,否则红宝石上会留下划痕.。 (3).荧光光性法 在众多红色宝石中只有红宝石和红色尖晶石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显红色--暗红色荧光,据此,对于未知红色宝石可首先用荧光法检查.不发光的红色宝石肯定不是红宝石,发光的就有可能是红宝石或是尖晶石.红宝石是非均质体,尖晶石是均质体,在正常情况下只有用简易偏光镜检测.前者在正交偏光片之间旋转360度出现四次消光和四次明亮,后者为全消光. 5天然红宝石与合成红宝石的区别 (1).包裹体法 人工合成红宝石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焰熔法,助熔剂法和水热法.不同方法合成的红宝石有不同的包裹体,区别它们需在专业实验室进行.使用鉴定只需鉴别出是天然还是合成,而不需查出合成的方法.合成红宝石的共同特征是颜色鲜艳,且比较均匀,肉眼难以发现其中的包裹体.而市场上大多数天然红宝石或多或少都明显存在所谓的"棉绺",即是沿一定方向(受晶体内部结构控制)分布的包体和内裂的组合,有时可见绢丝状包体. (2).荧光法 对于难以发现明显包裹体的天然 红宝石可以用长波紫外灯(普通便携式 袖珍验钞机)与合成红宝石区别.实验 表明,天然红宝石与合成红宝石在长波 紫外灯下均发红色荧光,但合成红宝石 的更亮,更艳. 被错认为红宝石近百年的红色尖 晶石 在英国王室举行的加冕典礼上,人 们都可以看到,那镶有灿灿宝石的英王 冠的前方正中,有一颗巨大的走私约5 厘米多的呈美丽艳红色的宝石。这便是 著名的黑王子红宝石,它重约170克 拉。关于这颗宝石的发现年代已不可

珠宝鉴定——宝石鉴定基础2

§3 物理光学与晶体光学基础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光波是横波。 自然光:一切从实际光源发出的光叫自然光。或者说在黑体中任何物质加热发出的光叫自然光,发光时的温度叫色温,以K(绝对温度)表示,钻石颜色分级比色灯5500K-7200K。特点:在垂直传播方向的任意方向振动,各方向振幅相等。 偏光:只在垂直传播方向的平面内的某一固定方向上振动的光波叫平面偏振光,简称偏光。 偏光通常利用光的双折射(尼科尔棱镜)或吸收作用(偏光片)产生 特点:只在垂直光波传播方向的某一固定方向振动。 可见光波的波长为400-700nm(晶体光学390-770nm) 宝石学常用 (nm)晶体光学(nm)红 700-630 &, ;, ;, ;nbs, p; 红 770-650 橙 630-590 橙 650-590 黄 590-550 黄 590-570 绿 550-510 绿 570-500 青 510-480 蓝 500-460 蓝 480-450 青 460-430 紫 450-400 紫 430-390 波长与对应颜色及可见光波长范围记忆宝石学常用值即可。 入射线、折射线、反射线以及法线均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介质时,有一部分光在介质的界面处改变了传播方向,继续在原介质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主要由反射作用引起的特殊光学效应有: 猫眼效应 星光效应 砂金效应 折射:光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时,因为两介质的密度不同,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也不同,致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即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不在同一直线方向传播。 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总是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里,并且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2)N=Vi / Vr = Sini / Sinr 相对折射率:N称为折射介质对入射介质的相对折射率。 绝对折射率:如果入射介质为真空或空气,则N值称为折射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

珠宝鉴定专业基础试题库

珠宝鉴定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蓝宝石大多数无荧光,只有产的黄色蓝宝石在紫外线及下可能显示橙黄色荧光。 2、常见四种重液中,2、65和 3、05的重液是分别由三溴甲烷和二碘甲烷稀释而成的,那么在稀释2、65重液的时候,应选用作为指示矿物,稀释3、05重液的时候则选用作为指示矿物。 3、锆石的化学成分是。 4、有色宝石之所以会有颜色,是宝石对光的导致的。 5、亚马逊石的宝石学名称是,摩根石的宝石学名称是。 6、自然界的岩石中,岩中产出的宝石品种最为丰富。 7、红色系列碧玺的致色元素是。 8、山东蓝宝的比例过高,颜色表现为过深的颜色。 9、宝玉石中硬度最高的是,韧性最高的是,导热性最高的是。 10、红柱石和以及三者互为同质多像体。 11、祖母绿之所以加工成八面阶梯琢型,是由于祖母绿的性质,除去它的尖角,加工成钝角的阶梯型可以使损失降到最低。同时阶梯型加工也有助于加深祖母绿的。 12、碧玺以具有显著的为鉴定特征。 13、黑曜石的彩虹效应是属于宝石光学效应中的效应;月光石的月光效应是由光的作用产生的。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彩虹水晶是由于光的()作用所致。 A 色散 B 衍射 C 散射 D 干涉 2、只在蓝区发现吸收线的宝石可能是()

