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王请客教案

鸟王请客教案
鸟王请客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鸟王请客》

教师:何曾慧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树立保护鸟类的意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难点: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预先调查、学习知道鸟儿各自的特点和习性。

教具准备:1.各种鸟类的图片各一张。

2.诗歌录音磁带,录音机,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图片上的是什么?

生:小鸟。

师:很好,小朋友们回答的很正确,这图片上的都是小鸟,那么这些鸟在干什么呢?

仔细观察一下除了小鸟,这桌子上还有些什么东西?

生:桌子上有菜,它们都在吃饭。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可真细致,回答得很好,它们在吃饭,那现在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鸟为什么要聚在一起吃饭呢?它们在饭桌上又说了些什么事情呢?(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生:想。

师:既然大家都想知道,那么我们现在就打开书本15页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二.听诗歌,感知诗歌内容

师:大家先听老师读一遍,在听的时候想想他们在忙些什么事

教师有节奏的朗诵诗歌,让幼儿感受其语言节奏的优美。

师:听完老师的朗诵,大家知道森林里很热闹,唧唧喳喳的、那么它们在忙些什么事呢?

(请小朋友们相互讨论讨论。)

生:鸟王在请客。

师:鸟王要请客了,谁来做客人?(幼儿大胆猜想)

师:让我们来看看到底都有谁?(出示图片)

①生:小黄莺

师: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小鸟,它可是森林里最好的歌手,是一只会唱歌的小黄莺。瞧,还有谁呢?

②生:八哥

师:八哥有谁知道八哥有什么本领?

生:八哥会说话

师:对,这是一只会说话的八哥鸟。

③师:这又是谁呀?

生:丹顶鹤

师:它在水上的姿态真美啊,就像在跳舞,我们一起来学学它好吗?原来鸟中会跳舞的是丹顶鹤。

④师:最后出场地是谁?

生:孔雀

师:谁来用四个字说说孔雀的颜色呀?(五颜六色)

师:五颜六色的是谁?(五颜六色的是孔雀)

师总结:鸟王的客人真不少,而且都有本领,我们一起来说说都来了怎样的客人啊?(会唱歌的小黄莺,会说话的八哥鸟,会跳舞的是丹顶鹤,五颜六色的是孔雀。)三.结合图片提问引导,猜想鸟王招待客人的食物。

师:那鸟王请客会请大家吃什么呢?谁来猜猜?

师:吃的什么饭?(青虫蛋炒饭)

炒的什么菜?(绿芽拌嫩叶)

师总结:让我们一起来说说鸟王给小鸟们准备的饭菜好吗?

(青虫蛋炒饭,绿芽拌嫩叶)

1.结合图片讨论小鸟们辛苦一年,谁的功劳大?

师:请客时鸟王说点啥?你们说一说?

(辛苦捉虫整一年,谁的功劳最最大?)

师:我们学习鸟王说说这句话好吗?

(辛苦捉虫整一年,谁的功劳最最大?)

师:如果鸟王也想听听你们的想法,你觉得谁的功劳最大?为什么?(幼儿表述)师:树林里的有人说话了,听:“树公公夸啄木鸟,风婆婆夸花喜鹊,”

师:你听到了什么?(树公公夸啄木鸟,风婆婆夸花喜鹊,)

师:还有谁也有功劳呢?仔细听一听(白云姐姐不服气,拿出一张调查表,燕子一家最勤劳,一年捉虫超十万。)

师:还有谁也有功劳呢?我们继续听一听。(百鸟一起来鼓掌,奖它一朵大红花。羞得燕子低下头,连连的说不敢当。)

师:白云姐姐不服气,不服气是什么样子,谁来做一做?

(鼓励幼儿上台表演)

师:燕子收到表扬却低着头说不敢当,这是一只多么谦虚的燕子啊,小朋友平时受到表扬的时候,也要像小燕子一样,谦虚不骄傲。

师:请小朋友们听录音机朗诵一遍,如果你会说,就跟着它一起说,好吗?

师:听完诗歌,你最喜欢诗歌里的那只小鸟?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2.教师带领幼儿尝试跟读诗歌,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可用问答的方式朗读诗歌,也可男女生分别扮演提问、回答的角色,朗读诗歌。三.经验迁移,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并爱护鸟类。

1.讨论:了解鸟对我们人类的贡献。

师:你还知道有哪些鸟儿,它们有什么样的本领?(教师小结鸟对人类的益处。)

2.保护鸟类的方法。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保护鸟类?

师: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吗?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要更好的保护鸟儿,成为它们的好朋友。

【板书设计】

PPT,图片展示

【教学反思】

《老山羊请客》教学设计

《老山羊请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中几种小动 物爱吃什么。 2、会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老山羊想出来什们办法。 3、培养学生要懂得尊重别人的习惯和喜好。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练习说句子 教学用具: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实物)老师这儿有很多好吃的,你们喜欢吃什么?(学生选自己喜欢的东西)今天我们的好朋友老山羊也请客,我们一起去它家做客好不好?(好)板书:老山羊请客 三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1、齐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通过读让学生知道老山羊请了哪些朋友,为朋友准备了什么。(学生边说老师边出示课件)(板书) 2、表演情境深入理解课文 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老山羊和小动物,了解老山羊是怎样摆放食物的。

3、同化心理突破重、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动物不吃的原因,强调它们不吃的关键不是“客气”而是“不喜欢”。 4、提问设疑逐句讲解 引导学生边说边演边想,仔细观察,知道老山羊想的办法是什么,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总结全文思想拓深 通过学习知道文中小动物喜欢吃什么东西,教育学生做事情不能粗心大意,如果做错了要及时改正。 五布置作业 以《小灰兔请客》为题说一说小灰兔是怎样请客的。 板书设计: 老山羊请客 小猴子竹子 大公鸡桃子 小灰兔虫子 小花猫白菜 大熊猫鱼 (简笔画体现老山羊准备的东西)

《老山羊请客》教学反思 智障儿童大部分或多或少都呈现语言发展迟缓的现象,所以他们在语言的理解及表述上一般都比其他能力落后。《老山羊请客》是我校校本教材中的一节语言训练课,讲的是老山羊请小猴子等朋友吃饭的事,告诉小朋友这些动物喜欢吃什么东西的知识,课文语句难度较小,内容浅显,贴近生活,正与我们学生的学习内容相符合。 我班有六名学生,两名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有四名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注意力无法集中。每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有一定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努力让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和收获。 本课时的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中几种小动物爱吃什么,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老山羊想了个什们办法。为了化解这个难点,我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说话欲望。 这是一篇生动活泼,充满儿童趣味的课文,我采用了直观法和情趣法,利用课件、动物头饰、简笔画等教具让学生看看说说,演演说说,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中来,让学生眼、口、手、脑并用,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和说话能力回顾自己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从整体入手,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情景,设计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老山羊请客教学设计

《老山羊请客》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老山羊请客》一文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老山羊请小猴子等五个朋友吃饭的事,告诉聋生,这些小动物喜欢吃什么东西的知识,教育聋生要懂得尊重别人的习惯和喜好。 学情分析 我班有14名听障学生,通过以前的看图学字、学词、学句,孩子们已经积累了一些词汇,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已经认识了课文中的动物和食物,多数学生对课文中哪种动物喜欢吃什么有了一定的识别和判断的能力,学生现有的资源和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能力目标 读懂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会用“……在……放了……”的句式说写句子,并按老山羊想出的办法改写课文第二句话,提高聋生的说、写能力。 3、情感目标 教育聋生要懂得尊重别人的习惯与喜好。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中几种小动物爱吃什么食物。 2、会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老山羊想了个什么办法。 教学难点: 会用“……在……放了……”的句式说写句子。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课件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现老山羊形象,激发聋生学习兴趣,谈话揭示课题(板书:老山羊请客)。 二、图文对照理解课文 (一)图文对照学习课文 今天,老山羊请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图文对照,师范读课文(师边读边打手语)。 2、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有几句话? 3、观察图画,读课文第1——2句,思考以下问题: (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老山羊请了哪些客人?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9鸭子和白兔请客|语文S版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主要写了鸭子和白兔分别请对方 到自己家做客,从中懂得了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是不一样的。 【设计理念】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培养再造想像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诵读中识字、感悟和思考。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和认识“冫”“攵”两 个偏旁口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不同的动物吃的 役物是不一样的口 3、培养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认读“会认” 字和正确书写7个“会写”字。 难点:了解一些动物的生活特性,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有规律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师:平时家里来了客人,你们这些小主人怎样招待客人 (生各抒已见:如请坐、倒水、拿水果)过渡: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朋友(课件出示:鸭子和白兔的图片,教师在黑板上正中板书)。它们也要请客,那么它们是怎样招待客人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把课题补充完整)。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认读“客”。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 过渡: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一个好办法,大家都知道, 那就是认真读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遇到长 句子多读几遍,注意读通顺,还要圈出生字宝宝,多读几遍。 过渡:读得认真极了。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几个新朋友, 它们刚才躲在课文里已经跟你们见过面了。现在,林老师把它们请出来了,还认识吗? 2.课件出示生字词卡片(带拼音),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3.去掉生字词的拼音,个别读,开火车读。 4.跟同桌说说你记住了哪些生字宝宝?(同桌交流学习方 法) 5.说说哪些字记不住需要大家帮忙的?(全班合作学习) (学生利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合作识字,让孩 子们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在快乐中识记生字。)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兔请客》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兔请客》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比100多1的数是99。() 53和35一样大。()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99大于100。()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39和41的中间是40。()