A 鉄铝榴石 B 红宝石 C蓝宝石 D 镁铝榴石 3、天然蓝色钻石和辐照致色的蓝色钻石的区别在于() A 热导率 B 导电性 C 荧光性 D 颜色的强弱 4、彩色钻石主要产自() A 南非 B 澳大利亚 C 俄罗斯 D美国 5、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不变色的宝石是() A 祖母绿 B 铬酸盐染的翡翠 C 东陵石 D 绿玉髓 6、下面哪种宝石没有解理?() A 托帕石 B 萤石 C 钻石 D 尖晶石 7、下面哪个性质不是合成尖晶石和天然尖晶石的鉴别特征。() A 内含物 B 折射率 C 相对密度 D吸收光谱 8、下面哪种宝石不可能存在异常消光现象?() A 尖晶石 B 萤石 C 钻石 D 水晶 9、下面哪种方法不属于宝石的优化?() A 红宝石的热处理 B 加热处理成的红色翡翠 C 用糖和浓硫酸染的黑欧泊 D 注无色油的祖母绿 10、观察电气石二色性最合宜的方向是() A 沿光轴方向 B 斜交光轴方向 C 垂直光轴方向 D 任意方向

珠宝玉石鉴定基本知识

珠宝玉石鉴定基本知识 42、宝石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是泛指所有经过琢磨、雕刻后可以成为首饰和工艺品的材料,它包括了天然宝石与人工宝石等。狭义概念,是专指那些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且可琢磨、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矿物单晶体。如钻石、红宝石、祖母绿等。玉石,主要是指那些自然界产出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有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如翡翠、软玉、岫玉、独山玉等。 43、要了解珠宝玉石,就要先了解珠宝玉石的种类和它们的定名。珠宝玉石的分类:珠宝玉石按其成因类型(即是天然成因还是人工制造)分为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宝石。 44、天然珠宝玉石按成因和组成分为天然宝石、天然玉石、有机宝石。天然宝石: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天然玉石:如翡翠、软玉、岫玉等。有机宝石:如珍珠、珊瑚、琥珀等。养殖珍珠也属此类。 45、人工宝石是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用做首饰及装饰品的材料,包括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和再造宝石。合成宝石:如合成祖母绿、合成红宝石。人造宝石:如人造钇铝榴石、人造钛酸锶等,人造宝石是指迄今为止自然界中还未发现此种矿物。拼合宝石:是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材料经人工拼合而成,且给人以整体印象的珠宝玉石,简称“拼合石”。再造宝石:通过人工手段将天然珠宝玉石的碎块或碎

屑熔接或压结成具整体外观的珠宝玉石,常见的有再造琥珀、再造绿松石等。 46、珠宝玉石的命名:目前,在市场上对珠宝玉石存在着定名混乱的现象。有些商家往往直接以颜色、产地、特殊光学效应等对珠宝玉石进行定名。例如将红色的宝石称为“红宝石”;将绿色的宝石称为“绿宝石”、“绿晶”;将合成立方氧化锆称为“苏联钻”等等。在2003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中,国家对珠宝玉石的命名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消费者可以根据珠宝玉石的定名原则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 48、目前,自然界已经发现的矿物及矿物集合体近3000种。其中,可作为宝玉石的矿物及其集合体约有230余种,而较常见的宝玉石原料仅有30余种。其化学成分分别为自然元素、氧化物,氢氧化物、硅酸盐和磷酸盐等。较常见的30余种宝玉石是:钻石(金刚石)红宝石(刚玉),蓝宝石(刚玉)、祖母绿(绿柱石)、猫眼石(金绿宝石)、海蓝宝石、欧泊(贵蛋白石)、托帕石(黄玉)、青金石、水晶、紫晶、碧玺(电气石)、紫牙乌(石榴子石)、坦桑石(黝帘石)、芙蓉石(蔷薇水晶)、勒子石(蛋白石)、澳洲玉(绿玉髓)、尖晶石、绿松石、橄榄石、蔷薇辉石、孔雀石、萤石、翡翠(硬玉)、和田玉(软玉)、岫玉(蛇纹石)、独玉(蚀变辉长石)、蛇纹石、寿山石(叶蜡石)、青田石(叶蜡石)、鸡