40+5比50+4小。() 二、创设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三、探究新知。 1.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是个“数学迷”,他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他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 (1)同桌说一说。(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后面的数叫和。 4.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家。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现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5.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并说出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6.请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四、巩固提高 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白兔决定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玩开火车

聋校语文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文

1、我们的学校 1、这是我们的学校。走进学校门,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坛。大花坛后面,是整洁明亮的教学楼。穿过教学楼,是一片宽阔的操场。最后面是一排宿舍楼,宿舍楼旁边是食堂。 2、学校里种了许多树木花草,像个美丽的花园。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的很愉快。

2、拔河 1、操场上,六(1)班和六(2)班的同学正在举行拔河比赛。 2、哨子声响了,双方比赛的同学都蹬住脚跟,抓紧绳子,用力向后拉。 3、同学们站在旁边,高兴地挥动着双手,大声喊着:“加油!加油!”

3、这是我应该做的 1、有一次,李小鸥被石块半倒了。 2、王小芳看见了,马上跑过去,把李小鸥扶起来。李小鸥对王小芳说:“谢谢你!”王小芳说:“不用谢!” 3、老师在班级里表扬王小芳,同学们热烈鼓掌。王小芳:“这是我应该做的。”

4、我选我 1、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前几天,他转到别的学校上学了。 2、今天开班会,林老师让大家补选一名劳动委员。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 3、大家都愣住了。林老师亲切地说:“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选自己?”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4、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5、蒋小芸洗手帕 1、蒋小芸的手帕脏了。 2、她端来了一盆水,先把手帕放在水里浸湿,再在手帕上擦肥皂,用力搓手帕,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最后将手帕拧干。 3、洗完手帕,蒋小芸把手帕晾在竹竿上,用夹子夹住。

6、我自己做 1、上课了,秦老师叫大家做六道数学题。韩小宁做好了五道题,还有一道题没做出来。 2、放学了,韩小宁还在做数学题。郑敏花看见了,说:“韩小宁,我做好了,你抄我的吧。”韩小宁说:“不,我自己做。”韩小宁认真地看了题目,想了又想,就做出来了。

教案-小兔请客

教案-小兔请客 教案-小兔请客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手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通过各种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理解加减的意义,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主题图、10根一捆的小棒5捆。学生准备:同桌两人5捆小棒(每捆10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出示“小兔请客”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呢2.组织学生汇报。3.总结:将学生汇报的内容汇集成:“小兔请客”童话故事。二、探索新知:1.根据这幅图,再结合刚才我讲的故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1)一共有多少个果子(图1)(2)小刺猬驮走10个果子后,草地上还剩下多少个果子(图2)3.一共有多少个果子可以怎样列式,小组讨论后汇报列式。板书:30+20=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20+30= 4.那么,30+20等于多少呢小组交流。三、尝试算法多样化:1.整十数加整十数:(1)同学们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肯定能想出许多好的方法来计算30+20.大家来试一试。(2)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小结。 A.数数的方法:30、40、50; B.数的组成:30和20组成50; C.用十作单位:30里面有3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加起来

一共有5个十,也就是50. D.计算的方法:十位上的3+2=5,所以30+20=50.(3)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好吗(4)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5)引导学生认识加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30+20=50(个)加数+加数=和2.整十数减整十数:(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当小刺猬驮走10个果子后,草地上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的问题。(2)你们怎样知道50-10=40,跟大家说说。(3)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好吗(4)引导学生认识减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50-10=40(个)被减数-减数=差四、练一练:1.书中“练一练”第1题2.书中“练一练”第2题(改编成卡片接力的形式)。3.书中21页第3题(可改编成游戏让学生来完成).4.“开火车”30+20---()-10---()+30---()-50---()+3080-30---()-40---()+20---()+30---()-40---()+30 板书设计:小兔请客(1)一共有多少个果子(图1)30+20=50(个)加数+加数=和(2)小刺猬驮走10个果子后,草地上还剩下多少个果子(图2)50-10=40(个)被减数-减数=差

【精编】小学语文-老山羊请客-教案

七、老山羊请客 ------观察有序条理清楚【教学目标】 1、按照顺序观察图画,并有条理的写下来。 2、详略有序,内容具体。 【教学重点】 引导观察有序,抓住特点。 【教学难点】 内容具体,语句连贯。 第一课时(30分钟) 【教学过程】 小狗毛毛自己出去玩,可是他只顾着玩,越走越远,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老师先给你们讲个小笑话,你们今天就一起帮小狗找一找回家的路。【出示ppt】 一、读经典、我快乐【出示ppt】 弟子规(七) 指导学生读背《弟子规》,简单翻译。 1.同学们齐读,注意生僻字。 2.把同学们读错的字用符号圈起来。 3.分组读,找错误加分。 二、摇头晃脑背古诗【出示ppt】 《游子吟》