宝石鉴定与欣赏

一、概念题 1.玉髓是何种宝石? 答:玉髓是阿尔法石英,隐晶质石英集合体,三方晶系,又名石髓。分为普通玉髓,碧石和玛瑙三种。玉髓的硬度6.5左右,密度2.58~2.64,折射率1.53~1.54。半透明至微透明,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韧性较好,颜色丰富多彩,有些品种具有奇特的花纹和美丽的图案,令人称奇。2.什么是钻石?其折射率是多少?它的热导率是多少?比金属还要高吗?我国钻石产地主要有哪些? 答: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又称金刚钻。折射率:2.417 钻石的导热率可高达2300W/mK ,比金属的热导率高,它的仿制品立方氧化锆导热率只有3.0W/mK左右,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临沭,湖南沅水流域 3.注胶翡翠出售时应标明什么? 答:A货:指天然颜色的翡翠,包括未经任何人工处理或只经过正当的加工处理,其颜色和质地基本上都保留着天然状态的翡翠。B货:指经过漂白—注胶处理的翡翠,即是一些底色带有黄、褐、灰等脏色,经过用酸液浸泡漂白底色后,再注入胶水充填固化处理的翡翠。其颜色和透明度得到很大改善,但内部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翡翠证书在鉴定结果一项,如果是天然A货翡翠,则结果仅有“翡翠”这两个字,并不会标明“A货”、“天然”等字样。这是因为只有是天然A货才会出具结果是“翡翠”的证书,而如果是B货翡翠,在证书的鉴定结果一项会标明“翡翠(处理)”或“翡翠(注胶)”或“翡翠(B货)”或“翡翠(优化)”。 4.何谓晶体?琥珀石晶体吗? 晶体即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有固定的晶形,熔点,沸点,不是,琥珀没有固定形态,熔点和沸点,是非晶质;5.河田玉、独山玉的产地在哪里? 和田玉产在新疆和田,独山玉出产在河南省南阳市。 6. 翡翠的主要产地是哪里? 世界翡翠产地有:缅甸、俄罗斯、美国(加利福尼亚)、美洲危地马拉、日本等地 产于缅甸的翡翠质量最好。主要产于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的高丽贡山之中,产出地区称为帕敢 7.何谓珍珠?其内部结构如何?珍珠的颜色如何? 珍珠是由珍珠贝外套膜的一部分细胞,在结缔组织内形成珍珠襄分泌珍珠质而产生的。在自然条件下砂粒和寄生虫等外来物质的偶然侵入,就给珍珠质分泌组织(外套膜外侧上皮细胞)以有效的刺激,引起该组织的畸形增殖,并在结缔组织内形成包围外来物质的珍珠襄,分泌珍珠质沉积在砂粒等外来物质上形成天然珍珠。 □ 珍珠表面具有叠瓦状构造,内部,同心放射层状构造。天然珍珠:文石小片的长轴方向呈放射状排列,构成同心结构。内部各层呈“暧色”色调,如浅黄色、浅褐色或黑色等,中心刺物为一小砂粒或寄生虫——核极小,肉眼下无核。无核养殖珍珠:形态各异,极少为圆形,中心刺激物为蚌的外套膜小片——淡水养殖珠无核。有核养殖珍珠:贝壳珠核可能显示出条纹,外层包裹薄于2mm的珍珠质层,钻孔处可见白色贝壳珠核和珍珠质外层之间有界限——海水养殖珠有核、核较大。一系列的同心圆状珍珠质曾组成,居于明显的圈层结构,中心往往存在一个珠核,珍珠层包括无定形基质层,方解石结晶层,文石晶层。 白色、粉红色、淡黄色、淡绿色、淡蓝色、褐色、淡紫色、黑色等,以白色为主。白色条痕。 常见的珍珠多为银白色的,但也有多种其他的颜色。 珍珠的颜色可区分为体色和晕色。 晕色是物理光学效应引起的,它与珠层的透明度,珠层的厚薄等因素有关。体色是珍珠质本身的颜色。根据珍珠体色的不同,人们把珍珠分成三个组:浅色组,黑色组和有色组。 浅色组的珍珠是最常见的珍珠。该组常见的颜色有银白色,奶白色,瓷白色,白玫瑰色,粉红色,微黄色等。其中,银白色俗称“银光皮”是最受国人喜爱的颜色;其次是俗称“美人醉”和“孩儿面”的粉红色,也深受人们的喜爱。浅色组中最不受欢迎的是微黄色的珍珠。事实上,浅色组珍珠在经历长时间光照和佩戴以后,常常会逐渐变黄,所以有“人老珠黄不值钱”的俗语。 有色组是指一些既不属于浅色也不属于暗色,但却具有其他色彩的珍珠。如锡灰色,绿色,蓝色,紫色,紫红色,黄-金黄色等。此在珍珠也不常见,只是由于其色彩并不浓艳,缺乏引人入胜的魅力,所以其市场价并不见得高于浅色组。 8. 什么是祖母绿?世界最著名的祖母绿产地在哪里,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哥伦比亚祖母绿呈何种颜色? 祖母绿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优质绿宝石,这一名称起源于古波斯语“Zumurud”,原意为“绿色之石”,古希腊人称其为“发光的宝石”,后演化成拉丁语“Smaragdus”。约在公元16世纪时,祖母绿有了今天的英文名称“Emerald”。哥伦比亚,祖母绿的化学名称是铍铝硅酸盐(Be3AL2Si6O18)。红色 9. 什么是蓝宝石?它的颜色主要是由何原因引起?产地主要? 蓝宝石是刚玉宝石中除红色的红宝石之外,其他颜色刚玉宝石的通称,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天然蓝宝石可以分为蓝色蓝宝石和艳色蓝宝石。刚玉中因含有铁和钛等微量元素,而呈现蓝,天蓝,淡蓝等颜色,其中以鲜艳的天蓝色者为最好。黄色,粉色,橙色级紫色统称彩色蓝宝石。蓝宝石的产地在泰国、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老挝、柬埔寨,其中最稀有的产地应属于克什米尔地区的蓝宝石,而缅甸是现今出产上等蓝宝石最多的地方。 10. 二色镜的使用光源是什么?偏光镜的用途? 二色镜要求使用非偏振的白光作光源。合适光源有:日光,白炽灯和日光灯等。使用日光灯时,应避免使用日光灯边缘部分的光线。 1. 区分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宝石。 2. 测定光性(单折射、异常双折射、双折射、不消光)。 3. 解析干涉图(一轴晶及二轴晶)。 4. 检查多色性。 5. 与石英楔配合测定光符。 6. 区分各向异性单晶质宝石与多晶质宝石 11. 什么是碧玉?其成份是什么?。 为一种含杂质较多的玉髓,碧玉是一种半透明呈菠菜绿色的软玉,化学成分:CaMg5(OH2)(Si4O11)2含水的硅酸盐还哈有氧化铁,粘土矿物等杂质,有时含有绿帘石、磁铁矿形成的色带和色团。