1.学生先齐读一遍,扫除生僻字障碍。 2.学生分组读,找错误纠正(加分)。 3.出示课件,讲解诗词大意。画出自己喜欢的优美诗句。 4.让学生想象图片,选出优秀背诵小诗人。 三、读谚语。【出示ppt】 (1)简单的解释一下。学生自己读。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背诵。 四、我读的又快又准。【出示ppt】 (1)学生默读,读准字音。 (2)指明读,比赛读。全班同学一拍手一读,注意吐字清楚,声调正确。分代表pk赛,注意:拍手和读一致,锻炼协调性。 五、同学们读的真棒,现在老师奖励你们一个成语故事。【出示ppt】 (1)指明读。 (2)接龙读,读错卡掉,下一个。 (3)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学到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做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学那些毫无用途的本领。 六、词语小超市。【出示ppt】 (1)、读准字音。 (2)、简单解释意思。 (3)、齐读一边。 (4)、摘抄一边,下课。 第二课时(40分钟) 聊天导入新课【出示ppt】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鸭子和白兔请客|语文S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鸭子和白兔请客|语文S 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鸭子和白兔请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黄雪莲时间:第10周周五第一节 [内容简析]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是写鸭子和白兔互相请对方做客,但招待客人的食物客人并不喜欢吃。最后鸭子明白自己错怪了白兔,因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课文采用拟人手法,写得生动而富有童趣,渗透了友爱、善于理解他人的教育思想,同时教会学生认识事物特征和自然规律,对学生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 【设计理念】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再造想像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诵读中感悟和思考。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13个生字,会写生字“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是不一样的。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善于理解他人,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就喜欢”这句话的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是不一样的。 难点:了解一些动物的生活特性,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就喜欢。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谜语导入 1、过渡: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谜语。 (课件出示谜语一: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打一家禽——鸭子)(板书:鸭子) 过渡:同学们真聪明,再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谜语二:红眼睛,白皮袍,短尾巴,长耳朵。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跳呀跳。(打一动物——白兔)(板书:白兔)

小兔请客教案

《小兔请客》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节(整十数相加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的进行整十数的加减计算,发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在讲故事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抢答比赛",看谁反应得最快,声音最洪亮。 1、3+2= 5-1= 10+10= 20-10= 2、30里面有()个十,()个十是50 (二)、创设情境 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讲个“小兔请客”的故事。(板书:小兔请客) (三)、探究与体验 小兔经过一年的辛苦劳动,收获了好多的果子。它想,这些果子我不能自己一个人吃,我要和我的好朋友一起来分享。一天,它就把好朋友请到家里来做客。 (出示第一幅画面) 看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出示课件:小猴、小刺猬、小松鼠) 客人们到了,小兔先端来了3盘果子,聪明的小猴悄悄数了数,发现每盘都是10个果子。细心的小兔担心果子不够吃,就又端来了2盘。故事讲到这儿,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看看谁听得最认

真,看得最仔细。 1、从这幅图画中,你能发现哪些有关果子的数学信息呢? (小兔先端来了3盘果子,又端来了2盘果子) (每盘有10个果子) (小兔先端来的果子是30个) (小兔后端来的果子是20个) 2、谁能根据我们得到的这些数据提出一个数学问 题呢? (小兔一共端来多少个果子?) 3、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呢? 汇报:(30+20= ) 4、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呢?小组代表汇报: (我是用小棒代替果子,每捆10根小棒,先拿来3捆,再拿来2捆,一共是5捆,就是50) (我是用计数器来算的,先在十位上拔3个珠,表示30,再在十位上拔2个珠表示20,合在一起就是50) (我用的是组成,30就是3个十,20就是2个十,3个十加上2个十就是5个十,就是50)

小学一年级语文《鸭子和白兔请客》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鸭子和白兔请客》原文、教案及 教学反思 《鸭子和白兔请客》课文主要写了鸭子和白兔分别请对方到自己家做客,从中得到了不同动物吃的食物是不一样的。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得生动而富有童趣,渗透了友爱、善于理解他人的教育思想,对学生们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鸭子和白兔请客》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语文《鸭子和白兔请客》原文 鸭子在小河边碰见了白兔。白兔说:“鸭子,我找到好吃的东西了,请你到我家做客吧!” 鸭子来到白兔家。白兔端出一大盘鲜嫩的青草和菜叶。鸭子想:“白兔真小气,光叫我吃青草、菜叶,一点儿荤菜都没有。”他嘟着嘴,很不高兴。 第二天,鸭子准备了田螺、泥鳅。也请白兔来吃饭。白兔来到鸭子家,看了看,摇摇头说:“我只爱吃青草、菜叶,这些荤菜你留着自己吃吧!” 鸭子明白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原来,那天自己错怪了白兔。 小学一年级语文《鸭子和白兔请客》教案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主要写了鸭子和白兔分别请对方到自己家做客,从中懂得了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是不一样的。 【设计理念】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再造想像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诵读中识字、感悟和思考。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和认识“冫”“攵”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是不一样的。 3、培养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认读“会认”字和正确书写7个“会写”字。 难点:了解一些动物的生活特性,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规律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师:平时家里来了客人,你们这些小主人怎样招待客人呢? (生各抒已见:如请坐、倒水、拿水果……)过渡: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朋友(课件出示:鸭子和白兔的图片,教师在黑板上正中板书)。它们也要请客,那么它们是怎样招待客人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把课题补充完整)。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认读“客”。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 过渡: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一个好办法,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认真读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注意读通顺,还要圈出生字宝宝,多读几遍。 过渡:读得认真极了。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几个新朋友,它们刚才躲在课文里已经跟你们见过面了。现在,林老师把它们请出来了,还认识吗?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小兔请客