宝石学与宝石鉴定论文

华东理工大学2011-2012学年本科生第二学期《宝石学与宝石鉴定》课程论文 2012.4 班级:学号:姓名: 开课学院:材料学院任课教师:郭守国史凌云成绩:

钻石 摘要: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世人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如今,钻石不再神秘莫测,更不是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用的珍品。它已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本文着重阐述了钻石的物化性质(化学成分及类型、力学性质、光学性质及其他性质),并介绍了其资源成因、加工工艺、优化改善工艺、市场前景和最新科技。 关键字:钻石、物化性质、综述。 1.资源成因 1.1钻石的形成条件 原生金刚石的形成与古老地台及有利的控矿构造有关,这样的地质条件可以提供形成金刚石的高温高压环境和较稳定的还原条件。橄榄岩型金刚石形成的温度为900℃~1300℃,压力为4.5~6*109Pa;榴辉岩型金刚石的形成温度为1250℃,压力为 4.5~6*109Pa;而合成钻石的温度为1500~1650℃。当温压条件改变时,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火山喷发时,压力降低,部分金刚石变成石墨,体积膨胀的同时释放压力。 1.2形成钻石的碳源 橄榄岩型金刚石的碳源主要为CH1-4、CO2和单质碳,而榴辉岩型金刚石的碳源则主要为CaCO3。 1.3金刚石的形成时间 根据包裹体的研究,南非金伯利岩橄榄岩型金刚石大约形成于33亿年前,澳大利亚、博茨瓦纳的榴辉岩型金刚石的形成时间分别为15.8亿年和9.9亿年。金刚石在地幔中形成后经过生长—溶蚀—再生长,最后沿深大断裂上升到地表附近成矿。 2. 物化性质 2.1化学成分及类型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C,常用有N、B、Al等微量元素,有时也含有Be、Si、Ca、Mg、Ti、Cr、S、惰性气体元素及稀有元素等微量元素。其中N、B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决定了钻石的类型、颜色及部分物化性质。 氮元素与碳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原子半径相似,氮常以类质同象形式替代碳而进入钻石的晶格中,含量一般为0.001~0.25%,有时可达0.50%。根据钻石中是否含有氮和碳元素及其含量把钻石分为Ⅰ型钻石和Ⅱ型钻石,具体分类见表7.1。 表7.1 钻石的类型划分及特点