小兔请客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在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比100多1的数是99。 ( ) 53和35一样大。 ( )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99大于100。 ( )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 )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 )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39和41的中间是40。() 40+5比50+4小。() 二、创设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三、探究新知。 1.师: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是个“数学迷”,他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他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 (1)同桌说一说。(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边说边板书:

20 + 30 = 50 ┆┊┆ 加数加数和 4.师: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家。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 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现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了?(指名提问题) 5.师: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 (1)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2)个别同学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50-10=40 6.师:加法算式里各数都有名字,减法算式里各数也有名字,你能给他们也起一个名字吗?请学生说出减法算式里的各部分名称,并板书: 50 - 10 = 40 ┆┆┆ 被减差 减数 数 7.请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之后,请个别学生说一说这两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四、巩固提高 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白兔决定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玩开火车游戏)出示课本练一练第3题,快速口答。 2.三只母鸡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请你快速的找出每个小鸡的妈妈是谁? 3.出示果园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4.练一练第2题:看一看,填出答案。 5. 4.9个十是( ),4个十是( )。 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9个十是( ),4个十是( )。 6.计算: 30+20= 80-10= 30+50= 80-60= 80-80= 30+1= 80-0= 30+0= 23-( )=20 78-( )=70 31-( )=3086-( )=80 59-( )=50 98-( )=90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小升初语文各种题型汇总

小升初语文各种题型汇总01 重要偏旁归类 辶(走之):过这迷造运远近边连还进艹(草字头):花草节落荷茶 虫(虫字旁):蚂蚁虾蜘蛛 冫(两点水):凉次冰冻决 氵(三点水):清江没河池洗游洒注 阝(双耳旁):阳那都阴阵

女(女字旁):姓要姐娘妈 口(国字框):国园困团 口(口字旁):吃叫各听呼叶呀吓呢吧吗讠(言字旁):请说讲许语认让 亻(单人旁):什住伙伴他低体保做像 彳(双人旁):很性往得 扌(提手旁):招打拍找捉护操排提 心(心字底):您忽怎思想念总急

木(木字旁):样校李相树机杨棉日(日字旁):春晴时音晚星 忄(竖心旁):情快怕忙性 纟(绞丝旁):红细经纯绳结 攵(反文旁):故放教 ?(足字旁):跟跑跳踢 雨(雨字头):雪霜露霞雷 禾(禾木旁):种秋香

刂(立刀):到别 宀(宝盖):字家官害 土(提土旁):地块场 门(门字框):问间闭闷 女(女字旁):姓要姐娘妈 02 量词 一(个)村子一(个)鸟窝 一(个)哈欠一(个)粽子一(个)木瓜一(个)故事

一(个)太阳一(个)大西瓜 一(个)美梦一(个)小孩一(块)石碑一(块)蛋糕一(块)稻田一(块)玉米地一(块)橡皮一(座)小桥 一(座)大山一(座)天安门一(座)彩虹桥一(块)石头一(把)雨伞一(把)蒲扇一(座)房子一(把)尺子 一(只)兔子一(只)喜鹊一(只)小鸟一(只)蝴蝶一(颗)枣一(颗)糖 一(颗)星星一(头)牛

一(把)铜号一(双)小手一(双)鞋子一(双)手套一(双)大眼睛一(棵)树一(群)鸭子一(群)绵羊 一(群)小虫子一(片)云彩一(片)瓜地一(股)香气一(条)小路一(条)尾巴一(条)丝巾一(条)小溪 一(朵)水花一(朵)玫瑰一(朵)白云一(轮)圆月一(处)风景一(束)鲜花一(面)队旗一(面)镜子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进度表 年月日周次课题(内容)课时备注2月14日1-2周1、有趣的汉字2课时 2月15日1-2周2、合在一起成新字2课时 2月17日1-2周3、添“口”歌2课时 2月20日1-2周4、拍手歌2课时 2月22日1-2周百花园一2课时 2月27日3-4周1、古诗二首2课时 3月1日3-4周2、小树谣2课时 3月3日3-4周3、春雨的色彩2课时 3月6日3-4周4、世界多美呀2课时 3月9日3-4周百花园二:2课时 3月13日5-6周5、阳台上的小鸟2课时 3月15日5-6周6、演一棵大树2课时 3月17日5-6周7、心中的秘密2课时 3月20日5-6周8、尧帝凿井2课时 3月22日5-6周百花园三2课时 3月24日7-8周9、这个办法好2课时 3月28日7-8周10、这个办法好2课时 3月30日7-8周11、毽子变乖了2课时 4月5日7-8周12、咕咚2课时 4月7日7-8周百花园四2课时

4月17日9-11周识字5百家姓2课时 4月19日9-11周识字6猫和老鼠2课时 4月21日9-11周识字7正反歌2课时 4月24日9-11周识字8它们长得有些像2课时 4月26日9-11周百花园五2课时 5月4日12-13周13、燕子妈妈笑了2课时 5月8日12-13周14、达尔文和小松鼠2课时 5月10日12-13周15、小蝌蚪找妈妈2课时 5月12日12-13周16、小若贝尔2课时 5月15日12-13周百花园六2课时 5月22日14-15周17、小熊和小鹿2课时 5月24日14-15周18、只听半句2课时 5月26日14-15周19、鸭子和白兔请客2课时 5月29日14-15周20、想做好事的尤拉2课时 6月2日14-15周百花园七2课时 6月5日16-17周21、古诗二首2课时 6月7日16-17周22、炎帝种谷2课时 6月9日16-17周23、望梅止渴2课时 6月12日16-17周24、截竿进城2课时 6月14日16-17周百花园八2课时 科任教师(签名):科研组长(签名) 年月日

幼儿园小班优秀教案《小兔请客》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小兔请客》含反思 小班优秀数学教案《小兔请客》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能区分”1”和”许多”,并能用语言表达,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小兔请客》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区分”1”和”许多”,并能用语言表达。 2、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大信封一个,信封上画有小兔子头像 2、图片:1只兔妈妈和许多小兔子、1个苹果和许多苹果、1个玩具和许多玩具 3、蘑菇、萝卜每人1个,筐子两个 4、兔子头饰1个,请一位老师扮演小兔子 5、糖果每人1个 6、能直观辨别”1个”物体和”许多”物体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初步学习区分”1”和”许多”。 1、师:宝宝们,今天我收到一封信,你们猜一猜这是谁写的信? 2、师:信封里有什么呀?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教师引导幼儿用”1”和”许多”表达图片上的物体。) 3、师:原来是小兔写的信。信上说:小朋友,你们好!我很想念你们!我的生日到了,请所有小朋友到我家做客! (二)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1、师:宝宝们,小兔请我们到它家里做客,你高兴不高兴?小兔过生日,我们应该给小兔准备什么礼物呢?(请幼儿简单讨论小兔喜欢什么?给小兔准备什么礼物?) 2、师:小兔喜欢吃蘑菇,咱们去采些蘑菇送给小兔吧! 3、游戏:采蘑菇 (1)请幼儿观察,说一说地上有多少蘑菇?(许多) (2)请每个幼儿采1个蘑菇,鼓励幼儿边采边说:”我采了1个蘑菇。” (3)观察并讨论:地上还有蘑菇吗?你采了几个蘑菇? (4)教师总结:许多蘑菇分成了1个1个……。 (5)请幼儿把蘑菇放到筐子里,鼓励幼儿边放边说:”我放了1个蘑菇。” (6)观察讨论:现在筐子里有多少蘑菇? (7)教师总结: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蘑菇。