《宝玉石鉴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宝玉石鉴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宝玉石鉴定所属系科:工艺美术系 设计时间:2009.12 设计人:张骏 批准人:周彬 二、基本信息 学分:4 课程类型: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的核心专业 周学时:2 总学时:36 授课对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高职 先修课:玉石材料学 后续课:玉器制作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掌握结晶学、晶体光学、矿物学及其它地质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显微镜等常用宝玉石检测仪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2)知识目标:掌握国家珠宝玉石标准的内容和国内外各类珠宝证书的主要内容,掌握与珠宝首饰相关的专业英语常用词汇 2、课程内容设计 1、宝石鉴定仪器实习 (1)目的: 掌握各类宝石鉴定仪器的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内容: 放大镜、宝石显微镜,电子天平、折射仪、分光镜、二色镜、查尔斯滤色镜、偏光仪、荧光灯、热导仪等。 (3)要求: ①放大镜: 放大观察 a、玻璃猫眼的蜂巢构造 b、染色翡翠的染色特征 c、石英岩的粒状结构 d、钻石内含物的观察等 ②宝石显微镜 表面特征及内含物观察

a、红蓝宝石的指纹包裹体,矿物包体,平直或六边形生长纹,双晶纹、裂理等; b、红宝石弧形生长纹、气泡、料渣; c、珍珠的“砂丘纹”(生长结构); d、翡翠(处理)的染色特征——丝网状绿; e、尖晶石的八面体小尖晶石矿物包体; f、橄榄石中的睡莲叶状包体、双影等; g、菱锰矿的鲕粒状结构。 ③折射仪 折射率、双折率的测定:尖晶石、石榴石、红、蓝宝石、蓝水晶、碧玺、磷灰石、翡翠等。确定轴性和光性:紫晶、方柱石、堇青石、碧玺、橄榄石。 ④电子天平 密度测定:红宝石、蓝宝石、尖晶石、碧玺、翡翠、水晶、玛瑙等。 ⑤二色镜 二色性观测:红宝石、碧玺、紫晶、方柱石等。 三色性观测:堇青石、坦桑石、红柱石、蓝晶石等。 ⑥分光镜 吸收光谱观测: a、红宝石或合成红宝石; b、红色尖晶石; c、锆石 d、深蓝色合成尖晶石等。 ⑦查尔斯滤色镜 观察绿色水钙率铝榴石和绿色翡翠,蓝色黄玉和海蓝宝石,红宝石,红色尖晶石和红色石榴石等。 ⑧紫外荧光灯 荧光观察:红宝石、红色尖晶石、红色石榴石、钻石、CZ等。 ⑨偏光镜 a、光性特征观察 水晶、黄玉、尖晶石、石榴石、玻璃、翡翠、岫玉、玛瑙等。 b、干涉图观察解析 水晶牛眼干涉图、刚玉、碧玺黑十字干涉图、玻璃假二轴晶干涉图 ⑩热导仪 测试钻石、合成碳硅石、CZ、紫晶、方柱石等。 2、钻石及贵重宝石鉴定实习 ①目的: a、掌握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猫眼的性质,鉴定特征和鉴定方法; b、掌握贵重宝石的天然石与合成石及优化处理的鉴别; c、掌握钻石与仿钻石的鉴别方法以及钻石的4C评价原则。 ②内容: 钻石、合成碳硅石、CZ、YAG、玻璃、无色刚玉、无色尖晶石、红宝石、合成红宝石、星光红宝石、合成星光红宝石、蓝宝石、合成蓝宝石、星光蓝宝石、

珠宝玉石鉴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珠宝玉石鉴定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2020年1.0版) 中宝评(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制定 2020年3月发布