《请客》王力

《請客》王力 一.主旨 本文旨在諷刺人們「請客」的虛偽行為。一方面揭露人們請客的動機,往往是懷有「小往大來」的功利意識,從而糾正人們不良的請客風氣;另一方面提倡節儉,使中國社會可以「反璞歸真」。 二.體裁:議論文,先揚後抑。比較論證、歸納論證、舉例論證。 二.內容: 第一段:比較中國人和西洋人的請客習慣,指出中國人是最喜歡請客的一個民族。 中國人是最喜歡請客的一個民族。從搶付車費,搶會鈔,以至於大宴客,沒有一件事不足以表示中國是一個禮讓之邦。我的錢就是你的錢,你的錢也就是我的錢,大家不分彼此;你可以吃我的,用我的,因為咱們是一家人。/這種情形,西洋人覺得很奇怪。恕我淺陋,我沒有見過西洋人搶付過車費,或搶會過鈔。我們在歐洲做學生的時代,因為窮,大家也主張「西化」,飯館裡吃飯,各自付各自的錢,相約不搶著會鈔。/西洋人宴客是有的,但是極不輕易有一次,最普通的只是來一個茶會,並不像中國人這樣常常請朋友吃飯。這些事情,都顯得中國人比西洋人更慷慨更會應酬。 〔提出論題/反語/比較論證/反語〕 第二段:指出中國人請客,是利用人們喜歡佔便宜的心理,以達到小往大來的目的。 其實,中國人這種應酬是利用人們喜歡佔便宜的心理。不花錢可以白坐車,白吃飯,白看戲,等等,受惠的人應該是高興的。一高興,再高興,三高興,高興的次數越多,被請的人對於請客的人就越好印象。如果被請的人比我的地位高,他可以「有求必應」助我升官發財;如果被請的人比我地位低,他也可以到處吹噓,逢人說項(好話),增加我的聲譽,間接地於我有益。中國人向來主張「受人錢財,與人消災」的,不花錢而可以白坐車,白吃飯,白看戲,也就等於受人錢財,若不與人消災,就該為人造福。/由此看來,請客乃是一種「小往大來」的政策,請客的錢不是白花的。知道了這一個道理,我們就明白為甚麼對於親弟兄計較錙銖,甚至對於結髮夫妻不肯「共產」的人,為請客而揮霍千金,毫無吝色;又明白為甚麼家無儋(擔)石,對泣牛衣的人偏有請客的閑錢。原來大多數人的請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慷慨,而是權謀﹗ 〔排比/用典/明引/歸納論證/反語/用典〕 第三段:刻劃吝惜者請客時的矛盾心理和虛偽行為。 青蚨(錢)在荷包裡飛出去是令人心痛的,而「小往大來」的遠景卻是誘惑人的,在這極端矛盾的心情之下,可就苦了那些一毛不拔的慳吝者。當在搶付車費,搶會鈔,或搶買戲票的時候,為了面子關係,不好意思不「搶」,為了荷包關係,卻又不敢堅持要「搶」,結果 是得收手時且收手,面子顧全了,荷包仍舊不空。最糟糕的是遇著了同道的人,你一搶他就放鬆,結果雖是「求仁得仁」,卻變了啞子吃黃連,心裡有說不出的苦。/不過,慳吝的人也未嘗不請客;有時候,他們請客的次數要比普通人更多,因為吝者必貧,貧者畢竟抵不住那「小往大來」的遠景的誘惑。於是他們想拿最低的代價去博取最大的利益:每次請客吃飯,東西揀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案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案 导读: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主要写了鸭子和白兔分别请对方到自己家做客,从中懂得了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是不一样的。 【设计理念】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再造想像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诵读中识字、感悟和思考。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和认识“冫”“攵”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是不一样的。? 3、培养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认读“会认”字和正确书写7个“会写”字。 难点:了解一些动物的生活特性,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规律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动画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依次出现猫、白兔、小鸡、鸭子等动物,问:你知道哪个动物最喜欢吃什么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贴图:鱼、萝卜、虫子、荤菜。)? 2、引入课题。? 这么美味的东西(指板书),小动物一定是希望有朋友和自己分享了,如果是它们请客的时候,它们是怎样做的呢?它们的朋友是否喜欢自己准备的礼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鸭子和白兔请客》。? 3、读课题。师: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出示课文,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可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 2、用“”标出课文中的“会写”字和“会认”字,然后与同桌同学互相认读。 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检查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4、去掉生字词的拼音,个别读,开火车读。? 5、自由读课文,要求读课文时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读流利。? 6、学生范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小兔请客》教案

《小兔请客》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题目是:“小兔请客”。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我的设想。我将本次说课分为“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教学程序”三部分。 第一部分: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我的设想。 1、创造利于学生成长的课程环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习数学、探索知识成为学生的需要。 2、提供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不断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3、鼓励算法多样化,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应有的尊重。 因此,在现实情境中,有意识地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第二部分:设计思路 1、教材特点 “小兔请客”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是本册教材计算教学的起始,也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和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个果子?②草地上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让学生尝试解答。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