目次 前言﹍﹍﹍﹍﹍﹍﹍﹍﹍﹍﹍﹍﹍﹍﹍﹍﹍﹍﹍﹍﹍﹍﹍﹍﹍﹍﹍﹍1 1范围﹍﹍﹍﹍﹍﹍﹍﹍﹍﹍﹍﹍﹍﹍﹍﹍﹍﹍﹍﹍﹍﹍﹍﹍﹍﹍﹍2 2规范性引用文件﹍﹍﹍﹍﹍﹍﹍﹍﹍﹍﹍﹍﹍﹍﹍﹍﹍﹍﹍﹍﹍﹍2 3术语和定义﹍﹍﹍﹍﹍﹍﹍﹍﹍﹍﹍﹍﹍﹍﹍﹍﹍﹍﹍﹍﹍﹍﹍﹍3 4适用院校专业﹍﹍﹍﹍﹍﹍﹍﹍﹍﹍﹍﹍﹍﹍﹍﹍﹍﹍﹍﹍﹍﹍﹍4 5面向职业岗位(群)﹍﹍﹍﹍﹍﹍﹍﹍﹍﹍﹍﹍﹍﹍﹍﹍﹍﹍﹍﹍4 6职业技能要求﹍﹍﹍﹍﹍﹍﹍﹍﹍﹍﹍﹍﹍﹍﹍﹍﹍﹍﹍﹍﹍﹍﹍4参考文献﹍﹍﹍﹍﹍﹍﹍﹍﹍﹍﹍﹍﹍﹍﹍﹍﹍﹍﹍﹍﹍﹍﹍﹍﹍﹍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中宝评(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周大福珠宝金行(深圳)有限公司、昆明七彩云南商贸有限公司、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缘与美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十二年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河北地质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省工程技术学校、上海建桥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瑞华、王长秋、张丽葵、王礼胜、刘金海、高磊、贺淑赛、周华、陈世昌、王春利、杨鹏、于斌、曾敬、佟景贵、姜拓、韩孝朕。 声明:本标准的知识产权归属于中宝评(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未经中宝评(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同意,不得印刷、销售。

珠宝鉴定师提醒珠宝收藏常见误区

珠宝鉴定师提醒珠宝收藏常见误区 2012年11月01日01:33来源:时代周报作者:赵妍 “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第一根基是碧玉,第二是蓝宝石,第三是绿玛瑙,第四是绿宝石。第五是红玛瑙,第六是红宝石,第七是黄璧玺,第八是水苍玉,第九是红璧玺,第十是翡翠,第十一是紫玛瑙,第十二是紫晶。” 《圣经》对天国的描述,是一座宝石和黄金铸造的城。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内大亨们也开始筑造属于自己的“宝石和黄金”城—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天使投资人薛蛮子的夫人丁玮,在北京东四环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城”。 不过与靠着一夜“暴富”而收藏珠宝的人不同,具有百年声誉的英国邦瀚斯拍卖行珠宝鉴定师张兰菁,属于那一类有着家族传承的业内人士。“现在我们也会登广告请人了,不过这一行有人推荐、有一定家族背景在早年的确是必需的。而且因为接触的东西价值比较高,相对而言这些还是很重要的。” 张兰菁,出身于从事钻石批发和珠宝制造业务的家庭,自小培养出对珠宝首饰的兴趣。张兰菁毕业于日本水野学园(Hiko Mizuno College of Jewellery),主修宝石及珠宝制作(Gemology and Jewellery Making)。毕业后投入她的家族生意,在珠宝业务各个范畴磨炼自己的技能。而至2011年2月,张兰菁加入香港邦瀚斯珠宝部成为高级专家,每年春夏,她会带着罕见的宝石和钻石,吸引内地收藏者的注意。 无烧宝石更具投资价值 张兰菁此次带来内地的珍宝中,以“大件、罕有”见长。 “这次我们带来内地的有两颗蓝宝石,这颗更大。”她指着展厅里的展品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43克拉。我们估计这颗蓝宝的年份是1969年。”

第二章常见单晶宝石鉴定—绿柱石

绿柱石 一绿柱石的鉴定特征 1原始鉴定 六方柱状体(六方柱、六方双锥、平行双面)柱面发育纵纹。 一组平行{0001}不完全解理,断口呈贝壳状之参差状,抛光面为玻璃光泽。 2成品鉴定 (1)颜色:绿色、蓝色、黄绿色、黄色、粉色,无色等。 (2)RI:1.56~1.59(视品种而定)DR:0.005~0.009(一般为 0.006,)色散为0.014 (3)光性特征:一轴负光性 (4)硬度:7.5~8 (5)密度:2.72(+0.018,-0.05) (6)多色性:因颜色不同而异, 祖母绿:弱至强,黄绿/蓝绿海蓝宝:弱至强,蓝/蓝绿 金黄绿柱石:弱,弱黄色/黄色,或不同程度的黄色。 粉色绿柱石:弱至中,浅红/粉红(例摩根石) Maxixe-型蓝色绿柱石:弱至中,蓝/浅蓝(深古蓝色) 二祖母绿的鉴定特征 (一)主要坚定特征 1颜色:翠绿色中略带黄和蓝色调,由铬和钒致色,以铬为主,钒元素有少量影响。 Cr2O3::0.15~0.3% 蓝绿色 0.50~0.6% 深绿色 2吸收光谱:显铬致色宝石典型光谱 铬谱:红区683、680双线、637、630~580有一宽吸 收带,蓝区487弱吸收,紫区吸收(用分光镜 可见铬谱的绿柱石为祖母绿,偶见钒谱)

3发光性:一般无荧光,但特殊宝石也可见 LW:弱,橙红,红色荧光 SW:弱,橙红,红色(较长波弱) X荧光下呈弱的红色荧光 4查尔斯滤色镜下 绝大多数祖母绿呈红或粉红色,有些产地祖母绿如印度、南非因含有铁在滤色镜下呈绿色 5折射率和双折射率 RI:1.577~1.583(±0.017) DR:0.005~0.009 (一般在 0.005~0.007) 6密度:2.72(+0.18,-0.05) 7内含物特点:祖母绿中内含物丰富,常含有晶体包裹体(长石,铁矿),负晶或空洞中的两相或三相包裹体,愈合 裂隙(发育),色带及生长纹等。 8不同产地祖母绿的特征 (1)哥伦比亚祖母绿(一般为三相包体) 姆佐矿:一般为较深绿色,稍带有黄色色调;典型的三相包体,三相包体呈分叉或锯齿状的外形,还有稀土矿物氟钙铈矿 (褐红色,稀土矿谱) 契沃尔矿:一般呈蓝绿色,内部有三相包体,且具有晶形完好的黄铁矿包体,滤色镜下呈强红色,紫外光下具有红色荧光 (强,亮红色荧光) 特殊品品种:达碧兹 达碧兹两种常见图形 (2)俄罗斯乌拉尔 具有典型的似竹节状阳起石针状晶体和云母片包体。 (3)印度 “逗号”状晶洞,含气液两相包裹体以及小粒云母晶体

GIC宝石鉴定基础课程理论试题(2004.7)

一.1、借助示意图描述立方晶系、四方晶系和斜方晶系; 2、列出分别属于上述三个晶系的一种宝石名称,并指出其结晶习性; 3、指出这三种宝石的光性特点及在偏光镜下的现象。 答:1、另附图 2、立方晶系—金刚石 结晶习性:常见晶体单形有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以及它们间的聚形。少数情况下还有四六面体、六八面体、四角三八面体和三角八面体等。钻石晶体常因溶蚀或熔融作用使晶体圆化,而使晶棱呈弧线、晶面外凸的凸晶。也因上升过程的塑性变形或机械力的作用,晶体常强烈变形或破碎。常见双晶为接触双晶,外观呈扁平状三角形,因而成为三角薄片双晶,角顶处可见凹角及围绕腰棱处有V字形纹,或称青鱼骨刺纹。 四方晶系—锆石 结晶习性:柱状,常为四方柱及四方双锥终端。因锆石的生长环境不同,其柱面及锥面的发育程度不一,有时锥面较柱面发育,而锆石成似八面体的双锥晶体。双形类型为膝状双晶。 斜方晶系—金绿宝石 结晶习性:晶体常呈扁平板状或者厚板状,假六方三连晶、六边形偏锥状。假六方三连晶可通过凹角辨别。在晶体底面(轴面)上常有条纹。 3、钻石是均质体,在偏光镜下转动360°全暗;锆石是非均质体,在偏光镜下转动360°出现四次明暗交替;金绿宝石也是非均质体,在偏光镜下转动360°同样出现四次明暗交替。

二.解释下列名词: 1.多色性:有色非均质宝石不同方向上对光波的选择性吸收及吸收总强度随光波在晶体中震动的方向不同而发生改变,出现不同颜色或同一颜色深浅不同的现象,称作宝石的多色性。 2.晕彩:实际上是一种干涉及衍射效应,指光线从薄膜或从欧泊所特有的结构中反射出经过干涉或衍射作用而产生的颜色或一系列颜色,也成变彩。 3.星光效应:在平行光线照射下以弧面型切磨的某些珠宝玉石表面呈现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交叉亮线的现象。每条亮带称为星线,通常多见两条、三条或六条星线,可分别称为四射、六射或十二射星光。星光效应多由内部含有密集平行定向排列的两组、三组或六组包裹体所致。如红宝石、蓝宝石、铁铝榴石、尖晶石、芙蓉石等。 4.差异硬度:对某种宝石矿物来说,矿物晶体的硬度具有一定方向性差异,即在不同结晶方向上其硬度有不同程度变化。 5.各向异性:即沿晶格的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的周期性和疏密程度不尽相同,由此导致晶体在不同方向的物理化学特性也不同。 三.列出石榴石族宝石的宝石学特征及市场上常见的品种,并给出4个品种的主要鉴别特征。 石榴石族宝石的宝石学特征:石榴石族属于等轴晶系宝石,在晶体结构上,叔岛状硅酸盐,常见结晶形态为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及其聚形,晶面可见生长纹。 石榴石族宝石吴洁丽,具贝壳状断口,透明至亚透明至不透明,强玻璃光泽,