请客

请客 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品的内容和论证方法 二、了解王力杂文的独特艺术风格以及鲁迅杂文对他的影响 三、学习杂文因小及大、见微知著的写法 四、学习本文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一、了解王力杂文的独特艺术风格以及鲁迅杂文对他的影响 二、学习杂文因小及大、见微知著的写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从学生中很普遍的请客说起,引导学生谈谈对请客的认识,进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概括作者的写作思路和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样一步步阐述“请客”这个我们生活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问题的。 (1)提出“中国人是最喜欢请客的一个民族”这一中心话题。(通过东西方文化的对比得出的,体现了他贯通中西方文化之后对民族文化的独特思考。——对比论证) (2)深入分析“请客”的实质及危害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重点学习第二部分,了解王了一杂文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1、说理形象生动 杂文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评人议事往往形象、生动。通过具体事物的描绘,把“理”寓于形象之中,使读者通过艺术形象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比如《一个鸡蛋的家当》里的可笑、荒谬的世人。那么本文又是怎样将理寓于形象之中的呢? 学生朗读二三四三段,讨论这三段中作者塑造了哪些艺术形象? ——“我”这样的一般请客者 ——“悭吝的”请客者 ——背后骂人的被请者 杂文中的这些艺术形象和小说中的艺术形象相比,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作者只是通过三言两语的描绘就生动的描摹出请客者于悲情这的众生相,对中国人请客心理分析得入木三分.揭示出国人畸形的心态和阴暗的心理。又见出作者对人心的深刻把握。完成了作者对国民性缺点的有力批判。所以杂文的形象性与小说、戏剧的形象性不同。小说、戏剧的形象性要求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和多方面的人物描写,来塑造完整的形象,而杂文只是对形象作“一鼻一嘴一毛”的勾画,显出生动的“活态”来即可。 这一特点同鲁迅杂文有着密切的承继关系,鲁迅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以“落水狗”比喻失败的敌人,以“叭儿狗”比喻专事谄媚的奴才。在《二丑艺术》中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鲜明而独特的“二丑”形象。 2、引经据典,散发出浓郁的书卷气和文化气息 文章只有寥寥数千字,可是引经据典的地方却很多,找一找,并说一说它们的作用。 ——“受人钱财,与人消灾”,这一民间俗语揭示了请客的危害,生动的刻画出请客者的目的。 ——“小往大来”出处在《易泰》一书,本指认识的消长,这里却用来讽刺请客的人以请客来谋一己私利的阴暗心理。——“对泣牛衣”出处《汉书·王章传》 比喻读书人困苦凄凉的遭遇,或夫妻共度穷困。 故事:西汉时的王章字仲照;家里非常贫穷,年轻时在长安大学中求学,和妻子住在一起,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有一次,他生病,没有被子,只好盖用乱麻和草编织的像蓑衣一类的东西。这是当时给牛御寒用的,人们称它为“牛衣”。王章蜷缩在牛衣里,冷得浑身发抖。王章以为自己快死了,哭泣着悲戚地对妻子说:“我的病很重,连盖的被子都没有。看来我就要死去,我们就此诀别吧!" 妻子听了,怒气冲冲地斥责他说:”仲卿!你倒是说说,京师朝廷中的那班贵人,他们的学问谁及得上你?现在你贫病交迫,不自己发奋,振作精神,却反而哭泣,多没出息呀!" 王章听了这席话,不禁暗自惭愧。病愈后,他发奋读书,终于当了官。他当官后,直言敢谏有一次,他准备上书指斥大将军工凤专权。他的妻子怕他丢了官,劝阻说:“一个人要知足,难道你忘记当年穿了牛衣哭泣的情景了吗?" 王章不同意妻子的说法,对她道:“这不是你们妇所能懂得的事” 他坚持控告王凤,结果反被王凤陷害,获罪下狱死去。

老山羊请客教学设计

《老山羊请客》教学设计教 学目标确立的依据教 材 分 析 《老山羊请客》是聋校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看图学文,是聋生学习短文的开端,对聋哑学生来说,从句子学 习到短文学习是学生语文学习上的一次飞跃,这一飞跃提 升了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意识的能力。 从字词句教学到现在的短文教学,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客 观世界的认识,也锻炼了他们的说话写话能力。让学生正 确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几种动物的饮食习性,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学 情 分 析 学生通过以前的看图学字、学词、学句,已经积累了一些词汇,为现在的看图学文打下了基础。学生已经认识 了课文中的动物和食物,多数学生对课文中哪种动物喜欢 吃什么有了一定的识别和判断的能力,学生现有的资源和 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预设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词;清楚老山羊的客人们的叫声以及他们的喜欢什么食物;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能力目标:会用“···在···放了···”的句式说写句子,并按老山羊想出的办法改写课文第二句话,提高聋生的说、写能力 3.情感目标:学会尊重别人的习惯和喜好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哪种动物喜欢吃什么食物。教学难点句式的实际应用。. 学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问题设置意图 (发音训练) 预设问题1:你们知道小猫、小狗、小鸡、小羊这四种动物的叫声吗,(点击动物出现动物叫声)谁来学一学? (复习导入) 预设问题2:你们知道这些动物喜欢吃什么? 青蛙吃。 猫头鹰吃。 七星瓢虫吃。 蜘蛛吃。 (解读展演) 预设问3:读课文,思考老山羊请哪几位朋友到家里做客,准问题1意图:主要对聋生进行语言训练。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叫声。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2意图:这是本册前几课涉及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并灵活运用。从中也能看出不同动物吃不同的食物。 问题3意图:边读边识记,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