珠宝玉石鉴定与评价方法

题目:珠宝玉石鉴定与评价方法 关键字:颜色透明度洁净度光泽特殊光学效应切工和雕工物理化学特 性加工工艺 摘要:珠宝玉石的鉴赏和评价要从物理、化学、美学等多方面进行。珠宝鉴定 和评价是专业的工作,一般消费者只要掌握珠宝的鉴赏知识,能够分辨真假、明确珠宝的价值,买到合适、美观的首饰和装饰品就足够了。 正文: 珠宝玉石具有装饰、保值、货币、药用、收藏和鉴赏等多方面的价值。所以珠宝玉石的鉴赏和评价要从物理、化学、美学等多方面进行。 首先要从外观上鉴赏。 其一,颜色。人们看到宝石,首先看到的是它的颜色。 例如,钻石颜色分级就是非常专业的工作,一般来说,钻石越白越好。中国当前钻石分级体系与美国珠宝学院制定分级标准类同,分12个级别极白:D级(100色)和E级(99色); 优白:F级(98色)和G级(97色); 白: H级(96色); 微黄白:I级(95色)和J级(94色); 浅黄白:K级(93色)和L级(92色); 浅黄:M级(91色)和N级(90色); 黄:<级(<90色) 其他宝石也各有颜色标准。 对于翡翠来说,愈娇绿的愈具价值,色调均匀才是上品。翡翠颜色的饱和度或深浅、颜色的纯正程度、颜色的明亮程度、颜色分布的均匀程度等方面都很重要。 对于玛瑙来说,红色玛瑙首饰最贵重。 红宝石颜色以鸽血红或纯红色为最佳,其次为红色、粉红色、紫红色;蓝宝石以矢车菊蓝色(略带紫色的蓝色)或纯蓝色为最佳等等。 当然,宝石的颜色不是绝对的说哪种比较好。比如钻石,虽说钻石越白越好,但含杂质的彩钻,尤其是色调均匀的彩钻价值也大。很多世界知名钻石,如“威廉姆森”、“希望”、“金色的五十周年纪念”、“蒂凡尼”、“沙皇”、“保罗一世”、“金叶菊”、“康德”均为彩钻。 其二,透明度。对于晶体类矿物宝石来说,宝石是否透明对于品质有很大影响。

珠宝鉴赏第六章 宝石鉴定方法与仪器

第六章宝石鉴定方法与仪器 6.1 宝石鉴定的内容与特点 一、宝石鉴定的内容 1、鉴别宝石的品种 2、鉴别合成与天然宝石 3、鉴别优化处理宝石 4、对宝石进行质量评价 二、宝石鉴定的特点 必须是无损检测 6.2 宝石鉴定仪器及用途 一、放大镜与宝石显微镜 1、仪器及其使用 2、用途 观察内容: 表面特征:表面划痕、切磨质量、解理等 内部特征:包裹体、裂隙、颜色分布、生长纹等 应用: a. 区分天然与合成宝石 b. 判别优化处理宝石 c. 评价宝石的质量 二、折射仪 1、用途 测定宝石的折射率和双折射率。 应用:鉴定宝石品种。 局限性:宝石必须有一个抛光面,因此原石无法使用。 可测折射率范围 1.40-1.81 2、仪器及其使用 基本原理:全反射 三、二色镜 1、用途 测定宝石的多色性。 应用:区分均质体和非均质体宝石。如红宝石与红色尖晶石或玻璃。 2、仪器及其使用

四、分光镜 1、用途 测定宝石的吸收光谱。 应用:a. 鉴别宝石的品种 b. 判断宝石的致色元素 c. 区分优化处理(如染色)的宝石 2、仪器及其使用 五、偏光镜 1、用途 测定偏光性、观察宝石的多色性。 应用:区分均质体与非均质体宝石。如水晶与玻璃。 2、仪器及其使用 六、滤色镜 1、用途 测定宝石颜色在滤色镜下的变化情况。 应用:a. 鉴别不同产地的祖母绿 b. 区分优化处理(如染色)的宝石 2、仪器及其使用 七、紫外灯 1、用途 测定宝石的荧光。 应用:a. 根据荧光鉴别不同的宝石。如钻石、红宝石与红色石榴石。 b. 区分某些优化处理宝石,如注胶的翡翠 c. 区分某些合成宝石,如合成蓝宝石 2、仪器及其使用 长波紫外波长: 365nm 短波紫外波长: 253.6nm 八、热导仪 1、用途 测定宝石的热导性。 应用:鉴别钻石 2、仪器及其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